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2024-07-15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论文(精选10篇)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第1篇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它的室内环境设计对儿童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在设计中引入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助于创造健康、人性化的教学空间。将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结合在一起研究,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儿童人文关怀的体现。结合儿童特点,提出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具体对策。

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幼儿是特殊的人群,同妇女和老人一样应该得到人类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幼儿园是国家培养儿童重要的基础设施,学前儿童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所以它的环境设计尤为重要。3到6岁是年龄特征非常显著的阶段,儿童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设计者从儿童心理出发,创造一个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是当前设计者必须重视的。一个幼儿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述

儿童心理学表明: 学龄前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正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急需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理解他人,认识自我,把握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摆脱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般是指3到6岁这一时期。设计者学习学前心理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幼儿园设计策略,最终以创建适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室内环境为目的。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源于实践,但又是服务、指导实践的。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第2篇

摘要:环境激发感知,影响行为。本文主要从声景的设计、人的知觉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反馈中论述,认为幼儿园应该是避免麻木的,激发灵感的,有益心灵的,有吸引力的,并且帮助儿童树立勇气和学会交往的场所。因此,本文给出了一些建议:生活中物理现象透明化、利用变化激发儿童创造力、设计学习种植和浇灌的场所、设计多种使用用途的室外楼梯。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心理;设计

1、研究内容

1.1幼儿园声景的设计

所谓声景就是指美好的声音在适当的时候发出,任何美好的声音在休息的时间叨扰大家就不得称之为声景。这个概念很生动的表现出了声音的美好。幼儿们喜欢唱歌,但是琴房练琴的声音也应该远离阅读室,有的幼儿园会有音乐喷泉,也要在适当的时侯开启,形成一道美好的声景。树叶的沙沙声和鸟鸣的叽喳声都是美好的声景。

1.2强调嗅觉的设计

美国3M嗅觉广告曾宣称:“如果想要他们知道,就说给他们听;如果想让他们相信,就拿给他们看;但是如果想让他们记住,就让他们闻。”据调查,同样的玩具香型的比无气味的更受儿童喜爱。在颐和园种植许多桂花,当游人靠近总是欣喜万分,并且离去时留下美好的记忆。同样,在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中使用栀子花、桂花等植物时要注意,在活动场地最好不要使用,应使用在每天会经过,但不会长时间逗留的交通场所,校园门口等,因为长时闻到浓度较高的香味会影响人的嗅觉,经过的人闻到花香再走远会让人铭记在心。

1.3富有触觉体验的设计

通过接触并感知对象的肌理和质感式体验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成人,主要来自步行和坐卧,对于幼儿,温柔而又亲切的触觉是出生初期的主要体验之一。创造富有触觉体验、既安全又可摸的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界面的质感变化,可作为划分空间和控制行为的暗示,如用不同铺地暗示空间的不同功能,用相同铺地外加图案表明预定的行进路线,不同的质感如草地、沙滩、积水、厚雪、土路、磴道有时还可以用来唤起不同的情感反应。

1.4动觉传递的设计

动觉是对身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他与肌肉组织肌腱和关节活动有关。如水中的汀步要求人必须每走一步停下来观察下一个落脚点,从而产生视觉上的变化。这不同于我们走楼梯,下楼走楼梯时当人掌握了既有的规律之后就不会再步步观察形成视觉焦点,从而产生不同感受。幼儿园设计时,可以通过装饰的手段或者是创造不同的空间造成不同的动觉感受,如较小的阅读空间和较开阔的美工空间可以互相联系,形成颜色、质感以及空间上的改变。

1.5温度和气流体验的设计

人对气流和温度也很敏感,春天会有“暖风熏得游人醉”,夏天河边的清风拂面,环境设计中要尽量为人提供夏日成荫、冬季向阳的场所并努力消除温度和气流造成的不利影响。例如不宜在室外铺设大面积硬质地面,因为他们为西北风肆虐毒日逞威提供了地盘。在幼儿园的设计中,虽然不适宜让儿童感受各种温度的变化,但是一面大的落地窗可以给儿童观察风霜雨雪的空间,一个大的灰空间可以在下雨天遮风避雨的同时给儿童留出一个室外玩耍的空间,并且可以嗅到泥土的芬芳。

1.6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唤醒理论在神经心理学上指在刺激作用下,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会增加,并且全身的肌肉也处于紧张状态,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并且还会伴有一些自主活动,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表现在行为上是体力活动会增加。

1.6.1环境会影响人的情感

情感的维度有快乐、不快乐、控制、屈从、唤醒、睡眠、广泛探索和深度探索。即使是出生的婴儿也会用哭和笑来表达快乐和不快乐,因此环境对少年儿童的影响需要引导其积极的情绪,激发其创造力。适当的欲望可以激发儿童探索和追求的勇气和动力。日本某幼儿园,将上水管道和水龙头等做成透明的亞克力材质,这样可以刺激儿童探求生活中的物理知识。除此之外一些教具设备甚至房屋结构都可以展现在外,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习惯性的麻木过程,使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变得有趣。

1.6.2对环境适应的可能性

环境会影响人类,人类也会在环境的刺激中矫正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生物学研究,传递欲望的化学递质是多巴胺,传递快乐的是脑啡肽,当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多巴胺含量减少,脑啡肽水平上升。可以说,快乐是对于探索行为的一种奖赏。潍坊陕山双语小学,为孩子们设计了木质南向宽楼梯。设计师没办法限定儿童的行为,但是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可能性。这个楼梯的设计一般人会认为只是一个交通的功能,其实还能够提供游戏的功能,也会有人选择坐在楼梯的边上阅读,甚至是一个能够容纳上百人大合唱的舞台。

1.6.3学会掌控

研究表明,许多企业家工作压力大,平时休息不好,但76%的企业家是快乐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掌控权,对事物的掌控权可以使人快乐。曾经有位太太,十分富有,无压力、不辛苦,整日打麻将,最终却送到心理医生那里检查,说他十分不快乐。幼儿园的尺度问题会影响孩子的控制力,若孩子的凳子和成人的凳子一样高,那么会使儿童使用起来很苦恼,更不利于其掌控心理的培养。因此,在卫生间马桶、设备教具、玩具、生活用品都要让儿童易于掌握,适应年龄。

1.6.4设置合理的环境容量

幼儿和教师生活在不同的空间,霍尔的人际距离理论指出,当人际距离与身高之比大于4时,除了旁观和打招呼之外,几乎不产生什么影响,这一比值小于2时,相互间有了更多的表情、感觉认知、语言和动作方面的联系,气氛就转向活跃,比值小于1时,熟人会产生密切感,陌生人则会产生拥挤感和逼仄感,因此,开阔空间要根据使用者身高范围按人数计算,做到开阔但不空荡,私密空间做到相互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2、总结

