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道德论文范文

2024-06-24

会计道德论文范文(精选9篇)

会计道德论文 第1篇

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一、职业道德的失范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复杂多变,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错综复杂,很多人在物质财富以及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方向,致使企业内部存在很多徇私舞弊、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不良行为泛滥,而会计人员主要管理企业的资金,处在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在不良社会环境影响下,其价值观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职业道德失范。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会计人员的队伍中有些人缺乏规范的职业素养,在工作中不按照规范行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违背会计准则。还有一些会计素质较低的人员把会计行业诚信为本、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道德规范抛在脑后,伪造会计凭证、侵吞公共财产,更有甚者对于故意逃避检察机关的审计,销毁会计资料,严重扰乱经济秩序,损害集体利益。

3.会计行业的监控制度不完善

会计制度仅仅是对个别条款设计到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要求,而没有系统、全面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引导、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很难形成约束机构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有的单位内部没有明确的财务职责,没有落实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不力,致使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有张不循、循章不严,不能实现有效的相互制约与牵制的监督机制,弱化内部监督与制约。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

1.重塑会计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范来矫正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道德行为;另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是独立、自主、平等的经济实体,其目标是寻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要求企业要具有合理发展的能力,职业道德要考虑这些方面的内容,

2.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主要是管理财务方面的事务,掌握着企业的`命脉,所以会计人员的选用一定要慎重。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自觉遵守规则。另外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规范的职业信念。会计教育与培训不仅要教授会计人员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灌输会计人员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重视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思想水平,要特别注重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本行业。总之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不断完善会计道德的奖惩机制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系列考评和奖惩机制,比如在内部建立监督会计人员工作行为的监管组织,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对所有持证人员进行详细的等级,建立个人行为档案,对会计人员的额行为进行量化记分,在会计年检中做档案记录。完善内壁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完善控制制度,建立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内部监督,形成有效的牵制机制,以便防止腐败贪污行为发生。另外,要从内部控制上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加强财务、审计等部门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管;有效的发挥企业员工与社会成员的监督力度,使会计人员时刻感觉到社会监督的压力,从而在工作中谨言慎行。

四、结语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培养的过程,把会计职业道德纳入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在企业内部塑造公平、公正的道德形象,促进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会计道德论文 第2篇

所有的上层建筑都是以基本的理论为基础的。因此,要建立一个全新而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首先,也必须要从基础的理论建设开始。目前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就是那么简单的几条,对于会计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具体复杂的实务不具有概括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重塑会计道德伦理体系,鼓励更多的人去学习会计伦理理论以及对会计伦理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只有这样追根溯源的探究,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理论体系。

2。健全的会计督查体系的.建立

“伦理困境”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会计执业人员不具备完整的独立性,总是从属和依附于受雇的企业,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督查体系,可以分别对会计执业人员,企业领导者两个方面进行督查,确保会计人员的地位总是独立而不依附的存在。(1)咨询与建议:职业道德准则发布后,会计执业人员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总会各式各样的问题。职业道德准则本身的确会为执业人员提供一套框架,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仍然会存在着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要的咨询和建议就不可或缺。(2)监督与检查:监督与检查是督促会计执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确保职业道德规范得遵守的必要手段。对于会计执业人员,以及企业的领导人员,都应该适时的建立相应的监督体制进行不断督查,防止出现“伦理困境”的情况。

会计道德论文 第3篇

我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人们产生了道德困惑

2002年财政部对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共查出不实资产115亿元,不实利润24.2亿元。有22户企业存在账外设账问题。2005年底,国家审计署公布了《2005年第四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国内16家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的37名注册会计师出具的19份审计报告存在失实或疏漏。其中,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德勤华永、中瑞华恒信会以及信永中和等的出现,让人对整个会计行业的行风深感忧虑。

2008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按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 (New Century Financial) 清算进行时,一份美国破产法庭的解密报告显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与新世纪金融的财务丑闻难脱干系。同年3月26日,著名的数字与信息技术产品生产商施乐公司表示,公司已经收到法院的初审决议,将为8年前的财务造假案向投资者支付6.7亿美元的和解费用,而这一期会计丑闻也与施乐的前外部审计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有关。一时间世界范围内会计丑闻此起彼伏,似乎会计诚信已越来越远离我们。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会计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越来越普遍,主要表现在:

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当前,贪污挪用公款、弄虚作假的重大案件屡屡发生,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状况堪虞。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会计人员本身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工作中,不注意学习法律知识,不注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

2、违法乱纪,谋取私利。

一些会计人员之所以会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是因为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无限膨胀,致使冲破道德底线,无视于法制法规,丧失会计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伪造、编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贪污、挪用公款,最终走上了违反乱挤的道路。

3、违背执业准则,弄虚作假。

据财政部重点课题组调查显示: (1) 当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同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发生分歧时, 仅仅只有16.8%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做到坚持原则,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居然有占83.13%的会计人员认为应按单位负责人意见掩盖问题,应付社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2) 对当前普遍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会计人员主动出谋划策的占11.2%,配合单位负责人作假的占26.8%,被迫操作的占44.7%,因业务水平低而出错的占17.3%。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建议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塑会计诚信。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教育是关键。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职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坚定的职业信念、自觉的职业行为不可缺少的环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针对在职在岗会计人员,也要包括在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将业务知识与职业教育并重施教。在教育体系上,建立分层次的教育系统;在教育方法上,采用以案例为主的方式;在教学手段上,大力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系统;在教育形式上,应不限于课堂教学,还应采取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

2、完善会计法规,增强其可操作性。

新《会计法》已正式实施,为了保证《会计法》的有效施行,还必须遵循“持续全面趋同”理念,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法规、规章,使《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为了完善会计法规,国家先后出台了《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事业会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及一系列会计核算制度等会计法规、规章、制度,这对于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有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

3、完善内部监督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应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处罚,建立起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此外,为了守住会计信息失真的第一关,会计内部监督必须改变会计负责人担任内部审计负责人的做法,会计内部监督要强调单位负责人对法律负责,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负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4、完善注册会计师监督体系。

为了保证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谨慎原则,建议建立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是管理、监督并服务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其行业监管职能在日常工作中显得尤为突出。通过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监管体系,为会计人员营造一个良性、公正、透明的从业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影响社会是否能良性发展的重要工作。在世界经济进一步全球化的今天,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倡会计信息诚信已成为当物知己。让我们铭记潘序伦先生的名言:“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共同筑建诚信社会。

参考文献

[1]审计丑闻频现.是谁惹的祸[N].中国财经报, 2008-04-10

[2]肖华东.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爆丑闻.会计整风再起波澜[N].望东方周, 2005-10-25

[3]崔天培, 任文君.关于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4]姚海燕.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情, 2008, (4)

会计道德论文 第4篇

一、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近几年国内国际上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每一起造假事件涉案金额之巨、涉及面之广令人触目惊心,虚假的财务信息从多个侧面折射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缺乏敬业精神;追求个人利益,缺失诚信;藐视会计执业纪律,违背职业准则。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下:

1.会计职业人员自身因素

会计人员不注重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受个人利益的驱动及对现实的妥协,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关注、不注重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其很难做到依法办事;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在工作中缺乏细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会计人员自律性差,不能遵照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是最直接的原因。

2.企业缺乏监督机制

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人员犯罪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提供了条件。会计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具有从属性,其职业道德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及作用的大小,必须从属于所在企业的文化层次及主管领导的道德水准。当前,造假等违法行为多是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强令、胁迫、指使和授意下实施的。这种不完善的管理体制,难以让会计人员独立履行职责。

3.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思想等有所抬头。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同样会波及到会计人员,使一些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从而不顾职业操守,利用专业优势,铤而走险贪污或挪用公款。

4.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乏力

当前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新《会计法》规范了会计行为,对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某些方面操作性较差。如许多会计行为在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的规范,某些规定责任主体不明确或责任主体过多,发生责任人之间相互推委的现象,造成无法追究的责任,使得某些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长远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各层次、各方面的齐心合力。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紧密结合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使建立和完善的过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让“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真正成为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通过以下途径:

1.加强政治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的特性就是要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素质。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会计人员还应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充分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自觉提高专业道德修养,增强爱岗敬业意识,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

2.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我约束意识

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会计人员自我约束意识不强可能会引发不良的职业道德行为。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我约束意识是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这种自我约束是靠人们道德观念的充实和习惯自觉进行的。

3.建立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自我觉悟,还要有有效的监督措施。企业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把住财务信息失真的第一关。加强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评估企业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和约束董事会、经营者的经济行为。其次要完善社会审计监督体系,确保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对任何单位或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干预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的行为,都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以期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公证和监督作用。

