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

2024-07-12

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精选8篇)

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 第1篇

昨昨天天,今今天天,明明天天

命运自己主宰,奇迹自己创造。

--------题记

曾记否,小学时,我是父母眼中天真幼稚的乖乖女;初中时,我是同学眼中可爱活泼讲义气的假小子;高中时,我是老师眼中刻苦用功的好学生;上大学那是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谁也没想到我读的是专科。

2010年9月4日那天,我带着遗憾走进了大学,学习了数学教育专科专业,从此开始了我七彩斑斓的大学生活。大学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地方,是一个补给智慧与锻炼能力的地方,更是一个塑造与改变人的地方。虽然攻读的是专科,但是我没有放弃每一个使自己成长的机会。时光飞逝,三年的大学生活转眼即逝,走过三年专科生活,我感受颇深。这一路上,我走的很不顺,看着别人走进自己理想的大学,获得应得的荣誉,我很羡慕,同时又很不服。终于我等到了上天眷顾我的那天,2013年,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参加了教师招聘考试,很幸运,经过笔试·面试,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当我正在为自己没有教学经验,不知怎样教课,怕误人子弟感到惶恐和不安时,区教育局的领导雪中送炭,给我们举办了2013年新教师岗前培训。

看今朝,我牢牢抓住上天赐予我的这次机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本次培训是由教育局主办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这些新教师更好更快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这次培训一共是三天。

这次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全面而细致,深刻而生动。包括对怎样做好班主任、教育教学常规、师德师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聘教师成长经验介绍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从教师起点的调整积极心态到面对新工作、新挑战;如何幸福的走在教育路上;从良好的工作习惯到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如何与家长、学生交流到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从如何反思教学到如何做个成功快乐的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在培训中,几位局领导、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都谈到了当代教师身肩重任,角色特别这一问题。人们都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教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教师应是真善美的替身”„„可见,“教师”二字包含了许多崇高而尊贵的内涵。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我们的教师们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许许多多教师都在默默地奉献着。作为一各新教师,我要向那些长年在教育战线上辛勤工作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甘心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才智都奉献给教育事业。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

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各教师,要富有成效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 “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2013年8月14日到2013年8月16日,我有幸地参加了区举办的“2013新教师岗前培训”,作为一名刚踏出大学校门的新教师,我对新的社会角色、新的工作任务、新的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期待,由于在工作方法及工作技巧方面缺少经验,迫切地希望能通过这次的教师培训找到答案。在每一节的培训课上,我都认真地聆听,及时地做好笔记,现在回头看看参加培训前的我,感觉自己收获颇多,更加深刻感受到教师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

展未来,我将谨遵各位专家领导的教导,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下面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培训中充实:做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新兵,在很多地方找不到方向,摸不着方法。新教师岗前培训给了我们一缕阳光。培训辅导内容很多,有关于教育教学的,有关于备课上课的,有关于为人处事的,还有关于心理辅导的等等。这不仅丰富了我的教育理论知识,而且对我平日的教育教学也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指出了成长的途径。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一杯水。我会努力的完善自己,认真的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二、在培训中提升:本次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进行了认真的准备,精心的组织。为确保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质量,聘请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育专家进行讲座。首先各位领导专家在作报告时,都重点强调了教师成长的问题。首先,教师成长离不开读书学习,每一位专家都推荐给我们几本书,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我受益颇深。其次,新教师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3年的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这些教育专家们有着精深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讲学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每接受一次培训都是一次提升。

三、在培训中反思: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也许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培训中老师精彩的案例,犀利的分析,常常会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学生观,反思自己以前的教育教学行为。“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当做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途径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我想我会把自我反思当成一种习惯,以促进自己的成长。

四、在培训中感悟:本次开展的新教师岗前培训,是学习、是提高,更是鞭策,我们将把培训教师的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现代专业知识、现代教育理论更好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

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争取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在此,我想感谢给我们上课的每一位老师,感谢安排培训的每一位领导。

总之,我通过这次培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确实,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教学工作,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们教师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中国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

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 第2篇

福清市玉屏中心小学:薛清云

一、我校数学新教师现状

本学年,我校数学教师队伍新增4名成员,刘玉琴老师是从兄弟学校借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担任二(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其他3名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中翁小玲老师担任二(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俞金凤老师担任四(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过来,薛丽老师担任五(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二、培养目标和思路

(1)培养目标: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前三年是其建立稳定职业情感的重要阶段,也是其专业基本功形成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制定的对新教师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其职业生涯起点,加快新教师成长的步伐,使其尽快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

