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2024-07-26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精选15篇)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1篇

民营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目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已发挥出重要作用并呈现出显著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 经济增长 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程度的提高和各项政策的放宽,民营经济逐步发展起来,我们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它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民营经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政府限制其发展,到提倡和激励其发展,直到今天大力发展的过程,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主要表现为:

形成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尽管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支柱,代表着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但是民营经济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目前,在中国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约1000万户,其中国有企业约20万户,另外的98%均为民营企业,还有个体工商户2800万。非国有部门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达60%。自1980年以来,非国有部门产值

以平均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推动了市场化的进程

民营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就天然地与市场经济融合在一起。企业以市场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

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国有和集体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大背景下,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的就业空间明显缩小,而民营经济就业持续增长。实践表明,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人员净减少的同时,是民营企业增加了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以计算机、通讯、生物工程和微电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一些民营企业不甘示弱,积极参与。在上海确认的1743户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有312户,占总数的17.9%。在上海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一区六园”内,民营高科技企业占主要部分。在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已从过去的配角转换为主力军,目前对北京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60%。

形成了独特的民营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文化是一种以经营理念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体的企业精神,这种创新精神使民营企业在组织

管理上实现了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演变,从企业战略上实现了从片面追求产量与低价竞争到注重品牌形象和质量信用的根本性转变,民营企业文化以独特的品位和凝聚力以及创新精神,造就了一批风险意识强、市场洞察力敏锐、敢于创新突破,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

将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发展民营经济有助于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异,加速中西部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目前累计有8846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港、澳、台、侨工商界人士率先到老少边穷地区投资扶贫,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民营经济的发展特点

从民营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民营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以下特点: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寿命延长 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11月,我国私营企业数达297万户,注册资金超过33470亿元。在第五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中,被调查企业的实收资本总额中位数为250万元,比1999年增长了66.7%;实收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重为18.8%,比1999年增长了7.8%。几次调查的对比表明,私营企业的平均经营年数从1993年的5.91年延长到2002年的7.04年。

发展速度快且平稳 据统计,私营企业户数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产值以年均50%左右的速度增长,税收以年均70%左右的速度增长,就业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

行业分布渐趋合理 民营经济发展初期主导行业是制造业,近几年逐步向第三产业发展,目前已涉足计算机、通讯、生物工程和微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涌现出一批产值超过亿元的优秀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开始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有一些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制重组,建立公司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确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并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实现了跨越发展。在上海、深圳股市中民营企业尤其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股市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

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国家取消了一些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政策,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较为宽松的大环境,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和体制的局限,民营经济在加快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产品层次偏低,技术落后 虽然这几年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就单个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技术落后的情况。据对某省私营企业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先进性一般,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只有4.79%,中等水平的占41.01%,落后的占54.2%;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占36.23%,中等的占61.68%,落后的占2%。从企业产品科技含量来看,有18.13%的企业产品科技含

量较高,67.71%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一般,其余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短缺 从民营企业的人员状况看,一是人员素质不高,大专以上学历者偏少,从业科技人员不到30%。特别是有些企业“老板”的综合素质不高,这包括他们的经营思想、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学识修养、职业道德等素质不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求。二是急需人才,尤以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最为急缺。34%的民营企业认为在引进人才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高素质人才不愿到民企工作,从而影响一些企业的生命力。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2篇

1.1经济政策的含义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就为我国的经济政策开创出当下开放性经济环境的基石,通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经济政策也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由经济体系。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由经济体系是开放、自由、平等的,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来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保持健康、稳定、高效的事态。我国的经济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两项政策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起到了扶正的作用,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1.2我国经济政策的种类

为了保障我国的经济高效稳定发展,就需要通过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收支平衡作出一定的调整和保护,这种政策的管理是一种具有弹性和连续性的管理措施。现代社会的经济市场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变化多端之时,经济政策也需要跟随市场不断的作出调整,而在国家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的时候,经济政策又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国家经济政策随时保持在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就需要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社会供需需要来总体规划国家的产业布局。为了达到对国民经济调节的目的,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与信贷中和平衡政策等达到调节的目的。

2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及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2.1经济政策的重要性

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就在于利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手段,共同在宏观层面上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作出调整,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以市场作为主体来建立国家的经济计划,建立符合我国社会基础的未来发展目标,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建立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通过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相结合,使企业可以健康稳定的跟国家长期的经济计划稳定高效的发展。经济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商品价格出现普遍增加,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对社会的供给进行调节,保障我国的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2.2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3篇

企业成本核算对于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经济管理等都十分重要, 本文首先探讨了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对其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进而分析了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笔者探讨了改善企业成本核算的几种方法, 旨在建立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 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一、企业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对于其产品定价、成果分配、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 一个企业成本核算决定了其经济管理的有序高效运行, 是一个企业健康运转的基本保障, 对于企业、投资者、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 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制定产品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企业在进行产品定价的制定时, 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生产、物流成本, 还需要考虑产品投放市场的目标利润、产品在商场中的竞争力以及市场价格等多重因素, 具体操作过程十分复杂。一旦产品成本的核算出现偏差, 就会直接影响企业决策层的决定, 从而制定不合理的产品价格, 损害企业的综合利益。

