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学目标如何写

2024-07-03

中职教学目标如何写(精选6篇)

中职教学目标如何写 第1篇

备课时如何写教学目标

我们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就如何写教学目标感到有些茫然,不知究竟如何去写。有时写出的教学目标存在着目标不明、目标过大、目标过高、目标过偏等问题。要想写好教学目标必须先搞清一下问题: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第一,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无论是“教学目的”的提出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教学大纲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总目标。

第二,二者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无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第一,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依据看,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之外,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参照系和本地教学的实际水平。

第二,从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所着眼的主体看,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则着眼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实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

第三,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时所使用的动词看,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可用课堂上的随机检测、配套的达标自测题、形成性练习题和单元检测题等,通过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第四,从二者所直接作用的对象看,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统一起来。

第五,从二者组合的结构层次性看,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缺乏明确的层次与序列,因而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教学目标则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分哪几部分

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统一的有机体。

三维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目标放在首位,相对而言,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结论与过程的关系,与这一关系有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接受与发现、掌握与感悟、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

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从学习角度讲,重结论也即重学会,重过程也即重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就是关注人。关注人(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关注学科(关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也是教学中一对至关重要的关系,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乐学与学会、会学的关系;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教书与育人(教知识与教做人)的关系,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认识与情感的关系。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总之,关注人的教学才能使学科教学同时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

在搞清以上三点以后,再来谈谈怎样设计教学目标的

以往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总是分成学习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渗透什么思想?通过这两次刘教授的指点我对目标的确定有了深刻的认识。首先认识到了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的目标决定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来设定,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2)过程目标(3)情感态度目标。而这些目标的确定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切不可大而空。要具体到每个环节中来确定。要有具体的内容来体现这些目标。以往我们制定的目标如:培养空间观念,如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渗透模型化思想,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等等,并没有错,但是这些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节课就能达成的。那么我们在制定一节课的目标时,就要更加具体化,如空间想象能力,你在哪些地方,怎样培养的。是不是想像一下就是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了,还是需要经历哪些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是教学目标设计的方式与方法的组合,是连接教学目标设计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因此,它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笔者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概括出了几点目标设计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一、全面与简洁相结合

教育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要反映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前两者是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思想启迪、精神感悟、人格塑造等人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目标都考虑到。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目标设计也不可能将所有目标面面俱到。因此,如何设计全面而又简洁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就成为很多人研究的对象。有人认为,设计上位目标如学科目标和单元目标要全面,而课时教学目标只要关注知识和能力目标就可以了;也有人提出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只要描述双基目标就可以了”,认为“情感目标其实是附皮之毛”,渗透于其他目标之中的,“无需言传只要意会即可”(刘家宏,2005)。这些意见虽然片面偏激,但是有两点意见是可取的:第一,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该确定基本目标,突出重点目标;第二,关注知识目标。知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引领着学生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知识技能目标是基础和前提,方法能力目标是工具和武器,情感态度目标是内驱力和政治立场”(白月桥,2004)。因此,双基目标是最基础的目标。

正因为如此,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建议首先设计双基目标,再设计其他范畴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主要目标,形成课堂教学目标。以四年级上册《简单数据整理》为例,首先设计它的知识技能目标,如知道原始数据与数据整理的含义、了解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组成、会看简单的统计图表、明确条形图的意义、会填写统计表、能根据条形图回答问题等,其中课堂的主要目标是会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与双基目标相对应的其他范畴的目标,如初步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养成仔细观察和分析的习惯、体验统计图的简洁明了和条形图的形象直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信息意识、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等,其中基本目标为初步认识数据的整理方法,体验统计表的简洁明了和条形图的形象直观;最后将选定的目标整合在一起,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就可以得出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如“初步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初步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体验统计表的简洁明了和条形图的形象直观”。

这种以知识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线制定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前后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整体,在表述上有取有舍,充分体现了目标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的要求。

二、过程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结合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学预期的结果,因此,教学目标一般描述的是知识和能力发展的终端结果,没有把学生获得知识和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纳入目标内容。在目标描述上基本都采用了“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例,过去制定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的教学目标,对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没有多大的意义,形同虚设。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认识到这一弊端带来的危害,突出强调学习过程的价值,认识到经历过程不单单是为了获得知识技能方法这些结果,它还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比具体的结果更重要。但是这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实际上新课程还提出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等结果的描述,更要重视这些结果形成过程的描述,使用形成、养成、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仍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目标设计为例,根据过程目标与终结目标相结合的策略,可以将目标制定为“经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使目标从结果走向过程与结果的整合,从单一片面走向多层面立体的整合,由静态走向动态与静态的整合,不仅体现了过程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结合的要求,而且赋予了教学目标以“生命”的活力和意义。

