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科技是农业节水战略关键

2024-07-08

先进科技是农业节水战略关键(精选5篇)

先进科技是农业节水战略关键 第1篇

农业水价改革是促进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

一、灌区水价的沿革及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费经历了多个历程,灌区的水价也随之发生变化。1965年之前,供水不收费。1965年,水利电力部制定了《水利工程水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虽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但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未能在全国执行。由于长期采取无偿供水或低价供水政策,导致水利工程维修管理、设备更新费用严重不足,许多单位连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同时不利于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为此,前水利部1982年2月向国务院呈交了《关于核定水费制度的报告》,报告指出,制定水价应以供水成本和利润为依据。1984年7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纪要提出“要修订水费标准,拟定全国征收水费的原则,对提高水费以后发生困难的地区和部门,要进行补贴,宁可将水费补贴在明处。”1984年冬水利电力部拟定了《重新核订水利工程收费制度的暂行规定》上报国务院,1985年7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并以国发[1985]94号文《关于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转发全国遵照执行,此后许多省市都对供水成本进行了测算,并拟定了水费改革方案,自此,灌区的水价收费有规可循,并逐渐步入正轨。

二、现行水价政策对灌区的影响

现行的水价政策的核心和基本依据是国发[1985]94号文《关于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它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规范管理水利工程有偿供水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该办法推动了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工作的全面展开。使水利工程由无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对水利工程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它是计划市场经济的产物,与目前市场经济难以接轨,加之其制定过程中本身存在多种缺陷,其对灌区产生了极端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1、水价太低,节水意识低下,导致珍贵的水资源巨大浪费。

上文已经提到,我国的农业水价偏低,这主要是因为:水价政策定价原则极不合理,水费标准背离市场价值,主要表现在农业按供水成本收费,其成本不包括农民投劳折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使得现行水费标准不到供水成本的一半,造成水费偏低,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水资源本身的价值被抛弃。水资源本身具有价值,此价值的产生是有水资源所有全所确定的,在水价确定时,完全没有考虑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国家所有权的丧失,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市场调节机制失灵,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例如,现在引黄灌溉的水价从0.006元/立方米到O.056元/立方米,平均不足成本的25%,引黄1000立方米的水费只值一瓶饮料的钱,难以调动用户节水的积极性,造成水资源极大浪费。我国主要灌区的渠系利用系数只有O.4―0.6,即约有一半的水被浪费,引黄灌区下游输水损失达30―50%,河西走廊一些渠道,水量损失竟高达60-80%。

2、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管理机制,甚至放纵浪费水资源。

有效的节水管理机制是节水的关键。国际上普遍公认,通过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可以节约50%的用水。高效的节水机制至少应该包括:经济激励(惩罚)机制、水权交换机制、合理调配、规划、高效配置机制和交换机制,现行的水价政策不利于上述机制的形成,如目前的灌区收入主要依靠水费,在固定的价格条件下,水费的收入取决于供水量的多少。一些灌区为了获得较多的收益,甚至鼓励多用水,有些灌区虽然节约了水,但被无偿地调给其它部门。无利可图,严重地影响了节水积极性,不利于节水机制的形成。

先进科技是农业节水战略关键 第2篇

一、深化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深化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 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要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原则, 依托中、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 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 并充分利用现有基础, 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 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 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的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 建成一批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 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 尽快提高我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 与一些大型农业企业 (集团) 联手, 努力提高我县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 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强化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我县以玉米双垄沟播技术、粮食作物良种工程、配方施肥等为主的农业新科技已被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掌握, 但全县整体科技水平还不高。因此, 要更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要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等、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 依托阳光工程、春蕾计划等培训项目, 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 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如粉条加工等要进行工程化开发, 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 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 (种苗) 、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 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 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 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例如对农产品下脚料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按照新的引进原则, 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县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 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 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 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 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 以提高我县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 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七、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

