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味教学中运用

2024-08-21

汉字趣味教学中运用(精选6篇)

汉字趣味教学中运用 第1篇

一、论题的意义和目的

微课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的种种优势使得它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发挥微课的服务于传统的识字教学作用,让凡有关低年级识字的微课,可作为教研活动,或作为教师参考,或作为课堂教学的复习巩固、补差补漏,这些都是我们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不可预知的领域。

二、全文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

全文由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下面简要介绍正文的内容:论文的中心论点是微课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然后分两个分论点,对微课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具体是:

(一)教学紧扣目标,巧妙设计

设计每个微课时,首先应结合本节识字教学的主题或重难点,有目标、有目的进行微课设计。只有精心创设微课,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体验。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我把识字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活动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二)延伸学习多样化,学生自我体验性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发明的那天起,直到现在一直被中国人使用。小学生对中国汉字的学习,不能单单靠几堂有限的语文识字课所能承载的。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我们语文识字教学要以教材中生字为依托,把学习的汉字作必要课外汉字延伸,寓于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形式把教材中生字变为学材,引导学生阅读和学习延伸。这时,利用微课的方式来延伸课外生字,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充分参与到识字教学中。

三、论文成果的创新之处

低年级语文识字微课开辟低年级识字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因为微课是教学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之一,制作微课制作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教学反思中,促进教师成长;利用识字微课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汉字的能力,适合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对于没有掌握该生字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进而掌握该生字;利用微课拓展低年级识字课堂,多数情况下是寓教于乐,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让他们释放出学习汉字的激情,体验到识字的欢乐。

我和曼宏老师共同写完这篇论文的时候,感觉条理上还不是很严谨、不成熟、不系统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谢谢大家!

[微课体验,趣味横生--微课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

汉字趣味教学中运用 第2篇

教学目标:

1、联系“心”、“妻”、“孝”、“育”“毓”五个字,理解几种造字法的含义。

2、了解“象形”、“会意”“形声”三种基本汉字造字方法,进一步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象形”、“会意”“指事”三种基本汉字造字方法,进一步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

联系“心”、“妻”、“孝”、“育”“毓”五个字,理解几种造字法的含义。

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所学的汉字是怎么来的吗?(师讲解“仓颉造字说”)

2、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汉字主要是有哪些方法来造字的。

二、范字为例,认识造字法

(一)象形造字法

1、“心”字来源和演变(相由心生的典故)

《说文解字》:“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凡心之屬皆从心。”

2、象形造字法

汉字这个庞大的家庭中,有不少字是我们的祖先根据事物的样子描绘出来的,实际上也就是简单的图画,也可以说汉字的造字从图画开始的,这类字就叫做象形字。

象形字是一种很重要的造字方法。《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根据实物的形状,画出实物外形的特征。

4、常见象形字的演变

(出示“日 目 木 山 马 刀 鱼 门”字的演变过程)

5、猜猜这些都是什么字?

(出示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学生猜一猜)

(二)会意造字法

1、从弃老到敬老:何谓孝(初始甲骨文的“老”“孝”以及楷书的“孝”)

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好像一位面朝左、长着头发的驼背老人,身前一孩子,以头扶持着老人。我们再把孝字分解开来: 上为老,下为子。

小的时候,可以这样解:上面老的连自己的完整都不顾,把孩子整个的庇护在自己身下,为孩子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全力使他们幸福、快乐。

长大了,上边的“老”字和下边的“子”字,又可以这样解:子字成了老字的全部支撑,“子”字把“老”字整个儿背了起来。也就是说子女要把老人照顾老人,安顿老人的责任承担起来,和老人相依为命、让他们安度晚年。

读歌谣记汉字:

侍奉父母孝为先,敬重老者教知礼。

送个斜丿当拐杖,孝子搀扶慢步移。

2、什么是会意字?

《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看字的形状可以知道某种实物形状,再仔细观察指点的部分就知道字的含意了。

会意造字法属于“合体造字法”.《说文解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同“挥”),武信是也。”将两个字合为一个字,呈现新的意义。会意造字比指事造字要广泛一些,会意字一般是合体字,它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样形体组合起来的,也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形体组合起来的。前一类叫同体会意字,后一类叫异体会意字。会意字以两体为基本形式,三体、四体的较少,五体以上的更少。

3、“妻”字的来源和演变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有:“妻,与夫齐者也。”(出示“妻”的甲骨文和小篆)

会意。小篆字形从女,从屮,从又。“屮”象家具形,又是手。合起来象女子手拿家具从事劳动的形象。本义:男子的正式配偶

4、小组学习“毓”“育”