其次, 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还会影响到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具体来说, 企业的经营成果是财务收入减去成本费用, 而企业的财务收入的核算简便, 出错率较低。但是企业的成本核算则因其工作量大、技术性高、复杂性大而具有相当难度, 加之企业内部人员的操作性因素, 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更加难以实现。单位成本的数据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其利润数据的相关变化, 严重损害国家税收利益、股东股权利益以及债权人的相关利益。

最后, 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加强会直接促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实现企业单位的利益最大化。在一个企业的成本管理中, 若能实现成本核算的精确性与及时性, 那么企业的成本分析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为企业及时发现并处理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依据。因此, 企业成本核算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核算的范围过窄、对象有限、内容欠缺、方法不当等,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才能进一步唤醒企业的活力、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

首先, 企业成本核算的范围较窄, 表现在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只看重生产制造过程, 忽略生产前、生产后的成本控制。由现代企业的经营生产环境决定, 当前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时间缩短、重要程度下降, 相反, 产品的设计成本、销售成本等生产前、生产后成本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 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前以及产后链条的投入上。但是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还停留在以制造成本为主的阶段, 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大趋势。

其次, 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的对象十分有限, 仅仅重视有形资本的成本核算, 忽略无形资产的成本核算。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 主要是有形物质资料的核算为重心, 对无形资产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但是现代企业生产中, 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亟需将其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

再次, 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内容也应当有所改进, 不能仅仅停留在仅仅关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 而是应当将企业生产的环境治理成本、环境保护成本也纳入核算的范畴之中,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大潮流, 将企业生产的环境成本纳入参考体系。

最后, 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的方式也存在过于单一等问题, 亟需得到改进。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多采用品种法与分步法, 这种方法只用于重复性高、量大的生产类型。但是, 现代企业生产的方向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分批法, 这种成本核算方法却鲜少为我国企业采用。为了适应现代生产的趋势, 需要将分批法作为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 排斥冗杂的分步法的使用。

三、改善企业成本核算的途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企业成本核算不仅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 还需要企业进行相关的基础性工作的建设, 根据本单位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此外, 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实现与审计监督工作的完善也是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方法。

首先, 企业成本核算需要得到领导层的足够重视, 这是因为成本核算涉及面很广, 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配合。企业领导必须充分认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协调本单位的工作以促进成本核算的进行。

其次, 企业成本核算还需要企业进行相关的基础性工作的建设, 如材料进出库的设置、定额的制定、工作时间的统计等, 将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分摊到产品上, 实现企业投入产出的均衡。

再次, 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 每个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方法, 以实现本单位利益的最大化。

最后, 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及审计监督制度的完善也是实现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途径。会计电算化可以建立健全的信息沟通系统, 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还能更加及时全面的提供企业的成本信息, 供各部门进行交流沟通。审计监督工作可以促进会计师对其工作负责, 帮助国家审计、税务单位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促进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摘要: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对于其产品定价、成果分配、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核算的范围过窄、对象有限、内容欠缺、方法不当等, 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需要企业领导的重视, 还需要相关的基础性工作的建设, 根据本单位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此外, 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实现与审计监督工作的完善也是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成本核算,经济管理,企业单位

参考文献

[1]任宏玥:《浅论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价值工程》, 2010 (36) :19。

[2]肖振红、许喜平:《现行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探讨》,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1) :56-58。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4篇

【摘要】 本文简要论述了管理会计在建立和实施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责任制;应用;管理会计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为前提,责、权、利紧密结合,职工劳动报酬与企业经济效益和本人劳动成果相联系的企业管理制度。它是我国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成果,现已成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的综合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对发展生产、提高效益、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方法不科学等问题。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学和会计学为基础,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财务会计等信息的加工利用,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评等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是现代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中的应用谈一点浅显的认识。

一、落实责任主体,建立纵横交织的经济责任制网络体系

经济责任制的核心就是责、权、利相结合,划清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的责任范围,落实责任主体,即责任中心是经济责任制的首要任务。责任中心,是由专人承担规定的责任和行使相应职权的企业内部单位;凡是可以划清管理范围,明确经济责任,成绩可以单独核算的单位,可以划为责任中心。责任中心按照控制范围和责任大小,通常可划分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中心也称费用中心,是指其负责人只承担控制经营活动中发生成本或费用责任,不对收入、利润和投资负责。一般来说,成本中心控制的不是通常意义的产品成本,而只是能够控制的责任成本。利润中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可以单独计算盈亏的责任单位。利润中心可以分“自然的”利润中心和“人为的”的利润中心两种。投资中心是指能全面地控制收入、成本和投资效果的责任单位。投资中心是根据管理上控制成本、增加利润、提高投资效的要求建立的,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拥有较大生产经营决策权和投资决策权的内部单位。

