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乡村里的中国》有感

2024-06-11

观《乡村里的中国》有感(精选12篇)

观《乡村里的中国》有感 第1篇

观《乡村里的中国》有感

《乡村里的中国》是中央新影集团2013年出品、科影节目中心组织制作、着名摄影家焦波导演的一部现实题材纪录电影,片长99分钟。该片将镜头锁定中国北方极其普通的一座山村——山东淄博沂源县杓峪村,从龙年立春到蛇年春节,真实记录了一个村庄的生活轨迹和其中以杜深忠一家为主要人物的村民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当今中国农村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农民的喜怒哀乐,以及在变革的时代中国农民面临的生活与梦想、理想与现实的交织碰撞,并从这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影片镜头朴实无华、情感真挚、立场客观,是一部真诚的现实主义作品。摄制组一行6人从龙年春节开始,历时373天,驻扎在杓峪村进行拍摄。他们租住在村里的一户农家院落,自己种菜养鸡,烧火做饭,同村民一道出入作息,成为这个有着186户人家的村庄的第187户,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和信任,与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昨天,应博友 焦波老师邀请,观看了由他导演的一部影片——《乡村里的中国》。这是一部还未公开上映的电影,在北京就是好啊,近水楼台先得月。

这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展现中国农村现状的记录片。看着一幕幕不加修饰的场景,听着一口地道的乡音,俺也仿佛走进了农家小院。这里的喜怒哀乐,没有表演的痕迹,演员就是村民、邻里乡亲、村主任,不要化妆,没有台词,全是真实的表现。杜深忠与妻子的多段对话非常精彩,他手里摆弄着二胡,心里却想着琵琶。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竟然有这样的追求,说这是他多年的心愿。妻子不理解:“那琵琶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裳穿呢?”“你不懂,人需要吃饭,人的精神也得喂饱!”“俺不知道精神,俺就知道不吃饭就没精神!”这就是生活中的语言、表现。后来,他还是背着妻子花680元买回了琵琶,并且虚报价格,说是480元。妻子不免心疼:“500块钱能买多少东西啊?家里油盐酱醋那一样不用钱呢?儿子上学还得交学费呢!”抱怨归抱怨,杜深忠依然我行我素。最后,他终于抱着琵琶出现在村里的联欢会上,并且别人都谢幕下台了,他还坐着那里不动,直到别人催他快走。还有村民之间发生纠纷,面红耳赤,剑拔弩张,甚至动了手,惊动了派出所,其实就是现场抓拍。整个影片都是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没有加工的原生态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个创新。这样的作品,老百姓喜欢,爱看。尤其是农村出来的人,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喜欢真实,淳朴。真实才能体现美。影片中的悲喜感染着每一个观众,大家随着他们悲伤,随着他们高兴。看着那家徒四壁的屋子,烟熏的变成黑色的墙壁,还有外出打工丢了性命的中年男人的丧事,让人觉得心酸。农村人真的很不易啊!他们是社会的最底层,是被改革浪潮拍上沙滩的小石子。杜深忠语出惊人:“我是农民,但我从来就不爱土地,是无奈!”这话还是第一次听说。是啊,谁不想住高楼、坐小车呢?谁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劳作不完的黄土地呢?他们每天忙忙碌碌,从春忙到秋,就拿果树来说,从开春的剪枝,到开花后的人工授粉,再到出了果实的纸袋保护,都得爬上高高的树枝操作,他们已是5、60岁的人了。年轻人不是上学就是打工去了,可是好不容易到秋天采摘下来红红的苹果,却为推销不出去发愁。在地里搭个棚子,日夜守候,家里人给送饭,直到买家上门,再三砍价,不得不很不情愿的低价出售。辛苦一年的收入顶不上出去打工两个月的工资。再说玉米地,辛苦大半年的玉米棒子让獾子吃了不少,杜深忠的妻子非常心疼,他对也在旁边掰玉米的丈夫说,“你看多可惜呀,下点药把獾子药死吧!”丈夫说“那可不行,獾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国家保护动物?咋不保护人嘞?······”真让人忍俊不禁。看着这一幕幕场景,俺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虽然劳作形式不同,但生活水平相当。悲伤和笑声过后,发人深思。

话说回来,敢于把这样的现状、这样的语言搬上银屏的有几人呢?非焦波莫属!他是那片土地的儿子,他心中装着那里的父老乡亲,也愿意为自己追求的事业奋斗不止。他的善良、执着、敬业、奉献精神让俺钦佩,俺愿做他的粉丝,他的支持者。同时还要谢谢他,感谢他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精神大餐。这场电影,比美国大片和故事片留下的印象要深刻的多。每场电影完毕,观众都沉浸其中,不愿离去。焦波老师赶到现场,与观众交流,探讨。他谦逊的倾听观众的意见,和大家畅谈他的创作体会,直到下一场放映的时间到了,大家还边往外走边一直围着说个不停。俺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除了问题,还必须留个合影。这是俺与名人的唯一一次合影。

期待这部记录现状的佳作早日公开发行上映,让国内甚至国际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农村。

观《乡村里的中国》有感 第2篇

要学习他率先垂范、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初到兰考的焦裕禄看到百姓的贫苦生活,在主要领导反对的情况下,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在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作时,他冒着政治风险主动拍板购买议价粮;当地区公署派专员调查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百姓心存感激送来几条自家养的鲫鱼他拒绝;看到女儿的破棉袄,看到孩子吃不到肉在哭,他的心在流血。对比焦裕禄同志,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更不能放松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革命时期,无数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又是一大批的像焦裕禄这样的共产党员干部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带领群众走出贫困迎来了新中国的迅速发展。新中国的崛起,为我们这一代人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提供了锻炼自己、成长自己的广阔舞台,也赋予我们推动国家伟大事业发展的责任。虽然我们和焦裕禄生活的时代不一样,工作的条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根本上讲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觉得焦裕禄就在我们的身旁,焦裕禄精神就在我们的心里。

观《乡村里的中国》有感 第3篇

“土鳖”逆袭

诸多网友盛赞演员邓超的表演,而我却更青睐于“土鳖”的扮演者黄晓明,他饰演剧中人物成东青。之所以认为他演得好,就是觉得他突破了以往所扮角色的影子在他身上,我看到的,仅仅是“土鳖”成东青。

黄晓明曾表示,在成东青的身上,他处处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从小到大都自卑、放不开,到了大学还不敢演戏,到现在也没有摆脱“改变不了自己”的土鳖心理;刚出去接戏的时候,因为人傻,又好说话,酬劳永远会被压得很低,在剧组能吃上方便面就是最幸福的事;他的英文和身高曾被沦为笑柄,但他坚持下来,并成功做到了“逆袭”

不管是影片中的成东青还是现实中的黄晓明,他们的“逆袭”足够励志当成东青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征服对手时,所有人看到了黄晓明对于梦想的坚持及人生的戮力而为请记住,这是成东青的“中国梦”,亦是黄晓明的“电影梦”

“似曾相识”

