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和谐社会三项举措

2024-06-27

论构建和谐社会三项举措(精选9篇)

论构建和谐社会三项举措 第1篇

论构建和谐社会三项举措

内容摘要:本文就构建和谐社会的三项举措完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完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社会管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措施。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19日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具备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六个特征进行了深入地阐释,这表明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既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加强体制创新的首选要义。当代中国已经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治国理想、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和治国结果,因此必须从社会治理的内生与外围寻找合理的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动力源泉与路径支持。而中央提出的“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路径指向,彰显了激发社会活力,保障社会公正公义,完善社会管理,保护社会安定有序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关系,具体而言,对于其关系,作以下论述.一.完善社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管理是对社会这个有机系统实施指导、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目标,就要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社会管理的特点,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完善社会管理又包括以下方面:

(1)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社会公共危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应对的挑战.社会公共危机的基本性质、全球化及我国社会转型、改革深入的历史背景,决定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的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理念,在已初步建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2)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各结构各层次之间的有序和谐运行,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咨询机制,使社会管理决策逐步实现科学化,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评价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信息反馈机制.这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利益.这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落实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明确思

而保障公平正义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尺度.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通过对现阶段社会上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论述加强制度建设和保障公平正义的六大制度措施对于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旨在研究和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倡导公平正义理念,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公平正义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制度建设:

(1)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问题: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从目

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进展来看,这项制度还基本上是在城镇,而广大农村还没有真正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势在必行

(2)残疾人保障的制度构建与社会和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从理论上确立残疾人保障制度的主体地位,阐述了关注和有效解决残疾人保障问题、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加快残疾人的小康建设,已经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整体建构.研究认为,从制度结构上建设残疾人保障体制,既是残疾人保障建设的根本举措,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3)信访制度既能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体现人民主权的宪政基础,契合现代法治政府理念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展现权利时代利益诉求的制度保障和司法救济途径的制度互补.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的功能和作用.三.激发社会活力

对激发社会活力与和谐社会关系的研究应定位在以下三个层面:

(1)对社会主体即人的本质的尊重与维护,是激发社会活力动机得以确立和实现的理论生长

点,而人的本质的真正体现与展示,正是和谐社会得以确立和实现的根本动因,二者在确证人的本质层面的元语境下达到理论基点的统一

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人是主体,“客体是自然”,并指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正是在人的实践生存活动中,人成为一种实践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的整体性本质。这个“整体性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是社会存在物”;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这样,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就从现实性上概括其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仅如此,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进行全面梳理和廓清的前提下,还对这一本质得以生成、体现与维护的动力之源——人的需要做了深刻地阐释。1843年,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就已经看到:“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 [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揭示了“人体、需要、劳动”的关系:人体的生命存在就是需要,而需要只能靠劳动来满足,正是人们的生活需要,决定着人们必须进行生产劳动的活动,正是需要引起人们行动的动机、意志,并通过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力量,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就必须在实践活动中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外化出去,把客观世界改造为属人的存在,同时,把这种改造的成果加以利用来发展、完善自身,实现外部世界和主体自身的同步发展。人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就是现实的生产力,需要的发展导致物质生产的发展,即“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 [2](p926)也就是说,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即生产本身的需要”,[3](下册p19)所以,马克思说:“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4](p439)因此,这就表明,按照马克思的论述,需要是人最基本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动力和根据,因此需要的满足程度直接涉及人的本质的实现程度和社会的和谐程度,所以,为了实现人的本质,就必须全面地、综合性地、多层次地满足人的需要。

(2)以创造和规范利益原则为途径依托,使创造利益成为社会活力的生成母本,使规范利益成为社会和谐的圭臬方圆,二者在外化与实现人的本质的外围畛域达到路径支撑的归一激发社会活力必须做到人人各尽其能,即要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本质需要,实现人的物质利益需求;但要实现社会和谐,则需在各尽其能的基础上实现各得其所,即通过创造利益来满足人的本质需要,从而激发社会活力,通过规范利益来保证人的本质需要的对象化和外化,从而确保社会和谐。不可否认,对需求的满足和利益的创造是社会活力得以激发和社会和谐得以维系的物质基础与强力保证。我国古人曾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也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p82)激发社会活力,说到底是激发人们创造利益的活力。我们主张政治上发展民主与法治,经济上追求效率与公平,文化上实现继承与创新,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些举措能从根底上确保社会主体获得平等的法权保障与参与机会,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与公平待遇,获得坚实的理想导向与智力支持,因此会大大增强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能够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潜能,释放出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社会充满活力。我们在宪法中明确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进一步完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主张造就人、尊重人、爱护人、造福人,都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因此,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和更大地激发社会活力,我们必须始终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造福于人民。

