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

2024-07-24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精选8篇)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 第1篇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思维的出发点,只有使学生理解了概念,帮能自觉地掌握数学规律,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加强概念的教学,既可使学生加强对数学系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学文本的阅读能力和自觉钻研的精神。

概念教学是相当重要的,但是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概念的理解似是而非,没有抓住本质等。这是由于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善于进行形象思维,而不善于抽象思维;常常被一些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所吸引;擅长于形象记忆,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爱用机械背诵的方法来记忆,因此记忆的概念不能灵活运用。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概念掌握的物点来看,在概念教学中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以下就略谈我在这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联系实际,引入概念。

概念是比较抽象的理性知识,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其接受能力,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地引入概念。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概念。

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数学,通过实物、教具、学具让学生观察、演示或操作来阐明概念,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让学生只用一把直尺画一个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考验。用圆规学生都能画圆,用一根线固定于一点也能画一个圆,那么为什么要求学生用一把直尺来画圆呢?这就是渗透圆的定义,虽然在小学阶段很多数学概念是描述性的,但也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的后继学习更有利于知识建构。通过这样的操作,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这样的表象:圆就是所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哪怕学生无法 1 用语言来表述,但是头脑中有了这样的表象对后继知识的学习是相当有利的。

2、从创设情景中引入概念。

在引入概念之前,老师要积极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到问题是真实的、具体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3、以旧概念的复习引入新概念。

一个概念并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概念系统中,处在与其它概念的相互联系中,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概念同化习得新概念的。学习复杂概念之前,先学习更一般更简单的概念(即上位概念),以这个上位概念作为新概念的的先行组织者,联系学生已学过的有关概念来阐明新概念的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利用整除的概念阐明约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公约数与公倍数的概念中,再添上“最大”、“最小”的限制,而得出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实践表明,用先前的一个概念推导出新的概念,这样的既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的概念,又能使知识结构形成的更完善,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联系的思维方法,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二、抓住本质,讲清概念。

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关键在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反映事物的根本属性及其主要表现,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或该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根本之处。有些老师常埋怨学生知识学得死,不会灵活运用,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很好地把握概念的本质。如有些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必须是端端正正,成水平型的,当变换位置后就和他们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相抵触了,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教师提供事例的方式有关,呈现给学生的都是这样固定不变的平行四边形,就使学生不易区别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而把非本质的属性也纳入到概念的内涵中去。

因此教师要在讲清概念时要十分准确地讲清概念的含义。有些性质、法则和公式中包含着的某些基础概念,办中一个词,但它所表示的含义也是极其明确的,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把这些含义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抓住关键讲解概念,就能使学生明确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它的意义。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就要强调“平均分”。

教师还要恰当地讲清概念的运用范围。如2是质数但不能说它是一个质因数,只能说它是某个合数的质因数。又如在用字母表示数时,爸爸的年龄用A表示,小明的年龄用A—28表示,这里A并不能表示任意一个数,而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三、分析比较,区别异同。

有些概念表面看起来有类似之处,实际上似是而非,能过对比本质属性,使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质数与质因数、互质数、数位与位数、整除与除尽等概念十分相似和相近,教学时要通过各种情况的反复比较,指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实质。又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这里“小数的末尾”就不能说成是“小数点后面”,也不能说成是“小数部分”。“末尾”这个概念是“最后”的意思。

在运用对比法教学时,采有变式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能过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排除概念中非本质特征,学生能抓住本质特征,才能增强运用概念的灵活性。如在出示几何图形时位置要变化,不要让其“经典式出场”。

当然在使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时,必须在这个概念已经建立得比较清楚、牢固的基础上,再引入其他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否则,不仅不会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反而容易产生混淆现象。

四、启发思维,归纳概括。

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习惯于死记硬背,做习题时,只能依样画葫芦,遇到问 3 题的条件或形式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的能力。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可以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放在一起,通过让学生分类的方法来体会到梯形就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索过程,形成了清晰的概念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前后联系,因“时”施教。

教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系统性。有些概念之间的联系起来十分紧密,后者以前者为基础,从已有的概念引出新概念。有些概念随着知识的逐步积累,认识的逐步深入,而趋向于完善。所以,小学数学系教材按照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内在联系,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不同要求,有每个阶段各自的重点,这就决定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

如对圆的认识,一年级学生就接触过了,只要在几具图形中能找到圆就行了;到六年级再认识就更深一步了,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教学;到中学阶段还要学圆的有关知识,这时候对的圆的定义是:圆是所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又如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个基本性质,形式不一样,但本质属性是相通的。如果不注意前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讲后阶段的内容时,就不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衔接起来,融会贯通;如果不了解后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求,讲前面的概念就不可能讲到恰在此时当好处,也容易把概念讲死。