(师给出“毓”“育”字的演变,学生尝试分析这个两个字的内涵和意思)

“毓”:生育,养育。

(出示“毓”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育” 生养:育龄。节育。生儿育女。

养活:育婴。哺育。培育。抚育。养育。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书育人。(出示“育”字的小篆,楷体)

(三)了解指事造字法

象形字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很少。实物中有些形状难画,而有些抽象意义又画不出来,有很大局限性,于是“指事”方法就产生了。

指事字属于“独体造字法”,《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看字的形状可以知道某种实物形状,再仔细观察指点的部分就知道字的含意了。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 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 」、「三」 「凶」„„等等。如这三个字

(出示“本 刃 甘”三个字的“说文解字”图):

三、回顾总结

汉字趣味教学中运用 第3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信息化社会的加速, 市场经济的空前竞争, 各种姊妹艺术相互交融, 互为贯通, 彼此借鉴。现代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同样在吸取各种新的营养, 如书法构形的合理性, 中国书法的艺术风格, 以及国内外现代设计的潮流和成果等等, 都是我们每一个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无庸置疑, 中国的整体设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加入WTO后, 国内商品要想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除产品质量外, 包装装潢设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借鉴国外设计的新手法, 新思想, 新理念, 新材料等, 使中国包装设计水平有新的突破, 来参与国际竞争。但是我们在借鉴国外优秀设计的同时, 一定不要忽视本民族最有特点, 最有代表性的东西。纵观历届“世界之星”评比, 中国的获奖作品大多证明了“民族的, 就是世界的”这一道理。在日本, 一些优秀的设计师早已把书法艺术融汇到设计中, 已形成了日本的包装设计风格, 这样的设计主题突出, 传递信息准确, 视觉冲击力强, 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从而唤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最有达到促销的目的。日本人非常喜欢中国的书法, 对中国汉字书法研究得非常透彻。早在唐代中国书法就传到日本。日本人通过反复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书法艺术形式。日本设计师广泛采用书法字体进行创意设计, 水墨文化在商品包装上得到很好体现。书法字体因其产生的年代不同风格各异, 将其应用在装潢设计上效果独特。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能够充分体现商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创造过程中, 设计师充分考虑商品本身的特征, 并注意与其它设计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字体设计或潇洒流畅、泼墨自如;或清新儒雅、端庄秀丽。形式多姿多彩, 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能够为画面增添无穷的魅力。我们可以在日本包装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神韵。中国是书法艺术的鼻祖, 可在设计上日本却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这是引起中国设计师重视的问题。

一、平面图形设计与书法构成学原理

(一) 平面图形设计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过程

人类的意识过程, 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 而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因此可以说, 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 符号是思维的主体。平面图形设计, 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 在二维的空间中对物象的位置、比例、相互关系的筹划, 无疑, 这也是一个思维过程。但同时, 它又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思维过程。这是一个开始于设计者, 延续到受众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 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图形。

(二) 书法是经过设计的图形

汉字的目的是承载信息, 而汉字书法本身即是中国人在二维空间中对点画挑选、组合、转换、再生, 使之代表一定信息的产物。从符号学原理分析, 汉字是一种符号, 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由于书法演变至今已变得十分抽象, 洗练, 所以将书法承载着的原始信息还原出来的过程本身, 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 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这种还原的结果不是文字, 是一种加入人的思维的奇妙产物, 一种特别的平面图形。更多地发掘书法的特征, 更准确地运用书法承载的信息。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 图、文、色是构成一件作品的基本元素, 而图形、文字则起到主导作用。文字在设计中越来越重要, 所以就要求包装设计人员无论在图形、文字、色彩等都要标新立异, 在构思上力求新颖别致。有些设计往往徘徊在美术字的变化, 而对书法艺术却很少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当然美术字有其自己的优点, 它有整齐、规范、严谨之美。但是有些包装设计过分讲究严谨, 又显得有些呆板, 缺少人情味, 达不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而书法艺术则能够弥补这些不足。采用古体字能使人对包装商品产生一种名贵、古色古香的感觉, 特别适用于古董、首饰、玉器、土特产品的包装设计;采用正书体则会给人一种现代、庄重、匀整的感觉。字体有结字平稳, 笔实墨沉之特点, 适用于多种机电产品, 轻工产品以及食品、饮料等;采用篆书会给人以雍客大方、古朴高雅的品质, 字体有筋骨丰盈, 遒劲圆转, 富有金石之意味;特别是篆书的抽象趣味性在近代的篆刻上常常被加以艺术化, 所以, 在现代的应用美术中, 尤其是国内设计者多把篆书应用于贺年卡、请柬、徽章、图案等方面。隶书的强弱虚实, 俯仰向背, 肥瘦方圆, 大小主次之风格;草书的体势放纵, 轻重缓急, 婉转奔放、连绵回绕, 给人有意动神飞之意境;行书的浓淡相映, 动静兼有, 有阳刚之美。草书字体行书同样灵动活泼, 还兼具有字形易识, 书写快捷等特点, 在烟酒包装、书籍装祯、广告招贴等方面使用较多, 书法艺术中的这种美感都有助于我们对所要设计的主题进行更深的发挥, 以取得更好的设计效果。总之, 书法艺术的恰当运用, 会给人以极高的审美境界, 即使是不懂中文的外国人也为之倾到, 它的美和感染力是美术字所不能替代的。