这部影片中,有成功、有泪水、有喜悦,友情与梦想成为主旋律。说实话,我并没有关注过该片上映后的票房,因为那并非有感而发的源头。恰恰是片中的一种似曾相识吸引着我。

尽管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公开宣称成东青跟他自己是不同的,但观者都不自觉地将电影中的“新梦想”当作现实中的“新东方”,成东青也就成了俞敏洪的写照。

当年,很多有梦想的年轻人知晓并接触过新东方,并通过在新东方的学习进而追逐个人梦想,踏上出国深造与外语学习之路。听过新东方课程的人都知道,他们的授课方式富有激情并使人“心潮澎湃”这在电影中都有相应写照,这样的教学方法一度受到追捧。

最初办学时,他们在肯德基授课、在废旧工厂讲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几个年轻人坚持梦想的信念。创业的路上,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这部影片无异于为今天社会的“浮躁”之风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看完这部电影,很多人都流泪了徐小平先后发布了13条微博力挺《中国合伙人》,更自曝“流了最多眼泪”,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全程冷静,出来泪湿双眼”,因为“带着记忆成长心潮翻涌,影帝级的演技难掩自身的成熟”。有合伙经历的商界大佬们更难掩激动,潘石屹微博称“崔健的歌声一响,我的眼泪哗哗的就流下来了”。

莫忘“乡村里的中国” 第4篇

就像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约定,每年春节期间,都是农村问题受到集中关注的时间段。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公务员以及中产阶级,在满怀乡愁踏上回家之路时,不仅开始了个人的认祖归宗之旅,更开启了一段“发现农村”的精神旅程。那些在祖屋前后、田间地头写下的“回乡观察”,那些急于向社会展示一个真实农村的“返乡日记”,把沉寂了一年之久的乡村图景,呈现于这个国家的主流舆论场,让“乡村里的中国”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纵览这些或是夸大、或是激动、或是温情的文字,虽然视角不同、内容各异,但是“衰败”一词,可以说是共同主题。城乡之间确实存在巨大的物质差距,而在人口凋零、经济衰败这些久为人知的问题之外,“文化衰败”可以说是今年农村问题新的关键词,也是农村衰败背后更为隐性、更为根本的因素。

当文化传统难以存续,文化活动付之阙如,“一年打工钱不够打牌”只能是赌博盛行的一个凄惨注脚;当淳朴的乡风民俗日益受到物质主义侵蚀,“大龄男性结不起婚”也只能是社会浮华的一个侧面证明。而一位北大校友在“直面家乡的面目全非时”,也发出了沉重的慨叹:礼俗秩序崩塌、拜金之风日盛、暴戾之气横行、乡村教育凋敝……这些概括或许显得过于“极端”,但无不说明,农村在城镇化浪潮冲击之下,失去的不仅是“看得见的乡愁”,也可能会是“看不见的文化”。

当然,中国舆论日趋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哪怕针对同一话题,也会呈现出复杂多元的认知图景。对农村的认识亦复如是,在一些人捶胸顿足、扼腕叹息之时,另一些人却看见了衰败中的繁荣、凋零中的美好。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基层治理的优化、农民收入的增加……很多人不再以“伤痕文学”的视角来审视农村,他们理直气壮地回应:“过度聚焦于消极和不足,难免有失偏颇,绝不应漠视乡村的积极和改变。”

或许,每个人的回乡观察都不可能呈现乡村的全貌,也必然夹杂着各自的偏见与情绪,但正是这些剑走偏锋而又相互龃龉的观察,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乡村图景,构成了这个“复杂而深刻”的中国的真正景深。它告诉人们,中国不仅是一线城市的高楼大厦、不断上涨的经济总量,也不仅是疾驰而过的高铁、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中国更是那个大多数人心中永远珍藏的小小村庄。而这,可谓一堂既是全面的,也是全民的国情教育课。

农村曾是“礼失求诸野”的文化母体,具有乡民自治、自我修复的机体功能,也曾经是护佑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度过危机的蓄水池,现在也仍然是這个国家向着现代化冲刺的最大后方,因此,农村不应该长期游离在这个国家主流舆论的视线之外,不能像空谷幽兰那样在无人眷顾的寂寞中自在自为,只有等到节日返乡这样的偶然机会,才以巨大的变化引起人们的震撼与叹息,仿佛其他的时间不过是无谓的流逝。假日舆论热点持续时间再长,也总是有时而尽,因此,对农村的关注应该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保持连续性。当人们从田间地头回到大城市的写字楼,也请不要遗忘“乡村里的中国”。

如果农村在舆论场失去发声的机会,借用《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里面的话说,“关于他们卑微的悲伤,既失去了在场者经验的见证性,从而也永远丧失了历史化的可能”。这或许就是那些春节回乡观察的最大意义,无论观点是否正确,它们都在努力为农村发声,把农村变为可以记取的历史。

观《乡村里的中国》有感 第5篇

观故事里的中国焦裕禄有感范文

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是三严三实体现,我从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去学习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学习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学习他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按照“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深入学生家中,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工作努力,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将大走访工作做好,做到将大走访活动真正走了,走好了,走近了,进一步增长执政本领,升华心灵,从家长中取得不竭的力量源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观故事里的中国焦裕禄有感范文二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肝癌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不香”的朴实思想,振聋发聩,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观故事里的中国焦裕禄有感范文三

要学习他率先垂范、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初到兰考的焦裕禄看到百姓的贫苦生活,在主要领导反对的情况下,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在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作时,他冒着政治风险主动拍板购买议价粮;当地区公署派专员调查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百姓心存感激送来几条自家养的鲫鱼他拒绝;看到女儿的破棉袄,看到孩子吃不到肉在哭,他的心在流血。对比焦裕禄同志,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更不能放松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革命时期,无数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又是一大批的像焦裕禄这样的共产党员干部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带领群众走出贫困迎来了新中国的迅速发展。新中国的崛起,为我们这一代人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提供了锻炼自己、成长自己的广阔舞台,也赋予我们推动国家伟大事业发展的责任。虽然我们和焦裕禄生活的时代不一样,工作的条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根本上讲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觉得焦裕禄就在我们的身旁,焦裕禄精神就在我们的心里。

观故事里的中国焦裕禄有感范文四

做为一个共产党员,他为我们做了表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我们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有义务和责任为百姓服务,为强国、富民奉献一切。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做这样的人,作为一个党员也更应该做这样一个党员。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更应该要有焦裕禄精神,将这种精神化作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学有榜样,感有方向。每个人学习焦裕禄精神都有不同的体会,每个时代学习焦裕禄精神都有不同的重点。学习焦裕禄同志,究竟要学什么?通过一番思想洗礼,一次次与实际相结合,我觉得我们广大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需要以焦裕禄精神为尺子,查找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自身改进的重点。

