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2024-09-0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精选6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1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B)

A、自我批判

B、与时俱进

C、不迷信权威

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C)

A、不可逆性

B、伸张性 C、客观实在性

D、可知性

3、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认识的本质的是(A)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头脑中固有的D、认识是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4、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C)

A、地理环境的优劣

B、人口增长的快慢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社会风气的好坏

5、生产关系的范畴反映的是(A)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6、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

A、实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C)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

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8、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C)

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B、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C、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D、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9、在垄断资本注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C)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商业资本

10、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D)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D、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11、世界观是(A)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12、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B)A、水中捞月

B、水滴石穿 C、以砖磨镜

D、点石成金

13、理性认识的形式是(C)

A、感觉、知觉、表象

B、分析、归纳、综合 C、概念、判断、推理

D、识记、联想、假说

1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

A、制造使用工具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思想意识

D、具有语言文字

15、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D)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自然科学、道德、艺术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16、人的本质在于(C)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文化素质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思想品德

17、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A)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8、购买来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B)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9、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D)

A、垄断先进技术

B、控制商品生产 C、操纵销售市场

D、获得垄断利润 20、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B)A、《共产主义原理》

B、《共产党宣言》 C、《哥达纲领批判》

D、《国家与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有(ABCD)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思想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会导致(ABD)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庸俗唯物论的错误

D、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

3、下列各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BC)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ABCD)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5、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新贡献的有(BCD)A、对社会各阶级作了经济上的分析 B、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C、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6、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体现为资产阶级的(ABCD)A、人生观

B、价值观 C、道德观

D、思维方式

7、利润向平均利润转化的过程同时就是(AD)A、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率的过程 C、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的过程

D、各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8、下列各项属于垄断利润的源泉的有(ABC)A、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其他国家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 D、依靠垄断力量对商品大幅度加价所得

9、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ABCD)

A、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 B、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C、巩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领带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D、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10、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是(ABCD)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充分涌流

1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有(BCD)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论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哲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12、下列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C)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集合 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

D、“理”是万物之根

13、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BCD)

A、庸俗唯物主义

B、庸俗进化论

C、冒险主义

D、激变论

1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的有(CD)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

15、下列各项属于对人的本质的正确界定的有(ABD)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6、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表现在(AB)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竞争的压力 C、垄断的需要

D、市场经济的要求

17、商业资本的作用是(ABCD)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18、从资本形态来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CD)A、私人资本输出

B、国家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

D、生产资本输出

19、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他(ABCD)A、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20、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ABCD)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

B、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C、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D、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三、是非判断题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的世界观„„„„„„„„„„„„„„„„„„„„„(√)

2、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一的„„„„„„„„„„„„„„„„(√)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4、水果与苹果的关系属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6、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7、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9、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10、国家政权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

1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

12、货币的本质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13、商品最根本的因素是使用价值 „„„„„„„„„„„„„„„„„„„(×)

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购买到生产资料 „„„„„„„„„„„„„„(×)

15、公式w„p„w’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销售阶段 „„„„„„„„„„(×)

16、m’与p’的关系是m’是p’的转化形式„„„„„„„„„„„„„„„„„(×)

17、垄断产业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18、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康采恩„„„„„„„„„„„„„„„(×)

19、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0、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按需分配 „„„„„„„„„„„(×)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的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2、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1)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或者说,真理的客观性就是主体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的客观性还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它的主体、对象、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如何?

(1)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也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使商品价值的实体。所以,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统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4、资本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2)经济危机产生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过程,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5、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真正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二,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2)对立与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7、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都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得到实现,因而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也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这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这个基本实现条件表明,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两大部类之间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具备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8、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垄断是由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2)垄断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最初的垄断组织形式较为简单,也很不固定,垄断统治的力量还不很强。当时主要是通过一些临时的,短期的垄断协议。随着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垄断势力的增强,垄断组织也逐渐发展、规范和完善起来。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尔,即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较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的垄断组织形式;辛迪加,即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托拉斯,即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康采恩。即由一两个特大型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了各方面各领域一大批企业所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等等。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五、论述题

1、论述内因和外因辩证法关系的原理及现实意义。

(1)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不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也不会发展变化;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外因的作用无论大小,都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3)我国对外抗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结束在旧质基础上的量变,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变质。

(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

(2)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应该一开始就急于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3)实践证明,实行这种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而是正确的。

4、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属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的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

(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得到实现的。第二,价值规律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只要低于社会价值,他即使按照低于社会价值的个别价值出售商品,即低价竞售,也能获得正常收益,因而它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有利的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为了降低其生产商品个别价值,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的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别。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劳动效率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有可能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有可能亏本,甚至破产。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引起商品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私有制的商品经济中,是经常发生的,屡见不鲜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2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所包含的各项基本原理,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不能任意分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之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2、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就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就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4、为什么说由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意义更加重大的飞跃?

