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广播工程方案

2024-07-12

矿区广播工程方案(精选8篇)

矿区广播工程方案 第1篇

技术协议

一、系统功能介绍

1、超强的控制能力:可以控制CD、MP3、调谐器、电源管理器等众多设备,主机设有自动、手动即时控制功能,可以随时插播所需歌曲节目。

2、音乐定时自动播放:主机自带U盘MP3接口,通过编程设置及菜单操作可对U盘里的音源节目进行编程和即时控制、实现自动/手动播放输出、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3、紧急广播:通过广播话筒或远程寻呼话筒,可对所要的分区或全区进行广播寻呼,在对某分区寻呼时,其它分区音乐播放不受影响,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4、多套程序设置:系统可编8条程序,每条程序可编80个时间段,可根据季节的不同编缉春夏秋冬多套程序调换使用,程序以每周自动偱环运行,实现在不同时段不同的区域播放不同的音源节目,无需人员操作,完全自动运行播放。

5、强大的电源时序功能:主机自带8路电源管理,设计以顺时开、逆时关功能,我们在安装广播设备时以音源+功放+分区+音箱,依次顺序给系统设备供电,彻底解决了系统在开机瞬间时产生的强大电流对设备造成损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转。

6、短路报警接口:火灾是难以预知的事情,在公共广播系统中必须考虑到消防报警广播,主机具有短路报警接口,可直接与消防中心连接,当有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时,消防系统自动触发广播系统对火灾区域播放火灾广播,也可打开寻呼话筒进行广播。

7、停电保护:采用微电脑控制器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时钟和程序不因停电而影响,来电自动恢复程序运行。

特点及优势

1、高性价比:系统配置高度集成主机,其内置编程控制器,编程控制MP3播放器、8路电源管理器、短路报警接口等。

2、高智能化:系统可实现定时、定节目、定分区的自动播放音乐,可定时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受控电源设有手动开关,方便实用,通过对周边设备电源的控制,大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高人性化:简单的即时控制功能及全新智能化的编程模式,使系统操作更简单、更方便实用;系统可编8套程序,为满足不同需求,可编写备用程序随时调选运行,比如主程序用于正常时间执行,备用程序用于特殊时间执行。

4、高精准性:内置业界高精确实时时钟芯片,精确到1秒,年误差不超过0.2秒,杜绝时间误差,寿命长、免维护。

二、安装调试

供方负责对用户单位的运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货物运抵现场后,及时派人到现场负责指导安装,调试,及时解决试运行中的技术问题,并协助需方验收,直至验收合格。

三、售后服务

1、我方负责设备现场安装调试需方配合,我方应保证设备配备件的长期优惠价供应。

2、主机设备质量保证期为12个月,在质保期内因设备本身质量问题造成损坏,免费进行维修或更换。

3、若设备出现故障,接到请求现场技术服务的联系后,24小时内安排人员到矿进行技术服务。

4、对购买方使用、维修人员进行现场免费技术培训。

5、对于系统中自主开发的软件,乙方负责永久免费维护升级。

6、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我方可接待使用方派遣的有经验、健康、能胜任工作的专家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买方人员能出入制造厂的车间及设计室,了解设计,制造的进度。

7、、现场服务人员具备能及时处理技术、质量问题的能力。

矿区广播工程方案 第2篇

为顺利开展我区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相关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XX省广播电视局的统一部署,根据《XX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我区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目标:到2021年底建成区、乡(镇、街道)、村三级贯通、统一联动、分级负责、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全区应急广播体系,满足区委、区政府和基层组织应急与宣传的需要,为人民群众及时、有效的提供灾害预警应急广播、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先进文化等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效能。

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区级应急广播平台、乡村级平台及适配器部署;二是建设乡村应急广播终端系统;三是传输覆盖网的改造。

具体分两步实施:第一期建设区级平台(X个),乡镇、街办(XX个)、行政村、社区(XX个)的应急广播系统;第二期建设传输覆盖网改造及各村应急广播终端部署,并增加覆盖面。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广电实施。

各属地政府是“应急广播”工作的责任主体,区广电部门是工作的实施主体,区广电网络分公司具体组织实施,“应急广播”设备供应商参与,分步推进安装建设。

(二)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利用广电体系现有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多种传播方式,搭建应急广播平台,完善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络,部署应急广播终端,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能力和提升文化宣传效能,建成后预留XX区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接口,可与XX省省级应急广播平台完成对接,为实现全省应急广播系统互通互联奠定基础。

实现应急广播信号在我辖区内的综合覆盖,提升区、乡、村三级应急信息发布能力,同时预留与公共广播、户外大屏等系统的对接接口,形成区乡村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体系。

三、实施步骤

(一)调研启动阶段(2021年5月25日前),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任务,落实项目资金。

(二)方案制订阶段(2021年6月5日前)。

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起草实施方案报区政府研究。

(三)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

2021年6月中旬,协调做好与“应急广播”设备招标及厂家供货的签约工作。2021年9月下旬至2021年12月中旬之前,全面铺开,安装调试、第一期项目开通运营。2021年12月底前至少完成建设任务的50%,2022年2月起开始建设二期项目,并2022年5月中旬之前全面完成任务。

