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费下载

2024-08-09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费下载(精选8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费下载 第1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连除、除加、除减

6.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4.稍复杂方程: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 总复

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4.观察物体

5.可能性

6.解决问题

??

??

??

??

我这棵小树是从沙石风雨中长出来的,你们可以去山上试试,由沙石长出来的小树,要拔去是多么的费力啊!但从石缝里长出来的小树,则更富有生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费下载 第2篇

第一单元位置:

1、位置(1)

2、位置(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2、十几减83、十几减74、十几减6、5、4、3、2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图形的拼组(1)

2、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2、读数、写数

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2、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1、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1)

2、认识时间(2)

3、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找规律:

1、找规律(1)

2、找规律(2)

第九单元统计:

1、统计

2、单元测试题

第十单元总复习:

1、总复习(1)

2、总复习(2)??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费下载 第3篇

1. 认识生字“洛”。

2. 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 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 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 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 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 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 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 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 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 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 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 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费下载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费下载 第5篇

第一单元

一、教材简析 :

本单元包括《识字一》和四篇课文以及一个语文天地

《识字一》的八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现象 构成了一幅春景图

引人进入春天的美好境界

可以在学生正确识字读词的基础上

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其它比较典型的春天景物图片 让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上的景物 然后开展“捉迷藏”游戏

让学生找一找图片中藏着识字一中的哪些词语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说说理由

学生能比较容易的从图片中找到与景物相对应的词语 在说明理由中理解词意 这样达到将文与图有机结合 帮助学生明白词意

使春天像一幅幅图画印在学生脑子里的

《柳树醒了》通过春雷、春雨、春风、春燕与柳树的活动 写出了柳树在春天到来时的变化

《春雨的色彩》通过对春天色彩的描写 反映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春晓》寥寥几笔通过对鸟鸣及落花的描写

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及春来春去的变化勾勒得淋漓尽致 这几课的教学重在指导学生从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了解春的特点 教学时

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 将课文语言转化为画面

使春天里柳树、小草、桃树、油菜及花开花落的变化变成一幅幅图画存储在学生头脑中

《邓小平爷爷植树》及《村居》则写出了植树、放风筝等春事 这两课的教学重在让学生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了解在这个时节人们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 会认会写一类生字 会认二类生字;

2.达到情感体验 感悟春天的美丽 并在孩子的头脑中建立起热爱春天和自然的情感;

3.懂得从自我做起 保护我们的环境

4.找春天观察春天的景色 发现:冰雪融化了 小草发芽了

柳树抽出了嫩嫩的枝条 鸟儿在枝头上歌唱 春风拂面 花儿争相开放 春雨淅沥沥的下 天气暖和了 人们脱下了棉衣

来到田野里郊游、放风筝、种树、种花......5、画春天

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春天

6、讲春天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及句子或是古诗和儿歌描绘美好的春天

7、我的发现 a、迎着三月的春风 学雷锋 做好事

b、3月8日 献给妈妈一份爱心

c、3月12日 去植树

许下童年的心愿

d、去野外郊游 学习放风筝

e、推荐读课外书及古诗

三、教学重难点:

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 一类生字要求读准 写正确

会用新词说话

2.理解本单元的内涵

培养学生建立起热爱春天和大自然的情感

3.懂得从自我做起 保护我们的环境

4.讲春天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及句子或是古诗和儿歌描绘美好的春天

四、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内容浅显易懂 目标明确

无论是三字经所讲的道理还是儿歌、课文中蕴涵的道理相信学生都能读懂 但要落实到实处 不把孝敬父母 作为口号

而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更重要的是不要把本单元的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而是要把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 上出语文味

《识字2》用三字经的形式告诉学生对待家长的正确态度 语言精炼 内容丰富

可以尝试让学生丰富里面的内容

比如:请你联系自己的经历说一说 “父母教 认真听” 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又练习了口语表达 为写作奠定基础

而且也把道理落实到了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也都反映了生活中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幸福生活 而学习这些课文时

我们除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把课文的内容也用简练的三字经来概括

感受语言的精炼 此外

我们还可以把每一课的教学与语文园地结合起来 把口语交际分散在每一节课上 还可以让学生练练笔

尝试写一些我爱我家的小故事 小诗等

也可以像第一单元一样

画一画、唱一唱、说一说......五、课时安排:

《识字一》 1课时

《柳树醒了》 2课时

《春雨的色彩》 2课时

《邓小平爷爷植树》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活动课时 2课时

一共十三课时

第二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亲情” 为主题

所有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在简短的导语之后 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 既认了字

又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 接着

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 教育学生关爱他人 尊敬长辈 乐于助人 在语文园地里

安排读读背背中有反映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讨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

识字二借鉴传统的“三字经”的语言形式 利用“三字经”的押韵上口 好读易记的特点 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传统的爱长辈 爱家庭的教育

《看电视》这首小诗描述了一家四口看电视时的情景 折射出家庭的温情和尊老爱幼的风尚 整首诗以“奇妙”贯穿全篇 首尾呼应 内容生动有趣

《胖乎乎的小手》课文通过一张画着胖乎乎小手的画 夸奖了兰兰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质

《棉鞋里的阳光》是这一单元又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文章 文中的小峰看到妈妈对奶奶的细心体贴的照顾 想到为奶奶晒棉鞋

