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过程材料

2024-06-17

课题研究过程材料(精选8篇)

课题研究过程材料 第1篇

优秀课题奖励过程性材料

一、过程性材料的要求 1.《课题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规章制度》

(1)课题研究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记录表(2)课题组重要研究活动(会议)情况记录表(3)课题组阶段性研究工作小结记录表

(4)课题研究效益性或影响性成果发表、交流、获奖记录表 4.《课题研究体会、案例、反思录》

二、关于过程性材料:

1.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是反映科研课题研究过程真实性的各类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等。

2.主要包括:

围绕课题展开的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阶段报告等; 围绕课题的学习材料学习体会;

围绕课题的研究课实录或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教者自我反思、课堂评价表、光盘、图片、影像资料;

教育教学效果测查情况,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课题组成员所写的课题小结、随笔、案例分析、课题组成员所获得的荣誉。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经验总结、发表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章(刊物封面、目录、文章级别、文章)、获奖论文(注明级别、等次)、撰写的专著。

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大事记,主要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效益。

课题中期评估申请中期评估报告阶段成果 课题结题申请书课题结题报告最终成果 3.具体要求:

①真实性:教育科研最忌讳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研究过程应该实实在在,过场材料当然也应该是真实可靠的。因而搜集资料时首先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坚决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假材料和没有实际操作的伪材料,以确保研究过程资料饿真实可靠。

②准确性:从资料的来源、时间、地点等方面,鉴别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检查资料是否准确,以确保资料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看它们有无矛盾和出入,抽样选取的资料是否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从而决定对资料的取舍。

③完整性:科研工作涉及到学校、教师、学生等方方面面,搜集资料也要做到全面细致,不可挂点漏面,有所偏废。要达到通过材料就可以真实全面了解实验全貌的目的,体现研究过程资料的全面性原则。

④系统性:一般要制订一个资料分类方案,然后按照方案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资料,并分门别类,依次排列,做好对资料的科学整理。

三、教育科研课题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课题概念模糊,缺乏界定。

2.没有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研究方案过于简单。3.将教育教学日常工作等同于课题研究。4.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截然分开。5.忽略研究过程,只看重课题立项和结题。6.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研究到哪儿算哪儿。7.缺乏认真科学的科研精神,拼凑抄袭。

8.不懂得课题研究如何实施,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材料 第2篇

第一次过程性材料

一、调查问卷的设想: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起步阶段”主要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处于这个学段的学生正处在习作的起始阶段,对习作充满了期待,通过合理的途径,给予正确的习作指导,会为他们今后习作练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校以习作起步阶段教师指导策略研究为课题实验。为了更科学、准确反映实验有效性,及时掌握和了解我们的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兴趣;了解学生的写作基础、写作兴趣;如何避免小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教师作文指导不力等因素。打开思路,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爱作文,乐作文,是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二、调查问卷:

一、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提供依据。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 方式:问卷调查

四、调查对象:五年级部分学生

五、调查内容:

1、你是否经常读课外书?

()

①经常读 ②有时读 ③在老师、家长要求下读 ④从来不

2、你读书时是否有摘抄的习惯?()

① 经常摘抄 ② 偶尔摘抄 ③在老师的要求下摘抄 ④ 从不摘抄

3、摘抄过、见过、学过的好词句你会在作文中运用吗?()①不会

②有时会

③经常会 ④会有意识地运用

4、通常作文课给你的感觉是:()

①轻松愉快,丰富多彩,使人充满信心 ② 严谨,但乐趣少 ③平稳单调,不讨厌也没乐趣。

④ 紧张单调,难于忍受。

5、作文课时,你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回忆起与某方面相关一些经历吗?()① 通常都能做到

②有时能做到

③偶尔能这样

④ 从来都做不到

6、你写作文的目的是?()

①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②为了练好作文 ③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④ 其他原因

7、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

①没有 ②老师布置才写 ③有时兴趣来了就写 ④经常写

8、通常,你在日记里记些什么内容?()①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 ②每天发生的新鲜事 ③自己的心里话

④感受特别深的事情

9、一般情况下,你在写作文或日记之前是一种怎样的心情?()①很有激情,充满创作的欲望

②比较有激情,有创作的想法 ③ 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所谓

④ 烦躁,不太想写

10、一般情况下,你写完作文或日记后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① 愉快,满足 ② 完成任务后的轻松 ③没什么感觉

④真累啊

11、每次习作时是否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

①有充足的习作内容 ②有时有内容可写,有时无 ③无话可说 ④胡编乱凑或抄袭范文

12、每次习作材料来源哪里?()

①平时观察积累的真实材料 ②借鉴范文中的材料 ③胡编乱写

13、是否善于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将有意义的事记下来?()①是

② 无

③有时有,有时无

14、你是否养成勤写日记,勤于积累语文书及课外读物中的好词佳句?(①是

②没有

③有时有,有时无

15、你认为习作是一种

?()①快乐的事,认真完成②苦恼的事,消极应付

16、习作时,你是否觉得有话可写,但不知如何下笔?()

① 是

② 否

17、你喜欢作文的原因是()

①觉得作文很容易,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② 对作文非常感兴趣 ③老师、家长的鼓励

④ 不喜欢上课的老师

18、你不喜欢作文的原因是

()①觉得作文很难

②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不感兴趣 ③老师给的作文分数低

④不太喜欢上课的老师

19、你觉得作文难写的原因是什么?()

①没有东西可写

② 缺少好词句,③肚里有话表达不出

④作文题缺乏新意,脱离学生生活

⑤其它:

三、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较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欠佳。

2、部分学生课外阅读及积累主要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大部分学生作文能把握结构,但内容不够丰富,语言不够优美。)

4、大部分学生能按老师要求摘录好词好句,但能巧妙地运用的学生较少。

5、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作文教学帮助最大;只有极少一部分认为有点帮助的。

6、学生观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习惯有待加强。

7、学生非常看重老师对其写作的评价。

8、大部分学生家长工作较忙较累,能真正辅导孩子习作的家长较少。

二、调查结果后的反思:

1、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布置阅读资料,指导阅读方法。

(1)开展名人读书故事搜集活动,开展“我读过的书”展示活动,让学生都动起来,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也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

(2)在班级开设图书角。常言道,“书非借不能读也”,读别人的书,一方面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引起读书兴趣。

(3)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集体读书活动,主要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要求学生读书必须带一小本子,开始主要是摘抄,摘抄好词好句好段,逐渐写写感悟。

(4)推荐学生阅读书目,《语文新天地》、各类童话故事、《中华成语故事》、《中国名人故事》、《爱的教育》、《西游记》、《我要做个好孩子》、《希腊神话》、《水浒传》等。

2、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写作水平。将作文指导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结合进行。如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字理,了解一些字词的运用,进行说话训练。再如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指导,我们的课本中的课文可以说是最好的例文了,学生在阅读课堂上说一说、写一写,往往能吸纳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好句,一些好的表达方法,一些丰富的修辞手法。而往往这样的语文课更加令学生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3、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联系日常生活。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我让学生组合成几个小组,进行花盆种植,每天观察其变化,并将观察结果及感受写下来,学生兴趣盎然,成果颇丰。为了引导学生将习作与生活联系起来,我带领学生进行参观校园、打扫教室、乒乓球比赛等活动,并适时进行作文指导,使学生思路更加清晰,语言更加自然丰富。

4、进行作文竞赛。学生写一篇自己最拿手的作文,选高年级学生及几位语文老师当评委。因为不限题目,学生大多发挥自如,写作自信心更强,写作积极性更高。

5、改革作文评价方式。重于表扬和鼓励,激发兴趣,多让学生产生成功体验。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除了赞扬以外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写作困难的学生除了指导以外发现其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用得好。

6、加强家校联系。学生每次写好文章都要读给家长听,并与家长共同修改,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写作水平,也无形中加强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经过此次调查研究,我对学生习作指导问题的思考更多了,对学生习作现状更加了解了,在学生中开展的习作指导更加频繁了,学生对阅读及习作的兴趣也教以前更加浓厚了。因此,我感谢本次小课题研究给了我更多的思路和想法。我还将不断努力,做好研究实践工作,圆满完成本次小课题研究工作。

四、理论文献研究:

课题研究过程材料 第3篇

关键词:多孔材料,热风干燥,收缩特性,数学模型

多孔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初始含水率和多孔的内部结构,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蒸发常伴有显著的体积变形和组织收缩现象[1]。目前。在对多孔材料热风干燥过程中干燥特性的研究过程中,为了计算方便多忽略物料体积变化[4]],然而,Hatamipour M S和Mowla D[6]通过对根茎类多孔材料惰性流化床干燥中体积收缩研究发现,改变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湿度、样品直径和样品初始含水率都能够显著影响多孔材料收缩。Wang[7]和Rahman等[8]通过对马铃薯干燥对流传热系数测定表明,考虑组织收缩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和忽略组织收缩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有显著差异,建议在数值模拟时应考虑组织收缩对传热系数的影响。Simal等[9]对花椰菜热风干燥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考虑组织收缩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比忽略组织收缩要好,更能反映花椰菜干燥时内部的传热传质行为。

针对多孔材料干燥过程中体积收缩变化规律,一些学者们也作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曾绍校等[10]对莲子自然干燥过程中体积收缩规律和平均含水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徐娓和丁静等[11]以生姜、胡萝卜、土豆和香蕉为实验材料,通过无量纲化的方法建立了多孔材料体积收缩和平均干基含水率的线性数学模型。Dissa A O,Desmorieux H和Savadogo P W等[12]通过对螺旋藻干燥过程中收缩率、孔隙度和密度的研究,建立了螺旋藻体积收缩和平均干基含水率的线性数学模型。而对于多孔材料内部各单元层组织收缩变化规律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分析。本文针对多孔材料热风干燥过程中,内部各单元层由于水分迁移扩散引起的组织收缩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对多孔材料热风干燥过程中内部干燥特性机理进行更为精确的研究。

1 数学模型

将片状胡萝卜由中心线向上设为Z轴,沿z轴方向向上分为n个单元层,热风从上下表面均匀的吹过物料表面(图1)。

1.1 传质模型

假定片状胡萝卜的干燥速率是由内部水分扩散控制的,则胡萝卜片内部水分迁移可由Fick第二扩散定律描述为:

边界和初始条件:

式(2)中,Deff为多孔材料水分有效扩散系数,m2/s;X为物料颗粒局部干基含水率,kg water/kg dry basis;t为物料干燥时间,s;z为各单元层到中心线的距离,m。

片状物料内部各单元层干基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采用有限差分法将式(1)进行离散为显式格式可得:

初始和边界条件:

式中,Xn-1,k-1、Xn-1,k、Xn-1,k+1分别为第n-1时间步,k-1单元层、k单元层、k+1单元层干基含水率,kg water/kg dry basis。

1.2 收缩模型

对于胡萝卜片,由于长宽尺寸远远大于厚度尺寸,因此只考虑物料内部水分沿厚度方向的扩散迁移,也因此只考虑厚度方向的尺寸变化而忽略长宽方向上的尺寸变化。假设物料内部组织各向同性,在同一单元层k内各点湿度Xn,k相同。其中,Vn,k为k单元层第n时间步的体积,m2;zn,k为胡萝卜片第k单元层n时间步上边界的位移,m。

由颗粒体积收缩和干基含水率变化关系得:

对于单元层i,第n时间步的体积为:

式中,s为片状胡萝卜底面积,m2;zn,k、zn,k-1为片状胡萝卜第n时间步k单元层上边界和下边界位移,m;V0,k,Vn,k分别为片状胡萝卜的初始体积和第n时间步的体积,m3。

联立式(5)、式(6)得:

由介质的连续性定理得:

2 实验方法

胡萝卜的热风实验台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DE125离心风机、7.5 k W电热丝、控制柜、温度仪、风速仪等。实验采用从农贸市场买回的新鲜胡萝卜作为样品,在干燥实验前将样品削皮并切成长宽为30 mm,厚度为10 mm的片状样品,然后用99℃的开水漂烫5~6 min。本实验只考虑沿厚度方向的一维水分扩散。实验开始后,用精度为0.01 mm的高精度电子游标卡尺每隔10 min记录一次各单元层位移值,每次实验取得的点数不少于20个。

3 计算结果分析

胡萝卜片初始含水率取8.2 kg water/kg dry basis,平衡含水率为0.132 kg water/kg dry basis,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采用文献[13]中给出的计算公式:

f(Xn,k)在计算中采用文献[11]给出的经验公式:

3.1 内部湿度变化规律

图2是热风干燥过程中胡萝卜片内部各单元层干基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曲线,从图2中可得:①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物料内部各单元层的干基含水率呈现梯度分布,内单元层的干基含水率大于外单元层干基含水率;②物料水分蒸发过程是由外单元层向内单元层逐步扩散进行的,其主要驱动力是内部各单元层之间的干基含水率梯度。由于物料外单元层的水分先蒸发,物料外单元层和内单元层就形成了干基含水率梯度,在干基含水率梯度的驱动下,物料内单元层的水分向外单元层逐层迁移到物料表面后蒸发到热空气中。物料外单元层的干基含水率的变化早于内单元层干基含水率的变化。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尤其是到了干燥过程的后期,物料内部各单元层水分大量减少,各单元层干基含水率减小到物料平衡含水率值,干燥过程结束。

3.2 内部收缩变化规律

图3是热风干燥过程中多孔材料内部各单元层外边界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从图3中可得:①胡萝卜片内部各单元层边界位移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逐渐收缩变小,外单元层水分先蒸发到热空气中导致首先收缩,然后从外单元层向中心单元层外边界依次收缩。即物料外单元层边界位移收缩变化的开始时间比内单元层收缩变化的开始时间早。②外单元层边界位移收缩速率大于内单元层边界位移收缩速率,其原因是外单元层干基含水率扩散速率大于内单元层干基含水率的扩散速率,水分散失较大。③外单元层边界位移比内单元层边界位移大,这是因为外单元层边界的位移量是与其相邻的内单元层边界位移量和外单元层收缩量的叠加。④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到后期,物料内外单元层干基含水率达到平衡干基含水率,各单元层水分不再减少。物料各单元层位移不再发生变化趋于一条水平线,干燥过程结束。

图4为片状胡萝卜在干燥过程中各单元层厚度变化量随着干燥时间进行的变化曲线。由图4可知:①在干燥初期,胡萝卜片各单元层厚度变化量在每个时间点是不相同的,外单元层厚度变化量大于内单元层。这是因为物料失水是从外单元层逐渐向内单元层转移。②先失水的外单元层厚度首先开始变化,后失水的内单元层厚度变化滞后于外单元层,到了干燥过程的后期物料厚度变化量趋于一条直线即物料厚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各单元层厚度变化量在干燥初期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变小,到干燥后期厚度变化曲线趋于一条水平线不再变化,干燥过程结束。

图5是胡萝卜片各单元层外边界半径位移随干燥时间的变化曲线。胡萝卜表单元层外边界半径首先收缩,并且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其外边界半径位移量最大。其他内部各单元层外边界半径依次滞后发生变化,且各单元层外边界位移由外到内依次减小。这是因为在干燥过程中胡萝卜内部各单元层水分是由表单元层向中心单元层顺序扩散蒸发到热风中去的,表单元层的水分首先扩散到热风中。外单元层的位移总是大于外单元层的位移是因为外单元层的位移是由外单元层收缩量和比其离中心线近的内单元层的收缩量的和。

3.3 实验结果分析

验证条件为热风温度60℃,热风速率3 m/s,空气湿度为50%对热风干燥过程中胡萝卜片表单元层边界位移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基本相一致(图6),所建立的多孔材料内部各单元层收缩模型能够用来预测多孔材料内部各单元层收缩变化规律。

4 结论

(1)基于连续介质理论推导出了多孔材料干燥过程中内部单元层收缩模型,与实验结果对比显示,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多孔材料干燥过程中内部各单元层收缩变化规律。

(2)从理论上进一步验证了在干燥过程中多孔材料表单元层水分首先蒸发扩散到热空气中而首先收缩,内单元层水分滞后扩散蒸发而滞后收缩。收缩从表单元层到中心单元层依次进行,而不是同步进行。

漆画创作过程中的材料艺术研究 第4篇

漆画相关概念解析

1. 漆画定义

漆画是使用生漆、胶、颜料以及不同肌理等进行艺术制作所形成的艺术种类。漆画可用于装饰家居,也可用来作为纯艺术供人们欣赏。这种漆画艺术汇集了不同民族地域特色,将民族风与工艺手法结合,从而使得漆画具有形式多样、工艺精湛、色彩鲜明等艺术特性。

我国是用漆比较多的国家,也是最早用漆的国家。刚开始漆的运用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后来发现漆不仅有很强的黏性,还有很多美丽的光泽,因此进行漆与材质的加工,人们慢慢的提升了漆的价值,经过千年的漆业流传,从而漆画也慢慢成为中国文化的魁宝。

2.漆画材料分类

漆可分为腰果漆、合成漆、天然生漆。其中我们经常用到的是腰果漆,在制作过程中这种漆色泽鲜艳,可自然干燥,但是漆气味浓,对身体不利,需要及时通风。

溶剂油包括香蕉水、松香水、豆油、樟脑油、煤油。这是用来清洗笔刷和手。

颜料粉包括钛白粉、耐晒黄、立索尔红等,主要用于入漆,使颜色变得鲜亮,画面色相漂亮。

漆屑可以和漆相融合调配,做成肌理,使画面感丰富。

不同肌理的材质包括很多,例如动物性材质,用于较多的是蛋壳、贝壳等。植物性材质包括树叶、枝干等,这种肌理材质可以根据个人发现,通过思维想象,可以用各种形式的材质进行加工和变化,创造出新的肌理形态。