(2)坚持党的领导为二者实现的体制保障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社会活力的激发才会有章可循,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有序而为,二者在三大规律的实现上达到目标指向的同一政党政治是当今社会普遍运用的政治形式,政党执政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中国,社会活力的激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也成为党的先进性是否保持与体现和党的执政能力是否提高与加强的重要表征和根本保障。纵观世界风云,因由执政党没有处理好激发社会活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而导致政权更迭、改弦更张甚至亡党亡国的事例可谓寻检无缺、殷鉴不远。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度人民党。从1996年到2004年人民党执政的八年间,印度以发展软件业为龙头,带动了整个经济的高速发展,2003年底,印度外汇储备超过了1000亿美元,几乎全世界舆论都认为,印度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又一个大国崛起了。但是人民党的经济改革方案,虽然也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收益的却是占社会少数的中产阶层,80%生活在“牛车经济”中的群体并没有得到实惠,导致了城乡分化日趋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人沦为“发展的牺牲品”,社会出现高度不和谐,最终印度国大党用“泥块”战胜了“鼠标”,取代了其执政地位。再如苏联共 产 党,苏联解体以前其经济、军事实力是十分强大的,但苏共在指导思想上没有实现与时俱进,保守僵化,丧失了先进性,加上社会治理上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管理体系,窒息了社会活力的激发;政权体制中官僚主义盛行,腐败现象严重,人民群众对党、国家、社会和制度彻底丧失了信心和支持(资料表明,到1991年秋末,苏联人民对苏共的支持率只有2·3%,对马列主义的支持率下降到2%),导致了偌大的国家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久加诺夫在总结苏共失败的经验时概言道,苏共因为“垄断权力、垄断利益、垄断真理”而失败,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肯綮。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65年5月第1版;

[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江泽民》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版

[4]胡景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06版

后记:

写这篇有关和谐社会的论文,主要是对于身边事件的有感而发,当今社会存在着太多的不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人与环境之间的不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 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勾心斗角,邻里之间为了小小事情的矛盾,大城市中邻里之间的陌生感,人与人之间的态度不诚,人与环境的不和谐表现在人堆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砍伐 树木,污染河流,排放废气,等等无不使我们共同的家园 千疮百孔,而环境也正在开始报复人类,全球气温升高,两级冰川的熔化,将给人们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这篇文章主要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深层的分析,如何采取有力而有效的措施,是我们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掌握了正确方法,我们才能集腋成求,聚沙成塔,构建我们美丽的和谐社会主义.写这篇文章需要许多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清楚知道一篇论文的格式,写法,因为还没接触过,也没写过,查了资料才知道一篇论文主要由关键字,内容摘要,正文,注释等 部分构成,而每一部分又有其严格要求,例如论文的题目 要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了解了论文写法之后,接下来就是收集材料,关于和谐社会的内容,提出被景,现实目标等等都要进行详细了解,在报纸上了解关于和谐社会的时政热点,在图书馆收集有关的文献作为论据,在网上收集各种信息,收集完素材之后就开始写文章,要对文章进行布局,分为几大块,各块写些什么,谁主谁次,都需要十分清晰,完成文章之后,通读修改.

论构建和谐社会三项举措 第2篇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组织部门作为党委负责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必须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主动发挥优势,协助党委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考察干部,全面准确地识别干部的德才表现

干部考察工作作为整个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链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影响和决定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当前干部考察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察体系,更加全面、准确的考察和识别干部。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考察内容。从干部的工作圈、社交圈和生活圈入手,全面考察干部的德才表现和综合素质,这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更是彰显出其重要性。在“工作圈”主要考察干部的领导科学发展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协调利益关系能力和务实创新能力,考察其作为领导干部,所做的工作是否符合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是否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是否有良好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在“社交圈”主要考察干部的社会人际交往、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公众形象、品行修养、性格气质等,考察其作为社会人,是否坚持党性,关键时刻是否具有正义感,处理社会关系的方式如何,公私关系是否分明,社交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强不强,社会公众形象佳不佳。在“生活圈”主要考察干部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生活作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家庭美德、性格气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修身治家、品行修养等,考察其作为自然人,生活方式、兴趣爱好是否健康,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是否处理得当,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正常,生活作风是否正派,品行修养是否高尚,待人接物是否适当,是否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和精髓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处事的基本规范。