在设计中,环境的设计可以很有趣,并且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许多可能性。完善私密性公共性层次,不分散儿童注意力。注重外部空间的生态联系,做生态校园,注意保护环境。此外,要合理满足行为习性,要考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了什么,从事什么活动。最后要考虑预防和减少不良的破坏行为。

参考文献:

[1]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A],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刘田洁,《新型幼儿教育模式影响下的幼教建筑研究》[A],天津大学2012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第3篇

关键词:智障儿童心理,室内环境设计,针对性,功能性,舒适性

0 引言

室内环境设计自19世纪改革发展至今,一直处于不断的深化和提高之中。它从单纯的室内装饰发展到了创造空间造型,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空间规划、布置和装饰。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设计师更多地了解客户的生活环境、内心行为和思想意愿,从客户的角度来思考设计的内容。

针对智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正常儿童的心理特征,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会强烈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因此一个好的室内环境设计体现的尤为重要。

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差,感知觉迟钝、缓慢,智力能力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然而一般的室内环境设计不会考虑到针对智障儿童的设计,所以如何营造一个空间来满足智障儿童的心理、生理需求并帮助他们改进智力落后是设计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智障儿童的行为及心理特点,对与其有关的室内环境设计做些理论上的研究。

1 智障儿童心理的出发点

根据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智障儿童在接触外界环境时与正常儿童是不同的,他们在智力和适应行为发展方面受到很多的限制。由于智障儿童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在与环境的交流中快速并且直接地感知新鲜的事物,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有关智障儿童的室内环境时,必须考虑哪些形态可以顺应智障儿童的发展,帮助他们认知事物。这种形态应该极大地考虑到智障儿童最显著的心理特点,例如抽象思维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情绪变化快、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容易兴奋等,有了这些明确的特点,可以帮助设计师较为准确地思考环境设计。

智力落后儿童在适应行为上存在物质受限。这种受限具有许多形式,出现在很多功能领域[1]。为了确保适应方面的缺陷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给这些个体以直接的指导和环境的支持(例如增加一些迅速和简单的日常事务支持)[1]。对很多智力落后者而言,获得、保持友谊及人际关系是巨大的挑战。他们有限的认知技能、贫乏的语言和不正常或者不合适的行为严重阻碍了他们与其他人的相互交往[1]。并且,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会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因此,设计师有责任针对他们的特殊性创造一个新的环境,帮助其智力开发和培养教育。

2 室内环境设计的现状

现如今,室内环境设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装饰,它开始强调空间的使用功能,以人为环境的核心,考虑使用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为人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设计按照使用功能要求,从内部把握空间,设计其形态大小,为满足人们在这里舒适地生活和活动而整理环境,设置用具。其创造着丰富的空间造型,讲究科学,追求平和随意、率真自由的室内设计[2]。在现代工学、现代美学、现代生活的相互作用下,室内环境设计已经发展成为最能显示现代文明生活的环境创造活动[2]。但是,在我国的室内环境设计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缺乏正确的环境意识观念、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室内空间布局不合理等。而且,对于智障儿童没有针对性的室内环境设计。应该为智障儿童的特殊性设计有利于他们成长发展的室内环境。

3 基于智障儿童行为心理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设计是人的思考过程,是一种构想、计划,通过实施,最终满足人类需求的活动[2]。在思考过程中,了解使用对象的行为活动及心理特点体现的最为重要。

针对智障儿童的室内环境设计,通过了解智障儿童的行为心理进行构想、计划,最终得出一个最合理的设计方法,就有可能达到理想的设计目的。

下面,结合智障儿童的心理学研究就其室内环境设计方法分析如下。

3.1 针对性

针对智障儿童现有的情况和发展可能性来设计其生活居住的空间环境,并在环境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帮助智障儿童健康成长。

由于健康状况、身体机能、生活环境的限制,智障儿童无法像正常儿童那样生活、学习、娱乐,他们需要外界的帮助,因此除了他们的父母和治疗师,能对其成长发展起到影响作用的就是他们生活的环境。智障儿童与室内环境的交流过程中,环境应对智障儿童起一个指导作用,培养智障儿童认知事物的能力。注意到任务的关键特点(如从几何形状而不是从颜色或者页面的位置等角度来描述轮廓)是有效学习者的特征[1]。

智障儿童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特点上,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给他们设计有效的系统指导,并加以练习后,他们保持注意力于相关刺激的能力将提高。一个好的室内环境设计可以起到指导和训练的作用。

3.2 功能性

环境的首要意义在于其可被使用,其他意义都在使用的基础上得到和展开[3]。具有功能性的室内环境设计可以给智障儿童带来帮助,能使他们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并且融入到环境中。为了具有功能性,室内环境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交流”,也就是它必须能够影响智障儿童的行为。

3.3 舒适性

对于居住者而言,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极其重要,它包含了很多方面,如:安全性、健康性、方便性和艺术性。因为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对室内环境便有很高的舒适度要求,能够让他们在里面舒适的活动,不觉得压抑。

3.3.1 安全性

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安全性很重要,关系到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在选择智障儿童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时必须要考虑私密性,最好能在位置安静,不容易被打扰的地方。

3.3.2 健康性

有资料显示,理想的智障儿童游戏治疗室大小约110 m2~140 m2,这样的空间大小利于智障儿童的活动,如果面积过大会令儿童感到恐慌。所以,在设计智障儿童生活学习的室内环境时,也不应面积过大,而是能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较为重要。

3.3.3 方便性

环境不仅仅是被体验的对象,还是人们用来满足个人计划的工具。人们在环境中有各种活动的需要,环境设计就是为人们的这些活动提供空间和环境[3]。智障儿童对环境也有着他们生理与心理的需求,而大多数智障儿童在生活技能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他们通常需要特殊的训练来学习。因此,针对智障儿童的室内环境设计应当为其提供方便,把室内环境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使环境能够满足儿童的需求。

3.3.4 艺术性

智障儿童在成长中,会逐渐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认识,一个具有艺术美的环境,会使儿童的心里舒适与畅快。

3.4 寓教于乐

社会与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人们希望自己的居住环境除更加合理、舒适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从而使这种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这是必要的[2]。

对于智障儿童而言,“趣味性”的目的是使他们能够适应周围环境,并且学会适宜的、充分的娱乐技能。

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有游戏的需要,游戏能够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游戏是幼儿最放松的时刻,所表现的也是最真实的自我,特殊儿童的问题往往就会暴露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了这些线索,就能早期发现特殊儿童的问题所在,从而及早进行诊断和教育,在问题出现的初期进行干预,以利于特殊儿童终生的发展[4]。

