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名著阅读总结

2024-06-30

课外名著阅读总结(精选9篇)

课外名著阅读总结 第1篇

“农村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命题研究”

实 施 方 案

立项级别:校级

立项编号:

课题名称:课外名著阅读

主持人姓名: 刘金刚__ ___

实验单位:费县朱田中学初三语文组课题组

2011年9月 3 日

课外名著阅读总结 第2篇

⑴《西游记》吴承恩著;(2)《水浒传》施耐庵著;

⑶《朝花夕拾》鲁迅著;⑷《骆驼祥子》老舍著;

⑸《繁星·春水》冰心著⑹《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著;

⑺《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著;

⑻《童年》(俄)高尔基著;

⑼《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⑽《名人传》(法)罗曼·罗兰著。

古诗词鉴赏:

《醉唐诗,最风流》

《宋词是一朵情花》

《汉代琅华照寒烟》

《魏晋风骨化沉香》

《浣花纸里水墨词》

《世有桃花》

《当时只道是寻常》

《美人何处》(安意如著)

《衣上酒痕诗中字》倾蓝紫著

散文类:

朱自清散文选梁实秋散文集冰心散文集郁达夫散文集庐隐散文集

萧红散文集徐志摩散文集余光中散文集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千年一叹》

小说类:《三国演义》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版《红楼梦》 曹雪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版《子夜》 茅盾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家》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围城》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版《男生贾里全传》 秦文君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3年版《花季·雨季》 郁秀 海天出版社 1996年版《射雕英雄传》 金庸 三联书店 1999年版《汪洋中的一条船》 郑丰喜 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J•K•罗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19 《简爱》(英)夏绿蒂•勃朗特吴钧燮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20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陈敬荣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25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吴劳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版26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塞林格 施咸荣译 译林出版1998年版27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赵少侯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汝 龙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叶冬心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30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王永年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版

①《青春之歌》杨沫著;

④《福尔摩斯探案集》(英国)柯南道尔著,丁钟华等译;

④《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法国)凡尔纳著,范希衡译;

33, 《瓦尔登湖》,(美)戴维·梭罗著, 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16, 《北方的河》, 张承志,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8, 《少年天子》, 凌力, 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12, 《围城》,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版

《边城 》小王子童年茶花女 傲慢与偏见

安娜卡列尼娜飘呼啸山庄苔丝

女作家三毛的散文小说《撤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

余华的《活着》、巴金《家、春、秋》

《海底二万里》(法国)儒勒.凡尔纳

⑦《平凡的世界》路遥

[美国]哈里特《汤姆叔叔的小屋》、《苏菲的世界》

名人传记

71, 《拿破仑传》,(德)艾密尔·鲁特维克 梅沱等译, 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72, 《林肯传》,(美)戴尔·卡耐基 叶维明 译, 哈尔滨出版社 2002年版73, 《甘地》, [印度]莫·卡·甘地著 鲁良斌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74, 《毛泽东》, 金冲及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年版

75, 《梵高传》,(美)欧文·斯通 常涛译, 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76,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傅雷译, 译林出版社 2000年版

77, 《邓肯自传》,(美国)伊沙朵拉·邓肯著 张敏 译, 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78,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 王晓明,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79, 《居里夫人传》,(法)艾夫·居里 左明彻译, 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 80,《微软的崛起》,(美)丹尼尔·伊克比亚、纳珀著,吴士嘉译, 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81, 《走近袁隆平》, 姚昆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82, 《经营之神--王永庆》, 赵贤明,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83, 《姚明之路》, 肖春飞,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84, 《五体不满足》, [日]乙武洋匡著 郅颙译,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85, 《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名人演讲》, 李然主编, 中国国际出版社2003年版

15、《贝多芬传》 《丘吉尔》 《戴高乐》 《居里夫人》

《李嘉诚自传》

浙江商界名人厉玲个人自传

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北大毕业等于零》是出自北大的商界名人王文良的一部创业自传