其次,要进一步创新考察方法。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积极改进和完善传统考察办法,不断探索和引入新的办法,注意多种考察办法的综合运用,并努力做到于法周延、于事简便,避免繁琐。要遵循定量考察与定性考察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量化考察指标,在充实的量化考察基础之上进行定性考察,增加考察结果的可信度。要遵循群众评议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扩大考察范围,既充分发挥民主、注重群众公认,又要发挥党组织和考察组的作用,增强考察的全面性和公正性。要遵循日常考察与集中考察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平时对干部表现及工作情况的收集,随时掌握干部的动态变化,通过大量信息的积累,更加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干部,避免出现“一考定终身”的现象。

第三,要进一步严格考察程序。根据《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各项考察程序,做到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不断扩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制订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规范操作每一项程序,严把每一个关口,禁止简化、变通或颠倒程序。在民主推荐环节上,要适度扩大参加人员的层次和范围,丰富推荐手段,更好地体现群众公认的原则,不是大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在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环节上,要对测评和调查结果进行量化计分,并填写对考察对象的具体评议意见,避免简单抽象地用“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来评价干部。在个别谈话环节上,应从干部的“工作圈”、“社交圈”和“生活圈”中,合理选择谈话对象。要全面推行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征求纪委及有关部门意见制,对考察中干部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情况要进行专项调查,对需要实地了解情况的,要到现场查看有关情况,以便更广泛深入地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断增强考察工作的穿透力。

二、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评价干部,客观公正地衡量干部的综合素质

客观公正的评价干部,需要建立在正确的评价标准和理念之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真正的政绩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评价干部指明了方向。

论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梦 第3篇

(一) 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的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 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离开人的需要, 为了发展而发展, 甚至为了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而做出的一切努力, 都是背道而驰的。

和谐社会财富的有机性有多种表现:一是社会财富构成要素的有机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和谐社会的财富不仅在构成要素之间是多元统一的, 既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要素有机结构的协调统一, 更表现为财富最终形态的协调统一, 它能够满足人的物质、精神以及人的主体意识所需要的;二是表现为财富创造过程的有机性。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文明建设中, 和谐社会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中, 人们能更文明、更科学、更富有远见地对待自然, 而不是短视地、粗暴地、盲目地将自然视作人可以任意掠夺的对象, 人们只有自觉的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生存与价值的有机财富, 才可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创造财富过程中, 始终把握住满足人们需要的这一目的;三是表现为人们财富支配方式的有机性。社会有机财富的极大丰富不仅与创造财富的过程及财富最终形态相关, 同时也与人们支配财富的方式有关。它体现了财富分配制度的巨大改善, 正是在财富的转移过程中, 财富的有机性最终得以表现出来。在和谐社会里, 财富在国家合理的财政政策的支配下, 能够顺利地在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谐地变换形态, 这是有机财富的一个显著特点。因而, 它的目的是双重的, 它具有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多向转移性, 而不仅仅是少数人财富的原始积累的工具。

(二) 和谐社会是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合理分摊改革与发展成本的社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推进社会各项制度的改革, 其目的是创造更富于人性、更适合于人类居住与生存的人文社会环境。目前, 我们所力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政策取向, 归根到底是重建统筹即坚持“五个统筹”。

首先,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它的核心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合理地解决城乡发展的社会成本的分摊。在我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城乡政策中, 作为区域的广大乡村, 与作为产业的农业以及作为居民身份的农民, 始终扮演着为我国城市兴旺发展单向作贡献的角色, 广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始终游离在文明发展的轨道之外, 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 这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更受人们习惯思想观念的束缚, 他们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 过多地分担了改革与发展的成本, 这是制约“三农”问题的关键。因而, 统筹城乡发展, 充分发挥城市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辐射作用, 加快我国居民户籍制度改革, 让人们更自由地选择生活工作的居住地, 这是符合世界进步潮流并解决城乡差别的大政策, 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其次, 统筹区域同样是校正区域之间发展成本的整合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利益比较机制的作用, 顺利地吸纳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大量廉价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取向,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有着重大的进步意义, 它通过非均衡发展的示范效应, 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也为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发展培养了适合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类管理人才, 为今天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实现中部地区发展的大崛起, 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因而, 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通过东西互动、尤其是东部对中西部的智力、技术的反哺, 减少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必要的代价, 是保证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