游戏对于特殊儿童不仅仅是“好玩”或娱乐,更重要的是特殊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减少挫败感。当特殊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感到自己也能做到正常人所能做到的事情,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在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主感,可以满足儿童自我实现的需要[4]。

4 室内环境改善对智障儿童的影响

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提供给智障儿童与人交往的环境,帮助智障儿童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和事,学习如何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想法、行为和愿望,理解他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一个利于智障儿童生活居住的室内环境,可以激发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兴趣与好奇心,有了这些兴趣与好奇心,他们便开始有了认识和融入环境的主动性,在父母和教师的引导下,智障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认识环境,体会环境带给他们的感受。

5 结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智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为了帮助他们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成长,对于他们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他们的室内环境设计必须要适应其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需求。关于智障儿童生活居住的室内环境,本文只是从智障儿童心理这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还需要研究的方面有很多,如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医学和经济学等很多学科,需要社会各界对此引起重视。

我们要更积极的看待智障儿童,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合理,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1]William L.Heward.特殊儿童——特殊教育导论[M].孟晓,译,第7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9.

[2]傅凯.室内环境设计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

[3]徐磊青.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毛颖梅.特殊儿童游戏治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6.

[5]朱红丽,李晶源.浅谈行为心理因素对住宅室内设计的影响[J].室内设计,2008(7):15-16.

[6]欧潮海,刘晓培.论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J].工业建筑2,007(10):5-6.

[7]谢立瑶.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矫治与支持策略的个案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7(2):53-54.

[8]赵跃庆.观察和体验——视觉经验与智障儿童心智的发展[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2):7-9.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第4篇

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幼儿是特殊的人群,同妇女和老人一样应该得到人类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幼儿园是国家培养儿童重要的基础设施,学前儿童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所以它的环境设计尤为重要。3到6岁是年龄特征非常显著的阶段,儿童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设计者从儿童心理出发,创造一个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是当前设计者必须重视的。一个幼儿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述

儿童心理学表明: 学龄前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正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急需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理解他人,认识自我,把握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摆脱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般是指3到6岁这一时期。设计者学习学前心理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幼儿园设计策略,最终以创建适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室内环境为目的。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源于实践,但又是服务、指导实践的。

学前儿童心理学在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设计作为“隐形学科”在儿童性格、情感方面的塑造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成为不少专家和老师的研究课题。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所处的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儿园的室内设计,以求能够满足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这里的室内环境,主要指幼儿园主体建筑物内部环境,包括门厅、走廊、过道、楼梯等室内公共部分和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接待室等专用空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幼儿打造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1.活动室

对儿童来说,除了基本的日常活动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游戏。儿童的许多社会技巧和积极的非正式学习是在课后,在活动室学到的。因此,对活动环境的需求大,设计要求也更高。要求设计者能够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支持幼儿的学习,鼓励幼儿探索和实践,做到寓教于乐,促使幼儿与周围环境互动,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心理需求。首先,活动空间的设计应该要让儿童在活动时能充分接触自然,亲近自然。优美的自然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经过长期熏陶从而认识世界,进而促进人格的发展。其次,活动空间设计要趣味化。儿童对周围事物天生就有一种好奇的探索精神,他们更喜欢狭小的、曲折多变的空间,所以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室内空间的多变性和灵活性。最后,要保证空间的安全性,使儿童的行为活动得到安全的保证。各项游戏设施、项目应该选择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的产品,并且贴上注意事项和使用说明。设施也要定期做检查和维修,避免发生事故。

2.生活区

生活区的主要活动是睡眠和盥洗,所以生活区的装饰应体现安静。其色彩要柔和,多用暗色,让儿童有安全感,这样有助于睡眠。生活区尤其要注意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有效结合,避免强烈的光源直射,造成幼儿紧张的心理。在家具、设施选取上要依据儿童人体工学的要求,充分考虑儿童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方便原则。家具要坚固、轻巧、无尖角、圆弧,以满足各种活动形式的需要。家具的造型上可以采用动植物、几何、人物等造型,家具色彩要明快艳丽,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装饰艺术可采用儿童易理解和乐于接受的题材。

3.门厅、走廊、楼梯空间

门厅是所有人员进出的集散地,是幼儿、家长、教职员工人员必经之地,代表着幼儿园的第一形象,所以其空间环境的设计应该格外精心,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本园的教学理念。门厅一般比较宽敞,方便家长接送孩子。校门可以采用幼儿常见的,并且与他们已有的认知和记忆储备能引起联想的形象。幼儿每天都要经过走廊,在走廊展示的内容可以多次、反复的作用幼儿,因此,可以利用走廊陈设帮助幼儿学习一些生活和小常识。布置作品或装饰物可以采用平面粘贴或立体悬挂等方法。墙面上还可以饰以彩绘装饰,利用丰富的色彩和活泼的图案刺激儿童产生愉悦的心情。幼儿园的楼梯要同时兼顾成人与儿童使用的要求,所以楼梯要设成人扶手和儿童扶手。以上各方面设计上都十分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运用,可适当采用鲜艳明快的颜色,亮色的色彩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好处,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儿童性格的培养。

总结

幼儿园的作用是给予儿童从事人类的各种具体活动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生产、科学、文化各领域中工作)以及发展相应的心理品质。3-6岁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智力、性格、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只有从儿童感受出发,结合学前儿童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引入,才能创造出真正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幼儿园环境。为儿童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以帮助他们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第5篇

1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分析

环境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研究环境与人类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为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与偏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心理学不同,环境心理学偏重应用,主要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符合人们心意的环境。

1.1感知环境的手段环境知觉是一种解释刺激信息从而产生组织和意义的过程,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部分或者其属性的整体反映。环境知觉包含的过程是:感官从外界获取信息,从外界刺激中抽取广泛的特征,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

人进行环境知觉的主要手段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觉。

1.1.1视觉。在人的多种感觉之中,视觉的穿透力最强,也最为敏锐。当人们在看平白无奇的事物时,如灰色的天空、单调的建筑、平坦的草坪、简单的灯柱以及垃圾箱,往往很快就会引起视觉疲劳,继而使人厌倦。所以“有什么值得关注”是进行停车场景观设计的重点。

1.1. 2听觉。“未见其人,但闻其声”。听觉是进行环境感知的第二手段,能对视觉感知进行补充和完善。丹麦学者拉斯穆森(S. E. Rasmussen)在《体验建筑》一书中强调:不同的建筑反射声能向人传达有关形式和材料的不同印象,促使形成不同的体验。特定的声音可以成为视觉探索的引导,还能唤起有关特定地点的记忆和联想。

