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兰亭集序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6-18

23 兰亭集序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0篇)

23 兰亭集序 教案教学设计 第1篇

《兰亭集序》教案(高二教案设计)

一、版本、章节

《兰亭集序》是江苏省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二、设计思路

《兰亭集序》是一篇著名的宴游诗序,虽名为“序”,但实与一般的序言不同。它借题发挥,由一次普通的宴游活动论及人生的意义,言虽简而意颇深。由 于学生自身的生命体验有限,加上对魏晋那一特定时代的疏离,学生在阅读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本文文风清淡,不尚辞藻而多情致,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美文。通 过前面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也有了一定的文言阅读鉴赏能力。因此,本文易“深”文“浅”教,在学生把握基本文言字词句、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 以读入文,在深入的诵读中品情悟理,掌握本文的行文特色,从而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生命追求中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序文特点,背诵全文。

2. 掌握重要文言实词的多义性及词类活用、省略等语言现象。

3. 了解并学习本文借题发挥,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等行文技巧。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累重点文言知识以及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

2. 以读入文,以诵读教学法为主并辅之以点拨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情悟理。

四、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由这次集会而抒发的人生感慨,理清作者的感情脉络。

五、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2.正确认识作者的生死观。

六、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了此文,谁能告诉我作者想讲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死生亦大矣)既然“死生”是一件大事这是众所周知的,作者为何还大费周章的讨论一番呢?(学生讨论)(板书文题)

(说明:导入看似笨拙,实是针对本文思想性深的特点设计的。是为了先让学生又快又准的把握主体,让学生带着兴趣疑问走进文本的欣赏。此外还可指点学生知人论世,从而自然转入对作者背景的介绍和“借题发挥”行文技巧的把握上)

二、背景介绍,以读入文,整体感知

1. 背景介绍

(说明:教师提供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土壤,为诵读创造氛围,但不宜过多展开)2.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多媒体显示生字词。

(说明:用声音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

3. 学生自由朗读、齐读,以读入文

4. 整体感知

感知一:本文既谈“生死”,作者是不是一上来就大谈“生死”呢?作者这样安排行文是一种什么技巧?(学生讨论)

明确:借题发挥,这也是本文作为一篇诗序的独特性所在。

感知二:本文既是一诗序,请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作诗缘由 作诗情形 成书经过 成书意义(略)

(说明:此环节在学生自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归纳,培养学生速读检索的能力)

感知三:概括各段的要点,并从每段中找出一个字表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发言)

板书:记会—修禊之乐 慨叹—死生之痛 明意—今昔之悲

(说明:此环节主要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进一步了解“借题发挥”的特点,并逐步认识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释疑解难,积累知识,培养语感

1. 学生展示各小组在预习时整理出的疑难词语

2. 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寻求隐含信息,并联系旧知识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

3. 小组之间展开讨论交流,教师补充并用多媒体展示本文需学生掌握的主要文言知识,方便学生积累巩固(略)

(说明:此环节注重文言基础的落实,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注意方法的点拨以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文言能力)

四、以读入文,研读赏析,感悟探究

1. 研读第一段

(1)本文既然借“题”发挥,就先来仔细研读这个“题”--兰亭集会。请大家自由朗读本段,就自己喜欢的语句背诵欣赏。

(说明:本段语言清新,音韵和谐,学生自由朗读可以以读入文,倾听作者心灵的声音,自主赏析表达可鼓励学生拥有个体的阅读体验,培养鉴赏力。也为欣赏写景技巧做准备)

(2)既然作者感情落脚在“乐”上,那作者何“乐”之有?(学生讨论交流,可用书上的语句回答)

明确:朋友之情 山川之美 春光融融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师点拨:杜丽娘曾用“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唱出了内心的苦闷,而今作者却五乐齐臻,足见“信可乐也”

(3)作者是怎样抒发心中之“乐”的?

