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能力测试方案

2024-07-16

教师专业能力测试方案(精选8篇)

教师专业能力测试方案 第1篇

赵颜小学小学教师专业基本能力测试方案

为全面提高我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基本业务能力,打造一支业务优良的教师队伍,检验我校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的成效,我校将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专业水平测试。为使测试工作周密有序地进行,现制定我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基本能力测试方案。

一、测试定位

以合格专业基本能力为定位,检测教师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突出新课改通识以及对所教学科知识的掌握运用的能力。

二、测试目的1、检测全校教师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制定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改进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学校掌握教师的素质能力状况提供参考,从而有的放矢的进一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2、强化校本研修,进一步推动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教师在更高的层次上学习新理念、探究新方法,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测试时间及对象

(一)测试时间:2012年10月26

(二)测试对象:全校报名参加五项全能大比武的教师

四、测试内容

面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紧密结合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按照合格中小学教师基本专业能力的要求,突出学以致用,重点测试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不考死记硬背的知识,不出偏题、怪题。

(一)通识部分。测试教师所教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应知应会的相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突出新课改通识,检验教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科课程部分。重点测试教师所教学科教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板块。

1、课程标准。要求熟悉并理解课标规定的学科性质、地位、作用,学科教学目的、要求、原则与方法,学科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学习评价与考核等。

2、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主要考查教师对学科知识点构成和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处理方法。同时,还要考查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

3、教学设计和评价能力。根据提供的教材内容提出教学设计方案,根据提供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写出教学评价意见。

五、测试方法

根据我校小学教师的实际,分别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生(社)五个学科,跨学科教师可任选一个学科报考。

测试时间:45分钟。闭卷测试,校教导处组织集中评卷。

六、组织保障

成立赵颜小学教师专业基本能力测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梁 新

副组长:房 峰

成员:武如征梁军左兆田刘利民张芹李静

赵颜小学

2012.10.23

教师专业能力测试方案 第2篇

根据《关于开展2013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鄂职改办〔2013〕31号)和《关于规范全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工作的通知》(鄂职改办〔2013〕24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全省中小学教师(含省直,不含武汉市)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水平能力测试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人才科学评价为主旨,统筹全省人事考试系统的考试资源,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的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2013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的顺利开展。

二、总体要求

(一)测试内容。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内容主要考察教育理念、教学理论水平和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能力。(见附件1:《湖北省2013中小学教师申报高级职称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测试考试大纲》)。

(二)测试形式。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形式暂定为“笔试”,设高中(含职业高中)、初中、小学、幼教四个层级,不分具体专业,考试科目为一科,成绩三年有效。

(三)时间安排。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报名时间为3月29日—4月10日,笔试时间为5月4日,具体事项将及时在湖北人事考试网上公布。

三、组织实施

(一)管理模式。全省(含省直,不含武汉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的水平能力测试工作,在省职改办领导下,总体上按照省人事考试院统一组织管理,各市州人事考试机构分级组织实施具体考务的办法进行。

(二)命题组织。省人事考试院制定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的测试大纲,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各市州不再单独命题。

(三)考务安排。申报人员统一在“湖北人事考试网”()的网上报名栏目上填报相关信息,上传本人照片,下载打印网上报名系统内报名表格,持身份证、职称证、教师资格证及报名表格到当地人事考试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及缴费确认,省直申报人员直接到省人事考试院考评三处进行资格审查及缴费确认(联系人:张建国,027-87231030)。资格审查通过并经缴费确认的申报人员请于考前一周在“湖北人事考试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持准考证及身份证参加考试。

各市州将审核通过及缴费确认人员信息报省人事考试院考评二处统一编排考场。不具备条件或者参加测试人数较少的地区,经省人事考试院协调,采取相对集中的办法安排有关考务。

(四)阅卷工作。中小学教师笔试结束后,各市州人事考试机构按照省人事考试院考评三处确定的统一标准,实行封闭阅卷,并将成绩在指定时间内上报省人事考试院。

(五)证书管理。水平能力测试通过比例和测试合格人员名单,由省人事考试院考评三处报省职改办确定。通过人员下发由省职改办统一制发、验证的合格证书。

四、保障实施

(一)组织领导。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水平能力测试是人才评价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人事考试机构应高度重视。全省水测工作在省职改办领导下,由省人事考试院统筹规划、管理,负责全省水测事务组织协调和巡视工作。各个市州应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研究能力是教师的“专业能力” 第3篇

