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革命范文

2024-07-26

教学的革命范文(精选8篇)

教学的革命 第1篇

教学的革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张白纸,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在大三实习的一段时间,我心里总是感觉很迷茫。每一堂课总是担惊受怕、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讲得不全面、学生不能理解、教学效果不明显。这个假期,吕校长给我送来了精神的食粮--《蔡林森传》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触动良多。它如一盏指路灯,为我指引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哲学家尼采曾评说人的伟大和可爱。他说: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是一座桥梁而非终点;人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人是一个跨越的过程而非完成。他还说,人的新的荣耀,不是来自所来之处,而是将要前往的地方。蔡林森的伟大与可爱,就在于他永远去一座又一座桥梁,永远在跨越,永远向着前往的地方。正是这样,蔡林森心中有一块精神高地走过,表现出一种特有的精神气质,体现了一种强势的精神力量。“教学革命”是蔡林森对当前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现状的大声疾呼,是他多年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之谈,凸显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拳拳之心。正如小平同志当年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一样,蔡林森校长将他的新著定名为“教学革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教学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和艰巨性。通过对蔡校长的名著的阅读,我深受教育,下面谈一下个人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四清”打造了洋思和永威。“先学后教”的可贵之外,在于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先学”势必把学生一开始就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成为“后教”的依据及重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科书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在课堂之外学习。因此,“先学后教”不仅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更是突显和落实教学核心的问题。这样的教不是盲目的,不是随意的,势必使以学定教的理念和原则落到了实处。其实,这一模式,不仅是“先学”,而且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所以“先学后教”不仅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更是突显和落实教学核心的问题。无疑这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是先进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对数学课堂的大量观察中,或者是我们自己上数学课,我们可以发现发现一种普遍的现象:让学生说数学比做数学的机会多得多。这是否本末倒置?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是不是在于我们的数学教学过于迷恋集体作业的方式了?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当在教学中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后,经常看到的是老师很快就请学生起来作答,这几个学生把问题解决了,这时候教师似乎就相信全班学生都会了。这就是所谓集体作业的教学方式。我们老师之所以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也许是它既能活跃课堂又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吧。可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在这样的方式下,那些中等学生和思维计较慢的学生是否也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我们仍不得而知,但我们有理由为他们感到不安,因为他们也许是看到大家都举了手,也跟着举手,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我们其实并不清楚。为此,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建议是:要把学生的独立的、个别的作业作为学习数学的基础。

这其实牵涉到了一个问题,是“说数学”重要,还是“做数学”重要。记得去年我在实习数学教学工作时,有一次,我的班里有一个男孩,因为一直为学不好数学而苦恼,他问我有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当时我没有马上答应教他,只写了一些数字和一些习题让这个学生进行解答,我看她都做对了,就肯定他——已经懂了。这男孩既高兴又惊异地问他:“老师,难道不用背概念吗?”我又肯定地回答:“不用。”接着,这个男孩又要求我给他补习一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直到学会了才罢休。后来,这个男孩判若两人,仿佛治好了心病似的,对数学的恐惧感消失了,不到一年,他的数学成绩从“合格”上升到“良”的等级行列。我想,我对这位学生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引导,就是“会做数学”比“会说数学”更重要。

有一次我去柳州高中听了一节高二年级的数学课,这节课课题是:教学《平行与垂直》,教师巧妙的借助折纸实现有效建模。在课中组织了三次 “折纸”活动,不仅凝练了教学环节,更让学生在亲历知识生成过程。第一次折纸,研究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最大可能地通过学生的思考、想象、动手操作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通过两次分类、分层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研究意识。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索与讨论。第二次折纸,探究平行线的特性,揭示互相平行的概念。第三次折纸,探究垂线的特征,揭示出互相垂直的概念„„

这节课始终以做数学为主旋律贯串始终,老师少教学生反而多学,让人感到踏实、有实效性。老师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学生自己去做数学,从做中学。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必须独立思考,都能够自主探究;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可能发现问题,产生合作交流的愿望。在这里,“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从这里,我们还能体验到:改变“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倾向,采取“先学后教”、“先做后说”的教学策略是必要的、而起是十分有效的。

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所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是在某种场合适用,某种场合不适用。但其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越俎代庖,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总之,我认为,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先学后教,先做后说,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再不要发生“满堂灌”、“题海战术”、“疲劳战术”了,提高课堂效率是当务之急。

下面我谈谈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的理解。

一、“先学”.学生自学教材,克服传统教学中的越俎代疱.来谈谈先学,蔡林森校长的理念,在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十五分钟看书自学,十五分钟前要加一分钟辅导,这段至关,在分钟里老师要列出本节课提要、板书、学习,分钟辅导学生自学瞎看,提要、板书、学习不,学生自学起来就没方向,这看似简单的一分钟却是要在老师课下仔细琢磨,提炼升华的东西,用好了分钟学生在接下来的十五分内就能学习效能,事半功倍.当然这十五分钟也机械的十五分钟,比如老师可以把分成几段,本节课的要点让学生分段分节的自学,学生自学并测试完每个要点后分组,分享下各自心得.反观去年实习时我的课堂,讲得多,学生听得累;满堂问,学生照本宣科答却不懂;课余作业都对,考试却一塌糊涂.这样的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轻轻松松,其实学生不动脑筋,学习就谈不上.先学不只是学习,还包括当堂检测.检测完就“后教”环节.教的是检测中出错的问题.二、“后教”.好的课堂应有学生参与全过程,少讲精讲,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了“教”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也1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教师只须教教材内容的难点.只教学生不会的,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由此可见,教的过程是学生自学环节的延续和深化,是学生在最后环节——“当堂作业”中易出错或出错的.在“教”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三、“当堂训练” 在平时教学中,老师有时有拖堂的坏习惯,有时追求教学进度一味的讲解例题,学生做题练习,将本节课需要的作业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作业,占用了学生的休息,而且在课后,许多学生不会专注地对待作业,草草了事,应付作业,更有甚者抄袭作业,作业质量差,教师从作业中无法发现真正的问题;最后学生考试一塌糊涂,教师只得剂课,占课来弥补.“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当堂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坚决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独立快速地完成作业,如竞赛、考试等形式。当堂训练要达到准确检测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准确信息的目的,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展性的作业。

