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范文

2024-07-07

广东高考范文(精选8篇)

广东高考 第1篇

。同时,通过考试可获得相应专业技能的职业资格证书。会竞争27332个专科录取计划高职。2229年录取专科2010年补录查询()批次录取分数线昨天公布;其中文科292分,322分;文理两科分数线同时降至近8年录取来的最低点高职。有关专家分析;录取线的高低和计划,考生报考人数和考生成绩分布直接相关高职参加录取的属有57;其中37生源不足;而分数线上第一专科志愿考生报考人数比计划数多出1222人以上的专科河南省专二批一志愿文科综合分数线417河南省专二批一志愿理科综合分数线407河南省专二批一志愿文科综合投档最低分452最高分446专科专科志愿于2010年补录结果查询日专科下午5时截止高职。

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了调档线;但某一门单科成绩太低;没有达到对考生填报专业录取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不予录取二专2010年补录录取查询;其录取程序是:艺术类本科一批专科志愿;艺术类二批第一专科志愿,第二专科志愿;艺术类三批第一专科志愿;第二专科志愿;服从调剂专科志愿高职

办于高考志愿2010年

广东高考 第2篇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防疫工作指引》。《指引》要求,所有考生须注册“粤康码”,提供考前48小时内(以6月7日开考第一科计算)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遵守考点所在地防疫要求。

《指引》提醒,为保障考生能安全顺利参加高考,请目前尚在高考报名所在地以外地区(含省外及本省外市)的考生,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务必于5月24日前(高考前14天)返回报名所在地市(地级以上市)。此类考生须及时与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联系,了解相关要求。由于考生个人原因,未主动报告目前状态、信息造假、拒绝配合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完成信息摸排,由此导致不能按时参加考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月24日起,对所有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所有考生须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每日申报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

对健康监测情况不符合当地防疫要求的考生,不得安排与正常考生同考点(场)参加考试。

高考当天考前60分钟起(规模较大考点可再提前),考点组织考生,沿体温检测通道,分散有序入场,保持间隔。所有考生要求佩戴口罩,逐一检测体温,核查准考证、身份证、核酸检测证明。考生原则上应全程佩戴口罩。考生进行身份核验时需摘除口罩,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核验。

《指引》提出,健康监测未达到当地防疫要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粤康码为黄码的考生,经考点卫生防疫人员评估可以在本常规考点参加考试的,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考生进入隔离考场前,必须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考试过程考生应全程佩戴口罩。

考试结束时,考生离开考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考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

高考期间的注意事项

一、考试当天应注意的事项

1、高考当天早些起床(7:00-7:30之间)浏览一下备考笔记、重点公式、重点定理和熟语。

2、注意早餐的营养,不可有大的改变,最好与平常差不多。

3、前往考场应有一定的提前度(15~20分),以防路阻。

二、两科考试之间如何度过

1、要学会迅速遗忘上一门考试,并吸取教训,调整战略,千万不可后悔而不能自拔。

2、作好思维的转移,使思维在相关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获得一段时间的预热。

3、注意休息与饮食。

三、应试要点

1、填涂好个人资料,特别是准考证号码和姓名号码要绝对准确,填写后需再查一遍。

2、浏览试卷,把握全面(相互联想,开阔解题思路,消除记忆阻滞),充分利用开考前的五分钟,分秒必争。

3、由于所有科目实行网上阅卷,保持卷面整洁尤其重要。

考前心理调整提醒

1、多想自己的长处,强化自信

这段时间,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回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

2、优化情绪 自我减压

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听听轻音乐、哼哼小调,或伸伸手、弯弯腰、摇摇脖子,或漫步户外、看看云霞,或与同学聊聊天、讲讲趣事。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

3、淡化对高考的神圣感

淡化对高考的神圣感与高不可攀感,集中注意力关注如何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在应对高考时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和困难了,不要无端地给自己预设困难,让自己还没开始就先怯场了。

4、自我思考 积极暗示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 第3篇

阅读下面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 成为富翁。他为人慷慨, 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 他了解到三个贫困家庭, 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 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 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 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 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 拒绝了。

要求: (1) 自选角度, 确定立意, 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 (2)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 不少于800字。 (4) 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解题】