在经济责任制主体的确定上。一是根据企业内部单位和部门各自的管理权限、范围确定成本考核单位、利润考核单位、资金考核单位,因利润中心更能发挥和调动责任者的主观能动性,更便于科学评价责任者的绩效,应创造条件将成本中心改作“人为的”利润中心来管理,也就是变成本考核单位为利润考核单位。二是责任中心尽可能划小划细,便于责任在纵向各级组织间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在横向各部门间划清工作职责,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三是对基层成本考核单位,只考核可控成本,主要是变动成本,以便简化考核,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二、采用零基法和调整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定经济责任制指标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数量的确定是经济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以往消耗指标、效益指标的确定都是采用调整法,即在上年度责任制指标的基础上,考虑各种因素的变动,相应增加或减少有关指标的数额。由于调整法是以上个时期的指标为基础的,容易使历史指标中不合理因素长期沿袭,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零基预算,即在编制预算时,对所有预算开支都不考虑其以往情况,而是逐项研究分析后根据实际需要编制预算。由于零基法编制预算,对于预算的每一种预算项目,其数额都是以零为起点,不受基数额的束缚,它可以从根本上评价各项业务活动的重要程度,完全按照预算期内应该达到的经营目标,重新考虑预算支出的必要性及其水平。因而预算数额较为客观,且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零基预算因预算项目多、工作量大,实际工作中也受到一定的局限。经济责任制在确定各项消耗指标、效益指标时,可以采用调整法和零基预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第一次确定指标时采用零基法,然后2-3期采用调整法,再期采用零基法,两种方法间隔使用,则可以扬长避短,提高经济责任制指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又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监控经济责任制的正常运行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利用会计核算、统计核算等信息资料,采用专门的方法,研究企业经济活动,客观地评价企业,揭示企业的经济发展趋势,查找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一种经营管理工作。它是监控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正常运行,促进各项经营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实际经济活动分析中,定性分析的多、定量分析的少,静态分析的多、动态分析的少,定点分析的多、趋势分析的少,事后总结的多、事前预测的少,未充分发挥经济活动分析的作用。管理会计学有很多分析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一是运用量本利分析法搞好企业经营效益的预测和决策。量、本、利分析又称损益平衡分析,保本分析,它是根据产量(销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用以预测利润,控制成本的一种数学分析法。可用来对影响企业利润的收入、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和产量等变量的定量分析,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有关目标利润、目标单位成本、目标销售额等方面的决策依据。二是运用边际贡献法,搞好企业产品的预测和决策。边际贡献法是指一种产品或一个部门在抵偿变动成本之后所提供的贡献,这种贡献是一种最低程度的要求,如果一种产品不能提供这种起码的贡献,则生产或销售该产品的生产活动必须放弃。三是运用趋势预测、因素分析、回归分析、差量分析、决策树、决策表等定量方法进行资金、销售、成本和利润的分析预测和决策。

四、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科学评价企业经营绩效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5篇

论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世恩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5期

[摘要]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及实现管理现代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现代化;思想;组织;方法;手段;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0.7

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第6篇

来源:财经网(http://.cn/)

这两天,朋友们介绍张维迎教授《反思经济学》讲座最多的,是他对经济学数学化的批判。坦率讲,让我失望。先声明,我和维迎是多年好朋友,他是我非常敬佩的思想学者,每次跟他交流是思想大餐,受启发很深。但,就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广泛度,我们认识和看法不同。为避免年轻人受误导,下面连写几贴。

一、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中国就有经济思想,但直到20世纪才开始有经济学。经济学在西方也是19世纪后期出现。为什么经济学与经济思想不同?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套系统分析框架,既有利于对理论假设证明证伪、又便于学科知识积累与传承的分析框架!而在目前人类知识状态下,数学是建立这种框架的最好工具。

二、是的,现有数理经济理论有很大局限性,这是喜欢这些模型的人也看到的,但这恰恰说明还需努力,需要更多代人努力,不是放弃。为什么现有数学有局限?以前引发数学发展的主要是物理现象,当它们被用来分析人类社会有些不匹配,不奇怪。但局面在改,越来越多经济现象包括金融危机在催化新数学。

三、经济学是最适合数学化的学科之一。比如,下月的通胀、股市、产出、气候、农产量等都充满未知,这些都是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理论所研究的对象,经济学为何不该借用?做企业的都知道,企业小时好赚钱,规模大之后利润率会越来越低,这不是凹形产出函数吗?做企业的希望赚最多钱,这不是最优化问题吗?

