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现状范文

2024-07-14

钢铁行业现状范文(精选6篇)

钢铁行业现状 第1篇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钢铁行业也保持了生产、出口和效益的增长。但由于钢铁生产水平较高,国内市场继续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钢材价格一直在低价位波动,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钢铁企业虽积极调结构、强管理、努力降本增效,但行业盈利水平仍然较低,生产经营形势严峻。

在全球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受贸易摩擦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第四季度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全年钢材出口量将与去年基本持平。由于钢材市场继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后期钢材价格难有太大的上涨,总体仍将在低位波动。而钢铁生产成本出现环比上升走势,致使企业效益不会有明显改善。若第四季度各月的效益能保持10月份的水平,那么全年大中型钢铁企业效益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钢铁生产增速预计将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月-10月份,全国粗钢、生铁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65248万吨、59845万吨和8883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3%、6.5%和11.6%,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6.2、3.6和5.3个百分点。10月份,全国粗钢、生铁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6508万吨、5875万吨和928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2%、7.7%和12.3%;平均日产粗钢209.94万吨,环比下降8.14万吨,降幅为3.7%。

从品种结构看,1月-10月份,重轨产量达到349万吨,同比增加93万吨,增长36.2%;长材产量为4.18亿吨,同比增长12.5%;中、厚及特厚板产量为5857万吨,增长2.7%;冷热轧板带产量为2.71亿吨,增长12.0%;涂镀板产量为4132万吨,增长8.6%;电工钢产量为686万吨,增长27.8%。

从分地区情况看,1月-10月份,河北省仍是产钢第一大省,累计产量达1.67亿吨,占全国产量的25.6%,同比增长7.5%;排在第2、3、4、5位的是江苏、山东、辽宁和山西,产钢产量分别为6810万吨、5134万吨、4971万吨、3729万吨,分别增长11.1%、12.9%、16.0%和12.4%。

随着天气转冷,钢材消费逐步进入淡季,钢铁生产环比不会有太大的增长。10月份的粗钢日产水平环比已明显下降,同比增速也有所回落。若后两个月继续保持10月份的日产水平,预计全年粗钢产量约为7.81亿吨,同比增长8%左右。

明年,国家将加大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钢铁产能释放将受到抑制,但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钢铁生产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会有所回落,预计增长5%左右。

钢企效益难以大幅增加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月-10月份,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383亿元,同比增长3.25%;实现利润129.7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销售利润率0.4.%,同比提高0.57个百分点。

10月份,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91亿元,环比增长0.96%;实现利润17.16亿元,环比减少15.50亿元,下降47.46%;销售利润率0.56%,环比下降0.51个百分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1月-10月份,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03.47点,同比下降9.58点,降幅为8.47%。10月末,钢材价格指数为99.34点,环比下降1.22%,已是连续两个月小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74%。

今年第一季度,钢材库存大幅增加,自4月份起持续下降,8月份以后降幅明显减弱。据对主要钢材市场社会库存统计,10月末的库存量为1336万吨,环比下降1.69%。钢铁企业库存在9月份、10月份略有增加,目前库存在1280万吨左右,高于年初200万吨左右。由于钢材市场继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预计后期钢材价格难有太大的上涨,虽然近期钢材价格略有回升,但总体仍将在低位波动。而钢铁生产所需的铁矿石、煤炭价格已明显止跌回升,钢铁生产成本也出现环比上升走势,致使钢铁企业经济效益不会有明显改善。若第四季度各月的效益能保持10月份的水平,预计全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00亿元左右,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明年,国家将加大资源、能源价格改革步伐,钢铁生产成本难以大幅下降,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费用、融资成本也有增加趋势,钢铁企业效益也难以大幅增加,仍会是低盈利水平。由于企业加大降成本、强管理工作,预计2014年整体效益水平能保持今年水平。全年钢材出口预计增长10%左右

据海关统计,1月-10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197万吨,同比增长13.6%;进口钢材1162万吨,增长0.6%;进口钢坯46万吨,增长57.8%;进口铁矿石6.68亿吨,增长10.1%。10月份,我国出口钢材507万吨,环比增加15万吨,增长3.05%;进口钢材114万吨,环比减少10万吨,减幅为8.06%;进口钢坯2万吨,与上月持平;进口铁矿石6783万吨,环比减少675万吨,减幅为9.05%。

在全球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受贸易摩擦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第四季度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按每月出口500万吨、进口110万吨的水平测算,预计全年钢材出口在62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在10%左右;进口钢材1380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进口铁矿石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8%。

钢铁行业投资将有所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月-10月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434亿元,同比增长13.2%,比上年同期回落9.9个百分点;黑色冶炼及压延业投资4272亿元,同比增长3.1%,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但比1月-9月份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钢铁行业投资有所减少,产能扩张态势得到一定抑制。

明年,国家将严格控制新上钢铁项目,并清理在建违规钢铁项目,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上钢铁行业盈利水平低,预计2014年钢铁行业投资会有所下降。

钢铁行业现状 第2篇

据2014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钢铁产量目前已占据全球产量的45%。中国钢铁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钢铁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近两年来,中国钢铁市场低迷,钢价连续下跌,相对于历史高点跌幅达到44.91%。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中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不断在扩大;二是由于房地产等下游行业状况不佳导致钢铁行业的表现低迷;三是银行收紧资金,借贷困难。

以下将从宏观环境、国家的相关政策、供需情况和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这四个方面对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从2014年8月份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投资增速出现回落,消费平稳增长,出口延续回暖,考虑到全球经济弱势复苏,未来贸易前景仍需谨慎。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2.2%,是今年以来首次月度发电量同比负增长,政府面临着采取更大力度刺激政策的压力。目前,政府更注重通过加快推进简政放权、财税体制、金融改革等,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激发市场活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1.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出厂价格持续30个月负增长

8月CPI同比上涨2%,创四个月以来新低,其中翘尾因素比7月减少0.4个百分点,成为拉低CPI同比涨幅的主要因素,物价继续保持低位运行。PPI同比下降1.2%,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持续30个月处于负增长。其中,采掘工业及原材料工业同比降幅扩大,即成品油、煤炭、钢材、水泥等价格仍处于下降趋势中,是拖累PPI增速的主要因素,显示工业品供需形势仍不乐观。