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要善于对教育进行研究,因为研究能力是教师的专业能力。

一名教师,如果只是讲教材、编习题、出试卷,不仅很难成为研究型教师,而且还会由于周而复始地上课、改作业、批试卷,造成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倦怠。而研究型教师则不同,他们会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善于发现与思考各种教育问题,主动探索教育发展趋势,并将实践转化成理论,走个性化发展的新路。

常听有些教师说,教师忙、压力大,没有时间搞研究。这个说法虽然偏颇,却在教师群体中达成一定的共识。部分教师反对学校下达给他们的教科研任务,反对让他们写论文,甚至将论文看成是压在教师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持这种观点的人将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做研究就是不务正业。教师有着先进的知识,学习过系统的教育理论,能出口成章,为何不能提笔成文呢?

一个不重视教育科研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将教学与研究分割开来,不仅难有职业幸福感,更难有职业成就感。教学与研究是教师成长的两翼,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并上升为理论,这个过程就是教育科研。

教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人,也应是一个研究者。

教师要研究教育。教师不仅要知道什么是教育,如何实施教育,还应通过不断地研究,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用新的教育理念去调整自己的思维与方法。

教师要研究教改。为什么很多教改轰轰烈烈开始,却惨惨淡淡收场,因为没有对教改进行深入研究,只是将教改当成一项工程、一项运动。如果教师具备研究教改的能力,就能在教改中少走弯路。

教师要研究教材。教师不仅要教授好国家课程,还要根据学生实际将国家课程与学生所需的个人课程进行整合,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特色教育。

教师要研究学生。教师不仅要研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还应有预测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能力。要善于对学生中的个案进行长期跟踪,不仅让研究具有连续性与整体性,而且将研究者的执着精神向社会传递。

研究能力是伴随教师个人成长始终的职业习惯与职业能力。没有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的教师,很难在事业中平衡发展,很难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没有研究氛围的学校,也很难成为优质学校。

教师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能力 第4篇

关键词:教师道德;知识结构;教学技能

一、教师的核心专业道德

1.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育如同农民种地一样,每天细心观察庄稼成长过程中的不同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该除草时就要除草,该施肥时就要施肥,看着帮着扶着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2.严谨笃学。科学治学,严谨治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3.激情与想象。中学生的思想正是天马星空、富于幻想的年龄阶段,要想和他们融洽相处,让他们真正能从心里和你走到一起,和你做朋友,相信你,依赖你,教师必须学会用自己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与激情去点燃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热爱、对周围同学和朋友的热爱,能够感受到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并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个性。

4.自尊自律。教师工作的示范性特点注定了教师自始至终都是学生的榜样,甚至教师自身个性方面的一些特点都会在学生的身上明显地显现出来,因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仅是对自己本身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或许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1.学科知识。教师在自己学科领域必须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精通自己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当然,教师的专业知识并不只是对本专业概念与原理的掌握,还包括学科方法论与发展史方面的知识。

2.一般教学法知识。主要指那些超越于教学内容之上的、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则与策略。合理地、恰当地应用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更能贴近学生实际,教学效果更明显。

3.课程知识。从表现形式上来看,主要是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这也是作为教师工作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内容。

4.学科教学知识。包括解释某一特定课题的适当例子、理解的难点等知识。它是教师特有的知识领域,也是他们对自己职业的理解的特殊形式。

5.学习者及其特点知识。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及其个性特点,教育的过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出现教育盲点。

6.教育背景知识。当地的历史背景、教育现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受教育者的家庭状况等都要进行全面了解。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

1.准确把握学生发展水平的判断能力。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基本依据之一。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它还涉及学生的思想、态度、情感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是否具有对学生发展水平准确判断能力,对能否组织好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2.交往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交往,能否与学生、与家长实现有效的双向沟通、与同事愉快地合作,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

