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教育局范文

2024-09-21

黄陂区教育局范文(精选6篇)

黄陂区教育局 第1篇

黄陂区教育局近期校园安全工作情况小结

2006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始终把安全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积极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安全工作成效显著,确保了教育的稳定。

一、提高认识,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教育的稳定和发展,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融入总体安排,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成立了以局长向中华同志为组长,各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成立了以各街乡镇(场)教育干事为组长,各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街乡镇(场)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三是成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各校行政成员、班主任老师为成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三级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建立,不仅为抓好各中小学校的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而且明确了各级领导的责任,做到了责任明确。区教育局在3月7日召开了全系统安全工作会议,印发《黄陂区教育局体育局2006年安全工作要点》,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局长杨春波同志对2005年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做好2006年学校安全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局长向中华与教育干事和直属学校校长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区委、区政府对学校安全工作也高度重视,3月23日召开全区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区委副书记肖金双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了要求,明确“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学校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各单位形成了主要领导对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部门负直接责任的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整个系统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工作格局。

二、夯实过程,突出月工作重点

二月份突出抓了开学安全工作大检查。局里成立了6个检查组,分赴各中小学校全面排查各校安全隐患。检查人员对各校校舍、食堂、周边治安等问题逐一检查登记,发现问题立即责令学校整改。为全区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三月份重点抓了全系统反邪教警示教育暨安全工作培训会的召开。我局紧紧围绕“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和“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这个中心大规模地开展了一次专题教育活动。局机关干部、教育干事、各中小学校长参加报告会。会上送发了《农村反邪教警示教育宣讲提纲》300份、《揭批“法轮功”》教育光碟100余套、《城乡群众反邪教知识画册》、《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等宣传书籍、画册300余份,使反邪教警示教育“进校、入班、面对面”,从内心净化师生心灵,充分揭露邪教的反动本质和危害,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千万家庭的幸福生活。3月27日是全国第十一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们结合各校实际,开展了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园醒目位臵悬挂、张贴“安全教育日”标语和挂图。教育局在区电视台“教育之窗”栏目向社会宣传“关注学生安全,关心学生成长”的相关知识,并强调社会和家庭在安全方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四月份重点抓了防范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针对气温逐渐升高,学生溺水死亡事故抬头的现象,在4月20日召开的全区教育体育系统党建工作会上,局党委书记、局长向华同志特别强调各校要加强溺水防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各学校积极开展以“防溺水、防交通事故”为重点的安全教育活动,做到不漏一个湾村,不漏一个家庭,不漏一个学生,切实落实学生校外监护责任。同时争取社会、部门、街道、社区和乡村的支持,使他们积极参入到中小学生的防溺水教育活动中。

此外,我们还针对气候突变的特点,时刻注意提醒各中小学校注意做好安全工作。4.11下午专门电话通知各校做好防范暴风雨的准备工作。由于工作主动,措施得力,各中小学校在恶劣的天气里没有出现大的安全事故。

三、坚持不解,积极开展安全常规工作

一是突出学校课堂主阵地作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将安全知识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使安全知识进课堂。学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专题报告会、广播、电视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紧急规避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

二是积极开展了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年初突出抓了学校及周边环境问题摸排登记,各中小学校填报黄陂区2006年学校及周边环境问题登记表。区教育局梳理汇总,建立工作台账,对摸排的52个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逐一认真分析研究,按属地管理和职责范围分类造册到各街乡镇(场)和区直各部门,落实责任人和治理目标。同时,与区综治办一起积极争取街乡镇(场)的支持,按“属地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思路,落实一校一专班制度,为学校安全提供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保障。

三是经常性地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从春季开学开始,区教育局定期和不定期对学校的食堂、饮用水、小卖部、学生寝室、校园环境卫生及健康教育开课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促进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增强了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为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是重视校园消防安全工作。为了有效预防和制止火灾事故发生,区教育局会同消防部门,开展了消防知识进学校宣传活动,切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防自救能力,达到“教育学生,带动家庭,抓好学校,辐射社会”的宣传效应。同时,多次对全区中小学特别是有住宿生的学校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学校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消除了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隐患。区实验中学分校、前川三中、蔡榨中学等学校专门聘请区消防中队官兵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消防灭火、火场逃离、火场救护现场演练,起到良好效果。

五是积极为学校解决安装防雷设施的资金问题。我区多数学校地处雷击区,不少学校曾因未安装防雷设施遭雷击,安全隐患突出。2003年我局投入27.3万元对19所学校安装了防雷装臵。今年,我局又请区防雷办对鲁台中学等5个学校安装防雷设施进行了测算,预计需投入资金28万元,现正积极向区政府申请支持解决资金困难。

六是高度重视学校危房改造工作。去年我区的危房改造工作得到省市部门的肯定,今年继续抓好我区学校危房改造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多渠道筹措资金600.75万元,消除D级危房5603平方米,还建39743平方米,为师生营造了优良的校园环境。

七是继续巩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和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在去年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对去年摸排出的校园安全隐患,进一步核查落实。对少数由于资金原因还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落实监管人和责任人,确保师生安全;对经整改依然达不到办园标准的幼儿园,在区电视台上公示,作停园处理,进一步规范了民办学校的管理;继续加大查处侵害师生违法案件的力度,保护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教育的稳步发展创造了一个和谐健康的内外部环境。