(2)培养思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往往充满热情与活力,但由于没有经验,加之面对陌生的环境,一般经不起挫折与失败;工作水平一般的教师虽然有基础,但是受能力所限也不能较好地落实工作。针对这些教师,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是关心与帮助,支持与鼓励,并客观地评价他们工作中的失误。培养思路是:依托校内外的培训资源,加深新教师对师德规范的认识,强化专业思想;采取跟踪调研指导,着力提高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从思想上和业务上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三、具体措施

(1)制定培养计划

新教师的培养是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将新教师的培养与管理纳入到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之中,制定了《新

教师培养计划》,明确了具体的培养、管理措施,有目的、有步骤地加快新教师的成长。

(2)指导常规教学

常规工作是教学管理中的重点。开学初,学校领导组织新教师开展了教学常规培训会,从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等方面着重进行了指导。如,备课指导:我们拿出一节经典教案,从单元分析到课时分析,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环节的设计,精心地进行讲解。根据培训的认识,我们要求新教师独立自备一节课,经学校审核达标后方可进行全册的备课。再如,对作业设置和批改的指导。我们首先带领新教师学习学校2010年制定的《作业设置和批改要求》,然后针对各类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给新教师提供模板,即每人下发一套上学期某班作业本,让教师通过模仿,从而落实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

(3)注重师徒带教

我们为每位新教师指派了1名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结为师徒关系。依靠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日常工作等方面开展传、帮、带工作。结对子的安排是:薛清云与刘玉琴,林颖芳与翁小玲,唐玉华与俞金凤,商钦平与薛丽。师傅要从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精心指导徒弟,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徒弟要诚恳、虚心学习师傅的教学艺术,每周至少听师傅1节课,每周至少准备1节课请师傅听。学校要分阶段安排新教师上公开课,组织其他教师真诚地进行听课、评课,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通过这种“牵手结对”的形式,我们为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了平台、拓宽了渠道。师傅的点拨引导将为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也奠定了基础,打下了根基。

(4)搭建锻炼平台

根据期初的调研,在这些新教师中我们也不乏看到他们的发展潜力,对此我们着力打造,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如,九月

份安排新教师亮相课,抓新教师课堂的基本常规;十月份和十一月份结合学校的一师一课活动,先指导再听课,抓新教师课堂的基本结构和教学环节;十二月份,进行综合考核活动,重点是备课、上课和说课。

总之,新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是一块璞玉,需要我们学校要用心雕琢,才能成为教学战线的生力军。

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 第3篇

一、新教师培训的内涵

中小学新教师的培训决定着其今后的素质水平与发展潜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又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诚然,新教师培训应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首先,新教师培训对新教师是一种内求而非外加的学习活动,其必须建立在新教师实际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真实地观照到新教师的发展内求,站在新教师的立场上思考新教师培训的运作,实现一线教师自下而上的内心自觉,才能达成新教师培训的真正目的。

其次,新教师培训要面对新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所面临的问题。组织者开展的任何培训活动均须立足于新教师的实际需求。新教师培训内容须适当减少形而上的教育理论,以贴近新教师的教学实际为主。新教师难以胜任复杂沉重的教学任务,如果得不到具有操作性的帮扶、指导,很容易自暴自弃,产生职业倦怠、消极抵抗等问题,不利于其成长,更有损教学品质。

再次,新教师培训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导向。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1]。所以,实现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只是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关照到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在新教师培训的任一环节中必须以教师的这种广义的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是否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标考量培训的效度。缺失这种导向性,一则新教师培训所学不能为其所用,甚至造成误导,致使其丧失自身的教学风格;二则造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内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失去新教师培训的意义。

二、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教师培训作为提高新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的重要路径,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四个主要环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1.目标:内涵窄化,难于落实

长期以来,新教师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被窄化,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只侧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了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等的培养。而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与意识才是其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训时缺少这种动力的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将难以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此外,新教师培训之后的继续跟进、职业规划的监督指导不及时,他们在执行规划时便常常陷入迷茫。新教师初入职场,对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不甚清晰,难以做出具体科学的发展规划。目标规划若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必然会减弱它的可执行性。在遵循规划执行教学工作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督导,也将难以从本质上改正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2.内容:轻视实践,漠视差异