(四)总结验收阶段(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31日前)。

各地采取阶段性完工、验收同步进行的方式做好工程实验,认真把好质量关、时间关,确保工程优质、服务优良、档案齐全、售后跟进。从2022年5月下旬起开始,组织完成区级验收工作。

四、工作要求

区政府成立区应急广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应急广播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具体负责全区“应急广播工程”建设的督查指导、推进落实等工作。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齐抓共管,切实把这项惠民工程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五、资金落实

矿区广播工程方案 第3篇

在习水县东皇镇行政区划范围内,建设覆盖全镇15个行政村、8个社区街道的应急调频广播前端系统、230个终端接收设备。从镇到行政村采用高山无线差转台方式,对本镇进行行政村(社区)覆盖,在行政村(社区)建立独立小前端,农户覆盖直接接收行政村前端广播信号。系统实现乡镇、行政村二级联控,镇和行政村(社区)可以独立进行广播宣传,实现了镇级广播优先。

2 应急广播系统功能

2.1 应急广播功能

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与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时,系统可以立即终止正常广播,优先播送应急广播。

2.2 优先广播功能

日常广播模式下系统默认为上级广播优先;应急广播可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上级优先、下级优先两种模式。根据优先规则设定,高级别的广播可以中断低级别的广播,优先播出高级别的广播内容。优先级级数可以多级设置。

2.3 电话广播功能

可以通过固定电话线路或者无线手机信号,把音频信号传送到控制中心,然后由控制中心按照优先级别裁定后对音频信息进行广播。电话广播时,系统需要对来电进行合法性认证,以防非法电话广播。认证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2.4 防插播功能

通过对控制信号的加密协议,可寻址收扩机能自动识别输入信号的合法性。当有非法信号进行同频干扰攻击时,可寻址收扩机将会在3S内终止广播,待干扰信号消失,可寻址收扩机自动恢复正常工作。

2.5 定时自动广播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系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段进行自动广播,并可按照预先设定自动选择播出音源,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

2.6 可寻址功能

通过控制中心对可寻址接收终端点对点远程控制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可寻址收扩机的工作状态(开关控制、音量调节、接收频率等),从而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广播要求以及最大程度的满足广播管理者的不同需求。

2.7 共缆传输、无线传输

可寻址智能调频广播系统,利用县CATV网络建立应急广播传输平台,毋须单独布线,也可以利用原有的无线调频广播,建立应急广播平台,避免重复投机。

2.8 远程控制

镇级控制中心可对全镇范围的任一只可寻址收扩机,实行单只或分组进行开关及音量大小的的远程控制;也可对其所辖范围内的任一只可寻址收扩机实行单只或分组进行开关及音量大小的的远程控制。在紧急情况可以利用电话远程控制该系统,进行灾害预警和突发事件应对部署。

3 镇应急广播控制中心示意图(图1)

系统说明:

镇智能编码控制器控制信号和音频信号,送到100W调频广播发射机,再调制成射频信号,通过定性发射天线,传输的高山差转台的智能差转控制器RF接口,进行差转控制。

镇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文件宣传时,可以通过话筒,直接对全镇进行应急广播宣传,并且所有接收终端音量调节到最大。在不方便直接到应急控制中心机房的,可以通过电话远程控制应急中心,直接把电话声音传输到乡镇应急广播接收终端,对乡镇进行突发事件宣传和部署指挥。

系统还兼容移动GSM卡功能,在智能编码控制器里安装好GSM,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可以通过拨打该移动号码,远程控制镇控制中心,把语音信号传输到千家万户(为确保播出安全系统采用,号码授权接入或密码通过接入)。在有通知信息发布时,还可以通过编辑短信发送到编码控制器GSM卡里,编码控制器GSM卡在收到短信后,会自动把文字信息转换成语音信息,自动打开接收终端,进行通知播报(短信同样采用号码授权和短信验证功能,号码无授权和短信验证不合格的系统会自动屏蔽不播出)。

4 高山差转台示意图(图2)

系统说明:

由镇应急广播控制中心机房100W调频广播发出的射频信号,通过定向接收天线接收到智能差转控制器的RF输入端,通过智能差转控制器对镇控制中心控制指令和音频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后的控制指令和音频信号通过300W调频广播发射机调制成射频信号,通过双层垂直极化天线,无线传输到乡镇各个行政村控制中心机房,进行镇应急控制。

安装双层垂直极化天线的铁塔和电力设施,要利用镇移动或电信高山基站塔、机房、电力设施作为镇应急广播发射天线安装,对全镇大部分行政村进行无线调频覆盖。

5 行政村应急广播系统示意图(图3)

系统说明:

行政村通过定向接收天线,无线接收镇高山台发出的射频信号,接收的高频信号直接接入行政村智能编码控制器的射频接口,通过多功能收扩机解调出镇控制指令信号和音频信号,解调后的控制信号和音频信号送到30W调频广播发射机里,调制成射频信号,再通过单层垂直极化天线,无线覆盖到行政村各接收终端,进行农户覆盖。

