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五年规划范文

2024-06-29

教师五年规划范文(精选9篇)

教师五年规划 第1篇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十三五规划

76小学 郭海岩 乌市第一、自我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14年9月,我23岁进入76小学,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此之前有不到一年的教师工作经验。虽然是在学校代课,可是并没有更深入地体会教师行业的不平凡与平凡。我爱教育事业,爱孩子们,爱自己亲手管理的班级,也爱自己的将来。凭借着这份热爱,我决心要积极钻研,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我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

(二)个人优势

我爱好写作,专长创作,对语言文字有着特别高的热爱和敏感度。语言是语文的灵魂,语言文字的编辑整理,文章的创作,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促进和教学工具。除此之外,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在绘画,手工,粉笔字,朗读等方面也比较擅长。在教学课堂上面,可以随时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可提升空间

我感到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工作中缺乏思考,没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领导拨一拨,动一动,怎么拨,怎么动。再是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害怕写文章,无法进行真正的专题研究。在教育学生方面,缺乏耐心。

二、专业发展目标

1、学习方面 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对于语文学科,除了同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之外,还需专门到校外进行培训,可以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急需培训相关的专业知识,与观今最新的语文资讯接轨。信息技术变化迅速,对于专业知识的培训,建议定时不间断培训。听取各种教育、教科研方面的讲座,撰写各种班主任教育工作及各讲座的心得体会。

2、教学方面

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素质,适合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智力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看懂教材,喜欢教材,在教师的指引下,理解教材,主动把握教材。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将课堂变成学习气氛浓郁的场所,制作生活中常见的教学工具为辅助,让孩子们真正喜欢语文。

3、科研方面

教师应当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授课能力。教师在做一个指引者时,所拥有的力量和知识储备应该是无穷大的,足够丰富的资源才可以造就优秀的学生,教师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基础上,一定可以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坚实的知识储备,是培养优良人才的基地。本学期学校也安排我跟随师父马红霞主任多多学习交流,我会将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境及时反应给师父,避免闭门造车和孤军奋战。在向着马主任学校的同时,我还要经常听马主任的随堂课,做好学习记录和听课笔记,不定期总结听课心得,让自己不断进步。

4、职称方面

积极发表论文,参与研讨或者担任公开课并且争取取得比较良好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学校的情况五年之内取得小学初级职称。

5、师德方面

认真学习教师相关制度规定,整改以往的教学方式,爱学生,用心对待孩子,坚决杜绝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现象。多耐心和信心对待行为习惯调皮的孩子,发现他们的优点,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优秀。

三、阶段目标及具体措施

(一)第一年(2016)

1、认真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2、仔细认真分析孩子性格发展状况,亲密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争取在这一年之内,基本消除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并且主动地,耐心地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

(二)第二年(2017)

1、认真学习各项理论,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准,积极参加学校或者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积极听课,不迟到不早退。

2、进一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教学方面,丰富教学课堂,充实学校生活,将美术,音乐等艺术方面融进课堂,让孩子爱上课堂,在语文课上取得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收获。

3、在家委会成员中成立一组实践课堂家长授课。家长可进入班级,进行一月一次的实践课程讲解过程,班主任随时记录,孩子随时总结心得,并且深入实践活动中,获得自我实践价值的提升。这些实践活动资料,也可以作为孩子们的成长记录,装订成册,争取实现每人一本,每人留念。

(三)第三年(2018)

1、参与区级的课题制作工作,深入学生群体,提高教学能力。

2、班级继续推广2015年实行的“大阅读”计划,只是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要求也有所提升。孩子们对于读完一本书的读后感,必须要明确目的和最后的收获,不仅仅可以将自己的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而且还可以用手工,绘画等方式。

3、深入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完善实践活动的形式,明确活动意义,并且将学生自主带入实践课堂,让孩子们独立完成实践活动,独立形成社会实践意识。

(四)第四年(2019)

1、争取一篇论文发表,参与小课题的实践研究。

2、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形式丰富多样,内容涉及生活及社会元素,孩子们即将毕业,争取保质保量毕业班学习成果。

3、毕业之际与孩子们进行最后一次总结性的实践活动,可以登山,野炊,宿营,拉练登形式进行。

(五)第五年(2020)

1、争取一篇论文的发表,参与小课题的制作研究。

2、钻研教学理论,假期丰富充实自己的实践生活,读5本教学理论专著,并且从中挖掘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内容,加以历练提升,成为自身的发展因素,推助自我价值实现。

3、根据新学期情况,实现班级管理制度化,合理化,争取在家长的配合之下,建立一个新型化的班级体,规划班级文化,形成班级自我特色,有班风,有方向,有组织,有理想。让自己的班级和自己一同进步成长!

