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唐诗代表作品

2024-05-18

王之涣唐诗代表作品(精选13篇)

王之涣唐诗代表作品 第1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王之涣唐诗代表作品 第2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这两首诗,大概只要是稍有点文化常识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它们都是唐诗中的名篇,它的`作者,就是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他的父、祖都做过县令一类的小官。他自幼聪明,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结交多游侠少年,常在一起纵酒高歌,直到年岁不小,才在两个哥哥的帮助下认真读书。

他没有走科举的道路,仅做过冀州衡水县主簿,还因为受人诬陷,愤而辞职,连这样的小官都不做了。不过,他在做衡水主簿的时候,也还是有收获的,那就是县令李涤很欣赏他的才华和为人,把第三个女儿嫁给了他。

王之涣辞官以后,就到处去探名胜,访名人,诗酒风流去了。直到晚年,在朋友们的劝告下,才又做了文安郡文安县尉,最后死在任所。

王之涣在当时就享有诗名,与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等人都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诗酒唱和。他的诗流传极广,很多诗都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

王之涣审黄狗 第3篇

三十多岁的民妇刘月娥哭诉:“公婆下世早,丈夫长年在外经商,家中只有我和小姑相伴生活。昨晚,我去邻家推碾,小姑在家缝补。我推碾回来刚进门,听着小姑喊救命,我急忙向屋里跑,在屋门口撞上个男人,厮打起来。我抓了他几下,但我不是他的对手,让他跑掉了。进屋掌灯一看,小姑胸口扎着一把剪刀,已经断气。”

王之涣问:“那人长得什么样子?”

刘月娥说:“天很黑,没看清模样,只知道他身高力大,上身光着。”

“当时你家院里还有别人吗?”王之涣又问。

“除了黄狗,家里没有喘气的了。”刘月娥答道。

“你家养的狗?”

“已经养3年了。”

“那天晚上回家,你没听见狗叫吗?”

“没有。”

这天下午,县衙差役在各乡贴出告示,县官明天要在城隍庙审黄狗。

第二天,好奇的人们蜂拥而来,将庙里挤了个水泄不通。王之涣见人进得差不多了,喝令关上庙门,然后命差役先后把小孩、妇女、老头轰出庙去。庙里只剩百余多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王之涣命令他们脱掉上衣,面对着墙站好。然后逐一查看,发现一个人的脊背上有两道红印子,经讯问,是刘月娥的街坊李二狗,正是他行凶杀人。

《凉州词》王之涣唐诗鉴赏 第4篇

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将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联想到历史和未来,使人体悟到永恒和无穷。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流,云,使人感到宇宙的宏大与旷阔。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

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两句诗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 与“思长”偕音)之意。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空旷的山野间萦绕。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如今,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并非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诗人的本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征人,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而不顾。

王之涣《凉州词》的唐诗鉴赏 第5篇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作者】: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太原)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在当时“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传世仅六首。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

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

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

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赏析】: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诗鉴赏 第6篇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介绍 第7篇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原籍晋阳,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两《唐书》无传。据唐靳能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可知,他为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但仕途不得意。曾任冀州衡水主簿,遭诬陷,“公因拂衣去官”,“在家十五年”。“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在职以清白著,理人以公平称”。天宝元年(742)二月卒于任所,葬于洛阳。

他是当时著名诗人。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卷二(见《说郛一百卷》卷二十五)载:“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是,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开箧泪沾衣,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论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沙直上白云间……’。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身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

凉州词①

黄河远②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③何须怨杨柳④,春风不度玉门关⑤。

①原题二首,此其一。凉州词,即凉州歌的歌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②“远”一作“直”。

