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教学

2024-09-02

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教学(精选6篇)

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教学 第1篇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的论文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及良好品格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了解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品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渗透

一、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作用

人文精神是生活和生存的内在驱动力,其对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没有充分利用教材,再加上教师的能力有限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使得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效果不佳。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1.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

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文章的学习中,课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读一读《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在阅读之后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当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让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其次,教师还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或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等让学生观看,将抽象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的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人文精神的渗透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辩论赛或者演讲比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最终使人文精神更好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2.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构建人文精神课堂

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是人文精神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第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盲目提问,所提的问题要有意义、逻辑性要强,可以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提问方式,并在提问的过程中注意总结,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使得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融合与渗透。第二,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还离不开教师对学生中肯的评价和及时的鼓励。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真诚的.、中肯的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要给出不同的评价语言。如对于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打压,而应该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继续钻研和认真学习的信心。此外,课堂评价要具有丰富性和具体性,不能笼统地夸赞学生,而应该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具体的评价。如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教师要尽可能地少说“读得真好”“你真棒”之类的话,而应该说:“你读得真好,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得出你融入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感受,把我们班的同学都带入了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特别是你的……,让我们记忆尤深,你能再读一次吗?”听了这样的评语,学生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去。

3.扩充教师的知识面,增强教师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将教材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内容找出来。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现代信息网络不断地丰富人文精神的素材,指导学生在自学中感受人文精神。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从而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最终为高素质、高人文素养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伏生.基于人文精神渗透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7):11-12.

[2]李彬.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策探索[J].考试周刊,(21):51.

[3]刘秀玲.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31):161.

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教学 第2篇

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最新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以新课标为指导,在内容的选编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既有文化内涵,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审美情趣和未来意识兼具,具有浓厚的语文学科的魅力。文章的题材空前丰富,涉及到古今中外许多富有人文精神的作品与作者。所选作品能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学语言敏锐的感知力,激发对未知领域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同时,为了对课内学习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还编选了一套与之匹配的语文读本,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视野。

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二、课堂是途经

语文课是使培养人文精神的最好媒介,我们要在学生心灵里撒上人文精神的种子。叶澜先生曾讲过要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从工具性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生命的真实境况中来。高中语文新教材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是义不容辞的,它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教学戏剧,是对生活重新诠释和理解。议论文的学习让我们善辩。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所以,语文教学应重视探讨语文的人文精神教育与培养。

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 “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教学苏轼的诗词散文诗,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智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自如;教学唐诗宋词时,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辉煌灿烂——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人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用课文中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外方方面面的情来浸润心灵,学会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用一份责任来审视自己,用惊喜去感悟春天,用沉寂来总结冬季。当知识一点点充实了头脑的时候,让精神因为善于感悟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

古诗文是极其有生气的、积极的、富有美感的.,它是能激励人、培养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而言,学习文言诗文对文化品位的提升、审美意识的培养和生活体验的积累,都是起极大的作用。教学不能一味老师一字一字地输送学生一句句地下咽,我们把理解内容精粹、语言艺术放在首位,那么古诗文的学习就会让学生得到艺术的欣赏,美感的享受。为了扩大诗词的接触面,我们又为学生选定了每日一诗,在每天上课前,负责一诗的同学把诗抄到黑板上,然后抓住重点句子进行赏鉴,增强对诗词的感悟力,欣赏凝练语言的魅力。让同学透过一篇篇古诗文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灿烂优秀的文化,看到的中华民族先辈睿智的思想,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与精神。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强。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绘的朦胧月夜下的荷塘静思图,融合了音乐美、绘画美、语言美等多种因素,一句话,美的感受给学生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的热情。走近鲁迅,感悟鲁迅人格的魅力。学生通过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培养思维方式的形象性,将其作为抽象思维和其他思维的有益补充来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这对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有益的,有利于精神财富的积淀,想像力的激活和创造力的培养。

阅读课,先是以所学课文为中心,然后延伸开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构建一个阅读的花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阅读的同时,语文的人文性又能更好延展。

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让学生的课堂变得更为精彩,让学生的精神更为丰富,让学生的心灵更为充实,让学生的目光更为敏锐。借助人文精神的教育,我们将学会更真切地关注自己、关注世界、关注历史、关注我们永远的未来。