培训内容是新教师专业成长所需汲取的关键营养,理应设置最合理的成分,但在实践当中却明显失调。一方面,注重理论传授,轻视实践指导。新教师培训内容多是依据培训组织者的经验总结,聘请的有些教育专家、学者缺乏与教育教学实际运作的接触,难以将艰深晦涩的教育学理论嫁接到教学实践之中,为新教师提供最切实有效的指导。而且在培训中缺乏对新教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的指导,新教师即便经过培训也不能察觉自身的问题所在。另一方面,漠视差异,追求整齐划一。不能对新教师的学历背景、知识结构、教学方式进行详细的考察,选择适切的内容来“因材施教”,一味追求效率却减弱了效果。同质化的培训内容难以适应异质化的教师多方位、多层次需求,不能调动起新教师的培训热情与主动性。

3.方式:单一枯燥,缺乏创新

培训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培训效果。大部分地区的培训授课为大班主题讲座、课题汇报等形式,这种新教师培训的主流渠道使得培训过程单调枯燥,缺乏生气。大规模的讲座式培训限制了新教师与培训者的互动交流。在培训过程中新教师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主体性受到抑制,培训内容的理解与内化是新教师主动构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加油”、“充电”,失去积极主动性可能造成厌烦情绪、懈怠心理等不良影响,学习效果自然十分有限。现代教育技术所特有的超越时空限制、促进相互交流、个别化学习等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区域中小学校的新教师培训在方式、手段上过于陈旧。新教师对远程培训、个别指导、座谈研讨、合作探究等新形式的呼声日益高涨,单一的集中培训面对新形势已显得格格不入。

4.评价:偏重形式,偏离本质

当前的新教师培训评估主要集中在对培训活动的过程性材料的考核,而较少去关注新教师真正的内在改变,偏重形式材料,偏离培训本质。入职新教师适应单纯的教学工作本来就已经非常吃力,如果再强加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形式材料,会让他们因疲于应付考核而忽略自身素质的提升。培训之后的新教师部分技能与知识可能是内隐的,效果难以在纸上呈现,因为培训需要留给新教师一定的时间去反复思考、认真总结,最终内化为自身具备的素质。缺少导师、教研组对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观察,最终给出的评价难免偏颇。

三、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的改进

随着学校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各学校对新入职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立足新课改的现实场域与新教师的培训需求,完善新教师培训的各个环节,以新教师培训促新教师专业发展,以师资队伍现代化促教育现代化,亟待对当前新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

1.青蓝结对师徒化,给予新教师以稳定持续的操作性帮扶

开展师徒结对制的培训模式是现代新教师培训的大趋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新教师师徒化培训的理想期许。首先,拓展师徒帮带的内涵。现代意义上的师徒结对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形式。因此,师徒结对也应该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校内师徒帮带,让新教师与本校骨干教师共同组织业务结对,使新教师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其二是校外安排学科导师,为新教师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更优质的资源,实现长远发展。其次,制定清晰具体的新教师成长规划。新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路径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需要优秀资深教师与其共同制定一份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最后,给予新教师切实的反馈。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得到及时的指导与反馈,唯此才能内化为自己稳定的教学经验,倘若长久搁置必然造成其发展的隐患。此外,培训专家与学科导师应定期下校调研,通过听课观课、座谈研讨了解新教师的计划执行、教学困惑、目标达成、其他需求等情况,给予指导性意见。

2.培训模式“师本化”,建立教师本位的培训体系

在课堂教学生本化的教育大潮之下,新教师培训需要一种“师本化”的培训体系。在培训中要把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一个核心位置。首先,深入调研,明确新教师的基本需求,并依照提出的需求调整培训方案,如加强学科培训、增加互动交流机会、时间安排上尽量集中等,使新教师培训更加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更能体现培训活动的人性化,更好地服务于新教师专业成长。其次,培训活动课程化。将贴近新教师教学实际的培训主题固定下来,定期开设培训课程,尤其要设置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与意识的课程,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到自觉的水平。编著开发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教材,提高培训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在新教师上岗之前就为他们发放培训课程表,提高其规划的执行效果。并且下发培训反馈表,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为不断调整培训课程内容提供依据。最后,三级联动,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高校、区域当局、中小学校合作培养的模式。“有些国家(美国、英国)的试用期培训既作为新任教师的入门培训,同时也是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一种正式的学历教育。另一些国家(日、澳、中国)则是单纯的非学历性的新教师指导或培训。”[2]这种非学历性的新教师指导在我国表现为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两者的相对分离,致使新教师陷于适应教师岗位的尴尬境地。因此,亟需整合教师培养过程,建立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在职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

