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05-23

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0篇)

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篇

上天的蚂蚁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插入云霄、身材魁梧等词,并领会对比手法的妙用。

2.通过朗读、交流、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明白困难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教学重点:

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领悟课文所讲述的道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上天的蚂蚁》,今天,课文里勇敢的小蚂蚁跑出来挑战我们啦!它带来了很多字词宝宝,你们还认识吗?小小火车开起来,火车开到这里来!(复习生字词)

二、探究课文,训练朗读

(一)感受巨人对上天的态度和做法。

1.《上天的蚂蚁》讲了谁和谁都想上天?结果怎么样?请你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读后交流,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贴出巨人图、小蚂蚁图)2.(指着黑板上的图)咱们来看看,巨人和蚂蚁相比,谁更有实力上天?为什么?(在学生汇报中相机引导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描述巨人。又高又大、强壮有力、力大无穷、肌肉发达、结实、顶天立地、膀大腰圆等)像刚才你们说的又高又大、强壮有力,我们就说是身材魁伟。(出示词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课件出示补白,生:身材魁伟的巨人)文中还有一个词,跟它的意思差不多,哪一个?(出示身强力壮的词语)跟着老师读两遍。这是一对近义词,再读两遍。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课件出示补白,生:身材魁伟的巨人;身强力壮的巨人)3.巨人身材魁伟,小蚂蚁呢?用文中的词概括(生:很小很小,出示小蚂蚁图片)4.巨人比小蚂蚁更有实力,可他却没有上天,是他不想上天吗?自读1至3自然段,找找哪句话告诉我们巨人想上天? 是啊,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呀!你们想到天上去看看吗?你想到天上去看什么?(生畅所欲言:看神仙、嫦娥、玉兔、神州七号、弯弯的月亮,闪闪的星星、飞翔的鸟儿、浩瀚的太空等)天上这么神奇,这么美丽,我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呀!你呢? 巨人也是这样,他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出示: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谁能读出巨人的强烈愿望?(指导朗读)读得真不错,他把重音落在多么这个词语上,真有自己的理解!5.巨人这么想上天,又这么有实力,可为什么没上天呢?自读1-7自然段,请你们边读边想,画句子,找依据。

汇报交流:预设一,因为巨人跑掉了,害怕了,没信心。师追问:是啊,巨人因为害怕、没信心,所以跑掉了。那么,巨人为什么要跑掉?为什么害怕?为什么没有信心呢? 预设二:因为树太高了,所以巨人没上天。师追问:是啊,因为树太高了。那这棵树到底有多高呢?(学生找出描写树高的句子,教师出示句子: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师出示课件,一边画,一边口头描述: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连白云都要抬头仰望它了。

(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它的高?自己先试一试,练一练。(学生展示朗读,生生评价,在评价中指导朗读。)6.多高的树啊!现在让我们都来到树脚下,抬头仰望,我们能看到飞翔的鸟儿,散步的云儿,就是看不到树尖。(让学生跟做抬头仰望的姿势)孩子们,再往上看,一直往上看,我们看到了刺眼的阳光,就是看不到树尖。仰望了这么久,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眼睛看花了;脖子仰酸了等)是啊!巨人来到树下,(引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太高了,(引读:)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从摇摇头和根本,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请个小朋友起来表演巨人摇摇头的样子。(请一生表演摇摇头)你们从他的表演中,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7.是啊,巨人完全丧生了信心,这时,老爷爷鼓励他了,他说: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练习朗读,一会儿来鼓励鼓励巨人。)(创设情境)现在我是巨人,你们来鼓励鼓励我吧!(生鼓励)你们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我一次又一次地后退,不行,不行,这就是连连告退。(出示词语卡:连连告退)。巨人连连告退,终于跑掉了。板书:终于跑掉

(二)感受小蚂蚁对上天的态度和做法。

过渡:巨人长得身强力壮,都没有上天,那小小的蚂蚁为什么能上天呢?(交流:因为小蚂蚁有信心;因为小蚂蚁一步一步去爬了。)从哪里可以看出小蚂蚁有信心?自读7-13自然段,找依据。汇报交流:

看来,同学们火眼金睛,都找出来啦!瞧!1.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谁来当当小蚂蚁,读读这句话。(抽生读,师评价,在评价中,训练学生读得充满自信。)读得真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到天上去的!再瞧!2.我能行!创设情境:小蚂蚁,你能行吗?(一生读:我能行!)树太高了,你能行吗?(一生读:我能行!)你的身体那么小,你能行吗?(一生读:我能行!)这边的小蚂蚁,你能行吗?那边的小蚂蚁,你能行吗?(对着全班同学)小蚂蚁们,你能行吗?(生答我能行)这就是充满自信,(出示词语卡:充满自信)让我们充满自信地读读这个词吧。

小蚂蚁不仅充满自信,它也开始行动了。3.小蚂蚁说着就开始爬树。

(1)老爷爷看见了,劝告它:小蚂蚁,身材魁伟的巨人都跑掉了,你还是放弃吧!小蚂蚁勇敢地说,(引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2)巨人看见了,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小蚂蚁坚定地说(引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3)飘浮的云儿看见了,说: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你能爬上去吗?小蚂蚁充满自信地说,(引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配乐,创设情境)小结:我仿佛看见了很多小蚂蚁顺着树干一步一步往上爬,终于爬到了天上。杨老师希望同学们也可以成为充满自信、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小蚂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点点、更接近成功!一起加油吧!

