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弯弯的小河

2024-09-15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弯弯的小河(精选15篇)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弯弯的小河 第1篇

《中班美术详案教案《弯弯的小河》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设计意图:

一次散步的时候,孩子对小河里潺潺流动的河水非常感兴趣,不时地还在讨论观察一番。忽然有个小朋友惊喜地喊到:“河水碰到小石头还会向前流的,真有趣。”孩子们的惊喜使我联想到我正要组织的一个美术活动——“弯弯的小河”。按照以往的教学,我会和小朋友分析河水是怎样流的,然后让小朋友把曲线整齐的排列成小河。这样,幼儿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有了散步的启发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布置一条小河,河里有些小石头,让教师分别扮演水妈妈和水宝宝去学游泳。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感知水流动的特点。使幼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从而感受线条的顺序美和艺术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知水流动的特点,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大胆的表现。

2、通过曲线表现画面的过程,充分感受线条的艺术美,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和艺术创作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场地布置:小河,河中各种石头,录音机;

教学具:各种蜡笔,卡纸;

幼儿:已有将各种线条整齐排列的绘画经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游戏。

我是水妈妈,你们是谁呀?(水宝宝)今天水妈妈要带水宝宝到小河里去游泳呢!宝宝们快来吧。

(二)自由探索,丰富感性经验。

1、提出游戏规则。

1)我们来到小河边,哎呀,河里有什么?。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圆石头、方石头)宝宝们动动小脑筋想想,我们跳下去游泳时,怎样游才能既不撞到石头,又不撞到其他水宝宝?

2)今天,我们要从岸的这边一直游到岸的那边。如果你觉得游了一次还不够,就可以游上岸,从岸的旁边走过来,来到开始的地方再游一次,好吗?

2、幼儿通过身体感知获得“绕着石头走”的进一步体验,感受水流的方向。

3、宝宝们跟着妈妈从这里跳下去开始游泳吧!(放音乐)

1)教师语言提示:“妈妈慢慢地游呀游,哎呀,碰到大石头了,怎么办?”(拐个弯,继续往前游)

2)幼儿游戏:游泳2——3次。

(三)游戏结束,讲解绘画方法,幼儿操作。

1、讲解绘画方法。

1)宝宝们来吧,到妈妈身边来,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一会儿。你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2)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刚才游泳的小河,河里有圆石头、方石头、三角形石头……哪个水宝宝告诉妈妈,你刚才是怎么游的?你碰到了大石头是怎么办的?

3)噢!你是这样游的。(教师边讲边示范画,表示水的曲线)从岸的这头“扑通”跳下水,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往前游,一直游到岸边,你游得真好。

4)你们想知道妈妈是怎么游的吗?我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我拐了个弯,又回到岸边,重新选了个地方又跳下去游。

5)刚才妈妈看见除了你们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这样游的。(示范画一组水宝宝游泳的曲线)

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肩并肩,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一直游到对岸。

6)除妈妈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从这里跳下来,慢慢地游呀游,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回过去重新游。

7)水宝宝真能干,我们今天就把自己在水里怎样游泳的,碰到动石头怎么办的事情画下来,好吗?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将游戏过程进行创造性再现,大胆流畅地画曲线。

3、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1)看到水宝宝游泳你会想到什么?

2)那些水宝宝最聪明,会绕过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泳。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保留小河的场地布置,在美工叫提供笔和纸,让幼儿随时体验并随时把体验的结果表现在纸上。在日常美术活动时,让幼儿多多练习各种线条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与家长沟通计划:

建议家长平时多带领孩子观察感知河水的流向,并尝试用曲线进行表现。活动后保留幼儿作品,供幼儿和家长观赏。

教学反思:

幼儿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活动自始至终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活跃,创作热情很高,下笔很大胆,画出了范例以外的很多弯弯的物品。总的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层层相扣,过渡自然,节奏较紧凑。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识、技能、情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我认为本次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中班美术详案教案《弯弯的小河》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910字。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弯弯的小河 第2篇

设计意图

桥的主题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它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任何一个城市、村庄都有桥梁,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快捷和方便;它有着丰富的形态,有的柔美,有的庄严,有的轻巧,有的沉重,那流畅的线条、多变的构型,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它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孩子,每一种形状都蕴含着科学的原理,不论是材料的性质,还是造型里所运用的力学的道理,都可以用具体的形象来展示;同时,它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那些关于桥的美好传说,更深刻地揭示了隐藏的意义—跨域障碍,连接沟渠,抵达彼此的心灵。结合中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创设了轻松的活动情境,让幼儿自由画弯曲的物体,体验美术创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感受拱桥美的行态和趣味。

2、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1、各种各样桥的图片、音乐CD。

2、《美工》第10页。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声中欣赏作品。

1、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师:欣赏这是什么样的桥?它像什么?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2、画面细节再回到画面整体。

师:画面中还有什么?树长在什么地方?水面上有什么?船都停靠在岸边吗?有一艘船经过哪里了?

3、回到画面整体。

师:你喜欢这幅画吗?

师:你觉得它哪个地方最美?它让你想起了什么?

4、在音乐声中,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画面。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这幅作品。

二、拱桥的特点及和其他桥的不同之处

1、出示各种桥的图片,请幼儿比较拱桥和其他桥的不同之处。

教师找来各种各样的桥问: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里不一样?(拱桥是弯的别的桥是直的,拱桥有洞洞别的桥有的没有洞洞等)

2、引导幼儿猜想:为什么要把桥造成这个样子?造成这样有什么好处?(因为好看,船可以从下面的洞那里穿过去,还可以走路)

2、引导幼儿才想、抒发心情。

师:要是你去了这个地方,你愿意在哪里看风景?为什么?

师: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心里会想起些什么呢?

