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教案

2024-06-04

社会学研究方法教案(精选6篇)

社会学研究方法教案 第1篇

第2章选择研究课题(4学时)

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一、研究问题的概念

所谓“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 or research problem),指的是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研究主题”(research subject or research topic)。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显得相对宽泛,也更有一般性。一般来说,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到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社会生活包括众多的层次和方面,构成众多不同的领域。在每个方面或领域中,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研究问题。对于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说,它只能在众多的可能性面前进行选择。因为社会研究作为人们了解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既不是笼统的和无所不包的,也不是盲目的和漫无边际的,而是十分具体、明确、有针对性的。

社会研究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认识活动,会有层次深浅、质量高低等差别。所有这些差别的形成,虽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研究问题选择上的差别,却往往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之所以研究问题的选择能体现研究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在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既需要用到研究者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知识,又需要研究者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比较敏锐的洞察力、比较强的判断能力,同时,还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从选择到最终确立,正是上述几方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研究者在上述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或不足,都会在所选择和确立的问题上留下“痕迹”,都会直接影响到所选问题的水平和质量。

二、研究问题的来源

尽管在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中、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尚未解决的一般问题,但是,要从中选择出一个有着明显研究需要和较大研究价值的特定的问题,也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者来说,要选择一个有价值的、有新意的、可行的、并且适合个人情况的研究问题,并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但我们可以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所熟悉的生活经验,所面对的社会现实,所具有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对选择研究问题过程中的某些带规律性的方法和常见的选题途径的熟悉和了解。

社会研究的问题有哪些主要的来源?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或通过哪些途径去寻找一个合适的研究问题呢,答案是: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特定经历、各种文献资料是社会研究问题的最主要来源。

1.现实社会生活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启示我们: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是各种社会研究问

题最主要、最丰富和最经常的来源。各种可以作为研究问题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社会事件总是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之所以有时难于被我们发现,主要是由于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它们中间,对它们早已“司空见惯”,因此常常对它们“熟视无睹”的缘故。

2.个人经历

个人经历和经验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特定记录,也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感受的积累和沉淀。这种经历形成了人们观察各种事物、理解各种现象的基本视角和出发点。因此,对于以观察和了解社会现象为目的的社会研究来说,同样也离不开个人经历和经验的帮助。

我们每一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的某个特定的角落.所走过的也往往是一条特定的人生道路。不同的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不同、对社会生活的具体感受也不同。许多有价值的、有创造的、并且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正是从研究者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中,持别是从个人特定的生活环境、特定的生活感受中发现和发展起来的。

3.相关文献

可作为研究问题的想法、灵感和火花,常常可以从学术著作和教科书的内容中,从报刊杂志的文章和标题中,以及从学习笔记和谈话记录中采摘到。尤其是各种社会科学的报刊杂志,常常成为这种灵感、火花和想法的重要来源地。我们的许多研究问题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形成的。

有大量的社会科学期刊可供我们去发现和探索特定的研究问题。在目前国内最主要的社会科学期刊比如《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教育研究》、《青年研究》等等中,每年都会发表大量的与社会研究有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这些论文和研究报告代表着以前的和现在的研究者对社会世界各个方面的探索成果。这些专门的社会科学期刊常常是研究者寻找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之一。

第二节选题的标准

选择研究问题对于做好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选题的工作。为了选好题,选难题,必须明确进行选题时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几条标准来作为选择研究问题的依据。这几条标准是:(1)重要性;(2)创造性;

(3)可行性;(4)合适性。

一、重要性

重要性即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通俗地说,就是指一项研究问题所具有的用途或用处。我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研究问题,首先必须具有某种意义或价值,或者说,首先必须是“值得去做”的。当然,对于不同的研究问题来说,这种意义或价值会有大有小。同时,它既可以是理论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方面的,或者是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兼而有之的。在众多可供选择的研究问题面前,要思考或评价一项社会研究问题是否具有重要性,就等于

先问问自己;做这项研究问题有没有用处?有什么用处?有多大约用处?

二、创造性

创造性也可以称做创新性或独特性,它指的是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我们的每一项具体研究必须能够在某些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够为人们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规律提供新的东西,而不能总是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别人的研究,重提已有的结论。

三、可行性

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指研究者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去从事这项研究行不行得通。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性的研究问题,它所受到的主、客观限制往往也越多,这也就是说,它的可行性往往也越差。要进行或完成这样的研究常常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是完全不可能进行。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选择研究问题时,仅考虑的而两条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把可行性这条标准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一项不具备可行性的研究课题,无论其多么有价值,多么有新意,最多也只能是一项“伟大的空想”。

四、合适性

合适性则指的是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这种个人特点主要包括研究者对该研究问题的兴趣、研究者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研究者与所研究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问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等。合适性与可行性不同,可行性所解决的是研究的“可能性”问题,而合适性所涉及的则是研究的“最佳性”问题。

以上我们介绍了选择研究问题时人们通常采用的四条标准,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四条标准之间存在着某种层次上的联系: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而合适性则是在前三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这四条标准层层深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将一个理想的研究问题,从最初众多不成熟的想法、思路和问题雏形中,逐渐分离出来。

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一、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

所谓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这是选择研究问题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举例来说,像“我国社会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实际上并非研究问题,而是问题

领域或研究主题。不难发现,这个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可行性上比较欠缺。而造成这种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问题在内涵上过于宽泛,过于一般。你应该仔细问问自己:我究竟是想了解犯罪的类型、它的地区分布、它的形成原因、它的后果及影响.还是其他内容?