科技兴贸战略的关键是自主创新 第3篇

[关键词]科技兴贸 自主创新

一、科技兴贸战略的由来与取得的成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将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地位。1999年初,为在外经贸领域具体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同时也为适应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迅速,努力改善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抵御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的不良影响等新的形势,中国外经贸主管部门提出并开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为此,中国外经贸主管部门协同国家有关部委,指定了一系列支持鼓励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发展。科技兴贸战略实施前的1998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仅为202.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1999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第一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占当年外贸出口的比重上升到12.7%,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而2000年至2005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着连年快速增长态势,出口额按年度依次为370.4亿美元,464.6亿美元,1101.6亿美元,1655.4亿美元和2182.5亿美元;增长幅度依次为49.9%,25.4%,46%,62.3%.50.3%,3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幅度高于同期当年外贸出口的增长幅度,依年度分别为22个百分点,18.6个百分点,23.8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14.9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上述各年度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基本呈上升趋势,按年度依次为14.8%,17.5%,20.8%,28.9%,27.9%和28.6%。这些统计数据说明,科技兴贸战略促使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提前并且超额完成了有关部委制定的《科技兴贸“十五”专项计划》中规定的指标,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2000年占外贸出口15%的基础上,保持15%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20%”。无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拉动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的中坚力量,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进一步改善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直接有利于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促进中国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早在“七五”计划期末的1990年,中国即实现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当年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占到出口的74.4%,初级产品仅占25.6%。但是,直到1998年,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绝大多数产品仍属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光电子和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领域。这些产业领域中的某些产品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较高,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如2000年,中国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出口为270.09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2.9%,电子技术产品出口为58.45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15.8%。2004年,上述两大类技术产品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分别为82.4%和11.1%,说明这两大类技术产品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主打产品。其他如生命科学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光电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产业领域的产品出口,虽然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但其增长速度却比较快。如2004年上述产业领域产品出口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9.4%,45.6%,110.6%,15%,32.1%。这些技术含量、附加值较高的技术产品出口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科技兴贸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科技兴贸战略提出后,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委联合制定了《科技兴贸“十五”专项计划》。其中包括科技兴贸战略的宗旨与目标、行动主体、支持条件和措施、组织与管理等内容。在实施该战略的主要措施中,“加强科技创新,为增强中国外贸产品的竞争力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本应引起中国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形成科技、生产和贸易的合力,努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以图从根本上转变中国出口商品仍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比重仍然偏低的局面。然而,正是由于在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对科技自主创新相对忽视、力度不够,致使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存在着值得密切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体为贸易逆差。从1999年至2005年,除后两年实现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五年累计逆差总额为699.9亿美元。这说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虽然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已成为名列世界第五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国,但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还不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强国。

2、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速度不断扩大和提高,但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占了绝大比重。例如2000年,中国以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要占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8.6%,2002年这一比重为89.5%,2004年这一比重为90%。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意味着其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依赖大规模进口零件和生产设备,同时也意味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数量很少,表明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

3、三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体。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相联系,三资企业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2000年这一比重为81.7%,2004年则为87.3%。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外商独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以达

到65%,而担当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重任的内资企业,这一比重却一直徘徊在不到20%水平。显然,三资企业主导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的发展。