一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二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论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是没有得到证实的,也不肯可能得到证实。只有将已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

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许多,但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6、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7、垄断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垄断不能清除竞争?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产生的原因:

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三、激励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

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励的竞争。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三 论述题

1、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指导意义。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事物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2、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二战后,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一是职工参与决策;二是终身雇佣;三是职工持股。此外,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冲突和**,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级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⑤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业和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

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4、应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二、材料分析题

1、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创新。科技的进步会大大促进人类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发展条件,人们能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我,使自身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迅速,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使人类的基本能力逐渐丧失。科技的发展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这样来衡量,一是看人的平均寿命是否延长,二是看人的思维方法是否进步,三是看人的综合体能和智能是否发展,四是看人类在把握自然世界发展的水平。科技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比如飞机、火箭、网络、卫星最初都是为军事战争而出现的相同的科技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被用作毁灭人类的帮凶。科技只能在人类的控制与掌握之下,才能称其为进步的手段和工具 科技当然是促进人类的发展,当然,如果没有相应的科技保证,也会促进人类的灭亡。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两种历史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对立②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③从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④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3篇

紧跟我院教学改革的潮流, 我积极地探索该课程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好的马原教学方法关键是要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 尤其是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实现师生良性互动。为此, 必须建立起新型的教育理念, 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马原的兴趣, 尝试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思维, 力求做到师生双向传播教学信息。在教改的实践中, 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 逐步探索出顺应时代要求、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全新模式。

一、马原教学生活化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 语文老师说:“生活处处是语文, 我们要进行大语文教育”, 数学老师说:“生活处处是数学, 我们进行大数学教育”……马原何尝不是呢?首先让学生知道, 马克思主义原理离我们并不遥远, 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所以, 我们要进行大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例如, 看到人类科技文明的成果, 微波炉、电磁炉、手机……我们在享用如此丰富的科技成果的时候, 无不庆幸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可是, 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些科技成果给人体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辐射, 十年、百年后将是人类的灾难呢?这就是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思考问题的应用, 如果只看到当下, 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的看待问题。相反, 放眼未来, 就是联系、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在生活中深刻理解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这两种对立的发展观。这样的教学比起紧紧简单地、抽象的讲解原理本身效果明显的多。然后下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发现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原理, 学生会结合生活、学习、社会……这样就把马原生活化, 学生都能踊跃地谈论诸多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 不仅学生能把原理深刻理解, 而且能运用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马原教学诗词、谚语化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听其言, 观其行”……学生看到什么的重要性?“做”“行”“动”, 如此的称呼在马原就是“实践”的概念。实践高于认识, 认识来源于实践, 没有实践就不能产生认识,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呢?你们相信“仓颉造字”吗?“男人”的“男”是“田里的劳动力”“女人”的“女”像一把扫帚, 说明汉子并不是某个圣人头脑自生的, 而是来源于生活实践。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能梅花扑鼻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此的诗句, 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即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积水成渊”“积善成德”“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如此就能把“质量互变规律”让学生深刻理解。

然后, 学生去发现古诗词中的原理, 学生无不欣然接受, 这也正是践行了我们的姚锋院长倡导的“书香学院”的理念。马原课堂同时成为“诗词大比武”的擂台, 在快乐中、在激情中、在与古人的对话中轻松学马原, 不也是大家都能愉快接受的事情吗?

三、马原教学口语化

毛泽东讲话都是老百姓能够听懂的话, 通俗易懂。例如, “ (党八股) 懒婆娘的裹脚布, 又长又臭。”“ (外交)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马原中的很多概念是很抽象的, 学生很难理解, 我们不妨把它翻译成我们能轻易理解的口头用语。例如,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很艰涩、很抽象, 学生疑惑甚至反感如此的表述, 如此的表述能拒学生千里之外, 如此的概念也是学生反感这门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老师为何不能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呢?如果我们把“客观实在性”翻译成“真实性”, 只要真实的就是“客观实在性”, 学生能不欢迎这样的表述吗?例如, 马原认识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不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吗?