四、大家喜欢的制度经济学是否离得开数理经济学?张五常那么骂数理经济学,如果没有他之前数理模型对经济学的影响,他的那些论理可能吗?实际,国内骂数理模型最厉害的要么没理解透数理经济学的精髓,要么就是受益后连自己都不知。“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没有数学的应用,就没有现代经济学。

五、可能说:科斯理论用的是简单易懂的数学,而新经济模型用的数学越来越抽象了,走偏了!/坦率讲,20世纪初经济学中用任何数学都被排斥,那时如果不习惯数学的权威把数学统统排斥,会有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吗?新产权理论?谁又能预测什么数学今后会成功?还是要心态开放,用数学与不用数学的都该尊重。

六、商业、金融如何推动数学发展?为何经济学离不开数学?两千年前汉朝祖先出的《九章算术》卷第七《盈不足》,问“今有人持钱之蜀,贾利十三。初返归一万四千,次返归一万三千,次返归一万二千,次返归一万一千,后返归一万。凡五返归钱,本利俱尽。问本持钱及利各几何?”今天中国经济学超越汉朝?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7篇

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16秋会计专业 茹作海

摘要:创新是国家、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正是从制度创新入手,全面创新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制度创新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字:创新 市场经济 “一带一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而制度创新,是指在一定制度框架内对选择集或规范系统进行革新和创造的过程。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正是从制度创新入手,全面创新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产生、形成,并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形成。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

小论文: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线,在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对外经济关系、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和发展等方面有了许多理论发展与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这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更是制度创新的伟大胜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小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小民营企业也是配合大型企业改革和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最为活跃的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对政治体制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从1980年8月中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起,到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支策。”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并一直把发展经济做为中国的首要任务,对保证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

小论文: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国际战略正式开始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2016年6月起,中欧班列穿上了统一的“制服”,深蓝色的集装箱格外醒目,品牌标志以红、黑为主色调,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为造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蓬勃发展的最好代言与象征。

2015年11月和2016年1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和第十二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即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一年多时间以来,-3-

小论文: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带来的红利显而易见,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去产能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不少相关企业扭亏为盈,煤炭企业的利润也明显增长。同时,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实体经济成本有所下降,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8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作用

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 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环节。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对日益残酷的竞争环境, 企业只有积极进行管理创新, 加强内部管理, 才能面对新形势, 求得发展。现代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 而财务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财务管理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企业管理正确决策的基础, 所以说财务管理对推动企业的经济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财务管理的涵义

(一)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决策、组织、控制、领导与激励等环节, 对企业所掌握的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当然其中必然要认真观察市场环境, 进行分析, 把握时机。企业管理必需要建立现代管理体系。

(二)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指在预期目标下, 关于资产购置, 资本融通与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 以及对利润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部分, 它依据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 按照财务管理原则来处理财务关系。

二、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 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基础信息

财务管理的职能之一就是为企业决策提供基础的会计信息, 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把关。投资是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将企业的部分财务投入一定项目之中, 以期在未来经营过程中, 获得巨大收益, 财务管理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监控好企业的经济行为

企业投资是一种经济行为, 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企业必须要顺从经济规律, 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点。在许多投资决策失误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 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去办事, 多数的企业投资决策者觉得自己的经验丰富, 独断专行, 对经济规律视而不见, 盲目投资, 后果往往是让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

2. 做好调查研究

企业在投资决策前, 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 要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 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绝对不能轻易地进行投资。投资过程要对投资方的财力、资产、信誉进行多方面、各个角度的调查, 要走法律的程序, 绝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3. 做好成本控制与风险控制工作

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收益, 如果投资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 那么这项投资必然是失败的投资。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 要对投资成本进行控制, 要提高风险意识, 防止风险的发生, 尽力地规避风险, 以保证投资能够获取预期的回报。

4. 监控投资管理的程序工作

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 会面临很多不同种类的投资, 而每一种投资都有着自身的特点, 其管理的程序也是不同的, 审批的部门、环节也是有区别的, 财务管理必须要总结好每种投资的特点, 进行备案, 以方便日后对类似投资项目的管理。

(二) 做好资金管理, 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当前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资金入不敷出, 资金缺口较大;第二, 资金被挪用情况严重, 甚至造成项目搁浅;第三, “三角债”的关系普遍存在, 企业间的财务关系混乱。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是财务管理所必须面对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降低成本, 开源节流;二是进行短期融资, 缓解资金压力;三是对资金进行跟踪管理, 必须要做到专款专用, 禁止挪用资金以及形成新的“三角债”关系, 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

(三) 发挥监督职能, 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企业诸多的约束机制当中, 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就要求财务工作者要有责任感, 要有主人翁的意识, 对不按照财务制度办事的人, 要坚决抵制, 并且向上级部门反映, 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给各部门, 以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四) 做好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是企业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与投资者之间的决议, 而对企业的净利润进行分配的过程。企业的利润分配主要起着杠杆的作用, 它对于正确维持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目的就是打破计划经济时代在利润分配上的“吃大锅饭”的现象。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 利润分配的主要形式。员工持股与管理者持股已经把企业的效益与员工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共同承担风险, 共同地享有利益。在这样的形势之下, 企业怎样对利润进行合理的分配, 充分发挥利润分配的杠杆作用, 积极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位财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挑战。

