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meng

2024-07-28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meng(精选10篇)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meng 第1篇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纷繁复杂。国与国之间需要沟通,于是有了外交;单位与单位之间需要沟通,于是有了联系;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于是有了交流。国家没有了外交,那就意味着落后,落后了就意味着挨打;单位没有了联系,那就意味着信息不通,信息不通就意味着危机;人没有了交流,那就意味自闭,自闭就意味着自拢。沟通是一盏指明灯,可以随时较正我们航行的方向。这世上正是因为有了沟通,语言才显得那么美丽飞扬,让沟通走进你我的生活,让矛盾远离人间,愿和谐能走进每一个人心里,结出美好的果实。

戴尔-卡耐基说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用现代方式表达出圣经中“欲人施于己者,必先施于人”的金科玉律。

沟通涉及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与人的沟通、人与企业的沟通、企业与企业的沟通。不同的沟通影射出不同的事件结果,偏激情绪化的沟通往往是得到让人很不愉快的结果,也许你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最难办的事,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总是有那么多矛盾和纠纷,总是有那么多不协调的事发生,其原因,说到底是因为没有沟通,或者说是因为不善于沟通。但是,所有这些沟通,最根本的基础工作,首先决定于人自身的沟通。遗憾的是,人类除了“人之初,性本善”外,在经历了童心无忌、两小无猜的阶段以后,就变得复杂起来了。人文科学已经变得那么的“无奈”,利益社会教给人们的是勾心斗角,互相猜疑。伦理虽然告诉大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实际提醒的却是“防人之心不可无”。由于利益的驱动,人性恶的一面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巧取、豪夺、欺诈、玩弄、压迫、争斗......无所不用其极,沟通变成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人擅长表达自己的方式不一样:有的善谈、有的善听、有的善行。善于交谈不等于善于有效沟通,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来说,评价有效沟通的标准应该取决具体的沟通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是否对个人的发展及企业和社会有贡献。而沟通的目的和意义呢,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他认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通过沟通并不是随意找人说说话而已,它存在着一个基本问题——也就是心态。一个人一旦自私、自我、自大起来,是很难与别人沟通的。因此,很少人愿意跟一个狂妄的人聊天。

在沟通的坚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局部冲突,让沟通双方的心理感受很累。这样的沟通冲突问题,存在于对对方不够关心,没换位想一下,也就是站他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乎他的处境;一旦他感觉到你有在想他的难处,那就很容易让感情产生共鸣,于是所有的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再就是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电脑无形中主宰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虽然人人都知道沟通的重要,却忽视了沟通,E-MAIL、MSN、QQ等等新的网络的沟通方式让人们更习惯与通过电脑屏幕的交流,越来越不习惯于面对面的交流,不可否认信息时代带给我们一个新的沟通平台,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很多种方式,不能顾此失彼,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这也正式所谓的有效沟通。因此,在沟通的过程中,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我们都应该“坦诚相待”,大家要站在同一个平台和心态上,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那么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让我们结合实际生活、工作,站在不同角度,全方位的考虑,运用个别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为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真实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性,把我们带入一个心与心相交流的氛围与境界。

用培根的一句名言——“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在实际沟通中,彼此认同是一种可以直达心灵的技巧,同时又是沟通的动机之一。那么和蔼可亲的态度就是达到沟通目的的前提,如果你的态度恶劣,行为举止不正常,想必很少有人会主动跟你沟通,更谈不上彼此认同了。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不对,那么他的嘴就是像弹簧一样也没有用,就是把话说的像蜜一样甜,恐怕也达不到沟通的最终目的。在平时做事做人过程中,我们心中所思所想往往会反映在行动上,而此时的言语或是行为通常也是心中所思所想的外在表现。并且谈及到沟通心态时,我们要具备三种沟通心态:自私、自我和自大。自私到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对别人冷眼相对,不知道关心身边其他人。当然也不能太自我,总感觉别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眼中只有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都会变得消极、孤独。最后一点,不能“夜郎自大”,不管发生什么事,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就是答案,听不进别人的一言一语。当你涉及到某方面的不是自己专业或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时,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听一听专业人士给出的忠告或者建议,或许这样会让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人一旦自私、自我、自大起来,就很难与别人沟通。

中国联通有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这里的“心”可能就是指一个人的心态。人与人的沟通就是从心开始的。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处处都需要我们沟通、交流。我们不仅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信息传递给别人,还要通过沟通、交流去解读他人的思想、情感和信息。以一种“坦诚相见”的心态去沟通,那会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微笑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之一”等等,类似这样的话有好多,都是在提醒着我们,沟通要有好的心态,有了好的心态,就是沟通成功的前提。这种好心态的沟通也是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取得成功和生活中获得满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链接。

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当我们第一次见到客户时,我们是笑脸相迎?还是爱答不理?可能这最初见面的印象会影响着接下来的沟通,甚至会影响到最后业务的成交与否。曾经听过一句话“用心做服务”,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所接待的每一个客户,去关心客户所能关心到的问题,去想客户可能会着急要问的问题,运用自己知道的专业及非专业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去想问题,让彼此做到坦诚相见,对我们产生一种信任感。在接下来的沟通中,交流就会很融洽,为业务的洽谈助一臂之力。所以,当我们能够与人为善,不自私自利,不处处想着表现自我,而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以一种好的心态多为他人考虑,关心他人的需求,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秉持着一颗真诚之心与他人交往时,那么,与他人的沟通便打开了一扇窗。

沟通中存在障碍,也存在克服障碍的方法。当我们打开心扉与别人沟通、交流时,或许还是会碰壁,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交流顺畅,那此时,我们遇到了就是沟通中存在的障碍。沟通中存在很多障碍,包括沟通的个人障碍及组织障碍。就像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是可怕的,怎样解决困难才是重要的,那么对于沟通也一样,存在的障碍我们不要畏惧,怎么去克服沟通中的障碍,让彼此的沟通变得顺畅才是重点。

克服沟通中的障碍,我们首先要利用反馈,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回报”,这个“回报”并不是指报答,而是回头报告的意思。当然,利用反馈不单是指,我们交代人家办的事,要求他们回报;同样,别人 交代我们办的事,在我们没听清的情况下,我们也要问清楚,事情在办完之后,也要向人家报告,让对方对