人文精神如何渗透高中语文教学 第3篇

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宗旨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进行自主学习,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点和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去提升自身的语言修养。在充分理解和深刻透彻分析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多为学生讲解和分析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心境,让学生在课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体会把握人物角色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和精神力量,引导学生更多通过自主观察、寻找文章线索、归纳课文中心思想等教学方式,自行发掘课文中的情感内容,在分析、体会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行为、性格和生活状态的同时,学生将在老师的问题引导和暗示帮助下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正义、善良、勤奋、勇敢、坚强或者邪恶、贪婪、懒惰、懦弱有分辨是非的观念,并从课文中汲取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力量,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课文中人物的生活经历做出对比,在辩证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培养自身性格,坚定了信念并树立人生理想。高中的语文课文中也不同程度地讲述或者介绍了社会变革的经历、历史演变的进程、政治的腐败与战争的残酷、国家与民族的兴盛与衰落、人性的美好与丑恶、日常生活中的温情等等,从不同阶层、不同角度为学生介绍和展示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故事或者事例,培养学生成长为热爱生活、热爱国家和民族、勇于实践梦想的新世纪主人公。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升学生精神文化、理想信念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和信念梦想。以基本教材和大纲教学语文学科知识点为基础,有条件地、适当地为学生介绍与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点相关的阅读资料,一方面拓展延伸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历,将阅读内容与日常生活经验结合,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比较记忆和理解,同时也从课外阅读资料中了解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事情,感受学习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从阅读资料中听闻关于英雄伟人、各领域专家学者、普通市民的生平事迹和逸闻趣事,引以为鉴或者寻找确立学生心中的偶像,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积极远大的理念信念。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美好的情操品质,多为学生讲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性伦理,监督学生的行为操守是否积极乐观健康,如果发现学生有消极悲观的内心情绪或心理状态,要及时采取鼓励、开导、安慰、调整等沟通谈话方式,或者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语文学习集体活动、语文项目社会调查和实习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于他人接触并在帮助他人和接受帮助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精神状态,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与学习方式结合适用

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将培养人文精神与教学方式手段结合适用,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去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课文知识内容与世界经济、文化、科技多领域资讯结合起来介绍给学生,安排学生主动自发去查阅相关图书文献资料,并重新组织语言和知识结构在课堂上做简单演讲或者以作文、作品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自身语文知识上的欠缺,并及时补漏提高,也能够促进学生在听取、点评其他学生语文作品过程中,发现高效、优秀的语文学习方法,并借鉴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教师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使用探究式教学和情境创设模式,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将学生按学习任务的不同分配成多个学习小组,并给每个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谊,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人生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带领学生走出传统保守的灌输式教学课堂,多开展实践应用活动,多增加学生的阅读经验,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将课堂知识和生活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将人文精神培养贯穿到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在充分理解和深刻透彻分析课文的基础上,多为学生讲解和分析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心境,从课文中汲取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和信念梦想,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去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培养学生成长为热爱生活、热爱国家和民族、勇于实践梦想的新世纪主人公。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任务和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兴趣、严密的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将语文学科知识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对话、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延伸学生的阅读范围,并构建完整的语文科目知识框架结构,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精神文化、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本文将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促进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升学生精神文化、理想信念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与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做出总结和浅述。

浅析人文精神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第4篇

尽管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问题。因为在目前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语文被视为一门纯粹工具性的学科,从而忽视了它的人文价值。受传统语言学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点的落实,主题、段落、技巧、语法、修辞、逻辑,如此等等,却漠视文本内在韵律及审美境界,漠视学生的存在、轻视学生的个性、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笔者以为,语文教育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情趣,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这种浸润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价值,也具有提高人文素养的价值。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并具备了较高的阅读表达能力,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以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浸透人文精神的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