设计师借平面图形设计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 以达到其指导或是劝说的目的;换言之, 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 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 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美国设计师普罗斯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 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人性的概念在今天已经广义化, 如何使我们的本土文化得以体现?还原书法的原始信息应该说是一条捷径。在追寻书法本源的过程中去体会中国文化, 其本身就是在提高设计师文化修养。这样, 我们在作品中体现本土文化就不是一件难事了。现代图形设计是对文化的认同, 而不是简单的对符号或图形的认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 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 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这才是运用书法进行图形设计的精髓所在。

近几年, 书法艺术越来越被设计界所重视, 一些优秀的包装作品应运而生, 这些作品不但使消费者欣赏到了书法艺术之美, 而且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我国许多茶叶包装, 在浅绿色的底子上草书或行书一个茶子, 右下部再配上一杯清纯的茶水, 既在装饰上起了很好的效果, 又同商品的本质很协调。一些书籍的封面设计, 特别是传统文化份量较重的书籍往往都由书法家题写书名, 再加上少许美化, 很具有典雅、内涵丰富的品质。在一些风味小吃、方便食品包装, 文字排列变化丰富, 追求活泼、跳跃、动感的表现效果。在电子信息产品包装中, 一般使用简洁、时尚、醒目的字体, 配以灵活多变的排列形式。体现商品的时代特征和高科技特色。这是都充分应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装饰美而取得的很好效果。书法艺术的运用使整个设计突出了商品高贵、典雅、简约、时尚的设计风格。

再者, 由于商品品牌的定位、产品定位、消费者定位的不同, 书法艺术也会有所不同。如男女化妆品类、酒类、香烟类、食品类等等。追求书法字体气势奔放、笔墨飞溅的艺术效果;追求字体在快速行笔运墨中的飞白苍劲之美。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轻松自然而带有人文色彩的情调, 让人体味到其中深藏着的文化内涵, 达到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美。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标准化、统一化、批量化的包装设计将日益受到冷落。它们令人感到单调乏味、千篇一律, 少生动性和多元性。男性包装书法则要粗犷豪迈, 女性则要典雅柔美、儿童用品、旅游产品的包装字体则要天真稚拙, 生动活泼, 明快欢跃, 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感, 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等等。这些包装设计中书法的运用恰当与否, 需要包装设计人员深入生活, 注重调研, 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 只有这样, 才能大大丰富我们的设计构思和设计语言, 使作品更具特有的艺术魅力。

二、结语

大量事实说明, 汉字书法的特别设计, 在艺术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所占的份量还越来越多, 已经成为现代美术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同时也说明了具备汉字书法艺术的学识和修养, 对于设计才智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说明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途。现代设计中, 无论是包装、装饰、标志、书籍、招贴、广告还是环境设计都可以借鉴汉字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 拓宽现代设计领域。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应当重视汉字书法艺术的学习和修养, 坚持汉字书法基本功的学习, 坚持对汉字书法美的探讨和应用, 让抽象的汉字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产生更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孟滨.中国书法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J].包装工程, 2008.

