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面前方显法院人真本色

2024-06-26

大灾面前方显法院人真本色(精选2篇)

大灾面前方显法院人真本色 第1篇

大灾面前显彝良法院人真本色

灾难突然降临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处发生相继发生5.7、5.6级地震及多次余震,地震导致彝良县81人遇难,近1000人受伤,受灾人口达74.4万人,房屋倒塌15587间,严重受损39590间,一般受损45405间,畜圈倒塌3517间、受损12683间,牲畜死亡4384头(匹、只)房屋倒塌15587间,严重受损39590间,一般受损45405间,畜圈倒塌3517间、受损12683间,牲畜死亡4384头(匹、只)。灾害给彝良县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害。彝良法院院机关审判大楼、老办公大楼墙体多处开裂;毛坪法庭一楼五根结构柱、顶楼面壁开裂,装饰墙面材料脱落;荞山法庭办公用房屋多面墙壁开裂及墙面材料脱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已不能使用;奎香法庭四台办公电脑全部摔坏,龙安、牛街法庭受损较轻微。

不遗余力抗震救灾

地震发生后,在彝良县委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彝良法院立即组织干警开展自救,并积极参与受灾最严重的洛泽河镇的抗震救灾工作。截止9月14日,彝良法院已经出警400余人次,调集该院所有车辆(12辆)参加抗震救灾;参与抢 救重伤员13名,轻伤员20名,运送伤员4名;安抚受灾群众10000余人,设立安置点70个,搭建帐篷300余顶,集体安置7400人,投亲靠友安置989人;发放各种救灾物资2650件,大米22300斤,彩条布146卷;开挖安置点排水沟100条;参与灾情摸底、地震防灾知识宣传400余户、地震排险120余处;认真做好洛泽河镇虎丘、岭东两村9名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最高法院省市法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怀,全国法院的关心支持,是打赢这场抗震救灾仗的坚强后盾。灾难发生后,最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成立了以最高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局长王少南为组长的工作组奔赴彝良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云南省高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许前飞先后4次作出批示,并委托杨为栋副院长带队赶赴彝良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昭通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昌、副院长王家升等领导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全国法院心系彝良灾区法院,纷纷向彝良法院伸出援助之手,与彝良法院干警同呼吸共患难,风雨同舟,共度难关。截止9月13日,最高法院为彝良法院送来慰问金人民币伍拾万元,江苏省高级法院为彝良法院捐款贰拾万元,四川省绵竹市法院为彝良法院捐款贰万陆仟元,云南省高级法院为彝良法院送来慰问金叁万元,昭通市中级法院为彝良法院送 来慰问金贰万元,都江堰市法院打来慰问电话,云南省鲁甸县法院发来慰问信。

——院党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组织有力,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彝良法院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云南省高院许前飞院长等领导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多次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成立了以彝良法院院长马永祥为组长、常宏副院长、朱明春副院长、文鑫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组,第一时间组建了以青壮年法官干警为主的50多人的抢险救灾小分队,组织一切可以“参站”的力量,全力开展抗震救灾。

——领导干部冲锋在前,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接到彝良县委的通知后,除了留下三名干警值班外,彝良法院院领导带领院机关其余干警第一时间奔赴“9.07”地震重灾区——洛泽河镇片区开展抗震抢险工作,冒着余震及山上时有滚石飞落的危险,和武警消防官兵等救援队伍一起抢救伤员,疏散群众,安抚受灾群众。为了摸清地震中心彝河集镇片区的灾情,马院长当即向总指挥彝良县委曹阜忠书记提出前往彝河集镇了解灾情的要求。领取任务后,便与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长副县长肖顺兴、副县长李加俊一行冒着生命危险强行穿越多处塌方路段,徒步行走10余公里后达到地震 中心彝河集镇,积极参与组织抢救伤员。晚上就在一木板上凑合休息了一下,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返回单位。因灾区通讯信号中断,无法与外面联系,所以后来有人称马院长为“失踪的院长”。在全院干警的共同战斗下,仅当天就救出伤员10余人,疏散群众800余人,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减轻受灾损失尽了应尽之力。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旗插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灾难发生后,彝良法院立即向全院党员发出倡议,召开全体党员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组建了“共产党员先锋队”,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及广大共产党员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在救灾过程中,该院党员领导干部及广大共产党员不顾个人安危、全身心的、毫不畏惧的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抢救伤员,疏散群众,安抚遇难者家属,安置灾民,灾情摸底,发放救灾物资等工作,尽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尽之力,彰显了党员法官“一心为民”的真本色,我们的党员法官队伍在大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在鲜红的党旗下,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共产党员赞歌”:

“不孝子”朱明春副院长:朱副院长的老家房屋全部垮塌,家人无法居住,但他仍然不顾家人的安危,多次从老家附近经过都来不及回家看看,全身心的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忙得“起火”的办公室主任王华:俗话说得好:兵马未 动粮草先行。如何打好这场抗震救灾仗,后勤保障是关键。作为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的王华,不仅要负责抢险救灾第一线各位干警的吃喝问题,还得参与抢险救灾、处理办公室的各种日常事务,忙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用汗水和智慧为抗震救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巾帼法官“大爱”献灾区:灾情牵动着彝良法院女法官的心,为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她们始终坚守在灾民安置点,发放救救灾物资,打扫卫生,开导情绪激动的受灾群众,扮演“法官妈妈”帮助受灾群众看护小孩„„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群众站好岗,使他们能安心入眠。轻伤不下火线的忠哥:彝良法院毛坪法庭庭长李忠因为长时间的抢险,好几天都在吃方便面,在烈日的烘烤下,体力极度透支,在救援现场来回疏散人群不慎跌倒,脚部擦伤,肌肉受损。但李庭长仍顾不上自己的伤情,迅速爬起来,抬着受伤的群众继续前行。不怕死的摄影师:干警赵立华一直在抗震救灾前线最危险的地方,用相机记录着彝良法院干警抢险救灾的感人瞬间,捕捉了许多极其珍贵的画面。

——抗震救灾,非党员法官也疯狂,法官家属也给力。非党法官周远贵:抗震救灾,彝良法院全院齐行动,党员法官干警冲锋陷阵,战斗在第一线,而非党员法官也不甘落后,忘我的投身于抢险救灾中。审监庭庭长周远贵就是非党员法官中一位,他不是中共党员,但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他总是以 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救灾抢险现场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给受灾群众发放物品,搭建帐篷,挖排水沟,送突然生病的小学生小朱去灾区医疗点,安抚情绪激动的群众,维护灾区的和谐„„

灾区救灾前线来了“法官嫂子”:抗震救灾,法官家属也给力。2012年9月14日,虎丘村灾民安置点来了一位特殊的志愿者,她给灾民送去的东西虽看似普通,但对于灾民来说犹如“山珍海味”,她的行为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她就是法院干警周远贵的贤妻金庆会。金嫂见丈夫周远贵每天都奔波在灾区,劳累一天后的丈夫每晚回家都会给妻子讲述着灾区里发生的一些感人的故事,妻子听进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心想做点什么事帮助灾民以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在得知灾民已经连续吃了好几天的泡面后,决定为他们改善一下的生活。“心动不如行动”,她约上9个要好的朋友商量为灾区做点实事,于是10个女人你出点、我拿点,将平日里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购买了5000斤土豆、1200斤卷心菜、50斤辣椒、8桶油、一件盐,价值10000余元,并租车运到丈夫救灾的地方虎丘村。当记者问她为啥冒着余震危险给灾民送来急需的食品时,她简单地回答说“有顶梁柱(指老公)在,我怕啥,他在一线救灾,我也该后勤支援噻”。

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抗震救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安排部署及中央、省、市法院对彝良抗震救灾的批示精神,切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宣传报道。用镜头记录抗震救灾一线的动人画面,用文字书写感人事迹,并及时上报灾情信息,让上级有关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彝良灾区灾情;积极配合人民法院报领导及省市法院新闻部门领导做好灾区抗震救灾宣传工作。