自己办事的速度和效率给予肯定,以后有什么事情仍然可以放心交给我们去做。其次,克服沟通障碍,我们要简化语言;简化语言就是说话要有重点,并且要善于用比喻。当我们与人在交流时,并不是我们说的越多对沟通越有利,我们要抓住对方要了解的重点,知道对方此行的目的和意图。一个人的注意力只有几十分钟,如果在短暂的时间之内没有抓住对方的心理和注意力,那么在接下来的沟通中,即使他人介绍的再多,也只能到达事倍功半的效果。最后,克服沟通障碍,我们要主动倾听。卡耐基曾经说过一句话“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的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在这里强调了主动倾听的重要性。就像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希望我们多听别人讲话。在公开交流的场合,并不是我们讲的越多,越容易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只有用心去倾听别人的谈话,思考他们的谈话,才会从他们的话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沟通中,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才能学会更好的沟通。聆听别人的讲话,我们会从中总结出他们谈话的技巧并运用到自己以后的沟通交流中,学以致用。

在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沟通就没有工作的效能。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需要与人沟通;产生矛盾,需要与人沟通。而有效的沟通,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会让复杂问题变的简单。沟通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在平时的工作和实践中不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也许眼前的我们并不是一个善于沟通的高手,但是,只要我们拥有良好的心态,善于运用沟通中存在的技巧,克服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那么,做到有效沟通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也绝非难事,让有效沟通融洽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meng 第2篇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则小故事:幻灯片2,幻灯片3,幻灯片4,这是今天的课程设置,幻灯片5(共设置3部分内容)。我们先来了解下第一部分内容,幻灯片6,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叫我的桥梁,没有沟通就没有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前,我总以为有了“礼貌、真诚”的态度,就可以与人们进行很好的沟通。直到学校给我们安排了《有效沟通技巧》这门课程,我才了解到沟通并非那么简单。

首先,是自我介绍和面试。自我介绍分为普通社交自我介绍和求职面试自我介绍。在普通社交自我介绍的时候,既不能委委懦懦,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表示自己渴望认识对方的真诚情感。任何人都以被他人重视为荣幸,如果你态度热忱,对方也会热忱。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在自我介绍时镇定自若,潇洒大方,有助给人以好感;相反,如果你流露出畏怯和紧张,结结巴巴,目光不定,面红耳赤,手忙脚乱,则会为他人所轻视,彼此间的沟通便有了阻隔。在求职面试自我介绍的时候,我觉得只需要简短的介绍一下自己就可以了,因为简历里面都包括了。最好能用几句话就能把自己的专长和能力介绍清楚,展现个性,使个人形象鲜明,但是一定要坚持以事实说话,不夸张。同时也要了解企业的文化和岗位要求,说话要有逻辑和层次感。面试的时候,服装应得体,饰物应少而精,要讲究礼仪。

然后,是握手和递名片。握手,是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握手对对方的不同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说:我接触的手有能拒人千里之外;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你会感到很温暖。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时要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再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在社交场合,名片是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并大方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关照。”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视同传单随便散发。

其次,是无领导式小组讨论。由于这个小组是临时拼凑的,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目的就在于考察应试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但并不是一定要成为领导者,因为那需要真正的能力与信心还有十足的把握。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慢慢会变这个小组的领导者,从而锻炼了我们的领导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

最后,我们学习了服饰与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公关社交活动中,人们普遍认为 “西装革履”是现代职业男士的正规服饰,就求职面试活动而言,穿西装也是最为稳妥和安全的,因此,西装一般成为许多求职者的首选装束。穿西装时应注意:西装要笔挺、衬衫要理想、领带要选好、皮鞋要擦亮、袜子要够长、头发要干净自然、外套要便捷、公文包要简单、注意手和指甲、小饰物要简单适宜等等。作为一个年轻人,穿着仪表首先要体现青春和朝气,展示于社会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大方、整洁。

有效沟通的构成要素与技巧 第3篇

一、外观形象和肢体语言

1.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比包括言语在内的任何其他东西更能反映人们内心的感受。作为心灵之镜的面部表情包括微笑、眼神、其他面部动作。 (1) 常向他人投以有感染力的微笑。站在镜子前练习最灿烂、最迷人的微笑, 然后向顾客、上司、同事、家人投以这种微笑。结果会令人惊喜万分。 (2) 学会用眼睛说话。交流中运用目光传达信息是很重要的, 而学会读懂别人目光所表达的意思同样也很重要。人们兴奋时两眼发光, 悲伤时眼圈发红、眼泪上涌, 仇恨时两眼圆睁。交谈时目光游移, 不敢对视别人的眼睛, 会使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有些人当别人和他打招呼时, 他总是眼睛盯着地面应付一声, 这是不自信的表现。 (3) 注视他人的眼睛。有意识地看着对方的眼睛, 不时地眨眨眼。在谈话中不断地与对方进行目光接触。与对方的目光接触暗示着对对方的诚实与兴趣, 以及对对方怀有的亲近感。避免目光接触则传达了厌恶、不喜欢、不赞同的意思。 (4) 将成功写在脸上。人们长时间所持有的表情逐渐凝固在脸上。应该学的表情是:脸上的表情仿佛告诉人们他们每天都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2. 肢体语言。

(1) 与人交谈时正面对着他人。 (2) 保持良好的站姿。抬头挺胸、站直身体、坐姿端正是思想正派的外在体现。如果靠着一面平直的墙站立时, 肩部、臀部、脚后跟都能与墙接触, 那就说明拥有良好的站姿。站立时放平肩膀, 扬起下巴, 收腹胎头。 (3) 自信地握手。握手力度要适中。太轻说明缺乏自信, 用力过猛则暗示态度傲慢。

3. 外观形象。

人的形象非常重要。人们总是凭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第一印象判断人并不准确, 但很多时候人们确实会凭第一印象对人做出评判。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主要取决于衣着及面部表情, 其次是言谈举止, 最后才是性格。 (1) 整洁。出门前检查自己, 确保身体洁净;牙一定要刷干净;指甲修剪整齐并保持干净;保持头发干净整洁;尽量化淡妆;清除口气。 (2) 衣着传递信息。穿着打扮的目的是为了能融入更大范围的人群, 让更多的人能接受自己。从一个人的穿着可以判断他的职位、目的, 以及成功的潜能。因此从头到脚的衣着打扮都得留意。不要想着成功后再多花些钱将自己打扮的精神些, 而是先将自己打扮的精神抖擞, 然后才能获得成功。传统的、经典的服饰在社交场合得体大方并且职业。 (3) 过分修饰总比不修饰好。选服饰时, 尽量选择能增加自己魅力且合身的服装, 切忌穿破损的衣物。 (4) 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物。每个人生下来就具有某些无法改变的特征, 比如肤色、身高、体形、生理缺陷等, 如果不能改变某些特征, 就应该接受并喜欢它。