2016年 2 月 26 日

教师五年规划 第2篇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深的感到,应以创新精神为出发点,努力完善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尽快构成自我的教学特色,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幼儿的需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

所以为了自我更好的工作,并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地成长,我为自我制定了工作、学习的一些规化,即自我成长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一、个人基本情景介绍:

本人今年23岁,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已整整一年半了,近年来在园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教师的指导、帮忙下,不断努力,逐步创新,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得到了必须的提高。工作一年半以来先后教了中班和大班,积累了必须的工作经验。

二、现状分析:

1、优势:

1)一年多的教学工作经验,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必须的经验和心得,让我在应对孩子的时候少了一份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的担心和无措。

2)敢于理解新事物的挑战,有着一颗认真、执着的心。

2、不足:

1)因为我是一名新教师,工作仅有一年半时间,只教过中班和大班的幼儿,缺少对小班年龄幼儿的管理和教学经验。

2)学生时代的我,虽然学过一些声乐、舞蹈、钢琴、美工制作等,可从特长的角度,我的舞蹈水平比较薄弱。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开展,以及从给予孩子美的享受和情趣的培养这个角度来看,我必须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尤其是弹奏、舞蹈等教学技能技巧的提高。

三、5年内个人发展总目标:

1、前三年个人发展目标:

1)尽快提高自我对所在教年龄段幼儿的管理和教学本事。

2)努力提高自我的专业素质,认真学习、钻研业务,尽快了解、掌握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特点。

3)继续加强家长工作的开展,做到与家长适时、有效的沟通。

措施:

1)多向富有教学经验的搭班教师学习、取经,争取尽快提高自我对所在教年龄段幼儿的管理和教学本事。

2)主动关心国内外学前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并经过多种途径:幼教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等,吸取教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2、后两年发展目标:

1)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力争使自我在业务上不断创新、科研中独立钻研,在教学方面构成自我的教学特色。

2)继续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技巧,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3)认真学习、不断积累各类知识。珍惜每一次学习、挑战的机会。时刻相信:机会是给准备着的人的。做一个有进取心、成功地优秀教师。

措施:

1)提高教学和科研本事。进取参加专业学习培训和教研活动。

2)经过教育教学观摩、教师技能技巧的评比和教案评比来提高自我的教育技能。

3)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多参考专业书籍,使自我在这几个方面有所提高。

教师五年规划 第3篇

一、开展五年制高职学业规划的基本原则

学业规划, 是指为了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 (事业) 发展效率, 而其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业规划是指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自身情况的基础上, 从社会需求出发, 结合五年制高职学校的软硬件, 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 制定在校学习阶段的目标、实施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法的过程。因此, 开展五年制高职学业规划应坚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方针、以立足学生自身情况为依据、以学校支持为依托等原则。

首先, 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方针。学业规划根源于职业生涯规划, 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组成部分。职业生涯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退出, 五个阶段。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业规划就是其在成长和探索阶段具体目标的确定、行动方案的制订以及落实的过程。学业规划的前提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因此, 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学业规划, 必须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针, 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职业目标来规划学业生涯, 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确定的职业发展目标, 学业规划将是空洞的, 从而不可能达到开展学业规划的效果。

其次, 要以立足学生自身情况为依据。学业规划是以学生的自身现实情况为出发点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学业规划不能脱离学生自身实际, 必须结合学生内部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内在情况, 以及学生的外部环境, 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社会的需求等情况来确立学生的学业规划目标。通过教师的指导, 让学生自己制定个性化的在校学习阶段的目标、实施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法, 教师进行督促和修正学生的学业规划, 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再次, 以学校支持为依托。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业规划是在学生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后到其进入社会从业这一阶段开展的, 这个阶段, 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力和品质都不充分。因此, 在进行学业规划中, 必须以五年制高职校为依托, 以学校学业规划的相关制度为保障, 通过各项学业规划活动, 系统性地引导五年制高职学生认识专业、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制定并执行自己的学业规划。