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

《月亮的心愿》 以月亮的心愿变化为线索 赞美了珍珍对妈妈的关心和体贴

《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意在让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并用这样的方法识记下面“我会认”中的字 把学过的识字方法及时运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4个生字 会写30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体会家庭中幼爱长 长爱幼的深情 并从中受到教育 懂得关爱他人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使学生喜爱诗歌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 一类生字要求读准、写正确 会用新词说话

2、理解本单元内涵

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热爱家人、朋友的美好情怀 做一个善良懂事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3、养成从小热爱劳动 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

4、说一说好孩子、好学生应该具有哪些优良

四、课时安排

《识字二》 一课时

《看电视》 两课时

《胖乎乎的小手》 两课时

《棉鞋里的阳光》 两课时

《月亮的心愿》 两课时

语文园地二 两课时

活动课时 两课时

共十三课时

第三单元

一、教材分析: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

讲叙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两只鸟蛋的事 在这首诗里

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 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 对小鸟的关爱 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

《松鼠和松果》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 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 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 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

《失物招领》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

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 明明是乱扔的垃圾 课文里却称作“失物” 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也许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习这篇课文的线索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1个生字 会写3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分角色朗读中

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三、教学重难点:

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 会用新字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四、课时安排:

《识字3》 1课时

《两只鸟蛋》

2课时

《松鼠和松果》

2课时

《美丽的小路》

2课时

《失物招领》

2课时

《语文园地三》 2课时

第四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教材单元主题是“快乐的夏天” 分别由:《识字4》、第13课《古诗两首》、14课《荷叶圆圆》、15课《夏夜多美》、16课《要下雨了》、17课《小壁虎借尾巴》和《语文园地四》组成 本组教材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的 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写夏天美景的 又有写夏天情趣的

还有写夏天的气象常识的 学生可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中 体会夏天的美好 感受夏天的情趣

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这组教材的导语 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和对本组教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9个生字 会写3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3课《古诗两首》、14课《荷叶圆圆》

3、引导积累一组搭配恰当的短语 例如“美丽的夏夜” “可口的松果”

4、引导发现并运用形声字的方法识字 继续指导读好“问句”“感叹句” 体会不同语气所表现的不同心情

5、继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让学生爱听故事 爱讲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79个生字 会写3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发现并运用形声字的方法识字

4、继续指导读好“问句”“感叹句” 体会不同语气所表现的不同心情

四、教学建议:

1.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且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快乐

2.教给学生如何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让学生朗读儿歌禾童谣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五、课时安排:

识字4 1课时

13、古诗两首 2课时

14、荷叶圆圆 2课时

15、夏夜多美 2课时

16、要下雨了 2课时

17、小壁虎借尾巴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2课时

共13课时

第五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组围绕“只要动脑筋

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主题编排了一课识字和四篇课文、还有一个语文园地

《四个太阳》讲述了一个小孩子画了四个不同的太阳 给人们带去欢乐的故事

从课文里我们能体会到小主人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乌鸦喝水》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 到处找水喝 遇到一只瓶子 可是

瓶子里的水不多 瓶口又小 乌鸦喝不着水

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 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 乌鸦就喝着水了

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 积极想办法解决

《司马光》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 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 司马光急中生智 举起大石头 砸破水缸 小伙伴得救了

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 切忌慌张

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称象》通过让学生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

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相、遇、及”等字 学会“谁、怕、跟、凉”等字

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要表达的心愿

5.知道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6.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课文内容

知道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时间:

识字5 2课时

四个太阳 2课时

乌鸦喝水 3课时

司马光 2课时

称象 3课时

语文园地5 3课时

共计15课时

第六单元

一、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是让学生了解“昨天” 让他们知道祖国的春天是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应该热爱、珍惜

课文《画家乡》是让学生感受“今天” 让他们知道伟大的祖国是多么辽阔 是多么美丽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激发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的热情

诗歌《快乐的节日》是让学生展望“明天” 让学生在珍视今天的同时 快快乐乐地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1个生字 会写30个生字

感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 知道祖国的春天来之不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3、让孩子借助拼音浏览本组课文 初步感知本组教材内容

并提示学生围绕“幸福生活”的专题 主动发现、收集有关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1、识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欣赏美的景色

受到美的熏陶;抓住美的语言 获得美的享受;欣赏美的行为 培养美的情操

四、课时安排:

《识字6》 1课时

《吃水不忘挖井人》

2课时

《王二小》

2课时

《画家乡》

2课时

《快乐的节日》

2课时

《语文园地六》 2课时

第七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包括《识字7》、《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小伙伴》、《手捧空中花盆的孩子》

这些课文都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

识字课选的是与品质有关的对子;课文写的是具有好品质的主人公:爱劳动的小白兔 练本领的小狮子

用实际行动帮助小伙伴的安东 诚实的孩子雄日

口语交际的话题也是围绕“诚实”展开的 在学习本组教材之前 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语 并浏览本组课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

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

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 使学生通过读故事 感悟故事内容 从中受到教育 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 会写30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读不带注音的短文

让孩子尝试着自己阅读、借助图画或其他方式认生字 读课文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通过读故事从中受到教育 有做个好孩子的想法

三、教学重难点:

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有做个好孩子的想法

四、课时安排:

《识字7》 1课时

《小白兔和小灰兔》

2课时

《两只小狮子》

2课时

《小伙伴》

2课时

《手捧空中花盆的孩子》

2课时

《语文园地七》 2课时 第八单元

一、教材简析

第八单元由识字八 5篇主体课文《棉花姑娘》、《地球爷爷的手》、《兰兰过桥》、《火车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和“语文园地”组成