2013年广东卷作文继续采用新材料, 并体现出广东卷一贯的“稳中有变、稳中求变”的特色, 由原来的“材料引出写作范围”变为“材料引出写作要求”, 没有了以往的“结合自己的感悟、体验作文”, 新增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这其实是对写作范围作了更明晰更准确的要求, 与整份试卷的科学性准确性表述吻合, 明确地传递给考生的信号是:你可以思接千载, 但绝不可漫无目的。

材料内容可概括为两个关键词:“捐助”与“受助”。以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妙云为代表的专家组认为, 材料的几点关键信息是: (1) 富翁捐助贫困家庭; (2) 家庭一感激, 高兴地接受; (3) 家庭二犹豫着接受但要偿还; (4) 家庭三谢谢好意, 认为是施舍, 拒绝了。而材料的含意是:第一, 慈善, 富翁是慈善而非施舍, 不是嗟来之食, 必须做正面评价, 可以与别的富翁对比, 谈对慈善的认识, 慈善的意义、慈善的本质、慈善的方式等, 也可谈慈善的最高境界是爱心, 接受爱心和传播爱心也是突破口, 还可谈财富的含义, 精神富翁和物质富翁等;第二, 如何接受?材料给出几个家庭有 (1) 受之无及的家庭一, 可引出话题:自尊、接受也是一种美、要自强自立等; (2) 受之必还的家庭二, 可引出:获得与偿还、该接受就接受、人生需要互帮互助等; (3) 只谢不受的家庭三, 可引出话题自尊、人穷志不穷、自力更生等; (4) 富翁与三个家庭的关系, 引出富人与穷人关系的思索。

“自选角度”究竟有哪些?以陈妙云教授为代表的专家组认为:第一, 富翁角度;第二, 家庭一角度;第三, 家庭二角度;第四, 家庭三角度;第五, 家庭一与家庭二对比;第六, 三个家庭对比议论。同时, “含意”可得出如下三个角度:第一, 慈善;第二, 受助, 如“论应该接受”“知恩图报”“论不应该接受捐助”;第三, 贫富, 如富人应该如何做、穷人应该如何做。不管如何, 角度都必须在材料的内容与含意的范围内。

【范文】

接受慈善

广东清远考生

“人之初, 性本善”, 《圣经》也推崇善心是人的一种本性, 这也是慈善的根源。有人致力于行善, 就会有人要接受慈善。

接受慈善或许是一种选择, 某种程度上是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现实之间的选择。

一份慈善就如同春雨, 润物细无声, 当土地悄然焕发生机, 天空亦会变得晴朗。

现代哲学对慈善理解为一种心灵的赎罪, 尤其是富人行善。在财富积累中, 难免会伤害了其他人生存的利益, 富人行善是一种偿还他人的心理, 是为剥削他人利益的忏悔。而对于接受慈善的人, 若处境困难, 接受他人的帮助改变困境, 同时洗脱一个负罪心理人心中的罪恶, 或许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再者, 只有人接受善心, 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事业中。所以接受一份慈善, 改变自己的处境, 唤醒更多的善心与大爱, 理应是一个好选择。

一份慈善如滴水, 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接受一份善心, 为的是付出更多的善心。

感恩与感谢是人对慈善应有的心, 而偿还与报答则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美国石油大王哈默, 他接受他人救济, 但他要以劳动去换取, 他纵使落魄, 仍保持人的尊严, 或许是他日后出人头地的一个原因。反观今天, 有不少社会上助学的私人基金都要求日后受捐助对象加入基金会, 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行善, 接受慈善, 又不会伤害他人尊严, 更让将来更多人行善。由此看来, 接受一份善心, 而回报一份善心才是慈善事业中最好的结局。

一次慈善如一缕清泉, 顺流而下滋养万物, 当然也有坚石相阻、拒之门外的。

有人接受慈善, 也有人不食嗟来之食, 能自立自强, 有骨气地活着, 我们应当尊重这样的存在。那面对行善的人, 请礼貌地说一声“谢谢”。不接受一份施舍是可以理解的一种选择, 但伤害一份善心却是一种罪恶。坚石可以阻隔这缕清泉, 但至少它不会污浊这湾泉水。

芸芸众生,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接受与否, 行善的人都可以理解, 这样善心才能延续。