三、“弯弯的桥“添画活动,画一画弯弯的桥。

教师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拥有一座弯弯的桥应该会是什么样的?请幼儿来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一座你自己的桥。

教学反思

《弯弯的桥》这个活动的目标让幼儿感受拱形桥的形态和趣味,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知道弯弯的桥能承受多少重量,享受探究的乐趣。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在拱形桥的形态上。第一个环节在音乐声中欣赏幼儿的作品。!出自:快思老.师!画面中温暖的阳光、宁静的绿波和繁茂的树林,无一不烘托出浓浓的春意。在和幼儿共同欣赏时,要将之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并重点突出桥的意义。

拱形桥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桥,它适合于小河又需要行船的地方。拱形桥不仅可以方便船通过,而且能够增加承受的能力。后者需要实验证明,在活动时我也给幼儿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教师搭建两座桥,一座弯弯的桥,一座直桥,通过往两座桥上放相同重量的物品,看它们的承 受能力,因为得出了一个道理:弯弯的桥能承受根多的重量。

我觉得本次活动,幼儿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活动自始至终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活跃,创作热情很高,下笔很大胆,画出了范例以外的很多弯弯的物品。总的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层层相扣,过渡自然,节奏较紧凑。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识、技能、情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我认为本次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弯弯的小河 第3篇

1. 创造美术区域主题环境,注重幼儿对审美情感的体验。

首先,要从解读每个主题的内容与要求开始,从每个具体目标三大领域———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解,分别从表达的角度、表达的性质、所指向的领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原有经验水平等方面分析和把握主题目标。

其次,反复阅读新教材中“活动与指导”,进行多位思考。思考活动内容与主题目标的关系,便于找准素材点的目标,最终实现主题目标;思考活动内容的结构与形式,便于置顶主题网络,让教学进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轨迹;思考教材内容与幼儿年龄特点,便于更加走近幼儿;思考教材的课程均衡性,便于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最后,剖析这个主题中教材与美术活动的契合点。内容选择中将主题内容与美术技能发展序列有机结合;从幼儿主题目标解析角度出发,摸索幼儿的美术学习规律编制而成;依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有目的地组合发展经验,形成促进幼儿发展的最佳配合方式。

在开展的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既丰富了在本次主题中获取的经验,又在各种美术活动中习得了一定的美术技能。而且在主题活动的氛围中,幼儿已然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激发了活动内容的兴趣。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活动都来源于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不论是教师预设的活动,还是幼儿生成的活动,都离不开“兴趣”二字。因此,在这样的美术活动中,通过创造高结构活动和低结构美术区域主题环境,培养幼儿美术审美的眼光,注重幼儿对美术情感的体验。

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我和爸爸”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预设了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我和爸爸在一起”,营造了一系列的美术区域环境,如“爸爸的大手”、“爸爸本领大”、“爸爸调查表”、“爸爸的最爱”等。幼儿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料收集、讨论与交流活动。如说“爸爸最勇敢”时,收集自己和爸爸在一起的生活照,观察爸爸不同的发型、服饰等。孩子在活动中不断丰富经验,思维更活跃。在集体美术活动“我和爸爸在一起”的情景教学中,因为中班幼儿已有一些生活经验,所以能充满创意地表现出自己的爸爸。给爸爸设计一个最帅的发型,戴上自己设计的手表,穿上简洁干净的服饰,把自己和爸爸在一起和谐、亲热的情景表现出来。从孩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也能看到孩子在原有经验上的大胆联想与夸张表现。借助美术的表现手段,孩子们原有的经验得到了重组、再现和拓展。在活动中,幼儿自然而然地加深了爱爸爸的情感。

2. 创设美术集体活动情境,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应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这就强调了“情趣”在幼儿绘画中的地位。尤其在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者,更需要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在美术活动的情境性过程的设计和情境性环境的创造上,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并使幼儿不断保持这种状态,投入到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喜欢美术活动,乐于进行美术活动。因此,在美术集体活动中,创设情趣性的情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树立态度,这种良好情绪会自始至终伴随他们。

其一,可以通过故事、谜语、游戏、儿歌等富有情趣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如在《爷爷一定有办法》美术活动中,始终贯穿绘本的情节,在情节的层层递进中,教师把绘画的要求和技能自然地融入故事中,让幼儿在故事的推进中,学习剪“对称”,学习找“单边”、“双边”,尝试创作出不同的纽扣,尝试学习和创作、表达和表现。幼儿根据故事的线索,学着像爷爷一样将毯子剪成大衣、背心、领带、手帕和纽扣。通过一次次地剪一剪、变一变,不但加深了对故事的印象,而且接受了更多的挑战。这个优秀的文学作品给了幼儿更多关注家人的体验。

其二,营造逼真的、有趣的创作环境。如在美术活动中《春雨》开展之前,教师就丰富了孩子对春天和春雨的认识,并且在活动现场,使用各种材料创造了一个充满“春雨”的环境。使用小珠子穿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用叶子拼贴出了一条条细柳,用闪光灯制作出了流光溢彩的雨中情节……在这样有趣、逼真的环境,孩子一走进,就发出一声声感叹:“好漂亮啊!”“像在雨滴里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关于春雨的“点彩画”,对孩子来说当然充满挑战,充满兴趣。

3. 情境性、游戏性的过程使枯燥的技能习得变得轻松、有趣。

技能的学习对孩子来说,总是显得非常枯燥。可是技能的习得对孩子来说又是不得不学习的,那么如何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美术技能的学习呢?这就需要设计一个情境性、游戏性的过程。

如中班的“门前的小路”,这个活动以游戏为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将活动内容融入到游戏中。以“宝宝做游戏”的形式,画出马路上的车辆及马路边的树、花、房子等。幼儿在用图形组合游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大胆地想象创作,每个幼儿画出的画迥然不同,有了无穷的快乐。这种方式比较符合孩子的天性,因此要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为孩子创设宽松、自由、安全的氛围和心理环境。

毛线在中班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第4篇

关键词 毛线 美术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74-02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主张“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我园与生产毛线的大型企业澳洋毗邻,毛线就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资源之一。因毛线集扎、卷、编、贴、画等工艺手段于一身,对于手部灵活性有所提高,表现愿望强烈的中班幼儿来说,可使用各色毛线粘贴、装饰画面,或用毛线作画、塑造物体的主要特征,从而提升他们多项活动技能。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对毛线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良好的教育环境蕴含着无限的教育教学因素,可以成为一门隐形的课程。因此,借助毛线创设教育环境,让中班幼儿从环境中感受毛线的艺术魅力,成为我们运用毛线开展各项活动的第一步。