蔡林森的教育、教学经验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三句话:

1、学生能成才教师教的,是他学的.2、教师进课堂的任务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3、什么叫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了教学任务.四、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学方法

在永威学校,蔡林森校长要求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实行“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严格要求师生做到“能在课堂上掌握的东西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四清”的实质是使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达到人人过关,人人满分。把老师讲学生听变为学生先学,等于给学生建了四道防线,教师、学校都认真把关,认真对待每天没学好的知识,就不会出现平时不注意,考试时发现问题严重,积重难改。

“四清”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重点是差生,可以使差生尽快赶上来。堂堂清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考场上一样紧张地学习,当堂能理解、记忆的知识力求不把问题留到课后,要想达到堂堂清,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善于发现问题,想方设法使学生暴露问题,再针对问题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安排和使用。

怎样才能发现问题呢?我想可以设置以下八个环节:

1、学生自学时要确保认真、专注;

2、检测时要选择后进生上台板演,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

3、学生在做检测题时,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巡视,决不能走过尝闲逛,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搜集学生做题当中的错误,并把错误进行分类,看这些问题中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并进行分类,分类是为后教做准备;

4、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参与更正,也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什么情况,思维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5、通过提问为什么,让学生讲清每个解题步骤的依据是什么,有时还要追问,以达到一定的深度;

6、通过指导学生相互对改检测所学内容,从中发现问题;

7、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知道课堂上板演的问题解决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还要鼓励学生把个别问题提出来,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来解决,不行的话再由老师来解决;

8、通过看学生能否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而发现问题,如果不能,说明有问题。当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应对,看下课后有多少不会的学生就是日清的对象了,日清对象就要求老师帮助其抓好时间去补漏。我们不要怕发现问题,就怕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就是老师以后工作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日日清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当天学的知识,该会背的都会背,该运用的都运用,做错了的都要更正。周周清就是普查本周所学的各科知识。

通过普查要达到两个过关: 一是知识点要过关。二是能力要一一过关。

包括例题能口述、习题都会做、做错的都会更正等。月月清就是要逐月检查知识掌握的质量,查漏补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它的基本形式为月考,就考本月所学的课本上偏难、易错的内容,要求人人满分,人人过关并不容易达到。月考之后并不是完成了任务,还要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学生的表扬会等,总结经验,表扬、鼓励优秀的学生,以利于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清”的关键是周周清。堂堂人人清、日日人人清是周周清的基础和前提,抓好堂清才能抓好日清,堂清、日清抓不好,周清和月清就无法做到。学校狠抓周清,教师和学生就会重视日清和堂清。周清要突出“熟”“准”“活”三个字,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准确无误,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而后融会贯通。

“四清”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达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每时每刻都要把学生放在心上,把握好教材、把握好学生、把握好时间,如果能做到四清,学生的学习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最后我谈谈自己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 环节 任务交代

1.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和任务.一上课向学生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或核心知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2.每一节课,我都会要求学生自主学习5——10分钟,在学习过程中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而盲目的去学.环节 导学点拨 1.课堂上变教师的“多讲”为“精讲”,甚至是不讲,而是点拨.每节课讲课的超过20分钟.2.上课学习的多了,不再是简单的讲解问答多样化.哪种,都尽量体现“两主”: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教师的点拨,学生知识的过程并应用.学生要全程!环节 当堂检测

课堂上知识力求“堂堂清”.课上设计钟左右的作业过关测试,测试是考察本节课学习的最的知识,学生在学以致用,使知识,有感.不过关的学生,老师则登记在册,但不批评.环节 课后辅困

1.课堂检测的结果,课间或者课外活动有性的对那些课堂检测不过关的学生辅导.2.精心设计两套课外作业试题:一套是基础过关题,一套是能力拓展题.总之在平时教学中务必时刻提醒三点:

1、少讲.在备好课、“备好学生”后对所要讲解的内容提炼和优化.做得很,有的自该讲之处,一讲就讲多了.2、精练.对练习题去芜存精、精心安排,学生才能真正和能力的作用

3、多检查.检查包括提问、练习题的复查、测验等.“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学革命》如何传统的教学观念来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老师轻松的教、学生快乐的学.主观能动性后的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游刃有余的学习,不再被束缚在题海战中.由此我也想到,教学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每节课刚一上课,老师就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用语言的形式告诉同学们,接着同学用6-15分钟的时间看课本。在这些过程中,数学老师可能还要在黑板上出几个准备板演的练习。看完书,或者让先让同学进行板演,或者先解决提出的问题。

