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然的论文

2024-07-03

小学自然的论文(精选6篇)

小学自然的论文 第1篇

[小学自然论文]农村自然教学的研究与实验

小学自然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广大的农村小学来说,开好这门课还有利于落实“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但是,由于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或如何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教学这门课研究不够,而未能发挥教学这门课应有的作用和功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在农村如何开设自然课的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的效果表明:开设自然课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而且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实验的基本作法

调查研究表明:农村自然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自然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自然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自然课中50%以上的内容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等等。所以,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一)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

自然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课文进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如用红薯藤替代天竺葵学习“扦插”,用菜青虫替代蚕学习“养蚕”等),并列成“教学材料结构表”印发给当地乡、村小学自然教师使用,以便教师课前准备和要求学生自带材料,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实践证明: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广大农村自然教师反映:“教学材料结构表”实用性强,易操作,便于兼职教师课前作准备,同时也改变了因缺乏教学材料,只能靠老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的状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特点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二)利用农村土地较多的条件,师生动手建设、管理生物园。其作用是:

1.生物园能为教学提供观察实验的材料。教师指导学生在生物园按教学需要分类、分期栽培植物,饲养小动物,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解决了学生因缺乏实验材料无法亲自观察、实验的矛盾。

2.生物园是学生进行栽培、饲养等学习活动的基地。自然教学大纲要求尽可能创造条件,联系实际,让学生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学习自然知识,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有了生物园地,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生物园地中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如嫁接、扦插、喂养小兔等,从而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技能。

3.生物园的建设能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在生物园的建设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培植花木幼苗、果树、药材等经济作物的实验。例如,荆门市马河镇铁坪小学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在生物园扦插葡萄、石榴两万多株,种植香菇45蓬;新州县旧街小学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在生物园种植半枝莲、舌干等药材,还进行芽接板栗的实验;利川市黄泥坡小学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对珍贵树种“珙桐”、“水杉”进行繁育实验,他们还学习扦插大黄杨树苗,成活率达85%

[1][2][3]

小学自然的论文 第2篇

联系实际,改革小学自然教学我在几年的自然教学中,做好三个调整,改革小学自然教学,切实提高了自然教学质量,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看法:

一、调整时间,改革自然教学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出现各种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时间各不相同.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应配合季节变化,调整好最佳的教学时间,求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四年级第八册《花的构造》一课,应在下学期开学后第三周进行教学,而此时乐亭地区的桃花和白菜花还未开放,教材中列举的其它花开放的更迟,因此,我在教学中将此课推迟到四月下旬教学。

又如:《养蝌蚪》和《两栖动物》相隔一课,即养蝌蚪到两栖动物其间只有两周时间,而蝌蚪长成小青蛙至少需要一个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两栖动物》一课的教学时间推后。

二.调整实验,改革自然教学

小学自然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工作中,我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实验效果,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增加一些实验

课本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光靠老师讲,

学生不易理解,可是用一个实验却能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取材容易,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实验。

如在学习第九册《蒸发》一课时,有一个问题是如何加快蒸发,在这个问题上,我在讲解的同时,增加了一个实验,我在黑板上同时擦上三块水迹,其中一块让其自然蒸发,第二块拿出理发用的电热吹风机,用吹风机的冷风档吹,第三块与第二块同时用另一个电吹风的热风档吹,结果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用热风档吹的水迹先干,用冷风档吹的`水迹其次,自然蒸发的水迹很久才干.这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显示出来,而且结论更加科学可靠。

又如:在学习《水的蒸发与沸腾》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水的蒸发快慢与通风向阳有关,我增加了一个实验:我安排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把同样厚的手帕洗后,一条晾在教室门背后,另一条晾在通风向阳处。并同时在这两处挂上温度计,通风向阳处的温度高些,手帕干了,而教室门背后的手帕还是湿的,这样学生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2.改进一些实验

课本中的个别实验直观性差,现象不明显,我对部分实验的装置和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实验效果。