行政村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文件宣传时,可以通过话筒直接对全村进行应急广播宣传,并且所有接收终端音量调节到最大。在不方便直接到村应急控制中心机房的,也同样可以通过电话远程控制应急中心,直接把电话声音传输到行政村应急广播接收终端,对行政村进行突发事件宣传和部署指挥。

系统还兼容移动GSM卡功能,在智能编码控制器里安装好GSM卡的行政村,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可以通过拨打该移动号码,远程控制行政村控制中心,把语音信号传输到千家万户(为确保播出安全系统采用,号码授权接入或密码通过接入)。在发布通知信息时,还可以通过编辑短信发送到控制中心GSM卡里,控制中心GSM卡在收到短信后,会自动把文字信息转换成语音信息,自动打开接收终端,进行通知播报(短信同样采用号码授权和短信验证功能,号码无授权和短信验证不合格的系统会自动屏蔽不播出)。

6 接收终端安装示意图(图4)

50W可寻址收扩机是安装在自然农户相对集中的地方,每一只50W收扩机接二只25W高音喇叭,二只喇叭采用并联方式安装。安装时直接取220V照明电。25W音箱安装在镇的街道上,安装时直接取220V照明电。

7 方案设备清单

(见下表)

矿区广播工程方案 第4篇

摘要:本文以永安固体岩石开采矿区变形监测为例,介绍了GPS定位技术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了技术分析和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滑坡  变形监测  GPS静态测量

1 矿区概况

永安固体岩石开采矿区位于蔡甸区蔡甸街办西南15km,汉宜高速永安收费站出口东北2km处,S104省道以北,行政区划隶属永安街办、奓山街办管辖,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E113°58′,N30°28′,东西长2.0km,南北宽0.5km,有效测区面积约1.0km2。见图1。

矿区地貌为低丘陵,矿区内山脉近东西走向,矿区出露地层为志留系、泥盆系及第四系,为单斜构造。开采矿种为石英砂岩,开采方式为露采。1984年发证开采,年开采量100万吨,2009年底停止了矿产开采活动。2012年初,武汉市启动了蔡甸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决定对开采区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扩大治理区内的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永安矿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开采,造成局部山体破损、原始地形地貌破坏,形成了多个不稳定的边坡,在矿区及周围环境造成了山上落石、滑坡、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2 监测目的

由于山体在开采后,造成山体边坡应力失衡,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边坡的变形;此外,分布于矿区周边丘陵区残丘坡面及坡麓地带,残坡积相堆积,岩性呈棕红、棕黄色粘土夹碎石。残丘裸露的基岩,经风化剥蚀作用,由地表片流搬运或沿斜坡滚落堆积而成,土体结构松散,碎石间充填粘土、亚粘土,碎石呈棱角状,排列杂乱无章,结构疏松,具大孔隙。该岩组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虽具一定承载力,但压缩性不定,稳定性较差,易产生不均匀沉陷等工程地质问题。即使采取了边坡治理措施,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当变形量超出了容许的范围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引起边坡局部坍塌,严重的引起边坡山体滑坡灾害。

为了解治理完成后采区边坡的位移、沉降的变化情况,保证边坡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可靠的科学数据,必须对边坡及山体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以便掌握综合治理效果,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对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为该类矿山环境治理积累实践经验。

3 编制依据

①《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②《大地形变测量规范》1983-03国家地震局。③《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 0223-

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④《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规程。⑤《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⑥《蔡甸区永安中原矿区治理工程技术要求》。

4 监测坐标系基准

①观测数据基准为WGS84坐标系;②平面变形结果表达为1980西安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4度,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独立高程基准。

5 监测内容和监测网布设

5.1 监测内容 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在开采区边坡及山体的特征位置布设一定数量的监测点,通过运用高精度的GNSS定位接收机,在固定且稳定的坐标系基准下,重复测量监测点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变化,并对测量数据处理后的结果,结合地质环境及外界影响因素对其变形机理进行变形分析。

5.2 监测网的布设 ①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监测对象主要为矿区的高陡边坡变形和回填区域地面沉降情况,在边坡周边和回填区域设置监测点。根据边坡位置和分布,并结合矿区整体地质情况,此次共布设监测点9个,编号为XB1-XB9。基准点布设在相对稳定的距边坡南约500米的S104省道附近,为了保证基准点的可靠性,共布设3个基准点,点号为GZ1-GZ3。基准点、监测点的具体布设位置见图2。②基准点、监测点的制作和埋设。为了提高监测精度,减少测量仪器对中误差,基准点和监测点统一制作距地面高1.2-1.5m的观测墩,观测墩顶中心安置强制对中定位装置,测量墩上设置天线指向标志。为减少仪器误差的影响,对于每个点只用同一台仪器进行观测,天线指向与标志对齐,精密测量天线高。观测墩的制作结构见图3。为了准确地反映监测点的真实变化情况,基岩观测墩内部钢筋与基岩应紧密浇注,浇注深度不少于0.5米;土层观测墩应建在坚实的土层上,钢筋混凝土墩体应埋于解冻线2米以下,观测墩需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灌,混凝土浇注十天后才能进行观测。