三、布置作业

学习上、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你们是怎么对待、处理困难的呢?请写一段完整通顺的话,写在日记本上。温暖小提示:可以先跟好朋友说一说,交流讨论,会说就会写,说完整话,写通顺句。

四、板书设计

巨人 身材魁伟 连连告退 终于跑掉

上天的蚂蚁

蚂蚁 很小很小 充满自信 不停地爬

教学反思

《上天的蚂蚁》一课是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个故事性强的童话故事,浅显易懂,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凭借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梦想、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第一课时学生读通、读懂课文,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我对执教第二课时的目标定位是通过研读、赏读课文和句式练习,让学生体会到要想实现目标,靠得不是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因此,在教学环节上。先让学生体会树的高,这是条件。再让学生对比巨人和蚂蚁分别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还通过白胡子爷爷对两人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读、思、感悟文本,从而体会出努力的含义。

此外,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注重生成。在读中感悟文意,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感受到蚂蚁自信、勇敢、努力的品质,在读中提升语言素养和人文情怀。

当然,回顾自己的这堂课,教师的评价多于学生的评价,形式非常单一,这样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要多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评价自己和同学,学会发现同学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篇

1、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为蚂蚁画美丽的王国

2、了解蚂蚁的特点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想一想以前观察过的蚂蚁都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画蚂蚁

3、请幼儿画蚂蚁王国,教师予以适当的提示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教师点评

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3篇

1 蚂蚁的生物学特性

蚂蚁属膜翅目, 蚁科。蚂蚁是人们常见的一类昆虫, 很容易识别, 全世界已知有1万种以上, 我国已知有300种以上。其一般体小, 颜色有黑、褐、黄、红等, 体壁具弹性, 光滑或有毛[2,3]。世界各地的草原上均有草原蚂蚁包危害, 蚂蚁的防治难度很大, 因群居性蚂蚁的族群数目小至几十万只, 大至百万只, 其组成包括雌蚁 (女王) 、雄蚁及工蚁等数个阶层。工蚁全部都是无翅且不具有生殖能力的雄蚁, 体型较大者可以充当兵役负责保护巢室。生殖行为通常出现在有翅的雄蚁和雌蚁之间, 雄蚁在一般情况下交尾后死亡, 雌蚁可存活20年。据有关资料介绍, 1窝蚂蚁1年可繁殖分出15~25窝, 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2 草场蚂蚁包分布特点

蚂蚁包主要分布在昭苏马场的前山平地、低山丘陵及前山带打草场, 面积约1 600 hm2, 占天然打草场面积的21.82%, 蚂蚁包所占的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31%。平均分布蚂蚁包1 315.5个/hm2, 蚂蚁包平均直径86.67 cm, 平均高度为31.17 cm, 分布平均间隔2.83 m。

3 危害现状

蚂蚁包分布密集、高大, 底部较为扩展, 使草场难以进行打草、补播和改良, 蚂蚁包分布的天然草场退化严重, 只能单一放牧利用, 严重影响草场的利用效率。

20世纪80年代, 蚂蚁包草场为禾草+杂类草的植被类型。由于近年来家畜超载过牧、鼠虫危害和毒害草、不食草蔓延, 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干旱, 为草场蚂蚁包形成创造了便利条件, 草场植被类型现已演替为杂类草+禾草, 草地盖度为65%~80%, 草层高度22~25 cm, 鲜草产量7 360.35 kg/hm2, 与80年代相比, 草地盖度下降了20%~31%, 草层高度下降了48.84%, 产草量下降40%, 优良牧草产草量占总产量的

33.43%。

4 治理措施

4.1 毒饵防治

在草场坡度大、蚂蚁包密度高的草场, 为防止水土流失, 不宜耕翻人工种植草场, 根据蚂蚁将食物搬运至洞穴贮存或给其他蚂蚁食物的特性, 在春季蚂蚁开始活动时, 采取用5%锐劲特悬浮剂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37.5 g/hm2+麦麸30 kg/hm2+糖蜜750 g/hm2对水450 g做成饵料撒施, 每月撒施1次, 连续施3次进行防除[4,5]。对放牧草场, 为了防止家畜中毒, 要禁牧15 d。防治过后, 草场的蚂蚁明显减少, 对蚁包实施人工推平补播牧草, 提高草场植被盖度。

4.2 物理机械+毒饵防治

对山前平地打草场蚂蚁包集中区实施蚁包秋季封冻前耕翻, 破坏草场蚂蚁的越冬场所, 至翌年早春整地, 混播鸭茅、猫尾草、黑麦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红豆草、红三叶等牧草。采取“混6” (紫花苜蓿、红豆草、红三叶、鸭茅、猫尾草、黑麦草) 方式, 豆禾比为4∶6, 播量2.5 kg/hm2, 带种肥5 kg/hm2, 并播种植物保护作物燕麦, 播量30 kg/hm2, 采用24行播种机播种, 播种深度2~3 cm。蚂蚁包没了但蚂蚁还在, 因此播完种后用5%锐劲特悬浮剂37.5 g/hm2+麦麸30 kg/hm2+糖蜜750 g/hm2对水450 g做成饵料撒施, 对蚂蚁种群进行杀灭。播种完后实施围栏保护, 严禁放牧。

5 治理成效

蚂蚁包草场重建2年后, 草场盖度达100%, 是重建前的434.08%;牧草高度增加, 生长速率加快, 平均产草量为2 130 kg/hm2, 是建设前的289.23%。蚂蚁包草场重建改变了局地小气候, 使植被覆盖下的地面蒸发量减少, 通透性降低, 湿度增大, 改善了生态环境, 改变了蚂蚁的生存环境[6], 抑制了蚂蚁的生存与发展。同时, 草地重建后, 土地平整, 土壤松软, 有利于牧业机械化作业, 抑制了新生蚂蚁包的形成与扩展。

摘要:介绍了蚂蚁的生物学特性, 总结了昭苏马场草场蚂蚁包的分布特点、危害现状, 提出了其治理措施, 并分析了其治理成效, 以期为草场蚂蚁包的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场,蚂蚁包,生物学特性,分布,危害,治理措施,昭苏马场

参考文献

[1]陈友, 罗长维, 徐正会, 等.哀牢山西坡垂直带地表蚂蚁群落多样性[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1) :17715-17717, 17719.

