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

2024-07-29

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精选8篇)

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1篇

目录

对广东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的防范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无处不在。然而,也正是由于信用关系的不断发展、扩大,给交易双方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是信用风险。风险具有成因的不可预知性,风险结果的不确定性、风险程度的难以度量性及风险的可控性。农村信用社业务直接面对社会公众与工商企业,他们或存款于农村信用社,或通过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农训信用社实际上成了这些单位或个人的风险集散地,这就使农村信用社风险更具特殊性。

一、农信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理念尚未全面确立。

目前,农信社仍存在着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风险意识淡薄。当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制度相悖时,往往以各种理由加以回避,致使内控机制有效性难以发挥。而且,农信社对于合规风险管理尚未纳入管理者的考核指标中,对暴露出来的违规问题未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严肃处理,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风险管理内控体制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在现代的金融风险管理中,完善的内控体制是金融机构得以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部制度保障。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8年提出的《银行机构内控指引》,完善的现代银行内控体制应该以运作合法、有效和信息畅通为目标,涵盖银行的管理和控制文化、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和责任分离、信息和交流以及监控和缺陷修正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农信社的内控体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近些年人民银行和证监会都出台了有关内部控制的指导性文件,积极地推动了农信社内控体制的发展。但是,由于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农信社的风险管理明显缺乏这种有效运作机制和组织制度的保障。同时,由于部门职责的交叉,客户的一笔业务要跨部门完成,形成了业务部门各管一段的情况难以做到内控有力,基层网点存在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屡查屡犯问题,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不强。

(三)合规文化尚未真正建立。

近年来,农信社案件仍时有发生,这与农信社在向市场化转轨过程中,往往忙于制度的建立和利润的追求,而忽视了对企业合规文化的建设,缺乏良好的合规文化有关。风险管理制度设计得再完美,如果缺乏合规经营理念和深入扎实的合规性风险管理机制,在执行过程中亦会出现制度执行不力,流于形式的问题,导致违规问题时有发生。部分农信社未能建立独立的合规部门,将合规工作分散于各业务部门,导致合规部门实施上被弱化,未能切实发挥合规部门的作用。

(四)管理人才严重匮乏。风险管理不仅以现代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数量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为基础,而且还引入了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目前农信社风险管理仍以经验分析为主,尚未建立与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一致的风险监控体系,且缺少精通风险管理里路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难以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

二、构建有效的农信社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一)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提高制度执行力。

1、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农信社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提高,首先要有积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让员工认识到风险无处不在,合规经营才是风险管理的正确态度。对中小违

规问题要及时、严肃处理,从而有利于预防重大违规问题和风险时间的发生。其次,建立风险约束管理机制,以便对农信社经营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等主要风险能够及时识别、监测与管理。再次,全力推进农信社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农信社各项业务运行及其工作人员都处于比较缜密的内控制度监督与控制之下,竭力消除农信社风险管理的盲区与盲点。

2、完善内控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

为了提高制度执行力,我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现有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内控机制进行全面梳理,查遗补缺,充实完善;二是根据新业务开展的需要,适时制定出台新的相关制度规定;三是建立健全对制度执行力的考核处罚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二)健全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农信社管理层要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的意识,确立风险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构筑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确立业务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遵循法律规章这三大目标,构筑前台监控、中台监督和后台评价的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其次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行业发展状况、行业风险特征等制定并实施系统化、动态化的有关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成文政策和程序,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重点要加强内部授权授信制度建设。此外在内控组织体系上要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并重点建设好前台监督、内部控制、内部稽核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四支风险内部控制监督队伍。要尽可能将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可将事后监督关口前移到一线进行事前预防性控制,做到不同岗位操作人员只能进入所授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办理业务;一线岗位要坚持双人双责的控制原则,属于单人处理的,必须有相应的后续监督机制;信贷业务及资金拆借等重要交易的办理与管理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职能部门共同执掌;在业务运行过程中要实行适当的责任分离制度,如钱账分管、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与使用分离、计算机系统的技术人员、业务经办人员与会计人员相分离等。内部稽核对风险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独立的后评价,起到纠正性控制作用。投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对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全面管理,是该风险内部控制的最高决策机构,发挥战略性控制作用。

(三)深化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设立风险管理机构。

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有利于农信社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的实施。农信社要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履行好理事会的“看管责任”,落实合规应从高层做起的要求,同时组建有效的合规部门,设立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时向理事会报告重大违规事件。

(四)培育“合规文化”,切实实现合规风险管理。

合规文化是指是指银行对风险控制的行为总是在防御性的保守主义和极端不负责的冒进思想之间波动。尤其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农信社所面临的风险将越来越大,风险的种类越来越多,风险的表现形式越来越隐蔽而复杂,任何一种风险管理的办法都有其局限性。可以说缺少了清晰而强有力的风险控制文化,用以衡量和控制风险的众多复杂的政策与规章制度也是很难有效发挥作用的。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培训班、风险管理与专项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多种途径或有效载体,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培育一种在全行上下得到沟通、讲究诚信、勤勉尽责、排斥利益冲突的风险控制文化,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五)贯穿人本理念,提高农信社员工整体素质

在管理的诸要素中,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依法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应坚持以人为本。农信社点多面广,信息传递不及时,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以及决策风险。加上随着业务不断创新发展,新的风险和问题不断出现,对农村信用社业务人员、内部风险管理人员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农信社应尽快培育一支高素质、善管理的现代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全社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构筑农信社全面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省农信社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信用风险,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在改革4年来持续双降,再加上央行票据、增资扩股、政府捐赠、利润消化等方式,我省农信社历史包袱得到极大化解;对于市场风险,由于我国对利率实行计划管制,且大部份农信社未开办外汇业务,故市场风险有限;但是对于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有限。几年下来,发案率居高不下,且千万元、百万元案件频发。每年发案数在各金融机构中排列第一。

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2篇

1、借款人的权利不包括:(A)A、自主地使用贷款

B、有权拒绝借款合同以外的附加条件

C、有权向中国人民银行反映和举报有关部门情况 D、在征得贷款人同意后,有权向第三者转让债务

2、库房管理应达到()

A、无火灾 B、无霉烂

C、无虫蛀 D、无鼠咬 E、无盗窃 F无差错事故 G无责任事故

3、农村信用社的注册资本金必须是()。A.实缴资本金 B.货币资金和固定资产等 C.全部资产

D.固定资产

4、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有5个档次,哪几个()档次为不良贷款。A正常

B、次级

C、关注

D.损失

E可疑

5、对考试不合格或通过考试未能竞争上岗的正式职工,信用社可采取的分流措施()

A、调换岗位

B、待岗

C、员工自愿辞职

D、解除劳动关系

6、纪律处分包括()

A、记过 ; B、记大过、降级、撤职;

C、留用查看、开除; D、离岗清收、罚款;

7、信用社会计检查的方式有()。

A、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

B、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C、直接检查和间接检查

8、银团贷款的特点有()

A.筹资金额大

B.贷款期限长

C.贷款用途限制严格

D.可减轻贷款银行资金压力 E.可以分散贷款风险()

9、财务分析的内容具体包括()。

A.财务状况 B.经营成果 C.营运成本分析 D.现金流量

10、计专业多项选择题(信贷专业不答)

1、货币具有的职能(。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 D.储藏手段

11、金融机构办理存款业务,不得有下列行为()。A.擅自提高利率或变相提高利率,吸收存款

B.明知或应知是单位资金,而允许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 C.擅自开办新的存款业务种类