如在三年级自然第五册《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的实验,要求拿一只瓶子,瓶口塞紧带漏斗的胶塞,把水倒进漏斗,观察水是否流进瓶子里,把瓶子松一松看到什么现象?学生观察到胶塞一松,漏斗里的水很快流进瓶子里去了,这是因为空气让出了它占据的空间,空气从胶塞处流出去了,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空气从胶塞和瓶口结合处“流”出的情景,我在胶塞和瓶口处刷上肥皂水,这样既能让学生观察到漏斗里的水流进瓶中,又看到胶塞与瓶口结合处出现了许多肥皂泡,即空气从那里“流”出来了。

小学自然的论文 第3篇

一般认为,SCI数据库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Ei数据库较全面地覆盖了工程科学研究领域;ISTP数据库汇集了自然科学、医学、农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每年全世界出版的会议文献的80%~90%,对于期刊论文是一个重要补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前沿和最新研究动向;MEDLINE收录文献则反映了全球生物医学领域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SSCI收录论文覆盖社会科学领域,在学科交叉和融合日益突显的今天,对SSCI论文的统计分析对于科技界也是很有意义的[3]。

以SCI数据库统计,2009年世界科技论文总数为144.23万篇,比2008年增长了0.3%。SCI数据库2009年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为12.75万篇,占世界份额的8.8%,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中国内地产出11.95万篇,比2008年增加了25.3%,占世界总数的8.3%,所占份额比2008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如仅按中国内地科技论文数排序,则也排在世界第2位,排在美国之后[4]。

2009年,SCI收录第一作者为中国作者(不含港、澳、台)的论文数为10.88万篇,比2008年增加约1.33万篇,增长率为13.9%,共涉及作者50.86万人次,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为4.7人,第一作者(去重)75 341人,比2008年(66 401)增加8 940人,增长率为13.5%。

2009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统计源期刊论文521 327篇,比2008年(472 020篇)增加49 307篇,增长率为10.4%,涉及作者1 887 483人次,每篇论文平均3.6个作者,第一作者(去重)392 149人,比2008年增加37 689人,增长率为10.6%。SCI论文的篇均论文作者数高于CSTPCD的作者数。

2009年,EI收录第一作者为中国作者(不含港、澳、台)的论文数为93 017篇,比2008(85 381篇)年增加7 636篇,增长率为8.9%,共涉及作者379 636人次,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为4.1人,第一作者(去重)58 084人。

2009年,ISTP收录第一作者为中国作者(不含港、澳、台)的论文数为52 159篇,比2008年(59 299篇)减少7 140篇,减少率为12.0%,共涉及作者167 341人次,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为3.2人,第一作者(去重)38 949人。

1 SCI、CSTPCD作者论文数的学科分布

SCI、CSTPCD、EI和ISTP统计的论文学科共分为40个。为便于分析,将其归为几个部类:基础学科(数、理、化、天、地、生),农林牧渔,医药卫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物学、中医等),工业技术(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技术、自动化、水利、建筑、交通、航空、化工、轻工、能源、环境等),管理和其他[5]。SCI、CSTPCD收录论文的作者数按部类(学科)分布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1.1 各学科部类中作者群的分布

2009年SCI收录的中国论文涉及的作者共87 397人。其中基础学科领域作者为51 143人,占58.5%,增长率为16.7%;工业技术领域作者为21 673人,占24.8%,增长率为12.4%;医药卫生领域作者为12 262人,占14.0%,增长率为6.5%;农林牧渔领域作者为1 985人,占2.3%,增长率为5.4%;管理与其他领域作者为340人,占0.4%,比2008年减少了1.8个百分点。

2009年CSTPCD收录论文的作者共436 097人,其中基础学科领域作者为60 382人,占13.9%,增长率为13.8%;工业技术领域作者为145 983人,占33.5%,增长率为6.2%;医药卫生领域作者为1 799 102人,占41.3%,增长率为15.0%;农林牧渔领域作者为38 567人,占8.8%,比2008年减少了8.9个百分点;管理与其他领域作者为11 255人,占2.6%,增长率为793.3%。