观《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第6篇

最近,央视每天七点的新闻联播,出现了一个记录最平凡,但很温暖、很感人的一个版块——最美乡村教师。其中记忆犹新的是肥东县陈集镇阳光小学—— 陈万霞校长。

简陋的房舍,开心的孩童,辛勤的老师,这是对安徽省肥东县陈集镇阳光希望小学的真实写照。作为这所寄宿小学的创办人,陈万霞对这所学校注入了太多的心血与汗水。

安徽省肥东县陈集镇地处偏僻,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因此村里很多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六年前在县城教书的陈万霞看到村里的孩子们上学的困境,毅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回到了已经成为废墟小学旧址,在当地群众和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全国首个留守儿童寄宿制村级小学,开办了镇上第一所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阳光小学。阳光小学共有三百多名留守儿童,却只有十几个老师,十几个老师每天围着300个孩子转,每个人都身兼数职,而陈万霞不仅是校长,也是司机和采购员,孩子病了,她带着看病,孩子回家,她开车接送,孩子有需要,她随时出现。陈万霞说:“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我在哪里教书不是教书,也许这个地方的孩子更需要我,这个位置才是真正陈老师的位置,才是陈老师的价值。”

央视报道里,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故事,是她给一个陈冲的孩子过生日。陈校长不仅让孩子和远方的父母视频聊天,还为孩子买蛋糕送祝福,当时,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感动的哭成一片。她想到了每一个孩子,尽管很忙,事情很多,却能在细节上关爱每一个孩子。陈万霞给留守孩子们妈妈般的温暖,让我最为感动。陈万霞“上课时是老师、下课后是家长”,不仅为孩子们传播知识、讲授文化,而且十分注重对孩子们的心灵抚慰和人格塑造。我感受到了她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人民的热爱,对家乡孩子的热爱。她不愧称为“最美老师妈妈”。她不为名、不为利,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片成长的蓝天,建设了一个心灵的港湾,让孩子看到了希望的春天„„这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操守的力量、人格的魅力。有些人,一有了荣誉,就会“变形”,而陈万霞面对荣誉,依然平静。宠辱不惊就是伟大之处。这是非常崇高的境界,非常炙热的感情,我非常感动!

观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第7篇

坚守铸师魂

——观看《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爱听你的课,爱看你的笑,爱闻你身上田野的味道„„”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边响起时,我又一次被那些朴实善良的乡村教师所感动。他们用自己的坚守、无私书写着人间至善大爱,彰显了人民教师伟大的灵魂,让我见证了平凡中的伟大,普通中的崇高。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地聆听着每一位获奖者的感人事迹。他们的壮举让我震撼,他们的无私让我感动,他们的坚守让我汗颜。我的泪水总是禁不住打湿眼眶,这是感动的泪水,我为他们的默默坚守、无私奉献而感动;这是高兴的泪水,我为我们教师队伍有这样的优秀教师而自豪!

感动之余,反思自己,责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他们甘愿扎根偏远山区,感受寂寞和清贫呢?”仔细回味,我看到了他们身上共有的一种品质——坚守、无私。

退休干部孙丽娜、朱敏才夫妇,本应该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却甘愿到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一干就是9年,这是坚守;张秀丽、张美丽姐妹在特殊教育岗位上坚守30年,关爱残障儿童,这是坚守;王偏初老师,一条路,14座山,走了18年,用青春为孩子们踏出一条最美的路,这是坚守。还有周丽娜、曾维奋、胡清汝„„他们无一不是用自己的坚守,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山区的孩子,奉献给无比忠诚的教育事业。他们用无私、伟大的爱把一批批渴求知识的农村孩子送出大山,送向成功。反思自己,和他们相比,自己付出的太有限了,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为了山里的孩子,他们忠于职守、高度负责,他们甘于奉献,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着,在三尺讲台演绎自己无悔的人生。而我所处的教学环境要优于他们许多,学生的条件也优于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很多,但是我所欠缺他们身上那张坚守,那种无私的大爱。对待学生,总是关心不够,不能把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爱都投入到学生身上;对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不能给予他们温暖的呵护,特殊的照顾,常常冷眼相对,甚至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还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对待工作中的压力,时常总是抱怨多,埋怨领导不公平,埋怨同事不关心,总是不能正确对待而导致工作上的懈怠;缺乏职业归属感,找不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自豪感,只把它当作养家糊口的手段,甚至有时候感觉自己的前途很迷茫,总是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甘教师的清贫生活,总幻想衣食无忧的奢华生活„„

想想自己,对照获奖教师,真的是很愧对教师这个职业。“见贤思齐”,我要向榜样学习,努力改变自己,牢记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标准,重新解读“教书育人”的含义,以更多的激情与关爱去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去铸就一个师者最伟大的灵魂。

乡村教师,坚守的你们最美丽,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小学教师

观《乡村里的中国》有感 第8篇

在电影电视业界,《乡村里的中国》获得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赢得了第15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最佳纪录片大奖、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长片奖等十几项国内纪录片创作大奖。在广大观众中,《乡村里的中国》也获得好评无数。作为一部乡村题材的纪录片,上映的几天里场场爆满,有许多生在城市里长在城市里的年轻人也对这样一部纪录片赞赏不已,播映后的主创人员交流会更是反响热烈,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该片在豆瓣上更是获得了高达9.1分的好评。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获得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部当今中国纪录片创作中颇具典型性与代表意义的作品,《乡村里的中国》具备诸多成功的必然因素,也有非常多在创作上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的地方。仔细探究,其在纪录片创作上无不围绕一个“真”字展开:影片内容自然朴实,反映出创作内容上的“真实”;一个平均年龄21岁、拍摄经验不足的创作团队,全身心体验农村生活,与农民一起种地、干活、聊家常,在总导演焦波老师的带领下认真拍摄、认真学习、认真生活,反映出的是创作手法上的“真功”;创作人员在村里驻扎373天进行拍摄,成为村里的第168户人家和“名誉村民”,反映出创作态度上的“真诚”;一个因为必须在农村驻扎至少一年时间的创作要求以及经费不足而没人愿意去做的项目,被焦波老师组建的“90后”年轻团队接了下来,甘愿奉献年轻的力量与热情,反映出创作理念上的“真心”。

正是因为片中包含并饱含着一个“真”字,创作中始终贯穿一个大写的“真”字,使得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魅力十足的纪录片,一幅生动多彩的农村生活画卷,更是具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价值的珍贵影像资料。

一、创作内容上要的是“真实”

《乡村里的中国》记录的虽然是中国的一个侧影、一个缩影,但是她是活生生的中国,真实的中国。《乡村里的中国》没有采用宏大的叙事手法,也淡化了宏阔的历史背景,更没有刻意去追求宏伟的主题表达,而是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不大不小、不穷不富的典型中国村庄的生活情态,从小人物着手,描写他们简单的日常生活,从373天里每日每夜所拍摄和记录下来的素材中,选取了最精华的部分,让观众尤其是城市观众,深入体会到中国农民的生活现状。

比如,纪录片开篇的除夕“咬春”场面,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了乡村的民风民俗;因儿子外出务工丢掉了性命而悲痛落泪的老两口,让人体察到一个个鲜活的农民个体的内心世界;与众不同的“穷秀才”杜深忠,身为农民,在物质条件还不够富足的情况下,却对精神世界有着无限渴望和追求……纪录片中一个个真实的细节,由点及面,由面到体,串联起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中国农村生活图景,细节的真实构成了更大层面上的社会与历史的真实。由杓峪村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村庄作为横切面,纪录片真实地反映出了广大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也真实地呈现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环境与人文风貌。