图一:制造业PMI、工业增加值及PPI增速走势

PPI同比增速与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走势基本一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月大幅下滑2.1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主要用钢行业同比增速均较上月出现回落,汽车制造业增速下滑4.3个百分点,尤其明显。据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2.22%,4.04%,均创年内最低水平。

8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51.1%,较上月下滑0.6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出现下滑,不过仍处于扩张区间,而产成品库存指数出现回升,显示制造业需求放缓,去库存压力加大,对钢铁等原材料采购仍然谨慎。由于钢市需求持续低迷,宝钢、武钢等主流钢厂下调10月份板材出厂价。

图二:制造业PMI分项指数走势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目前,国内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是由于投资增速回落明显。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速、房地产投资增速均出现下滑。

8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1%,较上月下滑0.8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6.2%,较上月下滑3.4个百分点。由于房地产相关税收增幅明显回落及国家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加大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导致地方基础建设进度放缓。不过,铁路投资明显发力。1-8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405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过半,同比增长29%,远高于1-7月12.9%。8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1094亿元,环比增长81%,同比增长超1倍。按照中铁总规划,今年最后四个月仍有近4000亿元的投资额。

图三: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走势

8月份房地产市场多项指标仍在恶化。2014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3.2%,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速回落、房屋新开工面积继续负增长。虽然39个城市放松限购,但对楼市销量拉动作用有限。由于房企资金压力较大,后期仍将以降价促销为主,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有回落空间。

图四:房地产新开工、销售、投资增速走势

如果扣除价格因素,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保持平稳增长。不过,汽车、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零售额同比增速出现回落。8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9.4%,进口同比下降2.4%,呈现外需稳健内需疲弱的态势。除美国经济复苏向好,欧洲、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正在加码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放缓。为此,后期我国出口增速不可抱有过高期望。

3.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定,全面宽松可能性不大

2014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957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267亿元,主要是表外融资大幅少增,体现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加强监管及金融机构风险偏好降低。不过,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025亿元,比7月多增3173亿元,回归正常。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1-8月企业中长期新增贷款占比达到56.2%,持平于1-7月,显示企业投资仍有热情,尤其是小微企业。8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大型企业贷款增速高4.6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

图五:社会融资规模及新增信贷走势

在政府“促改革、调结构”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速出现放缓难以避免。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后期政府仍注重定向调控,通过加快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全面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央行继续维持流动性平稳适度的格局,同时9月份财政存款投放规模一般在3000亿元的水平,也将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不过,一旦未来数月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不排除政府采取更宽松的措施。

总体来看,8月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明显趋弱,尤其是房地产、基础建设投资增速回落,对钢市需求造成较大影响。考虑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依旧、楼市销售未现根本性好转、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有下行压力。由于钢市持续低迷,铁矿、钢坯、钢材价格均已跌至成本线附近,上周末唐山钢坯大涨70元/吨,进而拉动部分钢材品种出现超跌反弹。不过,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政府更注重结构性改革与调整,难以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短期内钢市供需压力仍大,反弹基础并不牢固,或处于震荡运行。

二、国家的相关政策及作用

面对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现状,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一些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1.相关政策

(1)环保方面

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会议要求进一步推出以下措施:一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送电项目,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今年年底前全面供应国四车用柴油。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二是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今年安排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制定重点行业能效、排污强度“领跑者”标准,对达标企业予以激励。三是落实各方责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考核。6月13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强调,积极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实施能源领域重点任务重大举措。

(2)棚户区改造

2014年4月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棚户区改造,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会议认为,加快棚户区改造可以有力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这显示,加速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将成为新一轮稳增长的重要发展方向。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表示2014年计划改造棚户区470万套以上。

(3)政府与民资合作

2014年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并首批推出80个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以鼓励和释放民间投资动力。(4)铁路投资加大

今年铁路投资规模不断地在扩大,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年初曾表示今年国家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300亿元,此后规模增加至7000亿元。据最新消息,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8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另外国务院4月2日会议称,将设立铁路发展基金,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使基金总规模达到每年2000-3000亿元。创新铁路建设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预计今年向社会发行1500亿元,实施铁路债券投资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2.对钢铁市场的影响

这些政策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钢铁的需求,刺激下游行业,使整个钢铁市场往好的方面发展。棚户区的改造和铁路投资对钢铁行业有直接影响,可使市场对钢铁的需求有所提高,政府与民资合作对钢铁行业有间接影响,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大都被地方债所困扰,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与民资合作后工程便可以顺利实施,会进一步提高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关于环保方面的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会有两面性,钢铁行业属于重工业,污染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一政策对钢铁的产量、生产规模会有一定的压制作用,另一方面环保政策中也包含了“淘汰落后产能”这一政策,对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又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尽管部分地区房价下跌、信托违约、企业有跑路现象,但没出现大范围的类似现象,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此外,6月资金紧预期犹存,但由于央行银监政策组合已提前布局,所以票据、理财、国债等利率重返下行,资金占用成本处于较低水平。据了解,新开工项目也逐渐增多了,6大发电集团5月中下旬耗煤量有所上升,地产政策可能有松动,销售降幅收窄,有回稳的态势。

三、供需情况分析

供需情况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比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产量、进出口量以及产品的库存。1.产量

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粗钢产量在全球遥遥领先。自2002年开始中国开始进入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粗钢产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到2013年粗钢产量已达7.7亿吨,约占全球产量的49.1%。美国,日本等钢铁生产大国,其对钢铁的需求已经放缓,粗钢产量一直保持稳定状态,所以粗钢产量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中国。(见图1)

图1:粗钢主要生产国家产量对比

产量的高速增长一方面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良好的,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国内钢铁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中国的钢铁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巨大的供给量紧紧压制着当前的钢材价格,这也是近期钢材价格处于下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国,钢铁行业作为基础工业,钢铁业的发展会给上下游多个行业带来联动效应,同时驱使中国粗钢产量高速增长的内因是GDP增长的需要,所以近期我国的粗钢产量是不会减少。我国钢铁行业仍将继续保持高产量,低价格的状态运行。