二、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

要使我们所希望研究的问题明确化,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作出努力: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使所研究的问题明确化,可以采取先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将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的问题的做法,通过不断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来达到这一目标。在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的过程中;文献回顾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陈述研究的问题也是使研究问题能够明确化的十分重要的一步。无经验的研究者常常意识不到问题的陈述所具有的重要性。这种重要件主要体现在它划定了与研究相关的资料范围。它使得研究者知道哪些资料必须考察,同时哪些资料可以放在一边。与此同时,这种陈述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研究者选择和确定研究方法。好的问题陈述具有下列两种特征:(1)所陈述的问题必须是在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内;(2)所陈述的问题既不能太宽泛,又不能太微不足道。

我们应该明白,在清楚、明确地定义研究问题之前,就匆匆忙忙地去收集资料,这种做法尽管是可行的,但却不是有效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在你所收集的资料中,许多是无用的,许多是错误的,许多又是残缺的。因此,每一个社会研究人员在具体从事一项社会研究课题时,应该养成首先将问题内涵明确化的好习惯。当我们运用上述知识,选择到一个有价值、有新意、切实可行、自己也很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同时,这一研究问题又经过了明确的界定和清楚的表述。那么,这项社会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整个社会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从一开始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社会学研究方法教案 第2篇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学习让心情变好的方法。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关心他人,培养幼儿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学习让心情变好的方法。

音乐磁带、课件。

师:刚才我们跟着音乐跳舞高兴吗?

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事情高兴。

师:刚才小朋友儿们唱歌跳舞高兴吗?那你还有哪一些高兴地事情呢?在幼儿回答时,要针对幼儿的回答挖掘幼儿的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小朋友还有这么多高兴的时候,可真好!

那你们有没有不高兴的事情呢?当遇到这些不高兴的时候你是怎样让自己变得高兴地呢?教师小结:原来有那么多的方法让自己高兴,你们可真棒,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方法,在以后你们不高兴的时候可以试一下别人的方法,好不好?

2、让幼儿尝试说一说当别人不高兴时我们有什么方法让别人高兴!

教师:孩子们有那么多方法让自己变得高兴,那当别人不高兴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别人高兴呢?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我们认真看一看,动动脑筋想一想帮助他们便高兴好不好?教师出示课件一:两个小朋友吵架?

让幼儿观察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高兴不高兴?这样做对不对?你有什么方法让他们变得高兴起来?

教师小结:小朋友想的真好,想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像他们一样,我们要相互团结,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现在我们再看看下面的图片:

和幼儿一起看课件:夫妻吵架让幼儿观察,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吵过架?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不吵架呢?

教师小结: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吵架有很多原因,不过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不听话,所以我们在家的时候要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那样我们的爸爸妈妈就会很高兴不会吵架的。

出示课件图片:孤独的老奶奶让幼儿观察老奶奶有吃的有穿的为什么还不高兴呢?假如这是你自己的奶奶你会怎样让他变高兴。

教师小结:奶奶年纪大了,自己在家很孤单,我们要抽时间去看望他们,他们就会很高兴的。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地震后的孩子在这服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川县的一次地震,那里的小朋友没有了家没有了学校,没有了吃的食物和穿的衣服,有的小朋友还受了伤,有的小朋友还没有了爸爸妈妈,你觉得她的心情会怎样?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小朋友想的真好,就在发生地震后不久就有很多很多的和小朋友一样的好心人对他们进行了帮助,他们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有重新回到了学校,现在生活的很幸福。

3、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生活中有没有被帮助过?有没有帮助过别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好心人,他们都在帮助别人,我们一块来看看看。教师出示课件让幼儿看看说说。

小朋友想一想,平时有没有帮助过你?被被人帮助过以后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怎样帮助别人的?帮助了别人以后自己高兴吗?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助人为乐的好心人,我们也要做主人为了的好孩子,因为帮助了别人能让别人高兴,也能使自己高兴对不对?

结束部分结束部分: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让心情变好的方法,现在的我们是不是很高兴?高兴了我们会干什么?师:那你们做自己高兴地事情去吧?愿意跳舞的孩子我们大家一起来跳舞吧!

利用欢快的音乐对幼儿的吸引力,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发展起来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针对这一理念,我在活动中设计了让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尝试说一说自己高兴地事情和如何让自己便高兴的方法。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尝试着想办法在别人不高兴的时候让别人高兴,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第三个环节,通过让幼儿看课件,培养幼儿相互团结,不能吵架的良好品质。教育幼儿在家的时候要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培养幼儿关爱老人的情感,在最后的图片中培养幼儿帮助别人的良好品德,懂得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从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

《纲要》中要求我们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阐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创设了第三个环节,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切身感受,并用心体会帮助别人带给别人带来的快乐,帮助别人后自己的快乐心情,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社会学研究方法教案 第3篇

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在于发现事物的本源, 还原事物的真实面貌。对于当代社会研究来说, 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前期定性研究 (焦点小组访谈、深度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 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定量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入户访问等) 。

当前的社会研究方法之所以能被广泛并长期得到应用, 是由于其内在功能的合理性及其科学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必然日益显现——从客观来讲, 诸如当前大量的入户调查研究已经无法确保做到其客观性和准确性, 从主观上来讲, 在研究过程中把假设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测量手段的过程中永远会夹杂主观因素。人与现实世界的认识永远存在着差距, 人的主观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但是在诸如焦点小组访谈这样的研究方法运用过程中, 人们头脑中经验性的判断永远与客观现实存在距离, 而且这种距离随着各种主观因素的融合而被无限放大。