四、马原教学案例化

马原的抽象原理我从来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每个原理只记住一个典型的案例就能深刻理解其内涵。例如, 学习联系原理中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并不是死记硬背其中的原理: (1) 整体由部分构成; (2)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 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性质; (4) 整体性质由占主体的部分决定。而是, 我只要求学生记住“八宝饭”这一经典案例, 就能深刻理解二者的关系, “八宝饭”是整体, “糯米、莲子、红枣、花生、核桃、糖、水”则是部分, 原理的前三点就很好理解了, 特别是第四点, 整体性质由占主体的部分决定, “八宝饭”必须是“糯米”占据主体, 如果主体发生变化, 假设“水”成为了主体就不再是“八宝饭”了, 而应该是“谷粒多”了。如此教学, 我想学生也不会厌倦的吧?相反在娱乐中生动的记忆, 并将记忆终生的。然后, 学生就发现生活, 找到好多好多这样的案例。

五、马原教学时代化

为了能和学生协调一致, 我们教师必须多接触新鲜东西、多了解学生热衷做的事情。例如, 新著作、流行歌曲、经典的影片、学生的偶像、网络小说……把它们请到课堂, 让学生能有话说, 用马原分析其中问题的能力, 也是活跃课堂气氛一种很好的方法。

教无定法, 但有一点是相通的, 那就是“实事求是”, 一定根据时代和学生的诉求不断地改变我们本身, 只要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一切方法我们都应该拿来用。

“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我们的教学应多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找问题, “对牛弹琴”不能只讽刺“牛”, 我觉得更应该讽刺“弹琴的人”, 因为明知它是牛, 你还弹琴, 不也是很愚蠢吗?为何不变换一种方式呢?为何不站在“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4篇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干课程。增强其教学效果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学生心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4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对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关于此课程的几点看法。

一、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

(一)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是针对本专业开设的,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专业基础课重要。有些学生认为学得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由于存在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公共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把此门课程当一回事。导致学生特别喜欢坐在教室最后面,还出现部分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来自学专业课、背英语单词、做高数作业题,甚至用手机上网或者看手机视频等现象。还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抽象性比较强,一次课程学好与学不好,自己和老师也是无法衡量出来的,一节、两节课不听也没有关系,而且即使听不懂,考前突击一段时间,不愁考试不通过。在这种不良的思想影响下,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动力,进而看不到此学科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最后通过考试而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其次目前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强大的经济竞争和物质诱惑正在席卷着我们的校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只是补充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某些修养,而是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对于物质利益的单一追求产生浮躁的心态,从而出现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商业化性质,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会看中对于将来就业有直接关系的技能性课程。这样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就会被学生看成一门没有价值的学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它的教学效果。

(二)大班上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由于教师和教学资源缺乏等相关原因,很多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大班教学当中的大班还在扩大。在刚开始出现只是两个班级合班上这门课程,发展到后期竟然出现四五个甚至更多的行政班级在一起上这门课程。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校教学成本,但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试想而知,一个老师教三十个学生和教两百个学生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位教师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能直接管理好学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超过教师的精力限度,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大班教学模式,由于班级非常庞大,经常是一个教师会有一二百学生,教师和最后几排学生距离非常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维持班级秩序的难度加大,课堂上就比较容易出现其他状况,如睡觉、看课外书、上网等等。由于班级比较大,老师的视觉范围是有限的,无法探测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些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些和本课程无关的事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很多学者一直强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自己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的落后。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主诉,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承,内容相对抽象,导致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难度增加。甚至有些教师仍然采取比较落后的教学手段,花很长的时间去板书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定义和框架结构,等于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重新抄录在黑板上。虽然这样也有其优点,但是不够生动直观,而且信息量少,无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一个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方式。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直接传承,导致有些教师并不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从而脱离当前的理论热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课的时候需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当前实际这一原则,时刻关注当前理论热点,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课本上理论知识联系到一起讲解。当然目前很多学校压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课时,出现课时少,内容太多的情况。课时太少,一般的教师直接把课本知识点讲完就不容易了,就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再做进一步扩展,更别说联系当前实际要闻,深入地讲解。但是脱离学生身边的热点,就容易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太抽象,而且远离实际生活,从而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学生心理世界