1.毛线造型,打造童话意境

毛线工艺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不是难题,几乎每个老师都有利用毛线编织、勾线造型的经验。我们从微信中看到毛线艺术深受启发,在幼儿活动环境创设中,我们用毛线塑造了各种幼儿熟悉又喜爱的形象,让幼儿感受到仿佛置身于灵动的童话世界。如门窗的长条形把手上穿上了彩虹衣,孩子们这个说是《我是彩虹鱼》里的那条彩虹鱼,那个说是《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尼莫;波浪形的各种器具则正被一条贪吃的小蛇吞食着,孩子们说那就是《好饿好饿的小蛇》,它吃完了葡萄、苹果、菠萝、香蕉、饭团,还是没有吃饱,现在到我们这里来找吃了;球形的握手等物品则变成了一只只小蜜蜂,圆圆的脑袋上竖着两条触觉向远处张望,好像正盼着孩子们唱着“两只小蜜蜂呀”快乐地奔向自己……这些可爱的造型惹得孩子们常常三三两两地围在那里说笑着、抚摸着,很是好奇,也开心不已。

2.毛线装饰,呈显多彩样态

毛线除了以编织的方式用于造型,我们在环境创设中还将它以线条的团、绕、贴等方式用于作品的装饰,使得作品有了强烈的立体感,再加上毛线本身鲜亮的色彩,更使这些作品在环境中显得光彩夺目、活灵活现。如给作品中的花朵粘贴花瓣;用毛线编成小辫子粘贴在画面里小姑娘的头上做头发、打个结粘贴在衣服上就成了漂亮的蝴蝶结。

二、运用毛线锻炼幼儿的多种能力

当环境创设中毛线的运用让幼儿产生了好奇感,就能成功激发幼儿动手试一试的愿望。我们利用多种时机让幼儿借助毛线进行活动,在我们启发引导下,毛线在幼儿手中成了百变之源,而幼儿也在运用毛线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1.多种毛线激发幼儿创作能力

利用毛线可随意塑型的特点,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多种不同色彩的毛线,如附有较长绒毛的马海毛、较为光滑的羊毛线、粗细各异且色泽多变的腈纶线等,让幼儿可以根据各种毛线的不同特征,在艺术活动中有选择地运用创作。如冬天的手套围巾装饰画中,幼儿就选择了毛茸茸的马海毛进行粘贴,使作品给人以真实感。

2.多项工艺锻炼幼儿动作能力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因考虑他们的能力和实际水平,毛线最常用于美术活动中的粘贴装饰,但到了中班后期,幼儿对毛线运用已有了一定基础,则还可用于多种工艺活动中,即让幼儿在编、织、刺绣等多种活动中锻炼手部动作。如将三束不同颜色的毛线捆住一头,就可让幼儿在示意图的帮助下学习编辫子,这对于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动作能力很有帮助。

3.以物代物发展幼儿想象能力

毛线无论投放到哪里,都可以激发幼儿开动脑筋、积极想象,让它以替代物的身份发挥不同的作用。如晨间体育锻炼中,我们把毛线投放在器材篮里,有的幼儿就手拿长长一束毛线像艺术体操运动员一样的舞动、旋转;角色游戏中,小舞台的幼儿拿毛线挂在头上或是围在脖子上、腰间来打扮自己,理发店的幼儿将它或做成卷或直接长线条地粘贴在浴帽上,戴到顾客头上就有了彩色的多种发型。

三、家园合作提高毛线的使用效度

由于毛线常出现在奶奶、妈妈的手中,可谓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毛线,因此,我们以不同方式和家长一起带动幼儿运用毛线开展各种活动,使毛线在幼儿的发展中发挥最大可能的有效度。

1.专项亲子活动

为帮助家长配合教师运用毛线开展活动,我们组织专项主题活动,邀请幼儿家长来园,以讲座式的专项培训、游戏式的亲子活动等,让家长在不同方式的活动中了解毛线可以用来和孩子一起开展哪些活动。我们向家长呈现平时幼儿利用毛线开展活动的照片和作品,介绍玩法,并让家长在亲子游戏中尝试练习,让家长感受到毛线这种常见生活材料带来的不同平常的美和快乐。

2.家庭延伸活动

在家长对幼儿园运用毛线开展的活动有所了解后,我们运用QQ群、短信息等方式不时地和幼儿家长交流沟通,向他们介绍适合家中运用毛线开展的活动,让幼儿在家中可以独立或是和家长一起来做一做、玩一玩,作品则带到幼儿园来展示交流。

和幼儿、家长一起用毛线开展美术活动,家长成为了我们的得力助手,幼儿更是在活动中认识到了常见生活材料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因而以往被大家称为废物的东西都重新获得了他们的重视,各种包装盒、豆类等逐渐丰满了班级里的收藏箱。幼儿能有变废为宝的意识,并用自己的双手挖掘、呈现不同的美,那我们利用毛线开展美术活动的研究也就有了意义和价值。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弯弯的小河 第5篇

活动目标:

1、学习沿虚线画曲线,让幼儿初步掌握画曲线的方法,鼓励幼儿使用多种颜色作画。

2、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走走、爬爬,感受活动的乐趣。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沿着虚线描画曲线。

难点:用多种颜色进行描画。

活动准备:

课件、森林场景图、幼儿作画垫板、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

1、幼儿排好对一个跟一个随着音乐入场,就座

2、观看森林里的东西,引导提问:森林里有什么?“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大树、毛毛虫、油画棒、房子)

二.结合课件,讲述故事

1、观看课件,教师引导提问,并讲述故事《捉迷藏》

2、毛毛虫觉得彩色的弯弯曲曲的小路特别好看,非常喜欢,于是又请来两位好朋友来帮它变小路。(引导幼儿再次观看沿虚线画曲线的方法)

三、幼儿作画

1、我们都来变小路,再把小路送给毛毛虫做礼物。

2、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及时表扬能干幼儿,鼓励他们使用多种颜色作画。

四、走小路

这里有一条小路是通向毛毛虫家的,让我们带上礼物去送给毛毛虫吧。(幼儿随音乐走弯弯曲曲的小路)

教学反思:

该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学习画曲线,感受曲线。活动中幼儿兴趣较高。在作画中我对他们的要求也是因人而异的,力求为每个幼儿都提供发展的机会,给予幼儿充分自我表现的机会。当然在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一开始课件有一点小失误;最后一个环节没有真正作到面向全体,导致有部分幼儿没有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今后在其他活动中还应注意以上问题,做到让活动中的每一环节真正渗透。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弯弯的小河 第6篇

活动目标:

1、学习沿曲线走、爬、钻。

2、发展敏捷、灵活的行动能力。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身体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布置弯弯绕绕的活动场地(用线)

2、用圈圈做成的“长龙”

活动过程:

一、弯弯走

1、T:我们一起来看看地上有什么啊?

T:嗯,地上有两条弯弯曲曲的线,我们一起来在线上走一走吧!