二、语气语调

柔和的声音表示坦诚友善, 人们激动时声音会颤抖, 同情时使用低沉的声音, 阴阳怪气的语调通常在冷嘲热讽时使用。用鼻音哼声则代表傲慢、冷漠、恼怒、鄙视、缺乏诚意。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练习, 会使语气语调更受人欢迎。

1. 语调低沉明朗。明朗、低沉、愉快的语调最能吸引人。

2. 发音清晰, 段落分明。

3. 语速要时快时慢, 恰如其分。感性的场面语速可以加快, 理性的场面语速相应放慢。

4. 音量大小适中。太大会造成压迫感, 使人反感;太小则表示自信不足, 说服力不强。

5. 配合愉快的笑声。

6. 措辞高雅, 发音正确。

三、语言内容

1. 谈论关于对方的话题。

每个人最喜欢的话题是他自己。和别人谈关于他们自己的事情时, 马上就会获得他们的尊重和喜欢。当开始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时, 就会很善于与人相处。在谈话中要越来越少地使用“我、我的”这些字眼, 而要越来越多地使用“你, 你的”这些字眼。话题可以是别人的家庭、职业、休闲、金钱等。

2. 赞同人们。

人们喜欢赞同自己而不是反对自己的人。任何人都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引起别人的反对, 只有聪明人才会赞同别人, 即使觉得对方有错。只有学会找到与他人的共同点, 才能创造和谐。应注意: (1) 培养赞同人们的态度。 (2) 如果赞同人们, 要让人们知道。 (3) 除非绝对有必要, 否则不要告诉别人不同意见。 (4) 绝对不要争辩。争辩中任何人都不会赢, 而损失可能会更多。

3. 聆听人们。

人们被聆听的需要远远大于聆听别人的需要。一个好的聆听者在任何时候都比一个好的谈话者更受人欢迎。如果真心关心别人, 聆听不是难事。聆听的关键是关心, 大多数人际关系技巧就是关心和礼貌的实际运作。

4. 赞扬人们。

真诚的赞美是使人内心保持坚强的燃料, 它使人快乐。每一次称赞别人, 会使赞美者自己同时得到快乐和满足。快乐的人比较容易相处, 也比不快乐的人有更高的生产力。赞美要:一定是真实的、具体的, 要称赞事实而不是人。

5. 感激人们。

如果真诚地感谢他人, 并让人们知道感谢他们, 他们下一次就会以加倍的努力来回应的, 因此要学会说谢谢。 (1) 当说谢谢的时候, 要诚心诚意。 (2) 大声说。不要吞吞吐吐或降低声音。 (3) 说谢谢时注视对方的眼睛。 (4) 寻找感谢人们的机会。寻找机会感谢别人做的但其他人很少称赞的细微事情。

参考文献

[1]成大为:世界10位营销大事经典讲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1

[2] (美) 特里·费尔伯:我说明白了吗[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4

有效提升沟通技巧 第4篇

生活即沟通!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无论你扮演何种角色,随时都要与他人互动,例如会见、交谈、传播信息、发送传真、电子邮件、写信……你是否正视过自己的沟通技巧?可曾认真地思索过:如果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将会为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如果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沟通者,那么,效率不佳的沟通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损失?

许多的问题来自于“沟通不良”,而许多的沟通问题则来自于“自我中心”。人们总是习惯以自己的标准、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这种因“自我中心”而产生的偏见,让我们漠视客观的事实、他人的立场与感受,导致沟通问题层出不穷。

然而可喜的是,优秀的沟通者并非都是天赋异禀,我们都可以透过学习、训练而成为优秀的沟通者!如果你认知到提升沟通技巧对自己是重要而且是急迫的话,那么以下有关沟通的基本要素,可以帮助你在任何场合轻松自在、如鱼得水地演出了……

沟通的三个重要名词

沟通游戏中有三个重要的名词:信息、发送者、接收者。

1、信息:要分享的概念、想法或感觉。

2、发送者:传递信息的人。

3、接收者:沟通预定的对象或听众。

沟通的七个步骤

沟通的过程中有七个步骤,现在假定你是发送者,让我们逐一检视这七个步骤:

步骤一:产生信息。你有一个概念、想法或感觉想要与他人分享,这就是信息。从简单的打招呼到复杂的学术性演说都是一种信息。例如你希望顾客打电话给你,或是希望家人陪同参加聚会等都是简单的信息;而说服顾客相信某件产品会使生活更舒适、安逸,或是和你的主管分享创新的见解,这些则可能牵涉较复杂的信息。

步骤二:用言语、动作或图像表达。当你已经决定了想要传递的信息后,接下来必须决定传达信息重点的最佳方式。它应该是用说的吗?倘若加上手势,是否更能传达你的想法?如果设计并寄发照片、图像或图表是否更能清楚阐明你的构想?

步骤三:发送信息。如何发送信息?可以根据信息的形态选择发送信息的方式,你可以有多种选择:写张纸条留在对方桌上;打电话给对方;以电子邮件或传真发送等。

步骤四:接收信息。截至目前为止,所有的决策都由身为发送者的你来决定,一旦信息发送之后,控制权就转移到接收者或接收群身上。如此一来,对方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

步骤五:诠释信息。当对方接收到你传达给他们的信息后,他们会依照你的意思诠释信息。换言之:

●倘若你用字条方式,接收者必须诠释字迹和用词。

●假如你用口头方式留信息,接收者必须诠释声音。

●假如你选择用手势示意,接收者必须诠释你的动作。

步骤六:对于信息的反应。记住,接收者拥有控制权。此时,你只能希望当初所做的是明智的选择,而接收者会依照你的期望去做。在这一刻,你可能不知道结果为何。

步骤七:回馈。回馈极为重要,因为它反映出你的信息如何被接收和诠释,有了回馈便能规划下一个信息。现在的你不再是发送者,你成为他人信息的接收者,这个循环再次因为其他人传递信息而启动,你将选择如何回应。

了解沟通步骤对于提升沟通技巧极为重要,透过这些方式,你可以事先考虑到可能的挑战。请深入思索沟通过程中的七个步骤。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 第5篇