6 监测精度和方法

6.1 监测精度确定。根据永安矿区监测实际情况,参照滑坡变形测量要求,采用全球定位(GNSS)静态测量方法,最终确定监测点的平面精度要求为5mm,高程精度要求为7mm。

6.2 监测方法和精度要求。利用GNSS测量技术,采用GNSS静态测量方法进行高精度的地表变形测量,是目前比较前沿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于大区域的变形测量,利用GNSS能够获取高精度的变形信息。由于本工程监测点均位于高陡边坡上,交通极为不便,对于常规监测方法,特别是常规精密水准测量难度较大。因此,此次监测仪器使用GNSS双频双星接收机,监测方法采用大地测量GNSS静态测量技术进行监测。

根据本工程确定的监测精度要求,确定所用仪器的精度为二级以上的GNSS双频双星接收机,即标称精度不低于ms=3+1×10-6D。此次所使用的GNSS接收机为中海达最新海星达H32 和V8全能型GNSS双频双星接收机,标称精度为ms=2.5+1×10-6D。

7 观测技术要求和监测频率

7.1 观测技术要求

7.2 监测频率及预警值

根据矿区地质环境治理设计要求,监测频率一般每个月一次,多雨季节期应每半月监测一次,遇险情或长时间降雨应加密监测,初步确定监测周期为2-3年。

变形速率预警值为连续每月水平位移变形速度大于5mm/月或沉降变形速度大于7mm/月,当水平总位移达到30mm或总沉降达到50mm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加密观测以便观察位移和沉降的发展情况。

变形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位移(水平位移或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当最后lOOd的变形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不需进行变形监测。

8 监测数据处理

每期变形观测结束后,应依据测量误差理论和统计检验原理,采用测量仪器专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对获得的观测数据及时进行平差计算和处理,并计算各点变形量。

变形观测数据的平差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利用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算点;②应使用严密的平差方法和可靠的软件系统;③应确保平差计算所用的观测数据、起算数据准确无误;④应剔除含有粗差的观测数据。

参考文献:

[1]刘辉,何春桂,刘小阳,邱光举.基于GPS/GIS的矿区变形监测系统的初步设计[J].煤矿开采,2010(03).

[2]苗胜军,蔡美峰,任奋华,欧阳振华.GPS变形监测平差计算及不确定度分析[J].岩土力学,2008(02).

矿区广播工程方案 第5篇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县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工作,确保2016年10月底前实现全县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全覆盖、户户通的目标,根据《昭通市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昭通市直播卫星户户通后续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现场经验交流会精神和省、市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广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农民收看电视、收听广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绥江。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借助市场、社会和企业等多方面力量,建立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运营体系,科学、有序的全面推广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

(二)坚持群众自愿、长期受益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购买接收设备,免费提供中央、区、市、县广播电视节目,不得违规收

费,确保广大农民群众长期受益。

(三)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覆盖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整体推进,全面覆盖。

(四)坚持可控可管、安全运行的原则。户户通工程建设只限于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区域入户,做到卫星、有线和无线协调发展,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安全。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保质保量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实现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全覆盖,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的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实现从“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

(二)主要任务。依据省市核准的任务,2016年我县完成8478户的建设任务,涉及全县有线电视未通达的5个乡镇32个行政村207个自然村。

(三)服务功能。通过实施户户通建设工程,为广大农民群众免费提供50多套广播电视节目;具有定位加密功能,确保服务精确化、信息安全化。实现看电视听广播融合。

四、筹资办法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益服务的有关政策精神,我县户户通工程建设资金采取“两个一点”的办法筹集解决,即国家补助一点,农户自担一点。其中,国家补助X万元(每户补助X元);省、县财政配套100元(中央每户补助100元,向受益农户每户收取133元,共计每套设备233元(机顶盒一台,遥控器一个)。

五、主要措施

(一)健全管理体系。县广播电影电视局负责全县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要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直播卫星公共服务长效管理体系。

(二)建立服务队伍。各乡镇要抽调人员统一参加县上组织的直播卫星设备安装调试培训,负责本乡镇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入户和推广服务工作。

(三)纳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整体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把“户户通”工程作为文化扶贫、智力扶贫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作为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要任务,动员组织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积极投入“户户通”建设,主动为贫困村和特困户捐助建设经费,帮助做好组织协调、设备调运、安装调试等工作。

六、工作步骤

(一)启动实施。2016年6月,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具体安排部署,落实配套资金,明确建设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全面启动实施。

(二)组织实施。2016年7月至10月。6月底前完成全县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用户信息统计工作,并上报省广播电视户户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6月20日前,建立直播卫星安装服务队伍;7月30日前,组织开展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安装、信号开通工作;10月底前实现“全覆盖、户户通”的目标。