二、五年制高职开展学业规划的内容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规划是个系统活动, 主要由学业规划的制定、实施、反馈、评估、调整五部分组成, 贯穿学生五年的学习生涯。

第一, 转型适应期, 培养学生制定学业规划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力。针对一年级学生, 要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 以军训、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形式, 帮助学生尽快熟悉环境,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观念和方法的转变, 摆脱初中阶段形成的对教师和父母的依赖心理, 适应五年制高职校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式,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 加强文化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 指导学生制定学业规划, 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融入五年制高职校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 塑型定向期, 培养学生的学业兴趣, 寻找学业目标。针对二年级学生, 通过开展主体意识教育活动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 帮助学生深入认识专业, 帮助学生规划专业知识结构, 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业兴趣和目标, 最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完成专业分流, 对学业规划做出调整。

第三, 定型稳定期, 挖掘学生的学业潜能。针对三年级学生, 加强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技能学习, 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 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目标, 围绕学业规划培养专业相关素质,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 通过实习和社会实践, 加强实践技能和社交能力的锻炼, 培养职业适应能力。

第四, 定型分化期, 形成稳定的学业规划目标。针对四年级学生, 在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 结合学生的学业规划, 指导学生搜集与自身发展相关的各种信息, 包括:企业对员工的其他专业技能要求、本科院校入学条件等, 做好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分类指导工作。

第五, 成型优化期, 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学业规划品质。针对五年级学生, 在他们对自己的出路有了明确的目标后, 做好学业规划的总结和修正。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 通过讲座、招聘会、学校公开日等各种渠道,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 掌握求职技巧, 积极准备求职应聘材料, 做好面试及顶岗实习的准备, 实现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衔接。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 则可以通过本科高校学籍管理制度讲座、优秀毕业生交流、高校参观等活动, 提高学习自信心, 打消学生学业上的顾虑, 并指导他们对本科阶段的学习做出合理的学业规划,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高职生到本科生的角色转变。

三、五年制高职开展学业规划的实施路径

首先, 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业规划能力。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 实行五年一贯制或分段教学的高等职业教育。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 还未成年, 心理发展不成熟。因此, 在入学专业的选择上, 大部分学生往往取决于父母、初中教师或其他人为因素。对于专业是什么、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如何、专业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 他们不能做出独立而又明智的判读, 在专业选择上的不慎重和不主动, 容易导致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规划能力较弱, 缺乏主动性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五年制高职校要分阶段地、不断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学业规划能力。例如:可以在学生入学时让学生按照专业大类就读, 通过两年的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帮助学生深入地认识专业,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能力和寻找自己的学业兴趣, 结合个人情况和行业发展前景, 对具体的详细专业小类做出重新选择。这样, 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发展意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发展能力, 完善学生的学习主动发展品质等。

其次, 学校要建立以学业规划专职教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等, 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的五年制高职学业规划组织体系。学业规划专职教师是学业规划教育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在学业指导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专业的心理、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专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剖析自己, 认识专业, 准确定位, 从而有效地对学业进行合理规划;五年制高职校的专业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高的专业技能, 对专业的发展动向和职业要求认识较为深刻, 他们能够给学生的学业规划进行更具有针对性和适时性的目标意见和学习方法指导, 帮助学生制定更切实际的学业规划;五年制高职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实施者是班主任。同时, 班主任也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此班主任是学业规划教育的基础, 是学生学业规划最直接的引导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应该协助专职教师, 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在实施过程中, 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对学业规划进行适当的微调修正, 并通过检查、反馈, 督促学生学业规划顺利进行。最终, 形成全体教职工参与, 互相配合的五年制高职学业规划组织体系, 给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指导, 以利于实现学生学业规划的全面发展。

第三, 学校要实行严谨的学籍管理制度, 重视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地位平等。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其原因是多样的, 但不严谨的学籍管理制度和学生对理论课程的不重视, 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原因。部分高职学生存在认识偏差, 认为职业教育中理论课程是实践课程的陪衬, 学习的重点是技术, 对于文化课程和理论课程往往比较忽视, 存在功利化的倾向,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去学习, 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行学业规划意识。因此, 五年制高职校应通过严谨的学籍管理制度, 建立突出过程性评价的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正确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恒亮.学业规划[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2]潘丽萍.基于90后的高职学生学业规划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4) .