2.进出口量近几年,中国钢铁的进口很稳定波动不大,出口处于稳健增长状态。出口量增加的原因一是因为经济危机后各国经济都在缓慢复苏中,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表现出现回升,2014年上半年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平均值为52.58,达到了近两年来相对高位的水平。另外新兴经济体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的投资不断增大,对钢材的需求明显增加;二是中国钢材价格相较于其他出口国较为低廉,且近期钢价仍在不断下跌,这增强了中国钢材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2014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量为3930.37万吨,同比增加1038.37万吨,同比增幅为35.9%。(见图2)

图2:中国钢材进出口量

中国的钢材的出口贸易不会一直保持这种高增长速度,由于中国的钢材价格较低,很多国家为了保障国内钢材市场的稳定,对中国进行多次反倾销调查,中国的钢材出口情况受到很大影响,对部分发达国家的出口有所下降。此外,我国钢材出口多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还需进口,这降低了我国钢材出口的竞争力,预测未来中国出口情况将会趋于平稳,所以想要依靠增加出口来缓解我国钢铁供需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行的。

3.库存

中国钢材库存虽一直居高不下,但其运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年1月到2月,是主要钢材库存量快速增长时期,在这个时期钢材贸易商会进行大量囤货,钢材库存从钢厂向社会转移,然后库存量在3月初达到顶点,随后开始逐渐减少,整个社会处于“去库存”状态,而这个状态将会一直持续到年末。(见图3)

目前,中国钢材市场正处于去库存时期,主要钢材的库存量正在快速减少。据我的钢铁数据库显示截止2014年8月8日,中国主要钢材库存量为1190.35万吨,与去年相比下降202万吨,同比降幅为14.5%。3月至7月的平均降速达到9.62%,已大幅度超过以往的去库存速度。库存量的快速下降,一般意味着下游行业对钢材需求的增加,钢材市场的情况理应十分良好,但实际上钢材的价格却是不增反降。据悉,中国7月的Myspic普钢绝对价格指数为3393.54元/吨,同比下降8.56%。

图3:中国主要钢材库存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去库存速度比往年较快”只是一个假象。由于钢价一直下跌,很多贸易商都处于消极进货状态,一反常态的不再囤货,导致流通钢材的库存的压力正逐渐向钢厂转移,重点钢厂的库存量急速增加,所以看似好转的钢市其实并未好转。同时,我们也发现,主要钢材库存量已经不能成为判断钢材市场情况好坏的标准,今后我们必须要把它与重点钢厂库存结合来进行判断和预测。

四、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钢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主要有成本问题、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

1.成本问题

钢铁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是铁矿石和焦炭,近期原材料和钢材的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截止2014年8月12日中国的焦炭绝对价格指数为931.8元/吨,同比下降19.33%;铁矿石的绝对价格指数为699元/湿吨,同比下降27.55%;Myspic普钢绝对价格指数为3380.68元/吨,同比下降9.8%,原材料价格下降速度远大于钢铁。

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使钢厂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减少,将铁矿石和焦炭绝对价格指数相加近似为成本价格,从图4可以看出钢价高于成本价,所以中国的钢厂是处于盈利状态的。但若想一直依靠低廉的成本来获得盈利是不可行的,因为无论是铁矿石还是焦炭的价格都不会一直保持这种低位运行状态,目前二者的价格已经开始趋于平稳,并有上涨的趋势,价格反弹是必然结果。

图4:成本价格指数(焦炭+铁矿石)与普钢价格指数对比

铁矿石的价格我们可以分成国产矿和进口矿两部分进行分析。对于国产矿价格来说,由于中国矿山的开采成本偏高,随着国产矿价格的大幅下跌,成本必然会成为价格继续下跌阻力,据悉中国国产矿山已经开始减产,国产矿价格也会相应的止跌并可能会有所回升。对进口矿来说,国产矿产量的减少又会导致中国对进口矿的需求增加,增加了中国对进口矿的依存度。目前进口矿的价格大幅下降是因为供给量远大于需求量,一旦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进口矿价格必定会回升,而在进口矿的价格方面,中国是没有话语权的,到了需求旺季,进口矿价格势必反弹(见图5)。此外,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焦炭已经开始减产,下游的需求量也开始回升,焦炭市场整体情况转好,目前焦炭的价格已经趋于平稳,后市有望开始逐步回升。

图5:进口矿和国产矿绝对价格指数

2.产业集中度较低

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高也是中国钢铁行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来说,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是在逐年提高的,而作为产钢大国的中国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见图6)

图6: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过低,首先会加剧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减弱了企业在价格上的谈判能力,导致盈利能力减弱;其次,会拉低中国钢材的整体品质和档次,一旦产业集中度提高了,企业会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来升级加工装备,研究出品质更好的钢材,提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第三,生产的过度分散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带来更多的环境污染,进一步降低中国的产能利用能力。所以为了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的整合,钢铁企业重组势在必行。

3.产能过剩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钢铁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钢铁行业成为中国政府大力扶植的对象,这导致了中国钢铁产能急速增加,使中国钢铁行业陷入了即使供给远大过于需求,钢铁产量却不得不增长的困境之中。2013年中国的产能已高达10亿多吨,产能利用率只有72%,低于全球水平。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是制约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使钢铁供应远大于需求,压制钢铁的价格,导致钢厂的盈利能力严重下降,全行业会出现长期亏损或微利局面,竞争力较弱的钢铁企业可能会以停业或破产收场,不利于钢铁行业的发展。

产能过剩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中国先后多次颁发条例来淘汰落后产能,但效果却不是很明显。面对日渐增加的产能,产能过剩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仅仅淘汰落后产能效果已经不大了,国家应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来完善钢铁市场机制,遏制产能疯狂增长。

4.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我国工艺和装备落后比例较大,如炼铁高炉中约有4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属于落后的,约占总能力的35%,其中属于限期淘汰的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生产能力约有3000万吨。炼钢设备中,转炉约有1200万吨是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目前转炉的12%;电炉约有1000万吨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电炉能力的34%.轧钢设备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不到50%。