3.表达能力。表达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智慧与激发感情最基本的手段,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与情感应当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语言是表达的工具。因此,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就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对班级的管理能力和课堂上的协调组织能力。现代教育教学是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在这一基础上逐步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是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参与热情的调动者、学生学习困难的帮助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高超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5.学习、反思与研究能力。包括自我诊断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提高能力。教师的自我学习是一个过程,它是教师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自我评价与自我诊断,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自我调节和提高的活动。教师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自我提高的水平。

教师专业能力测试方案 第5篇

一、自弹自唱测试(35分)

要求:边弹钢琴边演唱一首歌曲,曲目自定,时间为2—5分钟。

二、舞蹈测试(35分)

要求:现场表演一段自编舞,舞蹈道具自备,限时3分钟。

三、绘画测试(30分)

要求:现场命题,10分钟之内完成一幅简笔画。

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评价讲稿 第6篇

理想的课程需要理想的教学,理想的教学来自理想的教师,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平常又繁重,既凸显又持续的一项任务。我们的教师队伍经历了多次的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践,思想的洗涤,行动的尝试,用质疑和探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进步了、发展了。但我们的教师长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工作,职业性格不少已经“钙化”,一下子改变谈何容易,要想“软化”,就必须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专业成长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课改”把我们叫醒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和要求。教师已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不再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或教案,去充当完成知识传授的“技术员”。面对新世纪对教育的挑战,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唤醒自己的成长意识、生命意识、成功意识,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课改实践历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促进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发展 ⒈ 树立专业成长意识

教师必须树立专业成长意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师、技高为师,身正为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能只是“一桶水”,而要变成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自身的专业成长方式,努力达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要求,充分认识到文凭只不过是一张“旧船票”,持着它不能登上时代发展的“新客船”,认识到“学习是教师成长的保鲜剂”,只有不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必须信守教育理想,以学生发展为前提,强化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基本功扎实以及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能力需不断提高。在每一个专业成长的环节上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努力追求每个目标的实现,诚心体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无止境”的境界与乐趣,体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自豪感和幸福感。⒉ 更新教育专业理念

教育学原理及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定的教育行为取决于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当教育思想和观念没有实现真正转变时,任何改革措施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为基本目标,把教学过程理解为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和模仿、操练、背诵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不再以知识学习为唯一目的,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科学素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被激活,教师的魅力就在于吸引学生热爱学习。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达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境界,要尊重学生的权利,逐步构建起以平等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与学的核心,让每一个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等全面持续发展目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同时也让教师享受教育。

⒊ 营造专业成长的学习氛围

教师专业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终身学习的主观内需。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不断更新,但我们还不能任其自然发展,要经心设计,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氛围。空洞的说教不如生动的现场观摩有效,被动的接受不如主动的探究有力,外在的压力不如内在的需要持久。营造学习的氛围主要是促进内需。首先,要给教师做好成长总体目标的设计。如在学历上要强调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在教学工作上要引导从守摊型向开拓型发展;在教研层面上鼓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在业务进修上,从终结型向终身型发展;在学识水平上由教书匠向学者型发展。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说过“一千个教授不如一个大师”。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要向大师靠拢。

其次,是要有不同层面的具体动作要求。对老中青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方面要实施“三抓”,一抓老教师优势和潜能的发挥,“盘活存量”;二抓中年教师的提高,“挖掘能量”,三抓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激活质量”,缩短新老过渡期。

在方式方法上可以灵活多样。教师教学研究活动可采取“与文本对话”、“与同事对话”、“与大师对话”、“与学生对话”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师徒结对,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到“四个三”。即一是过好“三关”:师德师风关、教学基本功关(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关;二是学会“三课”:上课、听课、评课;三是练好“三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四是读好“三书”:教科书、专业基础理论书、教育理论书。还可以实施青年教师培养的“三个一”工程:每个青年教师每个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上一节研究课,促使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要结合青年教师的特点增加挑战性的活动,如进行教学大比武活动;结合信息技术开辟网络论坛,博客专栏交流互动;结合校本研究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同创共享,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最终能使青年教师激情燃烧,中年教师杜绝平庸,老年教师克服僵化。