2、多让学生提出问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上课提问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好知识的必用方法了。在提问过程中,一个相同的问题可能要同时问四五个同学,有时一个问题通过几个同学象成语接龙一样共同完成。这些对学生们认真读课本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提问时,提问的对象要因题而异,对于学习差些的同学,我们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原来不爱学的同学通过自学,能完成这些任务,老师就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

综合自己学习,使我明白,做一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让自己的课堂因生成而精彩。针对这一段时间内的收获,我具体对我的教学工作做好以下的规范。

1、每次课前做好教学设计,才能更好促进“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练习练习要有针对性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巩固知识。

2、尽可能让一切教学环节都进行在学生的学习之前。

3、交给学生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教学一定要做到扎扎实实,讲求效果。

在接下来的工作里,我要明确自己的方向,不仅要有坚持不懈的勇气和端正的工作态度,还要在自己创新的基础上,适当地借鉴出色人物的方法,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

教学的革命 第2篇

课堂教学时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作者自题

第一节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

二、创造始于问题

三、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四、我们到底追求什么?

五、冲破观念障碍

第二节

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

一、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总是教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很重要,而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更重要。所谓科学态度,就是事实求是的态度,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的、批判的、探索的、创造的精神。可是这种态度和精神不可能离开学科教学、离开学科发展的实际过程单独进行说教。它必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

二、没有氧气就不能燃烧吗?

三、牛顿力学可靠吗? 四、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吗?

五、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

第三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一、世界时综合的

二、高分低能的本质——知识的割裂

三、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

第四节 研究性教学

一、研究并不神秘 二、三个案例

三、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四、确立课程意识

第五节 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

一、从“哥本哈根研究所”说起

二、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

在我们的教育学教科书上无不写有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教学强调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每一条原理都要讲解清楚,每一个概念都要严密证明。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这对于创新思维,对尽快接触科学前沿却成为障碍。。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用毕生的精力也不可能学会全人类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有选择性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也就是符合自己能力结构和兴趣结构的知识,有利于自己创造性地转化的知识。

三、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

慕课带来的教学革命 第3篇

慕课最早由斯坦福、普林斯顿等七所常青藤大学组成, 目前越来越多的名牌大学参与进来, 包括中国的北京、清华、复旦等名校也积极加入。慕课最早并不是以现在的形式出现, 它的雏形是国外一些名牌大学将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录制成视频, 并发布在网络上, 全世界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免费进行观看, 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因此, 更多的名牌大学联合在一起, 通过非盈利组织录制更多的课程发布在网络上, 供全世界其他地方的爱好者观看。随着这种教学方式的发展, 参与学习的人希望获得相应的证书, 也希望能够与授课老师进行互动, 在这种背景下, 越来越多名牌大学将他们的优质课程发布在网上, 爱好者通过报名的方式参加,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全世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心得, 相互解答重难点内容, 按时完成课程学习。慕课教学方式完全突破了校园的围墙, 从国与国之间的大学教育藩篱到国内高校之间无形的教育阻隔, 学习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①一位17 岁的印度男孩在ed X平台上注册了“电路与电子学”课程, 最终在考试中的得分排在前3%而最终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 广东大学生吴浩栋在coursera注册了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歌曲创作”, 竟然发现这门课的学习者中有一位来自比利时的60 岁的木匠。

慕课对传统教学的冲击是巨大的。以高校教育为例, 通过慕课, 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与世界上其他优秀的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 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高人”从不同的角度自由地发表带有质疑甚至批判的意见和建议, 这些问题难免会带入到实际课堂, 大学教师从来没有面对过如此复杂和多样的学生群体, 提出的问题也是极具针对性, 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 都是一种挑战, 更是一种鞭策和教育, 也督促教师积极汲取新知识, 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 在教学中也才会有紧迫感和求知欲望。②而目前高校很多教师很少研读新的内容, 缺少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 一直处在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环境下, 甚至有些教师的教案好几年都没有变化过, 相同的内容以固定的方式讲解, 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量, 必将被淘汰。课堂上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学生会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学习, 而教室授课的方式所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 讨论也较古板, 因此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慕课学习中去, 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甚至在教室授课中, 学生能够成为教师授课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对比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两个班级, 信计一班的同学要求参与学习慕课网www.mooc.cn提供的浙江大学“程序设计入门——C语言”课程, 信计二班学生不做此要求。通过一学期的对比, 信计一班的同学在提问和习题解答等环节中明显优于信计二班, 在期末测试中, 一班的优秀率 (85 分以上) 高于二班11 个百分点。同时, 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同时, 也会积极学习与该课程相关的其它知识, 一班同学在讨论该课程时, 还会相互补充其它相关知识进行讨论, 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量,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教授曾说“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其运作模式已在根本上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 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 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