由此看来, 无论从当代社会研究方法还原事物本身客观性、本质性的终极目的来看, 还是人的认识的有限性限制了研究方法的精确性, 还有研究设计者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判断的角度来看, 当前的社会研究需要拓展更多的一些方法, 特别是在数字时代, 网络的发展及Web2.0平台上个体无干预的各种行为体现, 为新媒体时代社会研究方法的演进和拓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拥有无限价值的“矿藏”。在这样一个原生态的环境下, 大量的原始数据累积而成供研究者挖掘研究, 于是我们提出“数据挖掘”这样一种社会研究方法的运用。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研究对象规律性之后, 我们又需要回到原始状态进行深度观察, 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原始输出, 走进研究对象与其一起生活、一起行动, 利用这种方法进一步还原观察对象的本来面目, 这正是我们之前在研究领域中时常被忽视的“人类学”社会研究方法。

于是这里我们提出对当代社会研究方法的演进与拓展——基于大量数据挖掘有用信息, 发现规律, 再回到原始状态运用“人类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观察, 用“数据挖掘”结合“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使调查和还原事物本源的过程成为一个尽量完整的、精确的过程。

二、数据挖掘研究方法

在历来的社会研究方法中我们始终相信, 通过语言能反映研究对象的思想、观念, 而通过当前行为能了解研究对象的现状并对其未来行为进行预测。数据挖掘的方法正是为这样的验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天然土壤”。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发表个人观点, 对事物进行评价的大型平台, 在这样一个“舒适”的平台之上, 人们无约束地自由发言, 留下了大量的数据沉淀。作为研究者可以通过特定的语义分析来挖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由于人们的语言是在完全无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 研究者通过选取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分析使有用的信息浮现出来,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数据挖掘方法避免了由于主观性造成的偏差, 使语言真正成为被调查者真实思想观念的反映。在通常的焦点小组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 当所有焦点访谈对象围坐在一起接受主持人的提问并逐一回答展开讨论时, 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规范性影响” (又称功利性影响, 指个人为了获得赞赏或避免惩罚而满足群体的期望) , 出于各种个人主观因素加之群体的影响因素, 使焦点小组访谈对象的谈话有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地成为与之思想和观念相左甚至完全相悖的语言描述。而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发言, 被调查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全放松警惕, 按照自己的想法发表个人言论, 评价相关事物, 这样一种原生态的数据为研究者的调查带来了必然的客观性、还原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 另外一个令人值得欣喜的应用是通过对个体的描述发现其行为现状并预测个体将来的行为。以对混合动力汽车潜在购买者的行为调查为例, 在通常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时, 我们通常拟定一些特定的题目供被调查者选择:

[第8题]未来三年内你是否考虑购买混合型动力车?

A.有B.无

调查结果显示, 有73%的被访者在未来三年内有购买打算。而作为对数据挖掘方法的应用, 我们登陆“汽车之家”论坛、“爱卡汽车论坛”、“上海汽车论坛”等几个网站, 进入论坛区寻找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评价、发帖, 通过文本发掘从而得出比“73%消费者三年之内打算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更生动的结论——我们发现, 有意购买混合动力汽车的潜在购买者大多是新近入职不久的职场新人, 与父母居住或是两口之家, 他们比较务实, 注重环保关注新能源, 还有部分人是打算拥有第二辆汽车, 于是选择购买混合动力性汽车。从文本中我们还可以发掘更多潜在购买者可能接受的价格区间以及对于售后的需求等等, 可以说这样一个例子把数据挖掘的特点及优势很好地呈现出来, 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使我们的调查向最真实和最原始的事实又迈进一步。

三、人类学研究方法

然而在挖掘有价值事实的基础上, 如何进一步整体把握行为的内在性?这里我们提出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加深度了解被调查者, 亲身走近他们与他们一起工作, 一起生活, 在无干预的情况下记录他们的日常活动, 用以了解所有他们思想价值以及行为产生背后的东西。以往的研究调查往往背弃这样的一种“人类学”调查方法, 研究者们认为太过细密的单一个体的观察往往因不具有代表性而难以保证结论的真实性和普遍性。然而, 对于当前数字时代下有了基于大量数据挖掘基础上的观察法应用, 使得这样的方法在深度理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上变得科学而有效。

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9世纪中叶形成, 作为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科学, 人类学提出利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事实, 深度观察记录。当前数字时代, 人类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能够再度兴起有其独特背景:一方面, 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调查中, 我们不能忽视事物的本质, 在永远的运动和变化中, 社会生活是递增的、渐进的, 而数字时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信息的庞杂性, 需要还原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 更重要的是, 数字时代技术的发展, 使利用多媒体影像、图片等技术记录变得更加容易。

人类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最为接近事物本原的调查方法, 在帮助理解数据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 很好地克服了“主观预设性”问题, 我们从田野调查方法中得到启示, 首先, 无干预的调查, 深入客观实际, 和其他定性、定量调查相比, 在参与观察前不对被观察事物进行预先断然的假定。其次, 对观察实时记录实时输出, 避免了研究者的诸多情感因素和价值观等对调查结果的主观影响, 最后进行原始输出, 可以说, 运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的整个过程, 都在试图克服“预设性”的问题上显得颇有优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TBWA公司合作开展的“上山下乡观中国”项目就是对人类学调查研究方法的一次成功的实践。参赛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走入中国各个城市 (重庆、天津、天水、景德镇等) , 活动以了解非一线城市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为主题深入观察当地的消费者, 同学们综合使用各种工具:深访、随同购物、问卷访问等, 尤其是运用人类学非介入式的研究方法。以第一届“上山下乡观中国”景德镇小组为例, 该小组同学回到家乡, 调查当地年轻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他们除了在问卷基础上了解当地年轻人“幸福指数”之外, 特别对一个当地年轻男生进行跟踪采访, 通过影像和旁白的方式记录其对“幸福”观念的认识, 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景德镇年轻人眼中的“幸福”。除此之外, 还有同学走入重庆, 调查当地年轻人对于“爱情”的价值观;走进天水, 记录当地年轻人对于“时尚”的看法。这种人类学的调查方法不是“复古”, 而是充分“还原”了被调查者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 找到一种更加接近事物本原的方法。