再次,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本质上是协调社会经济不同部门之间所承担的发展成本, 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人除了实实在在的物质需要以外, 他还有自身的诉求, 有满足其精神需要的文化诉求, 有进一步提升自身各种素质的要求, 尤其是无论人的物质生活被提得多高, 始终也无法代替他精神上对社会公平的诉求。因而, 在加大经济发展的投入同时, 我们必须考虑民主政治、科教文化、卫生事业的齐头并进, 加大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 建构完善各种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机制, 形成调节各种利益冲突的缓冲机制, 以及表达各个利益群体愿望的政治协调机制, 提高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 让人民心和气顺, 生活殷实。

第四,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除了当代人可能面临的环境困境外,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大国, 人均资源有限, 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 实质是在代际之间合理地分摊社会发展的成本。我们坚持协调、持续的发展观, 就必须把当代的发展可能造就下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生存环境的因素考虑在内, 就必须摒弃大量消耗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最后,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始终不渝地坚持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所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道路。要统筹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国一方面要积极使经济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则, 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规则的制定, 使之与经济完全、发展利益相一致。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理顺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让创造财富的企业公平负税,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三) 和谐社会是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从社会结构要素的协调到利益群体关系的协调, 都少不了合作与信任。合作与信任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信任作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既有待于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更有待于社会对信任制度安排的关注。信任一般来说是个体基于对他者行为的反应。在社会生活中, 往往是一项政策的效应、一个轻率的行为、或一个不负责的承诺, 都可能摧毁人们多年间形成的信任关系。在当代社会, 政府与个人之间, 消费者与厂商之间, 人与人之间, 由于信任的匮乏, 极大地阻碍了大多数民众对发展的参与, 助长了国民无责任化倾向, 破坏了民族的凝聚力、认同感, 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致命的危害。因而, 加大对信任的制度安排, 包括对契约的强制履行, 对组织机构或个人信任档案的建立, 让诚实信用的民法通则, 落实到人们的言行举止之中, 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信任不仅仅是指向他者的义务, 更应该成为所有人共同的义务。在一个和谐社会里, 信任与合作使我们更容易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不是每个人相互为敌的共同体里, 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各个不同群体的利益都应该受到尊重, 否则, 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就会受到不可预见的损害。

总之,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全社会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 突出人自身发展的地位, 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成果, 公平合理地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 使社会在合作与信任、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 实现稳定有序、和谐协调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英.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J].价值工程, 2011.

浅谈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三项举措 第4篇

一、培养习惯,激发英语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大。不良习惯的养成,就会制约一个人的成长,反之,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发展一定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决定了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让兴趣的激发再次成为习惯巩固的跳板。

如:在学习“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四季的景象时,笔者则采取诗歌、心得、感悟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即: Spring, spring is green. Spring is colorful. I can fly kites in spring. I can go hiking in spring. Spring, spring. I love you spring. Summer, summer is red. Summer is hot. I can swim in summer. I can eat ice cream in summer. Summer, summer. I love you summer…感受诗情画意的氛围,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掌握了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词汇,同时还学习了fly kites, go hiking, swim等的实际运用,以诗歌、绕口令、猜谜语、讲故事等形式来丰富英语阅读教学,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巧设疑问,诱发英语探究的动机

俗话说:“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可见,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唯有在新问题不断呈现、不断推进的作用下,英语学习的动机才会更大的被诱发出来。而以问题的形式主导教学目标,又能有效调控好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先了解、掌握学情,根据学生间的差异性,构建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借以确保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状态。

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6A Ben??s birthday,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疑问:

1.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What date is it?

3.When??s Ben??s birthday? When??s your birthday?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加深学生对英语的认识: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进而延伸问题,诱发学生深入研究:

What would Ben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Would you like a VCD of Japanese cartoons?…

三、总结规律,提炼英语思维的方法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有效的方法对于学习过程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去思考、分析。在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总结阅读方法,进而使有效的方法升华为学生更好的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一种潜能。

如:在教学《The hare and the wolf》这一故事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阅读前,猜一猜动物的倒影。动物倒影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再用连环画的形式,了解每幅图的主要内容,解决单词。

阅读中,让学生自主阅读,设计有层次的练习:A.Choose the right answer. B.Answer the questions. C.Fill in the blankts.并讓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略读(第1、2两节),细读(第3小节开始)。让学生体会阅读时的主次之分,详略之分。并指导学生怎样来有感情地朗读。先跟读再分解读,到小组表演。通过复述,内化反馈过程,以大组为单位,一人说一句,分散难点。

阅读后,总结深化,拓展延伸,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好方法杀死狼。学生会想出许多不同的巧妙方法。

这样为学生创造了提高与拓展的空间,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能力,培养了其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构建有效的英语阅读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英语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自身也要努力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阅读视野。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要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文化底蕴,丰富英语文化素养以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程晓棠等.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山版社,2002.

