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重点工作思路

2024-06-07

就业重点工作思路(精选6篇)

就业重点工作思路 第1篇

2011年就业重点工作思路: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切实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使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的突破,现提出2011年全市就业工作安排:

总体指导思想:

确立“一条主线”:

以创业促就业、创业型城市建设为工作主线;

确立“三个重点”:

以就业援助为重点、以劳务经济为重点、以就业再就业联动机制为重点;

落实“四个贴近”:

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民生;贴近市场;

贯彻“四个坚持”

坚持以落实优惠政策带动就业;坚持以完善就业服务推动就业;坚持以加强培训工作促进就业;坚持以劳务输出拉动就业。重点工作思路:

1、以创业促就业工作为重点,认真做好战略规划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

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创业带动就业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三结合就业方针的集中体现,是积极就业政策最活跃的、最具有动力的一种机制,是新时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主要增长点。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创业者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2011年,我们将重点推动创业型城市的建设,积极做好省级创业型城市的申报落实工作。要从创业培训、小额贷款、专家咨询、税费减免、园区建设等五方面着手,全面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

在明年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力求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原则,要做到“四个灵活”:培训方式灵活、专业设置灵活、培训内容灵活、培训时间灵活。技能培训方面,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设置专业课程,搭建企业、学校沟通交流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使学员接受培训后“零等待”就业。创业培训方面,积极提升培训效果,完善教学工具,提高教师水平和数量,使创业者在投入创业资金前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念,开拓创业思路,获得创业必备的“企业家精神”。

建立小额贷款与创业培训联动机制。走“先培训后贷款”的工作模式,在组织创业培训的同时,充分利用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完善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介-小额担保贷款相互衔接的“一站式”服务制度,为下岗失业

人员创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政策,并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服务。

在创业项目库方面,继续加大实施力度,通过社会公开征集,创业者推介、专家研究等方式征集与我市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创业项目,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市场前景及投资风险进行评估论证后,从中筛选投资少、见效快、前景好的项目推荐给创业者。可以在创业园区内组织创业技能比赛,利用新闻媒体报道进行引导宣传,激发全社会对创业的关注和热情。

完善市级创业园区建设,不断推进县级创业园区的场地、资金落实工作。充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跟踪服务制度,切实提高园区内的创业项目承载能力。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返乡创业企业入驻园区。

2、以提高保障水平为手段,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就业援助是解决失业人员生活,帮助其走出困境,重新就业的基本保障。是就业服务工作的基本任务。在明年的就业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四个援助”:

(1)实施岗位援助。由政府出资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提供给“零就业家庭”中的下岗失业成员和就业能力较弱的困难人员。托底保障就业。开发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帮助毕业生“软着陆”就业;

(2)实施免费培训援助。通过技能储备培训、订单定向培

训、城乡技能扶持培训和在岗技能培训,为自主择业的失业人员提供完全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提高就业能力;

(3)实施免费职业介绍援助。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对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且对岗位不挑不拣的“零就业家庭”失业成员,在7个工作日内帮助其实现就业。为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机构落实职业介绍补贴和劳务输出补贴。

(4)实施小额担保贷款援助。为自主创业的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并享受税费减免支持政策。

3、以劳务经济发展为契机,建立健全劳务输出工作机制 抓住我省劳务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在外就业的联系、沟通、协调、培训的服务和支撑体系。利用好返乡农民工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优势,向其提供培训、贷款以及相关政策的扶持,鼓励其自主创业,进而更好的拉动就业。健全完善乡、村基层劳动保障站点,安置专职人员负责定期上报劳务输出信息、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农村劳务输出情况。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开展先进集体、个人评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力求使劳务输出工作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具体保障措施:

一、推动创业,扶持为本。

将创业工作作为明年整体发展的第一要务,多方协调,多头并进,变“输血”为“造血”。努力扩大就业,鼓励、引导、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善创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创业服务平台。

二、贴近生活,以民为本。

强化以民为本、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工作意识,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务必站在战略高度,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扎扎实实搞好本职工作。积极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温暖”活动,让失业人员真正得到实惠

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解放工作思想,创新工作方法。要做到:明确思路,创新就业服务管理模式;因势利导,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因地制宜,创新就业实现渠道。鼓励开展就业政策研究、就业形势研究,增强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完善就业服务管理机制。