当前数字时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今天迫切需要一种思想:在大量数据挖掘方法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的方法深度观察, 尽量避免“预设性”、接近事物本原、还原事物本质, 从而达到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

摘要:对于当代社会研究来说, 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网络的发展及Web2.0平台上个体无干预的各种行为体现, 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主观预设性”的问题逐渐凸显, 因而需要对社会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演进与拓展, 本文即阐释在大量数据挖掘方法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的方法深度观察, 尽量避免“预设性”、接近事物本原、还原事物本质, 从而达到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数字时代,数据挖掘,人类学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Toward an Ethnographic Lingua Franca J.L.Jackson, 676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8 (2008) 664-678a2008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Askew, K. (2002) .Introduction.In K.Askew and R.Wilk (Eds.) , The anthropology of media:A reader (pp.1-14) .London:Blackwell

[3].Axel, B.K. (2006) .Anthropology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communication.Cultural Anthropology, 21, 354-384

[4].Coman, M. (2006) .Media anthropology:An overview.Retrieved August29, 2006, from, http://philbu.net/media-anthropology/coman_maoverview.pdf

[5].Ginsburg, F. (2005) .Media anthropology.In E.W.Rothenbuhler&M.Coman (Eds.) , Media anthropology (pp.17-25) .London:Sage

[6].Ginsburg, F., Abu-Lughod, L., &Larkin, B., Eds. (2002) .Media worlds:Anthropology on new terrain.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7].Nader, L. (1972) .Up the anthropologists:Perspectives gained from studying up.In D.Hymes (Ed.) , Reinventing anthropology (pp.284-311) .New York:Pantheon

[8].Spitulnik, D. (1993) .Anthropology and the mass media.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2, 293-315

舞蹈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第4篇

【关键词】 舞蹈社会学; 区域-群体;实践与过程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一、区域-群体的类型化界说

1.基于“民族舞”的反思

20世纪40年戴爱莲先生在重庆举办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上,把在少数民族地区收集整理的藏族、维吾尔族、彝族、苗族、羌族等数十个舞蹈作品搬上舞台,轰动了整个山城,在那个时代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也奠定了民族舞蹈在中国的地位,其后大型舞蹈史诗、各大舞蹈晚会中民族舞蹈的表演都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舞蹈学科内部来看,我国多民族共存的前提条件给舞蹈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每个民族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当然也就有各自独特的舞蹈艺术。我国有56个民族,其民族舞蹈也是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如蒙族舞蹈《奔腾》、傣族舞蹈《水》、朝鲜族舞蹈《残春》、藏族舞蹈《草原上的热巴》等,都被评为20世纪舞蹈经典。随着舞蹈学科成立自己的院校,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舞蹈教材。

在民族舞蹈的教学和创作中,保持一个民族原有的舞蹈风格和动作韵律是基础,也是衡量教学成果、评判作品价值的基本标准。一个民族的舞蹈风格特征是指该民族舞蹈在形式和内容上较之其他民族所具有的个性风格特征,如朝鲜族舞蹈横向曲、圆,纵向拧、倾的姿态;傣族舞蹈“三道弯”的体态与膝部屈伸的动律。这些动作形式被提取出来就成为该民族舞蹈的典型风格动作,被称之为“元素化”的过程。这些元素构成民族舞蹈教学与作品的基本组织,再通过变形与变奏来强化风格,这种民族风格被称之为民族舞蹈的“根”。在舞蹈学科体系内,风格化的规定性是创作与教学的必要前提,但是需要看到的是,这种风格化提炼是为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舞蹈,是在原有舞蹈形态基础上抽象的结果,更是艺术家的主动选择与提炼,而在这之上的教学组合和舞台作品则是提炼后的二次升华。这一过程既具有特定的时空背景,也充满了艺术家个人的主体意识。这时的民族舞蹈,无论是舞台作品还是教材成果,已经与提炼之前的舞蹈实践有了属性上的差别:从社会空间来看,前者由于专业艺术家的介入,已經注入了精英文化的因素,被包含在社会主流文化的行列中;而后者更多地承载和体现了一个地区或族群的当下的文化特征。

在舞蹈实践中,当我们称其为“××族”舞蹈时也就给它赋予了一种排他性,言外之意即是“体现了这个民族的舞蹈风格”。从民族学的视野来看,今天所称的民族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历史存在,它不仅包含单纯的认知问题,还是复杂的权利问题;从舞蹈学科的建构来看,课堂与舞台的民族舞蹈已然与其原初的形态与属性不在一个层面上。认识这一现象并非要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而是想以此提出一种舞蹈分类的向度——悬置民族属性,从社会存在的向度对其进行分类,具体地说是从区域-群体的界面来认识舞蹈属性、分析舞蹈现象。