4.净化会计人员的从业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企业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在企业的小环境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企业的文化及主管领导的职业道德水平;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如果整个社会道德意识淡薄,公共意识低下,也不可能营造出高品质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是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保证。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会计改革不断推陈出新,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同样是“人”的建设,没有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其他一切工作都是空谈。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我国国情相结合,汲取并借鉴国内国外的道德精华,将行业诚信与职业道德建设融汇于提升社会大众的道德。以社会公众道德的普遍提升为根本,以会计职业道德的进步为最终目标,以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减少会计人员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彻底改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

参考文献: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题讲座》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第5篇

关键词:会计执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伦理困境

一、会计职业道德准则运用面临的“伦理困境”

针对“伦理困境”进行的研究,在西方伦理学界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在时,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伦理守则修订委员会主席FredericG。Reamer就给“伦理困境”这个词下过一个定义:伦理困境,就是在一个具体行业中的专业核心价值对于专业人员所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了对立与冲突;社会工作者在此时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被优先考量;而当某种方式采取行动的一个理由被不能按这种方式采取行动的一个理由抵消时,伦理困境就产生了。伦理困境的出现,体现了现代社会中价值的多元性和矛盾性特点。它的产生是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这种必然性是由其价值观的冲突、专业的道德特点以及特殊的服务对象所决定的。在伦理困境中,专业的道德特质是伦理困境产生的基础平台,专业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则是伦理困境产生的直接诱因。而在会计行业中,伦理困境冲突的核心则体现在地位的公平和平等、会计服务的效用与效率、竞争与诚信等问题上。在具体会计工作中,企业的会计人员时常面临着“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的情形,在互不相容中难以抉择,这种冲突的伦理困境既是实践的困境,也是伦理的困境。

二、“伦理困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维误区

在现阶段,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在以这样的时代潮流为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美德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这个过渡时期,财会领域为了更好与时代背景进行接轨,也在进行着大量的体制改革和新措施的颁布。而就在这旧体制已逐渐瓦解,新体制也还未形成的阶段之中,会计执业人员的认识也就极易出现误差了。有的会计执业人员会认为,趁着现在会计执业道德规范制度还未成形,不用那么较真,待制度完善定型之后,再循规蹈矩也不迟。这些错误认识的产生是“伦理困境”产生的根源所在。

2。从属性地位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进程得到了不断加快。但是,就在这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受雇于企业的会计人员与企业的关系也由过去的半独立状态转变为密切的依附关系。企业执业人员越来越失去了最先的独立自主的状态,变得对于企业的命令言听计从。正是在这种从属性关系之下,使得会计执业人员在执业的过程中无法保持自身坚定的独立性地位,处在对于企业领导的无条件服从中。这样,会计执业人员陷入“伦理困境”之后,造成越来越多的造假账、偷税漏税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3。沟通不畅

会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遵守一系列的相关法规准则来运行。而准则是死的,实际生活中所需经历的实务却又总是千差万别的,与理论的运用总是有着一定距离的。因此,会计执业人员在处理实际会计事务中,时常会陷入不知如何抉择的状态;或是会面临一些备受争议还未被准则制度所规定的实务。会计执业人员局限于自身岗位上,仅依靠自身有限的会计专业知识,不与外界进行沟通,这样,就在“伦理困境”之中,越陷越深了。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第6篇

“伦理困境”问题的产生是必然而无法避免的。现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正面临改革,新旧体制交替还未完全实现,因此,必然会出现一些法规制度无法顾及到的会计专业知识领域。会计人员在面临“伦理困境”时应保持理性态度对待,明白面临这样的抉择是再正常不过的,只要找准方法,“伦理困境”自然而然也就被破解。“伦理困境”的出现是由受雇于企业的会计执业人员的从属性和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不完善这二者相结合所出现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得会计执业人员更好的执业,我们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修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叶。论会计职业道德[N]。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5(26)。

[2]刘秀兰。会计人员的从属性特征与会计职业道德[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25)。

作者简介:陶思宇,男,就读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

明 扬,男,就读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会计道德论文 第7篇

摘要:会计过失普遍存在,它不能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或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已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里和生活中有待解决的顽症。本文主要从会计过失的概念、特点、其与会计舞弊的区别、原因及其防范和治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参考。关键词:会计过失;会计舞弊;防范对策

