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

2024-08-30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 第1篇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线索,进而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3、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4、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5、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在具体语境中积累文言词语。

2.在诵读中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感情变化的缘由。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理解文中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结合课后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一)、(二),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过程】

一、题解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课下注释(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王羲之(303年—361年),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是书法领域的一代宗师,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世尊称为“书圣”。甚至于其墨宝在后世也衍生出许多传奇,特别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让唐太宗都大动贪念,不但生前“玩之不觉为倦”,死后都要殉葬在旁。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是写在一本书或材料前,说明该书或材料的来历、写作意图、主要内容、编次体例。书序分为自序、他序等;赠序是表示对某人的推荐、赞贺、勉励的赠别文章。用于临别赠言。本文是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 修楔(xì)流觞(shāng)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文中洋溢着什么样的情?从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心境的语句。

明确:乐--痛--悲

分析:乐而生痛,终了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那么,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四、局部解读

(一)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①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③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④聚会时天气清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一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请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欢欣鼓舞的语调齐读这两节,共同感受作者的陶醉、畅快之情。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

文章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

(三)第三段中又因何而“悲”?“悲”和“痛”一样吗?

兴感之由,即上文所说对于世事无常,生命易逝的感慨。“昔人”说明这种感慨古人已经有过。人生苦短,是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

而在魏晋时代,许多士大夫接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庄子在《齐物论》中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认为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生命的长短没有区别,这显然是对生命的否定。可这种生活观在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鲜活的生命与黑暗的死亡又怎么能划等号呢?他“悲”古人,因为他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他亦“悲”后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读他的文章,犹如他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也会发出同样的悲叹,无论世界怎么变化,生老病死客观规律是不会改变的,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

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四)“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五、归纳总结

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四种表达方式:记述、描写、抒情、议论

三种不同心境:乐--痛--悲

两种人生态度:一死生,齐彭殇--死生亦大矣

一篇奇文传世: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完成课后练习。

3、做资料上的练习。

附:《兰亭集序》写作背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当时的文士名流在会稽山阴县境内的兰亭,为过修禊日,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集会,共有司徒(官名)谢安、司徒左西属谢万、右司马孙绰、佛家即色宗代表支遁、高士许询及王羲之子侄凝之、涣之、元之、献之等四十一人(一说四十二人)。会稽郡是当时北方士族聚居的名郡,山阴县是江南风光秀美的地方,兰亭在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县)兰渚山麓的兰溪江畔,是我国最早的兰花产地。暮春三月,稽山披翠,鉴水淙碧,兰花吐香。王羲之一行选定这个地方举行盛会自然不是偶然的。与会人士临流嬉戏,兴致勃起,饮酒赋诗,各抒怀抱,当场作了许多诗。余姚令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各罚酒三巨觥。王羲之、孙绰等二十六人当场赋诗,其中十一人各赋两篇,十五人各赋一篇,共计三十七篇,编写为《兰亭集诗》,王羲之为之写序,即《兰亭集序》,此外孙绰还写了《兰亭集跋》。王羲之书写其序,真迹为唐太宗所得。太宗死,《兰亭集序》真迹用以殉葬。今传世所见者为摹写本。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积累:了解书序的特点;掌握文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多义词“信”“修”“期”“致”“临”等、虚词“毕”“咸”“所以”等、富有生命力短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畅叙幽情”“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背诵全文。

2、理解:理解文意和主旨,领悟作者于深沉的感慨中蕴蓄的对人生的眷恋、热爱之情。

3、评价:作者借宴游所生发的生死观、所感悟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把握文章情感脉络,理解文章主旨;背诵全文。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生死观、人生观。

教学方法:

诵读发、点拨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CAI课件(内容主要有:作者像、作者介绍文字、《兰亭集序》摹本、古今名人评价语、兰亭古迹风光、有关背景资料、背景音乐等)、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1—2教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再现情境,导入新课。