3.组织形式丰富化,基于培训内容选择适切的培训方式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日益多样的背景下,新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也就有了丰富多样的要求。按培训内容的性质与组织形式的集约化程度可将新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分为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任何培训形式都适宜于相应的培训内容,我们排斥的只是单一的形式。集中培训主要是主题讲座,面向的是各个学科的所有新教师,多是关于“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上好一堂课”等通识性的主题。这种形式尽管不能迅速提高新手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但极易操作,效率较高,可以为每个新教师提供对教师共性要求的指导,充分利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集中培训需要注意的一是建设包括一线名师、教研员、高校教授在内的多层次的专家团队;二是为培训对象创造充分表达自己意见、阐明自己困惑的机会,使培训效果最大化。分散培训,比如座谈交流、课例研讨等,针对的是个别学科。新教师与专家教师可以充分有效地互动,为新教师创造沟通互动的机会,切实解决新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的培训方式针对的是不同的培训内容,绝不可坚持单一的培训方式或内容与方式的失调混搭。打破单一的集中讲座培训状态,积极开发创新新教师比较欢迎和认可的诸如观摩教学、课例研讨、远程指导、教学竞赛、新老教师交流座谈会等培训形式。

4.效果评价科学化,保证评价人员、内容的合理性

培训评估工作对新教师的学习、工作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所以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务必保证科学化。首先是评价者的科学配置,“研训一体”。评价工作需要培训科与教研室的精诚合作。培训组织者与教研员、学科导师一同下校监督考核,将培训评价工作落到实处,执行有理有据。因为前者并不具备新教师成长的专业知识,但是却掌握着整个培训的过程性材料,教研员与学科导师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也了解新教师的具体教学情况,可以提出有效指导却不了解培训过程中的考勤、参与度等,两者相互合作能对新教师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评价。其次是考察内容的科学选择,“质量结合”。重视新教师培训的量化考核固然重要,但新教师培训之后许多的内在改变不能外显为考核指标。此外,还可以打造网络平台,加强展示交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各学校新教师提供网上交流展示的机会。在网络平台开辟新教师培训板块,发布文件公告、展示学校培训动态、发表培训感悟等,为新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将新教师们撰写的培训感悟择优发布在教育网的相应版面,激发教师自我参与、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形成并完善推动教师自我提高的激励机制。

新教师培训的价值与意义逐渐得到教师、学校、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国家的广泛重视。《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 学时[3]。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等相关培训机构应立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创新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多元、高效、灵活的培训模式,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时期教师的职业要求,从而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摘要: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是提高新教师岗位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障。由于师训组织者的专业性不足、对新教师培训的内涵理解偏狭等原因,使得其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蓝结对”师徒化、培训模式“师本化”、组织形式丰富化、效果评估全面化将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摘要

关键词:中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改进关键词

参考文献

[1]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2]孟洁.新教师入职培训新途径的探索和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 第4篇

摘 要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是提高新教师岗位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障。由于师训组织者的专业性不足、对新教师培训的内涵理解偏狭等原因,使得其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蓝结对”师徒化、培训模式“师本化”、组织形式丰富化、效果评估全面化将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中小学新教师 专业发展 培训 改进

新教师,也称新手教师、新任教师,一般指入职三年以内的教师。这是新教师开始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适应期,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为新手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有助于促进其专业发展,缩短职业适应期。在课改大环境下,对于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教学模式、方法,提升学校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实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新教师培训的内涵

中小学新教师的培训决定着其今后的素质水平与发展潜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又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诚然,新教师培训应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首先,新教师培训对新教师是一种内求而非外加的学习活动,其必须建立在新教师实际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真实地观照到新教师的发展内求,站在新教师的立场上思考新教师培训的运作,实现一线教师自下而上的内心自觉,才能达成新教师培训的真正目的。

其次,新教师培训要面对新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所面临的问题。组织者开展的任何培训活动均须立足于新教师的实际需求。新教师培训内容须适当减少形而上的教育理论,以贴近新教师的教学实际为主。新教师难以胜任复杂沉重的教学任务,如果得不到具有操作性的帮扶、指导,很容易自暴自弃,产生职业倦怠、消极抵抗等问题,不利于其成长,更有损教学品质。

再次,新教师培训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导向。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1]。所以,实现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只是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关照到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在新教师培训的任一环节中必须以教师的这种广义的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是否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标考量培训的效度。缺失这种导向性,一则新教师培训所学不能为其所用,甚至造成误导,致使其丧失自身的教学风格;二则造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内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失去新教师培训的意义。