木胎材料有三夹板、五夹板等这种夹板可以根据人们需求进行加工裁剪。

漆画创作与材料应用关系

1. 应用于漆画中的因素

漆画可分为立体漆画和平面漆画。立体漆画对于不规则木质或者金属等可塑性强的材质进行上漆上油等程序,这种材质做出来的形体隐喻了一种人情感上的思想,或者通过物体本身可以直观的传达出信息。这种立体漆画形态多样,造型优美,多作为摆饰。

平面漆画主要由材料进行装饰,材料是漆画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制作空间。不同材料的加工制作并进行精神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平面语言,使漆画画面丰富,闪耀华美,色彩鲜明。

2.丰富创作材料优化漆画程序

材料的使用丰富了漆画的画面感,但是材料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改变。现阶段,传统材料已经普遍被利用,我们需要推陈出新,迫切需要材料的更新和变革。

首先我们需要绿色使用材料,漆画的材料可以通过重复利用,着重考虑重复利用的方法、价值和条件。其次,漆画制作过程中,材料本身所带有的气体是对人体有害的,需要发现和探索新的绿色材料。最后需要我们对漆画材料的重新审视和再创造,通过深入学习,挖掘更多的创新性漆画形态和材料使用。

材料应用于漆画中的规律研究

应用于漆画中的表现技法:

材料在漆画中的表现技法有肌理表现颜色表现。材料将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漆画修饰,形成了新的画面形式,从而使得观众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了解漆画所带来的新视觉。

(1)材料肌理表现

肌理就是物体表面的纹理,也是物体质感的表现,从触觉和视觉上都可以辨别漆画上的肌理。不同的肌理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最简单的蛋壳装饰,这是人们经常所看到的材料装饰,手绘漆画与蛋壳装饰给予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人看到第一眼想去感受一下这种蛋壳所带来的质感。

材料肌理也有很多表现技法,“犀牛起皱”类又称为丹皮斑,这种肌理使得漆画色彩变幻丰富,层次清晰。“犀牛起皱”有多种制作手法,其中是以犀皮皱为主要工艺,将漆沙或者漆粉掺入,用稠漆拉丝成纹,在刷入与之相对比的颜色,上胶打磨,会感受到这种肌理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漆粉细砂”类是我们经常用到的,这种工艺是以光粉为基础,其次是亚光漆粉作为辅助,按照图形的形态进行绘制,散布于黑底漆画板上,疏密有度,光粉为主形象,推光锃亮。“漆粉钿砂”类是在“犀牛起皱”类的基础上加入漆粉或者钿砂,在纹理起伏之间再次加入不同色彩的漆粉,等固定好后进行上漆打磨,上漆时要厚重,会形成一种体感和厚实感。

(2)材料色彩表现

材料的色彩呈现实质上是漆画创作过程中把握画面的效果。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漆画风格,材料的把握上基本没有多大的区别,而色彩语言对漆画的影响大有不同。

色彩的具有自发色彩,这是以创作者为主,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进行装饰创作。这种自发性色彩着重点不一样,色彩部分可以多变,主要是形体不变,色彩可以随意发挥。

主题色彩,例如以《梦》为主题的色彩,此创作进行了限制了色彩的随意性。《梦》是一个少女怀揣着梦深深的进入了沉思,主题色彩斑斓,把内心的梦载入内心深处,以梦幻的色彩语言来记叙少女的内心世界。

写实性色彩,这种表现技法更多的运用到绘画中,再次借用绘画写生色彩为依据,来创作漆画中的人物写实形态。这种写实性的色彩主要按照实景颜色来创作。

结论

漆画技术在我国古已有之,但是随着生活的变化和生活习性的改变,人们对于漆画的创作也大有改变。漆画本身是具有这两种特性,漆画不仅满足了人们装饰中的需求,也是一门具有纯艺术的表现,现阶段加入了很多现代化的图形语言和思维想象设计,使得漆画的渐渐进入多元化。但是现阶段传统的漆画慢慢被人们忽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应该进行继承发扬,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么宝贵的资源,将传统漆画艺术与现代手法结合,创作出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的现代化漆画。

课题研究过程材料 第5篇

一、确定研究主题

随着国家政策的向导,更进一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回味上一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同时更进一步了解、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特别进行洛阳饮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中原大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极其丰厚又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饮食习惯、特色饮食、地方风味构成了灿烂的中原饮食文化。而洛阳正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洛阳的饮食与它的文化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一提到洛阳的饮食,学生们便滔滔不绝,的确,家乡小吃品种丰富,风味各异,学生们对家乡小吃虽然都有所了解,但是缺乏系统而深入的认识。他们只是能说出一些名称,当问及这些饮食的制作方法以及来历时,却是一问三不知。于是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何不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机会,走近家乡小吃,了解一下家乡的饮食文化,这样既开阔他们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对家乡饮食文化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呢?在我有意识的引导下,通过和学生的讨论商量,我们确立了“洛阳饮食文化探究”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初中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因此,这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此次活动通过对洛阳饮食习惯及特色饮食的调查研究,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和环境;通过学生对周边感兴趣的人和事进行调查、了解和访谈、咨询活动的开展,学会求知、做人、合作的本领;同时还借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科学家探究问题的方法及创新精神,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制定研究方案

皮亚杰指出:“只有学生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被同化,从而产生深刻地理解。”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大同和谐,我们民族的优秀饮食文化需要很好地加以保护和传承,像洛阳水席这种极富历史文化内涵又深入普通百姓生活的活的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让学生结合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食,探寻美食背后的文化,着实重要。

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意了以下几点:

首先,讲究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安排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产生好奇感和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既掌握了新知,又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其次,重视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在活动中,我力求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让学生通过上网、查书、观察、采访、社会调查、动手制作等多种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对饮食文化做全方位的了解,并增进一些富有时代气息以及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信息,以促进学生综合性地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实践知识。

第三,发挥创造性。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开放式的活动中,往往能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在设计中,我争取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不仅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还有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射和灵感的涌动。

三、研究过程 研究分四个阶段:

1、确定主题阶段

观看有关洛阳饮食文化的幻灯片、视频,产生了解洛阳饮食文化的兴趣。然后班级交流,说说对饮食文化的认识。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寻找和确定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在确定主题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自已的方法展开调查。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本课题在开展时的具体步骤,确定每一步的具体工作;设计采访调查表,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组,分组利用课余及双休日采访家里或社会上的老人、成年人及身边的同龄人,了解家乡小吃的品种、来历、特点、制作过程等。

洛阳传统饮食问卷调查 你的年龄在?