区域发展“五年规划”对比 第4篇

总体目标

十一五: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十二五: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政策框架

十一五:

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和人口管理政策五方面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十二五:

建立健全“新”的区域政策体系框架,研究制定符合主体功能区理念的区域政策体系,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优化开发区,严格限制污染,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对重点开发区,增强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能力;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鼓励生态移民。

国土开发

十一五: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十二五:

推动形成多极带动的国土开发格局,积极培育若干带动力强的发展轴带,引导重点城市群(带)集聚发展。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线,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体系,形成若干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增长极。

区域联动

十一五:

提出要“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健全四个机制:健全市场机制,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十二五:

提出“积极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破除不利于市场一体化的行政性规章和管理措施;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完善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东部开放

十一五: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十二五:

对东部地区来说,要做好区域发展的领头羊和对外窗口——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加快海洋开发步伐,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部崛起

十一五:

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支持发展高技术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

中部地区要成为中国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内核——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提升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推进重点经济带(区)加快发展,加强两型社会建设。

东北振兴

十一五:

重在产业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加强铁路通道和跨省区公路运输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十二五: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仍是关键——加快发展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西部开发

十一五:

大打“交通牌”。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成“五纵七横”西部路段和8条省际公路,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

十二五:

教师五年规划 第5篇

为了更好的贯彻区教育局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精神,为使自我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方面得到整体提高,同时也是为自我明确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我将以杏花岭区教育局和我校教育教学的各项要求为指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圆满地完成好教学任务,结合学校的教师发展规划,现制定我个人的五年发展规划,用以指导今后的各项工作。

二、总体目标:

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必须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的科研本事。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计划经过五年的时间,力争到达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具有较高科研工作本事、专项特长突出、教学训练本事水平高、能够适应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发展需要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水平。并将评选区名师作为自我努力的更高目标,在工作中不断向着目标努力和提高。

三、个人发展背景分析:

(一)现状

本人于1989年7月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基础部(系),主修数学专业(师资)。18年的教学历程中,有16年班主任的历史,现任学校教研室副主任。先后获得市青年教学育人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区优秀教师、班主任素质大赛二等奖、综合实践课题实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本人长于学术研讨,先后参编校本教材《探索与拓宽》、奥数教材《智能思维奥林匹克数学》多册,其中有多册正式出版发行。此刻正在进行本科进修学习。

(二)优势

说起自身优势,实在难以启齿,实在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只能说自我爱好学习,爱钻研数学、爱钻研电脑、爱钻研美术字技法等等。属于“老学究”式的人物。

(三)劣势

普通话水平差,学术水平不高。

四、分类目标:

1、教科研工作方面的目标。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力争强化教科研本事,力争每年完成1---2篇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或课题研究成果。

2、教学方面的目标。在教学方面不间断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努力促进自我不断提高。首先要继续认真学习新课标,并以新的理念指导自我的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要多出精品课,争取多在校内和区内做公开课,与其他教师交流和提高,并争取在教学中取得必须的奖项。

3、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经过网络,书刊等媒体及时地更新自我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理念,为今后的教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进一步进取学习信息技术和其他各方面知识,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五、年度目标:

一年目标:进一步熟悉教研室业务,提高管理本事;进一步规范课堂教育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配合打造先进科室。

三年目标:掌握一套富有特色的教研管理体系,做全校教研工作实干家,带领大家提高教研品位,构成“学习、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工作习惯,教学业绩稳中有升,使学生成为乐求知,善质疑,勇实践,敢创新,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打造“三名”工程。自我取得大本毕业证,并继续学习。

五年目标:向名校看齐,向名师看齐,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富有特色的教研体系,锤炼一支实力雄厚的教研团队,进一步我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工作措施:

1、做好教研科研工作。作为一名校教研室副主任,要配合学校的教研科研工作,争取做好教科研的引领,同时也要向区名师的水平努力前进。

2、坚持搞好学校教科研工作,推行团体备课的教研模式,走出一条新路子,在学校掀起教科研热潮。

3、狠抓教学质量,配合学校搞好期中、期末检测工作,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品牌。

