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言选读范文

2024-07-26

教育名言选读范文(精选8篇)

教育名言选读 第1篇

有关高尚的名言选读

1、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雨果

2、当青春的光彩渐渐消逝,永不衰老的内在个性却在一个人的脸上和眼睛上更加明显地表露出来,好像是在同一地方久住了的结果。泰戈尔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少壮及时宜努力,老大无堪还可憎。(宋)欧阳修

5、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谁能保持得永远的青春的,便是伟大的人。郭沫若

6、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真珠,石头要化做黄金;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份!郭小川

7、痛苦和寂寞对年轻人是一剂良药,它们不仅使灵魂更美好,更崇高,还保持了它青春的色泽。大仲马

8、一个人的活动,如果不是被高尚的思所鼓舞,那它是无益的渺小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9、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恨,他的青春时期,定可因此而延长。司汤达

1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1、喂,你可曾听说才思也许能在青春年少时获得,智慧也许会在腐朽前成熟?爱默生

1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4、读书对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是种高尚的享受;我珍视书籍,它是我热爱的癖好。〔俄国〕高尔基:《读一本令人不安的书》

15、凡是对真理没有虔诚的热烈的敬意的人,绝对谈不到良心,谈不到崇高的生命,谈不到高尚。罗曼罗兰论真理

16、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巴金

17、青春不只是秀美的发辫和花色的衣裙,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做黄金;青春的所有者,也不能总是在高山麓、溪水旁谈情话、看流云;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大胆的想望,不倦的思索,一往直前的行进,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郭小川

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9、钱可以兴德,也可以败德。如果我们都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我们就会发现世界上存在许多比金钱高尚得多,也珍贵得多的东西。佚名

20、不管有了成就也好,还是有了虚荣心也好,不管是讽刺别人也好,还是我自己爱情的痛苦也好,总之,在欢乐与悲伤中,温暖的青春光辉仍然在照耀着我。海塞

21、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鲁迅

2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3、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莎士比

24、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25、必须永远朝着黎明青春和生命那方面看。雨果

26、春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节,而人生的新生季节,就是一生只有一度的青春。

27、撇开友谊,无法谈青春,因为友谊是点缀青春的最美的花朵。池田大作

28、青春一去不复返,事业一纵永无成勃朗宁

29、友谊有许多名字,然而一旦有青春和美貌介入,友谊便被称作爱情,而且被神化为最美丽的天使。克里索斯尔

30、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唐)杜牧

31、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莎士比亚

32、青春终究是幸福,因为它有未来。果戈理

3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4、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莫扎特

35、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牙。莫格利希

36、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37、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屈原

38、新鲜有力的主义,在性质上本来就有排他性。从开始就容忍敌方的信念,不可能有行动力,举显得软弱,而毫无功效杜伽尔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感情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 凯洛夫

39、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40、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的代价的。莫扎特

41、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年轻,固然有福,可是把自己的青春保持到进入坟墓为止,那就更加百倍地有福。契诃夫

42、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歌德

43、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44、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45、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46、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47、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

48、精力充沛的青春,是不怎么容易灭亡的。卡罗萨

49、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有的如同烈火,永远照耀别人。有的却像荧光,甚至也照不亮自己!不同的生活理想,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一个人在战斗中站的位置。吴运铎

5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1、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52、啊,青春,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你仿佛拥有宇宙间一切的宝藏,连忧愁也给你安慰,连悲哀也对你有帮助,你自信而大胆屠格涅夫

53、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权德舆

54、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莎士比亚

55、我们称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胜的人。我所称呼的英雄人物仅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罗曼罗兰论道德

56、自重是与重大事物有关的品质。一个自重的人具有重大的价值,所以是善良的人。做个真正自重的.人是困难的,他须得高尚与善良俱全。他对高贵者矜持,对通常人和蔼。[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57、孩子们,不要害怕现实,不要向现实低头,你们来到这世界,不是为了要服从老朽的东西,而是要创造新的、有理智的、光辉的东西。高尔基

58、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59、如果你的心灵很年青,你常常会保持许多梦想。在浓重的乌云里,你依然会抓住金黄色的阳光。斯沃伦

60、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61、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美丽,才值得颂扬。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6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3、春轻飘的烟雾把少年的欢乐袅袅曳去,之后,我们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东西。普希金

6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65、超乎一切之上的一件事,就是保持青春朝气。莎士比亚

66、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马克思

6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68、友谊、活跃和青春的歌声会减轻我们的痛苦。空茨凯维支

69、一切真正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只要是真正的两手劳动,一切的工作都有几分神圣性。劳动,像大地一样辽阔,它的峰顶直达天国。额上的汗,直到脑筋的汗,心灵的汗;凡是刻卜勒的计算,牛顿的沉思,一切科学,一切口头史诗,一切见诸实行的英雄主义,殉道精神,都是从这种汗来的,一直到一切人都称之为神圣的那种血汗的痛苦!啊,兄弟,如果这不是值得崇拜的,唉,那么就要为崇拜更感到遗憾了;因为这是目前为止天底下发现到的最高尚的东西。 〔英国〕卡莱尔:《过去和现在》

70、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71、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72、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况。塞涅卡

73、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宋庆龄

74、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林伯渠

75、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宋)文天祥

76、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是充满着艰苦的磨炼。高尔基

7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8、连一个高尚朋友都没有的人,是不值得活着的。〔古希腊〕德漠克里特:《著作残篇》

