学校特殊学生范文

2024-07-26

学校特殊学生范文(精选8篇)

学校特殊学生 第1篇

识字教学是学习汉字、发展语言的基础,而智障儿童由于智力落后,语言发展存在着很多缺陷,对于汉字的学习也有障碍。因此,智障儿童的语文教学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识字教学。

一、识字对发展智障儿童语言的作用

识字对智障儿童缺陷补偿的教育教学有着极大的作用和重要性。

儿童喜欢看图,喜欢涂鸦,喜欢东拉西扯,这是发表自己意见的进行。“字不是一件神秘的东西,可以当作图画看的„„无论图画、手工、读法,都是儿童发表意见的方式,都可以做的。”

1.识字的目的是帮助智障学生发展阅读能力。2.识字是智障学生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基础,通过识字可以极大程度地帮助他们矫正发音,培养简单的语言沟通和交往能力,甚至简单的阅读与书面语言等。

3.识字具有工具性目的。教会智障儿童识字,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才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提高认知能力。

4.写字也是识字的重要环节之一,它需要大臂、小臂和手指等肌肉的控笔动作及视觉的协调,且在写字训练过程中使这种协调得到发展。随着识字教学的发展和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精细动作能力会出现阶段性的变化或加速现象,这是识字促进心理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补偿智障儿童某些心理缺陷的一种手段。

二、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

智障儿童就是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或在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的儿童。他们一般具有以下心理特点。1.知觉方面:知觉速度缓慢,整个知觉比正常儿童明显迟钝。2.记忆方面:记忆表象贫乏,识记速度缓慢,记忆保持差。3.言语方面:词汇量小或含糊,不能清楚地表达等。4.思维方面:判断力、分析能力弱。5.注意力方面: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暂,难以分配注意等。

三、智障儿童识字教学方法

智障儿童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智障等程度之分,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心理功能也不一样。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只有全面深入了解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大致的智力程度之后,才能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及训练方法进行缺陷补偿教育。

前面已经分析了智障儿童在感知、记忆、言语和思维等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有着许多缺陷与不足。特殊教育教师在识字教学遇到困难时,不应惊慌失措认为无法可行,而应抓住智障儿童的特点、认知规律及教学原则进行教学,使得智障儿童课堂一样有活力、生命力。

笔者长期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利用识字教学策略对学生的语言矫治进行了较深入的实验与研究。低年级的儿童平均年龄在6~12 岁之间,智力属于中下程度,有言语障碍、认知差等明显的特点,但识字对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训练。

为了使教学更有活力,笔者在教学路上不断探索着智障儿童识字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发展记忆

由于智障儿童具有注意力易分散、认知范围狭窄、头脑中具体生动的表象少等特点,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上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字形特点,了解构字的规律,采用学生易学、易懂、易记的教学策略。

1.学习基本的独体字,打好识字基础。在帮助儿童识字的时候应该从最基本、最简单的汉字开始,如“一、二、三、十、土、口”等既简单又形象的汉手。通过直观的实物、形象的图片等引导学生学习字音形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欲望。

2.利用基本字的组合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后,就可以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或笔画少的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笔、减一笔(如“大”加一笔是“天”字,“天”少一笔是“大”)这种识字方法补偿智障儿童识记速度缓慢,记忆保持差,记忆表象贫乏、缺乏分化,不稳定等缺陷,提高教学效果。

3.以多种形式编辑字形,帮助学生有趣记忆字形。还可以根据一些字的字形特点编成儿歌等,帮助学生记忆,使其能永久地记住。

(二)激发兴趣

课堂上教育者在组织教育对象识字教学的时候,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手段等使课堂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富有弹性和生命力,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识字教学中做到音形义的统一对于智障儿童而言是一个难点。

仅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字形的记忆上是不够的,智障儿童对识字学习的渴求欲望低,获得成功的体验差,对知识缺乏一定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就更应该注意运用多种方式,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中积极参与教学。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必要性,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强化理解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字词大都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是在生活中都能看到、用到、接触到的,如关于日常用品脸盆、扫帚、毛巾等,关于自然现象天气,关于家庭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把识字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另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字。

例如:教“扫地”时,在扫地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它们的读音、理解用途;教“白天、黑夜”就联系作息时间:白天我们在教室上课学习,晚上(黑夜)我们在宿舍睡觉。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就学会了相应的字,智障学生识字量就会大大地增加了。