(三)检查验收。2016年10月底前,做好全县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户户通检查初验工作,并写出初检报告,报请省市验收,同时评选出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和个人报请省市予以表彰。

七、职责分工

在县广播电视户户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全面推广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职责为:

县财政局:负责落实直播卫星设备政府配套资金;安排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经费。

县广播电视台:负责做好直播卫星户户通推广工作的协调、规划、管理及督导工作;负责清理整顿非法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维护全县广播电视的正常传播秩序;负责培训各乡镇抽调的安装服务人员,组建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服务运营队伍,完成入户任务。

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负责当地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的建设和运行维护。

各乡镇政府:负责落实本乡镇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调查摸底、安装、推广服务等工作;制定本乡镇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指导本乡镇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工作;负责本乡镇村社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抽调本乡镇干部包村蹲点,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县上成立了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发改局、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广电局、县广电网络公司和

各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户户通”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全县户户通工程建设。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是更好的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党和政府声音走进千家万户的便捷渠道,是实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文化民生的迫切需求,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事关国家的文化安全,政治安全。各相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重大意义,把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推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推动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强大合力,把这项利国利民的政治工程、民心工程抓紧抓好。

(三)强化措施,务求实效。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需要加强组织协调、精心安排实施。各成员单位要出台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从各个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为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创造良好条件。项目实施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保障经费,投入人力、物力,以超常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四)做好服务,长期运行。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推广工作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创新运行模式,建立健全保证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运行的长效机制,处理好有线、无线和直播卫星的关系,促进有线电视和

直播卫星协调有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确保长期可靠运行。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农村地区群众切实感受到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给他们带来的实惠,积极支持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推广工作。

矿区广播工程方案 第6篇

工作安排总体方案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到2010年底,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的要求。为完成省、地下达我县2007—2010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设备的安装任务,我局紧密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省局关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统筹规划了我县“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总体方案,并制定时序进度计划和工作流程图,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机制。

一、基本情况

2007年我局对全县已通电和新通电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盲村”进行了统计,经上级地区广播电视局并得到国家总局和省局批复的“盲村”1237个,加上今年五月份上报的70个新增计划,共计“盲村”1307个,每个“盲村”配套22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实施覆盖工程,故今明两年之内我县共要完成28467户直播卫星覆盖安装任务,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可覆盖人口约108856人。目前,我县已完成了206个“盲村”4527户直播卫星建设任务,余下的23940户将在2010年8月底前全部安装完成,而且推行的设备是直播卫星加密解码器,时间特别紧,任务特别重。

二、工作任务 1、2010年8月底前,完成1307个自然村28754套直播星接收设 1 备的安装任务,使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盲点的农民群众能够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第七套和本省第一套在内的8套以上电视节目,收听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和省第一套在内的4套广播节目。

2、以“盲村”为单位建立受益农户电子档案。

3、建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长效方案和机制,确保工程落成后能户户通、长久通。

三、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1、调整充实县“村村通”工程领导小组人员。(另行文)

2、调整充实县“村村通”工程实施指挥部人员。(另行文)

3、县、乡分别成立“村村通”办公室,县“村办”由文体广电局局长任主任,乡“村办”由各乡(镇)书记任主任。

(二)工程建设落实方式

县文体广电局和实施乡镇为工程实施主体单位,县文体广电局局长、各乡镇主要领导与县“村村通”领导小组签订工程实施责任状,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整片推进,确保安排一个,完成一个,验收一个,不留遗漏推进工程建设。各乡镇成立乡“村办”,搞好直播卫星“盲村”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做好项目覆盖农户的登记造册,并经村公示,乡镇审核后报县“村村通”领导小组审批;组织好进村入户实施突击安装人员。县文体广电局成立工程实施指挥部,下设 “村村通”工作小组,组织好工程设备的发放和受益农户的建档工作,同时要做好安装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各类资料信息上报。在设备发放的同时收取农户自筹配套资金100元,对其费用的收取和支出必须进行严格管理,收取必须开具行政事业性收费发票,支出必须严格用于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实施,工程实施完毕后以村为单位进行公示。在工程实 2 施中,对于不愿领取设备的农户视作自愿弃权处理,并由乡政府加以情况说明。对于出不起资的极困户,由各乡镇另行登记造册,经审核和公示后报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建设领导小组审批。

(三)、工作环节

为了将工程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分解到人,经过对工程量和实施环节的统筹考虑,决定对工程实施进行人员分工,各小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详见工作流程图,人员名单另行文)。

1、设备管理和资料信息小组,4人;工作职责是:设备入库出库管理,保修单信息录入和建档工作,信息更新与维护,资料整理、上报及工作简报。

2、财会小组,2人;收取工程资金和对工程资金进行严格管理。

3、设备安装小组,8—12人,由实施乡镇组织人员,文体广电局负责进行培训;工作职责是:按规范要求安装工程设备,并教会农户正确掌握和使用。

4、工程设备发放小组,6人;工作职责是:复印、审核农户身份信息,填写保修单(农户身份信息及领取的工程设备信息)和安装派工单,将保修单按每100户分装成册送资料信息小组录入,发放工程设备,收取工程设备自筹配套资金。

