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言简意赅的哲学

2024-09-01

道家言简意赅的哲学(精选6篇)

道家言简意赅的哲学 第1篇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珍贵典籍,文约义丰,言简意赅。这部分地是因为《老子》中大量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各类比喻俯拾皆是,散见于全书各章节。对老子的比喻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思想实质。下面按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内涵,结合其表现形式,将《老子》中的比喻分为五类进行剖析:

一、“母”、“子”喻

这类比喻出现的频率很高,是拟人化类比造成的隐喻。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1章》)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4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第52章》)

“母”、“子”的本义是家庭伦理意义上的“母亲”和“孩子”,昭示了这样一种基本关系:母生子。后来“母”、“子”的衍生意义越来越广泛,凡表示“制造”与“被制造”、“产生”与“被产生”等关系的概念,均可用“母”、“子”作喻。需要说明的是,这不仅指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更重要的是指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基于“母生子”的大众化理解,老子频频以“母”、“子”作喻,能更简洁有效地说明其深奥晦涩的哲学概念。比如在第一章,为了说明“有”这个抽象概念,在正面解说存在诸多困难的情况下,老子称其为“万物之母”,这样就清晰而形象地给读者一个印象:“有”是万物之来源。又如在第四章,关于“道”的地位,老子仅以“吾不知谁之子”,就简洁地说明了“道”的存在的终极性:在“道”之前(逻辑上)没有其它东西,“道”是从来就有的,因其甚至在“象帝之先”,并将永远存在下去。这样,我们就对“道”的来源和存在状态有了更多的把握。

在“母”、“子”这一对范畴中,还隐含了另一层关系,即“母”是“根本”,“子”是“末节”,“母”重“子”轻。如果把“母”、“子”视为一对矛盾的话,那么“母”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子”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母”、“子”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老子以“母”、“子”作喻,还暗示了其所喻的本体的重要程度不同,一为主,另一为次。如在第五十二章,“天下母”喻指天下万物的根本,掌握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认识万物的特性,而知晓了万物的特性,再回头坚守“天下母”这个根本,终身没有危险。这就是以“母”、“子”作喻体所阐述的认识论。认真考察一下此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后,“母”、“子”孰重孰轻,显而易见。

二、“婴儿”(赤子)喻

这是老子比较独特的一类比喻,很少在其它地方见到。例: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老子?第10章》)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老子?第20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28章》)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第49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55章》)

“赤子”即“婴儿”。刚出生的婴儿,对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认识,对于所处环境没有任何了解,完全处于“无知”的状态。正因为其“无知”,缺乏对有差异性的事物做出鉴别和选择的能力,所以,整个世界在它看来是“一”,没有什么区别,因而它也就没有什么偏好或倾向,即“无欲”。无知无欲,是婴儿的存在状态。老子讲修身养性,讲处世养生,基本方法就是不断地去私微妄见,日渐返朴归真,最终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老子设喻了,要如婴儿般无知无欲,浑朴抱一。显然,用婴儿喻指修养所要达到的境界,恰如其分,两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用婴儿作比喻,仅仅是比喻罢了,并不是说圣人的“无知无欲”和婴儿的“无知无欲”一样。圣人的“无知无欲”是一个自觉的修养过程的结果,要有“含德之厚”。按照老子的辩证法,圣人知之太多,大智若愚,所以“无知”;他视己与万物同一,人与宇宙同一,所以“无欲”。圣人的“无知无欲”是精神的创造,而婴儿的“无知无欲”完全是自然的结果,二者只是形式相同,而本质却有根本的不同。这一点,我们应该看得很清楚。

三、“水”、“谷”(江海)喻

这几个喻体具有相似的特点,故归为一类。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8章》)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第28章》)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第32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

“水”、“谷”、“江海”的共同特点是趋下、居下。水乃“处众人之所恶”,江海则“以其善下”,正所谓水往低处流,这与自然界中万物竞相勃发、蒸蒸日上的情状恰好相反。水又是非常重要的,它“善利万物”,是生命之源,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它。江海则雍容大度,海纳百川,气吞山河,“故能为百谷王”。喻体的这些自然品格恰好符合老子对圣人的要求:不争。何以能“不争”呢?在处世哲学上,圣人要“居善地”,如水之处下;在政治理想上,圣人要“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圣人具有高尚的人格,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之争,而且还宽宏大量,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而不与人争功争名争利,此谓之“不争”。“不争”之后又如何呢?老子回答说“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清楚地表明了老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可见,以水之品格喻圣人之“不争”,涵义十分深刻。

不仅如此。水性曰“至柔”,“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最为柔弱,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是从自然界直接观察得到的结论,水滴石穿即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经典例子。老子借此阐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其中也包含了辩证法思想。人之趋下居卑,反而能保持向上居高的地位;人之示弱持柔,却能胜强克刚,正所谓“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76章》)。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前述“不争”的思想,这里又说“至柔”胜“至坚”,岂不是自相矛盾?并不是这样的。“不争”是指人生态度和政治哲学,表明一种状态:“柔弱胜刚强”是指人的潜势和能力,表明一种结果。这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阐发思想,讲明道理,并不冲突。正如一个人具有举重100公斤的能力,但他不一定时时举着这么一个重物(状态)。以水作喻,正显作者“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66章》)的高明之处。

四、个性化比喻

与前三类相比,此类比喻显得非常独特:喻体卓然不群,个性鲜明,《老子》全书再没有第二个雷同例子,并且这些比喻在具体的语境中又极为贴切,舍此而无更为合适的了。其中有些比喻已经成为名言警句。例: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60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绰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73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第77章》)

[道家言简意赅的哲学]

道家言简意赅的哲学 第2篇

2008年4月13日

所谓人生,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死。一个人是否拥有人生智慧,决定了他将怎样度过一生。从前有一个人,胡里胡涂地度过了一生,死后到阎王爷那里报到。阎王爷查了好几遍,发现他一生几乎没做过什么值得称道的好事,坏事倒是做了不少,便说:“既然你的一生是这么度过的,我只好把你打发到痛苦的境界里去了。”这人不服,说“这很不公平!我活着的时候,没人告诉我应该怎样生活呀!”阎王爷说:“不对,我曾经三次派人给你传信,叫你珍惜生命,多做好事。”那个人说:“我没看见呀!”阎王爷说:“不会的!你应该看见一个人由年轻变成衰老的模样,这是我派往人间的第一个使者,他告诉你人会变老;第二个使者想必你也见过,他为病痛所折磨,痛苦不已,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生病;第三个使者你也见过,他两眼紧闭,面如灰土,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死去。”那人听后默然无语。是的,衰老、疾病、死亡就是阎王爷派往人间告诉我们生命普遍规律的使者。这个无情的事实时刻提醒着我们: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又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事实上,无论是思想家还是普通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思考这个问题,只是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广度、深度和高度不同而已。那么,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道家是如何思考人生的呢?在道家主要典籍《老子》、《庄子》、《淮南子》等著作中,又为我们提供了那些人生智慧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一、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

道家的人生智慧首先表现在其观察问题的深度、高度和广度远远超出常人,拥有一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