论构建和谐社会三项举措 第5篇

上海交通大学三项举措推进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中关于“注重实践,增强公民道德教育的长效性”的指示,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以“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题,以十八大的成功召开为契机,引导鼓励广大青年投身于社会实践,发动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入社会,丰富阅历,磨练意志,加强实干能力。

——创新反馈形式,扩大宣传覆盖。上海交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人人网、新浪微博的实时性与公共性,鼓励各个团队和个人随手拍、随手记录,通过照片、微语录、微电影等形式,记录与展现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目前人人网的公共主页“交大思思”已与3200余人成为好友,其新浪微博账号也已有约1200人关注。假期初始的几天内在人人网和新浪微博的平台上,“交大思思”就已经与数十个团体或个人就前期准备、资源整合等问题进行了线上交流,可见这种新形式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通过在线记录的形式替代总结报告,简化了评估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流程。而网络公共平台的使用有效的宣传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扩大了活动覆盖面,裨益良多。——组织母校回访,传承思源精神。母校回访活动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并提供学生培训与回访资料的大型实践活动。在本次实践活动中300余名同学回访70余所初高中。他们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心得,介绍大学生活和专业情况,提供心理咨询;为家长解答关于高考、自主招生、高中生活等方面的疑惑;与老师畅谈多彩的大学生活,回忆

昔日师生情谊。该活动为毕业生对母校的教育反馈提供契机,帮助初高中提高了教学质量,调动了初高中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大学生的交流能力。母校回访活动得到各地初高中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引导关注基层,助力城镇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号召学子走基层、看变化、关注城镇化,增加学生的基层关切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0个高年级社会实践团队就城镇化建设的定义、力度、作用、实施范围、已有城镇化程度和目标城镇化程度等问题提出了20余个课题进行调研。他们回到家乡,通过主观感受发现变化,根据客观数据分析变化,询问家乡人民评价变化,联系政策精神解释变化。调研结果最终将形成总结报告,供政府部门参考。这次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基层变化,有利于他们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并将其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之中。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6篇

08建筑设计(2)班卢海杨3080130227

[摘 要] 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长期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我们必须调动一切积极性,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内涵

“和谐”一词由“和”与“谐”两个字组成。“和”者,和睦也,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顺和、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社会,”也就是指社会全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厉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气氛良好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即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

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

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靠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靠公平分配协

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更要靠法律和制度提供管理保障,调动各方面

积极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得到进一步扩大,权力监督得

到进一步延伸,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制度。

建立健全规范的对话和协调机制,畅通的社情民意渠道,人民群众有

说话之处,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切实保障其民

主权利。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法律制度。

法制教育得到完善,全民法律素质得到提高,法制观念得到强化,坚持

依法行政。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公平社会,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

实维护。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而正确处理不同社

会阶层、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是形成公平社会的关键。一是要

突出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必须

把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稳定就业。二是要注

重解决分配问题。要妥善协调先富和后富、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巨富与赤贫的利益关系,既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又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

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三要重点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基

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低保,利用经济增长、财政状况较

好、城乡人均收入提高的有利时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道德社会,即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

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

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友爱与全社会互帮互助的前

提.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真诚交往,就不会有友谊和关爱、信任和理解,就不会有社会和谐。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活力社会,即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

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

造成果得到肯定。人类发展历史证明,只有充满活力的民族、国家和

地区,才能不断形成更新更高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有序社会,即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

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太平社会,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我国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转变现有的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最主要的一项举措就是

发展循环经济。

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利益阶层的分化与整合,出

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共产党能不能协调

好社会利益,整合好社会资源,维护好社会稳定,使广大人民群众越

来越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对党的执政能力来讲是一个重

大的考验,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1、要正确分析和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矛

盾及问题,重视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设计到利益割据的调整,也会有一部分人的相对利益甚至绝对利