教师五年规划 第6篇

荀子有云:“学不能够己”。对于教师来说,学习室一辈子的事情。新时代的教师一个是学习型教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我,有梦想、有活力,能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我相信我必须能成长并成熟起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践,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个人素质及教育观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教师的礼貌要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要求,必须更新观念、转变主角,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为了是自我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为了更好的发展自我,在此我异常制定了近5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计划:

五年发展规划具体目标:

第一年,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经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进取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进取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感悟、反思,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努力学习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我的师德修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进取学习教育教研,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将让自我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与学生一同成长。

第二年,在实践中,发展自我,将自我的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并经过实践与反思而与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不断互动,经过这个过程来强化自我的教学实践本事;将学科知识本事和教育理论素养相结合,经过教学实践来整合自我的专业知识,重构自我的专业知识结构。进取参加评比课,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第三年,在加深对教育教学一般规律的认识基础上,打造效率课堂,培养自我初步的教科研本事。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强化教学反思本事。在教学中注意学法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学会独立钻研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独立钻研,敢于表达的号习惯。将比较容易的知识由学生自我来讲,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本事。争取使学生养成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

第四年,制定并创立课题研究,争取其成为县区级课题,争取每学期一篇论文获奖或发表,每周写一篇较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每一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本事。包括全面了解学生的本事、正确评价学生的本事、转化后进生的本事、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本事、教师“身教”的本事、课堂上灵活应变的本事等。争取合格率100%,优秀率较高,100%的学生有提高,我将拼命全力以赴。落实“生活化、情景化”课堂教学理念,培养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认知过程重情感的培养。

第五年,尽力做到2-3篇论文能获奖或发表,课题研究能有所收获。课堂教学也要有新的变化,更应当有新的方法、新思路、新策略,让自我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同时也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一片乐土。继续严格要求自我,哪怕再苦再累,也必须要坚强地挺住。

教师五年成长规划 第7篇

前言: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爱着自己的职业。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奋斗了将近10年,面对竞争激烈的教师队伍,我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我明白,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与时俱进。为了使自己能不断地成长,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日渐成熟,同时学到更多的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教学研究的经验和方法,结合学校的理念,我制定了未来五年的成长规划。

一、目标定位

通过五年的时间,继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认真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穿于始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成为学校教学中的骨干力量!

二、实施要点

(一)学习方面:通过网络、书刊等媒体及时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理念,为今后的教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进一步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和其他各方面知识,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教研方面:

1.论文撰写:以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力争强化教育科研能力,力争每年完成1---2篇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或课题研究成果。

2.优质课竞赛: 虽已参与市级优质课竞赛,但结果差强人意,故要求自己严格用优质课水平对待日常政治教学工作,多出精品课,力争在五年内能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优质课竞赛。

3.课题:本人平时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很少,思想上觉悟不高,深感遗憾,现想弥补这一块的不足,故力争能在五年内积极参与校级、市级、省级课题研究。

三、阶段目标:

2021—2023年:

1.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观摩课和研讨课,加紧向有经验的教师和同组的教师学习,通过交流和反思,汲取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

2.苦练教学基本功,加强教学用语、朗读、提问、鼓励、引导、过渡、总结等方面的技巧。

2023—2024年:

1.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

2.进一步熟悉政治教材,领会“课改”精神,能把握教学重难点,坚持在教案上写有质量的批注和教学反思。

3.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加强听课、说课、评课、赛课等教学基本功的锻炼。

4.有计划、有目的地看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坚持写读书笔记、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案例。

2024—2025年:

1.通过教学活动,优质高效地练习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2.勤练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25—2026年:

1.每一堂课能够充分合理的备课。

2.学生的学情能够准确的把握和反馈。

3.课堂纪律能够运用教学技能恰当的化解。

四、保障措施

1.订阅与本学科相关的杂志,如《政治教学》期刊等,并坚持精读,提升政治专业水平。

2.积极认真完成继续教育。

3.每节课制作高质量课件辅助教学。

教师五年规划 第8篇

一、2011-2015爱达荷大学战略规划内容解读

(一) 基本框架

爱达荷大学2011-2015五年规划是由愿景、使命、角色定位、原则和价值观、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中的资源配置计划六个部分组成。

