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宁静作文

2024-06-07

不可或缺的宁静作文(精选12篇)

不可或缺的宁静作文 第1篇

清晨很早起来没有睡意了,但是却感觉非常精神。平时的我是习惯赖床的,不到最后一刻坚决不想起床,因为躺在被窝里对于我来说是最舒服的地方。

即便是现在推迟开学,但是也能够想象的到,等疫情过去我们就会开学啦。等我回到学校之后,我们过的就不再是这样肆意妄为,懒散懈怠的生活。我们必须要积极主动起来,无论是选择考研还是学习或者是找工作,我们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切都不是为了别人做的。

有时候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所做的事情给物质化了。实际上这些东西对于我们而言从来都不够重要。就好像我们昨天晚上做了一场梦,然后今天早上醒来也是不停地去回味它。但是这一场梦所赋予我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许到现在还是不清楚的。我们可以慵懒,可以懈怠,可以颓废。但是决不能让自己失去了一颗努力奋斗的心。

未来仍然是很漫长的。也许你可以把未来当成一首诗,也可以当成一首歌,在他吟唱的时候,你觉得所有的自由都如同鸟儿一般在天上翩翩飞舞。也许你在看完电视剧的时候会感觉内心充实,但是我却不一样,我会感觉内心空洞。我总需要做一些事情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感,然后来充实和延迟自己的满足感。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体会。但是你总要找清楚自己的位置和定位,才能够让别人看清楚自己,同时也能够让自己看清楚自己。那些梦就如同过去的碎语一般,可以被肆无忌惮的抛弃,也可以被人不断的拾起。我们怀抱着自己的初心,可是却又感慨着那些不断失去的或者未完成的遗憾。其实这本来就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去做的事情,因为我们应该变得自律,变得积极向上。

好久都没有出门,一颗心也要长出草来。闲来无事就打开微信读书这个app,没事的时候就多看几本书。无论是小说还是各种散文集看一看总是有收获的。也许未来的日子也像如今一般,并不是那么闪闪发光,它只是一种平淡的美好,让人内心得以安静。。

不可或缺的宁静作文 第2篇

“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伴着那首熟悉的《宁夏》我们步入了骄阳似火的夏天。

刚觉醒在春天的怀抱,又走进了夏天的热情。一天吃完晚饭我和妈妈去门外散步,门前的李树上多了几只蝉,在不停的叫,又听见池塘里的小青蛙在呱呱的叫个不停。我就想起了苏轼那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看见门前的杨柳已经不再是星星点点而是绿柳成荫,可以乘凉,微风一扬杨柳它那细细长长的柳枝,就像小姑娘的辫子拂动,煞是好看。再看那荷叶也已经不是尖尖的小芽儿,而是在湖而撑起了一把把雨伞,摇摇晃晃的保护下面的那一朵朵小荷花。夏天是一个安静、宁和的姑娘,她照耀着大地上的一切生物;有时它又是一个暴躁的坏小子,把水洒在人家屋檐上;有时它又像一个年轻气盛的毛头小伙,非要把那植物果香低下了腰才肯罢休。

有时夏天又很宁静,她温和、和蔼,涓涓细雨滋润了万物,使干涸的大地得到了滋润,隆隆的雷声便更加提醒了人们夏天来了,夏天来了。宁静的夏天,宁静的夜晚,一切是那么的美,那么和谐……

不可或缺的宁静作文 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缩写,作文题型

1. 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随着学生实际情况、社会需求和考试情况的变化,教育部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这里拟对四级考试作文题型进行探索。

2. 四级考试作文题型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2.1 四级考试作文题型统计分析

从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全国一共进行了47次四级考试,作文题型统计情况为:汉语提纲作文出现39次,约占82.98%;英语提纲作文出现1次,约占2.13%;情景提示作文出现2次,约占5.13%;看图作文出现2次,约占5.13%;段首句作文出现1次,约占2.13%;英语图表作文出现1次,约占2.13%;英语格言作文出现1次,约占2.13%。就体裁而言,议论文最多,47次中出现30次,占63.83%。

上面的题型统计表明,23年来共47次四级考试中,写作测试题型最多的是汉语提纲作文,英语提纲作文、英语图表作文和英语格言作文则分别只出现了一次,而写作测试常考题型主要有8种[1],其中的关键词作文、命题作文、缩写和摘要写作基本上还没有出现过。

2.2存在的问题

纵观多次四级考试作文,题型单一,且主要是汉语提纲作文,在目前大学英语考教关系没有厘清的情况下,出现了诸多问题。

首先,四级考试成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方向,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写作能力训练没有按照教学规律逐步展开,越来越偏离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而成为达到四级考试目的的手段,成为一种应试教学。为了提高四级考试的通过率,有的学校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根据四级考试要求调整英语课程设置和正常的写作教学进度;有的教师为了提高本班学生的四级通过率以显示教学水平,就专门研究四级考试“作文规律”,抛开教材的既定写作能力培养计划,通过四级考试大纲和有关辅导材料组织写作教学。学生的英语写作训练更是从考试作文需要来进行的,专门研究作文考试模板,背诵范文[2]。

其次,四级考试成为评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最高标准,以考试成绩好坏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教育主管部门在大学教学工作评价中把四级考试通过率作为重要指标,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四级考试通过率成为教师教学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四级考试能否通过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毕业或获得学位。于是,大学公共英语写作教学就是围绕四级考试的要求转,而不是提高写作能力。