公元353年3月,正是江南“草长莺飞、杂花生树”、万木葱茏、江花似火、碧水如蓝的季节。3日,一群文人雅士、名流俊才,齐聚浙江绍兴“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此日也,天公作美,风和日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此地也,环境清幽,风光独好,“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此人也,把酒临风,吟诗啸歌,畅咏怀抱,放浪形骸,俯仰天地,游目骋怀,“其喜洋洋者也”,他们“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他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以极视听之娱”。游宴之后,大家将赋诗汇集成册,并公推书法家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当仁不让,欣然命笔,借着酒兴,用行草写就了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其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无愧“行书第一”之美誉;其文章,文笔简约流畅,情感深沉苍凉,意蕴丰厚深邃,手法独具一格,借宴游谈生死观,借题发挥论人生意义,实为“大家手笔”。书法与文章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现在,让我们走进《兰亭集序》,追逐书圣王羲之人生探索的踪迹。(板书课题)

2、鉴赏《兰亭集序》碑帖摹本,导入课文。

投影《兰亭集序》碑帖摹本,或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彩色插图“冯承素摹兰亭帖”。其创作者是“书圣”王羲之,其书体为行草,其价值为“行书第一”,其书法率性而为,洒脱奔放,飘逸遒劲,一气呵成,真是“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这横竖撇点捺、勾勾画画的线条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领略华夏民族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感悟到作者才性气质、精神生命的昭示与张扬!这些线条也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再现,那么这些文字的内蕴是什么呢?它流淌着作者怎样的生命形态?让我们细细咀嚼品味吧。(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听读。放录音范读或教师配乐范读。要求:注意文章的语气、语速、节奏、感情基调和生字词读音。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词读音,把握文章语气、语速、节奏、基调等。读前强调:①应读准的字词(略)。②语调、语速、句读等。如“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为叙述,中速读;下文集会的描写,以清新明快语调读,重读“乐”字,体现快乐心情;第二段语速变缓变重,尤其是“向之所欣„„岂不痛哉!”句,要读出深沉之慨。第三段“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句的节奏要读准,要读出批判的语气,“后之视今„„亦将有感于斯文”以和缓低沉的语气读出。

3、齐读(或轮读)。涵泳文气,训练语感。

三、疏通理解。

1、默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或助读资料),疏通词句,理解文意。

2、质疑。就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学生质疑问难,师生释疑解惑。

3、检测。完成课后“练习三”、《金版新学案—教师用书》(知能巩固各题)(P177)、翻译有关句段。

四、研读背诵。

1、速读课文,理请情感脉络。

本文虽为序言,但作者俯仰天地,抚今追昔,借题发挥,情感之流涌动其中,跌宕起伏。请“拈”出文中三个词语,体味其情感的变化之由。

明确:“乐”——“痛”——“悲”。“乐”者,游宴之乐也;“痛”者,死生之痛也;“悲”者,人生之悲也。全文由乐生痛,言痛生感,由痛言悲,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2、研读第一段。

①讨论:作者“乐”从何来?何“乐”之有?

②点拨、明确:一乐盛会时间——暮春——踏青之季也,地点——兰亭——名胜之处也,目的——修禊事——洗濯除病、祛灾迎祥、嬉戏宴游也(暗写)。二乐人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三乐环境幽美——此地有„„映带左右——山环水饶。四乐活动尽兴——一觞一咏„„幽情——乐事爽心。五乐——天气作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六乐感受独特——仰观„„视听之娱——人生极致。人贤、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齐聚,其乐也陶陶,其乐也无穷!

③背诵。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课堂背诵。

3、研读第二段。

①讨论:作者“痛”自何来?缘何而“痛”?

②点拨、明确:作者由“乐”而忧,由忧生“痛”,由生而死,生死相依,生命短暂,感慨沉痛。作者由兰亭集会想到人们相处往来,虽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人生忧患是相同的。一者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老之将至;所之既倦,„„感慨系之。二者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持久——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三者来自生命个体的短暂有限——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之大,岂不令人“痛”哉?

