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怎么学

2024-08-03

初二历史怎么学(精选12篇)

初二历史怎么学 第1篇

初二历史巧记方法之相关联时间记忆法

历史上,有许多事件是在同年甚至是同月发生的,我们只须记住一个事件的时间,就记住了其它几个事件的时间。还有许多历史事件的时间,看起来很相似,在记忆时容易混淆。如果把这些相似的时间放在一起,在比较、区别中记忆,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1.在1861年发生了下列历史事件: 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安庆军械所、那拉氏发动宫廷政变、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意大利王国成立。又如在18发生的历史事件有:1海地宣布独立。2.拿破仑加冕称帝。

这些都是在相同的时间(同年)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我们把它们归纳在一起,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

2.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646年,日本大化改新。这两个时间很相似,只是中间的数字不同。

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通过《人权宣言》;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这三个时间也很相似,只是第二个数字不同。

4.孙中山的一些主要的革命活动,比如:19领导的辛亥革命;19领导的二次革命;19领导的护国运动;19领导的护法运动。从时间上有个规律是1、3、5、7。

5.中国共产党前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间上也有这个规律,党的一大是在197月,地点是上海;党的二大是在1922年7月,地点也是上海;党的三大是在1923年,地点在广州。这样把相关的事件和时间放在一起来记忆,就是一个很容易的事了。

6.1640年和1840年这两个时间具有相同的意义,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它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历史时期。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要晚于西方国家整整二百年。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此产生更深入的思考。这两大事件虽然相差二百年,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再经过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也许我们可以简单地以一句话来概括这个结果,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初二历史巧记方法之推导式记忆法

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准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只要有一基本数,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推,也可互相推。

1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第一年。

2 后推法:以基点数向后推导。例如知道18马克思诞生,思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即1870年诞生。

3 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4 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5 干支推导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前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庚子赔款接着倒转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

初二历史怎么学 第2篇

一、知识回顾 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范围,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之后学生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 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方法。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 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 培养能力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 提高能力

练习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

六、课堂小结 升华情感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要学会“阅读”

初二历史怎么学 第3篇

就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从根本上说, 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 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 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其实, 我们很难通过一节课或几节课来完成部分课程标准, 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戒骄戒躁, 静下来分析一个单元、几个单元, 甚至整本书的知识结构, 把握住课程标准深层次的要求和单元目标、多单元目标, 甚至整本教材的关系。

以初中二年级上册的课程安排为例, 第一单元的总目录为《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二单元的总目录为《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从这两个单元的安排上看, 可以说讲解起来有些困难。如在第二单元的课程标准中有诸如“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等课程标准, 可教材课程上的安排又割裂了这些课程标准同第一单元内容的联系, 无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这些运动的背景和被动性。

关于这两个单元的学习, 本人从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一幅图 (见上图) 中得到启示。虽然从细处看, 有些内容显得牵强, 但从整体上看, 却是对中国近代史中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精辟概括与总结。根据这幅图, 本人把这两个单元并为一条线索, 即“外事之刺激——中国之反应”图轴, 可以让学生清晰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实现上文所述的在课堂目标中难以实现的课标内容。

从上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外国列强的步步紧逼与中国走向抵抗的两个过程, 既可以看到人民对不平等条约由冷漠到觉醒的过程, 也可以看到清政府由反抗到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演变过程, 给学生以更清晰的近代史发展脉络。两个单元的整合为课程标准在一节课无法实现的问题找到了一条新思路。

通过上图整合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后, 调整课程安排如下:

这样安排, 就将两个单元整合到了一起, 实现了课程标准中的单元性质的目标。这些目标与课时目标之间是整体与部分、一般与具体的关系。通过整合之后, 再把单元性质的目标分解落实到课时, 为实现单元性质的更高层的情感目标服务。这样做, 有时也会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还以上面的例子来说, 通过这样整合后的讲解, 学生自然会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在这一期间的变革都是在外国刺激下做出的反应, 而为何我们要如此被动而不主动去迎合世界潮流以避免再遭此运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 层次再好一点的学生可能还会获得一种历史分析的方法, 以及和其在生活中对待集体、社会的正确态度。

“大历史教育”中要求给予学生的结论和方法要看得长远, 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也看得长远。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很多课程标准难以在一课时或几课时得到实现。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知识和线索的梳理, 总结出一些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及趋势, 并给予学生相关的历史启示。“这样的教育价值单靠课时是无法实现的, 只有从单元或多单元出发整合教学目标……才能保证其教育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历史探究活动课怎么上 第4篇

