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从搬运工做起有何不可?

2024-06-21

大学生从搬运工做起有何不可?(精选5篇)

大学生从搬运工做起有何不可? 第1篇

大学生从搬运工做起有何不可?

日前某媒体报道,一家物流企业招聘员工,工作岗位涉及物资的出入库、装卸搬运以及按照订单理货配货,先后来了3批大学毕业生应聘,公司对他们当天就开始试用,结果只过了半天,学生就纷纷不辞而别,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大学生卖猪肉、当修脚工、做服务生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有喝彩者,也有持不同看法者。这说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依然需要转变观念。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部分大学毕业生依然抱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期望值相对较高,他们对毕业后的工作并没有清楚的认识,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学历,单位应该安排个体面的工作,即使从基层做起,至少也应该是个基层的管理岗位。一些家长更是希望孩子毕业后能捧上“金饭碗”,

实际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别,大学生也是社会阶层的普通成员,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选择工作。

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次就业定终身”,造成毕业生择业时顾虑重重,生怕入错行、误终生。如今,竞争上岗、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说上了大学就非要从事层次多么高的工作,选择了一项工作也不是一辈子就在这个低起点上。

笔者就认识一名从搬运工干起的高管。广州天河区某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林先生大学刚毕业时,一下找不到工作,于是他先到一家饲料厂做搬运工,一个月下来收入还不到500元。但是,林先生踏踏实实地边做边学习,一步步熟悉了包括仓储、运输、采购、计划和进出口等各个环节,现在,他已经是每月收入近2万元的“金领 ”。

其实,像林先生这样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后来获得成功的事例不在少数,不少知名人士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我们的大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才真正说明择业观念有了转变。那时候,你就会发现工作并没有那么难找。

责任编辑:希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从自身做起 第2篇

一、做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

要让学生们感觉到你爱他们。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应该充满活力, 全身心投入, 以此来感染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我们都看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吧。这本书中写道:“雷夫和他的孩子们生活在第56号教室, 在这块小天地里, 他们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自愿每天早晨6点半到校, 一直呆到下午五六点才回家。即便在节假日, 孩子们也来到学校, 跟随雷夫老师一起阅读、做算术、表演莎士比亚戏剧, 一起去旅行。”能用“奇迹”一词来描述自己的教育生活的老师一定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师。在雷夫老师的眼中, 孩子们学习艺术, 不仅仅要学会基本的技能, 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 以及纪律、责任、牺牲、练习、纠错、倾听和时间管理。同时, 雷夫老师明白, 无论是音乐, 还是绘画, 或者是其他的艺术形式, 都应该是快乐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 雷夫老师把这种快乐的感觉带给学生, 与学生们一起度过非常愉快的时光。反思我们的教学状况, 我们常常感叹教学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苦苦思索却始终找不到良方。雷夫老师给了第56号教室的学生一种完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班级生活。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珍惜和学生相处的机会:在“六一”前夕, 为学生排练一个精彩的节目;在母亲节之际, 为孩子们和他们的母亲组织一次难忘的活动。也许这些事跟我们的考核无关, 而且将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 这也许会成为学生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雷夫老师能深受学生喜爱, 第56号教室的学生能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 是因为雷夫老师始终怀着满腔的热忱教育他的学生, 他改变了教育的沉寂, 使教育充满了活力。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一个整天哈欠连天、对学生不理不睬的老师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吗?无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如何, 老师始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引导他们。即使他们把最简单的问题回答错误, 也不能影响到我们的情绪。

二、努力提高课堂组织的艺术性

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 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课堂组织上下工夫。不能忽视任何细节, 让课堂处处体现着教师教学的魅力。例如, 在导入新课时, 很多老师会忽略这一环节, 认为它不重要。其实不然。导入这一环节处理得当, 可以抓住中学生好奇心重这一特点, 让他们全神贯注地思考。又如, 在朗读课文时, 有些老师也不刻意设计, 只是很随意地叫到某一位同学, 读完, 指正一下错误, 然后就是下一位。这样的英语课任谁都觉得索然无味。我的做法是:全班分成八个小组, 每就近的六人是一个小组。听完录音后, 小组内互相纠正发音错误, 练习五分钟后, 每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在教室前朗读, 老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并给出评价。每周一评比, 给予适当奖励, 哪怕是一本小小的笔记本, 他们也很珍惜。同样, 每单元的Groupwork, 我也采取同样的方法, 让班级中的每一分子都积极参与, 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 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就极大地提高了。去年, 在全市组织的一次英语小品大赛中, 我班选出七位同学参赛。从小品内容、道具到语言材料的组织, 都是他们自己讨论决定。最后, 还获得了二等奖。我想, 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分不开。