③背诵。

4、研读第三段。①讨论:作者因何生“悲”?所“悲”为何?

②点拨、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由的体悟“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今人对生死的感悟相同;批判当前士大夫虚无主义的生死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此句是理解难点,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发“后之视近,亦由今视昔”的“悲”叹。其实质是对生死的悲叹,对生命易逝、盛筵难再的悲叹。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游的盛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彰后世,使后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点明诗集由来——故列叙时人„„,编辑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者“悲”而不沉,“悲”而不伤,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人生的眷恋、执著与追求。

③背诵第三段。

5、尝试背诵全文。

五、探究与评价。

1、如何理解评价寓于文中的作者的生死观、人生观?(亦可将教参的分析,提供学生讨论)

2、可适当拓展:何谓生死观?生命个体对生与死的态度、看法和追求。请于历史长河中撷取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对生死的理解阐释的名言警句。如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大丈夫当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寄意寒星痊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毛泽东赞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藏克家:“有的人活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等。作者对生死是豁达的向上的进取的。

何谓人生观?(略)关于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讨论。古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陶渊明:“人生似虚化,终当归空无”“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材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人生如梦,一樽还泪江月”等。(人生如一串葡萄,人生如半杯水的比喻——乐观与悲观)。作者对人生是热爱、进取、有为的。

六、鉴赏。

1、鉴赏本文文笔洗练、词汇丰富、句式骈散结合之美。

2、鉴赏本篇序言的与众不同之妙。

3、比较鉴赏。试比较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异同。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 第3篇

一、明确探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 通过演示或实例, 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第二, 依据功能关系对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进行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第三, 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尽可能地得到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第四, 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相结合, 充分体现物理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对教材中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商榷

教材中第6节课题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而不是探究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给出的两个参考案例的探究结果只能推知动能可能包含“速度二次方”这个因子, 这样就不能从本质上揭示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另外, 参考案例一由于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的重量, 会带来一定的系统误差;参考案例二中很难做到每个橡皮条做的功都相同, 也会给探究实验的数据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从功能关系出发, 利用课本上的两个参考案例的实验装置, 根据力对静止物体的功等于物体获得的动能探究计算, 可以直接探究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三、对课本上两个参考案例探究目标的改进

首先, 单位制上探究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根据功能关系, 功和能的单位都为焦耳, 即“1J=1N·m=1kg·m/sm=1kg· (m/s) 2”, 从而推知动能中可能包括质量和速度平方的因子, 然后再由实验进行探究。

对参考案例一, 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将小车和重物作为一个运动系统, 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对系统做的功跟系统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实验时, 测出小车的质量M和重物的质量m, 打下的纸带上的一系列计数点对应下落高度和速度 (如表1) , 算出重力的功mgh, 分析 (M+m) 和v2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表示系统的动能 (如表2) 。

对参考案例二, 实验是通过改变橡皮条根数, 对小车的功依次为W、2W、3W……, 探索功和速度的关系, 从而得出“功和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结论。在实验中, 由于很难做到每根橡皮条的功都相同, 给实验带来较大的系统误差, 增大了探究过程的难度。为定量探究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实验中只使用一根橡皮条, 每次实验使橡皮的伸长量都相同, 在拉力做功的条件下, 改变小车的质量, 分别探究小车质量m和速度v满足怎样的关系, 才能使m、v组成的关系式的值都相等。在探究中发现, 改变小车的质量m, 对小车做的功相同时, 总有m和v的二次方的乘积相等。进而得到动能的表达式中包含质量和速度的二次方的因子。

