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024-07-11

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精选8篇)

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1篇

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学科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

2、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强化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3、善于创设语言情境,能用英语组织教学,激发并保持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有学法指导方案。

4、知识容量和密度适中,深浅有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体现学法指导。

5、知识讲授正确,注重渗透德育思想和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题目,有典型性、层次性、探究性、开放性。适当补充相关的情景材料支持学生学习,注意学科与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

6、教法灵活,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知识的运用和技能训练,注重语言能力培养,教师要时刻注意吸引学生学英语的兴趣,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语言练习活动,7、恰当运用图画、实物、音像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课堂教学效益好,让学生全感官参与学习,练习方式不少于6项,学生活动面不低于95%

8、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知识衔接自然,课堂教学环节转变为,情感——问题——探究——反思——提高。

9、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意识地学法指导,课堂信息反馈及时,处理问题应变能力强,学生参与教学的面广、参与的形式多、参与的程度深,学生善于交流、合作,勇于质疑。

10、评价中肯且有激励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重视教师、学生、小组等多元化评价。

11、语音语调纯正,英语口语较流畅,能较多地使用英语教学,语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教态自然、仪表端庄。

12、板书设计布局合理,书写规范,富有启发性。

13、课堂英语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法上有一定收获,学有所得,体验成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14、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去,能用所学英文进行交流,完成教学内容,体现英语教学的特点。

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2篇

桃源县第三中学 翦素芬 职务:高中英语教师 职称:中二

在21世纪地球村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而掌握英语则是首选。英语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是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最近,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将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英语教学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下面谈谈新课程标准下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问题。一,从教师角度来评价

1,教师的英语口语;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和交际性,英语教师的口语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正如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嗓音一样,英语教师要有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样就让学生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这就是流利的英语口语的魅力。

2,教师的情感因素;

情感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与科学的教学评价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英语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语言与人的心理发展、文明发展相联系。另外,教师与学生从事教与学,都是带着情感的,而这种情感差异也导致了教与学的差异。英语教学脱离不了情感。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时,我们更要注意情感,要注意人的心理体验。教师上课时,要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要带着积极的情感来工作,关注学生的进步,善待学生,给学生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3,教师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艺术使课堂生动有趣。如:新奇引趣法,口决法简化法,竞赛激励法,启发法等。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是与他们的学习策略相关的。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我们反对把英语课上成语法课,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学语法。中国人学习英语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问题是不要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

4,教师的课件含量;

现在的英语课件一般要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因为他们的普及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效果一定会更好。如洪恩软件《从零开始学英语》就运用IT技术,把英语学习的情景设计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意,其制作的光盘,图、文、声、像并茂,学生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们可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独特性。例如,我们可以制作这样的课件:布置一个展览中心,computer等包含最新词汇的科技展品,可让学生用鼠标拖动放在展览中心的某个位置,让学生通过自己创意练习“intend/plan to do”;“There-be„”等句型,操练词汇。在这种练习中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其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同等发展,创新意识也孕育在他们对美感布局的实践操作中。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他们可以自主地决定个体的学习进程,可以自由地选择各自的学习策略。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浓厚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形成了学生优化的内部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与优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特点获得不同的成就。二,从学生角度来评价

1,学生的积极参与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要铭记:课堂是学生的。

2,学生的英语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那么学生应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而要用英语来思维,用英语来交流,以达到增强语言实践的能力。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维的习惯。正常的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这就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英语课就是一个展示学生自我的绝好的平台。3,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有某种程度上的创新思维,这样的英语课才是真正的成功课,达到了理想的高度。

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3篇

一正确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关系

首先, 必须正确理解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法规性文件。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和目标观, 从而更好地指导历史教学。

其次, 课程标准规定的是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 教材不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依据, 而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 广大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教学实际出发, 对教材内容进行增、补、删、改, 确定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 又有利于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的教学内容。要改变那种单纯“教教材”、死抱教材不放的旧观念, 要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用活教材。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学理念与评价

第一, 以人为本, 是中学历史课改的根本理念。中学历史教学要尊重学生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 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人性发展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 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 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等方式, 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师来说, 不仅要在专业素质方面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 把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且能综合地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要明确新课程改革是中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 必须关注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变化, 教师应成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动者, 组织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营造课堂真实情景的导演。

对学生而言,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使学生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与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 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以及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这就要求中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 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 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学会交流与合作, 具有团队精神, 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能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愉悦的氛围下得以良性发展、不断提高。