而在这诸多真实可感的细节中,最为生动和有感染力的,就是农民鲜活的语言表达了。影片中农民交流时使用的地道的方言、土话,构成了影片唯一的语言元素。不同于其他诸多具有创作人员主观表达以及意识形态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没有使用任何解说词和旁白,全部采用影片拍摄过程中采集到的同期声,让农民用自己的语言去诉说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和观点。其中尤为精彩的要数最为重要的一对拍摄对象———农民杜深忠和他的妻子张兆珍家长里短间的斗嘴与争吵。杜深忠表达自己关心生态问题、反对把村里的树挖了卖到城里搞绿化的观点时说,这样的做法是“剜大腿上的肉贴脸上”,而张兆珍立马讽刺他说“人家都富得哼哼的,你还穷得吱吱的”。还有类似“人家有钱的王八坐上席,你没钱的君子下流坯”,“鱼找鱼虾找虾,乌噜牛找那蛤蜊咯”,“你这是庄户娘们的素质,太低太低”等幽默辛辣的生活语言,充分展现出了农民的语言特色和生活智慧,通过他们的独特表达方式传递出了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质朴道理。这与一般对于农民愚昧无知的刻板印象是不同的,观众通过纪录片得以真切认识和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农民个体。

纪录片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再现真人、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然而,“真实”是相对的,纪录片用影像方式记录所谓真实的故事———过去的事件,也就是说,艺术家既不能虚构某一个事件,也不能让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重新安排补拍,[1]更不能运用纪录片创作的种种艺术手法和叙事方式来强行干扰或是干巴巴地注解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的创作者选择了不使用解说词来注解自己观点的艺术手法和叙事方式,将真实生活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并通过创作者自己认真的创作和娴熟的制作技巧将事实表现出来,而把对于真实生活的理解与阐释“放心地”交给观众。这也正是纪录片创作应该追求的一种“真实”,这种“真实”更是纪录片的本真所在。获得第17届法国FIPA国际影视节特别提名奖的纪录片《海路十八里》,就完全摈弃了画外音,采用平实的记录和写意式的影像风格,记录了大连海域渔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人类学主题。纪录片虽然没有任何传达主题与内涵的解说词,但渗透其间的人文精神能够被观众心领神会。2015年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的纪录片《耶什格岔的春天》也是如此。这种让观众自己去体会与判断,让观众与真实的影像和质朴自然的记述直接交流与再创造的方式,不仅是纪录片创作者对于客观事实的尊重,更是对纪录片观众的高度尊重。

二、创作手法上要的是“真功”

作为一部反映农民生活与中国农村现状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没有选取特别宏大的叙事角度、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没有将关注点放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上,而是深入一个典型的中国村落进行实地考察和跟踪拍摄。纪录片选取了四个家庭、三个主要人物,挖掘了较为典型的生活矛盾和情感冲突,从小处着手,以平民化的视角切入,将视点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上,从内容选题、反映对象到表现形式上都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纪录片主要人物之一张自恩,是杓峪村村委会主任,管理着全村的大小事务,纪录片对张自恩的描写也是尽可能全面而立体。面对无理取闹的投诉和查账,张自恩忍不住破口大骂;面对辛苦工作一年后的微薄收入,他借酒浇愁,主人公吃力不讨好的辛酸令人动容。纪录片刻画的张自恩更像是普通农民中的一员,而不是有着一点儿特殊身份的“高大全”的“村官”。刻画日常生活背后蕴含的朴素哲理和普遍人性,而这正是平民化的主旨和灵魂。[2]一个好的故事就如同为纪录片披上了一件华丽的衣裳,而创作者悲悯的目光和深邃的思想才是纪录片故事化的灵魂。如今,有些纪录片创作者把目光聚焦在草根人物、平民百姓和弱势群体身上,这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他们只是把这些表现对象当作的“幌子”和“卖点”,在创作中仅以一种猎奇的目光对这些人的命运进行单纯的记录和庸常的宣扬,并未对这些人物不幸的原因和复杂的社会背景进行深入的挖掘,因而未能触及深层次的社会问题。[3]

而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中,平民生活的原生态在镜头前缓缓展开。纪录片采用白描的创作手法,以客观的、求是的视角与眼光记录人物,通过细节的叠加与典型事件的运用,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走进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纪录片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捕捉重要的细节,发掘出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从一开始聚焦于杜深忠一个家庭,到后来为了丰富性和普遍性而改为跟踪拍摄四个家庭,创作者找到了最为核心的构成叙事的故事。就创作过程而言,一切细节都有可选择性、可塑性及浓缩性的表征,它表现了事物发展的一定程序,是某种动态的活生生的写照。[4]纪录片导演及其创作团队对于这样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拍摄中的不可预知性的把控,使得他们在拍摄现场迅速捕捉到那些富有表现力的鲜活而生动的细节,针对拍摄现场迅速做出调整,使拍摄方式、画面构图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导演对纪录片最后呈现的整体风格也有很好的把握,在充分发挥影像潜力的同时,并没有偏离纪实主义的美学风格。

纪录片摒弃了蜻蜓点水,拒绝了花拳绣腿,选择了最为艰难的“下苦功”的拍摄方式与创作手法。这不仅需要扎扎实实的创作“真功”,更是对纪录片创作者的全方位考验。《乡村里的中国》创作团队就经受住了这种考验。

三、创作态度上要的是“真诚”

纪录片摄制组刚进村里进行拍摄的初始阶段,面临村民们不理解、不信任以及村民们面对镜头不习惯等问题,有的村民对摄制组还有防范意识。导演焦波在一次采访中提及,第一次见到拍摄对象杜深忠时,他十分警惕地询问焦波一行人是什么身份,来干吗的。后来在拍摄与相处的过程中,焦波才了解到,这是因为村里经常来一些冒充农科院专家的化肥贩子,村民们对此既厌烦又警惕。纪录片巧妙地截取了这一情节,把杜深忠对这样一些人行为的批判穿插在了影片中。农村出身的导演焦波对土地与农民以及乡下的生活方式有着深厚的感情,也自然地与村民们打成一片,很快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创作人员对于创作的真诚和甘之如饴的付出,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和领悟,与创作本身相结合,使得纪录片创作不断深入,最后产出的内容也是极具艺术性和感染性的。创作人员在与村民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不仅是在拍摄中如实地记录生活,在后期剪辑时自然流畅地表述生活,他们与拍摄对象的深入沟通和情感上的联结,更是在纪录片内外都实现了一种真诚的交流。

弗拉哈迪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的过程中,也是深入实地,与拍摄对象共同起居和生活,从而得以深刻地挖掘以及有效地组织庞杂而丰富的生活材料,使得纪录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了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开山之作。纪录片《田丰和传习馆》是导演刘晓津跟拍7年的作品,它完整地展现了作曲家田丰创办、维持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直到传习馆倒闭的过程。全片长达3小时,纪录片中的人物在摄像机镜头里嬉笑怒骂、活灵活现、真诚自然,可见拍摄者与被摄者建立了非常信任的关系。导演长期扎实的人类学调查值得创作者学习。[5]凡此种种,也正是鲁什提出的人类学中“互信共享的人类学”观念在纪录片中的很好体现。[6]