历史探究活动的培养目标有四个:(1)客观真实的历史态度。(2)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3)借鉴反省的自我意识。(4)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导师,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活动的主人,则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探究活动的主要模式有四种:(1)“情景问题”模式;(2)“分工协作”模式;(3)“现实体验”模式。

一、“情境问题”模式

情境问题活动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然后依据课本,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置各类问题及变式,让学生通过探讨研究的途径,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战后至今,最有可能引爆世界战争的事件当属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有一幅流传很广的漫画:画中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在掰腕子,两人各自坐在导弹上,紧张得满头大汗。讲到美苏争霸时,我展示了这幅漫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其内容,分析危机爆发时,两位领导人的心理活动。然后请两个同学分别扮演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为他们配上台词,来一段即兴表演。学生们兴致勃勃,思绪回到20世纪60年代,演完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分析苏联最终让步的原因,思考大国博弈背后的利益冲突和实力消长。

朱元璋的画像流传至今的有13幅之多,而在这些画像里,竟然有完全不同的面貌。有的方面大耳、仪表堂堂,有的形象猥琐、丑陋不堪。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呢?我把对比强烈的几幅画像让学生欣赏,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由学生们来推测哪幅更接近真实的历史,并且结合明朝初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背景说明自己判断的理由。

二、“分工协作”模式

“分工协作”模式是指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之间开展合作探索、共同讨论,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活动。运用这一模式的目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人际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与同伴密切合作,加强团队意识。

三、“现实体验”模式

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的学习发生变化,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是否创设了悬念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是否通过认知冲突、问题在学习中解决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的情感、态度有明显好转,获得新的感悟,这些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根本。在这种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1)个性意识;(2)参与意识;(3)创新意识;(4)合作意识。同时,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以古鉴今,通过理解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以教材为蓝本,适时地引入某些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并探寻这些问题的渊源,既能较好地体现历史学科古为今用的原则,也能用现实反思历史。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善于抓住学生的真实思想,然后教师再发挥引导作用。在讲“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时,有学生提出“统一有没有坏处?”这个问题不符合官方意志。但为保护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我没有单纯否定学生的这个问题。而是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分析统一与分裂哪种局面对国家和民族更为有利。还列举了德国统一与南斯拉夫分裂正反两个不同的例子,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抛出了一个探究性题目《和平统一与武力统一之比较》,启发学生思考:中国历史上的统一都是通过武力方式实现的,今天中央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和平统一应具备哪些条件?怎样创造这些条件以趋利避害,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尤其增强台湾对大陆的向心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民族的凝聚力。

历史探究活动是一种建构性的、追求协商的、尊重个性的体验课程观。探究活动的“体验”本质,深深植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合作以及师生围绕课题展开的探究过程使个体获得关于人、自然、社会和自我统一的熟悉与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既往“经验”的超越。从“经验”走向“体验”,意味着课程本质观的更新,也意味着学生在教育生活中个性意义的复归,他们将最终走上自主发展与解放之路。

参考文献:

初二英语怎么学 第5篇

其次,建议你每次上英语课之前,都要将英语课本后面的章节单词都朗诵、记忆一遍,同时将课本内容朗诵一遍,这样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凑,同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还有就是每天早上都要在早自习前或者早自习的时候,大声朗诵英语文章,同时记忆单词和句子,可以培养语感,语感对于学习英语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有好的语感,在做题目的时候,有的时候虽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可以通过感觉,将正确答案选出来。

对于单词和句子的记忆,建议平时上课的时候,多跟着老师的讲解进行,因为老师对于课本的理解要比我们深刻的多,他们知道这篇文章中那里有典型的语法或者句子需要我们注意的。

平时要培养自己用英语写作的能力,现在不要求写很深刻的内容,每天最好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写一篇小短文,内容可以是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或者看见了什么好玩的东西,都可以写。

初二数学怎么学 第6篇

初二数学会增加大量方程的知识内容,方程反映出来数量关系是一种等量关系。方程内容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无处不在,如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就有一种等量关系,可以建立一个方程:速度*时间=路程,在这样的等式中,一般会有已知量,也有未知量,像这样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就是“方程”,而通过方程里的已知量求出未知量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初中数学按照各地教材不同的布局,会有序的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方程与不等式。到了高中我们还要学习指数方程、对数方程、线性方程组、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等。

解方程的思维几乎一致,方程会以实际应用问题或现实生活为背景,取材新颖,时代感强,立意巧妙,主要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问题转化能力等,是中考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及中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际应用问题的突出特点是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多、能力要求高、突显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以及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特点。

二、开发、建立初步数学思想

初二语文应该怎么学 第7篇

语文知识可谓浩瀚无边,这就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集腋成裘。那么怎样积累呢?