三、心理描述与行为描述相结合

教学目标既是教师在教学中调控教学和进行评价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必须具体、准确,目标的描述一般也要采用行为描述,并使用能够观察与测量的行为动词,如写出、说出、指出、比较等。但是,在研制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目标的行为描述并非十全十美,它存在以下不足:(1)有些范畴(如情感、态度、审美、人格)的目标,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述是很困难的;(2)行为目标也很难准确地反映隐性目标。如“掌握分数的意义”“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等目标,改为行为描述不是一两句话能表述清楚的。因此,人们又开始关注目标的心理描述。心理描述通常使用一些能愿感官动词,如愿意、乐于、欣赏、了解等,它的优点是概括性和完备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把握教与学总方向的作用;它的不足也很明显,即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较差。为了使目标的完备性与可操作性都得以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描述上,应采用心理描述和行为描述相结合的思路。

关于目标的描述技术,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在借鉴布卢姆、克拉斯霍等外国专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很多成果(如行为目标的ABcD表示法),这里就不赘述。但有两点应该注意:第一,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要改变采用“使学生„„”“培养学生„„”等目标陈述模式,采用“学生能„„”“学生具有„„”等表述方法,清楚地表明学生是目标实施的行为主体;当行为主体省略不写出时,从上下文要能看出行为主体是学生。第二,描述目标时使用的行为动词要准确。例如,《标准》将知识技能目标划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四个等级层次,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正确领会各层次目标的意义和要求,设计偏高或偏低层次的目标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四、多维分析与综合设计相结合

所谓多维分析,就是依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和目标分类理论的要求,从多个维度(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能力、情感态度)来分析课堂教学目标。所谓综合设计,是指对教学目标的不同层面(如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和学生发展状况的不同层次进行通盘思考,并对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多维分析与综合设计是制定教学目标两个很重要的方面,缺一不可。多维分析保证了教学目标多元性与均衡性,综合设计保证了目标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保证了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与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前后连贯、动态整合、形成合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既要进行多维分析,又要进行综合设计。

依据多维分析与综合设计相结合的策略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简便易行,教师只要做到“从宏观上把握,从微观上分析”的要领即可。例如,制定“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从宏观上了解它所属的内容(空间与图形),知道上位目标(单元目标或课标中的具体目标),了解学生的特点等,然后从微观上进行分析:从知识技能维度上分析,它的主要目标是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从过程方法能力维度上分析,主要目标是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形成初步空间观念和操作能力;从情感态度维度上分析,主要目标是获得探究经验和成功体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就可以得出教学目标:“经历长方体特征的探究过程,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获得数学探究的经验和成功体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操作实践能力。”这种从“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设计思想,符合人的认识规律。设计出的教学目标,维度全面,叙述简洁,前后连贯,有效解决了目标片面冗长、前后脱节等问题。

中职教学目标如何写 第2篇

1、卫生:组织班上同学认真打扫好卫生,积极进行义务打扫。班上同学还要养成爱卫生的良好习惯并做到不乱丢垃圾,爱护环境的美好品德。

2、纪律:针对班上纪律不是很好的现象,我们一定要组织班干部负起责任,行动起来,认真管理好班上纪律。可借以学校迎评之风抓好班上纪律。在班委会议上促使大家对迎评引起重视,使大家思想上达成共识,以身作则。

3、学习:能让同学们很认真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并积极发言,遵守上课纪律,不讲小话,不玩手机,与老师处成良好的学习关系。

班干部还要认真组织好班上举行的每一个班会活动并积极带动全班同学参加学校活动,力争第一。体现我们护一团结向上的奋斗精神!

希望通过以上计划能够尽快改变班上目前较为松散的学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促进我们的学习效率。为学校举行的迎评做出一份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并能通过全班的共同努力能将护一带成为一个文体德都具备的优秀班级!