六、温故知新,形成系统。

概念形成后,学生要真正地掌握,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次反复,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不断地巩固与深化,逐步形成系统。由于概念化互相联系着的,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教师应该向学生进一步提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 4 有条理地、系统地掌握这些概念。如学过分数后,可指出小数说是十进分数,把小学数概念纳入到分数概念中。一般在讲完一章一节的内容后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小结和概念归类,小结归类时需高度概括,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便于对比和记忆,使之牢固掌握,逐步形成概念系统。

以上所说的是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的一般策略,一家之言,必有偏颇,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 第2篇

在小学数学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概念课、计算课、解决问题课与空间图形课,而几乎在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必然是数学概念。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认识、判断、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

概念教学如此重要,但在实际的概念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轻过程,重结果,概念的归纳过于仓促。学生尚未建立初步的概念,教师已迫不及待的进行归纳与总结,导致对概念的理解存在夹生饭的现象。当发现问题再回去弥补,而这个时候的弥补,又感觉没有多少味道,从而造成误解的一直持续。轻感悟,重讲解,概念教学脱离现实背景。一些教师在上概念课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把概念记忆下来,然后进行大量的强化练习来来弥补对概念理解的不足。学生没有理解概念的真正涵义,一旦遇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感到一片茫然。造成学习效率不高,老师和学生都很疲劳。

为了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根据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及特征,我们可以把数学概念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①引入概念,感知概念,形成表象;(概念从哪里来?)②通过抽象和概括,感悟概念,理解概念;(概念是什么?)③通过实例分析,巩固和应用概念。(概念有什么用?)下面结合《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谈谈我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基本模式的一点思考。

一、引入概念,经历概念的发生过程。

数学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学中必须根据各种概念的产生背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选取不同的方式去引入概念。一般来说,数学概念的引入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①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或图形、图表等作为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去获取概念。如学习“认识角”时,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或实物来引入。②以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引入新概念。如果新、旧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相容关系,那么新概念的引入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关系去进行。如学习“乘法意义”时,可以从“加法意义”来引入。③从概念的发生过程引入新概念。数学中有些概念是用发生式定义的,在进行这类概念的教学时,可以采用演示活动的直观教具或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事物的发生过程。例如,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概念都可以这样引入,无可辩驳地阐明了这一概念的客观存在性。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非常重视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D建立模型?D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让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逐步建立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这一模型去解释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问题。《百分数的认识》的教材安排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模式。从概念教学的目的出发,教学中探究新知部分我是这样处理的。

1、派谁去参赛获胜的可能最大。

(1)提出问题。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下周学校的阳光体育比赛的内容是投篮比赛。下面是我们班体育委员张俊辉统计的三个投篮比较好的同学的投篮情况,请你好好思考一下,你认为派谁去参赛,获胜的把握更大呢?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再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讨论。

组织学生围绕“派谁去参赛,获胜的把握更大呢?”展开讨论。

学生汇报各自的想法,把学生的不同想法简要地记录在黑板。

预设A选李林书参赛,因为他投中的次数最多。

B选闫冰参赛,因为他没中的次数最少。

C18÷20=0.9;7÷10=0.7;21÷25=0.84,选择唐嘉维参赛。

D18÷20=8/20;7÷10=7/10;21÷25=21/25。

……

你们觉得哪种选择方案更合理?用18÷20=18/20可以表示什么?

(3)你能一眼就看出谁大谁小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独立完成分数的大小比较,展示交流。

(4)现在你能一眼看出派谁去参赛,获胜的把握更大吗?为什么呢?

我创设了“派谁去参赛获胜的把握更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在讨论“觉得哪种选择方案更合理”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用“18÷20=18/20可以表示什么?”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分数的知识经验,特别是唤醒“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策略。经过交流和思考,学生自然明白不能只看投中的个数,用投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来表示各自的投篮情况更合理。接着用“你能一眼看出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通分很必要,把三个分数都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大小便直截了当。就这样让学生经历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在实际生活中,用一般的分数形式来表示有时很不方便,于是就选择了分数中的一部分――分母为100的分数,从而体会百分数产生的背景和必要性。

在这之后我又创设了“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更好?”的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发芽棵树占实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发芽情况的合理性。进一步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这时,我直接说明像这些90/100,70/100,84/100数,还有另一种写法。如90/100写作90%,在学生的自学基础上指导百分数的读写法的一些注意细节。至此,完成了百分数这个陌生的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二、在现实背景中,感悟概念,理解概念。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概念的建构需经多次反复,经历“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而概念教学一般应遵循“从生活中来――抽象成数学模型――到生活中去”这样一个过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本质。北师大教材十分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设计了许多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有数学价值的情境,这为我们的概念教学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1、在交流中,感悟百分数的意义。

在学生体会了百分数的必要性,明白了读写法之后,出示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每个情境中百分数的意义。

2、利用数形结合,促使概念清晰化。

在概念基本形成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对新旧相关概念进行系统的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良好的认识结构,促使概念清晰化。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3、在比较中,理解百分数的内涵。