中学语文教材是由一系列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要实施浸透人文精神的阅读教学,教师就要准确把握教材,准确把握文本中的人文情趣。比如,在对《我与地坛》的理解时,首要的要把握史铁生个人对生命的沉思,通过把握史铁生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体会生命的意义;在理解《致橡树》时,首先要认识到这首诗是我国当代诗坛上少有的以“人”为主题的诗,然后再理解它的主旨是“人该有自己的尊严、独立的人格”,它探寻的是人应该怎样与人相融而又不失去自己。这一环节是进行具有人文精神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如果不能把握教材的人文精神,具有人文精神的阅读教学就无从谈起。

二、构建人文化的阅读环境

1.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

语文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用接受美学的观点看,作品的意义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主体的相互对话、交流而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一个文本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作者在创作中要表达的,也不只是作品本身要体现的,它还包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理解和补充的。只有读者不同思想观点的渗入,作品的意义才会呈现出差异,而且只有读者个性的渗入,作品才是活的、有生命的。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己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具有思想和灵魂的主体。它期待着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来对自身的空白进行填充和建构。因此,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接受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而是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教师有效地指导下对文本进行自我的理解和创造性的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直追求着一个“同”:同一的答案。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做的只是接受教师的“标准答案”,尽管这些“标准答案”无疑可质。如果语文教学都把作品意义只给学生一种标准的“答案”,这既不符合阅读教学规律,更为严重地压抑着学生个性。教师纯粹的讲解绝不能代替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不能剥夺学生的发言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变求“同”为求“异”。因为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之后,必然会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就是说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就会不同,所以,对于同一文本,甚至同一语段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认识、理解、感悟来替代学生异彩纷呈的感悟。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自悟,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品味其中的感情。 比如在讲授《死水》时,“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可以介绍以下几种观点: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中国社会的象征;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朱自清先生“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可以介绍以下几种观点: 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才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通过这些观点的介绍来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

三、确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那种静态的、终结性的评价标准已经不再适用,而应采用动态的、过程性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整体评价。比如传统的阅读教学,学生是以接受学习为主,接受学习又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堂气氛追求的是“静”,师生之间是机械的、单向的、线性的发生关系,学生掌握教师所讲授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名合格的学生。但是要开展具有人文精神的阅读教学首先就要创设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自由的评价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情境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乐意进行学习。而不能只用一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方式都可以引进阅读教学的评价中来。

总之,只有让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大放光芒,体现对“人”的理解、宽容、尊重和爱护,才能在语文课堂中使中学生的个体精神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教学 第5篇

一.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位作家创作的作品,自面世之日起,就面临着各类读者的解读。高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读者群,虽然不能与其他读者相等同,但解读的权利仍然应该是尊重的。教材与教参包括实施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只能是激发学生并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解读材料、探究方法等),引导学生合理地解读文本。

德国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姚斯曾说过,一部作品“并不是独立自在地对每个时代每一位读者提供同样背景的客体。它不是一座独白式地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更像是一本管弦乐谱,不断地在它的读者中激起新的回响,并将作品从词语材料中解放出来,赋以其现实的存在”。文本解读多样性与语文教学“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析:

语文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

中学各门功课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就是语文,新编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肯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价值的同时,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语文学科所特具的人文性,强调了语文课程所承担的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奠定人生的精神根底的功能和任务,即“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育的本质正如鲁迅所言“以立人为中心”。即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对于人文精神,美国学者伊尔文·斯通的论述被广泛的接受,他认为人文精神就是“我们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给自己,人不再是邪恶的,而是高尚的。我们不能因为他的永恒的灵魂而摧残他的身体,一个没有自由的、活跃的、创造性的心灵,便不过是一只野兽,也只能像一只野兽一样浑浑噩噩地死去,根本谈不上什么灵魂,我们要把人的艺术、文字和科学,还有作为个体的独立的思想感情都归还给人”。这段话其实质可归为两点,第一是人及人性应当认可和尊重,第二是人应当更具有理性的思考。

众所周知的是,人文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语言的生命之根是人的文化精神、人的情感、人的个性、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以此而论,语文教学最具“人文精神”。

