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夏至的特点是什么

2024-08-06

二十四节气夏至的特点是什么(精选13篇)

二十四节气夏至的特点是什么 第1篇

夏至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梅雨季节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高温桑拿

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从1951年~的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

暴雨天气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夏至节气的由来是什么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就是源自夏至节。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夏至习俗谚语

1、夏至不雨天要旱。

2、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

3、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

4、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5、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6、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

7、夏至有雨,仓里有米。

8、冬至唔过唔寒,夏至不过唔。

9、夏至狗无处走。

10、夏至的,无处走。

11、爱玩夏至,爱眠冬至夜。

12、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

13、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14、夏至不起尘,起了尘,四十五天大黄风。

15、夏至雨点值千金。

16、芒种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

17、夏至有雨应秋早。

18、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

19、春来遍地绿,夏至剩半数,秋天无人管,入冬又荒芜。

20、芒种火烧鸡,夏至烂草鞋。

21、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22、夏至闷热汛来早。

23、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24、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

25、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26、夏至有了雨,好比秀才中了举。

27、夏至无雨三伏热。

28、夏至有雷三伏热。

29、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

30、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

夏至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夏至的特点是什么 第2篇

1、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古时也有著名诗句写出了这种节气特点“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暴雨天气

但其实,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并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4、高温天气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夏至这天虽然日照时间最长,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夏至是夏天到了还是结束了

夏至不是夏天开始的意思,也不代表夏天的结束。“夏”代表夏天的意思,但是“至”不是到来的意思,至是极、极致的意思,所以夏至代表着盛夏的到来。夏至之后天气会越来越热,在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我们进入三伏天,这段时间将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古代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夏至适逢每年公历6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27’),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而且越往北白天越长。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白昼时间超过黑夜时间最多的一天。但各地的昼长时间从北到南呈递减趋势。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

夏至这一天,太阳光将直射北回归线。在我国大陆的5处北回归线标志都设有“窥阳孔”,届时人们可以前往验证夏至正午阳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并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分别可以再汕头、从化、封开、桂平、墨江观赏。

夏至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夏至的特点是什么 第3篇

舒曼一生的钢琴音乐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儿童和少年时代, 他模仿古典时期的作品, 创作了一百多首钢琴作品。第二阶段是青年时代, 是他创作的盛期。第三阶段, 是他步入了管弦乐, 室内乐的创作天地。这期间唯一的一首钢琴作品是《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曲《为什么》是舒曼第二阶段。创作盛期中钢琴套曲《幻想曲集》中的一首。同时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还有《狂欢节》《阿贝格变奏曲》《蝴蝶》《间奏曲》《交响练习曲》《三首奏鸣曲》《儿童情景》《音乐册》等作品。《幻想曲集》是由八个生动的画面组成的, 即有八首小品组成的分别是《夜晚》《冲动》《为什么》《奇想》《夜》《寓言》《奇幻的梦境》《最后的歌曲》。音乐既富有大自然的幻想, 又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单看这些标题就能让人联想翩翩。《为什么》这首作品写于1837年的夏天。这是他在维也纳的时候所写的。是他由于与克拉拉的关系和新杂志的有关问题而大伤脑筋的作品。该作品献给了他的好友英国女钢琴家雷杜拉夫。这首小品的篇幅虽然不大, 但是它标题具体, 表现形象鲜明, 结构精炼, 常被认为是舒曼展开个人独特风格的第一部曲集。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标题性在这首作品中得到了很大的揭示作用。“标题性”的提示, 往往是通过内容的进行, 用来深刻的表达细致入微的感情体验的重要手段。标题具体的揭示音乐形象, 和思想内容。来折射出音乐中的诗意和文学意味。