慕课的出现对传统教学的影响是深刻的, 但不是完全矛盾的。在慕课的课堂上, 一些大师们也需要通过板书和实际操作将内容详细解答, 因此慕课与传统的教室授课是相辅相成, 相互补充的。学生通过互联网参与慕课学习, 在课堂互动和课后练习环节上都不如教室教学来得直接, 特别是国外大学发布的课堂, 很多都没有普通话字幕, 造成国内学生在学习时显得特别吃力, 在互动中就更加束手无策。另一方面, 很多教师和同学过分重视慕课的作用, 导致了现实课堂成为了慕课的一种辅助, 造成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本末倒置, 老师和学生都脱离了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方式, 并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有效地制定教学实施计划和教学大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处于一种囫囵吞枣的状况, 找不到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操作性较强的课堂中, 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 通过观察老师的操作以及老师讲解的注意事项进行, 所以在缺少有效的互动下, 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不能及时地得到回复, 需要通过网络的方式等待其他同学给出答案, 造成了学习上的延时。而通过教室教学, 学生带有问题地学习和互动, 教师合理地板书势必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虚拟教室和真实教室的结合将推动大学前进。

尽管慕课就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但同样也面临着许多困难。慕课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免费, 具有代表性的Coursera、ed X、Udacity等机构都提供了大量免费课程, 而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果壳网、MOOC学院等也是免费, 而录制课程的成本是较高的, ③造成了这些机构在运营时显得比较吃力, 目前维持这些机构的运作, 在国内主要依靠国家。在国外主要靠慈善机构, 企业和个人的捐款等。而慕课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不能够实现因材施教, 不具有针对性,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学生的接触面比较窄, 因此在学习时显得比较吃力。而有些学生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学习, 只通过简单的学习几门课程取得相应的证书, 对其以后的发展并不十分有利。慕课在我国发展迅速, 2014 年统计, 在Coursera平台上注册的学生有2/3 来自海外, 其中约41000 人来自中国, 占总人数的40%左右。在国内, 北大、清华、复旦等大学也加入了上述平台, 同时也拥有自己的慕课平台, 根据国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录制相应的课程, 同时教育部也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慕课的发展。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学生, 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学生学习的知识有时候严重滞后, 同时老师本身的知识水平也有限, 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等手段对该地区进行扶持, 并不需要学生或者老师进行亲身在现场授课, 学生和一些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 和全国其他同学一样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 能够聆听全国乃至全世界顶尖老师的课程。所以慕课的发展, 不能仅仅依靠一时激情, 还需要国家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我们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导致了我们现在很多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其它发达国家, 因此我们必须乘第三次工业革命东风, 提高全民的素质水平, 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才能产生真正的生产力。

摘要:近几年新兴的慕课, 引发了一场新的教学革命, 冲破了传统教学的教育藩篱, 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同时对教室授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的教室授课比较具有针对性, 能够实现因材施教, 这是传统教学具有慕课无法比拟的优势, 因此慕课与传统教学方式是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的。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慕课教学,教室教学

注释

11张鸷远.“慕课” (MOOCs) 发展对我国高等教学的影响极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4 (2) :116-121.

22 桑新民, 谢阳斌, 杨满福.“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3) :12-15.

小学习作教学的革命 第4篇

关键词:习作教学;链接生活;创设情境;赏识激励

中图分类号: G42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07)12-0063-02

虽然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是“习作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现状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习作教学仍然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头之痛。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已经成为民族问题,成为历史问题,成为语文教学的“顽症”。

我们习作教学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笔者在进行了深刻反思之后,觉得习作教学在教学时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学生习作评价等四个方面还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我们的习作教学才能跳出充满个性、充盈生命活力的舞姿。

一、教学时空:变固守课堂,封闭教学为穿越时空,链接生活

我们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两堂习作课。于是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这好像是无可厚非的。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完成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有老师提倡快速作文,提出作文教学完全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要我说,这是万万也不可能的,这样的教学对象应该是“倚马可待”的奇才,而我们面对的是刚刚学习写作的小学生。

在封闭的教学时空面前,我们的学生只有苦思冥想,闭门造车,必然导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使得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甚至荒唐可笑。我曾经看过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他的爷爷:有一天傍晚,天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他爷爷本来身体不好,躺在床上,看到外面下雨了,一跃而起,冲进雨幕,他问爷爷去干什么,爷爷大声回答道:“去保卫村里的河堤。”几个小时过去了,爷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了,他老远看到爷爷走一步,跌一脚,身上还满是伤痕,他很疑惑,问爷爷为什么要这么做,爷爷回答说:“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只要为人民做事,虽死犹荣。”说完就倒在了地上。后来,爷爷醒了过来,看到雨过天晴,爷爷的第一句话是:“大坝保住了吗?”这样的爷爷我们不能说生活中一定没有,即使有,这样的爷爷是不是太造作了。孩子笔下的哪里是一个农民爷爷啊,这就是董存瑞、黄继光式的英雄爷爷啊!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真文、写出真事、写出真情呢?我觉得我们习作教学首先必须打破“一篇习作教学两课时完成”的这一沿袭了几十年的做法,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曾经指出:“理想的语文教学应打破时空界限,使课内自主学习与课外自主实践得以沟通,变禁锢、封闭的课堂为课堂、校内、社会彼此相连的一泓活水。”这种大语文观启示我们:小学作文教学要拓宽时空,从语文教学及其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实施开放性全程作文训练,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就以我们十一册的七篇习作教材为例——

回忆篇——写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

感恩篇——写一次感恩父母的体验;

风味篇——写家乡的一种地方美味;

民俗篇——根据剪纸作品展开想象;

积累篇——搜集资料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

名人篇——介绍身边的一位名人;

故事篇——找课文中的故事写下来。

这七篇习作中的回忆篇、感恩篇、风味篇、积累篇、名人篇和故事篇如果固守课堂,课前没有充分、充足的实践活动想要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习作六——风俗篇,根据剪纸作品展开想象,也应该让学生在收集自己喜欢的剪纸作品的基础上才能把习作完成得更好。