三、多给学生赏识性评价

“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的积极性评价是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最好的激励语。如“Good”, “Perfect”, “Fantastic”等等。甚至可以对平时较差的学生说:“You’vedoneagoodjob.”这种鼓励的话语, 加上教师鼓励的眼神, 会在学生的心里涌起一股股暖流。有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 可以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 尽量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特色性评价, 使学生了解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和优点, 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 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水平。

四、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渐渐地走进英语课堂, 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 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进行大量的英语语言交流。我们应该记住:任何时候, 我们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 而非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因此, PowerPoint的演示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 不能滥用。有些英语老师把计算机显示屏当作黑板, 将所有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 甚至整个教案都用PowerPoint制成幻灯片显示。这样做不利于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 板书内容也难以进行调整。

中职学生“养成教育”从这里做起 第3篇

一、立足实际, 分析现状

(一)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 中职学生在各种媒体的狂轰滥炸下, “由于缺乏一种信念, 一种追求, 一种彼此关怀, 缺乏一种精神砥柱, 我们这些人都成了一个个软体动物”。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外界大量的不良信息, 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再加上一些地方和部门, 特别是地处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导致不少中职学生觉得读书没有意思, 常常出现异常行为, 怨天尤人, 消极地接受现实。

(二) 家庭认识不到位。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教育受社会功利的驱动, 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有所放松, 极少关注他们的言行。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考不上普通高中, 读职业中学没有发展前途, 不如“南下”打工挣钱, 即使一部分家长在外部的驱动下, 被迫把子女送到职业中学, 交给老师, 只是抱着“养养骨头”、“混个文凭”的态度, 甚至有不少家长把子女交给老师后, 一气之下, 夫妻双双“北上”, 挤进了打工队伍, 长期不与子女见面, 不与老师联系, 导致学生缺乏家庭教育, 出现爱说脏话, 发型、打扮怪异等不良行为。

(三) 学校教育工作乏力。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大多数不仅行为习惯差, 还自控力弱, 但并不是不可教育的群体。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重“技”轻“德”, 对学生关爱欠缺, 养成教育不力, 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再说, 有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心理辅导员、思政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投入了许多负面情感, 极少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 这些负面情感的积累使学生苦海浮沉, 他们常以吸烟、酗酒, 打架、斗殴、顶撞老师来寻求心理平衡。

二、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养成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古人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这里无不包含着养成教育的深刻内涵。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把养成教育放在首位, 他说:“弟子入侧不孝, 出则弟, 谨而信, 讯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他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 行有余力, 然后才是学习文化。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人做人”的教育思想广为人知。可见, 养成教育在古今中外都受到高度重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背景下, 教育一度步入低俗, “打工热潮”风靡一时, 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端正其认识上的片面和行为上的偏差,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 理论和实际的脱节,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的不一致, 各种不正之风、消极因素的影响, 使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难以形成, 学生辍学、旷课、抽烟、酗酒等现象屡禁不止。仅靠一本守则、一个规范和简单粗暴地说服教育是不能有效制止的, 这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来研究养成教育这项系统工程。

三、强化措施, 全面推进

(一) 加强师德教育, 树品行风范的楷模。

根据教师对目前养成教育工作的认识现状, 学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 明确育人目标, 显得尤其重要。一是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 落实专人负责, 定期开展养成教育的研究;二是定期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表率;三是把养成教育工作与教师的年度考评、评优晋级、职称评聘挂钩, 把教职工为人师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等情况, 作为工作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 进一步增强教师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