79、为了高尚的目标,多大的代价我也愿付出。罗曼罗兰论人生

80、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和青春。奥斯特洛夫斯基

8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2、有人说青春就是批判的年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这种批判的特点是很高的积极性和很强的原则性。苏霍姆林斯基

83、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8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85、年轻的朋友啊,春已经翩然而至,就像阻不住的生机已经降临枝头,青春已经降临你的生命。让我重复一句吧:它得之不难,失之也易。因此,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就得想到应该如何珍爱它,不久之后又应该如何与之揖别,以及将来应该如何使之终于化作我们称之为果子的东西。岑桑

86、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

87、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高尔基

88、所谓会读书,就是本着诚意去读确实有价值的书。这是一种高尚的消遣。〔美国〕梭洛:《沃尔登读书》

89、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冰心

90、青春之所以幸福,是因为它有前途。果戈理

91、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9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3、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屠格涅夫

94、乐观的人永葆青春。拜伦

95、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而青春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最强盛美好。因此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僵化,而要把青春保持永远。别林斯基

96、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拜伦

97、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史蒂文森

教育名言选读 第2篇

1. 跟我走,我们去照顾他,咳嗽的骆驼,摔倒的马。跟我走,我们去看看他,丛林的深处,发胖的兔子,还有你,我悲伤的爱人。我不爱你,还有别人爱你。还有你,我悲伤的爱人,我不伤害你,会有别人伤害你。

2. 我愿意这样,从来就不去寻找什么上帝。别为我哭泣,像是做一场戏;无所谓承诺,从来就不想去寻找什么奇迹。别对我怀疑,像是看一出戏我是只蚂蚁,我知道何时才会下雨;我是颗沙砾,我知道海的秘密。

3. 我现在是心满意足的疲倦,还有点恰到好处的忧伤。

4. 夜深沉,独自卧;起来时,独自坐,有谁人孤戚似我?似这等削发为何?恨只恨说谎的僧和俗,哪里有,天下园林树木佛?哪里有,枝枝叶叶光明佛?哪里有,江河两岸流沙佛?哪里有,八万四千弥陀佛?从今后,把钟楼佛殿远离却,下山去,寻一个年少哥哥!凭他打我骂我!说我、笑我!一心不愿成佛!不念般若波罗

5.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为何腰系黄绦,身穿直裰,见人家夫妻们洒落,一对对着锦穿罗,不由人心急似火。奴把袈裟扯破,埋了藏经,弃了木鱼,丢了铙钹。学不得罗刹女去降魔,学不得南海水月观音座。

6. 你的信号非常差,差的就像你在我心中的`印象;你的声音非常小,小的就像你在我心中的地位 。

7. 瞧瞧这些瓶瓶罐罐。蝾螈、蜥蜴、蟒蛇、蟾蜍,翻着青白肚皮,它们多像大腹便便的教授。还有癌症标本、畸形的胎儿、猿人头骨、圣徒的指甲,我就终日与他们相伴。这竟然是我的世界,这竟然就是我生活其中几十年的世界!这也算是生活!可这就是我的生活!

8. 字典、羊皮书、腐烂的拓片、发霉的简牍,成捆成捆的卡片上扎着的皮筋已经老化发黏。沙发后面堆积着一个个空酒瓶,有我的,也有我前任的。那老鳏夫已经长眠地下,虫子像当年这读书人啃书一样正啃着这读书人的脑子。这竟然是我的世界,这竟然就是我生活其中几十年的世界!这也算是生活?可这就是我的生活!

9. 我怎么会枯守这间斗室?但窗外又有什么?不过是永远不变的水泥丛林和穿行其间的芸芸众生。铁架上的稿纸为什么如此黯淡,像车床旁油腻的加工手册?日光灯下,一切都清晰、惨白,像医院的太平间,这竟然是我的世界,我生活其中几十年的世界!这也算是生活?可这就是我的生活!

10. 在太空中,宇航员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总有一些马,想回到古代。就像一些人,怀念默片。就像一些鲜花,渴望干燥和枯萎。这样就能插进花瓶,就像那些花瓶,洁白的柔软的花瓶,就像那些花瓶,落满了灰尘的花瓶。