任何一个教学人员,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世界,才可能真正吸引到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知道学生目前在关心什么,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准确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美设计,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学生单一地听课,教师单一地讲课。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建立一个学生参与讲课的平台,每节课安排几个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自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然后大家集体讨论课堂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全校大学生都会开设这门课程。虽然同是大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差异。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确实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魅力。最后,把握学生心理世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新和精”。教学内容的“新”表现在,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应该能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了解到当前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果教师做到结合当前重大事件来讲授课堂知识点,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表现在,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点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大和空的感觉,从而拉大和学生的距离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把课堂抽象的知识点简化成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用简单大众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学生能了解到的、生动的时事热点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學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情况如此,但各高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使这个大班教学中的班级数量和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教师自身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极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教学质量将急剧下降。因为笔者认为大班教学班级的学生总数应该控制在一百人以内。另外教师自身也要相应地寻找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划分成若干个组,并选出每组的负责人,让每组的负责人管理每组成员,教师定期召集负责人,了解组员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脱离实际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不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纪念碑,通过先辈光荣的历史伟绩,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学生到农村中调查和下乡学习,从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增强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把所學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学习心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真正地被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总之,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成为一门既对大学生有用,又能被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浩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7).

[2]李楠.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一、辨析题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P44(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相互联接,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二者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添】用矛盾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原理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P45(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P3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3、相对真理。P73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即广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即深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添】相对真理与客观真理的区别。

(1)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2)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论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4、如何看待人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P128(或者问题为:如何看待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能动性的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添】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128(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的规定性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的规定性说,指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口。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又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5、共产主义的理想与现实。P263,P272 共产主义的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把握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现实的社会主义事业每向前推进一步,也就是向着共产主义走近一步。

6、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P57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7、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P83(1)实践活动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2)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的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3)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P34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持有的对象化活动,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9、科技是双刃剑。P125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的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现代工业中,环境破坏,在农业中,土壤板结等等。

10、社会形态发展与生产力的关系。P110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是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1、意识与物质的关系。P28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12、唯物史观与历史创造者。P130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13、矛盾规律的地位。P43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属性。

二、材料题

1、认识论:(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P68(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添】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十六字箴言。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认识和实践的关系。P64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唯一标准。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社会主义的前途。

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世界的主流而最终进入共产主义世界。

(2)社会主义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3、(1)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P197 ①积极发面: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带动 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②消极方面:

其一,发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 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 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2)矛盾对立的统一关系。P43 是指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由矛盾构成的统一体,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这种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普遍联系就是对立统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规律。

(3)内因、外因、个性、共性的关系。P45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4、认识论、认识的两次飞跃。P68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5、本体论:(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客观、主观)。P29 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P31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认识论:

(1)人类认识的特点。P70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2)认识发展的规律.P70 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变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 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三、论述题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P126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环境与发展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一对矛盾体,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必是以特定的环境因素作为物质的依托,因为任何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行为都不可能凭空进行;而另一方面,保护和改善环境也需要经济支持,经济发展大可以为环境的保护提供所必须的资金和更为先进的技术,不然我们在环境保护这一方面便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所以,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 机意识,客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 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2、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性,生产发展与满足人民的关系。P108 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队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的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人名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3、用价值观说明社会热点问题。P85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4、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意义。P46(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的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添】用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原理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策略

(1)质变和量变的辨证关系:

①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②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对于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①三步走战略目标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阶段性质变到根本性质变的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关系的生动体现。在发展战略中,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规定在第一步走向第二步时,我国将从“温饱型”走向“小康型”,从第二步走向第三步时将从“小康型”走向“比较富裕型”,层层递进,不断积累,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进行质的飞跃。

②在每一个阶段中,量变和质变不断渗透。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阶段里都包含着质变和量变的过程,在每一个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又有量的扩张,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推动国民经济向前推进。