二、教学模式:变随意性、程式化、追求功利为创设情境,指导无痕

考察作文教学的实际,笔者觉得有这样三大基本模式一直顽固地存在着——

1.随意性教学模式。有的老师认为作文教学漫无边际,难以穷尽,没有规律,主要靠学生的悟性,作文的指导与讲解无关大局,老师一味地强调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至于怎么读、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写却不甚了了,没有整体计划、合理步骤、科学安排,无视老师的主导地位,作文教学名存实亡。

2.程式化教学模式。程式化教学模式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作文教学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作文课总是固守:揭示课题——明确目标——讨论选材——自主拟稿——誊写习作的传统模式,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应对日新月异的作文课堂。另一方面表现为,习作方法指导程式化,比如,只要是写人的文章就得要求学生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叙事的文章决不能离开环境的烘托。

3.功利性教学模式。考试考什么就练什么,前几年大练材料式议论文,这些年又围绕着话题作文穷追猛打,无止无休。还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能够取得好成绩,让学生背诵大量范文,习作课变成了范文改装方法指导课,考场作文变成了精品范文的再现场。学生写作,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灵秀,更多的是成品的翻版。

这三种教学模式应该说在我们的教学中都存在,如此教学我们的作文教学还会有什么成效呢?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习作教学也需要我们老师在潜心研悟教材的基础上,创设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听过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作文《爱鸟》之后,大家都会有同感,是于老师创设的情境造就了学生习作的精彩。

上课伊始,于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待孩子们睁开眼睛时,只见一个“猎人”在一阵清脆的鸟鸣声中步入了教室。他头戴一顶瓜皮帽,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嘴巴上留着整齐的短须,提着猎枪,猫着腰,不时露出一对狡黠的小眼睛,东看看、西瞧瞧,嘴里还不停地唠叨:“这只鸟好肥哇!打回去下酒一定美味极了。”随着于老师这精彩的表演,孩子们一下子被带进了广袤的大森林之中。看着“猎人”的举动,听着刺耳的枪声,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炽热的情感在胸中激荡,儿童的情感和语言都被激活了,场景和语言在瞬间建立了联系。当我们惊喜于孩子们声情并茂的交流时,惊喜于孩子们妙语连珠的习作时,不得不惊叹:情境创设得当,的确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因而,我们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不要为指导而指导,而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入情入境,只有让学生在产生言语动机基础上的指导才是最有效的。

三、习作评价:变单一评价,敷衍了事为自评互改,赏识激励

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老师的灾难,指导课难上不说,课上完以后,一个班级几十篇作文摆在办公桌上,那不是灾难是什么?

也正是这成堆的作文批改扼杀了语文老师的兴趣,使得老师们厌恶作文,厌恶教作文,从而也直接导致了作文教学的效率低下。再加上有些地区的教学管理者一味地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要篇篇精批细改,把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大多都困顿在作文的批改之中了,哪还有时间去思考作文课怎么上?哪还有时间去思考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因而,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把我们语文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增强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的兴趣。老师不喜欢,学生怎么会喜欢呢?

另外,老师陷入作文批改之苦海中,批语难免套话连篇,什么内容具体、什么条理清楚,什么语句优美,都是些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学生看了也似懂非懂。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说得不假,而这里的“改”不是教师批改,而是要学生自己学会修改。《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把批改作文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主修改作文的空间,让学生在修改作文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自评互改可以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

1.自评。作文完成以后,首先让学生自读欣赏,给自己的习作下评语,也可以写出自己写作这篇文章的感受。

2.互改。往往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自己一般很难发现不足,学生也一样。发动学生互改很重要。一方面,每个学生喜欢读同龄人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在批改同学习作的过程中,能够悄然无息地学习同学习作的遣词用语、谋篇布局、立意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应该说,学生间的互相批改比老师任何高深的讲解都有效。

学生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可以是小组内互改,也可以是好朋友间互改,还可以是请班级中写作高手帮忙改。每次习作后,可以变换不同的形式,借以提高学生互改的积极性。

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舍得花时间指导学生批改作文,这是一劳永逸的事,一定不能忽略。

3.精批细改。不是说有了学生的自评互改就不需要教师的精批细改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作文教学中还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毕竟写作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批改肯定不够细致,这时非常需要教师的批改和指导。但我以为,老师的批改没有必要篇篇精细,因为老师批改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以备评讲时有的放矢。

教师批改作文应该也必须以赏识激励为主,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被赏识、被尊重的需要”。小学生作文本身就是一件并不轻松的劳动,我们老师只有十分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并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用得精彩准确的词,一句具体生动的话,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才能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应当特别留心那些充满期待的眼神,那是充满着渴望受人肯定的眼光。所以,作文的批语未必需要多长,但一定要让学生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努力让学生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亲近作文,然后喜欢上习作。

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大道上,我们只有穿越教学时空,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捕捉写作素材,才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们只有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才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习得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只有以一颗未泯的童心倾听学生习作的声音,精心呵护学生尚显稚嫩的语言,才能真正降低习作的难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从而,才能最终取得小学习作教学革命的胜利。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武宏钧.当前作文教学的三大走向[J].语文教学通讯,2006,(5).