另外,我国用于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费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偏少。国际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费用一般在年销售收入的4%以上,而我国多数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年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

五、我国钢铁行业的建议

针对上述的问题,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快国内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步伐。淘汰落后的产能,将直接决定中国钢铁业的景气度。根据《钢铁行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全国将进一步推进钢铁行业购并整合,政府出台相关兼并政策,据此可以预见钢铁行业的长期前景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实行国内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过程中,避免简单的联合,须要阻断国有企业的弊病,加强技术、结构、制度、各项资源等的全方位整合,特别是对人力资源、核心技术的整合,实质性地提升核心竞争力。

2.加强技术改造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参加全球钢铁市场竞争的梦想,全国钢企必须实现技术的实质性提升。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是重点,需要支持高强度的三级钢筋、高档的汽车板、高排耗的取向硅钢、高速轨道用钢等产品。要提升钢铁竞争力,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刚刚得已复苏的环境下,占据各级市场份额,则必须加强技术改造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知识产权的提炼与保护的力度。

3.加强钢铁企业的库存管理。库存是钢铁企业维持市场份额的保证,库存又是钢铁企业亏损的来源。随着全球的竞争加剧,钢铁企业的竞争并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和财务状况的竞争,同时也包括“库存力”的竞争,各种竞争资源一起形成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 竞争体系。依靠市场、政府两方面的力量,引入生产和适时生产管理思想,共同解决高库存带来的各种危害,提升企业竞争力。

六、总结

综合来看,2014年下半年中国钢铁行业总体形势趋于良好,钢价可能有所回升,但这都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下形成的,钢铁供需之间的矛盾依旧没有解决,钢铁行业的良好形势只是一时不会长久,钢铁企业应发挥钢铁流程产业的功能多样性、目标多样性、价值多样性的优势,依托装备技术、工艺技术、管理技术创新,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培育我国钢铁企业的新优势。在转型发展中的中国钢铁企业,要重新审视钢铁流程的功能和价值定位及巨大潜力,靠差异化产品、技术、装备及管理创新构筑新的竞争力,实现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钢铁行业去产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3篇

自2000年以来, 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期, 大量中小民营钢厂纷纷上马, 钢铁行业集中度持续下降。虽然国家自2009年加大了对钢铁行业的调控力度, 但为应对经济危机提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打乱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节奏, 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2013年开启的新一轮去产能在实践中延续“行政”老办法, 企业退出渠道、职工安置等关键问题没有解决, 效果不佳, 钢铁产能继续扩张。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明确要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具体到钢铁行业, 去产能成为行业开展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2016年2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 吹响了钢铁行业新一轮去产能号角。目前各部委八项配套措施均已落地, 地方陆续公布详细淘汰方案, 计划五年内淘汰粗钢产能1.65亿吨。

1 钢铁行业去产能现状

1.1 粗钢产量进入峰值弧顶区, 产能居高不下

随着2008年的4万亿刺激效果逐渐减弱, 我国粗钢产量增速自2009年大幅增长13.5%之后呈阶梯放缓态势。特别是2013年之后, 粗钢产量增速回落幅度明显加大, 至2015年粗钢产量甚至出现负增长, 这也表明我国钢铁产量已进入峰值弧顶区。2015年, 全国粗钢产量达8.04亿吨, 同比下降2.3%, 而上年同期为增长0.89%。

与此同时, 我国钢铁产能继续增长。通过工信部“白名单”305家企业的粗钢产能已达11.5亿吨, 据此测算, 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69.9%, 产能利用率继续下降, 也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欧美国家按照产能利用率作为产能过剩的评价指标, 正常值在79%~83%之间。按此标准, 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连续四年处于产能过剩状态。

1.2 前一轮去产能效果不理想

此前一轮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始于国务院于2013年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3]41号) , 计划通过5年努力,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从化解过剩产能效果来看, 2010~2015年, 我国淘汰落后炼钢产能任务完成量累计11083.15万吨。而通过工信部“白名单”305家钢铁企业的粗钢产能已达11.5亿吨, 与2010年相比, 新增炼钢产能接近4亿吨, 远超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完成量。

1.3 中央启动新一轮去产能, 各省淘汰产能总量超过全国目标

2016年2月,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 从2016年开始, 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 2016年全国粗钢产能压减任务为4500万吨。根据各省市公布的具体淘汰方案, 2016年各省去产能目标总和为6712万吨, “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1.65亿吨, 均超过全国目标。河北、江苏、山东三省计划五年内压减粗钢产能分别为4913万、1750万、1500万吨, 占总目标的49.43%, 天津、新疆等7个省市压减粗钢产能在500~900万吨左右, 其余省份压减粗钢产能在500万吨以下。

2 钢铁行业去产能主要问题分析

2.1 去产能进展缓慢, 且地区进展不平衡

根据去产能部际联席会议, 截至7月底, 我国钢铁行业退出产能2126万吨,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4500万吨的47%, 总体进度不理想, 地区之间进展也不平衡。其中, 浙江等4个省份已经完成全年任务;河北、辽宁等8个省份工作进度在10%~35%之间;超过10个省份的去产能工作尚未实质性启动。

2.2 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压力大, 存在畏难情绪

在GDP增速和财政压力下, 地方政府去产能行动缓慢。一方面, 目前部分钢铁大省的经济增速已经垫底, 推动钢铁行业去产能势必造成地方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行;另一方面, 目前落后钢铁产能已经基本淘汰完毕, 400立方米以下高炉的产能比例已经不到1%, 继续采取行政手段压减产能困难重重;此外, 本轮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涉及到50万职工安置问题, 处置不当将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地方政府在去产能问题上存在畏难情绪, 行动迟缓, 等着照搬照抄别的地方探索出来的成熟经验。