前面学生通过交流,基本上可以说出每个百分数的意义,但此时并不等于学生已经牢固掌握,切实理解了概念,还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分类,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

三、设计习题,巩固和应用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我们新时期小学数学老师的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遇到学生会很熟练地背出概念内容,但不能进行灵活应用的现象。为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概念教学中,在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精心地设计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 及时的巩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 第3篇

1. 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概念的教学相对比较枯燥,都是一些需要学生去记忆的理论知识,所以学生对概念的教学都不太感兴趣。在当前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去寻找一些方法去解决我们的课堂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真正地做到去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概念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2. 教师不重视概念的教学

在当前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注重对于概念的教学,很多教师认为数学的教学就应该是学生不停地做题不停的训练,题做得多了自然数学的能力也就随之提升了,没有必要去把概念作为重点教学的内容。其实不然,我们的数学概念都是经过很多的数学家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文字的提炼所得出来的结论,它相对而言更加的简洁也更具有概括性,我们的教师可以把概念作为基础然后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去对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会做题,而且对理论知识也精通,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3. 只要求结论,不追求过程

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让学生把概念的结论记住,也就是强迫学生去记忆一些结果而不去重视概念的得出过程,这种教学的形式导致了现在普遍出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我们的学生对于一些结果了如指掌,推理的过程却完全不会。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时的一个误区,希望教师能够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纠正。

二、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该采取的策略

1. 注重概念的印证过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和思考的过程,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对于概念的探究的过程。举例而言:在进行加法结合律的教学时,概念是这样的“三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把这个概念而不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的话,那么学生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个知识点是怎么得来的,因此,教师可以随机出十组数字让全班同学分成十个小组,每一组验证一组数据的加和,来验证这个概念是否准确。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与验证得来的概念,记忆起来自然也就更加牢固了,这样的教学形式也能提高我们课堂的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

2. 对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

小学数学的概念虽然简单但也是经过反复的提炼得来的,所以一些数学的概念学生按字面意思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概念拆开来进行分析,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概念是这样的“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这个概念比较长,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问题,记忆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概念进行拆分再一点一点进行分析,先说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教师一边进行举例一边来让学生对概念有一个理解,向学生分析为什么同分母的分数是分子大的就大;然后再进行异分母同分子分数的比较,学生往往会有误区会觉得同分子的分数分母越大了分数就越大;教师可以把我们的分数比作一个除法运算让同学们进行理解,当被除数相等时,除数越大那么所得的商就越小,让学生以这种形式去去理解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当分子分母都不同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分把他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前面两点学生们明白了之后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教师通过将复杂的概念进行拆分剖析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也方便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去运用这个知识。

3. 理论联系实际,创建概念教学的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因为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去,而且能够吸引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如何来创建教学的情境呢?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生活中的一些与概念有关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进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时,如果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乘积一定那么它们就是反比例的量,如果他们相除所得的商一定,那么它们就是正比例的量,教师可以播放一个汽车匀速行驶的视频,汽车的速度是不变的,那么时间和它所行驶的里程就成正比例,时间越长行驶的距离也就越长,当汽车行驶的里程是一定的时候,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越短,速度越慢用的时间就越长,那么这个时候速度与时间是呈反比例的,教师利用生活实际中的现象制作成教学的视频来让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学生对于概念学习的兴趣吸引上来了,我们的教学效率也能有所提高;其次,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创设教学的情境,利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往教学的方向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利率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大家有没有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去银行存过钱呢?银行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告诉你们存一年会给多少钱的利息呢?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利息的具体数额是怎么算出来的?”,教师利用这种创建生活问题情境的形式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从而引出利率的概念,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把自己开头的提问解决了而且也能够引出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带着兴趣学到了知识。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建教学的情境来进行概念的教学。

三、概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

在现阶段的教学而言,我们的概念教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此很多教师一直在尝试一个能够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以下仅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建议,希望这种教学的模式能够帮助到教师的教学:我们拿质数来进行举例,教师在课前的十分钟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这个概念并每个人列举10个质数;在学生完成这个工作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去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学生列举的质数中有错误,为什么会错,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质数,引导学生自己去对知识进行一个探究和推理;在学生学成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反馈和总结;教师把学生反馈给自己的知识进行评价。这是我们教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预习-讨论与探究-反馈与总结-评价”,这种教学的模式充分重视了学生在学习概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新形势下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模式,当然我们的教学中还会有更多的更有效果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总结和研究。

四、总述

在新形势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逐渐认识到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如何来进行概念的教学也成了教师们所研究的课题。今天我们就现阶段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的策略和采取的教学模式做了一下探讨,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教师们能够意识到概念教学的意义,让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信我们的概念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课堂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摘要: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常常被教师忽略的教学内容。随着近几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今天来探讨一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来进行概念的教学,希望能够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与模式

参考文献

[1]邵丽萍.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内蒙古教育,2010,(20).