二、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教师培训作为提高新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的重要路径,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四个主要环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1.目标:内涵窄化,难于落实

长期以来,新教师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被窄化,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只侧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了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等的培养。而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与意识才是其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训时缺少这种动力的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将难以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此外,新教师培训之后的继续跟进、职业规划的监督指导不及时,他们在执行规划时便常常陷入迷茫。新教师初入职场,对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不甚清晰,难以做出具体科学的发展规划。目标规划若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必然会减弱它的可执行性。在遵循规划执行教学工作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督导,也将难以从本质上改正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2.内容:轻视实践,漠视差异

培训内容是新教师专业成长所需汲取的关键营养,理应设置最合理的成分,但在实践当中却明显失调。一方面,注重理论传授,轻视实践指导。新教师培训内容多是依据培训组织者的经验总结,聘请的有些教育专家、学者缺乏与教育教学实际运作的接触,难以将艰深晦涩的教育学理论嫁接到教学实践之中,为新教师提供最切实有效的指导。而且在培训中缺乏对新教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的指导,新教师即便经过培训也不能察觉自身的问题所在。另一方面,漠视差异,追求整齐划一。不能对新教师的学历背景、知识结构、教学方式进行详细的考察,选择适切的内容来“因材施教”,一味追求效率却减弱了效果。同质化的培训内容难以适应异质化的教师多方位、多层次需求,不能调动起新教师的培训热情与主动性。

3.方式:单一枯燥,缺乏创新

培训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培训效果。大部分地区的培训授课为大班主题讲座、课题汇报等形式,这种新教师培训的主流渠道使得培训过程单调枯燥,缺乏生气。大规模的讲座式培训限制了新教师与培训者的互动交流。在培训过程中新教师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主体性受到抑制,培训内容的理解与内化是新教师主动构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加油”、“充电”,失去积极主动性可能造成厌烦情绪、懈怠心理等不良影响,学习效果自然十分有限。现代教育技术所特有的超越时空限制、促进相互交流、个别化学习等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区域中小学校的新教师培训在方式、手段上过于陈旧。新教师对远程培训、个别指导、座谈研讨、合作探究等新形式的呼声日益高涨,单一的集中培训面对新形势已显得格格不入。

4.评价:偏重形式,偏离本质

当前的新教师培训评估主要集中在对培训活动的过程性材料的考核,而较少去关注新教师真正的内在改变,偏重形式材料,偏离培训本质。入职新教师适应单纯的教学工作本来就已经非常吃力,如果再强加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形式材料,会让他们因疲于应付考核而忽略自身素质的提升。培训之后的新教师部分技能与知识可能是内隐的,效果难以在纸上呈现,因为培训需要留给新教师一定的时间去反复思考、认真总结,最终内化为自身具备的素质。缺少导师、教研组对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观察,最终给出的评价难免偏颇。

三、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的改进

随着学校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各学校对新入职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立足新课改的现实场域与新教师的培训需求,完善新教师培训的各个环节,以新教师培训促新教师专业发展,以师资队伍现代化促教育现代化,亟待对当前新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

1.青蓝结对师徒化,给予新教师以稳定持续的操作性帮扶

开展师徒结对制的培训模式是现代新教师培训的大趋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新教师师徒化培训的理想期许。首先,拓展师徒帮带的内涵。现代意义上的师徒结对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形式。因此,师徒结对也应该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校内师徒帮带,让新教师与本校骨干教师共同组织业务结对,使新教师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其二是校外安排学科导师,为新教师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更优质的资源,实现长远发展。其次,制定清晰具体的新教师成长规划。新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路径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需要优秀资深教师与其共同制定一份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最后,给予新教师切实的反馈。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得到及时的指导与反馈,唯此才能内化为自己稳定的教学经验,倘若长久搁置必然造成其发展的隐患。此外,培训专家与学科导师应定期下校调研,通过听课观课、座谈研讨了解新教师的计划执行、教学困惑、目标达成、其他需求等情况,给予指导性意见。

