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善良优秀作文

2024-07-28

我心中的善良优秀作文(精选6篇)

我心中的善良优秀作文 第1篇

今天,我放学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我正好带了一把大伞,我撑开大伞,刚准备走,就看到我的同学站在树下避雨,我赶忙跑过去,把她拉入大伞的怀抱。我就对她说:你以后别在这避雨了,要不然会出安全事故的,你可以到校门口那儿去避雨,如果班车来了,你就可以让保安叔叔拿个伞把你送过去。我刚说完她的班车就来了,我就把她送到她班车门口,看着她上车之后,我才跑到等公交车的地方等公交车。

小朋友,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善,善是扶起摔倒在地上的爷爷奶奶,善是为老年人让座,善是为父亲母亲端一杯茶水。让我们伸开双手,去为那些贫穷的人贡献吧!

我心中的善良优秀作文 第2篇

善,是什么?是弯腰捡起一张废纸;善,是对他人的轻声问候;善,是扶起身边摔倒的同学;善,是别人在帮助你时说一声谢谢;善,是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让座;善,是尊老爱幼……今天我就来讲一讲我心中的善良。

其实善就藏在我们的身边,有一天,表弟来我们家玩,我家的电视坏了,他哭着闹着要看电视,连姑姑也管不了,我连忙把我的平板电脑给他看,他还是哭,我有把电脑打开,他还是哭,我又给他吹了一个气球,他终于不哭了。姑姑瞪着眼睛,张着嘴巴说:“你竟然把他哄笑了?”

其实善言善行随处可见,只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就可以发现。

高考作文,我心中的痛 第3篇

关键词:高考作文,写作,评判,创新机制

又是一年六月到, 几十万考生寻找化蝶的机缘巧合, 其情惶惶, 其心切切, 其文空空, 令人心痛。

一、痛之因

我为语文教学的沉沦而痛, 我为考生可怜的阅历而痛, 我为阅卷老师的无奈而痛, 我为作文的尴尬境地而痛。

(一) 语文母语地位的坍塌。

1.成绩终端显示, 难觅120分以上的亮点, 而其他学科130分者顾盼生辉, 特别是同为语言的学科, 近年来难度下调, 高分比比皆是, 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经过短时间的强化, 收效颇丰, 似乎语文得高分之难难于上青天。

2.投机性甚嚣尘上, 博览群书并不代表厚积薄发, 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于是, 语文专家悲天悯人, 力挽狂澜, 不断推出满分高分秘诀来“救市”;语文老师愁下眉头, 计上心头, 选萃优作佳作供学生“粘贴”;莘莘学子死心塌地, 临阵磨枪, 作文写法妙手偶得;大量照搬、照抄抑或套作宿构横空出世———作文还是写自己的话的文章吗?

3.刀光剑影严相避, 对于语文学科的态度, 人们出现了少有的分化:领导教学思想的倾斜动摇了母语学科的根基, 家长急功近利的偏执左右着母语教学的法则, 语文教师基于平庸的迷茫扼杀了作文教学激情, 花样翻新的教法研究经过考试“实践”的检验受尽讥讽, 此外还有学生的轻视、世界语言的同化等。

(二) 应试教育体制的独裁。

1.阅读时间被剥夺, 有大量练习要完成, 有相当多的难题要解答, 有无数测试在前头, 有背不完的内容需强化, 有各种层次的补习在填鸭, 纵使三头六臂也身心俱疲。都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都说作文要“感情真挚, 思想健康”, 可现实是“腹中空空、无话可写”。

2.人文素养被践踏, 向分数看齐, 唯分是举, 使得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美育教育、实践创造教育等统统被淡化, 人文素养被搁置一边, “镜中花”而已, 作文哪须博览群书, 仅记两三名人即可。在喧嚣的应试氛围下, 教师对分数的追逐, 逼迫学生抛开素养, 学着圆滑, 造就一批语言“标准化”, 文章“政治化”的“范进”。

3.“同一首歌”流行,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 八股的面孔、雕琢的痕迹、应试的色彩空前泛滥, 有着华丽的包装, 却缺失实质的内容, 满篇空手套白狼, 远离社会人生, 这样的文章充斥现场, 大行其道, 成了越来越多考生效仿的底本。良莠不齐却难分, 令人痛心, 甚至出现把假话说得和真的一样的作文受到青睐, 凭教参死命押题搞投机的教师风光无限的怪现象。

(三) 阅卷主客因素的干扰。

1.人脑、电脑的PK, 电脑阅卷提高了效率, 减少了误差, 实是阅卷改革的一大成功举措。但电脑受制于人脑, 多少存在制约与反制约的矛盾, 短时间、大流量, 也多少存在速度与质量的矛盾, 又快又好可能理想化了一点。