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师点拨:王国维曾曰:“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之眼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可见宴游之上真是其景其情,其乐融融。

(4)学生朗读

师点拨:要读出“乐”应该以轻快明朗语调读之

2. 研读第二段

(1)全班同学齐读(注意朗读语气的转变)

(2)作者又乐而忧,由生而死,是如何借题“发挥”,抒发对“死生亦大”的感慨

多媒体投影显示: ① 人的生命本体都有不易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② 外在的大千世界变幻莫测,难以长久——(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③ 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易逝的——(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说明:由于本段意韵教深,特设置三个鉴赏点,由学生据此从本段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填入括号里,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理解说明,从而理解作者感叹的原因,再由教师点拨以相应的时代背景知识,古代文人的感叹名①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作者“死生亦大“的积极意义)

(3)学生带着体悟再次朗读本段内化

点拨:本段以议论为主,探索人生哲理,朗读时注意“犹、大、矣、痛”等词的语气,以和缓低沉语调读出慨叹语气。

3. 研读第三段

(1)学生集体朗读,找出应以批判语气读出的一句话。

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学生翻译此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理清本段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板书:感古人——批时人——明意旨

(说明:学生讨论后明确,由此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看似消极实则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体会诗序行文的妙处)

(4)投影显示《兰亭集序》摹本,学生对照摹本朗读全文,并在读中感受字里行间流动的生命气度。

五、引申讨论

作者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读了此文,你对“死生”有何看法?

① 多媒体投影显示古今中外对“生死”的不同看法,以及历来对作者思想不同的评价(略)

②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交流,教师可相机补充一些作者的生平事迹

师点拨:佛家追求死后的轮回,道家崇尚人生的无为,儒家主张大丈夫当有所为,当今繁华的社会里很多人要及时行乐、挥霍生命,很多文人慨叹人生的短暂,但有志者依然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如海德格尔所说:“把握好今天,诗意地栖居。”(说明:此环节的讨论引申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六、课堂小结

1. 艺术特色 2。本文的思想意义(略)

七、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2. 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摹山范水的文字

3. 课外与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比较阅读

4. 研究性学习:感悟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方法:分小组协作,收集自己喜欢的一位文人的作品、生平资料等并进行研究,在网上或班里展示交流研究的成果

八、教学反思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完成本文教学后,感触最深的首先就是本文的导入设计,虽然看似笨拙,却对整个教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我把“既然我们都知道 生死是一件大事,作者为何还要探讨”这个问题抛向学生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作者太消极了,有的说作者在无病呻吟、钻牛角 尖,有的说自古以来很多文人都有过生命短暂的感叹,王羲之作为一个名士自然也会考虑了…这样既设了疑,又激了趣,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有序展开。所以,导入的 设计要着眼欲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调动他们自我的生命体验,这样才能在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下展开教学。

感触之二就是以读入文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文言文教学再也不能是一极走入置学生的精神需求于不顾,一味的“咬文嚼字”;一极又走向置学生的 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于不顾,抛弃文本,过渡引申,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因此就有必要突出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文言文的阅读其实就是一个在读中积累 品悟、内化提升的过程。所以,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引导他们有滋有味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而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积极 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读懂作者的心灵世界,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并享受到阅读的审美愉悦。当然,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是不可少 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恰到好处的引申和点拨,这样才有助于让学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课堂上,我从学生精彩的发言 中,从学生若有所思的面容上,从学生灼灼发光的眼睛里,感受到他们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灵之声,已经在读中提升了自我。

再者,文言文的学习,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迁移的平台,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课外作业的设计就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确实,他们也给了我百倍的惊喜。学生主动要求拿出一节课展示他们的阅读研究成果,还专门为此举行了一场精彩地“是否应该积极对待生命”的主题辩论会。如何让学生的心灵乘着自己的思想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23 兰亭集序 教案教学设计 第2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疏通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新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习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毛泽东)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堂总结、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23 兰亭集序 教案教学设计 第3篇

一.分析教情, 细化教学目标

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的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是教学内容合宜的关键性一步。所谓的教学目标大致应包括两个层面的目标, 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教师在教学生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通常以我能教什么、我愿意教什么、我想教什么为准对学生进行教学。笔者认为在确定《兰亭集序》教学的目标时需以以下三点为依据。

首先, 要认真解读领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新课标) 的精神。《兰亭集序》是高中阶段的一篇文言文, 新课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必修课程”的第一条、第八条、第九条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后所需要获得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要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学会借助工具书理解文言常识, 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还需学习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 完善学生的自我人格, 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然而事实上“熟悉中学情况的人都知道, 高中毕业, 能‘初步阅读文言’的可以说绝无仅有, 也就是说并没有学会。”[2]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必须牢牢依附新课标。