D.吸收存款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客户范围、期限和最底限额

12、我国的现行结算制度是以什么为主体的()。A.汇票、本票、支票和信用卡

B.汇票、支票 C.支票和信用卡

D.汇票、本票和支票

13、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三大法宝是_()A.存款准备金制度

B.再贷款

C.再贴现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14、农村信用社对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社资本总额的(A)A.1.5倍

B.2倍

C.2.5倍

D.3倍

15、信贷制裁的手段():

A、停止发放新贷款

B、提前收回旧贷款 C、处以加、罚息

D、提起法律诉讼

16、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A、贷款本金及利息

B、违约金

C、损害赔偿金

D、实现贷款债权的费用

17、农村信用社所有营业网点应依照()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A、《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B、《金融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护暂行规定》

C、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18、按投资主体分股权设置表述正确的是(B)A.自然人股和法人股

B、资格股和投资股、C、职工股和非职工股

19、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A、经济方法

B、行政方法、法律方法 C、激励方法

D、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0、按投资主体分股权设置表述正确的是(B)A.自然人股和法人股

B、资格股和投资股、C、职工股和非职工股

21、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遵循的原则是:()A、存款自愿

B、取款自由

C、存款有息

D、不得为难存款人

E、为存款人保密

22、财务分析的内容具体包括()。

A.财务状况 B.经营成果 C.营运成本分析 D.现金流量

23、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多少天,超过提示付款期限的,付款人不予付款()。

A.5天

B.10天

C.15天

D.20天

24、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多少天,超过提示付款期限的,付款人不予付款()。

A.5天

B.10天

C.15天

D.20天

25、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A、贷款本金及利息

B、违约金

C、损害赔偿金

D、实现贷款债权的费用

26、纪律处分包括()

A、记过 ; B、记大过、降级、撤职;

C、留用查看、开除; D、离岗清收、罚款;

27、对联社理事会表述正确的是()

A.联社经营方针、经营计划的组织实施者

B.社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和经营决策机构

C.理事会成员是由理事会推荐选举产生的

28、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A、经济方法

B、行政方法、法律方法 C、激励方法

D、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9、农村信用社对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社资本总额的(A)A.1.5倍

B.2倍

C.2.5倍

D.3倍

30、违规跨地区、冒名贷款或滥用职权、越权、超权、徇情贷款等造成5万元至10万元经济损失的,应给予责任人()处分:

A、批评教育或适当罚款B、调离工作岗位C、行政警告D、行政记过至开除

31、我国《担保法》规定,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

A.股票质押

B.保单质押 C.权利质押

D.债券质押

32、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

A、经济方法

B、行政方法、法律方法 C、激励方法

D、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D)A、借款人不得将已出租的财产做抵押物 B、抵押权是独立于其担保的债权的一种权利

C、在贷款期间,抵押人要转让抵押物,必须征得贷款人同意

D、借贷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借款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抵

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贷款信用社所有

34、计专业多项选择题(信贷专业不答)

1、货币具有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 D.储藏手段

35、以下哪些情形下,合同无效()。A.欺诈合同

B.恶意串通合同 C.损坏社会公共利益

D.胁迫订立的合同

36、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D)A、借款人不得将已出租的财产做抵押物 B、抵押权是独立于其担保的债权的一种权利

C、在贷款期间,抵押人要转让抵押物,必须征得贷款人同意

D、借贷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借款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抵

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贷款信用社所有

37、我国的现行结算制度是以什么为主体的()。A.汇票、本票、支票和信用卡

B.汇票、支票 C.支票和信用卡

D.汇票、本票和支票

38、农村信用社对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社资本总额的(A)A.1.5倍

B.2倍

C.2.5倍

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3篇

近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颁予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 以下简称“省联社”)“五一劳动奖状”。

省联社自2005年成立以来,带领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全省农合机构”)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实现了各项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3年末,全省农合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74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310亿元,年度缴纳各种税收101亿元,经营利润347亿元,各类网点5600多个,从业人员6.5万余人,发展总规模居全国农信系统首位,资产、存款、贷款规模、网点数量、员工数量、全行业纳税以及支持“三农”、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等均在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位列第一。

深耕“三农”,“资”润小微

省联社把支农支小服务全面嵌入管理、监督体系之中,要求辖内各机构切实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截至2013年末,全省农合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695亿元,约占全省的50%;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62亿元,约占全省的30%。

——开设专营中心,突出农合机构“支农助小”的经营特色。为进一步提升农合机构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的水平,省联社引领辖内农合机构开设了“三农贷款专营中心”和“小企业贷款专营中心”。专营中心采用单线审批、简化流程的方式,提高了“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批速度,满足了“三农”和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截至2013年末,全省共开设“三农”专营中心52家,累计发放贷款39530户,累放金额148.04亿元;共开设小企业专营中心58家,累计发放贷款24211户,累放金额640.78亿元。在办贷过程中,省联社积极引导辖内农合机构推行“阳光信贷”工程,并指导辖内机构给予部分中小微企业优惠利率政策,有效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利息费用和保险费支出。

——“量身定制”服务,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多元化需求。省联社整合资源创新了一批贴近需求、服务面广、手续便捷、贴近需求、甚至在全国范围颇有影响力的信贷产品150多个,让“三农”和小微企业得到“量体裁衣”的高端金融定制服务,其中,“金摇篮创业贷款”获得2103年《银行家》杂志十佳金融产品创新奖,“宅基贷”荣获2013年广东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十大创新产品奖。这些产品全部都整合在“广东农信”全省信贷品牌“金摇篮”之中,形成了完整的产品链,真正让“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感受到了“金融超市”般的便利。

——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彰显农信赤子报恩情怀。针对广东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变化,省联社坚持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引导辖内机构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做出了贡献。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表扬广东农信“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实至名归的广东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延伸服务触角,做农民身边的贴心银行。全省农合机构共有5600多个营业网点,约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40%。在调整优化网点布局的同时,省联社督促辖内机构加大了电子服务设备的布放力度。截至2013年末, 全省共布 放ATM等自助设 备13710台, 累计拓展POS商户5.7万户。除了继续拓展物理网点、布设物理机具外,省联社还以先进的数据大集中系统为依托,积极丰富银行卡业务,并与时俱进地推出了包括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等业务,丰富了农村金融支付渠道。依托网下网上相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各机构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高公众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积极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使广东农信成了连接城乡金融的重要通道和“农民身边的贴心银行”。

金融普惠,躬耕农村

可持续发展,须以责任为本;欲基业常青,当以民生为念。省联社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普惠金融”的理念融入各农合机构的血液之中,引导辖内机构最大限度地服务民众、回报社会。

——填补金融空白,将基础金融服务送到村口。省联社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关于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的号召,指导辖内机构在农村偏远地区设立物理网点,解决了全省23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中13个乡镇的金融服务填补问题。为了让偏远地区的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在服务点办理查询余额、小额取现等金融服务,省联社积极推进辖内农合机构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和村级服务站。截至2013年末,全省83家农合机构共设立了3213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共与440家村级金融服务站建立了合作关系,各农合机构将助农取款服务、客户经理定期上门办贷、金融业务咨询等金融服务送到了偏远地区的村门口。

——开办“夜市银行”,给上班族送去福音。为满足广大上班族在下班后办理业务的金融需求,解决一些特殊客户晚间取款之急,省联社确定了东莞、佛山、南海、珠海、江门融和、清远农商行、徐闻、高州、四会、茂名城区农信联社等10家农合机构作为“夜市银行”试点单位,积极探索便民助小新途径。截至目前,东莞、珠海、融和农商行、徐闻农信联社、清远农商银行等机构已开办夜市银行网点共56个,开创了全省银行营业网点延时服务的先河。