茫茫宇宙,芸芸众生,我们的生命从何而来?我们应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古代先哲进行了苦苦的探索。儒家认为,人的生死存亡以及富贵贫贱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与此不同,道家对人类生命以及宇宙万物的根源有着执着的追求,并以极其广博的视野将人的生命放在无限的时空中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就是说,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是“道”,生命存在的现实根据是“德”,生命形成的内在机制是“气”。道家所说的“道”是宇宙间终极性的存在,他们认为宇宙万物包括生命现象均根源于此;道家所说的“德”不同于儒家所说的道德、品德之德,而是指人类从宇宙总根源“道”那里所获得的构成自身本质属性的内在特质;“气”被古代思想家看作是构成人和万物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是阴阳二气变化的结果。对于生命的形成过程,《老子》的观点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是将生命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道”这一生命总根源发挥其生命力从而形成生命的潜能;第二阶段是“道”的生命力开始转化为具体生命体的内在特质即“德”; 第三阶段是生命内在特质“德”与物质因素相结合,形成形体;最后,生命体通过其所处的环境“势”来完成其生命的形成,成就具有社会内涵的现实生命。庄子同样将生命看作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庄子·至乐》篇讲了一个“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前去吊唁。谁知当惠施见到庄子时,庄子却正在盘着腿、敲着盆、唱着歌。惠施十分生气,说“你妻子陪伴你几十年,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唱着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很伤心。但考察人的由来,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生命;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宇宙万物都是由根源性的力量“道”产生的。当大道从无气息转化而为有气息、又从有气息转化为有形体、再从有形体转化为有生命的时候,人就出生了;而当大道从生命的形态转化为无生命、无形体、无气息的时候,人也就消亡了。人的生命从生到死的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一样,都是大道循环往复的表现,有什么可悲伤的呢!为死而悲,那是不懂自然规律的表现,所以妻子死了,我不哭泣。”在这里,庄子将生命的形成放在宇宙万物产生的宏阔视野和全过程来考察,表现出了一种极其理性的态度。

道家这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要学会站在高处看问题,学会跳出问题之外看问题。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深、看得透。历史上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生;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生论人生,而是将人道、人生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生、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看待和思考社会人生问题。正因为道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站在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他们才能提出一套深遂的人生智慧,生存智慧、生活智慧、生死智慧和生命智慧,以下逐一介绍。

二、珍重生命、淡泊名利的生存智慧

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这是每个人来到人间以后都会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要解决如何对待生命这样一个实践问题,首先就必须解决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只有珍重生命的价值,才能善待生命的存在,进而才能在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好好地生存下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都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但两者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不同。儒家着重用道德尺度,从人与动物乃至自然万物的区别中来衡量人的生命价值;道家则着重从人与自然的联系中来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来衡量生命本身所固有的价值。道家从两个层次上高度肯定了人的生命价值:

第一,道家从抽象的意义上肯定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类,在宇宙万物中居于什么地位?其生命有什么价值?老子的回答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是说,宇宙中有四种伟大的存在:道、天、地、人。就是说,“人”是万物中最伟大的存在之一,因此他的存在非常有价值。老子的“四大”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高扬了人类生命的价值。此后,庄子提出了“天人并生”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根同源,都根源于“道”,来源于“道” 2 的每一种存在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第二,道家从具体的意义上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道家思想有一种强烈的“重身”、“贵生”倾向。《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在他看来,只有对“身”构成威胁的才是大患,对其它方面如功名利禄等构成威胁的均不足以称为大患,因为这些均是身外之物,得失与否,与生命本身无关。这反映出老子是以“身”即生命作为衡量得失的唯一尺度。庄子同样十分看重人的个体生命,当时普遍存在着重物轻身的人生追求,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天下尽殉也”:“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庄子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种以身殉物、为追求身外之物而不惜牺牲性命的价值取向是极不可取的,人若连生命都没有了,身外之物又有何用?《淮南子》继承了老庄重身贵生的思想,提出了“大己而小天下”的观点,认为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最值得珍贵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其得者”,即得到他最应该得到的东西。而所谓最应该得到的东西,不是指富贵权势,不是指生活享受,而是指守住生命之本,拥有和谐的生命状态。在“我身”(即我的生命)与天下万物的比较中,作者认为“我身”是第一位的,天下万物与我的关系取决于我能否拥有“我身”,只有拥有了“我身”,天下万物对“我”才有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看重的往往是名利二字,人人都想追求功名利禄,但正如文人们所感叹的那样:“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们纵然拥有了功名利禄,至多也不过数十年而已,何况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需费尽心机、用尽心力,乃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得与所失之间,表面上看可能是前者大于后者,但实际上所得者为“末”,所失者为“本”,是本末倒置。道家对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庄子•列御寇》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去拜见宋王,宋王赐给他十辆车子。他用这十辆车子向庄子炫耀。庄子说:“河边有户人家很穷,这家人的儿子潜入深渊,摸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父亲知道后,让儿子拿石头把它砸了。因为像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长在九重深渊中黑龙的下巴底下。儿子能得到这颗珠子,肯定是碰上黑龙正在打瞌睡。倘若黑龙醒着,这个儿子还能剩下一根头发吗?”庄子借此发挥说:“政治的深不可测决非只是九重深渊,宋王的凶狠也不仅仅是一条黑龙。你能得到十辆车子,一定是碰上他正在打瞌睡;倘若宋王是醒着的,你早就粉身碎骨了!”这个故事意在说明,身外之物再珍贵,也不能与生命本身的价值相比。《淮南子》作者则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高贵的地位和丰厚的利禄是一般人所贪求的,但假如让某人左手拿着代表最高权位的天下版图,而用右手刎颈自杀,会有人愿意吗?恐怕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这么做。由此可见,生命比权位更重要。

道家对生命的看重,并不仅仅是对肉体生命的看重,更包括对精神生命的看重,这就是强调要维护人性尊严和人格独立,当外在名利与人的尊严发生突出时,应舍弃前者而保全后者。《庄子》一书中讲了 很多讽刺性的故事,用来讽刺那些为求荣华富贵而丧失人格的人,其中有一个故事是用来讽刺他的老同学曹商的。庄子有个同学叫曹商,这个人非常贪婪、势利,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经常用自己通过卑下的手段而得到的东西去嘲讽庄子,结果却被庄子讽刺得无地自容。曹商很善于巴结秦王,一次,宋王给了他几辆车子作报酬,派他出使秦国。到了秦国后,他又千方百计地讨得秦王的喜心,秦王赐给了他一百辆车子。曹商非常得意,跑到庄子那里挖苦说;“住在偏僻的小巷里,靠打 3 草鞋维持生存,饿得面黄肌瘦,这是我做不到的事;与万乘大国的君主见上一面,就能得到一百辆车子,这才是我的本事。”庄子说;“我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替他破脓穿疖的可以得到一辆车,替他舔干痔疮的可以得到五辆车。治的病越是肮脏卑下的地方,得到的车子就越多。你难得是帮他治疗好了痔疮吗?不然怎么会得到这么多车子呢?”说得曹商面红耳赤。这个故事意在说明,人作为一种有人格、有尊严的生命,应该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荣华富贵固然好,但人格、尊严更重要;物质享乐固然好,但精神高洁更重要。人对荣华富贵的贪图如果到了不择手段、不讲人格、不顾尊严的程度,那他同行尸走肉也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三、顺应自然、恬淡无累的生活智慧