益受到损害,然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绝大多数人受益,从目前的情

况看,我们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

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但群众的不满情绪却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积累和

加剧。、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活力。人才

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才标准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了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调动积极性。

3、要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市场经济承认差

距,但它强调公平竞争。我国传统的社会也不乏对“公平”的追求,但却往往表现为对平均主义的追求。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起点公平和规

则公平,同时也重视财富的二次分配。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取缔非法

收入,调整不合理收入,加大反腐败和打击经济犯罪的力度,减少行

政垄断的行为,改革一系列不平等体制和机制,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还要重视对弱势群体的扶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强调公平,更要推崇工整。作为先富起来的社会群体,应该增强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政府,应该出台、完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广大弱势群体群众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也普遍地、不断地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从而充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4、保障公民的法律权利、规范和引导制度和政策,调动人民积极性,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国家的权力要依法行使,另一方面,社会成员的权利要依法保障。一般来说,国家依法行使权力比较容易,社会成员依法保障权利比较困难。因为,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权利,还有一个法治成本的问题,有一部分法治成本是需要社会成员来承担的。任何一个国家,社会成员是有经济阶层的,处于经济收入底层的弱势群体,就有可能承担不了法治成本。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政策作用的发挥,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作为地方各级政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同时,也要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不断研究制定先进的制度和激励引导作用强的发展政策,推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只要我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发挥好制度和政策的作用,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指日可待。

[作者简介]姓名:卢海杨出生年:89年

专业:室内设计班级: 08建筑设计(2)班、学号:3080130227

[参考文献]

[1] 张左已.《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 陆学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要求》.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3] 实事求是 编辑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事求是.第2页

[4] 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论丛.:第31 32页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7篇

在21世纪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趋势、顺应人民群众根本要求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战略性举措。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由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一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十分迅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如弱势群体问题、地区发展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新情况新问题可谓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甚至会集中出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往往是多事之秋。可以说,中国的发展面临关键的临界点,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将决定着中国社会能否进入一个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保持和提升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从国际环境变化趋势来看,和平和发展将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总体上国际社会也并非一片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少数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单边主义行径使得局部地区冲突不断。另外南北贫富差距问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贩毒问题等诸多国际问题还十分严重。中国置身于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之中,必须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努力为自身营建一格和谐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条件,这是我们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和谐、人民要幸福,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便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这一理念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体系。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包含掌控市场经济能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能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能力、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等在内的综合体系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要不断提高党在管理国家过程中的各种能力,每一种能力都具有独立性,但只有各种能力协调运用、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执政能力的完美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泛而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综合运用各种能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上,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则同样是一个重要能力,这一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能力。这一能力建设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体系,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成熟。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了一个更具号召力和亲和力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党带领人民确立了不同的奋斗目标,有远期目标也有近期目标、有经济目标也有政治、文化目标,这些目标对于鼓舞全党斗志、激励人民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朝着我们所确定的各个既定目标前进,不同的目标对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目标体现了小康社会的根本特征,既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也是现阶段人民要求实现的社会状态,更加有利于将全国人民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范文网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标准。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不仅具有宏观意义,也具有微观意义。在微观意义方面,它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标准,这一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人民利益”标准的科学再现,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标准的应有之意。以此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标准,将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更加自觉地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这个伟大工程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抓住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之核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理想。

一要充分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一主体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说,一切能够对和谐社会构建起积极作用的人、团体、阶层、阶级都可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主体的成员,党自身建设的成败,对于能否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这个伟大的工程,只靠执政党是万万不行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家园,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每一个阶层都有为这个家园的和谐美好贡献力量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动员一切积极力量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

 

;在发挥不同主体成员作用的过程中,执政党要有掌握整合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能力。既要注重效率,也要兼顾公平,力求使所有社会阶层的人们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和谐相处于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具体讲,就是既要维护全局的利益,又要照顾局部的利益;既要保持保护发达地区的利益,又要照顾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利益;既要保护优势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又要扶持比较困难的企业获得生机;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利益。

需要指出的是,党还要提高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扶植和培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利的主体。在现阶段,这些主体主要是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社会组织,特别是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我们要支持和培育这些组织的发展和成长,并善于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在实现社会的和谐方面的作用。

二要大力完善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

完善有效的制度体系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我们主要应创新和完善两种制度体系,一种是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另一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构建这两类制度体系所要遵循的共同原则。