[2]王思忠, 徐鹏, 刘毅.成都市园林树木蚂蚁种类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9) :5045-5046, 5048.

[3]唐觉, 李参, 张本悦, 等.有害蚂蚁及其防治[J].昆虫知识, 1989 (5) :289-291.

[4]陈建新, 宋敦伦, 刘泉, 等.一种新型灭蜚蠊、蚂蚁毒饵配方及其毒效[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2 (4) :271-272.

[5]钏明荣.蚂蚁和飞虱的危害及防治[J].云南农业, 2011 (1) :18.

《蚂蚁》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4篇

这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继蜗牛、蚯蚓后,这是本单元观察的第三种小动物。对学生来说蚂蚁恐怕是观察最多的动物之一了,学生对蚂蚁都有一些观感,但是不一定具体和全面。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需要学生观察、记录,而且要分析、猜测,甚至还要用到绘画,是对学生综合性技能的锻炼。走进大自然是本课的宗旨。

【学情分析】

1.上一单元《植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观察过一些常见的植物,学会了一些简单观察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又经过《动物》单元的前面4课,寻访了校园里的小动物,观察了蜗牛、蚯蚓,巩固了观察方法。

2.本课的主要任务还是观察,并让学生试着用语言描绘所观察到的情景。因为三年级阶段的学生,语文学科中刚刚要求写简单的文章,所以可以和语文学科相结合,以一篇小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3.学生对走进大自然有一种自觉的冲动,观察自然界中生活的动物是他们的本性。但往往是学生兴奋地观察了半天,好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其实什么都没观察仔细。所以明确观察目标,制定观察计划是观察的首要任务。

4.蚂蚁的观察,并不像蜗牛和蚯蚓那么简单,蚂蚁的爬行速度比较快,个体又小,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是学生遇到的新的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角,胸上长有六只脚。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图画尽可能准确地画出蚂蚁的身体。

(2)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细心观察,做好记录的习惯;如实地記录数据和信息,实事求是地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多思考,这是得到正确结论的前提和基础。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1.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2.会画蚂蚁的身体,并正确把握蚂蚁各部分的位置。

【课前准备】

布置各观察小组要带上可能用到的物品:放大镜、小尺子、记录本、小食物(面包、馒头、糖块等)。可能部分学生会忘记带,所以要求小组长负起责任来,提醒组员带上观察用品。培养团队意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高效完成任务,便于学生交流观察经验。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1分钟)

教师设疑:蚂蚁是我们最常见的小动物了,你们都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学生回答:地上、树上、草地里、花坛、家里、墙角。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已有的对蚂蚁的了解,使得学生回顾与蚂蚁相关的记忆,把学生的思维引到课的主题上来。

【深入】(1分钟)

教师设疑:什么地方的蚂蚁最多?

学生回答:树上、窝旁边。

设计意图:这为后半节课走出教室,选择到户外实际观察蚂蚁的地点提供了参考。

【激起记忆】(2分钟)

师:你看到的蚂蚁都在干什么呀?

生1:四处乱跑找食物。

生2:搬食物。

生3:从窝里向外搬土颗粒,放在洞周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他们的回答中,蚂蚁的记忆在脑海中会越来越清晰。

【探究方法】(3分钟)

师:我相信每位同学都用各种方法接触和探究过蚂蚁,也通过看书、看电视了解过蚂蚁,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蚂蚁的知识?

生1:我用小木棍阻挡小蚂蚁的路,它能够想办法通过,有的从上面翻过去,有的从旁边绕过去,有的原路返回。

师:说明蚂蚁解决问题的方法各不相同,这跟我们人一样,遇到问题处理的方法不一样。

生2:书上说蚂蚁通过的地方都会留下气味,它可以沿着这些气味找到回家的路,所以我用树枝在它路过的地方划了一下,小蚂蚁真的就不知道怎么走了,四处乱找。

师:所以我们在观察蚂蚁的时候,千万别扰乱它们的生活,给它们增加麻烦。

生3:有的人一看见蚂蚁就乱踩。

师:这种行为肯定是错误的,我们可不能这样做。

【引导指向重点】(1分钟)

师:蚂蚁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它们是怎样的形状?

生1:有头、身子和大尾巴。

生2:头上有触角。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由回答,然后再统一命名,不要提前规定,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

【提出外出观察】(1分钟)

师:我们不要只在这里说,我们还要用自己的双眼亲自观察,获得属于自己的心得。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感官的观察过程,了解用眼睛的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是了解事物属性的需要,将贯穿科学课的整个学习过程。

【明确外出观察的目标】(1分钟)

师:我们这次出去观察蚂蚁,要完成几个任务:

(1)画出蚂蚁的形状。

(2)观察蚂蚁搬东西时的行为。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去完成一件任务很感兴趣。而且完成某一项任务这种要求很具体,很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内容、对象的运动过程,是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良好载体。

【分组】(2分钟)

师:按学习小组分组,组长负责组织好组员,安排任务。

学生的小组早已形成,小组建设已初具规范。

设计意图: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抓手之一,科学课讲究合作,就更应该把它用好。

【检查观察用品】(1分钟)