昨天给天津的客户做了一天的<有效沟通技巧>的培训,刚才把学员的反馈表看完了,学员的打分平均在90分以上,有很多选的都是非常好,我觉得很欣慰,也很感动,自己的付出得到认同是一件最开心的事情,这次培训感触很深.这次培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很多因素有关,总结如下: 1.对听众的了解比较充分:在调整教材之前,我先对即将参加的学员做了一次调研,覆盖率达到80%以上,有一些人因为春节放假提前回去所以没有能够联系上,其他大部分人都做了电话沟通,对大家对这次培训的期望,以及工作中存在的沟通的一些问题做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大家的表达能力方面也有了一些认知。

2.对企业内部的沟通问题做了深入了解:通过同人力资源部的多次沟通,了解了企业中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同总经理也做了比较深入的沟通,从管理层以及当事人都做了了解之后,在案例的准备方面就有了一些针对性,这样在他们做案例的时候,他们说:同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很像,这就达到了目的。其实培训有时就是借助讲师这个外脑来协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而有些问题是企业内部不太好直接去说明的。

3.有了以上两个方面作为基础,其他的都是围绕着以上做的调整,了解了听众,了解了管理层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达到的目的,教材的编辑就有了针对性。因为学员的学历水平参差不齐,多是一线做起来的,所以我主要采用了做之后总结、讨论的方式,这样大家的感触就会比较深。

培训结束之后,通过大家的掌声和眼神中流露的尊重的目光,我能够知道大家对于这次培训的感觉。其中有一位学员说我原本以为会比较枯燥,没有想到这么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这其实我希望达到的效果。任何事情都需要换位思考,培训之前,我问自己,如果我要去参加一次培训,我希望是怎样的?我当然希望在开心中能够学到知识,这同时也是成人学习的一个特点。同时我还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希望学员上了这次课之后,能够有哪些收获和改变?

当我自己能够清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就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你的付出而带给其他人收获和改变,帮助企业和个人提高效率,这才是培训要达到的目的。

篇二:有效沟通技巧心得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叫我的桥梁,没有沟通就没有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前,我总以为有了礼貌、真诚的态度,就可以与人们进行很好的沟通。直到学校给我们安排了《有效沟通技巧》这门课程,我才了解到沟通并非那么简单。

首先,是自我介绍和面试。自我介绍分为普通社交自我介绍和求职面试自我介绍。在普通社交自我介绍的时候,既不能委委懦懦,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表示自己渴望认识对方的真诚情感。任何人都以被他人重视为荣幸,如果你态度热忱,对方也会热忱。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在自我介绍时镇定自若,潇洒大方,有助给人以好感;相反,如果你流露出畏怯和紧张,结结巴巴,目光不定,面红耳赤,手忙脚乱,则会为他人所轻视,彼此间的沟通便有了阻隔。在求职面试自我介绍的时候,我觉得只需要简短的介绍一下自己就可以了,因为简历里面都包括了。最好能用几句话就能把自己的专长和能力介绍清楚,展现个性,使个人形象鲜明,但是一定要坚持以事实说话,不夸张。同时也要了解企业的文化和岗位要求,说话要有逻辑和层次感。面试的时候,服装应得体,饰物应少而精,要讲究礼仪。

然后,是握手和递名片。握手,是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握手对对方的不同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说:我接触的手有能拒人千里之外;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你会感到很温暖。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时要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再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

在社交场合,名片是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并大方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关照。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视同传单随便散发。

其次,是无领导式小组讨论。由于这个小组是临时拼凑的,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目的就在于考察应试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但并不是一定要成为领导者,因为那需要真正的能力与信心还有十足的把握。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慢慢会变这个小组的领导者,从而锻炼了我们的领导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

最后,我们学习了服饰与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公关社交活动中,人们普遍认为 西装革履是现代职业男士的正规服饰,就求职面试活动而言,穿西装也是最为稳妥和安全的,因此,西装一般成为许多求职者的首选装束。穿西装时应注意:西装要笔挺、衬衫要理想、领带要选好、皮鞋要擦亮、袜子要够长、头发要干净自然、外套要便捷、公文包要简单、注意手和指甲、小饰物要简单适宜等等。作为一个年轻人,穿着仪表首先要体现青春和朝气,展示于社会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大方、整洁。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纷繁复杂。国与国之间需要沟通,于是有了外交;单位与单位之间需要沟通,于是有了联系;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于是有了交流。沟通是一盏指明灯,可以随时较正我们航行的方向。这世上正是因为有了沟通,语言才显得那么美丽飞扬,让沟通走进你我的生活,让矛盾远离人间,愿和谐能走进每一个人心里,结出美好的果实

篇三:有效沟通技巧心得

最近一段时间,参加了何边老师主讲的《跨部门沟通》培训,从中发现,跨部门沟通已经是很多企业常见的问题,以下是何边老师在谈到跨部门沟通分享的点滴体会。

第一:跨部门沟通与一般性的沟通相比,难在哪里?

1.部门间存在着目标和利益的冲突:比如财务部门控制成本,而研发部门、营销部门是花销的部门,再比如,一个项目总的时间确定,而公司内部如何在各相关部门间分配时间,这些问题,都能造成天然的冲突。

2.部门间缺乏对彼此工作难度,所用时间的了解:比如销售部门为满足客户需求,答应提前交货,可是他们不了解生产部门的流程,在客观上需要一定的时间,等等。

3.不同部门人员的性格有差异:一般来说,从事的工作不同,从业人员的性格会有些差异,比如研发部比较理性一点,销售部比较灵活一点,财务部比较刻板一点,这种性格的差异,会给沟通带来障碍。

4.部门间同事,感情交流不够:由于工作不在一起,缺乏感情交流,略显生疏,所以沟通的氛围,就存在一定的劣势。

针对如上的一些问题,我的建议是:

1.针对部门的目标不一样的问题,我们建议公司引导员工,聚焦于终极目标的实现,才是真正的赢,而利益分配,建议公司考虑的分配制度,不以部门的运作做评价,而是建立在公司整体利益的大前提下,做部门的分配,这样从客观上,就引导了各部门在面对冲突的时间,聚焦终极目标。