5、工程督查小组,2—3人;工作职责是:工程实施进度及工程安装质量督查,组织对工程建设完成乡镇的质量验收,对工程配套资金进行严格监管。

6、技术服务小组,2—3人;工作职责是:工程安装技术培训,与用户签订《村村通设备使用协议》和《村村通维修服务协议》,故障设备处理与服务,将维修后的变更信息报资料信息小组审核。

(四)、工作要求

1、设备管理和发放要求:收发数目清楚,验收手续齐全,设备发出数量和库存数量要每日核对,做到帐物相符;设备发放由专人记录和管理,未经管理人员同意,其他任何人不得插手设备发放;发现缺失、损坏等问题,要及时上报。

2、安装质量要求:设备安装规范踏实稳定,调出清晰电视图像,馈线2米一线卡走好扎好钉好,高频头扎上防水胶带,教会用户掌握使用设备。

3、资料信息采集和录入:资料信息采集要做到准确、真实、完整,录入要做到无误、无遗漏,对有问题的资料信息及时返回设备现场发放组进行复核。

4、工程资金管理和使用要求: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帐务透明。

(五)、工程资金分配方案

在工程实施中,按户收取受益农户100元自筹配套资金,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合理使用资金,确保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实施和后期管理。为此,经过慎重考虑和科学预算,对此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预算安排如下: 1、48%用于工程后期管理,为我县“村村通”工程建成后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资金保障,确保“村村通”工程户户通、永久通。2、18%拔给乡“村办” 实施工程,其中:前期宣传、工程调查摸底、农户登记造册、关系协调占8%,工程设备安装占10%; 3、26%拔给县“村办” 实施工程,主要为工程建设所需的辅助材料、安装人员培训、设备运转、仓储租金,以及工程实施人员下乡 4 进村发放设备和采集信息所产生的交通、燃油、食宿、加班等费用补助。其中:①工程辅助材料、办公耗材、设备运转、仓储租金占11%;②设备管理和资料信息小组占3%③设备发放小组和财会小组占7%;④工程督查小组占2%;⑤技术服务小组占2%;⑥奖励制度占1%。4、8%用于工程实施期间县“村办”和乡“村办”必须办公设施的购置,如办公桌、电脑、复印机等。

(六)、工程进度安排 1、2009年12月20日前为工程组织筹备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①调整和充实“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工程实施小组成员;②完善“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③对全县村村通工作作总体安排,向县领导汇报工作安排部署情况。2、2009年12月21日至2010年2月20日为宣传动员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①召开全县广播“村村通”工程实施动员大会,签订工程落实责任状;②组织各乡镇文广站长进行集中培训,并组织乡站人员与村干部深入村寨,通过与群众座谈及发放“村村通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宣传“村村通”工程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③各实施乡镇对工程项目实施村进行调查摸底,以村组为单位统计、公示、上报预期实施名单;④各实施乡镇组织工程安装人员到位。3、2010年2月21日至8月31日为工程实施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①以乡镇为单位完成安装人员的集中培训工作;②相继完成怒溪乡、德旺乡、民和乡、坝盘乡、桃映乡、双江镇、闵孝镇、太平乡工程设备的发放、安装、信息采集及建档工作,工程设备以行政村为单位集中配售发放,按200户/天工程进度推进工程建设;③加紧对实施乡镇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督查,对完成任务的乡镇以村为 5 单位逐个进行检查验收。

(七)、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

为了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实施顺利推进,特制定如下机制和措施:

1、实行组长负责制,各分工小组组长对分管的工作要尽职尽责,各小组成员要对组长负责。

2、针对在职人员和临时安装人员通过相关制度分别管理。①、在职人员,通过对工作组或个人的出勤率、工作效率(工程进度)、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进行分项和综合考评,以考评分值决定奖惩,并将综合考评分值和年度考核挂钩。对于出勤率低的,不给以享受工作加班费;对于工作效率低、不认真负责、工作完成质量差的,给以一定经济处罚,对于满出勤率、工作认真负责、效率高、完成质量好的,必须给以奖励。②、临时安装人员,通过签约合同,安装人员工资以乡为单位验收后结算;工程督查组以村为单位通过对其安装质量和进度进行督查(或农户信息反馈),对安装质量好、用户反映好、认真负责、工程进展快的,设工程安装奖;对于安装质量差的,要严令返工整改;对于拖延工程进度或服务态度差的,在工程验收后安装费按80%结算,特别差的可以中途辞退。

四、注意事项

(一)、要明确界定用户范围和严格审核用户身份。根据1097号文,新一轮“村村通”建设主要采用直播卫星方式,所涉卫星接收设施用户范围是“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盲村’”,“目的是解决听不到看不到的问题”。因此,在接收用户审批中,要准确把握,严格遵守,认真执行,不要把有线电视能覆盖到的城镇居住户也统计进来;在设备发放中,要严格审核领取人身份,杜绝出现一户多领和冒领的情况 6 出现。