八是加强学校用车的管理和假日期间的值日护校工作。对全区中小学用车进行统一登记,落实学校和司机的安全责任,加强车辆和司机的管理力度,按时按期年检,绝对不允许司机无证驾驶,确保用车安全;严格执行节假日值班护校工作,加强夜间值班巡逻,做好学校防盗护校工作。严格执行师生外出集体活动报批和信息报告制度,并建立紧急事故救急抢险工作预案,保障节假日师生安全。

总之,开年以来,我局虽在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细致工作,全区目前没有发生一例学生死亡事件,但我们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丝毫不敢麻痹大意。我们将时时绷紧学校安全工作这根弦,让每名教育工作者都承担起安全责任,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为教育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黄陂区教育局 第2篇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做到依规管理、从严治教,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等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管理权限

1.区教育局是全区教师队伍的主管部门,负责教师的日常管理。各区直学校、各街乡场教育干事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负责本地、本校教师队伍的常规管理,各街乡场中小学(幼儿园)在区教育局和教育干事的领导下负责本校教师队伍的常规管理。各级教师管理要依法、严格、规范、公平,要建立良性健康的管理机制,营造风清气正、创先争优的工作环境。

二.任职资格

2.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学历和资格要求,取得相应学段学科的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

三、教师聘用

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

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关系随机终止。

4.教职工的聘用办法和岗位责任目标的管理办法由各学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拟定,经教代会通过后由学校校长组织实施。

5.创新教师聘用的思维与办法,激活用人机制。要在上级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盘活教师存量,用足教师存量,尝试和逐步推行“无校籍管理”、“区管校聘”的人员聘用与管理模式,增强教师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最大限度地管理好和使用好教师队伍。

6.在实行事业单位人员全员聘用的大背景下,教职工的内部管理和工作安排按照“双向选择、逐级聘用”的内部人事管理办法进行。因落聘而本校无岗位安排的教师,实行顺向流动。直属学校教师由区教育局负责统一调配;初中、小学教师由街乡场中学总支负责调配。对不服从安排的落聘教师,实行待岗,时间控制在3个月以内,待岗期满仍不服从安排超过1个月的,先停发工资,再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直至解除聘用合同。

7.新教师招聘严格按照人事部《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操作。通过招聘录用的新进教师转正定级后方可参加聘用。

8.受聘教职工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各项待遇。9.严格控制学校聘请临时工(含临时代课教师、临

时工勤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聘请的,应从严规范操作。在条件上,学校严重缺编及街乡场干事无法调剂人员,所聘人员必须具备承担相应工作的资格(具备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和学历);在程序上,直属学校直接向教育局提出申请,其它学校经街乡场教育干事审核向教育局提出申请,经教育局人事科确认后聘请;在方法上,不与当事人直接建立聘用关系,而是与具有资质的

和非教学工作。工作量的测算单位为“课时/周”,测算办法为:一是教学工作量的测算办法:其一,课堂教学工作量的测算,按公式M=∑(Xi*Ki*Ni/Y)计算。其中Xi为

中、幼儿园岗位设臵管理的指导意见》鄂人社发鄂人社发[2009]14号和《关于印发<武汉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试行)的通知>》武人社发[2015]81号文件精神。

14.岗位晋升要在单位的组织下进行,要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并结合学校实际设岗,符合岗位晋升条件的教师要在有空岗的前提下参与竞争,并按顺序依次晋升。

15.岗位认定工作要动态管理,依事设岗,依岗设人,岗变薪变。

五.人员调配

16.区教育局在核定的编制数内负责统一调配教职工。调配要做到有利于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有利于学校编制管理,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区内教师调动一般遵循从城镇到乡村、从高学段到低学段、从超编到缺编、从发达地区到偏远地区的顺向流动原则,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到农村、山区、边远地区学校任教。

17.教职工申请调动的,按下列有关程序和要求办理:

(1)区内跨乡镇间的调动程序:个人书面申请,调出单位(学校和总支)签意见后呈报局人事科,局党委研究决定。口头申请或没有签署意见的申请不予受理和研究。

经研究同意调动的,由人事科通知相关单位并办理调动手续。

(2)街乡场内教师的调动程序:由各街乡场教育干事根据需要在核定的编制数内进行调配,并报局人事科备案。

(3)调出或调入我区的教师,严格按有关文件精神办理,在程序上先由局人事科提供请调教师的基本情况,局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最后按规定办理手续。对提出调出申请的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要从严把握。调入我区的教师,应以补充教学骨干和紧缺学科的教师为主。调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历、相应的教师资格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能胜任相应学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原则上安排到缺编学校任教。对男满45周岁、女满40周岁的人员,原则上不接受调入。凡调出黄陂的教师,应在我区所属学校工作至少5年方可以提出调出,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跨区、跨系统调入我区教育系统。

18.前川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补充从严控制,确因工作需要调动的,可从有需求的超编街乡场学校教师中考核择优补充。超编的街乡场学校的教师只出不进。

19.严格禁止各级各类学校擅自借调教师,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擅自借调教师的,将追究双方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

20.教职工申请调动期间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做好本

职工作。单位未同意调动或教育局党委未研究通过调动的教师,必须安心工作,遵守工作纪律,维护教育管理的正常秩序。未办理正式调动手续的不得无故离岗,否则按旷工严肃处理。

21.严格控制教职工擅自离岗现象。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依法管理教师队伍。任何教职工不得擅自离岗,也不允许擅自放松对在岗教职工的出勤管理及工作要求,未得到学校允许的任何离岗行为均视为旷工。教职工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学校可在区教育局同意后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终止人事关系。单位不得批准不正当离岗,也不得对不正当离岗隐瞒不报,否则追究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于造成重大后果或恶劣影响的,将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理。