2.3 行业兼并重组模式仍待探索

2000年以前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波动较小, 前四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在30%左右;2001~2007年, 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期, 大量中小民营钢厂上马, 钢铁产业集中度缓慢下降;2008年以后, 我国开启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大型钢铁企业开始联合重组, 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等大联合体相继成立, 粗钢产量CR4由2007年的20%提高到2011年的29%;自2012年以后, 各大钢厂由于种种原因产量提高有限, 部分兼并重组项目宣告失败, 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2015年, 粗钢产量CR4更是降至18.47%。这也表明, 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间的并购整合并不成功, 仍处于“艰难探索”期。

2.4 去产能引发钢铁价格反弹, 部分企业仍存侥幸心理

2015年以来, 在供需两弱、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 国内钢材产品价格延续上年的下滑趋势, 屡创新低。2016年初, 在供给侧重磅政策刺激下, 钢铁行业需求端明显改善, 钢材社会库存得到持续消化, 钢材价格逐月回暖, 钢铁日均产量也逐月升高, 4月末, CSPI指数回暖至84.66点, 创年内最高值。5月份, 钢厂在价格回暖刺激下继续扩产, 粗钢日均产量继续提高至174.54万吨/天, 创年内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钢铁行业供需已经进入峰值弧顶区, 短期内不具备走出谷底的条件。5月份, 钢企复产节奏加快, 内需增长疲弱, 外需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增多而恶化, 导致行业供需失衡, 钢材社会库存消化放缓, 引发钢材价格明显回落。与此同时, 由于上半年去产能工作进展不利, 国家加大督查力度, 唐山杭州等地区也开启限产, 粗钢日均产量在5月达到峰值后两连降。钢材价格随着产量下降后得到一定支撑, 市场行情稍有好转, 部分心存侥幸的停产企业立即复产, 进而推动钢铁产量回升。因此, 钢铁行业去产能必须加大执法力度,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避免地方做“纸面文章”, 彻底关停落后产能钢厂, 封存或拆除冶炼设备, 谨防淘汰企业因市场行情好转而死灰复燃。

3 钢铁行业去产能趋势展望

3.1 供给侧改革助推行业去产能, 行业提质升级进程将加快

供给侧改革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将助推钢铁行业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进度, 推动行业从增量发展阶段过渡到减量发展阶段, 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集约高效发展阶段。目前, 发改委等十部委已就今年钢铁去产能展开全国督查工作, 确保年度任务顺利完成。本轮化解过剩产能在政策层面的工作开展扎实, 再加上中央高层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 预计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即5年内压减1~1.5亿粗钢产能, 钢铁行业提质升级进度将加快。

3.2 退出渠道逐渐顺畅, 兼并重组有望获实质性突破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难点之一是僵尸企业缺少退出通道。想要“僵尸企业”彻底退出, 必须处理好职工安置问题以及对债务进行有效处置。关于职工安置, 人社部提出今年中央财政要拿出1000亿奖补资金用于职工安置工作, 切块到钢铁行业约277亿, 加上地方配套资金, 基本可以解决职工安置问题;债务方面, 国发[2016]6号文提出“运用市场化手段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 落实金融机构呆账核销的财税政策, 完善金融机构加大抵债资产处置力度的财税支持政策”。同时, 2016年9月, 中钢集团债转股获批, 将为部分高负债率、经营压力大的钢铁企业提供示范案例, 减轻钢铁行业负债压力。

随着具体措施的逐步落实, 钢铁行业退出渠道将逐渐顺畅, 再加上本轮去产能政策层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 并突破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瓶颈, 大胆果断剥离不良资产, 改善企业资本结构。未来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将不再背上沉重的人员负担和债务包袱, 兼并重组工作有望获得实质性突破。

参考文献

[1]莫开伟.钢铁去产能须摆脱短视利益掣肘[J].金融经济, 2016, (15) :40-41.

[2]朱辉.从供需两端谈中国钢铁产业去产能[J].社科学论, 2016, (8) :153-155.

[3]杨莉.我国钢铁产业限产政策的历史反思与生态转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 (3) :82-86.

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探析 第4篇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一)钢铁销售状况

2011年以来,钢材需求旺盛,产业销售情况乐观,库存量虽已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降幅呈减少趋势。约半年,随着国内外矿价的下降(如印度粉矿的现货报价已从国庆节前每吨180美元跌至134美元)钢价下滑明显。

1.钢铁行业规模经济现状

生产集中度衡量着企业规模结构,清楚表达垄断程度。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会趋于集约化,出现行业寡头。然而,我国钢铁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比较低。虽然我国的钢铁企业较多,但大多规模小,同国外钢铁企业相比无法达到发挥规模经济性的要求。在2013世界钢铁企业排名中河北钢铁位列第二,但产量与第一比差距明显。此外,在同等投资的情况下,我国雇佣人数却远远高于国外,这表明我国钢铁企业并没有实现资本密集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达到规模经济所要求达到的最低点。

(二)产业“三力”

所谓产业“三力”即指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及产业创新力。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大增,利润年增长率超过40%。随着企业数目的增多,竞争力明显增强,从而使得钢铁产量逐年增加,国际市场份额提升,贸易竞争力指数由负转正,各大企业同时也加大了技术投资,其所占收入比例由原来不足1%增加至接近2%,可见,技术竞争力正在加强。

中国铁矿资源现状

丰而不富形容我国的铁矿资源非常形象。我国铁矿资源丰富,总量大,但占世界比例很小,不足9%。同时可供经济开发利用的储量不足,贫矿和难选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利用成本高。我国铁矿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品位低10%以上。故而中国对铁矿的需求依赖于进口,但目前最大问题在于,国际铁矿石市场上,中国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一旦国际上铁矿石原料价格发生波动,即对我国国内钢材市场造成冲击。这对于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且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我国消费的铁矿石资源约65%来自于現货市场,依赖程度高。几年现货价和长期协议价存在较大的差价,成为铁矿石生产商每年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压制我国钢铁企业的重要砝码。当前我国仍然缺乏足够的进口资源控制能力。

铁矿进口状态

(一)进口现状

每年我国都要进口大量铁矿石,2011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石3.34亿t,平均到岸价160.88美元/t,比2010年平均到岸价涨25.32%,有数据表明,国外矿石公司所获利润率是我国钢铁产业所获利润率的14.6倍。预测2020年我国铁矿石需求量为5.34亿t,而未来几年又是我国部分大中型矿山闭坑和接头的紧张时期,更加加剧矿石资源供给的紧张程度。