最后, 由于一切从考试出发, 一切为了通过考试, 结果, 四级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掌握了, 英语作文考试技巧提高了, 但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 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尤其是写作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调查表明, 很多大学生虽然四级考试成绩不错, 但到了实际工作中, 面对需要翻译的外文资料, 却连一个内容简介都拿不出来, 因此, 不少用人单位甚至认为四级英语考试的可信度不高。

3. 四级英语考试作文题型改革

3.1 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与社会需求

对于书面表达能力,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3],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在半小时内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写出不少于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较高要求:能基本上就一般性的主题表达个人观点,能写所学专业论文的英文摘要,能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能描述各种图表,能在半小时内写出不少于16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更高要求: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能以书面形式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能在半小时内写出不少于200词的说明文或议论文,思想表达清楚,内容丰富,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可见,目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是针对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来进行测试的,这符合学生英语水平和社会需求不断提高的实际情况。但是,由于题型单一,体裁少变,教师研究题型,讲解考试模板,学生背诵材料,照着万能作文模板采用填充作文的方法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的能力何谈提高?如此,到工作岗位上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现行四级考试写作测试存在着不足,就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必须打破旧的观念,打破汉语提纲作文占绝大多数的局面,打破议论文的体裁模式,更好地发挥四级考试作文的引领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3.2 缩写题型的特点和要求

缩写是在保留原文体裁、题材、主要内容、结构顺序、人称角度的前提下概括原文内容、压缩篇幅,使之成为一篇内容简明、语言简练、中心突出的短文。

但是,缩写也不是无原则地压缩内容,减少篇幅。缩写时,要在内容主旨、转述形式和语言选取上都体现简练。

首先,在内容上要注重浓缩。缩写是对原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而不是对原文内容的改写或评论、议论;缩写是作者对原文内容的注解,作者可以借题发挥,添加与原文内容和观点一致的描写、说明或议论。缩写时一定要准确完整地把握原文,主干枝叶分清楚,有关主题的主干切不可任意肢解删减,我们要删去或简写的是无关大局的细节,切不可随便摘取其中部分要点了事。

其次,在转述形式上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风格。缩写时,无论什么样的文章体裁,都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的形式表述原文内容。一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就以记叙的形式缩写;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就以议论的形式缩写;一篇说明文则以说明的形式缩写。许多情况下,文章不是简单的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而是两者或三者兼而有之,甚至是对话形式的一篇文章,但是,无论如何,都有主次之分,在缩写时要保持记叙、议论或说明的主次和比例。

再次,在语言上要注重精炼。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要点用自己的话进行改写。这种改写是在保持原文主体内容和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的方面可以是人称、语言、结构等。缩写时,尤其是长对话缩写,特别要注意人称转换,根据上下文做合情合理的设想。要注意语言时态、时间表达等方面的改变,保持一致性,避免因语言使用不当造成意思与原文不一致。词语选用也很重要,要根据句子语用意义选取恰当的概括词语,而文化词汇的理解和转述更是要慎之又慎,要注意文化内涵义的差别。

3.3 缩写题型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在中国英语教学和考试现状下,缩写题型更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写作能力测试要求,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上面的统计表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作文题型主要是汉语提纲作文。表面上看,这种题型便于命题人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出题,能够让学生迅速抓住作文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至于偏题,从而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实质上,从写作过程看,学生往往是汉语思维加上英语表达进行写作,显得不伦不类,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中国化的英文,中外文化词汇使用更是错误百出,不能检测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而且,在多年汉语提纲作文题型的指引下,教师和学生容易押题,给出一些范文或写作模板供学生备考,因此,写出来的一些看似较好的英语文章也不能体现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脱离了考试的目的。

缩写题型能发挥汉语提纲作文的长处,更能避免汉语提纲作文题型的不足。首先,考试的缩写原文可以选取社会热点英语原文,这样就能较好地发挥四级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就必须阅读更多的社会时政等热点问题文章,促进教学中文化词汇的讲授和运用。其次,考试缩写原文可以是多种题材体裁形式,这样就引导学生从作文的角度深入了解英语各种体裁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对于英语体裁有更深入的认识,无疑能增强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求。最后,缩写是以原文为蓝本进行的改写,在内容、形式和语言等诸多方面应与原文保持一致,便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4. 结语

总而言之,多年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题型少变的情况导致了不少问题,写作能力的测试变成了作文的押题和猜题,必须从教学现状和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改革作文题型。作文题型的改革必须着眼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引领作用,引导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提高观察能力素质。

缩写作文题型具有独有特点,适用于四级考试的测试需求,具有其他题型所没有的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全球化时代中外文化词汇的运用能力,能够避免不地道英语的出现,避免投机取巧押题猜题的情况,避免出现作文模板一类的模式化答题思维,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华田.四级写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2.

[2]肖元勤, 朱建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的合理性分析和改进[J].考试周刊, 2009 (47) :7.