就社会管理体系而言,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完善社会管理系体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是构建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的前提,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社会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改。社会管理体系,既包括经济管理体系、也包括政治管理体系和文化管理体系。它不仅指政府主导的管理体系,而且包括大量的社会自治性管理体系,如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社会救助和慈善组

织等等。不同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要依靠政策、法律法规作用,通过合适的政策和法律引导和规范社会管理体系自身的发展,通过法律来确定不同管理组织在整个社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就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而言,这一体系由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体系、社会预警体系、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司法机关和群众性治安管理体系构成。任何社会中都会存在一些矛盾,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解决这些矛盾和将不和谐的声音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的职责。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是保持社会安定、维护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根据法律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完善这一体系建设工作。

三要积极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

从国内环境来讲,这里的环境主要指与制度环境相区别的“软环境”,即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习俗环境,我们可以统称为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向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诚信负责、扶贫济困的精神,积极倡导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在全社会营造生动活泼、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终通过道德意识的积淀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形成全社会、全民族高度认同的积极向上的民风民俗。人文环境的营造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平问题 第8篇

1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1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

公平正义不仅涉及到一系列的规则体系,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 维护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当前的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党的形象, 而且也已经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和谐, 如果我们不消除这些现象, 维护社会公平, 就会导致当前社会的不稳定, 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 公平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甚至成为首要价值追求。

1.2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

社会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和政治的进步, 更为深刻的是公平和正义的张扬。尽管作为一种它变性因素, 公平正义不能离开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但是它却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巩固和推动的作用。公平正义的扭曲, 也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精神大厦的坍塌。从理论上来讲,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 人权应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而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根本目标是就致力于尊重和保障人权,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政府既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又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而整个社会是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 不同利益群体有不同利益诉求, 所以在协调和整合不同利益诉求时, 政府只有以公平为准绳, 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原则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因而必然有其固有的一些公平原则。主要是三大公平原则: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这三个公平原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去公平性, 后面的环节必将失去公平性。其中, 起点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原则, 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紧密相连, 如果只强调结果公平而忽视机会公平, 就不可能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如果只强调机会公平而忽视结果公平, 就不可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2.1 起点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起点公平又称人格公平, 是指人作为社会的一员, 在法律面前必须人人平等,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法律所赋予他的权利, 这种权利并不因种族, 性别, 年龄, 职业, 收入水平, 身体条件, 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 这个起点是对上次分配结果的继承, 所以事实上, 个人的初始条件一般是不等同的, 既存在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 也面对个人天赋和劳动能力的不同。起点公平并不是完全否认事实上的差别, 而只是强调人人享有相同权利的权利。然而, 起点公平又是最基本的公平, 是其他公平原则的基础, 没有起点公平, 就没有其他更高层次的公平。

2.2 机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机会公平又叫过程公平, 是指在机会有限的情况下, 机会应向全社会成员开放, 每一个社会成员只要愿意, 就有权利参与竞争去获得这个机会, 但这个机会的最终获得主要依靠个人的相关能力。然而, 对于那些有理由优先获得有限机会的人们, 给他们机会也是有前提的, 前提就是对机会的利用不得损害无机会的社会弱势群体, 且最终要有利于他们。否则, 优先获得有限机会的人们不得继续拥有这个机会, 要么主动拿出要么强制剥夺他们手中的机会, 让这个机会进行新一轮的公平竞争。

2.3 结果公平是和谐社会的目标

结果公平又称分配公平, 它不等于结果平均 (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这里的结果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初次分配坚持效率优先。虽然效率优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平, 造成结果上的差距, 但是, 这种以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为前提的差距才是真正体现公平的内涵的;相反, 如果不承认这种差距, 甚至破坏这种差距, 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其实, 效率优先就是要鼓励和保护这种“公平的差距”。二是二次分配防止两极分化。这主要是国家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等手段进行“抽高补低”, 避免差距过大, 使“公平的差距”保持在一个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度”里面。

3 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途径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公, 维护公平的过程;是改革和摒弃不公平、不合理的体制与机制, 形成和建立公平、合理的体制和机制的过程。社会的公平机制一旦形成, 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和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 并及时发挥调节矫正的作用, 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和利益, 使社会结构达到新的平衡与和谐。目前,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 构建社会公平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和健全以下三种机制。