A、15岁以下 B、15岁到30岁 C、30岁到50岁 D、50岁以上 2 你对洛阳传统饮食了解多少?

A、不了解 B、一般 C、非常了解 3 你比较喜欢哪类食物?

A、偏辣 B、偏甜 C、偏酸 D、其他 4 你觉得洛阳小吃好吃吗?

A、好吃 B、难吃 C、一般,还可以 5 在洛阳特色饮食中,你比较喜欢哪个?

A、洛阳水席 B、铁谢羊肉汤 C、其他.6 你喜欢的饮食地点?

A、中式餐厅 B、西式餐厅 C、家里 D、其他 7 您对进餐的基本仪式有讲究吗?

A、十分讲究 B、在重要场合时十分讲究 C、不讲究,很随便、8 你偏爱的饮食种类?

A、风味小吃 B、传统正餐 C、快餐 D、其他 9 你对洛阳饮食文化有何建议?

2、研究实施阶段

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特长分组。并制订活动计划,各组交流活动计划。最终,确定研究计划。教师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办代替,学生可以自主地去征求教师的意见,必须自主地确定课题。

采访调查表汇总,交流采访后的心得体会,指导学生完成《洛阳饮食文化探究》小组活动方案,并交流 ;分组活动,了解一种家乡小吃的制作过程,并搜集、整理饮食背后的文化知识。

3、成果汇报交流阶段

各小组按计划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小组之间互动,资源共享,使资料查找途径及储备更完整。然后,小组交流并整理资料。举办《洛阳饮食文化探究》交流活动,分组讲述饮食故事以及从中获得的体会。

本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确定不同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亲自经历,着眼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通过观察、查阅、走访、调查、体验这一系列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4、课题总结阶段

学生分小组汇报本组人员分工、活动目标、活动经过、调研途径等情况。通过口头展示,投影片展示等形式进行汇报。引导学生讨论有关洛阳饮食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学生结合实践过程谈认识、谈收获、谈感想、谈建议。

四、活动总结

《洛阳饮食文化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活动研究范围广,资料容易搜集。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师生都受益匪浅。

洛阳饮食是最具文化味儿的豫菜,是中原菜系中的精品,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华章。东鲜西辣,南甜北咸,洛阳饮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包容性、传承性和主体性。它调和南北口味,兼收并蓄,显示了河洛大地的开放、包容和自信,展现了洛阳这座“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无穷魅力。要做好文化传承,就要有包容性,既要把原有的精华保留下来,然后还要有所改进。《文心雕龙》上讲“变则其久,通则不乏”。通就是继承传统,只有继承传统才能丰富;变就是发展变化,只有发展变化才能长久。

1、通过对活动的开展,学生对洛阳的一些饮食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饮食背后的文化认识更加透彻。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却有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洛阳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风靡世界。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2、养成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意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能力,从而使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共享;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的体验,也让学生从中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合作与分享。

3、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去图书馆、阅览室,上互联网,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

五、研究成效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以我们自创的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某些课题或专题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我们的自主学习为基本方式,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我们自己来做,是重过程不重结论的开放性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对发挥、发展学生的兴趣、想象力、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我们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总目标。它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陈规。它要求指导老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

2.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即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着重培养学生学会从社会生活现实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里的问题并不是传统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的记忆性问题,而是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从一开始就把目标指向我们问题意识的培养上。

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组织方式,这不仅有益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完成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与别人达成一致,如何分享共同的成果等等。

4.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实际、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增强责任感。

因此,作为老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律去确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再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使之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

课题研究过程材料 第6篇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艺术活动,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抒发对家乡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现决定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举行“迎五四绘画比赛”。

本次比赛分为两部分:1.绘画亮点展示由美术老师组织。2.各班绘画作品展评由各班主任组织。

一、作品类别:

绘画作品:尺寸不限,作品要在正面右下角标注班级、姓名、作品名称。

二、作品上交时间:2012年5月3日前。各班作品展示完成时间:2012年5月2日前。

三、比赛要求:

竞赛作品风格不限,所有作品必须为我校学生的原创作品。每位学生都要上交作品,由各班推选出4名参加学校评比,作品上交于海英老师处。其它作品由各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在各班园地展示。

四、奖项设置

1.学校组织评委老师,对上交作品进行评比。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展览。

2.学校将于5月4日,对各班的美术作品展评情况进行评比,比赛成绩计入班级量化考核。望各班认真准备。

石佛中学文体组

2012年4月23日

石佛中学“庆五四”绘画比赛活动总结

为了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示学生的风采,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营造校园的艺术氛围,推动我校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我校举行了“庆五四”绘画比赛。

绘画大赛于2012年5月4日落下帷幕。此次大赛由美术组办、并且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各班派代表参加了这次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作品大胆创意,追求个性,打破了学校与课堂的束缚,通过一次有规模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同学的机智,释放同学的激情.对于此次活动我们进行了周密的策划,从活动构思到作品征集,从选择评委老师到颁奖仪式、再到优秀作品展,都渗透着活动组织者的汗水。尤其是筹备优秀作品展,时间紧任务重,从中我们克服多种人为和非人为困难,最终在短时间内将该项制作完成,使优秀作品展得以顺利展出。并且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同学们的好评.。

当然,通过本次活动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等等。总之,在校团委、领导老师的支持下以及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此一并对支持这次活动的所有人员表示忠心的感谢。以后我们一定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突破。

石佛中学文体组

2012年5月4日

校园书法大赛通知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为增强我校学生对书法的理解和更好的展现我校学生的才能,我校决定开展一次开展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主题为“传承古典文化,弘扬国学魅力”的书法比赛。