二、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

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人们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已经总结出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既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我们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机制是否完善,是否健全;而另一方面就是有赖于教师本人的努力。律师、医生等职业之所以成为专业,除了其社会地位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律师、医生本身对自己以及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正确的认识,这种正确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评价。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总局教育局建立了以“教师自评、同事互评、领导导评和专家审评”于一体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

教师自评:教师针对自身进行纵向比较,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否定。通过自评,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理论修养。同事互评:在教师自评的基础上,以“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等方式进行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在沟通交流中坦诚地交换意见,拓展思维,求异创新。

领导导评:由领导组织导评小组对教师是否达到阶段性发展目标给予评定,对教师下一步发展作出规划,指明发展方向。

专家审评:专家对教师专业成长做出科学的审核、认定与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一>、关于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评价按评价目的可分为两类:传统的教师评价(奖惩性评价)和现代的教师评价(发展性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以奖励和惩罚为主要目的,通过评价教师过去的表现,得出评价结果,并对教师进行奖或罚,是一种面对过去的、终结性的、自上而下的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主要目的,它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把教师评价和教师发展、学校发展融为一体,并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制定发展目标,提供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以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形成性的评价方式。

教育部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指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甑别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由此可见,注重教师发展,以教师发展促学校发展,是建立教师评价机制的关键。

<二>、当前教师评价模式现状及分析

从传统评价和现代评价的角度看,我们现在所运用的教师评价模式,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介于二者之间,偏向奖惩性评价。当前的教师评价,一方面,突出的是对教师以往工作的评定,强调教师工作的态度、成就、效率和效果,其结果的奖或惩。学校或评价者通过频繁使用奖励、表扬、处罚等手段来表现评价结果,确定被评价者的位置——这是传统评价方式的表现。另一方面,学校评价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评价的准确性,注重教师的未来水平、个人价值和伦理价值,注重长期的发展目标,着眼未来,着眼发展——这是现代教师评价方式的展现。

我们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尽管着眼科学、力求合理,曾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也出现了一些弊端。

1、评价内容单一,教育评价内容缺乏广泛性。教师评价指标里虽然有“德、能、勤、绩”诸方面的内容,但在实际评价教师工作中,往往以教师所教学生成绩的高低为主要工作,来衡量教师工作的好坏。如:要求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但很少关注教师教学中的创意意识与举措,更没有这方面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或指标、方法模棱两可,无操作性可言。

2、评价方法单调,缺少科学性和多样性。一是忽视过程评价,二是注重终结性评价,评价教师教学工作时只注重考试结果,很少对教师平时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给予评价和指导;三是注重对数量的检查而忽视对质量的评价,过于重视对计划、总结、记录等资料方面数量的考核,而过程、质量的评价只限于简单的教育表象;四是只注重学校和领导的评价,而忽视了教师的自评、教师互评以及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现行的这种评价方式易形成评价者与被评者间的对立,会造成教师对校长、学校工作的“反评价”,或 “消极情绪”。如:学校侧重于用成绩评价教师,教师就会搞题海战术,而无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出现有违职业道德的言行;甚至会引起教师与学校、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不愉快,产生消极、低触情绪。

3、评价忽视了导向、改进和激励功能,过于程式化。在评价中,教师大多处于被动接受检查和被评判的地位,工作的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评价中,我们常要求教师都要遵守哪些规章制度,完成哪些计划和工作,在教案编写、教研活动、课堂教学等方面往往是要求严格,检查泛泛,缺少一个科学、实效、民主的环境与指标。教师很多时候疲于应付例行检查,在评价过程中很少有发表自己意见和见解的机会。评价反馈更是意见笼统,对教师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批评的多,指导的少,不能根据实际问题,帮助教师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达成共识,缺乏评价的可信度、实效性和激励性。

4、评价的结果是关注教师过去成绩的多,指导教师未来发展的少。评价结果通常是根据量化考核的结果对教师进行分等排队,并与职称评定、评优树模、教师聘任等挂钩。考核成绩高的教师受到表彰或奖励,成绩低的教师受到批评或处罚,很少关注教师的发展领域、发展优势和发展潜能。