其次, 兼顾高考考纲。《兰亭集序》是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 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还需分析考纲和近些年的高考试题, 了解高考在文言文部分的命题及考察方式。“分析历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文言文所占约20分, 有十七分是考察字词句解释的。”[3]一些课改激进的学校过分拔高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只是一味的与传统课堂划清界限, 全然不讲文言知识, 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张中行谈到对于文言的学习需要“以知为辅”[2]。这类学校认为学生通过预习、查工具书就可自行解决文言知识, 课堂上无需赘述。且抛开学生能否进行有效的预习或能否借助工具书解决一些重点字词, 假设学生能有效完成, 那么笔者也认为课堂上必须要有检查预习这一环节, 这样便能实时掌握学生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求证过母校 (此学校课改比较激进) 的一位语文教师, 在他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能自己解决文言知识。再者在高中学段教师必须有意的将初高中六年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 其工作量浩大, 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没有精力和能力进行文言知识的系统归类。因此这一环节也必须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 即使安排学生合作探究将这些所学的进行整理也必须有所检查, 不至于使这项任务落空。所以笔者认为《兰亭集序》的教学应把文言知识讲解纳入其中, 教师在学生预习、查询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即可。这样既避免了传统课堂的刻板模式, 又响应了新课改。

最后,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还需依据教材的编写宗旨。《兰亭集序》所在的必修二第三单元的学习目标就是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介绍了山水游记散文是除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中还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阅读文章后需培养学生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 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4]教材的编者明确为我们指出了编写的意图,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也应将此考虑进去。

依据以上三方面的标准, 笔者认为《兰亭集序》的教学目标应为:

1.文言实词方面, 学生能够结合语境, 准确说出文中的一词多义 (如致、毕、修、引、次、期、临等) 、古今异义词 (如咸、以为、其次、怀抱、斯文等) 和通假现象 (如悟) 、词类活用 (如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名词作动词———带、一觞;使动用法———流、游骋;意动用法———齐一等) 。文言虚词方面, 学生能够结合语境, 准确解释重要文言虚词的意义, 并联系以前所学整理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如虽、所以等) 。句式方面, 掌握文中判断句 (修禊事也、其致一也等) 、介词结构后置 (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如当其欣于所遇等) 、定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省略句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悟言一室之内等) 的积累, 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 能够区分文中叙述性和议论性内容, 找到文中叙议结合的关键性语句并能准确翻译, 能讲清楚文章第二段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结构的作用。

3.能够结合教师提供的作者的背景资料, 充分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出的人生苦短之痛和化短暂为永恒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样设置的教学目标既有因言释文又有因文悟言, 避免了只教“文”不教“言”或只教“言”不教“文”的极端做法。

二.解读文本、依据学情实施教学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 文本则是组成语文教材的重要因素。语文学习的过程, 实质也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 要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同时体现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 那么文本的深入解读必然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解读文本的质量好坏, 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深入阅读文本, 能否获取教益。教师如果能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 会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作用, 文本所发挥的的育人作用也会因此更强。而学生在理解文本、体味文本深刻内涵的基础上, 才能陶冶情操, 从而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综上所述, 教师在实施教学前, 需对《兰亭集序》作深入的文本探究。

《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因此文本就具有明显的书序特点。“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 及集会的原因。因“修楔事”而“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说明作诗缘由。“一殇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道出了《兰亭集序》是一部游宴诗集, 作者众多, 诗是即席之作的作诗情形。文章结尾“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说明了成书的经过,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说明了本书的意义。

文章第一二段为一部分, 主要是叙事、写景。作者介绍完聚会的时间、地点等接着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渲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兰亭水质清澈透明, 兰亭水状激越奔流, 两者动静结合, 构成互补。“映带”既写出了远观水的情态, 又巧妙地引出了与兰亭的关系, 为“流觞曲水”创造了条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一觞一咏”四字写出了兰亭集会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作者遥看宇宙, 思绪飞扬。回望大地万物葱茏, 心情澎湃。在“仰”“俯”之中, 与会者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既满足了人们目视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耳闻的需求。形式美与感情美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凸显出兰亭集会参与者的乐情。