(四)巩固效果

训练写字是巩固识字、提高识字能力的另一种手段。怎样把字写好对智障儿童来说是个难题。儿童刚进学校难免会有些不良的写字现象,如不会握笔、乱涂乱画等。

尽管儿童写得不好,不会握笔,作为老师,一定不能灰心、不能放弃。越不创设机会给他们涂涂画画,他们就越来越不会,相反,如果创设了机会给他们去写去练,那情况又截然不同。在教学生写字前,先了解学生情况,再抓基础训练,最后针对情况进行训练。

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写字的兴趣,如每次学生写字认真或有进步时,及时用口头表扬或在作业本画上小星星、小红花、小太阳、笑脸等方式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和欲望。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教学目的就是要把学生教会,而教会学生的方式、方法很多。我们要根据每个智障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在指导方法上多下功夫,给予他们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从智障学生的整个生活中,发现他们的长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欲望,使他们能够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让智障学生学有所得,这是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最欣慰的事。

学校特殊学生 第2篇

《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课题方案

申报、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 王 玉 兰

所 在 单 位:

镇江市特教中心

申 报 日 期:

2006.04

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

王玉兰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3.11

行政职务

副校长

专业技术

职务

中学高级教师

通讯地址

镇江市宝塔山都天庙100号

邮政编码

212003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

(1)现代社会要求每个社会人应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修养,应具备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文明素质。青少年时期正是这些文明素质形成的最基础、最关键、最有效的时期。国务院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任务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学校对养成教育虽然年年都在抓,但由于教师教育观念、落实措施的不到位,致使部分学生反复性较大。想办法减少反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良好行为习惯做基础,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我国几千年的传统道德教育尤其是对儿童的道德教育,有其优秀的内涵和内容,也有已经不适应现代文明社会要求的内涵和内容,必须按照现代文明社会道德标准继承发扬和改革创新。

(3)学校的德育工作明显存在着对教育的客体关注较多,而对教育的主体认识不够。德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灌输、授予,而较少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制约了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养成教育转向分年级推进和学校常规教育紧密结合,开展有效教育体验活动,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德育实效性,为学生一生奠基。

(4)现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及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视文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使学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有的严峻挑战。

(5)道德品质必然外显为行为习惯,所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进行研究性的实验不仅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而且必将具有坚实丰厚的(可操作性)和生命力(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相应的长效性)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解决残疾学生行为习惯差、缺乏自主性的问题,通过养成教育强化、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培养残疾学生自食其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2)解决养成教育“堵”多,“疏”少,校内教育多,校外实践少的问题,探索特殊学校养成教育新模式,为德育工作者掌握教育技能和方法提供服务。

(3)解决养成教育缺乏目的性、科学性和随意性的问题,制定适合特殊学校发展的养成教育目标及评价体系,实现教育实效化、最优化。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外:当前国外中小学生品德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道德观念淡漠、精神空虚、贪图和追求个人物质享受等。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由此可见:对学生的德育过程是品德成分相互作用的过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是一个有序、逐步深化的过程,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习惯是最终的结果。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并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努力和继承传统,一个国家的公民才能成为一种修养高、行为规范,有教养的文明人,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国内:我国由于家庭、社会对养成教育的不重视,许多公民出现了与文明社会向违背的失德失范行为,究其原因就是青少年时期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不仅影响他人、也贻害自己。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特殊学校对残疾学生的教育大多仅停留于传统的说教、授予,缺乏教育的时代性和灵活性,致使不少聋生染上许多陋习,有的在校生离家出走学偷窃,还有的学生毕业沦为犯罪分子。这从表面上看像是学生道德败坏问题,但实际上是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小就没抓好。目前,特殊学校还没有一套较为科学的养成教育的模式、目标及评价体系,本课题的研究将会填补该领域的空白;其次,特殊学校德育队伍良莠不齐,德育工作能力欠缺,需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我校学生是由聋人和智障人组成的特殊群体,由于身心缺陷导致了这些残疾学生存在许多不良习惯。故这群残疾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深远意义。首先养成教育有利于矫正残疾学生不良的行为缺陷;其次通过强化训练学生行为习惯,可以帮助残疾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自食其力的能力;最后是现代文明社会对公民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残疾人也是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对残疾学生加强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进步,可见,提高残疾人的文明素养,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德育的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而人的行为习惯则是做人的核心,养成教育是我们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必须长期坚持把养成教育抓实、抓好。