三、如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 做好企业的基础工作

做好企业的基础工作, 是财务管理作用充分发挥的一个前提。企业基础工作内容非常广泛, 比如企业要依据经营的实际状况来建立企业的规章制度, 制度建立以后, 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必须要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 让制度来指导实际工作;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一套完整而又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 因为制度的缺失会让财务管理工作陷入混乱之中;还有就是进入财务管理部门门槛不高情况普遍存在, 这就造成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企业可以从这些基础的部分入手, 提高员工进入财务部门的门槛, 以此来提高整个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以上之所以要强调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就是因为当前我国企业的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 这样会造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展开, 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无从谈起。

(二) 完善成本管理机制

降低成本是所有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 企业在行业里的竞争力, 很大程度都是对成本进行压缩才取得的。所以说企业的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 企业成本管理还是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这样最终会导致企业竞争力整体性地下降, 使经营陷入困境之中。而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是由财务管理所控制的, 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需要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完善成本管理机制,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才能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整体性地提高, 以达到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三) 强化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

如果想要做好企业的财务监督与控制, 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 由于企业的财务监督与控制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资金往来、生产费用以及其他各种资源的配置进行监控。所以, 企业必须要做到对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如果企业的财务部门内部出现了问题, 那么别的相关环节就会出现无法弥补的问题。其次, 要同时加强对企业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监督, 财务部门主要是由财务人员所构成, 如果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失误, 那么直接导致财务部门出现问题, 进而扩大到其他相关环节。

(四) 做好风险管理

风险是伴随企业的经营而产生的, 它几乎无所不在。企业在生产经济的过程中, 必须会面临着多种风险, 所以企业要强化风险管理。想要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 就需要健全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能, 通过运用财务管理的比较分析法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与衡量, 要保证在最小的风险之下实现企业预期目标。同时财务管理部门要将风险的种类与风险的水平进行系统的划分, 这样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

综上所述, 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 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要包括: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基础信息, 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 做好利润的分配等等, 我们只有清楚的认识到财务管理所存在的必要性, 才能将财务管理的精髓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发展, 让企业的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论传媒在体验经济中的作用 第9篇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10篇

论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这学期学了xxx课,我们谈谈人力开发在经济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1.人力资源开发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

2.人力资源开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

3.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前提。

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两大课题,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发展首先与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各方面人才不断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人力资源开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的统一。三者能否统一,取决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态度。因此,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特色的增长方式,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有效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宏现上以发展适合国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把人力资源的利用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发挥人力与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利用人力和技术替代物质生产要素,更好地节约利用资源,这样既有利于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又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微观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才能克服我国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资源短缺的限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技术效益,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人力资源开发在国际竞争战略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世界各国正在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培养、吸引人才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力度,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强了世界范围的人才争夺。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的争夺,简直到了白热化程度。我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这种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将更加广泛而深刻。人力的匮乏和流失将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反映了国家的发展状况。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11篇

摘要: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参与国家经济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受到国际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企业外事工作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工作,企业的外事工作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地位越来越凸显。企业外事工作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接入点,也是推动企业良好国际形象形成的立足点,这一工作对企业参与竞争,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针对我国企业目前面临着如何全面突破和创新企业外事工作的问题,企业应当对外事工作的定义实行全面理解,尤其是要掌握企业外事工作的内涵,清楚企业外事工作的外延,从而明确企业外事工作在企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从分析企业外事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让人们正确了解企业外事工作,重点分析企业外事工作在企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最终目的是让企业认识到,企业应该主动改变过去墨守成规的方式,实行主动走出去的策略,也即主动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与竞争,凭借国际化的资源配置与管理创新,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12篇

论生态型设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生态设计的先导性,设计与生态的结合,从更深层次给设计注入新的思想,是当代设计的支点.尤其在当今世界性的谋求生存和发展中,把生态观纳入设计的.范畴,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已成为科技发展和设计物化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强化、完善、实施这个系统,也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点和发展的大趋势.以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创造性,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 者:谢大康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刊 名:厦门科技英文刊名:XIAMEN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2003“”(5)分类号:F1关键词: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13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为企业发展服务, 是现代企业制度中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企业档案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 不断创造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 要求具备科学的管理、正确的决策和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 这些都离不开对企业档案的依赖。如何做好企业档案工作, 大力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为企业各项工作和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是每位企业档案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企业档案记述和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行政管理、组织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财务审计、人事劳资以及会计及产品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基本建设、设备仪器等重要内容,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例如企业档案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在实施技术改造时, 科技档案作为一种技术资源, 它的开发利用, 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处理产权纠纷时, 可以提供历史凭证;在判明是非曲直时, 可以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合法权益;在进行企业资产评估时, 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企业档案是企业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宝库, 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不因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变化, 为我们开发档案这一重要信息资源提供了客观依据。下面就科技档案在企业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1科技档案是企业生产决策的主要依据