22.教师调动必须严肃纪律。手续不齐全的不上会,未经研究的不办理手续,未经人事科办理调动手续的私自调动无效,对违反人事工作纪律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六、教师交流

23.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区教育实际,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师交流机制。在交流的学校范围上,全区所有中小学都纳入其中;在交流的教师对象上,符合交流条件且身体健康的教师均有交流义务;在交流层次上,有乡镇内部学

校交流、全区内学校交流、跨区学校交流等;在交流的性质上,有轮岗式交流(不论本校教师是否富余)、支教式交流(有人员富余的学校向人员紧缺学校交流、城镇优质学校骨干人员向其他学校交流);在交流考核和绩效工资发放上,由教师原所在学校和现交流学校共同考核并以现交流学校意见为主。

七.请假

24.教职工病事假有关规定参照 《关于全省国家公务员病、事假及病、事假期间有关待遇问题的通知》鄂人险[1998]108号执行。

25.(一)病假及病假期间的有关待遇

(1).教职工患病,需要休病假,应有指定的医疗机构证明,并经有关领导批准,报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备案。

(2).病假期间工资待遇

1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项之和,下同)全额发给。

2病假超过两个月不满六个月的,从

70%;工作年限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80%;工作年限二十年及二十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

1、○

2、○3项中,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上述○府和由人事部与国务院工作部门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人员,仍然保持荣誉的,病假期间工资可提高10%。国家各部委与人事部联合表彰奖励的非劳动模范的人员;省、地、市、州政府(行署)名义给予综合性表彰奖励的人员;省直各部门与人事厅联合给予综合性表彰奖励的人员;曾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非战斗英雄称号的人员,仍然保持荣誉的,病假期间工资可提高5%。

(3)教职工在病假期间除按上述规定计发基本工资外,可继续享受有关生活福利待遇。

(4)教职工在休病假期间不得从事有经济收入的活动,否则,应停止享受病假期间的一切工资福利待遇。

(5)教职工未经批准而自行休病假的,应以旷工论处。

(6)教职工病假期间的工龄计算仍严格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26.(二)事假及事假期间的有关待遇

(1)教职工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期之外,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占用本人工作时间办理私事的,可以请事假。

(2)教职工的事假,应由本人申请,经单位领导批准,报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备案。

(3)教职工请事假,一年内累计最多不得超过十五天,其中工作年限满一年不到五年的,假期不得超过七天;工作年限满五年的,假期不得超过十五天。在规定的假期期限内原工资照发,超过规定假期的,要扣发基本工资,具体扣发办法按每月二十一天半除以月基本工资的日工资进行扣发。

(4)教职工的事假由单位人事(干部)部门进行登记,年终进行公布,一年内事假累计超过规定期限的,原则上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5)教职工未经准假而不到单位上班的,以旷工论处。八.辞职

27.教职工由于个人的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以由本人提出书面辞职申请,学校和街乡场教育干事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签署意见、教育局领导签署意见,最后由局人事科备案和办理停发工资、核减编制、辞职手续。

九.考核

28.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教师考核工作。要将教师考核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考核评出先进,通过考核查找不足,通过考核促进进步。要消除敷衍应付考核的现象,克服将考核当作工作负担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杜绝将“优秀”送人情的问题。

29.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规范管理程序。教职工的师德考核和考核按照相关的文件组织实施,每学考核一次,两种考核均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同时报送局人事科审核,并做到及时归档。

30.要进一步加大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评先评优、聘用晋级、绩效工资挂钩,做到一个考核结果多次使用。

九.进修培训

31.区教育局根据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或人事部门的安排,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区进修学校结合本区实际进行教师的培训,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时、学分。各学校坚持搞好校本教师培训并建立教师培训档案,把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教师续聘、考核、晋级、奖惩的依据之一。

32.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对需进修人员给予鼓励支持。加强对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新教师上岗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

33.在职教师原则上不脱产进修高层次学历。若要进行脱产培训,须由单位签署意见并上报教育局。教育局同意后按相关脱产培训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十一.奖励和处分

34.教职工的奖励。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以及在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人民

生命财产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可予以表彰奖励。

(1)奖励的称号主要有:“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

(2)奖励的等级分为:区、市、省、国家级。市级以上级别的由区教育局按有关政策和程序分别向市、省、国家推荐。

(3)奖励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受奖者在评先、评优、聘用、晋级等方面在同等情况下优先予以考虑。

35.教职工的处分

(1)教职工出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其他错误行为的,将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处分由局纪检监察部门按照有关条例提出处理意见,局党委或局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后作出决定。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相关规定予以赔偿。

(2)凡受到处分的教职工,其考核、师德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认定、评先评优、工资晋升以及人事关系是否终止等均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执行。

十二.工资与福利

36.教职工在依法履行岗位职责、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依法享受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工资与福利待

遇。教师享受的各项津贴、补贴按照政策规定的渠道及时足额发放。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要加大实施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的力度。

37.新进(招聘)的大学毕业生自报到之日起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教师的转正定级由区教育局办理,教师工资及工资调整由区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及时办理。

38.教职工的正常离休、退休、退职、死亡,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并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应待遇。在办理程序上,先由单位及时以书面形式呈报(并附相关材料),再由人事科审核后落实。

十三.档案管理

39.各单位要重视和加强档案管理,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按照要求配备政治业务素质好的干部管理档案,既要做好教职工的人事档案管理,也要做好教职工业务档案和师德档案的管理。