不可或缺的宁静作文 第4篇

一、 宁静地深读

新课程背景下,不少高中语文教师热衷于在备课时制造所谓的“亮点”:或多媒体肆意渲染,或滥用表演、放羊式,或整堂课空泛地搞“人文精神”的探究与拓展……把大量的精力都花在吸引学生的“看点”上,致使课堂喧闹而浮躁,严重缺乏对课文到位的深读。于是乎深读课文的宁静荡然无存,学生远离课文、架空内容、天马行空地发表所谓独立见解,课堂教读的“语文味”越冲越淡,甚至造成学生思维的浅化与弱化。为此,笔者认为,教读课文时,教师一定要能够引领学生心灵宁静地读到课文深处,走进课文的生活和作者的心灵。比如,祥林嫂为什么死命挣扎地不肯嫁给贺老六?她死了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再回到鲁镇后,为什么人们仍叫她祥林嫂?祥林嫂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倾其所有捐门槛?这些问题,仅靠走马观花似的读读课文是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的。只有心灵宁静地深读进去,并走进鲁镇人的封建习俗和主人公的灵魂世界,走进几千年的封建礼教,走进今天仍旧存在的男尊女卑的封建陋习,学生才有可能较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曾国藩给儿子的家书中曾讲:“涵咏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咏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见曾国藩《谕纪泽》)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这也是在强调读书必须要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当然,这样讲并不等于说深读就一定非得默读,就非得保持课堂的宁静。这里,笔者只想强调,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一定要心灵宁静,一定得用生命和心灵深读进去,使心灵上有所震动甚至震撼。唯如此,方可深知其意、得其趣、悟其旨。

二、 宁静地体验

我们常讲,读的同时要善于用头脑去思辨,用心灵去感受和感悟等。殊不知,这其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体验。学生之所以会有所思辨、感受和感悟,其根本性前提就是用心深讀和体验。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讲,就阅读课文而言,没有深入、用心的体验,就不可能有什么高质量的思辨、感受和感悟等。高中学生阅读活动中的体验一般有两种,即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所谓生活体验,就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充分调动个人的经历、阅历、思想和认识等,进而把这种生活体验融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中去,借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感受、理解和认识的深度。某种程度上讲,阅读其实就是读自己,就是读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者说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阅读。因此,我们还可以这么讲,生活经验越丰富,阅读的感受、理解和认识也就越丰富而深刻。由此可见,在课堂教读中,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课文生活和作者生活,用生命和心灵与课文和作者深度对话,并在这样的对话中深度体验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等。毋庸多言,这种用生命和心灵与课文和作者深度对接、高度相融的体验,显然是必须要以学生心灵的宁静为前提的。比如,学生要想深刻体验玛蒂尔德的心灵世界,就必须得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到玛蒂尔德的心灵世界和当时法国的社会生活中去,宁静、深入地体验、感受和思辨,进而深刻而全面地把握玛蒂尔德这个文学形象。否则,学生很可能就仅仅停留在“虚荣心害了玛蒂尔德”这浅表的认识上,而看不到造成虚荣悲剧的社会因素,更看不到玛蒂尔德诚信、勇敢、勤劳、乐观等积极人生态度的一面。所谓情感体验,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自己的心灵和生命充分体验课文所蕴涵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既是学生与课文、作者的情感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也是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最佳形式。如让学生用心、深入、反复地阅读(或诵读)杜甫的《春望》,他们就会被诗中所描写的百姓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的悲惨情景深深感染,也会对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不过,笔者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必须通过宁静的心灵来进行并最终完成。

三、 宁静地品味

美文的语言是需要心灵宁静地进行品味的,不如此就难以“嚼”出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一般而言,要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1. 心灵宁静地在语境中品味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语言的运用都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关键要看字词或语句是否最适合当下的语言环境。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较强的文字敏感力,一定要能够从课文的一字一词出发,教学生把关键字词或语句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咀嚼,把课文的语言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从而使他们洞幽烛隐,见微知著,把握精髓,深刻领会词语的内涵和作者的匠心。如“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这两句诗中的“语”字,实际上远没有“音”或“声”字更符合琵琶的自然属性,但作者白居易却偏偏不用。这不是因为作者不知道“音”或“声”用起来更符合琵琶的自然属性,而是听了琵琶女的自诉后,作者那颗心与琵琶女贴得更近了,更能听懂琵琶女的心音了(指琵琶声)。为此,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心灵宁静地读进去,真正走进诗的语境,深入作者和琵琶女的内心世界,进而悉心地品味出这个“语”字的妙处。

2. 心灵宁静地在比较中品味

不同的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其语言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其表达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教师就是要善于利用变式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心灵宁静地去揣摩、品味,以达到品深嚼透的阅读效果。比如,朱自清散文《春》中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几句,若改成“春天像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的小姑娘”一句,从信息角度看,应该是无差异的,但若从句式的表达效果来看,则有天壤之别。课文中的原句,将长句截成短句,节奏变得更加明快了,与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喜悦、热爱、奔放的情感是很吻合的;如果写成一个长句,尽管语意上没有什么差异,但那种热烈、奔放劲儿则荡然无存了。目前的语文课堂已很少能见得到这种心灵宁静、深入到位的变式比较的品味了,这应该是语文教学“变味儿”的一种表现。特别要强调的是,如果教师总是认为这样的语言“一看就懂”,不肯指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并心灵宁静、恰到好处地进行这种变式比较的品味,而总是领着学生浮于表面,轻松热闹地读读、看看,那么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看似寻常的关键词句就很可能永远视而不见了,因而也就不可能深透地悟得语言运用的真谛了。须强调一点,与品味字词一样,这都是带有普遍意义品味词句的方法,心灵浮躁者是不易悟得的。