识字八以谚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 后边五篇课文都是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

各部分内容从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引人入胜地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身边的科学常识

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 以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

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 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 引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引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2.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

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读写规律

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 初步学会分析字形 总结造字规律 以便于以后的学习

3.引导学生读文 通过读、悟

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常识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认字仍然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2.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引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将是本单元的难点

3.总结识字教学以来的识字方法 获得对汉字的整体认知

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课时安排

识字八 1课时

《棉花姑娘》 2课时

《地球爷爷的手》 2课时

《兰兰过桥》 2课时

《火车的故事》 2课时

《小蝌蚪找妈妈》 2课时

语文园地 3课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费下载 第6篇

第 5单元 图形的运动

(三)第3课时

平移、旋转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页例4。

重点难点:

重点:能利用平移、旋转等运动方式设计图案。难点:能分析每块图形的运动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用课件出示一组利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欣赏完这些美丽的图案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2.导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用什么工具?怎样设计出来的呢?(七巧板,平移、旋转)

组织小组讨论,逐一进行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

二、自主探究

师:刚才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你们能分析这幅图是利用七巧板怎样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吗?

1.课件出示例4。2.阅读与理解。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意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学生可能说:

(1)需要在鱼的图案上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2)需要在鱼的图案上标出相应的序号填到鱼的图案中去;(3)还得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3.分析与解答:

师: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解答这个问题呢?(1)学生分小组分析、讨论。(2)学生反馈。

①方法一:利用七巧板学具拼成鱼的图案,然后再观察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②方法二:利用笔直接在鱼的图案上画出每块板的轮廓,然后再观察每块板生命不息

学习不止

小学数学 精品 教案 试卷

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4.师:你们还有其他的答案吗?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我们利用图形的平移或旋转可以设计出丰富的图案。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学生完成后,反馈、交流怎样操作的。2.完成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在视频展示台上汇报是怎样操作的。3.完成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命不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7篇

总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1、新学期要求。

2、综合训练:发声练习。

3、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教学目标:

巩固一个升号的调的识谱;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中不同角色是性格和形象。

教学重点: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教学难点: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学期序言

1、教师介绍自己。提出新学期要求。

2、请同学讲讲新学期有什么想法?对上好音乐课有什么好的意见。3、复习练唱上学期所学习的乐曲。

二、发声练习曲(综合训练一)

1、提问:G调的do在什么位置。

两人一组识谱,教师带领学生唱谱。

2、跟琴有感情的唱一唱。

注意:要运用气息的控制来做力度的变化,表现夕阳西沉时色彩和明暗变化的景象。

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末尾的“啰”要唱的短促,要轻收声。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刚刚我们唱的发声练习曲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太阳照耀了大地一天后,慢慢西沉的情景)

同学们说得很好,太阳给了我们一整天的光和热,月亮晚上给我们轻柔的月光,其实啊,太阳和月亮年纪很大了呢?不信,你们来听。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

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两人一组识谱,教师带领一起读谱。

跟琴视唱曲谱。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跟琴练唱歌词。

两段歌词分别讲了什么?

在教师指导下练唱。

板书设计:综合训练

(一)(谱例略)课后小记: 教学内容:

1、歌曲处理。

2、欣赏:光明行(二胡独奏曲)

民族乐器介绍

(一)拉弦乐器 教学目标:

1、巩固一个升号的调的识谱;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中不同角色是性格和形象。

2、初步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二胡、高胡、中胡、低胡、板胡)的形状、音色和演奏方法。

3、欣赏《光明行》。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介绍,向学生进行近、现代史教育。指导学生感受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效果,分辨乐曲各段落及其所表达的情绪。教学重点:欣赏:光明行(二胡独奏曲)

民族乐器介绍

(一)拉弦乐器

教学难点:感受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效果,分辨乐曲各段落及其所表达的情绪。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

二、歌曲处理:

1、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2、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曲,利用以前的学过的知识分析,应该注意哪几点?

(速度:中速

力度:根据形象变化)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唱

3、重点指导:

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咬字吐字要清晰。

讨论:怎样通过演唱来表现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两种角色。

(男同学演唱太阳公公,女同学演唱月亮婆婆)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唱。

4、有感情地演唱整首歌曲。

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边听音乐边表演。

三、欣赏

1、导入:四年级时,同学们认识了西洋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和木管乐器,谁能说说是哪几种?

很好,今天老师再带大家来认识中华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

2、教师出示乐器挂图,结合音乐,边听边介绍各种乐器。

教师介绍乐器:

二胡(胡琴、南胡)-音色柔和,表现力丰富,擅长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

高胡(粤胡)

――音质清亮、透明、华美、飘逸,声音穿透力强。

中胡(中音二胡)

-音色丰满、宽厚。

低胡(低音二胡)

-定弦比中胡低四度或五度。

板胡(秦胡、大弦)-发音清脆、嘹亮、高亢、刚健、热情而豪放。

3、完整复听,请同学听到什么乐器就说出来,并做出该乐器的演奏姿势,看谁听的准。

4、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乐曲,听完以后请你告诉我,这是哪种拉弦乐器。

(对了,这是一首二胡独奏曲,名字叫做《光明行》。)

教师介绍:

《光明行》是刘天华于1931年写成的二胡独奏曲。介绍刘天华。

5、逐段细听,请同学边听边比较各段在情绪上的变化和联系。再听一听哪几段类似。

完成听听想想。

6、完整复听全曲。

请同学们随音乐做一做动作,随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乐器介绍:拉弦乐器

二胡(胡琴、南胡)-音色柔和,表现力丰富,擅长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高胡(粤胡)

――音质清亮、透明、华美、飘逸,声音穿透力强。中胡(中音二胡)

-音色丰满、宽厚。

低胡(低音二胡)

-定弦比中胡低四度或五度。

板胡(秦胡、大弦)-发音清脆、嘹亮、高亢、刚健、热情而豪放。

课后小记:课题:西风的话

总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谱知识:变音记号-降记号

一个降号的调

2、综合训练:移调练习轮唱练习

3、歌曲:《西风的话》识谱

教学目标:

1、认识降记号。

2、学习调号中一个降号的调及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重点:学习调号中一个降号的调及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难点:学习调号中一个降号的调及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

(二)分别练唱两条旋律,但不要求识谱,听唱即可。

注意:唱好一字多音,用富有弹性的、连贯的声音演唱。

节拍整齐,力度均衡,轮唱要协调。

二、读谱知识。

1、请同学看刚才唱过的发声练习曲。在乐曲中,谱例上出现了什么记号,并画出来。这个记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变音记号-降记号。请同学们说说以前学过哪些变音记号?(还原记号、升记号)

2、教师根据图式讲解:

(1)、讲解降记号:

降记号:表示将本位音降低半音。

(2)、讲解一个降号的调:

教师弹奏C大调音阶,请同学用唱名模唱。

教师再弹奏G大调音阶,请同学说出这次弹奏的是哪些唱名?(do、re、mi„„.)请同学们比较两次弹奏在音的高低上有什么差别,并唱一唱。用教材中的五线谱与键盘对照图讲解。

刚才我们唱的do是F调的,F调的do在第二线。

请同学对照C调和F调的谱例,请同学看看那个音发生了位置变化?画出来,在谱中又是怎样表现出这个音是发生了变化的呢?(F调的do在第一间,发生变化的是fa,书上用一个降记号表示)请同学们看书自己再念念。

教师带领同学将发声练习曲识谱视唱。

3、请同学看书,两人一组试着完成综合训练一。

教师带领学生订正。

并唱一唱。

三、歌曲:《西风的话》识谱。

1、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一位朋友有话跟我们说,但他说我们想听他说的话就必须大队他的暗号。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暗号。

播放伴奏录音。

2、同学们,这首《西风的话》的谱子是什么调的?好,那我们就用我们刚刚掌握的知识来解决这首歌的谱子,对上他的暗号,好不好?

两人一组识谱。

教师带领同学订正。

3、教师范唱曲谱,请同学小声跟唱。

4、在教师指导下练唱。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做得太棒了,这位老朋友说我们通过了他的考验,让我们下节课来听他要对你们说的话,那么你们就知道他是谁了?

板书设计:读谱知识:(挂图)课题:西风的话

教学内容:

1、歌曲:《西风的话》歌曲处理。

2、欣赏:抗敌歌(合唱)

介绍音乐家黄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家黄自通过歌曲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教学难点: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

二、检查复习:

1、请同学回答,do=F调的do在五线谱的什么位置?

此调哪个音发生了变化?位置在哪?

2、集体视唱《西风的话》的曲谱。

三、歌曲学唱、处理:

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老朋友来了,我们上节课对出了他的暗号。这节课,他有话要对我们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2、听录音范唱。(是谁呀?他的话讲了什么?从他的话你知道了是那么?)

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有感情的读词。

集体跟琴练唱。

4、秋天的到来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应该怎样去演唱来体现歌曲中的秋意呢?(练唱)

注意:要字正腔圆。演唱“袍”、“高”、“蓬”、“红”等字要使声音饱满,吐字清晰。

在教师指导下练唱。

四、欣赏:抗敌歌

1、下面老师再为大家介绍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是老前辈。他就是音乐家黄自。

教师介绍黄自:(书上介绍;教师再补充一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黄自作曲的一首歌曲《抗敌歌》。

教师介绍《抗敌歌》创作背景:

2、初听乐曲,请同学说说听了以后对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你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分两段细听,注意听这两段音乐不同的写作方法。

4、复听全曲。在歌曲中下课。板书设计:

西风的话

旋律上下起伏

流畅课题:愉快的梦

总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发声练习

2、欣赏:铃兰

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和声的美感以及合唱的丰富表现力。教学重点:欣赏:铃兰

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中和声的美感以及合唱的丰富表现力。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1、集体识谱,先唱低声部,再唱高声部。

2、在教师指导下演唱。

注意:“鸽”、“飞”两字要做到发声正确,保持高位置,气息畅通。力度减弱表示鸽子的飞远。

二、欣赏:

(一)、铃兰

1、今天我们就来跟着飞远的鸽子一起来游玩,我们先到东北,在这里大家看有一种植物,它的名字叫铃兰。

欣赏《铃兰》,请同学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教师介绍:

《铃兰》这首童声合唱,通过生动的联想(想象铃兰花象铃铛叮当作响,象繁星闪闪 发光)和亲切的咏唱,激发孩子们对祖国辽阔的大自然、对美丽的大森林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2、教师将主题乐写出来,请同学跟琴视唱。

复听乐曲,请同学听一听主题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细听钢琴伴奏的模拟铃铛声。

4、最后复听全曲。完成听听想想。

(二)乘着歌声的翅膀

1、让我们再次起飞,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师介绍:

《乘着歌声的翅膀》原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以德国诗人海涅的诗为歌词所写的歌曲,后被改编。

2、初听乐曲,请同学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再次复听乐曲,请同学说说都有哪几种乐器的演奏?