面对一份善心, 若你选择接受, 谢谢你释放了一个心灵。

面对一份善心, 若你懂得偿还, 谢谢你为世间增添了善良与美好。

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 第4篇

从2010年起广东高考实行文科综合卷,地理、政治、历史三科合卷考试,满分300分,每科100分。如何从命题、备考看待每年的高考题目?命题包括内容、题型、难度、信度、标准差、区分度等,备考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命题者和高三学生老师如何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课考试大纲》?我们课题组在广东实验中学高三文科班(201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做了抽样问卷调查,收集一部分有多年高三地理教学经验老师的意见、参考有关的文献,对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制进行研究。

一、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的结果

1. 问卷设计。

课题组的成员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曾玮博士、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地理教研员张灿祥、广州市第四中学地理教师胡伟英、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邱萍、广东实验中学地理教师(黄建伟、廖洁、黄嘉永)组成,课题组的成员通过征集相关人员的建议,设计了《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问卷》,并在广东实验中学高三文科班(201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抽取了两个班的同学做随机问卷调查。

2. 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问卷。

《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问卷调查

高三文科班的同学:

你好!本问卷是《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课题组发出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命题的感受和把握,并据此对广东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和形式进一步建议,以达成更好的考核目的。请你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你的回答仅作为统计数据处理,对你本人和学校均无影响。谢谢你的帮助!

【内容要素】

1. 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命题范围基本上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   )

 A.同意           B.较同意           C.不同意

2. 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基本上体现地理知识的     特点(区域性、综合性)(   )

 A.同意           B.较同意           C.不同意

3.与知识考查相比,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更侧 重于对能力的考查(    )

A.同意           B.较同意           C.不同意

【题型要素】

4.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命题所选用的题型比较恰当(    )

 A.同意           B.较同意           C.不同意

5.2010-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各题型所赋的分值较科学合理(    )

A.同意           B.较同意           C.不同意

6. 你希望2014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类型与2013年比较(    )

 A.一样           B.大致一样        C.较去年有所改变

【难度要素】

7.你认为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整体难度(难度系数0.55)(    )

 A.偏难           B.适中              C.偏易

8.你希望2014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难度系数(难度系数=平均分/总分)是(    )

 A.0.50~0.54      B.0.55~0.59      C.0.60~0.64

D.0.65~0.69      E.0.70~0.74

9.你目前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辅导与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难度比较(    )

 A.高于高考试题的要求             B. 大致一样

C.低于高考试题的要求             D.不清楚

【你对2014年广东高考地理命题建议】

3. 抽样调查的数据。

选  项(各选项选的人数和占的比例)

《高考地理命题制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共发出90份问卷,有2份空白没作答)

二、2010年—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卷考点分布

三、2010年—2013年命题分析

1. 试题的总体评价。

2010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严格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课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的要求,命题注重能力立意,注重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材料新颖、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无偏、难、怪题,题型、难度与知识覆盖面与前两年基本一致,保持了广东省地理高考试题的风格,命题的质量与水平较高。试题全面考查考生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必修内容以及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选修内容的掌握程度,选材围绕地理热点问题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知识面覆盖广、考点分布合理,重视对考生地理图表的阅读、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有用性。

从2010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广东卷)平均分、难度、标准差、信度看,试题的区分度较好,信度较高,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生。

2. 试卷的设计。

(1)2010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的试卷结构基本一致。

试题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题型,共13道小题。其中选择题11道,为第1至第11题,全都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合计44分;非选择题2题,分别为40题和41题,每题28分,合计56分,地理科满分为100分。

(2)知识能力的考查分析。

试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基本原理与规律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和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考查考生调动和应用地理数据、分析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应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讨现实中地理问题的能力等。

3. 试题特色及评价(以2012年为例)。

(1)试题特色。

2012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以《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课考试大纲》及其说明为依据,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考生对地理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试题以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地理热点问题为载体,注重考查考生将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强调活学活用,体现地理学科的有用性。试题重视考查考生从地理景观图、区域地理位置图等地理图表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调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和论证地理问题。总体来看,2012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①注重基础,重点考查地理学主干知识;

②能力立意,强调考查读图分析技能;

③选材新颖,关注地理热点问题;