抗震救灾审判工作两不误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彝良法院坚持抗震救灾与审判执行工作两不误原则,在全力开展抗震救灾的同时,不遗余力的推进审判执行工作。

近年来,彝良法院始终坚持在县委的领导、上级法院的指导、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以“人民法官为人民”、“四群教育活动”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教育活动为载体,按照“三个至上”的工作要求,紧扣该院“11134”工作思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主要围绕“九个着力”开展工作: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着力规范管理;着力加强审判执行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成功审理了彝良家暴第一案、首例危险驾驶案、下发了昭通首例禁止令,得到了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加大巡回 审判和调解力度,认真开展小额速裁审判工作;着力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干警“司法为民”本领;着力增强立案和信访工作的服务意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合法诉求;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建设,落实“司法为民”措施;着力推进“阳光司法工程”,促进司法公正;着力推进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工作,强化群众观念,全力做好“四群”工作;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倡导文化兴院;着力加强“为大局服务”理念,坚持党对法院的领导,为彝良法院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9.07“地震发生后,彝良法院除了轮流奔赴灾区全力参与抗震、抗洪抢险外,还克服重重困难,以“5+2,白+黑”的工作方式全力开展审判工作。9月7日—14日,共审结刑事案件10件,民事案件16件(其中调解结案8件),保证了二、三季度的案件审结率达到了85%以上;执结案件5件,标的130多万元。

另外,为了审理好灾区下一步涉灾案件,彝良法院党组于9月14日决定,成立彝良法院涉灾案件合议庭,按照“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原则,审理好每一件涉灾案件。

灾难无情,但不可怕,因为世间有大爱!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上级法院的指导、关心和支持,有各兄弟法院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有彝良法院全体干警的共同奋斗,彝良法院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这场灾难,重建美好家园!(袁述盈,乐华方,赵立华)

灾难面前方显旗帜本色 第2篇

2011年3月10日,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霎时,山吼地摇,江河呜咽。这是万人揪心的一刻,留下了一座座废墟,残垣断壁以及那永远定格的时间——12时58分10秒。一栋栋房屋倒塌,一个个生命消失,突如其来的灾难也没能放过坐落在大盈江畔、允燕山边的平原镇中心学校下辖的7所小学。

在大难面前,在平原镇中心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李锦的组织领导下,学校的班子没有退缩,学校的老师没有退缩,他们以自己有力的双肩,扛起学生的生命之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师之大爱。

时间追溯到3月10日,定格在那个特殊的午后。

在地动山摇的一刹那间,李锦校长正和县教育局的领导在昆明出差。在家的中心校班子成员没有在大震面前慌乱,等地震基本稳定下来,用手机向校长李锦报告地震情况,一遍一遍,再一遍地拨打,才将地震的消息传送出去。接到地震消息的李锦,沉着冷静,迅速安排在家的班子成员迅速分组深入7所小学摸排灾情,安抚学生。他心急如焚但始终镇定自若,他知道,昆明离盈江山遥路远,坐车赶回盈江,路上耽搁时间太多,不利于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无奈之下,他赶到昆明巫家坝机场,然而机票却异常紧张。在得知有临时增派的飞机赶往德宏参加抗震救灾时,他立即同机场协调,随同救援专机飞赴德宏。抵达德宏州府芒市,已是晚上8点,没有片刻的休息,他迅即赶往150千米外的盈江。抵达震区已是子夜时分,他迅速召集在家的班子成员和7所小学校长,一边听取情况汇报,一边捂着肚子,只有中心校班子成员知道,他的胃病又犯了。当晚,中心学校灾后自救领导小组及时就位。

3月11日清晨,经过一夜的煎熬,黎明渐渐地到来。老师牵挂着自己的学生。一个坚毅的声音回荡在中心小学操场上:“学校共产党员跟我走!”校长李锦的一句话,老师们安定下来,分头分组打电话给广大学生家长,了解所有学生在地震中的情况。摸排工作持续到11日上午10点左右,其间没有一位教师擅离职守,了解清楚了所有学生的震后情况。