5、不注重教师评价结果的应用和反馈。教师评价结果的运用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导向作用,是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注重教师评价结果的运用,对评价结果要进行纵向比较和综合分析,评价者和教师要充分地交流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关心的态度,具体指出教师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避免只给教师一个笼统的评价分数或一个简单的结论。

评价机制的这几个方面,均不利于发挥评价对教师的导向、激励和改进作用,直接影响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教育的当前发展。

<三>、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机制的建立,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正好符合这三个“有利于”精神。

1、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征

第一,发展性评价是促进教师发展,而不是对教师进行奖惩的评价机制。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的长处和不足,帮助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人发展计划,促进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发展性教师评价不与奖惩、得失挂钩。对学校管理者而言,奖惩不是目的,而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根本的出发点。因此,发展性教师评价既切中要害,又顺应了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潮流。

第二,发展性教师评价面向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去。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学校根据教师评价的结果,确定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向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培训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三,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机制,而不是终结性的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动态监控,既关注教师原有的教学水平,也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四,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机制,而不是终结性的教师评价制度。它强调全员参与,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交流、沟通和协商,获取全面、真实的教学信息,为教师的个人发展献计献策,并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2、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

发展性教师评价原则是人们基于对发展性教师评价规律的认识,对发展性教师评价活动的基本要求,或者说它是发展性教师评价活动所依据的根本法则和准则。发展性教师评价除于具备教师评价应有的科学性、导向性、客观性、教育性、可行性、激励性、民主性、改进性等原则外,有自己的几条独特性原则。

①发展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评价的根本目的已不再是为了奖惩教师,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校未来的发展。

②方向性原则。指对于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有利于端正办学方向,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在评价中,必须对每个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教书育人和教学能力、工作效绩作出公正、准确而又全面的价值判断,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③全面性原则。即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全员评价是指面向全体教师,不是面向少数优秀教师或少数不称职教师,也就是说,包括领导和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都要接受评价;全程评价是指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反复的评价;全面评价是指要对教师的素质、职责和绩效,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④主体性原则。主要指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发挥问题。在对教师的评价中,教师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要尊重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使评价的过程真正成为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使评价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

⑤双向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非常重视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校内与校外间的沟通,鼓励全体师生、学生家长以及校外有关人员积极参与教师的评价工作,要求评价过程务必是一种双向健康过程。同时,发展性教师评价最终要达到教师个体与学校整体、少数教师与全体教师、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的双向发展目标。

⑥可行性原则。教师评价方案、实施、结果处理和结果反馈都要切实可行。在当前,开展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尤为重要。但要处理好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关系,其指标和标准一定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一定要取得教师的认同,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也要让教师明了。坚决杜绝“为科学而科学”的教师评价方式,否则再科学、再完善的评价方案不可行的,也是无法实现评价目的的。

3、发展性教师评价途径

现代的教师评价体系把教师看作更主动和更专业的主体性角色,而且通过使用以下方式促使教师主动参与评价:

一是实行档案袋评价。由于有许多的教师评价信息。这些评价信息是很难通过观察得到的,因此为了收集到全面的评价信息,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要求教师进行个人档案袋的整理。

二是开展专业性的评价面谈。本着关心教师成长,关注教师发展的原则,专业交谈能够促使教师对实践及各种教学行动进行反思。因此,教师评价体系设计的一个程序就是鼓励教师通过评价性谈话来反思,这样的谈话通常是在上课之后,教师和评价者进行沟通性的谈话,教师在面谈时通过出示备课笔记、分析学生学习活动、回顾教学活动等的教学资料进行反思。

三是查看学生学业成绩。学校的目的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虽然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业成绩的提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教师教学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学生成就的主要因素。评价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情况和已取得的成绩、成果、成就,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促使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4、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①教师自评表 ②教师互评表