四、加强协调,多方联动。

强化农民工联席会议、就业联席会议等协调机构的组织作用,积极与就业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信息共享,完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联系配合工商、税务、教育、妇联等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建立帮扶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创业的政府联动保障机制。

就业重点工作思路 第2篇

2012年、“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发展思路

都兰县经济和发展改革局(2011年11月)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局2011年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以及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州党代会和“两会”精神及“都兰赶超”大讨论活动,在 2012年及“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的发展思路进行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目标责任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1%,年末达到15亿元;三季度完成9.95亿元,增长36%,完成目标任务的66%。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增长40%,年末达到5.36亿元;1-10月完成4.72亿元,增长66.23%,完成目标任务的88%。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0%,年末达到10.5亿元;1-10月完成10.39亿元,增长74.50%,完成目标任务的98.95%。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增长21%,年末达到0.94亿元;现已完成0.9651亿元,增长66.05%,完成目标任务的10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年末达到2.95亿元;现已完成2.33亿元,增长24.08%,完成任务目标的80%。

——节能降耗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1.1%。

——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签约资金39亿元;现已完成27亿元,完成任务目标的69.2%。签约项目到位资金7亿元;现已完成8.7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4%,其中省外到位资金6亿元,现已完成6.1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2%,省内到位资金1亿元,现已完成2.5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259%。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机遇,以推动跨越发展、实现都兰赶超,努力实现由农牧业大县向经济强县成功转变”为主线,以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紧紧围绕2011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全县上下致力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生不断改善,承接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形势,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8亿

家支持藏区发展和海西“两区”建设的双重机遇,群策群力谋划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强劲增长态势。1-10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9亿元,同比增长74.50%.固定资产投资为近年来同期最高,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占据主导,同时,社会投资呈现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趋势。

4、财政收入形势良好。1-10月,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1亿元,同比增长47.9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0.9651亿元,增长66.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3亿元,增长60.87%。财政收入、支出的进度和增幅均创近年最好成绩。

5、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今年以来,全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1-10月,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亿元,同比增长24.56%。从消费结构看,汽车、家电、住房、餐饮等消费依然是热点,从侧面反映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6、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今年以来,我县把社会事业进步和民生民计改善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着力改善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将改革发展成果更直接、全面的惠及和普及。全力抓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重点实施好社会事业项目,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提高。1-10月,城镇新增就业582人(次),农牧民劳务输出26561人(次),就业和增收途径继续拓宽。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

项目的衔接,对接工作。编制完成都兰县“十二五”2011年申请投资项目计划,储备项目360项;“十二五”2012年申请投资项目计划,储备项目469项;“十二五”2013-2015年申请投资项目计划,储备项目864项;都兰县循环经济“十二五”项目建议计划,储备项目24项。同时,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前期费550万元。

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青海山金矿业1000吨/日采选工程和100吨黄金采选冶炼项目、青海中鑫矿业5000吨/日钼矿采选项目、都兰金辉矿业氰化技改项目和二期采选扩能项目、青海西旺矿业4000吨/日采选扩能项目、都兰北部矿业2000吨/日铁矿采选扩能项目、都兰隆迪矿业1300吨/日采选扩能等项目进展顺利。

(三)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今年成功举办了2011年“青海都兰资源开发项目温州推介会”,圆满完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苏州)推介会”和“2011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任务,共签订农牧业产业化、金属冶炼、新能源等8个项目,签约资金37.7亿元,招商引资签约成果3项,协议资金1.47亿元,其中:8个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的规模、水平显著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

(四)商贸流通工作情况。

进一步加强流通业的行业指导和管理,整顿和规范流通

有效实施干预措施的群众生活必需品纳入临时价格干预商品的品种范围,使影响全县价格总水平的主要因素得到有效抑制。切实加大政府补贴力度,继续开展对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供养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工作,39.89万元临时价格补贴资金已发放到位。三是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做好政府平价粮油的供应销售工作。进一步完善粮油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延长和扩大政府平价粮油投放的渠道。落实好粮油批零差价补贴和运费补贴,继续加强对都兰县粮油购销公司销售网点做好政府平价粮油的供应销售工作。四是成本调查工作中,努力在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上下功夫,按照“早、新、准、精”的要求,认真做好畜产品成本调查和新增的蔬菜(露地马铃薯)生产成本调查的各项任务。