3.1 构建责任政府, 完善社会公平政策

一个和谐、公平的社会, 首先必须有一个公正、民主的政府。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治理者是公正的护卫者”, 只有实现了执政公正、民主, 才能有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法律公平、伦理公平等普遍的社会公平。各级政府组织在制定政策过程中, 应当转变原有的执政理念, 只有遵循公平和正义的规则, 才能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和认同, 才能使政策在出台前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从而得以顺利执行和实施。社会政策的作用是通过一系列政府和社会手段来实现社会公平, 由于社会公平目标与时俱进, 决定社会政策也需不断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应该是以维护社会公平为目标, 以社会矛盾和平衡利益为重点, 以有效的社会政策为手段, 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协调、权责明确、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 进一步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 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 激发群众积极性,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维护社会公平, 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3.2 构建有力的权力监督机制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曾断言: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腐败的后果是权力的公信力下降, 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也就无法公平公正的解决, 进而导致社会动乱。因而进一步强化权力监督机制, 是大势所趋, 民心所向。当前, 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的腐败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权钱交易、教育腐败、司法腐败等等令老百姓深恶痛绝。这些腐败现象的产生和恶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权力缺乏监督或者监督不力。最近的对影响社会稳定和引起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调查结果也显示, 对“因权力造成的不公平”反应最为强烈, 而权力造成的不公平的根源也是缺乏有力的权力监督机制。所以, 构建有力的权力监督机制是通往公平和谐社会的必经关卡。

总之,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只有正确地理解公平、维护公平, 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不能仅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待公平, 而是要从社会政治的角度, 从我国现实需要的角度来理解公平。因此, 要着力研究和建设社会公平, 构建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孙光永.民主法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的构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4.

[2]树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5, 5.

[3]谭献民, 毛维军.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支点[J].甘肃理论学刊, 2005, 3.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9篇

虽然还没进入社会,还是一个在学校读书的一名普通学生,但是通过这个学期的毛论课的学习,我明白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以下就是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见解。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高高地举起了和谐的旗帜。对外,我们倡导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对内,我们把建设和谐社会摆上突出位置。和谐,成为中国内政外交重要的价值追求,也成为新时期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新智慧。

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整体的要求,归根到底,要靠千千万万个体的人去践行。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亿万群众的实践,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能不能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他们能不能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自觉实践者,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另一方面,个体内心世界的和谐及同外部环境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和谐,本来就是整个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人生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就越来越高;和谐人生的代际交替和传承,就是和谐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在从宏观上准确把握建设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视个体和谐,切实关注个体和谐,着力促进个体和谐,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和引导,帮助尽可能多的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以个体人生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当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民主法制。民主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保障。“民主”一词的原意,就是“大多数人的统治”。民主一定要尊重和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民群众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民主是体现绝大多数人意志的新型民主。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届六全会再次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发展形式,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各项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公平正义作过深刻和全面的系统论述。他们认为,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真正公平,“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公平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决定分配,分配的前提取决于可供分配的产品;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公平及其实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还认为,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及其实现还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的依据只能是劳动,也就是马克思讲的“按劳分配”。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和家庭状况不尽相同,分配的结果必定是不公平的。二是机遇和环境是公平的,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公平就是阶级差别已经不存在。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社会都会为他们发挥才干提供平等的条件,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各尽所能”。三是社会调剂,也就是说,在社会成员分配之前必须作必要的扣除。扣除下来的劳动产品用于再分配,包括救济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从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规则看,它必须包含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四个原则,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这四个原则是:第一,保证基本权利的原则。这里所讲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和受教育权利等。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建立在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得到保证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必须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避免只有少数人受益的“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形。第二,机会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要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平等发展机会,具有大致相同潜能和相同意愿的社会成员应当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在参与社会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之前,机会平等的原则要求摒弃先赋性因素(比如身份、家庭出身、性别等)的影响,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能力。第三,按贡献分配的原则。也就是说,要根据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在社会财富等社会资源的形成过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所投入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是有差别的,因而,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有差别的。按贡献进行分配,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具体贡献同自身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第四,社会调剂的原则。也就是对一次分配后形成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普遍地共享发展的成果。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能力、机会以及具体环境的千差万别,由于制度和规则等方面的不完善、不配套,由于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种种不确定性因素,在初次分配之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乃至不公正现象。因此,在初次分配之后,社会有必要进行再调剂。这就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特别是建立健全有效的以所得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移支付体系。

上一篇:个人读书计划免费下一篇:中学生八年级作文放飞梦想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