世界华人首富李嘉成的儿子《 商界名人-李泽楷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艾米·亨利《女总裁告诉你:当代女性如何在商界成功》

《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柯林斯·詹姆斯

钢铁大王:卡内基自传

维珍帝国-理查德·布兰森自传

清朝商人沈三白《浮生六记》

商人流亡者日记

《红顶商人胡雪岩》

《徽商》 比尔盖兹给青年的11条标准科学类

邓小平诺贝尔卓别林歌德传毛泽东传于风至旅美五十年魅力普京爱因斯坦纪晓兰汉武大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真心扬晨

《⑤《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青少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 楚图南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版

⑤《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田雅青译。

14, 《余光中诗选》, 刘登翰、陈圣生选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15, 《朦胧诗选》, 阎月君等选编,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36, 《泰戈尔诗选》, 冰心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版

激发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兴趣的方法 第3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引导,兴趣,培养,方法,习惯

一、知识竞赛

竞赛是引起兴趣的重要方法, 这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所以可以作为经常使用的方法。这种形式生动活泼, 趣味盎然, 学生乐于参与, 热情较高。一般情况下, 学生得到通知后, 都会积极准备。有趣的活动, 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 也容易内化为学生的良好习惯。通过这种活动, 学生自然会课外读物产生兴趣, 也很有可能比较深入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此外, 教师还要将课堂竞赛、班级竞赛和校际竞赛结合起来, 形成大环境和小气氛经常互动, 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

二、推荐书目

文学名著浩如烟海, 而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漫无目的, 甚至经常被一些低级趣味的读物所吸引, 沉迷其中。所以, 教师应给学生推介书目, 尤其要突出传统意义上名著, 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艺术和文化素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也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需要来推荐书目, 要突出经典名著, 引导学生认识名著的文化含量、人文地位、经典型、示范性以及教育作用、审美价值等等, 从而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到对经典名著的高雅阅读和鉴赏中去。此外, 教师在推荐时可以对名著做一简单介绍, 还可对阅读该著作的好处举例介绍, 尤其是名人读书事例和学生中阅读名著获益的典型事例, 树立榜样,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冲动, 引起其阅读兴趣。

三、课堂阅读

利用课堂进行引导仍然是解决学生阅读兴趣问题的主要途径。为了解决时间上无保障、无人督促从而不阅读、无效果、不易考察的难题, 教师不妨挤出一点课堂时间, 或者定期开设名著阅读课程,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或指导学生阅读某部名著的某些篇章, 或讨论某个名著的情节人物, 或评赏其艺术风格, 或仿写其某个片段, 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至于语文教材上节选的名著片段, 就更是难得的阅读材料, 一定要利用好。对此, 教师不妨加点课时, 适当拓展, 布置点课外阅读的作业。比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名著或篇章、写读后感等等。若有条件,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讲座, 联系“国学”概念, 开展讲授和研讨活动, 既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也对阅读进行引申和拓展, 以便使阅读兴趣持久和深入。

四、命题演讲

演讲也是激发和培养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多年来, 我的课堂节节都有演讲, 给了学生不小的收获。有时候, 我出的演讲题就是有关课外阅读名著的, 比如“评价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名著不能不读”“我读名著的收获”, 等等。当然, 出题是以推介名著和激发阅读争取为目标, 所以, 演讲题目要结合演讲学生自身特点和对文学名著的掌握程度。演讲前,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名著知识的简单辅导, 帮助他设计题目、从著作中筛选论据, 指导其方法, 增强其信心, 以便使其演讲能够积极、正面地影响其他学生, 产生触发兴趣的效果。同学现身说法, 其引导、激励作用, 往往要好于教师的硬性规定。

五、写读后感

读和写要密切结合, 才能对阅读进行深化。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布置定期定量读书笔记、阅读心得等任务, 特别是假期, 尤其对阅读量嫌少的学生, 一定要安排课外阅读名著的任务, 使他们在难得的假期里取得相当的收获, 教会并使其坚持摘录语句、复述故事、撰写读后感等。

六、家长带动

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和其他机会, 与家长达成共识, 让家长理解并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 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教师与家长密切联系, 引导家长参与名著阅读, 与学生结成家庭式阅读小组, 形成家庭文化沙龙。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家长以往可能存在的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消极认识, 还可以解决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环境、读物等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只要教师的功夫下到了, 必定会产生家长助读甚至家庭文化氛围形成的效果, 从而推动形成社会性的阅读。

参考文献

[1]李红献.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J].吉林教育, 2011 (6) .