钢琴曲《为什么》是通过怎样的乐曲形式来表达其标题性特点的呢?乐曲的和声分析:《为什么》是一个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是A-B-A是16+14+12一共是42小节。呈示段, 调性是降D大调。第一乐句是1-4小节, 和声进行是DD-V-I, 在其中I极和弦持续两小节。第二乐句是5-12小节, 和声进行是II-V-I-VI.这一句音符比较密集, 运用了复调的写法, 情绪看有些波动。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重复, 旋律及和声进行都是一样的, 由DD-V-I结束了呈示段。中段, 17-20小节, 转到f小调, 和声进行是DD-V-I。从21-24小节又转入到降E大调。和声进行是V-II, 这4小节旋律演奏是一个V7和弦。接下来是前4小节的扩展是25-30小节。和声是DD+6-V-DD+6-V.这6小节是全曲的高潮, 也是最紧张的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进一步的研究它、实践它, 使我们的歌唱事业流光溢彩, 新颖迎人。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部分。中段就是在这种不稳定的和声中结束了。再现段, 几乎是呈示段的完全再现, 开始也是由DD-V-I这种和声进行, 不同的是这段不管是在和声上还是旋律上都更加的稳定。最后的6小节一直持续在主音上。最后以完全终止结束全曲。从主题句的和声上看, 旋律是往上走的, 是疑问形的, 是上扬的疑问式旋法。主音是DD7的七音, 担任的是呈示段的表现任务, 提出问题, 和声则预示了最后结论, 问题将得到解决。从节奏上看, 切分的节奏在乐曲中本应该是具有动力性的, 但是在速度缓慢的乐曲运用中, 却能够表现出一种思考的状态, 能够表现出犹豫不觉, 踌躇不前的形象。从和弦的延时上说, 是有紧张到宽松, 由动到静的。和声的节奏也是由短到长, 从紧张到松弛的。这也暗示了乐曲的主题。

从全曲来看, 主题句的DD-V-I, 这个主导动机经常成贯穿的出现在很多结构部位并有规律的出现在每一段的开始, 不仅使的同类和声连接所表达的音乐形象被保持下来, 而且还可以使音乐的三个段落会更加清晰的划分出来。以下是全曲中出现的疑问式的和弦原形和变形的进行。1-4小节, DD-V-I, 4-8小节I-V/II-II, 13-16小节, DD-V-I.17-20小节, DD-V-I, 21-30小节, V-II-V-DD+6-V-DD+6-V.30-42小节, DD-V-I-DD-I-DD+6-I-V-I.分析全曲的和声进行, 几乎都是疑问式的和声进行。从全曲的调性来看, 呈示段是降D大调, 到了中段, 调性开始转入f小调接着又转入了降E大调。到了再现段, 又转回到降D大调上。这也是个疑问式的调性开始时提出疑问, 中段是思考, 再现段找到了答案。从曲式结构上看, 呈示部就是在提出问题, 中段运用复调写法和不稳定的和声进行以及不稳定的调性都是对问题的思考, 再现段非常的稳定预示着对问题的解决。体现了标题行和逻辑性, 在线段的和声接在表现思考的中段的后面, 标明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得出了结论。再现段的前4小节的完全再现和声是为了曲式完整性方面的考虑。此后的和声也截然不同, 进入主持续音, 和声处于静止状态。这不仅仅是为了走向乐曲的结束, 而是为了揭示标题, 与呈示段形成了有力的呼应。

在整个乐曲中还有一点令人惊叹的部分, 就是26小节处的增六和弦是全曲中最紧张的地方,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这个最紧张的点正好是全曲的黄金分割点。在倒数26小节的地方是全曲最安静的地方, 是逆黄金分割点。还有就是在整个乐曲的正中间也就是第21-23小节, 也就是全曲最亮的地方。从这样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出, 舒曼对乐曲的创作是这么的严谨。鲜明的体现出了德国人严谨的逻辑思维。

就是这样一个结构短小的曲子中却有着这么严谨的安排, 钢琴曲《为什么》这一标题性贯穿着整个乐曲, 无论是从他的背景, 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 都和这个乐曲的标题仅仅相扣。这首曲子深刻的表现出了舒曼个性和情感, 他的一生始终在思考着, 在疑问着。但是他一直都不气馁, 不服输, 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作品。它的标题性创作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在浪漫主义时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让后人永远的记住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

[2][美]伦纳德.迈尔著、何乾三译.音乐的情感与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3]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夏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第4篇

1.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2.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1、气温高,雨水多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期间,阳光充足、气温高、雨水多,梅雨季节与三伏也在夏至之中。

2、日长之至,日影短至

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27’),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 而且越往北白天越长。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白昼时间超过黑夜时间最多的一天。但各地的昼长时间从北到南呈递减趋势。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