展开想象,自由发言,请同学说说,乘着歌声的翅膀你仿佛到了那里?

三、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综合训练一歌谱

谱例略)课后小记:

课题:愉快的梦

教学内容:歌曲《愉快的梦》学唱;歌曲处理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感受日本歌曲《愉快的梦》,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受到中日友谊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教学难点:创编歌词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发声练习:同前节

一、创设情境。

放日本歌曲《海滨之歌》,教师带领学生律动走进教师(做6/8拍肢体动作,为后面的歌曲学习和肢体打节奏作铺垫)。

二、导入(放背景音乐《愉快的梦》)

师:同学们,日本小朋友邀请咱班同学到日本去做客,你们想不想去? 生:想。

师:好,下面就请你们闭上眼睛,老师带你们坐宇宙飞船到日本去,跟老师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一位女生穿着和服走到讲台前)到了,快睁开眼睛看看,下面老师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的日本小朋友惠子同学,她的中国话讲得非常棒,下面我们就来邀请惠子同学来给我们做导游吧!

惠子:(边指大屏幕边介绍)这是富士山,是我们日本的象征,由于富士山海拔很高,所以山顶终年积雪。这是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我们来到了东京的服装商城,看见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和服,和中国唐朝的服装有点象。对了,我听说中国的国粹是京剧,我们日本也有国粹,我们日本的国粹是歌舞伎,有时间我会带你们到剧院去观看歌舞伎。今天晚上,日本小朋友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特地在东京小学举办一场联欢晚会,也请你们也准备几个节目。师:あリがどぅござぃます(谢谢你)刚才惠子告诉我,他们今晚要和我们演唱一首歌曲,对,就是这支歌,快帮老师听听,它是几拍子音乐? 生:(听了一会儿举手回答)6拍子音乐。

师:对,是6/8拍音乐(师同时作6/8拍的肢体动作)。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生: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找几名同学谈感受)

三、审美实践

师:这首歌曲是日本歌曲《愉快的梦》(出示大歌片),下面就请老师范唱歌曲吧!(师演唱歌曲,同时播放CAI动画)

师:下面老师唱一句,你们学一句。(教唱两遍)师:下面我们齐唱一遍歌曲。(师电子琴伴奏)

师:同学们,你们哪一句不会唱?(学生说)谁能帮助他?(学生指出难点,学生解决)师:下面我们齐唱一遍歌曲。(师电子琴伴奏)师:下面我们齐唱歌曲的同时用6/8拍肢体语言伴奏。师:我们邀请惠子同学演唱一遍吧!

(录音)惠子:声情并茂地演唱。(同学们听了热烈地鼓掌)师:下面谁能再演唱一遍? 师:下面我们视唱一遍曲谱。

四、审美提高

师:同学们,刚才学习了日本歌曲《愉快的梦》,我想同学们心中也有梦想,那么就用这首歌的曲调来唱出你心中的梦想吧!下面我们先在小组内先说一说、唱一唱。(CAI显示充满幻想的图片,为学生的创造创设情境)生:(小组内讨论创编歌词)师:哪一组代表先来唱?

生:(五名同学分别唱自己的梦想,下面听课的老师热烈地鼓掌)

师:同学们的梦想真好,只有有梦想的人才是新生活的创造者,让我们为早日实现梦想而努力吧!同学们,老师知道咱班的同学多才多艺,而且是我们董家沟小学乐队的主力,那么你想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想表演的同学可直接到前面来表演。

生:(同学们通过舞蹈、管乐、打击乐、歌唱等形式表现歌曲,场面热烈,使教学进入高潮)师:同学们的表演真精彩,祝你们今晚和日本小朋友演出成功,下面就让我们和惠子同学一起带着这愉快的梦想飞出教室去参加联欢会吧!课题:看龙船

总课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谱知识:切分音

2、学唱歌曲曲谱:看龙船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以急吸急呼和饱满有力的声音,表现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情绪。

2、认识切分音,并在唱歌中正确应用。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认识切分音,并在唱歌中正确应用。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读谱知识:切分音。

1、教师出示以前学过的比较简单的切分节奏,请同学拍手读出节奏。

2、出示切分音图式。

教师讲解:请同学将书上的几种节奏拍手读出来。(得出切分节奏的时值)。

3、请同学两人一组反复拍拍,看谁拍的准确。

4、将书上的两条旋律唱一唱,请同学边唱边按书上要求的节奏打出拍子。

5、将《看龙船》一课中的切分音找出来,并跟老师的琴声唱一唱。

三、学唱歌曲《看龙船》

1、导入:(屈原的故事。)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气氛怎样?