(一)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道家力图从宇宙的根源处来寻找人类安身立命的基础,老子提出了“法自然”的生活态度。所谓法自然,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顺应自然。道家所谓“顺应自然”并非指随心所欲、按照人的本能生活,而是主张在日常行事中保持一颗本然率真之心、从容平常之心和遇事随缘之心。

所谓“本然率真之心”,就是指没有矫揉与做作、亦无伪装与欺诈的自然真心,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童心”。人来到人世,原本都有一颗童心,言行举止都表现出天真之情和率直之性。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一点一滴地接受着社会环境和成人意识的熏陶,其孩童之心被漫漫裹上一层层外衣,渐渐变得隐蔽、曲折、虚伪和世故。其实,天真比世故更可爱,儿童的可爱首先就在于其天真烂漫、心灵透明。同样,率直较虚伪更难得,人间的真诚与率直密不可分,与虚伪则是两相对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一个人要变得成熟世故并非难事,而要保持一颗率真之心则非易事。惟其不易,老子才万分留恋人类的“赤子之心”,庄子才提倡“率性自然”。

所谓“从容平常之心”,就是在遇到任何情况和境遇时都能保持一种从容平常的心态。人生在世,不管是达官权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的人和事,都或多或少地要经历一些人生变故。人总是有喜怒哀乐之情,喜得而恶失、喜宠而恶辱、喜誉而恶毁,乃是人之常情;得意便忘形、失意便沮丧,遇宠则骄、遇辱则怒,亦是心之常态。但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生总是祸福相依、得失相伴、苦乐相随,纯粹的“得”与纯粹的“失”、永恒的“福”与永恒的“祸”、绝对的“乐”与绝对的“苦”都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这一道理之后,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人和事、不管遇到何种的境遇,都应保持一种从容平常的心态。保持从容平常之心,就是要像道家所提倡的那样,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做到宠辱不惊、毁誉置外。一个人只有时时保持一颗从容平常之心,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做自己的主人而非世事的奴隶。

所谓“遇事随缘之心”,这里的“缘”是指因缘、机缘,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缘”则是三者俱含,既代表天时(时机、机遇),亦代表地利和人和(环境、境遇)。遇事随缘并非指随波逐流或消极应世,而是指理性地对待外在境遇,根据客观机缘采取相应的态度,能行则行,该止则止;可进则进,需退则退;该担当时则能两肩挑重任,该放下时亦可无事一 4 身轻。每个人来到人间,都会拥有一些东西,或是财富、或是职位、或是荣誉、或是情感,并且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东西都或多或少地同时拥有。但我们要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拥有这些东西,是因为自己遇到了特定的“缘”。然而,世间的因缘并非一成不变,人世间的法则并非象自然界的规律那样客观永恒。当我们于此时此地遇到某种因缘时,我们就能成就某些事、就能拥有某些东西;而当我们于彼时彼地失去这些因缘时,就会失去这些东西。所以,对于已经拥有者,我们应倍加珍惜;对于已经失去者,我们则应轻松放开。人的一生,遇事上千,行程过万,既要学会“拿得起”,更要学会“放得下”; 人生百年,若只“拿”不“放”,岂不要被活活累死?参透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患得患失,就能减少生活的沉重,增加人生的乐趣。道家这种生活态度对我们确有诸多启发。

(二)恬淡无累的生活方式

很多年以来,一直听到人们说着同一句话:“我活得很累”。是的,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与“累”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年轻人累于爱情、累于事业;中年人累于家庭、累于责任;即使是孩童,也都无法幸免于累,他们累于沉甸甸的书包,累于家长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所谓“业余爱好”;而年过花甲、本该安度晚年的老人也并不轻松,他们在放下自己的种种负累之后,仍要累于儿孙之事。更何况,人们还要累于人际间的纷争、累于职场中的竞争、累于种种烦恼的困扰。人生在世,几乎一切内容都与“累”字相关联,一个“累”字道出了人生的多少酸甜苦辣!庄子对此体悟得很深,他无比感叹地说:“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这是说,人的形体、生命一旦形成,就只有毫不躲避、顺其自然地等到终结。人们整天与外物相互摩擦斗争,像快马一样飞奔而无法停止,这不是很可悲的吗?人们一辈子忙忙碌碌而而不见得有所成功,终日疲劳困顿却不知道最后的归宿,这不是太可怜了吗?这种人即使说他没有死,又有什么用呢?他的形体天天在发生着变化,慢慢走向衰老,他的精神也跟着发生变化,这不是莫大的悲哀吗?人的一生都该这样糊里糊涂地度过吗?难道只有我一个人糊涂,另外还有不糊涂的人吗?我想,庄子在说这段话时,他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沉重的。

那么在道家看来,这种状况是不是就是人类生活的宿命呢?并非如此。在道家看来,人生的许多负累都是自己造成的,很多包袱都是自己背上的。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对待内在的欲望,能理智地看待外在的得失,我们就可以免除很多人生负累。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道家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列方法,在此仅说两点:

首先,要想活得不累,就要恬静少思。老子说“静为躁君”,意即虚静是躁动的主宰,主张人的生命应经常保持虚静状态。庄子进一步发挥说,人生的虚静并非指形体,而是指精神,万物不足以扰乱内心才是真正的虚静。当然,人是一种有意识的高级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会有思想意识,有心念活动。但若心念太多,整天挖空心思,不是谋划自己,就是算计他人,人便会活得很累。心念太多的人容易以己度人,对他人缺乏信任,整天陷于猜忌之中,会使人精神疲惫。心念太多的人往往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所谓小事聪明,就是凡事斤斤计较,总想便宜占尽;所谓大事糊涂,就 5 是不懂得为人处世的根本道理,不懂得人生的辩证法,最终会因小失大,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这个意思。人要想活得不累,就必须减少心念,尤其是要超越不良心念,时时保持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心念一旦放下,一切的痛苦和烦恼都会随之放下。

其次,要想活得不累,就要少私寡欲。人生而有欲,适度与合理的欲望,大而言之会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杠杆,小而言之会成为个体自强不息的动力。但若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前进的包袱,造成人生的负累。财欲过盛会为财所累,权欲过盛会为权所累,情欲过盛会为情所累。因为人的本性往往是欲壑难填,一个欲望实现了,马上又会产生更大的欲望,如此便会永远处于烦恼痛苦之中,亦会永远处于奔波劳累之中。老子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提出了三条生存原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他认为一个人只有无所欲,才能无所求,从而保持宁静的心态。庄子认为“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人只有天机深厚,其生命力才能强盛;而一旦嗜欲充盈,天机就会浅陋,生命就会受到损害。《淮南子》也认为,如果一味追求感官享乐,人的精力、体力和心志就会日益消耗,所危害的决不仅仅是感官本身,而且会影响到人的血气、五脏和精神,会对整个生命造成危害。所以道家一再告诫人们,要过一种恬静淡泊的生活,只有恬静淡泊,才能轻松愉快。

四、乐观通达、顺应自然的生死智慧

人生的最大问题莫过于生死问题,道家非常重视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他们的生死观非常理性,非常深刻,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生死辨证观