④综合性强,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⑤贴近生活,体现地理学科的有用性。

(2)试卷、试题评估指标分析。

①选择题得分的基本情况。

2012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中共有11道选择题。选择题部分的总分平均分31.94分,平均难度0.73,标准差为6.44 。

2012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的选择题难易结合、梯度合理。11道选择题中,难度系数在0.80以上的6题,0.60-0.80的2题,0.40-0.60的2题,0.40以下的1题,试题总体上难度适中,没有难题、怪题、偏题。标注差在0.85-2.00之间,区分度在-0.15-0.35之间,试题的区分度较好。

②非选择题得分基本情况。

2012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中共有2道非选择题。第40题的平均分为15.14,标准差6.27,难度0.54,区分度0.60,第41题的平均分为14.24,标准差3.90,难度0.51,区分度0.40 。非选择题部分的总平均分为29.38,平均难度为0.53,非选择题的难度大于选择题。

4. 考生答卷反映的问题。

(1)审题不清楚、答非所问;

(2)基础知识薄弱、答题思路狭窄;

(3)地理图表阅读分析能力欠缺;

(4)逻辑混乱、语言表达不规范。

5. 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发。

(1)全面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

(2)重视培养考生地理思维能力;

(3)加强地理图表阅读能力训练;

(4)强调仔细审题、有的放矢;

(5)严格规范地理学科专业术语。

综上所述,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广东卷)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课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的要求,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的专业特色,命题质量较好,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对高考地理命题的思考

根据《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课考试大纲》要求看,《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体现了:

第一是平稳,主要是指地理主干知识延续了2012年的一些重要考点:①气候与天气系统(40(1)、41(1)、选择题4);②人口增长(选择题5);③全球变暖(选择题10);④河流知识(选择题7);⑤时间计算(选择题6)等。这些知识内容眼熟,学生容易做答,利于学生考试心态平稳,从而发挥较高的水平。其次,图表数量共9幅(图7表2)与2013年基本保持平衡,没有大起大落,利于考查学生读图、析表能力,顺便降低试题总体难度。平稳还表现在:热点时事淡化处理,是广东高考命题的一贯宗旨,2013年也不例外,考查了热点南海周边国家印尼,融时事与地理为一体,将考点与热点有机融合于区域地理中,不露痕迹。

第二是变化,主要是一些试题呈现方式较2012年有较大不同:11道选择题的材料个个独立,无一拖二形式的组题,学生答题不会因前一道选错,后一道跟着出错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学生得分的概率;其次,填空题的总分值(共16分)减少了,较2012年的24分少了8分,其用意是增加简答题分值比重,目的是增大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地理思维能力的力度。

第三是选修内容的考查形式呈现多样化:有选择题(11)、有填空题41(2)、有简答题41(4)。其形式不再局限于某一种题型,分值也不再是传说中的10~20分,这说明做为新课标标志的选修内容,在广东高考中的地位遭遇弱化,目的可能也是为高考备考减负。

第四是某些地理主干知识点交叉考查意图相当明显,目的是反猜题,避免落入俗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对高考地理命题的建议

我们从问卷调查和与高三地理教师交流看今后的高考地理命题。

1. 学生认为。

(1)主观题考查不过分拓展,应用切合课本。

(2)要能考查学生的能力,对于优秀的同学要有能力考查,并且能有一定的区分度。

(3)希望命题能更清晰,问题准确,不要太脱离材料或含糊不清。

(4)题目落到实处,不要太高太泛。侧重于能力,知识点不要超纲,不要考查课本上过细的点。

(5)难度适中,注重基础,不可只有简单题,难题也要有。

(6)紧扣课本知识的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以考查。

(7)希望能有一定的难度但要符合《考试说明》的内容。

(8)注重回归课本及知识框架,不要出现怪、偏题。

(9)答案设置的开放性应更大。

(10)选择题的难度提升。知识覆盖率高点,全面点。

2. 教师认为。

(1)某些重点知识接二连三的考。如全球变暖、人口增长、河流(外力作用)等,其内容涉及地理的主干知识,地理的学科特点相当突出,如不考它,不能让人明了地理到底是学什么的。