(二)主要进口国家

相比于其他国家而言,由于澳大利亚铁矿石高品位,埋藏浅,采选成本低,运费低,并且中澳两国关系好,享受“最惠国”待遇,故而成为中国购矿首选地区。

(三)进口必要性及合理性

中国的经济一直在发展,像建筑业这样的关联产业更是蓬勃,加上自身竞争效力,我国对矿产资源消耗越来越大。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拉动了高能耗产品产量的急剧增长。从我国目前经济水平推断,类似发达国家30年代,在发展的基础上,矿产资源的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持在较高水平,而由于我国铁矿资源的现状,必须进口。

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

(一)周期性及规模经济特性

由于钢铁行业与其他如能源、交通、汽车、建筑业、制造业等有着很高的产业关联度,而这些产业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建筑业等具有顺周期性的行业,故钢铁产业也具有周期性。随经济周期的繁荣,带动钢铁行业需求旺盛,而经济周期的衰退则使钢铁行业需求减弱。前文说,钢铁企业发展体现规模经济特性,但中国钢铁企业由于规模、投资等问题没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性,虽然无法感受到规模经济特性的弊端但更重要的是也无法享有规模经济特性所带来的益处。

(二)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前世界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我国钢铁行业而言,存在着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2012年的数据显示,全年间同月份产量超过消费量200—500万吨之间。严重的产能过剩毫无疑问将会带来钢铁市场持续寒冬,即钢铁价格的持续走低。但现实的情况是企业仍然继续增大产能,这十分可怕。

(三)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

虽然每年都会有新的技术心得专利诞生,但先进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还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进口,消费结构处于中低档水平。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超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得中国无法靠购买接触核心技术产品。

问题的对策和结论

(一)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利用

就国际环境来说,钢铁产业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 2000年以后。新兴市场崛起,以中国印度为标志,部分发展中国家进入发展高峰。全球粗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6%。这一时期,随着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城市化进展加快,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产量从1.2亿吨增长到5亿吨以上。而由于全球钢铁发展的不平衡,从产量来看,则导致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转移,欧洲和北美洲份额缩减,必须好好把握机会。

(二)加快实现行业规模经济

在钢铁产业众多的中国,要想实现行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对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提高钢铁企业的进入壁垒,加强产业的集中度。从企业内部来说,为使产业工作高效化需对企业组织的结构进行优化,并要求更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加快对产品结构的调整。对技术的要求应更加严格,加大对技术的投资,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拥有国际先进的技术。

(三)结论

总而言之,中国钢铁行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转型阶段。在面临着种种重大威胁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冷静的分析形势;在充满机遇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思考怎样充分的利用这些机会,使自己的本国利益达到最大化。并且还能够解决好中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以前我们所处的环境只是自己的小圈子,在加入WTO后的今天,我们的对手不仅是己方的企业,也是国际上那些更大的企业,必须时刻谨慎,好好解决自身的问题并且主动加入国际竞争的大潮里。相信在完成了企业转型形成规模经济,并利用好各方资源后,就钢铁行业来说,必定会是中国的一个漂亮转身,也定能使中国的经济大放光彩。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钢铁行业电子商务现状 第5篇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逐步发展成熟,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环节的一步步完善,电子商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电商企业盈利不断创新高,吸引了一大批的企业和个人走上电商之路。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往电子商务的方向发展,通过网络与实体的结合为自己创造利益。从根本来说,电子商务为整合企业发展的的三大流问题,即解决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这三个大问题。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解决信息流的问题是相当困难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丢失等问题常有发生;在物流方面讲究的是速度,货物的安全和信息的对称;资金方面最重要的是安全。对于一个钢铁企业来说,解决这三个方面是有一定困难的。

对国民经济制造业的钢铁行业来说,从原材料的采购一直到最终用户手上,涌现出来一大堆的经销商,除此之外还涌现出一些专门做钢铁信息的网站。除去专门做钢铁信息的网站,钢铁厂家和经销商也有自己的网站,或展示自己的品牌信息,或是直接实现在线订购等功能。但无论厂家还是经销商,做电子商务,无论是要实现在线交易还是知识在线洽谈都少不了电商平台的支撑。

不得不承认,对于钢铁这一特殊产品的交易来说,行业电商平台确实为之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便捷。钢铁行业电商平台。从理论上来说串联了钢铁厂家,经销商和采购商,这些商家都可以直接从这么一个平台上取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为了交易的需要他们还必须确保,在平台上取得的信息必须是一手的真实的信息,同时还考虑这个平台是否能直接解决资金流与物流的问题,并且办证这两大流的安全。

钢铁的交易属于大宗商品交易,信息的交流一般情况是可取的,但是物流和资金流的问题尚需一个解决方案。钢铁从发货到收获需要一段时间,就现阶段国内的物流体系来说,大宗商品物流在货物运输的时间上是不能完全保证的。而且,大宗商品网上交易来说资金上也有一定的问题,首先是资金安全,其次是大量的资金流动对于买方和买方来说在资金周转方面也是有问题的。小编认为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在不断创新与改进中肯定会得到一个新的突破,资金方面的安全现在基本是能保证的,物流上的货物跟踪这也是指日可待的。

钢铁行业的发展和现状 2 第6篇

Posted by:Xiangfutai Machinery Updated:2012.04.0

4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 50 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 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 15.8 万吨,居世界第 26 位,不到当时世

界钢铁年总产量的 1.6 亿吨 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 19

年,我国钢产量达到 3178 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 4.42%。

1979 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 400 500 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 世纪 9

0 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 1990 年的 6535 万吨,以每年增长 600 700 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 1996 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二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 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 1996 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 8 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 1,000 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状的 4 万多个品种规格,有 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 1/3 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 淘汰平炉炼钢。2001 年连铸坯产量为 12,232 万吨,比 2000 年增长 1,798 万吨,增幅 18.26%;连铸比为 82.14%,比 2000 年增长 0.21 个百分点,接近83%的国际平均水平;全国钢铁生产板管比为 40%,比 2000 年下降 1.6 个百分点。(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协会《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截止 2003 年中期,全国连铸比已经达到 94%,同比提高 2 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吨钢综合能耗 791 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 31 千克。