前四部分属于战略定位的范畴。爱达荷大学的五年规划中的“愿景”是要建设一个包容并蓄, 能够得到广泛承认的创新型大学, 能够应对各类问题并得到持续发展;“使命”强调了其赠地学院的历史身份, 服务社会、发展优势和重点学科;“角色定位”即追求卓越和爱达荷州的旗舰大学;“原则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包括“学习, 创造和创新、文化传承、行为正直、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改变生活、接纳和包容每一个人、为未来负责”这样八点内容, 它明确了爱达荷大学的历史传统, 现实要求和未来展望。

在明确了自身核心价值及和核心竞争力, 对于内在使命和外在使命的共同认同, 坚持优良传统和价值观之后, 进入战略重点规划, 对应战略目标部分, 这是整个规划的重中之重。它为爱达荷大学这个五年内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指明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 和未来五年内工作的重点。爱达荷大学五年计划的战略目标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学术和创新性活动目标、外部服务和公共参与目标及社区与文化目标。在这四个大目标之下, 分别有几项子目标内容。

通过对学校自身定位、内外环境分析, 对学校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针对规划中所强调的重点领域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计划, 以保证规划合理性。主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基础设施和支持活动、内外部关系处理与交流沟通”这五个方面作了叙述。

(二) 主要内容

1.战略定位

爱达荷大学是继承和发展了赠地学院的服务社会的传统, 努力在自身优势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推动学科和科研的创新, 特别强调校内文明校风的建设, 包容并蓄, 卓越创新, 坚守道德, 主动迎接全球化挑战, 提高大学全球竞争力。

2.战略目标

爱达荷大学的战略目标反映了其作为大学所具有的三大职能, 即教学职能、科研职能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介绍如下:

(1) 教学职能。该大学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在一个快速转变的世界里成功。这一项的关键词是“灵活”和“综合”。它是以教育出能力强, 适应能力好的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制度层面、评估方法、课程设置、渠道建设、教学方法, 活动类型等几个方面来分别作出说明。制度不是用来束缚教学的, 而是灵活地配合教学, 强调制度要“有所不为”;评估方法要灵活, 不能单一地用内部或者外部评估方法, 要保证教学质量。

(2) 科研职能。即爱达荷大学学术和创新性活动目标, “强调学术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活动的卓越发展, 改善现在的生活, 迈向更好的未来”。其中它强调要加强学术和创新性活动, 概括来说主要是通过引进优秀学者、加大对学生、老师进行学术和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强调非终身导师制的危机意识、鼓励全校教职工、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学术性创新活动。

(3) 社会服务职能。即爱达荷大学外部服务和公共参与目标, “满足社会的关键需求, 建立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在实现这一职能的过程中, 爱达荷大学作为赠地学校, 它是有能力将其影响力扩大到更广的地方的, 它通过规范流程、优化系统, 完善奖励机制来鼓励教师、员工和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 加强与爱达荷州及以外区域的利益相关者的互利合作。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戴维斯先生曾经分析了大学的利益相关者, 主要包括政府、教职工、学生、其他资助者、校友。爱达荷大学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利合作能够进一步地为完成愿景所提出的广泛承认的创新性大学提供渠道。

(4) 社区建设职能。如果说社会服务是对外的学校形象建设, 那么社区建设应该可以被认为是对内的学校形象建设。爱达荷大学5五年规划的第四大目标即社区和文化目标, “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有道德的、充满活力的开放社区”。在这个目标内容里, “开放”“互信互重”“活力”是建设爱达荷大学社区的特征。“开放”指的是要建成一个对学生、教职工、外部社区的开放的社区, 不论个性差异、不论贡献大小、不论背景差异, 在爱达荷社区都能够包容和受到欢迎;“互信互重”指的是要建成一个崇尚文明和尊重的社区, 在这个社区里, 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文明有礼貌的对话和争辩, 团结友爱, 不仅对自己负责还能够对他人负责;“活力”指的是要建成一个有效率的、有持续性的和创造力的社区, 在这个社区里, 崇尚创新和卓越追求, 要求社区里的各项资源的配置得以优化, 发挥最佳效能, 并希望这种形象的社区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 形成更强大的学校影响力。