一、前言

会计是管理经济的职业,其主要职责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及资金运转进行完整地、持续地、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以维护财经纪律,加强计划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实践者,其在经济管理和运行中具有一定的主导性和权威性,但在会计记录、计算、整理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由于会计行为人自身的主观因素而导致的会计过失,导致会计信息不实等情况。为此,必需了解会计过失的概念、特点,其与舞弊的区别,会计过失的原因等,才能做到有效的防范。

二、会计过失的概念、特点

会计过失,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亦称会计信息不实。会计过失的特点:当事人无不良企图,无造成失真的主观愿意,纯属工作疏失所致;不实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的比较明显;不实责任人一般得不到经济及其他利益;不实的纠正比较顺利等。

三、会计过失与会计舞弊的区别

会计舞弊,则是指当事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或账务处理时,为了窃取资财或其他目的,有意识地采取虚构业务、涂改和伪造单据、账册及报表等弄虚作假,导致财务报表不实表达的违法犯罪行为,亦称会计造假。其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为目的,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舞弊行为人主观是有不良动机的、故意的,结果会造成舞弊人受益等。因此,会计过失与会计舞弊的区别主要体现:

(一)性质不同:过失是行为人在办理业务时发生的—种会计过失,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而会计舞弊则属于不法行为,是行为人有意识、有预谋的一种犯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二)目的不同:会计过失的当事人无不良动机和企图,是非故意造成过失;而会计舞弊的当事人却是有着恶意的、不良的企图,是以获得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利益,是故意造成的“会计过失”。

(三)手段不同:会计过失当事人是采用的正常方法,在处理业务中发生的差错;而会计舞弊当事人是采用非法手段处理业务的一种非法活动,如虚构业务、伪造票据、涂改记录、更换账页、粉饰报表等。

(四)后果不同:过失的表现比较明显,易于被发现和纠正,一般不会造成重大损失;而会计舞弊的表现比较隐蔽,往往被一些假象所掩盖,不易被发现和纠正,极易造成重大损失。总之,衡量过失与舞弊的主要标准是:是否存在不良企图、是否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是否掩盖真相欺骗他人、是否使财产蒙受重大损失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判断过失与舞弊必须有充分的证据。

四、会计过失产生的原因

会计过失的产生的原因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造成操作规范和程序的错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格;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不完善,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经济情况不断涌现,而新的相关制度、法规又尚未建立、健全,致使会计对经济事项的处理产生不确定性,缺乏可操作性;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会计资料中的计算和抄写错误;会计估计错误;在本期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作调整;由于会计人员工作不认真,造成疏忽性错误,或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不予重视,造成漏记已完成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人员对会计政策不熟悉,造成会计政策误用的现象;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收入;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由于会计准则、制度规定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基本规范要求,但会计受某些既定前提和原则的影响与限制,致使会计过失;某些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可选择性,使会计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在一定情况下又可发生会计变更,从而产生会计的不确定性,导致会计过失;其他原因导致的差错,如错记借贷方向、错记账户等。

五、会计过失的防范和治理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规范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内部控制制度是财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是否适宜、有效,是衡量其经营管理绩效的重要指标,其为会计规范在单位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在财务管理中,严格执行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因此,治理会计过失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上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立健全相应的授权批准、岗位分工、业务记录、财产安全、人员控制等内部控制制度,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过失的可能性。(二)加强会计规范建设,完善会计准则、制度

考虑到中国面临的特殊会计环境,我国应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建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相结合的会计准则体系,加强会计规范建设,尽量克服和减少会计准则、制度的不确定性,如制定机构人员的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同时,还应尽可能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降低因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样性而造成的会计过失。

而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中,要立足于客观实际,要符合政策法规、准则制度的规定,依据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标准对会计事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反映,不应凭主观臆断,凭空想象,特别是一些需要估计,断判和推理的会计事项,更要注意避免主观随意性的发生,从而减少会计过失。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以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

一是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应对未来的会计环境变化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和预测,以使会计准则、制度具有较好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计准则、制度产生过多的困扰;二是对于会计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和释义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作详细阐述,表明其适用情况,这就不会使会计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三是在制定和执行会计准则、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好有关利益集团的相应制衡关系,并将各方利益在有关准则中充分体现,以消除或减少对准则的抵触和抵制行为,增加或提高对准则利益的认同感。