(3)企业组织结构改善,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差的状况有所改变,行业生

产集中度逐步提高。2001 年,我国年产钢 50 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 55 家,占 290 家产钢企业的 19%。55 家企业产钢 13,2

63.85 万吨,占全国产钢量的 89.1%;产钢材 11,996.71 万吨,占全国钢材产量的 76.2%(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协会《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

(5)中国钢铁行业前景看好。虽然近段时间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钢铁行业收到了一 措施,但是我认为从中长期来看,钢铁前

景依然光明。目前的经济问题不是过热,而是供应小于需求(主要是能源供应短缺),从而导致了瓶颈约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不过,我认为这也是当时政府决策的失误,前几年停止对电厂、煤矿的投资,导致了今天的结果。

我国平均人均收入已经越过 1000 美元,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带 产业结构也需要调整,由过

去的轻纺工业升级到重化工业,对钢铁需求急剧扩大,由此带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钢铁需求量大于钢铁生产量,2003 年我国钢铁产量约 2.2 亿吨,而国内钢铁消费量为约 2.6 亿吨。我们预计,2004年我国钢铁产量将达到 2.5 亿吨,而钢铁消费量有可能突破 3 亿吨。

(6)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03 年我国钢铁行业效益很好,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 2004 年一季度季业绩又

有大幅度的提高。这几天又有 10 几家钢铁类上市公司预测 2004 年中报业绩增长 50%上。

(7)目前中国大陆钢铁有三项列世界世界第一。钢铁生产量世界第一!钢铁消费量世界第一!钢铁净进口量世界第一!

三 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我国现有产钢企业 290 家,其中只有 34 家企业年产钢超过

万吨,其中 7 家年产超过 300 万吨的钢铁企业,总产量占国内钢铁总产量不到 50%。而韩国浦项 1 家钢铁厂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 65%,日本五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 75%,欧盟 15 国 6 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欧盟整个钢产量的 74 %。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上海宝钢钢铁公司,2000 年年产量为 1770 万吨,仅占国内钢铁总量的 13.9%,而在法国,尤西诺钢铁公司几乎囊括了法国的钢铁生产。可见,我国钢铁生产企业集中度与发达国家 比仍存在差距。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偏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钢铁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目前,国内钢铁联合企业大都是“万能型”工厂,板、管、棒、线、型材等都生产,专业分工不明确,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而发达国家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虽然多数也是由多个生产厂组成,但已经基本实现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分工,钢铁大集团之间也基本上 成大类产品的分工。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 化分工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率低、成本高。

我国钢铁工业的素质与不仅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同发展中国家比,如俄罗斯,也存在成本劣势。目前,我国 100 万人生产世界钢铁产量的 15%,而世界钢铁其余的 85%是由发达国家的 130 万人生产。我国人均产钢量目前只 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32%,吨钢消耗的工时比发达国家高出六倍多,在生产成本上基本没有竞争优势。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 世纪 90 年代初,由于房地产热的带,国内钢材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国内钢铁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国内中小型材、低档次产品的生产能力处于对过剩状态,而高附加值产品的自给率较低,大部分依赖进口,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产钢材 面临进口钢材的冲击增大。

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钢铁市场正在与国际钢铁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根据冶金行业近几年的统计分析,在普通

产品方面,如线材、螺纹钢、型钢和钢坯等方面,我国的竞争对手主要是独联体、韩国及巴西,它们在这 产品上具有成本优势;

而对于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方面如汽车板、涂镀层板、合金钢棒型材等产品,竞争对手主要是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

(3)中国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据冶金工业部门的统计,我国落后工 艺和装备还占相当比例,如炼铁高炉中约有 4500 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属于落后的,约占总能力的 35%,其中属于限期淘汰的 1000 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生产能力约有 3000 万吨。炼钢设备中,转炉约有 1200 万吨是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目前转炉的 12%; 电炉约有 1000 万吨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电炉能力的 34%。轧钢设备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不到 50%。另外,我国用于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费用与发达国家 比偏少。国际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费用一般在年销 收入的 4%以上,而我国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年投入不足销 收入的 1%。

(4)钢材产品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就我国的钢铁产品结构而言,一方面,国内钢铁企业的主导产品螺

纹钢、小型材、线材等普

通钢材(长线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品种(“双高”产品),如不锈钢板和冷轧、热轧薄板、硅钢片、镀锌板等,有的国内不能生产,有的虽能生产但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产品供不应求,国家每年需要大量进口。

产品结构失衡反映在技术指标上主要是:第一,我国钢铁行业的钢铁比(生铁总产量与钢材总产量之比)高:世界主要产钢国家 一般水平在 0.5 0.7 之间,中国还在 1.0 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第二,我国钢铁行业的板管比(板材、管材总产量与钢材总

产量比)低:中国目前只有 39%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钢铁产品中,板管类产品代表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品,板管比低 意味着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还处于低档次状况。此外,产品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高档钢材产品国内市场

占有率比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我国的国产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硅钢板的产量还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内

市场占有率较低;而与此同时,国产一般建筑类钢材产能又大于市场需求,供需结构矛盾比较突出。(5)钢铁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钢铁产品的实物质量水平与国外 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据冶金行业调查统计,目前,国内只有少部分企业的产品在质量上可以和国外大公司 抗衡,而多数企业产品在档次上比较低。据冶金行业调查统计,我国目

前不能生产、产量低和质量达不到用户要求等原因,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钢材,而能生产的大宗钢材品种,产品质量与国外

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如钢制纯净度低、有害气体和杂质含量较高、性能的均匀性差。

(6)钢材产品销 服务水平对较低。钢材产品销 服务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我国钢铁企业对市场销 服务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营销网络刚刚开始建立,同国外成熟的营销体系和服务理念 比,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国内钢铁销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市场缺乏统一协调管理,企业产品 互压价;市场信息反馈功能弱,销 与产品开发功能不能结合,企业产品开发缺乏市场的引导;加工服务中心是完善分销网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国的加工服务中心基本上处于空白;另外