第二, 新课标下的历史课程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要打破评价的思维定势, 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正确、公正、全面完善的评价体系。

当前历史教学评价主要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评价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淡化德育教育;评价方法单一;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影响。而正确、公正、全面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学改革, 所以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评价应该使评价内容、主体、标准、方式多元化, 不仅是由专家来进行评价, 也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教学参与的评价, 同时也要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在评价目的上, 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而不是以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其学习成绩高低的唯一标准;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宗旨, 通过评价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

在评价内容上, 历史课的评价不能仅限于学生成绩, 还应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及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 必须努力实现从封闭性考试向开放性考试的转变以及从纯文本考试评价向多种评价方式转变。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评价, 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和真实情景来表现他们的学习成效, 这样既能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又能揭示其态度、责任感、合作精神等非认知行为。这正是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的素质教育模式, 也是一种更为直接、更为真实、更为有效的评价方式。

我们相信,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 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 中学历史教师的认识更深刻, 教学改革会更有效, 从而真正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

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4篇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英语教学 评价 实践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教学评价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诚然,与其他课程相比,英语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评价有其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一、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维度

1.基本理念

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富有实效的交际活动,使学生通过英语活动,掌握基本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是英语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英语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参与、表达、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同时,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教学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

2.基本维度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应当关注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环境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能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英语活动之中,学生是否对英语有较强求知欲;应当关注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能否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应当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使学生有效地经历英语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应当关注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英语知识,使得不同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着不同的发展。我们要在“应当关注”中开展两个方面的评价:(1)学习方式。教师能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是否体现积极交际、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2)思维发展。教师能否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事实上,英语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能够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组织教学。

二、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评价的所持原则和所用方法

1.所持原则

英语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学中,我们所开展的教学评价要体现人本主义思想。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多年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总是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实际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都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同时,开展英语教学评价要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推出的新的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表述,那就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评价中,一定要看教学是否能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所用方法

传统英语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往往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及考试改革的发展,我们必须考虑与时俱进的评价方法。我们既要运用形成性教学评价,也要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检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对外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要对他们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就是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发展性外语教学评价是指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是一种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一种着眼于未来、侧重于发展、有利于改进的评价,课堂中学生得到的评价,不是以选拔和甄别优劣为目的,而是以辨析、诊断、激励、导向为主要功能的评价。教师要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就是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结合,是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深化和发展。

总之,英语课程的评价要体现评价的多元化,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渠道获取教学信息和资料,帮助教师更全面、客观、科学地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马俊明.英语教师的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Flaine Tarone.论以学习者为中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6]徐勇,龚孝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5篇

【摘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与课程三维目标相对应,教学效果的认定也要分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认定、过程与方法认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定。

【关键词】 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

所谓效果是针对预设的目标而言的,课堂教学的效果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考核目标而言的。

较简单的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是计算出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其中的效果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未考虑教学的效益——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投入的概念太广泛,外延太大,所以这种计算方法在教学评价中不好操作。确定教学效率的高低我们更趋向于用下面的公式。

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教学效率=每个学生的实际目标达成度之和/全体学生的应达目标*100%。界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要有一定的时间尺度和目标达成比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学生都达到教学预设目标,这自然是最高效的教学。但是时间尺度与目标达成比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即时间越长,目标达成的人数越多,在相同的时间内,不同学校和班级的学生达成目标的人数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综合考虑时间尺度和目标达成比率不利于准确界定教学效率的高低,为了“效率对比”操作的可行性,我们把时间尺度确定下来:一节课时间(40~45分钟)。余下的工作似乎好做了,评价者可以通过测试来认定目标达成的人数或比率,但是,对同年级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群体(班级)来说,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指标应该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教学高效课堂的认定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

一个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有很大差别,教学设计要让所有学生都达到既定课程目标是不现实、不公平、无益于优秀学生发展的,专家的建议是考虑60%~70%的学生。这里不是说让教师不关注那余下的30~40%学生,教师也要让这些学生有所提高,只不过在限定的时间内这些学生学习未完全达标。

在省、市级优质课评选中,为了更好地甄别教学效率的高低,组织者安排上课教师教授同样的内容,虽然班级不同,但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相差不大;在这样的条件下,效率评价工作就相对简单和公平了——即分析或测试教学目标的达成比率是否落在60%~70%之间。因为优质课评选是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包括教学效果的评价),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只是考虑教学效率这一个因素,还要考虑如教师的精神状态、师生互动的情况、普通话水