③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④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⑤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首句设想奇特,是溯流而望。这与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视觉方向相反,强调的重点也不同。李诗强调气势,王诗强调源流之高远。在如此山长水远天高地阔的浩翰背景中,一片孤城形只影单,兀然独立于万仞群山之中,而那条黄河则如丝如带,把蓝天白云、孤城、群山系结在一起。这是一幅泼墨写意的边塞图画。诗人把一座城说成一片城,以一片对万仞,突出孤独之感:孤城如一叶扁舟在翰海中漂泊,如一朵白云在天地间淹滞,正如戍守者那孤独无奈的情怀。由此便推出了一个“怨”的主题:这偏远荒凉的边塞啊,春风都不肯光顾,而人却要背井离乡地在这里苦熬岁月。如此深长无奈之怨却以“何须怨”这样宽慰的语气说出,曲折达意,举重若轻。仔细想来,《折杨柳》之曲也的确无助于消解幽怨。那么怨谁呢?诗人没说,倒是同题的另一首诗微露怨词:“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但天子也不是好怨的,因此只好轻轻地怨怨“春风”算了。《唐诗正声》吴逸一评:“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状凉州之险恶也。笛中有《折柳曲》,然春光已不到,尚何须作杨柳之怨乎?明说边境苦寒,阳和不至,措词宛委,深耐人思。”

登鹳雀楼①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鹳雀楼: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李益诗曰:‘鹳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在思归处,远目非春亦自伤。’王之奂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畅诸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清一统志》:“山西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唐属河东府)府:鹳雀楼在府城西南城上。旧志:旧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鹳雀楼不知是何时何人所建?也不知毁于何时?但王之涣这首20字的诗,却使它的声名永存。不过,关于诗中“白日”所依之山是那座山?历来说法却并不一致。有人说既然此楼“前瞻中条”,而且当地最大的山脉就是中条山,那么白日所依之山自然就是楼东面的中条山了;因而“白日”也就只能解释为“白天之日”、“初升之日”了;“依山尽”也就只能解释为被山挡住了。这样解诗恐怕有失通脱,因而也有损诗人之意。其实鹳雀楼的.西面也有山,太阳依山而落是极其自然的象。

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介绍 第8篇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原籍晋阳,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两《唐书》无传。据唐靳能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可知,他为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但仕途不得意。曾任冀州衡水主簿,遭诬陷,“公因拂衣去官”,“在家十五年”。“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在职以清白著,理人以公平称”。天宝元年(742)二月卒于任所,葬于洛阳。

他是当时著名诗人。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卷二(见《说郛一百卷》卷二十五)载:“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是,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开箧泪沾衣,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论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沙直上白云间……’。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身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

凉州词①

黄河远②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③何须怨杨柳④,春风不度玉门关⑤。

①原题二首,此其一。凉州词,即凉州歌的歌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②“远”一作“直”。

③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④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⑤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首句设想奇特,是溯流而望。这与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视觉方向相反,强调的重点也不同。李诗强调气势,王诗强调源流之高远。在如此山长水远天高地阔的浩翰背景中,一片孤城形只影单,兀然独立于万仞群山之中,而那条黄河则如丝如带,把蓝天白云、孤城、群山系结在一起。这是一幅泼墨写意的边塞图画。诗人把一座城说成一片城,以一片对万仞,突出孤独之感:孤城如一叶扁舟在翰海中漂泊,如一朵白云在天地间淹滞,正如戍守者那孤独无奈的情怀。由此便推出了一个“怨”的主题:这偏远荒凉的边塞啊,春风都不肯光顾,而人却要背井离乡地在这里苦熬岁月。如此深长无奈之怨却以“何须怨”这样宽慰的语气说出,曲折达意,举重若轻。仔细想来,《折杨柳》之曲也的确无助于消解幽怨。那么怨谁呢?诗人没说,倒是同题的另一首诗微露怨词:“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但天子也不是好怨的,因此只好轻轻地怨怨“春风”算了。《唐诗正声》吴逸一评:“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状凉州之险恶也。笛中有《折柳曲》,然春光已不到,尚何须作杨柳之怨乎?明说边境苦寒,阳和不至,措词宛委,深耐人思。”