第三段作者一转笔锋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情感由乐转痛, 主要是抒情、议论。“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同, 但热爱快乐, 为流逝的欢乐时光感伤的思想感情却是相通的。“或取诸怀抱, 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这两句写了“乐”的两种不同情状:一种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旷达的胸怀、远大的抱负, 而另一种人则有自己爱好的事物, 他们不受拘束, 放纵无稽地生活着。“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虽然他们的性情、动静不尽相同, 但人都难免为他们“欣于所遇”而“乐”、为“情随事迁”而“忧”这类的事情所困扰。“暂得于已,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欣赏美丽的山水、尽情、欢快的游乐, 可以使人忘记这些烦忧, 然而不知不觉中时光匆匆流逝, 作者因此感慨不已。“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己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时过境迁后, 往日感到欢快的事已为陈迹, 一切都会化作乌有, 何况人难免一死这件事呢?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感慨横生, 悲叹人生苦短。

第四自然段, 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生死观, 感情基调由痛转悲。“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与上文叙写人之常情的一段相互照应, 人生短暂, 美好的事物难以长存于世, 文章感情基调进一步由痛转悲。“临文嗟悼”照应的是“‘生死亦大矣’, 岂不痛哉”, 作者与前人感伤的文字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 悲从中来, 久久不能平复。“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作者郑重引出庄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 “彭殇”分别代表长寿和短寿两个极端, 将这两个极端视为一样自然是荒谬透顶的, 在这里作者批判了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荒诞之辞。

许多教师在开始讲《兰亭集序》这篇课文时都会向学生介绍序这种文体的知识, 笔者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就有一篇关于序这种文体的课文———《送东阳马生序》, 虽然《送东阳马生序》为一篇赠序, 但相信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一定向学生介绍过序的分类, 那么有关文序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这部分可让学生自行预习进行巩固, 如果教师所带的班级基础好那么完全可以不讲, 反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快速回顾。

语文教学过程中凡讲课文必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似乎已成了固定模式。网络的普及,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 像作者及写作背景这类的知识学生触手可及, 所以在教学中不必再一一介绍, 即使要讲也需放在必要的地方。《兰亭集序》作者感情由乐转痛在转悲,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没有办法理解作者这种感情为什么转变, 作者为什么在一次宴会上就能发出对生死的思考?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这时教师当然要向学生介绍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期国势日衰, 士大夫们大多不求进取, 他们崇尚老庄, 大谈玄理, 一时玄谈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但笔者认为这个背景的介绍放在作者感情由乐转痛这部分最为恰当, 介绍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感情的变化, 没有必要一上课就按部就班讲解作者。

三.拓展教学资源, 渗透审美教育和书法艺术教育

“晋人艺术境界造诣之高得益于他们深入玄境, 尊重个性, 生机活泼,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然的‘一往情深’。”[5]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向学生渗透他们那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而又具有超越现实忧患的人生智慧,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晋人风神潇洒, 不滞于物, 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了一种最适宜表现他的艺术, 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5]人称王羲之的字韵高千古。自然露锋不藏锋, 潇洒任性又不失法度, 结体欹侧而重心稳健, 虽字字独立, 笔意却连绵呼应, 气韵贯通。他的书法极具雄强之美, “人称其字势雄逸, 如‘龙跳天门, 虎卧凤阙’”。[5]细读整幅字, 放、收、快活、悲凉、瞀乱、内敛、陷入沉思的凝重, 情感十分丰富。《兰亭集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 笔法上自然率真, 而又不失遒媚, 反映了晋人偏安江南, 陶醉于山水以形媚道的审美情趣。纵观整幅字的章法节奏会发现, 其字起笔露而不藏, 行笔率性潇洒, 而又不是一味放纵, 放而又敛。这如同文中作者的心路历程一样, 在陶醉大自然不久, 马上又意识到历史人生的沧桑, 悲凉顿生, 接着思绪一转, 理性作用又消逝了悲凉, 还是珍重当下, 于是下笔延宕一下往回收, 以旷达的理性感喟作结。由此可见, 在美学风格上, 《兰亭集序》充分反映了晋人在书法与文学的结合中力图把人生诗意化的人格境界。

理解了上述《兰亭集序》文本的内涵, 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在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同时, 将文学和书法相结合, 配合欣赏行书作品《兰亭集序》开展书法鉴赏教学。2011年8月26日, 教育部曾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 有条件地区争取开设书法课程。事实上由于应试教育、师资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 真正开展书法校本课程的极少。因此笔者认为在作为语文老师, 有责任在语文教学的同时, 不失时机地开展书法审美教育, 也是开掘语文教学美育资源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p1.

[2]张中行.文言与白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p396, p397.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p28.