多记忆,像成语典故,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要靠平时记忆。“胡服骑射”、“庄周梦蝶”“《诗经》四始”“《春秋》三传”“五岳”“花中四君子”“三元及第”、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中国民间故事中四大传说,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等知识,在平常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记忆。

多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诗文,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极好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正是这个道理,诗圣杜甫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也得益其书读得多,背得多。我们除了必须完成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诗文,还应主动地去背诵课外的诗文。

勤作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笔记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好方法。平常读书看报、看电视与人交谈,碰到一些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方面的知识和好的词句、对联谚语、名言警句什么的,应随时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语文知识自然会丰富起来。要做到不动笔头不读书。明代文学家张溥的书斋叫“七录斋”,是说他每读一篇诗文都要抄录七次,边抄边记,撕毁再抄,至少抄七遍,直至烂熟于心。

另外,也可作一些知识卡片,或用电脑建立个人知识库等方法。

(二)多读课外书

人们常说“语文的功夫在课外”,就是说学习语文仅靠课本还远远不够,这就要去广泛阅读,多方汲取。

广泛阅读课外书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思路,丰富和提高我们的思想,那么读哪些书怎样去读呢?

我们首先应该把目光投向中外名著之上,如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巴尔扎克、俄罗斯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其次历届诺贝尔文学获得者的作品,诗经、《论语》、《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散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元杂剧也应该去广泛涉猎。再次一些名人传记也值得一读,因为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名人们是怎样奋斗的是怎样同命运抗争的,从而领悟到人生之真谛。另外当代文学可以选读一些“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顺便说一下,武打小说也不是不能读,像金庸、梁羽生的作品是值得一读的,而大部分武打小说文字粗俗、品味低俗、思想庸俗,看这样的书,既浪费了宝贵的时光,语文水平也得不到提高,还是不看为好。

学海无涯,书海无边。这么多的书怎样读呢?可采用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之法。

泛读,就是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这样做是因为一个人有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要博览群书,杂采众家,只有如此,而实际上有些问题随着书读得多了,也会迎忍而解的。泛读,就是解决“面”的问题,面越广越好,书读得越多越好。

精读,就是认真研读。因为仅靠泛读,语文水平不会多大的提高。精读既可精细到字词、修辞,也可从 篇章结构入手。有人读《红楼梦》能读二三十遍,甚至可倒背如流。为什么红学家从《红楼梦》中可以学到文学、建筑、医学、烹饪等知识,这就是精读的效果。

另外看报刊杂志,看电视新闻,也是一项很有益的课外阅读,它可以使我们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也接触了文学。

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可谓至关重要。首先使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其次是理解能力的增强,第三是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最后就是通过大量阅读我们

的眼界更开阔了,看问题的方法、对事物的见解便有了独到之处。

(三)多练笔

语文水平究竟如何,一篇文章便可得知。所以近几年考试卷加大了作文分的比重。要写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仅记住一些程式化的东西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们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

多写日记,每天一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不必事事详尽,只要记下那最具概括性的想法,最难忘的事件,甚至一句话、一个词。这样长期以往,日积月累,你的素材便会越积越丰富,你的文笔便会越练越流畅。

多作读书笔记,我们在看书读报之时每每有所感悟,深受启迪。这时可将看书的感受述诸文字。这样做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也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

多写一些自由命题的作文,我们在课堂上写作文大都是按照老师要求作文,有些题目有时使我们感到无话可写,因为自己对题目涉及的内容一无所知,当然无从下笔。所以我们在平时可以多写一些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文章,心有所思之际灵机一动之时,有感而发,欣然动笔,往往能写出感情真挚的好文章。

多写一些文艺性作品。要想使自己的作文水平上一个台阶,我们就要多参加作文竞赛或向报刊杂志投稿。各类体裁的文章都应有所涉及,童话、故事、小说、散文、杂文、评论、诗歌等,我们都试着写一写,虽然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作家,只有写得多了,你才会才思如泉涌,才会达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