2.培训模式“师本化”,建立教师本位的培训体系

在课堂教学生本化的教育大潮之下,新教师培训需要一种“师本化”的培训体系。在培训中要把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一个核心位置。首先,深入调研,明确新教师的基本需求,并依照提出的需求调整培训方案,如加强学科培训、增加互动交流机会、时间安排上尽量集中等,使新教师培训更加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更能体现培训活动的人性化,更好地服务于新教师专业成长。其次,培训活动课程化。将贴近新教师教学实际的培训主题固定下来,定期开设培训课程,尤其要设置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与意识的课程,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到自觉的水平。编著开发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教材,提高培训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在新教师上岗之前就为他们发放培训课程表,提高其规划的执行效果。并且下发培训反馈表,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为不断调整培训课程内容提供依据。最后,三级联动,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高校、区域当局、中小学校合作培养的模式。“有些国家(美国、英国)的试用期培训既作为新任教师的入门培训,同时也是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正式的学历教育。另一些国家(日、澳、中国)则是单纯的非学历性的新教师指导或培训。”[2]这种非学历性的新教师指导在我国表现为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两者的相对分离,致使新教师陷于适应教师岗位的尴尬境地。因此,亟需整合教师培养过程,建立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在职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

3.组织形式丰富化,基于培训内容选择适切的培训方式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日益多样的背景下,新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也就有了丰富多样的要求。按培训内容的性质与组织形式的集约化程度可将新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分为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任何培训形式都适宜于相应的培训内容,我们排斥的只是单一的形式。集中培训主要是主题讲座,面向的是各个学科的所有新教师,多是关于“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上好一堂课”等通识性的主题。这种形式尽管不能迅速提高新手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但极易操作,效率较高,可以为每个新教师提供对教师共性要求的指导,充分利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集中培训需要注意的一是建设包括一线名师、教研员、高校教授在内的多层次的专家团队;二是为培训对象创造充分表达自己意见、阐明自己困惑的机会,使培训效果最大化。分散培训,比如座谈交流、课例研讨等,针对的是个别学科。新教师与专家教师可以充分有效地互动,为新教师创造沟通互动的机会,切实解决新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的培训方式针对的是不同的培训内容,绝不可坚持单一的培训方式或内容与方式的失调混搭。打破单一的集中讲座培训状态,积极开发创新新教师比较欢迎和认可的诸如观摩教学、课例研讨、远程指导、教学竞赛、新老教师交流座谈会等培训形式。

4.效果评价科学化,保证评价人员、内容的合理性

培训评估工作对新教师的学习、工作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所以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务必保证科学化。首先是评价者的科学配置,“研训一体”。评价工作需要培训科与教研室的精诚合作。培训组织者与教研员、学科导师一同下校监督考核,将培训评价工作落到实处,执行有理有据。因为前者并不具备新教师成长的专业知识,但是却掌握着整个培训的过程性材料,教研员与学科导师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也了解新教师的具体教学情况,可以提出有效指导却不了解培训过程中的考勤、参与度等,两者相互合作能对新教师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评价。其次是考察内容的科学选择,“质量结合”。重视新教师培训的量化考核固然重要,但新教师培训之后许多的内在改变不能外显为考核指标。此外,还可以打造网络平台,加强展示交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各学校新教师提供网上交流展示的机会。在网络平台开辟新教师培训板块,发布文件公告、展示学校培训动态、发表培训感悟等,为新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将新教师们撰写的培训感悟择优发布在教育网的相应版面,激发教师自我参与、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形成并完善推动教师自我提高的激励机制。

新教师培训的价值与意义逐渐得到教师、学校、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国家的广泛重视。《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3]。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等相关培训机构应立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创新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多元、高效、灵活的培训模式,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时期教师的职业要求,从而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参考文献

[1] 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2] 孟洁.新教师入职培训新途径的探索和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3]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

初中数学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5篇

一、路途遥远,但我不能走弯

作为教师,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在学识上有什么伟大的成就,而是要教会学生,教好学生。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无论知道的再多,能在这段时间教给他们的,也不过仅仅是入门的知识罢了,我们真正该教给他们的,是如何去走笔直的路,和一颗爱上学习的心。

作为教师,要教的东西怎么能自己不会?要给的东西怎么能自己没有?在经历了培训之后,我重新对自己进行了审视。并让自己重新的去将自己的路走正,去将心态重新整好。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二、求学路难走,但老马识途

在教学中最难的,不是去将一个题目讲的透彻,讲的细微,而是为了能在教学的时候带动学生们一起来学习。但是枯燥的学习路上难以前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根据自己的学生类型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当然,的方式并不是由我们这些“老马”去将学生们驼过去,我们永远也只能“识途”而已,真正该做的,是教会学生们去认识,去学习着条路该怎么走,该怎么去走。只有让学生都在这条路上成为了新的“老马”,我们的工作才算成功。