[2]许幻生.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27).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与模式

一、当前概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概念的教学相对比较枯燥,都是一些需要学生去记忆的理论知识,所以学生对概念的教学都不太感兴趣。在当前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去寻找一些方法去解决我们的课堂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真正地做到去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概念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2.教师不重视概念的教学

在当前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注重对于概念的教学,很多教师认为数学的教学就应该是学生不停地做题不停的训练,题做得多了自然数学的能力也就随之提升了,没有必要去把概念作为重点教学的内容。其实不然,我们的数学概念都是经过很多的数学家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文字的提炼所得出来的结论,它相对而言更加的简洁也更具有概括性,我们的教师可以把概念作为基础然后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去对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会做题,而且对理论知识也精通,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3.只要求结论,不追求过程

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让学生把概念的结论记住,也就是强迫学生去记忆一些结果而不去重视概念的得出过程,这种教学的形式导致了现在普遍出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我们的学生对于一些结果了如指掌,推理的过程却完全不会。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时的一个误区,希望教师能够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纠正。

二、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该采取的策略

1.注重概念的印证过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和思考的过程,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对于概念的探究的过程。举例而言:在进行加法结合律的教学时,概念是这样的“三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把这个概念而不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的话,那么学生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个知识点是怎么得来的,因此,教师可以随机出十组数字让全班同学分成十个小组,每一组验证一组数据的加和,来验证这个概念是否准确。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与验证得来的概念,记忆起来自然也就更加牢固了,这样的教学形式也能提高我们课堂的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

2.对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

小学数学的概念虽然简单但也是经过反复的提炼得来的,所以一些数学的概念学生按字面意思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概念拆开来进行分析,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概念是这样的“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这个概念比较长,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问题,记忆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概念进行拆分再一点一点进行分析,先说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教师一边进行举例一边来让学生对概念有一个理解,向学生分析为什么同分母的分数是分子大的就大;然后再进行异分母同分子分数的比较,学生往往会有误区会觉得同分子的分数分母越大了分数就越大;教师可以把我们的分数比作一个除法运算让同学们进行理解,当被除数相等时,除数越大那么所得的商就越小,让学生以这种形式去去理解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当分子分母都不同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分把他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前面两点学生们明白了之后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教师通过将复杂的概念进行拆分剖析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也方便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去运用这个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创建概念教学的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因为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去,而且能够吸引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如何来创建教学的情境呢?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生活中的一些与概念有关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进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时,如果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乘积一定那么它们就是反比例的量,如果他们相除所得的商一定,那么它们就是正比例的量,教师可以播放一个汽车匀速行驶的视频,汽车的速度是不变的,那么时间和它所行驶的里程就成正比例,时间越长行驶的距离也就越长,当汽车行驶的里程是一定的时候,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越短,速度越慢用的时间就越长,那么这个时候速度与时间是呈反比例的,教师利用生活实际中的现象制作成教学的视频来让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学生对于概念学习的兴趣吸引上来了,我们的教学效率也能有所提高;其次,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创设教学的情境,利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往教学的方向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利率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大家有没有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去银行存过钱呢?银行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告诉你们存一年会给多少钱的利息呢?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利息的具体数额是怎么算出来的?”,教师利用这种创建生活问题情境的形式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从而引出利率的概念,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把自己开头的提问解决了而且也能够引出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带着兴趣学到了知识。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建教学的情境来进行概念的教学。

三、概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

在现阶段的教学而言,我们的概念教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此很多教师一直在尝试一个能够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以下仅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建议,希望这种教学的模式能够帮助到教师的教学:我们拿质数来进行举例,教师在课前的十分钟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这个概念并每个人列举10个质数;在学生完成这个工作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去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学生列举的质数中有错误,为什么会错,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质数,引导学生自己去对知识进行一个探究和推理;在学生学成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反馈和总结;教师把学生反馈给自己的知识进行评价。这是我们教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预习-讨论与探究-反馈与总结-评价”,这种教学的模式充分重视了学生在学习概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新形势下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模式,当然我们的教学中还会有更多的更有效果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总结和研究。

四、总述

在新形势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逐渐认识到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如何来进行概念的教学也成了教师们所研究的课题。今天我们就现阶段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的策略和采取的教学模式做了一下探讨,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教师们能够意识到概念教学的意义,让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信我们的概念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课堂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邵丽萍.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内蒙古教育,2010,(20).