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货源地发展不平衡。中国为贯彻科技兴贸战略,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曾先后确定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苏州、宁波、合肥、厦门、青岛、武汉、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20个城市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点城市,意在形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为合理的货源地区结构。然而,从实际发展情况看,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货源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尤其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2000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天津、福建、辽宁等7个省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要占到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94.2%,西部地区仅占到1.13%;2003年,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比重又上升到98.1%;2004年,仅苏沪浙及广东省的这一比重即达81.6%。说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发展速度快,为推动中国外贸出口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表明,中国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甚小,长期发展下去将不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以上问题的产生自然不能归咎于科技兴贸战略本身,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科技研发投入总量不足。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一般占GDP的2%以上,中国在2004年仅为1.23%;全国只有近25%的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机构,仅三成企业有研发活动,高新技术研发的经费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10。二是依赖引进外国技术。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三是未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中国在引进技术方面仍未突破“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一再落后”的怪圈,不仅在这方面投入的费用远低于韩国、日本等国家,而且在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连已有的创新能力都丧失殆尽”。四是国内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中国花费高代价培养的科技人才,被外国跨国公司高薪待遇吸引,以致“在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中,来自中国内地的研究开发人员平均占95%,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研发人员占56%,大学本科生占41%”。显然,这种状况对中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重大障碍,若不尽快改善,很难谈得上科技兴贸战略的顺利实施及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科技兴贸战略要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尤其是不能将这一目的的实现建立在依赖国外技术和外资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促进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中国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以抵御各种外来风险和冲击,维护国家长期经济安全。也就是说,科技兴贸战略不但是中国对外经贸领域的部门战略,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发挥其带动经济整体发展更重要的作用,必须体现为中国“十一五”期间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的宗旨。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在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中,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一方面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引进国外技术、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培育各方面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依赖国外技术和外资的观念及经营方式。归根到底,没有科技的自主创新成不了经济强国,靠外国技术和资金发展高科技产品出口也难以持续。许多事实证明,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竞争优势,不可能依赖“引进”而真正获得,外国也不会将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的核心技术卖给中国。要改变目前依赖“引进”的被动局面,应切实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核心内容和目标。

2、继续完善自主创新的政策框架。中国商务部已和科技部、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组成了科技兴贸部际联合工作机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在2003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兴贸的重要内容,并且依据《出口产品研究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开始对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研发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些政策措施为国内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202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500亿美元。占外贸总出口45%的目标,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研究开发活动,同时为促使科技兴贸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方式,有必要在科技兴贸战略实施中,围绕科技研发投入、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培育高新技术创新人才等方面,形成更完善的政策框架,全方位推动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人力、物力及教育、科技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发展这些地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体系,出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为导向,给予这些地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优惠的政策,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环境。

3、努力建设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近年,中国成功举办的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和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及大连国际软件交易会等会展,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提供了空间场所,对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科工贸合力推动自主创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中国现行科技体制仍存在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方面科技力量分散,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的弊端。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体现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的宗旨,有必要调动各类企业(包括生产企业、外贸企业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各方面参与科技兴贸工作的积极性。事实上,企业、科研和高等教育是科技兴贸的三大环节,在科技自主创新中互相关联、相辅相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中,将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规划了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因此,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应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总体精神,进一步努力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整合技术创新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行业技术优势,支持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原始创新和服务能力,体现科研院所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地位和引导作用;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的主要力量,应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围绕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原始创新,加快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增强其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使高等院校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体系中的生力军。

先进科技是农业节水战略关键 第4篇

项庞大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一要靠体制和政策, 二要靠科技, 三要靠投入, 关键在于人。因为, 体制需要人来建立与完善, 政策需要人来正确地理解与执行, 科技需要人来掌握与使用, 投入的资源需要人来管理与经营。显而易见, 人才对于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特别重要。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 总结分析了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然后阐述解决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面临困境, 促进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是吸纳或培养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 并分别阐述了九方面的人才及各方面人才的必要性、职责、目标任务等。

一、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2005年以来, 广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壮大, 呈加速发展态势。

1. 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区域布局

按照自治区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发展思路, 坚持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扎实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全区逐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集群式发展格局。