③学校(评价小组)评价表 ④学生评价表 ⑤家长(社会)评价表 ⑥专家审评表 7评价统计反馈表

三、做好教师专业成长评价

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应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展,注重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避免评价的负面效应,使评价的功能直指教师本身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评价目的不是为了划分等级,而是为了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与学生更好地成长。有专家提出,教师的专业成长评价制度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这一新型的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了解和尊重学生、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等方面。在评价方法上以教师自评为主,强调不得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这就为我们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作出了明确的指导。

教师专业基本能力测试题答案 第7篇

专业基本能力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 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5、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括 政治素质、业务素质 和心理素质。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 内在精神品质。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和 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 为人师表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的 教师资格。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正确的学生观”就是(B)A、让每一个学生都考出好成绩 B、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 C、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爱好

D、让每一个学生都文理全能

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

A、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B、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如何学习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3.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B)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4、新课程在学生评价方面改革的目的是(D)

A以评价促进学生动手能力 B、以评价促进考试成绩提高 C、以评价增加学校招生数量 D、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B)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6.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7.人的身心发展是指(A)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11、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12、(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13、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14、我们一直倡导实施启发性教学,它的实质在于(D)。A、教师问学生答 B、学生问教师答 C、教师讲学生听 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15、以学校为教研工作基地,以学科为教研活动中心,以教师为教研活动主体的教研活动我们通常称之为(C)。

A.校本教研 B.校本研训 C.学科教研

D.学科培训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新课程坚持的“以人为本”,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Ⅹ)

3、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在征得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听话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Ⅹ)

4、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Ⅹ)

5、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6、国家不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Ⅹ)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Ⅹ)

8、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Ⅹ)

9、宁宁今年小学毕业了,他可以到商店当售货员。(Ⅹ)

10、作为教师应该继续发扬“红烛”“春蚕”的无私奉献精神,而作为校长则应该同时关心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在教学中如何才能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

①要利用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富有艺术性。③教师讲课要富有激情,以此感染学 生。④要排除影响、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

2、为什么说教育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②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的手段。

3、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一般道德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①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特殊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一般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

②区别:社会一般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反映对社会所有人的要求,而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生活中特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反映对教师特有的要求;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有所不同,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

4、课外活动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它是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请你说一说课外活动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求?

答: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②活动要有吸引力。

教师专业能力测试方案 第8篇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采用文献法查阅有关经管专业及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采用深度访谈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经管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建议,为本问卷的设计奠定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高校经管专业青年教师和所在学校的背景信息。

(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于2011年9—10月进行,主要通过现场发放和网上邮箱发放问卷两种方法对辽宁地区部分高校的经管专业青年教师119名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送问卷119份,回收问卷111份,其中有效问卷10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0.8%。被调查的男性和女性各50%;26—30岁12人,31—35岁39人,36—45岁57人;被调查者学历为学士的6人,硕士为66人,博士为36人;被调查者职称为助教12人,讲师48人,副教授45人,教授3人。

(三)问卷设计与结构检验

根据对高校经管专业青年教师的深度访谈和已有的相关文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设计本次调查问卷,其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调查问卷的核心主体,设计影响高校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4个维度。该问卷通过SPSS软件信度检验,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0.78。在效度上,根据6位专家的评价结果,问卷整体适合性同意度评价为4.5;就各分量表,每一评价向度中的同意度为3.4,由此说明本问卷具有专家效度。第二部分是调查问卷的核心主体。

二、高校经管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现状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如下。

(一)在学校制度与专业发展机会方面

1. 经管专业青年教师超过半数认为奖励和考核制度还存在不健全、不合理的地方,通过个别访谈,教师认为学校奖励制度偏重于工科专业,特别是一些科研和教学奖励政策。

2. 半数教师认为学校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各类学科竞赛,但40%以上的青年教师认为所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对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作用不大。

3. 经管专业青年教师60%以上认为学校不能提供较多的进修培训机会。

(二)在教学理念与职业道德方面

1. 超过一半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与先进的思想教育理念还有一定差距,这与教师的责任感和工作压力有一定关系。