老子对生死问题作了认真的思考,他认为除万物的总根源“道”而外,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有生必有死,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万物及人类是生是死,取决于其与“道”的关系。只有按照“道”的规律生存,其生命才能存在和持续;如果违反了“道”的规律,就会走向死亡。老子认为,对于死亡,没有人愿意接受,但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而结果却走向死亡的却大有人在。《老子》第67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也,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是说,生命现象从一开始就是生死相伴的,在出世而生的时候就向着入地而死的方向发展。人的一生,属于生的方面的,占十分之三;属于死的方面的,也占十分之三;原本是属于生的方面,因自身把握不当,结果却走向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人们将生看得太重,违背生命发展的固有规律而过度养生的缘故。老子的生死观最深刻之处在于,他看到了生死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转化。生与死虽是生命的两极,但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的。事实上,生命现象在“生”出现的同时,就已经包含了“死”的潜在因素。生命体每生长一天,同时也就意味着向死亡走近一步,只是在生命极盛期到来之前,生的因素占据了生死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明显状态;而死的因素则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隐伏状态。等到生命发展到极盛期以后,则生死矛盾关系开始发生转化,生的因素逐渐退居矛盾的次要方面,死的因素渐居矛盾的主要方面。等到死亡来临之际,则死的因素压倒了生的因素,生死矛盾严重失衡。但当死亡 6 真正发生时,也并非只有死而无生,而是在死的同时也向新的生命形态转化。生死矛盾双方就这样始终处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中,两者的矛盾统一就构成了生命的存在方式。庄子将生与死之间的这种矛盾关系概括为“死生为徒”。《庄子•知北游》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所谓生死为徒也就是生死相转,生转化为死,死又转化为生,生死总是相互转化、互为邻徒的。老庄这一论断看到了生死矛盾的辨证性,提示人们对生死问题要有一种理性的认识,告诫人们要遵循生命的自然之道和固有规律,使自己的生命沿着正常的轨迹发展下去。

(二)生死物化观

道家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视作一种物质之变。庄子认为,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在本质上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庄子•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庄子在《大宗师》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孟孙才的母亲死了,他哭泣时没有眼泪,居丧时不悲哀,颜渊对此难以理解,便请教于孔子。孔子说:这是因为孟孙才不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在他看来,由生到死好比由一物化为另一物,都是事物形态的变化而已。事实上,孟孙才不因母亲的死去而哭泣,正说明他是一个最清醒的人。庄子借此寓言说明,生死皆物化,生死变化的主体好象是生命体本身,但就其本质来说,却是“道”在化,是“气”在化。“道”一化而为人之生,再化而为人之死;气聚而为人之生,气散而为人之死。所以,生死之变实际上是生命根源在变化,是生命质料在变化,是一种物质变化。

(三)生死顺化观

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既然生必然要转化为死,死也要转化为生,那么人们对生死的态度就应该是坦然地面对它,安然地顺从它。人只有能够坦然地随顺生死之化,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在《养生主》中,庄子讲了一个“秦失吊丧”的寓言:老子去世了,秦失去吊丧,哭了三声就跑出来了。弟子不解地问:“你不是先生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又问:“既然是朋友,像这样吊丧可以吗?”秦失说:“可以。刚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有老人在哭,像可自己的儿子;有年轻人在哭,像哭自己的母亲。事实上,这是逃避自然,违背真情,忘掉了我们所受的禀赋,古时候称这种行为叫逃避自然的惩罚。自然的规律是,该来的时候,老子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子顺时而死。明白了生死之变乃是自然规律,也就没有什么好哭泣的了。这实际上是上天在解除人的倒悬之苦啊!在这则寓言中,庄子借秦失之口,将人的出生看作是应时而来,将人的死亡看作是顺时而去,认为能安于时运,随顺物化,顺应生死之变,哀乐就不能进入心中,这是解除生死苦恼的根本途径。

(四)生游死归观

在庄子看来,生命好比一次旅游,旅程虽有长短之分,但总是有限度的,同永恒的大道相比,同无穷的时间相比,生命之旅总是有限的,人生之游总是短暂的。生是“游”,就决定了生的短暂性,只有死亡才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庄子由此而产生了生游死归的观念。他指出,在大千世界之中,人类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物质忽然化为生命,生命转瞬之间又归于死亡,这对于有情感的人类来说是莫大的悲哀。但如果站在永恒的宇宙大道的角度来看,人生原本就如白驹过隙,死亡才是归于永恒。因 7 为死亡不是复归于虚无,而是回归大道,而大道是永恒的。明白了这一道理,我们对于死亡的到来也就不必过多地悲哀。庄子感叹地说:“我怎么知道恋生不是迷惑呢?我怎么知道怕死不是像自幼沦落他乡而老来不知回归故里那样呢?”《淮南子》也指出,死亡就是返归生命之本,也就是融入到宇宙大化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又获得新的生命。生为游世,死为归道,道家这种生死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既能滋生视死如归的壮烈,也能滋生生寄死归的悲哀,这两种生死观在中国思想史上都是相当普遍的。

(五)生死俱善观

道家生死观的突出价值在于,它不仅看到了生的价值,也看到了死的价值。这在《庄子》和《淮南子》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庄子看来,对每一个体生命来说,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意义。尽管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死比生更轻松。他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这是说,人生天地间,大地赋予形体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使我操劳,赋予暮年使我安逸,赋予死亡使我安息。所以,以我活着为乐事,也就应该以我死去为乐事。这种观点一反传统的乐生恶死的生命观,从生存是一种负累,而死亡是一种安息的角度凸显了死亡在生命过程中的意义。不仅如此,庄子还进一步提升了死亡的价值,认为死亡不仅仅是一种安息,它还因对种种人生负累、束缚和压力的解除而使人获得一种安乐。庄子由此提出了一种与一般人的观念截然相反的快乐观,就是视死亡为快乐。他写了一篇《至乐》的文章,其中讲了这样一个寓言:庄子在去楚国的路上,看见一具骷髅,便问他为何而死:“先生是因为贪生怕死而违背情理以致于死的呢,还是因为国家灭亡、遭到战乱而死的呢?是因为做了坏事、愧对父母妻儿而自杀的呢,还是因为挨饿受冻而死的呢?或是因为上了年纪而自然老死的呢?”问完之后便枕着骷髅而睡。半夜入睡后,庄子梦见骷髅对他说:“你所说的都是人生的拖累和灾祸,死了就没有这些拖累和灾祸了。你想不想听听死后的情形呢?”庄子说:“想听。”骷髅说;“人死了,上面没有君主,下面没有臣仆,也没有一年四季的冷暖变化,自然随意地与天地共存,即使是做君王,也比不上这种快乐呢!”庄子不相信,便说:“我让掌管生命的神恢复你本来的形体,还给你骨肉肌肤,把你送到你的父母、妻子、故乡、朋友那里去,你愿意吗?”骷髅听了,顿时皱起眉头,忧愁地说;“我怎么能放弃国王般的快乐而再去遭受人间的痛苦呢?”通过这一寓言,庄子表达了这样的生死观:生为负累,死为安乐,死亡并非仅仅意味着生命的消失,同时也意味着对人生负累的解除,死亡因此而具有了生命的价值。《淮南子》具有类似的思想,作者将人的生命放到宇宙中去考察,认为人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物,活着时在宇宙中占有一定位置,死去后在宇宙中也占有一定空间,故不必悦生恶死。这的确是一种别具特色的生死观。儒家也赋予死亡以价值,并认为在特定情况下,死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生的价值。当生命与仁义道德不能两全时,当牺牲生命可以保全仁义道德时,死的价值便超过了生的价值,故儒家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从道德层面肯定死亡的价值。与此不同,道家是从生命本身的意义上肯定死亡的价值,认为死亡可以解除人生的负累和重压,可以使人获得自由,可以使人悠哉游哉地在另一种状态下存在,生命体在生存状态下得不到的东西,在死亡状态中都可以实现,这就是死亡的意义和价值。