课外名著阅读如何进行 第4篇

一、让名著导读、影视作品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人心浮躁,大多数的高中生都普遍反映:“我们喜欢经典,但不爱经典。”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想,只有激发了他们阅读的热情,才能使阅读自然而愉快。

每每介绍一部名著,我都会先上一课时的名著导读,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如讲到《欧也妮·葛朗台》这部世界经典小说,我就会讲到《巨匠的手杖》。他本来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将父子关系搞得十分紧张。不久,他的父亲便拒绝向他提供任何的生活费用,他写的玩意儿又不断地被退回来,他开始陷入困境,开始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只能喝白开水充饥。但是他很乐观,每当就餐,便在餐桌上画上香肠、火腿、奶酪等等,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正是这段最失意的日子里,巴尔扎克破费了700法朗,买了一根镶着玛瑙的手杖,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正是这句无所畏惧的话、一往无前的名言,帮他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直至他成功。

事实证明,这样的背景介绍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斗志。

接着本人选择了一些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影视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如,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这是有唐国强、鲍国安等主演的84集影视作品。该片气势磅礴,真实再现三国时期战事连绵、哀鸿遍野的战争场面及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英雄时代。我特地选了几个经典的场面,比如“三英战吕布”“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同学们热情澎湃,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期待上这样的课。于是我适时地点拨他们,主动去看作品《三国演义》,边看连续剧边读名著,边读边看,每天花半个小时读个三四回,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二、让相关评论导航阅读方向

每次推荐一本好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提前把与作品相关的评论印发给大家,如,当讲到高中语文第四册里的《林黛玉进贾府》。我就印发了《名作欣赏》的哈斯宝的《〈林黛玉进贾府〉的笔墨技巧》、张超《浓妆淡抹总相宜——王熙凤,林黛玉肖像描写比较读》。让大家对工笔雕琢、虚笔写意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再经过反反复复地诵读课文,了解肖像描写是文学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名著的修养水平。

在学生对肖像描写有个大致的认识后,我便指导他们把作品中的王熙凤、林黛玉出场时自以为精彩的片段描写摘抄下来,很多学生都做了这样的笔记: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稍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

同时倡议他们,青少年读名著,应当首先采用精读的方法,以熟读、细读、精读作为基础,过滤掉无关的信息,达到心领神会、透彻理解的读书效果。精读就是要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读书时采用圈点评注的形式,把重点内容画点、难点画圈、对学习目标有指导意义的句子给予简单评价,对不懂的词、不认识的字加以注释。

三、让知识竞赛保持阅读的持久性

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为了保证他们的阅读量,为了使他们“温故而知新”,我每到一定阶段,都会做一个专题知识竞赛。如,高一上学期我就举行了一次《水浒传》专题知识竞赛。设了三个项目,分别是必答题、抢答题、表演题。把班级分成四个小组,给获胜的小组以适当的奖励。

学生反应热烈,特别是抽签决定的表演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花和尚打闹野猪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杨志卖刀……把这次活动掀上了一个高潮。他们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教室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读名著,我不仅要求学生要有精读的好习惯,还要有反复阅读的好习惯。举办此类活动的意义就是要使他们坚持反复阅读,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面对收获,体验成功,可能是他们这次活动最大的感受。这样一来,名著阅读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已经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不断成功、不断愉悦的体验。

四、让读书征文比赛进一步明确阅读的目的

读与写,灵犀互启,密切相关。实实在在地、意荡神驰地读一些名著,可以使中学生拓展胸襟、开阔眼界。审美眼界宽了,自然会带动写作实践,把文章写得更有内涵,更有底蕴。能写文章,会写文章才是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