2、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研究价值

(1)探索建立一条适合残疾学生养成教育新模式。此课题将本着“基于学校,从实际出发,发展特殊学生”的原则,实现“以学生为本、体现主体性;以生活为导向、体现综合性;以训导为手段、体现强化性;以活动为载体、体现实效性”的原则,开发、研究出:“体现学校本土特色,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反映学校教育特点,展示学校育人成果” 的具有特殊教育个性和特点的养成教育目标,从而实现教育内容向生活渗透,教育方式向活动延伸,教育目标向多元综合的整体教育效果。

(2)制定一套适合特殊学校学生发展的养成教育目标,完善学校德育工作,填补学校校本教育的空白。

(3)建立一种科学的特殊学校养成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满足个性发展。为班主任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实践价值

(1)改变传统“高、大、全” 的灌输形式,从“近、细、实”着手,创新养成教育新模式,为德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

(2)制定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养成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不仅使德育工作有可操作性,更具有推广价值,从而填补特殊学校养成教育的空白。

3、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都具有勤学上进、刻苦钻研的精神,大多教师还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这其中主持省、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的2名、市级骨干教师2名,中层以上领导5名,校级骨干教师2名。

(2)在课题研究之前,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必要的研究资料。同时我们在设备、时间、经费、人力和相关理论作了充分的准备,保证了该课题研究任务的完成。

(3)本课题组将根据课题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和研究计划,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定期研究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完善课题研究相关制度,确保本课题如期结题。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德育中最具社会继承性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德育的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而人的行为习惯则是做人的核心。可见,养成教育是我们中、小学德育的中心环节。

课题支撑性理论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2)《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作者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在中曾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不断训练和反复强化得来的,不是仅凭说教培养出来的。

(3)发展理论:发展理论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使人身心发展,人的质量得到提高。本课题运用此理论旨在矫正残疾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4)行为主义的观点:行为主义者认为对学生的成功给予奖励是与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小组相依关系的概念相一致的。把学生放在集体中进行教育,通过不断强化好的行为,能培养学生定型性行为。

(5)“循环说”理论: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循环往复,使螺旋式上升的。低年级训练过的,到了中高年级还要经常重复训练,否则难以巩固。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

培养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符合现代文明社会要求的道德意识和观念,掌握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时代对学校德育的要求,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的要求,也是改变残疾学生实际道德现状的要求。本课题将依据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确定素质化的养成教育目标,并以素质化的养成教育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变革现有的养成教育和训练模式,使学生的行为和能力同步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研究目标

(1)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镇江市特教中心学生手册》的要求,明确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其中低年级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2)贯彻教会学生做人一条主线,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当中。结合常规教育,从落实《一日行为规范》做起,培养学生好习惯。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训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

(3)以评价促养成,坚持每月、每学期的自评、互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激励学生内在需要,减少教育的反复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子课题设计

(1)学生养成教育训导模式研究。

(2)学生养成教育目标分层研究。

(2)学生养成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研究重点

(1)在常规教育中,抓实养成教育各项要求。教育部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自律、日查、月评”等常规教育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道德认识,为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坚实基础。

(2)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训练。《教育学专题》强调,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和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实质就是教书育人。因此,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使养成教育服务于课堂教学。

(3)在家校结合中,营造养成教育良好氛围。《若干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育实效性。

(4)在“五小”公民实践中,增强养成教育效果。《若干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重要作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广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结合“五小”公民实践、助人为乐做好事、向有困难人献爱心等形式,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社会公德教育。结合学习身边学习榜样,如:区、校级三好学生,校园之星,营造比学习、比提高、知诚信的教育氛围,增强养成教育效果。

(5)在环境建设中促使养成教育“入脑入心”。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学校在注重课改的同时,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营造育人文化的氛围,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

(6)在课题管理中,加大养成教育研究力度。在课题研究全程中,坚持“不求人人有课题,但求人人都参入”的原则,指导班主任开展子课题研究,让更多教师参入到课题研究中来,以此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并健全课题研究档案。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

实验准备阶段(2006.4~2006.8)

(1)进行实验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完成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课题研究论证报告、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2)落实专题研究的实验教师,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3)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负责人:王玉兰 徐彬

实验研究阶段(2006.9~2008.12)

(1)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并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和成果交流、观摩汇报活动;

(3)参加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

负责人:王玉兰

徐彬

周燕 周光华

实验总结阶段(2009.1~2009.9)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2)汇编研究成果;