民族与社会都是文化的集合体,是不同的分类体系,我国有56个民族,在56个民族分类之下还有很多亚族群或边缘族群,而在56个民族之上还有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对于这些边缘族群的研究若是带着固有的民族文化特点的概念,有些现象就会很难解释,对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来说,此时的“民族”内涵也远远超越了之前所指的意义。其实无论是56个民族的划分体系还是建构中华民族的目标,都是以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为目的,是在一定社会体系下的划分与建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民族学的研究中,今天还有很多边缘族群如白马人、僜人、摩梭人等存在民属争议。其实无论被称之为哪个民族,他们都是当下社会的一个具体存在,之所以其族属和称谓备受争议,除了由于文化本身具有的独特性以外,政治话语权利地位的诉求也是主要原因。因为“只有在一个群体和制度中,被授予一个名称、一个位置、一项功能,个体才有希望逃避存在的偶然性、有限性和最终的荒诞感。”[1]68然而若这一称谓仅限于民族这一种分类体系之下,很多现象将无法得到解释。同时,为了使自身符合这一分类的属性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主体实践者更是在尽其所能做出选择、改造或发明自己的文化属性的努力。

2.“区域-群体”的分析向度

区域—群体作为一种类型划分的界面,带来一种研究与分析的视角。区域是空间层面的界定,这里的空间既包含实际的地理空间,也包含隐性的社会空间。例如位于横断山脉、六江流域的藏彝走廊,它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是对一个特定的实地空间的划分,同时这一带从历史上来看由于远离中央政权,各种地方政权交替割据,一直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也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空间。更应该注意到的是,藏彝走廊还是在面对“尚未解决的民族识别问题”和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下提出的,虽然是一个特定的区域,但又在整体格局之下,由此可以说,区域的空间层面更包含了一种对整体的认知与观照。群体即是一定区域中的实践主体,每个人在社会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各种身份的人的集合形成各种群体。同一群体由于处于特定的社会条件并受其熏陶训练,遭受相似的经历,共享类似的无意识图示和集体情感。如果说空间具有某种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性质,群体则更加强调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舞蹈是人参与社会互动的实践方式,实践主体在不同划分单位的区域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身份,也享有不同的舞蹈实践。《奔腾》是20世纪舞蹈经典,也是今天蒙族舞的代表性剧目,它由著名编导家马跃创作,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表演。这部作品是公认的蒙族舞蹈经典剧目,但是在今天的蒙古人民的生活中是很难找到其原型的。这部作品的成功是编导在研读历史、有感于蒙古族音乐的基础上,其浪漫情感表达与迸发的结果,作品整体的精神面貌又与改革开放后社会欣欣向荣、各领域蓬勃发展的内在结构相吻合。从舞蹈的实践群体来看,编导与演员都是专业院团的舞蹈精英,他们并非真正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只是运用蒙古族的舞蹈的相关元素来体现其内心的想法。由此可以说,这部舞蹈经典作品其实是对蒙族舞蹈的建构与塑造,这种建构是在社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舞蹈学科向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的舞蹈实践。我们从实践群体的层面进行分析,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nlc202309051640

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下民族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而在舞蹈研究中由于忽视民族历时性发展与动态变化的过程,使民族逐渐成为了一种本质化、固定化的存在。舞蹈社会学的研究试图悬置“民族”的概念,以“区域—群体”为切入点探讨舞蹈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社会文化特征。区域既指地理空间也包括社会空间,群体强调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由此,舞蹈社会学的研究中既包含了以国家为单位的民族舞蹈文化,也包含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享有的民族舞蹈文化,还包含以行政地域界定的区域舞蹈文化,是对长期以来以民族为单位认识舞蹈文化的有益补充。社会由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联合起来,不仅是组织关系的集合,更是文化意义的集合,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形成了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社会文化是多元的,既包含以行政地域概念界定的国家文化,也包含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享有的民族文化;既有认同与弘扬国家文化的主流文化,也有在认同的基础上发展自我民族或集团文化的亚文化,甚至还有与主流文化相左或具有完全不同价值评判的“反文化”,各种文化并行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从区域—群体的角度分析舞蹈,既注重了舞蹈主体,也考虑到主体存在的社会空间,能对舞蹈体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社会文化提供理论支撑,为解释舞蹈现象、分析舞蹈实践、探讨舞蹈发展提供新的界面,带来新的思考。

二、实践与过程的方法论视角

1.认知范式的转换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science)是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的简称,指的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2]2“把科学作为认识世界的唯一维度,求真是其唯一目的哲学思潮称为科学主义。与其相对应的是人文主义,指的是以人的存在作为出发点,从人的信仰、道德、审美等维度来认识世界,解决科学主义不能解决的真、善、美等价值问题。”[3]44-51 19世纪的社会学家努力使社会知识科学化,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用量化的数据来研究社会。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即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他认为社会和生物体一样是个有机体,应当把社会纳入自然科学的轨道进行科学的分析。他按照物理学的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实证社会学概念。斯宾塞(1820-1903)与孔德一样,借用生物学的概念把社会比拟为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有机系统,提出“社会有机体论”,主张用实证科学的精神来研究社会历史。在以实证为出发点的思想基础上,涂尔干(1858-1917)提出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會事实,他认为社会事实是对个人施以外在的强制作用的行为方式,社会事实是普遍存在于该社会的,具有强制性、外在性、客观性和普遍性。涂尔干的研究真正实现了实证主义的理论主张,奠定了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地位。实证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和自然界是一致的,应该运用观察、测量等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重点寻找那些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外部的规律。这种理论范式延伸到艺术研究领域,则将艺术看作是一种可被观察的社会事实,对艺术进行客观、科学、理性的分析,注重探寻艺术的本质、规律、要素、特征等方面。实证主义(positivism),有时也被称为现代主义(modernism)、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逻辑经验主义(logical empiri-cism)、实用主义(operationalism)和客观主义(objectivism),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倾向。