(四)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是处理加工会计信息的直接操作人员,是防止会计过失,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放线,因此需要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职业判断能力的优秀人员担任会计工作,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应做到:首先,应严格执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只有通过会计从业资格审核的人员才能从事会计工作;其次,逐步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准则,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也应以严明的态度来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第三,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考核、职称评定等工作,尤其要抓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五)尽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

目前,我国尚未有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这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也是滞后于实际工作要求的,必然会影响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和系统工程理论的逐步完善,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计算机与会计工作已密不可分,我国的会计工作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则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准则,来规范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从而减少会计过失,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过失导致的会计信息不实,其具体原因有很多,且极为复杂,要防范则必须注意结合多种措施综合利用。为此,应以会计准则、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核心,加强会计规范建设,完善各种会计准则、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等,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会计信息过失,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参考文献:

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 第8篇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道德的一个方面。

(一) 道德

“道德”这个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 经常用它作为评价人们行为的一个标准, 《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道德”一词的解释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标准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通过这一解释我们可以明白:第一、道德是准则和规范;第二、道德对舆论起作用。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客观反映。我们可以把道德划分为以下几类:

1. 天人合德。

我国古代著作《易经》认为顺应天道就是最高道德, 要求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 遵从事物运行规律。要求人们爱护山川大地、资源大气、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并做到顺应天时、注意地利、友爱人和。

2. 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是我国传统美德, 是道德的核心, 做人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情况很多人认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及仁、和还是应当提倡的。

3. 社会公德。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从事生产和生活目的不同, 相互之间既有共同利益, 又有不同要求。为了维护社会秩序, 保证社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就需要确立一些共同遵守的规范, 由此逐步形成社会公德。在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4. 职业道德, 亦称行业道德, 是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 体现一定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每一种职业, 都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这就是忠于职守, 忠于职守对于一个职业来说, 体现着这个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二) 职业道德

1. 职业道德的概念。

作为道德表现的一个方面,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职业道德的本质主表现是:

(1) 职业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强调奉献社会, 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2) 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 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针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 对其职业行为提出的不同道德要求, 形成了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3) 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职业关系是一般社会关系在职业或行业方面的特定表现, 具体表现为从业人员之间、职业之间和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

职业道德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职业性

(2) 实践性

(3) 继承性

2.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 爱岗敬业

(2) 诚实守信

(3) 办事公道

(4) 服务群众

(5) 奉献社会:

二、会计职业道德

1、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也就是说, 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 调整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 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 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 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

(3)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 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

2、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在会计职业产生的初期, 由于经济关系尚不紧密, 会计也不发达, 会计职业关系和职业利益尚不复杂, 对会计职业行为的要求较为简单, 会计职业道德处于萌芽阶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会计职业实践活动也不断丰富和深化, 对会计职业活动要求也日趋明确, 增加促进了会计职业道德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 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要求, 散见于各种财务会计行政规章制度, 1996年6月17日, 财政部颁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第二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中的第二节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这是国家第一次明确提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 第一次在会计制度中对会计职业道德单独成文和规范。

1999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9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业务素质。2006年中央财政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 重新把一些会计准则进行修改。

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 爱岗敬业 (2) 诚实守信 (3) 廉洁自律 (4) 客观公正 (5) 坚持准则 (6) 提高技能 (7) 参与管理 (8) 强化服务

4、会计职业的特点

(1)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原则性特点。会计工作与国家政治和经济紧密相关, 会计工作必须在一定的道德影响和制约下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会计工作既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 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同时, 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这种政策性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原则性。作为财会工作者, 政策观念一定要强, 要勇于坚持原则。政策和职业道德虽然是两个不同范畴, 但作为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 财会规章制度都反映了国家、集体和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如果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不坚持按原则办事, 不仅害了自己, 也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无私性和廉洁性特点。会计工作与钱、财、物紧密相联, 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廉洁自律、奉公守法、公而忘私、公私分明, 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财务工作者必须以此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污染和拒腐蚀的坚不可摧的壁垒,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经受住各种考验。

(3)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服务性和利益高度相关性的特点。为人民服务是所有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 这就决定了会计职业道德具有服务性和利益高度相关性的特点。财务工作的性质也决定了财会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意识。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财会人员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重新分析, 如何把握自己, 抵制不正之风, 树立服务意识。