2、幼儿和教师排好队,一起沿着地上的线条行走。

3、T:看看,我们的队伍弯成什么了?像什么?(弯曲的蛇、长龙、蚯蚓等)

4、T:除了在这两条线上走,我们还可以怎么样来玩呢?

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

(还可以在线条上爬)

二、绕绕爬

1、T: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我们一共分成6组,在线条的两端分别站好。听到老师说开始,第一个小朋友就马上开始爬过去,爬的时候要沿着线爬,一个小朋友都爬完了,第二个小朋友才能开始爬。一组上全部爬完的小朋友就赢了。听清楚了吗?

2、T: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最先爬到终点。

三、弯弯洞里绕绕钻(男生女生两遍站)

1、T:老师这里有一些圈圈,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想想,它能怎么玩?可以两个小朋友一起来玩。

(小朋友来试玩)

2、T: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来玩的?

(请用圈圈来钻的说)

3、T:我们一起来钻一钻

4、T:先请1、2、3组的小朋友,两个人一个圈圈,在地上放好,做好山洞,请3、4、5组的小朋友先来钻山洞。等会在交换。做山洞的小朋友可以把山洞做的弯弯的,这样就更像了。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弯弯的小河 第7篇

设计背景

幼儿园的孩子们,对生活中各种各样弯弯的东西是熟悉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我想:怎样将抽象的弯弯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让孩子在探索、交流、游戏中去感知各种弯,知道不同的弯有不同的名字?所以设计本次活动“从生活中引入,利用形象的教具帮助理解”,在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中来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认识特殊的弯:8字弯3字弯。

2、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弯,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制造弯。

3、运用肢体语言感受弯。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了解特殊的弯;

难点:弯折电线创造性造型。

活动准备

各种带弯的物品。用来制造弯的材料。教具(电线围成的蝴蝶和数字8)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出弯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弯弯物品

3.幼儿相互介绍手中的弯弯。

4送弯弯回家。

二、基本环节

1、认识特殊的弯。

3字弯----教师出示教具蝴蝶;.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找弯,用手感受弯,用语言描述弯)

8字弯----教师出示数字82、制作弯

3、作品分享(数码相机现场拍摄,大屏幕展示)

4、身体部位上找弯(例如:眉毛、耳廓等等)

三、结束环节

身体造型表现弯(音乐舞蹈)

活动延伸

生活中细心观察,寻找更多的弯弯带到幼儿园和朋友分享。

教学反思

带领着幼儿进入了一个弯弯的世界中。在开始的时候,让幼儿面对各种物体,并引导他们去发觉和体验与之相关的造型、作用和乐趣,再让幼儿用他们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创造探索一个弯弯的世界。

一曲弯弯的乡土哀歌——《边城》 第8篇

说到《边城》的创作, 沈从文先生自己也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不可否认, 《边城》确实完成了作者对朴素美好人性的描写和讴歌, 以抵制和鞭挞为他所鄙弃和厌恨的现代都市商业文明中的丑陋、恶浊。但, 读到《边城》的人, 无不为小说明朗美好的背后所隐伏的悲哀深深惆怅, 并纷纷解读其中的悲剧意蕴。本文试图以自己的一孔之见对其中的悲剧意蕴从一个角度作点补充。

“三三, 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 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 我心中忽然好像澈悟了一些, 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三三, 的的确确, 得到了许多智慧, 不是知识。我轻轻地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 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 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 透明烛照, 对河水, 对夕阳, 对拉船人同船人, 皆那么爱着, 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 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 拉船人的姿势, 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三三, 我不知为什么, 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得长一点, 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的这分工作上来。我会用自己的力量, 为所谓人生, 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三三, 我看久了水, 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 对于人生, 对于爱憎, 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怅惘得很, 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 对于我自己, 便成为受难者了, 这时节我软弱得很, 因为我爱了世界, 爱了人类。三三, 倘若我们这时正是两人同在一处, 你瞧我的眼睛湿到什么样子!……” (1) “因为我活到这个世界里有所爱。美丽, 清洁, 智慧, 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 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 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同宗教情绪完全一样。这点情绪促我来写作, 不断地写作, 没有厌倦, 只因为我将在各个作品各种形式里, 表现我对于这个道德的努力。” (2) 这两段分别是沈从文写给夫人张兆和的信和沈先生的《 (篱下集) 题记》中的话, 由此可以诠释沈从文先生的全部作品。他爱世界, 爱人类, 尤其是故土湘西, 那片古老神奇的土地, 那里淳朴善良的乡亲, 这一番心思几乎贯穿于沈先生的所有文学作品。沈从文对故乡和故人的爱, 用两种方式表达出来, 一种是颂歌, 一种是悲歌。

每读《边城》一类的作品, 总不由联想起那首穿透胸膛的歌:“阿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脸上淌着泪/象那条弯弯的河水———/弯弯的河水啊/流进我的心上呜———/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刘欢《弯弯的月亮》) 。由《边城》所描写的一些生活场景看, 边城人民仿佛真的生活在“桃花源”中, 其实不然。这所谓的“桃花源”自有自己的秩序。边城的环境决不是“纯天然”的, 它和中国每一块土地一样接受过中华所有文化的洗礼, 只是由于地理上的相对封闭, 它的古老淳朴与原始落后并行不悖, 直至翠翠, 都无疑地在传统文化与自然人性交融的环境中生存。先看边城人的婚姻和爱情。边城人十几岁就进入婚嫁, 翠翠才“满十四进十五岁”, 爷爷就提醒她到了该出嫁的年龄。这个年龄情窦初开, 但对生活、对男人、对自己真正的需求还很懵懂, 生存所需要的人格尚未建立起来。翠翠父母的殉情早死, 与过于年幼脱不了干系, 这一场爱情看起来是那么美丽, 却是一朵令人揪心的昙花, 实际是他们自己以及留给老父和幼女乃至更多人更长远的悲剧。再看翠翠与傩送的爱情。翠翠之于傩送还只是男女间的一种朦胧情愫, 因为太年幼和女性的羞涩屡屡不能明确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指, 导致与大老和傩送的误解。“这件事翠翠是毫不注意的, 这小女孩子日里尽管玩着, 工作着, 也同时为一些很神秘的东西驰骋她那颗小小的心, 但一到夜里, 却甜甜的睡眠了。”此时爷爷已为翠翠的事忧愁得难以入睡。“翠翠把竹篮向地下一倒, 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外, 只是一大把虎耳草。老船夫望了翠翠一眼, 翠翠两颊绯红跑了。”“翠翠白日中觉睡久了些, 觉得有点寂寞, 好象听人嘶声喊过渡, 就争先走下溪边去。下坎时, 见两个人站在码头边, 斜阳影里背身看得极分明, 正是傩送二老同他家中的长年!翠翠大吃一惊, 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 回头便向山竹林里跑掉了。”翠翠的这种羞涩既有年龄与性别的因素, 还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与束缚, 这种影响早就在口耳相传中完成, 或者因为积淀日久已成为一种“场”, 翠翠就生活在这种“场”中。早婚是形成《边城》悲剧结局和沉重氛围的重要原因。