[4]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p437.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第4篇

【设计意图】本课以“读”来构建整个课堂,在“品、思、悟”中,将“文言”“文章”和“文化”的教学用活动的形式有机结合,注重创新设计,将诵读涵咏和美点赏析揉成一体,回归语文本真,将听、说、读、写融为一炉,在文本的挖掘中,品位作者浓郁的情感变化和深重的生命意识。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阅历较浅,加上时代的差异和对文言的畏惧,很难理解和感悟文中王羲之时代的生存意义和精神状态,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对待生死的态度,必须精心设计“听、说、读、写”的活动,在立体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诵读、感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整合重点字词“修、期、致、盛、所以”的含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因声求气,重点品味文本语言美和意蕴美;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感慨,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

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通过文本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2.探究、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品味语言,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

师:下面我们来读两遍题目:(1)如果要读出题目的节奏,怎样读?

(生读)

师:(2)如果要强调文体,哪个字要读重?

(生读)

(在和学生的探讨中,把握“兰亭集”和“序”)

师:据晋书记载,它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兰亭诗集》所作的序文。这篇序可谓艺术奇葩,千古奇文,其中的美需要我们静心品味和咀嚼。下面我们就一起朗读课文,走进文本。

二、诵读品味

1.整体感知。教师泛读,提示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气。

师:诵读是感知文言最好的办法。下面老师先来给大家读一遍课文,把我个人的体会与感受和大家交流。请同学们注意字音,节奏,把握作者的情感,并在文中找一个表达情感的字填在空格处进行评价。

兰亭之会,其情可谓( )矣;

兰亭之思,其情可谓( )矣;

兰亭之悟,其情可谓( )矣。(ppt展示)

2.字词理解。(ppt展示)

师: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作者情感在文中的变化,我们先来积累几个重点字词。课前老师已经给加点的字做了解释,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看看老师的解释有没有问题?

茂林修竹 长

况修短随化 修身

丝竹管弦之盛 繁多

俯察品类之盛 繁盛

所以游目骋怀 ……的原因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用来,兴致

3.翻译句子

师:接下来我们分组完成这三个句子的翻译。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师:我们翻译文言语段,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迁移,更要结合上下文语境。

师:文字是心灵的外化。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从作家的生命里流淌出来的,王羲之笔下文字无一不是他情感和心理的折射。从刚才的朗读中体会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请同学们齐读一、二自然段。

三、美点赏读

1.赏读第一、二段,品兰亭之“乐”

师: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1600多年前的兰亭盛会,下面请你以一个活动记录者的身份填写下面的活动记录。(用原文句子回答)

(1)活动记录,相得益彰

(ppt展示)

活动时间:永和九年?摇暮春之初

活动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活动环境:崇山峻岭?摇茂林修竹?摇清流急湍

活动天气:天朗气清?摇惠风和畅

参会人物:群贤毕至?摇少长咸集

活动盛况:列坐其次?摇一觞一咏?摇畅叙幽情

活动内容:修禊事也

人们心情:信可乐也

师:美文若能美读,定能锦上添花,别有情趣。现请同学们把“信可乐也”嵌入每一个句号结尾的句子后诵读。

(2)变形阅读,别有情趣

把“信可乐也”嵌入每一个句号结尾的句子后诵读。(ppt展示)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信可乐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信可乐也。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信可乐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信可乐也。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仿写练习,动手动脑

根据示例,请仿写一个句子。

师:陶渊明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内容,根据示例,请仿写一个句子。(ppt展示)

兰亭之乐乐在(茂林修竹崇山峻岭)的(优美)

兰亭之乐乐在( )的( )

师:从同学们的仿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文人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的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那么,作者这种“乐”是不是“真乐”呢?请齐读以下句子思考。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ppt展示)

从刚才的诵读和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乐“都是文人雅士追求的感官之乐,这种快乐在是短暂的、肤浅的、瞬间的快乐。他不能使人内心获得持久的、永恒的快乐,那他是什么心情?

