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乐教授的简介

2024-09-13

郭思乐教授的简介(精选4篇)

郭思乐教授的简介 第1篇

让课堂开满生本之花

2月8日到11日,在教育局的带领下,我校10位老师参加了郭思乐教授在广东举办的“生本教育指导教师培养班。”广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人的思想是开放活跃的,同样,他们的教育理念也让人耳目一新,生本课堂就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在三天多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郭思乐、荆志强教授的报告以及实施生本教育长达10年之久的一些学校的经验介绍,使我对生本教育有了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什么是“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生为本,但为了与其它的教学改革理论相区别,郭思乐给它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这一理论最根本的出发点就在于,把学习还给孩子,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并由此产生了学习的主动性。生本教育操作的基本步骤是:首先,由老师布置前置性作业,由学生自己先学,然后将自己学习的成果拿到课堂的小组内部进行交流,第三步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最后再由学生进行总结。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配角”,他只需要抓住主线适时加以点拨,让课堂学习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教师以不见自我的方式,成就了学生潜能迸发的自主学习。

几天下来,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是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孩子们对学习充满了热情,大胆积极自信。二是学生惊人的学习能力,课堂上他们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小小年纪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见地。三是课堂上教师的轻松与优雅,不教而教敢于退出舞台的精神。

在与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的老师交流中,我们得知生本的语文教学是以大阅读为中心,带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语文整体能力的提高。比如一年级以集中识字教学为主,对课文不做任何分析,只需读通即可。二年级就开始训练学生如何完成前置性作业,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学会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老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三到五年级主要是训练“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

在这次培训中,我对生本课堂中提出的“阅读教学不要深挖洞,要广积粮”这句话非常有感触。传统意义上的好课都在“深挖硬掘”课文,都把“层层引导学生进行梯式领悟”的课堂结构树立为一种范式,对课文“深挖硬掘”成了语文课堂的常态,而生本语文提出“要广积粮”,是指大量的阅读。课文仅仅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引子”,以课内阅读引导课外阅读,以已读的内容引导对未读内容的阅读,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把学生引进书的海洋。据他们老师说,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一年的阅读量最多可以达到300本,这个数字的确让我们震惊,但是,即便是减去一个零,我们的学生能达到这个阅读量吗?这也许就是生本课堂上的学生为什么能够那么自信和阳光,语言表达是那么的流畅和深刻,思维反应是那么的敏捷和活跃。

当然,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那都是别人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硕果,尤其是在生本实验学校,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会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在小学阶段1—5年级是不用参加考试的,所以老师和学生都不会有考试的压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大阅读”教学中。在咱们这里,要想营造出那样的氛围,使学生达到那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所以我觉得,生本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把一些可取的东西借鉴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学生也一定会乐学、会学,发现知识的意义,投入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最后,我用郭思乐教授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汇报:“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到一种教育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因此可以多学。”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在追求一种快乐而积极,从容而富有激情的工作,希望我们的教学改革能带领大家进入到这种理想的生活中。

郭思乐教授的简介 第2篇

在郭思乐先生的生本教育中, 也深刻地提到了他的教育思想特色。

有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

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 3×5=15, 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 3×5等于多少?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

“如果你有胆量说:‘3×5=14’, 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 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 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

“然后, 他们就用各种方法, 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 再多加一个3, 是15;数一数, 5个3是15, 等等。”

简短而又精彩的回答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反思。我想, 我们现在仍然都停留于教学生3乘以5等于15, 或是3乘以5等于什么的课堂, 学生只是明白了这个结果等于15, 但仔细想想, 他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创新的头脑却无从发挥了。

这样的教学, 我们不只是违背了生本教育的思想, 也与我们教育改革的大潮背道而驰。我们不能给学生创造出3乘以5等于14的情景, 让他们去质疑、讨论、研究, 学生的思维就不能相互地碰撞, 潜能就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对一个合格的牧者的要求是什么?我们仅仅需要提出学习的主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维持必要的教学秩序, 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 做到恰到好处地引导。最重要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影响学生, 让他们开阔思路, 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这样, 我们才可以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 而学生也可以快乐地学习。

读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 第3篇

在以前外出培训的时候,听一位专家说,目前国内主要有三大教育流派,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运动,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的心教育,再一个就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