四、创作理念上要的是“真心”

在创作理念上,纪录片创作者不仅要静下心来,而且自始至终要沉下心去。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创作理念,《乡村里的中国》的摄制组成员驻扎在了杓峪村,实地进行深入观察和深度体验,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距离体验融入纪录片拍摄过程,捕捉到了极具感染力的生活细节和农村真实。

纪录片创作者从一开始就抱持着无限接近拍摄对象、观察他们的真实生活、不干预不妨碍的创作理念。纪录片在实地拍摄时没有采取主持人或记者采访的方式,不带入创作者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先入为主的倾向性,以一种低介入的姿态和很具亲和力的创作状态与拍摄对象相处,放弃主题先行的理念,不断地观察、体会、改变创作思路,再观察、再体会、再改变,如此循环往复,使得纪录片呈现的内容本身更贴近拍摄对象真实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导演焦波表示自己一开始就对杜深忠这个杓峪村里的“文化人”非常感兴趣,惊奇于这样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地道农民对于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在与拍摄对象更深入的交往中,焦波细致入微地体会到了杜深忠这样一类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不管是在乡下还是城里,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其实世界上存在着许许多多杜深忠这样的人物,他们不满足于生活现状,有着更高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而对自己身处的现实又常常表现出许多无奈。在这样的深入理解之下,焦波导演在纪录片中真实地反映出了杜深忠的心理世界,让他通过纪录片表达出了像他一样的一群人的心声。而他那句不那么政治正确的“土地不养人,我对土地其实一点感情都没有”却能引发观众的思考与同理心,甚至是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纪录片“真心换得真心”后非常难能可贵的内容表达。

纪录片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退居为观察者,对拍摄现场的一个个细节的真实保持高度忠诚,尽可能不干预现实生活,让意义、价值等在对真实的人物和事件的记录中自我浮现,呈现多元、丰富的真实世界。[7]由于创作人员对拍摄素材有了深入了解和对乡村生活有了深刻的体会,纪录片在后期剪辑和构建故事的过程中,叙事层次清晰、条理明晰,也更富有逻辑,展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冲突和矛盾。这不仅使得影片更为有趣,更使观众能在其中发现和感悟到普遍的生活状态和朴素的真理。这样的表现方式,并没有把创作者的理念与观点强加于人,而是从素材本身和观众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细节的刻画来激发观众的情感,提升观众的参与意识,尊重观众的主体地位,使得观众的情感更加富有艺术性与感染性地释放了出来。这也是这部纪录片为什么能够得到许多专业人士认可与赞同的主要原因所在。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更是难得地体现出了人本理念和人文情怀,而这样的纪录片理念和情感表达方式,从创作伊始便具有了国际化的传播格局和全球化的文化视野。反映基本人情人性以及有关人类命运的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能够被世界各地受不同文化传统浸染的人们所接受。[8]从一定意义上说,好看的有故事的纪录片做的就是人性。解读人性,这样才能贴近观众,这才是国际化的审美意识。人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是各种身份的综合体。人性会在处理各种关系和问题中被折射和体现出来。而人处理问题,这本身就是故事。一个观众爱看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人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从中体现出爱情、亲情、友情、善良、忠诚、梦想、自由,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等。从美学的角度讲,观众在观看、思考与认同中获得了一种审美体验。[9]

作为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人类学信息,具有大多数急就章式的纪录片作品所没有的丰厚情感和文化内涵,体现了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关注人类文化的一贯宗旨,为观众展现出了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和文化变迁图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诸如《乡村里的中国》这样的纪录片为我们记录了许多行将消失的风俗文化,及时地捕捉并封存了一些在我们这个时代因工业化、现代化正在迅速消失的东西。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用镜头对准现实生活中的人及文化事项,记录正在消失或者马上消逝的传统文化,为人类的文化留存珍贵的影像资料,并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记录和扫描,在多元文化持有者之间架起了一座互相了解和沟通的桥梁。[10]而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创作过程中所采取的田野工作法,更为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文化扫描和阐释拓展了广度、增加了深度和增强了厚度。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在创作内容、创作手法、创作态度及创作理念上所体现的“真”,及其在艺术形式与风格上所彰显的“美”,二者相互调和与平衡统一,对于当今中国纪录片,尤其是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有诸多启示。作为历史书写与时代记忆的一种极具价值的视听文献,纪录片承载着发现历史、挖掘历史和探究历史的责任,作为面向大众、面向世界各地观众的媒介形式,纪录片承担着沟通文化、传播文化和传承文化的重任。在悠悠的时间长河与滚滚的时代漩涡中,应该有更多《乡村里的中国》这样的优秀纪录片,为时代留下一抹乡村侧影,为人类留下一份乡土记忆,更要为历史留下一笔乡野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蔡勋平.论电视纪实片的真实性[J].新闻爱好者,2012(12):73.

[2]李劲松.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J].中国电视,2013(7):65.

[3]陈留留,王艳玲.纪录片故事化的利与弊[J].新闻爱好者,2011(19):102.

[4]张春生.试论白描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J].电视研究,2005(1):51.

[5]肖静芳.在光影变迁中珍藏历史、找寻文化、启迪未来[N].中国民族报,2015-04-24.

[6]陈刚.人类学纪录片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当代电影,2002(3):72.

[7]梁桂军,邵雯艳.是接近,而不是干预——简析传统观察式纪录片低介入创作手法[J].中国电视,2014(2):51.

[8]苗元华.纪录片创作的国际化理念[J].当代电视,2012(5):16.

[9]雷扬.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美学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4(6):83.

乡村里的中国梦 第9篇

影片放完时,所有的观众都鼓掌,还有忍不住站起身来的。焦波导演开始说话,话语间是满满的山东味道,就像他摄影机下的杓峪村。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乡村里的中国》是电影局交给他的一个策划,找一个村庄,用一年的时间,蹲在村庄里,记录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变迁,所遇到的困难、挫折。但更重要的,是拍出他们坚韧不拔的勇气,在无奈中的坚持,拍出这些属于中国农民的精神。

于是他们就带着这样的一个任务去找一个村庄。但因为这个故事要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所以江南不行,东北不行,最终选在了黄河流域。加上还有二十几天就是立春,一定要开始拍摄了,没有办法,还是回到了焦波的老家——沂蒙山区。那里是故乡,乡音、乡情、乡俗都比较熟,就还是回到了那里去。

焦波导演说自己并不是一个专职导演,只是一个平面摄影师。在淄博日报干了十年,在人民日报干了七年,现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又干了七年,没有任何拍摄电影、电视纪录片的经验,他是大着胆子把它接受下来的。他想,就按照《俺爹俺娘》的图片故事的模式来构架这个故事。当年拍《俺爹俺娘》,他也是一手拿相机,一手拿DV,但那时候的DV没有特别多的专业知识来支撑。而这个项目是立项的,是要上院线的,你必须把它拍得很规矩,技术方面没有失误,然后还要拍出东西,这两个挑战太强了。他就拿着一部C300、一部5DⅡ,和一部XF来到了这个村。一开始真的是茫然无知,这么大的村,吃喝拉撒,生活百态,都得记录下来。