(六)粮食收储工作情况。

为进一步服务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种粮农户改善储粮环境和设施,提倡绿色储粮,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水平,切实减少农村粮食产后损失。按照“装具、方法、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基本思路,提供周到的储粮技术支持和指导服务,全面有序的完成了察苏镇等6个乡镇8083个农户科学储粮仓的发放、安装、科学储粮协议书签订以及农户科学储粮档案的建立工作,404150元储粮仓款全部筹集到位,该项工程于6月27日顺利通过了省、州科学储粮检查组的竣工验收。10月初,争取州粮食局对我县追加安排了1969个科学储粮仓的发放、安装任务,目前全部发放完成。使这项适民情、顺民意、惠民生、利国家的粮食安全工程在我县得到普及。

进一步推进都兰地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积极争取“放心粮油”工程专项建设资金23万元,争取北京粮食局捐赠资金20万元,对都兰县察苏镇、香日德镇放心粮油店成品储粮仓库、库内线路进行维修改造、更换门窗,购置4.8T庆铃厢式 “放心粮油”工程专用运送货车。提升单位的应急保障能力,为保障县域救灾、商品粮油的应急供应,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所需,维护粮油价格稳定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总体上看,当前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环境趋优、发展后劲增强,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逐渐显现。一是发展的基础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水、电、路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仍较普遍,特别是部分工矿区和农牧区缺水、缺电、行路难现象较为突出。二是项目落地实施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涉及到项目审批、前期工作、基础条件及配套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一些项目不能开工建设,投产时间延后。三是经济增长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消费和建筑业对经济当期增长的贡献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四是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铁精矿、黄金等产品来支撑,随着工业产品同期基数的增大,以及与我县经济关联度较高的基本金属价格的影响,工业增长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保持高速增长的压力将继续加大。五是社会管理创新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和不利因素迫切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认真分析研究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更好更快的推进都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2012年及“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发展思路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州委党代会和“两会”精神及“都兰赶超”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省、州、县情的再认识,根据都兰资源禀赋和发展前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优势条件、发展方向,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重点规划建设以多金属采选、石材加工、枸杞种植深加工为特色的都兰工业园区,做大做强枸杞产业,壮大有色金属采选及贵金属冶炼产业,发展石材加工产业、培育特色生物产业,将都兰建成全省现代高效农牧业示范区,循环经济试验区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资源接续地。特别是把黄金、枸杞作为都兰潜在的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同时,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站在经济发展的新的起点上,谋划未来,励精图治,奋发进取,我们完全有基础、有能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实现由农牧业大县向经济强县成功转变的总体目标。

(一)全力以赴抓好投资和项目工作,增强投资对经济

0镇景秀路道路排水、绿化亮化工程;都兰县察苏镇新华街东段延长道路排水、绿化亮化工程;都兰县察苏镇团结路道路排水、绿化亮化工程、都兰县第二完全小学校舍安全扩建工程、都兰县察汗乌苏镇自来水净化处理设施项目、都兰县污水处理厂项目、都兰县宗加镇排水工程、宗加镇道路供水项目、都兰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国道109线都兰地区沿线绿色通道建设项目、都兰县生态环境建设宗巴摊封育项目、都兰县群众文化活动场馆建设项目、巴隆乡科日村定居点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哇沿水库等109项,投资206698.1万元项目的投资计划,集中精力抓好项目的筛选、储备和跟进工作,为保持明年乃至“十二五”时期投资的持续增长打好基础。

(二)突出抓好产业化项目建设,推动跨越发展。统筹考虑资源开发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和要素支撑问题,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产业各具特色、相互依托补充、适度错位发展的格局。重点建设中化化肥有限公司50万吨/年专用肥项目;青海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二期3000吨/日采选工程、300吨焙烧冶炼建设项目;青海中鑫矿业5000吨/日热水钼矿采选项目;都兰金辉矿业3000吨/日黄金采选工程项目;青海御杞堂生物科技3万吨鲜枸杞果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都兰县威思顿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4万吨马铃薯精淀粉加工二期项目以及获得核准的风能、太阳能光伏项目的建成投运。

2(一期30MW)项目;青海御杞堂生物科技3万吨鲜枸杞果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中节能500MW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香日德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开发项目;首钢控股公司都兰县萤石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