每到暑假,我會推荐学生读上两三部名著。开学不久学校举办了“假期读好书”的征文比赛,我们班学生佳作层出不穷。有《当贝多芬走进我的生活》《缺陷创造精英》《拓展生命的宽度》……

有学生这样写道:面对梦想道路上的艰难困苦,巴尔扎克的执著是把利刃,它会帮助一个人劈开艰难,穿越困境,抵达铺满鲜花的梦想……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若没有进行大量的名著阅读,就不可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通过以上四个做法的有机结合,名著阅读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真切切落到了实处。实践证明,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外名著阅读总结 第5篇

一、古代文学书目: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 2.《史记选》,王伯祥选注 *3.《唐诗百话》,施蜇存著 4.《唐宋词选释》,俞平伯选释 *5.《宋词选注》,钱钟书选注 6.《元散曲选注》,王季思等选注 *7.《古文观止新编》,钱伯诚主编 8.《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上下册),朱东润主编 9.《浮生六记》,沈复著 *10.《三国演义》,罗贯中著 *11.《西游记》,吴承恩著 *12.《水浒传》,施耐庵著 *13.《红楼梦》,曹雪芹著 *14.《聊斋志异》,蒲松龄著 15.《中国古代文化史》(1~3 卷),阴法鲁、许树安主编

二、现代文学书目:

*1.鲁迅《呐喊》、《彷徨》 2.郁达夫《沉沦》 *3.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 4.茅盾《子夜》、《茅盾经典作品选——林家铺子》 5.梁实秋《雅舍小品》 *6.朱自清《背影》《匆匆》 7.柔石《二月》 *8.冰心《冰心散文集:<寄小读者>、<南归>》 9.丁玲《沙菲女士日记》 *10.老舍《老舍剧作:<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 *11.巴金《随想录》、《家》 12.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 13.戴望舒《戴望舒诗选》 14.林雨堂《京华烟云》 15.梁实秋《雅舍小品》 16.曹禺《曹禺剧作》 *17.钱钟书《围城》 18.张爱玲《半生缘》 19.孙犁《孙犁散文》 20、汪曾祺《受戒》

三、当代文学书目:

1.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2.杨沫:《青春之歌》 3.茹志娟:《百合花》 4.张贤亮:《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5.张洁:《沉重的翅膀》、《方舟》、《爱是不能忘记的》 6.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7.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 8.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9.陈忠实:《白鹿原》 10.阿城:《棋王》 11.王安忆:《长恨歌》 12.莫言:《红高粱》

13、史铁生:《我与地坛》

14、邓一光:《我是太阳》 15.白先勇:《游园惊梦》、《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16.舒婷:《双桅船》、《神女峰》 17.顾城:《一代人》、《远与近》 18.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

四、外国文学书目:

*1.《希腊神话和传说》 2.《神曲》但丁 3.《十日谈》卜伽丘 *4.《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5.《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6.《伪君子》莫里哀 7.《阴谋与爱情》席勒 8.《巴黎圣母院》雨果 *9.《红与黑》司汤达 10.《高老头》巴尔扎克 11.《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12.《双城记》狄更斯 *13.《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14.《乱世佳人》玛格丽特·米切尔 15.《死魂灵》果戈里 16.《父与子》屠格涅夫 17.《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1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版 *19.《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版 *20.《老人与海》海明威版 21.《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 22.《雪国》川端康成 23.《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24、《忏悔录》卢梭