登鹳雀楼①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鹳雀楼: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李益诗曰:‘鹳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在思归处,远目非春亦自伤。’王之奂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畅诸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清一统志》:“山西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唐属河东府)府:鹳雀楼在府城西南城上。旧志:旧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鹳雀楼不知是何时何人所建?也不知毁于何时?但王之涣这首20字的诗,却使它的声名永存。不过,关于诗中“白日”所依之山是那座山?历来说法却并不一致。有人说既然此楼“前瞻中条”,而且当地最大的山脉就是中条山,那么白日所依之山自然就是楼东面的中条山了;因而“白日”也就只能解释为“白天之日”、“初升之日”了;“依山尽”也就只能解释为被山挡住了。这样解诗恐怕有失通脱,因而也有损诗人之意。其实鹳雀楼的.西面也有山,太阳依山而落是极其自然的象。

王之涣 第9篇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新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目录

人物简介人物生平经历旗亭宴饮收缩展开人物简介

王之涣是盛 唐 时期著名的诗人,以《 登鹳雀楼 》这篇而经典诗作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 山西 新绛县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 黄绶 。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4]。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今仅存六首,以《登鹳雀楼》、《 凉州词 》为代表作[5]。章太炎推《 凉州词》 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物生平

《 唐才子传 》说王之涣为 蓟门 人,或因他年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 墓志铭 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 原籍 ,家居绛州(今 山西 新绛县 )。墓志铭说王之涣卒 于天宝 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 公元688年 )。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 刺史 ,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 王信 ,隋朝请 大夫 、著作郎,入唐为 安邑 县令。祖 王表 ,唐朝散大夫、文安 县令。父王昱,鸿胪 主簿 、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他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 冀州 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 壮丽山河 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 全唐诗 》中。

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 冀州 衡水 主簿 。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 黄绶 。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闲散自由的生活。 后来 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 后来 补文安郡 文安县 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 洛阳 。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诸多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也为众多学子提供了参考。

经历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 开元 十年(公元722年)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正是妙龄女子。县令的千金,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

旗亭宴饮

据唐人 薛用弱 《 集异记 》卷二(见《说郛一百卷》卷二十五)载:“开元中, 诗人 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是,天寒 微雪 ,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 登楼 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 绝句 。寻又一伶讴曰:‘开箧泪沾衣,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论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直上白云间……’。之涣即揶揄二子曰:‘ 田舍奴 ,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身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王之涣的诗 第10篇

1、《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横吹曲辞·出塞》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3、《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4、《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6、《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王之涣《宴词》赏析 第11篇

【前言】

《宴词》是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这首诗虽然是在宴席上所写,描写了宴会的情景和周围美好的景色,但却以乐景写爱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注释】

⑴宴词:宴会上所作的诗。

⑵长堤:绵延的堤坝。

⑶悠悠:指水的长久绵延之态。

⑷畎:田间小沟。

⑸漳河:位于今湖北省中部。

⑹催去棹:催促船儿离开。催,催促。去,离开。棹,长的船桨。

⑺胜:承受。

【翻译】

长堤下,春水碧明一片悠悠,和漳河一起慢慢流;不要去理睬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

【赏析】

《宴词》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然而,它的主题却是 离愁 。

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 悠悠 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 绿 字点明 春水 特色,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次句 畎入漳河一道流 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 一道流 ,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

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 重 ,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诗人以 莫听 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 溪浅 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 愁 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一为反衬。诗中以 溪浅 反衬离愁之深。诗人想象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 重 ,就怕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二为想象。诗人写所想,化虚为实,借溪浅不胜舟形象地表达了离愁之重。三为借景抒情。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

送别王之涣 第12篇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译文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注释

(1)东门:即长安青门,唐朝时出京城多东行者,多用于送别。有的版本作东风。

(2)青青:指杨柳的颜色。

(3)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4)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5)苦:辛苦,这里指折柳不方便。

(6)别离:离别,分别。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深春。“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且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别人送别而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王之涣《出塞》 第13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2、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3、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4、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评析]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古文论今,韵味无穷】

上一篇:郑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下一篇:疫情劳动节精选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