沈从文的另一小说名篇《湘女萧萧》则以童养媳陋习的怪圈为主题, 萧萧自己是童养媳陋习的牺牲品, 又继续制造另一女孩的悲剧而视为理所当然。 (3) 小说《丈夫》中这样写道:“许多年青的丈夫, 在娶妻以后, 把妻送出来, 自己留在家中耕田种地安分过日子, 也竟是极其平常的事。”把妻子送出来是为“做生意”, 所得的钱送回去过日子 (4) 。而所有的陋习又无一不与贫穷如影随形。贫困永远与苦难相连。端午节, 翠翠和爷爷连粽子也包不起, 一座碾坊也足以在清澈的爱情中激起波澜, 使边城人心中的天平倾斜。“他又不是傻小二, 不要碾坊, 要渡船吗?”“二老, 若这件事派给我, 我要那座碾坊。一座碾坊的出息, 每天可收七升米, 三斗糠。”如小说《边城》《丈夫》《湘女萧萧》这样的作品, 沈先生是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来披露那些早该被埋葬却一直在故土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茁壮地活着的丑陋的习俗和一如既往的贫苦!“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使他锥心地疼痛!

“我现在正想起应当如何来写个较长的作品, 对于他们的做人可敬可爱处, 也许让人多知道些, 对于他们悲惨处, 也许在另一时多有些人来注意。” (5) 在创作的用心上, 沈从文和鲁迅先生如出一辙, 只不过鲁迅先生的目光更加开阔深邃, 词锋更加犀利冷峻。从小说至散文, 沈先生虽然在竭力地颂扬人性之美, 包括妓女, 他想筑一座“希腊的小庙”, 将人性供奉于其中, (6) 以缅怀和祭奠, 以唤醒和催生被现代文明腐蚀、糜烂的“优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但他的笔下真实地记录下的故乡既没有从遥远的过去走出, 又开始与腐烂的“文明”相连。虽然闭塞, 但实际上这个时空意义上的“边城”从未真正和外界完全隔绝, 从文先生在回到故土, 在创作《边城》 (1933———1934年) 时早已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 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就有了温婉而哀伤、优美而凄凉的基调, 形成沈从文的叙事风格, 乃至沈从文的性格特征。他深沉地爱着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上的人, 他的悲天悯人、他的理想主义, 他的探索、追问, 都由他的文字, 小说、散文、书信一一呈现, 他是和着悲伤与失望、担着梦想与希望在书写过去, 在寻找未来。

参考文献

①沈从文《湘行书简·历史是一条河》:《沈从文散文》第255页凌宇选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②沈从文《〈篱下集〉题记》:道客巴巴在线文档《序跋集》第41页

③沈从文《湘女萧萧》

④沈从文《丈夫》:《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241页戴林淹主编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1987年11月第1版

⑤沈从文《湘行书简·挣扎》:《沈从文散文》第240页凌宇选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弯弯的小河 第9篇

【关键词】幼儿园  美术活动  绘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98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学会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在幼儿园中班绘画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地探索通过游戏化方式,在绘画教学方式、方法手段上创新,从诱发兴趣、启发思维、激发创意入手,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抒发内心世界的美好情感。

一、提供丰富有趣的游戏化材料,为兴趣绘画开路。

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年龄尚小,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又易操作的活动材料,如为幼儿提供印章、纸团、珠子、牙刷、棉签等,让幼儿进行印画、滚画、刷画等活动。使幼儿在游戏化的美术活动中,既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又体会到绘画的快乐。

如在美术活动《美丽的手帕》中,我除了为幼儿提供水彩笔和油画棒之外,还为幼儿提供刻有各种图案的印章(花、动物、几何图形)等,让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各自的手帕上,一块块漂亮的手帕很快就完成了。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有的仍在为手帕设计图案,有的则为自己的杰作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中班幼儿觉得绘画就是一个"好玩"的游戏,是件快乐的事。

二、以多种游戏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幼儿的兴趣。”由此我们在课堂之初,应从激发幼儿的兴趣着手,来调动幼儿内在的绘画积极性。

(一)老师的诱导式

到了中班下学期,幼儿开始学习由此及彼的联想画。在美术活动《圆的联想》中,我就以谈话的方式让幼儿们说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圆的东西,幼儿会说出好多圆的东西:西瓜、泡泡、皮球、饼干、苹果、太阳,这时我会根据幼儿的发言在白板上草草几笔勾勒出类似的图案。在此基础上再用游戏的口吻神秘地对幼儿说,老师来当魔术师,要使这些圆变成另外一些东西,听到“变魔术”三个字,幼儿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就睁大好奇的双眼,看老师表演,老师就在圆形上添上几笔,一会儿功夫圆就变成了太阳、皮球、西瓜、手表、闹钟、小鸡、瓢虫、车轮等等。小朋友个个眼中都露出了兴奋的目光,从这种目光能看出幼儿想跃跃一试的迫切心理,激起了幼儿对绘画创造的兴趣。

有了这个经验,幼儿就能举一反三。我让幼儿根据各种图形来进行添画,正方形变房子、窗户、凳子;长方形变电视、手机、汽车;三角形变屋顶、风筝、大树;椭圆形变气球、项链、帽子……根据幼儿不同的能力产生了各种联想,并对此产生了兴趣,促进每个幼儿思维的扩散性发展,从而使他们对绘画从“不迷”到“迷”,“迷”能生“悟”,从“悟”到“爱”。 幼儿绘画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能。只有使幼儿体验到绘画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创造活动,才能诱发幼儿创造表现的兴趣。

(二)先游戏再作画的形式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美术活动导入的形式中,我常常采用先玩后画的形式。