2.个体方面的差异, 来自全省各地的语文老师 (包括部分研究生) 不可避免地存在年龄的差异、阅历的不同、生源的参差、水平的高低、经验的多寡, 个别由于身体因素, 甚至个性爱好、责任心的原因, 而出现评分差距, 对考生造成不公。

3.僵化变化的导向, 命题者的意图可能既要体现一定的变数, 又要保持走向的稳定;既要设置一定的审题难度, 又要维护考生的权利, 真可谓“众口难调”。但是这种公平是相对的, 再者, 经过阅卷专家的解读的命题又打上了不同层次的个人色彩, 要分出甲乙丙丁, 还要形成操作模块, 这时的解读是变化了的命题, 再以这种“变化”来“僵化”阅卷老师评分尺度, 只能说是“以不变应万变”罢了。

(四) 高处不胜寒寻求突围。

1.分高位重是非多, 貌似基础学科的“龙套老大”争议难免, 作文半壁江山的崇高地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全省几十万考生的同题作文, 异彩纷呈, 乱花渐欲迷人眼, 关于作文的主题和形式、内容和语言、孰轻孰重等, 人们议论在所难免。

2.大众文化太亲和, 语文及其作文根植于社会, 属普及的大众文化, 人人看得懂, 人人想发言、窥视, 欲揭其神秘面纱者, 语文的自尊何在?作文的魅力何存?华丽的辞藻和“文艺腔”就可以成就一篇所谓的好文章?

3.脱离生活走单骑, 不少一线语文老师总希望作文命题者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 而误了多数孩子的前程, 命题的意图应落在考查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上, 遗憾的是, 少数人仍一味倡导语文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激发“想象力和应变性”。如2011江苏作文“拒绝平庸”, 短语题目虽好, 但是不现实, 还有“不避平凡, 不可平庸”是什么意思, 相抵触了, 江苏的这个命题材料就平庸, 连题目也平庸, 还怎么拒绝?又如2013安徽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 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 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实在是将学生导入虚无, 部分学生是否会云里雾里?想“诗意”汪洋, 却“失意”迷茫。

二、痛之思

以上只是我对近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不成熟看法, 针对上述问题, 我认为命题者、语文教师、社会各方面都要努力, 给语文教学一个空间, 还高考作文一块净土, 给广大考生一杆天平, 还语文老师一方沃土。

(一) 科学、艺术相生。

李政道先生说:“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作文命题当遵循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原则, 科学地彰显测试的目标、难度、效度和区分度, 艺术地把握材料编制、创意构思和语言技巧。如去年广东卷, 命题材料独具匠心, 测试要求超凡脱俗, 天使意象隽永睿智, 融哲理、情趣于一体, 令人叫绝。

(二) 真实、虚假对立。

叶圣陶曾告诫语文老师:“我们作文, 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考试大纲也是这么要求的, 语文老师应恪守灵魂, 抛开“忽悠”, 引领学生关注思考生活, 坚持补充活水, 推进思维训练。如今年的江苏卷, 如果考生通篇追忆某位先贤的生平事迹, 以伪文化装饰品位, 反而暴露自己的浅薄, 怎能获取高分?

(三) 限制、启发双赢。

国家考试中心的张伟明先生指出:“有些作文给少数人套作、抄袭开了方便之门。”那么设计带“防伪“的命题形式, 探究更为周详的阅卷机制, 制定更为公正的评分细则, 是刻不容缓的事, 我认为命题者可否借鉴国外母语教材的作文编排创意, 可否走下神圣的舞台, 倾听来自教学一线的反馈和民间的声音?高考作文命题为学生而命当是不容置喙的, 不妨看一道美国高考作文题———以“在多年以后,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实验”一句为开头, 写个故事, 必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士比亚全集。虽然生僻, 但肯定无法套构, 这是否有借鉴价值呢?

(四) 平庸创新争议。

于漪老师在谈到语文教育发展因素时说:“最薄弱的一环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那就是课堂教学。”就我看来, 高中作文教学已到了非彻底改革不可的时候, 不要认为这是老师的责任, 可以说从高考到学校到学生, 都在压制老师的创新意识, 高考测试形式常年坚挺, 学生知识要求几乎不变, 评定教师的机制四平八稳。正如老百姓所言:“当老师的不就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吗?读书有什么用?”分数面前, 生硬的归纳比素养更有市场。

三、痛之盼

2013年高考已落下帷幕, 众家作文题如期亮相, 我相信命题“指挥棒”的作用会更好地落实作文生活化的思想, 促进教学过程, 注重认知指导策略, 引导学生传承文化, 与时俱进, 使我们的教学方向更加明确, 期待来年阅卷工作会尽善尽美。