3、跟着教师的琴声唱一唱乐谱中的切分音。

4、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乐谱。注意切分音的时值。

教师范唱曲谱,请学生轻轻跟着老师演唱的哼一哼。

跟琴视唱曲谱。

四、小结:

请同学们回去准备节目,只要与看龙船有关。

课题:看龙船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

2、学唱歌曲:看龙船;歌曲处理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以急吸急呼和饱满有力的声音,表现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情绪。

2、通过按规定拍号为旋律添加节奏时值的练习,加强读谱知识的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认识切分音,并在唱歌中正确应用。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综合训练

1、先跟琴视唱旋律不空缺的地方。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旋律的前一小节应该节奏相同或相似,以保证乐曲的风格统一。

3、两人为一组做题,教师订正,最后再跟琴演唱一次。

三、学唱歌曲

1、复习:集体齐唱歌曲的曲谱。

2、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3、跟琴学唱歌词。

注意:歌曲的节奏、情绪的处理。要用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来。演唱 演唱歌曲下课 课题:看龙船

教学内容:

1、欣赏: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

2、民族拨击弦乐器

3、学唱歌曲:看龙船;歌曲处理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以急吸急呼和饱满有力的声音,表现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情绪。

2、介绍民族乐器中的拨(击)弦乐器,并通过欣赏曲,了解琵琶的表现力,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加深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教学重点:欣赏乐曲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复习

1、请学生拍击出切分音的节奏。

2、集体齐唱歌曲《看龙船》。

三、小组展示:

各个小组以《看龙船》为素材,各自准备节目,并演出。看谁演得好。评比出小组优胜,并加以奖赏。

四、欣赏

1、导入:同学们请你们说出西洋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和木管乐器,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都有哪几种?

很好,今天老师再带大家来认识中华民族乐器中的拨(击)弦乐器。

2、教师出示乐器挂图,结合音乐,边听边介绍各种乐器。

教师介绍乐器:

柳琴(柳叶琴)-发音清脆、表现力丰富。

琵琶 ―音域宽广。

阮 -音色圆润而丰富,颇具特色,并自成一组。

三弦-音域宽广、技巧灵活、表现力丰富。

筝-音域宽广,音色清雅秀丽、优美动听。

古琴-音色古朴、浑厚、嘹亮。

扬琴-音色清脆明亮。

3、完整复听,请同学听到什么乐器就说出来,并做出该乐器的演奏姿势,看谁听的准。

4、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乐曲,听完以后请你告诉我,这是哪种拨(击)弦乐器。

(对了,这是一首琵琶独奏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

教师介绍:

这是一首根据同名歌曲改编而成的,运用琵琶的各种演奏技巧,生动的展现了这一情景。

5、逐段细听,请同学边听边比较各段在情绪上的变化和联系。

完成听听想想。

6、完整复听全曲。

请同学们随音乐做一做动作,随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拨(击)弦乐器 柳琴(柳叶琴)-发音清脆、表现力丰富。

琵琶 ―音域宽广。

阮 -音色圆润而丰富,颇具特色,并自成一组。

三弦-音域宽广、技巧灵活、表现力丰富。

筝-音域宽广,音色清雅秀丽、优美动听。

古琴-音色古朴、浑厚、嘹亮。

扬琴-音色清脆明亮。课题:排排坐

总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排排坐

2、综合训练

教学目的:

1、用甜美、圆润的歌声表达孩子们天真、友爱的情感,并感受广东民歌音调的特点。

2、继续进行按拍号用节奏组织旋律的练习,提高学生读谱知识的运用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排排坐 教学难点:按拍号用节奏组织旋律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综合训练:

1、教师先分别弹弹各个音符,给学生一个大体上的印象。

2、教师提示:可以两个小节两个小节的试试。

结束音要长。

3、各小组展示,看看那组编写的最好,教师讲解后,请学生跟琴唱一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了孔容四岁让梨的故事吗?

请学生讲一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排排坐”

2、、听录音范唱。

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复习G调的各音符所在的位置。

教师带领读谱。请学生拍手念谱。跟琴唱谱(注意16分音符组成的节奏)

4、有感情的读词。

集体跟琴练唱。课题:排排坐

教学内容:

1、歌曲处理:排排坐

2、欣赏

教学目的:

1、用甜美、圆润的歌声表达孩子们天真、友爱的情感,并感受广东民歌音调的特点。

2、通过欣赏,初步体验多声部歌曲所表现的丰富、和谐的音响效果。教学重点: 用甜美、圆润的歌声演唱

教学难点:唱好歌曲中 16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处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歌曲处理:

1、集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排排坐》。

2、要求:演唱要圆滑连贯,又要做到准和节奏正确。

“乐呵呵”要用自然声音演唱,音量较小。

3、练唱:可以自己编排动作。

三、欣赏:

1、初听乐曲,请同学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气氛怎样?

2、教师介绍土族所在区域。

分段细听乐曲。请学生说说各段分别讲述了什么?

3、完整复听。请学生跟着做做动作。课题:我的小绵羊

总课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曲谱)

2、读谱知识

教学目的:

1、认识上拨音记号并学习其唱法。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曲谱)教学难点:认识上拨音记号并学习其唱法。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学习读谱知识

1、启发性谈话(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考虑一下与我们显示生活中看到的什么一样?

2、它的形状像波浪,所以它叫上波音。

上波音是由该音向上方的临音进行快速交替,师进行示范性讲解。

3、找出《我的小绵羊》旋律中共用了几次上波音。

回去练习上波音的写法及唱法。

三、学唱歌曲:

1、复习F调的音阶。跟琴视唱各音。

2、集体识谱。

教师带领学生跟琴视唱曲谱。

课题:我的小绵羊

总课时数:第2 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2、综合训练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歌声来表现小绵羊的可爱形象,抒发对羊群、对家乡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2、感受单音、同时发响的双音和三个音的不同音响效果;按要求进行节奏时值合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音乐写作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教学难点:用活泼、亲切的歌声演唱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学唱歌曲

1、集体演唱曲谱。注意速度的变化。

2、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教师范唱歌词,请学生跟着小声哼唱。

跟琴唱歌曲。

3、处理:

讨论:你认为怎样演唱这首歌曲更好?