努力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落实和督促检查,力促“苏推会”、“青洽会”等经贸活动的签约项目尽早落地,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

(五)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扩大城乡消费需求。落实好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培育实力雄厚、管理规范的现代流通企业,发挥规模经营优势。进一步改善农牧区消费环境。继续组织实施好“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建立完善适合农牧区消费的家电等产品生产流通体系。继续整顿价格秩序,开展教育、医药等民生价格检查,规范教育、医疗价格和收费,减轻消费者不合理负担。加快蔬菜畜禽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菜篮子”工程。积极做好蔬菜畜禽等副食品的生产、调运和储备工作,增加覆盖面,减少流通环节,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同时,加快发展温室大棚,生猪养殖等“菜篮子”基地建设,加大专项补贴支持,提高农畜产品自给率,减少对外依存度。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做好政府平价粮油的供应销售工作。进一步完善粮油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延长和扩大政府平价粮油投放的渠道。落实好粮油批零差价补

就业重点工作思路 第3篇

今天, 教育部召开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总结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 分析新形势、明确新任务, 全面部署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我们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刚才, 3个省市和3个高校的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 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下面, 我讲两个问题。

一、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2010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 比2009年增加20万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推动下, 有关部门、各地和各高校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持续增长。大家一致认为, 今年工作呈现出4个特点。

(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各部门密切配合, 各地狠抓落实, 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张德江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深入调研, 完善政策措施, 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中央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通力协作, 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文件。各地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 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民心工程”, 广开门路, 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

(二) 教育系统早谋划、早部署, 全力以赴推动工作落实。

教育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2010年工作重点。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 牵头制定了16个涉及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文件。各省级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勇挑重担, 扎实工作, 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万多场, 提供岗位信息450多万条, 帮助70%以上的毕业生在离校前落实了就业去向。同时, 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引导工作, 确保了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三) 毕业生入伍预征和自主创业两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0年, 教育系统与兵役系统密切配合, 通过建立网上预征报名系统、开展预征工作宣传周等活动, 引导近16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预征, 其中本科以上毕业生占48.24%, 与2009年相比, 在数量、在学历层次上都有大幅提高。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方面, 各地各高校举办创业活动2万余场, 参加学生超过300万人次;设立创业基金16亿元;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面积达330多万平方米。据初步统计, 2010年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达10.9万人, 比往年有大幅度增长。

(四) 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制度机制更为完善。

教育部与中央多部门联合开展实施了“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等项目。今年为农村定向免费培养医生项目招生5000名, “特岗教师”招募6万多名。同时基层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 在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社区就业、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方面也出台了多项新的措施。全国已有15个省份出台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学费补偿代偿政策。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到二线、三线城市就业的比例明显提高, 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6.4%。

同志们, 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 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积极作为, 狠抓落实的结果;是教育部门和高校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 我代表教育部, 向辛勤奋斗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向关心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央有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全力以赴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 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 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011年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 确保就业人数继续增加, 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服务等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这里, 我重点强调6项要求。

(一)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一,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将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输送到现代化建设的岗位上去, 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第二,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承载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直接体现了“教育是国计, 也是民生”这一重要思想。我们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带着满腔热情, 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第三,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 而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学生的就业状况反映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和需求, 也体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 拓宽渠道、完善制度, 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一是继续深入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到村任职”、“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 切实落实服务期满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 为基层就业毕业生提供持续服务和支持。二是要开辟到基层就业新渠道。中央有关部门即将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制定实施方案;各有关高校要加强宣传引导, 积极组织涉农专业毕业生积极投身农技一线。同时, 各地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巩固、扩展地方基层就业项目, 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努力开辟毕业生到社区、乡镇卫生院、幼儿园等基层单位就业新渠道。三是要着力做好首届1万余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免费师范生是温家宝总理亲自倡导和推动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9月10日, 温总理在河北与免费师范生座谈时明确指出:“要切实保证2007级师范生的就业。”10月份, 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共同召开了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要求,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下, 优先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 确保他们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 继续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解放军代表团活动时, 强调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刘延东国务委员、徐才厚副主席多次指示要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把这项利国利军利民的事情做得更好。明年的预征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军地配合, 认真组织“预征工作周”活动, 加大政策和典型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预征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明年是大规模招收入伍毕业生退役的第一年, 要积极协助做好入伍大学生士兵退役后的就业服务工作, 做好考学升学、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三) 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