(4)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特点。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宰, 在进行理财时, 其自身素质和形象非常重要, 必须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 明确会计人员“应该怎样做”的界线。因此, 在新形势下,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 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化将有利于会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益, 提升职业形象。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1)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是对现行的会计法律法规的一个重要补充。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是其它的任何法律所不能代替的。在会计的从业过程中, 如果会计执业者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和态度, 在技能上没有一定的基础, 故而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很难保证, 所以,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对会计法律法规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为会计的行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计从业者的行为是由内心的信念来支配行使的, 有什么样的信念, 就会转变为什么样的行动。在会计职业道德中, 对会计的行为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最终使会计行为得到规范。

(3)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从根本上提高了会计从业者的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 各行各业对工作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者素质的重要体现。一名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该爱岗敬业, 提高专业的会计业务技能, 不定期的接受会计培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近年来在会计行业, 不少的会计从业工作人员在面对金钱和财富方面失去了本来的方向, 徇私舞弊, 滥用职权的现象无处不在, 在会计的行业中, “诚信”一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们都用质疑的眼光来看待, 故而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蒙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当今的这种会计职业道德丧失的局面, 我们必须从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 法律法规和企业领导人, 会计人员自身等各个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尽快的使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走出尴尬的境地。

关键词:道德,会计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王伟.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年8期

[2]、于晓光.以诚信为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年7期

[3]、吴慎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形象[J], 山东煤炭科技, 2007年1期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探讨 第9篇

虚假财务信息是财务欺诈的表现形式。财务欺诈主要责任在高层领导,但这并非就否认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注册会计师在为客户提供热诚服务的同时,还应考虑审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此,注册会计师应把鉴证财务信息的真伪作为其“天职”。必须指出,注册会计师从事的财务审计与会计核算是两项性质不同的工作。把前者视作会计,只是历史提法的一种延续,反映了注册会计师是由会计专家担任的事实。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于鉴证会计信息真伪的需要,这已为国内外会计界所共识。会计具有悠久历史,它萌芽于原始公社时期;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注册会计师从事的财务审计,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有生产、经营及经济活动,就需要有会计为经营管理者提供信息。会计具有提供信息的职能,能够反映经济活动。但是。现代会计是各个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分支系统。内部会计控制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在中外会计审计界也达到了广泛共识。如果会计职能最初只是为所有者提供会计信息。控制职能并不突出,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层次的增多、分支机构的出现、管理和决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的控制职能也就凸现出来了。现代企业会计通过提供经济信息、控制经济过程、考核经济效果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由于企业规模扩大,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集资、向银行贷款,于是企业之间经济往来事项增多,企业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满足企业领导层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客户等的需要,以此作为他们进行投资和经济决策的依据。

为使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能取信于社会,就需要由社会中介组织的会计专家对其进行审查鉴证,于是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运而生。因此。由注册会计师鉴证财务信息的真伪是社会公众的普遍要求。凭借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的财务信息做出投资和经营决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注册会计师行业成为社会各界欢迎和信赖的行业。注册会计师应当把鉴证财务信息的真伪作为一项神圣责任,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鉴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二、建立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一)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标本兼治

为使注册会计师行事守信用、讲信义、不作假账,必须通过严格法制、加强管理、加大经济赔偿、严厉判罚,使违法欺诈者不敢有越轨行为。但要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坚持诚信原则,还须通过道德教育。所以,潘序伦先生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倡导了“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的行为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于社会。因此,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信用体系,不仅要健全法制、加强管理,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二)健全会计法制应当目的明确、要求具体

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应当坚持目的明确、要求具体、便于操作、以利执行。现行《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对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行为提出了处罚要求,但缺乏具体的规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存在一定漏洞。所以,财政部和其他有关部门都在进行会计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工作。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同志最近对加快建立和完善会计、审计标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要求加快研究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了更好地贯彻《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颁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其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它明确了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目的性,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此外,它还对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保密、收费与佣金、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等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提高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诫信意识和道德水平

过去对注册会计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按《注册会计师法》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要求进行规范教育,增强职业道德规范意识。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只是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还应结合传统伦理道德,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教育。明确做人要学会以仁义待人,坚持诚信为本,说话处事都应讲信用。首先要求自己做到:“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座右铭,坚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或作假账,既伤害了社会公众利益,也违背了仁者爱人的“良心”。所以,进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应当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把朱镕基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作为行动指南,以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四)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管理,建立诚信档案

上一篇:公司开展综合治理销售误导自查自纠工作报告下一篇:猴年暖心的腊八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