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能满足高中学生的主体自我张扬

高中学生,往往都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和自我扩张要求,竭力追寻主体的自我张扬,认识和思维处于极为活跃激荡的状态之中。在学生的实际面前,教师引导或向导的责任就特别重大。在精神漫游的过程中,一方面向读者(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帮助他们扫除阅读理解的障碍,另一方面则是随时提示读者(学生)注意“文本风景”中的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包括一些特别精微的部分。“引导”的同时,要鼓励学生不受引导的限制,另外发现“风景”,作出自己的文本阐释,鼓励他们超越教师或编者的引导。

文本的解读不仅应包括作品主题、作品的场景,还应包括作品中的人物解读。这些解读需要依据文本材料,结合高中学生的“精神需求”即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恰当的、合理的并允许带有明显个性特点的阐释。

“文质兼美”的新教材文本需要文化与美学层面上的人性化解读

新编教材所选篇目比以前更具有典范性,淡化了语文工具性和训练性,突出了审美性和情感性,文学性和人文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文学作品占课文总数的60%(高二全为文学作品,高三三分之二为文学作品),其编写无论从篇目选

1择、教学要求、教育思路都贯穿弘扬人文精神这一特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精神自由空间得到最大限度拓展,创造能力得到激活,这些都是旧教材望尘莫及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深知,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绝非简单的一种“社会解读法”,而是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解读契入点。问题是人们习惯于(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将社会解读法奉为金科玉律,以主题的解读替代文学作品的品读与感悟。这只能说是“一切为政治服务”的庸俗化、功利化的做法。其实,按照作家写作时的状态分析,其心理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不平则鸣”、“有感而发”、“披文入情”无一不是动机。而且这“感”的契入点应该是与作家自身所处社会背景、思想状态、写作时的瞬间心理体验密不可分。既然作家所表现的内涵多种多样,因此就应按作品体现的内涵,采用恰当的契入点进行文本解读。文本解读的契入点除了“社会解读”这外,还应包括“文化解读”、“人性解读”与“美学解读”。二.

近年来,语文文本解读多样性的问题(主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广泛讨论与高度重视。在阅读教学中,过去的缺失是:忽视学生的个体存在,不尊重学生的思维特性,一味强调知识性传授,将具有丰富内涵的文本(主要是文学作品)进行所谓的“知识性”肢解。在品味和感悟课文时,将现成的答案简单地强加给学生,分析则注重其“唯一的”社会意义,甚至“上纲上线”,导致人文性教育严重缺失,学生文学素养低、思维定势僵化。可喜的是,新教材在编排上已经将文本看成是一个个多元的开放性系统,将文本的多样化深层解读,看成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也是让学生感悟文学作品、培养其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案(内容与步骤)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方面,明确向我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鼓励学生作多元解读,以其个性鲜明的思维为基础,而解读作品所得到的意蕴,是学生独立思索的结果;学生的解读结果往往是多样的,从而表现为很大程度的发展性;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解读过程,常常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学生对文本的多样解读,体现出很强的创造性。

在此,笔者依据自己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撷取新旧教材不同课文的编选或同一文本不同教学主题的对照研究之几个实例,解证文本解读多样性体现着的正是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回归。

(一)《灯下漫笔》和《论“费厄泼赖”应当缓行》二者之间差别。(以下以《费》代《论“费厄泼赖”应当缓行》,以《漫》代《灯下漫笔》。

1、《费》文由于作者所处的特定时代和特殊境遇,是非问题是与政治斗争紧密联系的舆论导向和斗争方式问题。作者的笔锋直指的是具体的论敌和政客,政治斗争矛盾在此是白热化。《漫》站在历史的角义,目光犀利且长远地分析对包括现状在内的所有中国历史进程问题,批评的笔端落在国民自身的弱点上,二者同是通过现象看本质,《漫》所要明确的是非思想层次要更深入,突破政治狭隘的限制,穿越时空,对现实指导意义更深更大。

2、《费》文分析的利害关系是错误的政治认识带来的直接后果,以“费厄泼赖”所掩盖的政治野心和阴谋,对现实的导向是直接的,也是急切的,猛烈的抨击多于冷静的分析。《漫》对利害关系的分析立足于整个历史,着眼于假相所蒙蔽的历史的本来面目,意味深长地指出“人”与“非人”的遭遇,却又麻木于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平静的叙述分析中蕴含着深沉的分析和冷静的思考。两篇文章同把矛头指向反动的统治者,而《漫》在分析利害关系时除了揭露批判一切害人的丑恶嘴脸,更能对受害者——国民进行客观全面的剖析。利害关系双方所作的分析,较《费》更全面,更深入。