(3)举办课题现场观摩会,邀请专家鉴定。

负责人:王玉兰 徐彬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在每月班级阶段小结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每学期搞好经验总结,推广有价值的做法,使研究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2)个案研究法: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典型个案的追踪与分析,了解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养成教育中的发展特点与规律,丰富课题的研究内容。

(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在研究小班化教育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边实践边修改,边总结边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优化合作学习小组。

(4)问卷法: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对材料整理加工和分析综合,强化学生道德认识,扎扎实实落实养成教育阶段重点。

(5)观察法:在平日教学中,通过有计划、有组织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研究中存在问题。

6、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1、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或班队会实录4个 光

盘 2006.4~2008.12

2、可操作、推广的《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方案设计》一辑 文字资料 2006.4~2008.12

3、学校实验方案、工作报告、一套 文字资料 2006.4~2008.12

4、《学校养成教育目标及评价》一套 文字资料 2006.4~2008.12

5、养成教育研究论文 论 文 集 2006.4~2008.12

6、养成教育案例 案 例 集 2006.4~2008.12

7、实验研究总结 实验报告 2009.1~2009.9

8、实验成果汇编 实验成果 2009.1~2009.9

四、评审意见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所在县(市)、区教科室(所)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试析特殊学校学生厌学情绪对策 第3篇

一、引起特殊学校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首先, 这些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进而导致其丧失学习的动力。由于这些学生生理上本身就有缺陷, 存在自卑心理, 他们学习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就业, 但是在实际中却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加上别人给他们灌输一些负面思想, 他们本身对学习就没有兴趣可言, 因此他们学习的目的很容易随着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次, 对于聋哑学生来说, 语言是最大的障碍, 对于有视觉障碍的学生来说, 他们就更严重了, 对于他们来说交流就成为很大的问题, 尤其是在西藏这种欠发达的地区, 学生交流的圈子有限, 时间一长, 由于交流受到限制, 他们很渴望外面的世界, 将会产生厌学心理。再次, 这些特殊的学生和健全的人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 他们通常喜欢和同类型的人群交往, 很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 一旦外界给他们灌输了负面的知识, 教师又给他们进行正面教育, 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这时他们就可能不相信教师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应对特殊学生厌学的对策

1. 激发特殊学生学习的兴趣

想要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形成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 (1)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使得学生对自己信赖, 才能使其喜欢上教师所教的课程, 产生了兴趣才能喜欢上学习, 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特殊学生教育课程的改革, 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学习并使其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 要培养这些学生的特长, 可以通过兴趣课的开展, 使得他们能施展各项才能和特长, 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 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 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众所周知, 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因此学校应该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进而对他们的行为形成影响, 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 (2) 要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由于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 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抓住他们的优势,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要做好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3) 要开放学校的教育, 使得这些学生和正常学生一样能参加外面的活动, 使其感觉到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4) 要开设心理辅导课, 这样可以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 进而使其的人格健全。

3. 建立家长学校, 以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

家庭对所有学生的教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样可以使得家长能懂得一些基本的知识, 能及时和学生沟通, 并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帮助和辅导, 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

4. 开展职业教育以拓展特殊学生的就业渠道

(1) 应加强这些学生的职业教育, 使其具有一技之长, 以便于更好地就业, 一旦他们有了目标, 可能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至少不会有厌学情绪。 (2) 实现厂校挂钩的教育模式, 也就是定向分配, 为他们后期的就业提供保证。

综上所述, 在西藏欠发达地区这些特殊学校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防止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摘要:西藏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 文中所指的特殊学校学生是指聋哑以及有视力障碍的学生。主要分析了西藏某聋哑学校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以缓解这些学生的厌学情绪。

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分析 第4篇

一、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现状

1.对体育参与的认知度不高

大部分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费时又费力,有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还不如多学习基础知识或学习技巧,但是也有一小部分聋哑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体健康程度。由此可见,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对于体育参与的认知度还不够高,且聋哑学生的年龄、性别等不一致,对待体育参与的态度也有所区别。

2.体育参与的动机不一致

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聋哑学生中,有80%是男生,其余则是女生,大部分男生因体育活动中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而参与体育活动,女生大多是因为体育参与的生理功能。由此可见,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不一致,也会影响他们参与体育的兴趣,这就需要特殊学校的教师对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进行分析,采用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手段,才能够实现促进聋哑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