師:组长检查本组的放大镜、记录本、笔、小食物等用品是不是准备好了,小组内评价一下,各个组员是否完成了组长布置的任务。

设计意图:评价小组的建设成果,如果组长组织有方,就不会出现缺东少西的情况。

【安全注意事项】(2分钟)

师:观察时要注意:(1)不要到有危险的地方;(2)观察时要看清周围的环境,不要出现划伤手、碰到头的情况。(3)远离施工现场和环境比较复杂的地方。在指定的完全范围内操作。

设计意图: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对生活周围及大自然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教师应充分珍视并加以巧妙利用的。但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科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分散精力,同时易冲动、好动、好玩耍的个性心理特征常导致学生会做出一些带有危险性的事情。所以作为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每节课都应针对所学内容或多或少地交代或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应注意哪些事项、哪些问题。

【外出观察及任务】(20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定区域内观察。

观察任务:(1)蚂蚁活动的区域;(2)蚂蚁的种类、大小、颜色;(3)试着画出观察到的某一种蚂蚁的结构。

【课堂小结】(3分钟)

指导画蚂蚁时要注意的事项,学生向教师展示各组的实验报告,教师找出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画蚂蚁时最容易出错的是蚂蚁的身体比例、腿的生长点,其他的比较好把握。

【布置作业】(2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1)完成“观察报告”;(2)根据“观察报告”写一篇观察日记。(3)通过看书、向大人咨询、上网搜索,了解蚂蚁的各种信息,下节课交流展示搜集来的各种资料,扩展对蚂蚁的了解。

分析:学生分组完成,其中不可避免会有个别学生不能积极完成,可以通过组长和组员的帮助、督促,推动他进步。

设计意图:

(1)“观察报告”中蚂蚁的身体结构的绘画,要按自己观察到的蚂蚁来画,不一定与课本中的相同,以求让学生得到最直观的感性认识。

(2)三年级阶段,正好是语文学科作文小练笔阶段,观察蚂蚁这个素材不错,值得一写,可与语文老师合作,相互促进,达成学科间的整合。

(3)通过看书、向大人咨询、上网搜索等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上网查找信息的技巧。

【课后反思】

1.这是一堂实验课,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蚂蚁,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所观察蚂蚁的情况,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

2.学生参与了整个过程,获取的知识不是老师给予的,而是自己动手、思考所得的。

3.在画蚂蚁的过程中,蚂蚁六条腿的位置是最容易画错的地方,这时正确的要及时表扬,错误的也要及时提醒注意。

4.三年级阶段,正好是语文学科作文小练笔阶段,观察蚂蚁这个素材不错,值得一写,可与语文老师合作,相互促进,达成学科间的整合。

5.通过看书、向大人咨询、上网搜索等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上网查找信息的技巧。

6.外出户外观察,安全是第一位的。

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5篇

通过观察和探究活动,培养对蚂蚁洞穴的好奇和自然生命的兴趣。

学习有关蚂蚁的自然知识,了解蚂蚁在洞穴中的活动情景。

学习精细描画蚂蚁的方法,想象并描绘出严密、有序的“蚂蚁王国”。

重点难点:

了解蚂蚁的生理构造、品种分类,探究蚂蚁在洞穴中的生活,以集体活动的形式绘制出其生活的情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上网查找有关蚂蚁的资料、动画片《蚁哥正转》VCD、塑料吸管、橡皮筋、牛皮纸、铅画纸、废旧报纸等。

幼儿准备:课前上网查找蚂蚁的有关资料、剪刀、胶棒、彩色水笔等。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感知与体验: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出一段类似弯管的造型,幼儿据此猜测其究竟是什么。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一一给予表扬与肯定,同时出示事先画好、剪好的纸蚂蚁粘贴在演示图上,向幼儿表明这其实是蚂蚁洞穴中的一段通道,我们今天将要就蚂蚁的话题作一番探究。

2、幼儿回忆蚂蚁的外形,在本组的材料筐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将自己装扮成蚂蚁的样子。各人充分发挥想象力,模仿蚂蚁传递信息的样子,与临座幼儿碰“触角”进行交流。

教师播放歌曲《蚂蚁搬豆》,幼儿还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随音乐做律动,进行简单的表演。

3、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装扮,说说自己网上查找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及装扮的理由。教师用绘画的方式将幼儿表述的蚂蚁的形象记录下来,展示出蚂蚁所具有的昆虫类动物的典型特征。即:

(1)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 头上长一对触角。

(3) 胸上长三对足。

4、师生互相就蚂蚁的话题展开更深入的交流,介绍自己知道的蚂蚁的趣闻轶事,如:蚂蚁怎样搬重物?他们如何交流信息?王国里有“国王”和“王后”吗?它们在地底下做些什么?幼儿可试着用声音、动作表现蚂蚁负重搬物、互递信息等活动。

创作与表现:

幼儿在大致了解蚂蚁情况的基础上做试笔练习:尝试用彩色水笔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较具体的蚂蚁形象,可以写实,也可以适当作一些夸张和变形,如将蚂蚁做拟人化处理等。

环节二:

感知与体验:

1、观看动画电影《蚁哥正传》片段,了解蚁洞里的情形及小蚂蚁们在洞穴中的生活状况。谈谈自己对小蚂蚁有了解了多少,想象动物栖息的洞穴和人类居住的房屋在构造方面有什么异同。

2、教师与幼儿展开学习互动,幼儿说,老师画。师生边议边说,边说边画,将原先画在黑板上的管状蚁穴通道续画完,成为完整的“蚁穴图”。

3、幼儿观看蚂蚁巢穴图,猜一猜在错综复杂的巢穴中,哪个是蚁后室?哪个是幼虫室?哪个是蛹室……想象一下,蚂蚁的家是什么样子。

创作与表现:

1、幼儿以6人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教师分发给每组一张对开的牛皮纸,幼儿先在各组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可阅读语文、自然等课本中有关描写动物洞穴的文章,按文章的内容想象这些动物的家的情况,共同策划一个分工协作、秩序井然的“蚂蚁王国”。

2、幼儿在组长的组织下分头作业。任务包括:

(1)在牛皮纸上绘制出蚁后室、幼虫室、蛹室等区域,并在这些区域之间画上通道,使它们相互连接,形成纵横相连的网络状地下巢穴。

(2)剪下作业纸上自己所画的蚂蚁,粘贴在牛皮纸上。

(3)为“蚁穴图”再添画其余的主人、家什等,让各个巢穴功能突出,成为名副其实的“蚂蚁王国”。

(4)还可以在“蚁穴图”上添画一些蚂蚁的朋友,如:蚂蚱、蚯蚓、蜗牛等其它昆虫。

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6篇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轮廓线表现蚂蚁的结构,并通过头和身体的方位变化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创造性地想象蚂蚁过冬的有趣情景,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对蚂蚁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蚂蚁的家”、红黑蓝三色粗细笔。

2、欣赏作品三张:蚂蚁搬花生、蚂蚁宴会、蚁后生宝宝。

3、展示板背景:蚂蚁过冬。

活动过程:

一、导人情景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了。每种动物都有自己过冬的好办法。今天我们来做地下考察队,一起走到地下去访问小蚂蚁。

二、欣赏讨论

1、出示背景“蚂蚁过冬”。

小蚂蚁的家在地下的洞里,一个蚂蚁洞有许多洞穴,四通八达,进出非常方便。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家里去看一看,好吗?

2、打开一号家。

这是一群工蚁的家,工蚁们在干什么呢?(工蚁们在搬一颗花生)小蚂蚁搬的花生怎么这么大?(因为我们人很大,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小,可是小蚂蚁很小,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大)这么大一颗花生,工蚁们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头顶,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还有的用手拉)你认为哪个工蚁用的力气最大?(用头顶的工蚁)(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蚂蚁的身体哪一部分不是用图形来画的?(身体部分是用弯弯曲曲的线来画的)蚂蚁有三对足,第一对足是从头和身体连着的地方长出来的,就像人的手一样;第二对足是从腰间长出来的;第三对足是从身体下面长出来的。腿是笔直的吗?(弯弯的,前腿朝后弯,后腿朝前弯。)大家一起用力气,这群勤劳的工蚁从秋天开始搬食物,除了搬花生还可以搬什么呢?(蛋糕屑、小米粒、玉米粒、小虫子等)现在家里的食物堆得满满的,足够蚂蚁们吃上一个冬天了。

3、打开二号家。

这是一群兵蚁的家,兵蚁们正在举行宴会,它们是怎样开宴会的呢?(它们坐在桌子边,有的蚂蚁举起酒杯,有的在喝酒)坐着的蚂蚁和站着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坐着的蚂蚁第二段身体应该弯弯的,站着的是平平的)(演示头和第一段身体)画第二段身体老师也觉得有点难,该怎么画小蚂蚁才会坐下呢?(幼儿:该把身体横过来画)兵蚁的家里真热闹。

4、打开三号洞穴。

蚁后生小宝宝了,蚂蚁家族又添了许多新成员,蚂蚁刚出生,蚁后正在照顾小宝宝呢!蚁后、蚂蚁过冬。

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手工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游戏活动,幼儿手工活动一般都是在看看、想想、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开展幼儿手工活动时,也应重视游戏的重要性,在游戏中进行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的作用。

就如何将游戏与幼儿手工活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尝试与探索。

在第一次教学预设中,我采用了较为传统的形式开展,活动效果较差,经过课题组老师的交流讨论,在第二次的教学预设中,我将游戏渗入其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将游戏与中班手工活动《蚂蚁过冬》相结合:

1、导入环节游戏化,引发幼儿兴趣

幼儿儿手工活动要遵循兴趣性原则,以内容激起幼儿兴趣,以游戏活动满足其情感需要,激发起幼儿想象、创造,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在《蚂蚁过冬》活动中,我以“蚂蚁过冬”的情境游戏导入活动,将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为后续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活动过程游戏化,促进幼儿发展

《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新鲜好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蚂蚁过冬》的活动过程中,我加入了模仿游戏,请幼儿根据模仿小蚂蚁搬东西,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动态。还加入了“蚂蚁找食物”的游戏,请幼儿当小蚂蚁,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搬东西等,进一步巩固了幼儿的经验。

通过游戏的形式,幼儿在掌握巩固经验过程的中不会觉得枯燥,反而非常感兴趣,在做做玩玩中对蚂蚁搬东西的动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7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形态特征,学习运用美术的绘画、形式表现蚂蚁的生活习性。

(2)结合学生对蚂蚁的好奇与探究心理,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喜爱,并从中学习蚂蚁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运用手指画形式来表现蚂蚁的形态特征。难点:创造性地表现小蚂蚁的各种生活姿态。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范画等。

学具:绘画用具、国画颜料、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1、以巴西巨大地下蚂蚁王国的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错综复杂似迷宫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板书:神秘的地下宫殿——蚂蚁)

2、新授部分、。

(1)了解蚂蚁家族的成员

小蚂蚁的家族里有那些家庭成员呢?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板书:蚁后、父蚁、工蚁、兵蚁)

(2)蚂蚁的生活状态

图片欣赏各种场景下蚂蚁的动态以及蚂蚁勤劳的精神,同桌讨论a、蚂蚁靠什么来认路?b、蚂蚁又是靠什么相互传递信息?c、蚂蚁能把比它们大许多倍的粮食搬回家,你知道这是为什么?(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路上会留下一种气味来认路;蚂蚁直接的沟通用触角相互触碰;蚂蚁的团结互助,勇敢勤劳)

(3)认识蚂蚁的家

我们都有一个家,那小蚂蚁的家在哪呀?小组讨论。老师带你们去蚂蚁神秘的地下宫殿去走走

原来蚂蚁还是一位神奇的建筑专家,生活中哪些建筑是根据蚂蚁的原理来建造的?