[2]许幻生.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27).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第5篇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地点:六年级教室 时间:2013.11.06 主讲人:白改霞

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认识、判断、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对数概念的编排呈现出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优化了知识结构,强调了数感的培养.一、精心设计数概念的引入 1.形象直观地引入

所谓形象直观地引入概念,就是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提出问题,引入概念 ;或者采用教具、模型、图表、课件演示及让学生动手操作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步抽象,引入概念。现代心理学认为,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入概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2.在学生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

有些概念与学生原有的旧概念联系十分紧密,可以从学生已有的概念知识基础上加以引伸,导出新概念。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了新概念,还有利于精讲多练。同样是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有的教师就从复习100以内数的组成入手,数十根小棒捆成一捆,复习10个一是十,再由学生自己演示出10个一十是一百的数学概念,为后面探索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了思维的初步模型。

3.创设情境引入 马克思曾经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运用具体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创设乐学的前提条件,同时消除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枯燥感,把数学概念教学植根于一个现实需要的问题情境之中,让数学问题变得十分鲜活。例如:教师通过玩排队猜数的游戏,引入100以内数的数数复习,同时不断变化已知的号码,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数出1000以内比100更大的数。在这一思维过程中,使学生产生了迫切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数学思考,激发了学生探索概念的学习兴趣和操作动机,为学生顺利地掌握概念起到奠基的作用。

二、把握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形成概念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而且对形成的概念记忆深刻,理解透彻。

1、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

在整个小学阶段,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造成学生认知的障碍性和不稳定性。教学时,教师要尽量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尽可能通过直观的具体形象,充分让学生经历猜测、推理、操作、验证等思维过程,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帮助学生抽象、概括所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形成数学概念。把静态的教材转化为动态的可让学生操作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概念,进而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共同归纳出概念的本质,让学生在探究概念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了研究问题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同时也掌握了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在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时,数接近整百整千数的拐弯数是一个难点,这时要让学生先用计数器拨一拨,形象地理解十进制的关系,建立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的概念,再拿走计数器,在脑海中抽象地数出拐弯数。这样学生的数概念从感性理解升华到抽象认识过渡的桥梁,巩固的依据。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

数学概念教学应多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并分享他人的探究成果,在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之间的的碰撞中进行思维的拓展与整合,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他人的长处,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找出不足和弥补遗漏,找到探究的最优方法,归纳总结并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对概念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科学、严密的数学概念。例如,学生在探索如何数较大数量的事物:数本组内100根以上数量的小棒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小组长先分好工,跟组上同学商量好,怎么数我们才能做到以下要求:数的速度快,数的数量准确,数的结果别人要马上看得明白。通过小组合作数数,学得快的同学帮助理解得慢的同学认识到,满10根、满100根就要捆一捆,这样建立了数概念的感性认识,为后面的概念抽象奠定了形象基础。

3.对比分类,让学生在辨析中探究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密切,系统性强,受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是分几课时或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难免在不同程度上削弱知识间的衔接,因此要以旧知为着眼点,提供探究的时空,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自己主动探究,经过多层次的反复的比较,概括,分析与综合,初步建构数学概念。但此时并不等于学生已经牢固掌握,切实理解了概念,还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分类,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反映它们所共有的本质属性,以便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帮助他们对加深概念的理解,有利于知识内化形成过程,使概念系统化。对概念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类,明确概念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良好的认识结构,形成概念系统。

三、多种形式强化数概念的巩固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巩固概念一般采用熟记、应用和建立概念系统等方法来进行。熟记,就是对一些概念的定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感知、反复回忆等手段达到熟练记忆。应用,则是指学生在应用概念中,达到巩固概念的作用。其主要形式是多层有效的练习。

(1)应用新概念的练习。在讲解新概念后,紧接着安排直接应用新概念的练习,以达到及时强化记忆、巩固概念的目的。

(2)对比练习。新课标指出,“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法则等,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改错练习。选择学生容易出错的实例,让学生改正,可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概念,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4)建立概念系统的练习。在学生理解和形成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纳整理,把有关的概念沟通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使其系统化。

四、构建数概念的同时,关注数感的培养

在整个小学阶段,数概念教学是数学概念教学内容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概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并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示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合理性作出解释。”通过数概念教学培养数感是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的最直接途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在学生构建好概念后,用估一估,测一测,议一议等方法,培养学生数感,让概念教学更加完善,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亲近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正如教师在教学了“千以内数的认识”后,出示实物1000粒米,1000颗红豆、500张打印纸,千字文等,让学生感受数量是1000的事物到底有多少,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数感,又为生活和数学之间搭建了桥梁,让我们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和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做有心人,生活中处处能找到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 第6篇

小学数学的几何图形概念教学是小学概念教学中的一块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之一。笔者也一直关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刻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年的执教经历渐渐摸索出一些方法:发挥直观经验的作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抓住几何图形特点,促进学生获得概念;构建概念的网络体系,实现概念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空间图形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空间图形的教学中我们要发现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采撷生活实例、激活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增强学生空间与图形的经验;组织探究活动,提供“做”的空间,指导“做”的方法,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类生存的空间,为学生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传统意义上的几何教学重视了“静”而轻视了“动”,课堂上单一的把几何知识理性的、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今课堂上各式“活动”、“操作”、“动画”„„,一味强调“动”的作用却又忽略了“静”的效能。兵法有云:“一张一弛,为将之道”。当静静的观察、静静的倾听、静静的思考与有效的“动”相结合时,方为几何教学中的上上策。“动”“静”之间方现“几何”教学的本色。