人文主义的形成并非晚于科学主义,但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重新被关注,这与阐释人类学的提出与发展有很大关系。克利福德·格尔茨(1926-2006)是阐释人类学的代表,他的研究带来了对社会文化的重新认识,他提出文化是共享的情感观念与意义体系,人类学研究的重点是理解这一意义体系,只有通过“深描”才能达到“理解他人的理解”。格尔茨的理论来源之一是马克思·韦伯(1864-1920)的社会行为理论,韦伯提出社会现实从根本上讲是由人和他们有意义的社会行为构成的。韦伯否认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他认为自然科学探讨的是规律性、因果性的关系与法则,而人是有差异的,人的思想是自由的,并不遵循自然界的法则,不可能像自然科学家那样通过反复测验同一对象来验证结果,应当采用理解的方法,从内心理解去把握行为的意义。一般认为韦伯和齐美尔开启了解释主义范式,他们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关注社会行动者主体和主观性,反对在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中简单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主义也被称为实验主义(Experientialism)、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自然主义(naturalism)、人文主义(humanism)和后实证主义(post positivism)等。[3]44-51作为研究范式的两种取向,科学主义希望探究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追求研究对象的共性特征;人文主义则追求差异性、多样性,认为许多事物不是按照规律行事,主张探究对象在不同场景下的反应和人们应对不同场景的策略。人文主义延伸到艺术研究领域,则是强调艺术所蕴含的情感、观念和意义,关注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表现,更倾向于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和阐释艺术。

无论是客观主义的理性分析还是主观主义的理解和解释,也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客观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主观主义理解心智、情感、意义,但这些却也是在特有的客观条件下产生的。客观主义的危险,一是没有考虑这些客观规律的生成环境,二是忽略了实践主体的能动性;主观主义强调了行动者的能动性,但却无法解释个人能动创作过程本身得以产生的缘由及其所遵循的原则。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从相互对立转为相互渗透,社会学出现了一种“多元兼容”的态势。吉登斯(1938-)、哈贝马斯(1929-)、布迪厄(1930-2002)等一批社会科学理论家着力探讨迈向理论综合的道路,尝试社会科学研究的兼容理论取向,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吉登斯在《社会的建构——结构化理论大纲》中系统阐述了一种新的结构化理论,他反对后结构主义对客观主义的批评,也反对片面地用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原则去分析和观察社会。他超越二元对立,用结构二重性重新阐释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的关系,试图弥合一直以来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沟壑,其超越与弥合的关键即是提出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行动理论。哈贝马斯提出沟通行动理论,对社会过程中沟通行动、生活世界和系统三者的性质、控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综合理论。布迪厄建构的结构理论中将实践视为结构与行动之间辩证关系的产物,通过实践建立起主观与客观、结构与行动的关联。

nlc202309051640

2.关注实践与过程的舞蹈研究

我们能够看到在迈向理论综合的社会科学领域中,理论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聚焦在了实践(包括行动或行为)上。布迪厄认为客观结构独立于行动者的意识和意志,它们能引导和制约行动者的实践或他们的表象;社会科学的对象,既不是个体,也不是群体(作为),而是历史性行动分别在身体中和在事物中的这两种实现方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习性”与“场域”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双向的模糊关系,理解、联系和协调这种关系的就是实践。吉登斯认为原有的结构是行动的基础,人按照自己在行动中不断产生的新要求来调整行为规则和社会制度,行动是结构的前提,也是结构的结果。哈贝马斯提出交往行动模式,行动者从他们自己所理解的生活世界的视野中来实践,同时涉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可以说实践是客观与主观的结合,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是解释结构与能动的突破口,还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渗透的认识路径。实践并非被客观所决定,也不是自由意志的产物。社会行动者作为个人和身体,建构起社会现实,但行动者并没有建构那些他们在其建构活动中所运用的范畴(结构),实践是社会行动者对这些范畴的主观反应和能动应用。舞蹈即是社会行动者以身体动态的方式实现的一种艺术实践。

作为舞蹈这种以人体为媒介的身体语言表述,其身体动作背后既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也体现出社会群体的集体观念,这些虽然具有一定的本质规律与共性特征,但同时它们还是人们应对不同场景的策略性表达与反应,又都充满了场景化的灵活性和主体创造的能动性,因而很难被归纳到某一规律与共性中。这两种现象都存在于今天的舞蹈中,舞蹈研究需要从这两个向度上进行探讨。今天的舞蹈不仅是模仿的还是即兴的,不仅是表现的还是诉求的,不仅是非理性的也带有理性的因素,但无论怎样,舞蹈是实践的。由此,从实践的艺术理论观出发,能够将这两种研究向度更好地统合在一起,也能够加深对舞蹈的认识与研究。

舞蹈的发生、发展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已有的舞蹈研究中已經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如舞蹈生态学建立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上,把舞蹈置于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分析影响制约舞蹈的诸多因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环境与文化并非是单线性因果关系,并非所有文化特征都是适应环境的,人们怎样理解环境、如何通过与环境互动来发展自我越来越受到关注。由此,可以说,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舞蹈实践是与环境互动的过程,舞蹈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路径聚焦在实践上,同时这种实践是人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之所以强调实践过程而非结果,首先在于加入了时空要素,不同时空中的互动是不同的实践;其次在于对实践的认识中关注到了主体能动性,实践充满了场景的灵活性和个性的创造性,由此实践只是过程,而并非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结果。

舞蹈社会学将舞蹈看作人参与社会互动的一种实践活动,既关注实践的主体性,也关注主体实践的范畴(结构),将舞蹈作为人与社会互动的艺术实践,分析与阐述特定时空环境中实践的具体过程。由此,可以说实践、互动、过程是舞蹈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路径。

参考文献:

[1](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1.

[2](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李珩,译.张今,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章立明,曾益群,余翠娥.社会科学的新发展: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兼容与贯通[J].广西民族研究,2006(4).