一、活动内容:硬笔书法

二、活动时间:3月19日至3月26日。

本次活动由学校文体组主办,由各班团支部及各班班委会向同学们进行宣传及作品征集,之后进行了评比

三、作品规格及要求

(1)书法作品限于A4纸,格式不拘。(2).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四、设奖名额

(1)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若干名。(2)评出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3)获奖学生和教师均发给奖状和奖品。

希望各班接到通知后,认真准备,积极参与。

石佛中学文体组 2012年3月19日

“庆五四”绘画比赛评审标准

1、构思(35%):主题鲜明,立意新颖,构思巧妙;

2、形式美感(30%):形式美感强烈,构图合理,情感充沛,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

3、表现技巧(35%):技法娴熟,技巧处理得当,色彩关系和谐,形态生动,制作精良。

构思(35分):A30——35分;B25——30分;C20——25分 形式美感(30分);A25——30分;B25——15分;C20——15分表现技巧(35分):A35——30分;B30——25分;C20——15分

书法比赛评分标准

本次书法比赛注重学生对多种字体书写规律的掌握,在点画、结构、章法、神韵等方面表现书法内容的能力。

1、基本画笔(30%):符合书体所要求的运笔方法,基本笔画书写规范,美观(基本分20分);

2、结构(20%):符合书体所要求的结构方法,布局得当,安排合理(基本分13分)

3、安排(20%):字句,行距,字和字的大小比例符合书体要求,布局自然,和谐,不做作(基本分13分)

4、书写格式规范(20%):(1)正文:正文选择的书体风格和内容意境一致(基础分5分)(2)提款:总提款的书体风格,字体大小,题写位置,内容选择,要求符合规范(基础分4分)

5、创作作品整体风格,特点,韵味(10%):在兼容传统的基础上有个人特点,风格,整幅作品自然和谐不做作,不生硬,不过分狂怪(基础分6分)

校园书法大赛总结

为加强艺术教育管理,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一年来的美术教育成果,进一步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3月19日至3月26日,石佛中学举行了书法比赛。

在本次比赛中,规定作品必须符合要求,内容健康向上,只许创作,不许临摹;由校委会和文体组教师组成评委团,量化评比。学生们以“家乡”、“校园”为主题,自主选材,兴趣盎然,踊跃参赛,反映出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此次活动,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政教处、团委认真组织下,共有20幅作品参赛,通过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艺术潜能,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也提高了艺术修养,同时将为推进全校学生艺术素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通过评比也发现部分学生书法作品书写生硬,布局不合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要早计划、多安排、勤练笔、常评比,扎扎实实开展活动,勤勤恳恳进行指导,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石佛中学文体组 2012年3月27日

“庆五四”绘画比赛总结

为了庆祝五四青年节、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我校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更好地反映素质教育的成果,学校举办了“庆五四”绘画比赛。

此次活动,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政教处、团委认真组织下,共有24幅作品参赛。作品各具特色、各具风采,有栩栩如生的卡通画、有写意山水的油棒画、有逼真形象的人物画、有形象逼真的漫画……。

通过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艺术潜能,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也提高了艺术修养,同时将为推进全校学生艺术素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学会感恩过程材料 第7篇

苇子沟中心校二年三班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凝聚着很多人的关爱,让学生明白“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从小学会感恩,从而学会知恩、报恩,学会爱与被爱,构筑健全的人格,让心灵更加美丽,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活动主题:

学会感恩 学会做人

活动形式:

诗歌朗诵、故事讲述、歌 曲小品、快板等。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感恩方面的诗歌、故事等,了解父母、老师的辛苦。

2、学生排练相关节目;

3、准备好所需的音乐,视频。

活动时间:2012年5月

活动地点: 远程教室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主持人: 刘佳名

活动议程:

第一项:班长讲话

第二项:活动开始

男:我们淋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女:我们滋润着真情的雨露长大。

合;享受温馨快乐的我们心存感激

让我们共谱一曲---感恩的心

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男: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感恩?

(全班齐说)感恩:就是对别人施于的帮助表示感激。女:我们应该对什么人进行感恩?

(全班齐说)对父母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对老师感恩: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

对同学感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

男:为什么要感恩呢?

女:听了下面的故事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男:请听故事《感恩的老鼠》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些什么?(学生2---3)人回答生

1我明白了要知恩图报生

2我们也要像小老鼠一样学会感恩

女:同学们说得多好啊。与人相处就是要以诚信为本,要知道感恩。

男:知恩就要感恩!全班齐背铭心镂骨,感恩难忘,结草衔环,之恩必报

女:请欣赏快板《感恩》

第一环节感恩父母

男感恩首先感谢我们的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如山,女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我们坚强的依靠。

男请欣赏歌曲《父亲》

女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母爱是海

男请欣赏歌曲《母亲》

女无论你身在何处总有一个人,她永远牵挂你

男让我们一起背诵《妈妈的爱》

女父母的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怎能不叫我们感动呢? 男请欣赏诗朗诵《感恩父母的爱》

女爸爸妈妈那么爱我们,我们怎样感谢他们呢?

男请看图片《洗脚》

女同学们,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多好,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男感恩不待时,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我们的父母感恩吧!女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7人

1为工作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讲讲笑话

2每天好好学习,向父母汇报在校的学习情况,给父母一个好心情

3多为父母着想,不予父母争吵

4帮妈妈扫地、洗碗、喂小鸡

5学会拥抱父母说声谢谢

6学会节约,不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

7父母生病时送水拿药

男同学们,我们爸爸妈妈的期望并不多,女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杯茶水,一次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男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感恩父母,合我们真诚地,大声地说一声:

“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全班一起说)

第二环节感恩老师

女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

男教会了我们做人

女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

男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

女让我们用最真挚的感情,男把最动人的诗篇送给您,女我们敬爱的老师。

男请听诗朗诵《老师的眼睛 》

女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培养

男让我们用心灵去感谢感谢老师!

女请听诗朗诵《谢谢您,老师》。

献给我们的老师们,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爱

男有人说老师像妈妈

女老师的爱同样也是无私的男同学们要学会感恩,女那么我们怎样感恩我们的老师呢?