3.不喜欢参与体育课的原因

根据对某一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调查显示,聋哑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有着极大的差别,在所有被调查的聋哑学生中,很多学生对参与体育课的兴趣还是很高的,但是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体育课后太累、身体素质较差等原因,使得聋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渐开始降低,最后变得不喜欢体育课。从多项调查中可以得知,虽然有多种客观因素在影响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但以下几种原因是最为明显的:第一,由于聋哑学生的先天条件不如正常的学生,其生理条件直接影响了他们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速度,因此在聋哑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之后,他们都会抓紧时间去学习,不想浪费任何可以学习的时间。第二,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倾向性。在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多数聋哑学生还是有很多自己十分钟爱的体育项目,男生一般喜欢篮球、足球,女生一般喜欢舞蹈、健美操,但在特殊学校体育课实际课程中,女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十分稀少,舞蹈、健美操等根本没有放在体育课程中,且男生喜爱的篮球、足球体育项目,由于资源有限,也无法让每一位聋哑学生都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因此,虽然聋哑学生对体育项目有着一定的倾向性,但由于特殊学校教学条件的有限,使得聋哑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没有被放在体育课程中,自然学生也就没有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

二、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提高途径

1.完善特殊教育制度

要想提高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那么首先应对特殊学校的教育制度进行完善,让特殊学生有更多、更为自由的空间参与体育活动,及时更新《特殊学校教育制度》《特殊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标准》等相关政策,才有利于接下来体育活动的开展。

2.培养体育参与兴趣

在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大多数聋哑学生不是因为自身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体育参与的兴趣而不参与体育活动,但这并不能代表聋哑学生不会参与体育活动,只要特殊学校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就能有效地提高聋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

3.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

为聋哑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需要学校与政府的大力配合,首先要利用体育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让学生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克服自卑心理,积极主动地参与,最后要结合聋哑学生的体育爱好,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对学生的关心

在特殊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聋哑学生的关心。首先,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喜爱的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其次,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对于一些平时较为内向的聋哑学生更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这样才能使其有更高的参与兴趣。最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实际过程中将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充分展现出来,这样就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5.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根据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得知,目前仍有许多聋哑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或是不喜欢体育活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采用强而有力的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首先,教师应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找出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其次,教师应与家长积极配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主动走进体育活动的现场,逐步形成终身体育观念,这样就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体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实施体育管理制度

通常情况下,特殊学校都不会安排太多体育课程,因此在日常早操、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实施体育管理制度,尽量让每一位聋哑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即使只是日常的体育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身体质。首先,特殊学校应规定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早操,且要有专门的教师负责监督学生的参与程度;其次,学校应多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并购买一些器材供学生使用;最后,教师要多多鼓励女生参与体育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

7.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加大对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能使体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首先,特殊学校若有实力可以为学生增添体育器材,那么就可以设置专门的体育经费支出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学生所使用的体育器材;其次,若特殊学校没有多余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更新,那么则可以与社会各界人士或者慈善组织进行联系;最后,所筹集的一切体育经费,都要经过详细的规划才能够投入使用,且要注意体育硬、软件的兼备,这样才能为学生打造更好的体育参与环境。

综上所述,本文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现状,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找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也能促进聋哑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宁佩.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研究[J].内江科技,2014(02).

学校特殊学生 第5篇

---职业学校与特殊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

随着社会对残疾人教育的关注,融合教育、全纳教育成为社会的主流。职业学校有义务和责任帮助残疾人在完成业务教育以后学习专业技能,为特殊教育做出贡献。如何办好特教班,大家都在进行积极的探讨。在义务教育阶段,像北京等地区开展“双学籍”的管理办法,职业学校与特殊学校可否探讨联合开展“双学籍”管理办法。作为职业学校,有专业背景,设施设备比较齐全,但是教师缺少特殊教育的教育背景,而特殊学校有教育背景(含特教资源),但是缺少专业背景,特别是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如果两类学校合作开展特殊学生职业教育,学生建立“双学籍”制度,将有效的解决上述矛盾,提高两类学校的办学效率。

一、两类学校的优劣势

笔者作为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在开办特教班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在参观特殊学校时,同样体会到他们进行职业教育时的困难。两类学校各有特色,优劣势也很明显。特殊学校的优势:学校有特殊教育办学的经验,有一套成熟的、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案,有校本教材和课程改革,有专业的特教场所、设施设备,有特教背景的教师团队。

特殊学校的劣势:教师缺少专业教育的背景,学校的专业设备简单。

职业学校的优势:有较好的专业设施设备,教师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学校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学生实习、就业资源比较丰富。