——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省联社自成立以来,带领广东农信人在回报社会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实事。如,每次国内发生自然灾害时,均号召全省农合机构踊跃捐款。2008年 -2013年,全省农合机构仅抗震救灾类捐款就达35198285元。多年来,全省农合机构积极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捐助活动、爱心父母帮扶儿童活动、与基层党组织“五个一”结对等活动,认真落实了“十百千万”驻村、“扶贫双到”等工作,扶贫工作成效明显。每次广东地区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省联社均在第一时间内发出紧急通知、拨出专款,指导、帮助受灾严重地区的农合机构积极开展自救,第一时间恢复营业,及时为受灾群众办理金融业务。灾后,各农合机构加大对抗灾复产的信贷投入,特事特办,实行优化手续、优先办理、优先投入、优惠利率的“四优”政策,帮助受灾贷款户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重塑形象打造品牌

——启用新标志,开启转型升级新征程。为打造“小法人、大系统”富集优势,不断提升广东农信品牌价值,省联社组织设计了广东农信新标志。新标志心手相连的造型秉承了广东农信60多年来“手握手的承诺、心贴心的服务”的理念,同时赋予了“钻石级服务”等新内涵。与此同时,省联社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农合机构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翻开了广东农信改革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以人为本,增强企业凝聚力。省联社成立以来,工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社(行)务公开、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落实女职工权益保护等,省联社引导辖内农合机构建设“幸福农信”、“和谐农信”,与职工和谐发展。开展岗位技能竞赛、体育比赛、文艺大赛等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有效满足了职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此外,通过建设农信职业生涯关爱工程、解决困难家庭成年子女读书难问题、建立员工互助帮扶机制、理顺退休员工养老保险关系等十件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切实为广大职工办了实事、做了好事、解了难事。

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4篇

6月29日,召开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会议。

12月12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提出适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并实行税收、用地和农产品运输优惠政策,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等意见。

2008年

3月18日,在高州市召开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场会。

9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带领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执法检查组来粤开展执法检查。

2009年

2月17日-20日,举办三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计软件操作员培训班,近160名省、市、县三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计软件操作员参加了培训。

6月29日,省农业厅邀请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等部门联合召开协调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务登记及发票供给等问题进行探讨,率先在全国解决了“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产销对接活动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具发票的障碍。

2010年

2月1日,省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被列为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为落实省人大“关于加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省财政安排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从2010年的950万元提高到2011-2013年连续三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

12月29日,省农业厅制定了《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广东省种养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标准》(试行)、《广东省农机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标准》(试行),要求各级政府部门都要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并明确“下一级的示范社应报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备案,上一级的示范社原则上在下一级的示范社中挑选”,“对示范社实行择优扶持”,“对示范社实行动态管理”。

2011年

实施“135示范工程”,即扶持建设15个示范县,100个示范社,20个示范冷库。

4月29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暨“农超对接”洽谈会。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第一次全省性的专题工作会议,也是首次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唱主角,与超市、学校、企业综合对接的洽谈会。

11-12月,第一次全面、大规模地开展对市级示范社是否具备省级示范社资格的“交叉考评”认定。

2012年

5月30日,由信宜市郑氏南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成立的广东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信宜市都合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揭牌成立。

6月20日,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国土厅、地税局、工商局、林业厅、海洋渔业局、供销社、国税局等12个部门联合发文公布《2011年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名录》,共534家。

9月24日,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成立。

11月1日,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广东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站、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举行挂牌仪式。

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5篇

2009年广东省农村信用社

清算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农村信用社2009年工作会议暨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信用社清算业务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类操作风险,不断提升案件防控能力,确保支付清算业务的健康发展,特提出本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2009年全省农村叫言用社清算业务管理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手抓风险防范,一手抓业务发展,在确保支付清算系统稳定运行、清算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业务系统的优化升级和宣传推广,为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提供安全高效的资金清算平台。

二、工作目标

2009年全省农村信用社清算业务管理工作目标:一是抓紧抓 实案件防控工作,严格贯彻落实银监会 “四项制度”、“十三条意见”、“十个联动”、“七个结合”的要求,建立健全案件防控的长效机制,力争全辖清算业务条线不发生案件;二是进一步提高支付清算系统运行管理质量,确保系统安全运行,按时查询查复率达到100%,差错调账率控制在十万分之一以下;三是做好新系统的开发上线和现有系统的宣传推广工作,努力实现支付结算业务量和手续费收入增幅达到5%。

三、工作重点及保障措施

(一)充分认识案件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1、切实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当前案件防控形 势的严峻性、长期性和系统性,认识到清算业务处理环节多、风险点多且隐蔽性强,发生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的机率较高。各级信用社分管清算工作的领导必须切实增强案件防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将案件防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彻底转变重发展轻管理、重外防轻内防的错误思想,摆正业务发展与案件防控的关系,树立起案件防控工作不抓就是渎职、不认真抓就是不尽职、抓不好就是失职的观念,承担起经营安全和案件风险防范的责任,建立起案件防控工作的长效机制。

2、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在进一步建立健全业务规章和内控

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真正发挥制度管人、管事的作用。要从近几年会计结算、联行清算业务线发生的案件,特别是三水案件中吸取教训,认识到这些大案发生的根源在于没有很好的落实有关规章制度,导致业务“一手清”、长期不轮岗等问题不能及时纠正,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实践证明,现行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是案防的有效措施,只有强化制度的执行,使人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愿违规,才能有效防范操作风险,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省联社组织的案件专项治理和案 防“回头看”深度排查等活动的基础上,省联社清算中心每年将抽取部分单位,对其资金清算、资金调拨、联行对账、印鉴卡、内部往来账等业务及“四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各办事处、联社稽核内审部门要对辖内机构的联行清算业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稽核检查,提出整改建议,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各级农村信用社清算业务管理机构也要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业务自查,排查风险隐患,堵塞管理漏洞。

4、强化案件防控责任。按照案件防控责任制纵向到底、横 向到

边的原则,将清算业务案件防控责任分解到机构、岗位、人员。省联社清算中心承担全省农村信用社清算业务的风险防范责任,各办事处承担案件防控监督职责,各联社承担案件防控的主体职责,各级信用社分管领导是清算业务线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人应与分管领域的员工层层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全员承诺防控本岗位、监督相关岗位的案件责任,树立起依法合规经营、案件防控人人有贵的意识。

(二)加强支付清算业务管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资金

安全。

1、继续抓好已上线系统的后续管理。省联社每季通报各支付清算系统的业务管理质量,各单位要对照通报情况,对业务成功率低、客户投诉等情况,认真查找原因,及时解决,保证各结算渠道通畅、系统稳定运行。

2、做好日常差错处理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通存通兑业务 当日错账处理办法、支付清算系统查询查复管理办法、珠江平安卡差错资金调账操作指引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差错处理工作,做到准确及时处理错账、发出查询查复,力争按时查询查复率保持100%,达到人民银行的考核要求。对于珠江平安卡差错处理业务,经办人员要加强学习,尽快熟练掌握长、短款的处理流程,提高差错处理效率,3、切实加强对账管理。要增加对账频率,改进对账方式。一是省联社每清算日下发对账文件,每旬下发清算头寸电子对账单,每季度邮寄纸质对账单给28个中心,28个中心对账人员要认真核对相关数据,如有不符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向上级报告。二是各中心应严格按照《关于加强清算中心对账管理工作的补充通知»(粤农信联发(2008)282号)的要求,定期向省联社清算中心上报清算账户余额,各地市中心、联社与辖内机构的对账参照上述办法执行。