平等等。

对中学教学效果的认定是计算中学教学效率的前提,如何来认定教学效果呢?以什么为标准呢?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放在首位的自然是中学《国家课程标准》、《学科内容标准》和《学科考核目标》。

中学的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的。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分析比较、归纳、提取、推断、计算、调查、模仿、操作、应用和迁移等技能。

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与方法。想让学生获得预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要鼓励学生去收集、历经、体验、观察、操作、设计、梳理、探索、尝试和参与。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教学是

学生知识和技能生成的过程,而不是老师灌输知识的过程,没有好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不深刻的,也就谈不上技能的培养了。

初中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中有一项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数列。两位老师的设计如下表所示:

教师甲的设计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探究过程和知识生成的过程,并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乙注重讲授结果的展示,教学过程设计过于简单。两位教师教学效果的高低是可想而知的。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预防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高明的医生不是会治病的,而是会防病的;同样,最高明的老师不是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是采取较好的教学方法预防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自己、他人、对自然、对文化以及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备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究学科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学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团队意识、法制意识、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师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去影响学习主体,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和教师营造的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行动中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一方面,知识、技能的获得是课程特别是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和发展基础。但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如果不能和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素质培养协调起来,抛开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养成,就会变成机械的训练和记忆,这样基础教育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价值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甚至完全丧失或适得其反。另一方面,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必须以相应的知识技能的获得为依托,与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统一起来,才能落到实处。离开知识技能的获得来考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只能流于空谈。

有位班主任,一开班会就对学生进行说教:要尊重别人,处理与老师或同学的关系时要换位思考,要有集体主义观念云云。半个学期下来,几乎没收到什么正面效果,一部分学生甚至一听说要开班会就心烦。后来学校聘请了一位盲人音乐教师,这位教师多才多艺,擅长古筝、二胡、竹笛、箫等乐器的演奏,歌也唱得好。尽管如此,他来校授课后的一段时间里,班级中没几个学生尊敬他,学生欺他是个盲人,在音乐课上有的睡觉、有的写日记、有的写数学作业、有的随着他的伴奏阴阳怪气地唱着歌,…。

改变缘于一次看似简单的游戏,离下课还有5分钟,班主任宣布,音乐老师在下节课前要与同学们做个游戏,同学们听后都很兴奋,出于好奇,他们想都没想就同意了游戏规则:在课间10分钟内,不论你要做什么,都要紧紧闭上或蒙上自己的眼睛,暂时成为象音乐老师一样的盲人。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摸索着、嘻笑着散去;有的去厕所,有的去办公室,有的坐在教室里。上课铃响起的时候,教室里只有七八个同学,随后的几分钟内,已睁开眼睛的同学们陆续进入课堂,没有笑容,没有喧闹,一声一声的“报告”怯生生的,几个大男生经过老师面前时,不约而同地向音乐老师深深鞠了一躬,有女生偷偷地抹泪。

后来一位女同学在作文中写道:那节音乐课上,我们学唱了《长江之歌》,用前所未有的认真和深情,体味到合唱的美、和谐的美、协调的美、《长江之歌》的美,我们懂得了很多很多。……

由此可见,过程和方法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割裂三维目标,不能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不能忽视过程与方法而让学生机械性识记和模式化操作。对于这两点,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出来。

与课程三维目标相对应,教学效果的认定也要分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认定、过程与方法认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定。相比较而言,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的认定要容易一些,利用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综合检测试卷或实验操作大致能够认定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而对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认

定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认定结果不能简单量化。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水平高的老师,从长远效果看,其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一定较高。根据这一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基本上可以这样认定:在生源质量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学生成绩在高位稳定的老师,其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效果一定很高。

根据评价多元化原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应有他评、自评和学生评价,三者较合理 的权重依次是70%、10%、20%。

他评是指随堂听课人员或进行学习效果测试的人员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人的主体应该是同学科的老师和专门从事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在评价量表(例表一)中,要体现出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量化各环节的分值。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测试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对一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测试时间距离上课时间尽可能短,一般当天测试;二是标准化测验,测试内容是一学期或一学年或几学年学生学习的内容,可单独进行,也可以与阶段性考试卷捆绑在一起。测评采取百分制,测评对象的均分在“他评”中的权重占20%左右为宜。因为同样一节课,对不同生源质量的班级来说其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评的结论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看教师是否因才(学生)施教。