(二) 注重工作思路, 构建监控网络。

由于中职学生意志品质脆弱, 自控力差, 随意性强, 我们要积极构建养成教育的监控网络, 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逐步养成。一是“直接监控”, 主要由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紧密配合, 监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 适时记录、分析;二是“行政监控”, 德育处不定期检查各班学生的仪表、体态、守纪等表现情况, 并将记录情况通报给班主任, 纳入班级和班主任的工作考核。教导处要定期通过学生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督促教师落实教书育人工作;三是“学生监控”,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团干部、班干部的作用, 建立健全学生监控体系, 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四是“意识监控”, 学校德育处, 团委定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等, 做到工作常抓不懈, 让学生意识到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养成教育是在时时抓、处处管;五是“课外监控”, 课外时间门卫室、保卫人员、学生公寓管理员等要坚守岗位, 认真记录违纪情况, 随时报告德育处和班主任;六是“校外监控”, 要求家长 (或监护人) 定期给班主任反映学生在校外的表现情况。当然, 要做好这些工作, 需要全体教职工树立共同育人的观念, 形成“校内无小事事事育人, 校园无闲人人人育人”的工作格局。

(三) 讲究工作方法, 突出工作重点。

一是抓学习, 掀起养成教育的新高潮。正气乃是健康向上之气, 为一团体稳定发展之根本, 为不正之风所惧之气。因此, 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教育法》等, 深化对学生养成教育的认识, 统一思想, 形成合力, 使他们成为先进理想的引导者, 先进文化的传授者, 先进人格的示范者;同时, 要组织全体学生通过养成教育的启动仪式、动员会、先进人物报告会等, 使学生在思想上发生共鸣, 认识上得到认同, 掀起树文明形象的新高潮, 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创造条件。

二是抓“战役运动”, 实现学生养成教育的新突破。强力推进大规模的“战役运动”, 务求实效。笔者认为, 学校要整体规划, 精心布置, 深入开展以教学班为单位的“文明行为达标活动”, 要求各班级学生均在仪表规范、遵规守纪、交往规范、道德养成等方面达标, 制定考评体系, 定期组织人员严格考评, 达标者张榜公示。同时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等评比活动。这样, 有利于增强学生文明行为达标的紧迫性, 接受师生监督, 促进达标活动深入进行。三是抓活动, 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有新起色。强化以活动作为养成教育的载体, 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自觉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上来。学校应继续深入开展“树文明形象”的主题活动, 督促各班相应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使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寓于活动之中, 陶冶学生情操。四是抓保障, 营造养成教育的新环境。营造加强领导的环境, 学校党支部、德育处、团委, 要做到“四认真”, 即:认真研究、认真布置、认真落实、认真检查, 真正做到“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坚决克服“冷热”现象;同时, 还要加大经费投入, 改善学校硬件设施, 真正落实环境育人。五是抓“三结合”育人, 推动养成教育上新台阶。在与家庭结合教育方面, 要通过落实家访制度、家长联系卡制度, 举办家长培训班, 创《家长报》等形式, 与家长紧密配合, 工作中要防止“请家长”来受训的作法;在与社会结合教育方面, 一是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的作用, 做好工作衔接;二是请当地公安派出机构、执法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三是要求全体教职工关心时事, 了解当前国内国际形势, 正确认识社会;四是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消极因素, 防患于未然。

总之, 我们要高度重视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 把养成教育寓于文化课、专业课教学活动之中, 丰富课内外活动内容, 拓宽教育领域,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教育、引导、感悟中明确方向, 在学习、生活、活动中得到培养、锻炼, 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摘要:本文立足现状, 从多角度、全方位阐述了加强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措施, 意在为中教育推进德育工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养成教育,中职学生,文明行为

参考文献

[1]朱德全, 现代教育理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赖晓东, 班级管理中心“磁效应”, 教学与管理, 2003 (7) .

大学生从搬运工做起有何不可? 第4篇

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关键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 它有丰富的内涵。然而, 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须首先由教师吸收、掌握并且转化为教师自身观念, 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策略, 从而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既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因人施教, 给每个孩子以最需要和最适合的教育。教师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思想, 才能确定教育目标, 明确教育方法, 实施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渗透于各方面的教育活动中, 而不只是单一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活动。有的教师认为, 只有上音乐、美术、体育课时才是素质教育, 平时的活动只是教给学生知识, 这是非常片面的。学生日常的每一个活动环节都应很自然地渗透素质教育。