1.1. 3嗅觉。嗅觉也能提升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北宋诗人林通曾这样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中描述的就是一处通过视觉与嗅觉共同感知的迷人环境。充分利用嗅觉的有利条件,如花卉、树叶、芳草、清新的空气以及宜人的微风,会给人以心旷神怡的环境体验。嗅觉亦能唤起有关特定地点的记忆。

1.1. 4触觉。感知物体的纹理和质感,是感知环境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儿童,他们对于周边环境总是充满着各种好奇,石头、护栏、雕塑、喷泉、花卉等都是他们猎奇的事物。创造丰富的触觉场景,提供安全且温和的触摸体验,也是停车场设计中需要深思熟虑的地方。

1.1. 5动觉。动觉是对身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与肌肉组织和关节活动有关。典型的例子如水中的汀步:当人踩着不规则布置的汀步行进时,必须在每一块石头上略作停顿,以便找到下一个合适的落脚点,结果造成方向、步幅、速度和身姿不停地改变,形成“低头看石抬头观景”,动觉和视觉相结合的特殊模式四。

1. 2使用者与停车场环境的相互作用停车场的使用者主要包括驾驶员、乘客、管理人员、其他人员。作为停车场环境的使用者,人们会借助实质空间来调整他们与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把实质空间当作自己行为的扩展。

1. 2.1驾驶员。驾驶员作为停车场的主要使用者,在停车场中主要承担驾驶和停放车辆的职责。安全、便捷、舒适的停车环境是他们的首选。而停车环境过于郁闭,则易发生盗窃事件;乔木栽植过密,会阻挡驾驶员视线,发生安全事故;乔木与停车位之间缺乏防护措施,容易导致“树毁车花”的后果。

1.2.2乘客。相对于驾驶员,乘客会更多的关注停车场的景观和环境。通过车窗、后视镜、天窗看到他们好奇的空间,会使他们对停车场的好感度倍增;倘若没有可看点,视觉疲劳,乃至厌恶情绪则会紧随而至。但一味地欣赏周边美景而忽视了身侧正在倒退过来的汽车,就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儿童。设置倒车声音提示设备,以及减速装置能有效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1.2.3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是待在停车场内时间最久的人。收费、调控、监管是他们的任务。但这样的工作十分枯燥,极容易疲惫,导致工作状态差,效率低。所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知方式,保持这类人群愉悦心情、积极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1.2.4其他人员。其他人员指其他使用停车场的人员,如自由摄影师,户外运动爱好者,商场的促销人员等。停车场的车位数量往往是依据最大停车量来进行设计的,所以一年中90%以上的时间都是有空闲车位的。而且露天停车场的功能早已不仅仅限于泊车,其他人员也应该参与到停车场的使用中。在设计时对场地及视线稍加考虑,还能提高停车场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和满意度。

1. 3待解决的问题

(1)停车场的景观效果差,仅仅为停车而停车,缺乏对停车场的深入认识,也忽视了使用者的体验和感受。

(2)传统的露天停车场常用混凝土铺地,缺乏遮蔽,在夏季日照会导致车内高温,使人难以忍受,而地面的高温对车胎也是一种考验。

(3)停车场的标识设置不合理,样式多变,使用和理解起来极不方便。同时缺少有效的监管,存在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

(4)安全防护设施较少,树木与车辆之间缺少防护,车辆与车辆之间缺少防护,车辆与行车道之间也缺少防护。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第6篇

一、自闭症儿童人数的激增

自闭症的概念于1943年由美国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首次提出,自闭症也称孤独症,用于指称那些人际关系极为狭溢,环境互动极为受限的个体,即“从社会生活领域退缩进自我的空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重复刻板行为、语言障碍、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3岁以前,对儿童的成长有着严重不良影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是世界上发病率增长最快的严重的疾病之一。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在美国每88个儿童就有一人患自闭症。中国公益研究院在2014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约有450万儿童患有自闭症,每年还按(10%—17%)的比例在增长。

儿童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呼吁社会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注与尊重,并为其提供平等发展的环境与平台。

二、自闭症康复行业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医疗专家委员会给康复的定义是: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 尽最大可能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化们重新走上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

目前国内外对于自闭症儿童康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康复疗法、药物治疗、教育融合、机构管理等领域。药物治疗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效果甚微;有相关研究证明国内现有的主流康复疗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自闭症康复治疗在前期密集式训练的效果显著,但是后期部分患儿的行为反而会退化,对自闭症患儿的整体发展不利;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目前国内教育融合的支持性政策甚少,对于从事特殊教育人才也相当紧缺;关于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全国现在有33家孤独症康复的国家试点机构,一些医院和康复中心也配有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感统训练室、游戏室、治疗室以及其它康复性活动。康复中心85%是民办机构,而且场地基本是租赁的,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的周期长,所需要的康复环境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国内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现状是所有的康复训练及活动都集中在室内环境中进行;室内环境并处于很零散和随意性的状态;康复活动与环境脱节;室内空间划分不合理,缺少人性化设计,并没有从自闭症儿童群体的主体性与特殊性出发;缺少的室外康复训练的场地和配套设施。

三、国内自闭症儿童康复行业研究现状

我国在自闭症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是1982年由陶国泰教授首先报道了4例自闭症,之后国内自闭症的病例日渐增多。国内现 阶段对于自闭症儿童特殊群体的康复性理论研究还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近年来很多硕士论文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空间设计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东北林业大学的王宇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设计策略研究》中在对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质以及病症特点,对自闭症儿童的需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闭症的治疗与康复花园相结合的理论,对自闭症儿童的户外环境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青岛以琳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实践性探索;南京艺术学院的刘禹彤在硕士论文《游戏治疗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孤独症儿童康复性游戏场地设计》中从景观专业的角度出发将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方法与室外环境进行探究,提出了可变的、模块化的康复性游戏场地的理论设计,也是目前为止将治疗环境与治疗方法统筹起来的探索性理论;西南交通大学张加秩、郭廷鸿对将自闭症儿童的医疗实验与康复性花园进行探索,提出了自闭症儿童的园艺疗法花园设计理论,并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分析推到出PDPE设计循环设计理论。

四、国内环境心理学研究现状

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有华中科技大学的林玉莲和胡正凡共同编著的《环境心理学》教材,教材中详细分析讲解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相关知识,并将环境心理学和实例相结合做了分析,最后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实例做了详细分析。还有徐磊清和杨公侠共同编著的《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