2.赏读第三段,思兰亭之“痛”

师:诵读是与作者进行对话,让我们把“岂不痛哉”嵌入每一个句号结尾的句子诵读,注意把语气。思考:作者因何而痛?痛在什么问题思考而生的感慨?(死生)

(1)变形阅读,别有情趣

把“岂不痛哉”嵌入每一个句号结尾的句子后诵读。(ppt展示)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岂不痛哉!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岂不痛哉!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岂不痛哉!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岂不痛哉!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岂不痛哉!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2)问题探究,深度品读

通过诵读,请问作者因何而痛?(ppt展示)

一痛俯仰一世 (生命短暂)

二痛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光阴易逝)

三痛不知老之将至 (人生无常)

四痛情随事迁 (美好消逝)

师:王羲之痛惜生命短暂、光阴易逝、人生无常,更痛惜人生的生和死,他写此文就是为了规劝人们不要虚度光阴,积极有为,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3.赏读第四段,悟兰亭之“悲”

王羲之在兰亭聚会上的痛是一己之悲痛,还是一个时代的悲痛,带着这种理解,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体会王羲之因何而“悲”?

(1)仿写练习,动手动脑。根据示例,请仿写一个句子。

兰亭之悲,悲在( )(ppt展示)

(2)探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真正含义。(ppt展示)

魏晋时期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许多著名的文人、名士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身处乱世之中,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因此,他们有的人谈玄悟道,“晤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外”。

品读文字,浸透着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自然的热爱与执着。

课堂小结:

一次普通的集会,王羲之生发出对人生、对生命的深入思考;一次灵魂的坚守,王羲之探索出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永恒方式;一次谆谆的教诲,激励我们强健精神体魄,迎接人生的风风雨雨。

品兰亭之乐,追求雅趣人生。(ppt展示)

思兰亭之痛,珍惜有限人生。

悟兰亭之悲,打造精彩人生。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第5篇

1、学习并掌握相关文言文知识点。

2、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3、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式:诵读、引导启发; 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作 者 简 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世称“王右军” 。

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的作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二、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分自序和他序。

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兰亭集序》 。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

三、兰亭是怎么来的?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guì稽jī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 , 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四、《兰亭集序》又怎么来的?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xì)。东晋永

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 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 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

五、字词强化:

癸(ɡuǐ)丑 会稽(kuài jī) 修 禊 (xì) 湍(tuān)流

流觞(shānɡ) 管 弦(xián) 悟(wù) 言 万 殊(shū)

嗟(jiē) 悼 彭殇(shānɡ) 形 骸(hái) 感慨系(xì)之

游目骋(chěnɡ)怀

六、课文研读:

第二教时

(三)第三段所议论的中心问题是———。死生亦大矣。

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

(四)本段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哪个?

痛惜??? 痛苦? ?? 痛心? ?? 悲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

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

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性—“情怀”出发,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就是保全性命。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短暂。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八、主 旨:这篇书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生死问题,批判了庄子把死生等同起来的虚无主义观点,表明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九、这篇课文中,哪几个字可以显示作者情感的变化?

乐(相聚之乐 )、痛(死生之痛) 、悲(今昔之悲)

乐:兰亭盛会 痛:人生感慨 悲:作序目的

本文的感情基调:表面:沉郁、悲凉(寄情山水) 内心:执着(反思生命)

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一篇奇文传世: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两种人生态度:一死生齐彭觞 死生亦大矣

三种不同心境:乐---痛---悲

四种表达方式:叙事 写景 抒情 议论

十、文言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 “趣”通“取”,趋向 取向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② 况修短随化 寿命长 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 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 ①映带左右 环绕 ②一觞一咏 喝酒

4、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

古今异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古义:全、都。今义:有盐味)

2:列坐其次 (古义:水边。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3: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自然界。今义:种类)

4: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

5:所以游目骋怀 古:用来。今:连词,表因果关系

6、茂林修竹 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7、曾不知老之将至 古:竟; 今:无此义

8、 向之所欣 古:过去; 今:常用义为方向

9、 终期于尽 古:至,及 今:无此义

10、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二)倒装句:

⑴ 介宾短语后置( 于+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⑵ 定语后置:

1,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三,省略句:

⑴ 省主语:

①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⑵ 省介词宾词: 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⑶ 省介词“于”:

① 映带(于)左右 ② 悟言(于)一室之内

出自本文的成语:

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 变化。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分呢?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

作业布置: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共用 第6篇

1.梳理掌握本课出现的重要文言知识。

2.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兰亭集序》这篇文章。

释题:

这篇文章的题目只有四个字,从内容理解的角度上,应该怎样停顿?是读作“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为什么?