(六)生死通达观

基于生死俱善的生死观,庄子提出了“达生”的主张,他写了一篇《达生》的文章,解释“达生”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意即真正通达生命之情的人,不会去做那些做不到的事。“达生”不仅仅是指通达人生之理,也包括通达生死之理,对生死能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将其置之度外,追求一种安于自然造化的精神境界。用庄子的话说,这种境界就是“外死生”、“生而不悦,死而不祸”,即不让生死之变干扰自己的情绪,扰乱自己的心境。要达到通达生死的境界,就必须超越个体生命的生死现象本身,站在宇宙大化的高度来观照生死,将个体的生死之变纳入到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去。庄子自己是做到了,他不仅能坦然面对亲人的离去,而且当死亡即将降落到自己头上时,也能平静而又快乐地接受它。《庄子•列御寇》记载: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隆重安葬他。庄子说:“我把天地当成棺椁,把日月当成璧玉,把星辰当成珠玑,把万物当成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齐备吗?还有什么能超过它们呢?”弟子们说:“我们担心乌鸦老鹰来吃先生。”庄子说:“在地面上被乌鸦老鹰吃,在地底下被蝼蛄蚂蚁吃,你们要夺去乌鸦老鹰的食物去喂蝼蛄蚂蚁,怎么如此偏心呢!”死后连葬具都不要,而愿面对青天,背靠黄泉,非对生死有大彻大悟者,决不可能有这样的通脱。庄子之所以能超脱常情,就是因为他能站在宇宙之变的高度来审视人的生死,参透了生死的本质。

五、放飞心灵、逍遥自由的生命智慧

人生观的落脚点是人生境界问题,每一个人、每一种哲学乃至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中国哲学尤其注重人生境界的建构,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按照这种划分,道家追求的境界被排在最高的等级——天地境界。那么,道家所追求的天地境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这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自由。庄子》写过一篇文章叫《逍遥游》,是专门论述自由境界的不同层次的,文章列举了三组对比关系,说明自由境界的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组对比是小雀与鲲鹏的对比。文章说:北海有一种鱼,名字叫鲲鹏。它的脊背像高大的山,它的翅膀像垂天的云,它搏击长空,盘旋而上,高达九万里,然后驾着云气,背负青天,向南飞去,它要飞到南海去。小雀见了讥笑说:“它是要飞到哪里去才需要这么费劲呢?我腾地一下就飞起来了,大不了飞到几丈高就下来,在杂草之间飞来飞去,这也是飞翔的极限了。而它要冲上九万里高空才飞翔,这是要飞到哪里去呢?”这组对比意在说明,人的眼界不同,心界不同,所达到的境界也就不同。只有目光远大,志存高远,才能活出高远的境界。就好比小雀,它的目光是那么狭小,它的能力是那么低下,它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鲲鹏的眼光和志向。可悲的是,它却自以为是,将自己的飞翔看作是最好的飞翔,反而认为鲲鹏高飞九万里是一种愚蠢之举,这就决定了它们所达到的境界根本不同。事实上不仅小雀是这样,天下很多人也是这样。很多人总是自以为是,不以自己的小聪明为耻,反以别人的大智慧为蠢,庄子认为这是最可悲的了,于是发出感叹:“不亦悲乎!”

第二组对比是俗人与高士的对比。庄子说,有一些人,其才智可为一方长官,其品行可统一乡之 9 众,其德性可为一郡之主,其能力可做一国之君,这种人看待自己,就像小雀一样,自认为达到极限了,但宋荣子却会嘲笑他们。宋荣子是一位超凡脱俗、境界高远的人,“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即天下的人都颂扬他,他也不会得意;天下的人都非议他,他也不会沮丧。他明白身内之物与身外之物的分别,善辨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他已经达到了只着眼大处、不经意小事的境界,表现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博大胸怀,他因此也就比一般人多一份自由。这组对比意在说明,人生要想活得自在、得到自由,就必须超脱世俗的是非纷扰,不为物喜、不以己悲,拥有一颗超越的心灵。人生能否获得自由,关键不在外在的环境,而在于自己对环境的态度,在于自己的心态。

铁凝小说的道家哲学元素 第3篇

这牵引出她作品中所贯穿的融入了中国传统道家哲思的中心议题, 是一种被文化长久沁润后的整体氛围。在其他作家注重表现文法的新颖、主题的宏大、叙事的艰涩以及文体实验性地混搭等一系列文学样式新尝试的同时, 铁凝专注地展示着自己作品高远不俗的文化意蕴和深沉厚重的文化内涵。

铁凝在她的作品中所展现的静谧与和谐, 让我们理解了她作为现今文坛领军人物的原因, 体会出她作品所强调的传统道德的厚重。辜鸿铭曾在其作品《中国人的精神》中写道:“这个单纯的民族, 在很多方面保持着古朴, 但却拥有着一种精神和理性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中国人成功的应对了社会生活。”这就是铁凝作品中所展现精神与理性的力量, 即“道”之力量。

一、“返朴归真”的尚朴精神

老子说:“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 各归其根。”强调了他尚虚无之境, 崇质朴之性的道学内涵。这则韵语内涵神韵, 深远飘乎, 一切从无到有, 由弱到强, 由量变到质变, 一切事物都有其规律, 沉淀出求真尚朴的自然之道。

正如现代知名学者辜鸿铭先生所言:“中国人的全部生活都是情感生活……一种由我们本质的最深处所产生的情感和人性慈爱。这种本质, 就是心灵与精神。”这是老子不断描述的尚朴淳爱之精神信仰, 所提炼出的精华, 成为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然而, 要提淳然之境, 就一定会想到铁凝的中篇小说《麦秸垛》, 她笔下的人物的宽大、博爱, 正是道家尚朴的集中表现, 这归根结底是表现出冀中平原养育下的质朴人格。被丈夫抛弃了的农村妇女大芝娘, 没有如大多村妇般罹难而“一哭二闹三上吊”, 但是她不甘心的认为“我不能白做一回媳妇, 我得生个孩子”。在那个残存着被休守贞余温下的农村, 大芝娘竟这般执意大胆地做单身母亲, 可见其淳朴坚定的精神品格和意志。在饥荒年月, 大芝娘暂时接前夫一家到端村生活, 在他们离开后, 竟然把前夫妻子和孩子的照片一起装进镜框, 挂在墙上, 竟觉得“她们都比大芝好看”。中国女性的伟大就在于不论是遭受着男权的侮辱还是苟活于同性的损害, 她们坚韧博大的内心从未改变。大芝娘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妇女简单浓烈的伟大和亘古不变的淳朴, 这正是老子笔下的“真”。