(三)做好新业务上线推广和业务创新工作。

1、做好接入数据大集中系统的各项业务准备工作。根据省 联社数据大集中工作部署,第一批试点联社将于2009年8月底前接入省联社核心业务系统。各地市中心、联社要积极支持、配合项目建设,做好接入系统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清算业务模式改变后,各地市中心及联社清算中心业务人员要熟悉新系统业务操作,做好系统上线前的业务测试、数据移植等工作,保证新旧系统平稳过渡。

2、积极配合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开发建设。商业汇票是中 小企业、个人重要的短期融资渠道。作为一项金融业务创新,电子商业汇票的安全性、流动性是传统商业汇票无法比拟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按照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工程的实施计划,该系统将于2009年9月底正式上线运行。省联社将下发系统建设方案,各单位清算业务部门应积极配合做好系统建设开发工作,力争如期接入该系统,吸引客户来农村信用社办理电子商业汇票,提高市场竞争力。

3、继续做好集申代收付业务在全省的推广工作。人民银行 广州分行要求各商业银行在2009年加速集中代收付业务的推广工作,尽快覆盖全省。目前,已上线的广州、东莞、中山、揭阳、阳江等地区农村信用社在广东金融结算服务系统上开发了全民医保、行政及公用事业收费等集中代收付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上线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系统建设计划报省联社,以便省联社统筹安排,给予技术和业务支持,争取早日上线。

(四)加大业务宣传力度,扩大农村信用手土支付结算业务覆盖面及品牌影响力。

1、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宣传活动,推动结算业务量和手续 费收入的增长。2008年下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日益明显的负面影响。2008年第4季度,一直呈增长态势的我省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业务量也出现了拐点,其中大、小额系统的业务量环比下降,农信银系统由于通汇面的扩大而勉强持平。业

务量的下降意味着手续费收入的减少,中问业务收入占比降低。因此,各单位要正视目前的严峻形势,加大业务宣传推广力度,发挥优势、深挖潜力,力争2009年支付结算业务量和手续费收入增幅达到5%。一是要充分发挥优势。网点多、服务好、收费低是农村信用社的传统优势,结算系统通达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达账快是新优势,要督促柜员积极向客户宣传、推介农村信用社的品牌结算业务品种,如农信银通存通兑等。二是深挖业务潜力。各级信用社应以日趋完善的支付清算系统为依托,拓展客户群,大力发展集中代收付、银行汇票等业务。三是创新宣传方式。除了在营业网点拉横幅、派发宣传单、在媒体发布广告等传统方式外,还可在联社网站醒目位置介绍农村信用社特色结算产品,对客户群发短信,提高业务宣传推广的效率。

2、继续办好《广东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简讯》和《农信银 之窗》专刊。利用省联社OA系统,发布辖内支付清算系统最新业务动态信息和业务知识问答,让各级农村信用社员工通过这个窗口了解支付清算业务,增进各联社之间的交流,促进业务发展。

3、建立支付清算业务考核激励机制。省联社将下发《广东 省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业务管理评比及奖励暂行办法»,通过支付清算业务量、业务增长率、业务管理质量等量化指标,对各地市中心、联社进行考核评比,对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彰和奖励。各单位可以参照该办法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考核和奖励,引导其积极办理支付清算业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结算服务。

(五)进一步规范地市中心的财务管理。

各地市中心要严格按照《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地市中心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设立财务管理机构,严格预算管理和审查监督,按时上报费用支出情况。在费用管理方面要厉行节约,重大开支须经集体讨论研究,做到公开透明、程序合规。省联社将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推动地市中心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六)加强清算业务条线员工队伍建设。

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6篇

2018广东农村信用社春季校园招聘面试题目

广东农信社招聘网致力于为广大报考农信社的同学们提供丰富的农信社及农商银行招聘信息、笔、面试资料。正值广东农村信用社春季校园招聘启动,广东中公金融人官网考试信息应有尽有,面试经验、技巧等资料琳琅满目,供各位考生选择,帮助莘莘学子积极备考农信社招聘考试,还有更多的备考指导、考试题库在等着你!

2018广东农信社春季校园招聘面试备考怎么办?了解往年面试题目,让自己有方向去准备,尤其是农信社面试通知来的突然,备考时间段,这些面试题目供大家练习!

十一、谈谈关于:爱一行干一行与 干一行爱一行

在我看来,爱一行干一行,就是长期持续的兴趣和对某一职业(岗位)目标的终身最求,这才是敬业精神的本原。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反复宣传的“干一行、爱一行” 的楷模式语言,实际上反映出一种毫无保留的服从精神。但这其中的忠诚奉献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年个敬业精神,仍然是值得学习的品行。如果你的兴趣能与工作相合,那么是最理想的工作环境也是最理想的人生目标。

十二、关于“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作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作好它,就是不容易”的评价。

其内涵是,我们日常烦琐的工作看起来是简单的不间断循环与重复,可是真正完美,优秀的工作其实就是建立在做好这些日常工作上。也是衡量我们能否从事更高层次,更高强度的工作标准。而把这些看以简单,容易的工作作好,就贵在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上是否坚持、认真、端正的态度。

十三、谈谈如果到基层遇到困难怎么办? 困难不管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都是客观存在的,既然回避不了,就应该积极面对,多和老员工学习,多和同事沟通,相信依靠大家的力量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十四、谈谈长期坐柜台会使人没有上进心?

考试必备:农信社入职考试刷题库

广东农信社招聘网:http://gd.jinrongren.net/ 像坐柜台这样的一线工作,每天需要和形形式式的人与不同类型的业务打交道,这样锻炼你的业务素质,又能锻炼你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试问有怎么会没有上进心呢?并且柜台业务是银行最基础的义务,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最基本技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注意力,认真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不能轻视柜台业务。

十五、谈谈如果让你去路途遥远的基层工作你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单位安排我去什么地方工作,肯定是经过通盘的考虑才慎重作出的决定,必然会把我的客观条件考虑进去,换句话说单位既然有这个决定必定有其用意及目的的,我会接受并且克服困难做好本职工作。

十六、如何支持三农(新农村)建设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金融需求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是农信社加快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那么,农信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

(一)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宗旨,保持忧患意识,发挥金融服务的主观能动性。

(二)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做强、做优“三农”贷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1、调整优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使农信社更加贴近农民,稳固农信社在农户心目中的地位。

2、改善支农服务,创新信贷品牌,多元化满足“三农”信贷需求。(三)加快电子信息化工程建设,顺畅“三农”资金的快速流通。

(四)把握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积极主动与各级地方政府协调沟通,净化农村信用环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十七、如何搞好信用社

1、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强化约束机制,最终促进农村信用社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快发展,在发展中改善经营,提高盈利水平。

考试必备:农信社入职考试刷题库

广东农信社招聘网:http://gd.jinrongren.net/

2、积极向商业银行学习起先进的管理方式,借鉴其经营理念,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创新金融品种,提高服务水平。

3、作为基层员工,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把农信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积极工作,全心全意,忠诚奉献。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为信合作出自己自己最大的贡献。

十八、如何理解信合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七大以来,“和谐”之歌唱响大江南北,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作为一个农经工作者,面对民生,深感责任重大。

“禾”字当头,应以农为本,给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加大对“农业”这个弱势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担负起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一“口”一“言”,要求信用社一方面加大对“菜蓝子”和消费信贷的扶持力度,为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广开言路,推行民主管理,做到政令畅通,把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信用社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比”处高位,是在市场经济中,信用社要倡导竞争和忧患意识,一要改善金融服务方式,二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使信用社在有序的竞争中扩大服务的外延与内涵,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抢占市场绝对份额,这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白”字收尾,一是倡导信用社推行社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增强拒腐能力;二是清醒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大规章制度的落实力度,提高公信力,从而确保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不变。