速度应该怎样处理?

练唱

三、综合训练:

1、教师在键盘上分别弹奏各音。

请学生说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组?

讨论:单音、双音和三个音的有什么不同音响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第2题的那几个音音群相近?结束句的音应该怎样?

3、讨论:两人为一小组,看那组编写的好

视唱学生编写的旋律。

四、请同学们回家准备节目

课题:我的小绵羊

总课时数:第3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快乐的罗嗦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学习根据音乐的重复与对比来区分乐曲段落的方法,领略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合奏的丰富音色和表现力;感受我国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的韵味。教学重点:欣赏乐曲

教学难点:根据音乐的重复与对比来区分乐曲段落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复习

1、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波音记号。

2、集体齐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三、小组展示:

各个小组以《我的小绵羊》为素材,各自准备节目,并演出。看谁演得好。评比出小组优胜,并加以奖赏。

四、欣赏

1、出现欣赏课题,跟教师琴声学唱音乐的主题旋律。

2、初听乐曲,请学生听主题音乐共出现了几次?再听听用了什么乐器?

3、分段细听。完整复听。完成听听想想课题:金扁担

总课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训练一

视唱《金扁担》曲谱。教学目的:合唱时做到声部统一、和谐。教学重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1、集体识谱,视唱。

2、演唱“东方太阳出来了”

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注意力度的变化。

二、学唱《金扁担》曲谱。

1、复习F大调的音阶,作音准练习。

2、集体识谱。

先练唱集体演唱部分,再分声部练习各声部和声部分。

用LU来哼唱全曲。

课题:金扁担

总课时数:第2节 教学内容:综合训练二

歌曲《金扁担》学唱。

教学目的:

1、用优美和欢快的情绪,热情赞颂我国城乡的四化建设。合唱时做到声部统一、和谐。

2、运用已经学过的节奏写作知识和技巧,表达简单的音乐情绪和形象。教学重点难点:两声部合唱部分的把握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发声训练:综合训练

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注意力度的变化。

二、学唱歌曲

1、复习曲谱,请学生用LU来哼唱歌曲。

2、让学生看苗族的美丽景色,听歌曲。复听录音,让学生说出歌曲特点。歌曲分为三段,旋律明快、活泼。朗读歌词,说出三段的意思。

第一段:小司机开车在路上,好像在翩翩起舞。第二段:描写了苗家儿童对山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第三段:仿佛美好的景色出现在人们眼前。听录音,体会三段的意思。用心跟录音机模唱。

以欢快、活泼的情绪大声唱歌曲。

三、综合训练二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第2题的那几个音音群相近?结束句的音应该怎样?

题目所要求的情绪是怎样的?

3、讨论:两人为一小组,看那组编写的好

视唱学生编写的旋律。

课题:金扁担

总课时数:第3节 教学内容:欣赏

学期复习教学目的:

1、用优美和欢快的情绪,热情赞颂我国城乡的四化建设。合唱时做到声部统一、和谐。

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教学重点难点:两声部合唱部分的把握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发声训练:综合训练

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注意力度的变化。

集体演唱《金扁担》

二、欣赏

1、导入:请学生回忆新年时的快乐情景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介绍:一种是作为歌剧或者舞剧的开场音乐,有暗示剧情的作用;另一种是带有标题的独立器乐曲。《春节序曲》属于后一种。

3、初听全曲,请学生说出总的气氛情绪。

教师弹奏主题旋律,请学生跟着哼一哼。

4、复听乐曲,请学生注意那几段是重复的?

为乐曲分段。

5、分段细听乐曲,请学生说出乐曲各部分的不同之处。

6、完整复听。

三、四年级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主要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 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学生情况分析

本级段执教班级为三、四年级的音乐课,我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较爱好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能力自然发挥出来。

课时进度安排:

第一周: 《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2课时 第二周 《西风的话》

2课时 第三周 《愉快的梦》

2课时 第四周 《看龙舟》

3课时 第五周 《排排坐》

2课时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四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我的小绵羊》

《金扁担》

复习期中考试

《卖报歌》 2《歌唱二小放牛郎》 4《红星歌》 4《四季歌》 2复习

3课时

3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27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费下载 第8篇

在《鲸》一文中, 多处运用了比较这一常用的说明方法, 使鲸的特点更为突出、鲜明。

一是与人比较。如“人站在它嘴里, 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以人的身高加臂长“还够不着”来表现鲸张开嘴的高度;用“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 还显得很宽敞”来说明鲸嘴张开的宽大空间。由此, 我们可以想象出鲸的头部有多大, 那么整头鲸的体积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与猪比较。如“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突出了鲸体积大、体重沉的特点, 一条鲸舌就相当于几十头大肥猪了, 那整头的鲸该有多重呢?

三是与牛羊比较。一处是“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 生活在陆地上”, 说的是它的生活环境;另一处是“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 说的是它的呼吸特点, 这些都说明鲸与牛羊一样, 属于哺乳动物。

四是须鲸与齿鲸比较。用“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说明它们所吃的食物不同, 吃食物的方法也不同;用“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 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 又粗又矮”说明它们呼气的情形也不同。

比较可以使说明更通俗, 更容易理解。让我们在阅读课文时好好地体会吧!