(2)某些内容隔三差五的考。如地理信息技术,2010年考,2011没考;2012年考,2013年没考。地质构造(图)知识点也有呈现这类趋势的特征,如2011年考,2012年没考,2013年考。某些考点总事不过三。如产业链知识,2010年综合题中第一次出现,2011年出现在选择题11中。而后的2012,2013再也没有出现过。与此类似的高铁(2012、2013)、可持续发展(2012、2013)等内容已连续二年考查了,这样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备考提供了某些规律,也许会误导了考生。

(3)考点不能超纲。如2013年高考中地理卷的40(3)考查印尼多雷雨原因连着考“原因”,感觉有点离谱,而且考查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更感觉是有点超纲了。第41题采用2008-2010的的西宁资料进行考查,觉得资料较旧,时间离我们有点远了。

(4)高考命题者站得高、看得远,使用的考点材料新、角度切入新,给人的感觉才会新。

(5)高考命题组的成员虽然每年都随机抽调,但命题人员多是由大学的老师组成,大学老师对中学的地理教育不一定十分了解,建议高考命题组的成员中有中学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应占一定的比例,最好是占高考命题组的成员总数的20-30%。

总之地理高考命题应能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的专业特色。突出培养考生地理思维能力。注重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材料新颖、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无偏、难、怪题,题型、难度与知识覆盖面与前四年基本一致。

2014年高考年报的相关数据还没公布,但从省考试院提供的一些列数据表明,学生和教师的建议在2014地理高考命题中得到体现。

广东高考 第5篇

问:现役军人子女要什么条件才可以报考?

答:父母一方属于驻粤部队现役军人,报考人员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的,不受户籍限制,可以报考。驻粤部队现役军人身份由省军区统一核准确认。

附广东高考报名条件:

(一)下列人员可以在广东省报名普通高考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中阶段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的同时,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广东省户籍,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广东(即身份证号码的前两位为44)。

2、父或母人才优粤卡持有人或高层次引进人才

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下同)属于符合《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试行)》(粤府〔2018〕96号)规定的人才优粤卡持有人,或是经省或地级市人民政府认定的符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规定的高层次引进人才。《广东省引进人才实行〈广东省居住证〉暂行办法》(粤府〔2003〕81号)自2018年12月1日起已依法废止,不再适用。

3、父母一方属于驻粤部队现役军人,报考人员须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4、户籍从外省迁入广东省的考生,且符合以下要求:

(1)应届毕业生

①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连续3年学籍(时间计算到高考当年8月31日,下同)并实际就读的。

②若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不满3年,但符合以下两种情况之一的:

(A)父母(含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为广东户籍的,考生原则上须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2021年起,考生须于高三年级开学前(时间统一截至当年8月31日)将户籍迁入广东省,且高三年级开学前考生已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连续实际就读(即考生取得广东省户籍和学籍就读至少满1年)。

(B)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均非广东户籍的,考生须于高二年级开学前(时间统一截至当年8月31日)将户籍迁入广东省,且高二年级开学前考生已具有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连续实际就读(即考生取得广东省户籍和学籍就读至少满2年)。

(2)往届毕业生(含同等学力人员)

①持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

②持外省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户籍迁入广东省满18个月(时间计算到高考当年8月31日),且高考报名时高中阶段学校毕业满1年的。

③同等学力人员,户籍迁入广东省满18个月(时间计算到高考当年8月31日),高考报名时初中学校毕业(含结业)满4年的。

5、符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广东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37号)报考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6、持有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同时持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在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的香港、澳门学生。

7、持有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同时持有《台湾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并在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的台湾省籍学生。

8、在广东省定居,并在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且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侨民。

9、在广东省内地西藏、新疆高中班就读的毕业生,可以在广东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但不在广东省高考录取。

10、在广东省就读,符合《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应届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的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

11、在广东省就读,符合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数学英才班等报考资格的非高三毕业班学生,可根据招生院校提供的资格考生名单报考,考生如需参加文化课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只能作为报考高校少年班或数学英才班等的录取依据,不能作为当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其他院校录取的依据。

12、其他符合教育部报考规定的。

(二)下列人员不得在广东省高考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中阶段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中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班学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6、不符合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

(三)其他事项

1、驻粤部队现役军人身份由省军区统一核准确认。

2、本文所称的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3、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工作依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工作的通知》(粤教基函〔2019〕129号)执行。