3. 心灵宁静地在联想中品味

心灵宁静地在联想中品味,就是让学生借助联想把眼前读到的语言文字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进而加深对作者笔下的情景、意境的体验,以加深对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等。这种品味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玩味语言的乐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语的内涵,进而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韩少功的散文《我心归去》中有段话: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这段话中的“法语法语法语”、“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等词句很特别,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归乡心切、孤寂无聊、简直要发疯的心灵世界。要想更深刻地体验、感受这种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仅凭语境和比较品味还不够,还需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相类似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再现类似的生活情境,以自心比作者之心。比如,可引导学生联想自己非常想家或空虚无聊时的生活体验。通过调动学生这些方面的积累,他们就会更真切而深刻地体验、感受和理解作者那种“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的思归之心,从而真正领悟作者如此造句的妙处。

四、 宁静地感动

有人曾很诗意地描述:感动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在课文教读过程中,语文教师就是要让学生从课文的丰富语义中扫描出鲜活的思想,碰撞出智慧和理性的火花,咀嚼出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而产生属于自己的真心感动。那么,语文教师究竟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一者,教师要善于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内涵,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课文的感动因素,并把这些感动因素内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后创设出有利于激发学生感动的教学环境。二者,教师要善于创设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把握贯穿课文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三者,教师要善于在深入挖掘文本感情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感动学生的因素。一般而言,文学类课文总会有一两处感人至深的佳境,教師一定要准确把握动情点,注意抓住表现情感差异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玩味,产生发自内心的感动。四者,教师要密切关注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中所产生的群情感因素,让这样的感动在师生的互动交流得到尽情地发挥,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里需补充强调一点,这种感动常常是心灵深处的震动甚至震撼,绝不可能是躁动和喧闹的。换句话讲,浮躁而喧闹的现场讨论、合作探究,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心灵深处的感动的。

五、 宁静地思辨

对于读书,思辨自始至终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或者说,引导学生深入思辨是高效语文课堂的一个显著标志。指导学生在体验、感受、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辨、再思辨,才有可能使他们获得更深刻、全面的阅读效果。比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过去的批评作品多在强调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虚伪。但如果深读课文,积极思辨,我们就不难发现小说中的人物都很虚荣,无论是佛来思节夫人还是马车夫都如此。这样一来,我们不会只是简单地责怪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虚荣,而是会发现虚荣是小说所描写的法国那个时代的人物的共性。再深入思辨,我们还会发现玛蒂尔德身上的善良、诚信、勇敢、勤劳和坚韧等优秀品质。再如,读小说《祝福》,我们过去看到的多是批判封建礼教如何迫害人,但若深入作者、深读小说,我们还可以这么认为,这部作品其实也在表现鲁迅先生的一贯主张:这是一个无爱的人间。作者是在审丑,是在呼唤一个有人性、有温情、有爱的世界。还有《雷雨》中的周朴园,我们若用思辨的眼光,从人性的角度来深入思辨,就会真切地看到这个人物身上实在、可爱又可怜的一面。关键是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探疑和析疑,要善于创设这样的条件和气氛,指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心灵宁静、不断深入地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和推理。我们现在所搞的现场讨论、合作探究之所以备受非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心灵宁静的深入思辨做基础,是在自欺欺人地搞形式主义。

六、 宁静地整理

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整理的东西实在很多,一般有基础知识、课堂笔记、课堂练习、问题探究、学习方法等。基础知识包括生字生词、修辞知识、写作背景等;课堂笔记包括段落大意、思想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写作特色等;课堂练习包括练习题的重难点、解题误区、解题规律和方法、解题后的感悟等;问题探究包括课文何以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原由、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课文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等;学习方法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出来的有效学习方法以及他们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感悟和认识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适时抓住每一个有利环节,指导学生心灵宁静地认真整理,直至养成自主适时整理的好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文”,更有益于他们在整理过程中“立好人”。现在的语文课堂多是闹闹哄哄,已经很难看到那种宁静的、实打实的、硬磕硬的整理训练了,这无疑对学生的“学文”和“立人”都是非常有害的。

宁静的乡村作文 第5篇

那段在城市闯荡的日子里,幼稚的我以为凭借着学历,吃苦耐闹的精神能打出一片天地,然后衣锦还乡。可是繁华的花花世界里却根本找不到我的位置,每天奔波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中心,一次次简历投送在各个单位,得到的却是婉转的.拒绝和渺无音讯的等待。,失望落寞陪伴我度过一个个黑夜,痛苦如针一样扎在心中折磨着我难以入睡。回想曾经的豪情万丈,雄心勃勃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下。

“回家吧,你妈很想你”手机传来父亲低沉的话语。是呀,回去吧,很久没回家了,父母兄妹你们还好吗?秋天到了父亲该收麦子了,我应该回去帮帮他。终于我鼓起勇气,背着沉重的行囊回到了家乡。走在家乡的道路上,泥土的芬芳,蔚蓝的天空,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田坎上辛劳的乡民,拖拉机载着满满的麦穗从身边缓缓驶过,熟悉而又久别的画面进入我的眼帘,家乡还是老样子,也许只有故乡才能容纳我这个落魄的人。