四、在理论探究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逻辑推理能力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把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将知识的学习寓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之中。除实验探究外, 运用已有的知识, 通过缜密的推导, 得到新的知识或理论也是常用的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在探究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以及动能定理的教学过程中, 以“功能关系”为主线, 对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用水平拉力做功,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速度位移公式, 导出力对物体的功等于物体获得的动能, 建立“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二次方乘积的一半”的概念, 这样的推导过程, 思路清晰, 逻辑严密, 易于学生理解, 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内容安排上, 先进行动能概念的理论探究, 再设计合理的实验验证, 就避免了复杂的实验探究过程, 降低了教学难度。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 第4篇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教师投影,学生欣赏)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

三、作业:请大家尝试为霍金写一则颁奖词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 第5篇

本练案共2页,满分40分,时间40分钟。

一、根据提示默写原文语句。(5分,每空1分)导学号 30994120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来批评:__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齐彭殇为妄作__。

2.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__或取诸怀抱__,__悟言一室之内__;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况修短随化__,终期于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6分)导学号 30994121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蔉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注】 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②藨蓘:耕耘。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不事文墨久矣

.B.病目眚

.C.詈不佳

.D.令五县会鞫之

事:从事 病:疲惫 詈:责骂 鞫:审讯

【解析】 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查其是否同语境吻合。B项的“病”一词多义,其本义是指不健康的现象。该选项把它解释为“疲惫”,而“目眚”是眼睛害病之意,若将此解释代入原文,则文理不通,故选B为正确答案。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但在科举方面并不顺利,直至他父亲去世都没有考取功名。B.邓文洁公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后通过当面测试才改变了看法。C.张汝霖参加科考时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赖主考官的慧眼才榜上有名。D.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解析】 “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说法有误,黄贞父准备用这个案件来难倒张广昌(称张汝霖的官职)。据此可知该项错误。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5分)译文: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住先人的事业。(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5分)译文: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解析】 首先要根据文本中该句子的上下文认真揣摩句子大意,然后找准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翻译。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文从字顺。题中第(1)句中的“已”是“结束、完结”之意,这里可译为“完了、算了”;“还”是回家之意;“以”作连词,表目的;“期”是希望之意;“坠”是“损害、毁掉、堕落”之意;“先业”即先辈的事业。第(2)句中的“经书题”即“以经书中的考题”;“相商”即商量;“文立就”即文章立马就写好了;“言及者”指谈到此(指考题)的人。

【参考译文】

我祖父的名字叫张汝霖,号叫雨若,从小就喜欢学习古文,博览群书。小时候他不愿意临摹书法家的书法,因此字写得很丑,因而在去官衙考试时,总是不能被录取。于是就用粮食买了个上太学的资格读书,在其中待了二十年。我曾祖父去世后,家境一天天困难。我祖父在家中龙光楼读书,去掉下楼的梯子,用吊车将食物送上楼去,曾经三年没有下楼。江西邓文洁先生到越地来悼念我曾祖父,曾祖父坟旁的树都已经长大了,邓先生抚摸着树枝泪流满面,哭啼着离开。曾祖父送他到邮亭,邓文洁对祖父很不高兴,原来是他听信了别人说的坏话,说我的祖父近日开了一家酒店,好久都没有写文章了,所以看见我祖父就连声叹气。那天邓文洁要走了,回头对祖父说:“你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吧,希望你能保住你先人的事业。”祖父哭着说:“我的命运不好,只是耕种而没有收获啊,但是耕耘还是不敢不勤奋的。”邓文洁说:“有这种情形吗?我将要当面考考你。”就顺手拈取了“六十而耳顺”这个题目让祖父写文章,祖父提笔就写,文不加点,一挥而就。邓文洁又惊又喜,鼓掌说:“你的文章应当在社会上出名,岂止是在考场上考取功名?你父亲大概还没死吧!”