③在迈向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必须把远大的建设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因为三阶段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个个质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全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一步一步才能达到,如果没有各项工作的量的积累,这些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④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工作影响着总的量的积累。因此,必须做好本职工作,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5、意识形态原理及马克思主义教育。P22(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马克思的教育: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 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3)作为大学生,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就要做到: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 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 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添】如何理解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可持续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往往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所以有些人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采取绝对对立的态度,认为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以失去环境质量为代价,要保护环境就必须停止经济发展,二者不可兼得。但是如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思维的方法去看二者的关系,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将得到的结论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只要我们同时予以重视,二者是可以兼得的。

首先,我们分析二者的对立关系。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无视人的受动性而对能动性滥加发挥酿成的苦果。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将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的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必然会祸及自己。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人类对粮食、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生产活动的扩大以及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世界各地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除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外,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农药,核废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在全球范围不断的扩散,诸如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的长距离迁移形成具有潜在威胁性的酸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了大气的组成比例,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普遍升高,超音速运输机的飞行活动将使臭氧层的臭氧浓度不断降低,从而破坏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农药,石油,重金属使紧密联为一体的海洋面临改变面貌的威胁;地球上物种的不断灭绝以及森林的急剧减少,土地的沙漠化等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都将引起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这一系列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长期以来未被重视的事实:人类在利用大自然发展经济和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大自然,并使人类自身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提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分析了二者对立的一面,让我们来分析它们的统一关系。一方面,人类对二者的要求是统一的:到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随之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公害。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掀起了反对公害的世界性“环境运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千百万人走上街头游行抗议,要求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迫使许多国家的政府出面设立国家的环境管理机构,制定和实施保护环境,控制污染的法律,直接干预环境治理。1970年4月20日,美国有识之士发起了“地球日”活动,表达了对西方发达国家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忧虑之情。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设立《人与生物圈计划》,目的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组织理论家、应用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研究生物圈,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生物圈资源,改善人类与环境关系提供科学依据。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特别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一个迫切任务”。同年,在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并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界要人要在这一天开展活动,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历来对环境问题是比较重视的。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环保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护法(试行)》,使我国的环保工作走上了法制道路。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明确宣布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保证和战略任务,是一项重大国策,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把环境保护列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这一切都说明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二者的统一关系的另一方面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可以兼顾兼得的。也就是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完全可以统一的。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以真正的持续下去,我们必须做好各项工作:首先要实行科学的管理,就是要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和教育的手段,对人类的社会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协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以求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第二,要全面考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生态平衡,并不是不许改造自然,永远保持其原始状态,而是要研究生态系统对外来影响的承受限度,遵循这一规律以决定人类的行动。对于环境的治理不是只依靠人类的外力,而是要在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自净能力。重视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例如:水体自冷,植树造林,土壤处理系统等,都能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三,要搞好生产生活的生态设计。当代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生活设施等方面的生产,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这需要用生态设计的办法去解决。例如,传统的工业生产缺乏生态观念,没有把生产过程纳入自然界合理的物质循环系统,为追求某一步骤或某一过程的最优化,就可能以浪费资源为代价。许多宝贵的资源被作为废物排放,最终又造成环境的污染。尽管有时采用净化措施加以清除,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路在于对工业生产进行生态设计,推行生态工艺,采用无废物生产工艺,这是以闭路循环的方式,实现生产整体的最优化。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充分和合理利用,不排放对生物有害的物质,把生产过程纳入生物圈物质循环系统。解决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设计和安排农业生产过程,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水面)及其上面的各种物料,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发展动物饲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发农村能源„„这些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并正在做着大量的工作。

总之,只要我们按照辩证思维的方法,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在实践中不短的探索总结和提高认识水平,就能够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赢,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全面实现。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添】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经济领域: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二)加速发展战略重点: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三)政治体制的改革

1、指导思想多元化;

2、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

3、经济上搞私有化;

4、军队上搞非党化和非政治化; 分析:

1、经济改革的具体过程没有遵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造成原本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加速重工业的发展,是没有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苏联当时的主要矛盾之一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的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戈尔巴乔夫舍本逐末,加速重工业的发展导致经济继续下滑,人民群众生活困难重重;

3、政治上的改革是从根本上动摇了社会主义根基。在政治上的改革,没有坚持根本矛盾,没有坚持一分一二的观点看问题。而是在改革过程中,把重要矛盾和根本矛盾混淆,盲目崇拜西方所谓民主和自由,忽视了民主和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根本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重要矛盾决定着某一时期的事物的特点。政治上的改革,全盘推进西化,误以为民主和自由是社会的根本矛盾,最终导致社会主义的苏联解体。