“回来了,你爹在田里忙着呢!“一位邻居热情的打着招呼,我赶忙扛着背包跑到自家的田地里,看到父亲正弯着腰在烈日炎炎之下熟练的收割着麦子,不时用脖子上油腻破旧的毛巾擦拭着脸上流出的滚滚汗水。

“爸!”我叫了一声,父亲应声的抬起头来。“老幺回来啦!”父亲看到我很激动,黝黑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皱纹,草帽下夹杂着稀疏的白发,父亲他又老了很多。

“快回家吧,你妈饭都做好了,有你爱吃的。”

“咱们一块儿回吧。”

“我还有活,快好了,快回吧。”父亲催促着我。

我扔下背上的行李,跑上前干起活了,“爸,我帮你。”

父亲见状沉默不语和我一起干了起来。我们割得很快,不知怎的我忘记了路途中个疲劳感到浑身是力气,田里的麦子快割得差不多了,而父亲一直则低着头显得非常失落。到了九江麦秆装上拖拉机时,父亲终于开口了。

宁静的作文 第6篇

我喜欢夜,喜欢在夜里放飞思绪。让它摆脱万有引力的束缚,飞出地球、飞出银河、飞向外太空,在遥远的那一头,寻觅到属于它的那个知音。它会将快乐的无线电波,源源不断的发送给我,让我不再寂寞,而拥有快乐。

夜间的我,不再那么善于言表,而习惯于独自一个人的沉默。对着星空静静地诉说白昼里的一切,赶走心中的彷徨、惊恐与不安,让内心深处充满欢笑。

我喜欢在夜里避开喧嚣、避开嬉闹。在内心那一片无声的世界里,静静的等待、静静的幻想。面对星空,漫天的思考、不尽的回忆,在心灵的天际无边的游走。

总喜欢在夜里安静下来,寂静的思考、寂静的沉默。独自一个人面对那璀璨的星空发呆,而灵魂早以腾空而起,仿佛是一个拥有翅膀的精灵,在空中自由的翱翔,没有羁绊、没有阻拦。脑中那些原本属于白昼的记忆,在一瞬 之间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属于夜的静默与祥和。

有时,会独自一个人来到寂静的河边。放眼望去,星光、灯光,点点滴滴,交织在一起。原本,漆黑一片的夜空,因为有了它们,而明朗了几分。偶尔会发现,有几艘采沙船在不远处的河边作业:有些忙碌,却是那样的随心所欲、那么的有条不紊。船上的灯光虽然明亮,但不是那么耀眼,并未打破黑夜的宁静。偶尔,会有那么几个零星的雨点飘入眼球,一阵清凉传遍全身,让那几分朦胧的睡意,在一瞬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时,我会伴着点点的星光来到铁路上,沿着那长长的铁道慢慢的向前游走。眼前无限延伸的双轨,仿佛没有了尽头,或许下一个终点,就在那遥不可及的天边······走累了,便坐到轨道边儿的石基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在灯下拖得很长,让我原本有些紧张的心,平静了下来。偶尔,会有列车从身旁飞驰而过,一阵微风顺势而起,将原本整齐的衣角吹乱。一种奇妙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似乎会被吞噬一般。有些夸张、有些恐怖,但却是那样的真实。车轮与双轨摩擦时的轰隆作响、加上汽笛的轰鸣,不时在耳边回响。心跳在一瞬之间有了加速度,不经意的加快了自己的脚步。沿着铁路,继续向前游走······

宁静的作文 第7篇

晚夜的天空,没有一颗星星,虽然如此,但却少不了高雅。站在阳台上,往高处望,一丝云彩被微风吹的飘扬四方时,一轮明月正在慢慢升起。那仿佛是给迷路的孩子点的灯,让他回去找妈妈。

在一栋栋高楼大厦的遮盖下,一根不知是什么颜色的羽毛,静静的落了下来。“啪——”虽然这声音是那么的微小,但因为静,所以我听见了。紧接着,一片鲜红的落叶静静的,静静的,伴着羽毛慢慢落下。“啪——”虽然这声音是如此的微小,但因为有心,所以我听见了。

这时,一架飞机掠过天空,打破了夜的寂静,飞机尾后的云也一卷一卷的飞舞着。“呼——”又一阵风吹过,可这并不是原来的微风,而是一阵冷冰冰的凉风。这是在提醒未睡的鸟儿,别晚了,误了明儿的早班。

“叮咚——”这不是小河的声音,这是水龙头的水管滴水的声音。请你用心去聆听,那是一种无比美的感觉,也是一种视觉与听觉的感悟。虽然这只是片刻。

观察,那栋公寓的灯还有开着的。斜着,多想一串美丽的音符呀!这时,有一个灯关上了,但是另一个灯又开了,难道是换了一个谱子吗?就这样保持着、保持着······

稀稀疏疏的树就如同稀稀疏疏的头发,用梳子梳是这个样,用梳子再梳一次又是一个样。你瞧,难道不是吗?风儿就是它的梳子,梳抚着它那稀疏的头发。

宁静的晚钟 第8篇

飞来宁静的翅膀

有家的人请回你们的家

没家的人请走进那夕阳

晚钟敲响从夕阳的眼中

流出宁静的凄凉

爱我的人请过来一起唱

恨我的人请躲开那月光

晚钟敲响从新月的梦里

落下宁静的忧伤

生者依旧习惯地擦去泪水

逝者已矣请返回你们的天堂

晚钟敲响从天堂上面

传来星空的回荡

醒来的人, 请守好你们的梦想

沉睡的人, 请把一切遗忘

(洛兵《晚钟》)