近期, 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税收减免政策。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是进一步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出台新的优惠政策, 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审核发放工作, 把好事办好, 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二是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整合资源, 完善课程教材体系, 举办创业活动,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三是加强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建设。继续会同科技部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推动建设“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各地各高校也要有效利用当地资源环境, 创建一批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四是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即将开通, 要依托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指导服务。各地各高校要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成功创业人士, 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指导服务, 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力争自主创业和参与创业的人数进一步增长。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 明年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大学生创业经验交流会, 评选、表彰创业先进典型。请各地各高校进一步总结经验, 做好工作。

(四) 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 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教育部决定在2011年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一是开展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逐步推广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 探索网络远程面试、手机信息报、网上办理就业手续等新服务形式, 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持续不断地组织各类招聘活动, 力争招聘会场次及岗位信息数有明显增长。二是提供高水平的职业咨询和指导。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 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指导, 帮助毕业生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和就业。三是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和薄弱地区的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体系, 实行一对一服务, 建立困难生信息数据库,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尽快实现就业。重视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要加强跨省协调和地区交流, 开展对口帮扶, 着力做好民族地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五)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一是继续加大学科专业、类型结构调整力度。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修订本科专业目录, 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同时, 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 2011年争取达到招生总规模的30%。各地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变化, 进行学科、专业方向的调整与建设, 积极推进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强化实践教学, 加大实习实训力度。高校要统筹安排毕业生参加实习实训, 积极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一批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三是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 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适应“十二五”规划特别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的新要求, 超前部署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各类高校要立足校情, 科学定位, 力争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四是加快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 构建高校学科专业和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 逐步形成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六) 加强领导, 全力以赴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各地各高校要以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为支撑, 以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 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 厅长、书记、校长必须亲自抓。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 加强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 务求把就业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二是要抓紧出台配套政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在制定本地区“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中,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 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 拓宽就业渠道。三是要全面加强督促检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要亲自带队, 深入高校, 对工作薄弱环节进行督促和指导。高校的书记、校长要深入职能部门和院系,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检查。四是要高度重视宣传引导。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教育,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 全面、准确地宣传党和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宣传各地、各高校好的做法和经验, 宣传毕业生先进典型,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2011年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第4篇

李金早副主席的书面讲话指出,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是围绕尊重人的劳动、发挥人的潜能、保障人的权益、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来展开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广西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牢抓住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这条工作主线,突出就业和社会保障两个工作重点,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新发展。

李金早副主席强调,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2011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引向科学发展轨道;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实处;坚持开拓创新,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毫不动摇地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及时调整完善就业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强社会保障薄弱环节建设,争取年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覆盖全区40%以上的县(市、区);要继续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措施,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要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实施“八桂学者”、“院士顾问团”、“自治区首席专家”和“特聘专家”制度等;要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妥善处理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突出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工资待遇提高、劳动条件改善和实现体面劳动,维护企业和社会和谐安定。

李金早副主席强调,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进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创新发展。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执行力建设,把党的利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二是加强配合,形成合力。要注意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搞好沟通协调,促进工作良性互动。要加强系统内部的协调配合,加强业务指导,加强请示报告,相互支持配合,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三是建强队伍,夯实基础。要按照建立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建立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法,追求学习责任,着力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业务素质高、作风过得硬的坚强队伍,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蒋克昌书记在会上传达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充分肯定了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主要目标任务全部完成;二是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三是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取得有效解决;四是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五是大部门体制改革和自身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蒋克昌书记指出,全国人社会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突出抓好五大任务: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和稳定就业;二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深入研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四是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五是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蒋克昌书记强调,全国人社会议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指出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新的更高要求,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促进就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对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蒋明红厅长在会上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发挥作用最突出的历史时期。就业目标全面完成,就业局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果,引智工作力度加大;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工资分配关系逐步理顺;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蒋明红厅长强调,经过“十一五”发展,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必须充分认识今年及“十二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分析,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突出针对性。2011年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全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要着力做好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的就业工作;着力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着力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第二,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进一步提高社保经办管理水平。

第三,履行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职责,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等。

第四,加大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力度,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围绕自治区确定的14个千亿元产业和4个新兴产业,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紧缺人才;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创新引智工作体制机制。