地震以后学生放假在家,心理、身体、思想状况如何,令人担心,震后第3天,李校长拔了针头带领部分教师,走遍学校的抗震棚,询问学生及家长,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家长想法,鼓励学生要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不要荒废学业,学校正在积极想方设法,争取外界物资援助,学校会尽快恢复上课。对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行政与工会成员一起,带着方便面、矿泉水、预防感冒的必备药品,主动到抗震棚慰问学生和家长。学校心中装着学生的真诚举动,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12日上午9点,学校财产受损情况和学生震后情况排查工作结束。“现在召开学校行政、支部临时会议。”兩昼夜未合眼的李锦用嘶哑声音主持会议:“现在安排下一阶段工作,走进学生家里,了解学生情况,尽最大努力安抚家长、抚慰学生心理。”

于是,在李锦的带领下,以各班班主任为主的安抚队伍,顶着炎炎烈日,走村串户,安抚家长。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份份坚强的信念,最大的消除学生灾后心理的阴影,虽说手晒掉皮了,脚磨起泡了,可没有一个教师有一句怨言。一天下来,每位教师只有一瓶纯净水、两个面包,但却听不到他们一丝一毫的怨言,因为他们心里有自己的学生,他们爱着自己的学生,他们相信爱可以慰藉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地震过后,学校教学楼严重受损,不断的余震使教学楼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何能使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早日复课成了摆在学校面前最迫切的任务。李锦在会上讲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克服一切困难,一定要让学生早日复课”。紧接着,他又强调,每一位学校班子成员和老师都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切实负起责任来。

3月13日,在李锦的带领下,全体老师顾不上回家看望家人,顾不上给家人报声平安,顾不上收拾家里的残垣断壁,积极开始了学生复课的准备工作。在部队和周边村民的帮助下,利用仅有的材料开始着手搭建简易教室。地震过后的几天,余震不断发生,教师们冒着烈日搭建帐篷,汗水湿透了衣服,皮肤被烈日晒得晚上睡在床上犹如千万支针在刺,但谁也没有怨言,谁也没有退后一步。

李锦身体健康状况并不好,血压、血糖都很高。3月14日,原本预计下午召开的抗震保教紧急会议,可到了晚上还不见他的身影,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到了凌晨1点,他回来了:“马上召开全镇校长会议!”声音里没有一丝犹豫。1点,人们早已熟睡,见到他手上还流着血的针眼,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这就是李锦,大灾中彰显大爱,他践行着教育的永恒——爱。

李新芬:以校为家 坚守岗位

在地震中岗勐小学的校园基础设施全部被严重破坏,452名学生失去了上课的场所,32名教职员工失去了办公的地方,往日热闹非凡、书声朗朗的一方净土,如今残垣断壁,一片狼藉。岗勐中心小学校长李新芬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召集全体教师紧急疏散学生,由于平时经常开展地震应急练兵,全校师生及时、安全、有序地转移到空旷的操场,没有一名师生伤亡。

地震发生后,学校严重损毁,学生被迫停课避险。为确保学校尽快复课,李新芬及时与上下级相关部门协调,及时汇报学校的灾情。3月11日,向县教育局抗震保教办公室汇报灾情时,她说:“学校的校舍全部用不成了……”话没说完,这位在教育战线默默奉献、劳心劳力20余载的女校长已热泪盈眶、哽咽语颤。这些热泪不是弱者的示意,而是一种默默的坚强,流露出的是她倾注在教育上的最真挚情感。教育主管部门反应迅速,及时协调各方,力保学校复课。成都军区驻滇西集团军某师官兵闻讯后,为学校提供了大力援助,援建了价值30余万元的帐篷校舍;申通快递云南分公司现场捐赠5万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20名受灾严重的学生现场发放捐赠救灾款1万元;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孔勒干、州教育局局长王根顺、县教育局局长李绍波亲临现场部署岗勐帐篷小学的复课工作,提出了“加班加点、快干苦干、确保复课”的目标。在部队官兵的大力支援下,李老师带领教职工共同奋战7天7夜,作为地震受损最严重的一所完全小学3月17日提前4天复课。