项目来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舞蹈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M550639)。

社会学研究方法教案 第5篇

初一社会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

摘要: 以研究学会阅读、学会思考的学法指导,来探索初一社会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学会阅读能力,是从“借用竞赛、图片、地图、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组织互动教学,培养学生认读、解读能力”两个层面来形成。通过兴趣产生机制分析,“双主作用”对兴趣培养作用的理解,并结合日本的国土教学案例的实践来研究“借用竞赛、图片、地图、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观点。通过互动教学对培养学生认读、解读能力的意义分析,以及结合日本的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教学案例的实践来初探“组织互动教学,培养学生认读、解读能力”的观点。从而说明了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观点。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是以“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让学生学会质疑”和“营造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多采用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解惑能力”两个层面来形成。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认识,提出“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对学会质疑的作用,并运用《显著的季风气候》中的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的教学案例实践说明它的合理性。结合安全保证的教学环境理论对培养学生解惑能力情感的作用分析,以及用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教学案例来进一步证明;接着,通过对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理解及它们对培养学生解惑能力的影响分析,再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教学案例来佐证。从而由培养质疑能力、培养解惑能力等两个层面说明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观点。

关键词: 社会学科教学 学会阅读 学会思考

2000年,温州市社会学科中考率先实行开卷考试形式,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习惯,而不是光学会死记硬背,也不是“以读代答”、法需要发生质的变化,其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是社会学科适应开卷考试、适应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学习方法,它们贯穿于学生终身学习的过程之中。基于这种认识,进行了初一社会学科的学会阅读,学会思考的学习方法指导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学习之母。曾经有人统计,人生学习时间的90%都是用于阅读。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他各方面的学习会有重大的影响,一个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也应该是较强的。据心理学阅读能力理论表明,阅读并非生来就会,而是要经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在社会学科采用开卷考试以后,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与否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及发展的智力。

1.借用竞赛、图片、地图、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力量,它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地去思考、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那么他就积极地去思考、去攀登。在这过程中,他为了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就会积极地阅读各种各样的材料,从而培养了自己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是初一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双主作用是课堂的主线,主宰课堂中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只有科学地运用双主作用的关系,才能把握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机会。所以在初一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处理双主作用的关系,片、各种地图、精心选择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攀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兴趣。

日本的国土组成非常有特点,也容易绘制。于是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日本的疆域地图,然后请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黑板上进行简图绘制和填图比赛。尽管参加比赛的同学数目有限,但台下的每位同学都参与了整个认知过程,不停地加以点评,跃跃欲试。等比赛结束后,我们评出最佳画手,比赛获胜的同学有了很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没有获胜的同学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成功,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跃跃欲试唯恐轮不到自己的主动参与状态。可见,科学地运用双主作用关系,借用竞赛、图片、地图、阅读材料等教学手段,有利于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积极地去阅读、去思考、去攀登,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所以竞赛、图片、地图、阅读材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敲门砖。

2.组织互动教学,培养学生认读、解读能力。

认读是指学生的感性知识,形成背景知识。解读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背景知识来解释所读的内容,形成感性认识。认读、解读是学生阅读能力和技能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某一水平能力表现,认读是解读的前提和基础,解读是认读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们是阅读能力和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动教学指师生民主合作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会阅读能力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认读、解读的技能。组织互动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认读、解读的能力,使学生形成阅读方法和技能。

在初一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留足时间,让学生民主地、平等地参与到组织教学中,达到师生互动。一改由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为由教师提供精心设计的配合教材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随着互动活动的顺利进行,培养了学生的认读、解读的能力。例上日本的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时,第一步发现问题:日本的经济特征是什么?教师提供两组反映日本经济特征信息,以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日本经济特征为什么是这样?教师提供揭示问题材料,让学生通过讨论,探讨解决问题。第一步是通过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认读能力;第二步经过师生互动,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材料,培养了学生解读能力。学生在这种民主合作、共同参与的互动教学中,在教师积极地引导下参与了认读、解读,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会阅读知识,获取重要理论概念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在开卷考试情形下,简单地机械地死记硬背,照搬照抄已从根本上丧失了市场,更多地是出现一些情景材料题或开放性试题,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学生的思考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出发点,而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展现是学生思考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学生成熟思考的智慧结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质疑解惑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1.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让学生学会质疑。

质疑是思考的起点,只有有了疑问,才会有深入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这过程就是疑问、思考、探索发现、创新的过程。

初一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自己提出问题,而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唯恐耽误了课堂教学时间,从而丧失了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思考、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到“授人以渔”。其实,学习过程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求知欲往往从质疑开始。如果问题总是由别人提出来,学生只是被动地解决问题,他们就难以感受到探索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所以在初一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培养学生争相发问,互相质辩的习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敢于发问和作尝试性回答;鼓励学生对现有的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提出相应的疑问;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人和前人有所不同的见解,不要因为“大家都是这样”“书上是这样说的”,而泯灭了自己的质疑能力,折断了自己的思考的翅膀„„ 如上《显著的季风气候》中的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变化时,要求学生理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降水多;而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时间短,降水少的特点。教师积极创设情景,出示雨季推进活动示意图,准备充足时间,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在实践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为什么会形成降水?锋面雨带为什么总是先北上而后南退?10月以后,锋面雨带怎样突然消失了呢?雨带推进怎会有二进三徘徊的规律?„„在激烈讨论中逐渐解决了问题,深入地理解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和时间的变化特点。其中还提出很好的问题:中国综合国力如此强大,为什么不改变这种降水规律,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可见,教师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才能激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扩大了学生的思维范围。尽管学生在质疑、争辩的 出现一些幼稚问题甚至不是问题的问题,但是这质难就是学习的矛盾,有质问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教师善于循循诱导,有利有节地点拨、启发,以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想为教学策略,以有质问为有效的途径,那么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一点一滴地积聚起来。