4、事物是发展的,运动的。改革本身是必须的,是符合苏联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必须从苏联实践的基础上明白盲目进行改革必定会失败。二、八一九事件:

1991年八月十九日,苏共多名强硬派高层领导(包括副总统、国防部长、克格勃主席、总理、内务部长)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组建了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发表了《告苏联人民书》,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度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边便瓦解,并且戈尔巴乔夫恢复权力,此事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可至少在一较松散的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

分析: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八一九事件的发生是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体现。软禁总统,颁布紧急状态令等一系列措施,都显示出此次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首先,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这里的实践指的是八一九事件。其次,八一九事件失败,是因为实践和客观规律没有很好的统一起来。客观规律是:一旦进行积极的改革,势必会引来反动势力的强烈抵制。强硬派的出发点是为了挽救即将解体的苏联,但是,方法不对。首先,忽视了反动力量的强大;其次,错过了改革的时机;再次,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没有充分利用全民公投带来的政治优势。最终导致实践失败。

3、八一九事件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始时,由于听取了叶利钦的建议,于是无限制的开放言论自由,由此,导致各种思潮开始暗流涌动,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莫过于激进派。强硬派屡次劝说戈尔巴乔夫要坚定对待苏联解体问题的强硬立场,均没有的到有效地回馈,一次次的量变的积累最终发展到质变。

4、八一九事件是一个矛盾的转换问题:在同强硬派的较量中,激进派获得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强硬派和激进派的主要矛盾中,参杂着强硬派和戈尔巴乔夫的次要矛盾。在苏联面临解体的危机时,次要矛盾转变成了主要矛盾。于是,爆发了八一九事件。

三、《阿拉木图宣言》:

确认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3国签署的独立国家国协的宗旨和原则 宣布联合体成员国将通过协调机构进行平等合作,保留军事战略力量的统一指挥和以核武器进行统一监督

各成员国将在形成和发展共同经济区域方面进行合作 宣布随着独立国协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

独立国协对承认其宗旨和原则的前苏联成员国或其他国家开放,经成员国一致同意均可加入独立国协。

分析: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实践的主体是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3国,实践的客体是苏联,实践的中介是《阿拉木图宣言》。

2、认识来源于实践,反作用于实践。对于该宣言的实践而言,产生这种实践的认识是由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彻底把苏联搞垮了。而这种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表现是产生了《阿拉木图宣言》。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次实践是成功的实践,苏联最终解体了。

四、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

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8•19政变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时间如下: 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 格鲁吉亚:1991年4月9日 爱沙尼亚:1991年8月20日 拉脱维亚:1991年8月21日 亚美尼亚:1991年8月23日 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 白俄罗斯:1991年8月25日 摩尔多瓦:1991年8月27日 阿塞拜疆:1991年8月30日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8月31日 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 塔吉克斯坦:1991年9月9日 土库曼斯坦:1991年10月27日 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16日

俄罗斯:1991年12月25日宣布国名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1990年6月宣布收复主权)

分析:

1、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具有客观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个国家的独立会影响到另一个国家对于事物的判断。对于解体的苏联和各国独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僵硬的苏联模式导致了苏联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僵硬的苏联模式是属于旧事物。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在那个时代是社会进步的因素,可以说是新事物。事物的发展注定僵硬的苏联模式要被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6篇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B)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2、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D)

A.时间的有限性 B.时间的客观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相对性

6、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农民收割庄稼 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0、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A)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生产关系是反映(A)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 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 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12、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个部分构成。这两部分是(A)

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D)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书本知识是次要的 D.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

14、“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C)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C)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 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

16、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A)

A.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B.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C.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 D.有阶级性的意识与无阶级性的意识

17、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B)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生产工具的水平 C.劳动对象的质量 D.运输设备的状况

18、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B)A.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 B.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暴力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惟一形式

D.革命阶级要积极主动地制造革命以推动社会发展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二、判断题

1、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它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4、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城市中。(√)

5、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6、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三、简答题

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国家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国家的主要职能有对内职能:(1)政治职能;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3)文化职能;

(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对外职能: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根据本国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用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

3.在社会经济形态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就是决定与反作用的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性质和形式。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动地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上一篇:教学作品评语下一篇:公司电脑设备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