如在《会跳舞的线》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始部分我就先和幼儿玩了一个“转圈圈”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一直转,容易跌倒,所以要走一会儿,转一个圈;然后又发现转太多的小圈容易头昏,所以要大圈、小圈轮流转,而且要左转转,右转转,并在空的地方转圈。接着趁热打铁,开始示范画会跳舞的线。从幼儿的作品来看,整个画面比较饱满,大小圈交替匀称,作品效果很好。

三、将游戏化思想落实在指导绘画过程中,提高绘画质量

(一)创设游戏的情境来丰富画面,提高表现力

中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像小学生一样先想好再画,他们的绘画特点是意识流,画到哪里算哪里,有时主要内容的形象大体勾画好了,却不知该添画些什么细节,从而使画面显得比较单调。于是我就采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或借助教具对幼儿的进行提示、指导和鼓励。如在美术活动《开心帽》中,我先通过故事《快乐仙子和开心帽》设置了一个美的情境,再模仿故事中的“快乐仙子”对幼儿绘画进行指导:“如果我的快乐帽上有一朵花,那该多好呀!”“要是我的快乐帽又一对翅膀的话,我一定会很开心的”……由于我使用快乐仙子的口吻进行指导,孩子们都倍感亲切,非常乐意地接受老师的建议,画出了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开心帽”。

(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活动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幼儿的最大乐趣也在于幻想。因此我们常常通过游戏化的情节,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在《我的花灯》这一美术活动中,我利用生肖羊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因为生肖羊要找一个特别的、与众不同的花灯,所以,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出了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最独特的花灯,有西瓜灯、房子灯、汽车灯、糖果灯、蝴蝶灯、飞机灯……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弯弯的小河 第10篇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学习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

3、建立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意识。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助跑跨跳,掌握动作要领。

难点:幼儿能在活动中大胆尝试新动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物质准备:拉力器人手一个,废旧小榻榻米、沙包若干,大灰狼吊饰,录音机。

3、现场准备: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做操,充分活动身体。

2、学习游戏“跳过小河”,探索学习助跑跨跳。

带幼儿来到教师用榻榻米连接成的“小河边”,介绍游戏场地。

3、游戏“打大灰狼”。

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榻榻米、拉力器拼出一条曲折的小河,河面有宽有窄。(.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要求幼儿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跳过去,到河对岸用沙包打击“大灰狼”吊饰。要求:教师观察幼儿,引导胆小的幼儿大胆练习助跑跨跳,游戏进行2-3遍。

4、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放松动作:如深呼吸、放松走、摆臂、踢腿等。

活动评价:

活动设计技巧,取材方便,利用幼儿熟悉的材料,围绕着“跳过小河”这个“任务”,通过设定小河的宽度引导使用不同的跳跃方法。采取引导、示范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动作要领,并通过请幼儿合作拼摆小河及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过河,使幼儿在探索中得出结论,并发展了体能,促进了动作的发展,很好地完成了预设目标。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动脑思考探究,与同伴合作拼摆小河时,表现出了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

纵观整个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兴趣较高,掌握了跨跳的动作,对自己树立了信心,能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中。活动使幼儿动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评价《跳过小河》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204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小麻雀找食物》》:中班教案《小麻雀找食物》适用于中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学习从高处轻松自然地往下跳的技能,进一步巩固平衡、钻爬等动作,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小麻雀找食物》教案吧。

弯弯乐园中班教案 第11篇

生活中幼儿对各种弯的物体可以说天天都能接触到,但具体让他们设计并用语言来表达出他们的形状还是有点难,所以,根据主题安排精心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弯弯乐园》,通过活动让幼儿辨别了各种不同的弯,同时又鼓励幼儿大胆地想像,设计更多更有趣的弯,并能用描述性的语言来描述了各种不同的弯曲。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弯,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这些弯。

2、在故事交流、游戏中,感知各种各样的弯。

【活动准备】

1、各种彩色布条。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弯

1、谈话活动: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知道有哪些是弯的东西吗?(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你们知道这么多弯弯朋友,你们真聪明!

2、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弯弯的朋友,小朋友想不想认识它们呀?幼儿:想。现在,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

二、利用课件初步了解各种不同的弯

1、教师请小朋友认真观看课件,在弯弯乐园里有哪些弯弯朋友?你找到了哪些弯?这些弯是一样的吗?你知道这些弯的名字吗?你觉得哪个弯最有趣(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自己找到的各种弯)。

2、教师演示课件,请幼儿欣赏故事

(1)提问:弯弯乐园里究竟有几个弯?弯弯乐园里都有哪些动物?小动物进了哪一个弯?你能说说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2)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演示小动物走的路线,并引导幼儿用小手绕一饶,走一走这些弯。如:6字弯、8字弯、0字弯、S弯等,

三、走走玩玩乐园

1、引导幼儿设计各种各样的弯。

出示布条,引导幼儿用布条设计各种弯。你可以设计自己看到的,也可以设计故事中的,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弯。

2、走一走自己设计的弯,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跟好朋友说说你设计的弯是怎样的。

3、展示部分幼儿设计的弯,并讲一讲设计的弯是怎样的,你最喜欢那些弯,为什么?

4、把小朋友们设计的弯路连在一起就变成了弯弯乐园。

5、请小朋友们在弯弯乐园中游玩。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设计出更多更新颖的弯,让幼儿继续走各种弯,与好朋友分享。

【活动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弯弯乐园 第12篇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弯,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这些弯。

2、在故事交流、游戏中,感知各种各样的弯。

活动准备

1、各种彩色布条。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弯

1、谈话活动: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知道有哪些是弯的东西吗?(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你们知道这么多弯弯朋友,你们真聪明!

2、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弯弯的朋友,小朋友想不想认识它们呀?幼儿:想。现在,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

二、利用课件初步了解各种不同的弯

1、教师请小朋友认真观看课件,在弯弯乐园里有哪些弯弯朋友?你找到了哪些弯?这些弯是一样的吗?你知道这些弯的名字吗?你觉得哪个弯最有趣(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自己找到的各种弯)。

2、教师演示课件,请幼儿欣赏故事

(1)提问:弯弯乐园里究竟有几个弯?弯弯乐园里都有哪些动物?小动物进了哪一个弯?你能说说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2)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演示小动物走的路线,并引导幼儿用小手绕一饶,走一走这些弯。如:6字弯、8字弯、0字弯、S弯等,三、走走玩玩乐园

1、引导幼儿设计各种各样的弯。

出示布条,引导幼儿用布条设计各种弯。你可以设计自己看到的,也可以设计故事中的,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弯。

2、走一走自己设计的弯,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跟好朋友说说你设计的弯是怎样的。

3、展示部分幼儿设计的弯,并讲一讲设计的弯是怎样的,你最喜欢那些弯,为什么?