广东高考 第6篇

由于四个实验省区的高考方案各不相同,教学水平各不相同,开设选修课也各不相同,教育部要求各实验省区在坚持统一的《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根据《考试大纲》的指导原则,结合本省区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定符合本省区的《考试大纲的说明》。根据这一要求,广东省教育厅在广泛深入研究基础上,制订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审定批准,我省《考试说明》现已印发。教育部《考试大纲》及我省《考试说明》既是2007年我省普通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参加2007年普通高考考生的复习依据。

制订我省2007年高考各学科《考试说明》,立足于推进高考改革,促进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是落实我省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后高考新方案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制订过程充分深入了解了我省2007届高中毕业班各学科教学的实际进程,进行了适当的测试,反复征求了学科专家的意见,并经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专家审定。

一、编制我省《考试说明》的基本原则

(一)以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同时充分考虑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际进程。《考试大纲》规定的每学科的必考内容全部作为考试内容;每学科选考内容的确定则根据我省高考方案的要求及各学科选修课开设的实际情况,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确定。

(二)确保高考的公平与科学,切实减轻高中生的课业负担。在《考试大纲》范围内做减法,避免因考试内容繁杂不合理地加重高中生的课业负担。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教育部高考内容改革的精神制定科学的命题指导思想,既要实现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目的,又要正确引导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

(三)命题以能力立意,强化对基本素质的考查;学科考试注重综合考查考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夯实基础,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的持续发展。

(四)根据我省高考方案科目设置的特点及各学科选修课开设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学科的考试内容。除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外,各学科选考内容均在《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规定范围内。选考内容通过设置选做题方式,让考生选做。各学科的选考内容分值的比例在该学科总分值的5%~10%之间。

(五)符合选拔性考试规律,确保平稳过渡。

二、我省《考试说明》的特点

(一)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及我省高考方案,细化了高考各学科的考试要求。

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范围。我省《考试说明》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和高考的目的与规律,明确了各科目的命题指导思想,规定了各科目的试卷结构、难度要求;根据我省中学学科教学的要求与实际确定必考与选考内容;提供了题型示例。教育部《考试大纲》与我省《考试说明》共同构成2007年普通高考广东卷学科命题与考试的要求。

(二)在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内确定我省各学科考试范围与内容,对广东考生更有针对性。

教育部《考试大纲》是对2007年高考各学科的总体要求,面向全部实验省(区)。根据我省高考改革的需要与高中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考虑到高中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步深入,从符合我省中学教学实际、减轻高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出发,在确保高等学校招收到高素质的合格新生的基础上,我省《考试说明》各学科考试范围与内容在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内做减法,使2007年高考广东卷更符合广东考生的学业实际。

(三)既反映高考改革的特点,又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既有必做题,又有选做题。

教育部《考试大纲》在明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维护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充分反映了高中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课程内容在共同基础要求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的理念。《考试大纲》不仅指定了必考范围,还设置了选考内容,允许考生在选考的范围内可选择题目。我省《考试说明》认真落实了教育部《考试大纲》的新要求,除英语科、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外各学科既设置了必做题,又设置了选做题给考生选做。并根据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考试的规律,合理地设定了各学科选做题比例。这既符合高考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高中新课改实验的进行,为基础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

(四)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只考共同必修内容,全部采用选择题。

文科基础、理科基础是我省高考新方案中的指定选考科目。设置的目的是发挥高考对中学课程开设的指引作用,检查考生掌握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和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的程度,以及达到共同基础要求的水平。根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对相关学科的必考要求,结合这两个科目的考试目的,我省《考试说明》具体确定了这两个科目的考试范围是相关学科的共同必修内容,反映对合格高中毕业生的基本水平要求。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体现降低难度的指导思想。

(五)各学科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保持稳定性。

广东高考关于工匠精神的高考作文 第7篇

“工匠精神”就是生产者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一种理念,是生产者将其情怀、态度、信念倾注于手中的作品,表现了生产者对产品的一种精神追求。“工匠精神”树立了人们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的负责。这种对工作痴迷的精神和态度,正是我们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所要追求的。

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工匠就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他们干一行爱一行,虽然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劳动,但是他们没有好高骛远,没有停止对创新的追求,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当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既定目标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工作。要立足基层实际,讲真话、报实情、求实效。对于上级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要狠抓落实,着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不能依旧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要脚踏实地去落实。