钟声, 总给人悠远、静谧、深邃、时光流逝之感。在我还不长的人生经历中, 我就时常感到过这种时光的催促, ———在某个黄昏, 在某个季节的末梢, 在一年将逝的时日, 也包括钟声敲响的时候, 深感时光匆匆, 一个人静静的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审视自己的过去。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过这样一个时刻。

这是一首抒情短诗。“晚钟”既是诗歌的题目, 也是诗歌一个最主要的意象。作为客观形象与诗人主观心态的统一体, 作者也许无意于对时光的感慨, 但晚钟传达出来的这样一些意义无疑是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基础:———悠远、宁静、忧伤和沉思。因为晚钟响起不仅意味着一天辛勤工作的结束, 也意味着一个人可以静下来进入遥远的思绪, 同时, 晚钟的回荡, 更衬托出大地的安谧与心灵的宁静。

“晚钟敲响从城市那边/飞来宁静的翅膀/有家的人请回你们的家/没家的人请走进那夕阳”。———这是诗歌的第一节。因为晚钟, 城市有着一对宁静的翅膀, 对于劳累一天的人来说, 也许这是他们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 但诗人却以悲悯之心投向那些仍在命运中奔波的人。———“没家的人请走进那夕阳”。———在这座城市, 没家的是哪些人呢?是那些匆匆而过的旅人、浪子还是那些来这座城市谋生而无以为家的人?夕阳能温暖他们凄凉的心吗?巴赫有一句话叫“贫穷而倾听着风声也是好的”, 诗人的心是柔软的, 这里其实是借夕阳慰藉那些远离故乡在外漂泊的人。“晚钟”声中飞来的“宁静的翅膀”则是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一个引发点。

“晚钟敲响从夕阳的眼中/流出宁静的凄凉/爱我的人请过来一起唱/恨我的人请躲开那月光”。这是诗歌的第二节, 也是全诗中情感抒发比较独特的一节, 因为它同时有爱憎两种绝然相反的感情。但独特归独特, 其情感的基调仍然是优美的。实际上诗人是在宁静中梳理自己的感情。在诗人心中, 因为这宁静中的自我审视, 爱恨不再是纠结的。爱“我”的人在一起歌唱, 难道恨“我”的人不配享受明月的清辉?一个“躲”字的在这里非常有意味, ———他请“恨”他的人躲开这月光, 不仅富有童趣而且显得胸襟的宽容、豁达。如果说第一节是对黄昏中行人的深切关怀, 那么这一节就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抒发。

“晚钟敲响从新月的梦里/落下宁静的忧伤/生者依旧习惯地擦去泪水/逝者已矣请返回你们的天堂。”第三节仍然是从晚钟声中所生发的感慨, 不同前二节的是, 诗人笔触又转向了生与死的思考。———“生者依旧习惯地擦去泪水/逝者已矣请返回你们的天堂”。———生存是艰难的, “习惯”一词无疑是对生存艰难的最好诠释。而“逝者”是不是说明死亡对苦难人生的解脱?当一座虚拟的天堂来到诗人忧伤的心中, 诗人看到的是不是生者对命运的感伤和对死者深沉的缅怀?也许这其中蕴含得更多的是诗人的一种无奈或者宿命, 但从这个“新月的梦里/落下的宁静的忧伤”却能使我们更加旷达地返观我们自身。

“晚钟敲响从天堂上面/传来星空的回荡/醒来的人, 请守好你们的梦想/沉睡的人, 请把一切遗忘”。———这是第四节也是全诗的最后一节。在梦想与现实之间, 诗人祈愿那些醒来的人守好梦想, 希望那些沉睡的人把一切遗忘, 这梦想也许就是我们心中的“理想”, 那一切也许就是人生的现实, 是不是每个沉睡的人都能暂时忘掉苦难的现实, 每个醒着的人心中仍有着“梦想”呢?这是诗人的沉思, 也是诗人留给我们的思考。晚钟敲动一个宁静的黄昏, 也敲动这时光给予我们每个人的无法回避也难以改变的梦想与现实。

不可或缺的宁静作文 第9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寂静安然。如果可以,请让我预支一段如莲的时光,哪怕将来有一天加倍偿还。这个雨季会在何时停歇,无从知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

请你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也是近些年流行的一种作文考查方式,即一段材料加上“三自”(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要求。首先要从所给材料入手,读懂材料的含义,明白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即“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寂静安然”。其次,在此基础上,考生还要结合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来挖掘材料中的深层含义,如“坚守精神家园”、“感受诗意的生活”、“消除杂念,心如静水”、“清除欲望”、“生活不能浮躁”等等。如此,观点便具有启发性,文章也就有了深度和广度。准此,便可以有以下诸多立意:

(1)真正的宁静,在于内心。在物欲横流、心态迷茫的现代人群中,要保持真正的宁静,只有内心安宁。而要想内心安宁,便应该回归古朴淡泊、宁静致远的诗意生活状态,即“在心中修篱种菊”。只要人们不汲汲于名利富贵,保持恬淡宁静,心中诗意充盈,便可以免去许多烦恼,人生也就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2)消除杂念,感受诗意生活。身处闹市,空气污浊,车流喧闹,令人烦恼不堪。许多高明的隐者虽埋首于市井之中,却过着一种诗意的生活,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大隐隐于市”吧。他们虽身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琐事中,但是却能够消除杂念,让思想灵魂超越时间和空间,思索历史传递的讯息,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走向,在生活平台上演绎着自我,折射人类精神中的智慧与理性之光。

(3)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在这个灰尘太多的世界里麻木得太久了,我们需要给自己找一方精神的田园,让心灵在这里踱步。心无累,应该回到大自然中,让诗意冲刷尘世的污垢。不妨去乡村原野漫步,看看低头沉思的嘉禾、麦穗,呼吸自然的洁净气息,稍稍调息静心,抚慰浮华的精神;时常与古人对话,与书为邻共舞,过着一种平和淡然的生活,做到“诗意的栖居”。

【佳作示例】

过滤心灵

涂丽群

如果说物质的脂肪臃肿着我们的身体,那精神的脂肪就会锈蚀我们的灵魂。

——题记

走在大街上,时常可以看到有关减肥瘦身的广告。确实,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有必要清除身体中过多的脂肪。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个喧嚣的文化迷乱的时代,人们的内心没有真正的平静,有的只是杂念和欲望。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样面临着诸多困惑和痛苦。

金钱是许多人向往追求的。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了钱,就会得到想要的一切,就会非常幸福。真的是这样吗?《项链》一文中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由于渴望过上奢侈的生活而导致十年青春的流逝。《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专横冷酷,吝啬贪婪,不仅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断送女儿一生的幸福,而且他自己也最终被金钱毁了。对金钱的过分追求也像人们身上的精神脂肪一样,它会使人们的灵魂变色。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随之改变,追求也随之发生变化。20年前,冬日街头看到女孩的纤纤玉腿,人们既惊且羡;而现在,北风呼啸中,丝袜皮裙者几步便可见一人。有一阵流行男人留长发,据说是学外国的嬉皮士行头;女人也留起板刷头,显示“男女平等”。后来又刮起染发风,一时间,“红头苍蝇”、“黄毛丫头”满街跑,“红男绿女”满天飞。前几年,“肚兜装”居然风靡一时。这些时尚的诱惑,说到底还是追求时尚的人们为了表现自己的虚荣心,满足自己的欲望所致啊!

近来,追星又成为一种新时尚,而且愈演愈烈。无数男孩女孩,追星几近疯狂,念头是多么地执著:墙上贴着偶像,兜里揣着偶像,心里想着偶像。这些人手里拿着爹妈的辛苦钱买来MP3、MP4,天天听着偶像的歌,看偶像出演的电视剧,每天谈论的也是各自偶像的最新消息。还有这样的极端的例子:据说辽宁省一位中学生,疯狂追星,近乎痴迷,但是家境贫穷,根本无力支持他追星的愿望,他竟然离家出走,最后在浙江温州火车站自杀身亡……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深思的问题。一个如花少年,就因为追星而过早凋零了,真是令人痛心。可见,各种各样的精神的脂肪对我们的毒害有多深,它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污染着我们的心灵,锈蚀着我们的灵魂啊!

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要用理智的信念,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来过滤我们的心灵,来消除人们执著的念头,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合格的新世纪的主人。

[点评]“过滤心灵”,这个提法很妙。本文写了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追求金钱和虚荣,幼稚的追星行为。这些现象令人深思,正如本文所写,“它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污染着我们的心灵,锈蚀着我们的灵魂”,这就是我们的“精神脂肪”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内心的浮躁、执著的念头、不切实际的欲望所致啊!那怎么办呢?文章结尾给出了如何“过滤心灵”的方案——“用理智的信念,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来过滤我们的心灵”。本文分析透彻,论证深入,观点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勿荒我心

陈子真

心灵是一方沃土,种植阳光,它便能生长出明媚;播撒信心,它就能生长成希望。然而英国有谚语如是说:“没有一座花园里不长杂草。”同样,如果荒置了心灵的花园,杂草定会蔓生,甚至会和庄稼争夺土地、阳光和雨露。

于是,“勿荒我心”的呼吁应运而生。

勿荒我心,需要的是凛然的浩气和不屈的脊梁。

宁静的夏天作文 第10篇

宁静的夏天

美丽的春姑娘刚迈出轻盈的脚步,夏天姐姐就进入地球的入口。你瞧,村北的湖面上垂着几根柳枝,好象是柳树姑娘在洗头呢!