25、《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26、卡夫卡《变形记》

课外名著阅读总结 第6篇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我是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据说是高鹗续写的。故事始于贾宝玉衔玉出生,为贾母所钟爱,林黛玉失恃,来依外祖母家,迄于黛玉死和宝玉出家。其中插叙金陵十二钗的身世、经历和结局。全书可分七个部分:第一回至十八回主要介绍荣、宁两府及大观园的环境,以及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秦可卿等的生活。第十九回至四十一回主要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对爱情的探索,贾宝玉和封建正统思想的斗争,以及薛宝钗、史湘云、花袭人、妙玉和刘姥姥等人物。第四十二回至七十回主要写其他人物,如探春、薛宝琴、邢岫烟、尤二姐、鸳鸯、晴雯、香菱等的活动。第七十一回至八十回主要写贾府的衰败之兆,晴雯之死。第八十一回至九十八回主要写宝玉和黛玉的婚姻发生了波折,在贾母和王熙凤的策划下,宝玉和宝钗结成夫妻,黛玉以死殉情。第九十九回至一百零六回主要写贾府被查抄和贾母对天悔罪。第一百零七回至结尾主要写贾府衰败和宝玉的出家。全书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府兴衰历史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族的荒淫、腐败,显示出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命运。作者通过对贾府的描写,还展示了这个由少数封建主子和数百个奴仆所组成的封建贵族大家庭,显示出那一社会不得不发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书中的宝玉、黛玉、晴雯、芳官代表了反封建反迫害的一方面。

《呐喊》是一本短篇小说的结集,作者是鲁迅(1881.9.25~1936.10.19)。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书中包含篇目:《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边城》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边城》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唐吉诃德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

高中英语课外名著阅读初探论文 第7篇

宜都市第一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 邓永静

摘要:随着新课程不断稳步推进,在高中阶段,单纯的英语教材已不能满足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合理地利用英语名著,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课外英语名著,并以有效的可行的方式进行检查,以达到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以本校的课外英语名著阅读实践为例,分析课外名著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提示词: 高中英语

课外名著阅读

实践

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阅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英语阅读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除教材外,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23万词以上,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英语名著内容丰富,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地道流畅生动,而且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关注着故事情节,品味着语言,融入作品所创造的氛围当中,真正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互动,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交流和文化融合,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极大兴趣和学习的渴望。因此,充分合理地利用英语名著并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课外英语名著是有效提高高中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我们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开展高中英语名著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符合英语语言学习规律。语言输入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阅读英语读物是融入英语环境最简便和有效的方法。高中英语名著课外阅读活动就是让学生先阅读名著后再进行相应的语言输出,真正实现读与写的完美结合,符合英语语言学习规律。此外,高中学生已经掌握3000多常用词汇,能够满足基本外文阅读的需要。

1.2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高考对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高中教材的内容已无法满足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和习俗的了解与增加外语语言材料的输入已成为现代高中英语语言教学的必须。英语名著阅读可以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扩大阅读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分析能力,让学生能从容应对高考阅读对学生多种阅读能力的考查。

1.3激发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中阅读题材丰富多样,融入了各种文化,学科和社会元素, 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英语名著则具有多元文化性,故事性强且题材广泛。读外文原著,让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并感受到了纯正的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的运用,这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学生为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引发出对英语语言的极大兴趣和热爱。因此正确合理地引导高中学生阅读英语文学名著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方法。

1.4提升人文素养

原著一般都具有很深的社会寓意,除了提供语言学习的素材,它也往往会带给学生思想上的感悟,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名著阅读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通过对名著人物和故事的分析,会使学生的价值观不断地升华,心中形成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2.高中英语名著课外阅读的实践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教师应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实践证明,这种作法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上来,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英语考试成绩也顺其自然地不断得到提高。

2.1 精心选材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遵循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文章由易到难的原则,也可选择书虫系列的名著简写本。除此以外,要选择健康向上,具有思想性,且语言地道,规范的材料。

我们在进行阅读之初,为高一学生选择的是浅显易懂的外文读物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高二的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而高三则安排的是 Pride and Prejudice。2.2 正确引导

时间的安排: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接受这种做法,先每个星期在学校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引导学生如何去读。然后规定每天在家读1-2面。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规定的内容,由老师在课堂上检查。