40.教职工分配录(聘)用、转正定级、进修培训、晋职晋级、任命聘用、奖励处分、入党入团、参加非党组织、考核鉴定、离休退休等有关材料,必须及时整理归档,不得遗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抽减、添加、涂改、销毁档案资料,如发现以上情况,必须严肃处理。

41.本规定的适用范围为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

及局直属单位。

42.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国家和省、市另有新的规定,或与此相矛盾,以国家和省、市的规定为准。

43.本规定的解释权在区教育局。

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

武汉市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第3篇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与有关文献概述

乡村旅游通常被描述为一种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形式。乡村地区是相对城市地区而言的, 乡村性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 它们都是一个相对的地域, 都是发展的、变化的、与时俱进的, 所以对乡村旅游进行精确定义具有一定的困难。目前, 国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定义, 主要有以下观点:Gilbert和Turg (1990) 定义:“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 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 该定义把乡村旅游的场所局限于农场、牧场, 相当于我们认知上的农场旅游, 并且服务内容还仅局限于提供初始的食宿供给”[1]。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 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与独特的卖点。

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 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下:杜江和向萍 (1999) 定义:“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 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 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2]。肖佑兴 (2001) 定义:“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 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为对象, 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 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3]。

世界旅游组织 (WTO) 授权中国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局出版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 (中文版) 中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或其附近 (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 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 各位学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 以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黄陂区概况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 黄陂区概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花木兰的故乡, 是中华木兰文化之源;境内商代遗址盘龙城, 是武汉城市之根;“无陂不成镇”之说早已蜚声海外。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热量丰富, 四季分明, 年平均无霜期255天。年均日照时数约1, 540~2, 180小时。年均降水量在1, 000~1, 200毫米之间。黄陂地处武汉市北郊, 历史文化悠久。据考古发现证明,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就有三苗氏族在这里繁衍生息。黄陂区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千年宗教名胜木兰山, 4A级风景区木兰天池, 享有“西陵胜地, 楚北名区, 陂西陲障, 汉地祖山”的木兰云雾山, 锦里沟, 木兰草原, 清凉寨等, 都是天然的旅游景区, 避暑胜地, 如诗如画的大自然风光, 秀丽壮美的山河景色, 使黄陂成为绝佳的乡村旅游胜地。

(二)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早在2002年, 黄陂区就已经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了, 且成绩突出, 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 一个947平方公里, 集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古门山、云雾山等八大景点在内的木兰生态旅游区全面开发建成, 黄陂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从此步入正轨, 近年来, 黄陂以木兰生态旅游区为龙头, 以天池模式为导向, 旅游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12年底, 黄陂区旅游景区有15家, 还有盘龙城遗址公园、姚家山红色旅游区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其中, 4A旅游景区数达7家, 3A景区3家。这种高密度、高品质的景区群在全国尚属首例。该区有旅行社6家, 门市部达25家。各类旅游宾馆酒店63家, 其中有3家正在申报四星级, 1家申报五星级。该区乡村休闲游得到快速发展, 木兰乡成功创建全省旅游名镇, 木兰乡和大余湾分别被命名为湖北省旅游名镇、名村, 长轩岭街和蔡店乡刘家山分别成功创建武汉市首批旅游名镇、名村。谦森岛庄园、武湖生态农业园、农耕年华、胜天农庄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区已建成休闲特色集镇6个, 休闲专业村58个, 休闲山庄168家, 星级农家乐近千家, 其中五星级农家乐9家, 位列全省第一。如今, 旅游业已经成为黄陂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有十万农民吃上了旅游饭, 直接从业人员达到五万左右, 间接就业人数达到25万左右。而到2013年, 全区旅游接待人数达1007.9万人次, 旅游创收综合收入30.2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5.45%和50.55%。旅游已成为黄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兴农富民的重要产业, 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区向旅游强区、名区的蝶变[4]。

(三) 影响黄坡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及发展方向。

1. 宣传的途径和力度。

尽管近年来黄陂区的乡村旅游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但是还远远不够, 最起码的一点就是黄陂旅游还未能进入湖北旅游“十大”旅游名片之列, 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迅猛, 如恩施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使恩施的旅游产业近年来名声大噪, 人气骤增;罗田薄刀峰、孝感双峰山、麻城杜鹃花新景区的崛起, 武汉市内一批新景区的诞生将会使黄陂在省市旅游强区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4]。黄陂区虽然作为一个乡村旅游胜地, 但同时其知名度也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是一个区级的旅游区, 其中的一些乡村景点更是鲜为人知, 甚至武汉市内及黄陂本地的一部分人都对黄陂旅游了解少之又少, 黄陂有哪些景区都不是很清楚。归根结底是黄陂旅游的宣传工作还没做到位, 所以宣传工作必须做好, 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地方。从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看, 旅游宣传投入在总投入之中占相当大的一部分, 所以黄陂区要增加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做好旅游宣传工作, 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和旅行社内引外联的作用, 积极宣传黄陂区旅游产品。在宣传途径上, 应该加强媒体宣传, 网络, 电视台, 杂志都是效果不错的宣传途径, 还可以在公路旁设置大型的广告宣传牌, 或者制作城市宣传片, 利用影视作品, 将其壮丽的景色和农村野趣展现给人们。另外, 还可以加大力度举办黄陂区旅游文化艺术节, 以展示会、交流会的方式让更多的人都能闻名前往。