初二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学习语文

1合理分割时间。

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人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意识的训练自己缩短所用的时间。

2一心不能二用。

有许多同学喜欢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但这样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而且长此以往,你将在安静的环境下反而静不下心来学习,所以还是在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再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科学复习功课。

实践证明,千万不要将整晚的时间用于复习某一门学科。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可专注于记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4.劳逸要结合。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学习时则要全神贯注。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课余坚持体育锻炼。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

走进新课程历史怎么教 第8篇

一、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共同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思想沟通共鸣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气氛成为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陶冶思想情操的潜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科普涅克把教师的教态、人格气质、对学生的喜厌等传递情感的信号称为“看不见的课程”而影响课堂气氛。因而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容易形成一种感染力强、催人向上的教育环境,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无限热情,有利于学生乐于思考、主动参与,并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

二、创设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交流、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技能。因此,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学会合作,既是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1. 创设历史情境,促进交流合作。

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尊心、自我意识很强,但不善于与人交流合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创设情境,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在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感受同学们的友谊与真情。

2. 培养技能技巧,学会团队合作。

合作并不是随心所欲、无章可循的。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效果如何,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是否相同,会明辨是非,判断别人说法的得失,进而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言时条理分明、语言规范、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能够自圆其说。

3. 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学有所用。

人类历史是一脉相承的,它承前启后的特征使历史与现实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历史源于人类生产生活,又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就要使学生感受历史的趣味和价值,这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亲切感,适合高考的需要。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观念和角色,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祖国培养一批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自身素质高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的历史课怎么了 第9篇

看历史:您年轻时接受的历史教育是怎样的?

黄安年:我1954年进入北师大历史系学习,一开始是以苏联的标准划分历史界线,包括苏联的模式,观点。中苏分歧以后,就以阶级斗争为纲,改革开放后开始实事求是。

尤其是在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世界现代史,如果以苏联标准,就是以“十月革命”开始为界标,但是我们现在实事求是地考察近代世界的变革,它应该是从20世纪初开始。

这个问题在意识形态划线的时候,主管者认为这不是学术问题,是政治问题,是不能讨论的。这就不得不影响我们的教学。后来这一划分在我们大学已经改了,但是在中学历史教材,依然是以“十月革命”来划分。

看历史:大学教材中这一划分是什么时候修改的?

黄安年:大学教材在改革开放以后就改了,我讲课的时候就已经实事求是地讲了,但当时我们的课本是60年代的统编教材,教学思路就是国别+意识形态线索+历史阶段,讲授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两大体系斗争的历史。跟我们课堂上讲的和研究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看历史:作为大学教师,你为什么会从1990年代初去关注中学历史教材的问题?

黄安年:我是师范大学的历史教师,师范大学一个重要目标就要培养高质量的中学教师。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了现行中学教材知识点是陈旧的、史学结构是陈旧的、史观也是陈旧的。

比如,世界现代史,现在是用全球视野的框架、整体史学,要讲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思想文化发展,而不是意识形态划分了。但学生们接受的,还是陈旧的知识和史学结构。这个感受很强烈。

此外,我参加了高考命题,感受到中学历史教材中知识点错误百出。这怎么办?你就不能考这个错的知识点了。高考要按照人教社出的教材来考,但他规定的教材又错了。凡是他错的,我们就不出,这样一来,出题局限就很大。我们就只能考对的一部分,考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所以从90年代开始,出题就转向了,以前是知识型为主,后来是知识兼顾史学分析的能力,考学生对史事、观点结合的能力,都是考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原来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是由人教社来编写,但出版社并不是请社会上的专家结合出版社的编辑来编写,而是由自己的编写组来编。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不很好地吸收社会上的新的史学成果和观点,怎么能编写好呢?但是,他们认为大学的东西是研究性的、有不同观点的。他们是稳定性的,但是稳定性长时间不变,就成了保守了。

看历史:你感受到这些以后,也向人教社提出来了,他们是什么时候让大学老师参与进来的。

黄安年:当时他们要修改大纲,征求过我和一些老师的看法,但并没有接受我们的意见。我们也看出没有指望通过这个一个行政系统进行修改了。1994年,我们就诉诸学术理论,发了一些文章,即便这样,也没有引起他们注意。1999年时,我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7、8、9三期,发了《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130条质疑引发的思考》。