[2]秋文.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M].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 第4篇

人们都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首先, 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内容,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我想,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也算是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首先,要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其次,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由于生成活动创造空间余地很大,强调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的弹性计划,对教师综合素质水平要求很高。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灵活而有弹性的计划,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主题预设和生成的有机融合。所以,我们要从本地、本园的课程实际出发,对预设和生成的主题活动作适宜性分析,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基础上选择和拓展主题,并将预设和生成的主题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兴趣是生成活动的前提。当我们发现孩子们都对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可确定有生成主题活动的可能性。但在关注兴趣的同时,教师应该考虑幼儿的即时兴趣是否与其发展需要相一致,和社会需求相一致,是否值得我们去生成和挖掘。

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 第5篇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素养绝不仅仅是对信息传媒的认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等低级认知技能,而是综合运用信息操作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的解决能力。” 即在信息素养的诸要素中,与信息知识、信息意识相比,信息实践能力始终是处于核心的地位。而纵观我们当前的信息教育,由于对知识、技术的过分强调,而导致学习者不能充分享受信息文化的成果,也远未发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活、改造学习、提高学习生活质量的潜力。从这个角度讲,加强学生信息实践活动,使其能具备驾御信息文化自由于信息社会的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也是当前信息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生的信息素养既包括技术层面(人们搜索、鉴别、选择、利用信息,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包括人文层面(人们对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自我发现习作中的错误和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讲评,指导学生如何去修改作文,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上作文评改课之前,教师选出反映共性的好、中、差的作文数篇,上课时在实物投影机上投影出来,由教师示范修改或师生共同对文章内容、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进行评改。评改过程中,展示修改的每一个步骤,把原文和修改稿进行对照,使学生对正误了然于胸。这样不仅能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作文评讲的质量,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超空功能,形式多样,有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确立中心。有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明确主题,有设置悬念,引发思考,确定观点,有创设情境,置身其中,确立论点。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能够直接作用与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拓展了生活视野,积累了写作资源,引伸发挥,扩大目光审视的范围,透过表面现象,深入开掘本质,其深意便会自然的显露出来。利用信息技术,指导观察,抓住特点,写得具体。根据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原则,课程应体现信息的获取,加工,运用,侧重于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处理信息的工具使用。学

地理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 第6篇

上丰中心学校

一、利用电教手段直现美的形象

美的来源在于形象直观。黑格尔在《美学》中认为“形象是美的母体”。美感教育离不开形象,离开形象 对视觉的直观刺激,美感教育必然是虚无的。在政治课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是渗透美感 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投影、幻灯、录像、VCD影碟等多媒体协助下,课堂上同学们随时都可感受美的形象,在自然、社会千变万化美的形态中把握美的真缔。

在讲授初一地理课“我们伟大祖国”这一课时,为激发同学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 德情操,增强他们对形象美的感悟能力,我从美感教育的感性认识角度来设计这一节课。伴随着柔美、悠扬的 旋律,一幅幅画面通过录像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风光明媚、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天蓝水澈、野趣盎然的九 寨沟;气势恢宏、人杰地灵的东岳泰山;波光粼粼、水美鱼肥的太湖美景……随着同学们一阵阵惊喜赞叹,他 们陶醉于我们伟大祖国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中,爱国主义情感激荡胸襟,美的情致油然而生。通过现代电教手段 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让同学们在美的情境中净化纯真的心灵,在美的氛围里升华质朴的思想。政治 课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营造审美意境,一方面使同学们深入地掌握课本知识,增强德育功能;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美感领悟能力。在这德育、美育双向交汇过程中,现 代化的电教手段起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中介作用。

二、利用电教手段感悟美的声律

美的感受、美感教育是个多维体、全方位的感知过程。形象直观作为美感教育的起点必然要向广阔处拓展,向纵深处深入。对听觉系统而言,感受美的只能是声律美,尤其表现为音乐美。现代化音响系统进入政治课 课堂无疑为教学情趣的渲染、审美情感的激发、声律美的感悟起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

在初一地理课“集体力量大”这一课教学中,为了营造团结向上,众志成城的教学情境,我选择了音乐 导入的手法。我用VCD影碟光盘播放了流行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随着激昂的旋律,跃动的音符,同学 们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在音乐美的情境中得到陶冶。同学们进入教学情境,我也因势利导地引入正课。在教学过程中讲述“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问题时,我又利用影碟机播放了一首MTV《团结就是力量》。明晰的画面、铿锵的节奏、气势磅礴的主题,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知识结构的理解,同时在雄浑的音乐意境中领略手手相 连、心心相映的崇高美。

地理课要有感召力必须具有感染力,具有感染力必须渲染音乐美的教学情境。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现代音 响系统拓展了学生音乐美感的欣赏和感悟能力,增强了政治课的感染力,使德育和美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在道 德感化中熏陶美的情趣,在美的境界里陶冶美的心灵。