三、带路,不一定要走在前面

作为老师,我们过去总是习惯在同学的们前面去开路,让他们在我们的带领下前进。但是我们却常常忽视了,学生们自己如果团结起来,会远比我们走的更快。

小学新教师培训计划 第6篇

通过一学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我们学校新教师马洋洋、丛蕾、孟庆荣三位教师的成长较快,分别担任要点任务很繁重,可是她们都做得很出色,特别是英语教师孟庆荣,在短短的一年时间,把我们乡的英语成绩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了让她们更好的成长,制定本学新教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教学能力出众的合格教师。为此,我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新教师培训意见精神以及本镇实际制订本学年新教师培训计划。

二、预期目标

1、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2、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3、对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增强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科质量。

三、培训时间

2016年8月25——2016年9月1日

四、培训形式与要求

由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部分组成。集中培训由镇中心小学统一组织。

五、重点培训工作

1、从抓学习入手,以促发展。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因此,要先从学习入手,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2、从抓考核入手,以促提高。对新教师实行考核制,采取学期考核与学年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同行考核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新教师提拔、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改意识。深入开展新教师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让新教师听课后,能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促其发展。

4、培养与提升新教师课改、科研意识,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采取理论讲座、自修自练、集中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不断丰富新教师课改、科研理论水平,并根据自身经验及所教学科特点,在工作中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更好地成长。

六、总体措施

1、成立新教师培训领导班子

组长:暴志杰

副组长:付德明

2、采取“青蓝工程”师徒接对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师傅要从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精心指导徒弟,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徒弟要诚恳、虚心学习师傅的教学艺术,每周至少听师傅1节课,每两周至少准备1节课请师傅听。学校要分阶段安排新教师上公开课,组织其他教师真诚地进行听课、评课,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小学新教师培训总结 第7篇

1、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使我更进一步地了解、理解了新课程下数学课的设计思想、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数学课程不再是以传统方法为主要教学手段,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线的知识传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特色的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共同发展的合作者。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效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行为的真理。

2、通过培训,让我深深地感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学生,把传统教育理念以教师主导的传授者主体式引入课堂,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的数学课堂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造。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简单的知识灌输,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积极地、持久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要注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感到了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着许多不足。

4、培训内容有些脱离了实际应用的特点,比如数学知识的传授过多,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性。

这次的培训,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能力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 第8篇

一、概念解读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是指幼儿教师从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的发展过程。

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儿童观, 是一名专业化教师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游刃有余的专业化教师, 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判断、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思考各种可能的行动方式, 并评估行动及决定可能产生的长远后果的判断决策能力。专业化的教师会利用自身可靠的专业知识及见解来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出判断, 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利益。因此, 有人说, 把握了新教师, 就等于把握了幼儿园的未来。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存在问题

近几年, 我国学前教育飞速发展, 但目前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还较低, 从总体上看, 大多数幼儿教师的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科研能力等均较为薄弱, 存在教学方法模式化、教育手段简单、知识面狭窄、教育技能应用性差等专业素养问题。

[案例]教研活动时, 我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交流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目标、重点和措施。其中为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结合上级教育部门检查考核评价的要求, 布置了较多的“作业”, 例:要读多少书, 写多少读书心得;要听多少节课, 写多少评课报告;要进行教学活动展示、课题研究, 要撰写案例分析, 要写高质量的反思和教育随笔, 要进行基本技能比赛, 还要进行这个检查那个考核……期间, 我看到不少老师的眼皮不断下垂, 面部表情晴转多云不断严肃, 底下有了窃窃私语。

诸如此类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如有的幼儿教师带班时间满足于集中教学, 不愿开展以发展幼儿主体性为主的活动区教学, 不愿观察幼儿, 不愿动脑筋去建构和开发适宜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不带班的时间, 热衷于网购、聊“八卦”、听歌、看电影……

(二) 原因分析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自我引导的持续发展过程, 因而, 在专业成长过程中, 教师的主体性是非常重要的。[5]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包括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 其中外部要素包括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时期;内部要素包括个人的性格特征、学习习惯以及自我发展的需求和理想。[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教师作为特殊的群体, 也需要首先满足一些基本需要, 而后才能自发的趋向追求更高的需求。幼儿园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外部因素, 幼儿园的政策制度、领导水平、人际氛围、教师评价方式和运行机制等, 都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应对策略