1.2 10篇以上论文的作者数

2009年,SCI收录的发表论文10篇以上的中国作者共28人,其中基础学科领域21人(75%),工业技术领域2人(7.1%),医药卫生领域5人(17.9%),农林牧渔及管理类领域没有超过10篇的高产作者。

2009年,在CSTPCD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的作者共61人,其中基础学科领域5人(8.2%),医药卫生领域27人(44.3%),工业技术领域18人(29.5%),农林牧渔领域11人(18.0%),管理与其他领域没有超过10篇的高产作者。

从2009年发表论文10篇以上的作者按学科分布来看,SCI和CSTPCD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前者的高产作者约75%分布在基础学科领域,而后者的高产作者主要分布在医药卫生和工业技术领域,其两者加起来约占总数的74.0%,基础学科只占总数的8.2%。

1.3 5—10篇论文的作者数

2009年,SCI收录的发表论文5—10篇的中国作者共610人,其中基础学科领域498人(81.6%),工业技术领域80人(13.1%),医药卫生领域29人(4.8%),农林牧渔领域3人(0.5%),管理与其他领域无作者。

2009年,在CSTPCD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5—10篇的作者共1 610人,其中基础学科领域103人(6.4%),医药卫生领域776人(48.2%),农林牧渔领域195人(12.1%),工业技术领域525人(32.6%),管理与其他领域11人(0.7%)。

从2009年发表论文5—10篇的作者按学科分布看,SCI的高产作者约81.6%分布在基础学科领域,CSTPCD的高产作者约80.8%分布在医药卫生和工业技术领域。

1.4 2—4篇论文的作者数

2009年,SCI收录的发表论文2—4篇的中国作者共13 839人,其中69.9%分布在基础学科领域,20.2%为工业技术领域,7.8%为医药卫生领域,1.1%为农林牧渔领域,管理与其他领域仅占0.2%(如表1)。

2009年,在CSTPCD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的作者共60 830人,其中工业技术领域31.2%,医药卫生领域47.5%,基础学科领域10.8%,农林牧渔领域9.4%,管理与其他领域仅占1.3%(如表2)。

1.5 只有1篇论文的作者数

2009年,SCI收录的发表论文只有1篇的中国作者共72 920人,占全部作者数的83.4%,CSTPCD收录的发表论文只有1篇的中国作者共373 596人,占全部作者数的85.7%。其中:

SCI收录的基础学科领域单篇论文作者占56.2%,医药卫生领域占15.1%,工业技术领域占25.8%,农林牧渔领域占2.5%,管理与其他领域占0.4%。

CSTPCD收录的基础学科领域单篇论文作者占14.4%,医药卫生领域占40.2%,工业技术领域占33.9%,农林牧渔领域占8.7%,管理与其他领域占2.8%。

2 SCI、CSTPCD、EI作者群的机构分布

2009年SCI收录108 806篇中国论文,涉及75 341个第一作者(去重)。其中,来自高等学校60 943人,占80.9%;研究机构12 922人,占17.1%;医疗机构1 065人,占1.4%;企业333人,仅占0.4%;其他机构112人,占0.2%。

2009年CSTPCD收录论文521 327篇,涉及第一作者(去重)392 149人。其中,高等学校251 860人,占63.9%;研究机构44 142人,占11.2%;企业16 043人,占4.1%;医疗机构65 878人,占16.7%;其他机构15 238人,占3.9%。

2009年EI收录中国论文93 017篇,涉及58 084个第一作者(去重)。其中,来自高等学校49 151人,占84.6%;研究机构7 845人,占13.5%;医疗机构35人,占0.1%;企业953人,占1.6%;其他机构101人,占0.2%。

图1显示,2009年中国SCI论文的作者80.9%分布在高等学校,17.1%分布于科研机构,非大学所属的医疗机构仅占1.4%,企业占0.4%。在CSTPCD发表论文的作者,63.9%分布在高等学校;而近32.0%的论文作者中,分布在科研机构为112%,非大学所属的医疗机构为16.7%,企业则占4.1%。在EI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84.6%分布在高等学校,非大学所属的医疗机构仅占0.1%。被SCI、EI收录论文的作者群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分比高于CSTPCD,在CSTPCD发表论文的作者群来自医院、公司、企业和其他等部门的百分比高于SCI、EI收录论文的作者相应的比例。

