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村小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论文

2024-06-05

开展村小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论文(精选5篇)

开展村小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论文 第1篇

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教师和家长不知从何下手,他们不懂得结合学生所处的环境从心理方面分析和处理,对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存在哪些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根据问题制定出有效的对策,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

1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模糊认识

在农村,受经济收入、师资、教育设施、教学经费、教育观念等影响,相比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教师和学生对家长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如果学生出现身体问题,他们能立马带学生到医院检查治疗;但学生出现心理方面问题时,他们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采用什么方法和措施帮助解决问题。因为缺乏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不懂得结合学生所处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从心理方面分析和处理,所以教师和家长在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相当不利。

1.2对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教育历来是国家财政投资大户,农村小学的许多教育工作者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医、德育工作混在一起,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比如,有的学校把资金重点用于校舍建设,有的学校用于更新陈旧的装备,由于资金有限,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资金的投入就存在不足,在比较贫困的地区,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

1.3教 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不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据调查,在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流失,他们辍学过早进入社会,这并不全部归因于家庭经济困难,更多是因为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不当。例如:许多学校领导和小学教师依然把成才和考高分等同看待,把能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作为评定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他们太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的学生由于压力过大和老师作对,有的甚至选择辍学。而教师和家长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采取及时措施,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

开展村小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论文 第2篇

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要对教师开展心理辅导讲座,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添置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料以及指导用书供老师们自学,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印发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材料,有效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逐步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召开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会和论文评选活动,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与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稳定心理素质、崭新教育理念、科学教育方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开展身心健康教育的基础。

二、课堂心育渗透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学生知、情、意、行的心理发展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使全体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学生和谐、愉快、幸福地学习成长。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课堂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科任老师在各自的教学中应时时处处为学生创造条件,做到全员参与,多途径、多形式、自觉主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肥沃土壤,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应该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强化。精心设计和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心理辅导活动,涉及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方面,能帮助学生树立“人人都能成功成才”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学生个别心理辅导与学校整体心理辅导相结合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心桥信箱,请热爱心理咨询工作、善解人意的教师兼任“心理咨询医生”。心理咨询教师可通过学生个别咨询、小组咨询、心桥信箱的通信咨询等多种形式,本着“帮求助者要耐心、对求助者有信心、给求助者以爱心”的原则,热情接待咨询学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为面向全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在学习、交往、情绪、个性等方面常见心理问题的保健方法,让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提高。心理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灵会得到真正的放松,困惑和烦恼会得到解脱和疏导。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与家庭紧密配合、同步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校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请专家来校讲座、请优秀家长经验介绍、举办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家长会、举行“夸夸我的孩子”座谈会等各种形式,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优化家庭育人环境、提高家教艺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多次召开家长会,请专家为全体家长做专题讲座,与家长交流座谈共商教育方法,结合家庭心育计划的实施,制订了“大心育”明星家庭评选办法,使得广大家长关注子女心灵、关心子女健康成长。

开展村小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论文 第3篇

小学音体美课程,是小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阵地之一。加强小学音体美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农牧村 艺术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国分类号:G4

一、农牧村小学音体美教育的现状

(一)缺师资、少场地 ,艺体教育呼声高、落实难

笔者走访了多所纯牧区村小学,了解到农村学校普遍缺乏音体美专业教师。

好多学校为了开齐课程,只能由主课教师兼任音体美老师,导致多数学校无法完成音体美教学目标。虽然课程表上显示的课程安排符合课程计划,但实际上,音体美课程因种种原因没有上齐或被挤占挪用的现象非常严重。

(二)教学条件差

绝大多数农牧村小学缺少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学校也缺少音体美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设施器材,学校的电脑、电视机、影碟机等设备,也极少用在音体美学科的教学上。

(三)对音体美教育的投入不足

农牧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并且发展相对缓慢,加之对音体美教学的不重视,故而在教学上的投入就显得不足。

笔者走访了几所农牧村学校,都存在一些问题,概括如下:

一是很多音体美老师是自学转岗,或是有爱好的,或是其他课时不足的,他(她)们没有一定的音体美理论知识和基本的音体美教学技能。

二是音体美教师专业素质欠缺。而且呈现老龄化趋势明显。许多学校都是让即将退休的老师担任音体美课程。

三是目前我县中小学艺体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一些改善,但由于管理和使用不当,导致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现象严重。

四是 “应试教育第一”的心态是导致音体美教育难以优质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是有的学校领导不重视音体美教育教学。在学生的思想中也造成了音体美课可上可不上的不良影响。

六是农牧村小学多数音体美教师受以往教育方式的影响,没有认真学习钻研大纲和教材,几乎无备课笔记,上课信手拈来,自由发挥,内容随心所欲。美术课教师想画什么就教学生画什么。

在现实中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使农牧村小学音体美课遇到了各种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走出困境,探索出一条音体美教学的新路呢?

二、走出农牧村小学音体美教学的困境 改变音体美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牧村小学的音体美教育状况,首先应提高对音体美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音体美教育的新理念。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音体美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农牧村小学音体美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学校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这部分师资力量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农牧村小学可在中心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搞好一定范围内专业或兼职音体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音体美教育教学体系,再辅以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不断提高音体美教师的教学素养,促进音体美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改善音体美教学条件

在小学音体美教学中,教学条件和器材设备是制约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定的艺术教育专项经费,每年逐步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这样,教师在进行音体美教学时也就得心应手,学生上课时也会兴趣盎然。

(四)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体美教育环境

在国家大力夯实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得到落实,农牧村学校的音体美教育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之后,有的学校音乐教学专用设备配置较好,这也是音乐教育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教育课程资源”。

(五)加强农牧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学的基本设施建设,开发地区资源为我所用

不少学校缺少音乐教室,录音机、电视、钢琴、风琴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教育的内容是由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构成。我县农牧村学校可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与音乐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开发地区资源为我所用,促进农牧村音乐教育的多维发展。

(六)教师应有选择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实施近一年,刚开始学习新教材时我们是兴奋的,因为新教材有它的“新”,吸引我们教育工作者,它跟新课程理念紧密结合,在新课程培训的时候确实是挺激动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情况并没有想象的乐观。特别是地处偏僻的农牧村小学。我们应走出为“用教材教”的误区,而应该“为教而用教材”

(七)提高农牧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的素质

现在的农牧村小学的师资虽说不像前几年那么缺,基本上学校都有专职或兼职的教师。但是因为农牧村与县镇的差别就决定了农牧村教师与城市教师距离越拉越大。因此作为教育部门应尽量给农牧村音乐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也应鼓励教师参加学习。而作为音乐教育者自身更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八)大力培养双语类音体美教师

一是民族地区的学生绝大多数使用的是本民族的语言,学龄前儿童使用汉语的基本为零,很难听懂汉语;二是学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没有懂藏语的教师去解释说明,学生很难理解其意,从而教学效果和质量上打折扣。因此,培养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懂教育规律、教学方法先进、会使用双语教学的音体美教师尤为重要。

(九)制订科学合理的师范类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开展村小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论文 第4篇

科研论文: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案例分析及对策

[摘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区角环境中通过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建构、自我探究、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活动, 它重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选择广泛的内容,提供丰富的材料,允许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内容、材料,并自由交往与自由操作,能够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的充分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区域游戏角色化、根据主题变换及时增添适当的活动材料、开辟孩子自主探索的第二课堂。让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功能。

[关键词] 幼儿 区域游戏 活动材料

区域活动是近年来比较推崇的一种小组活动的形式。它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主动活动、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达到促进幼儿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这种小组活动形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自主探索与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我们怎样来利用好这一活动形式,让它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更大的作用呢?我结合本班幼儿这一学期的区域活动的案例来谈谈有效展开小班区域游戏的一些做法。

案例1:

期初组织游戏时,角色游戏(娃娃家、娃娃餐厅、娃娃超市)是孩子们的首选,不一会儿娃娃家和娃娃餐厅、娃娃超市的孩子便开始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玩起来。区域游戏成为没有选择到角色游戏孩子的选择。在游戏过程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动手整理起家中物品,照顾娃娃。娃娃餐厅、娃娃超市的孩子也整理着店里的物品,准备一天的招待工作。只有在区域(美工区、建筑区、生活区)中的孩子们会时不时停下手中的东西,把目光投向娃娃家、娃娃餐厅、娃娃超市,有时候干脆停下来找个理由到那里去转一转。

案例2:

在主题《春天真美丽》开展时候,我在美工区里投放了做柳条、桃花、蜗牛等材料,此次活动由于投放了新材料吸引了很多孩子的目光,他们一改以往选择角色游戏热闹的习惯,对区域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纷纷选择区域活动要求参与制作活动。在游戏过程中,角色游戏中的孩子不时投来羡慕的目光。美工区的孩子们始终聚精会神,他们有的搓着纸团制作桃花、有的耐心搓着纸条、有的将搓好的纸条盘着蜗牛的壳„„在制作桃花、蜗牛时,不时还传来一阵阵欢笑声,你们瞧,“我的桃花开的多棒呀!”“我的小蜗牛是五彩的。”

案例3:

《六个好宝贝》主题开展时,《小嘴巴尝一尝》,《小鼻子真灵》等活动的操作材料,我将其投放入科学区域,孩子们对此兴趣很高,还争着尝试发现其中的秘密。比如在科学区投放了《小嘴巴尝一尝》中的材料。斌斌、轩轩、周周、平平等孩子来到了这里,斌斌拿起了柠檬品尝味道,斌斌皱着眉头说:“呀!好酸啊!”周周听了说:“我刚才来不及尝,我也来尝尝。”“哦,太酸了,酸里面还有些苦的味道。”轩轩和平平听了以后也尝了一口,说:“呀!真的,还有些苦我刚才尝到的只有酸。”在小嘴巴尝味道的基础上,我增加冲泡果汁的活动,青青、匀匀和豪豪都选择这个游戏。在冲泡果汁时,匀匀小心翼翼地将果珍粉放入小杯子中,睁大了眼睛看着,自言自语道:“呀,果珍粉不见了,小杯子里的水变成了橙色。”“我来尝一口,噢!真好吃。”青青和豪豪两位孩子拿起小勺就舀了好几勺果珍粉,他们两人还没等果珍粉化掉已经迫不及待地喝起来了。青青说:“我果珍饮料太酸了。”豪豪说“我的也是,加点水试试!”两个人又跑到水桶边去加水。再次品尝,他俩都说:“哦,现在好吃了。”

三则案例反映了本学期游戏活动的一个状况,孩子们从开始不乐意选择区域活动到逐渐地热衷于区域活动。可见,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幼儿的因素:3——6岁的孩子年龄特点: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游戏。

(二)游戏的因素:游戏是儿童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它通过虚拟情景以再现成人社会经验与人际关系,从而使儿童达到认识周围世界的目的。因此,游戏体现了儿童与现实的一种特殊关系,它通过某种虚拟的情景把某一类实物的特征转移到另一类实物之上。结合两方面的因素不难发现游戏成为幼儿的最爱是因为游戏能满足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所以,不管是区域活动还是角色游戏,问题在 于我们老师如何来有效地开展区域游戏。

一、区域游戏角色化,能吸引更多孩子积极参与区域游戏。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给幼儿适当的帮助或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

从案例

(一)的实例中反映出孩子喜欢角色游戏。主要因为角色游戏是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来源于生活,孩子们耳濡目染喜闻乐见。另外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关,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喜欢模仿,再加上角色游戏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所以孩子们对它情有独钟。