例表一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表(他评)

总得分: 定性 评价 与建 议 等第: 85 分以上:优秀 75~84 分:良好 60~74 分:合格 60 分以下:不合格 要提高他评的信度,最好是让相同的评价群体利用不同的学校班级对同一教师作多次 评价,但是这样的方案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他评的结果大多由评价团成员商定或取平均值。自评的内容与他评的内容相同。学生评价量表要单独设计(例表二)。与上述三维目标相对应,评价内容侧重于老师的 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和情感价值取向。为得到较为真实的结论,最好让班级所有学生参与评 价、让不同班级的学生参与评价,最后计算出平均量化值。例表二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评 价 学校 学科 内 容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班级 时间 满分 10 10 15 15 20 10 10 10 得分合计: 满意程度: 得分 对教学工作有热情,讲课认真、投入。老师上课生动,语言亲切,我有兴趣,喜欢老师和他的课。以学生为本,课堂中老师能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的学习和反映,平等 对待同学。老师能引导我们围绕问题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同学们能主动积极地思考、回答、讨论、发言。讲课思路清晰,阐述准确,讲授内容能够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老师知识丰富,能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老师对我们的评价以肯定、鼓励和表扬为主,使我们学习更有信心。讲课方法多样,操作教学媒体熟练。在教学或情感方

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6篇

英语新课程标准评价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本文从英语自主学习的心理素质、语言能力、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教与学的`环境等若干策略出发,分析阐明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从而论证了英语教与学的评价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作 者:张艳丽  作者单位:襄樊市第八中学,湖北襄樊441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7 “”(20) 分类号:H3 关键词: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   评价体制  

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成绩评价;体育教学

摘要:中学体育成绩的评价是中学体育教学与管理的重要环节,其评价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中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落实和新课程标准目标的达成与实现。在分析传统体育课学习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体育成绩评价操作方案的具体案例,以此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和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成绩评价由传统单一的技术、技能评价转向多元综合评价,淡化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已成为现代体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作为体育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使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预测、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更注重“健康为第一要素”,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提出了三维评价要求:一维:体能,即人体的质量,它包括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心理发育水平,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二维: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精神;三维:学生学习努力程度,包括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状况。本文就提出的多元化具体评价方法,来解决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单一化问题。

2、传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弊端

我国对体育课评价研究起步较晚,缺乏较为科学的评价方法。传统体育课成绩评价根据以往中小学体育大纲的要求:体育课成绩考核,采取四段结构考核,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占40%,运动技能占30%,体育基础知识占20%,出勤表现占10%,,鉴于这种结构考核有如下弊端。

2.1体育教学目的.与评价手段不一致

体育教学进行考核的目的,一是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二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达到教学目标及反馈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考什么就教什么,把考核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对待的现象,这不符合“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忽视了激励与发展功能,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与社会适应能力。

2.2强调“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评定,忽视学生发展的综合评定

传统的四段结构考核中“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部分”和“运动技能”是考核的重点,这种重学习结果的考核,轻学习过程的评价,重学生技术技能的成绩要求,轻学生能力的培养,重体育运动的社会需要,轻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重课程的统一要求,轻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过分强调了体育的生物学功能和考核评价标准的甄别、筛选和评判功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评价目的是造成评价的内容单一的主要原因。其评价内容仅体现加强体能、技能及运动知识的评价,忽视了学生通过练习是否有进步的评价,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2.3体育成绩评价内容单一,重定量评价,轻定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对“高度、远度、速度”等方面内容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的运动水平,在对“运动技能”评定时也是以定量化进行评价,如篮球投篮命中次数,乒乓球推挡有效个数,排球垫球成功次数等,这种定量化的指标是千人一律的标准,存在着不公平性。如果不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定性评价,就会使学生难以形成稳定的运动参与意识,同时也会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影响。

2.4体育成绩评价形式单一,忽视了学生自评与互评

在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始终是处于被评价的地位,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学生已有学习成果的检验上,属于下结论式的评价,根据学生考核结果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它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全盘的肯定与否定。造成对运动能力强的学生不用多练也能得高分,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及格,挫伤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中学体育成绩评价新思路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科学而合理的三维评价体系。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过程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同时在评价的方式上除了师评外,还要采用自评与互评的评价方法,为学生建立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评价机制。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及操作的便利性,采用了五段结构考核法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量化考核,如表1:

3.1体能的评价

体能部分成绩包括:体质测试标准项目成绩与进步幅度成绩之和。体质测试标准项目的成绩是体质测试标准项目成绩和除以项目数*30‰进步幅度成绩是由体质测试标准项目的原始成绩除以现测成绩的总和除以项目数*10%构成,体能成绩的评定,能客观地描述每一个个体,这种评定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既具有统一标准的评价,又有进步幅度的评价,从而能全面、客观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评价。进步幅度评价充分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成绩上升幅度越高,难度越大,所得分值也越高,每一名学生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能得到相应的分值,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公平性、竞争性。 3.2运动技能的评价

运动技能的考核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高中选项教学的实现刚好能适应不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不同爱好,因此在技能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小组评的综合评定办法,在内容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既增加了学生的互动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乒乓球反手推挡考核时,有达标评价标准与技评标准,同时在对反手推挡的技评上进行师评、自评、小组评,最后两项相加形成一个最终的评价成绩。如表2、3:

3.3体育知识

学习体育知识有助于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加强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体育素养,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及时较好地处理体育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科学地从事体育锻炼。这也是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从而提高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科学性的必需条件,因此把体育知识纳入学生体育成绩考核非常有必要。体育知识的考核包括健康理论课的考核及平时体育课堂上的有关体育知识的掌握,健康理论课的知识一学期一考核,既可以采用写小文章,也可以采用考试形式,这由所任课的老师决定;体育课堂上的有关知识采用提问式,当堂回答并做好记载。

3.4态度与参与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严格考勤制度,学生要遵守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常规,教师根据学生遵守常规和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与表现,评定学生的成绩。”尽管出勤和表现不能反映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但是它却是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心理状态的重要依据。因此,把出勤和表现作为中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平时上课时做好学生的各种考勤记载,期终结束时根据考勤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运动参与由各锻炼小组进行互评以学生参加校活动及校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次数来评价学生。

3.5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学生情意表现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学习中的情绪调控能力、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学生合作精神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学习中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具体评价操作时以学生自评与小组评为主。

4、结论与建议

新课标下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科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地设计体育教学成绩的评价系统,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还能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体育成绩评价操作本着实用、简单、易操作为原则,可以与体质测试的软件相结合,进行评分统计,用EXCEL的涵数进行统计将带来更大的便利性。

参考文献:

[1]姜明,罗莉新课改下的中学体育课评价标准,体育科研,(4)

[2]王景波,我国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8)

[3]李丽,郝刚领,“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探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8篇

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1. 用《评价标准》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面对新课程的高标准和学生学科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成果表明, 可以通过“教、学、练、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构建高效和谐的课堂。强调重视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发展潜能、要求进步的愿望和收获肯定及赞誉的期待。通过分层教学、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新型教与学的方式, 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良好发展。该课题子成果《新课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简称《评价标准》) 为网络环境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模板。

2. 通过校本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科研属于类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或行为研究。教师在常规教学中, 在《评价标准》的引领下设计、实施课堂教学, 并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和描述出来, 然后独立自主地或在网络教研中集思广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返回课堂加以印证, 这就是校本科研的研究过程。校本科研收获的不仅仅是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 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的教师会在科研引领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近几年, 我市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已经在校本科研中日益壮大。

3.依托教学环境的完善保证课堂教学

配备达标的多媒体网络机房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物质基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网络机房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实践所必需, 也是教师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提供分层教新课程初中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学资源所必需的。在课堂教学中, 信息技术要在教学对象、教学工具、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等多重角色之间频繁转换, 这离不开软硬件齐备、运行稳定的教学环境的支持。

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评价标准要引领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向构建高效和谐课堂靠拢。应避免由于评价形成“千课一面”的现象, 鼓励教师创新,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2. 科学性原则

评价标准要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规律, 适应素质教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筛选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子, 将其作为指标来测量。

3. 全面性原则

评价标准要全面反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本质, 既要对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的全程进行全面的评价, 也要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互动三个维度全面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既要关注全体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 可行性原则

评价指标是构建高效和谐课堂的关键因素, 指标的细化、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有效减少评价的主观臆断成分, 提高评价的效度。

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新课程初中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如上表所示。

结束语

上一篇:勤奋的名人名言名句摘抄下一篇:农经统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