在对外营销方面,一是对外营销缺乏里应的联合,各自为政,各设网点,成本高,收益差,二是对开拓国际市场重视不够,尚未建立完整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

四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是,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合金钢材的品种和数量,满足市场的需求;坚决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关

停高能耗、高污染的小电炉、小轧机;突出重点,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精品特殊钢材;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联合重组,实现专

业化生产,杜绝重复建设;加强国防意识,增强特钢军工配套能力;加强环保,改善环境,推 钢铁产品升级换代。

目前生产能力不够、应加快发展的主要钢材品种有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薄板、冷轧硅钢片、热轧薄板、中厚板(卷);目前

生产能力已能满足、需要重点增加竞争力的品种主要有:小型材和线材、无缝钢管、重轨、合金钢钢材;能力大于需要、应严格

控制发展的品种主要有大中型材、焊管、热轧窄带钢、镀锡板等。

推进钢铁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搞好区域钢铁工业布局。有条件的企业要通过资产重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鼓 有条件的企业

通过区域结构调整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逐步 成以大批量、专业化为内涵的集约化生产方式。

“十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发展 9 个系列产品,主要有合金弹簧钢、合金结构钢(含齿轮、阀门钢)、轴承钢、高速工具钢、不

锈钢、耐热钢等。“十五”期间,钢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有:

(1)热轧薄板:对本钢、太钢、攀钢、梅山、鞍山热连轧机进行改造,加快珠江、邯郸、包头三套薄板坯连铸连轧项目的建成达

产,同时在武钢、唐钢、昆钢建设新的热连轧机或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组,这样使中国热轧薄板的产能在 2005 年达到 4000 万吨,国产热轧薄板的市场占有率可达 95%左右。冷轧用热轧原板基本可满足。

(2)冷轧薄板:加快队武钢、鞍钢和益昌冷轧薄板机组的改造。同时建设武钢、邯郸、首钢和珠江新的冷轧机组,使中国的冷轧

薄板的生产能力在 2005 年达到 1900 万吨。届时,热轧薄板到冷轧薄板的转化率将达到 51%,冷轧薄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可达

到 90%以上。

(3)镀锌钢:在充分发挥现有镀锌机组能力的基础上,在“十五”期间,除对宝钢、武钢、攀钢等进行改造外,还要建设 10 条镀

锌生产线,再增加镀锌生产能力 105 万吨。预计到 2005 年我国的镀锌生产能力将达到 530 万吨,基本可满足国内需求。

(4)不锈钢:“十五”期间,要加快上海克虏伯、宝钢等单位的不锈钢冶炼和热连轧的建设进度,力争在今后的五年里使热轧不锈

钢的生产能力达到 113.7 万吨,冷轧不锈薄板的产能达到 84 万吨,国产不锈钢薄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71%。

(5)硅钢:抓紧宝钢、武钢、和太钢的冷轧硅钢生产线建设,争取到 2005 年,使硅钢的生产能力达到 125 万吨。

(6)厚板钢:进一步加强对鞍钢、宝钢集团的上钢三厂、邯郸集团的舞钢的中厚板轧机进行改造。同时要在宝钢新建一套宽厚板轧机。

(7)无缝钢管:在“十五”期间,要抓好包钢、齐钢、衡阳三套新建成投产的无缝机组的达产。同时新建 UOE 机组,以满足西部

大开发对输油输气钢管的需求。

通过上述努力,到 2005 年中国的钢材品种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短缺品种将大大减少,长线品种将得到控制,钢材品种结构将

进一步趋于合理,国产钢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到 95%左右。

五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平均人均收入已经越过 1000 美元,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和过去 比,吃饭、穿衣的花费

所占我们的收入比例正在减少,而住房、交通等方面的花费所占我们收入的比例在明显地提高。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

变化,这种变化就要求产业结构的变化,就是说要求轻纺、食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要求房地产、汽车、基础设

施等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这部份产业都是钢铁需求大户,由此带动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市场最终需求十分旺盛,生产与投资迅速跟进,整个经济随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这是当前乃 至今后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可靠支柱。钢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受整体经济发展的拉,钢铁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因此钢铁行业成为目前的热点、焦点行业。可以肯定,我国未来对钢铁的需求是

非常旺盛的,我国的钢铁行业前景应该是非常好的。

当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钢材需求将发生变化,消费结构将继续保持多层次、多样性,并逐步向高层次演化。板带材的消费量及比例将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长材的消费比例将逐步下降,但消费量仍保持一定的增长。

从技术方面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连铸比、吨钢综合能耗、成材率、板管比虽有明显改善,但与发达国家 比仍有较大差距,还有广阔的技术改造与创新空间。总体看来,钢铁行业在我国不但不是夕阳工业,而且还将在 当长的一段 时间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今后 10 年,我国钢铁工业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 力,转变增长方式,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产量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优化

流程,降低成本,在继续提高连铸比的同时,努力提高铁水预处理比与精炼比,使钢质纯净度有较大的提高;调整钢材品种结构,开发新的超细晶粒、高纯洁度、高均匀性的新一代钢铁材料,提高国产钢材市场占有率;扩大先进装备的比重,使大型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建成几个精品生产基地;加强环保,治理污染,保持与环境协调发展。

六、目前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

1、从中国钢铁产品消费的行业结构分布看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

可以看出,从目前中国钢铁产品消费的行业结构看:建筑业是大头,占 35.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各占 10%左

右;普通机械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 8%左右;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采掘业占 6%左右;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占 2%至 3%。

2、从不同品种钢铁产品的消费比例看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可以看出,我国对不同品种钢铁产品的消费比例是不一样的,目前

消费的大头仍然是长线产品,其次是板带产品。

3、从不同品种钢铁产品的消费增长率看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可以看出,我国对不同品种钢铁产品的消费增长率是不一样的,长材和小型材产品消费增长率在下降,而板带材的消费增长率在提高。

上一篇:描写赞美菊花的诗句下一篇:微笑让我感动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