总之,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多让学生质疑,既可以取得培养学生学会读书思考,同时可以使学生形成钻研教材,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会质疑的能力。

2.营造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多采用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解惑能力。

学生的头脑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如果教师真正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学生的思维潜能才会奔涌而出,才会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挑战智能高度带来的极大快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安全保证,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解惑能力的前提。

所谓安全指的是鼓励、关心、同情等,与安全相对应的,是恐吓。每个学生都需要成功、同情和爱,当这些需要受到挫折时,学生的身心发展就会受到伤害,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就丧失了。而安全保证是通过满足学生这些方面需要达到激发,学生才有可能进行独立思考,对问题进行推理、判断、表述,逐渐形成一种勤学好问的学习风气。所以教师在初一社会学科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安全性的教学环境,相信学生能分析问题,能解决问题,能成才。而教师不该挖苦、打击学生:“花岗岩或木头的脑子”,不该结论式地讥笑学生:“我教了几十年,你是最差的一个”,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该简单地用一声对

级行政区》教学中,借助中国拼板地图理解各省的轮廓特征时,营造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充分满足学生安全保证的需要,每一位学生才能展开了想象翅膀,开启解惑的钥匙,各自想象各省的轮廓特征。有的说云南省的轮廓特征象开屏的孔雀,有的说云南省的轮廓特征什么都不像„„你一言,我一语,内容非常丰富。对各省的轮廓特征,每一位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比较的认知和解惑过程。这就是营造了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带来的效果,使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思考带来的极大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解惑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营造安全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思敢说,为培养学生解惑能力打下情感基础和前提。

其次,多采用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解惑能力。多采用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思考、探索、创新,从而培养了学生解惑能力。

质疑教学法是指提出一些现象让学生去质疑,从中得出正确的客观评价或结论。问题教学法是指就一节二章甚至一个单元的教学复习,教师先就教学或复习的内容精心设计成若干重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层次地提出问题,辅之以教师的思维引导或重点问题的点拨解释,让学生去独立钻研思考,完成对问题的解答。这就是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解惑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中,教师要利用知识材料背景,以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为基础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材料,精心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钻研思考、探索,甚至于讨论,完成对问题的解决。例

完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教学时,出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表和我国主要农业用地与世界的比较表,引导学生根据图表分析回答:①我国已利用土地有哪些?其中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②尚未利用的土地有哪些?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③改造后可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扩散,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地分析材料,逐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解惑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改善了学习方法,是初一社会学科适应开卷考试、适应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学习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社会学科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6篇

1.题目:可分单标题和双标题。

要求:(1)要能准确概括调查报告的内容;

(2)能反映调查方向;

(3)文字简练,字数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

(4)具有新颖性。

2.摘要:是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的简介,以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1)突出重点,内容精炼,观点明确;

(2)一般不用第一人称;

(3)200~300字为宜。

3.关键词:能反映调查报告内容的核心词语。

要求:(1)使用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

(2)3~5个为宜。

4.前言:用以说明调查的目的,还有调查的意义及方法。

要求:(1)课题阐述清楚准确,突出中心;

(2)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

(3)简明扼要。

5.正文: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和分析。

涉及内容:(1)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2)调查的内容和假设;

(3)调查的步骤和过程;

(4)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总体要求:科学性、创造性、公正性、合理性、准确性、规范性、学术性、通俗性、整体性、系统性。

具体要求:(1)掌握材料要充分;

(2)分析整理要科学;

(3)图表使用要恰当;

(4)观点材料要统一;

(5)语言使用要规范(学术概念和生活概念、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6)引用论点要慎重(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报,引专著不引文集);

(7)内部逻辑要严密;

(8)标题序号要规范;

(9)讨论部分要简练。

6.结论:整篇报告的概括和小结。

涉及内容:(1)成果概括;

(2)今后研究的展望;

(3)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

要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指明方向。

7.参考文献及引文注释:它反应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要求:完整注明出处。

(1)中文著作: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2)翻译著作:原作者国别,原作者名,书名文章名,译者名译,出版社,出版日期.(3)报刊杂志:作者名,文章名,杂志名,期号.(4)网络文章:作者名,文章名,网址.二、谈谈你对社会与行为研究方法体系的认识。

1.含义: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

2.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

4.方法论原则:(1)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基础;

(2)历史、现实、理论——研究的三个维度;

(3)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的具体方法。

5.优点:(1)研究主题明确,集中于社会现象;

(2)靠经验而非思辨的方式,使得研究更具科学性;

(3)研究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因而可以有特定的评价标准,提高了研究的客观性;

(4)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强化了理论的科学性以及知识来源的可靠性;

(5)研究的维度比较地全面也很合适,不仅研究历史而且考察现实,对比其理论存在的差异进而完善理论;

(6)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提高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6.缺陷:(1)仅依靠经验,使得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容易被以往经验所干扰;

(2)人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3)研究的客观性难以保证;

(4)很多社会现象都与自然现象密切相关,研究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现象。

7.建议:(1)在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化的手段;

(2)主要研究社会现象,但并不排斥自然现象;

(3)现场实验与实验室实验相结合;

(4)跨学科研究,不止仅限于社会学研究;

(5)研究方法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不单一采用某一种方法;

(6)采用现代的先进的手段;

(7)研究结果数学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上一篇:初一数学上角练习题下一篇:关于信息技术学科业务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