(一) 盼命题既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又重创宿构套作的伪美。

我觉得江苏卷在自选材料、自定立意上还有些放不开, 今年的新材料作文有一段材料:“他们在想, 是不是几支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命题者完全是出于好心, 孰料却束缚了少数考生的手脚, 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也许只要高考存在, 宿构套作就不会匿迹, 但为了公平, 广大考生还是期待作文命题内容和形式的蜕变。

(二) 盼作文教学树立新课标理念,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无论是平时还是高考, 作文都是触摸生命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刻录自身独特的精神轨迹,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怎能漠视学生的生命意识呢?虐杀言语生命的潜质, 只能催生教育模具下的标准化产物。

(三) 盼高考制度越来越完善, 作文评价越来越科学。

我认为作文评价要降低标准, 鼓励用个性化的语言反映自我而不是代社会立言, 提倡体现作文素养从积累到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四) 盼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走上理性大道, 重振母语雄威。

正如李海林教授所说:为确保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能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必须纠正“非理性化倾向”。重建本体论, 认清语文是什么;突出课程的本质在教学内容, 正本清源;构建语言观的逻辑起点, 指导实践———使语文业已摇摇欲坠的语言大厦得以巩固。

呵护孩子心中的善良 第4篇

今晚讲个什么样的童话故事呢?妻子想了想说:“我就给宝宝讲《寒号鸟和喜鹊》的故事吧!”

“妈妈快讲。”女儿仰起小脸,急不可待地催促妈妈。

妻子是个小学教师,讲故事那是“本行”,讲得绘声绘色:“在一处山崖上,有一道窄窄的石缝。有一只寒号鸟看到石缝正好能钻进去,于是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小窝。山崖的下面,有一棵大树,花喜鹊看到这棵大树又高大又避风,就决定在这棵大树上做窝。于是寒号鸟和喜鹊就成了一对邻居。

“每天,喜鹊总是勤劳地飞出去,然后衔回来一些树枝在大树上垒窝。很快喜鹊的窝就垒了一半。可是寒号鸟很懒惰,每天都在石缝里睡觉。喜鹊就提醒懒惰的寒号鸟别睡懒觉了,要趁着天冷之前在石缝里垒个能挡寒风的窝,免得冬天来了挨冻……”

讲到这里,妻子暂停下来。女儿问:“寒号鸟垒窝了吗?”

妻子接着讲:“寒号鸟太懒了,它不但自己不垒窝,还嘲笑喜鹊不知道享福,忙忙碌碌地垒什么窝。就这样,喜鹊继续垒窝,一直把温暖的小窝垒成功。寒号鸟仍旧睡大觉,只把石缝当成自己的窝。冬天来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天上还飘着雪花,很冷很冷。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石缝里冻得直打哆嗦,叫着: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可是它没有等到明天,就冻死了。”

“唉。”女儿听到寒号鸟冻死的结局,有点哀伤地叹气。

妻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勤劳好还是懒惰好呢?”每次讲完故事,妻子总是要与女儿一起总结“童话思想”,这是妻子用童话故事教育女儿的一个环节。女儿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勤劳好。”

“宝贝说得真对。你想学喜鹊还是想学寒号鸟呢?”妻子接着问。

我觉得妻子的这最后一问,答案太明确,问得真是太幼稚,于是抢在女儿之前回答这个问题:“当然要学喜鹊喽——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

妻子嫌我“抢答”,让我“一边去”,然后等着女儿回答。女儿想了想说:“我不想学寒号鸟,也不想学喜鹊。”

“咦!这是为什么?”女儿的回答让我和妻子都大感意外。为什么不想学喜鹊做一个勤劳的人呢?我们等着女儿解释。

女儿说:“寒号鸟是个懒惰的人,我不想做懒惰的人。喜鹊勤劳,可它是一个坏人,我也不想学喜鹊。”

“喜鹊那么勤劳地垒窝,为什么会是一个坏人?”妻子追问。

“天那么冷,又刮风,又下雪,喜鹊在自己温暖的窝里应该听到了寒号鸟哆罗罗的叫声。听到了叫声,喜鹊不把寒号鸟叫到自己的窝里过冬,看着寒号鸟冻死,是个狠心的人,是坏人。”女儿解释不喜欢喜鹊的原因。

听了女儿的解释,我和妻子面面相觑:女儿的想法,完全脱离了童话教人勤劳的本意,似乎是走向了“胡思乱想”的歧路。

作为小学教师的妻子无法接受女儿的这个思路,于是想把女儿引回到关注勤劳的原路上来。妻子对女儿说:“每个人都应该做一只勤劳的喜鹊,喜鹊不是坏人……”

我却不赞成妻子对女儿思想的生硬纠正,于是就打断了妻子的话,然后问女儿:“如果你是一只喜鹊的话,你会怎么做呢?”我知道,我的问话才是对女儿思路的有益拓展。

女儿眨眨眼,想了想说:“我会帮助寒号鸟一起垒窝,它是不是不会垒窝呢?就算是它懒惰没有垒窝,在寒冷的冬天我也会请它到我的小窝里过冬,不能让寒号鸟活活冻死呀!”