11. 多年之后,才知道真爱是谁,这是每个傻瓜都能拥有的智慧。多年之后,才想要善待真爱,这是每个恶棍都能学会的道德。

12. 我闭上眼睛再睁开眼睛,一天已经过去了。如果我闭上眼睛,不再睁开眼睛了,我这辈子也就过去了。

13. 残忍是一种能力,不仅仅是个态度。

14. 所有善良的人们,卑贱的人们,恭顺的人们,软弱的人们,别忘了带上你们防身的刀。

15. 顾客永远是对的;员工永远是错的;老板永远是好的;薪水永远是低的;工作永远是幸福的;加薪永远是幸运的;看着别人被炒鱿鱼,永远是幸灾乐祸的。

16. 笨蛋虽然很笨,但总有比他更笨的笨蛋为他喝彩。

17. 男人的金钱就是女人的春药。

18. 爱比死更冷酷。

19. 别相信老年人,尊重他们。

20. 最终的可爱的东西,有活力的东西,有想象力的东西是属于戏剧的。

教育名言选读 第3篇

一、借孔子的人生规划, 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

进入高中, 学生既兴奋又迷惘。兴奋的是自己终于考上了高中, 到崭新的环境里求学;迷惘的是不甚清楚自己的奋斗目标到底是什么、怎样对自己的高中生活进行规划。根据笔者调查, 普通高中有七成学生不会对自己的高中生活进行规划。所以, 学校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 正所谓:“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 就掌握不住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住现在, 就看不到未来。为自己设下目标, 带出希望, 所有行为将会凝聚在这个希望的周围, 活出意义来。”而《〈论语〉选读》教材, 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带来契机, 教师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教育契机, 进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一) 抓住孔子有代表性的名言进行教育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2) 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这些言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孔子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的规划。笔者先让学生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补充强调了这两句话的意思。第一句的意思是: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 立志做学问;准备用十五年的时间努力, 在三十岁时, 能够立足社会;在四十岁时, 印证自己的梦想, 坚定自己的梦想, 不怀疑最初的梦想;在五十岁时, 能够做到了解哲学的宇宙来源;在六十岁时, 能做到处变不惊, 恬静安详, 无论别人怎样讨论你、贬低你, 你都能平静地对待;在七十岁时, 能够“随心所欲”, 也“不逾矩”。第二句的意思是:如果想谋得好职位, 必须要修炼自己, 要立志学习, 坚韧地学习, 学得一身好本领。孔子正是有这样严密的人生规划, 所以才有伟大的成就。

(二) 利用有代表性的《〈论语〉选读》课文进行教育

在《待贾而沽》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让学生通过品味如下句子感受孔子的人生规划:

(1) 子畏于匡, 曰:“文王既没, 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

(2) 子曰:“天生德于予, 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对自己人生的规划, 体现了他强烈的“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他把自己看做周礼的继承人, 以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为己任, 对大同理想社会充满向往, 这些也是他十五立志而学的内容。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 他的一生都在实践他的“志”: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14载, 奔波劳顿, 累累如丧家之犬。虽然遭尽世人白眼, 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但是大家都知道, 正是孔子的人生理想、人生志向和人生规划以及这十四载的践志过程, 成就了他的伟大。

(三) 利用班会课进行教育

班会课可以是语文课堂的延伸。语文教学时间有限, 教师不可能在语文课堂上过多地讲解人生规划, 这时用班会课进行补充就是最好的选择。经过精心准备, 笔者以“规划人生, 成就梦想”为主题上了一节班会课。

主题班会课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说说孔子的人生规划与他伟大成就的关系;第二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领会在孔子的人生规划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答案自然是“修身”) ;第三部分内容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人生规划。

经过主题班会课, 学生形成了高中三年的人生规划三部曲:高一是认识自己, 适应高中生活, 确立努力目标;高二是锻炼能力, 完善自我, 认识、了解大学, 坚定心中的梦想;高三是坚持心中的理想, 努力奋斗, 超越梦想。

二、借孔子顽强的意志力,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毅然前行的精神

由于种种原因, 现在大部分高中生意志力比较薄弱, 具体表现为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容易受挫, 一蹶不振, 意志消沉, 不能坚持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 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引导他们, 用一种坚毅的精神鼓舞他们, 用伟人的光辉照耀他们, 让他们在遭遇挫折时能看到克服困难的希望, 显得很有必要。

在教学中, 笔者利用课文的主要问题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 如运用《〈论语〉选读》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待贾而沽》《君子之风》中的某些句子, 教育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如何在困境中完成自我拯救。

【教学思路】

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为教学的重点, 恰当联系《待贾而沽》《君子之风》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

通读课文, 疏通字词句;读通课文, 读准句读, 概括文章内容。

2.第二课时

在师生共同学习了“讨伐弑君者”和“关于‘仕’和‘隐’的论争”两部分内容之后, 讨论以下问题: (1) 孔子明知讨伐弑君者希望渺茫, 但为什么他仍然坚持? (2) “楚狂接舆凤歌笑孔子”一章中的句子“孔子下, 欲与之言”, 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内心? (3) 《子路问津》这段文字中, 孔子为什么要“怃然”?围绕这三个问题, 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分组讨论交流。其中对第一个问题, 学生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但笔者特别强调了孔子的执著顽强精神, 强调这是一种责任感。

3.第三课时

拓展教学:在求知路上, 怎样看待“贫穷”这个问题?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就涉及怎样面对物质贫困和坚持学习的问题。颜回家里贫穷却能安贫乐道, 需要极大的意志力来支撑, 安贫乐道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但怀有这种心志的人, 必然能更坦然地面对不幸, 必然是一个百折不挠之人。

针对第二课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笔者进一步明确如下:孔子听完接舆的话后, 应该能够明白接舆的意图, 即认为从政已岌岌可危了, 应避祸为是, 别去救治, 要及时悔改。但以孔子的一贯主张, 他必定不会放弃自己的坚持。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悟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笔者引入了《待贾而沽》中的句子 (如前文所引) 。显然, 孔子以周礼的继承人自居, 虽屡遭困厄, 但依然不改初衷, 当然也不会因为接舆的寥寥数语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因此, 孔子会以坚决回应之态度应对。所以此时的孔子既有卫道的坚定, 也有卫道的自信。

针对第三个问题, 笔者引导学生把问题往纵深方向发展。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笔者引入了鲍鹏山教授的一段感慨:“谁说这两位隐士说得不对呢?这不也是孔子自己内心中常有的感触吗?但他历尽艰辛, 学而不厌,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难道就此卷而怀之吗?他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门徒三千, 贤者七十二, 就是为了培养一批隐士, 或者懂文化的农夫吗?所以孔子坚决地说, 人不能与鸟兽一起生活在山林里, 人必须要为社会干一点实事, 必须要为社会承担责任。”