在以上数据中,医科高等学校附属的医院已归入高等学校统计[6]。

3 SCI、CSTPCD、EI作者群的地区分布

2009年,SCI收录的中国论文按各地区发表论文数分布情况统计的作者数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2009年SCI收录第一作者为中国作者(不含港、澳、台)的论文数为108 806篇,共涉及作者为508 552人次。 SCI收录的中国论文中作者数较多的前6个地区是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湖北和浙江;西藏自治区的作者为4人,2008年的作者数为2;在占全国一半地域的大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作者数为11 831个,占作者总数的15.7%,比2008年增加了1 791个,增长率为17.8%。SCI收录10篇以上论文的作者共86人,这些作者数量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苏等;收录5—10篇论文的作者共1 371人,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江苏、上海和浙江等;收录2—4篇论文的作者共18 271人,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收录的只有1篇论文的作者共55 677人,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

2009年,CSTPCD收录统计源期刊论文521 327篇,涉及作者1 887 483人次,其地区分布情况见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CSTPCD收录论文的作者数较多的前6个地区是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和浙江,大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作者数达83 584个,占作者总数的21.3%,比2008年增加了15 363个,增长率为22.5%。CSTPCD收录10篇以上论文的作者共149人,这部分作者数量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江苏、辽宁、河南和广东;收录5—10篇论文的作者共3 682人,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江苏、广东和陕西;收录2—4篇论文的作者共81 793人,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江苏、广东和上海;收录的只有1篇论文的作者共306 755人,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江苏、上海和广东等。

2009年EI收录第一作者为中国作者(不含港、澳、台)的论文数为93 017篇,共涉及作者379 636人次,其地区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

EI收录的中国论文中作者数较多的前6个地区是北京、江苏、上海、陕西、辽宁和湖北。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西藏自治区的作者数为0;在占全国一半地域的大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作者数为9 860人,只占作者总数的16.9%,比2008年增加了855个,增长率为9.5%。EI收录10篇以上论文的作者共343人,这部分作者数量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上海、黑龙江和江苏等;收录5—10篇论文的作者共2 055人,这部分作者数量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和陕西等;收录2—4篇论文的作者共13 037人,这部分作者数量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和陕西;收录的只有1篇论文的作者共42 761人,这部分作者数量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江苏、上海和陕西等。

4 中国发表的国际高影响论文及作者情况

表6显示,中国发表的SCI国际高影响论文的作者,主要集中在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根据SCI数据库统计,中国2000—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有5 779篇(含第一作者非中国机构的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属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中国论文为2002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于军为第一作者的水稻基因论文,被引用了1 207次。被引用频次超过500次的论文有10篇,其中中国科技大学200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至今已被引用了572次[4]。

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影响力上升。2000年至2010年(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72万篇,排在世界第4位,比2009年统计时上升一位;论文共被引用423万次,排在世界第8位,也比上一年度统计时提升了1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5.87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5.2次有所提高,与世界平均值10.57还有差距[4]。

注:1)统计截至2010年11月; 2)对于作者总人数超过三人的论文,本表作者栏中仅列出前三名

5 小结

从2009年SCI统计的论文作者数看,中国科技论文学科发展呈不均衡态势。基础学科领域论文的作者数占全部作者数的58.5%,比2008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基础学科领域的作者主要集中在化学、生物、物理数学学科;工业技术领域论文的作者数占全部作者数的24.8%,比2008年减少了0.3个百分点;医药卫生领域论文的作者数占全部作者数的14.0%,比2008年减少了1.0个百分点;农林牧渔领域论文的作者数占全部作者数的2.3%,比2008年减少了0.2个百分点;管理与其他学科领域论文的作者数占全部作者数的0.4%,与2008年相同。