阅读方法的指导:学会快速泛读文章,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碰到生词要学会在上下语境中去推测和揣摩词义,不要着急查词典。碰到很难的结构也是如此,也可根据抓句子主干和中心句来帮助理解。在读完后,可对出现频率高的生词,尤其是动词进行查询。对于优美、经典的句子可进行摘抄积累。也可在读的同时进行旁批,发表自己的看法。

2.3 巧设反馈

检查方式:多项选择题、句子翻译题、问答题和读后感等。以Pride and Prejudice为例:

1)Write a summary of this novel or retell the story to your partner in simple English.2)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is story ? Who do you love best and why? 3)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Pride and prejudice”? 4)Design a map of the characters in this novel and te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3.高中英语名著课外阅读实践效果反思

在进行了半学期的课外阅读训练之后,明显感到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英语词汇量扩大了,对英语句子的语感也相应的得到了增强。

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语言材料、各种各样的句子,学生就会对英语的句法结构逐步熟悉,逐步掌握,逐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英语中还有很多的特有表达方式,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才能接触、学习和掌握。而在不同的上下文提供的特定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对英语国家和社会的文化了解,对故事中人物的分析,都能对学生产生全面的积极的影响。

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仍然面临着时间紧,学生自觉性,阅读材料的购买,其他教师和家长是否支持等方面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总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学校的课本阅读材料,已不能满足现代高中生的阅读要求,他们渴望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不仅是加深对课堂知识理解的最好的途径,而且还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补充和延伸,对课内阅读起到促进和强化的作用,积极而正确的课外阅读更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证。实践证明,课外名著的有效阅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值得各中学英语教师的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参考文献:

胡春来 戴忠信 《英语阅读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胡春来 《科学指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邹启明 《英语阅读技巧》 广东教育出版社

课外名著阅读总结 第8篇

名著具有永恒的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 是人类在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反复洗涤最终沉淀下来的精髓。美国永恒主义教育流派把“经历了许多世纪而达到古典著作水平的书籍”[2]推崇为“普通教育的核心”, [3]由此可见名著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当下中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现状, 探求名著阅读陷入困境的影响因子, 是引导中学生走上健康的名著阅读道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前提。

一、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现状述要

为了解目前中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现状, 笔者研读了大量文献资料, 并在本土及周边地区做了问卷调查, 分析结果如下:

首先, 范围狭小。目前中学生在课外阅读名著, 基本以教材中的名著课文和名著知识考点为核心, 阅读面窄小, 没有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阅读网络。以应试为目的名著阅读, 诚然对提高语文分数有所裨益, 但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名著考点只是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其次, 态度不端。不少中学生阅读名著的态度不够端正。在对名著课文进行课前预读时, 有些学生敷衍了事, 应付老师的检查。在教师讲解时, 很多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能力甚至不愿意思考。“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有关, 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 越不容易遗忘”。 [4] 课后复习, 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恒久性。遗憾的是, 能主动做到这一点的学生不多。对名著课文尚且如此, 课外名著的阅读状况可想而知。

再次, 方法缺乏。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78% 的人处于浅阅读状态。他们只着意于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忽视作品的语言、技法、风格和思想等。“不动笔墨不读书”, 动笔有助于强化记忆。而调查结果显示, 做读书笔记的人只占28.7% , 而且很多学生是在教师或家长的强迫下不得已而为之。另外, 54% 的人不知道如何选择名著, 很多学生处于从众状态。

最后, 时间不足。调查显示, 92% 的学生认为在节假日里有时间阅读名著, 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间阅读名著的只占44.3% 。再除去随家人出游或参加辅导班等时间, 认为真正有时间阅读名著的学生只占32.7% 。时间不足, 是制约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 名著阅读根本无法承载全面提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任务。长此以往, 必然会导致青少年学生人文精神失落, 民族文化素质滑坡, “文化恐慌时代”的到来也非杞人忧天。

二、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困境探因

以下诸多原因, 使中学生的名著阅读陷入困境。

第一, 社会因素。现代教育学认为, 教育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社会环境因素对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这个经济至上、资讯泛滥的社会中, 普遍弥漫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浅薄浮躁的风气。这些流毒折射进家庭和校园, 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心理。