2. 基础设施的建设。

由于是乡村旅游, 目的地大都是在城郊的农村地区, 许多基础设施都还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 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黄陂区在旅游产业要素配套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 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加强, 特别是道路交通方面, 俗话说“要致富, 先修路”, 虽然在2011年, 黄陂区又新开了2条城市公交路线[5], 但总体看来, 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 都还有待提升。同时, 景区内的一些基础设施如卫生间、餐馆、旅馆等, 非常简陋, 破旧不堪;休息场所的数量也还不够, 卫生条件也亟待提高。虽说是乡村旅游, 可是要想吸引游客, 基础设施不能少, 质量也应该追求到更好, 要处处为游客着想, 景区游览面积大, 游客要游览完全程则耗时长, 也耗费体力, 因此游客需要中途休息, 所以景区内应该多设置一些休息区或休憩设施, 像石砌的板凳和桌子等, 既美观又耐用。还有景区内的交通, 观光车、缆车、渡舟等, 都能帮助游人们节省体力。在城乡交通道路方面, 黄陂区也应该积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 疏通城乡之间的交通路线, 让外来游客更容易到达目的地。设施的建设自然与资金和收费挂钩, 单靠某一个景区是不够承担的, 所以需要鼓励一些商家来本区投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另外在收费方面也应该严格管制, 杜绝乱收费现象, 让游客能欣然游玩。

3. 居民的大力参与。

乡村旅游就是走近自然, 回归本土, 抓住城里人想告别城市喧嚣生活的心理特点, 黄陂区在旅游规划方面应该将居民的因素重点考虑在内, 据调查发现, 黄陂区景区内除了一些商户外, 很少能看见本地居民的影子, 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使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缺乏了其完整性。乡村旅游本来就是以乡野农村风光为吸引物的, 农户的大力参与必然能给乡村旅游锦上添花, 使乡村旅游更具特色, 当地农户对于乡村旅游的作用不可小觑, 外人从城市到乡村里来, 人生地不熟的, 旅游路线成为大问题, 有当地的居民在, 就可以为游人指路, 提供帮助。另外, 还可以发展借宿农家, 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的特色活动, 让在城市里住习惯了的人体验农家生活, 既然前来旅游的人们大多数都是本着一颗告别城市牢笼的心, 那么让他们体验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生活, 必然也能引起游人的兴趣。

4. 旅游产品的特色化。

在发展乡村旅游中, 应该要特别强调要有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 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快速发展, 就是因为它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可是从目前情况来看, 黄陂区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产品过于单一, 部分资源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和档次也渐趋相同, 特色不鲜明。黄陂区的确有着大量的旅游景区, 可是真正具有招牌影响力的特色景区却不多。要想持续性地发展乡村旅游, 使其达到广阔的前景, 就必须保留其鲜明的农家特色不被普通大众的旅游业同化。突出本区农家乐的特色, 有利于促进其进一步快速发展。另外, 旅游产品也不要单一地局限于吃和住上面, 应该使农家乐的形式和内容多元化。游客参加乡村旅游的目的也许不尽相同, 但是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和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以及大自然的那种朴实祥和宁静是对游客最大的吸引, 所以保持乡村旅游产品的乡土气息是乡村旅游保持吸引力的基本条件。那么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中, 就应该将重心放在突出乡野特色上。在饮食上, 以农家家常便饭为佳, 品尝农家新鲜蔬菜, 野菜, 食用家养的鸡鸭鱼肉;在住宿上, 可开展借宿农家的住宿方式, 既经济又趣味, 还可以让游客体会到农民的浓浓热情与朴实;在活动上面, 可开展丰富多样的趣味活动, 带动游人农户一起参与的热潮, 例如可以开展农户教游人捕鱼、采果子、野外烧烤、还有篝火晚会等, 都是能激发游人兴趣的活动。

三、结语

当今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 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的“都市牢笼”里, 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不断增加, 想要亲近自然, 放松身心, 乡村旅游大势已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 有利于开阔这一新兴产业的市场, 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另外, 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产业, 涉及到旅行社、商家、政府和当地居民各个方面, 所以要从各个层面支持乡村旅游, 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Gilbert&Turg.Staying On Farms An Ideological Background[J].Annals of Research, 1990, 29 (1) :7~24

[2] .杜江, 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 1999, 1

[3] .肖佑兴, 明庆忠, 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 2001, 3:8~10

[4] .十堰党史网, 武汉市黄陂区旅游发展情况调查报告[EB/OL].http://www.sydsw.net/Archive/View.aspx id=38837&kind=00010011

黄陂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 第4篇

关键词: 退耕还林;成效评估;黄陂区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5-0074-04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的基本国情出发,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国家得生态,群众得实惠"的利国利民工程。1 退耕还林工程概述及意义

退耕还林是指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生活费)补助。

实施退耕还林,是从根本上治理黄陂区水旱灾害、改善黄陂区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农村结构的调整,加快了黄陂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是调整黄陂农业、林业种植结构和优化相关产业结构的良好契机,有利于发展林特经济、生态休闲旅游等符合低山丘陵地带特点的相关产业。

2 黄陂区概况

黄陂区位于武汉市北部,总面积2 261 km2,地貌特征构成全境“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的格局。年均日照时数约1 540~2 180 h、无霜期255 d、降水量在1 000~1 200 mm,境内平均气温为15.7~16.4 ℃。区辖8个行政街道,2个乡、6个镇、1个开发区、1个场、1个风景管理处。