个人工作计划篇三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学校里一定要把学生的体育成绩提上去,要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把良好的身体锻炼好,让他们健康的成长。为了实习这一目标,特别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以德育教育为首,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目标。以学生《体质健康》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体训队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出操、集队、集会纪律,做好出操、集队、集会常规训练,做好田径队、篮球队的选材与训练工作,切实提高体训队员体能、运动技能、竞赛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

二、教学措施

1、积极倡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配合好学校卫生保健室对学生健康指标的有关测定,关心好学生每天的眼保健操。

2、积极鼓励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习惯,努力提高全校学生的体锻达标合格率。

3、本学期关注起始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状况,学生要坚持形成体育锻炼规范化要求。

4、要不断加强对教学教材的研究,重视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本学期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工操练。从上课的仪表服装、备课教案、课前的准备开始。

5、每星期组织学生在远程教育网上找自己要学的内容。

6、以据学生的特点,体育组要主动与年级组之间配合协调,利用一些休息时间,包括中午、放学后等时间,组织年级间和班间的体育竞赛,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激励学生为班级争光,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7、体育组要积极配合好教务处、政教处工作,认真组织管理好每天的全校广播操和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各班进出场线路有序、队伍整齐。

8、体育组各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细心安排指导年级的体锻课,尽量多开展学生感兴趣,锻炼有效益的小型多样的单项性活动,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求。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1、抓紧抓好业余运动队训练,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和竞赛水平。

长期坚持运动队的业余训练是我校的基本办学宗旨,也是提高我校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兴趣和技能的基本手段。业余训练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能使运动员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能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竞赛能有效发展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胜不娇、败不妥的个性,竞赛能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竞赛能展现运动员的体育才能。因此,必须抓紧抓好运动队的训练。

2、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两课两操一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两课两操一活动”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和健康况状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树立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的思想观念;其次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体育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写好学期计划、授课教案,多花时间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配合学校抓好早操、眼保健操工作,加强两操纪律,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树立远大理想,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第四是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值周期间保证课外活动时间、认真安排好课外活动内容、积极发放体育器材、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督促学校保障每生每天有一小时足够活动时间和注重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3、抓好《体质健康》工作,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确保达标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

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工作,目前我校没有按上级部门要求配备相关器材,但是对新教材内容的了解是初步的,对新教材中所体现出的推行素质教育意义还不够深入,更谈不上对新教材的研究,更缺乏新教材的教学经念。因此,本学期体育工作的重心放在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我校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探索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之路。

相信只要通过我的认真努力工作,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都能够提高上去,我相信在我不懈的努力下,学生的锻炼身体和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一定会很快的提高上去,让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中职英语目标教学初探 第3篇

关键词:目标教学,英语课堂,模式

布卢姆提出的目标教学理论是以教学单元为单位, 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测验, 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 确立教学依据;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之后, 进行测验, 考查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未达标, 分析其原因, 然后根据原因采取补救教学;重新教学后, 再测验, 直至完全达到教学目标为止。它的步骤大体是:前提测评——展示目标——教学达标——达标测评——反馈、矫正。下面就谈一谈这几年来本人对英语课堂目标教学基本模式的粗浅认识。

一、前提测评

前提测评是实施目标教学的第一环节, 前提测评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 它是对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对本节课所必备的预备性、基础性和相关性的知识以及技能的检测。前提测评的方式很多, 例如:听写单词和句子、师生对话、背诵课文等。我们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4》Unit 6:Food一课为例,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做练习A和B, 课上以师生对话的形式, 检测学生的完成情况。

(1) T:Do you often eat out?

S:Yes, I do.I often eat out with my parents or classmates.

(2) T: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Western or Chinese food?And Why?

S:I would like to eat Chinese food.Because I think Chinese

food is delicious.

(3) T:How about English food?

S:I’m afraid I don’t like it.The taste is very strange.