在现代化企业生产中, 要保证企业经济建设高速、低耗, 适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正确的决策起着关键作用。科技档案是企业生产、建设、科研活动中形成的第一手材料, 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事物本质的反映, 其真实性、准确性、可依据性都是其它资料不可比拟的, 它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 是领导及科技工作者在生产活动中作出正确决策的主要依据。例如我公司从1994年开始探讨对4台125 MW和4台200 MW机组全面改造方案, 我公司综合档案科提供了汽轮机、发电机、锅炉及其辅助设备总图等大量有参考价值的科技档案, 利用科技档案卷次共800余卷, 从1997年至2001年, 先后对8台机组进行了现代化技术改造, 改造后的机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达到了国内同类型机组的先进水平。通过技术改造, 不仅延长了机组的寿命, 使老机组焕发了青春, 而且大大提高了机组安全可靠性、可控性、可调性和自动化水平, 增强了企业实力, 对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迎接新世纪挑战, 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改造中, 以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为重点, 对发电机部分、锅炉部分以及相应辅机进行了全方位配套改造, 热控部分改DCS、调速系统改DEH纯电调, 使机组综合技术装备和安全健康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并取得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再如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为响应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 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决定关停小机组、“上大压小”建设2台100万k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 2台100万机组分别于2011年12月20日、12月31日投产发电。在公司2台100万kW机组扩建工程实施中, 我们切实做好信息服务, 坚持各种资料随要随到, 立等可取。我公司工程筹建处、生产技术部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公司档案室查阅了大量的老厂1#-8#机组原始基建竣工档案、设备档案等科技档案, 为扩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档案在机组扩建工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又如为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保护大气环境, 完成江苏省政府和省环境保护厅下达的“十五”期末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防治计划, 我公司在7#、8#机组配套安装烟气脱硫设备。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和我公司生运部、锅炉公司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到综合档案科查阅了0308-8266-1、0308-8835-1、0307-8022-17、03-839-01、03-836-00等有价值的科技档案, 为改造工作的前期初步设计、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7#、8#机组安装脱硫装置后,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 145 t, 脱硫洗涤塔具有50%的除尘效率, 烟尘排放浓度可进一步降低, 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 因此, 项目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2002年12月我厂朱厂长借阅徐州发电厂征地实况及红线图以及1#、2#灰场等处征地问题的批准通知书及协议书等 (0300-8030-1、8、9) , 为我公司机组扩建提供了参考。2011年9月30日, 我公司与当地农民为公司大门口处一块25亩土地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为证实此地为电厂所征用我公司经营管理部查阅了科技档案0300-8030-004案卷 (铜山县政府、茅村乡、徐州电厂等单位关于徐州电厂第二批征地问题的批复、通知、协议等文字材料) , 手续齐全, 完全证实此地已为我公司征用, 避免了纠纷, 赢得了效益。2011年10月17日, 我公司与某施工单位由于深井泵房看护及灰场灰坝运行维护承包问题发生争执, 我公司纪检监察部查阅了科技档案0300-905-188、0300-905-033、0300-905-112案卷 (深井泵房看护及灰场灰坝运行维护承包协议、合同审核意见单等) , 证实我公司确实履行了合同协议, 避免了纠纷。

2科技档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技术资源

科技档案是生产、建设、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 是人们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是发展生产力的一种科学技术资源。现代化企业生产活动是离不开科技档案的, 一切生产和科研活动的开始, 都是在继承、借鉴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上进行的, 而且对科技档案占有越多, 越充分, 所取得成就越快, 效益也就越高。例如我公司7#锅炉长期排烟温度高, 低负荷时再热汽温低, 锅炉效率大大降低, 工程技术人员从2001年开始到综合档案科调阅大量的科技档案, 对该问题进行研究论证, 最后形成了7#炉降低排烟温度、增加再热汽温的改造方案, 把原光管省煤器改造为螺旋鳍片管省煤器, 并增加了受热面积, 对低温再热器进行了改造, 在水平烟道增加了再热器管束, 同时把再热器炉顶联箱进行了更换, 通过改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使排烟温度和再热汽温均达到了设计值, 年经济效益显著。又如我公司于2002年开始对5#-8#机组给水泵进行改造, 每台机组将电动给水泵改为汽动给水泵, 拆除1台电泵, 安装1台10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 保留2台电泵作为100%容量备用。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和我厂工程技术人员查阅了档案室06-341-01、06-344-2、06-343-00、06-407-05、06-461-00、06-465-02等有参考价值的科技档案资料, 为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每台机组电泵改汽泵运行后年平均厂用电率下降1.99%, 年平均供电煤耗下降2.24g/kw.h, 年多供电2906.3万度。