浅谈小学生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第7篇

张易镇驼巷小学 黎荣

摘 要: 数学概念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强数学概念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小学生数学概念教学的困难入手,提出小学生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从而促进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概念 教学策略

一、小学生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概念又有外延和内涵之分,概念外延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集合,而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一类事物的特有属性的集合。例如三角形的概念,它是不同位置、不同大小、不同类别的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的内涵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外延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1.1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其中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小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步抽象的思维训练过程。数学中的法则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的。如果小学生有了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就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题技能。相反,如果一个小学生概念不清,就无法掌握定律、法则和公式。总之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于今后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些基本的、基础的知识。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也就是说,任何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都离不开概念教学。

1.2数学概念是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起重要作用。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更谈不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是一个判断。在这个判断中,学生必须对“未知数”、“等式”这几个概念十分清楚,才能形成这个判断,哪些是方程。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小学生顺利地获取有关概念,常常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最后再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一系列的判断、推理使概念得到巩固和运用。从而使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有:图画、描述的方法、逐渐渗透的方法、定义的形式等,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中描述式和定义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

二、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困难与特点:

由于小学生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使得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障碍。

2.1感知觉特点

感知觉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小学生因对事物的认识不完整、不准确;因此小学生大都缺乏生活经验,充满自卑感,课堂上更是沉默不语,通常是“一问一答”,甚至老师问了半天也得不到答案,为此我们的课堂总是调动不起积极性,形成了不好的教学氛围。尤其是高年级的数学概念教学,与现实生活大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函数的概念,概率的概念等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也是难以理解的,就连很多常识性的生活知识他们都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学氛围更加冷淡。

2.2注意的特点: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需要活动来支持和吸引;另外,小学生注意的分配困难。小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活动不感兴趣,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注意分散,久而久之出现厌倦的心理,对出现的数学概念模糊不清。

2.3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记得快保持的好,但对语言材料则不太容易记,再现也不完整。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主要依靠形象记忆来识记概念,可以再现概念但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将概念与实际分离,常常会出现学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的现象,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减少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独立完成作业。

2.4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由于语言发展迟缓,思维的发展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的时间较长,能够掌握具体事物的概念,却不易掌握抽象的概念。数学概念就是对抽象事物的反应,但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小学生学习更加困难,常常会受到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失去自信心,厌恶学习数学,产生敌对的心理。

2.5语言的特点:

数学语言中,名词、术语是量与空间形式的抽象,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学概念,这既是数学的特点,又是数学的优点。由于数学概念本身就十分抽象,加上用符号表示,从而使数学概念更抽象化。感知是学习数学语言的初始环节。因而在教学中,用小学生熟悉的形象来加深小学生的理解,真正使小学生掌握概念符号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数学语言环境,教师的语言不当、繁杂、口手不相协调都是引起小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原因。

三、数学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把握概念教学的目标,处理好概念教学的发展性与阶段性之间的矛盾。概念本身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概念的确定性。由于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可能一直停留在直观形象思维上,因此,作为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但是,在小学生的概念教学,考虑到小学生的特殊性,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例如,对“o”的认识,开始时只知道它表示没有,然后知道又可以表示该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还知道“0”可以表示界限等。因此,数学概念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与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成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对矛盾。作为老师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应该明确概念教学的整体要求,还要把握好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目标。

3.2加强直观教学,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矛盾。

小学生数学学习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注重于直接经验的联系,教学中,对于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尽可能地利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教师借助于直观教学,运用学生原有的一些基础知识,逐步抽象,环环紧扣,层次清楚。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从而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即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生活知识,在此基础上又将其生活知识抽象为教学内容。

3.3遵循学习概念的特点,组织合理有序的教学过程。

概念的引入要注重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常用的概念引入。因为建立能突出事物共性的、清晰的典型表象是形成概念的重要基础,概念教学一开始,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直观手段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如采用实物、模型、挂图,或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实验,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知觉,丰富自身的感性认识。概念的理解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采取一切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便让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重视概念的运用,发挥概念的作用,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组成判断,进行推理、计算、作图等,能运用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小学生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生有着类似的学习需要,因此普校的数学教学有许多的原则和规律,课堂教学必须要井然有序,不能杂乱无章。

4.1结合生活,从实际中进行概念引入(内容的调整)。

普校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小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调动小学生感知觉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来自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从生活实际出发,就必须熟悉小学生的生活氛围。如在学习比较数值大小时,“2”和“3”的大小,可以把“2颗糖”和“3颗糖”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选择,当学生选择3颗糖时,可以问为什么会选择“3”,这样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比较大小的概念。还可利用小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比较熟悉的一些知识, 概括引出新的概念。例如: 在学习“平行线”的概念时,我让学生观察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黑板的上下边缘、桌子、门框的上下两条边、铁轨等,然后根据各例的属性,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黑板可以看成是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边可以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等。同样可分析出桌子、门框和铁轨的属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属性是:可以抽象地看成两条直线;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彼此间距离处处相等;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等,最后抽象出本质属性,得到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线是相互平行的。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是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去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学中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显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征性质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事例中归纳和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4.2利用直观教学法,补充并深化数学概念,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方法的选择)。