第二, 学校因素。为了追求升学率, 很多学校的课程教学压力很大。教师以考试为重心, 很少扩展教材以外的知识, 甚至对阅读名著的行为采取打压政策。不少学生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高压下, 形成“分数即命运”的心理认知, 无暇也不愿意去阅读名著。不少学校的图书馆工作也存在一定缺失, 如图书采购滞后、馆藏量不足、流通体制不健全等。有的学校甚至禁止图书馆向学生开放。

第三, 家庭因素。对子女进行健康的人格教育, 是父母应负的责任和义务。阅读古今中外名著, 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大有裨益。但很多父母认为, 帮助孩子提高考试分数才是对他们的真正负责, 名著的阅读无关紧要。父母的人文素养和家庭成员所构建的阅读氛围, 也影响着中学生的名著阅读行为。

第四, 学生因素。如今网络技术发达, 中学生能快捷地获取各类动态信息, 这些信息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尤其是基于手机屏幕的浏览器阅读, 使得很多学生沉迷于穿越、修仙类的网络小说, 阅读名著的兴趣大为锐减。加之对名著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 消费取向也发生了偏移, 热衷于赶潮流。现在的学生, 衣着打扮越来越丰富靓丽, 而心灵精神却越来越干枯苍白。

此外,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难以立竿见影。绝大多数学生认为, 与其在上面花费无谓的时间和精力, 倒不如多做几道理化习题见效快。况且, 名著知识的考查也是有限的, 翻翻名句集锦、名著速度之类的教辅书就足够了。

名著阅读, 在提高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泛阅读名著, 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储备、人文修养和价值观念等得到有效提升, 使他们获得关于历史和现实、社会与人生、自然及精神的体悟。永恒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赫钦斯说, “要破坏西方独立思考的传统, 并不需要焚毁书籍。只要两个世代不去读它们 (经典名著) 就可以做到”。[5]名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因此, 重申中学生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已成为必需。积极引导中学生向古今中外经典名著回望, 叩问悠远的历史文化精神, 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名著提高语文素质, 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紧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3][5]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基于初中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实践 第9篇

【关键词】初中 课外名著 阅读指导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67-02

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在谈话一般”。确实如此,古今中外的很多经典文学著作,都饱含着历代先贤深邃的思想号情感,积淀着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所以,我国教育部早在2007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中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课外实践阅读的文学名著的种类不低于30种。优秀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能使学生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理解社会、感悟人生。下面本文简要分析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实践方法,以期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其人生体验。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的兴趣

其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名著的学习氛围,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学生具体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不停督促学生阅读相比,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进而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内在动力,增强他们阅读的紧迫感,更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二,语文老师自身的阅读素养会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课堂,并很容易和学生的阅读产生共鸣,进而和学生展开心灵对话,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向学生及时推荐有益读物。所以,语文老师本人也要热爱阅读名著,并且在班级组织建立“图书角”,规范图书的管理,让每位学生在心中自觉产生“我捐一本换几十本图书”的阅读理念。此外还要制订出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由于阅读名著的主体是学生,故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依靠学生来开展读书活动,在阅读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自主性。

其二,教师要为学生精选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中的课文,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引导学生阅读《杨修之死》这篇经典顾问,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文学艺术特色,从宏观角度思考杨修这个人物恃才傲物的性格特点,进而分析出杨修之死的深层次原因,充分体会到曹操奸诈狠辣、多思多疑的性格特点,在学生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组织学生讨论杨修究竟该不该杀,这样以来,学生就会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艺术产生一定的认识,进而自然而然对名著产生兴趣,甚至会产生一种向往、期待。

此外,除了教材中要求的初中生必读名著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为学生推荐优秀的作品。比如:为喜欢古典文学作品的学生推荐《诗经》、《史记》中的篇章;为偏爱外国著作的学生推荐《巨人传》、《乱世佳人》等著作;与此同时,还要为学生推荐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报刊,像:《读者》、《青年文摘》等等,拓宽其阅读范围。