由此引出would like to do sth和I’m afraid I don’t…结构, 向学生点拨句型的用法, 再利用直观教学法根据学生身边的事物设计类似的问题再进行练习, 学生对本课要用到的句型已基本熟悉, 而且通过师生间双边活动, 学生也进入了学习新知识的状态, 可指导学生进行下一步骤的教学。

二、展示目标

课前要钻研教学大纲, 通读、熟悉教材, 驾驭教材, 这样才能准确制定出单元教学目标和各课教学目标, 把各课教学目标分解成相应的课时教学目标。在进行前提测评后, 一般情况下学生已经对本课要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 这时, 教师要马上把本课的目标展示给学生, 学生认定目标,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在迫切需要的情况中进行学习, 以唤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从而激发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一环节是目标教学的重要一环, 它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使学生产生动力。如: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4》Unit 6:Food一课在进行了前提测评后, 教师可马上向学生出示下列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New words:tasteless, chip, sauce, pork, bar, pea, boil

2、语言技能目标:运用My favorite…because…, I like…because I think…, I prefer…to…等句型结构。展示目标的方法很多,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叙述、板书、提示小黑板、投影片等形式但要切记目标一定要精炼而准确。

三、教学达标

教学达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目标教学的关键和中心环节。教师要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 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使学生达标。因此, 教师在导学达标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多种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调整课堂节奏,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而达到会学。课堂目标达标的基本模式是:确认目标→精讲点拨→强化训练→检测评价 (达标率和目标的再次确认) →布置作业 (预习和复习) 。

教学达标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精讲点拨, 要体现一个精字,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程序。实施目标教学中做好启发诱导工作是教师在达标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任务, 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比较容易, 而教学生“会学”则达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4》Unit 4:Dream一课, 可这样导入:

T:Many people have different dreams.My dream is to be a bes teacher.What is your dream?

S1:My dream is to travel round the world.

T:And you?

S2:I want to be a nurse.

T:I see.But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more about dreams?

S:Yes.

T:Ok!Now let’s learn our text.

这样, 学生会怀着好奇又新鲜的感觉学习课文内容, 就会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 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教学达标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 如何“教”是一节课达标的关键所在, 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情,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达标, 都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四、达标测评

达标测评是指对全体学生达标情况的检查, 即形成性测评。在经过教学达标阶段后, 学生对本课目标掌握到何种程度,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内容上有无遗漏, 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必要的测评手段来检测学生。达标测评一般多采用口头测试、书面测试和听力测试三种形式。如: (1) 快速问答式。教师对重点采用不分先后, 打乱顺序提问, 要求学生快速做出反应; (2) 利用小黑板、幻灯片检测。内容可以是填空、选择、翻译、句型转换等, 检查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 (3) 自由交谈。学生自由组合, 内容是当堂语言点, 如对话、故事等, 然后抽出几个组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表演, 这样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五、反馈—矫正

反馈——矫正是教学达标的重要保障, 在目标教学中应十分重视这一环节。反馈的形式一般可采用: (1) 及时反馈;它是指课堂内的反馈。 (2) 延时反馈;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单元及期中、期末测试反馈来的信息均属于延时反馈。教师通过反馈的情况进行补救性教学, 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例如: (1) 教师集体讲解; (2) 教师个别辅导; (3) 小组讨论, 优生帮助差生; (4) 自我矫正; (5) 指导学生, 重点点拨。目标教学环环相扣, 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使教与学的效果及时反馈, 及时地矫正和强化, 增加教学的可控性, 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综上所述, 目标教学即课前教师按“目标”备课, 学生带着“目标”预习, 课上教师围绕“目标”教学, 学生围绕“目标”听、说、读、写。课后教师围绕“目标”查漏补缺, 学生围绕“目标”回顾“补救”。这五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英语课堂目标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活跃了英语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Numan D.Desin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England:Longman, 1983.

[3]马树超.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中职教学目标如何写 第4篇

【关键词】终身体育;中职体育;体育教学;教学目标

中职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中职生的终身体育,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中职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改怎么做呢?

一、学生—终身体育的自愿寻求者

体育运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体育教学的对象,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要想使终身体育贯彻和落实,学习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以中职生来贯彻和落实终身体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中职生要转变意识、方法、形态等方面,并且来培养他们五个方面的能力。

1、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

终身体育的起因是兴趣和锻炼习惯,只有中职生对体育锻炼感兴趣并且习惯于体育锻炼,才能实现终身体育。因此我们必须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说的把运动兴趣的培养作为中职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有深刻的领悟。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体育活动进行组织和指导时,应该在讲解和示范的过程中,来挖掘学生内心对运动的兴趣,调动他们对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天赋,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喜爱,并且逐步的养成长期运动的良好习惯。

2、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

尽管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已经把全民健身作为一种风尚,但是由于受到传统体育的限制,中职生还缺乏对终身体育的认识。法国教育学家保尔·朗格朗曾在《终身教育引论》中强调如果将学校体育看成是微不足道的事,不来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成年后,体育运动变不复存在了。因此,要想让中职生懂得运动的意义对体育有较高的认识并且树立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我们必须把中职体育教学作为终身体育的基本。