夏至这一天,太阳光将直射北回归线。在我国大陆的5处北回归线标志都设有“窥阳孔”,届时人们可以前往验证夏至正午阳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并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分别可以再汕头、从化、封开、桂平、墨江观赏。

夏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夏至节气的含义:一年白昼最长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日。“至”是“极”的意思,夏至也叫“日长至”。过了夏至,太阳的直射点逐渐往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长。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在夏至日这一天,整个北半球迎来了白昼最长的一天。我国白昼最长的是漠河,昼长近17小时;最短的是曾母暗沙,昼长12个小时多。我国南北白昼时长差距近5个小时。

夏至节气的由来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的谚语

1、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2、夏至雨点值千金。

3、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4、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

5、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煎熬。

6、芒种晴天,夏至有雨。

7、夏至不雨天要旱。

8、三月茵陈四月嵩,五月过来当柴烧。

9、芒种有雨,夏至晴天。

10、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11、夏至三庚数头伏。

12、夏至有了雨,好比秀才中了举。

13、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

14、夏至不起尘,起了尘,四十五天大黄风。

15、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

16、夏至无雨三伏热。

17、夏至农田草,胜如毒蛟蛟。

18、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

19、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

夏至之后是什么节气 第5篇

一候温风至,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蟋蟀,北方俗叫“蛐蛐儿”。一类有害的昆虫,身体黑褐色,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蟋蟀音的频率取决于每秒击齿次数,从最大蟋蟀种类的1,500周/秒到最小蟋蟀种类的将近10,000周/秒。鸣声的速率与温度直接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快。最普通的鸣声有招引雌性的寻偶声;有诱导雌性交配的求偶声,还有用以驱去其他雄性的战斗声。

二候蟋蟀居宇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鹰是一种禽类,属于猛禽。鹰是隼形目猛禽的典型代表,在我国最常见的有苍鹰、雀鹰和松雀鹰三种。广义的鹰一词也常用来称呼鹰科的其他种鸟类(如鸢、鵟和鹞),甚至用来称呼某些隼科鸟类(如隼、卡拉卡拉鹰)。也是某些非鹰禽类名称的后缀(因为汉语取名多类比而有)。

三候鹰始鸷是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返回目录

夏至和立夏有什么区别

日期不同

一、立夏和夏至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夏在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中国自古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

二、夏至,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温度变化不同

一、立夏节气,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也是一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时候。

二、立夏后,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要特别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

三、夏至后,是进入伏天,北方气温高,光照足,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是农作物生长的黄金时期,瓜果蔬菜也是如此。因此,此时的瓜果蔬菜要特别注意护理,把握好这个黄金时期。

风俗活动不同

立夏活动

一、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每逢立夏,人们都要吃煮鸭蛋,象征生活圆满,立夏日吃鸭蛋能祈祷夏日平安。

二、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也不会病灾缠身。

三、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四、在民间,还有“立夏尝新”的风俗活动。例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夏至活动

一、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夏至吃面的习俗。民间也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二、广东很多地方夏至时还流行吃狗肉,那里有句俗话:“夏至狗,没处走。”我国其他地方一般是人冬时吃狗肉,认为可以祛邪补身,抵御瘟疫。

三、有些地方还有夏至头上戴枣花的习俗。夏至这天女子们戴枣花,据说可以避邪,特别对治疗腿脚不适很有用,因而她们在戴枣花时,往往还要念叨:“脚麻脚麻,头上戴朵枣花。”

四、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返回目录

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分别是多少

答:夏至日日出时间为早上5点16分48秒,日落时间为6点43分12秒。

已知日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纬度A,求地球上任何一点(已知纬度为B)的日出时间,我们得到过一个公式:T=12*arcCos(tgA*tgB)/π(适用于北半球)

计算可得,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也在北回归线,A=B=23°26′,带入公式得T=5.28,即日出时间为早上5点16分48秒。而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是以中午12点为对称的,故而夏至日的日落时间为傍晚6点43分12秒。

日出日落的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一般人会直觉认为夏至当天的日出时间也是一年中最早的,日落时间是最晚的。但事实上一年中最早日出时间通常发生在夏至之前的6月上旬,最晚日落时间是在夏至之后的6月底至7月初。