和谐,是一个永恒的期盼,但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而构建和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让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设并维护着,创建“社农”双赢的长效机制,谱写普惠服务的新篇章。

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7篇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 合规风险管理指导意见

第一条 目的

为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合规风险管理责任,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识别并积极主动防范、化解合规风险,确保全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及其广东监管局制定的《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建设指导意见》等规定,结合农信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合规与合规部门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合规”,是指农信社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法律、规则和准则是指适用于农信社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自律规定、市场惯例、农信社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准则。

合规部门是农信社内部设立的识别、评估、通报、监测、咨

2第七条 理事会的合规职责

(一)审议批准农信社的合规政策,并监督合规政策的实施;

(二)确保农信社战略、产品拓展以及潜在冲突和新的风险暴露都有独立的评审;

(三)确保农信社建立适当的合规绩效考核、问责(免责)机制、激励机制等配套措施;

(四)定期获取和正确处理高级管理层提出的合规方案和合规问题报告,并对农信社管理合规风险的有效性作出评价,以确保被认定的合规薄弱环节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五)在农信社的发展战略上,体现对合规文化的倡导和鼓励,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授权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农信社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和评审,并对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决议;

(七)每年至少一次评估农信社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程度;

(八)农信社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职责。第八条 监事会的合规职责

(一)监督农信社合规政策的实施,确保被认定的合规薄弱环节得到及时整改;

(二)监督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履行合规职责的有效性与合规文化的推广情况;

(三)每年至少一次评估农信社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程度;

(四)农信社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职责。第九条 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合规职责

联社理事会下设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由联社理事长或其授权的主任(副主任)担任,成员由联社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农信社日常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听取合规负责人的汇报或其他有效途径,了解合规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向理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合规政策的有效实施,并承担理事会授权的其他合规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条 高级管理层的合规职责

高级管理层在合规部门的协助下,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制定和适时修订农信社的合规政策,将其作为指导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报经理事会(或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核后贯彻实施;

(二)率先垂范,切实贯彻农信社的合规政策,当经营与合规发生冲突时,应确保合规政策得以遵守;当发现违规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并对违规人员进行惩戒;

(三)提名合规部门负责人报理事会审议,并确保合规部门负责人到任后履行合规风险管理职责的独立性;

(四)组建合规部门,给予合规部门足够的人力、技术等资

(二)合规部门有权就农信社内部违规事项或存在合规风险的相关事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或非现场检查,对发现的合规风险或合规问题对被检查对象提出整改意见和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权利;

(三)合规部门有向上级合规部门及本联社理事会或其下设合规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出有效执行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第十五条 合规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关系

(一)业务部门对本部门业务活动的合规负有直接责任;

(二)业务部门应主动寻求合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主动进行日常和(或)定期的合规性自查,并向合规部门提供合规风险信息或风险点,支持并配合合规部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

(三)合规部门应为业务部门提供合规咨询、审核和帮助,通过提供建设性意见,办理合规事务,为业务与产品创新提供合规支持;合规部门有权组织和实施合规检查,调阅任何必要的文件和交易记录,促进业务部门防范和控制合规风险。

第十六条 合规部门与稽核审计部门的关系

合规部门与稽核审计部门既相互分离又相互支持,合规部门接受稽核审计部门对合规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合规部门主要依据法律、规则和准则等对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事前、事中的合规咨询、指导、监督、管理和检查工作,对合规风险应定期与稽核审计部门交换合规风险信息。稽核审计部门应向合规部门提供与合规有关的任何审计调查结果,稽核审计部门提供的审计检查、内控评价风险信息可作为合规部门识别、监测和评估合规风险的依据。合规部门的工作应为稽核审计部门的合规检查提供方向。

第十七条

合规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其他职能部门对本部门业务活动的合规负有直接责任;职能部门应主动寻求合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合规性自查,并向合规部门提供合规风险信息或风险点,支持并配合合规部门的风险监测、评估、监督和检查。

第十八条 合规考核

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8篇

一、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在调查中, 笔者看到,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在坚持农村合作制基本原则和宗旨的条件下, 以客观环境新变化和“三农”新需求为依据, 勇于改革探索和创新开拓, 以基层社建设为根, 深植于“三农”;以“农超对接”平价商店为形式, 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构筑终端服务网络。

(一) 创新体制机制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各级供销社加大改革力度, 创新体制机制, 采取了如下措施:

1. 以产权改革创新体制

供销社社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是关系夯实体制基础的深层次的突破。广东省各级供销社在全面推行改革中, 按照“壮大发展一批、放开搞活一批、停办淘汰一批”的思路, 着力推进社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优化产权结构, 激发内生动力, 夯实体制基础。省级供销社以直属企业为重点, 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直属企业改革力度:一是对社有大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 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二是对社有大公司增资控股, 以联合发展为纽带,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三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各级供销社和省社直属各企业, 在推进社有企业产权改革中,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截至2012年上半年,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省、市、县社正常开展经营的企业中, 完成公司制改造的占57.6%, 实现产权多元化的占32.1%。

2. 机制创新关键:转换经营业态

供销社转换经营业态, 是关系机制创新的重要关键。广东省各级社有企业狠抓关键, 转换机制, 积极推广配送制、连锁制经营等现代业态。全省供销社通过业态转换、健全信息网络、创新经营管理手段, 打造生鲜农产品经营新平台, 为加强企业实力和提高效益增添了动力与活力。如广东新供销天润农产品公司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适时监控体系, 在所有配送车辆安装GPS跟踪管理系统;在所有终端门店安装监控摄像头, 对商品配送和销售现场适时监管。再如广东省南雄市供销社利民肉联厂建立与省经济信息委员会联网的GIS信息平台, 及时动态反映广东省生猪出栏及肉品出厂情况, 为企业供应肉品和制定价格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3. 建设重点项目

广东省各级供销社整合多方资源, 集聚优势力量,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以增强发展后劲。东莞市供销社根据自身发展需要, 联合省社、镇政府和社会投资者共同组建广东新供销合和食品公司, 启动建设大型生猪屠宰及冷鲜肉加工项目。广东江门市社以江门新供销公司为载体, 新建平岭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 重点打造集农产品收购、检测、加工、储存和销售一体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在一批新建优质项目带动下, 全省供销社社有企业经营规模不断壮大, 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二) 基层社建全面推进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以“新网工程”为中心, 坚持为农服务, 因地制宜, 科学发展的原则, 着力抓紧三个环节, 稳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其一, 重建新型基层组织。探索重建基层社组织, 不是简单按照旧体系恢复基层社, 而是按照经济区划、加强服务功能的新型基层社组织。其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以合作为纽带, 运用硬件设施、经营网络、人才技术等多种优势, 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 科学合理确定布局, 加快发展新型基层组织, 开展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和农副产品收购以及综合服务。截至2012年7月底, 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消费服务社3675家, 入社农户11.3万户;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8个, 入会会员623个。通过这些基层合作社组织, 广泛联系农民。

其二, 健全完善县域经营网络。各县级社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在县城建配送中心、乡镇设中心超市、行政村发展加盟店和便利店, 逐步构建县域经营服务网络。新兴县社以“省县”合作共建为契机, 加快构建覆盖县乡村、双向流通、一网多用的经营服务网络。目前已建设配送中心4个, 发展各种类型的直营店、加盟店206家, 覆盖全县12个镇和117个行政村。至2012年7月底,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共发展县以下连锁经营企业159家, 连锁经营网点14697个。