[3]付睿.作文教学的两个误区[J].语文教学通讯,2006,(11).

[4]郭根福.构建新的小学作文教学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2007,(1).

[5]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M].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

[6] 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读《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第5篇

三年时间内,出版了个人的三本专著《作文魔法营》、《不做教书匠》、《作文教学革命》的名人——管建钢老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一线语文老师,他以前不爱语文,甚至没看过什么书,他的《三月》的发表也缘于偶然,当年编发他习作的编辑如是说:“版面正好空一个豆腐块,你的文章长短正合适,又是写当月的,上了;你又来了《四月》,鼓励一下,再上……”

可是,他成功了,或者不如说,他的学生成功了:“平均而言,每周都有数张稿费单从全国各小学生报刊社寄来,”他的学生是幸福的,每个人都拥有几本甚至更多的我的书,毕业之后,“风筝一样飞出去的学子们”,会有这么一天,“打开包裹,发现母校和老师为他们寄来的那一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珍贵童年”!

他的.成功,缘于他对学生的热爱:“每日简评”、“每周一稿”、“评价周报”、“月末增刊”等,阅稿、选稿、改稿、排版、打印、评价,需要多少时间与精力呀;他的成功,缘于他的创新求变:他说,“等级评奖”系列活动能管学生一年的写作兴趣,

从学生这头说,没有变化,会生厌;从教师这头来说,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创新和教学智慧;他的成功,缘于他的不畏艰难:他的这句话,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的成功,缘于他的坚持不懈:他说,要有“一个长远打算”,要有“一个长远规划”,他的“作文教学革命”,已经坚持了十年,十年磨一剑……

他认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为此,他创办了《评价周报》,从确定出版日期,到录稿规则、排版细节,从三大动力系统,到十四大助力系统、保障系统、训练系统,以及每一个里面生发出来的细枝末节的注意事项,和种类繁多催人奋进的金点子,真是殚精竭虑,周密详尽。要说是完美无缺,那是不可能,但可贵的是,他一直在不停地更新、完善。

诚如潘新和教授所说,这是一部操作性极强的书,这种教学“是可复制的,有极大的公用性和推广度”。从书中看来,早已经有不少老师在仿照、革新。阅读着的我,时不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甚至还有一种立刻跑进教室实验的冲动。

“革命”仅仅靠冲动,是不可能成功的。管建钢老师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已经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能不能在这条路上走稳,走远,还要看我们自己的修行。

俄国十月革命的教学反思 第6篇

虽然课前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也精心备课,自觉很充沛,但授课后心中难以平静,有着许多的感触。

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我认为自己这节课的优点主要有:

1.将教材原有的两目进行了大胆整合,分为俄国人民之苦、俄国人民之怒、俄国人民之争、苏俄人民之喜四个部分,层层深入,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更加连贯、更加简洁易懂。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效果很好。

2、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图片和文字材料,针对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教法,例如由临时政府宣言引出他们的主张;列宁清扫地球总结十月革命的意义等的设计。力争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先让学生分析总结,最后老师点拨。像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先引导学生讨论,再点睛.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成功的体现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大大提高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4、注意到抓关键词等解决问题方法的指点.不足:在小组合作探究“十月革命的原因”后对其评价不及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调动不够灵活。

困惑:

(1)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何更好体现,而不说教。(2)怎样联系中国史及世界近现代史,进一步形成具体的社会主义发展线索:空想——科学——实践(失败——成功;一国——多国)。

(3)上课时如何把教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特别是教材较难理解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本课的内容。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

1、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必要时进行复习和预习的指导。

2、辅助资料的准备要尽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要精益求精,准备必须充分,才会灵活自如地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关注潜能生。特别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学习参与热情,多提供让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小组讨论时可让他们做记录员的角色。

4、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必须的。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的 第7篇

教学目标:

一、通过活动课的概念、意义、活动内容的阐述,使学生到:活动课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等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向全体学生进行多种素质教育的正规课程,活动内容是“象科学家一样工作”,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通过指导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整理,收集资料、处理资料信息等活动,培养学生知识整理、收集资料和处理资料信息能力,并是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三、通过辩论会的形式,培养学生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激活学生各种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活动课的意义;收集、整理资料消息的方法;相关知识的运用。

教学难点:

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具:

有关“辛亥革命”的资料、参考书目和打印件 查找资料的流程图(幻灯片)

教学分析:

活动课在今年新大纲、新教学计划中,正式列入历史教学的正规课程。学生对活动课的内涵、意义和任务不了解,这就使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所以在活动前对学生进行活动课的意义教育,是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的必要手段。

对于活动内容评价辛亥革命的方式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学家是如何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明确活动内容就是“象历史学家一样工作”,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课的最明显的特征是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因而,通过介绍历史学家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一般方法,指导学生整理知识、查阅资料、加工分析资料、写出论文等一系列活动,达到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的目的。也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活动课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因此,设计辩论会的形式来展示学生在活动中的成果。使学生在思辩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在同学们的肯定和否定中进行自我评价。特别是最佳辨手、创新观点、最佳辨手、创新观点、最佳参与奖等的评出,使活动达到高潮。学生在愉悦中、探索中、批判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言 打开教材同学们113页,看题目,思考问题。什么是活动课?为什么上活动课?

怎样上活动课?