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决定事业成长的高度,精是工作质量上的要求,工作做得快更要做得好。事实上,有些党员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和各项指标,工作只是追求迎检过关,往往敷衍了事,不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经常出现疏漏,久而久之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后让自己逐渐平庸下去。党员干部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做什么事情,都要始终坚持做什么都要做得最好。只有以精益求精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工作,才能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特别是身处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工作都是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工作任务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基层的党员干部工作必须耐心细致,把事情做精做细,让群众满意。

要有敢于创新的工作精神。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对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中当然也会出现更多新的问题。党员干部面对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面对挑战,要有应对挑战的办法,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争取更大成绩。

广东高考语法填空题的解题策略 第8篇

1 命题特点

从语法填空题的外观形式上看,所要填的空分为两种:一类是命题者在空缺处后括号里给了词的情况;另一类是空缺处后没有给词的情况。给词的怎么填,不给词的怎么填?这就需要好的解题技巧来指导学生。

2 解题技巧

2.1 不给词的情况

不给词的情况,学生可选的词非常之多。在英语词典里,常常有许多个词可以用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例如:stupid,silly,foolish等等都可以用来表达“愚蠢的”的这个意思,那如果学生要填,到底填哪一个呢?学生会有这样的疑惑。其实想想,既然命题者没有给词,那么所要填的词的范围也就一定是限定的,也就不可能让应试者填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这些实词,因为从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历时性,也就是说这些实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范围不断扩大。因此,不给词的情况下所要填的词就包括以下几种可能的情况。

(1)冠词: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就如学生都知道的那样,不定冠词通常用在单数可数名词前,定冠词用于对前面已经出现过的名词的特指,还有定冠词的特殊用法,例如:乐器名词前一定要加定冠词the,same前面一定要用定冠词the等等。

例如:

…,the head of the village was tying up his horse to my car to pull it to 35small town some 20 kilometers away where there was a garage.(2007广东高考题)

这里的第35空需要填不定代词a,因为前文中并没有出现过small town,在文中首次出现要用不定冠词。

(2)代词。代词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

(1)人称代词包括其主格和宾格。当其在句子中做主语时,就用主格,做宾语时就用宾格。

例如:

When the time came for me to say goodbye to my friends in the village,Iwanted to reward the old woman for the trouble I had caused

这里的第40空需要填代词her.从上下文的意思来看,应该是我想酬谢那个老妇人,因为我给她带来了麻烦。the old woman做caused的宾语,因为the old woman是名词所以我们不填,而填一个her来代替the old woman做caused的宾语。

(2)物主代词包括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当所填的代词放在名词前修饰名词表所属时就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当所填的代词用以指代名词时就用名词性物主代词。

例如:

It is said that a short-tempered man in the Song Dynasty(960~1279)was very anxious to help rice crop grow up quickly.(2008年广东高考题)

因前面提到的是a short-tempered man,而且后面跟有名词rice,rice又是属于a short-tempered man的,故此处用“his”表示“他的”修饰后面的名词rice。

(3)反身代词。反身代词通常用在某些固定搭配中,例如:enjoy oneself,by oneself等等。

(4)“it”。在英语语法里,对代词“it”的用法做了重点讲解,它除了一般代词的表指代的用法外,它还可以充当形式主语,形式宾语,还有一些固定句型如强调句的主语只能用“it”来充当。

例如:

She remembered how difficult was to choose a suitable Christmas present for her father.(2009年广东高考题)

这里要填“it”。“it”在宾语从句中作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不定式短语t o choose a suitable Christmas present for her father。

(3)连词。

连词通常用来连接两句话,具体填什么连词要求学生对上下文的意思有很好的理解,如果前后两句话的关系是转折关系,就用but;如果是表示因果中的结果就用so。还有些固定搭配,如“hardly/scarcely…when,no sooner…than,either…or”等等。

例如:

He was very tired after doing this for a whole day, he felt very happy since the crop did“grow”higher.(2008年高考题)

这空填but,因为前后文意思表转折。

(4)介词。

介词通常用于固定搭配中,这要求学生记牢平时所学的动词短语。

例如:

her parents were already table having supper.