《新型玻璃》中的过渡

要让两岸畅通, 必须在河上“架桥”;要把文章的上下段衔接起来, 必须运用“过渡”。《新型玻璃》一文就很巧妙地用了过渡的技巧。

1.分类过渡。如第二自然段的开头:“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用“另一种”从第一自然段介绍的“夹丝网防盗玻璃”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的开头:“还有一种‘变色玻璃’, 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用“还有一种”承接上面介绍的“非常坚硬”的玻璃过渡到介绍“变色玻璃”。这样的过渡承上启下, 使文章的叙述顺当、自然。

2.想象过渡。如第四自然段用“你可能会想, 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 那该多好”作过渡句, 通过设想、想象的句子引出另一段内容来, 把上下两段意思不同的内容连为一体, 使文章的脉胳畅通。这样的过渡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3.设喻过渡。如第五自然段用“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这样的比喻, 讲了噪音不好对付;接着又用“尽管……还是……”的句式来说明“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引到介绍“吃音玻璃”。这样的过渡也是通顺流畅的。

学会给文章的段落之间“搭桥”, 使自己的文章过渡自然, 文气贯通, 这也是一个需要下力气学习的技巧。

《圆明园的毁灭》的“情”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堪称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 却毁于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仅存的残垣断壁, 诉说着百年的耻辱。《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是一篇教育学生树立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好教材。

1.惋惜之情。课文一开始就明确指出,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个“!”, 表现了深深的惋惜之情。而课文以“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作结尾, 首尾呼应, 更是在痛斥侵略者罪行的同时, 表现了圆明园的毁灭, 不仅中国人民而且全世界人民也深感惋惜。

2.赞叹之情。课文中具体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 先讲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再讲圆明园的种种景点, 两个“有……也有……”“还有……”“不仅……还有……”等句式突出了景点之多, 而“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 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等句子充满诗情画意, 突出了景点之美, 说明了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然后介绍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 突出了它的文化艺术价值:“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其中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它的“举世闻名”的确值得我们自豪, 值得世界人民赞叹。

3.仇恨之情。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 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 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从“他们把园内……任意破坏、毁掉”, 从“凡是……统统掠走”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侵略者的极度贪婪;从“实在……任意……”的句子中可以看到侵略者的极端残暴, 毫无人性。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 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踏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 令人痛恨。

这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狼牙山五壮士》的“壮”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

1.壮气惊人。在日寇“大举进犯”的严酷形势下, 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艰巨任务。五个人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 又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使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这都展现了革命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壮言动人。面对生与死的抉择, “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一个“走”字, 体现出他的判断之果断, 态度之坚决, 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当子弹打完时, 班长带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大声喊:“同志们, 用石头砸!”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语言, 充分表现了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

3.壮形感人。第二段塑造了五壮士痛击敌人的英雄群像: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 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 胡德林和胡福才“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第四、五两段集中描写班长的英雄形象:负了伤仍指挥战斗;把仅有的一颗手榴弹“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敌群;带领战士以石砸敌, “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向敌人头上砸去”。这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形象实在感人至深。

4.壮举撼人。狼牙山形状特别像尖利的狼牙, 直指云天。山势陡峭, 尤其是山顶路依山崖, 笔直无底的崖壁令人目眩。而五壮士临危不惧, 舍身跳崖, 显得那样镇静:班长“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第—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昂首挺胸,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这惊心动魄的壮烈举动, 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

《难忘的一课》中的修辞

《难忘的一课》一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突出了中心思想。

1.三处反复。课文中“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先后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台湾教师“一笔一画地写着”“很认真, 也很吃力”。第二次是“我”和孩子们跟着老师, “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越来越“起劲了”。第三次是“我”和台湾教师握手话别时“激动地重复着”, 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感叹。三次反复突出了文章的“魂”———深深的“光复”喜悦和浓浓的爱国情感。

2.两个对比。课文中用日本统治时代“不准许”学习祖国文字、讲祖国语言与台湾教师偏偏认真写中国字、说中国话, 并且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来进行对比;又用礼堂两面墙上“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 而现在是“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来进行对比, 抒发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无比激愤、痛恨之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钟爱之意。

3.一句反问。课文的最后以“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吗”这一反问句作结尾, 发人深思, 耐人寻味。它从“我”的深受感染出发, 提出问题, 激发读者深思, 从而更加凸现了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在这里, 言语不多含义深, 一句反问力千钧。

《太空“清洁工”》的说明方法

《太空“清洁工”》是一篇科技说明文, 讲的是太空“清洁工”的来历、作用和本领。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1.数字说明法。如“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 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这里就运用了数字来说明它体积不大, 却花费不小, 价值不小。

2.诠释说明法。文章中对太空垃圾的概念就运用了诠释说明:“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已经到了设计寿命极限的报废卫星, 有的是发射失败、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 还有些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

3.比喻说明法。首先课题就是把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地球卫星比成太空“清洁工”。又如“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 就像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 横冲直撞”这句话里用“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来比喻太空垃圾的“横冲直撞”, 说明它极大的破坏性。这些都是比喻说明。

4.拟人说明法。如“一旦看到太空垃圾, 它就立刻靠过去, 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清理一件垃圾就得‘牺牲’一个‘清洁工’。”把太空“清洁工”当成人来写, 能够像人一样去“抓”“牺牲”, 同时把太空垃圾戏称为“捣蛋鬼”。

上一篇:供养抚恤金申请书下一篇: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