《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泼的学术专著,分为上、下篇。

上篇共七章。第一章概述两种教育体系:师本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作者对师本教育体系提出了一系列质疑:为教师的设计就是为学生的设计吗?教师的意志就是学生的意志吗?是懒人有懒福吗?教师的认识规律就是学生的认识规律吗?并通过两者的对比,从实践到理论肯定了生本教育的正确性。给我们指出:我们的生本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这也是教育对社会的根本贡献所在。(原书第34页)第二至三章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的若干理念、哲学思考。第四至六章展示了生本教育的课程观、方法论、评价与管理。第七章是对生本教育中若干相关问题的思考。

下篇主要是郭思乐教授在《教育研究》中刊登的有关生本教育体系的四篇论文。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例证详实。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曾读过《魏书生谈语文教学》《教学工作漫谈》(魏书生著)。魏书生老师所教的班级,开学第二天就能举行期末考试。人们不禁要问,才开学,老师还没有讲课呢!咋就能进行期末考试呢?其实奥秘就在于魏老师的学生都经过了自学。他们的自学能力很强。魏老师经常外出开会、讲学,从来不用人替他代课,回来也不补课,语文课学生们靠自学,但是他的班级语文课成绩绝不会比其他班差。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就是学生主体原则的最好实践。十多年来,魏老师没有批改过一次作文,作文全部都由学生批改;十多年来,魏老师没留过一次作业,作业全由学生自己留;十多年来,魏老师没出过一份试卷,每次考试都是由学生自己命题。学生学得主动、扎实、深入,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教学呈现着积极的良性循环。实际上,在这之前,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就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些实践在不知不觉中都践行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中,结合20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他开展的从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直到生本教育的试验研究,对生本教育的意义、产生背景、哲学思考、主要概念和操作体系等等作了阐述。并联系他们的四所实验学校:深圳东方英文书院、南头小学、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和昌乐小学的实际,证明了生本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成功理念。

本书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以教者的认识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识规律。以教者的认识规律代替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现实中存在的“公开课”病:许多所谓公开课都是预演过的课。这样的课必然是没有学生的实际参与的,学生这时候成了演戏者,成了学校或教师的绿叶。也就是说,课堂的编制者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缺少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观念,他们主持的教育过程是依据成人的认知方式展开的,当然就缺少了学生主动认知的风采。课堂缺少了学生从不知到知之的矛盾,缺少了生动活泼的主动的活动,一堂课没有了这些,就没有了活的灵魂,失去了生命活力。(原书第22页)

所以,不少专家、学者已认识到这点,大声喊出了“公开课,请别再作秀了!”、“停下来这样的公开课!”……

那么,我们的常态课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在师本教育体系中,教师一点一点教,学生一点一点学的“灌注式”做法,课堂上填鸭式、自顾自地讲完了事或者是沉浸在自己滔滔不绝的讲演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决然不能适应当代的学生的。这是因为,一堂课既然是以学生为主体,就不应该单由教师去决定课堂的全部进程,而应当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之下去形成课堂的实际路向。整堂课都在学生的参与下,生动活泼。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积极而活跃,这就是课堂最大的成功。(原书213页)

过去很多的错误做法让我们更深切地认同:教育的本体是学生,而教师只是服务于本体的。教育最终不是为了发挥我们教师的聪明,而是要通过教师,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聪明才智,启发他们的潜能。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也没有的特征。(原书第220页)

我从这本书中感悟最深的是:鸟儿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飞上遥远的蓝天;种子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冲破坚硬的泥土;河流应该靠自己的脚步汇入辽阔的大海……生本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依托学生资源来进行教育,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原书第60页)

我们的教师应该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应该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诚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也是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的一种理想。我们今天之所以要进行教育改革,是由于时代转型、社会经济进步、对现代人的要求和教育内部问题的累积等因素,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坚决地从师本教育转向生本教育,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当前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策略。(原书第12页)

那么,如何具体地实现这一理想呢?那就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原书第133页)先学后教 不教而教。先学后教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学为根本的地位。(原书第135页)以学定教 讨论、感悟 开发潜能。其中感悟是为文的灵魂,是为文的根本,是为文的原生态。(原书第155页)