2009年CSTPCD统计的论文作者数的学科领域分布为:基础学科领域论文的作者数占全部作者数的13.9%,比2008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工业技术领域占33.5%,比2008年减少了1.7个百分点,作者主要集中在计算技术,电子、通信自动控制、化工等学科;医药卫生领域占41.3%,比2008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农林牧渔领域占8.8%,比2008年减少了2.0个百分点;管理与其他领域占2.6%,比2008年增加了2.3个百分点。

2009年,EI收录第一作者为中国作者(不含港、澳、台)的论文数为93 017篇,比2008年增加7 636篇,增长率为8.9%。EI收录的中国论文作者数的学科领域分布为:基础学科领域论文的作者数占49.8%,工业技术占46.9%,医药卫生占0.1%,农林牧渔占0.5%,管理与其他学科占2.7%。总之,与2008年相比,基础学科领域增加了4.5个百分点,工业技术领域增加了9.4个百分点,管理与其他领域增加了0.9个百分点,医药卫生领域变化不大。

比较SCI与CSTPCD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可以发现:2008年SCI排名靠前的学科,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领域被SCI收录的比例要远高于CSTPCD收录论文之比例,而2009年这一比例持平。2009年CSTPCD排名靠前的学科,如临床医学、农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等领域被SCI收录的比例要远低于CSTPCD论文之比例,与2008年相似。从SCI和CSTPCD收录论文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科技论文学科发展不均衡:传统的基础领域学科论文占SCI收录中国论文很大比例;有关IT技术领域论文增长较快;医药卫生领域论文被SCI收录的比例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偏少,其国际影响力、国际显示度还有待提高;农林牧渔领域收录论文占总数的比例都还太少,这与我农业大国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7]。

从SCI、CSTPCD、EI作者群的机构分布看出,2009年高校科技论文作者数进一步增长,高校论文作者仍是中国科技论文产出的主力军。高校论文作者数占中国国际和国内论文作者总数的比例均高于上一年,高校作者分别占被SCI、EI收录论文和CSTPCD论文的80.85%、84.62%和63.85%。近年来,中国高校的SCI论文作者数增长较快,研究机构论文作者数增长不够稳定,这也跟近年来科研机构的合并有关[7]。企业和医疗机构的作者数增长极为缓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研系统和生产系统都在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两方面的科技进步又都在各自独立和封闭的系统内部进行,没有形成交汇点,可见中国高等学校的论文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而企业又对基础研究工作较为忽视。要解决这个问题,迫切需要中国广大科研人员把眼光投向市场,各机构间加强合作,让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直接地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增长与进步。

比较SCI、CSTPCD、EI作者群的地区分布发现:2009年SCI、CSTPCD、EI收录我国论文中作者数比2008年有所增加,其增长率分别为13.1%、10.6%和7.0%。2009年SCI、CSTPCD、EI收录我国论文中作者数较多的前6个地区所涉及的省市有: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湖北、浙江、辽宁、陕西和山东,其中北京、江苏、上海的作者数多于中国的其他省份,这些地区均为科技、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省市,其科研实力、创新能力、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8]。作者群的地区分布不均衡,是中国科技力量的配备、人力资源分布不均所产生的,特别是大西北地区的论文作者数占SCI收录中国论文的作者数的比例为15.7%,占国内论文作者数的比例为19.2%。随着中国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009年SCI、EI收录我国大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论文的作者数都有所增长,分别比2008年增加了0.6和0.3个百分点。2009年CSTPCD的论文作者数在我国大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增长较快,比2008年增加了2.1个百分点。论文作者数量的增长率可以反映该地区科技发展的活跃程度,因此这些地区虽然科研水平不是很高,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还可以看出,这些地区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与国际显示度,但仍将有待更多的提高。

中国高产作者群,特别是国际论文的作者群主要集中在化学、生物和物理等学科,这种情况与中国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力量相对较强、研究成果较多有关,也与这些学科的研究人员的论文发表意识较强有关。中国4/5的高产作者群分布在高等学校,这说明中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的高等学校,不仅担当着培养国家人才的重任,而且也承担了国家相当数量的科学研究项目[7]。