3科技档案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当前, 在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竞争中, 科技档案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 科技档案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产物, 一旦应用于相关的活动中, 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例如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徐电公司) 为了贯彻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政策,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华电力发展规划, 决定关停拆除徐州电厂1—6号老机组, 并利用1—4号机组场地建设2台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目前, 关停1—6号机组的申请已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机组拆除出售工作也已于2008年3月开始。在1—6号机组拆除与出售过程中, 档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徐电公司“上大压小”项目筹建处拆迁部门在机组拆除前和参与机组拆除出售工作的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山东金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王军、闻陈军、吴永利、张开东、张鑫、李光忠等同志一同到公司档案室查阅了1—6号机组基建期的竣工档案和主机的设备档案, 并以档案为重要依据, 编制机组拆除方案, 使机组拆除工作顺利进行。在1—6号机组设备拆除后的出售工作中, 作为购买方的山东金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把档案视作机组出售的一个基础条件。当他们在徐电公司档案室看到保存完整、齐全、系统的档案, 表示满意。正是由于1—6号机组设备档案保存得完整齐全, 并可以与1—6号机组整体发电设备出售同时移交, 能为购买企业今后设备的安装、运行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使山东金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愿意出2亿元买下1—6号机组设备。由此可见, 完整齐全并管理良好的档案, 在徐电公司1—6号机组拆除与出售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否则, 1—6号机组设备只能作为废铁或报废设备处理。档案价值的发挥, 使机组设备变废为宝, 为企业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 充分证明在企业经济活动中, 充分利用科技档案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促进生产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工作的进步, 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论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作用 第14篇

关键词:经济法市场主体市场经济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市场经济实际就是法治经济。要建立进一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要适当退出,法制就要全面的跟进。为了更好地保证社会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经济法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经济法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市场主体的责、权、利,促进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改革,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同的市场主体享有不同的权利同时承担不同的义务,我国经济法中的《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法律,明确地规定各种类型市场主体的任职资格及任职条件,同时赋予各种类型市场主体权、责、利,明确了各主体对社会主义则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限和职责,对于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规定了详细的经济制裁和经济处罚措施, 使他们成为具有明确收益与风险意识的不同利益主体,保障资格健全合法的主体在市场上正常的运行,引导市场主体合理、合法、公平、有序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市场主体的有秩有序地健康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监督市场主体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

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以非法的手段抬高价格、操纵市场、垄断市场;为了获取巨额利润,他们往往进行了一些违法的行为,如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在生产、销售产品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些行为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针对市场主体的行为,经济法中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相继颁布和实施,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了市场主体应如何进行公平的竞争,明确指出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责任和义务,总之,经济法它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监督市场主体的行为,制止垄断行为,制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保证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实行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自己生存的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道路、环境、水电等基础设施,但是对于这些以全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建设项目成本比较高,而且没有直接的显现收益,人们都不愿意进行投资,面对这一种情况,政府为了更好地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政府通过一定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完成,如通过经济法中的《税收法》来增强财政的收入,利用财政资金进行补贴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的需要。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价格经常变化的、不稳定的,而且有时波动很大,市场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确立的,但是物价过猛上涨,会出现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减缓,居民财产严重缩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人们会出现对社会对国家强烈不满的情绪,从而会出现社会的动荡不安,面对此种情况,国家会通过经济法中的《银行法》和《价格法》来进行宏观的调控,采取一系列控制物价上涨的政策措施,通过有效地干预和调控,达到控制物价,保证稳定的经济体制,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促进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关系的国际化

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经济要腾飞,必须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融入到国际之中去。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先进技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要保证对外开放顺利而成功的进行,必须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我国的经济法它能有效地规范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它调整我国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过程中与外国政府、外商之间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我国已经公布了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对外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有效地保障我国的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国内市场建设,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融入到国际经济的大循环。

总之,经济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合理干预经济、调节市场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增长,保障社会的公共利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加速改革开放的进程,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邹丽华.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5(11):32.

[2]王亚南.浅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作用[J].消费导刊,2008(7):71.

[3]伍玉娣.浅谈经济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J].新经济时代,2012(7) :78-80.

[4]谢北寒.经济法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07(5):123-124.

[5]杨云君.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中国石化,2004(3):24-25.

[6]马洪雨.经济法在构建“强化市场型政府”中的作用[J].甘肃社会科,2007(3):180-183.