黄陂区自2002~2010年底,完成坡耕地造林0.49万hm2,涉及全区16个街、乡镇,276个行政村,3.6万户,11.9万人。生态林主要分布在中北部丘陵低山地带,占实施总面积的86.6%,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板栗、杨树等;经济林主要树种有浅刺大板栗,丰水梨等品种。生态经济兼用材树种,主要有油茶、茶叶、板栗等。从造林树种选择的分布地域来看,北部山区主要以茶叶、油茶、板栗等生态经济兼用林树种为主;中南部地区主要以油茶、湿地松等树种为主,经济林树种柿、桃、李等树种为辅;平原湖区主要以发展速生杨为主。

3 调查方法

查阅黄陂区2002~2010年退耕还林作业设计和自查报告相关内容及表格,并采信其总体相关数据。采取2人一组分2组的方式,以小班为单位,进行野外为期42 d的实地踏堪、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查493.33 hm2退耕还林地(坡耕地还林),占全区退耕还林面积(坡耕地还林)的10%。对调查结果采取测量观察法、成本(重置)替代法、访问法等进行综合评估。

(1)调查地域:覆盖黄陂区16个街乡镇场81村510小班共计493.33 hm2,涉及3 658退耕农户。

(2)调查内容:抽样对象全部为2002~2003年度造林作业小班,主要调查退耕还林保存率,合格率,每亩收益,郁闭度,覆盖度、成林率6个主要指标。

(3)调查统计指标的内涵:退耕还林保存率=自查验收面积/下达计划指标面积×100% ;合格率=合格保存面积/下达计划指标面积×100%;每666.7 m2收益指每666.7 m2退耕还林地在年度内所产生的经济收入。郁闭度指单位面积上林冠覆盖林地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覆盖度指高度不高于1.5 m的树种,单位面积上林冠覆盖林地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成林率是指郁闭度≥0.2或覆盖度≥3.0的造林面积与单位面积之百分比。注:合格保存面积是指以小班为单位,成活率≥85%的造林小班为合格面积。

(4)调查数据分析:以小班为单位统计调查结果,按机械求和和算术平均等方法进行指标的分析评估。

4 结果分析

4.1 工程实施完成情况总体评估

(1)现有退耕林地林木保存及成活表现情况,在0.05万hm2样本中,合格保存面积481.77 hm2,占抽样面积的97.7%;成林面积353.22 hm2,成林率为71.6%;已受益面积332.64 hm2,受益率达67.4%。据此推算,全区合格保存面积为0.48万hm2,成林面积0.33万hm2。从中可看出板栗、茶叶、速生杨、樟、杜英、湿地松等6个树种的栽培表现性状优良占25%;油茶、桃、李、梨等栽培表现性状一般占75%。可见该区大多数树种的栽培表现性状一般。

(2)造林设计技术质量结构,全区16°以上坡耕地还林面积仅占43.01%,而16°以下的占到了56.99%,所以总体上以平缓坡地还林为主,因此在治理水土流失上功能有限。全区0.33 hm2以上坡耕地还林作业面积占81.29%,其中1.33 hm2以上的占到80.24%,较好地体现了集中生态连片治理和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工程实施原则。全区坡耕地还林中生态林比例达到85.41%,体现了坚持以生态优先的工程建设原则。黄陂区退耕还林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占全区退耕还林总面积的86.6%,这种造林相对集中的布局,符合退耕还林的政策要求和技术规定,也符合该立地条件实际。

4.2 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全区实际完成坡耕地造林面积0.49万hm2,增加了全区森林覆盖率2个百分点。使用了24个树种,这对改善和优化全区林相结构、丰富该区植物多样性、提升全区林地生态功能效益都有良好的积极作用。按照有林地中的防护林和用材林比无林地每年多蓄水1.33 m3/hm2,经济林比无林地666.7 m2/年多蓄水0.67 m3;有林地中的防护林和用材林比无林地每年减少水土流失0.33 t/hm2,经济林比无林地666.7 m2/年减少水土流失0.17 t;有林地每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44.7 kg/hm2,释放氧气32.67 kg/hm2的生态效益分析依据和标准,全区完成的0.49万hm2坡耕地还林,生态林可增加蓄水126.4万t,经济林可增加蓄水10.4万t,共可增加蓄水136.8万t;减少水土流失34.2万t,吸收二氧化碳49 358 t,释放氧气36 260 t。按国际通用标准,根据武汉市园林局2004年用替代法计算的每亩林地年均生态效益折合人民币 2.6 万元推算,按照各地与退耕还林农户签订的合同,退耕后林地要保存70年,那么全区0.49万hm2退耕林地70年,共折合人民币1 346.80亿元。

4.3 工程经济效益评估

4.3.1 生态林的木材经济效益

在4 213.33 hm2的生态林中,具有防护和用材林功能的杨树、湿地松、马尾松、水池杉等共计有763.28 hm2,按有林地中的防护林和用材林每年平均生长0.03 m3/hm2蓄积的木材,产生直接经济价值50元的标准算,全区坡耕地还林中,每年可生长木材蓄积5 724.63 m3,即每年可产生木材直接经济价值为57.246 3万元,按30年材积周期计算,全区坡耕地还林中生态防护林可由木材产生的直接经济价值为171.738 9万元。

4.3.2 经济林的经济效益

(1)保守估算:按经济林年平均产生直接经济价值200元/666.7 m2的理论较低水平保守估算,全区坡耕地还林中的720 hm2经济林,每年共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16万元。桃树、李树、梨树占到83.9%,因此可按平均受益期为8年计算,全区经济林可实现总价值1 728万元。