在此基础上, 笔者还通过配乐朗诵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引述完上述鲍鹏山的一段话后, 笔者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开始朗诵:“一个心怀天下的伟大人物, 也曾有如此的凄惶和迷惘, 却依然抱定寂寞孤独中的执拗。没有谁的人生是始终一帆风顺的, 一个人能否被认可, 甚至流传千古, 或许就在于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孔子, 这位衰弱的老人在面对黑暗混乱的政治局面时一意孤行!这‘一意孤行’所指称的那种性情与人格, 必是一种大精神、大人格。不是每个年轻人都会渴望自己成为一位大人物, 但是每个年轻人都期望自己被看重, 期望自我的价值得到实现, 所以, 无论一个人有无大抱负, 他都需要有这种面对困难毅然前行的精神和品格。”

三、借孔子的交友原则, 教给学生交友的方法

进入高中之后, 学生情感开始独立, 但在交友方面有时会比较迷惘, 需要教师的指导。对此, 教师可以利用《论语》中孔子的交友原则, 不断撞击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领悟到正确的交友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以下笔者以《周而不比》一课的教学为例, 对此进行进一步阐述。

在疏通课文之后, 笔者这样导入:“鲁迅曾说过‘人生得一知己, 足矣’的话, 可见找知己的难度之大。在我们生活中, 交一知己很难, 交一益友也很难。那么, 你们平时是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的呢?”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交自己喜欢的朋友, 他喜欢我, 我也喜欢他。”有的说:“要打球就要交打球的朋友, 要唱歌就交喜欢唱歌的朋友, 要学习写作, 就要交喜欢文学的朋友, 总之, 要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的说:“哪些同学喜欢跟我玩, 我就交哪些朋友。”

在讨论的基础上, 笔者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提问:“在孔子看来, 怎样识别好朋友和坏朋友?要交怎样的朋友?交友的标准 (原则) 是什么?”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 结合文中相关的句子进行感悟、交流, 最终得出了如下结论。

(1) 交朋友要观察和辨别一个人的人品。怎么观察?就是要观察一个人的行为、经历、习惯、兴趣。怎么辨别?子曰:“人之过也, 各于其党……”即要查看这个人平时最喜欢跟哪些人交往。

(2) 交友的原则是交益友, 而不是交损友。益友能把我们带向人生的光明大道, 损友只会带给我们无穷的麻烦。益友应是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 损友是阿谀逢迎、态度伪善、夸夸其谈的朋友。

(3) 交友时要做到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要注意适度交往, 朋友之间保持距离, 注意给自己和朋友都留下自由的空间, 让每个人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心灵宝地。

地理新教师如何选读教育科研论文 第4篇

关键词:地理新教师;选读;教育科研论文

在获取电子版本教育杂志论文日益方便的今天,如何指导地理新教师从海量文献中选取阅读与学习的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与成长速度。那么,除关键词搜索外,地理新教师应该如何选读教育杂志上的教育科研论文?笔者以《地理教育》杂志为例,归纳出如下六个方面。

一、选读专业发展经验体会方面话题

阅读这类文章,可以帮助新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少走弯路,在短时间内熟悉教育教学业务,并且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支点。

例如,2015年第1期于吉海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机缘’与‘巧合’”认为教师的成长在工作的前6年比较重要,这一阶段的学习历程将会决定后续的发展水平;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谈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经历的一些“机缘”与“巧合”,归纳出通过名师导航、优质课竞赛、学术会议参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试题命制等方式,可有效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又如,2015年第9期张洪杰的“名师工作室引领地理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对名师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不平衡现象的分析,提出名师工作室引领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作者指出名师工作室只是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对专业的发展起引领作用,它属于外驱力,真正的专业发展还要靠自身的内驱力;名师工作室成员一定要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目标,并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及对课标、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研究能力,最终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选读当前教学工作中需要参考话题

如果最近正在给学生讲区域地理内容,以下文章可以进入你的视线。

2015年第6期梅国红、陈涓的“基于地理学科素养的高二区域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探讨”,指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应选取典型案例,采用问题探究和思维建模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区域地理的复习应在学科思想的统领下,以培养地理学科素养为目标,注意创设思考情境,设计有思维递进关系的“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将各地理要素用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进行内化,统整成地理综合体,由具体规律推导出一般原理,将知识与技能进行迁移,去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015年第10期史珊珊的“刍议区域地理‘归图法’的运用策略”认为区域地理经常作为高考试题载体,要求学生能够从区域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区域地理知识,将所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区域中,而归图法是指将认知对象同时以图、文形式表达,可有效利用左右脑思维,促进知识的获取、内化、交流和应用;归图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整理能力,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组织与反思,回顾和体会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洞察地理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完善学生的地理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选读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方面话题

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每个一线教师时常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他人往往已经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例如,2014年第10期陈书来的“太阳高度角教学新思路浅析”,利用图像辅助有效整合教材内容,站在学生易理解、能探讨的角度突破知识重难点,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不但会使较抽象、理性的知识点得到思考和探讨,而且在学生理解探讨过程中,让知识变为较形象、感性的问题解决过程,通过实用案例互动探讨,对知识点理解与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2015年第4期叶慧的“‘五步法’讲评综合题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讲评一道“中国水稻分布”的试题为例,说明“图文重审—错因评析—变式训练—能力提升—试题质疑”的“五步法”,使讲评课做到以生为本,做到题目让学生“审”、错因让学生“评”、变式让学生“练”、方法让学生“结”、问题让学生“提”;重知识更重能力,重方法更重应用,重结果更重过程,重解决问题更重提出问题。