那些优秀的年轻人

大导演请不起,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一天报酬要3000元,一般的要1000元,录音师一天要500元,助理一天要200元。所以焦波导演觉得自己指挥不了那些大腕儿们,他们的想法比自己的想法都多,会很难驾驭这样的一个团队。于是他想到请一些学生,既保证了预算,又培养了孩子。

焦波导演第一个就打电话给主要的导演,剧玺博。他是四川传媒学院大四的学生,当时用过他到北川去拍敬老院,他是学新闻的,但焦波导演觉得他拍东西的感觉还挺好。问他愿不愿意来跟着拍一个片子,不过要拍一年,呆在村子里,他说愿意。还有刘晓晨,一个淄博职业学院的学生,一个专科生。在汶川地震以后,焦波在汶川收了六个徒弟,教他们摄影摄像,刘晓晨就跟着他一块儿在那待了四年多。所以他觉得有些东西不是专业的人才能做得好,那些孩子更没有经验,他启用这些孩子,也是因为相信这一点。到了村庄以后,剧玺博又叫来了另一个孩子,李梦龙,这是唯一一个学导演的孩子。还有一个女孩子当助理,听说很苦,她竟然买了一大包纸带过来,她以为那个村连纸都买不到。

焦波导演说,自己承担着三份责任。一个是总导演的责任,要让他们把这个片子拍好,他们是员工,得教他们从摄影摄像学起,来锻炼,买了几套设备让他们操作。一个是摄影师的责任,他自己是一个摄影师,要求画面特别苛刻,必须拍美,能上架子一定上架子,每天就锻炼学生机器插到架子上插几秒钟,反复地练,调焦是手动调焦,训练他们一下就能把焦点对准了。夜晚怎么测光,有时就是凭着感觉,他让他们每天练,每天学习。还有一个培养学生的责任,这一年下来,他们的实践可能比别的学生大学四年整个加起来还要多。农民半夜两点钟起来,一下到下午,他们都跟着。有孕妇生孩子,午夜十二点跟到下午,都拍下来。他一直跟孩子们说,技术不重要,关键是态度,再好的技术,不塌下身子,浮躁,是不行的。

一个农民的琵琶梦

这个片子一开始是没有剧本的,焦波导演跟村民们说,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不要管我们就行了。他们没有策划也没有剧本,只能在纷繁的事情中捋出个线。

当杜深忠说要买琵琶的时候,他们眼前一亮,说这条线好,农村竟然有这么一个人。当时他儿子在村里跳街舞,模仿杰克逊模仿得特别像。到了家里,杜深忠在写字,透过光影下写字,他说,焦老师,在我的眼中,这就是一张很好的宣纸。

他们都觉得,这太不得了了,这在我们眼中这是视而不见的,在农民眼中,这就是一张宣纸,觉得他艺术感觉太好了,所以最后选定了这个人。杜深忠上过高中,他是村里面一直坚持看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的人,他会从村里拿一大摞报纸过来,看了然后再写。他去北京参加学习班,会把别人丢在地上的报纸和杂志捡起来,他老婆就说,你就是个收破烂的,以后咱家揭不开锅,我们就把报纸和杂志炖了吃。但是他老婆张兆珍,没有上过一天学,她是转亲结的婚,就是几家换着结婚,几家都解决了问题。然而她夫妻不和,离婚了,她个性很强,曾经在法庭里躺了20天,不给她离婚,她就不走,最后给她离婚了。当时杜深忠34岁也没结婚,就嫁给了他。杜深忠痴迷到每天在家里写作,三十几岁没有结婚,十几年就是在家里看书和写作,他父亲不给他送饭的话他就不知道吃饭,他的追求就是那样,这个人真是不得了,他有广度,有深度,他生活在最底层,每天在思考。

杜深忠总说自己不热爱土地,他真的不热爱吗?他对土地是很热爱的,骨子里有这种悲悯情怀。有人要砍大树,他就跟那人拼,说子孙后代怎么办,他有这种忧患意识。獾啃了他的玉米,他老婆说上点药,他说獾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他说卖假种子的人明明比獾更可恨。农民有保护土地的责任感,这一点让人肃然起敬。他就是主旋律,他有他的梦想,他从20岁开始的梦想,一直没有放弃,他觉得琵琶乐是圣乐,简直是天籁之音,他那么深的追求,多可贵啊,这就是中国梦,这就是正能量。

杜深忠能跟焦波和孩子们这么交心是有理由的。那天,他祖上一个老人去世了,他去上坟,指着一个坟包跟焦波说,这就是俺爹俺娘的坟。焦波说老人在这儿太不恭敬了,要给他磕个头,他就跪下给磕了三个头。实际上焦波觉得这太正常了,在农村,到哪个地方给老人磕头都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在杜深忠眼中就是,你们是北京来的艺术家,你们给俺爹俺娘磕头,这辈子都是我的知己,我什么话都跟你说。所以他才在镜头面前这么自如。

曾经有一天杜深忠敲开焦波他们房间的门,说你们今天早上漏掉了一条非常精彩的镜头:“我跟我老婆结婚30多年吵得最厉害的一次,不可开交,就为了写字。我打了一个盆,摔桌子砸板凳,什么都干了,但是你们没有拍到。气得我就想要卷起铺盖走,但是我到了村头上一想,我答应你要配合你一年的,如果我走了,以后我对不起你。”这感情真挚,太让他们感动,到他家一看,真是连铺盖都卷起来了。于是焦波说,你走也好,你走到哪儿我跟到哪儿,这样我们的戏可能更有戏。

第一家就锁定杜深忠了,过几天才决定了书记那条线,书记张自恩大大咧咧的,很粗,也很热心,跟着他能够了解整个村的发展。磊磊那条线是因为房东,他们发现他家是个单亲家庭,从而想进入他的情感世界。就这样总结出三条线来,一个文化线,一个政治线,一个情感线。

拍摄时的美好时光

村民们把有可能出来的戏都告诉他们,孩子们对村民们也特别有感情。给拍房东挨打的那个孩子叫李梦龙,当时那个人都拿起刀子想去干架了,是这个孩子把他拦下的,他说大娘你不要这样,你要是真的有个三长两短,你家里我的姐姐,还有我的弟弟他怎么办,你想过吗。结果这句话起到了作用,她就没有再去做出过激的事情来。到了过年那天,李梦龙去给她拜年,那个房东不敢出来,在屋里哭,最后他隔着门给她磕了个头,就走了。直到现在,房东还在念叨这几个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

有时他们拍摄结束回去,门口挂着一篮子菜,也不知道是谁送的,老太太80多岁拿着萝卜、土豆说给孩子做点饭吃,拿着鸡蛋说,这是山鸡蛋,给他们煮着吃。当然他们有好东西也会分享给她们,她们过寿时也会给她们庆祝大寿。包括在村里闹腾的那几个人,也跟他们关系好。因为他们的镜头很客观,焦波跟他们说,我们没有想对付什么人,都是老百姓,你们吵架千万要和好,都是邻居。所以他们也想展示他们的想法,焦波他们就去拍。只要村民们说这里不要拍,他们就不会拍,所以大家看到有些东西没有结局。