2.针对部门间彼此对工作缺乏了解的问题,我们建议,可以采取很多知名企业常采取的定期换岗和加强部门间沟通的方式来解决。

3.针对不同部门人员性格不同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可以组织大家学习《九型人格与人际沟通》的课程,从课程中拿到实用的针对不同性格的沟通方法,建立接纳,包容,理解的沟通环境。

4.针对部门间人员感情交流不多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公司可以采取非正式沟通的方式,比如部门间的球赛,等等,加强彼此的了解,融洽感情,为正式沟通创造很好的条件。

篇四:有效沟通技巧心得

公司成立一周年后,各部门、各位同事之间的陌生感、新鲜感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相互间的熟悉和习以为常。而熟悉和习以为常往往带来沟通的惰性,即不注意沟通,不重视沟通细节和技巧,表现为对沟通的不敏感甚至麻木。

本次hr组织的沟通技巧培训很及时,既是为公司员工提供沟通上的理论支持,为公司内部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又为员工及时地提了醒,为部门间和同事间的和谐相处打下基础,非常宝贵。

通过培训,我们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总结了沟通的各项原则和立场,列举了各项沟通技巧,得益匪浅。归纳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心得,愿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换位思考是沟通之王

老师开课时提出了问题:与人相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习有效沟通技巧心得 第6篇

此视频中讲到的了两个部分:接近客户的技巧和会议沟通的技巧。

看完这个视频会,我感触很多,因为平常去走访小企业和到单位进行维护,与客户接触的机会较多,而这个视频中讲到的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非常实用,又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其实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纷繁复杂。国与国之间需要沟通,于是有了外交;单位与单位之间需要沟通,于是有了联系;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于是有了交流。沟通是一盏指明灯,可以随时较正我们航行的方向。这世上正是因为有了沟通,语言才显得那么美丽飞扬,让沟通走进你我的生活,让矛盾远离人间,愿和谐能走进每一个人心里,结出美好的果实。戴尔-卡耐基说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用现代方式表达出圣经中“欲人施于己者,必先施于人”的金科玉律。

看过有效沟通技巧5这个视频,让我了解到了接近客户的技巧和会议沟通的技巧,不同的沟通影射出不同的事件结果,偏激情绪化的沟通往往是得到让人很不愉快的结果,也许你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最难办的事,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总是有那么多矛盾和纠纷,总是有那么多不协调的事发生,其原因,说到底是因为没有沟通,或者说是因为不善于沟通。但是,所有这些沟通,最根本的基础工作,首先决定于人自身的沟通。遗憾的是,人类除了“人之初,性本善”外,在经历了童心无忌、两小无猜的阶段以后,就变得复杂起来了。人文科学已经变得那么的“无奈”,利益社会教给人们的是勾心斗角,互相猜疑。伦理虽然告诉大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实际提醒的却是“防人之心不可无”。由于利益的驱动,人性恶的一面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巧取、豪夺、欺诈、玩弄、压迫、争斗......无所不用其极,沟通变成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人擅长表达自己的方式不一样:有的善谈、有的善听、有的善行。善于交谈不等于善于有效沟通,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来说,评价有效沟通的标准应该取决具体的沟通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是否对个人的发展及企业和社会有贡献。而沟通的目的和意义呢,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他认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通过沟通并不是随意找人说说话而已,它存在着一个基本问题——也就是心态。一个人一旦自私、自我、自大起来,是很难与别人沟通的。因此,很少人愿意跟一个狂妄的人聊天。

在沟通的坚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局部冲突,让沟通双方的心理感受很累。这样的沟通冲突问题,存在于对对方不

够关心,没换位想一下,也就是站他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乎他的处境;一旦他感觉到你有在想他的难处,那就很容易让感情产生共鸣,于是所有的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meng 第7篇

1 病人满意就是护患有效沟通的最高目标

1.1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满足病人的需要

病人到医院就医, 医院就应该为其提供满意的服务。作为护理工作者, 首先是要摆正护患关系的位置, 用一颗博爱之心关心、同情、体贴、宽容和接纳病人, 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用美好关怀的语言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

1.2 让病人参与护理决策

护理人员尊重病人是护患沟通良好的前提, 要想让病人满意, 就必须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 让病人亲自参与护理决策, 这样更符合人性化, 更符合病人的意愿, 更能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积极性, 增强其信心, 配合各种注射治疗护理工作。

2 掌握有效沟通形式与技巧

2.1 优美的语言沟通

语言可以给病人带来信任和希望, 也可以给病人带来痛苦和绝望, 语言既可以治病也可以加重病情, 因此对病人要进行换位思考, 态度诚恳, 服务热心, 护理周到, 讲话应注意语言、语调、速度及流畅性, 用美好关怀的语言解除病人心理负担, 促进早日康复。

2.2 尊重病人

护士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病人, 了解发生在病人身上的事, 如疾病的不适, 体会病人感觉, 根据其姓氏、年龄或职业特点给予恰当的称呼, 耐心地倾听病人陈述, 并鼓励病人将感觉表达出来, 给予适当的解释使病人感到温暖、亲切, 得到安慰, 从而乐意接受各种注射或其他的帮助, 完成注射治疗或处置等过程。

2.3 注意非语言信息的交流

非语言沟通借助于非语言符号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①动姿:面部表情、目光、姿势、手势等;②静姿:站姿、坐姿、沟通双方的空间距离;③辅助语言:音量、音调、节奏、停顿及沉默等;④情感语言:呻吟、叹息及叫喊等。在护患沟通过程中, 这些非语言行为给双方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的姿势和运动, 保持正确的距离等方面的沟通, 以减轻病人对静脉输注及各种注射的恐惧感, 人们常说“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以微笑待人是人际交往中解决生疏、紧张的第一要素,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1]。

2.4 注意说话姿态与语言的关系

门诊护士应注意仪表礼节, 衣着整洁得体, 仪表端庄大方, 化妆恰当适度, 文明的行为举止, 良好的道德修养, 对待工作要稳准、轻快, 这样对协调护患关系起着推动或制约的作用。交流时, 随时注意病人的反应, 从病人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 取得病人的信任, 使病人解除顾虑, 主动谈吐出自己在病后或注射过程中的不适或感受, 通过交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 达到减轻病人心理负担的目的。

2.5 注意调整心态

门诊护士与正常人一样, 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但无论如何不应该向病人发怒, 即使因误解而嘲讽, 甚至漫骂时也要设法控制自己的心态, 切忌把不良情绪带给病人, 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 甚至引起护患矛盾。