其三, 促进基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各县级社和基层社整合各方资源, 盘活有效资产, 重组经营业务,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2年1~7月, 全省县级社的销售总额达到53.1亿元、利润总额985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7.5%。基层社销售总额128.6亿元、利润总额1.4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0%。其中有7家和11家基层社分别入选全国“销售百强基层社”和“利润百强基层社”的行列。

广东省东莞市基于已实现高度城镇化、工业化, 制造业实力雄厚, 产业体系齐全, 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等实际情况, 东莞市供销社发扬“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找准城市供销社发展的立足点, 闯出一条新型城市供销社发展之路。其主要特点包括:一是发展合作经济新形式。市供销社以自办、领办和联办等多种形式, 兴办了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新模式。二是拓展配送新业务。市供销社成立农副产品配送公司, 从基地采购新鲜农副产品, 为全市配送卫生、安全、新鲜的蔬菜、水果的农副产品。三是探索经营新机制。市供销社根据本地制造业发达、废料数量大、流失严重的情况, 建立集回收、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交易中心, 并探索实施设点经营、引进仓储物流、订立购销合同等为内容的机制, 转变了“脏、乱、差”的行业形象, 年收购额高达150亿元以上, 并明显改善了全市的环境卫生。四是建立惠民新超市。市供销社依托覆盖广、网点多的优势, 建立20多家平价商店, 价格优惠幅度在3%~6%之间。2012年, 东莞供销社以45亿元的业绩, 雄踞广东省市级供销系统第一名。

(三) 健全监控体系和制度, 提升监管水平

广东省各级供销社和省社直属单位, 把加强监管作为重要手段,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监控体系。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1. 配套监管制度建设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积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深化社有资产监管制度;企业财务收支管理、内部风险控制和招投标管理制度;社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以及财务、资产、人力资源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实现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及科学化。省社坚持“关口前移”, 制定了党风廉政责任制、经营班子绩效考核制、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制、领导干部问责制等多项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 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有力增强了防范和抵御风险及腐败的能力, 广东省各级供销社加强了监督检查。据统计, 截至2011年底,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制定和出台社有资产监督制度206项, 民主管理制度186项, 其他反腐倡廉制度236项。

2. 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许多地方和机构探索发展信息服务网, 加强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广东惠州市供销社建立供销信息中心, 并配套建立“惠州供销信息网”和68个农村信息服务站, 为全市农民提供各种农资、农副产品、植保技术等新信息, 点击率已达到60多万次。此外, 惠州市供销信息中心与中国移动分公司合作, 扩大了信息发送量和用户群, 为农民免费提供各种农业信息累计达150万条, 为供销社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再如, 东莞市供销社实施信息化建设项目, 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 综合运用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手段, 建成集门户网站系统、信息公开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应急管理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该项目的实施对东莞供销社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加快建立健全诚信经营监督管理机制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注重把“依法经营、诚信为本”作为经营活动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规范企业和物业资产经营管理行为, 确保经营管理合法守信。与此同时, 注重道德教育, 巩固弘扬供销合作社商业信用意识及信用道德观念。还要提及的是,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注意发挥协会作用, 不断推进供销合作社行业协会建设, 增强协会服务功能, 强化行业自律, 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协会对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带头及推动作用。

二、广东省供销社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经济面临严重下行压力条件下, 广东省供销社探索创新, 初步开创新局面。

1.健全县级网络

广东省各级联社以“新网工程”为中心, 积极拓展县级社和基层社经营范围, 大力发展新型专业合作组织,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在县域层面, 广东省供销社着力稳步构建县域经营网络。全系统各县级社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在县城建配送中心、乡镇设中心超市、行政村发展加盟店和便利店, 逐步构建县域经营服务网络。各地供销社根据当地需求, 加快选址布点, 优化建设布局, 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 逐步向县城、中心镇延伸的平价商店连锁网络体系。例如, 2012年依托广东新供销天润农产品公司实施的粮油平价商店进县入镇工程, 目前在21个地级以上市均设立区域公司, 建设配送中心22个, 开设连锁店192家, 基本搭建起全省粮油平价商店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截至2011年底,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共兴办县及县以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164家, 建立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18个, 经营网点3579个, 各类农产品商品基地1242个, 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类专业合作社2195个, 其中已完成工商登记1761个, 带动农户47.6万户。

在基层社层面,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县级社和基层社整合各方资源, 盘活有效资产, 扩大了经营业务。2012年1~7月, 全省县级供销社实现销售总额53.1亿元、利润总额985万元,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4%、17.5%;基层社销售总额128.6亿元、利润总额1.43亿元, 比2011年同期分别增长15.8%、10%, 其中有7家和11家基层社分别荣获全国“销售百强基层社”和“利润百强基层社”称号。

2.领办专业合作社, 兴办平价商店

2012年,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采取有力措施, 整合集中资源, 全面快速发展“农超对接”形式的平价商店建设:

一是普遍建立平价商店或“超市平价专区”。从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一年多时间,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已建成平价商店958家, 其中物价部门挂牌858家、占全省总数的24.7%, 基本覆盖各市、县, 成为全省建设平价商店的主力军。广东省供销社系统重点推进“农超对接”、平价商店建设, 共建设平价商店510家, 其中经各级物价部门确认挂牌458家, 平价商店销售额17.27亿元。

二是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2年7月底,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3675家, 入社农户11.3万户;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7个, 入会会员6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或平价商店实现对接, 大幅度降低流通成本与鲜活产品损耗, 增加了农民收入, 减少了居民支出。以广东惠州市供销社为例, 截至2012年底建立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181家, 其中农副产品类型145家, 农业生产资料17家, 行业协会19个。加入专业社的农户达1万多户, 带动农户6万多户。在181个专业社中, 有30个被评为省社示范专业合作社。

3.壮大龙头:深化产权改革, 促进业态转型

广东省各级供销社双管齐下、采取两大措施培育和壮大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社有企业。

一是广东省省社着力推进社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优化产权结构, 激发内生动力, 继续加大直属企业改革力度。截至2012年上半年, 广东省、市、县社正常开展经营的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的占57.6%, 实现产权多元化的占32.1%。通过深化体制改革, 广东省供销社大型社有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实力明显增强, 目前, 拥有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17家, 其中超亿元的龙头企业7家。这些龙头企业和批发集贸市场有力地带动了全系统的农产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 促使农产品销售总额达47.35亿元, 比2010年增长19.70%。

二是以业态转型升级为动力,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广东省供销社积极推进现代流通业态形式, 运营模式逐步成熟。迄今, 广东省供销社探索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广东新供销天润农产品公司的“粮油连锁店经营模式”;二是茂名、东莞等地供销社的“超市平价区模式”;三是广州、汕头、台山等地的“社区平价店模式”。如广东新供销天润农产品公司一头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配送中心, 另一头在广州市社区建立平价商店或“超市平价专区”, 建立起“农超对接”关系。从而推动了农产品、日用消费品配送业务和平价商店同步发展, 构建起农副产品和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络。

4.构建现代网络

按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实施“新网工程”的部署,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着力改造传统网络, 构建现代网络。2010-2012年, 全系统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 每年重点打造一个经营服务网络。迄今, 全省供销社系统已初步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农副产品市场购销、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四大网络。截至2012年11月, 已完善和发展农资经营服务网络连锁企业204家, 配送中心205个, 连锁网点18409个;近5年共建设重点项目408个, 一批优质项目进入政府发展规划。迄今, 各级供销社着力巩固优化网络布局, 逐步扩大网络覆盖面, 基本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另外,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的回收利用网络共拥有回收利用企业132家。其中有6家是全系统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 拥有经营网点3048个, 比2007年增加372个。同时, 兴办再生资源交易市场4家。2012年全省系统再生资源业务实现销售额74.15亿元, 同比增长46.6%。