甲午年正月初一,祖父就到了南都,在鹤鸣山读书,一直到深夜都还手不释卷,因而害了眼病,在考试院静坐了三个月。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进入考场后,时间还没到中午,就完成了文章。他的答卷落到了一个老教谕的手中。这位老教谕把他所选取的文章上呈给大主考李九我先生,李先生看了大骂这位老教谕,命令他重选送上来,送上来又不是好的文章,以致送了三四次,试卷差不多快要送完了。老教谕气愤地哭泣着,李九我先生翻检试卷少了七份,询问老教谕,老教谕说:“这七份试卷文理极其不通,我把它们留下来作为笑料罢了。”李先生说:“赶快把这些你认为是笑料的试卷拿来!”李先生一见我祖父的文章,鼓掌称赞很妙,把卷子重新用红笔批阅一遍。关于《易经》,打算把祖父的文章作为第一名,龚三益第二,其余的五篇全部放置在高等。

乙未年,祖父考为进士,被授以清江县令,又被调到广昌,僚属大多是有名的人。黄贞父先生喜欢开玩笑戏弄人,认为我祖父是纨绔子弟而看不起他。刚好巡抚布置一件疑难案件,让五个县的县令会同审理。黄贞父对同事们说:“按照惯例这个案件应该交给我办,我不接受,大家也不要接受,我准备用这个案件来难倒张广昌。”我祖父知道他的心意,就并没有一再推辞,拿起笔写了好几千字,判断案子就像很有经验的老年官吏。黄贞父吃惊地张开嘴,称赞祖父是“奇才!奇才!”黄贞父就决定同我祖父建立朋友关系,并成为莫逆之交。祖父做官满了六年,每次考察评比都是第一名。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9分)导学号 30994256

兰亭记 [唐]何延之

至贞观中,太宗以德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之所。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诏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

翼遂改冠微服,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

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

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注】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

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上,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

翼即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

(选自《法书要录》,有删改)【注】 响拓:古代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

募:招募 .B.负才艺,多权谋

.C.弟子又幼来耽玩

.D.更不复安于梁槛上

.【解析】 募:征集。

8.下列对文中个别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仆射,官名。秦始置。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元废。

B.微服,通常指帝王、官吏等外出时为不暴露身份而换穿便服。

C.旬朔,十日为一旬;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朔。旬朔指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时日。D.御史,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皆有御史,掌文书及记事。秦置御史大夫,有弹劾纠察之权。汉以后,御史专司纠弹。

【解析】 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为晦。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唐太宗非常喜欢临摹王羲之的真书、草书的法帖,一心想得到《兰亭》帖,所以接受了房玄龄的推荐,让萧翼前去办理此事。

B.唐太宗答应了萧翼提出的条件,并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接近辩才禅师并逐步取得他的信任。

负:有 耽:潜心 安:放,藏

C.辩才十分喜爱书法艺术,所以一眼就看出萧翼的二王法帖虽是真迹,却不是上品,远比不上《兰亭》帖。

D.萧翼借辩才禅师外出的机会取走《兰亭》帖,后来禅师得知萧翼是朝廷御史并已拿走了《兰亭》帖,一下子惊倒在地,很久才苏醒。

【解析】 “并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错,从“臣请私行诣彼”“翼遂改冠微服”可知,并非唐太宗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

译文:如果公开前去讨要,从道理上讲是不能够获得的。我请求私下到他那里,但必须要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各种法帖几件。

(2)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译文:萧翼于是拿出圣旨,把情况详细告诉了驿站工作人员。驿站工作人员差人叫辩才来。辩才仍在严迁家,没有回到寺庙,突然就被人追赶呼喊,不知其中缘故。

【参考译文】

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实行仁德之政的闲暇,一心一意赏玩书法,临摹王羲之真书、草书的法帖,购置征集得十分完备,唯独没有得到《兰亭》帖。寻找打听这本法帖,得知在辩才禅师的住所。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上奏说:“我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有才艺,多计谋,可以去办这件事,一定能成功。”太宗于是下诏召见萧翼。萧翼回答道:“如果公开前去讨要,从道理上讲是不能够获得的。我请求私下到他那里,但必须要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各种法帖几件。”太宗依他说的给了他。