我国现在阶段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空间设计大都以常规的设计方法来设计,设计中并没有完全考虑到自闭症儿童的生理以及心 理的特点,完全忽略了自闭症儿童这一群体的主体性与特殊性。这样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完全不顾及自闭症儿童的身体机能及认知的障碍,甚至无障碍设计也做得不够完善,对自闭症儿童关爱的不够,这样就会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环境心理学能够全方面考虑残障儿童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变化,根据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出自闭症儿童的环境。因此,研究基于环境心理学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设计方法显得更为重要。环境心理学是指导设计的重要学科,研究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对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在学术上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第7篇

儿童剧一直深受学龄前儿童的喜爱,但是,由于地域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儿童剧没有在我国大部分城市普及开来,让广大儿童不能接触到优秀的儿童剧剧目,得不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和教育。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入手构建新型学前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性和创造力,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儿童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形式,它是由舞台布景、道具、服装、音响效果、灯光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为了让孩子直观的感受出场景的变化和剧情氛围,舞台布景和道具就成了儿童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两项又与绘画和手工技能水平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关于绘画和手工技能的美术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儿童剧舞台设计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进行融合,一是通过儿童剧展演这种形式,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理论和手工技能在实践中进行综合运用。二是儿童剧展演还为学前美术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实践平台,这也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所欠缺的环节。三是把儿童剧艺术形式引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之中,也会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和拓展美术教学形式,这也是高校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儿童剧舞台设计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融合的途径

要将儿童剧舞台设计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完美融合,需要将构成儿童剧舞台设计的要素纳入到美术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达到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地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途径:

(一)通过开设多门绘画基础课,强化学生的美术知识和常识

据调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美术或绘画等方面是零基础状态。所以,在学习舞台设计和道具制作之前,对美术和绘画基础进行一个全面的培训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我们开设了素描和色彩两门专业基础课,全面培养学生在造型和色彩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了解素描和色彩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对后面学习儿童剧舞台设计和道具做了充分准备。在素描课程中我们着重训练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透视关系、比例关系等进行形体的塑造,保证学生有扎实的素描基础和功底,能够应对一切造型问题。另外,色彩是舞台美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所以,我们在色彩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色彩性格的掌握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利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场景、气氛、人物的性格、感情、心理等,学生在学会将色彩与人物的完美结合并用以塑造人物的性格,也就可以把人物的情感、性格、心理通过色彩直观的呈现给观众。再有,在色彩的基础训练中,我们让学生使用大片单一色彩或者使用非常丰富的色彩产生光影美感,营造更强烈的舞台美术效果,这也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利用色彩来增强儿童剧的艺术美感。通过开设这些绘画基础课程,强化了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常识,为后面进行道具的制作和舞台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手工技能

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手工技能,我们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了道具制作和手工制作等课程,专门针对学生的手工技能进行训练和培养。首先,激发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舞台设计和创作。我们设定了不同的儿童剧题材,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利用多种材料来表现同一个题材,或通过一种材料创作出不同主题的造型和作品,拓展丰富学生的思维。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道具造型,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和设计独具特色的舞台布景和道具造型,展现学生在设计方面的独特性和创造力,这既是训练学生的基本功,又是对学生创作思路的引导。其次,我们还专门针对儿童剧表演开设了一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创作表演儿童剧、布偶剧等大型舞台表演作品。当然,在学生创作表演之前的舞台设计及道具都是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完成的,这是他们进行舞台表演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根据自己的剧目情节安排场景和设计舞台、服装、制作道具,在这个过程中,也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手工技能,学会从儿童剧的整体情感来创作舞台布景和道具,从而更好的表现儿童剧目。

(三)开设多种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技能的掌握与否,是在实践中检验出来的。因此,我们开展了跟儿童剧有关的丰富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展现他们对于舞台布景和道具制作的独特理解和设计。在美术教学之后,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实践活动平台。在课堂内,我们安排了小组作品展评、班级间作品比拼、阶段性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讲解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创作过程,现场感受不同创作思路的作品,拓展创作思维。在课程外,我们以各种重要节日为契机,组织阶段性的手工作品展览,让学生针对同一主题创作不同的手工作品,一是检验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二是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区各类型的儿童剧演出和参与儿童剧的舞台设计和道具制作,学生们在众多的实践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绘画和手工水平,并且积累了处理紧急情况和活动组织的熟练程度和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另外,在学生作品展示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非常重视对學生的指导和评价。教师的适时指导对学生的创作思路能起引导的作用,另外,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肯定和评价,也是对学生的认可和鼓励,会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完成作品的创作。我们也是通过这些活动来全面促进学生在儿童剧舞台设计方面的实践能力。

(四)通过技能汇报展演,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对儿童剧舞台设计和驾驭能力是要通过多次大型演出才能锻炼出来的。所以,我们以每年六一儿童节为契机,组织儿童剧公演,让学生根据公演的主题设计、制作每一幕大型的舞台布景和道具,反复地排练,验证道具对剧情塑造的效果,不断的针对现场效果进行修改和调整。这让学生有机会真正体验如何处理大型儿童剧舞台设计中的布景、道具与灯光、人物服装、化妆、音响效果等的关系,只有经过这样的实践与体验,才能让学生真正地领会舞台设计在儿童剧表演中的重要性,获得真切、直观的实践经验。另外,我们每年组织技能汇报展演,通过每一次儿童剧展演,学生将自己的最高水平都展现了出来,而所有师生观看展演的现场反响也是我们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在汇报演出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将儿童剧舞台设计与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进行融合研究,突破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界限,是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充实,带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自主权,也将会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学前教育工作环境,也是学前教育专业持续、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肖丽.舞台美术设计的构成要素[J].大舞台,(090).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第8篇

关键词:园林,夜景,植物,环境心理学

1概念探析

1. 1园林夜景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园林夜景是“由城市自然及人文诸要素共同构成的夜间综合景象,即可视化的形式信息综合”[1]。 夜景既是对白昼景观的另类再现,同时也体现了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宏观角度上,园林夜景观有助于塑造园林全新角度的景观形象,并提升人们在夜晚对城市的认知程度; 微观角度分析,园林夜景为居民及游客丰富了夜晚户外活动的观赏角度,改善忙碌的工作后枯燥人工化的局面。暮色降临后人们同样有理由靠近大自然,释放压力,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

1. 2植物夜景

植物夜景的营造,即以展现植物自身特性为主体,利用自然环境因素,局限使用人工照明,从而恢复天然幽静的园林夜景。 植物景观是不断生长、变化着的生命景观,将植物季相变化微观至昼夜变化,利用某些植物的夜观特性且与环境结合,能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植物夜景”,增强园林在夜晚的可识别性,意于营造更为养生,具有艺术美感的园林夜景。