新授 活动课程一般地讲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向全体学生进行多种素质教育的正规课程。

活动课的意义:可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未知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如何参加活动呢?评价辛亥革命,学术性很强,让我们先了解历史学家是怎样从事这项工作的。(出示幻灯片)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一般方法;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加工分析所收集的资料——提出论点——写出报告。你想尝试“象科学家一样工作”吗?

首先,确定研究课题。你可以根据现有的知识和资料,确定研究课题,题目自定。选题时要注意:你的课题是处于什么水平?国内外前人在这一领域中已做了那些工作?取得了那些成就?还存在那些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本领域研究的基本事实和思想,以及其他研究者在本问题上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要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你就要收集大量的资料,怎样收集呢?

第二,收集资料。老师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和参考书目,同学们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直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查阅方法见附录一);还可以从因特网上收集你所要的信息等。另外要注意:对所需要的资料要做摘录和读书笔记等

知道了活动内容,了解了活动方法,那你就快点参与。作业 确定题目,收集资料

(第二课时)

导言上一课,我们完成了确定课题,查阅资料的工作。今天,我们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分析。

新授 首先,把收集来的资料编号、归类放置;然后,对文献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又表及里的加工工作;剔除假材料,去掉相互重复、过时的资料;以研究任务为目的,保留那些全面、完整、深刻和正确地阐明所要研究问题的一切有关资料;以及含有新观点、新材料的资料等。要注意;在整理加工文献的过程中,通过对他人的观点和他人的方法的了解和研究,引发自己的想法——论点。第三,根据论点写出论文——研究性的作文。

作业 为了充分展示同学们参加活动课的成果,沟通和交换心得,培养合作能力,下节课我们辩论会的形式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选题,参加不同的小组,全班分为三组,即正方、反方和评论方。希望同学做好准备。

(第三课时)辩论会

会场布置

主席确定正、反方的观点及评论方的任务

正、反方分别阐明自己的观点 评论方评论阐述过程 正、反方互提问题并回答 评论方评述 自由辩论 三方均可参加

正、反方综述自己的观点 评论方总结评述

评选:最佳辩手 积极参与奖 最新观点奖 最佳小组奖

课堂实施

黑板上板书:“正方辩题: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反方辩题: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正反方各四位辩手排成一行面向观众队就坐,主持人宣布竞赛规则,辩论开始。

首先正反方一辩先后阐述各自的立场观点。正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列举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反方则从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的局限性说明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是一次不彻底的、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次,正反方二辩先后从理论方面进一步阐述各方的观点。他们引经据典,摆出自己立论的理论基础。再次,正反方三辩先后从事实方面再进一步论证各方的观点。接下来是自由辩论时间。两方辩手抓住对方的漏洞进行反驳,观众队也加入了辩论。双方唇枪舌剑,妙语连珠,场面非常热烈。到了一定时间,主持人宣布正反方四辩作最后的总结陈词。

教学的革命 第8篇

一、“黄金十年”:清末新政历史中的日本因素

美国学者任达的这本20余万字的著作, 主要研究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1898年到1912年间清末新政在军事、教育、警察及监狱系统、法律、留学生等方面的变革, 特别是向日本学习的过程;二是论述了日本积极参与并推动清末新政改革的影响和贡献。因此, 本书更像是以清末新政为主线的中日关系史研究论著。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之下, 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发动的全局性的现代化运动, 可谓是“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1清末新政的研究近十多年来已经成为近代史研究的热点领域, 但从国际因素专门研究日本与清末新政关系的论著并不多见。清末新政不仅仅是国内危机所引发的变革, 也具有复杂的国际背景。清政府在新政中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 西方国家尤其是日本积极参与这次运动,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学者任达就开始关注这一很有意义又长期被国内学术界所忽略的问题。

本书认为, 日本在清末新政的启动、过程的推动和具体的改革措施等方面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观点, 作者在书中大胆地使用“黄金十年”来描述1898-1912年间的中日关系, 认为“确曾存在着出人意料的融洽而有建设性的十年”。2作者论述了中日两国政府在这场现代化运动中的互动, 并从中日合作的背景、日本对中国思想的影响、对清政府制度变革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使人们了解到日本参与清末新政的原因, 及在军事、教育、司法、文化等领域对新政改革的重要作用。作者同时还研究了清政府在相关改革领域的措施和影响, 这些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客观理解清末新政的改革措施和历史影响。

此外, 本书的注释极为详细。作者在每章之后的注释不仅条目繁多, 而且考证丰富, 展现了作者扎实的史学研究功底。丰富的注释内容直接构成了本书的另一部分深刻的研究和论述。

二、从改良到革命:清末新政历史的价值重构

《新政革命与日本》的研究不论是对新政的历史评价, 还是日本在清末新政中的影响方面都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第一, 在历史评价上, 将清末新政视为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作者“把现代革命的概念运用到中国晚清时期的历史研究中”3, 将清末新政称之为“革命”, 这种观点即便是在当前的新政史研究中仍然具有特别的创新意义。作者认为, 在新政的过程中, “中国统治阶层的精英, 方向转变得如此激烈和持久”, 可以明确地把它定性为革命;同时, 清末新政的影响导致了中国社会结构性的深刻变化, 已经是革命层面上的现代化运动。从新政的历史影响来看, 这样的观点也不无道理。从新政的范围来看, 这是一场全局性的改革运动, 几乎所有的中央机构和区域都有涉及;从新政的深度来看, 到清王朝灭亡之际, 至少在表面上已经建立起来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从历史影响来看, 清末新政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许多改革制度也得以沿用。