知了,知了……听听,这是谁的叫声?恩,被你猜来了,那确实是知了先生在显摆自己洪亮的声音。咦?怎么没看见蜜蜂啊?哦!肯定是跟春姑娘走了。

夏天啊!夏天!你宁静的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夏天啊!夏天!你那暗黄的颜色给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夏天啊!夏天!你是四季妈妈最内向的孩子。因为你安静,乖巧,并且惹人喜欢。

我爱夏天,爱她宁静无比,爱她美丽动人。

宁静的夏天

夏天的夜晚,晴朗的天空布满星星,犹如宝石闪闪发亮。我总爱躺在观看那诱人的星空。感受这宁静的时刻。

“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心里头有些思念,思念着你的脸,我可以假装看不见,也可以偷偷的想念……”夏日是宁静的吗?是的,我觉得夏天在我的眼中是美丽的、宁静的。

在夏日的`早晨,我和我的伙伴们上了附近的山顶,刚刚登上山顶的我:就被一阵扑鼻的芳香所吸引。我仔细寻找芳香的来源,哦,是葵花。放眼望去看着葵花顶着一个个灿烂的笑脸,阳光柔和的抱住了它,我向夏日大声的说:“我爱夏日里的葵花,我更爱美丽的夏天。”

穿过一片向日葵,我们会在附近的大槐树下的石凳上,抬头看天空,蔚蓝的天空把我们迷住了,就像一面明镜,没有一点污点;而天空中的白云给蓝天添加了几分神秘。这时我不由赞叹道:“天空真美,夏天真美。”

时间稍纵即逝。夜幕开始降临了,我和我的家人一同在院子里看电视,爷爷坐在他的摇椅上,拿着扇子摇呀摇,他是多么的慈祥呀;我的奶奶正在厨房切着又大又甜的西瓜;妈妈和爸爸坐在我家槐树的石凳上,正目不转睛的看电视,爸爸妈妈可是电视迷哦!而我呢,正坐在镜前思考明天穿什么呢。你们可别笑,女孩子家嘛,哪里不臭美呢。

宁静的夏天作文 第11篇

有着萤火虫的闪烁,

也有着虫鸣的辽阔,

远远近近,处处都有。

天空的一轮明月,

似乎让虫鸣更动听,

似乎让萤火虫更有美丽,

像把沉睡的花儿唤醒。

我在院子里乘凉,

手里拿着月光,

静静的看圆月,

静静的听虫鸣。

星星看着我,

看似一只小黄虫,

正忽闪着大眼睛,

静静的站在那儿。

一只小鸟飞来,

我把月光送给了它,

它的脸上便永远,

宁静的盛夏作文 第12篇

宁静的夏日,我又想起了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她是一个单纯而自在,欢快又简单的乡村。

少了些城市的繁华与喧嚣,缺了点海滨的湿意与朦胧,也没有江南的丝丝氤云缭绕。

在沸腾结束后,展现宁静与和谐的委婉,或许它鲜为人知,平凡而又单调,仅仅是偌大世界的一角,可我依然是那么眷念着她。

碎阳编织的碎片时光散落在盛夏的傍晚,蝉鸣谱奏着柳叶眉尖的孜孜疲倦,太阳的弧度依旧唯美地东升西落,含蓄中贮藏着些许热烈。

夏风轻盈地缱绻在夕暮的树梢,征服世间的聒噪与不合,一切不眠浅浅,只剩与笔尖相触的摩。想要记录酷暑的烦躁,顺手划落,却跌在宣纸的苍茫。 蓝色的夜晚扑朔迷离,遥望夜空的闪烁繁星,扬扬点点的梧桐劲影,席卷盛夏满目的惝恍。夜光碎碎地撒了一地,饷随晚归的农民,卸下了一天的疲劳,静静的躺在午夜草地上,徜徉在梦的边际,苦筏朽戈,静静地追溯午夜精灵,粉蝶儿,紫蜻蜓,小龟蛙……尽情的跳跃,邂逅每一次的烦闷、怨尤。

晚饭过后,我们纷纷走出家门。坑坑洼洼的青石台上布满了青藓,散漫潮湿的气息,捕捉幽晚的阴柔。古老的土墙上,弥漫着泥土的.生息,夹杂着清新的花香迎面,淡淡的一缕,却紧紧地萦绕在我们的心怀。时间适值,我们怀着激动的忐忑心情,迈出家门,在微弱灯光的轻耀下,我们找寻蝉蛹儿。粗糙的树木上爬满了蝉蛹,相望,脸上溢满开心的漫溢笑容。我们在崎岖的乡路上欢快的蹦跳,继续逮捕我们心中的每一次闪烁,每一次的捕捉,都会给我们每一次的甘甜幸福。

步履蹒跚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出来,倚在竹篓椅上,手中硕大的蒲扇在吱呀吱呀的歌唱,慈祥的目光和月的影、路的痕光之交结在一起,幻成梦的翅膀飞翔在金色的荡漾年华。

三三两两的人群渐渐聚拢在一起,在偌大的树影下,闲谈开来,不论内容,也不想用词精炼与否,只要人们有兴趣,总会时不时插上一两句,爆笑声、唏嘘声、研论声便不断扩散,从村的东头飘到西头。

夜深了,鸣蝉也开始疲倦,无力再奏起那清凉的月曲,田地里的蛙声也变得喑哑,劳累一天的人们,带着笑靥倾入梦乡的一切的一切,在夜的帷幔中慢慢隐藏,匿迹随风。这时,风儿会伴随着星星的呢喃轻轻摇动在仲夜的摇篮里,摇动在乡下的心情里。

没有曲折的故事,没有回馈的小说,月色插在小村的梦上。

飞舞的瓢虫,像一位称职的导游,深受水稻的思念。季节用新鲜的乳汁,喂养着四月的生命,奉献着成熟。

布谷声声。穿越催熟的山坡,栽满芬芳的记忆。

这,就是我的家乡;

这,就是我的乡村;

这,就是让我梦回萦绕的地方。

上一篇:圆的周长课堂实录下一篇:笔记本cpu温度过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