1. 3环境心理学

心理学是应用客观方法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规律的科学, 在园林设计中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作用: 1) 研究集中于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如颜色、声音、建筑物等给人们造成的刺激。2) 研究对环境的控制,通过对环境有目的的控制来影响和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3) 研究行为环境,即根据环境的物质特征和社会特征来解释个体行为的合理性,个体行为和环境的关系[2]。园林夜景与日间景观最大的不同,心理学角度上,夜与昼的差异是大众行为对公园环境的感知基础,从以上分析可知,植物作为夜景的营造主题,园林夜景设计必须要紧密结合环境心理学。

2目前植物夜景设计的主要问题

植物夜景设计中,主要问题包括人工照明的不合理应用、缺乏有意识的植物设计。人工照明作为现今园林夜景的主要手段, 正被大量使用于夜景塑造中,造成人们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其原因是设计师对公园夜景性质与功能判断不足,主要在于“白日景观再现”与“营造夜景”的涵义辨析问题,单纯的从视觉角度再现白日景象,而照明的不合理应用使得其光照的明暗、颜色、形式等直接影响植物景观效果和生长状态[3],同时严重破坏了园林整体景观效果。

3植物夜景营造

人们夜游园林的最适宜季节约为立夏至秋分的夜晚,即5月~ 10月是展现植物夜景的主要时期,同时这也是夜观植物的开花时节[4]。暮色降临,太阳光逐渐黯淡,“感知补偿”作用使得人们的视觉下降的同时,嗅觉、听觉更为灵敏,感性认知显著于理性认知,植物配置的形式,种类与最终效果需要与环境心理紧密结合。

3. 1夜间开花植物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信息感知87% 是通过视觉感受到的[5],尽管受光照亮度的局限,人类的视觉景观感受在植物夜景营造中依然居于首要地位,从而产生或朦胧、或宁静、或轻松愉悦的环境, 丰富了夜间景观的感知范围。

1) 昙花[6]( Epiphyllum oxypetalum) ,仙人掌科昙花属。“昙花一现”自古为文人墨客追寻的美姿秀色。白天昙花枝叶翠绿, 6月~ 10月20: 00 ~ 21: 00以后,盛开大型白色花,犹如大片飞雪, 3 h ~ 4 h即枯萎,可谓刹那奇观,可作为植物性主题的公园设计亮点。2) 玉簪( 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 ,百合科玉簪属,植于宅前屋后,或乔木下灌木丛中最适合。玉簪秋季开花,白日初绽,夜间完全开放,色白如玉,或浅紫,且芳香袭人,可营造双重感知。3) 烟草花( Nicotiana sanderae) ,茄科烟草属,喜阳,花色各异,且花期长,养护简易,种植于园林路牙边,4月~ 10月太阳落山时可成为饭后漫步的花草伴行者。4) 月光花( Calonyction aculeatum. Linn. House) ,旋花科月光花属,7月~ 10月19时开花,白色大花,香气扑鼻,配合其他乔灌草用于园林、庭院、花坛及路旁绿化或垂直绿化,更为园林夜景增色不少。5) 夜香树( Cestrumnocturnum Linn ) , 茄科夜香树属,5月~ 10月18时左右绽放,一簇簇黄绿色的吊钟形小花,在月上树梢时飘出阵阵清香,夜深更甚,还是驱蚊佳品,华南地区多用来布置庭院。夜间开花植物繁多,此外还有紫苿莉、曼陀罗、待宵草、丝兰等等。

3. 2芳香景观植物

嗅觉能加深人对夜晚环境的体验,植物的芳香与清新空气, 在微风的传递下有“香远益清”的效果。夜间温度降低,环境静谧,人的嗅觉比白日更加灵敏,更能发挥植物芳香的特点,而不同芳香植物的气味还能唤起人对特定地点的记忆,加强归属感和认知性。用于景观营造的芳香景观植物花卉,具有观赏性、芳香性和医疗保健性三大特点,是构建园林夜景观的独特植物类型, 《长物志》中提及: “茉莉、素馨、百合,夏夜最宜多置,风轮一鼓,满室清芬。章江编篱插棘,俱用茉莉。”

芳香景观植物功能分类见表1。

3. 3与自然环境光结合

夜景中,光效应是不可避免的话题,除了合理利用人工照明, 渲染出结构清晰、识别性强的植物夜景来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还应返璞归真,巧借自然环境光。植物凭借自然环境光组合在一个画面内,不仅能避免人工照明带来的不健康弊端,更能避免强光与夜色产生违和感,同时借助自然光衍生出更“灵动”的意境和气氛。

1) 月光。月光是夜间园林的主要自然光,一般被认为是冷色调,具有静感效果,中国丰富的月亮文化赋予园林多重内涵[7], 《园冶》中也多次提及月境之美。借月造景,可结合同为静感色彩的元素,以求达到感觉相互加强的效果,月光、树、水面三者的结合,给人轻松柔和感,同时阴晴圆缺时月色似真而幻的变化隐现植物之美,更迎合安定、幽雅、宁静之氛围。

2) 水光。水光与月光往往相辅相成,感知叠合加深,水因月而明,月因水而动,静水如镜,动水摇曳,动静之间,波光粼粼,将池边花木倒映成影,虚实相衬,情趣盎然。

3) 星光。星光是月光于色调上的调和点缀,对夜景植物往往起到间接效果,辟一片草坡,躺其上可观星,诗中有云“林风纤月落,衣露静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4) 雪光。雪光是月光的反射光,同属于冷色光,却更能体现 “皎皎”之感,银装素裹时,“红梅傲雪”最能体现园林寒冬生趣,视觉、嗅觉、温度和气流都在此达到最佳融合,这类多重感官结合的植物造景往往成为公园的主题性景观节点。

3. 4与园林元素结合

园林夜景离不开造园元素,亭台楼阁既是园景,也是赏景处, 将夜观植物与环境组合专门成为夜园一景,更能情景相融。植物沿湖散植,则曲径寻幽,群植则优雅飘渺,更增夜色幽静之美; 植物就地势而种,高地势种植较高植物,低地势种植较低植物,高低有序,层次分明,平添暮色飘渺之境,且都与园林植物配置相统一。

4植物夜景配置

植物夜景以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为主体,突出夜间开花植物,搭配芳香景观植物,体现整体感与层次感。结合使用者的视觉、嗅觉、听觉等心理感知营造团圆、离思、静谧、奇趣的丰富园林意境。

基于园林形式和设计风格,考虑夜观植物和芳香景观植物的植物属性,从而选择孤植、对植、密植,或与乔灌草的搭配方式,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及虚实情景。如木兰科的玉兰( Magnolia denu- data) ,树形壮实,花形似莲花,香味沁人,是理想的观花型芳香景观植物,若搭配色彩艳丽的烟草花( Nicotiana sanderae) ,则在夜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反之配搭成片种植的待宵花( Oenothera stricta Ledeb. et Link) ,两种浓郁香气冲突扑鼻而来,适得其反。

5结语

在光电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人工照明下的园林夜景难以满足现代人放松心灵的心理需求。园林夜景设计将现代人的活动与园林景观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不破坏景观环境的前提下,为人们的游憩活动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夜色中的植物景观是园林观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园林“植物夜景”的设计展现了不同于白昼的静谧灵动之美,以创造出满足现代人需求的生态健康的园林。

参考文献

[1]沈欣荣.夜景观与夜景观设计概念的产生[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1):21-24.