萧翼就改换帽子穿上平民的服装,傍晚时走进寺庙,在巡廊里观看壁画,路过辩才的院子,停在门前。辩才在远处看见萧翼,就问道:“施主是哪里来的?”萧翼就上前行礼叩拜,道:“弟子是北方人,带有一些蚕种来卖,游历寺中恣意观看,有幸遇到禅师。”寒暄过后,言谈议论能说到一起。

于是没过多长的时间,萧翼拿出自己效仿梁元帝画的《职贡图》给辩才禅师看,辩才禅师赞赏不已,于是论及书画。萧翼说:“弟子的先人,都继承二王的楷书法帖,弟子自幼潜心研究,现在也有几帖随身带着。”辩才高兴地说:“明日来,可以带到这里欣赏。”萧翼如期前往,拿出二王法帖给辩才看。辩才仔细观看法帖,说:“这倒是真迹,但不是最好的。我有一真迹,很是不同寻常。”萧翼说:“什么帖?”辩才说:“《兰亭》帖。”萧翼假装笑笑说:“几经混乱,真迹怎能还存在呢?肯定是响拓伪造的。”辩才说:“我师父在世时保护爱惜,临终之际,才亲手交给我。”辩才自己从屋梁上的暗槛内取出《兰亭》帖。

自给萧翼看后,辩才禅师就不再把《兰亭》帖藏于暗槛,而是和萧翼拿的二王法帖放在一起,并且借来留下放在桌上。辩才当时八十多岁,每天在窗下临摹学习数遍,可见他老了

还如此爱好书法。从此,萧翼往来多次以后,童子和徒弟们不再猜疑他。后来有一天,辩才出去到灵汜桥南严迁家做法事,萧翼就私自来到房前,对辩才的徒弟说:“我把手绢丢在床上了。”童子就马上为他开门。萧翼从案上取过《兰亭》帖以及御府中的二王法帖,急忙赶到永安驿。萧翼于是拿出圣旨,把情况详细告诉了驿站工作人员。驿站工作人员差人叫辩才来。辩才仍在严迁家,没有回到寺庙,突然就被人追赶呼喊,不知其中缘故。等到他来,见到御史竟是萧翼。萧翼告诉他说:“奉圣旨来取《兰亭》帖,现在已经拿到了,所以叫你来告别。”辩才听到这句话,一下子便惊倒在地上,过了好久才醒过来。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 第6篇

●课文鉴赏说明

一、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消说,但也非出奇。出奇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作者的借题发挥带有鲜明的抒情色彩。情缘事发,所以先叙事。叙事分两层:前一层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然后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可算是入题。后一层转入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先用景物做烘托,“天朗气清”,则所见者真;“惠风和畅”,则观景之情致浓。由此说到“仰”“俯”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自然顺理成章。这一层仍是切着兰亭之会写的,却为本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其中“仰”“俯”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又预示了下文将有所发挥。

第2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上文已见,只是这里用了它们的合义,表示过得很快。这就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接着就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静者“晤言一室之内”;躁者“放浪形骸之外”。作这样的区分,其实只是一种烘托的手段,作者的本意是要说那相同的一面,即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感到“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不能永远保有那美好的留恋。至此,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死生亦大矣”。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便是作者见解的高远处。

但“死生亦大矣”毕竟是个哲理命题,为了证明自古如斯,作者又宕开一笔,说到自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并用“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之际,从而加深了他的感慨。再联系当前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力斥其非,也表明他的感慨其来有自。然后把眼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两句,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结束全文──以“斯文”而使“后之览者”有感于“死生之大”,其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穷回味的余地。统观全文,作者不为玄谈家们的论调所蔽,而借题发挥,阐明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所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前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也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

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1.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应当看到,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有这种自然清新的风格,也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解题指导

一、本题意在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分三小题,每段一题。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迅速成诵。答案要点如下:

1.第一问:可先划层次,再说各层记叙要点。详见“课文说明”。第二问:可利用课文原句“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和“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作答。