职业学校的劣势:教师缺少特殊教育的背景,学校没有特殊教育的经验,学校缺少特殊教育的资源环境。

二、“双学籍”管理的办法

1、组织报名和联系对应专业的学校

义务教育完成以后,学生在特殊学校(专业机构)的引导下,申请职业学校的学习,特殊学生(专业机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专业选择的建议,组织学生选报相关专业。特殊学校将学生专业选择整理好,与市内有相关专业的学校联系,一个专业对应一所职业学校,学生既是特殊学校学生,又是职业学校学生,双方签订共同管理的协议,实行“双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平时主要活动可以放在特殊学校,也可以放在职业学校,就像德国“双元制”教育一样,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

“双学籍”管理的好处可以使双方学校明确各自的责任,教育这些学生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大家共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充分利用两类学校的资源,发挥各自学校的长处,减少投入,提高办学的效率。

2、实施教学

特殊教育学校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有一套成熟的管理体制,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也有经验,很多学生义务教育一直在一个学校或有相对固定的老师辅导,教师、学校都对学生了解(随班就读学生也是一样),比如学生的个性、身体状态、喜好,对他们继续选择职业教育,学习专业技能,是含有帮助的。学生的基础课程(生活教育、康复教育)由特殊教育学校完成。

专业教学由职业学校完成。上课可采用固定的学习时间在一个学校,如周一、三、五在特殊学校,周二、四在职业学校;如果特殊学校有专业设施设备,也可以是职业学校派教师到特殊学校上课;还可以集中一段时间如一个月、三个月,组织学生来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学习或实习。

学生管理上,实行双班主任管理制度,学生在特殊学校学习时有班主任,学生来职业学校学习也有班主任,两校班主任定期交流学生情况,及时通报学生状态。学生的档案由两位班主任共同完成,鉴于特殊学校的专业性,建议以特殊学校班主任为主。

三、思考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 第6篇

1.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统一作息时间,按时起床、熄灯、就寝、午休和熄灯后不准讲话和做影响他人休息的事情。

2.学生在校期间不得随便外出就餐、逛街、购物,确有急事出校,必须事先向班主任请假,在门卫室做好出入登记。

3.学生在宿舍内不允许下棋、打牌、踢球,不得大声喧哗、吵闹、起哄。

4.室内布置整洁(各自行李按类摆放),禁止乱贴、乱画、乱钉、乱挂。

5.宿舍内不准赌博和变相赌博,严禁、偷盗、打架、斗殴、抽烟、酗酒。

6.不准从窗口倒水和弃置杂物、脏物和在楼内饲养动物。

7.各宿舍要保持通风,无异味。

8.保持宿舍清洁卫生,宿舍由学生轮流负责扫地、拖地。地面干净无杂物,墙台无物品摆放、干净,门窗擦拭干净。

9.衣服、鞋子、毛巾等摆放整齐、合理;被褥叠放工整,棱角分明,床面平坦。

10.餐具和洗漱用具摆放工整、整齐划一。

11.不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准乱倒饭菜、污水,1

不得在墙壁上乱画。

学校特殊学生 第7篇

一、自己不会坐车回家,自律能力低下,培养自己坐车回家.1.金××的基本情况

姓名:金××

性别:男

出生年月日:1999年1月15日

家庭状况:父母离异,由父亲来养育。父亲去韩国打工,由姑姑抚养。

健康状况:因血液里有毒,治疗无效总是脸上身上长出红疙瘩。

姑姑经常给他吃中药,吃得有些不耐烦。

2.主要问题行为描述及主要症状

2005年第一次担任培智班的时候,金××是我们班级里年纪最小的。金××的父母到教导处报到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很另类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到我们学校报到的孩子都是超过学龄来校的,金××是六岁来到学校的,比其它孩子还早一年到校。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金××,很淘气,没有自律意识,学校报到时,还爬到老师的桌子上。

班级6名学生当中,金××是最淘气最顽皮的。观察一周后发现,不但多动还有发音的问题,一系列的问题让我思考了一阵。什么都不知的情况下没上过幼儿园,自由惯了的他,要适应这个学校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这段时间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在学校算是很优秀的,能自立的学生。不但能自己坐车回家,还知道算钱,乐于帮助人,尊重老师,跟同学们谈得来。