当时中学老师积极响应,人教社就很不满意,请专家写反批评的文章,还给我扣政治帽子。即使这样,这场争论还在继续下去。就在这期间,中共中央发了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积极推行高考制度改革”的要求,这需要大学教师、中学老师、教材出版部门携手并肩,并主张教材编写多元化。

我基本看法就是多元化,运动员和裁判员不能一身二任。这种机制防碍了知识、观点的和结构更新,阻碍了教学改革。

这个机制荒唐到什么程度,从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对教材提意见是不允许的,必须通过系统反映上去,谁要是对教材有意见,好像是对国家有意见。提意见要逐层向上反映,不能公开提。

多元化包括编写人员要多元,优秀的大学老师、中学老师,有经验、有责任的编辑人员,社会上一些关注历史教育的学者。还有有媒体监督、网络监督,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看历史》:历史教育改革的现状怎样?现在阻力来自什么地方?

黄安年:现在我看史学中有了以前并不重视那些方面,对于宗教史,家庭史,妇女史等。这都是改善。

不过现在的阻力,不是比过去减少了,还更增加了。

它不光涉及到一些教材编写和采购渠道的利益共同体,还有涉及到现职的历史老师,他们的适应性以及待遇挂钩问题。现在的机制处在改革当中,待遇量化机制是和高考率有关系。

如果教材变动过大的话,他不太能适应。这部分人强烈要求稳定,最好教材不要改革,这种稳定因素恰恰影响了教学改革和教材改革,

这种想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式发展了,现在两个课堂,一个是书本,一个是网络课堂,有时学生比教师水平还高。如果教师不充电,那么教学改革是难以成功的。

■ 他山之石

《看历史》:西方国家在历史教学怎样跟上时代步伐的?

黄安年:以美国为例,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他们有个指导性的教学大纲,不是指令性的,没有考试大纲。主讲教师可以指定一些教材,要求学生自己去看。美国7年级就有历史课了,现在出国学生低龄化,中学生就到美国去,感到美国的历史课本很深。

《看历史》:这种教学法像我们大学教学法,圈定阅读书目、答案是开放性的。

黄安年:这样一来,人文学科的学生就不太适应。大量相当于国民历史教育似的教科书。并不是每个学校读同样的书。教师也会圈原典,让学生自己去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是很开放的。考的题目也很广泛,有时就是你对这本书的看法。

尤其是克林顿、奥巴马认为美国教育落后了,开始加强教育以来,要求各个学校都搞网络教学。一个班十几个人,三十几个人,可以联网到国外进行历史教学、网络交流和对话。

美国的孩子如果认真的话,显然他们的历史水平要高于我们的考试成绩。

但应试教育他们赶不上中国。有些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孩子,暑假回到中国。到新东方学GRE,回去应试就很灵。但是中外孩子真正进了大学,能力高下立辨。

《看历史》:美国是两党执政,历史教育上有没有受到党派力量的影响。

黄安年:基本上没有。关于某一个历史事件的观点会不同,比如罗斯福新政,共和党偏重赞扬胡佛自由放任的政策,民主党偏重罗斯福的政府干预。从现在我们客观评价,罗斯福的干预是对的。比如2008年经济危机,就要干预,而不能像小布什那样自由放任了。

这个东西在历史学界学派有反应,看你用哪种教材,这个教材是新自由主义的,还是保守主义的。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标准答案,所谓标准答案就是看你怎么理解、有何看法、有什么新意。史实不会有改变,你有独到的见解就行,只要是言之成理的。

《看历史》:台湾在历史教学上有什么改革?

黄安年:台湾历史教学中意识形态很明显,民进党执政时期是“去中国化”。国民党上台后“去中国化”减少了,但意识形态并没变化,延续的还是跟美国结盟时的影响。但他们的课本很重视中华优秀文化,古代史教材很好。

《看历史》:无论是国民历史教育,还是学校历史教材,如何将世界史与本国史贯通起来传授,既把握全史,又能注意到对各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客观评价?