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再到一名专业化的教师,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激发教师内趋力, 不断学习, 不断积累、不断反思、总结经验, 主动发展, 将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更需要幼儿园以人为本, 尊重教师的主体性, 加强培训, 提升教育理念, 为之成长创设适宜的平台, 最终实现教师的自主成长。

(一) 激发内驱力, 寻求主动发展, 发挥教师主体性

1.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专业, 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热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 对工作倾注自己的全部爱心和责任为起点。因此, 幼儿园要结合《纲要》, 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 更新教育观念, 加强新教师的思想建设, 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加强精神塑造, 唤起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 以激发主动发展的内趋力。

2. 塑造积极阳光的个性品质。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特征, 优良的性格特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推进作用。自信、合群、坚韧、宽容、踏实、自尊等性格特征对教师专业发展尤为重要。每个教师都应以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善于思考、坚韧不拔的态度和意志品质, 来实现自己作为教育生活主体的地位, 关注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更关注教育教学工作对自己人生的意义。调查显示, 影响教师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与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具有直接的联系。因此, 幼儿园应创设和谐的幼儿园管理制度, 完善教师成长的途径, 倡导和谐上进的人文氛围, 以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自我认同、他者认同和对工作的兴趣等, 搭建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

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和理想。自我发展需求和理想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因, 可以促进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是否热爱工作、是否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功、是否渴求教育理论与经验、是否具有一定的可塑造性, 都可归结于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和理想。因此, 教师应有成为名师的坚定信念和敬业、乐业的精神, 做好个人专业成长规划, 并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去努力实现。调查发现, 大部分教师认为自主阅读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 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知识;另一方面, 通过阅读大量经典名著, 教师情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听专家报告、同行交流研讨、各种短期培训、学历进修等都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 创建成长平台, 提升专业理念, 追求专业化成长的更高境界

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研讨和解决教育问题推动教育过程最优化, 通过重新审视教育实践追求实践过程合理化, 对幼教实践进行持续不断的实践和批判性反思, 在使儿童获益、幼教质量提升的同时, 也使自身获得切实有效的发展。

1. 创设丰富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强化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必须重视新教师在幼儿园日常教学的过程中, 领会幼儿园各领域教学的要求和特点, 要充分利用教学实践、观摩学习、互动交流的机会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 开展主题式园本研训。

园本培训与教学研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培训与教研的目的在于学习、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 有针对性地研讨、解决本园教师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在互动、讨论中增进团队交流, 提升团队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促进教师间的互学互助与自我反思。把园本培训与教研活动整合, 研训一体, 有利于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办园水平, 并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师资保障。如:我园在广泛征集教师意见的基础上, 从老师们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存在的最棘手、最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 确定了《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策略》和《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与组织实施的策略》两个园本研训主题, 旨在提升教师解读与指导幼儿学习、交往和游戏等行为的专业能力。培训形式有专题讲座、有观摩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录像、有同事之间的现场教学观摩及教育活动决策训练等。将教研与培训结合, 改变了传统的园本培训和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教师被动学习、效率低下、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现象, 把培训和教研整合, 使培训和教研内容成为教师最迷茫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学习和研讨就有了动力。以自己熟悉的幼儿园和幼儿作为研究的对象, 研究从实践中开始, 在实践中进行, 以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作为检验研究成果的标准。这种对自身教育实践的研究是教师获得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更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3. 通过反思来提高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教师通过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 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对于幼儿教师培训而言, 经验是培训活动无法超越的, 而教师的反思能力则是可以通过各种干预性研究得以加强。因此, 积极引导教师进行专业反思是帮助教师认识问题的关键, 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向教师专业行为与活动的反思, 其作用是直接促进教师对专业行为的改进, 提高教学成效;二是指向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 引发教师对目前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进行思考, 进而促使教师更加清楚今后专业发展的方向。教师只有对自我发展、角色定位、社会环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分析, 才能对面临的各种机会进行评估, 确定专业发展目标, 把握最佳发展机会。

摘要: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再到一名专业化的教师,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激发教师内趋力, 不断学习, 不断积累、不断反思、总结经验, 主动发展, 将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更需要幼儿园以人为本, 尊重教师的主体性, 加强培训, 提升教育理念, 为之成长创设适宜的平台, 最终实现教师的自主成长。

关键词:专业成长,新教师,培训策略

参考文献

[1]丽莲.凯茨著, 廖凤瑞译:《专业的幼教老师》, 台湾倍谊基金会出版, 第2页.

[2]顾荣芳等著.从新手到专家——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

上一篇:项目推广总结下一篇:学生营养餐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