(1)语言障碍(因舌头缺陷手术失败更严重)自信心低,说话时眼神不正视对方。做什么事情都是犹豫不决,做对了也不敢面对。

(2)人际交往障碍

舌头的缺陷自信心低下。

(3)情绪与行为异常

本来没有好的环境让金××没能进行语言训练,舌头的手术失败更让他失去信心,没有自尊。没有了自信心做什么事儿很倔强,不听老师的话,自己想做的事情必须要做。3年级的时候,老师说他几句,自己企图走道回汪清百草沟的家。

(4)不良生活习惯

缺乏自信心,学习方面,生活方面都是犹豫不决,自己做对的也是不敢说出来。脾气很倔,发脾气时,连老师也不给面子,3.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

3岁的时候,金××的妈妈发现孩子说不了话,于是到医院做了舌头手术,可是这次手术进行失败,终身舌头残疾说不了话。虽然因舌头的缺陷说不了话,但有音调,经常和他在一起的人能听懂一部分意思。大部分都是别人听不懂他的话,闹出挺多误会。熟悉的人面前会发出声音表达自己的意图,不认识的人面前不敢发出声音。

(2)环境因素

父母?x异,有姑姑带着,姑姑年纪大,没法进行及时的教育,让孩子更加无语,不愿表达自己的意思。

4.主要干预措施

(1)写字。

(2)试图自己坐车回家。

(3)培养自己的爱好。

5.教育效果

(1)用老师特有的特长-写字来引导金××提高自信心。

我会写书法,我就利用这一特长让金××练一手漂亮的字。写字会静心,会让金××提高自信心。5年级到现在一直练,现在能写出漂亮的字。这样大大提高金××的自信心。

(2)实践自己坐车回家

我跟金××的姑姑约好,让金××自己回家。我开着车不便带金××坐线路车,所以让金××自己坐线路车,然后开车到线路车终点等金××。11路还行,到终点就是客运站。到了客运站,让金××会拿出提前写好的纸条给车票员。一开始我想的很简单,不会说话,以为有纸条就行,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金××没有自信心连递纸条的胆量都没有。我只好带着金××每次都得站在他旁边,直到他能自己递纸条。经过5次多的训练,金××会坐车了。我把坐车的时间告诉给金××的姑姑,姑姑就到点到汪清公安局等金××。现在是都不用等,金××自己直接回家。1年多的训练让金××有了自信心,能自理了。

(3)培养自己运动的爱好

少言的金××,不会经常到外面去,出去玩的话就是无理取闹,不会玩也没有什么特定的爱好。我让金××利用下午时间,踢球、打篮球。一开始不愿动的金××很不情愿,我带着金××到操场上,一边鼓励一边说,你要没有健康的身体,你要想做的事情就减少了。慢慢地他开始喜欢起运动,现在不用老师说,下午主动地到操场上去运动。

金××的一系列变化,作为老师真是感到欣慰。原本不会交流不会自理的孩子,现在自己做的事多了,让父母也省心,提高了自信心,成为一名有想法的孩子。虽然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很长很长,经过了10年的时间,可是做到了就是好的。

二、偏食,没有日常行为规范意识,改善偏食习惯

1.张××的基本情况

姓名:张××

性别:男

出生年月日:2000年12月5日

2.问题行为:

(1)不愿吃饭,偏食。

(2)没有日常行为规范意识,每天迟到。

(3)每天吃饭时,吃得时候洒一地。

3.家庭状况

张××有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弟弟,父母格外关心他的弟弟。自己认为父母只喜欢弟弟不喜欢自己,经常主动亲近别人,挽着手臂,摸着自己的脸,让别人也摸自己的脸,让别人稀罕自己。

4.教育措施

(1)吃饭的时候,跟张××一起吃饭。

吃饭的时候,教师跟张××一起吃。开始一起吃的时候,总是要起身,把食盘里的饭扔掉。第一次,起身的时候,现用口令不让他起身,口令对他根本不起作用。第二次,一起身就摁住,不让他起身。反复地训练让张××感到自己起身的时候,老师不让起来,就不起身乖乖坐着吃饭了,也不大声叫。一直坚持这种强化教育,一周的时间足够让张××改掉起身不在指定地点吃的问题。

(2)早晨天天迟到,跟父母沟通好,给一定的奖励,让张××慢慢改掉不良习惯。

孩子不良的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跟家教非常有关系。首先跟张××母亲沟通,让张××的母亲感到老师非常认真对待迟到这件事儿。不迟到就给张××吃的强化物,让他认识不迟到会得到奖励。慢慢迟到大王变成了认真上学的好学生了。