(2)抽样测算:按经济林实际666.7 m2产效益的结果分析计算,666.7 m2产效益达到2 000元以上的有10.08 hm2,每年共产生效益 30.24万元,按平均按受益期8年保守计算,可产生效益241.92万元(a);在坡耕还林地中亩产效益在300~2 000元之间的,全区有264.53 hm2,按666.7 m2产效益取其中间值850元计算,年共可产生效益337.273 2万元以上,按平均按受益期8年计算,可产生效益2 698.185 6万元(b) ;666.7 m2产效益在300元以下的有32.98 hm2年共可产生效益14.849 4万元,按平均按受益期8年计算,可产生效益118.795 2万元(c),以上三项效益合加(a+b+c),共可产生效益3 058.900 8万元。

(3)兼用林种经济效益:兼用林种茶叶、油茶、板栗等2 974.17 hm2。黄陂区兼用林种茶叶种植面积9.54 hm2,按抽样调查年平均666.7 m2产2 966元计算,平均按30年丰产期计算,共可产生经济效益1 272.947 88万元(a);油茶2 845.28 hm2,按抽样调查年均效益251元/666.7 m2,平均按60年丰产期计算,共可产生经济效益6.427 5亿元(b);板栗119.35 hm2,按抽样调查年均效益1 516元/666.7 m2,平均按15年丰产期计算,共可产生经济效益4 071.073 98万元(c)。三项相加(a+b+c),共可产生效益6.961 9亿元。

4.4 工程社会效益评估

4.4.1 黄陂区退耕还林工程坡耕地造林吸纳国家直接投资 黄陂区已完成退耕还林坡耕地造林0.49万hm2。按照退耕还林政策规定,退耕还林每666.7 m2补助150 kg原粮,折价210元,现金20元,计每666.7 m2每年230元,50元种苗补助费,生态林补8年,经济林补5年,国家直接资金投入20 278.4万元。

4.4.2 退耕农户直接收益

国家对退耕农户的直接补助为1.990 84亿元,平均到36 532户退耕农户每年增加人均纯收入150余元。林地经营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所需投劳投工较少,按每0.53 hm2坡耕地节约1个劳动力计算,0.49万hm2退耕地可节约9 250多个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按人平2 000元纯收入计算,每年可增加纯收入1 850万元。

4.4.3 退耕还林对推动和发展生态旅游的间接作用

黄陂区退耕还林主要在中北部实施,特别是北部为木兰生态旅游区,全区有86.6%的还林地分布在这一区域,其中分布在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等核心景区的有252.01 hm2,这为景区带来的景观的优化、环境的改善和一定经济效益。

4.4.4 退耕还林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黄陂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积极推动作用,明显带动了林木种苗业、林产品加工业等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依托林地开办的林农乐、农家乐等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据黄陂区历年统计年鉴, 2002年黄陂中北部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2 891元,至2011年底,中北部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已达8 277元,增长186.3%。2002年全区依托林地经营的旅游景区和休闲度假农庄有23家,至2011年已增至 197家,增长756.5%。自2002年黄陂区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区共培育各类优质苗木166.67余hm2,产合格苗10 000万株以上,按平均每株1元算,退耕还林工程带来的新增林业种苗产值为10 000万元。

5 讨论

5.1 面积保存率上讨论存在的问题

黄陂区退耕还林坡耕地造林实际完成面积的合格率为达到97%以上,基本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造林计划,根据实际走访调查,不合格是还林后少数农民认识和经济效益不佳等造成管护不到位,林地荒芜、病虫害、火烧、人蓄毁坏等。

5.2 抽样调查效益综合评估讨论

从总体上看,黄陂坡耕地造林的立地环境条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抽样调查表中看,全区坡耕还林地现有林木的长势,体现在树高、胸径等技术指标上总体上却处于中等一般水平。其生态林种达优良率的仅为28.4%,一般的为49.8%,即一般以上的占78.2%,未达到抽样调查总面积的80%;经济林中达到优良的仅占2.9%,一般的占86.5%,即效益达到一般以上的占89.4%。退耕还林全部树种在75%的表现性状一般。造成总体上长势和效益一般的原因,主要是造林整地挖穴规格等不到位,后期粗放管理位造成的。

5.3 投资总体效益讨论

国家在黄陂区退耕还林坡耕地还林中下拔的总投资为2.027 84亿元,但70年的林地可产生生态效益1 346.8亿元,全区坡耕地还林中生态防护林可由木材产生的直接经济价值为171.738 9万元,合计生态林可产生经济效益1 346.8亿元(a);经济林效益期统一按8年计算,按理论上每亩200元的保守估算的效益为1 728万元(b);生态、经济兼用林种,如板栗、茶叶、油茶共可产生经济效益7.0亿元(c)。生态林、经济林和兼用林三项效益相加(a+b+c)总量达到135.9亿元,是国家投资的667.6倍。如按抽样调查估算的经济林总价值为0.3亿元(d),与生态林的生态效益和兼用林的经济效益相加(a+c+d)后的总和为1 354.1亿元,是国家投资的667.7倍;如果测算4 933.33 hm2坡耕地还林的经济林和兼用林种的(不计生态折算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按前保守估算为7.134 7亿元,占国家总投资的351.8%,按抽样测算直接经济效益为7.23万元,占国家总投资的358.4%,两者均是国家投资的数倍。可见国家投资的产生的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无论从保守效益算,还是按抽样调查的情况估算,全区坡耕地还林后实现的总效益是远远大于国家下拔的造林投资的。

6 小结

黄陂区基本完成国家下达的坡耕地还林计划,且其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达到了国家政策和投入的预期目标。但部分林木生长和经营管理状况不佳,经济林的直接经济效益发挥还不够显著,建议加强林地后续经营管理,着力提升林地直接经济效益,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综合成效。

参 考 文 献

[1]孙时轩.中国树种造林技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2]王九龄.中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

[3]孙时轩.造林学 (第二版)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4]李育才,张鸿文.退耕还林技术模式[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5]江泽惠.现代林业理论与生态良好途径[J].世界林业研究,2001,14(6):1-7.