近几年来, 特别是2005年初贯彻自治区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决定后, 针对过去产业发展“大而不优、优而不特、特而不强”的状况, 按照“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效益更好、农民更富”的要求, 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 发展最适宜产业, 建设优势产业带或农产品生产基地, 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格局。全区粮食生产10个优势主产市粮食面积占全区粮食总面积的86.1%, 产量占了全区总产的86.7%, 已初步形成以桂北、桂中、桂东南和沿海地区为重点的优质稻产业带, 以桂西、桂南、桂中地区为重点的玉米和旱杂粮产业带, 以桂东南和沿海地区为重点的冬种马铃薯产业带。桑蚕业方面, 河池、来宾、柳州、南宁、贵港五大优势区域桑园面积154.16万亩, 产茧量16.81万吨, 产值42.01亿元, 分别占全区总量的85.36%、90.52%和93.64%。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187万亩, 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亩, 预计糖料蔗总产量5459万吨, 增长10.8%, 创历史新高。其中崇左、来宾等10个主产市均扩大糖料蔗面积, 呈现出近年来最好的发展势头。水果产业方面, 在桂北、桂东北建立夏橙、脐橙和金橘优势产区, 在桂中、桂东和桂南建立早熟柑和沙田柚优势产区。同时, 乘势而上建立左右江和桂东南香蕉优势产区, 力争几年内把柑橘、香蕉产业做大做强, 争创全国第一。食用菌、中草药、烟叶、蔬菜等优势产业, 也逐步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

2. 传统优势农业保持强劲发展。

优质粮食、畜牧水产、高效经济作物、商品林等传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没有弱化, 全区推广和使用水稻免耕、抛秧等不少于十项种养技术 (面积、数量) 。优质品种和水稻免耕抛秧技术、马铃薯覆盖稻草免耕栽培技术等种养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生猪、三黄鸡、优质水产品等形成规模养殖。以玉林市为例, 到2006年底, 全市规模养殖户达8.3万户, 规模养殖量占社会养殖总量的60%以上, 牧业产值增长9.3%, 渔业产值增长8.2%。香蕉、果蔗、荔枝、肉桂、八角、沙田柚等经济作物有较大发展, 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扎实推进以速生桉为主的商品林发展, 林业生态保护区建设得到加强。

3. 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格局初步形成。就玉林市来说: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 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处于全区领先地位。一是农业生产步入无公害、基地化生产轨道。仅玉林市就有36个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 建成12个广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有49家企业通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二是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能力增强。市里有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家, 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5家;发展2000多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带动农户49.82万户;有15家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合作社 (协会) +农户”经营方式, 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更为紧密, 有2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获得自治区“合作之星”称号, 占全区的1/5。三是信息化提升产业化水平。建立1个市级、7个县级农业信息平台, 开通“农家乐”电话语音自动查询热线、农业专家人工服务热线以及“移动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 建立农业专家队伍和农业信息员队伍, 在全区率先开展“三电全一”农业信息服务。

4. 试验区建设开启“三农”新篇章。

玉林市的海峡两岸 (广西玉林) 农业合作试验区自2006年4月10日批准设立以来, 玉林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交流不断升温, 先后接待台商经贸考察团15个, 签约合同项目5个, 合同投资额5.73亿元, 台资企业增加到36家;成立两岸农业合作研究院, 启动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农业新品种示范基地、发东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春茂公司花卉基地等项目, 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一期工程、交流服务示范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云天文化城花卉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试验区建设带动了农业合作交流, 先后有深圳晨光乳业有限公司投资3.8亿元在北流建设奶品加工厂和奶水牛养殖基地, 北流凉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香港维康公司合资建设肉鸡贸易加工中心等等。

二、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面临困境

产业化是指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政策的重心一直是培育龙头企业, 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 甚至有学者提出“农业企业化”。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上提出了很多创新, 比如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专业大户+农户、供销商+农户等, 但就具体的实施情况看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产业化占到了近50%。虽然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化确实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但这种经营模式, 在现实国情下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龙头建立的困境。

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 仅靠农民和私营经济自身的力量发展和建立龙头企业, 并且达到一定的规模层次,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 很多地方龙头企业的发展是依靠地方政府行政强力的扶持, 每个省或者县都选择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但这种行政的强力扶持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是真正有增长潜力与带动能力的企业未被选为龙头企业, 而一些缺乏潜力的企业却通过各种关系被误扶;二是行政力量向企业的渗透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化选择;三是政府扶持产生软预算约束问题。从过去20年的发展经验来看, 政府扶持的龙头企业大都不成功, 并成为大量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原因。