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分析 第8篇

一、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现状

1.对体育参与的认知度不高

大部分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费时又费力, 有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还不如多学习基础知识或学习技巧,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聋哑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体健康程度。由此可见, 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对于体育参与的认知度还不够高, 且聋哑学生的年龄、性别等不一致, 对待体育参与的态度也有所区别。

2.体育参与的动机不一致

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聋哑学生中, 有80%是男生, 其余则是女生, 大部分男生因体育活动中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而参与体育活动, 女生大多是因为体育参与的生理功能。 由此可见, 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不一致, 也会影响他们参与体育的兴趣, 这就需要特殊学校的教师对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进行分析, 采用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手段, 才能够实现促进聋哑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

3.不喜欢参与体育课的原因

根据对某一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调查显示, 聋哑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有着极大的差别, 在所有被调查的聋哑学生中, 很多学生对参与体育课的兴趣还是很高的, 但是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体育课后太累、身体素质较差等原因, 使得聋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渐开始降低, 最后变得不喜欢体育课。 从多项调查中可以得知, 虽然有多种客观因素在影响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 但以下几种原因是最为明显的:第一, 由于聋哑学生的先天条件不如正常的学生, 其生理条件直接影响了他们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速度, 因此在聋哑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之后, 他们都会抓紧时间去学习, 不想浪费任何可以学习的时间。 第二, 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倾向性。在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调查过程中, 发现多数聋哑学生还是有很多自己十分钟爱的体育项目, 男生一般喜欢篮球、足球, 女生一般喜欢舞蹈、健美操, 但在特殊学校体育课实际课程中, 女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十分稀少, 舞蹈、健美操等根本没有放在体育课程中, 且男生喜爱的篮球、足球体育项目, 由于资源有限, 也无法让每一位聋哑学生都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因此, 虽然聋哑学生对体育项目有着一定的倾向性, 但由于特殊学校教学条件的有限, 使得聋哑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没有被放在体育课程中, 自然学生也就没有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

二、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提高途径

1.完善特殊教育制度

要想提高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 那么首先应对特殊学校的教育制度进行完善, 让特殊学生有更多、更为自由的空间参与体育活动, 及时更新《 特殊学校教育制度》《 特殊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标准》 等相关政策, 才有利于接下来体育活动的开展。

2.培养体育参与兴趣

在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分析中, 可以得知大多数聋哑学生不是因为自身原因, 就是因为没有体育参与的兴趣而不参与体育活动, 但这并不能代表聋哑学生不会参与体育活动, 只要特殊学校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 就能有效地提高聋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

3.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

为聋哑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 需要学校与政府的大力配合, 首先要利用体育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让学生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克服自卑心理, 积极主动地参与, 最后要结合聋哑学生的体育爱好,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对学生的关心

在特殊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聋哑学生的关心。 首先, 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 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喜爱的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内容。 其次, 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 尤其是对于一些平时较为内向的聋哑学生更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这样才能使其有更高的参与兴趣。最后,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在实际过程中将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充分展现出来, 这样就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5.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根据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得知, 目前仍有许多聋哑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 或是不喜欢体育活动, 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需要采用强而有力的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首先, 教师应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 找出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 其次, 教师应与家长积极配合,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主动走进体育活动的现场, 逐步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这样就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体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实施体育管理制度

通常情况下, 特殊学校都不会安排太多体育课程, 因此在日常早操、集体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积极地实施体育管理制度, 尽量让每一位聋哑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即使只是日常的体育活动, 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身体质。 首先, 特殊学校应规定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早操, 且要有专门的教师负责监督学生的参与程度;其次, 学校应多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并购买一些器材供学生使用;最后, 教师要多多鼓励女生参与体育活动, 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

7.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加大对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 能使体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首先, 特殊学校若有实力可以为学生增添体育器材, 那么就可以设置专门的体育经费支出管理制度, 及时更新学生所使用的体育器材;其次, 若特殊学校没有多余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更新, 那么则可以与社会各界人士或者慈善组织进行联系;最后, 所筹集的一切体育经费, 都要经过详细的规划才能够投入使用, 且要注意体育硬、软件的兼备, 这样才能为学生打造更好的体育参与环境。

综上所述, 本文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得知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现状, 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找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 也能促进聋哑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鲁迅《风筝》说课设计下一篇: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