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15篇

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曹凤开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 机制04班 双桥区067000)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作用非常重大。文化的实质是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必然变革。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体现出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是一个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本文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内容等方面认识企业文化,并阐述了现代企业文化的功能,接着从企业文化对导向、道德规范、方式变革、以人为本、管理实践等几个方面来论证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人本管理;企业文化;企业发展

Abstrac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role of corporate culture is very significant.Essence of culture is people management, change is inevitable in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ory, reflecting on the people themselves constantly re-understanding,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tatus of human body, from the people as a mere object to an emphasis on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subjectivity manage the process.Firstly, in terms of underst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content and form of expression, content, corporate culture, and described the function of the modern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n from the corporate culture oriented, ethical way of change, 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other aspects to demonstrate the enormous role of corporate culture in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Keywords: People management;Corporate Culture;Enterprise Development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和表现形式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教用来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国内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 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

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

2、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企业哲学②企业精神③企业目标④企业道德⑤企业风尚⑥企业民主⑦企业形象⑧企业价值观⑨企业素质⑩企业行为规范等。

二、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

(一)导向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功能,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经过自上而下地推行并达到普遍认同和共鸣,通过无声的命令来指

导企业和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发挥无形的导向功能。在此次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南京公司下属的几家分公司的考察学习,无论是外观的各基层单位的企业整体CIS,还是员工交流讨论中职工流露出的内心感受,都使我感到公司在培育职工良好价值观上“润物细无声”的导向功能得以体现。

(二)激励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不断激活人们的“心智模式”,不断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南京盐业“诚信立足,创新致远”、“永不满足,勤奋工作每一天”的价值理念正是在全公司的上下形成了一个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企业精神风貌,用健康的理念激励和引导职工不断进取。

(三)约束功能。在企业行为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企业文化能够发挥非强制性的“软”约束作用,也是一种免疫功能,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等“硬”约束的不足。南京盐业强调精细化的管理,培养员工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通过做好细节来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做好细节来打造过硬团队,通过做好细节来规范员工行为,企业文化在制度执行中的良好约束作用得以充分展现。

(四)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可以把企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员工团结在一起。南京盐业通过统一着装、唱好唱响企业之歌增强员工归属感;通过开展登紫金山比赛、划竹筏比赛、龙舟赛等各种团体竞技活动,强化员工相互协作的意识;通过鼓励员工写身边人,唱身边事,让员工发现他人之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积极倡导职能模糊化、流程清晰化的柔性化管理,鼓励员工突破程式化的工作,形成一种柔性的企业内部联合体,促进员工间加强协作、职能部门间协作、与外企业间协作,发挥整体应变效用。正是采取了融思想性、群众性、科学管理为一体的系列措施,提高了员工的团体意识,促使全体员工尽职尽力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

(五)绩效功能。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制度管理和发展战略之中,可以促进有效管理,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目的。南京盐业运用提薪、奖金的杠杆,在薪资分配上遵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设定量化的KPI指标,将公司工作任务合理分解,并重新制定和完善了绩效考评制度,力求对每一位职工的劳动成果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定,形成了公司内部以实绩论英雄、凭贡献论奖惩的公平竞争氛围。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

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际著名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的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企业的主要成员会产生使命感,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形象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

2、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

(1)凝聚功能。

(2)导向功能。

(3)励功能。

(4)约束功能。

(5)塑造形象作用。

3、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

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

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文化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

国内有好些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短期内,由于一些原因,企业经营状况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这种状况不会持久,这些企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企业就像失去灵魂一样,如一盘散沙一样,最后在竞争中被淘汰。在80年代,陕西省有好几家知名的电器企业,如黄河电器厂。该厂生产的黄河彩电曾经一度畅销,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重创新,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销声匿迹。

4、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争夺资源和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也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这就使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说明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是严格管理,注重激励,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团结是无形的,但它与物质形态的产品一样,也是可以感知的,企业文化内聚人心,外部形象,既可以改善经营,又可以强化管理,使企业活力得以开发并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封闭的文化必然导致社会的停滞和退化,开放的文化必然导致社会的繁荣和进化,企业也一样,所以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入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在企业文化的管理应用中,“以人为本”是最能吸引人才的一条内容,所以如今许多企业和企业家标榜自己”以人为本”。然而如果在企业的管理体制上,在企业老板的领导作风上,在企业的分配方式上,在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等等都没有丝毫体现出真正尊重人才、尊重员工的态度,那么“以人为本”只能是空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想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领导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本企业的优势所在和存在的不足,做到知己知彼。防止和克服自身的不足,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做到游刃有余。经营是艺术,管理是科学,体制是保证,人才是根本。把握好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人才这几个方而,企业才有希望健康发展,也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

参 考 文 献

[1](美)加雷恩·琼斯, 珍妮弗·乔治(英)琼斯G.R.(琼斯, 加雷思.)转贴于 《管理学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

4[2 ]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 》中信出版社 2004

[3] 王驰 《当代企业文化导论》湖南出版社 2000

[4 ]祝慧烨 《发现企业文化前沿地带30家中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

3[5](英)罗伯·高菲著《公司精神 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哈尔滨 出版社 2003

[6《企业文化学》王成荣、周建波著

[7《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版)黄渝祥主编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现状和问题下一篇:我爱表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