黄安年:文明不是冲突的,是交流的、相互尊重的、多元发展的,是强调多样性、强调个性的,尊重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特点。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美国强调个人主义为指导,这两个都要尊重。一定要一个国家服从另一个国家,这个世界怎么和谐呢?这个潮流是时代性的,这个趋势不会有变化。

《看历史》:钱穆说过历史“将为未来精神尽其一部分孕育与向导之责任也”,历史的国民教育如何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初二基础差怎么学数学 第10篇

不少同学认为数学只要会计算会推理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数学同样也离不开背诵与记忆。数学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一定要记熟,有些最好能背诵,朗朗上口。比如大家熟悉的“乘法公式、求根公式”“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等,这些都是解题最基本的要素,如果这些都不能掌握,对学好数学是非常困难的。

二、理解“方程”的思想。

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就是“方程”,而通过方程里的已知量求出未知量的过程就是解方程。我们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简易方程,而初一则比较系统地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并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如果学会并掌握了这五个步骤,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能顺利地解出来。初二和初三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简单的三角方程;解这些方程的思维几乎一致,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它们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然后用大家熟悉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或者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加以解决。

三、重视“数形结合”。

初中数学囊括代数和几何,代数是研究“数”的,几何是研究“形”的。但是,研究代数要借助“形”,研究几何要借助“数”,当你深入学习下去时会发现“数”与“形”密不可分。在初三,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研究函数的问题就离不开图象了。往往借助图象能使问题明朗化,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解决问题。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要重视“数形结合”的思维训练,任何一道题,只要与“形”沾得上一点边,就应该根据题意画出草图来分析一番,这样做,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整体性强,容易找出切入点,对解题大有益处。尝到甜头的人慢慢会养成一种“数形结合”的好习惯。

四、运用“对应”方法。

我们在化简求值计算中,将式子中有关字母或某个整体的值,对应代入,直接算出原式的结果。我们到初三综合会学习与圆有关的角,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的数量关系必须“对应”同一段弧才能成立。这就需要运用“对应”的思想和方法来解题。初二、初三我们还看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与一对有序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函数与其图象之间的对应。

五、懂得自学的同学更接近成功。

初二历史怎么学 第11篇

一、梳理单元,提炼要点

到了期末,时间非常紧张,在历史复习时可以对每一个单元的要点进行提炼,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如复习一、二、三单元时,可抓住四大要点:(1)列强侵华的主要战争;(2)被迫签订的条约(3)各个条约对中国的影响(4)面对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那些抗争。这些要点可以多种形式出现,如:填空选择简答等。只要记住这些知识以及内在的联系,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按照这样的方法把各个单元的要点逐一梳理,再按历史分期,题型进行分类,全部要点就可以得到浓缩。

二、横向联系,以点开花

即在复习到某一个问题时,联系到同类其他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复习近平代化探索时,可由洋务运动,联系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且指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复习到中国共产党的几次重大会议时,可由一大联系到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复习到农民起义时,就可以联系到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面对侵略采取了哪些措施。这样就把一个一个的点连成了一条线。这种复习方法,能够做到历史知识的系统掌握。

三、点线结合,构建体系

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复习时必须抓住范围之内各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历史基本知识有点,也有线和面的问题,如何用线串起点,再用线编成面呢?比如:中国近代史的三条主要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1840年6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点。1895年4月,中国在甲午战败后,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又是一个点。1901年9月清政府又签订了《辛丑条约》,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又是一个点。把这些点串起来组成一部屈辱史的一条线。把林则徐、左宗棠、义和团运动等串起来组成抗争史的一条线。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串起来组成中国人民探索史的一条线,三条线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这个面。

四、连线列表,提升能力

有些历史知识可以通过连线的方法复习,特别是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用这种方法来复习,显得简单又明了。如复习三大战役时就可以列表格(表格项目有战役名称、时间、指挥者、意义)复习,这样复习一目了然,某些事件和其影响(意义),某个人物与他的著作、发明,还有一些中国历史之最等知识点都可以用,既复习了历史知识点,又培养了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五、有效记忆,事半功倍

历史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背不记是学不好的,但记忆也是有决窍的,同学们可以试一试,每天用睡觉前3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诵一个单元的内容,带着记忆睡觉,早晨起来再回忆一下,看看效果怎样。同时记忆是个反复的过程,每天在记忆新知识点之前一定要再复习一下昨天的旧知识,这样才能确保效果。

初二历史复习方法技巧归纳

第一步:”史实“——知识整合

历史复习的第一步,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归纳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要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复习时,要快速阅读,迅速翻检,准确勾勒历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

联系与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这一步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本章的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联系,能力迁移。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就跨越两章内容,涉及两个阶段十件大事。