[6]黄鹤羽.建立生态良好的科技支撑体系[J].世界林业研究,2001,14,(6):28-32.

[7]北京林学院主编.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黄陂区教育局 第5篇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学校国防教育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是新世纪的创造者和接班人。为此,深入持久地开展国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冲突不断,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在新的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不断深入。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加大,部分西方大国不愿看到我国的强大,千方百计阻扰我国的前进和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学校,必然要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人才的准备,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从小树立青少年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保卫祖国的强大后备军,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在国防教育方面,我们决定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强健意志体魄,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为总体目标,坚持“舆论宣传为导向,新生军训为龙头,学科渗透为基础,基地熏陶为

依托,德育活动为载体”的教育原则,突出“四个结合”:把国防教育同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教育相结合;同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同学生的思想品德考核相结合;同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相结合。认真开展了轰轰烈烈、富有成效的国防教育活动,做到了制度完善、措施有力、落实到位,效果明显,使我校的国防教育工作扎实有效的向前推进。

(一)国防教育的内容

1、进行国防历史教育。通过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的教学,渗透我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斗争历史的教育,历史课要结合中国近代史上的抗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义和团起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历史事件,突出帝国主义入侵和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事迹,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史教育。

2、进行国防地理教育。通过地理等课程教学,渗透国家领土、领海、领空知识教育,主要渗透祖国的疆土、国界线、边界线,让学生初步了解“三防”知识,了解我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从而增强热爱祖国山河、保卫祖国不受侵犯的思想感情。

3、进行国防体育教育。通过体育课教学,开展军事体育活动,强化队列训练,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品质。

4、进行国防精神教育。通过语文、政治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精神的教育。

5、进行国防法规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渗透《国防教育法》、《国防法》和《兵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国防法,明确每个公民应履行的国防义务。

6、进行国防科技教育。通过数、理、化、生课的教学,了解国防科技的发展情况和国防军事形势。结合课程介绍现代兵器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飞机、导弹、潜艇等先进武器的基本原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可适当介绍一些生化武器的性能特点及防护知识等,进一步激发学生认知和研究国防科技的兴趣,增强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紧迫感。

7、进行国防形势教育。通过专题报告、观看电视专题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军事动态。激发学生学科技、爱科技的热情。

8、进行国防常识教育。通过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普及国防教育基本知识。

9、进行高中新生军事训练。磨炼学生意志,体会军人生 活,了解军事知识,明确国防义务,全面树立“吃苦耐劳,遵纪守法,居安思危,固国兴邦”的思想。

(二)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领导,切实做好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学校成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由政教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协调处理、安排、落实、检查学校国防教育工作。还有专门的联络员、宣传员、教员。

(三)实施国防教育的措施

1、建立国防教育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布置国防教育的具体内容,形成计划,并落实专人负责,使国防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通过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的教学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国防知识,把知识的传授与国防教育爱国、报国结合起来。

3、每年举行一次高一新生军事化集训。学校聘请驻公安某部官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组织纪律观念。

4、加强舆论宣传,突出媒体引导作用。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国防教育法》、《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知识,创设较好的学习氛围。

5、组织开展升国旗活动。利用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组织学生开展国旗下演讲活动,引导学 生树立“居安思危、固国兴邦”的公民意识。

6、开展以“五爱教育”为主题的节日庆典活动。通过演讲会、报告会,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强化建设强大祖国的思想。

7、开展爱国主义影片展播活动。定期放映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提高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同学们对国防的感性认识。

8、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每年元旦期间,学校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渗透军旅题材的合唱、小品、相声、舞蹈等文艺节目,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熏陶中,升华自己的灵魂,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黄陂区教育局 第6篇

01.武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登记表

02.建设规划许可证

03.施工许可证

04.图审合格书

05.建设单位竣工报告

06.工程监理项目部人员配置一览表

07.整改(停工)通知单

08.整改回复

09.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汇总表

10.档案馆验收意见书

11.表G3、G412、分部验收签到表及会议记要(桩基、基础、主体、竣工)

13、施工单位自评报告(桩基、基础、主体、竣工)

(注:项目经理、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要齐全)

14、监理单位评估报告(桩基、基础、主体、竣工)

(注:总监签字要齐全)

15.地勘单位评估报告

16.设计单位评估报告

17.精建光盘

18.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检查记录

19.武汉市建筑工程强制性条文检查表

20.工程质量监督计划(由质监站出)

21.工程质量监督记录(由质监站出)

22.外墙饰面层粘结缺陷检测报告(多层外墙外保温及9层以上工程做)

23.节能备案表

24、电梯、人防资料(见附件)

25、核查要录(钢材、水泥、砖、砼、砂浆、屋面、其它资料)

26、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单(综合管理)

27、建筑工程无障碍设施验收记录表(公共建筑、住宅工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黄陂区教育局】相关文章:

黄陂区发改委项目文件02-09

黄陂区旅游业发展现状02-09

武汉黄陂甘棠规划08-03

黄陂小区项目规划方案02-10

黎黄陂路调研报告07-22

黄陂一中201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工作计划08-20

上一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范文下一篇:安全是一种态度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