(“兰亭集/序”,因为书下注释告诉我们,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谢安等人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会后将诗作汇编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所以题目是指兰亭诗集的序言。这种为诗集而作的序,我们并不陌生,《滕王阁序》也属于这类。)

背景知识:

大家可能对“修禊诗会”很感兴趣,那么什么是“修禊”呢?。

(所谓“禊”是一种风俗祭祀,古人在三月三日这一天,到水边嬉游,举行祭祀、沐浴等活动,以祛除疾病和不详,之后文人会有饮酒赋诗的集会。所谓“修”可理解为“举行”。“修禊”即指举行祛除不详的礼俗之事。

在兰亭的这次修禊诗会,采用了一种传统的宴饮风俗,就是“流觞曲水”。所谓“流觞曲水”是古人的一种酒宴游戏,“觞”指酒杯,字面上理解就是“流动的酒杯,曲折的水道”,给大家看老师的照片,看书下注释。形式上有点类似于“击鼓传花”,但却风雅而有趣。)

检查预习:

古人尚且如此风雅,我们也风雅一回。今天我在这里想用“流觞曲水”的方式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我手中有一杯酒,大家的手就是水道,这杯酒就在你们手中流动,在课件上我会打出问题,能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就不用把酒杯往下传了,可以饮了这杯酒,回答我的问题。我的问题不难,但也怕大家过于谦让,所以传到第四个人必须回答问题。

1、解释词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游目骋怀信可乐也趣舍万殊

若合一契一死生齐彭殇

2、翻译句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分析课文:

齐读第一节,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这次兰亭盛会的感受。

作者不仅是乐,而且是感慨“信”可乐也。这是一场怎样的盛会,让作者“乐”在其中,。请从盛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环境、气候、作者兴致等角度,说说兰亭盛会为什么能让作者深感快乐。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生机盎然

地点:会稽山阴——山的北面,阴凉

人群:群贤毕至——优秀人才

环境:山、林、竹、水——山清水秀,

气候:天朗气清——宜人

兴致:既有天地万物的审美,又有对宇宙的思考的理趣

所以有视听享受,又有对生命的思考,自然与人达到高度和谐统一。)

这样的“人之相与”的乐趣不仅仅在兰亭盛会上才有,作者推而广之,在第二节,告诉我们不同的人虽爱好不同,但总会有自己的快乐。这是第二节的哪几句?

但是快乐并不长久,当厌倦,当情随事迁之时,快乐满足自然消失,感慨也就随之产生了。

当快乐消失,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慨,请大家读第二节后半部分,概括一下。

(人的情感变化迅速、生命短暂有限——真正的感慨)

作者用一个字表达他对生命短暂的感受——痛,让人觉得悲痛。

5、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大讨论,他认为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人对生命短促、世事无常的感慨,或者对死亡的`恐惧在快乐得意时产生,在中外历史上都不是偶然现象:

这样的感慨是否消极?

(正是因为人生的美,它的消亡才让人痛苦,只有热爱生命,并且乐在其中的人才会关注珍惜生命。)

6、消极的是当时“一死生、齐彭殇”的环境,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消极,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认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

7、在消极环境中,作者提出“死生亦大矣”,该怎么翻译?这哪里是古人云,分明是作者自己的看法。

(翻译:死和生一样,也是人生中的大事啊。他自己也这样践行的。死和活都要有价值,他的书法“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潇洒而灵秀,充满生命力,正是他抗拒人生虚幻的努力。)

(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古文观止》)

(痛在生命短暂,痛在消极的环境)

8、像王羲之这样看重生命价值的人,古已有之,正如作者所说“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作者应该有知音之感,为何会“临文嗟悼”呢?读第三节前半部分。

(“固”,大家本来应该知道的,却被抛弃。我们看前人,会为他们感到遗憾,后人看我们也会感到遗憾。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在这样的心境下,王羲之写下作序的原因,“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将他个人的感受,上升到人类普遍的局限性。)

9、第二节的感情“痛”与第三节的“悲”,两个字能否调换?