5.树立“诚信、安全、放心”新形象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发扬供销合作制先进文化价值体系, 根据自身特点, 对重点商品和环节实施有效监管, 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供销社系统流通渠道, 在全省供销社系统积极开展“放心农资进万家”、“放心粮油进万家”等主题宣传活动, 有效改善和重塑了诚信守法、规范经营的引领示范作用, 树立起供销社“诚信、安全、放心”的社会形象, 得到了城乡居民、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2009至2011年, 广东省供销社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一等奖。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供销总社和省政府先后召开现场会, 总结推广广东省供销社发挥优势推进“农超对接”平价商店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6.经济社会成果丰硕

体制新、机制活、基础实、网络广, 促使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实现了新跨越。这里具体概述四点:

一是突破沉重历史包袱的“瓶颈”。广东省供销社系统逐步摆脱萎靡不振、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迄今, 全系统化解历史债务143.8亿元, 基本甩掉了历史债务包袱;妥善解决了绝大部分地区职工分流安置、解除劳动关系补偿和纳入社会保障问题;完成土地确权登记488宗, 涉及土地面积74.8万平方米, 进一步明晰了供销社资产权属关系。

二是打造一批社办农产品流通企业, 发挥龙头企业“农超对接”骨干作用,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支持企业将经营链条延伸到上游农业生产环节和下游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环节, 促进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 提升农产品流通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提高了企业的带动辐射能力。

三是培育一支干实事的供销社队伍。2010至2012年, 全省供销社系统每年培训干部职工6000人次以上。其中省联社直接培训3000人次。通过培训和教育, 提高了供销社创业团队的素质。

四是持续提高了供销社经济效益。广东省供销社系统持利税逐年提高。2012年, 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505.65亿元, 同比增长19.9%;利润总额5.21亿元, 同比增长12.4%, 其中省联社直属企业实现销售总额127.13亿元, 同比增长40.1%;利润总额1.32亿元, 同比增长25.2%。同年, 全系统销售总额超过10亿元的地区有13个。其中, 东莞供销社以45亿元的业绩, 雄踞全省市级供销系统第一名。

五是有效发挥了为农服务功能。2012年, 广东省系统共销售化肥606.8万吨, 农药15.7万吨, 供应量约占全省需求量一半以上;累计试验示范田13.2万亩, 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服务37.8万人次, 发放科技资料17.9万份;从生产者直接购进农副产品43.94亿元, 同比增长26.5%;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116家, 帮助农民实现收入24.61亿元, 同比增长29.5%。

综合前述, 广东省供销合作事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然而, 在客观看到成就的同时, 还要清醒正视供销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三农”发展滞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城乡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农村流通依然是一块短板。二是供销社自身尚存在诸多问题及其制约, 如部分地方供销社领导班子思路不清, 信心不足, 决心不大, 加快发展的动力不足, 部分供销社的基础建设还比较薄弱, 农村流通的主渠道作用还不强。三是供销社当前面临着种种困难, 像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资金缺乏,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成本高。此外, 供销社面临的外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 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也越来越多,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都对供销合作经济深化改革和发展带来新挑战。各级供销社更要清醒认识到:党的十八大强调促进“新四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其主旨就在于固本强基、夯实农业基础, 解决好振兴农村这个重点和弱点。因此, 供销社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三、基于广东省供销社改革发展经验的思考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强调“新四化”, 鼓励发展农业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这一重大决策是指导我国供销合作社事业改革发展的大方向和大思路。遵循党的十八大的精神, 供销合作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 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 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 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不断开创中国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一) 弘扬供销合作制的核心价值体系

我国供销合作制的核心价值体系, 应该体现其基本性质、发展方向、主要目的和功能。基于这种理念, 供销合作制的核心价值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爱国爱社, 坚持根本。坚守这一核心价值, 就必然决定了供销合作制的先进性、群众性、优越性、服务性。

二是综合服务, 坚持宗旨。我国供销合作社始终以为“三农”和民生服务为己任和根本方向, 着眼于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以促进人的全民发展为根本目的。根据建设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需要, 供销社系统以大力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 坚持助农增收、兴农富民的崇高宗旨。

三是厚德诚信, 坚持品格。我国的供销合作制在继承和发扬中华“诚信为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以坚持与国际合作制原则相统一为条件, 繁荣以“人”为服务目的和服务对象的人格文化。坚持重仁厚德、诚信务实, 是提升供销合作制事业进入更高境界必具的风尚和风范。

四是传承创新, 坚持精神。创新额本质是“突破”。发展我国的供销合作制事业, 就必须大力弘扬奋斗精神, 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二) 打造农村现代流通的“市场主渠道”

迄今, 我国农村市场流通在总体上仍然呈滞后、粗放、发展不平衡状态, 尤其是缺乏健康的、市场的主导力量。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需要, 供销合作社必须充分发挥优势, 打造农村现代流通的“市场主渠道”。即通过公开、公正和公平竞争, 赢得农村市场流通的主渠道地位和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

1. 供销合作社拥有的优势条件

我国供销社具有打造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的“市场主渠道”的优势条件:一是产业链优势。即供销社系统拥有其他部门不可比拟的最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包括从生产到物流乃至销售终端。二是农资服务优势。包括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经营, 一直是供销社的传统主营业务和优势领域, 农资经营网点众多, 还建立了大批庄稼医院, 长期为农民开展测土配方的服务。三是供销社品牌优势。供销社在长期的为农服务过程中, 与农民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许多地区供销社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放心品牌”。四是组织体系优势。供销社由省、市、县、基层四级供销合作社组成, 近年来还领办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区消费服务社, 拥有完整的组织体系。

2. 培育农村流通的“市场主渠道”

供销社作为农村商品流通的最大合作经济组织, 必须积极主动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拓展发展思路, 提高服务水平, 在农村商品流通、沟通城乡物资交流中发挥主渠道作用。为此, 供销合作社要加快发展和健全“四个网络”和“四个体系”:前者指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与“四个网络”相适应, 供销社必须构建和完善“四个体系”:即必须建立适应“新四化”同步发展需要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必须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的服务体系;必须构建适应产业化经营需要的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体系;必须全面尽快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化经营管理体系。

(三) 重建和健全新型基层社组织

供销社的根基在农村, 主体是农民, 基础在“三农”。要以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建立一批布局合理、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功能健全、运作规范的新型基层社, 并使之成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现代流通网络的销售终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服务载体。

1. 重建基层社必须遵守的原则

在基层社重建中, 必须坚持五项原则:一是为农服务原则。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真正办成农民离不开的自己的组织。二是因地制宜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 分类指导, 大胆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形式多样、适合于自身的发展模式。三是市场导向原则。建立产权多元、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并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机制。四是开放办社原则。吸纳社会经济组织及资本参与和整合, 实行组织开放、经营开放、管理开放、产权开放和人才开放, 以开放促进合作, 以合作带动发展。五是推动发展原则。在确保自身经济效益和农村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加快自身发展, 促进农村繁荣。

2. 重建基层社必须优化布局

在具体实施中, 可以按行政区划建社, 也可以按经济区划建社, 还可以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设立中心社。不管按何种模式建社, 都应确保新建基层社企业运转顺畅、经营服务功能较强、在农村经营服务的覆盖面达90%以上。通过发展壮大一批、合并重组一批、破产淘汰一批, 改变基层社“弱、小、破”状况, 形成强阵容的基层社网络体系。