at table表示“在餐桌旁,在进餐”,是习惯搭配。

(5)关系词。

关系词分为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主从复合句的关系词的用法。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英语语法学习中最难的一个环节。

例如:

Jane paused in front of a counter some attractive ties were in display.(2009年广东高考题)

此处所要填的关系词跟在名词后面。跟在名词后面的通常是同位语从句或定语从句。而名词counter并不是可以引导同位语从句的抽象名词,所以此处为定语从句,而且后面的句子修饰前面的counter,counter在定语从句中做地点状语,所以用关系副词“where”。

2.2 给词的情况

语法填空中括号里所给的词都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者是副词这些实词。在填这些空时我们应当首先考虑这些词需不需要做词性转换,也就是需不需要从名词转换成形容词,从形容词转换成副词,要不要变反义词等等。而在作词性转换之前,学生必须了解什么情况下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它们的规律是:名词通常做主语和宾语,动词通常做谓语和非谓语,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才能把词性转化做正确。

例如:

This proverb is saying we have to let things go in their (nature)course.(2008广东高考题)

很明显,这空所要填的词放在名词前作定语,所以用形容词形式natural。

We drank together and talked (merry)till far into the night.(2007广东高考题)

给出的词是形容词,这里所要填的词修饰动词talked,所以要用副词merrily。

如果所给的词经过分析不需要做词性转换的话,那么我们就根据所给词的词性来分析其解题技巧。

(1)名词。当所给的词是名词时,我们应当考虑将名词变成复数形式。

例如:

They can learn some survival skills from your_________(experience)in Africa.

这题所给的名词experience作“经历”解时是可数名词,作“经验”解时是不可数名词,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你在非洲的经历中学习,因此要填“experiences”。

(2)动词。当所给的词是动词时,要考虑动词做谓语和非谓语两种情况。

1)动词做谓语时,考虑时态和语态。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谓一致,动词的八种时态及其被动语态。

例如:

“Your father has at last decided to stop smoking,”Jane (inform).(2009年广东高考题)

此处填was informed。根据上下文,整篇文章用的都是一般过去时,且因Jane与i n f o r m之间为被动关系,所以填w a s informed。

2)动词做非谓语时,主要有四种形式。

(1)to do:通常用于固定搭配,或用于表目的或表将来,determine to do sth,get up early to catch the early bus,be to do st h…

例如:

…the proverb,“plucking up a crop (help)it grow”,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story.(2008年广东高考题)

所要填的作目的状语,因此用不定式to help it grow表目的。

(2)do:通常用于固定搭配,如:would rather do sth。

(3)doing:当前面的名词和所给动词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时候,用doing。

(4)done:当前面的名词和所给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的时候,用done。

(3)形容词或副词:如果所给的是形容词或副词,我们应当考虑填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如果用于“as…as,not so…as”结构中时要用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句子中含有“than”时,通常用其比较级,而当句子中含有表范围的词时,一般用形容词或副词的最高级。

例如:

He was very tied after doing this for a whole day,but he felt very happy since the crop did“grow.(2008年广东高考题)

根据句意可知,庄稼比“被拔”之前“长高”了,所以填“higher”。

3 训练方法

有了高考作为导向,从高一开始,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解答语法填空的能力。首先,老师在讲单词时,教授一些重点单词的词性转换,讲述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形容词和副词,系动词后通常跟形容词等规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单句中出现的单词的词性转换,反复练习,让学生熟记每个单词的各种词性之间的转换形式,同样介词短语的搭配也是要求熟记的。这些是做语法填空的基础,如果单词都没记牢,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其次,让学生把语法点各个攻破,例如:让学生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掌握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那么在见到复合句,学生分析出要填关系词时能迅速准确地填出所需的关系词,让知道要填关系词而填错的情况不再发生。

最后,“熟能生巧”,在平常的练习中尽量多地训练学生做这种题型,使学生从心理上不再惧怕此类题型,冷静分析,提高准确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做语法填空并非易事,但是也不是不可攻破的难关,只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学,让他们认识到语法填空题型的命题特点是包括不给词和给词两大类,然后针对这两类掌握其相应的解题技巧,不给词时应该怎么填,给词又怎么做,在这个基础上再运用正确的训练方法,从而提高语法填空的解题能力,提早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婚礼流程参照范本下一篇:中考家长对孩子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