[2]伍麟.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与走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43(3):37-42.

[3]包小萌,郑晓光.“夜花园”——夜晚植物景观选择与配置初探[J].现代园艺,2011(4):77.

[4]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许芗斌.照明心理空间——室外环境夜景照明设计手法初探[J].灯与照明,2003,27(4):23-25.

[6]吴卓珈,徐哲民,李春涛.芳香植物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3):12.

[7]孙向华.中国月亮文化的思想内涵[J].焦作大学学报,1999(1):47-48.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第9篇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在研究室内设计中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的基础之上去探讨如何让创造出更加符合人的各种需求的室内家居环境。

关键词:

居住空间 室内设计 环境心理学

中国分类号:B84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28-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室内设计行业变得炙手可热。由于室内设计还处在发展初期阶段,加上施工技术、大众审美、设计师水平、西式风格的传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室内设计风格趋同即缺乏个性和特色。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客户都片面追求华丽、奢华的室内效果,忽略了人对居住空间最本质的心理需求。因此,有必要把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和环境心理学结合起来并采用环境心理学去指导室内设计。

1 环境心理学概述

环境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北美,是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新兴学科,旨在寻求人与环境的最佳平衡点,了解使用者的需要。其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讲求人与环境的协调,使人深刻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的《环境心理学》中指出,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把环境一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一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几乎把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指向。同时,它是新兴的综合类交叉学科,其中涉及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环境保护学、室内环境学、人类学、生态学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给人类的生活空间创造舒适感、安全感、领域感等。环境心理学中三种比较流行的理论分别是格式塔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和概率知觉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有其适用的范围。

2 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分析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人在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人。这句话道出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室内设计是运用技术手段和美学原理,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双重需要的室内环境。室内设计的任务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所以在进行室内设计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人的需求。由于客观环境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人的心理活动也随之改变,室内环境中的空间关系、界面处理、家具和陈设,以及色彩、图案和光线的变化都会对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等产生影响,由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修养、气质、爱好等不同,每个人的心理活动是有差别的。

2.1 舒适感、私密性的需求

一个舒适的居住空间设计更有利于身体和心灵的放松,追求舒适的生活是人的本能需求。比如在家居,如床和沙发的选择上,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实木搭配软垫。

在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中,私密性可以理解为对空间中视线、声音等方面进行隔绝或有意识的遮挡。比如,客厅沙发的朝向不要正对着入口,卧室床的摆放不要正对着房间的门。这一点在餐饮空间中也适用,人们进入餐厅时总会挑选两侧的、相对安静的、人流量比较少的位置,而不会选择中间的的位置。中国传统的影壁墙等都是对空间私密性不足采用的补救方法,对私密性的关注可以保证家庭成员的活动互不干扰,有利于家庭的和谐运转。

2.2 接近自然的需求

城市的跨速发展和住宅楼的密集建设容易使人变得浮躁、疲惫,人们开始倾向于回归大自然,开始青睐极简主义等环保设计风格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在室内设计选材上,自然材料如木头、石块等得到“重用”。

2.3 对本民族文化的需求

人们在追求新奇、高贵、华丽的西方室内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发现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味“崇洋媚外”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是没有前途的,是不适合中国人内心诉求的。只有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并传承下去,中华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

3 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以人为本是室内设计的基本出发点,除了人的最基本生存要求、生活要求、安全要求、工作和娱乐要求以外,精神方面的要求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不仅要有视觉上的美感,还要达到精神层面的意境。

3.1 关注入对舒适性、私密性的需求

厨房家具的摆放对家事活动的影响也很大,首先要考虑家庭主妇在洗涤、存取食物、配餐、烹调时合理的流线、最便捷的空间距离、最舒适的人体尺寸。沙发、座椅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实木和软质坐靠垫结合的。

家具除了其所具备的功能外,还要起到组织和分隔空间的作用,这一点在沙发、茶几、餐桌、餐椅等活动式的家具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家具的摆放角度、朝向、左右关系应符合“心理空间”的需求,位置的确定影响整个空间的人行流线,如沙发围合中心区域应该与电视相对应,且电视和沙发之间最好不要成为人的通道,否则会给观看电视的人带来干扰(如图1所示)。壁柜、衣柜的设置要避开主要的人行流线以方便存取物品。

3.2 关注人对接近自然的需求

在室内设计中色调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清新淡雅的接近自然、充满生活情趣的色调,忌沉闷、压抑;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实木、竹子等自然材料的家具、地板等;在室内种植些小的盆景或养几条鱼都可以起到修身养性、为生活增添乐趣的目的。在地毯、靠垫等织物的选择上也可以选择带有自然元素符号的物品以配合整个空间效果。家具是室内设计的重中之重,室内的座椅及家具造型应尽量自由轻盈、符合自然形态,忌选择造型太古板、沉重的家具。室内的挂衣架可以选择原木造型的,原木造型的装饰品可以为室内带来自然清新的气息,给居住的人带来好的心情。

3.3 选择合适的空间视觉尺度和室内色彩

根据研究所知:人的水平视觉区域是60。,垂直方向的视角小于等于45。,这说明在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的视线和视野,即在悬挂字画、装饰画等装饰品时要考虑人的观赏角度,不能盲目进行(如图2所示)。此外还要注意整体空间高度的设置,避免空间过高或过低给人带来的空荡或压迫感。室内色彩搭配时要注意明度、纯度、冷暖的变化(如图3所示),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如儿童和老人的房间色调的选择肯定不同,这和他们的年龄、审美层次、艺术修养等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设计师与客户进行细致有效的沟通。