3 重视交流的作用

在门诊注射室的治疗工作中, 通过调整运用有效沟通, 密切了护患关系, 调动了病人的群体气氛, 目的是满足病人的特定健康需要, 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排除顾虑, 配合接受各种注射治疗, 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有效的沟通交流, 可以赢得病人的信赖, 减少护患冲突, 达到护患关系的最佳状态, 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率。

4 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

交流前护士应注意病人是否舒适, 交流中注意做到全神贯注, 随时注意病人的反应, 使病人感到亲切、体贴, 同情病人的语气要朴实、自然,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不要夸夸其谈, 讲大道理。用生动的事例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对病人提出治疗疾病的相关问题, 要用自己的科学专业知识解答, 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 增进护患关系, 让病人满意, 增强治疗信心。

总之, 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 有效的沟通是增进护患关系的重要手段, 也是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 越来越让我们觉得只有掌握与病人有效沟通的技巧, 善待病人, 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 赢得医疗市场[2,3]。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娴熟的操作技术, 争取创造一个病人信赖的护理环境, 达到护患关系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肖根芳.门诊注射室护士与病人沟通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5) :381-382.

[2]揭海燕.浅谈护患沟通的必备条件[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 8 (9) :100.

浅谈沟通技巧课程之教师有效沟通 第8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沟通 技巧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参加到活动来,学生在课堂上是与教师平等,互动的,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组织者,参与者。这要求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师更具有专业技能,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益友,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能。这几年来,我一直承担沟通技巧这门课程,正是这门课程的特点,我非常注重跟这些90后学生的沟通,改变了以往的一些错误观点,比如认为老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距离,老师的观点不容学生反对等等。后来我在课堂实践过程发现,只有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满足教师的需要,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产生興趣。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一直受益匪浅

相信对任课老师的认可也会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正如我们学院提倡的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我从第一堂课上通过对自己的自我介绍上尽量地让学生了解我的一些基本信息,从而让学生多方位地认识我,让我与学生沟通的公开区能尽量扩大,从而让我们之间的陌生感转变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尽量地注意语言的亲和力,由于自己和学生的年龄相差不是很大,平时树立大姐姐的形象,这样做更能使学生与自己亲近。此外,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与学生的互动后,能基本上记住整个班学生的姓名,有时候班级多,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好。总之,希望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们的沟通技能。

二、注重在课堂活动中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面对这些90后的这些学生的共性,在与学生沟通中尽量做到有张有弛。主要在课堂沟通中注重“怎么说,怎么听,怎么问”。在“怎么说”方面,我个人觉得富有幽默感已成为老师不可缺少的必备素质之一。因为整个课堂教学是紧张而富有压力的,学生要保持几十分种的注意力听讲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多用一些具有幽默的语句、肢体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点我从一些企业培训师和杭州校区培训老师的上课氛围中深有体会。在培训课中,培训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员们十分专注课程的内容。此外,幽默也同样能达到批评学生的目的。记得有一次在讲沟通中反馈的这个概念的时,看到有个别学生在玩手机和私下聊天,趁机让这些学生回答上课做小动作这是不是一种反馈,反馈了什么信息呢,其实学生也心知肚明,但是学生也易于接受这种“软”批评。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说与听是同等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聆听有时比说更重要。在我的沟通技巧课程中,我注重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辩论,尤其是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在课堂活动时,整个班级是以团队为单位的,在布置团队活动后,学生们纷纷代表各自团队的观点发言,这时倾听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敏锐地捕捉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才能在最后通过点评这一反馈中抓住每个团队的亮点,从而将教师这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旁观者,有效的组织者。只有教师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说话,并作出积极的反映和肯定,才能领悟到学生生命的存在。只有通过倾听,教师才能认真分析学生的欲望、需求、情感、思想。最后我想讲讲怎么提问,提问这一环节是在课堂互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曾经有学生跟我说过,黄老师我最害怕上你的课,因为你的课堂上老是会有很多问题,弄得我很紧张。我就问学生,你是不是觉得老师只要在课堂上提提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感觉很轻松,那你觉得问和答哪个更容易,学生说当然是问容易啊,我就和学生分析了其实问比回答还要难,答的话,只要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去回答的话,这相对来容易,但是提问的话,老师在问你们之前也是要做过功课的,比如要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提问一些对学生来说难度相当的问题,适合学生回答的问题,还有是选择什么类型提问呢,是开放式问题呢还是封闭式问题呢等等。学生后来开了句玩笑,看来老师提问比我们回答还累啊。总之,我觉得自己如果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有效地沟通,更不能够说服学生学好沟通这门课程。此外,教师还应该是有人情味的人,沟通需要理解,理解离不开沟通,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与学生交往和沟通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与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和颜悦色地面对学生,学生自然就会以相应的姿态回敬教师与同伴。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情绪变化的关键时刻,善于控制学生的情绪,把握沟通程序与进度,这样与学生的交往与沟通才能共鸣。

三、注重沟通技巧课程的课堂设计,从而使师生有效互动

由于这门课程本身的优势,在课程设计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分组讨论法,示范教学法,视频欣赏法,沟通游戏训练法,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情景模拟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尽量注意选择“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因为沟通技巧是需要不断在实践运用中才能提高。还有沟通游戏法,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同时提高团队沟通能力,但在游戏的选择方面要符合游戏的可操作性,比如道具,场地等,以及通过游戏是否能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沟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团队沟通能力的培训,视频片段欣赏法通过视觉信息,听觉信息,感觉信息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兴趣。因为恰当地给学生通过视频片段的赏析,并引出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对视频片段中沟通技巧的运用加以点评,课堂气氛十分不错。当然要把握一定的度,视频时间的度,视频内容是否和理论知识匹配等等。此外,平时我会特别关注一些时事新闻,社会话题和娱乐热点等,然后作为案例,融入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或许得益于这门课程的优势,因为沟通无处不在。此外,经常推荐一些经典的影片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去学习,引导他们看电影不光为了娱乐,还可以看电影学习沟通。平时我自己在看电视或网络视频的时候,也变得特别敏感,总是想从中能够挖掘对我的课程有用的视频片段,我想只有自己作为有心人,总会能够收集到更多的教学资料,从而充实我的教学内容。