针对孩子喜爱角色游戏的特点为此我在区域游戏活动中作了一个大胆的尝试,让每个区域游戏中的孩子担任一定的角色,让他们和角色游戏中的角色联系起来,然后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如:原本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的孩子们让他们做幼儿园游戏中“娃娃”的爸爸或妈妈,组织成一个家庭。在去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前让他们带领“娃娃”去上学,然后他们各自去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引导他们下班了去幼儿园带孩子,然后回到家中或是去超市购物,去餐厅就餐等,回家休息。第二天开始,请孩子们再重复前面角色的内容。在游戏中,由于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担任了一定的角色,孩子们体验到扮演角色所带来乐趣以及角色的身份的重要性,因此在具体“工作”时,非常认真。没有一个离开或无故乱跑的孩子。

通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孩子们对区域游戏的角色化的这一形式很感兴趣,在整个游戏中互动得很好。可见,区域游戏角色化可以满足孩子扮演角色的需求,同时也让区域活动积极有效的开展起来。

二、根据主题变换及时增添活动材料,让区域游戏有效开展。

在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幼儿的学习是通过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的经验而实现的,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以及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都蕴含在所提供的材料中。

从案例

(二)中幼儿活动的情况,我发现孩子们对区域游戏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关注区域活动,并愿意积极地参与其中。其主要的原因是:在区域活动中增添了与主题活动内容相匹配的操作材料,这些材料贴近幼儿的生活,容易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可见,活动材料是区域游戏得以顺利开展前提和基础。要使区域有效的开展,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随着主题活动的不断开展,时时关注教育内容的变化、季节的变化、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同步地增加区域游戏中的材料。

针对孩子的表现,我认识到了活动材料投放的重要性。在本学期区域活动中总是根据主题的变换增添相应的活动材料。在材料投放时注意遵循材料投放的原则:第一、材料要丰富并尽可能地贴近幼儿生活;第二、材料投放要具有层次性。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差异,区域活动就是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比如“夏天真快乐”主题活动开展中,我为美工区投放了制作扇子、凉帽、太阳眼镜、衣服、鞋子等材料,充分体现了丰富性并贴近幼儿的生活的原则。考虑到孩子活动水平的不同,我还专门为不同层次的孩子提供不一样的操作材料。就拿制作扇子来说,能力强的幼儿我为他们提供蜡笔、硬纸、双面胶、小剪刀,让他们自己运用材料设计不同形状的扇面、再进行制作扇子、设计扇面;而能力稍弱一些的孩子,我为他们设计好扇面的形状,由他们自己制作扇子、设计扇面;能力弱的孩子提供制作好的扇子或能力强的孩子制作的扇子让他们来设计扇面。活动时,让孩子们在其中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使自己在原有发展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让区域活动成为孩子自主探索的第二课堂,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升。

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要能引发幼儿不断探究的兴趣、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与认识兴趣。材料投放后,若能使幼儿产生想摸一摸、想看一看、想试一试、想探索一下的愿望,这样就可以成功地开辟自主探索的第二课堂。

从案例

(三)的活动情况,我发现孩子对区域活动非常感兴趣。这主要得益于前两个环节常抓不懈,正常有序的进行。要让区域真正有效的开展,就应该利用好区域活动这种特殊活动形式,让它成为孩子们研究发现、探索奥秘的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好每节活动的延伸活动,将所学内容与主题、区域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孩子在“第二课堂”中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开展积极的自我探索、自我学习,将第一课堂的知识(外部知识经验)通过区域活动这个“中转站”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经验),形成固定的知识经验即让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提升。因此,区域游戏应该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的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案例三中的孩子们对《小嘴巴尝一尝》的投放材料保持着较高的兴趣,他们通过自己的再操作发现了课上没有发现的秘密,区域活动为孩子们知识的获得提供了一个补充学习的机会。从根据活动增设的材料看,孩子们活动时还是很专注的。三个孩子中匀匀是个有耐心的孩子,她会仔细观察果珍粉的溶化情况,而另两个孩子的耐心则相对差些,在活动的时候一会儿加果珍粉,一会儿加水。匀匀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了溶解的科学现象、而另外两个孩子也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了稀释的科学现象。孩子们在宽松、自主的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了新的秘密,使自己原有的知识获得了进一步提升。