由于小学生受自身的影响,这就给教者留下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概念教学难以入手时,可以利用直观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如小学生认识“米”的概念时,首先通过观察米尺初步直观认识1米有多长,接着将米尺与铅笔、身高、课桌面的长进行比较,进一步直观认识1米的大约长度,然后让学生与同桌合作,用米尺量教室的长,这既是对米的概念的进一步强化,又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一次锻炼。测量桌椅长度、教室的长宽、身高等活动加深对米的理解,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学习。以实践操作加深概念的理解。

4.3 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目标,教师精心设计创设富有激情的教学情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自觉唤起学生对教师、对数学的兴趣,并以自觉的心态从事学习活动,宽松优良的学习环境又能解放学生的思想,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与交流。教师不要一味的传授知识,而要创设讨论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尝试成功的体验。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对于具有耳聋缺陷的小学生来说,使用合理的课堂教学媒体更显得举足轻重。

4.4教师应当提供适当的强化和积极的反馈。

小学生都需要表扬,有效的表扬应该是适度的,尤其是后进生只要通过一点点努力就能回答的问题,他们会很在乎的老师的表扬,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受到表扬也会使其产生自信和学习兴趣。另外表扬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课堂表扬并非一定要用口头语言,有时一个关爱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同样可起到激励表扬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小学生课堂的表现,还要关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特别要关注他们在社会适应进步和成长。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 第8篇

一、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建立概念的表象

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一种高级形式, 它是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和桥梁, 是形象思维的基础。影响几何概念学习的因素之一就是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的数量与质量。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太少或不典型, 学生的感知就会不充分或者不准确, 表象也就不可能丰富, 甚至会建立错误的表象, 也就难以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笔者认为, 有效的几何概念教学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帮助学生把握住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 剔除其非本质属性, 引导学生建立该概念正确的表象, 促进几何概念的有效建模。

首先, 提供的感性材料要注意形式上的充足性。如教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几组对比鲜明的长方体实物:大小悬殊的长方体;空心和实心的长方体;质地不同的两个长方体;颜色不同的, 等等。通过观察, 然后进行抽象概括, 撇开材料、大小、颜色等非本质属性, 而只注意它本身的形状, 从而明确了这些物体都是长方体。

其次, 提供的感性材料要注意内容上的完整性。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 既要让学生感知直角、锐角、钝角等不同种类的角, 又要注意变化角的大小和角的开口方向, 这样才能获得对角的清晰认识。

再次, 提供感性材料时要注意方法上的多样性。例如, 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 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正确和非正确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去辨别, 并在逐步判断的过程中帮学生完善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形成正确的表象。

二、利用生活原型, 构建概念的数学模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几何概念教学中, 笔者将“新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寻找生活原型的教学策略, 尽可能地将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 利用生活原型帮学生建立表象, 并且消除生活原型对学习数学模型的负面影响。

例如, 学生在学习高的概念时, 内心很难颠覆自己在生活中建立的关于高的表象——“像楼房那样矗立的就是物体的高”。可让生活原型为学习数学模型服务, 消除高的生活原型对数学模型的负面影响, 实现从生活原型向数学模型的质的飞跃。

首先, 创设比“哪座山高一些”的情境, 从学生在生活原型中积累的“水平为底、竖直为高”入手, 引导学生区分高与边的不同, 让学生知道山的高度不是其坡长, 而是指山顶到山脚的垂直高度, 初步让学生意识到“高”必须和“底”是互相垂直的, 又为进一步建立高的数学模型埋下了伏笔。

随后, 在学生比较两个三角形究竟谁高一些的时候, 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观察到的水平 (或近似水平) 的那条边当成底, 把与自己竖直相对的确定为高, 从这里引入了数学上对高的研究。当学生借助生活原型来解决谁更高一些的时候, 出现了冲突:究竟是哪一个高一些?学生通过辩论知道:观察的角度不同, 选择不同的底边时, 出现的高就不一样了。让学生体会到几何模型中高的相对性和多样性。

再接着, 让学生不转动三角形画指定的高。这个操作活动促使学生从“水平方向为底、竖直方向为高”这一生活原型中, 抽取“互相垂直”这一本质特征, 特别是让学生在“非水平方向的底”上作出“非竖直方向的高”, 这就排除了生活原型对数学模型的负面干扰, 帮学生确立了关于高的正确的表象——“与底边互相垂直的都是三角形的高”, 成功地从生活原型中的“竖直为高”过渡到了对高的本质认识。

这样的教学既利用了生活原型, 又成功消除了生活原型对概念学习的干扰, 深化了概念理解, 体现了数学模型源于生活原型、又高于生活原型的特质, 实现了由生活原型向数学模型的成功飞越。