谁来谈一谈?(4人)

1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用好成绩回报老师

2上课不说话,专心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

3按时完成作业,不让老师生气

4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男希望同学们能像说的那样不忘感恩老师

女愿天下的孩子孝顺父母

男愿天下的学子爱戴老师

合让我们真诚地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我们永远爱您!

第三环节感恩同学

女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感谢的人还很多,男亲人要感谢,女老师要感激,男同学也要说谢谢

女因为同学给给了我们友爱,给了我们帮助。男你接受过同学间的帮助吗?谁来谈一谈?

生1记得上周老师让写小字,我的被子用没了,没有本子写了,张秋蕊主动拿出一本新本子接给我,我要对她说声谢谢

生2那天我生病了,吐了一地,真难闻哪,墨倩如、王佳乐主动把我吐的东西扫出去,我很感激他们。

生3有一次,我的鼻子出血了,没有手纸,同学们看见了,纷纷把自己的手纸拿来给我用,有的还帮我擦鼻血,我很感激他们,我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同学们。

女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对所有爱我们和帮助我们的人说声:谢谢!

男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女说感谢之话,男怀感动之情,女做感恩之事。

男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女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男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女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男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

女感恩你生命中的所有的所有

男每天,我们都以一颗感动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女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合我们要感谢的太多太多,让我们将千言万语汇成一段美妙的旋律——感恩的心!让我们随着歌声,放飞我们的感激之情!

女请欣赏《感恩的心》。

连续自修复材料系统充注过程研究 第8篇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 其表面和内部会出现裂隙, 降低材料性能、缩短其使用寿命。为了防止裂隙扩大造成材料完全失效, 可及时对裂隙进行修复, 以延长材料使用期。但是对许多材料应用来说, 人工修复费用太高, 自修复技术提供了一种被动式裂隙修复方案, 即材料出现损伤后可自行修复, 无须外界干预或只需极少的外界干预。

1自修复方法

目前在试验的自修复方法有多种, 如微胶囊法, 液芯纤维法等。

1.1微胶囊法

White等尝试了微胶囊法[1]:将环戊二烯二聚体修复剂包裹在脲醛树脂制成的微胶囊里, 与催化剂一起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材料中。当材料产生裂隙时, 微胶囊壁面破裂, 环戊二烯二聚体修复剂在毛细虹吸作用下迅速渗入裂隙, 接触到催化剂后发生反应, 迅速生成高度交联的聚合物网络, 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

1.2液芯纤维法

液芯纤维法是另一种研究较多的自修复方案[2]:在材料中嵌入内部充有修复剂的空心纤维, 当材料中出现裂隙时液芯纤维破裂, 适时释放修复剂到裂隙处固化, 使基体愈合。

1.3连续自修复

胶囊或空心纤维内置修复剂的质量有限, 只能做一次性修复。为克服此缺点, Bejan等提出了连续自修复的理论设想[3]:使修复剂流体在材料内部的流道中流动, 当材料内部产生裂隙时, 流道壁面破裂, 修复剂注入裂隙实现修复。此后Bejan及其合作者又进一步分析了牛顿流体在均匀和非均匀网状修复剂流道内的流阻特性[4,5]。

2基体材料裂隙生成与流体充注原理试验

2.1基体材料制备

为了模拟裂隙生成和修复剂充注过程, 所选基体材料为固体环氧树脂材料, 由E-44环氧树脂溶液与固化剂通过固化反应制成。为控制环氧树脂的韧性, 掺加了一定比例的增韧剂。通过试验确定所用增韧剂的质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25%左右, 在这种配比条件下制作的试件能够较好地模拟自修复过程的裂隙生成和充注过程, 满足试验要求。

试件制作时先在模子中预置Φ1 mm的铁丝, 作为制作试件修复剂流道的位置。室内温度为22 ℃时, 混合溶液在模子中静置12 h后, 环氧树脂固化完成, 将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从模子中取出, 此时环氧树脂基体已经基本制作成型, 然后将试件放到温水中预热, 将试件中的铁丝抽出形成修复剂流道。

2.2试验方法

三点弯曲法是测量材料的断裂韧性的典型方法, 本文采用三点弯曲法加载试验模拟材料裂隙生成过程, 以进一步观察修复剂充注并保持在裂隙中的可行性。

试验系统如图1所示。试件先安装在夹具上, 使试验流体在重力作用下从液体箱流出, 流经试验件内的预制流道后, 排出至出口液体容器, 出口流体的流量采用电子秤称重和秒表计时确定。流动达到稳定后对试件进行加载试验时, 所加载的压力负荷由传感器测量得到电信号, 而后将电信号通过采集仪传输给计算机, 最终得到力与相应变量的关系曲线。加载至产生裂隙后停止加载, 观察流体流动及充注现象。为观察流动及充注过程, 在流体中加入染色剂 (如水中加入少量红墨水) , 采用CCD摄像头拍摄其图象。

1.液体箱;2.调节阀;3.试件;4.支座;5.试验机操作台;6.辊轴;7.加载装置;8.信息采集器;9.计算机;10.CCD摄像头;11.视频采集卡;12.计算机;13.出口液体容器;14.电子秤

本试验所用的试验机为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生产的CSS44300电子万能试验机, 最大载荷可以达到300 kN, 在负荷传感器容量的0.4 %~100 %范围, 横梁的位移速度精度在0.05~500 mm/min范围内, 力的测量精度为示值的±0.5%, 横梁位移测量分辨率高于0.001 mm, 可在0.005~500 mm/min内任意设置位移速度, 位移速度精度优于±0.5 %。试验机所使用的软件为TestExpert 1.1。

2.3试验结果

分别采用水、油和E-51环氧树脂作为工质进行了充注试验, 三种工质的物性参数如表1所示。加载过程的力-位移曲线如图2所示。

加载停止后, 将试件静置24 h, 由裂隙处剖开试件, 观察裂隙剖面。各个试件裂隙剖面显微照片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 (1) 以水作为工质, 水能够很好地覆盖裂隙表面并保持在裂隙表面上; (2) 以润滑油作为工质, 也可以看出润滑油已充注到裂隙中并保持在裂隙表面上; (3) 以E-51环氧树脂作为工质, E-51环氧树脂不仅保持在裂隙表面上, 实际上已经凝固在表面上, 即已经实现所谓自修复过程。