3.4 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人都是对本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有一定情感的,这种情感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潜在凝聚力。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建筑和造园手法值得我们现代人去传承再配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创新性的应用和表达。良好的室内设计应该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追求传统文化意境的表达,而不是抄袭一些形式上的东西。现代的室内设计大师琚宾的室内设计灵感几乎都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设计语言植根于中国传统,善于用现代手法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进行提炼,设计作品蕴含中浓郁的中国气息。他的作品中海干灯湖1号(如图4所示)就是探索东方思想中的气质美学,整个设计打破常规、别具一格。中国人对这种深入骨髓的民族性的东西有着深厚的情感,内心也需要这种古典意境。

总之,居住空间是人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现代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与环境心理学密不可分,环境心理学为现代居住空间室内设计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现代设计师要充分分析环境心理学、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创造更多符合人心理需求的、人性化、功能化的室内设计作品。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第10篇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吴广梅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杭州 310012)

摘 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从建构主义来看,知识不是客观的,知识是人创造的,并受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知识具有主观性;学习是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向幼儿的知识传递。学前儿童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应用建构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的一些观点,可以使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更多的理论指导和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科学教育;学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02-0203-02

建构主义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之一,它通过对人与世界关系新的诠释,从而对人与知识关系进行了新的理解。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20世纪80年代末在欧美兴起,它颠覆了传统的有关知识和认识的客观被动的观点,强调知识是主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和生成的。学前儿童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应用建构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的一些观点,使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更多的理论指导和价值。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认识论

从本质上看,建构主义的基本含义主要是指关于知识的本质、知识的获取和学习的本质的一系列认识与解释的理论[1]。它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对外在的经验世界主动加以组织而获得的。它们的共同点是:不存在一种客观的知识,知识是人创造的,并受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知识具有主观性;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幼儿的知识传递,而是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是个人主动建构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积极、主动建构的,但是这种建构不是没有目的胡乱建构;知识不是客观的,也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做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已有的知识会被不断地否定,会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没有一劳永逸的知识。知识是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针对具体情境进行的再创造,所以说主体对知识的获取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2.知识是社会文化的

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知识的建构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和文化的,知识不光是居于个体内部的,知识的建构不光有个人的参与,也有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因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的成长和学习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正如维果斯基所说,知识是一个“以语言为基础的协作过程”,是人们“通过谈话得以建构,利用语言协商”而产生的“共同意义。”所以说,知识的基础是语言知识,而语言是一种社会建构,语言的意义是通过社会性的相互依赖而获得的,知识是社会文化的。

3.知识是情境化的

知识的情境性和知识的去情境性是对知识看法的一个重要维度[2]。知识是情境化的而不是孤立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离不开学习得以发生的具体环境,情境的体验让知识的学习和建构更加牢固。幼儿在幼儿园所学习的知识应该是一种情境化的体验,同时在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训练。在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所以,脱离情境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是呆滞的和没有生命力的。

4.知识具有个体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个体性。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一个人特定的知识经验背景。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因此,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而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4]。(教育论文 )幼儿科学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培养,应该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还有科学态度的培养。比起科学知识来,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具有更高的价值。幼儿科学教育与其说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科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探究过程与科学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这才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价值所在。

在幼儿阶段,“科学知识”主要指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验的,那些可以观察和感知到的现象以及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具体讲,科学知识包括与人们生活有关的自然环境(如常见的动、植物,自然界中的非生物等),幼儿身边的物理现象(如力和运动、热和温度等)、化学现象(如醋与苏打的中和),以及气候和季节现象和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和技术等方面丰富的内容。“科学能力”指的是应用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了观察、比较、实验、归纳、推论、应用,还有交流,都是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第三个因素是“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包括了好奇心、探究意识、执著的精神,还有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掌握适宜的科学技能,是幼儿阶段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1.科学教育的本质:强调探究式的科学教育

建构主义主张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应为学前儿童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活动场景,开展探究性学习,幼儿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自主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学习,教师则作为探究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引导幼儿借助情境中的各种资源,让幼儿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确定解题方案与步骤,直至问题解决。总之,建构主义倡导的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恰恰反映了科学教育的“科学探究”本质。在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幼儿科学教育研讨会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占兰研究员作了题为《幼儿园如何开展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学术报告,使大家明确了科学探究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指出探究式科学教育要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流方向。美国库克博士(Laura J.Colker)认为:对于幼儿来说,科学并不是关于世界的客观知识的集合,也不是关于事实的积累和记忆,而是去探索、理解他们身边的世界[5]。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幼儿通过观察、预测、验证的过程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认真审视、敢于质疑已有的知识,为科学的批判精神的形成奠定基础。

2.科学教育的内容:基本性和生成性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儿童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的发展水平,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要选择最基本的科学经验,并且这种基本的科学经验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满足于幼儿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同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也是动态生成的,幼儿在与自然与事物的对话中,在探索和发现中,新知识不断地建构,新想法不断地生成。因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除了专门的教师设计好的科学活动外,也要看到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比如在区角活动中,我们要想有生成性的科学内容的产生,就要提供具有探索性、丰富性和层次性的科学探究材料。

3.科学教育的过程:幼儿的自主建构和合作性建构的统一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可以是每一个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的,科学知识也可以是学习者与他人的交往、互动而进行合作性建构。总之,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教育过程应是幼儿的自主建构和合作性建构的统一,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自主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幼儿达到合作性的社会建构。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是幼儿自主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为幼儿的建构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架;幼儿的角色应是认知信息的加工者、认知结构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

4.科学教育的方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的情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与学习发生的情境紧密相连,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离不开学习情境的帮助。促进幼儿进行建构性学习的情境有两类:一类是真实的物理情境。在真实的物理情境中,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幼儿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习时,可以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以新的意义;如果原有知识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就要借助于情境的支持,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幼儿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或重建,以接纳新知识,达到“顺应”的过程。另一类是合作性社会情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分享、交流和合作,因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的见解,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和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使知识的意义建构得以加速。

5.科学教育的评价:注重过程性和差异性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多元的,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科学教育不能用绝对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幼儿的学习水平,科学教育的评价要注重发挥评价的促进幼儿科学素养发展的功能,因而倡导形成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所以这种评价的两大特性是过程性和差异性。因为幼儿的科学素养是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故在进行评价时要将评价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尤其要重视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而不能简单的关注幼儿探究活动的结果。同时由于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我们的评价要因时因人而异,建立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通过这种过程性和差异性的评价,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以及学习情境、教学模式的设计,从而更好地支持和指导幼儿进行建构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欧。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孙卫国,唐淑敏。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3]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4]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

[5]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85.

上一篇:老宅里的中秋节的经典散文下一篇:关于办园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