2.第一问:“死生亦大矣”。第二问:前一段叙事说的是“人之相与”之“乐”,本段即由此生发议论,从“欣于所遇”说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归结为“死生亦大矣”。由此可见,前段叙事是为后段议论作铺垫的。

3.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总之,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本题意在使学生了解书序体裁的某些特点,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还可以借机谈谈作者借题发挥的写法。

参考答案见“课文说明”。

三、本题意在使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不同用法。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下面就课前预习和课堂诵读指导谈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一、课前预习

1.课文中无生僻字,无长句,不妨要求学生读两遍。第一遍边读边看注释,粗知大意即可,不求确解;第二遍一气读完全文。

2.分类抄写课文中生动的语句:一类是景语,如“崇山峻岭”“清流激湍”“天朗气清”等;一类是情语,如“情随事迁”“临文嗟悼”等;一类是叙事语,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目的是利用这些语句作为记诵的支撑点。

3.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叫学生试着划分层次并归纳各层大意,作为课上讨论文章思路的准备。

二、课堂诵读指导

1.从解题入手,略说书序体裁特点,让学生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即“一觞一咏”说诗的产生;“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编集;“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说编集的意义。

2.归纳各层大意后,讨论全篇思路(内容详见“课文说明”)。要点是:以叙事为抒情议论张本,故首叙兰亭之会;用“乐”字结住叙事,由是而兴人生之叹;由叹而归结为“死生之大”,点明作序主旨;然后扩展开来,说古人“兴感之由”,论“一死生”“齐彭殇”之妄,最后仍回到说诗集上来。

●有关资料

一、译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乐和弦乐演奏的热闹,但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能畅快地抒发内心的深情。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平和舒畅。抬头观看天地的广大,低头审察物类的繁多这样来纵目游览,舒展胸怀,能够尽情享受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愉快呀!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二、补充注释

1.“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大意是,道是主宰万物的,它不会随外物(包括人的生死)而变化。

2.“一死生”“齐彭殇”不是庄子原话,庄子原话是:“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均见《庄子·齐物论》)。

三、关于序跋的体裁常识(许嘉璐)

序的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例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战国策序》则历述从春秋至战国的转变,通过叙事表现作者的道德礼义观和对战国至秦之间君臣兴诈伪任刑法的看法,以及对纵横游说之士作品的评价。后来的“史序”便都是继承了汉代这类序文的传统,例如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一行传序》《伶官传序》等即是。至于读古代书籍文章而写的序,例如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更是以议论为主。

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序不多见,突出的典型为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这是作者读了李翰所作的张巡传后写在该传后面的,大半篇幅记载张巡的事迹,以补李翰传文的不足。而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却用了两大段文章发表议论,以批评“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的时弊。因此这篇文章虽然以叙事为主,但是并不是传记,还是序。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等。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虽然一个是为自己的《八愚诗》作序,一个是为某一人的诗作序,但也属此类。这种序的抒情,也都离不开议论和叙事。例如《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显然,这篇短文是桃花丛中欢宴的记实,抒情、叙事、议论融为一片,而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的情怀是全篇的主干。

从唐代起,序又称为“引”。刘禹锡所作的序,都写作“引”,如《彭阳唱和集引》《吴蜀集引》等。苏洵也以引为序,如《族谱引》之类。这是作家的习惯问题。刘禹锡的父亲叫刘绪,绪、序同音,苏洵的父亲叫苏序,因为要避父名,所以二人改序为引。这本来是特殊情况造成的作家个人的规矩,但由于刘、苏的影响,后来也有人作起“引”来,那就与避讳无关了。

跋就是写在书后、文后的序。最初书、文只有序。自从序固定在书、文的前边以后,作者如果还有要说的话,或者别人要把心得、意见、考证等内容写上去,就写在书、文之后,称为后叙(如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题某某后(如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等等,到了宋代,就把这种文章称为跋。例如欧阳修的文集中就有几十篇跋。