(二)、“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属国家财产,每个受益农户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理权,必须妥善保管、正确使用,不得变卖和转送,若有发生,严格追究其责任。

(三)、第二批设备为智能卡加密管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一机一卡,机卡配对,不可以交换;如在使用中出现异常,必须整机(带卡)更换,同时更换用户信息,上网申请重新授权。

(四)、在填写用户信息时一定要清晰、准确和完整,否则会给今后维护带来很大麻烦。

矿区整改方案 第7篇

1、采矿区:

对未利用的老硐口采用浆砌石进行封闭,并对硐口前方的平台先进行覆土绿化,覆土0.3m,撒播草籽。在正在使用的硐口上方及周边沿硐口外围布设截水沟,防治水流对洞口的冲刷,截水沟顶宽0.8m,底宽0.4m,厚0.2m,采用1∶1∶2标准的细石混凝土,并在截水沟出口端布设沉沙池,规格为2m×1m×1m。对开采前进行封闭的矿硐,矿硐一封闭,马上对这部分的矿硐平台采取植物措施,采用马尾松和台湾相思1∶1混交,株行距2m×2m,并撒播撒播类芦草籽,草籽撒播密度180kg/hm2。

2、工业场地和生活区

拆除工业场地和生活区破损建筑,进一步完善工业场地和生活区使用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在场地四周布设排水沟、沉沙池等措施。排水沟采用统一梯形断面设计,底宽40cm,深40cm,边坡坡比1:0.6,M7.5浆砌片石衬砌,厚度30cm,沟体下方铺设10cm厚碎石垫层。在每个排水沟末端布设沉沙池,长2m,宽1m,深1m,水流经沉沙池沉淀后排入原水系。对临时表土堆放场,地面需铺垫彩条布,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表土周边用编织土袋拦挡,编织土袋码堆规格为1m×1.5m(顶宽×高),梯形断面,两侧坡比1∶0.5。在矿山开采期间工业场地和生活区周边的裸露地表撒播狗牙根草籽,并种植大叶女贞和香樟,草籽撒播密度150kg/hm2,大叶女贞和香樟1∶1采用混交,株行距2m×2m。

3、弃渣场(1)排水沟

弃渣场外围汇水由排水沟排出,排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60cm,深80cm,沟边坡比1∶0.5,M7.5浆砌片石衬砌。场内汇水由各台阶坡脚处的排水明沟排出场外,排水沟断面为梯形,尺寸为∶底宽20cm,深30cm,M7.5浆砌块石衬砌,厚20cm。

(2)沉砂池、沉淀池

在排水沟断面上增设设沉沙池,长2m,宽1m,深1m,采用M7.5浆砌片石衬砌,池底衬砌厚30cm,周边衬砌采用梯形断面,壁顶厚30cm,外侧坡比1∶0.25,水流经沉沙池后排入弃渣场的沉淀池。在各废石场拦渣坝下游修建一沉淀池,体积为100m3和50 m3 两种规格即10m×5m×2m和5m×5m×2m,采用浆砌石结构。利用沉淀池对废石堆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使从坝内流出污水经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3)拦渣坝

在各废石场的下游设置水泥砂浆石砌拦碴坝一座,用于拦挡弃渣场的内的弃土弃石,减少弃渣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危害。拦渣坝有三种规格:

一、顶宽1.5m,坝高3m,内坡比1∶0.1,外坡比1∶0.6,二、顶宽1m,坝高4m,内坡比1∶0.1,外坡比1∶0.6,三、顶宽1.5m,坝高5m,内坡比1∶0.1,外坡比1∶0.6。拦渣坝具体位置由现场踏勘确定,具体设计见拦渣坝设计图。

(4)绿化

矿区广播工程方案 第8篇

铜梁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势东高西低,属浅丘陵地带,平均海拔310 m,全区幅员面积1334 km2,辖5个街道办事处,20个镇,3个乡,49个街道居委会,276个村委会,4347个社,总人口近90万,农村居民多为独院式分散居住。

由于资金投入、机构改革、部分乡镇广播电视站职能缺失等原因,2001年,铜梁放弃了有线广播,停办广播节目,停发了广播信号。但由于2009年重庆市出台了实施全市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意见,为满足农村人民群众收听广播的强烈呼声,铜梁区相关部门着手恢复对农广播的相关规划工作。

2铜梁农村综合广播信息工程方案

2.1设计方案。铜梁区农村综合广播信息工程主要采用主动和被动接收方式,恢复广播工作分为重建“铜梁人民广播电台”、乡镇小功率补点、村级建播出终端几个部分。技术方面系统要求上级系统对下级系统的优先可控,必要时可强行打开乡镇级系统直接向各播出终端播出。铜梁人民广播电台提供主要节目源,在电台前端和发射机部安装编码设备,通过有线、无线链路传输到乡镇系统,乡镇播出系统设置数字编码设备,对全乡镇的播出终端进行分组控制。村级可通过电话等通讯工具在乡级编码设备上输入本村编码,实现对本村各播出终端进行即时播出。其系统原理图如图1。