2. 半数以上的青年教师能够喜欢本专业的教学,但也有近一半的青年教师对本专业的教学兴趣不足,需要有待提高。

3. 半数以上的青年教师能够在教书育人中获得成就感,但也有近一半的青年教师不能充分在教书育人中获得成就感,所以强化部分经管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职业道德迫在眉睫。

(三)在教学方法与专业素质方面

超过一半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但40%多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讲课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五成多的青年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设计的评价较高,四成多的青年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设计信心不足;有40%多的青年教师认为不能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与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关。

(四)在科研学术与专业实践能力方面

大部分教师撰写论文能力较薄弱,科研项目较少,深入企业并参与企业运营发展实践机会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青年教师作为研究者与教育者的角色日益冲突,导致没有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做科研;其次,青年教师是一个角色过多的忙碌者,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难以完成自身的角色任务。

三、提升高校经管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对策

(一)学校建立制度保障,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

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以学校为基础。

1. 首先,学校要有健全合理保障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奖励和考核制度,不合理的奖励和考核制度会出现教师急功近利或职业倦怠、教学质量和满意度下降的问题。

2. 学校要经常举办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各类竞赛,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学习,而且能帮助教师总结比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3. 学校要为经管专业青年教师提供较多的进修培训机会。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入理论学习,如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另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企业发展实践,如在完成专业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到各类企业中学习,参与企业的运营。很多高校从政策和实践两个层面采取多种形式保障高校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如美国西南密苏里州大学学校和系部制订教师交流计划,鼓励教师及时充电,参加培训学习、在职攻读学位,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与专业相关的国际会议,鼓励教师潜心学术,开展深入研究。

(二)端正教学观念,培养良好师德师风

青年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职业道德是教师对职业行为的自觉追求,也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道德基础。每一位青年教师既然选择教师职业这一行就应该爱岗敬业。

1. 从思想上应该热爱教育事业,树立积极主动的职

业态度,确立先进的思想教育理念。美国高校很重视高校教师的专业道德建设,早在1929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就制订《教学专业道德规划》,每一位美国青年教师从选择这个行业起就树立自己的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2]。

2. 要明确教师的职业责任,喜欢本专业的教学,自觉地对学生、家长,教师集体和社会负责。

3. 每一位青年教师要有强烈的教育信念,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教书育人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掌握扎实的教学技能和方法,提高专业素质

经管专业既强调理工专业思维的缜密性,又强调文科专业感性思维,是文理渗透的综合学科;既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作支撑,又有发散性思维作延伸。这就要求本专业的青年教师善于把握各学科间的联系,以及对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要停留在单纯的讲授式教学,要灵活应用一些新型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实践式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而获得新知识。通过鼓励学生参加课内外的练习、试验、实训、社会实践、调研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和丰富所学知识。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也体现在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上,青年教师要立足于新知识新科技的前沿,终身学习并不断提升自己,经常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和培训学习,还要学习各种信息资源和其他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方法。

(四)重视科研学术研究,积极参与企业运营实践

成为一名专业能力过硬的经管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还要有参与企业运营实践的经验。经管专业青年教师从事科研有专业科研和教育科研。从调查得知,高校经管专业多数青年教师没有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经历,普遍缺乏实战经验,部分青年教师还不了解企业运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与企业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与企业之间实现有效对接和融合,做专业科研的机会非常少。这就要求经管专业青年教师要深入实践,积极到企业调研和实习,只有与社会、企业相结合,才能不断更新和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做好专业科研工作,更好地培养专业创新人才。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如果青年教师只停留在一本课本教学是谈不上创新的[3]。部分青年教师认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忙,家庭压力大,很多经管专业青年教师没有从事教育科研的经历,没有时间精力搞科研,认为教育科研离自己很远,那是教授们的事。事实上,所有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总是和教育科研交织在一起的。在教育科研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汲取优秀教师的经验,克服自身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从而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不断提高。

摘要:深入分析高校经管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是培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础。根据对高校经管专业青年教师的深度访谈和已有的相关文献, 本文运用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的方法, 对辽宁地区部分高校经管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经管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经管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

[2]顾建民.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分析——以浙江大学为个案[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5) .

上一篇:学习的决心书下一篇:我童年上的乐园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