四、选读学科教育发展前沿与热点话题

例如,2015年第1期陈胜庆的“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指向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侧重探讨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新目标与要求,指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本意是促进中学各门学科发挥育人价值,促进中学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并从“从育分到育人”、“从课内到课外”、“从感性到理性”、“从个人到团队”几个角度指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指向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丰富内涵。

又如,2015年第4期李家清、常珊珊的“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在界定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地理学科特性的视角,讨论地理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建构,对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实践变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的深度跟进提出了建议。

五、选读切入点较为新颖话题

例如,2015年第5期陈昊的“也谈地理教学的‘课魂’”结合六个案例从四方面阐述地理教学的“课魂”:用“课魂”构筑地理知识框架,形成课标化的课堂;用“课魂”体现地理现实意义,拓展生活化的课堂;用“课魂”激发学生求知欲,营造情感化的课堂;用“课魂”进行世界观教育,创设理性化的课堂。

又如,2015年第9期许琴、李俊峰的“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阶段教学方式的探讨”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为例,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差异,归纳翻转课堂在课堂内化阶段的三种不同教学方式,即达标—拓展型、释疑—点拨型和探究—拓展型,为中学地理教师进行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六、选读擅长或感兴趣话题

假如你曾经读过或写过“巧解地球运动问题的‘基本法+突破点’策略”这样的文章,相信对以下文章也会感兴趣。

2015年第8 期孔祥群的“‘地球运动’的解题核按钮”结合七个典型案例,分六个大类分析了如何快速准确地解答“地球运动”相关试题这一值得探讨的问题。

2015年第8期王成勇的“光照图中的三线关系”指出三线(经线、纬线和晨昏线)光照图是光照图中常见图形,源于基本光照图却又较为抽象,但无论图形如何变化,抓住光照图的基本原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顺这三线的关系,将抽象的光照图转绘成直观的光照图,将局部光照图还原到全球光照图中,就能化繁为简,逐步培养自己的空间观,顺藤摸瓜捕捉图中信息,从而顺利完成解题任务;同时,对基本光照图的分析归类,便于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在解题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司马懿名言名句选读 第5篇

1、最好是好的敌人。做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错误。

2、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3、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

4、为将者,当为国家着想!

5、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6、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

7、应对失败和挫折的四种比较积极的应对方法:1、改进;2、替代;3、合理化;4、升华。

8、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热情加坚持。

9、一个圆不能有两个圆心,一个桃不能有两个桃核,一个队伍不能有两个领导。

10、很多时候,成功不是资源问题,是信心问题。有资源的人如果没有信心照样失败。

11、赞美对手的三个好处:1、展示你的胸怀;2、留有余地;3、隐形自夸。

12、离成功最近的时候,风险最大,形势一派大好的时候最容易犯错误。

13、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只弹簧,压得越狠,反弹得越厉害。

14、一个成功者,想单枪匹马、单人独骑成功是不可能的,得有人支持你。

15、一个领导,适度地进行自我暴露,袒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增加吸引力,增加支持率。

16、后悔是选择的影子,遗憾是人生的伴侣。

17、童年是人生的父亲,环境是人生的母亲。

18、两军交战,打得赢的要攻,打不过的要守,守不住的要逃,逃不了的要降,连投降的资本都没有,就准备死!南京,有逃的机会,有投降的机会,本不至于要大家送死啊!

19、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20、常将有时思无时,眼前快乐不贬值;人生若只如初见,幸福美满全出现。

21、一个人,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别人抓住破绽的。

22、没有利益是不行的,只有利益是不够的。人除了利益之外还要理想、要意义、要认同。

23、机会来的时候就如昙花一现,虽然美丽,但是转瞬即逝。

24、权胜才必有辱,威胜德必有祸。

25、嫉恨的三个原则:嫉妒相似,不嫉妒不同;嫉妒强势,不嫉妒弱势;嫉妒易得,不嫉妒难得。

26、用利益获得普通人的支持,用意义获得高人的支持。

27、鼓励B级的人做A级的事情,给培养对象犯错误搭个平台。

28、利益点决定观点,一个人有什么利益点,胸中自然就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是基本规律。

29、给领导提意见,有两点特别不要做:第一个是揭领导的短揭得狠,第二个是探领导的心探得准。

30、真理真性,先真实再讲理,看到真实的自己是一个人进步的开始,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开始。

31、任何重大的成功,说到底都是用人的成功。同理,任何重大的`失败,说到底都是用人的失败。

32、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33、在领导身边工作有三大忌讳:忌泄漏;忌轻慢;忌欺瞒。

34、人的偏见都来自自己擅长的领域。

35、重大授权之前最要紧的三个沟通点:画圈、画饼、画叉。

36、教育是指导不是指责,教育是示范而不是口传。

37、温室里养苗,养的是一棵纤弱的小草,野地里风雨中养苗,养的才是参天大树。

38、给能人戴紧箍,给庸人画饼,对有本事的人要加强约束,对没本事的人就得认真引导。

39、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要露脸是不容易的,要露屁股是很容易的。

40、展示最稀缺的,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可。

41、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42、原谅别人的不原谅,理解别人的不理解,接受别人的不接受。这样才能当领导。

43、任何学科都是深刻的片面。

44、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见的鬼比你见的人都多。

45、改变逆境的策略:1、抓住机遇,不留余地;2、内紧外松,留有余地;3、造足局势,获得认可。

46、做事情能用资源和力量的人只是中等水平,能用谋略和人心的人那才是高等水平。

47、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48、反常行为背后必定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49、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子女教育的成功,人生最大的失败是子女教育的失败。