2. 农业产业链发展缺乏整体协调性。

过分强调龙头企业的作用, 忽视配套产业、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忽视企业成长环境的培育。强调农业产业链的纵向连接, 而忽视了居于同一环节上的各主体的横向联系和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 使得产业发展缺乏整体协调性。

3. 农业产业结构, 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

许多地区在主导产品的选择上, 缺乏科学的依据, 未充分考虑产品的市场潜力和当地的资源优势, 更没考虑到在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 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有些地方采用行政指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破坏了市场的自我平衡机制, 违背了市场规律, 形成了某种农产品热销, 各个地方就“一哄而上”, 导致供给过剩、农产品价格下降, 出现新一轮的农产品卖难问题。有的地区同时存在多个主导产业, 每个产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都不高, 导致了地区间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小而全的生产布局, 结构雷同和重复建设的现象普遍。

4. 农户规模小而分散, 龙头企业的规模亦小而分散。

广西有3984万农业人口, 农户约为990多万户, 绝大多数是小规模、分散的种养, 任何企业与大量小农户的联结都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而农业企业规模也比较小, 经营也非常分散,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对小农户的有效带动, 导致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困难。同时, 企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 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都比较弱, 抗风险能力弱, 难以支持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并实现产业链条的延长和优化。

5. 毁单现象与分配机制的困境。

由于农产品的多变性、组织协调的困难以及对违约行为规制成本过高等原因, 农户与企业的契约约束存在严重的脆弱性, 在产业化的实践中, 订单农业的违约率比较。同时农户在合约订立中处于弱势地位, 往往只能被动接受企业所提出的要求, 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并没有因为和企业的联结而得到分散, 不能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流通过程中的增值。

由于受农业政策的局限性, 不断扩充产业化的内涵, 扩展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但只是在单一链条上修补和延伸, 仍是一种单维、线性的连接和组织模式, 缺乏整体统筹和协调的考虑。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竞争的局势更加严峻, 对区域专业化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一个以小规模、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广西区域仅仅依靠纵向产业链的联结和整合是难以实现高度专业化分工的。

三、促进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

显而易见, 如果没有一大批懂政策会经营的乡村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 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就不可能有上述的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不难发现, 造成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人, 是相关从业人员素质不足造成的。如果说, 地方政府领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做到公平公正, 把真正有增长潜力与带动能力的企业选为龙头企业, 就会避免形成大量不良贷款;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业务素质高, 就能够整体协调农业产业链发展和统筹规划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和企业经营人员素质好, 就会利益和风险合理分配, 信守承诺, 减少毁单现象;等等。因此, 促进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解决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面临困境, 促进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是吸收或培养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 特别是以下九方面的人才。下面分别阐述这九方面的人才以及各方面人才的必要性、职责、目标任务等。

1. 注重科学技术的学习和运用的人才

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关键要靠科技进步和科技的推广应用。从现在开始, 各产业主管部门要安排一定资金,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 实施“主推工程”, 针对每个产业的发展瓶颈, 选择1—2个关键技术、品种, 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在研发、引进方面, 要通过公开招投标优选团队, 整合科研力量, 力求优势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上实现大的突破。在科技推广方面, 要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加大农业科技普及力度, 使先进实用的主推技术、品种进村入户, 构建新型农技推广格局。

2. 注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人才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必须紧密结合区情实际, 坚定不移地走与工业化联动发展之路。要紧紧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 一方面, 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为农林资源型大工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另一方面, 要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重点, 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增强工业带动农业的能力。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 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做到一个产业一个规划, 推动农业资源、人力、财力向优势产品和产区集中, 并搞好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的衔接, 科学引导特色效益农业与加工业的联动发展。当前, 要突出发展茧丝绸、肉类、水产品、果蔬等重点加工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力争规模以上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总产值有较大的增长, 增加值也有较大的增长。

要注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要坚持以市场为引导, 以效益为中心, 把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激励措施, 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 按照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要求, 集中力量扶优扶强, 切实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在进一步做强甘蔗产业的基础上, 要在桑蚕、速丰林、优热水产品、中药材、木薯等产业发展上实现更大的突破。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 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 下大力气打好“特色牌”的人才