出示图片地铁和隧道(4)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让我们起来看看蚂蚁朋友它有哪些形态特征。分小组讨论小蚂蚁的形态特点,再请代表来交流看法。

小组汇报 小结蚂蚁的形态特点:小小的脑袋,细细的腰,圆圆的肚子,上下摆动的触角,又细又小的六条腿。(板书:画简笔画蚂蚁)

(5)学生手指画蚂蚁作品欣赏,思考可爱的蚂蚁是怎么用手指来画的呢?带着问题观看。

师示范用手指画蚂蚁的方法。(如:先用食指蘸上颜料在准备好的宣纸上点出蚂蚁的头,然后用食指的侧部将细细的腰画出一节或两节,最后用手指蘸墨横着点画出蚂蚁椭圆形的肚子,用黑色勾线笔添画出蚂蚁的眼、触角和六条腿。)

适当的用其他绘画工具添画上画面场景

3、让我们动手画一画

作业要求:充分认识蚂蚁的基础上抓住特点进行手指画蚂蚁作品创作。用不同角度,大胆想象,合理运用工具创作。(师巡视并提示:场景设计可以是地下宫殿中的蚂蚁、墙角边的蚂蚁,草地上的蚂蚁、或者蚂蚁搬家等等)

4、展示与评价

部分学生作品在黑板上展示,请同学上前给喜欢的作品打勾,评价出学生心中最优秀的作品,最后教师根据本课的重难点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以鼓励学生为依据,点评作品的优缺点。

5、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从小蚂蚁身上学到了什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将怎样做?

美术课《神秘的地下宫殿》教学反思

蚂蚁的家族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庞大家族,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蚂蚁的基本形态特征,运用手指画的方式来表现蚂蚁的生活习性,从而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喜爱,学习蚂蚁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对深埋地下、深不可测的神秘的地下宫殿—蚁穴兴趣浓厚,让这次公开课的开展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整节课顺利完成。但是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还存在很多缺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学生的材料准备没有考虑周到,上课过程中出现颜料干了影响整个课堂的纪律与氛围。

二、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每个知识点的衔接语言不能巧妙的转变。

三、还有最大的一个失误就是忘记写板书。

四、课件中出示的视频图像太小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蚂蚁搬家的过程。

《蚂蚁的救助》教学片段及评析 第8篇

师:我家也有个女儿,和你们差不多大,她是个特别喜欢小动物的孩子。我们家有毛茸茸的小白兔,还有胖胖的蚕,都是她喂养照顾呢!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动物的世界,来看一种小小的昆虫——蚂蚁,看看在它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来,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看清楚,老师是怎样一笔一画认真书写的。因为蚂蚁是小昆虫,所以,都是虫子旁,左边写得稍窄一些,右边写得稍微宽一些,这样写才美观。(生齐读课题)

师:读得真好,拿出课文,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顺每一句话,试试看看咱们能不能把一篇长长的课文读成短短的一句话。(生读课文)

【点评】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杜娟老师的课前谈话:“我家也有个女儿,和你们差不多大,她是个特别喜欢小动物的孩子。”如叙家常,娓娓道来。在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的同时,巧妙地为导入新课做好了铺垫。“写课题”这一环节,虽然微不足道,稍纵即逝,但杜老师却引导学生通过“看、听、攀”多种途径,进行了书空的写字训练。杜老师识写结合,从字的“大体”入手,注重偏旁布局,把握住了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在引导学生全文阅读的时候,杜老师提出了读准、读通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又逐步提高。“试试看看咱们能不能把一篇长长的课文读成短短的一句话”,这样读有目标、有层次,既有平易近人的商量口吻,又有刺激学习兴趣的深层挑战,朴素明了,足见教师的课堂语言于细微之处别具匠心。

【教学片段二】

生:我觉得“也从泥土中挣出了身子”中的“挣”字,他读成了“zhēng”。

师:大家来看看这个字怎么读。这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两次。文章的第1自然段也出现了这个字,怎么读?

生:挣“zhēng”扎。

师:在第4自然段就读第四声。是的,小蚂蚁很团结,它们在奋力救助同伴,那你还感受到这只小蚂蚁在同伴的救助下自己做了什么吗?

生:我感受到这只小蚂蚁在同伴奋力救助时,自己也在奋力挣脱出身子。

师:是呀,湿泥已经把它深深埋起来了,这个时候你想做什么?

生:这个时候我也很想救助这只蚂蚁。

师:这时你自己已经被深深埋住了,你想怎么做?