3. 实行多元化投资推进基层社重建

新建基层社不能简单地将原有基层社进行重组合并, 而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与合作制原则, 形成多元化投资办社机制, 推进基层社建设健康发展。可探索开放办社新形式, 既积极吸收社会经济组织改造基层社产权结构, 又可招聘农民经纪人、农民经销大户和社会能人领办基层社, 也可以依托专业合作社增资扩股组建基层社。

(四) 加强供销社系统的合作与联合

供销合作社是遍布城乡、上下贯通的组织经营体系。统一与完整、合作与联合正是其优势和竞争力所在。合作和联合是供销合作社的基本要义。

1. 必要性

由于我国多种历史的原因, 导致了“合作社不合作、联合社不联合”, “大系统、小企业”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供销社曾经进行过开展业务合作与联合的改革, 在20世纪80年代大力探索过“工业品联购分销、农产品分购联销”的合作与联合模式, 但由于观念、体制、机制和利益分配的原因, 也都夭折了。迄今, 合作与联合在供销社系统尚未成为普遍的理念, 更没有把理念变成实在的行动, 导致产生种种消极现象:各自为战, 力量单薄;画地为牢, 无序竞争;体制上“两张皮”, 相互矛盾突出。若不彻底消除这种顽疾, 中国供销合作事业就难于繁荣、发展和开创新局面。

2. 内容与形式

供销社系统在商品经营和联合经营等方面, 都可以探索不同形式的“合作与联合”。

在商品经营方面,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网络, 探索系统内商品经营上的联合。联合经营的大类商品可涉及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医药、石油、再生资源等。联合经营的载体, 既可以通过产权联结、组建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发展现代流通网络, 又可以采取松散联合形式, 通过整体加盟, 开展业务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互惠互利。

在联合经营的模式方面, 有多种形式:一是纵向联合。即以省级骨干企业为龙头与市、县供销合作社企业联合, 发展现代流通网络;以市、县级骨干企业为龙头, 开展市 (县) 基联合, 发展连锁经营。二是横向联合。即跨省联合;跨市联合;跨县联合;跨乡联合。三是资产经营联合。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地供销合作社要积极开拓资产经营方面的联合, 充分利用存量资产, 共同开发新的经营业务。四是资金运作联合。即由市供销合作社牵头、由各基层社入股、共同组建财务公司, 吸收基层供销合作社闲散资金, 统一运作, 调剂发放给急需资金的社有企业。五是重大项目联合。即对具有区域规模优势和发展潜力巨大的项目, 各级供销社可以联手合作, 共同投资发展, 达到共赢的目标。

3. 增强供销社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服务和带动功能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开放办社, 实现与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多形式的结合, 成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公共服务平台。各级供销合作社要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社) , 承担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和带动职能, 贯彻落实国家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措施, 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联合与合作;对社员进行教育培训, 提供服务;协调成员组织与各方面的关系, 争取政策支持, 维护合法权益,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五) 加强政府支持, 持续振兴供销合作事业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供销合作社的重要地位, 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其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 促使其发挥农村现代流通和服务“三农”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充分认识供销合作制的重要地位

供销合作制是一种先进社会经济制度, 也是一种先进文化, 更是引领广大农民 (市场弱者) 通过合作和联合加强市场竞争力、走向共同富裕的先进生产力。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波澜壮阔的农村经济改革以来, 供销合作社改革始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供销社已经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和引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挥着支持农业生产, 繁荣农村经济, 搞活城乡流通, 带动广大农民进入大市场, 促进“双增”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 更需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紧密联系市场、密切联系农民、流通网络基础较完整的优势, 发挥“三手”作用:一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可靠帮手;二是搞活市场流通、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强大抓手;三是党和政府加强与农民群众联系、贯彻落实惠农政策、做好“三农”工作的有力助手。总之, 我国应把推进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 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 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切实抓出成效。

2. 大力加强对供销社的支持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结合各自职能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持措施, 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力度, 以把供销社办成农村商品流通的主体力量,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

(1) 积极支持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

要引导基层社在深化改革中坚持合作制的基本原则, 不可采取“一卖了之”的简单做法。要根据服务“三农”的需要, 分类型对基层供销社进行改组改造:一是对具有一定实力和经济效益好的基层社, 通过吸纳经营骨干、其他经济组织和农民加入, 以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 改造成为新型基层合作社。二是对“边小微亏”的基层社, 实行“撤社留店”, 合并重组。三是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基层社, 依法破产。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商业服务合作社、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站、连锁销售终端等, 改造成为农村商品流通终端和为农服务的网点。四是因地制宜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 延伸和扩大农村服务网络, 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

(2) 积极支持供销社参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

对于供销社引领兴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投入力度。财政、国土、商务、农业、扶贫、工商、税务等部门, 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 对为农“服务网络”建设所涉及的规划、用地、用水、用电、税收、融资等,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优先办理。工商部门要及时给予登记注册;税务部门要依照有关扶持政策给予税收减免;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给予重点扶持, 纳入农业产业化资金、支农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及市场建设资金等支持范围。

(3) 积极支持供销社引领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供销社要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人才、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品, 组建各类生产、流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积极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度发展,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积极合理减轻供销合作社的负担

各地要按照国家政策和本省政府核复的数额, 做好供销合作社企业政策性亏损挂账的分解落实和挂账贴息工作。对政府核查确认的经营性亏损挂账, 根据企业实际逐步消化解决。企业只要保证债务不悬空, 金融部门应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改革。同时, 企业要接受债权银行监督, 防止逃废债务。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 原则上适用于供销合作社企业, 由各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执行。各级党政在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中, 要维护供销合作社正当权益, 尊重其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性。

(5) 支持供销合作事业取得新突破

各级党政领导, 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总方针和振兴中国供销合作事业的总要求, 有力支持供销社系统勇于探索、改革和创新, 以取得“五项新突破”:一是着力加强供销合作制文化建设、弘扬其核心价值体系, 采取多种方式内聚人心、外塑形象, 坚守精神家园, 保持供销合作制的先进性、群众性、服务性, 在树立良好形象上取得新突破;二是着力围绕“官办”变“民办”的核心问题深化改革创新, 既坚持合作制的性质、原则和宗旨, 又勇于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 从扩大农民所有权、分配权、管理权入手, 在根本性质上取得新突破;三是着力增强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 推广“现代业态”, 强化资源整合, 推动联合发展, 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积极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在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和加强服务网络上取得新突破;四是着力深化社有企业改革, 以产权改革为突破, 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形式, 激发内生动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培育壮大一批实力强、辐射力强的社有企业上取得新突破;五是着力扩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 以龙头企业为实施主体, 以连锁经营为形式, 把回收网点连结在一起, 打造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在优化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上取得新突破。

摘要:本文在对广东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调查的基础上, 指出了广东省供销社系统的创新发展以及目前取得的健全县级网络、兴办平价商店、深化产权改革, 促进业态转型、树立“诚信、安全、放心”新形象等经济社会阶段性成果, 并基于广东省供销社改革发展经验提出了弘扬供销合作制核心价值体系、打造农村现代流通的市场主渠道、重建和健全新型基层社基础组织、加强供销社系统的“合作与联合”、大力加强对供销社的支持等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三农,供销合作社,体制创新

参考文献

[1]丁声俊, 李会宝.粮企改革创新的济南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2]杨继国.“农民收入衡量”假说与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矛盾[J].中国市场, 2012, (3) .

[3]丁声俊, 王耀鹏等.反饥饿反贫困—全球进行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

[4]程志强.农地流转形式和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的契约安排研究[J].中国市场, 2012, (46) .

上一篇:儿科工作计划下一篇:表扬和激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