根据广西区第九次党代会关于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的要求, 近年来, 自治区农业部门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十百千万工程”, 整合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抚持资金等财政资金, 强化政府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 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 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各地在配合自治区实施“十百千万”计划的同时, 结合本地实际, 加快培育和发展符合本地实际、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 充分发挥各地特色资源优势, 依托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基地, 打造产地品牌, 加快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新格局, 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4. 开拓市场销路,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的人才

要及时收集发布有关农产品供求信息, 充分发挥信息的引导作用。建立定期价格信息报告制度, 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测和预警, 密切关注各地农产品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 对可能出现的卖难和价格异常波动及时分析预警, 并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相对集中、相对较快、规模较大地区的农产品的市场行情, 农业等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话、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多种媒介, 及早向当地政府、部门, 特别是广大农民宣传通报, 提出对策建议。发挥农业系统自身优势, 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努力实现信息共享, 更好地发挥市场信息对引导农产品有序流通的重要作用。要直接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信息服务, 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员队伍, 充分发挥他们对农民直接传递信息的功能和对农民生产经营的引导作用。

5.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做强做优特色农业产业的人才

首先, 抓好良种良法推广。主要推广以超级稻农业新品种、水稻、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为主的农业良种良法, 改造优质果蔬、畜禽产品, 增创新的优势;第二, 抓好结构调整。按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 立足于布局调优、规模调大、质量调高、效益调好, 粮食生产朝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种、改善品质方面发展, 确保粮食安全。扩大蔬菜、马铃薯、香蕉、食用菌、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比例, 扶持发展畜牧水产业, 促进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业与养殖业协调发展, 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第三,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围绕建立猪、鸡、鱼种源基地, 开展特色品种、主导优势品种改良;积极引进台湾和国外优良品种, 加大玉台农业合作与交流, 重点打造超级优质稻、香蒜、桂圆、优质荔枝、沙田油、三黄鸡、陆川猪、中药材、灵芝和食用菌、商品林十大农业品牌, 推动特色农业上水平、上档次。

6. 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人才

围绕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创新产业组织形式,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第一,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引导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 进一步在精深加工方面提升能力和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力争新上一批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品牌优势突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延伸产业链, 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值;第二, 加快培育产业化龙头组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进资源整合, 培育打造50家国家、自治区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新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培育效益突出的特色专业村;第三, 加快建设农产品基地。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 重点抓好能在全区形式相对集中、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果品蔬菜、中药材和禽畜产品等生产基地, 推进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第四, 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引导、支持现代流通网络和“万村千乡市场”建设, 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专业流通中介组织, 扩大农家店, 逐步在农村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

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人才

首先, 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照田地平整、路渠配套的要求, 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抓好抗旱应急水源、农村水利工程和集雨节灌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中小河流治理, 改善农村水环境。第二, 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继续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第三, 抓好农村水路气电等基础建设;第四,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 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让先进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8. 抓好农民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农民增收本领的人才

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目标, 加大对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转移就业培训。重点实施“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科技特派员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等项目, 把农民培养成为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劳动者和现代生产经营者, 激活广大农民创业的热情。

9. 认真抓好试点示范, 务实高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人才

注意培养新农村建设的“数字农户”、“骨干农民”、“中心农户”, 以带动千家万户。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及时总结和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办法和成功经验, 稳步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

总而言之, 广西是一个农村人口比较大的农业省 (区) , 现有总人口4925万, 其中:农业人口3984万, 农村劳动力2275万,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如何加快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已经提到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 如何发展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 关系到农民如何共享改革成果, 如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问题, 也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战略性问题。而加快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广西日报, 2008年2月26日

[2]李红贤: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人才需求分析.职业时空, 2008 (12) :50

[3]李红贤:广西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策略.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10) :27~29