第三步:”史论“——史论结合。

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理论层面。

第四步:”史感“——感受历史。

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产生新的经验教训、启发,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初二历史怎么学 第12篇

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只有对它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它的动力,所以对于政治和历史的学习也是如此。中学阶段学习历史和政治并不只是为了成绩,一个人的政治和历史水平的高低往往会表现在一个的修养上。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享受,就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政治、历史,首先就是要培养对政治、历史的兴趣。

学会归纳总结

学习政治和历史不能仅仅是囫囵吞枣似的死记硬背,要学会归纳总结。对于初中的历史,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把所学的历史事件串起来,然后拓展,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进而牢牢掌握课本的内容。对于初中的政治,可以把类似的热点话题总结到一起,比较他们的不同点,比较他们反映事实的差异。把政治和历史知识点用自己的方法归纳总结起来,有助于学习和掌握。

多读书,多关注热点话题

不能仅仅把学习的范围局限在课本上,当课本上的知识点掌握的足够熟练,我们可以去多读一些课外书,像《史记》就是一本很好的了解历史的课外书。课外时间也可以抽时间观看新闻联播,我们可以从新闻中获得书上没有的对历史事件和热点话题的看法,我们能从新闻中了解到大众对于热点话题的看法,这对我们学习初中的政治和历史是十分有用的。

如何学好初中的政治和历史?以上就是老师给大家介绍的一些简单而重要的方法。无论学什么都要先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享受。初中政治和历史的学习重点在于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根据自己的爱好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减轻学习压力,对于知识点的拓展,新闻联播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的看法。

初二历史学习三种方法

重在理解

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

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

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有些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尽量化繁为简,才能熟记,主要方法有:

(1)化简记忆法

将复杂内容通过化简,舍弃次要内容,记住关键字眼,然后拓展开去,最后达到全部记忆。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中关于中英《南京条约》内容,记起来十分复杂,但仔细推敲,这个条约内容有四条,每一条只找一个关键字,就可化简为“割、赔、开、关”四个字,然后再展开。“割”即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即赔款2100万银元;“开”即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通商口岸;“关”即关税协定。这样就能较快的达到记忆。

(2)公式记忆法

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比较记忆法

人类历史遵循着一定规律向前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其具有各自的特点。比较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防止张冠李戴。比较记忆法是历史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①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

②把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清不同性质,形成不同概念。

③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

④中外比较。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4)列表图示法

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方法。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如古代政治改革(变法)、重大战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中国现代史上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等。

(5)联想法

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

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如讲到《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时,我们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即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设台湾府,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个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再简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台湾才回归祖国,日本侵占中国台湾达50年之久。这样将有关台湾的历史知识就前后贯通起来了。

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

(6)串字法

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即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可简化为“青、募、农、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按前后可简化为“开、德、雅、波”。用这种简化法可较快地记住课文内容。

(7)口诀法

通过综合取舍,把一些零乱的内容整理成比较整齐的押韵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成诵。如:对中国近现代史中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可编成这样的口诀:

西方列强不让富,先进技术难传入。

清朝内部有顽固,阻挠破坏搞洋务。

整个运动缺核心,几个总督和巡抚。

技术设备单纯引,根本原因在制度。

巧记人名、地名、年代

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学习历史,记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并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同样有比较可行的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加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

(1)记人名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谐音法就是将外国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汉字去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成为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些人名不妨给它取个雅号,使用谐音法(雅号)记人名尽量要能顺口、生动,防止低级和粗俗。对历史人物不仅要记住读音,还要书写正确,若写错别字,则前功尽弃。如把齐桓公的“桓”写成“恒”,把“赢政”写成“嬴政”等等。

(2)记地名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同学们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如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一章,要记的地名较多,一定要对着书本或图册,弄清它的位置,才能记住;学《隋朝大运河》,只有看着地图册,才能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个段(自北而南),否则就会把方向搞错。对于中外史上有关军事的地名更应借助于图册和其中的各种标记,才能记住。

其次,要记住地名还要仔细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误认为是一个地方了。

(3)记年代

时间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中外历史绵延几千年(若从原始人群算起则有两三百万年),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年代也有一两百个,牢记这些重要年代既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最使同学们感到困难的一个方面。

学习初中历史需要记住大大小小历史事件的年代、地点、人物.....背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混淆!

上一篇:雨季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下一篇:雅思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