同理,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虽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传统上认为在北半球,冬至时日出的时间最晚,然而事实上日出最晚的时间该是1月初。即使在赤道地区,日出及日落的时间在全年里亦会有少量的变更。而这些变化可以用日行迹表达。

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这使地球公转时不是均匀的等速,再加上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面有一约23.4°的倾角,这造成了以上的现象。而同样的原因,也让每天太阳升到最高位置的“中天”或“正午”时刻,实际上不一定和钟表上的中午12时吻合,所以有些有“过午不食”习惯的人,就非常注意每天真正的正午时刻。

夏至节气是什么意思 第6篇

炎热将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 ~ 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节气养生原则是什么 第7篇

一、饮食方面

1、清淡饮食多吃“苦”

夏至时节天气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需要清淡一些,不宜食用太多热性食物、厚味肥腻之物,也不要贪食冰冻冷饮。

夏至饮食调养方面应调理胃气,可以多喝点绿豆汤,食用新鲜蔬果,冬瓜、空心菜、苋菜、西瓜等都是适合吃的应季的蔬果。同时还要注意避暑祛湿,可食用薏米、茨实、扁豆等健脾祛湿的食品。

除了要清淡饮食,还应吃些苦味食物,像是苦瓜、香菜等。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

2、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空腹饮茶

天气炎热,身体消耗水分大,因此要及时补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少喝冰水,过凉的东西会刺激胃肠道,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欲减退,造成消化不良、厌食、腹部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喝些温热的水会更加解渴。此外,也不要空腹饮茶,可能会消耗人体阳气,夏季饮茶需适量,可以在饭后喝2~3杯。

二、生活方面

1、保持情绪平稳,晚睡早起

天气炎热,脾气容易急躁,学会心态调整尤为重要,心静自然凉。室外工作或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加强防护。起居调养需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可以恢复体力消除疲劳。

2、不要剧烈运动

夏季容易使人变懒散,提倡适量运动以振奋阳气,提升精神。最好选择在清晨或是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运动,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运动锻炼后可以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

3、忌用冷水冲凉

冷水洗浴是不少人喜欢的消暑方式,但是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毛孔、肌肉均处于开泄状态,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冷水澡极易导致阳气暗损,时间久了会出现手足发冷、小腿抽筋、感冒等不适症状。

夏至养生重点

1、晚睡早起中午打个盹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力争每天午睡半小时左右,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饮食清淡多吃点“苦”

炎热季节饮食应清淡为宜,早晚喝点粥,可以生津止渴,补养身体。同时,苹果、葡萄、木瓜、枇杷这类平和的水果适合各种体质的人享用;除了饮食清淡,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

3、调整呼吸整理好情绪

夏天气温高,容易使人烦躁或倦怠,所以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脉的通泄。切忌情绪大起大落、为小事大发脾气,以免加重甚至诱发心脏病。

4、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

夏季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场地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会损阳气,还易中暑。所以,夏至养生歌谣:夏至心静自然凉,晚睡早起午休躺。暑伤津气炎热防,切忌饮食过寒凉。神清气和胸宽畅,户外防晒讲着装。

夏至的简单介绍

夏至三候

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角向前;麋,形大,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蜩始鸣: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秦晋称蝉。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

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是一种中药材。

夏至习俗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古时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冬至馄饨夏至面

24节气夏至时节含义是什么 第8篇

夏至的含义,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夏天要来了,一天比一天热。在今天,宜睡好“子午觉” 忌贪凉。立夏时节,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不可贪凉。另外,立夏之后,此时天气昼长夜短,睡眠方面也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做到“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此时应注意开始睡好“子午觉”,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多睡觉,对皮肤也有好处。

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1.夏至养生先养心

中医专家指出,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人们,在_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2.夏至养生须防暑

夏至期间,全国气温高、光照足、雨水也多,农作物生长旺盛。夏至过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天气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在高温作业场所,企业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工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

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用莲子、薄荷、荷叶与粳米、冰糖煮粥不仅香甜爽口,还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下休息,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上和颈部,然后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

3.饮食养生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4.运动养生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5.起居养生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6.夏至养生念好“三字经”

6月21日,夏至。酷暑来了,饮食自然不能再按秋冬“菜单”来,否则很可能造成部分营养成分不足和失衡,进而影响正常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等生理机能,引发疾病。专家表示:“念好‘均、碱、水’这三字诀就好办了!