二、战略实施中的资源配置计划

(一) 人力

它包括从战略层面增加人员,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条例, 以提高入学率, 提升科研实力;促进专业发展的综合性的多目标的项目的开展;对于科研基金发放管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应用的投入、学生道德性导向的研究培训等过程和培训的精简化;学校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语言和文化的学习;继续完成校风学风等的学校环境评估;探讨更科学的教学法, 科学控制班级大小, 保证教学质量;学生的合格率和在学率。

(二) 物力

它包括校区建设;减少碳排放量;合理安排场所,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跨学科交流活动;增加合作性试验场地, 努力克服学科壁垒;教师俱乐部的建设;以及安排好学校教室、实验室、会议室, 以保证各个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三) 财力

它包括从战略制定的初衷和忠于规划的内容出发, 合理整合各项资源;制定区域性的、全国性的、国际性的教育、科研和交流活动的战略计划;所有资金的预算计划;图书馆采购活动的财务计划, 以配套学校发展。

(四) 基础设施和支持活动

它包括根据各形式的奖学金要求, 理清校级和院级奖学金标准;决策过程简明化和透明化;为学校在国家范围内有所贡献, 搭建平台;在人、物、财力等方面的战略支持下, 优化商业实践活动, 以提高效率;通过调整管理结构和加大对人、物、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促进跨学科发展等。

(五) 内外部关系处理和对外沟通

它包括学校的各项政策、实践与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要纳入国家和联邦州政府的总体规划系统里;注重学校品牌营销, 各项交流活动以宣传现在学校的计划和活动为出发点;加强学校区域性、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校间的联系, 进一步开展校友协会活动。

三、爱达荷大学2011-2015五年规划文本的特点分析

(一) 规划文本人文色彩浓厚

综观全文, 爱达荷大学2011-2015五年规划文本的人文色彩浓厚。整个规划不像是上级给下级传达的一项行政命令, 而是一份对全校共同努力方向的说明书。

(二) “有可为, 有可不为”的运用规章制度

爱达荷大学2011-2015五年规划的战略目标中, 我们能够发现几个关于保证教学质量, 促进学校创新能力的关键点, 都提到了规章制度和执行都要精简化, 不能让制度束缚教职工、学生的真正的创造力。在保证课程质量时, 不能机械式地为了遵守制度, 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促进学校创新能力时, 不能为了遵守制度, 而让一些好项目被埋没, 让一些有创新热情和能力的人才被埋没。制度是用来保证最终目标的实现, 如果执行的过程中有悖于初衷, 就需要灵活地应对。

(三) 规划内容凸显高校特色

文本从各个方面都凸显出其作为赠地学院的历史前身。它肩负了对社会的责任, 保证自身及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另外, 它注重运用先进手段保证战略制定的合理性, 如它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等;再者, 它注重校区内部文化建设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小结

“五年规划”与中国发展 第9篇

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至今中国已经完整地经历过12个五年规划期,即将掀开“十三五”规划的新篇章。

总体上看,每一个五年,都是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好像一部轰轰烈烈的历史大片,中国社会发生着许许多多深刻的变化:政策措施、城乡统筹、民生问题、百姓衣食住行、市民消费理念……

何为“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

经济建设不是拍脑袋,必须严格遵循经济规律,必须有全面周密的规划。这时,中国人的眼光转向了苏联老大哥。

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强国相比,苏联的工业革命发展较晚。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苏联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苏联取得巨大的转变源于苏联的“五年计划”,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当时西方众多媒体认为“苏联的‘五年计划’是红色梦想家的空想”,都在等着看苏联笑话,因为在西欧国家历史上从未出现政府组织和主导的经济建设。

但是苏联给了世界一个巨大的奇迹。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苏联由农业国家变成工业国家。通过“五年计划”,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新中国建立初始的经济和苏联建国前有极大的相似性,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工业化强国梦,苏联成为必然的老师。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也开始了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编制。周恩来访苏期间,还专门就“一五”计划的编制请教了这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指出,“一五”计划草案中规定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20%太高了,应降到15%或14%。他还说,计划不能订得太满,要留有余地,以应付意外困难。斯大林的这些意见得到了采纳。