本试验仅是为了模拟充注过程以检验和说明文献[3]的理论设想, 实际应用时选择何种修复剂、是否需要在基体材料中埋值催化剂、流道壁面是否需要特殊处理等需根据材料性质、工艺能力具体确定。此外本试验只给出了典型工况下的结果, 并未考虑流动条件的影响, 如压力效应。如果试件入口压力过高, 流速太大, 虽然裂隙充注没有问题, 但对开口裂隙来说, 流体可能难以保持在裂隙表面上, 如果试件入口压力过低, 驱动力不足, 对粘度大的修复剂可能很难充注入裂隙中。

试验研究表明:对于采用外部压力驱动的材料自修复系统, 在裂隙发生后, 只要外部压力控制适当, 修复剂可有效地充注到裂隙中并能保持在裂隙内 (并最终实现自修复过程) , 说明文献[3]提出的理论设想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3修复剂流道设计与流阻分析

3.1流道设计

连续自修复系统采用外部压力驱动流体流经基体材料内的预制流道, 为裂隙修复提供工质。上节模拟裂隙充注时基体材料中只采用了一个流道, 而对于实际的材料自修复系统, 为了保证任何可能的位置出现损伤裂隙时均有流体注入, 修复剂流道应设计成网状结构或树网复合结构。为使充注过程尽可能快, 修复剂流道设计的一个重要优化目标是使流阻最小, 流阻越小, 意味着充注时间越短。

图4为一种正方形材料结构对角流树-网复合修复剂流道示意图, 假设流道截面为圆形, 流道覆盖单元为3×3 (平面结构) 或3×3×3 (立体结构) (更多的单元数类似) 。以下只分析图4 (a) 、 (b) 所示的平面结构。假定二维裂隙为圆形, 裂隙允许最大尺寸为图4 (a) , (b) 中圆的直径, 相当于相邻两个平行流道间的距离, 这样就可以保证当裂隙达到允许最大尺寸时无论裂隙出现在何处, 都有流道与之接触。

3.2数值模拟分析

由于流道需占用材料的体积, 从而减小了材料的有效体积, 因此设计时流道体积越小越好。此外, 流道设计时可采用单尺度结构, 即流道截面直径恒定, 如图4 (a) 所示, 或者采用多尺度结构, 即流道截面存在多个直径, 如图4 (b) 所示的双尺度结构。对应不同的结构其约束条件为流道体积相同。

假设流动为非牛顿流体充分发展层流, 忽略交点处局部阻力, 假设流体为幂律流体, 则通过任意管段k的流量undefined为

undefined

式中 n为幂律指数;Dk为管段k的直径;K为稠度系数;ρ为流体密度;Pi, j, Pi+1, j表示交点 (i, j) 和 (i+1, j) 处的压力;d为流道单元长度 (见图3) 。

任意交点处均满足流量守恒关系

undefined

式中undefined为与某点相连的流道i中的流量。

引入进出口无量纲压差undefined来表示流体在流道中的总体阻力

undefined

式中 ΔP, ΔPD1=D2分别为D1≠D2和D1=D2时由进口到出口的压降;D1, D2分别为细、粗流道的截面直径。

对所有管段和流道交点列出方程 (1) 和 (2) , 得到非线性方程组, 采用MATLAB软件求解该方程组。图5为计算所得的尺度比D1/D2对无量纲压差undefined的影响。

由图5可以看出:

(1) 在n=0.5-2范围内, 存在优化尺度比 (D1/D2) opt使undefined达到最小值undefinedmin, 且undefined, 即此时双尺度结构流阻小于单尺度结构流阻, 当D1/D2< (D1/D2) opt时, 随着D1/D2减小, undefined增大, 且当D1/D2减小至一定程度后, undefined, 即此时双尺度结构流阻大于单尺度结构流阻;当D1/D2> (D1/D2) opt时, 随着D1/D2增大, undefined增大, 直到D1/D2=1时, 双尺度结构演变为单尺度结构。

(2) 对幂律指数n不同的流体, (D1/D2) opt基本一致 (在本文条件下约为0.7) , 但n越大, (D1/D2) opt所对应的undefinedmin越低, 说明对胀流型流体 (n> 1) , 在优化尺度比条件下, 双尺度结构优势更明显。

4结束语

本文采用试验方法模拟了材料裂隙生成与修复剂充注过程, 结果表明:在条件控制适当条件下, 裂隙发生后, 修复剂可有效地充注到裂隙中并能保持在裂隙内。对于双尺度流道, 当幂律指数n取0.5~2 h, 存在最佳尺度比, 此时流道的无量纲阻力最小, 且双尺度流道阻力小于单尺度 (即均匀尺度) 流道, n越大, 双尺度结构的优势越明显。

摘要:进行了连续自修复材料系统裂隙生成与修复剂充注原理试验。分析了双尺度和单尺度结构对角流树-网复合修复剂流道的流阻特性。

关键词:自修复材料,裂隙,充注,流道

参考文献

[1]White S R, Sottos N R, Geubelle P H, et al.Autonomic healing of polymer composites[J].Nature, 2001, 409:794—797.

[2]缪钱江, 方征平, 蔡国平.自修复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4, 88:301—303.

[3]Bejan A, Lorente S, Wang K-M.Network ofchannels for self-healing composite materials[J].J.Appl.Phys., 2006, 100, 033528.

[4]Wang K-M, Lorente S, Bejan A.Vascularizednetworks with two optimized channels sizes[J].J.Phys.D:Appl.Phys.2006, 39:3 086—3 096.

[5]Lee J, Kim S, Lorente S, et al.Vascularization withtrees matched canopy to canopy:Diagonal channelswith multiple siz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and Mass Transfer, 2008, 51:2 029—2 040.

上一篇: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下一篇:抱怨型性格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