循着作者的思路,我把这本书读了两遍。真有一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而又意犹未尽的感觉。书中很多内容令我心有戚戚然。进而对照自己从教以来走过的路反思自身。真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正如郭思乐教授在序言中所说“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人。而今天,我们却认识到了这种判断并不符合实际。并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教育内部问题的累积、学生的生存状态的改变,使我们迟早都要说破这样一个事实。当然,说破的目的是改变。我们需要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这是一个重大的策略性的教育转变,是带有体系意义、根本意义的转变。”愿这个转变能深入到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心田并在教学中指引我们前行。

郭思乐论生本教育(二则) 第4篇

原始智慧是朴素的。朴素的品质保证了它到处适用。其实所谓朴素就是依近抽象状态。这种智慧从最浅显的事物中无遮无挡地显示出来并直接成为抽象的原则, 同我们的直觉一致, 直奔实在。老子在《道德经》32章中所说的, 可以为我们说到的原始智慧下一个注脚: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意为“道”永远是不可描述而质朴的, 它虽然很小不可见, 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这种“朴”小到什么地步呢?小到最简单的方式就可以得到。报载有一位农民叫安金磊, 他不肯给土地施农药、化肥, 他用身心研究种植, 脸贴地面地趴在地上细看土壤, 聆听昆虫的鸣唱了解田里生态系统的状况, 用脚感受田地的弹性来判断土壤的肥沃与否。他拒绝杀虫剂, 是因为他凭本能觉得:用这样的东西, “土地肯定很难受, 植物肯定很难受。人们常常把大地比作母亲, 往土壤里施除草剂, 不就好比往母亲身上投毒吗?”安金磊的耕作学很简单, 就是不要让土地母亲难受。一位研究家来了, 可能要嗤之以鼻:这完全是倒退, 太不科学了。一位管理者来了, 可能会嫌弃他打破了某种秩序, 因为管理要作细致的评估或统计, 而安金磊的做法简直粗放得不可思议。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远远超出安氏的“无理论”。所谓“无理论”的名词是郭老师杜撰的。相对而言, 有理之论, 或曰理论, 来自推理, 相应的要有若干推理链, 这样我们就可以揭示比较深刻的本质, 但无论如何深刻的推理, 其基础都是“无理论”。人们有时候谈逻辑起点, 但逻辑起点都是人类共同的感悟, 它发自实际心灵的感受。 (有趣的是人们的心灵感受有着极大的相同性, 我们在另文中来讨论) 自然, 我们不能否认深刻推理的重要性, 但是, 作为基础的“无理论”却不容忽视。它是后来推理的起点。比如, 安氏的“土地难受说”, 是选择贴近自然还是否定自然的分水岭。那位研究者和那位管理者, 可能在学术地位上令人敬畏, 然而, 更令人敬畏的却是根本性的判断正确与否。安金磊或者没有饱读诗书, 但在对待耕作来说, 他却找到了正确的基础。他所拥有的小小的“朴”, 是不必向那些只在下游充满了正确, 而在源头处已经不正确的思想观点臣服的。

原始智慧就是这样处于无理论的地位, 而像灯塔般地照耀着我们迈向正确的征途。我们在路途中如果发生许多不顺或疑惑重重, 不妨回头看看我们的起点处的走向是否正确。也就是说, 我们向原始智慧寻找启示: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们认为, 我们的所谓原始智慧, 其实已经化作我们日常的大实话。比如说, 对于安金磊来说, 土地不应当难受, 土地难受了, 就不会给我们好果子吃。同样的, 我们教育者的土地和作物是什么?是学生。我们同样不能让他们感到难受, 反之, 还要使他们更好受, 让他们快乐地健康地成长。然而现实是不。有许多管理者或研究者看到的就是产量——分数。他们极其粗暴地把学生看作是实现某种绩效的工具, 甚至除了研究如何统计和如何加压之外, 不愿意研究学生怎样才能不至于那么辛苦。这种管理, 已经远远背离了教育, 背离了“让土地不难受”的基本法则。有一位伟人说, 我们需要有常人智慧的领导者。这样的常人智慧的特点, 就是贴近上面所说的原始智慧。