铁凝的短篇小说《秀色》, 讲述为秀色村缺水而各施其计的一群村民。村中的男子为了给打井队挑水卖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 但这并没有激起他们能在这打出水来的积极性和信心。最终, 村中的媳妇闺女竟出卖了自己, 换取了打井队的留步。这种行为在水源极度匮乏的秀色, 已远远超出了道德的尺度和舆论的评估, 在这群女性形象身上, 看到了严肃认真、迫切真淳的求生欲望, 它掩盖了一切世俗的眼光和标准, 让真挚的生的喜悦浮出水面。

在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中, 从主人公向喜身上同样体现出老子道学的朴实精神。这表现在他被日本人小坂一次次的威逼利诱之下无奈选择逃避这一切喧嚣, 做了化粪厂经理。他返朴归真之淳, 是坚定至真的朴素情怀、深入肌理的耕读情节和中国人深植骨髓的乡土意识和思乡情结。

二、“道法自然”的中和境界

老子说:“故天大, 地大, 道大, 王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王处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描写了自然的逻辑, 独立自由的“中和”之境, 讲求和谐共生, 自然而朴素的世界观与生命感悟。

铁凝的短篇小说《孕妇和牛》就处处样洋溢着一股清新自然、和谐静雅的气氛。嫁入平原的山里姑娘, 怀孕后喜欢和家中的黑牛一道逛逛。她坐在村里“气派”“堂皇”的汉白玉牌楼旁的石碑上歇脚, 看到碑上刻着碗大的字, 又顾念自己即将出世、上学的孩子, 没有文化的她竟将那几笔大字拓下来找人认读。这番热切交织的复杂心情, 就是伴随着孕妇对她孩子的盼望, 急着要参与孩子的生活, 并且对孩子的未来有着难以估计的期待。孕妇与同样怀孕的黑牛, 在黄昏中的平原, 踏着不急不慢的步子, 相互照应着结伴而行, 带着对未来、对孩子的美好憧憬和饱满信心, 满足的等待着、感受着, 构成了一副宛若水墨画般闲静且有生机的乡下生活图景和自然和谐的境界。

铁凝的另一篇短篇小说《哦, 香雪》也同样是一篇境界静美和谐的佳作。在台儿沟村庄初通火车时, 它停留的一分钟打扰了村子往日的平静, 姑娘们争先恐后地挤在火车前, 渴望着来自外界的文明, 追逐着想要抓住时代信息的尾巴。慢慢的她们开始做生意, 香雪和她熟练溜滑的姐妹们不同, 她实诚朴素, 甚至不会讲价, 让买主“看着给”。在姐妹们都用家里的鸡蛋、挂面换取发卡、尼龙袜等来自城里的新鲜玩意时, 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了一个全自动铅笔盒。单纯如水的香雪, 在车上就是因为乘客要把铅笔盒送给她而香雪执意不肯而耽误了时间, 但在她下车的最后时刻, 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她的简单纯真, 代表了台儿沟村庄身处大山, 闭塞保守, 老实淳朴的众人, 他们和外界的文明、新潮有着强烈的反差。香雪的纯真与真挚, 见证着台儿庄为代表的中国地处僻壤的乡村不蛮不诈、和谐安详的纯然境界。

铁凝的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 主要描述了没有丝毫戒心私心, 傻到极致的可爱可怜的白大省。在文中出现的对比白大省的人物, 她的弟弟、姐姐、郭宏等人, 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善”的残存和对“善”的重新思考, 作者这样的匠心运笔向读者阐明了一个主题, 历史与社会是在光明与阴暗的相互抵触中前进着地, 坚定不移的善与偶见真情闪光的恶渲染出丰富社会众象中的“中和”之境。

铁凝小说《笨花》中贯穿始末的和谐独立的静谧, 体现在一幅幅如画般平静又涌动的黄昏, 更体现在动荡岁月前后人们身心抗争而获得的舒心的满足。铁凝在文中写到:“黄昏像一台戏, 比戏还诡秘。”铁凝敬业地在这部历史壮阔变迁的大书中, 进行着她细致独到的刻画, 让情节语言都更加精致和婉约。笨花的黄昏由欢腾的驴打滚开始, 最终以乡中你知我晓的一对男女幽会为散场。一直到日本侵华正式开始, 作者笔下的黄昏, 由于战争大变了样:“事变后, 笨花人不再注意这么好的月亮, 这么好的黄昏了……月光里只剩下几个牲口街里咣当咣当地打滚……笨花的黄昏是变了样了。”黄昏看似变了, 但实际上, 笨花人更是用行动表达了他们对笨花追求自由的实质的热望。笨花只是中国广袤土地的一个缩影, 这黄昏则是中国人民精神自由、人格独立、逍遥自得又繁衍不息的剪影。

三、“上德若谷”的宽容品质

老子说:“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这将大德大善结合, 即所谓“上善若水”的广博和积善。

辜鸿铭说过:“因为中国人有一颗善心, 或正如我所说的那样享受着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精神生活。”可见中国人的善心和宽容不是没有界度的怜悯与放纵, 是由理智支配, 非过度泛滥的严肃情感。这就是我们中国式的人情味和上德若谷的高尚品格。

从作品《笨花》中的小袄子和《麦秸垛》中的小臭子等人为代表, 描述了冀中平原在棉花丰收时乡俗性的“钻窝棚”的苟且之事。同时, 在作品《青草垛》茯苓庄的十三苓和在《小黄米的故事》玫瑰店里的小黄米, 这在铁凝笔下被倾注了一种带有充分理解及不谙自明的宽容, 她们鲜活地存在着并被慷概地接受了, 表现了土地、历史、人民所给予的无限宽厚博大和深沉豁达。

从《笨花》中女性群像之楷模的同艾身上, 表现出她深沉的出于自尊的宽容, 丈夫向喜纳妾, 她“得体”地如同往昔地对待旁人。她的持重, 是与尊严相生, 是坚毅与温和、力争与礼让并存的复杂品质, 为她赢得在作品众多女性中最着重的地位和独立的话语权。

铁凝的作品《麦秸垛》, 正面光辉、母性泛滥的大芝娘, 一直在被老天开着玩笑, 收留多年的孩子在文章结尾被送走。面临重重打击, 她豁然地面对夫弃、子亡、孤老等苦难, 却仍乐观迎人。从她的生活态度, 让人难窥沉默爆发的阴暗或直面惨淡人生的伤感, 反而乐善好施, 充满激情和愉快地劳动, 分发博爱宽厚的诚心, 体现了道家“上德若谷”的宽容的本质性以及持久性。

铁凝作品《一件小事》讲述主人公“我”迷恋打针而帮助恰有此需求的邻居, 但由于主人公的一次过失令“病人”针眼累累、血迹斑斑, 邻人非但不恼, 反而安慰“我”, 第二天仍准时前来, “手中还拿着两个崭新的针头”。邻居的大度和鼓励, 扫除了主人公的羞愧也激胀了她的信心, 让她感到自己被信赖而更加认真严肃和专注, 可见宽容品质的多义性。