以SCI数据库统计,中国的国际高影响论文作者主要集中在大学,其次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和医院等;被引用论文篇数最多的学科是化学、物理、数学、生物等。从学科分析看,我国各学科的篇均被引用次数均有所增长,其中与世界平均较为接近的是数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最大。国际被引用篇数最多的地区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湖北等[4]。这与以上分析的我国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中的作者情况相吻合。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更多论文的发表和引用,在当前的科技评价与测度中,科技论文作为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的系统总结和理论结晶,仍然是衡量创新活动特别

是基础研究活动的主要分析对象。为了促进中国高影响高质量科技论文的发表,进一步提高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即文献计量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以确定广泛认可的高影响、高质量的学术论文[4]。

摘要:通过对作者群的学科分布、机构分布、地区分布、高产和高影响作者群分布等的统计,分析了中国科研队伍发表论文的现状。目前,中国作者群的学科分布不均匀,高产作者群,特别是国际论文的高产作者群主要分布在化学、生物和物理等学科。作者群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地域广大、跨13个省(市)的大西北论文作者数占SCI论文数的比例仅为15.7%,占国内论文的比例仅为21.3%。中国约4/5的高产作者群分布在高等学校。

关键词:作者,学科分布,机构分布,地区分布,中国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R].北京: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05:1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概况[R].北京: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08:1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R].北京: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09:3

[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R].北京: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0:5,17,2,16,30

[5]杨志清,潘云涛,张玉华,等.中国自然科学论文作者的简要统计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235

[6]杨志清,潘云涛,张玉华,等.2008年中国自然科学论文作者的简要统计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465

[7]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技论文学科分布情况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22,43,93

小学自然的论文 第4篇

一、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写作特点。

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完成自然科学小论文《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止》。

设计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深入整合,多媒体网络环境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始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平台。Internet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计算机的联网,而且是古今中外以及全人类知识与智能的联网。它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使学生的信息来源变得丰富,大大节省了收集资料的时间。避免了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的窘境,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两种重要能力。网络上的丰富资源提供了一个给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创造过程,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简介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及写作步骤

1.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

一是“小”,二是科学性,三是创造性。

2.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的写作,大致分为选择题目、搜集材料、提炼观点、安排结构、起草修改这几个步骤。

二、演示材料,激发写作兴趣

1.揭示作文题目

今天,我们要写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止》,虽然我们地处江南,对沙尘暴没有亲身体验,但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室的先进设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顺利完成这次作文。

2.演示材料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网上收集了大量有关沙尘暴的图片资料,制成一组幻灯片,并配上文字说明,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其中八幅图片源自国内的新闻报道,分别是:

图片1:沙尘暴源头之一——内蒙古阿拉善沙漠。

图片2:恐怖的沙尘暴袭击村落。

图片3:在大街上,行人推着自行车,艰难前行。

图片4:小学生在沙尘暴中掩面而行。

图片5:在呼和浩特,出行的市民“全副武装”地在沙尘中往返。

图片6:大庆一位男子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回家,脸上满是尘土和沙子。

图片7:守卫在天安门广场的武警战士在漫天黄尘中坚守岗位。

图片8:卫星图片显示,强大的沙尘暴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三、分配任务,搜索写作素材

1.搜索资料

根据网络教室的座位分布,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头搜索相关资料。

第一组搜索范围: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第二组搜索范围:沙尘暴的危害。

第三组搜索范围: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有关数据。

第四组搜索范围: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为方便学生搜索,教师还可提供一些相关网址:

中国环境保护网http://www.zhb.gov.cn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www.cei.gov.cn

中国青年报绿网http://202.99.23.201

绿色中华网http://www.grchina.net

绿色家园网http://greenhome.51.net

天地人和网http://www.enviroinfo.org.cn

2.整理信息

当学生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后,要根据所搜集信息价值的大小对信息进行取舍,整理出本小组的精选材料,并制成电子文稿,以便于介绍时使用。

四、小组介绍,汇总写作材料

各小组派一位代表,运用电子文稿讲解相关资料。

1.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要点:沙尘暴是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是干旱和荒漠区特有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出现是强劲的风力、丰富的沙尘源和不稳定空气状态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沙尘暴形成有三个要素:即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空气。