夏至的习俗

夏至节气的气候特点 第9篇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暴雨天气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从1951年-2006年的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

夏至养生的方法

1、起居调摄

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的盛衰变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睡补充夜里的睡眠不足。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9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2、防范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夏季高温高湿,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心血管病人应做到适量饮水,不过分贪凉和多吃冷饮,勤洗澡清洁皮肤,保持脉络舒通、心律正常和体温平衡,严防心血管病发生。

3、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

夏至也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一般在冬季发作频繁,而到了夏天则发作较少或基本不发作,显然阳热的气候起了医疗作用。那些因寒冷而发的疾病,在夏天针对自己的疾病采用吃中药、食疗或气功疗法均会受到很好的疗效。

4、饮食调养

夏时心火当令,中医有“夏不食心”的说法,即是说夏天不能对心脏补益太过,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心火。夏季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平衡阴阳。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夏至养生吃什么

1、鸭肉

鸭肉对于体热的人来说最合适了,因为。鸭属水禽,新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衣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2、苦菜

苦菜具有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功效。而夏至暑热难挡正好需要吃健脾燥湿的食物,苦瓜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3、南瓜

南瓜含蛋白质、胺基酸等营养素,也含丰富胡萝卜素,能保健视力、改善血糖强心固肾气。

4、芹菜

芹菜新味甘苦,微寒,具备清热利湿、平肝凉血的作用。时常食用。对咳嗽多痰、牙痛、眼肿者具备较好的匡助疗效。芹菜还具备减低胆固纯和血压的作用。

夏至禁忌

01、过度锻炼

夏至到来,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应适度降低运动强度。 否则容易中暑并且不利于身体健康。

02、忽视养生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养三九”,夏至到来,伏天将至,起居调养,应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避免炎热伤身,就不会有疲劳的感觉。夏至前后人们身体明显感觉疲乏燥热和心悸气短,食欲也会明显下降,这里建议:

1、晚睡早起,中午尽量打个盹。

2、饮食清淡,多吃点“苦”味。

3、调整呼吸,整理好情绪,戒躁。

4、运动时尽量选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的时分。

03、忌讳剃头理发

这是在清朝时期的一项习俗禁忌。据《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也就是是说,在夏至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要按时起居,不准口出诳语骂人,当然也不要剃头理发。据说,夏至日剃头理发会破运。

04、忌有雷雨

在民间,尤其对于农民来说,是最忌怕在夏至日这天有雷雨天气。民谚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农家人来说,无论是干旱还是伏热,都是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的。所以,在旧时,人们希望在夏至里别打雷、别下雨。

夏至的由来

在公元前七世纪,先人们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夏至的名字,只是代表夏至这一天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的意思。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在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长长达15个小时左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它是整个夏季中白天时间最长而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一般是6月21-22日。

立春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第10篇

一年之中头一个节气,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万物充满生机。此时太阳达黄经315度,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白昼逐渐变长,气温回暖。

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长了,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趋于上升或增多。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虽然春日渐暖,但因天气的变化仍然无常,防寒防冰还是必要的。

<<<返回目录

福州立春吃什么

1、春卷

“接春纳福”吃春饼喝春酒习俗。春饼在晋代就有记载那时叫春盘,又称五辛盘。到明清时期,春饼卷裹好菜蔬入油锅炸,再入食又称“春卷”。福州立春这天还有要“咬春”。“咬春”则是咬甘庶。由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圆圆满满”取吉利的意思。

2、萝菔

萝菔即萝卜,萝卜营养丰富,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的说法。立春既是一年的开始,也是冬季的结束跨域,因此食用萝卜也便成了立春的一个习俗。

3、生菜

生菜营养含量丰富,含有大量β胡萝卜素、抗氧化物、维生素B1、B6、维生素E、维生素C,还有大量膳食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如镁、磷、钙及少量的铁、铜、锌。加强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与吸收,改善肠胃的血液循环可以常吃生菜。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作为一年开始标志,必须为自己的身体补充足够的营养,才能让您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健康长寿。

<<<返回目录

立春后天气还会冷吗

会冷。“立春”不是春。“立”是“将要”的意思,虽然不是,但是快了。常言道:打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冷天气。“春寒”也是很冷的。因此,不要因为立春到了,就忽略了气温的变化。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