3、《费》文告诫人们要认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不要被“瞒”和“骗”的伎俩所迷惑和蒙蔽,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控制自己行为方面,传达的是在特定社会和时代中斗争方式和体验。《漫》则指出了反对奴性人格和反抗做奴隶的规则是根本的原则。这一原则在人未能获得解放的任何时代和社会都有存在的价值。两文同是对人们的思想行为

进行思想先行者的启蒙,但《漫》所具有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更久远更广泛。

综上,如果说《漫》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和风细雨,《费》则是倾盆而下,淋漓恣肆的暴风骤雨,如果说《漫》似娓娓道来、语重心头的智者,《费》则似金刚怒目、言辞犀利的穷者。《漫》比《费》对“人的理性”有更深广的理解。新教材取此舍彼,更显出弘扬人文精神的特点,更能反映教育的本质。

(二)《项链》的解读

作为经久不衰的世界名著,莫泊桑的《项链》是新旧教材共有的选篇,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发现两者的编排思路和教学要求截然不同,作为小说,这种不同首先体现在主题和人物形象分析的倾向性上。

旧教材,遵循的是传统定论,认为小说主题是“尖锐讽刺的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享乐思想”,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小资产阶级妇女庸俗鄙陋”的典型形象,“十年的艰辛”是对其虚荣心的惩罚,对其所追求的,作者是“辛辣讽刺”。

新教材对主题的归纳不作具体、统一的评判,文后的“练习”提供了几种看法供学生参考。对女主人公的品性在追求不置褒贬的阅读分析过程,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我们看到新教材明智地解决了许多旧教材中似是而非的观点造成的矛盾:(1)莫泊桑在文中唯一一次直接地发出感慨:“要是那时候没有那挂项链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含蓄而有节制地客观叙述的调子,决不是作者对主人公的纯粹的批判,更多地是同情和警醒。那么,旧教材采用的传统定性和作者创作意图显然存在着的矛盾。(2)如果说,玛蒂尔德追求享乐,不能忍受贫困是要批判的思想,那么,安贫乐道、将贫困道德化是值得提倡的,因此依传统定论所推出的结论与我们已具有的文学素养形成的感觉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矛盾。(3)玛蒂尔德面临生活的巨变,重信用和异乎寻常的承受力,可否也算是人格的力量?(4)从已获得的定论的思想价值观,拓展引入到其他作品,要求课本介绍和课外阅读的文学人物还有安娜·卡列尼娜、于连·索黑尔、包法利夫人„„旧教材课本定论与深入复杂的文学研究又产生了矛盾。新教材未置褒贬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其实是对教师教学自由空间和学生学习灵动空间的尊重和扩展,也是对人性认识的多样性的认同,更易激起教学和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个性思维的灵活性和积极性。编者们正是以“我们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给他自己”的人文精神来引导并信任实际教育过程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承认丰富多彩的个性,赞同个性认识中的求异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学生一个自由的、活跃的、创造性的心灵。

(三)《装在套子里的人》解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以往的教科书均将其定位于“沙俄专制制度的代言人、走狗”。这个定位很令人觉得生硬。别里科夫的所作所为,难道仅仅是“代言人、走狗”这么简单?别里科夫作为沙俄专制制度下的小人物,其行为难道就没有合理性?“套子”的隐意是什么”

别里科夫胆小怯懦,整天将自己包裹得紧紧的。沙俄专制制度是个“大套子”,而别里科夫将自己装进一个“小套子”,其行为出自于“自我保护”,当然有其合理性。因为他怯懦,希望别人也应和他一样,有点儿可恨。但联系到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等其他作品,那么就可得知,别里科夫其实也是可怜或是可悲的人物。从社会背景下人物本身的心理、行为去解读别里科夫这个人物,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这个人物。小说阅读的重心,也就在于准确地深层次把握人物。这才是“文化解读”。