二、教学生正确阅读名著的方法

其一,将精读与略读有机结合。读书的方法因人因文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像:优美的诗文适宜诵读,议论文适合提纲契领的粗略阅读,而长篇小说适合采用评点方法。

哲学家培根曾说:“有的书只需要阅读其中的一部分,了解其梗概;但有的书需要细读、精读,反复阅读”。若学生精读时,可以教学生品读、背诵、写摘录及体会心得的方法。略读可以教学生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核心内容、抓住其中的片段等各种方法了解所读文章的主要意思,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信息。而精读与略读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将精读与略读有机结合,既能确保学生获得大的阅读量,又能确保阅读效果。

其二,教学生学会讨论阅读内容,探究所读文章的深刻寓意,这是学生真正领悟作品核心意义的重要方法。理解一篇文章要站在多个角度思考,这和读者本人的生活阅历、文化素养、思维能力等各种因素息息相关。当阅读完一部文学著作之后,通过广泛的讨论,集思广益,可以让学生对所读作品产生更广更深的认识,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作品的多重意义,学生甚至可能会提出很多文学评论家不能想到的独特的见解。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启发、求同存异,逐渐触摸到著作的核心内容,进而获得最贴切、深刻的认识。讨论式的阅读方法,既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名著的内涵,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达到理解的最高境界。

其三,提倡自主阅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真正地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为学生选择要阅读的书目。同时,还要不断探索新颖的读书活动形式,让学生对阅读名著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读完了大纲规定的必读篇目之后,要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地确定好读书思路、明确个人读书的方向,进而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不管是现代科技书、古时人文历史书等能够拿来阅读,这些书对于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都有一定的帮助。无论学生选择阅读什么类型的名著,只要其乐于阅读,就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主张自主阅读,允许每位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选用合适的课外阅读指导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只有调整教学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策略,教学活动才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得到落实。

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实践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其指导形式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教师需要依照教学进度灵活选用合适的指导方式。比如:合理安排一定的课时指导学生阅读,定期安排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组织课外阅读小组等等。

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本内容的延伸,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其智力,陶冶心情,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故可以设计出生动多姿、形式新颖的课外阅读活动,并展示阅读成果,充分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其自豪感与求知欲望,促使其主动阅读。

其次,还要多鼓励、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使其对阅读产生兴趣,主动自觉地去阅读。比如:建立QQ群,让学生自由地分享、交流阅读名著、观看电影电视之后的感想,收集和阅读相关的专家评论、名家品评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类似“名著知识知多少”的竞赛活动,开设“和名著人物对话”的语文活动课程,让一本经典的名著广泛在学生中间流传,对于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颁发奖状,并通知其家长,以促进阅读。

最后,指导学生明确阅读目标。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要让一位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的最佳方法,使他感到这门学科值得学习”。在课外阅读名著时,学生只有明确了阅读目标,才能提高阅读自觉性。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升自身的注意力,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能力;同时当阅读完作品之后,还要能够从中汲取文化精髓,拓展文化视野,刺激思维,进一步唤醒个人潜藏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阅读促使个人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良好习惯,进而不断提升个人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首先,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每个星期至少写两篇随笔,从思想意识层面重视量的积累,且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反馈。按照心理学的定义:

习惯是一个人长时间积累养成的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化行为,其会长时间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名著习惯,比如: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及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会让学生受益一生。

其次,语文学习时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而阅读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学生的阅读量要大,面要广阔,选择精华,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之后,其视野自然就会得到拓展,进而在以后学习语文的过程巾得心应手,渐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佳境。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要有计划地为学生介绍和课文相关的内容,使其进行扩展性阅读,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生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课文时,可以为推升推荐《送薛义存序》等等,让学生充分理解“序”的文体特色。

最后,教师本人也不能充当学生课外阅读的旁观者,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书籍,自己要先认真阅读,并将阅读后的所思所感分享给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上一篇:步入初三的大门作文下一篇:美国最牛的毕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