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

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立春节气,寒冷是属于将走未走的一种状态,虽然有着回暖的迹象,但是依旧是要注意自身的保暖,注意不要感染风寒。

立冬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第11篇

立冬节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气温的变化了,进入立冬时节,我国所处的北半球太阳辐射越来越少,地表储存热量还有一定能量,这时虽不至于太冷,但气温会逐渐下降。为此,气温下降变化明显,是立冬节气的最大特点,在这个时候更要注意防寒保暖。

以上就是立冬节气的由来和风俗、立冬节气的特点是什么的相关内容。每当立冬节气一到,就意味着冬季正式开始。

立冬历史渊源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进入休藏状态。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体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体眠。如《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关于四季的划分时间,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起始,“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夏至、冬至)为四季的中点,具有明显的天文含义。一年四季的变化是连绵不断的过程。其也是阴阳转换,此消彼长、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在这个渐变的过程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并称“四立”,都是季节的开启,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转折点。

立冬气象变化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曰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具有一定的能量。由于地表尚有“积热”,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南北跨度大,南北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一些地区来说,显然偏迟。立冬后,其气候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在冬至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

立冬后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华北部分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异常寒冷,这里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呈现冬天景象。冷空气不断发力,也让北方地区陆续迎来供暖季。

2022-2023年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

春分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第12篇

地球上距赤道越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一般北半球3,4,5三个月是春季,南半球为秋季。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雨水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第13篇

雨水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雨水这个节气一到,西北风开始收敛了,而且开始刮东南风了,东南风带来一股暖湿气流,冰雪消融,就开始降水了,所以我们管这个节气叫“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水也。”

雨水节气一到,就是“九九,中的“七九”了,“七九六十三,皮袄脱得狗子穿。”这时气温逐渐升高,下雪的日子就相应的少了,下雨的时候反而多了起来。

雨水节气的特点

雨水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天气已过,而雨量开始渐渐增多。在雨水节气的巧天里,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俗话说:“七九河开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说明在我国除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他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天向春天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滋润下,众多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丰富的雨水唤醒了原野上喜爱潮湿的生物,冬眠的青蛙钻出地面,对于它们而言,这个时节是它们恋爱与繁衍的最佳季节,雄蛙用它动人的鸣叫吸引雌蛙的注意,它们交配产下的蛙卵,蛙卵快速成长,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蝌蚪,游动在沟壑田边的一池春水中。雨季,也唤醒了田园里的翠竹,它拔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一天一米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植物。雨水润如油,它有声、有色、有情、有韵。

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的活动仍然频繁,天气变化多端。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而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凛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腆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人们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保暖。

另外,雨水时节,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在告别了雪花纷飞、寒气浸骨之后,春天在乍暖还寒之中亦步亦趋地悄然来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雨水时节,农家敞开窗户,开始迎接燕子的归来。田野里,农夫开始驭牛下田,新一年耕种正在孕育之中。

雨水节气的最美祝福句子

春雨是一首静静的小曲,春雨是一幅悠然的画卷,春雨是一种说不出的思念。朋友间虽不常联系,但别忘了忽如一夜春雨来,千丝万缕真情在。雨水快乐!

今日雨水,愿暖暖的天气能够带给你甜甜的心情,融化的冰雪演奏出乐曲叮咚,飘落的雨丝冲刷掉一年的烦恼。春天收获美丽心情,天天快乐,雨水节气快乐!

丝丝细雨滋润心田,声声祝福春满人间。道是好雨知时节,却为润物细无声。看万物欣欣向荣,愿生活蒸蒸日上。祝朋友雨水节气快乐!

时令值雨水,浇开百花美,滴滴传真情,朵朵展娇媚。朋友很珍贵,祝福紧相随,愿你工作不累,烦恼消退,开心陶醉,生活有味。幸福无罪,雨水快乐!

雨水节气到,那牛毛细雨是春的轻语,那滂沱大雨是春的生机,那疾风暴雨是春的惊喜,那风雨同舟的是你我的情谊,风风雨雨有我有你,祝你新春事事顺意!

上一篇:医药代表基础篇下一篇:技能大赛获奖感言与技能大赛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