韩非子智慧名言故事选读 第6篇

【名言】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十过第十》

耽,沉溺,入迷。女乐,女子歌舞。为政者的举止言行不光影响他个人,于国于民都有莫大干系。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沉溺于女子歌舞,贪图个人安逸,这是国家的灾难。

【名言】

离内远游而忽于谏士,则危身之道也。

——《十过第十》

身为君王,远离了权力中心而不听谋臣谏士的建言,随时都有颠覆灭亡的危险。中国有句老话叫“主不离位”,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古代君主外出巡游,颇多险象。离开权力中心,就有失去权力的可能,这也是政治动荡的征兆。无论因何离内远游,也必须做好妥善安排。不顾政治情况,单纯为了游乐而随心所欲的出行,危身的可能就更大了。

【名言】

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则刺人。故君子

慎所树。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

橘柚,果木名。枳棘,多刺的树,亦指恶木。种植橘柚的话,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种植枳棘的话,长大后反而刺人。所以君子栽培人才时,要慎重。选才不慎,等于养奸;选才得当,获利无穷。

《<韩非子>智慧名言故事》简介:

《韩非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家著作,一向被认为是法家学说集大成的作品。现存的版本共收录五十五篇文章,分为二十卷。韩非思想体系的整体思想是法、术、势合一。韩非的思想广博深刘,并不止于法家理论。他对先秦备种思想的综合、消化、改造和反思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遗产。《韩非子》中还保存了大量重要的历史资料和宝贵的历史观点,历来受史学家的重视。在文学上,韩非的作品也以雄伟森严、深刻明切而又激越犀利、严峻峭拔的独特风格卓然自成一家,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之一。

由齐鲁书社出版,分名言、要义、故事三部分。总的原则是由名言引出故事,以故事解读名言,希望读者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印象,由言、事而明理,获得某些有益的心得和启示,力求使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融为一体,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李媛 教育论著选读 第7篇

——分层教学

李媛

摘要:本文以教育对象为线索,从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最后到分层次教学。探究人口众多的我国,在硕大的班级授课制度下从研究学情、制定目标、设计作业、分层评价的角度具体阐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关键词:发展历程分层教学具体做法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教育论著选读这门课,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虽然只是简单的梳理,就已让我大为惊讶,原来我们今天的好多教育理念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踪迹,原来我国的先哲们如此伟大,如《礼记》的成书年代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后期,比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0多年,比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1800多年,等等,我为此而骄傲。

回顾这些著作我不禁发现他们其实都是围绕两个问题而展开的。那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作为主体的“学生”是我们永远不能忽视的对象。

一、从几本著作看教育对象的发展历程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一)有教无类

1.《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①意思是指,不应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应进行教育。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孔子的学生中就是各种阶层的人都有,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②的艺术。”它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注意到人民大众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的人,他还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3.陶行知:平民教育。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归国之时,正值国内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他马上以巨大热情投身教育改革,并决心改变只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办 1

学方式,用平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觅新的曙光”。他认为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主张“到民间去”,还立下宏愿,要筹措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提倡开设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

4.富尔《学会生存》与 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面对着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向教育提出的挑战,唯有所有人接受教育并且是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人们再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从而通过接受教育获得更多的财富,更好的立足于这个社会。

(二)因材施教

当大多数人都可以走进学校,开始学习了,那作为教师应该怎样根据不同的学生施教那。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论语》中孔子所采用的多种方法,可以作为他山之石。第一,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从学生智力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论语·阳货》)三类。孔子弟子中,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智力较低甚至于“下愚”的学生,只能教给他们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否则,“欲速则不达。”第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孔子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不能千篇一律。如《论语·先进》篇,由于子路“好勇过我”,遇事鲁莽,故孔子就给他泼点冷水,告诫他凡事要谨慎考虑,多听他人的意见再行动;由于冉有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无主见,故孔子就给他加油打气,鼓励他更加果敢大胆地行动。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教育。孔门弟子年龄参差不齐,有与孔子年龄相仿的,如秦商、子路;有与孔子差一代的,如颜回、子贡;也有差别特大的,如子张、子骄。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应区别对待。

在《学记》中也有论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③学生易犯四种过失,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有的失于过多,有的失于过窄,有的失于见异思迁,有的失于浅尝辄止。犯这四种过失的学生,心理各不相同。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挽救他们的过失。从事教育的人,就是发扬人的长处而挽救人的过失的。

二、教育对象论的启示—分层教学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④意思是说,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认为,任何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

但相对于中国古代(尤其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师生席地而坐的谈话式教学和某些国外的“超小班化”教学而言,现今我国的教学中实施起来有困难。现行我国将班级授课制发挥到了极致:45人为标准班,而有些农村中学(如县中)每班少则六七十人,多则百余人。试想,如此规模,如何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次,有区别的对待具有不同心理倾向和个性特征,不同知识基础与领悟能力的学生,预防和克服学业不良习惯,是差异显著的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力求把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有机的结合,既使全体学生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又使优秀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得到可能的发展。怎样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实施分层教学,进行培优补差呢?具体做法是:

(一)深入研究学情,做好层次划分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中要使优等生“吃得饱”,又要激发学有困难的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学情和学生的志趣特征,把学生恰当的分为几个层次。根据这一目的要求,我们按照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不同,知识层次的差异,把学生分为:A、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B、有一定基础,能过主动学习;C、基础扎实,学习认真等三个层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特点分为:A、不敏捷又不踏实;B、敏捷而不踏实;C、不敏捷而踏实;D、敏捷而又踏实等四个层次。综合上述特征,我们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学习层次小组,A组:赶超组,主要是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习兴趣;B组:奋进组,激励进取;C组:先锋组,勇于探索。每个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深入情况和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并在调整过程中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激发每一个学生努力进取,不断提高。