在抗震保教工作最关键、最艰苦的时日,李老师日夜坚守在学校,7天没有回过一次家,几乎完全忘了还有自己的一个小家,和全体教职工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奋力工作。用她瘦弱的身躯扛起了抗震保教的大旗,身先士卒,始终冲在抗震保教一线,不畏艰辛,为学校提前复课作出了贡献。看到学校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李老师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她又可以和亲爱的学生在一起,历经危难,这次的重逢让大家更加的坚强。

灾难,往往是一瞬,而抗震保教精神,却是一种永恒。李新芬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和人民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王弈入:抗震保教 彰显本色

“3·10”地震发生时,中午刚下班回家吃午饭的盈江县第一小学副校长王弈入刚端起碗。地震发生后,她把11岁的女儿交给了邻居,骑上摩托车就往学校赶。来到学校看到那满目狼藉的校园,王弈入立刻带领在校的教师跑遍了每个教学楼,查看有没有学生还在楼内,边检查边给各班班主任联系,尽管那时信号时有时无,她就想只要我能打通一位老师就能落实一班学生的安全,每次拨通一个电话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赶快落实你班上的学生,电话不通就去家里找,要落实到每一个人,情况如何请赶快报给我。”她认真的记录着每个班的情况,及时的给县教育局报告学校的情况,在短暂的几小时内收集到准确的师生受灾情况:一名教师受重伤一名六年级学生死亡,一名四年级学生受重伤转到腾冲医院,一名三年级学生脸部划伤住到瑞丽医院,其他2 675名学生安全。每次排查到的信息都及时给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紧急的工作做到这时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疲惫的王弈入才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才想到了她的家。当她来到家里才发现她家已成了危房,大门也打不开了,围墙倒塌了,住房也裂开了,家已经不能住了。最后,王弈入干脆把孩子送到亲戚家的帐篷里过夜,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直到天大亮了她还没有合过眼。

3月11日早上7点,王弈入配合救灾排查组认真排查着自己心爱的学校,倒塌的围墙,填充墙拉断的3幢教学楼让她流泪,她给各级领导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尽快帮我们排查校舍,我们有两千多学生等着上学呢!”这就是一个人民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学校3幢教学楼在没有修复前不能再用。她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积极的配合主管部门多方协调,请求给学校搭建42间板房教室。3月13日下午接到救灾指挥中心和教育局领导的通知说昆钢控股公司要给她们学校捐赠20间板房教室,搭建板房的工人已经出发要到夜里12点才到,板房车要到14日早上5点到,学校要有人等着接工人和板房车。闻讯,王弈入第一个说:“我等着,你们回家管好家人。”就这样她顾不上管11岁的女儿,24小时在学校等待她渴望的板房教室。在王弈人和学校班子成员的多方协调下,在社会各界人士和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很快搭建了42间板房教室,3月21日2 678名学生全部在板房教室内复课。”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王弈入,226名教职工的家几乎都受损了,大家都需要帐篷,她就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协调,在帐篷紧缺的情况下盈江县第一小学配发了20顶帐篷。王弈入把这20顶帐篷搭建在学校的空旷地带安置了房屋受损最严重的老师,她自己却忘了自己也是一个无家可归的灾民。有个老师问她:“王老师听说你家也不能住了,你怎么不要一顶帐篷?快到雨季了你家住哪?”她笑着回答说:“没事,你们有住的就好。”她真没事吗?地震过去7天了,王羿入没有回家管过她那已经是危房的家,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她把她自己的利益和家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几天过去了,她和在县纪委工作的丈夫也没有碰上面,每天只是在电话里报个平安。

7个日日夜夜,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王弈入舍小家顾大家,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不辱使命,以坚强的毅力和特别能工作的精神交出了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

上一篇:教学科研副主任竞聘下一篇:2008市场营销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