生:我也想逃离,想挣出来。

师:怎么挣?(学生表演“挣”)

师: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你能不能把“不容易”读出来?(生读句子)

【点评】这个片段围绕“挣”字有两个教学环节,辨音和明义。辨音,可以看出来,并非教师的课前预设。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朗读中语音的问题,然后抛出问题“大家来看看这个字怎么读。这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两次”一一不是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前挂后连,引导学生在自读中区分“挣”字在“挣扎”“挣脱”不同语境下的读音,简约实在,正所谓“慎思明辨”。明义,教师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当学生回答“这个时候我也很想救助这只蚂蚁”时,显然,学生的思维还是停留在“我”和文本对话的层面;教师巧妙引导“这时你自己已经被深深埋住了,你想怎么做?”一下子把学生领进文本情节之内,把自己当成蚁群的一员,融入文本,达成“心与心”的精神对话;而后教师问“怎么挣?”,激发学生的体态展示,将学生的理解还原到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去,得出了“不容易”的深刻感悟:“你能不能把‘不容易’读出来?”激发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读出文字之外的感受。如此循循善诱,情景交融,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荡涤和陶冶。

【教学片段三】

师:孩子们,小蚂蚁在救助同伴的过程中,不仅勇敢不放弃,还是那么的小心呢!你们有没有读出这一点?老师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感受,能让我来说一说吗?

师:(读“它们小心翼翼的……”)昨天我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就边读边想,小蚂蚁在救助同伴的时候,还左看看、右看看,然后赶紧逃跑,多谨慎呀!那你们说说老师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注意到了哪个词,才有这种感受?

生:小心翼翼。

师:“翼”字也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生字,上中下三个部件怎样写到田字格里才比较美观呢?来,跟我一起写写。看,“羽”字在上面,“田”要写得比较扁一些,下面是“共”,咱们把这三个部件写紧凑了。来,读三遍。(生读)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小心翼翼”吗?当你给爸爸端杯开水的时候,你怎么端?来,你来给我们表演一下。(孩子表演)

师:(学生走的较快,老师提示)水那么烫,步子快了会洒出来的。

师:是呀,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想好好休息,你能把房门关上吗?

生:我是轻轻地、小心地关上房门,生怕把妈妈吵醒了

师:这种动作就是小心翼翼,蚂蚁救助蚂蚁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你们来读读这种小心翼翼。

(生练读、指名读)

【点评】“小心翼翼”一词,是理解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先是通过范读,说出自己的感受,唤起孩子去关注“小心翼翼”一词,使之有了初步的感知。接着识写同步,摹写的过程中,明晰结构,深化记忆。然后,教师创设了“送水”和“关门”两个情景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演练展示,活化了理解,使得课堂情趣盎然,正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本课教学实录由李惠玲根据录音整理;教学片段由程言峰节选)

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9篇

活动目标:

1、能尝试学习用简单、完整地语句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讲述图片内容及想法。

2、在蚂蚁合作搬豆的游戏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3、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背景图、小蚂蚁图片、豆豆图片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2、这位小客人可害羞了,让我妈轻轻地把它请出来吧!(小客人,下客人,快出来吧!)

3、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蚂蚁啊?

4、哇,一只可爱的、活泼的小蚂蚁爬呀爬呀,掀起布,它爬到了什么地方啊?(草地上)

5、哦,这片绿油油的草地美不美啊?仔细看看你在草地上都看到了什么呢?

6、一只可爱的蚂蚁爬呀爬呀,它爬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草地真没啊!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漂亮的蘑菇、高高的大树、小蚂蚁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仔细听:“轱辘轱辘”什么声音啊?

7、恩,“轱辘轱辘”的声音会是谁发出来的呢?

8、听,“轱辘轱辘”像是什么圆圆的东西滚出来哦?会是什么东西呢?

9、它黄黄的、香喷喷的吃起来咯嘣脆,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轱辘轱辘” “轱辘轱辘”它滚出来了,它滚呀滚呀,滚到了小蚂蚁的面前了,小蚂蚁看到这颗香喷喷的豆豆会怎么样呢?

10、听,蚂蚁是怎么说的,这么大的豆豆怎么吃得完呢?还是带回家慢慢享受吧!

11、小蚂蚁要搬豆豆了,我们为它加油吧!

12、哦,豆豆怎么样啊?是呀,小蚂蚁搬得怎么样啊?

13、是啊小蚂蚁板得满头大汗,可是豆豆一动也没有动,小蚂蚁搬得动豆豆吗?

14、这么好吃的豆豆小蚂蚁搬也搬不动,它心里会怎么样啊?

15、是啊,这么好吃的豆豆小蚂蚁就吃不到啦,它的心里可真着急啊,快来帮它想想办法吧?

16、听一听,小蚂蚁怎么请好朋友帮忙的,这句话有点长哦!听好了:小蚂蚁,小蚂蚁,绿油油地草地上有一颗豆,你来搬,我来搬,我们一起搬回家!

17、小蚂蚁请得是谁啊?

18、它是怎么请得啊?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19、小蚂蚁听到我们的邀请,说:“哎,来了来了,我来帮忙搬豆豆!”

20、两只蚂蚁一起搬豆豆,我们一起为它们加油吧!豆豆怎么样啊?两只蚂蚁有没有搬起豆豆啊?

21、就是啊,两只蚂蚁还是没有搬起豆豆,这可怎么办啊?

22、那谁来请一请呢?

23、瞧,蚂蚁们开始搬豆豆了,看,豆豆怎么样啊?是啊,那再请些蚂蚁来加把劲怎么样啊?

24、这么多蚂蚁来搬豆豆了,我们再为它们加把劲吧!哦,豆豆怎么样啦?我们为它们鼓鼓掌吧!

25、老师讲的“蚂蚁搬豆”的故事有趣吗?小蚂蚁在草地上看到一颗豆,想搬回家,搬不动,请来好朋友帮忙,一起把豆豆搬回了家,平时,我们小朋友遇到困难也可以请好朋友帮忙的。

26、看,草地上还有一颗豆呢,谁愿意来做这颗豆,谁愿意做蚂蚁搬豆,你们都是它的好朋友,老师讲故事,我们一起来把它表演出来,要注意表情和动作哦!

27、外面还有很多豆呢,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搬回家吧!