啪啪啪,我为女儿鼓起掌来。鼓掌结束,我又表扬她:“嗯,这才是一只可爱的小喜鹊。要成为一个可爱的人,不光要勤劳,还得要有同情心,喜欢帮助别人才行。”

“爸爸,你说喜鹊是坏人吗?”女儿见我同意她的想法,想让我进一步支持她的判断。

我当然会支持女儿的判断,于是非常肯定地说:“不帮助寒号鸟的喜鹊,就是个坏人。宝贝,我们不做像喜鹊那样的坏人。”

耶!我和女儿意见统一,快乐击掌。妻子在一边看着我们的快乐,会意地笑了——她也是同意我和女儿统一后的童话思想的。

女儿甜甜地睡着了。看着女儿恬静的模样,我不禁有了这样的感慨:人之初,性本善。善就是温暖。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莫过于童心。因为拥有温暖的童心,所以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作为大人最要紧的是欣赏并保护童心流淌出的善意与温暖。有了大人给予的支持和保护,童心虽然可泯,温暖却可以永恒——孩子纵然长大成人,终归会是一个心怀善念、暖若阳春的人……

我心中的善良作文 第5篇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

那是初秋的一个早上,爷爷和往常一样到外面去散步,在回家的路上爷爷迎面遇见了一对中年男女。看样子这对男女好像是一对夫妻,正在这时,只见那女的走到爷爷面前,可怜兮兮地说:“大叔,我们是出来打工的,辛辛苦苦干了整整一年,老板却没给我们一分钱。,我们确实没饭吃了。”这时,那个男的用恳求的语气接着说:“大叔,给我们顿饭钱吧,我们好饿。”说着向爷爷伸出了手。爷爷上下打量着他们,他们衣着朴素,还有点脏兮兮的样子。爷爷心想,他们一定很困难,不然一个大老爷们怎会低声下气的讨要。于是,爷爷从衣兜里掏出了20元钱递给了他们。他们非常感激,“谢谢您,大叔,谢谢您,大叔!”说完,他们匆匆地走了。回家后爷爷向我说了这件事,我对爷爷说;“爷爷,您就不怕他们骗你吗?电视、广播里可曾经有这样的骗人故事啊!”爷爷一脸的平淡,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他们骗我,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我行善积德,我的良心才会得到安宁。”妈妈听了我和爷爷的对话,也对我说:“子涵,善良是温柔的枕头,多一些善良,就会多一些幸福和快乐。

我被爷爷的善良行为打动了,爷爷的行为告诉我,为人处世必须多些善良,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爷爷的行为将会影响我的一生。让我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善于帮助别人的人。我还要记住妈妈的话,做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

我心中的善良作文 第6篇

我们班级刚刚开完班会不久。这次班会的主题是——善良其实很简单。首先的两段视频,让我感觉到,善良离我们其实是零距离的。只要你的心想要善良,用你的行动去证明善良,那么你就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

一个小小的举动,如:帮课代表发本子,捡起掉落的文具,或者是在地上的垃圾……这些,其实都是善良。

善良的范围很广,不打断别人说话,帮同学做值日……这些,也都是善良。在家里,帮家人倒一杯水,洗个碗,拖个地。这一些,也都算善良。

有一个成语,是“上善若水”。意思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只要我们坚持做善事,总有一天,我们做的善事也会犹如水一般涓涓流淌至大海。而大海,就是全世界善行的集中处。那里,一定是最美丽的天堂!

善良,不求回报,只求付出。不求感谢,只求奉献。善良,是一种贡献,而非索取。

我想起,曾经我看过一本书《感恩社会》。那里面,有很多好心人。有的人,在雪灾的时候为司机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有的人,给同一个病房的人一束温暖的“阳光”,让本来患了绝症的孩子,重新看见了希望。

由此看出,善良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这些人的心中,一定住着一位上帝,它的名字叫做“善良”。

善良,使万物滋润,使你我愉快,使穷人感谢,使貪官忏悔,使人们心情舒畅,使人间不再冷漠无情,使世界充满美好。

上一篇:新荣区第三中学学籍管理制度下一篇:2010年国税副局长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