小说《意外》中的山杏为应当兵的哥哥之请, 和父母跋山涉水辗转三天去五百里外的县城照像。为了能有张和邻人媲美、让哥哥念想的全家福, 他们早起并如过年般地准备, 但半个月后收到的却是由照相馆发错的照片, 一个陌生的姑娘在相片里朝着他们笑。辛苦几天拍下的照片被搞错, 他们不但没有气恼, 竟认为照片中的姑娘“好看”, 依旧挂在墙上, 逢人问及便说是“山杏的新嫂子”, 可见大山深处人们的良善、大度与仁厚, 带着友善和宽容的心, 理解照顾旁人, 传承着道家的度量和善念, 也彰显了中国人民本质的念情、宽大的品格。

作家铁凝一次次复现和援引传统文化, 如此钟情于此是有其深刻渊源的。铁凝从小就怀着一颗从文之心, 并一直为此努力。当文革接近尾声的中国已不甚要求城市青年下乡时, 她却自愿下乡, 为她的隐秘梦想积累更多生活体验。铁凝选择用文学结合传统文化来建构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新内涵的当代文化。正如她所说:“我们梦想着在物欲横流的生存背景下用文学微弱的能力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的高贵。”她文章一贯坚持的温暖善意的诉求, 直到如今她身居高位也未曾有过曲意逢迎或有意改变。

铁凝对传统文化的倚重, 是具有严肃和敬意的态度, 她要强调传统文化对人心和社会的净化功用, 就必须让古老文明与现今时代接轨, 挖掘和提炼出道家文化对时下社会问题进行的新阐释和现实性的指导。

铁凝所引入的道家文化是一种超脱的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所产生的精神, 就如辜鸿铭所言:“这种精神在当时的中国, 人们明白了旧的生活秩序与文明的需要和现实生活的需要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不仅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和文明, 而要为之寻求基石。”正是如此, 寻找新的方法与文化的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阻碍, 这种新的方法应该适应历史发展潮流和人类的物质需要, 这样与人类精神世界进行文化融合, 才有望建立新的文明;充分利用和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明, 才能真正建立适应发展的新秩序, 这应当为配合传统道家哲学精神和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基石”。

摘要:本文着重在对铁凝的小说中体味到的中国传统道家思想精髓的总结, 分析作品中的道家哲学的价值以及小说中存在的与道家哲学的不谋而合, 重新发现这两者结合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探寻铁凝作品援引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与对其进行的新阐释。

关键词:道家哲学,返朴归真,中和境界,上德若谷

参考文献

[1]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北京: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1.

[2]老子.道德经[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

[3]铁凝.麦秸垛[M].永远有多远.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6.

[4]铁凝.秀色[M].巧克力手印.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6.

[5]铁凝.笨花[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6.

[6]铁凝.孕妇和牛[M].巧克力手印.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6.

[7]铁凝.哦, 香雪[M].巧克力手印.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6:290.

[8]铁凝.永远有多远[M].永远有多远.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6.

[9]铁凝.一件小事[M].会走路的梦.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6:18.

[10]铁凝.意外[M].有客来兮.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6:333.

道家哲学的现代诠释 第4篇

关键词 道家哲学 传统文化 社会发展 现代意义

儒家在我们社会传统中占显学地位,在国内外影响最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和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道家的历史地位与影响非常大,乃至今天的社会都有道家思想影响的实际存在。道家在汉之前一直是主流思想,李约瑟就说,如果没有道家,就没有当时的科学技术。政治上几个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所采用的就是道家的无为治国等思想,西方哲学家一般对中国哲学评价不高。黑格尔对中国哲学评价不高,但他很重视道家学说,认为它的理论达到了行而上的层面。海德格尔欣赏道家的理论,他认为道家的“道”可以理解为理性,认为它是能力的源泉,托尔斯泰认为道家的“道”是神,是上帝的最高律法,只有道才是东方民族的救世主。

一、守柔处弱,柔弱胜强

“物壮则老”,“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道家认为“法于自然”的道生成万物,而道的运动规律是“反”,道的基本特征是“弱”,也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庄都强调柔弱而反对刚强。“反”是对立面的转化,这是道家辨证观点的优秀之处,也是逆向思维的方法,而道的表现就是周而复始和循环往复的,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终结点还是道,道家的“弱”其最终目的在于“强”。反者道之动,刚强在发展中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柔弱胜刚强是一定的。所以强者将死,弱者将生,“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只有“贵柔”才能胜强,“处弱成强”,使处于柔弱狀态的人变为强者。这种思维方式一个是很符合思维规律的。

老子还认为要削弱对方,应该把对方推到强的顶端。因为“反”是事物的运动规律,物极必反,他会变成另一面。“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实现“柔弱胜刚强”。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也不可以都说强会变弱,故“弱”的作用也有不足之处。在《老子》一书中,柔弱与坚强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柔弱接近“道”,守柔的目的在于得到道,也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老子说:“守柔曰强。”就是说,作为人,守住了那“柔”就会变得坚强,变得刚强,变得强大!在柔弱中看到了恒久的力量、成功的力量。道家贵柔。我们想要成功,就要有一种以柔弱达到成功的本领。不怕自己柔弱,只怕自己守不住柔弱。要以柔化刚,强大的处于下位,柔弱的反处于上位;天下最柔弱的,能够驾驭天下最坚硬的。

二、道法自然,自然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道家哲学的基本观点。“无为”意味着不强为、不乱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无为的结果是人民自然富足,同时治国效果得以实现。

道家的目光始终对准社会,“无为即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是说明道的特征是无为,以“无为”为原则治世也就代表着以道治世。当然道家的治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实施也就形成了道家比较完整的治国平天下的方略,比如说采取减轻赋税、休养生息等看似“无为”的措施,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之治”等可以说都是这种所谓“无为”的结果。“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国家就如同烹炸一条小鱼一样,要保持国家安宁太平。这简单的道理来说明如何治理国家是非常形象透彻的。为政者应顺民心,从民愿。不扰乱民心,可以天下大治。要顺民心,从民愿,达到人与人和谐相处,达到天下安定。

现代意义上的“无为”应该是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自主精神,不束缚其思想与行动的“无为”。让人们充分解放思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才干,真正导致了大有所为。这就是由“有为”至“无为”再至“有所为”的辩证关系,在很多的西方国家,“无为而治”思想也被广泛接受,以调动人们工作与创造的积极性为主。古老的东方哲学的智慧在西方社会中也体现出了迷人的光芒,具体的说,在对外上,统治者应避免战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若玩火好战,好战必亡。在生活上,统治者更要体察民情提倡整个社会形成“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风气,达到一种“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境地,从而无形却有力地约束一切人。另外从普适性上来讲,“无为”原则普遍适用于很多管理中。

三、无为与中国社会发展

市场经济要求政府总的趋势是将权利下放,就是要由管制性政府转变为服务性政府,由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就是要减少不必要的干涉和控制,为社会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尊重经济社会固有的运行规律。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正因为这“道”具有的只是一种共性的特征,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问题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生搬硬套的,唯一所能做的也只是正确把握企业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管理理论及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管理失败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管理的实践,遵循现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将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道家言简意赅的哲学 第5篇

吴奇

西哲课上我们就曾被“残酷”的告知:没有认真阅读过哲学的著作就不要说自己学过哲学,只能说暂且听过哲学课而已。扪心自问,哲学方面的书籍我确实涉猎得少,少到除了那本编得不算好的课本外就很难想到第二本了。所以,我这个听过中国哲学课的人也就只能浅谈一下认识了。我打算说一下道家。