四、注重课后反思,让师生沟通更和谐

当然,要做到每堂课都很精彩,没有遗憾的话,我觉得这也不可能,在写教学日志的教学反思中,我会着重仔细品位课中存在哪些“缺憾”,比如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哪些改进?教学内容上是否需要调整?课堂节奏应该如何把握等等。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承担这门课程的前几个学期,我会让学生在期中或期末时给我写些不记名的评价。最好是写不足之处,这让我收获良多,刚有学生反映我案例比较单一,讲话比较啰嗦,实践活动不够多,还有经常会有些口头禅,等等,学生们这些宝贵的评价让我在今后教学中

不断改进。尽管自己认识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要提高,但是学生们一些好的评价也让信心大增。

五、创建多种沟通平台,增进师生互动

在加强沟通态度的养成环节,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对于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情商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指导性意义。时间证明,学生若能敞开心扉,真诚地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将大大降低因心理因素引发不良时间的发生率。在高校中,师生均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双向有效沟通中来。而信息时代,网络沟通平台的建立,有助于缩短师生沟通的空间、时间距离。BBS、校內网、QQ群、微博等诸多网络沟通平台使用便捷,一方面避免了许多学生因害怕面对面交流,不愿意主动去找教师交流的尴尬,以及因拘谨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另一方面,相对宽松的网络沟通环境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得沟通主体更为平等,沟通过程更为顺畅。

最后,成功的沟通有两个关键的因素:教师传递给学生有说服力的信息,并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从学生的反馈和回应中判断沟通是否成功。新课程改革凸显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的紧迫性,绞死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特别要注重师生沟通技巧的积累、沟通能力的培养。只有师生间达成良好的沟通,才能共同营造出轻松、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庆儿.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高专<客户沟通技巧>课程教学与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0,(11).

[2]邵雪伟.基于行动导向的客户沟通课程实践教学建设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meng 第9篇

1 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

1.1 形象

良好的感觉给人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 是人际沟通的良好开端。儿科医师应该是以精力充沛、穿着打扮得体、态度和蔼可亲、举止端庄的形象出现在患者面前, 微笑地问侯可以缩短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 使家长倍感亲切, 被重视了。良好的形象文明用语既体现了仪表美又表现了规范、严肃的工作态度, 使患儿家长有亲切感, 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 对我们产生了信任感、增加了患儿家长的安全感。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1.2 同情心

患儿及家长总会有痛苦、焦虑、恐惧、渴求、期待等心理。儿科医师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做到热情关心、仔细了解、耐心解答、细心操作、精心治疗, 想方设法让患儿的心理保持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为医患沟通交流打好良好的基础。

1.3 控制情绪

儿科医师工作中、生活中难免会碰上一些不顺心的事, 在工作上往往会出现脾气暴躁、态度生硬、精神不振、工作出差错等。也将会干扰同事们平静的情绪、影响患儿心理状态。因此儿科医师应学会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患儿是我们的第一关注焦点。

1.4 专业知识

高质量医疗技术和水平是改善医疗关系、进行有效医患沟通的基础环节, 实际上, 让患儿家属对儿科医师敬佩的地方我们的医疗知识和诊疗技能, 对我们认为放心的人就会比较乐于沟通, 对治疗十分有利, 从而减少医患矛盾及医疗纠纷,

1.5 病区环境

保持病区环境的整洁、舒适创造温馨环境, 医院应提供整洁、安静、舒适、安全以及布置家庭化环境, 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可根据儿内科特点在走廊、护士办公室、病房的墙壁贴上彩色动画, 并绘制儿童喜爱的图画及儿歌、祝福的标语等。使用印有小动物的花床单, 使病房不再是一片白色, 而如同儿童乐园一样, 减轻患儿恐惧感, 也使家长心情放松。要尽一切力量完善各种配套设施, 走廊尽量不加床位, 给患儿及家属提供一个清新、整洁、安全就医环境。从而让患儿及家长从心理上尽量回归平静、放松的状态。

2 沟通方法与技巧

2.1 患儿初入院时

小儿生病住院家长往往因疼爱孩子又缺乏医疗知识加上经济上的困扰, 而表现恐惧焦虑的心情, 相比其他医疗环境更容易出现态度生硬、冲撞医师。所以我们对患儿及家长更要有同情心, 理解患儿及家长的痛苦和感情, 力求使患儿及家长感到亲切:在语言上注意准确、生动、有感染力, 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化在交谈的内容中, 尽量满足患儿及家长的康复需要, 谈话应力求轻松、幽默、诙谐、内容健康, 从情感上使患儿感到安全、可信赖, 使患儿及家长迅速适应新环境、安心入院。对于患儿的病情我们应从发病原因, 是怎样诊断的或者诊断不确定原因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治疗以及治疗病程的大约时间, 治疗结果的预测, 住院期间病情的发展, 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及应该怎样处理问题。但是首先要讲明病情的发展是有个体化的。告知家属住院期间费用情况, 让家属明明白白看病。作为患儿家属应该怎样配合, 应如实讲解, 同时讲解内容应容易理解, 又不能惊吓家属。为顺利完成以后的诊疗工作及避免医疗纠纷打好坚实的基础。

2.2 患儿住院治疗期间

最重要的经验是多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具体做法是, 能够专心倾听家长的陈述, 认真解答疑问等, 在每次为患儿检查或治疗之前, 首先要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清楚, 我为什么要检查这项或为什么要做这种治疗, 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治疗效果, 也有可能带来什么样负反应, 随后根据小孩的年龄和性格特点与他们做一定的交流, 以便配合你的诊治工作, 年龄较大的孩子一般喜欢夸奖、鼓励他, 我们就运用适当的方式来夸奖鼓励他, 比如听话、懂事、勇敢、可爱等;年龄较小的孩子都喜欢被抚摸, 我们通过充满善意的抚摸他、拥抱他来减轻他们的恐惧, 孩子们大多渐渐能恢复平静。只有解释清楚, 进行必要的沟通, 运用一定的技巧才能确保患者配合我们的诊治工作。主动及时地沟通能使家长感受到医师对他们和患儿的真正关心, 达到相互配合的最佳效果, 同时能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2.3 患儿出院时

在患儿痊愈出院时, 我们在叮嘱患儿生活中的注意点的同时还要给予祝福, 使患儿及家属感到你是真正关心他们, 就会在患儿和家属心目中树立我们儿科医师以及我们医院的良好形象。

3 讨论

通过良好的沟通, 真情的付出, 细心认真的工作, 患儿及家属给我们的最好回报就是出院时说的一声谢谢;曾经很多次在商场、超市、公交车上能有人认出我们并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打一个招呼、一声问候;让我们儿科医师在现如今医患关系矛盾日益加剧的环境中能自豪并快乐地从事着医疗这份事业。