2.2设计原则。系统设计时,本着“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乡镇建设无线广播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传达党的政策方针、农业信息、紧急情况通告等,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农村文化经济需求。(1)先进性:发射系统采用国内先进PLL微电脑锁相环技术的全固态发射机,确保发射频率无漂移,接收准确可靠。(2)科学性:系统设计科学性,将保证无线频率的独立性,与各乡镇频点按频率要求分别设置,这样,系统具有维护性强、可扩展的特点。(3)稳定性:由于发射端采用了无线调频方式,接收端采用晶振稳频技术,保证了发射端和接收端频率漂移减少。(4)经济性:由于采用无线传输,建设费、维护费都很大程度上降低。

2.3频点规划。利用有限的无线频率资源,把现有的铜梁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每个区域约6个乡镇,相邻乡镇采用隔频,东、西、南、北角上采用同频。

3方案设计原理与实施

为了广播更好覆盖全区广大农村,整个系统设计按主动接收和被动接收进行,被动接收又分为城区和农村两部分。

3.1着手重建铜梁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无线发射调频广播节目覆盖铜梁地区主要区域。经铜梁区人民政府决定,由区广播电视台编排节目,通过光纤或微波送到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巴岳山转播台,在此设立1 kW发射功率的基站,发射频率为96.6 MHz,覆盖全区各镇。无线覆盖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广播信号在全区的全天候播出,方便收听铜梁人民广播电台的人民群众、出租车、公交车和私家车等。重建工作于2009年3月开始起动,4月完成播出设备的安装调试,5月1日正式播出,呼号“龙乡之声”。对农广播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播出,采用定时编码器编写播出终端编码,送入激励器进行混频,与载波一同发射出去,接收终解码器接收到信号后自行打开播出终端进行广播。

3.2实现区、乡镇、村组三级可控播出,上级系统对下级系统的优先可控性,区级系统必要时可强行打开乡镇级系统直接向各播出终端播出方式的要求。在区级、乡镇播出平台上安装编码控制和可寻址设备实现如下功能:共缆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图2);三级可控、两级插播、上级优先,区级应急广播一乡镇级电话应急一乡镇本地插播一村级电话应急一区级正常广播双频播出;终端可寻址编码控制。

321功能与特点。第一,区、乡镇、村三级联动,上级控制下级,全自动工作。平时区、乡镇机房都处于全自动开关机无人值守状态,区机房的广播设备和节目播出由电脑根据流程全自动控制,当区机房的广播设备自动打开后,乡镇、村机房收到区机房下来的节目,相应的设备自动开机,同时安装在区、乡镇、村各个终端的调频可寻址收扩机和音箱也自动开机。区机房的广播设备并机后,下级的设备也随之关闭。

第二,正常广播不影响应急广播。当区需要应急广播时,电脑或编码器在收到电话指令时,将向需要应急打开镇、村各个终端的调频广播寻址收扩机发出开机指令,此时整个终端将接收到应急广播信号。当乡镇有紧急情况时,也可以通过本级的调频调制器对所辖区的所有终端进行插播通知,也可以用CD机或放音设备播放本辖区内的法规、政策及其他信息,其他地区的广播不受影响。村级组织有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拔打在村镇广播室的电话对本村范围内的所有终端进行插播通知,同时其他村也不受影响。根据设计要求区以下的都设置为上级广播优先,即上级信号到达时会自动切断下级的插播内容,转播上级的播出内容。

3.2.2特色功能。根据铜梁区农村信息广播需要,该设计方案具有如下功能:区级播出机构对终端控制可按电脑流程自动控制,方可脱离电脑由编码器进行手动控制;电话播控操作系统全程中文语音提示,简单明了;系统管理员对区、乡镇、村三级电话密码登录或在线修改;密码遗失后,系统管理员可以实现密码还原;接收终端的寻址数量可达到100万组以上。

3.3城区采用调频自动接收音箱解决被动接收。采用室外调频自动接收音箱,用定时器按设置的广播时段自动开关接收设备,分早、中、晚时段实现城区广播播出。

3.4农村被动接收部分,采用无线调频广播方式。在区广播电视台建一个播控平台,20个乡镇每个乡镇建设1个终端播控平台。区播控平台到乡镇播控平台采用网络公司光纤传送,频率为96.6 MHz,乡镇终端播控平台主要传送区广播平台的节目,每个乡镇使用小功率调频发射覆盖本级范围,采用时序控制自动开关设备,实现农村广播。

3.5安全播出的具体措施。首先是各播出终端要采用良好的接地和安装电源防雷器,确保终端设备正常运行;其次是可寻址接收终端采用副载波寻址信号技术,终端对外的9位机器地址码,机内在设6位内部识别码,即使有非法信号入侵,可寻址终端会排除干扰正常播出。

上一篇:简历中的职业总结的写法下一篇:兔子和月亮的爱情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