三、利用电教手段剖析美的结构

美感的欣赏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在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不断丰富和逐渐积淀,美感教育必然由感性领悟发 展到理性剖析。分析美的结构是理解美感教育不断深化的表现。现代化电教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剖析美感生成 的主客体结构起着极重要的负载作用。运用电教手段,在理性剖析层面上,一方面理解审美对象的自然属性,社会背景和内在结构;另一方面理清同学们审美心理结构,激发更深层的审美愉悦感,使美感教育达到一个更 高阶段。

在初二地理课“奴隶社会科学文化成就”这一课的讲述中,为了使同学们对奴隶时代文化成就有形象直 观地认识,我从激发同学们的审美情感入手,用投影器放映了古希腊雕塑精品《断臂维纳斯》的图片。同学们 掩饰不了失望的神情,显然他们没有相应的审美底蕴,没有找到美感支点。我及时通过录像向同学们强调古希 腊审美观点“美的表象呈现人的光辉”。法国罗丹在《艺术论》中强调:“维纳斯惊人的美不在于媚俗,而在 于清俊的面庞下体现女性的自尊,人格的高贵。维纳斯的意义对历史而言不亚于《人权宣言》。”同学们了解 维纳斯塑像的内在结构和历史背景后面又重新注目于图片。我接着向同学们分析审美心理结构,美在于无限和 有限的统一,在于残缺和完美的辩证,美不仅在于赏,而且在于想。维纳斯臂断了,残缺了,但却给人提供了 丰富的想象余地,残缺的维纳斯在同学们审美心理中完善起来。我用录像播放了多组艺术家重塑双臂的维纳斯,冷峻的、沉思的、羞涩的、行动的……一千个欣赏者就有一千个心目中的维纳斯。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对美 感结构的分析让同学们由被动的美的欣赏者发展为美的发现者和美的创造者,更深入地体会美的情致。另一方 面利用电教手段介绍艺术品的历史背景,拓宽了同学们知识视野,强化理性分析,使智育和美育达到和谐的统 一,在美的情境中,深刻地认识到奴隶创造了人类早期文明的知识。

四、利用电教手段体味美的神韵

美的神韵是内涵与形式共同创造出来的有机结构的灵魂,是审美情境中的最高境界。神韵在美的意境中具 有含蓄性、联想性、无限性、象征性等特点。在政治课美感教育的协助下,在优美音律、鲜明形象中,美的神 韵飘然而出。

神韵美的体味在于想象力的丰富,扩散型思维的拓展。在初二地理课“封建社会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 这一课中,为体现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在艺术作品中的显现,我通过录像机向同学们放映了著名画家达 ·芬奇经典作品《蒙娜丽莎》的专题片。在放映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对蒙娜丽莎的微笑很感兴趣。有同学问我 微笑中隐含着什么?我结合课本内容阐述了《蒙娜丽莎》的历史意义,指出一位资产阶级女市民朴素的衣着,慈善微笑表明新兴资产阶级的自信和反封建的人文主义精神。当即有同学表示反对,认为答案不仅如此。我收 集了同学们的反馈信息,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是慈母的关切,有的认为是思念亲人的真情流露,有的认为 是领略自然美景的愉悦,甚至有的认为是达·芬奇变型自画像,微笑是自嘲意味。针对同学们的理解,我做了 总结,《蒙娜丽莎》为什么魅力永存,微笑为什么永恒,关键在于这一幅画的神韵美,微笑之中留有广阔的联 想余地,在同学们审美体验中,结合各自审美心理结构,会得到各自不同的美感。同学们在美感教育中,通过 联想体验艺术作品的神韵美,在有限的画卷中感受无限的美的世界。

神韵美在美感生成中除体现联想之外,还表现为深刻的象征意味,象征载体越浓缩,象征空间越广阔,神 韵美的体验就越强烈。在初一地理课“不忘师恩”这一课教学中,为表达对老师的崇敬,我用影碟机播放流 行歌曲《好大一棵树》。随着流动的画面,动人的旋律,我很自然地把“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的大树演 绎成老师的象征。随即我问同学们,大树除老师之外还象征着什么?同学们凝神思索,纷纷说出自己的理解,有的认为象征质朴的农民,有的认为象征辛勤的劳动者,有的认为象征历史沧桑的祖国,有的俏皮地认为没有 象征只是一棵大树。在总结中我找出象征歧义性正是美感教育的神韵所在,神韵美的体味是美感教育的升华。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配合下,同学们在美的情境中感悟美的神韵,在想象体味中体验人生。

上一篇:澳门酒店面试自我介绍技巧下一篇:南非商务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