摘要:儿科临床工作中, 医患沟通是儿科医师与患儿家长、患儿关系建立后实现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疾病诊治、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 贯穿于医疗全过程, 有效地医疗沟通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 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有利于化解或消灭医疗纠纷。在儿科有效地医患沟通, 就要求儿科医师运用语言沟通技巧。

最有效的沟通技巧:尊重和理解 第10篇

我和女儿的沟通一直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两人没有严格的长幼之分,更像是朋友。正是这种关系,让我对她的留学生活多了一份放心——我坚信,她遇到困难,我会是她的首要求助对象。

15岁时,女儿念初三,新加坡一所挺有名的学校来招生。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鼓励女儿去争取一下。她一路过关斩将,几乎没有悬念。但当录取通知书送达的时候,面对一大堆复杂的程序,我们只有一天时间决定“去”还是“不去”。

我和先生拿不定主意,决定把这个“决定权”交给女儿。女儿倒是比我们都镇定,认真考虑后,说“去”。

我们想了一下,也同意了,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女儿一直是个独立、要强的孩子,小学时因我们的工作变动,她数次被转学,但每到一个新环境,都能很快地融入.学习习惯也不错,应该可以应对学习压力;性格开朗,和同学间的相处一直很融洽。我想,这样的孩子,在国外,即使遇到问题,她也会有寻求帮助的能力。

事实上,从后来的留学经历来看,在国内养成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对她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是大有帮助的。

其实,所有留学生父母,最大的担心就是孩子能否适应国外的生活。我的建议,一是在做留学决定前,一定要综合评估孩子的整体素质,包括生活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如果孩子还不具备这些能力和素质,贸然将孩子送出国,是件危险的事情。

二是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当他认真思考后做出决定,也就意味着,他会对自己的这个决定负责。即使日后遇到问题,他也会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而不会因为“留学不是我本意”,采取消极逃避的办法。

尽管我们知道国外的学习压力是巨大的,比如要转变之前的学习方法,要适应全英语的教学模式,但我们一直认为,女儿的学习能力是能够应付这些压力的。事实上,女儿打电话回来,也很少说到学习上的压力。

直到第四年,女儿要进行一场考试(类似于国内的高考)。大概是考试前一周,女儿打来电话,说起即将到来的考试,忍不住哭了起来。

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女儿不是轻易掉眼泪的人,目前这种状况,只能说明考试压力已经大到让她透不过气来。我挂了电话,便订了第二天飞往新加坡的机票。

到了新加坡,入住酒店后,我告诉女儿,妈妈已经飞来陪伴她,并告诉她不要有压力,尽力就好。我陪她吃饭,还一起逛街,女儿又高兴又感动。

那几天,她的学习效率特别高。我感觉我的陪伴起了一定的作用,后来的考试她发挥得也很好。

现在,她已经是美国西北大学传媒学院大一的学生,学的是新闻专业,这也是她自己喜欢并且自己选择的专业。从那次开始后,她再也不惧怕任何的考试,她说,每次考试,都感觉妈妈陪在自己身边一样。

现在想想,我非常庆幸自己当时能够及时出现在她的身边。我想,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母亲会是他(她)的第一选择,当然,这是建立在一直良性的沟通基础上。此时,母亲若是缺席,孩子不仅难以渡过这个困难时刻,而且会给今后的亲子关系带来障碍——既然妈妈帮不到我,我不如不向她寻求帮助。

有一年,女儿放假回来,整个人像有心事一样,闷闷不乐。一天,房问里就我和她,我轻轻问她怎么了?没想到女儿倒在我肩膀上,抽泣起来。从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知道了个大概:她喜欢一个男孩子,男孩子也喜欢她,但就是不表白。至于再具体的细节,女儿却不肯说了。

看得出来,她为此烦恼并且压抑了许久。

我握着她的手,让她痛痛快快地哭了个够。然后,我说,女儿你长大了,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妈妈尊重你。但感情从来不是件羞耻的事情,如果它让你感觉到了痛苦,把它说出来,也许会好受点。如果你觉得妈妈不能替你分担,你可以说给你信任的好朋友听。

女儿抬头看着我,若有所思,然后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啦!

后来,这个问题自动就烟消云散了。我也没去问女儿,她到底通过什么办法,化解了自己初次遭遇心动时的困扰。我想,也没有必要问,女儿长大了,她有权选择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

其实,大多数出国留学的孩子,青春期是在异国他乡度过的。恋爱是青春期的衍生品,这些孩子也许无一例外能逃得过令人心动又纠结的初恋情感。父母能给孩子什么样的心理陪伴呢?

我想,理解和尊重是父母必须持有的态度,一味地强调学习,或是粗暴地干涉,只会切断孩子和你的情感链接。再次,如果孩子愿意把自己的秘密与你分享,无疑你获得了进入孩子心灵的钥匙,你只需在分享的同时,做些适当引导即可。孩子若是觉得“羞愧”,不愿告诉你,那么要鼓励她(他)用其他方式,将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宣泄掉。

我一直认为,朋友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财富。我鼓励女儿,耍用心去交值得信任的朋友,这样当父母无法给予你帮助时,至少有她(他)们陪伴你,尤其在异国他乡,这样的友情更加可贵。

因此,无论是在新加坡,还是现在在美国,女儿一直都有好朋友,不仅有中国一起去留学的学生,也有本土的学生。

而我,像普天下所有关心孩子的父母一样,几乎“处心积虑”地和女儿的朋友们做好朋友。女儿有个好朋友,是一起去新加坡留学的中国孩子。我不仅和这个中国孩子成了朋友,和她的父母也成了朋友。两家父母经常通电话,互通信息,通过对方的孩子掌握自己孩子的状况。

女儿在新加坡,有个当地的好朋友。我去新加坡看女儿时,请这个好朋友吃饭,谢谢她对女儿的照顾。后来,我们全家邀请她来中国玩,并陪她度过了一次愉快的中国行。每次女儿遇到困难,需要当地朋友帮忙时,我都会打电话给女儿的朋友,表示感谢。

和女儿的朋友做朋友,不仅是对女儿择友标准的认可,也是另一种帮助女儿的方式。

上一篇:疫情在前,重任在肩作文下一篇:传播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