教育和自然

从上面看, 我们所建议的教育是一种合乎自然的教育。合乎自然也者, 教育的目标是自然的, 而教育的方法也是自然的。只有教育是自然的, 受教育的人自己才是舒服的, 而周围的人也才感到舒服。试想想, 假如有一个人受到的教育是奉命感恩, 然后到你面前作秀, 来一番生硬的感激, 那多别扭啊。我们也许说, 奉命感恩也比不感恩强。但教育不能降低到教人奉命感恩的水平。我们要给人“上德”, 即最高层次的德, 最大限度地描写了道的德。《大学》中说:“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上德就是止于至善。就今天来说, 至善就是达到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有的人认为, 至善是教育外部的要求, 而其实, 至善是教育内部的规定性。实际上, 如果我们不给以至善的、彻底的教育的话, 儿童就会有偏颇之心, 就会种下不良于行的种子。比如, 我们为了学生勤于学习, 不惜用书中自有黄金屋来诱导, 然而, 大部分学生并非学习尖子, 我们的似乎是关怀的说教, 必然在他们的心灵中布下阴影。一旦出现某种挫折或不顺心, 比如成绩下降、排位降低、老师疏远, 等等, 他们就会伤心和寂寞, 甚至可能由此发生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教育所给予的信条, 永远是学生在各种环境中的最后依托。如果信条的缺失或失之偏颇, 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限制, 乃至发生教育安全事件, 发生某种危险。教育因其所面对的学生的众多性、他们所代表的未来性和教育功能的基础性, 决定了教育的宗旨必须有彻底性和宽广性。

所以, 即使看到了许多学生不会感恩的现象, 我们也要给人以大悲悯、真性情和广视野, 而不是仅仅号召“学会感恩”。还是回到激情燃烧的境界吧, 让他们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让他们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 “为了祖国到处都是春天”!为什么我们说在这样的大视野中的教育, 反倒是自然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我们所提倡的为人处世的一切, 由此得到解释, 而偏狭的急功近利的较低层次的口号, 却带来自相矛盾。

老子说,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 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 (因为刻意表现本身并不合乎道, 如今天某些地方的“政绩工程”) , 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不会刻意作为, “下德”之人却刻意作为。老子说:“夫礼者, 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前识者, 道之华, 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处其实, 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38章) 。就相关感恩的教育而言, 不是为了感恩而感恩, 而是为了使人有“本心”。

教育之难就在于此, 我们处在极其平常的环境中。平常的事, 平常的人, 平常的心, 平常的校舍, 我们走路到校, 我们时有牢骚, 然而, 时代和社会却要求我们作出如此不平常之事, 要对未来负责, 对孩子们负责, 特别是, 我们要教人以至善。问题还在于我们自己做不到至善, 却要教孩子至善。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许多做作和虚假的东西, 然而教育却要给人纯净和圣洁, 这样做, 我们是不是也虚假了呢?这的确是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

这里有一条界线, 就是作为教育者, 我们尽管自己个人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但我们能不能做得到追求它或欣赏它?我们读圣贤书, 是不是知道至善的道理或臻于至善的人和事的历史存在?我们是否为之感慨和激动?好了, 只要有了上述的其中一条, 在我们心头“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 我们就有了教人至善的资格。教育的信条是巍巍高山,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或外界的世俗去修改它和贬低它。我们应该“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去回归自己天性中善的初衷, 同学生一起“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尽管我们身处世俗来教人脱俗, 但我们之教, 却不是己所不欲却施予人, 而是我们和孩子们朝着光明共同成长。我们或者不能, 但孩子们却可以也希望是, 能走到我们不能抵达的更高境界。

这就是教育解决上述矛盾的办法。其实, 在教学之中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我是一名语文教师, 读过不少书, 但在语文领域我可能终归还是平常的或是平庸的, 因为我比不上研究语文的专家, 并且我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文学专家或作家而超过我们。然而我又决不平庸, 因为我的职业是教师, 我们知道儿童有着学习语文的天性和潜能, 我能帮助他们成功成才, 这就是我们足以自豪之处。就像当年的师范大学学生写道:

医生、作家、演员、战士、劳动模范, 他们都是我的学生, 在他们的事业里有着我的劳动……

同样道理, 孔子也是人, 也有“子见南子”和“食不厌精”的缺点, 但这不妨碍他在教育领域成为至圣, 这是因为他和学生一起走向高的境界, “钻之弥坚, 仰之弥高”。

解决了“教上德”的伦理问题, 我们还要来讨论如何教。我们要来探讨一下, 上面我们提到的把“上德不德”推广到“上X不X”的可行性。我们当然不能说那是一个万能的格式, 但至少许多情况下可用。

上一篇:有趣的跳蚤市场600字作文下一篇:油品安全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