二、业务素质是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础

教师要有扎实、广博、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 并能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各种知识。如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创造发明所涉及的有关知识, 就包括物理、化学、自然、地理、数学等, 教师只有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 并能相互渗透, 使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才能创设并提供恰当的培养策略。只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 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 这不仅要求教师平时要有熟练的业务, 广博的知识, 还要不断地学习、研究、开拓进取, 以吸收新的营养来充实自己的业务。社会要发展, 社会在进步, 知识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这首先对教育特别是学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思维敏捷、活跃, 能展示自己的创造教学, 力求自己根据教学的实际优化教育过程。

三、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孩子年龄小, 社会经验少, 正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 需要教师提供和创设条件, 学生的许多能力是通过游戏获得的。在游戏中, 学生可以使自身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与发展, 并吸收周围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 知道他们所知、所想、所求, 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 为学生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 与学生建立起紧密合作的互动关系, 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孩子的模仿能力强, 这就需要必须有高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能力强的学生, 每个孩子的能力并不都一样, 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必须具有这样那样的能力, 但我们应当做到让学生具备更多的能力。

四、环境创设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环境创设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因而必须保持其整体性。凡是孩子发展, 教育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就应有相应的环境。如在春季进行“做保护环境的小公民”主题活动时, 室内可张贴环保方面的图片。再者, 要营造一种安全、温馨、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 否则再完善的物质环境也难以彻底发挥作用。环境潜在的教育功能, 巨大的教育价值, 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学生从环境中获取知识, 认识世界。例如, 引导学生认识国庆节时, 可参加庆国庆节日活动, 有利于在他们心中播下爱国主义崇高理想的种子, 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社会环境, 还要争取利用更多的自然环境。又如, 春天带学生去郊游, 观察路边的树, 水中的鱼, 田地里的小麦等, 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发现、去爱万物, 树立热爱家乡,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条件, 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

五、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发展引擎

创新体现在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中, 应该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一体的创新人才。没有创新, 就没有进步, 教师常常被部分人看作是一个最普通的“孩子王”, 不相信她们会有什么成绩, 更不相信她们能研究出什么东西。教师要克服这种社会偏见, 必须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要有更充足的信心, 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 潜心捕捉, 探求新知识、新经验, 搞好学生教育科研这块“绿地”, 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的人。教师要注重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兴趣、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要从现实教育出发, 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的学生, 创新教育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从搬运工做起有何不可? 第5篇

那天的英语课后, 英语老师急匆匆地找到我, 有点神秘地悄悄问我:“张老师, 您今天是不是找小涛和小亮帮你做卫生了?”“是啊, 怎么了?”“哎呀, 您不知道, 他俩最近学习刚刚有点起色了, 而且主动请我每天帮他们听写单词、复习课文, 可就是因为他俩的座位正好在门口, 值日的老师经常找他们做卫生, 学习时间耽误很多, 今天又因为帮你做卫生没完成学习任务。您是班主任老师, 您可得理解、支持他们啊!”英语老师一口气说了一大串。“原来是这样!”我开始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真正明白他俩为什么撅着嘴了, 顿时感到无比的惭愧, 脸上火辣辣的。我经常教育学生要刻苦学习, 助人为乐, 可在学生主动学习时, 在最需要班主任老师支持、帮助时, 我却不但没去帮助他们, 还强行让他们牺牲宝贵的学习时间替我做值日, 他们怎么能“乐”起来呢?老师值日, 就该自己动手亲自做卫生, 不应该要求学生替自己做, 这原本就是以行动为学生示范的好时机啊!都说教师要“为人师表”, “身教重于言教”, 可我做的这叫什么呀?

教育不仅仅是思想传递, 更是行为影响。在学校里, 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 教师本身的行为自然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必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 教师更不能去做。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中, 我们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规范、讲制度, 而不去用实际行动示范、引领, 收到的效果必然微乎其微。

后来, 在一次年级组会议上, 我把这件事讲给了老师们, 并向所有老师发出了“老师要从小事做起, 给学生树立榜样”的倡议, 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此后, 经常看到有老师在校园、在教室捡起地上的纸屑, 值日的老师也总是很早就来到办公室, 亲自扫地、拖地、擦桌子、倒垃圾, 老师们互帮互助, 办公室比以往整洁了许多。

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作为一名老师, 务必以身作则, 点滴小事也认真做。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才不损于“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职业要求, 才不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

上一篇:社区协同资料下一篇:刻在生命里的人情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