4、把小朋友们设计的弯路连在一起就变成了弯弯乐园。

5、请小朋友们在弯弯乐园中游玩。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设计出更多更新颖的弯,让幼儿继续走各种弯,与好朋友分享。

故事:弯弯乐园

小狗走进弯弯乐园,转半个左弯,再转半个右弯。原来,他走进了“s”弯。

小猫走进弯弯乐园,转 一个弯,又一个弯。原来,他走进了“螺旋”弯。

小鸭走进弯弯乐园,转了一个小弯,又转了一个大弯。原来,他走进了“8”字弯

小鸡走进弯弯乐园,转了一个弯,又转了一个弯。呀,怎么还是在老地方?原来,他走进了“0”字弯。小兔子呢?他也走进弯弯乐园转半个右弯,再转半个右弯。咦?这是什么弯?

弯弯乐园里没有直路,到处是弯。

中班幼儿倾听习惯的养成策略 第13篇

一、中班幼儿倾听习惯差的主要原因

( 一) 幼儿

中班幼儿的年龄在4 ~ 5岁之间, 注意力容易分散, 自制力比较弱, 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 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做小动作、左顾右盼等。而且这一时期的幼儿自我意识较强, 普遍都喜欢自己说, 大家来听, 而当别人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 他们又不愿意听, 容易打断别人的话语, 发表自己的观点, 出现错听或误听的现象。

( 二) 家长

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得知, 很多家长不知幼儿倾听能力需要培养, 一部分家长遇到孩子插嘴或不专心倾听则训斥、责备孩子, 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插话是孩子自信、能干的表现, 这些不正确的认知给孩子一个错误的导向, 使孩子越来越失去倾听的兴趣, 越来越不会倾听。

( 三) 幼儿教师

1. 倾听习惯的培养在教育活动中没有得到幼儿教师足够的重视

在活动组织中, 教师比较关注幼儿的经验积累, 幼儿也都积极的想把自己的观点、见解告知他人, 在很多的语言交互活动中, 倾听的教育价值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积极关注, 教师忽略了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

2. 教具的运用不适宜

在很多教学活动中, 教师制作了大量的教具, 投入了很多材料, 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使课堂气氛活跃, 幼儿参与积极,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过多的依赖视觉图像, 弱化了幼儿的听觉能力。

3. 教师对幼儿的要求不适宜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通常会表扬积极, 踊跃的幼儿, 而忽视默默无闻的幼儿。教师这种不适宜的体现, 让幼儿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默然的幼儿越加没有自信, 注意力容易分散, 越加不会认真倾听。表现欲望特别强烈的幼儿, 越加没有良好的语言修养, 不明白既要自己讲, 也要让同伴讲, 在别人讲话时, 要安静的倾听, 不能打断别人讲话。

二、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 一) 教师转变观念, 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

在中班, 我们将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体现在教育目标上, 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在日常活动中有目的的培养幼儿有意识倾听、辨析性倾听、理解性倾听和积极性倾听的能力和习惯。如为了培养幼儿的“理解性倾听”能力, 我们开展了“你说我猜”的活动。为了培养幼儿的“有意识倾听”能力, 开展了“谈话活动”, 措施就是请幼儿重复别人刚说过的话。同时, 在各种教学活动中, 我们也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在区域活动中, 设立固定的幼儿活动小组, 每组选出一位能带动大家的小组长, 针对游戏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让幼儿商量、讨论, 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习倾听同伴的意见, 分享别人的经验, 相互交流, 相互帮助, 活动中有小组长组织, 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倾听能力自然也得到了发展。

( 二) 创设“听”的环境, 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倾听活动

创设良好的倾听环境, 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从事有目的的倾听活动, 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 全身心的投入倾听活动。如我在中班创设的“倾听角”, 让幼儿自由结伴相互间你说我听, 我说你听, 感受听说的乐趣。

( 三)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

1. 教师要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这是每一位做老师的都非常明白的道理, 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老师们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非常不容易。要培养幼儿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理所当然自己首先要有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倾听游戏情境,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尝试、体验这种积极的倾听行为, 关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巧妙的方式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 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或参与式指导, 激发孩子倾听的意愿, 逐步将专心倾听内化为幼儿自己的习惯。教师要与幼儿良好互动, 不仅需要有认知上的沟通, 更需要情感上的交流, 真诚接纳每一个幼儿, 在这种积极的情感氛围中, 教师会更加真诚、耐心的倾听幼儿话语, 幼儿会更加亲近教师, 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从而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倾听习惯的形成。

2. 注重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因此, 我们十分注重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晨间活动, 我们组织了“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活动, 让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电视片段说给大家听, 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每天都会认真听, 并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短短的十分钟里, 老师时时提醒他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小观众, 要尊重主持人, 安静倾听, 并每天设置一个“最佳播报奖”, 让文明的小观众来当小评委。孩子们“说”的兴趣日益高涨, “倾听”和“评价”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 四) 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 幼儿也正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的。因此, 我们有目的地开展“正话反说游戏”“传话游戏”“辨析错误游戏”, 游戏的内容可以根据幼儿语言发展情况确定难易程度, 有浅入深, 将倾听习惯渗透到游戏中, 要求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倾听对方说话并准确无误地发出信息, 以“玩”促“听”, 使幼儿在游戏中形成稳定的自觉性行为, 逐步提高倾听水平。

( 五) 家园合作强化幼儿进行倾听习惯的形成

我们常和家长交流, 开展半日活动商议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方式方法, 把教师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游戏教给家长, 让家长和幼儿共同训练。要求家长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树立自己倾听的形象, 对待孩子的问题, 认真倾听, 热心解答。并鼓励幼儿将幼儿园中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 家长也将身边发生的趣事说给孩子听, 互相评议, 从而促进互相倾听习惯的养成。

我们经过一年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不仅激起了幼儿听的兴趣, 还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 我们要持之以恒, 循序渐进地运用多种方法, 指导幼儿认真倾听, 促进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 使幼儿倾听的好习惯继续保持下去。

摘要:我国现有的幼儿语言教育研究表明, 在以往的幼儿语言教育实践中, 有关倾听习惯的培养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因此有些幼儿不善于倾听, 从而影响他们人际交往中对语言的理解水平, 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其他语言能力的发展。通过观察研究, 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教师转变观念, 创设“听”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 让幼儿在鼓励中认真倾听, 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家园合作强化幼儿进行倾听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中班幼儿,倾听习惯,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徐铮.幼儿倾听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教育导刊, 1999, (07) .