过去,一说起道家,脑海里浮现出的就是青城山那帮会算命的道士,或者就是武当山上那一票靠教授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太极拳赚钱的“真人”。初尝中国哲学智慧之后才发现以上说的那一套其实和哲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翻开之前上课的笔记,凌乱的字里行间里我发现一个大大的“道”字,看得出我当时写这个字的时候还是很有激情的,大概是被课堂氛围所感染了。道家说的道即是无,是宇宙万物的根本,之所以说道即是无,是因为再也找不到一个东西和宇宙相对立了,没有参照物的存在当然也就很难证明其本身为何物。这是我认为道家理论体系里面最难被人所了解的地方(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

说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记得当年理论物理学的泰斗霍金在其著作《时间简史》里面也曾有类似的表述。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准确地描述宇宙?为何我们无法精细的预测宇宙的走向而只能看到一个很混沌的状态?那是因为我们无法找到一组完整的公式来描述宇宙的初状态(宇宙的开端)。这好像很奇怪,怎么就不可以呢?那是因为宇宙的开端就是一个质量无限大的点,在此之前,没有时间的概念,因而今天我们所秉承的那一套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东西就都不适用了,毕竟过去的一切公式定理都是建立在“时间”概念基础之上的。没有时间概念,自然科学体系也就土崩瓦解了。所以说:道即是无。这和道家的理论核心不谋而合。虽然说用自然科学的思想来揣度哲学的意境得出的结论就不纯粹了,会显得很低级,不过,对于一个理科生而言,这样总能找到一点儿心理慰藉。时常无聊的时候也可以借此聊以自慰道:原来我离哲学也挺近的嘛。

继续翻笔记……道家的另一个主张是无为而治。因而不知从何时起,道家思想家在我眼中也就变成一群不思进取的人了,总觉得这种主张有些消极。而后课堂上的学习纠正了我这一看法。这里的无为而治其实是无先为,指的是不要干扰民众的生活,就像现在提倡政府应该做服务型政府一样。况且春秋时期的统治者大都是一些无能之辈,让他们有所作为必定就免不了百姓受罪,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就很有现实意义了。

接下来说一下这学期上中国哲学智慧课的感受。始终觉得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那么纯粹,不是单纯的追求终极认知,其中的功利色彩多了些。在另一方面,这又正好印证了中国人的普遍特点—外圆内方。内心始终有自己的操守,但外在却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刚好回避了哲学是高贵的清醒的痛苦这一命题。所以,当个中国人其实挺幸福的。

好像还想说点儿什么,哎,还是不说了吧,毕竟道可道,非常道嘛。

道家哲学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第6篇

却不知,道家哲学才是在中华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一:道家哲学是一门最朴素的社会和自然科学。

道家的许多经典著作都精辟地道出了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如:

《道德经》这部道家经典作品中的观点博大精深,其理论包罗万象,能跨越时空应用世间万物。

《庄子》这部文学成就很高的哲学经典所阐述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如此之精辟,以至于可以治疗现代人的精神空虚。《庄子》一书中早就具备了

自由平等’的观念,其思想之先进可见一斑。

《孙子兵法》是一部以道家哲学为理论的兵法,堪称众兵法之纲,其军事理论沿用至今,其正确性仍被证明是无懈可击的,倍受各国军事家推崇。

此外许多国璀如武术、中医等皆与道家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比之下,儒家只有一套说教色彩很浓的礼教,除了三纲五常之类的教条外,几乎没有什么科学性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体系竟然统治中国数千年,正是儒家思想束缚了中华民族创造力。

二:道家思想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的是道。

翻开中国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皆因道学之兴而盛,道学之衰而亡。

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汉唐两代,汉(文景之治)唐(开天盛世)时期社会都崇尚道家思想。

而汉武帝大搞‘罢废百家独尊儒术’正是西汉走向衰亡的开始。

儒家思想根本没有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相反一直在阻碍发展。

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宋朝和‘最耻辱’的晚清都是儒家礼学大兴的时期。

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中国影响很大是因为统治阶级的强烈推崇强烈和大力灌输。

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儒家思想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

儒家思想的本质是:帮助封建统治者更好的统治其人民。教育民老百姓如何作一个服从君王的顺民。正因为此,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一直不停地美化儒学、误导民众。由此产生了数不尽的

儒家思想卫道士。《水浒传》中的‘宋江’就是一个典型的受儒学毒害极深的愚民。

三:现在社会的发展印证了道家思想的正确性。

道教哲学虽没有被哪个国家追捧和信奉,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无不与道学的发展观相吻合。

一切尽在道之中。道云:“无为胜有为”,道家提出‘无为政府’的概念。

表面听来觉的此理论很荒唐,但是事实证明了道的正确性.如:

1:中国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结果造成资源极度浪费、环境严重污染。

2韩国政府为了扶持民族工业,过度干预经济领域,结果反而造成经济危机,最终要国民献血救国。(大宇公司的破产就是最好案例)。

这些都是违反道家无为理论的恶果.与此相反的是:

1美国实行的自由资本主义,政府最大限度不干预经济,却始终保持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

2英国实施自由经济摆脱了长期的衰退,进入了持续稳定地增长。

英国政府对几乎不直接干预经济领域的活动,即使英国国宝‘罗尔斯罗依斯’公司被德国人收购了,英国政府也决不干涉。结果,汽车工业全部沦陷的英国反而能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强国。

无为政府’并不是要求政府不做事,而是要求政府不可过度干预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美英两国虽然不信奉道家哲学,但是他们在经济上的成功为道家之无为理论作了很好的示范。

也再此证明了道家哲学是包罗万象的。

四:历史对道家的误解

1人们普遍分不清道家和道教的区别.,把两着混为一谈。

其实道家不是道教

道教是宗教,而道家是哲学体系、是学术流派,道家从不宣扬迷信.,。

那些求神拜仙、练丹画符之类的事属于道教,与道家毫无关系。道教与农民起义的关系

道家哲学主张人保持自然本性,这包含了自由的概念.这与儒家思想的教条格格不入,这正是中国老百姓追求的也是封建统治者最忌讳的。因此,历代反政府的农民起义大多打着道教的旗号(如黄巾军,义和团等),这不仅使道教蒙上了愚昧的恶名同时也又增加了封建统治者对道教及道家的仇恨。

实事上道教作为宗教很少干涉政治,农民起义军也从不宣扬道教教义,只是借用道教之名而已。

结果很多人因此误解道教,进而误解道家.。

道家思想完全是理性的、科学的、超时代的哲学体系

道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最高境界。道家哲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然而遗憾的是:不仅世界人民不识这真宝,就连中国人自己也不知珍惜.如果日本人懂得的了道家无为的道理,就不会发动侵华战争,更不会挨两弹之苦了.日本人从中国引进了儒学和佛学却唯一没有接受中国的道学,这是日本人犯的最大的错误.如果中国的统治者真正学好、用好道家哲学,则根本不会有近代之耻辱.而且早就实现强国之梦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推崇儒学而搁置道学,乃我民族所犯的大错误也!

上一篇:孔子教育弟子的故事下一篇:职业道德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