3、学好一项运动特长

学生感受运动乐趣的有效途径是运动特长,学生通过其自身的运动特长,在比赛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养成好的锻炼习惯,还有助于在以后就业的过程中更快的脱颖而出从而获得领导的赏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在组织和指导学生体育的过程中,可以讲述一些毕业生因为运动特长而成功的案例,从而来激发学生对于练就运动特长的浓厚兴趣。

4、学会科学运动的方式

对于终身体育来说,要想树立终身的体育信念,就必须要学会正确的运动方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相关体育项目的规定引起重视。使中职生具备正确科学运动的方法和知识,运用多种的运动技能,从而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做出正确的评估和了解。

二、教师—终身体育的坚决支持者

中职体育教学是学生学校体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肩负着学生从学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重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与终身体育相辅相成的运动体系,在教学内容、组织、评价、过程、方法等地方与终身体育相互呼应。

1、教学改革评价的核心是过程评价

中职体育的重要环节是考核,因为它把考核结果直接列入了毕业学分中,从而能够充分发挥考核的鼓励和引导功能。例如,把口头叙述、观察记载、对照量表等列入考试范围,从而来评价学生的进步空间、学习态度和发展的潜力。同时,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在考试的过程中,作者把职业话的考核尝试引入其中,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来教导职业的知识,并组织同学门参加些专业的考试,例如,裁判员、教练员等考核,也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增加一个选择。

2、教学过程的核心设计是多种多样的方法

在对其他的中职学校和其他的体育教师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中职体育教学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巨大,学生们对体育运动不太重视,甚至对体育课也产生抗拒的心理,更别说终身体育目标的实行了。究其原因,在于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够实施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即使实施,但是却不能够长期的坚持。所以,中职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根本,发挥教师主题地位的同时,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注重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对提高应用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教学内容的组织是以职业应用为核心

中职教育是直接面对就业的教育,中职体育运动教学的职业性是由他决定的。在这个教学实践中,不仅仅要完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其中所讲的运动技能教学,并且要以学生为目的,增强对体育的教学的适应性,通过锻炼来提高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抗挫折的能力。让中职生能和同学和谐相处、互敬互爱,培养并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必完全依据课本的限制,凡是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职业能力的塑造都可以列入课程范围。例如,笔者所在地是开发区,该地体育氛围浓厚,还组织了一个练球队,因此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特意增加篮球方面的知识。还在內容安排上做了些调整,一年级一基本素质为主,二年级以培养特长为主;在教学内容上,在遵循原则的情况下,并对学生实现了分组教学,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4、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五个联合

中职体育教学必须在中职学校教学这个大环境下进行,因此,在这个情况下,任何一个个体的努力都只是局部的,并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好在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能够充分的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在教导处的带头作用下,以课题为引导,以体育教研组为依附,从而突出体育运动的特色,充分发挥体育在沟通问题上解决困难的能力,并且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组织能力。在学校教程的推动下,我校的体育运动和教学实现了五个联合:一是联合中职学校选修课,二是联合学生课外体育运动,三是联合阳光体育运动,四是联合各类体育竞赛项目,五是联合学分制。

【参考文献】

[1]蔡华强. 解析成功体育教学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第5篇

数学教研组学习资料

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设计三维目标的依据

如何确立某一个教学单元或某一节课的三维目标,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教材首先要求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学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在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

一是目标的着力点;二是内容的重难点;三是资源的开发点;四是落实的知识点;

五是培养的技能点;六是情趣的激发点;七是思维的发散点;八是合作的讨论点;

九是渗透的育人点;十是知识的引申点。

(二)要切实了解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师以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了解,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的调查,力求做到“十知道”:

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 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六是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 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 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

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三维目标。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要求能做到“五个有利”:

一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缩小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发展水平;

二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等;

三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

四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探究过程等;

五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实验技能、调查技能、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目标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

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学习,学会xx结构的归纳和演绎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xx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通过学习,掌握xx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等。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

一是表现为情绪。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情绪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表现为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热情。三是表现为兴趣。兴趣是强烈的吸引性和鲜明性的情感反映。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激发起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是表现为动机。动机是情感冲动而出现的念头,它可以成为行动的驱动力。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动力。