这样的例子其实不胜枚举: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用如诗的笔墨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读来有如梦如幻之感,令人如痴如醉,但一句“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失意的情感”,就将文本中的画面美、意境美砸得面目全非,学生还有兴趣去品味作品的美感吗? 而新教材则更注重作家内心情感的真实披露,并且把老教材中删去的原文补上了;如《雷雨》中对周朴园对侍萍感情真假的分析,不再是片面的从阶段和社会的角度去看,而更多的着眼于人性在丑恶现实中的异化;再如《阿Q正传》对阿Q的分析,编者未置一词,却在课后和读本中提供大量资料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思考;《巴尔扎克葬词》《赤壁赋》《雷雨》《门槛》乃至第五册中整个单元的学者散文,则是紧扣了人文精神中“人应当具有理性”这一方面„„

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教学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在不断普及素质教学的大背景下,学校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高中语文中是一门饱含人文性的学科,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人文精神。这对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文化底蕴的提升意义非凡。目前,高中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就是挖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不断深入人文精神的讲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理性内涵和感性内涵两大方面。人们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注被称为理性内涵。而感性内涵则包括对人的基本尊重、关怀及爱护,还包括对人的包容和理解。高中语文是一个对学生灌输人文精神的很好的载体,也是一个向学生传播人文思想的好时期。因此,在高中语文中开展人文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二、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情况

近几年,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育主要把侧重点放在了对考试重点的讲解上,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使教育内容偏离了教学的本质,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打击,又是对学生学习重点的误导。需要尽快改变这个现状。

1.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高考已经成了大家学习的最终目的,一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学习的目的已经完全被扭曲。语文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也逐渐被大家所忘却,高中所学逐渐失去了本身的.色彩,学生拼命学,老师拼命教,只是为了高考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高中语文教学的功利性也越来越强。

2.考试策略的重要程度超过知识品位

语文教育现在变得越来越枯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阅读理解和作文已经代替了字形、字义、句子成分、段落结构、文章语法、修辞逻辑等这些传统的语言学习。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战胜考试,取得高分。而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在考试中能拿到高分也变成了教师与学生的最关注的焦点。对文章意境的感悟、对作者情怀的共鸣等人性深处德与美的探究和领会也被“排除法”、“归纳法”、“删减法”等应试技巧取而代之。

3.学习的主要目的被应试教育代替

虽然应试教育在教育模式中不被认可,可是学生、家长和学校却依旧热衷于如何能够更好的应付考试,如何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些学习方法的研究。把死记硬背、划重点、做真题、背范文等作为学习语文的制胜法宝,完全忽视美育和德育的重要性。语文学习已经失去了本身具有的美感,彻底的沦为了应试的工具。

4.语文教育理念出现偏差,不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很多高中语文教育都侧重于训练学生的记忆、理解、概括等,忽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爱好,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致使语文的工具性特征更加明显,忽视人文教育特征,从而使语文丧失了本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使语文逐渐沦为了一种应试的技巧,丧失了本身所具有的人性之美、人文底蕴。当前,虽然人们在口头上承认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实际上仍然没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丝毫没有改变归纳总结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的积极性。这些机械性的做法,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化和思想修养,只看重短期分数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忽视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1.重视人文科学教育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鼓励学生学习标准答案,根本不重视对于学生寻找非标准答案的能力。很多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无法真正体会文章的真谛,无法从更深层次去解读文章。转变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以人为本和科学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要以人文科学教育为根本依据,开创新的教学体系,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养。

2.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不仅仅要多多阅读,而且还要有选择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多多发现别人的可取之处,借鉴别人好的、有价值的东西,多多吸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才能更快更好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及精神品位。课堂外的阅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精神视野,而且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基础,并且还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语文修养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化。

3.让人文精神贯穿整个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在语文人文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人文精神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快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一个轻松平等,渗透着人文精神的教学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素养,又培养学生人格的完整性。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也可以更快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熊小锋.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J].当代职校生,S1期.

[2]何益燕.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探析[J].南昌高专学报,02期.

[3]蒋恒.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快乐阅读,24期.

[4]李山林.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人文教育的实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

上一篇: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与圣约翰大学哪个好下一篇:黑龙江省航道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