第五,继续完善公务员制度,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要完善公务员制度;健全公务员管理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第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军转安置制度建设。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和完善聘用制度;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创新公开招聘方式方法,推进公开招聘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度;切实做好军转安置工作。

第七,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要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和监管制度。

第八,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要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

第九,加快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公共服务队伍建设。

第十,认真编制和实施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推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要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好“十二五”规划发布后的组织实施工作等。

就业重点工作思路 第5篇

一年来,就业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做好就业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就业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并结合我市就业实际不断完善就业政策,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注重学习,加大各项就业政策衔接力度。紧紧围绕当年就业新政策开展学习,二、注重研究,全面掌握各项就业基础数据。

三、突出重点,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四、督章建制,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行。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齐抓共管

领导重视是关键。我县党政部门和领导高度重视再就业工作,经常进行研究和部署,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召开再就业工作会议。在县委、县政府和主管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有力地推动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并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层层落实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把促进再就业、落实再就业政策、解决困难群体人员就业和控制失业率等工作目标层层分解,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使再就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政策拉动就业效应开始显现

各项主要就业指标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呈现了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政策有效落实,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更为完善的良好局面,确保了我市就业局势的稳定。全年实现城乡新就业130364人,开展各类就业

培训90936人,发放小额贷款1.1亿元,发放社保补贴1.29亿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4.3%、114%、110%和18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1%;开发公益性岗位5022个,培育创业小老板6339人,带动就业4.2万人,市级园区入驻企业22户,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0.4%、211%、140%和110%。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项工作:

就业重点工作思路 第6篇

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家庭服务业健康发展,拓宽就业渠道,以促发展、促和谐、促稳定为工作重点,扶持广大家庭服务业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区家庭服务业工作实现了创新发展。

一、2010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创业发展主题,创优载体、深化内涵,引领家庭服务业在“保增长”中发挥作用

积极探索家庭服务业创业就业新思路,搭建家庭服务业创业就业新平台,创新家庭服务业创业就业新模式。全年培训150人次,帮助300人实现创业就业。

1.开展特色培训,提升家庭服务业创业就业能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把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作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点,落实培训计划和培训补贴政策。依托创业就业载体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创业就业的成功率。上下联动开展手工编织、家政、护工培训,全年累计培训300人次;举办SYB培训,孵化创办家庭服务业的企业3家。

2.发展家政服务业,拓宽家庭服务业就业渠道。利用城市发展趋势和社区居民多元化和市场和群众的需求,利用政策扶持和创办老年公寓(活动中心)、家政服务中心(站)、家庭用品配送中心(站),发展社区“三保”(保安、保洁、保绿)、“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项服务”(家政、配送、医疗),挖掘“三大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新办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52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安置就业341人。

(二)突出维权维稳重点,履行职能、强化服务,引领家庭服务业在“保民生”中积极作为 劳动监察部门着重从源头规范市场秩序,依法规范家庭服务机构从业行为,维护家政服务员劳动报酬和休息权益。纠正违法劳动合同形式,建立家庭服务行业劳动合同备案审查机制。对各类用工合同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审查,及时纠正“霸王”条款,坚决打击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证金等违法行为

三、2011年工作思路

一是推进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信息服务资源,发挥劳动力市场网络信息资源和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统筹规划,知道各市逐步建立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管理制度和网络系统构成比较规范,具备信息咨询、供需对接、人员配置、服务监督等功能的家庭服务网络中心,为家庭服务企业和机构、消费者提供对接服务。

二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家庭服务业吸纳就业。完善促进家庭服务人员就业的政策,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作用,为家庭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落实国家对就业困难人群中从事家庭服务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在家庭服务从业人员

输出集中的地区建立培训输出基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家庭服务劳务品牌,促进家庭服务业的品牌化。

三是实施开展家庭服务进社区活动。发挥社区在发展家庭服务业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家庭服务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并抓好组织实施。将家庭服务站点纳入社区之中,扶持社区家庭服务场所建设,帮助小型家庭服务机构解决服务场所问题。支持大型家庭服务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等方式到社区设立各类便民站点。社区自治组织可为家庭提供服务信息,组织开展互助服务活动。

四是加强对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培训,把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纳入“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培训项目,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上一篇:每周工作汇报格式下一篇:直销主持人开场白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