三、组织有效的动手操作, 促进概念的形成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可以说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因此, 在几何概念引入过程中, 教师应以活动操作为切入点, 指导学生做到眼、耳、手、口、脑并用, 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 发展思维, 促进概念的形成。

现在的许多教师在几何概念教学时也知道要进行操作, 但只把学生当“操作工”看待, 不能做到由操作到理性飞越的操作, 这样的操作是无效的。操作只有放在学生认知的结点处进行, 只有让学生的思维紧贴着操作的历程, 才能成为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 这样的操作才是有效的。

1. 把握时机, 在学生认知结点处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旋图。毫无疑问, 这个认知螺旋中布满了很多的结点, 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在执教《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时, 学生根本想不到要用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 认为三根小棒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在学生的这个认知结点上, 笔者不失时机地给了学生第三根小棒, 让学生去围, 当学生发现无法围成时, 他们积极地去思考了其中的原因, 很快发现是第三根小棒太长了, 再问学生:是和谁比较太长了?学生对这一问题显得很茫然, 在这一认知结点上笔者让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操作, 学生在操作中很快发现是和另两根小棒的和比较太长了。显然, 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 我们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 手脑并用,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定向操作, 让概念的形成水到渠成。

为了确保操作的实效性, 不流于形式, 在操作活动中还需要教师定向的指导。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 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 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 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 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 以求实效。

如在执教《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 让学生用3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小棒围三角形, 在操作失败后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明明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幼儿园时一围就成, 怎么现在就围不成呢?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当学生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是第三根小棒是与3厘米和5厘米的和比较太长了时, 不失时机地问学生:为什么是把3厘米和5厘米的和与10厘米做比较?学生发现在操作的过程中是把3厘米和5厘米长的小棒放在10厘米长的小棒两端向中间搭, 这时搭不着, 从而为后面学生从操作中抽象出结论的思考指定了方向 (是拿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做比较) 。接下来继续问:10厘米的小棒太长了, 那么你们认为几厘米长的小棒就一定能和3厘米与5厘米的小棒围成三角形?从而让学生知道接下来的操作中只需把10厘米的小棒换成较10厘米短的小棒。这些为学生接下来的多次操作活动指明了方向, 让概念的形成水到渠成。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顺着学生的思维走, 教师灵活把握。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操作, 在多种数学活动中去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逐步建立表象, 促进概念的形成。

四、提炼概念的关键词, 理解概念的内涵

一般而言, 几何概念是用来揭示空间图形本质属性的确切而精炼的数学术语。其语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要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几何概念有完整、深刻的理解其内涵, 必须深刻剖析定义, 帮学生把握定义中的关键性词语。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时候,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有三个角、有三条边、有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再让学生观察判断一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层层递进, 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去提炼三角形概念中的关键性词语:三条线段。对于“围成”这个关键词, 因为高度的凝练性很难在学生中自然生成。为了帮学生建立围成的表象, 笔者进行了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个比方:“如果你家里有一群羊, 夜晚的时候, 你会把羊群赶进哪个羊圈里去?”并告诉学生当图形没有首尾相连时就不能称得上是“围成”。这样, 帮学生理解“围成”这个关键词并顺利地提炼出。当学生找出了这几个关键词时, 这个概念的准确揭示就显得呼之欲出、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概念时,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概念的要点和关键性的字词来进行, 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用红笔给这些关键词加上着重符号, 以强化注意。笔者还赞同有的教师让学生读概念时, 把关键词读得重一些的做法。这样, 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 又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运用恰当的变式, 把握概念的本质

所谓变式, 是指将概念的正例 (一切符合概念范围的具体实例) 加以变化, 提供的事例或材料不断地变换呈现形式, 改变非本质属性, 使本质属性“恒在”, 借此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形成概念, 防止学生片面的理解概念。由于概念所指的对象除了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以外, 还会在非本质属性方面有不同的表现, 在几何形体概念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变式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排除无关特征, 真正有效掌握概念。

例如, 在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中, 通过改变图形摆放的形式, 或改变图形角的大小和邻边的长短, 或改变图形的本质属性 (如对边相等但不平行) 等, 学生在判断和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一般图形表象所表征的意义。再如在梯形的概念教学时, 通过变换梯形摆放的位置、方向、角的性质等非本质属性, 突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一本质属性, 学生认识了梯形的各种表现形式, 留在脑中的梯形表象将更加鲜明、准确, 理解将更加深刻、概括。再通过梯形的反例, 故意变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从梯形到质变为平行四边形, 从而突出了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本质属性;最后变换“四边形”为“五边形”, 从而突出梯形是四边形的本质属性。

根据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调查, 发现许多教师往往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 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

有效的几何概念教学, 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帮助学生把握住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 剔除其非本质属性, 引导学生建立该概念正确的表象, 促进几何概念的有效建模。

上一篇:轻武器射击安全下一篇:学校保护环境倡议书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