(二)制定分层目标,分别适度要求

确定了学生的层次,就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学习目标,是知识的难度恰好落脚到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能接受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跳一跳摘得到桃子”的满足感,既体现知识的要求,又有能力的要求,并且各能力层次之间又有递进关系。例如:课堂提问时,分层设计问题,也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适应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分层启发引导,从外部激发学生的内心反映,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为A组同学设计比较简单的问题和现象,是学有困难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给他们提供机会与老师、同学交流,从旁观者转化为参与者;C组的同学则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这样一来就能实现不同层次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有效地解决了“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

(三)根据分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战场,也是培优补差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首先要优化课堂结构,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层次分析,认真研究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功能作用,结合学生层次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其次,不能因为使用分层教学,为使学有困难的学生也达标而采用“灌输”的方法,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解除师生之间的压迫感、紧张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用于表达自己,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四)分层布置作业,分别进行巩固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能力的长进得靠训练,能力的保持得靠练习,其间有个条理、步骤,不能马马虎虎,一读了之”。⑤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来说适当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更能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但如果练习不适应则会削弱其积极性,因此练习时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他们的基本题目,积极适当的题量,使其逐步走向成功,体验成功,维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信心,再逐步加大深度,使其不能松懈。教师也要及时给与帮助,使他们体会老师的关爱,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要适当增加探索性练习,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向高深发展。

(五)分层进行评价,树立成功信念

“经常性的反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评价的机制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⑥在分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是分层的,赶超组有适合他们的标准,主要采用鼓励性原则。肯定其成绩与进步,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看到未来的希望,以成功者的心态向前发展。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要高标准严要求,激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创新探索中不断走向新的高度。总之,只有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分层施教,因材施教,才是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改革的征途上已经有了这么多先人洒下辛勤的汗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有他们为我们引路,照亮前面的方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6:23.②(捷克)夸美纽斯著,任钟印译.大教学论 教学法解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③李绪坤.学记解读[M].齐鲁书社,2008:89.④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45.⑤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25.⑥刘英.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34.参考文献:

[1] 孙培青.中国教育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刘春梅.孔子因材施教思想探微[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3).[3] 李绪坤.学记解读[M].齐鲁书社,2008.[4] 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 刘英.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

[6] 吴小燕.四步分层推进阅读教学模式探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2).

教育名言选读 第8篇

思考一:深入研读选文之间的联系

《先秦诸子选读》这一课程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 宗旨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选文, 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 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编者在编订教材体例时, 不再是以单篇课文的形式来编订, 而是将能代表先秦诸子思想的言论著作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这就对执教者提出了更高的备课要求。教师在教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必须深入和系统地了解诸子的思想。笔者现以“论语”这部分教学为例, 阐述教师在授课前应做的功课。

细细揣摩编者意图, 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关键。《先秦诸子选读》这部教材编者将《论语》中能体现儒家学说的主要篇章加以归类编排成七篇课文。第一课主要介绍孔子的人生目标, 即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第二课选取了《论语》中孔子和弟子之间交往的篇章;第三课涉及孔子和弟子的人生人生格言;第四课从不同角度来谈“仁”;第五课主要内容是孔子的利益观;第六课主要内容是孔子的教育理念;第七课主要内容是学与仁之间的联系。

深入探究, 编者设定的这几篇课文之间在顺序编排上是有一定讲究的。编者将孔子的人生追求、人生理想置放在本专题教学的第一课, 足见第一课具有“纲领”的作用。正因为孔子具有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他的一生就会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孔子提出了“仁”的理念, 即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如何将自己的理念推而广之呢?孔子选择了教育的方式, 他以自身的一言一行来影响、教导学生, 通过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相处方式来传达他的教学理念, 从而推行他的理念。在他的人生面临困境时, 他在面临着人生利与义的选择时, 孔子告诉学生应如何对待, 比如人在犯错时, 应该要如何去面对;诚信对人的重要性;以及在利益取舍的过程中, 应以义为标准。孔子以自己为榜样激发学生勤奋学习, 通过学来学会变通、学会辨别, 从而使人们通过学礼和修身来完善自我。这就不难明白编者为什么将学与仁放置在专题最后一课了, 因为具有总结性的作用。