五是表现为求知欲。它是在智力探究活动中,需要和愿望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满足学习的需要,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六是表现为道德体验。如敬佩、赞扬、羡慕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对xx人物感到敬佩„„

七是表现为美的体验。指对自然、艺术、社会行为美的情感体验。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鉴赏大自然的美。

所谓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习,在交往中能表现出宽容、忍耐的态度。所谓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目前对教学中的问题持不同观念的人,其价值取向也不同,如对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教学质量的本质是什么,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什么,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认识到学习质量不仅看考试的分数还要看德育、体育方面的发展。

中职教学目标如何写 第6篇

引言:随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给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要求,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德育课教学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上的一些调整和改变,以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最早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当前,校企业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各中职学校采取了各项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果。同时也给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中职的德育的教学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对学生德育成绩的考核方式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适应这一人材培养模式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要求。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校企业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利用学校社会两方面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通过交替安排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技术应用和就业竞争能力,把学生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能训练与实践经验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材。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用人要求相结合,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决定教学目标,塑造具有较高职业素养,适应职场发展的人。教学总目标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是上课时教师让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德育课所开设的每一门课程,在认知目标的确定方面,除了要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考虑教材内容的构成等因素之外,在教学重点上应有所突出,以更好地适应校企合作企业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把相关行业的行业特征,职业道德要求和准则、从业后应该了解的各项政策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用人标准,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相关礼仪、安全工作章程,校企合作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等作为教学重点,贯穿于整个德育教育中去。

2、能力和觉悟培养目标:德育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养成教育,德育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更重要的是个人境界的修炼、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做到知行统一。按照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的设置,在能力的培养上,按照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的原则和分层次的原则,重点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带有普遍性的职业素养如职业纪律观念、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与人沟通合作的态度和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带有特殊性的如幼师专业的爱心,会计专业的细心、原则性等。在层次上,可根据职业发展的连贯性,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素养要求。可以明确告诉学生,作为一线工人需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一线管理人员需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需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给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进行境界的提升。

让学生在未来的职场生涯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交友,学会生活”。

3、心理健康目标: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发挥自身的潜能,学会应对挫折,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为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根据教安排进行工学交替,学生到合作企业实训,或到企业顶岗实习,势必会压缩专业理论课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课时。在保留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之上,应该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做到少而精。调整的原则:

1、保留那些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内容。

2、保留和增加那些有利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把企业的文化建设、德育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用人标准等各方面内容效地渗透到德育课的教学当中去。

3、必须体现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例如《心理健康》的时候,我首先在学生中广泛进行调查,让学生根据教材的目录进行选择,每个同学必须选出10个最感兴趣的问题上交给老师,收集到资料后然后进行统计,上课不根据教材内容的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浓厚程度进行专题讲课或开展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的封闭式的,以课堂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往住是老师一言堂,老师在上面讲得很辛苦,学生在下面听得很厌烦,一节课下来学生能记住的可能就是一两个笑话或例子,很难达到德育课的教学目的。应该代之以开方式的,激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1、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讲授的内容,有条件地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还可以将活动带入课堂,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心理健康》一课的教学中,我将团体咨询技术运用于课堂,有目的的安排各种团体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增进友谊、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集体观念,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在活动中学会应对挫折,在活动中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提升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安排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然后将学生根据不同的行业分为医疗卫生、企业、事业、行政、餐饮、超市、服装销售、农贸市场几个组,进行社会调查,要求学生收集这些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调查这些行业的职业道德状况,了解这些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首先指导学生制定社会调查计划,然后利用上课时间,分批分到本地区就各行业开展社会调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学生反映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优秀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过程中还给用人单位良好的印象,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门路,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定期请校企合作企业到校给学生讲课,把企业文化建设、德育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用人标准直接带入课堂。

四、学生德育成绩的评定

过去对学生德育课的成绩考核,一般是统一出题进行期末考试,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德育成绩的主要部分,再加上平时学习态度分,作业分作为学生的期评成绩。脱离不了应试教育体系下的考试办法,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德育平价应该多元化,对于在校学生,应该根据他在课堂、生活、实习实训、及各方面纪律、行为(操行成绩)的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老师评价的方式综合评定成绩。对于整个学期都在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则主要以企业(或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学生德育成绩的最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上一篇:看似寻常作文下一篇:解放思想推进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