最后焦波团队编了一个小片,看完就了解到那段373天的生活就是直接融入到老百姓家中去。有些大牌记者老百姓可能不买他的账,可这些孩子老百姓什么话都跟他们说。包括焦波本人,他们说,焦老师,除了你的头型不像村里的,你的长相、装束,就是一个村里人。焦波导演也天然对他们有一种亲情,他拉着大娘的手说大娘,跟我讲讲话,大娘就一直讲,掏心挖肺。

除了焦波导演以外,这个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1岁,最小的15岁、最大的25岁。所以他说,冯小刚用三个月拍的电影,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去拍。勤能补拙,包括最高奖的华表奖也拿到了,有些导演说吃了35年盒饭才拿到,这些孩子用这一年,也拿到了。他反复强调,技术永远是第二位的,态度是第一位的。

以前拍照片的时候,焦波导演也喜欢拍图片故事,纪实故事,实际上也算摄影方面的纪录片。但后来他发现,有些题材适合用照相机拍,有些题材适合用摄像机来拍,照片是没有声音的,靠作者写个解说词,比如杜深忠说,他要买琵琶,张兆珍就跟他吵,吵得水深火热。但他的声音没有、语速没有、语言环境没有,你只能抓一个瞬间,但不如他亲自叙述,而亲自叙述的表现力太强了,有画有声,是一个流动的,完整的故事。不同内容用不同的载体,各自发挥图片和DV的优点,他也希望很多摄影家们都能这么做。

改变与坚持

苏小卫多次给他们提意见,给了很大关照,他们也给贾樟柯寄了片子,从他的作品中汲取了很多。现在成片出来了,给了他很多个没想到,首先没想到村里发生这么多事情,远远大于他的期待。苏小卫也说,我也是编剧,但这种对话我肯定编不出来。老百姓太智慧了,一天学没上,说出来的话一套一套的。

当时他们想只拍杜深忠。但乡村里的中国这个题目太大了,不是一个村民的琵琶梦,所以不能只拍他一个人。杜深忠的故事可以单独剪出一个版本,另成一个片子。当然焦波知道政府需要什么,故事里的正能量也是大家能够普遍认可的。永远往前走的那股劲,那就是正能量。他说,残疾人、弱智儿童也要拍,但是他不支持所有的镜头都对着那些人,因为还有别的人,这些人和别的人组织在一起,才是整个社会,再骂再打,还有曲折、落魄,也能坚持下去。新闻联播杜深忠看,在他的眼中,不管怎样,国家大事他要知道,然后他才能发挥自己的梦想。电视中的内容都是现场拍的,卫星发射,两会,春晚。也有杜深忠半夜还爬起来看奥运会开幕式,他就是什么事都要知道,但真的假的会有自己的判断。

整个一年,焦波和他的团队很充实,老百姓也很充实,没想到自己能够离电影这么近,每个人都很自豪。磊磊爸爸原来从不跟别人说话,结果他们去的那一年,改变了他,老百姓说他变了很多,见人就笑,穿白衬衫。村民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帮村民们修了路。老百姓看到这些艺术家是那么朴实,而不是那么遥远。有一个村说要跟这个村去结对子,帮助他们。还有一个教授说要把这个古村列为保护对象。但焦波跟他们说千万不要一刀切,这不是老百姓希望的,要是盖了楼,他们绝对住不了两年就会搬出来,不要破坏他们的生活格局。我们也会想,改变之后,他们的眼睛是不是还能够那么纯净,心灵也是。焦波说,有变化也是正常的,也不能不让变,只要能变好,就可以了。

好多人说焦波这个片子有两个颠覆。一个是颠覆了纪录片不能上院线的现状,他有政府的东西,也有自己的东西,他是能够把握这个度的。第二个是颠覆了对农民的印象,看到了农民的灵魂深处,不能小看的智慧。一个能使中国纪录片得到发展,一个对整个中国农民有个认识,来关注中国广大的乡村,抢救这种乡村生活,乡村回忆。

在探索中前进

乡村存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是中国,文化的、政治的、法制的东西,都是有的,打工的问题、上学的问题,也有;乡村里的家长里短、鸡零狗碎,这些东西全都代表着中国。要花几个亿,很全面地拍,那是中央电视台会做的,上这里踩点、上那里踩点,那真的代表中国吗?也不一定。有一些基本的共性的东西就可以了,对法制的一些东西,他们也觉得很无奈。焦波导演认为现在的审查制度也在进步,他认为老百姓发句牢骚有什么不好的,他们就会否定法律了吗,不会的。

焦波导演觉得那个海报设计太黑,他想让他们设计成灰色的,也并无太多意思。村民们是种苹果的,一个苹果,把它削了皮以后,里面露出真正的东西,去拍这个东西,外面这个皮不代表什么,里面该是什么还是什么,尽管是黑色的皮,但里面还有很多笑的东西,还有很多正能量的东西,还有很多积极的东西。一切外表都不重要。生活就像一个苹果,削到里面去,那瓤才是真正的东西,是很漂亮的,很晶莹剔透的。所以这个村庄的生活,尽管它有无奈、有波折,但是它最后给人的感觉还是向上的。有人发微博说,看完之后三天才写微博,因为脑子里面都是剧中人的形象,能有让人三天都在琢磨的东西,焦波觉得很满足。

海航院线主动来联系焦波,说要推广这个纪录片。大银幕看跟电脑是完全不一样的,海航院线希望大家能够看到优秀的纪录片,这是特别可贵的,焦波导演也特别感谢。海航集团的一个领导说看了四次,每次都还是哭。虽然迟迟不敢大规模上院线,怕尽管它再好,宣传不够,就会一败涂地。去年全国的纪录片票房不到百万,获台湾金马奖的纪录片《千锤百炼》,票房才13万。但海航院线想推纪录片,就从这个片子推起,就在这个杓峪村做的首发式,看他们自己真正上了银幕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焦波说,他的父亲是个木匠,父亲跟他说,你想当木匠,必须拉三年大锯,不是说三年才能拉好,是三年磨你的性子,让你知道木头要一锯一锯拉,路要一步步走,你以后就算不干木匠,干什么都会干好的。他母亲推一个大石磨,她每天早上舍不得叫孩子们,自己一个人就把煎饼糊磨好了,每天如此。焦波就问她,你每天在磨煎饼糊的时候,想的是什么。母亲说也没想什么,就抱着磨呗。他的母亲一天学也没上,她说,人就是往前走,走一步就是少一步。就是父亲母亲这种言传身教,让焦波能够坚持30年去拍一个事情,5年去拍地震孤儿,8个月骑着自行车走完长城路,就是这种信念,态度来决定他的成功。所以这些孩子可能都体味到了这些。这一年下来从来没有一个孩子打退堂鼓的,有些领导说焦波你要当心,这些孩子很可能有一年中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甚至会分崩离析,但是真没有。尽管有时会有磕磕碰碰,有人拍桌子,他们跟他拍桌子的时候他用录像机录下来,他们把他的相机打了,他照样很开心,说以后想起来你们也会觉得很有意义的。