[2]符毓.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学前教育, 2004, (07) .

[3]张瑞芳.倾听——儿童读写的开端.早期教育, 2006, (11)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弯弯的小河 第14篇

关键词:美术欣赏活动;中班幼儿;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41-01

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幼儿对美的事物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身心达到愉悦的状态,从而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的整体性,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幼儿在审美认知上的需求。

一、为幼儿选择适宜的欣赏内容

1、选择欣赏内容要注重幼儿的性格特点。

《指南》中提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美和欣赏美”,这为我们支持和引导幼儿的审美感受提供了有力的原则。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讲,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的好奇,他们迫切地想了解周围的世界,美术欣赏活动就是孩子们了解美的事物的重要方式。如,中班的幼儿对各种蔬菜开始感兴趣,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结合《好吃的蔬菜》,笔者生成一次美术欣赏活动,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蔬菜,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打破以前的教师制定欣赏内容、教师单纯讲解各种蔬菜的特点等方式,而是首先了解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程度,为幼儿准备充分的蔬菜。幼儿通过对不同蔬菜的观察、感知、体验、表达,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仅从感知上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体验到了不同蔬菜的外形特点和魅力之处。

2、欣赏内容应该以幼儿已有水平相关联。

在欣赏《水墨中国》的活动中,我们为幼儿选择了欣赏名家的水墨画,我们为幼儿搜集很多水墨画作品,其中高山、农家、动物这方面的作品,但是,当教师问孩子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的时候。孩子们却说看不懂、不喜欢,于是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当在做地为此尝试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欣赏内容调整为简单的竹子水墨画,没想到,孩子们在欣赏的时候能够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他们会将发现的竹叶比喻成“尖尖的宝剑”“小鸡的爪子”等,他们还发现了竹竿是一节一节的,发现“被风吹的竹子更加美丽”这些孩子们主动的发现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他们更加想尝试绘画竹子,绘画出竹子后十分开心。

二、多种欣赏方式实施美术欣赏活动

1、合理运动多媒体。

在当今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多媒体成为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活动手段,美术欣赏活动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更加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使幼儿能够更加直观的欣赏动态的美的事物。在“骄傲的中国人”主题活动下的《京剧脸谱》美术欣赏活动中,由于不能够亲自观看京剧,笔者为幼儿播放了京剧表演的时的视频、还有常见京剧脸谱的图片,幼儿更加直观感受了京剧的魅力,也更加清晰地感知了不同京剧脸谱的独特之处从而通过自己的理解重新创造魅力的京剧脸谱。

2、把握季节的变化,感受实物、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

在《好吃的蔬菜》美术欣赏活动中,同样为幼儿选择图片进行欣赏,孩子们虽然能够通过观察,表达出南瓜身上有条纹,却不能得打进一步的触觉感受,因此,笔者从菜市场买回几个南瓜,鼓励幼儿拿起它感受其中的特点,这样孩子们不仅通过视觉感受,还可以慢慢用小手感受它的形状,条纹等特点。在《美丽的树》美术欣赏活动中,笔者带着孩子们来到大自然感受各种各样的树的特点,使孩子们更加清楚、直观地接触美丽的树,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丰富孩子们的感知经验,因此,教师要把很好地将欣赏活动的内容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带着孩子们走出去,身临其境地区感受美。

3、引导幼儿充分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欣赏活动中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欣赏名家名画,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也是很重要的,在《三个音乐家》欣赏活动中,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画面中有三个音乐家在演奏,孩子们听着背景音乐,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手中还形象地做出音乐家演奏时的动作。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欣赏体验到作品中音乐家们表演时的动作和表情。并且很愿意进行再创作,当他们进行合作创作的时候,同样会有意识地将创作的风格与《三个音乐家》相接近,有两个小朋友在绘画的时候并没有绘画出人物的身体,从不同形状的帽子、脸,再到单一线条的手和腿。唯独没有身体,身体的部分是空白的,但是让人看起来的时候却又是整体的。他们告诉老师“这个音乐家的身体藏了起来!”他们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

4、避免成人对欣赏对象的过度评价。

如何注重幼儿欣赏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教师对欣赏对象的过多的评价,而不要因为教师对欣赏对象的评价导致幼儿欣赏的倾向性和内心真实的感受有所变化。教师可以尝试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出比较开放的问题,如“你发现了什么”“看到**你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这样就给了幼儿一个自主表达的空间。

总之,在进行幼儿美术欣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为幼儿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欣赏空间,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充满创意和想象的孩子。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小河弯弯的读后感 第15篇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聪明的小哥哥,顽皮的小弟弟,小哥两来到弯弯的小河边钓鱼。鱼还没钓着,却拉上来一张上等的好网,小哥两同心协力,开动脑筋,斗败了狡猾的叔叔,开开心心回家去。

我觉得最精彩的地方还是小哥哥叫小弟弟把网还回去的那部分,因为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事: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好又多购物,其中,我买了一个饭盒和一个价格是3。50元的勺子。来到收银处,我莫名其妙地将勺子放进了饭盒里,在把饭盒递给了收银阿姨,阿姨用红外线按在饭盒的标签上,只听见“滴”的一声,就出来了一张小票,小票上,有我们购买的商品价格,但是却没有那个值3。50元的勺子,我暗兴收银阿姨收少了钱,后来,我就把这个“喜讯”告诉给妈妈听,妈妈一听,立刻抢过饭盒,拿出勺子,气冲冲地说:“快还人家!要不,你就给人家钱!”“妈妈!反正都帮你省了3.50元啦!”“你还要还给人家。快去”妈妈大声恐吓道。我委屈极了,鼓着嘴巴,心里想着:我都帮你省了钱,你还骂我!好心没好报……转眼间,另一个想法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你应该听你妈妈的,因为这可以说是你偷的东西,这个小小的行为,它有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在这几秒钟的思考中,我觉得第二种想法是对的,就慢吞吞地掏出3.50元,还给了人家,并跟收银阿姨道歉。阿姨夸我是个诚实孩子。这时,凶得像一只豹子的妈妈,也慈祥地笑了!

上一篇:保险代理合同专业下一篇:读书笔记领导权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