(“痛”:自身对生命短暂的悲痛。

“悲”:由己及人,对一代代人都留有遗憾的可悲,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

10、齐读配乐

23 兰亭集序 教案教学设计 第7篇

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国历史上有“书圣”之称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请问是谁?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

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图。这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写作背景】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作者简介】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住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他书法精绝,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1、听朗读,注意以下多音字的读音:

多音字:会稽(kuàijī)感慨系之(xì)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第一段用中速,体现乐的心境。

第二段以和缓低沉读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重音为“痛”

4、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点叙宴集盛况(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情感: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5、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痛)志趣相投者在一起传杯喝酒吟诗的快乐;都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6、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庄子“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

8、小结: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三维目标 第8篇

王素勤

教设计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简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羲之是“书圣”,家学渊源,幼学书法,受到严格训练。精研各家书法体式,博取众家之长,创造出风格轻灵优美,潇洒飘逸的新体。

《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求之,高价购买,乔装窃取,临逝世殉葬。

二、整体感知

1、听教师读课文,正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一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乐-----痛-------悲)

三、文本研习

1、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贤)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良辰美景)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俯仰,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赏心)小结:依次叙述宴会的时间、地点,事由,描写聚会的盛况,突出快乐地基调。

2、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二段,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

痛之一: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求(所遇既倦)痛之二: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所欣已陈)痛之三: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无须抗拒(终期于尽)

3、第三段俯仰古今,其“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悲”什么?

古文观止: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其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

四、课文小结:千古同心,千古同慨,兴尽悲来,感慨万千,作者的思绪从有限转入无限,沟通古今,留下无穷尽的回味。水到渠成,佳作天成。

五、布置作业

《兰亭集序》优秀教案设计 第9篇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绍

学生读注释(1)。教师补充: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洒放脱。书法作品《兰……》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插图。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据说被李世民带到地下了。王羲之的诗文以《兰……》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兰亭集》的内容又是什么呢——请看93页的补白。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三、课文诵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读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最后学生齐读。

四、疏通字词

1.重要词语;2.练习三,并补充:所以(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一(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其情一也);3、成语及常用语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力求背诵;2.练习一;3.如何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3 兰亭集序 教案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集会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一、之”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设计

(一)、方法设计: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2课时

(二)、过程设计

一、引入:“郗(chī)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这东床快婿是谁呢?---王羲之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这位名人,了解千年前由他召集的一次聚会的情况。

二、范读,朗读,注意字音:

多音字:会稽(kuàijī)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岁在癸guǐ丑修禊xì流觞shāng曲水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兰亭序》由来(齐读注释一前半部分)

2)、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兼撮cuō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行草《兰亭集序》被誉为“行书第一”。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3)、文体“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齐读注释一后半部分)

自序:介绍作品写作经过、主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别序: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赠序:临别赠言。

寿序:祝寿的文字。

四、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变化(讨论)乐---痛---悲

五、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生译、纠正、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和王公年次纪年;现在的公元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是戊子年;己丑年;(汉太初元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1,第一个甲子年正式开始)……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之:助词的

修禊:修:动词,做、从事某项活动。必修的修,学习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长高)竹

邹忌修(长高)八尺有余

况修(【寿命】长)短随化(造化),终期于尽

乃重修(修葺修缮)岳阳楼,增其旧制 。

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禊事:现代专有名词

第二句:与会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都。咸:都。(互文)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修:长、高。修业映带:映衬,围绕。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宴饮之乐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以,来。

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次:旁边

一:一边

一觞(活用动词喝酒)一咏(活用为动词作诗吟诗)(一边一边)

夫人之相与(结交交往),俯仰(时间短)一世(整个)

晤言一室之内(数量词)

若合一(数量词一个)契(符契)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用为动词活用为意动用法以…为一把…看成是一样的)

所以兴(动词产生发生)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

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仰观,抬头观望;俯察,低头察看。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表示行为赖以实现的方法和工具手段,不是表结果的连词。

所以(用来)游目骋怀

所以(原因)兴怀,其致一也致:情趣。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极:穷尽

娱:乐趣,享受。

信:实在,诚

六、朗读第一段

七、分析第一段:交代了兰亭集会bsp;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事由:修禊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事情: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八、为何而乐?(讨论归纳):

人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流知音相聚

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山清水秀,环境清幽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胸怀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心旷神怡

身为官员,在此“良辰美景”即无丝竹之乱耳,更无案牍之劳形,乐!

九、试背第一段。

十、讲析第二段: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死生)之痛。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时间短。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面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朗读第二段

十一、分析第二段;为何而痛?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匆匆不过百年而已,人生短暂)

两种人的生活方式:当其欣于所遇,快然自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乐境易逝)

老之将至:(生命短促)

由生到死:(终期于尽)

十二、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朗读第三段

4、深化迁移

十二、、文章思路 (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十三、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⑴.(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⑵.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生命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魏晋士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⑶.《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第二段: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第三段: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上一篇:南宁市城市绿化条例下一篇:街道工会财务会计做好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