先进科技是农业节水战略关键 第5篇

一、集成创新是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要求注重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在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具有交叉融合的特性。一项大的、有突破性的创新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因此,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协同工作对创新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在一些农业重大战略性研究领域,综合化、集成化的重要性更为明显。

其次,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突破的难度不断增大。集成创新的特征在于能打破空间和层次界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式地解决创新问题,获得外部规模效应。

第三,农业科技的复杂性及市场需求的复杂性也促进了集成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单个科研团队不可能独自完成这样一种越来越复杂的创新活动,因而必须与其他科研团队和市场主体构成相应的集成网络。

(二)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要求把集成创新作为战略选择

我省农业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进一步集成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我省最高农业科研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十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973、跨越计划等各级各类科技项目536项。在优质小麦、高产玉米、转基因抗虫棉、出口花生、果树基因工程、畜禽育种、设施栽培、生物质能源、农业信息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主要研究领域相继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创新平台,数量和水平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和全省科研机构的前列。目前,全院共建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农作物改良分中心、1个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7个农业部检测中心、6个农业部原原种基地、2个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处省级科研中试基地和1处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五年来,共有75个作物畜禽新品种通过省和国家审定,发表SCI收录论文32篇,获得植物新品种权5项、发明专利15项。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但我省农业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把单项技术作为研发活动主要方式的现象,缺乏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今后,如何充分发挥已形成的科研基础条件的作用,将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集成,以及如何将这些自身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对接,将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任务。

(三)集成创新能集中体现科研投入的开源、节流与挖潜

目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在全省财政比较紧的情况下仍挤出一块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但科研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仍显不足,缺口较大。推动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是做好科研投入的开源、节流与挖潜三方面工作的集中体现。

在开源方面,集成创新可采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使科研机构、个人与公司、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多渠道聚集社会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集成创新能加速资金在农业科研、开发、推广过程中的流动增值,从而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的来源。另外,集成创新要求对国内外两大科技资源进行集成,通过农业科研的国际合作,可在“开源”上进一步做文章。

在节流方面,集成创新注重战略性集成,有利于克服宏观管理层面的体制性障碍,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从宏观上提高了科研投入的效率。同时,集成创新要求科研单位以及相关机构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有助于克服农业科研投入在微观层面上的低效运作现象。

在挖潜方面,集成创新有利于高效管理科技资产,加强全省农业科研机构的协作与交流,使农业科研投入存量处在一个共享平台上,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优化有限的科研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科研力量的整体优势。

二、促进我省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实施战略集成,确定我省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重点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省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当前,特别要把解决粮食安全、发展生物质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把现代生物科技作为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把加强农业领域的技术开发作为凸现山东优势的亮点,加快解决制约发展的粮食、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实现我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新突破。在“十一五”期间可将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项目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集成创新的总抓手,带动一大批农业相关领域科技项目,实现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

(二)实施资源集成,夯实我省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基础

“十一五”是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时期,要抓住机遇,以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黄淮海分中心为契机,构建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全省农业科研机构的协作和资源整合,实现创新主体的集成,保障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融合,使我省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保持旺盛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优化组织机制,提高我省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效率

以产业、技术或产品为平台,以计划、项目为主要组织形式,并辅以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支撑的集成创新模式,有助于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集成相关的技术、信息、知识、能力等创新的相关资源,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上,实现创新突破。

农业科技园区也具有集成创新的重要功能。农业科技园区是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我省目前已拥有各类农业科技园区近百个。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可为现阶段农业技术组装集成提供高效运作平台。

(四)加强支撑体系建设,改善我省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环境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全面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尤其要加快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科技成果顺利流通以推动集成创新。

其次,加强资金保障体系建设。省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研发及科技产业化的投入力度和比重,同时,制定多元化的投入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鼓励采用各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研究制定农业科研风险投资政策,引导农业科技企业积极从事集成创新。

第三,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尤其在农业生态环境等公益性创新活动中,由于技术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外部性”,政府部门的支持就更有必要。要把重点放在财税支持方面,建立补贴、信贷等制度,并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上一篇:生物论文下一篇:个人职称评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