可见,在区域活动中老师要真正学会放手,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在自由的课堂中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喜爱区域这种自由自主的探究活动,促使区域活动能更有效开展起来。

总之,要让区域真正有效的开展起来,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根据孩子的需要、活动的进展、主题的变换情况,结合“观察在前,指导在后”的指导原则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邱学青

2、《教育导刊》2004年5月号下半月P30-31——《区域材料的投放应有利于引发与支持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王春燕

开展村小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论文 第5篇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必须坚持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理论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实践与发展的心理规律,以实践应用研究为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职业教育心理学要以科学发展观、现代教育思想和心理学新理念为指导,突出重点,凸现特色,强化质量,优化效益,全面加大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发展品牌,以学科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为基本依托,以科学研究来促进创新发展,以服务职业教育来积极塑造社会形象。

在发展范式上,职业教育心理学要从走“独木桥”变成走“立交桥”,既立足于现在又着眼于将来,既统领全局又兼顾局部,做到学科建设、巩固与提高并重。目前,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有经济学范式、人才学范式和技术学范式。

从理论和逻辑上分析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成长”,其发展范式也应是多元的。既有基于职业教育科学的范式,也有基于职业(技术)科学的范式,还有基于教育心理科学的范式;既有偏重于对职业教育基本范畴心理规律研究的教育学科范式,也有侧重于对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的心理学科范式;既有侧重于研究职业教育教学心理规律的范式,也有侧重于研究职业教育学习心理规律的范式。应该说,职业教育本来就是纷繁复杂的,其逻辑起点必然是多元的,而且心理学的发展更是流派纷呈、此起彼伏,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科范式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是目前科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而针对社会需求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是推动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方向之一。职业教育心理学要向社会开放,把握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积极吸纳社会职业教育资源,主动向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开放,欢迎、鼓励和支持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从多侧面、多角度研究职业教育心理学课题。要组织召开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就学科当前的焦点和重大问题进行国内或国际合作研究。

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工作者要自觉深入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参与职业教育决策,从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实现理论进步。而实践工作者也要主动学习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研究者主张,职业教育心理学体系应分为理论、应用和专项3个层次,其中应用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又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

从教育主体来划分,职业教育心理学有职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类别;从纵向层次上划分,有初等、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从横向服务范围来看,有岗前、转岗和在岗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最重要的是,能站在当代职业教育和心理学学术发展的前沿,处理好为实践服务和推进学科建设的关系,在科学分层的基础上纵向有机衔接、横向融会贯通,着力建设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体系。

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求真,就是要倡导科学性,研究、把握职业教育心理的特殊规律,研究本真的职业教育心理学问题,科学界定其课程性质,科学推进课程建设。务实,就是课程建设要有针对性,尤其要紧密联系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职校生发展实际和职业学校办学实际,强化和优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站在培养职教师资专业人才和彰显办学特色的高度,采取务实的倾斜和扶持政策,整体提升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水平。

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职业教育实践是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职业教育心理学要坚持“以育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认识“职业教育的对象是人,职业教育是由人来实施”的这一特殊现象,围绕“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心理发展”问题,加强实践性、实证性和应用性的研究。要坚持“以服务特色人才培养为本,以服务职业教育发展为本”,加强服务职教的科学性;突出服务职教的针对性;注重服务职教的实效性;把握服务职教的创造性;坚定不移地为职业教育决策服务,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实践服务。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是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攻方向。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要以加强应用性与实践性研究为主线,注重校本研究、行动研究,积极倡导发展性研究、服务性研究。

應用研究始终是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体,同时要立足于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要围绕和解决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中的基础问题;二是要瞄准和解决能够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心理学课题。职业教育心理学要研究“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及其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积极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研究脑功能开发与职校生素质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心理科学与职业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重对职校生这一主体的研究,研究职校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及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问题。

上一篇:幼儿教师学习思维转向策略的论文下一篇:防火防爆防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