解读领会编者编排的意图, 将形同散珠的各篇串联起来, 有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高屋建瓴。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在单篇课文教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孔子叙述问题角度的多样性, 努力展示孔子思想的高度、深度及其现代价值。在确定每一课教学重难点方法时, 教师可根据每课所选篇目特点及本课注意内容, 采用不同方法教授课文。例如, 第一篇课文《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编者在选文时选取了“子路问津”“子路从而后”这两章。在这两段文字中出现了两组人物, 一组是以孔子为代表, 另一组是长沮等。这两组人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时, 教师可根据选文的特点, 采用比较分析方法, 将两组人物的言行进行比较阅读, 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领会孔子的人生理念。第七课《好仁不如好学, 其弊也愚》是《论语》选读部分的最后一课, 根据编者编排本课的位置以及课后的链接提示, 本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学与仁之间的联系。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要想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除了全面、系统地通读一遍《论语》外, 我们还需用心地解读教材, 关注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考二:着眼培养学生自立学习的能力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论著作者的情况, 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教师在实施选修课课程教学时可采用有别于必修课的教学模式。教师可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师应突出自立性, 避免“告诉式”, 重点提出问题, 揭示现象, 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整理、体验, 尝试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教师要想在选修课中达成课标要求, 真正实现课堂的互动,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其一, 落实预习, 站在学生认知角度设计问题。在接触这门选修课前, 学生对《论语》并不陌生, 如在必修一名著部分有《论语》导读。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文言文学习中, 学生已掌握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因此, 预习作业具体可落实到字词的预习, 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 在教学《当仁不让于师》中的第十则《侍坐》篇时, 我布置的预习作业如下:1.请找出本文中的重要字词;2.孔子的这几位学生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座次的;3.你从这几位学生和孔子的对话中看出他们各自的性格有何不同, 各自的人生理想又是什么。在设计本课预习作业时, 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情和认知水平。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设计的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 他们首先接触本篇时, 首先思考的问题不是这些人的志向, 而更多关注的是从这些人物身上体现的一些浅层的信息。比如, 这些人物的发言顺序以及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我设置这个座次问题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也去思考问题。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发现孔子的弟子们是按照年龄大小来排列座位的。在教学过程中, 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孔子让曾皙最后一个发言呢?如果按年龄顺序提问第二个发言应该是曾皙。针对学生课堂中所提出的疑惑, 我组织学生深入阅读, 合作探究, 在阅读求证中发现。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得出结论:学生的座次问题反映了孔子所提倡的“礼”。孔子让曾皙最后发言是因为他不想打断弟子的弹奏。孔子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言行来教导弟子, 体现了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布置预习作业时, 应转换自己的角色, 把自己变成学生, 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水平, 并根据不同选文的特点布置预习作业。布置预习作业不在于量, 而在于精。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营造研读、探究的热烈气氛, 使学生有阅读、探究的成就感。

其二, 你问他答, 激活课堂气氛,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选修课的课堂应该留给学生更多自己探究、合作探究的空间, 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见解。例如, 在上《好仁不如好学, 其弊也愚》这课选文时, 我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一一列举出来, 全体学生共同解惑。学生存在的疑问有:1.有了仁、知、信等美好的品德, 为什么不学会产生相应的弊端?2.第六则中子夏为何把贤贤易色放于孝、忠、信之前?3.怎样理解“古之学者为己”?4.孔子为什么先问他的儿子学《诗》了吗, 再问他的儿子学礼了吗?针对学生所提出的疑问, 我并不急于让学生自行讨论, 而是先帮助他们理清了这些选文的关联。我抛出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好学?2.学什么?3.怎么做可称为好学?看似零散的选文, 通过这三个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选文的内容。有了这三个问题的铺垫, 我再引导学生针对所提出的疑问, 借助课下注释或翻阅《论语》书籍的方式进行探讨。学生在解释第一个疑问时, 列举了《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例子来阐释学的作用。此时, 我适当地加以点拨, 使学生结合前面所学过的内容, 帮助学生解惑。教师在选修教学中的作用应充分体现为“引导发现”, 而非“告诉约定”功能, 教师应自觉成为学生研修的好导师、好帮手、好伙伴。

思考三:引导学生从《论语》中把握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古人靠半部《论语》治理天下。《论语》这部书多处都闪耀着孔子的智慧之光。这些智慧精华穿透了两千多年的时空对今天依然有指导作用, 今人还在从这些思想中汲取着精神力量。我在教授这些选文时, 除了努力展示孔子的思想高度、深度外还积极展示其现代价值。例如, 在教授《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这课选文时, 我结合课后的习题二, 让学生各自了解的社会现象来陈述对“义”和“富贵”的认识。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提出:比如在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后, 全国人民上下一心, 同舟共济, 共渡难关, 也有部分人乘机大发不义之财。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一部分人没有正确的利益观, 为了牟利不择手段, 假如他们能像孔子说的那样“见得思义”, 那么社会就会多一些和谐、温暖。可见, 孔子所提倡的仁义观在现今社会依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每篇选文的课后习题中, 编者都有意识地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于《论语》中孔子所提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地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当然, 孔子是人不是神, 他的思想也有历史的局限性, 所以需要我们自己的判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自己的异议。比如, 在《论语》中孔子谈到“孝”, 其中谈到父亲去世后三年不改变父亲的处世原则, 那就可以称得上孝了, 这是孔子检验孝顺的标尺。有不少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今天是有局限性的。如果父亲是正直的, 他的处世原则后代可以借鉴发扬;如果父亲品行不端, 后世子孙是否还要继续承继父亲的处世原则呢?况且时代在变化, 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谈举止不能只停留于过去的水平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如何通过阅读发现文意, 获得文意呢?从理论上讲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学生需要有与文本相适应的前理解, 或者说期待视野, 包括一定的知识背景、经验积累、情绪准备、审美能力、欣赏倾向等等。二是学生与文本需要进行相互作用, 学生诉诸想象、产生感知、唤起情感、进行审美判断、审美玩味, 对文本产生创造力;文本对学生也产生引导力、影响力, 学生与文本形成了主体间关系。教师在学生的阅读中应该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应组织学生充分交流探寻、发现的结果, 在交流中, 引起共鸣和碰撞, 共享知识和经验, 纠正偏差和错误, 获得发现和感悟, 从而使文本逐渐与学生实际发生联系, 使文本走进学生的生活, 走进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都旭才.恰当处理选修课程,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浅谈.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 (43) .

[3]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打游戏下一篇:某食品公司周年庆典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