强风:足够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

沙源:我国是世界上沙漠较多的国家之一,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我国沙漠和沙地集中分布的地方,这里沙漠和沙地面积达70万平方公里以上。

不稳定的空气:如果低层空气温度较低,比较稳定,受风吹动的沙尘将不会被卷扬得很高;如果低层空气温度高,则不稳定,容易向上运动,风吹动后沙尘将会卷扬得很高,形成沙尘暴。实际上,我国沙尘暴一般在午后或午后至傍晚时刻最强,就是因为这是一天中空气最不稳定的时段。

2.沙尘暴的危害。

要点:沙尘暴灾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风沙流的吹蚀和磨蚀。携带沙尘的运动气流(风沙流)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使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农作物及各种设施遭到损害。

二是流沙埋压。沙尘暴经过之处,其下部的风沙流遇阻减速,将大量的沙尘沉积下来,以流沙的形式掩埋农田、草场、居民区、工矿、铁路、公路及其他设施。

三是大风袭击。沙尘暴来势凶猛,风速往往超过每秒20至30米,破坏力巨大,可以袭击各种工农业设施。

四是污染环境。沙尘暴过程将大量的粉尘粘粒带至高空和对流层中,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可对人体、动物和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3.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有关数据。

要点:从有关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而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与强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它提醒人们环境保护形势紧迫、刻不容缓!

4.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要点:防治沙尘暴需要调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国政府的协作和全社会的重视。在沙尘源区,加大植树造林、种草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限制过度放牧;开发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向大气的排放,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或减少沙尘暴的危害。

五、学生根据课堂所展示的材料,在电脑上写作

教学后记: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布置作文题后,学生们常常静坐冥想,苦苦思考却难以激发灵感,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作文材料缺乏具体感受,没能打开写作思路。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尝试进行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集声音、图像、文字多种功能于一体,这一独特优势创设出一种写作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的最大优点,便是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许多有用的信息,从而扩大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改变了传统作文的思维习惯与作文写作模式,使作文教学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同时,对于这些信息,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整理,对自己选用的材料深入查阅,写作时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即使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借助这些资源,解决“无话可说”的难点问题,较好地完成作文任务,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自然的论文 第5篇

在自然教育中,主体性教育显得尤其特出,因为在自然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也就是指导学生“搞科学”。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科学研究的方法自选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科学志趣。然而,在低年级的自然教学中要实施主体性教育,真正完成以上的任务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么,如何实现呢,就我个人的观点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要从思想上彻底转变观念,要改变对低年级学生的认识,不要一味地认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和经验少,能力更差,在教学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传授上,很少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就是让他们进行观察、实验,教师也不放心,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指挥,讲一步学生做一步,而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学科的认识主体是儿童,教师应该指导儿童去认识,但不能替代儿童去认识,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了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探求科学知识,兴趣则成为他们学习的最直接最实际的动力。例如:我在教第二册“春天在哪里”这一单元时,我就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来到田野、公园,让学生自己在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发现春天,哪怕是找出一点的春天的影子,我就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常采用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讲故事、猜谜语、观察、实验、儿歌、竞赛„„使儿童始终处于积极、高兴的氛围中,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第三、教师要精心,让学生有东西可“玩”。在苏教版的自然课本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去观察、去实验,而自然的基本方法就是先把东西给学生,让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先去探索,去研究。他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爱怎么弄就怎么弄。这样,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准备足够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如:我在教学第二册的《动物吃什么》一课时,我准备了很多的各种各样的动物的小图片(卡片)及各种动物所吃的食物的图片,让学生分组找出各种动物所吃的食物,并放在一起,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动物吃动物、动物吃植物,两样都吃再来分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东西可玩,才能为学生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四是合理指导,让学生自行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一种独立的活动,主动的认识过程。而低年级学生的能力相对要低、知识少、又喜欢玩,根据这些特点,教师更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让学生切实自己去探索,去研究。例如:我在教第一册的《沙和泥土》这一课时,学生不能仔细地比较沙和泥土的颗粒和黏性,我就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分别用沙、泥土做两个小玩具,再来让他们自己评价一下谁的光滑。然后再交换做一次,再让他们自己评价。这样,学生从两次的对比中,懂得了沙和呢土颗粒的大小不一样,黏性也不一样。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第6篇