教学反思:

将教学内容游戏化,这是适合小班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的。孩子本身对动物就有亲切感,再加上教师参与游戏并且当他们的妈妈,更能增加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本活动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锻炼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行,又能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感。整个活动中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幼儿兴趣高,主动积极。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幼儿沉浸在游戏中忽略了游戏规则。

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0篇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轮廓线表现蚂蚁的结构并通过头和身体的方位变化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创造性地想象蚂蚁搬家的有趣情景,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不规则的纸,表示“蚂蚁的家”。黑色粗细记号笔。

2、课件图片:蚂蚁王国、蚂蚁搬西瓜、蚂蚁健身房、蚂蚁厨房。

3、展板:蚂蚁通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师:孩子们,还记得昨天看过的《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为了把大西瓜搬回家,它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最后,它们还把西瓜皮做成一个西瓜滑梯呢!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还想再看一看这群可爱的蚂蚁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到地下通道,参加蚂蚁王国把!

二、欣赏讨论

1、出示背景“蚂蚁王国”

师:“欢迎来到蚂蚁王国”,你们看,小蚂蚁的家就在地下的洞里,这些洞看上去很小,可是在小蚂蚁看来他的家又大又舒服,家里什么东西都有,而且,每个家都有好几条路直通地面,它很像我们地下的什么地方呢?(幼儿:地下超市、停车场、地铁车站浔一个蚂蚁洞四通八达,进出非常方便。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家里去看一看吧!

2、欣赏与讨论:

(1)打开一号家:看,这里的蚂蚁在干什么呢?(小蚂蚁们在搬西瓜)小蚂蚁搬的西瓜怎么这么大?(因为我们人很大,看上去这块西瓜很小,可是小蚂蚁很小,看上去这块西瓜很大)这么大的西瓜蚂蚁们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头顶。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还有的用手拉)你认为哪只蚂蚁用的力气最大?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觉得蚂蚁能搬动大西瓜吗?(戴帽子的蚂蚁,教师边演示边提问)我也很喜欢这只蚂蚁,让我把它请出来和你们见个面吧!(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身体,小手用力抬,两脚颤巍巍,戴顶小帽子,触角翘一翘,皱起小眉头,用尽大力气。)

(2)我们再去二号家看看,这回小蚂蚁们又在干什么呢?(打开二号家:健身房)它们是怎样运动的?有的在滑滑梯,有的在荡秋千……那么荡秋千的小蚂蚁你们会画吗?谁来把这只爱运动的蚂蚁画出来,先画简单的身体,再来添画四肢。看看它的手和脚都是怎么样的?(小手抓绳子,手臂弯一弯,小脚往上抬)蚂蚁们运动的真开心,我们再去看看三号蚂蚁家。

(3)猜一猜三号洞穴还会发生什么更有趣的事呢?这是哪里啊?(厨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用放大镜生火做饭呢!这只小蚂蚁怎么没有身体?(身体被石头挡住了)先画小石头还是先画身体呢?(先画小石头再画身体)找一找这张画上还有哪些地方应该先画哪些地方后画呢?

小结:原来只要小手小脚变一变,眼睛嘴巴动一动,可爱的小蚂蚁就画出来了,如果再添画一些背景,小蚂蚁就更加可爱、有趣了。

三、交代要求,引导创作

师:“蚂蚁王国的家都住满了小蚂蚁,小蚂蚁们要搬到一个更大更漂亮的新家去了,它们还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呢?想不想把它们画下来呢?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当你听到音乐开始播放,你的工作就开始,当听到音乐停止就请你放下你手中的笔,搬好椅子快快回到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故事。”

四、评价

1、师:老师已经为你们造好了地下通道,如果你的小蚂蚁已经完成了,请你可以去和好朋友一起讲讲你画的蚂蚁在干什么?也可以走过通道到其它蚂蚁的洞里看一看!

2、教师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注意评价幼儿作品中好的动态,表情和辅助线添加。

【教学反思】

这节美术活动课,我的整个思路是:开始以故事形式来引出《蚂蚁王国》,故事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让故事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然后跟着我的思路一起走进蚂蚁王国。进入蚂蚁王国后介绍蚂蚁的种类。分为蚁后、雄蚁、兵蚁跟工蚁,而这里只是以课件方式简单而快速的自我介绍,之后我用一些简单的话语让小朋友明白。再就是介绍蚂蚁的特征,用儿歌的方式进行总结(蚂蚁外形要牢记,身体分为头胸腹,一对触角头上长,三对细足在胸部),然后就是如何画蚂蚁,我以基本形状为准,头为一个大圆,胸为一个小圆,腹为一个大点的椭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两边各三只脚,头里面为加上眼睛嘴巴之类的,腹部画上一些花纹。然后就让小朋友自己在图画本上面画蚂蚁并为加上颜色。最后是评点小朋友的画后引出课件中一位小孩子画的蚂蚁王国而总结延伸引出下节课的内容。

从整体上来看,我这节美术活动课对比去年的一节课来说是成功的,让小朋友随着我的思路来,学会了画蚂蚁。可是画出来的蚂蚁都是差不多的,少了小孩子该有想象力跟创造力(这是我感觉很失败的地方)。而且一堂课下来,我与小朋友唯一的互动就是小朋友在画蚂蚁而我在下面进行的个别指导的时候。还有我在黑板上面所画蚂蚁的触角跟足都是双线,对一些操作能力差的小朋友很有难度,有的小朋友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触角画成兔子耳朵。其实这里可以把触角跟足改成折线加上一个小圆点的方式来介绍,小朋友更能以接受。更能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小朋友。

上一篇:电力安全事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下一篇:高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