每个人的中国梦

村里最后有一场春节联欢晚会。头天晚上他们看了节目单,磊磊自己主持,自己导演,但是没有意料地他就唱了《父亲》,整个村里人都掉泪了,焦波他们也掉泪了,于是他们赶快拍磊磊的父亲,那种东西没有人能够演出来,他脸上的肌肉在跳动,那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所带来的震撼。

杜深忠弹琵琶,上晚会,他们知道他要唱,他也喜欢唱,想要唱,肯定会唱得很有意思,老百姓给他送糖葫芦,送的时候掉了一个,他也不知道,还有老百姓往他口袋里塞钱。但是最后最让大家吃惊的是,他不下台了,焦波导演觉得很兴奋,想,好了,这个片子有结尾了。还是以他为主,他盼了这个舞台盼了多少年,这是他20岁的梦想,到现在也没有破灭,像他们农村这种人,还有这种琵琶梦想,它太遥远了,但是他就孜孜不倦地追求它,尽管他的琵琶没弹好,到最后的二胡声中也听不清什么东西,但那也算实现了他的一个愿望,所以这个舞台这么多年,他就全身心投入在他的琵琶事业中去,这个东西也是你导演想不出来的。于是他们就把镜头锁定在这个舞台,也不变,他在上面又呆了两分钟,老百姓才把他慢慢地轰下来。

观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第10篇

教育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培养关系到未来国人科学人文素养和国家的发展前途。当前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许多贫困地区缺乏教师,而在有老师的学校,老师的生存状况却也不容乐观。每年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人才投身到西部的支援当中去,但学校缺乏老师的状况在这些贫困地区依旧很普遍。志愿者来一批走一批,几乎没有人愿意终身投入到这样的事业中去,孩子们受到的教育很不稳定。当然,这不能怪志愿者们。

在这些贫困地区的学校,一所学校一般只有一两个老师。他们除了教所有的课程外,还要负责学生的吃饭、睡觉甚至是走路(一些地区的路况与地势还异常曲折和险峻,不得不由老师来亲自接送学生)。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吃的喝的都相当简单,每顿饭都是土豆、玉米或者面。这里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在“代理”教学,由于不是正式人员,他们的工资与我们工资的平均水平比起来少得可怜,每月不超过四百元。这里的老师承担着最光荣的使命,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始终不离不弃。

甘肃省会宁县一位名叫王建林的“代理老师”, 在贫瘠山村任教25年,患有严重眼疾,几乎失明,却仍凭记忆讲课,而月薪却从未超过200元。当年做代理老师的哥哥去世前让他继续这样的事业,他便放弃了兰州城里的工作,下乡执教,义无反顾。中午下课后他要给孩子们做饭,吃的饭是土豆煮面条。吃过午饭还要照顾孩子们睡觉。他的的眼疾却因为没钱而不能去治疗,一边他还在担心他走了孩子们的课就被耽误了。

像会宁县这样的情况,根据这几年的不断报道,应该不少吧。现在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有些原本上不起学的孩子重新回到了学校,再加上新入学的一部分孩子,一个学校只有一两个老师已经承担不了太多的教学任务,即使承担了下来,也是很不利于学生更全面地发展的。

孩子长大后长时间的教育都在学校进行,老师又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直接决定学生的质量。我们却看到,贫苦的条件让许多有志于教学的人望而却步。人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生活,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建立这样的生活少不了的支撑。“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已经是我们多年来提倡的口号了,相信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话沦为闲谈。提高老师待遇,吸引更多的老师到这些地方来,让学生在好的学校环境中学习生活,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关注的。

观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第11篇

正如《最美乡村老师》颁奖词所说:“从没有哪个职业像老师这样,一手托举着家庭的明天,一手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从没有哪个职业像老师这样,一头牵挂着“小家”的今天,一头连接着祖国的未来;从来没有哪个职业像老师这样,在一代代的成长中担当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天职和重任……

老师也许不为人知,也许从未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甘为人梯,累月积年,青丝变白发,桃李满天下。他们的爱如春雨,成就润物细无声的人间大美,且让美代代相传播撒人间。”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从没有想过做什么丰功伟业,从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想,做好自己的工作,管好这群孩子。看了最美乡村老师,使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憾,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由然而生。

最美乡村老师,也许并没有美丽的外表,更多的是他们身上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带着一种无限的责任感,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从最美乡村老师身上,我明白了老师为什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职业有多么光荣,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向她们学习,以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爱岗敬业,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事业的追求,以满腔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要象这些最美教师那样充满着爱心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满怀爱心教育孩子,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课堂教学水平。让每一个孩子都学到真本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他们才是祖国的未来和明天。

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第12篇

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颇为感动,其中几个镜头令我看了之后久久留下思索。

邓丽老师,湖北恩施高原小学的教师,在她来到这所学校前,这里没有女老师,7位男老师的平均年龄是52岁。邓老师2008年从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毕业,在来到高原小学前是武汉一家知名的培训机构的老师,每天出入写字楼,月收入4000元左右。一年后,邓丽参加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并主动要求到海拔1800多米的高原小学任教。高原小学的老师们知识结构老化,不会说普通话,更不会教英语,学生流失比较严重,邓丽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家访,说服家长把辍学的孩子送来,哪怕一个学期先看看效果。结果从那以后,高原小学的学生减少不超过1人。邓丽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英语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

宋玉刚老师,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教师。1997年,年仅22岁的宋玉刚从拉萨师校毕业,分配到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宋玉刚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上课、备课、改作业、关照孩子们起居、个别辅导、家访……宋玉刚忙得不亦乐乎,许多时候忘记了吃饭,饿了就买些方便面。细心的藏族老师看见了,便邀请宋玉刚到他们

家吃饭,拿出酥油茶、风干牛肉等招待他。宋老师说:“我喜欢这个只有两千多人的乡,即使有机会调走我也不想走,我只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学生的成绩能越来越好”。

于贵勤老师,河北省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于贵勤将一所破烂不堪、教学质量较差的村级小学逐步打造成固定资产达220多万元,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都成为县、市、省、全国所关注的品牌学校。她帮助许多孩子走出深山,成为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她却放弃多次进城机会,无怨无悔地工作在深山的第一线上。

在中华大地上其实有千百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默默地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我想起了那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那句话,多么感人至深。基于教师的不辞辛苦与诲人不倦,政府也越来越关心教师这一群体,为老师建立医疗保险,每年进行体检关注教师健康,提高了教师在各方面的待遇。因此,我们更是应该学习“最美乡村教师”那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第一是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他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们敢于负责,敢于担

当的精神。向他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事,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是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观。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怀,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第三是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赞歌。向他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振兴永康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教师最美的一面,在那些条件艰苦的乡村里,他们用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坚守阐释了什么是希望的守望者。“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里,我们看到了“最美乡村教师”的坚持和责任,体会到了他们那份始终不变的执着情怀。在中国大地上其实有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

上一篇:读《活法》心得体会下一篇:教育理论基础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