尽管各方为了尽快拟定“一五”计划倾注了大量心血,但这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加上受到朝鲜战争的影响,“一五”计划虽几经修改,在1953年仍未最终定稿,但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却不能再等待,于是中国政府果断地决定按预定时间表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进入边实施边编制的状态。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以“156项”为核心,以900余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的工业建设,使中国大地上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

从“计划”转向“规划”

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从“计划”到“规划”,一字之差,充分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理念、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却是耐人寻味的变化。

“规划”取代“计划”,是中国在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变政府主导为以市场为基础的进一步转变,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经济体,是世界众多市场经济国家一员。我国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市场体制,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會作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在此背景下,体现计划经济特色的五年计划到了淡出之时。

权威人士和专家认为,这“一字之差”,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信号:“计划”让位于“规划”,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克服“越位”和“缺位”,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体现了从作为组织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向作为政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手段转变。体现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更加注重政府履行职责的领域,弱化市场调节的领域。

“市场的归市场,规划的归规划。”五年规划是和市场机制相互分工的资源配置手段,能够弥补市场机制在宏观层面的盲目性。基于分散信息的市场微观均衡并不能达致宏观协调,规划在宏观层面对于整体性知识加以运用,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整体方向。

“五年规划”为何如此重要

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五年规划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十二五”规划成果辉煌,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也将为未来的五年谋划全局性、战略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议题。对此,熟悉中国政治经济规律的人,纷纷投以关注的目光。也有一些不了解情况者,可能疑惑,市场经济的中国为什么还要编制“五年规划”?

须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在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今所谈及的“五年规划”,更大程度上是对未来五年的宏观设计、战略方向,属于指导性意见。当然,其中具体的指标、项目、投融资约束,是具有法定的强制效力,但也完全不是过去计划时代的产物。

“五年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经验,并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中国的五年规划基本定位是为宏观经济活動提供框架性指导,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提供依据。五年规划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国家治理绩效的重要依据。”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教授胡鞍钢在他与人合著的《“十三五”大战略》序言中如是写道。他同时讲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五年规划性质和内容早已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五年计划”。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五年规划的性质和作用: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nlc202309081252

五年规划的最重要作用,就是按照党中央的战略布局,确立“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健全涵盖关键领域、突出重点、相互衔接、导向明确的宏观调控指标体系,特别是区分并制定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前者是为市场主体提供国家期望的發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后者是中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具有法律效力,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其实现。

五年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旨在增强其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总体上看,五年规划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宏观性,即规划布局国家发展的整体是什么;二是战略性,即所规划的发展时期具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是政策性,即规划内容具有针对性,对于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发展方向尽可能与国家期望的方向一致。五年规划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规划,通过充分把握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关系、重要矛盾与主次矛盾,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角度战略性地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和新时期、新发展、新阶段的目标。

备受瞩目“十三五”

建国60多年来,五年规划逐渐从单一的经济计划转向全面的发展规划,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从经济指标为主转向公共服务指标为主,从少数人决策到集体决策,反映了政府职能的重心从经济领域逐步转向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有形之手在微观经济领域被削弱的同时,在公共服务领域得到加强。五年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新时期的发展规划更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公共治理的重要手段。

而今,中国的五年规划已经转变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规划,或者可以称为公共事务治理规划,它不再以微观经济活动为中心,而是以公共事务治理为重点,从而能够和市场经济相互兼容,并成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具体到“十三五”规划,这一五年规划时间节点很关键,一方面,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另一方面,这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李朴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意义非常重大、影响深远、备受关注。

制定中长期计划,必须着眼于全局,分析国内外局势中已经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以及国内外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仅要看到当下,预测以后三五年的走势,还必须展望未来一二十年的发展方向。五年规划使得中国决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看得更全面。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行解读时讲到,“十三五”规划勾勒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质量导向、民生导向和问题导向中蕴含着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六个坚持’的發展原则;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国区域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新型城镇化孕育着巨大市场需求,而且创新驱动的作用日益增强。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多万市场主体,中国经济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徐绍史说:“所以,我们有决心,也有条件保持中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迈上中高端水平。”

上一篇:育儿经典语录下一篇:三一重工近三年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