跋与序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际是对序的再补充,所以一般都更为简劲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 第7篇

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阅读课 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 (pp. 1-2)

第二课时: 语法课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p. 4); Using structures (p. 43)

第三课时:阅读与听说课 Reading and listening; Speaking (pp. 5-6)

第四课时: 词汇课 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p. 3); 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p. 42)

第五课时: 听说课 Listening; Talking (p. 41)

第六课时: 读写课 Reading and writing (p. 7)

第七课时: 单元评价课 Self-test and self-evaluation; Summary

第一课时 阅读课

一、教学内容 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 (pp. 1-2)

二、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本质特点以及基本类型。

通过找读(scanning)关键词、略读(skimming) 和精读 (careful reading),了解有关琥珀屋的故事。

用归类法学习词汇。

用自己的话复述琥珀屋的故事。

运用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讨论相关话题。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 热身

1. 请学生看学生用书p. 1或者PPT中的图片,两人一组讨论三个问题。教师请几组学生回答问题,然后综合大家的看法总结出文化遗产的定义。

2. 请学生说出一些中外文化遗产的名称,教师写在黑板上。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看哪组说得多、说得正确。

注:问题中出现了五个生词。rare, valuable和survive很难根据上下文猜出词义,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查字典自学其词义,用法可以留到词汇课处理。vase一词通过图片可以猜出,dynasty可以通过语境猜出。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图片和小组竞赛引起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为过渡到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步骤二 读前

1. 请学生先欣赏教师准备的几件琥珀饰品或者看学生用书p. 1的琥珀饰品图片,然后请学生回答问题,并根据课文标题和图片预测课文内容。

2. 词汇准备:请学生把书翻到p.89本单元词汇表,根据要求独立地找出相应的词汇。找三个学生分别说出答案,其他学生和教师补充或更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回答问题,使学生把琥珀和文化遗产联系起来,从而引入阅读主题,并让学生预测阅读课文内容;通过让学生根据要求找出相应词汇教给学生用归类法学习词汇,同时为之后的阅读扫清词汇障碍。

步骤三 读中

1. 请学生略读课文,核查自己预测的内容是否正确。

2. 请学生在再次阅读课文前先看一下学生用书p.2练习二中的五个问题,然后在限定时间内快速浏览阅读课文的每一段,完成练习二的阅读任务,确定每段的段意。最后两人一组回答五个问题。教师请几个学生分别说出答案,其他学生和教师补充。

3. 请学生再读一遍课文,根据时间顺序在限定时间内找出琥珀屋的历代主人及当时发生的和琥珀屋相关的事件,完成下面的表格。

4. 请学生两人一组,仔细阅读第一段和第三段,归纳琥珀屋能够成为世界奇观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略读课文检测读前预测是否正确,并对课文内容有大体的了解;练习二的五个问题分别概括了每段的段意,考虑到高一学生概括能力较弱,采取给出各段段意让他们分别找出与其匹配的段落的方式降低了难度;通过回答五个问题使学生了解课文的细节内容,明确概括段意的依据;通过填表让学生学会根据时间、人物等关键词快速确定主要信息;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课文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琥珀屋作为文化遗产的理由。

步骤四 读后

请学生两人一组根据PPT表格中的提示复述课文,然后教师选两个学生当堂复述。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检查学生对文章大意的了解程度,并检测学生归纳总结和口语表达能力。

步骤五 讨论

请学生四人一组讨论问题,每小组确定一个组长、一个记录员和一个发言人。组长组织并参与讨论,记录员记录大家的看法,发言人代表小组陈述大家的看法;讨论后教师请持不同观点的小组分别阐述理由,其他持相同观点的小组补充。观点没有对错之分,但要言之有理,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讨论时可以参考PPT中的一些表达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锻炼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步骤六 作业

上一篇:告别1月迎接2月励志句子说说下一篇:Obama 能源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