摘要:新课改推广要求基层教育工作者积极践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与发展。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新课标的优秀观点,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及“开发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自然科学;新课标;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教学资源

新课改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要求基层教育工作者积极践行、落实其大力倡导的先进教学观点以及理念,并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对所运用的理念进行不断创新与发展。这就奠定了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标理念、贯彻新课标理念、革新新课标理念的重要基调。笔者身为一线小学自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新课标所提倡的优秀教育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将个人的一些认识与见解归纳、总结如下。

一、恰当、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之一,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各领域都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最充分的运用。教育界也不例外。《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更是在其教学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当从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笔者认为,新课标之所以如此倡导,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自然学科中的恰当运用,能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以下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在教学“人的进化”这一内容时,笔者就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出示了一组猫、狗、大猩猩等不同动物以及人的幻灯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回答哪一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观看图片,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大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通过图片对比的方式,比较了人与大猩猩外部特征的相似之处。例如,人与大猩猩都能直立行走、五官长相位置大致相同、都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都能灵活地用手拿东西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有效扩充了课堂容量,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使学生对于“人的进化”这一知识点具有更为浓厚的探究兴趣,而这很显然为他们在高涨的学习姿态下积极、主动地融入“人的进化”的具体学习活动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灵活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

“学中做”“做中学”的观点,即鼓励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夯实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与此相适应,《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持有相类似的教育观点:“教师应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切实发展、提升自身的自然科学修养及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在践行这一先进教育观点时,应当从所教内容出发,从所教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精心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充分诱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同时,又要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才能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此,笔者感受颇深。例如,在教学了“种子植物与非种子植物”这一节的相关知识点之后,笔者就将学习的阵地由课堂转移到了校园这一广阔的空间,要求学生利用校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哪些植物是种子植物,哪些植物是非种子植物。这一学习形式新颖别致,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格外高涨,他们全都自觉且积极地投入到了实践活动之中。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学生既懂得了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两大类,同时,更是通过认真观察植物落在地上或者是长在树枝上的种子,对其属性进行了科学、正确的判断。例如,广泛分布在校园中的松树属于种子植物,而潮湿、阴凉处的苔藓则是非种子植物;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在外的,像银杏、云杉等;而有些植物的种子外则有果皮包被着,像玉米、菜豆、向日葵等;有果皮包被的最大意义是能对植物的种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进而有益于其传播……如此,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得到了显著的锻炼与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植物类别进行划分的过程,更是他们回顾、复习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而建立完善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该项教学实践案例充分证明了小学自然学科灵活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益。

三、合理开发一切可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各地区、各学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统一、划齐的要求显然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合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践行新课标这一理念的优势在于,能使得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学变得更为契合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而显著优化、改善最终的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也能因此得到更好提升。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观点。如,在教学“保护大气”这一知识点时,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同父母一起,对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大气保护标志、环境保护标志进行充分的搜集与整理,这一社会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使得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环保标志,更使得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大气、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教学反响异常良好。又如,“土壤的成分”这一内容涉及“土壤的保护”这一知识点,在教学了相关的内容之后,笔者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对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土壤遭到破坏后的严重后果以及有效保护土壤的措施方法等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这一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既有利于学生信息搜集、归纳能力、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切实进步与发展,同时,更能使得学生自觉树立起“保护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一端正的价值观念,而这恰恰正是“土壤的保护”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追求所在。一言以概之,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教学资源,这对于优化小学自然与科学的实际教学效果、真正促进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的更好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总而言之,新课标的先进教育理念为小学自然学科正常组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对此,小学自然学科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观点,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最大限度的灵活运用。这既是迎合新课改历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又是切实优化、提升小学自然学科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客观要求,同时,更是促进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显著进步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林美玉.“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3).

上一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下一篇:(打)标本兼治 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