第二, 在研究对象上, 探讨了清末新政的国际因素。清末新政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中国近代历史事件, 它与当时的国际背景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之交, 随着门户开放政策的逐步形成, 西方国家改变直接侵华策略, 不断扩大在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清末新政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下启动的。日本积极参与清末新政与当时英日同盟的逐步形成和俄日间在中国的较量都有直接的关系。在作者看来, 清末新政是由日本积极参与、推动, 并在很大程度上模仿日本现代化模式而开展的。西方国家的参与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新政改革的发展, 一方面加重了清政府新政的现代化色彩, 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改革的进程。

第三, 本书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审视中日近代关系的研究视角。作者以国外学者相对独立的立场审视一百多年前清末新政, 日本对于中国社会变革的作用和影响, 使人不得不思考清末新政运动以及近代中日关系的复杂性。抛开民族历史和民族情感, 我们不得不承认, 日本在清末新政中发挥了主动而且是重要的影响, 几乎清末新政能涉及的现代化事业都有日本顾问的参与, 清政府军事、教育、司法等很多领域的改革措施也直接效仿日本的蓝本。作者在研究中也试图说明, 中日近代关系并不只有侵略, 在清末新政中也曾有过密切的合作, 这种相对客观的观点也值得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重视和秉承。

任达教授的这本《新政革命与日本》成书于二十多年前, 即便是在当今清末新政研究业已繁荣的背景下, 本书的研究观点依然是大胆和具有借鉴意义的, 也给清末新政史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三、客观性与严肃性:本书研究中的不足和缺憾

一是对于清末中日关系“黄金十年”的主观界定。作者用“黄金十年”来概括当时的中日关系, 认为彼此从原先的敌人, “成了朋友, 甚至差不多是盟友了。”中日两国在清末新政中有过合作, 日本在新政中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否就真的足以构成“黄金十年”, 仍值得商榷。作者在书中更多地引用能证明中日关系友好的事例, 而其他的方面一概不予论述, 即便是作者所引用的一些资料也看不出日本对华的这种“友好”, 其中乔治·林奇的文章就认为, “这个新的中国将是日本人的中国”, 指出了日本参与清末新政的真实目的。这样人为烘托出的“黄金十年”显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二是并非完全中立的研究立场。学术研究要秉承客观的原则, 得出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但本书在研究中却留存明显的对日本作用拔高的痕迹。作者认为, “没有日本在每一步都作为中国的样本和积极参与者, 中国新政的成就就无从取得”。5这显然夸大了日本的作用, 类似这样的拔高在书中并不少见。此外本书存在个别史实性错误和比较明显的文学化的论述。

当然, 作者在书中存在部分问题也在所难免。此书写成于20世纪80年代, 作者对于中国国内资料利用不够, 以致过多依靠日本方面的资料, 不可避免地会使研究有所瑕疵。

四、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对《纲要》内容教学的启示

第一, 重视辛亥革命史中有关清末新政内容的教学。辛亥革命是《纲要》课中比较重要的一章教学内容, 清末新政是这一章第一节第一段的一个知识点, 标题是“清末‘新政’及其破产”。6学术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给予清末新政以否定的评价, 视其为失败的改革, 认为清政府的“假维新”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到来。对清末新政否定的评价不仅掩盖了新政应有的历史贡献和价值, 也掩盖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似乎辛亥革命是清末新政的改革失误造成的, 而不是近代国内外矛盾的必然选择, 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误的看法。同时, 《纲要》有关清末新政的内容仅有一页的篇幅, 远不足以展现清王朝最后十年的历史, 也不足以揭示辛亥革命爆发的复杂性。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有着直接的联系, 是本章中极为重要的历史内容, 只有在教学中深挖清末新政历史, 系统解释它与革命的关系, 才能真正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复杂性, 明白中国近代革命的必然性。

第二, 客观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清末新政从革命史的视角来看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是近代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从社会变革的视角来看, 清末新政对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有极大超越的发展”, 是中国早期现代化极为关键且深远的一步。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 解放了教育科技所受到的束缚;创办邮政、铁路、航运, 加速了中国区域交流和文化传播;鼓励工商业发展, 为辛亥革命培育了革命的阶级基础;大规模派遣留学生, 从客观上培养了一批近代探索者, 新政改革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发起者的意图或想象”。对清末新政历史的学习,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第三, 注重近代历史教学的联系性, 帮助学生了解近代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末新政史是清政府统治最后10年的大事, 它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近代探索运动的延续, 也是其内外交困的必然产物。清末新政在开展的过程中, 与革命力量的发展、清末政局变动、日俄战争、铁路国有政策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末新政的改革影响与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正是因为紧密的历史联系性, 清末新政提供了理解近代历史不可少的基线。

摘要:清末新政是清政府所发动的现代化运动, 也是辛亥革命史中重要的内容。美国学者任达所著的《新政革命与日本》从中日关系的视角重新解读了这段历史, 堪称这一领域的代表性著作。作者认为, 清末新政是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革命性运动, 其中日本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对清末新政细致的研究, 及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关辛亥革命史的教学也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清末新政,革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注释

1 李细珠.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2.

2 [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1.

3 [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5.

4 [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18.

5 [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序言.

上一篇:物业管理收费管理制度下一篇:入党宣誓的誓词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