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公文写作

2024-07-23

常见的公文写作(精选8篇)

常见的公文写作 第1篇

一、发文字号不规范

公文版头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6个要素,在这6个要素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组成,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一是年份书写不规范。把2017年写成17,不够完整准确;二是年份外面使用中括号、小括号等。不够规范,正确的写法是使用(xx)六角括号。

二、文种使用不规范

在文种选择和使用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一是生造文种。按照《条例》的规定,法定运行的文种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这15种。也就是说选择发文的文种时,不能在这15种之外。比如:xx市人民政府关于xx年xx工作的实施方案,这种写法显然是不规范的,因为实施方案不是法定文种应该修改为: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年xx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还有就是叠用文种。《条例》中规范的15个文种,不能把两个不同作用的文种叠加在一起使用。比如关于xxxx的请示报告,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上级接到此文以后无法确定到底是请示的事项还是报告的事项,不能正确处理。因为,二者的行文目的和回复形式是不同的,请示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所以请示通常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和指示,需要上级以批复的形式给予明确的答复,一个请示必须用一个批复回复;报告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属于请阅件,上级通常会以阅存的方式处理。

三、标题写作不规范

标题是公文内容的提炼概括,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公文核心的内容,让收文者通过阅读标题,清楚文件的基本内容。完整的公文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个部分。在实际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标题要素不完整,有的机关单位发文只写事由和文种,有的只写文种,随意的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这样的写法不利于收文者掌握公文基本的内容,影响工作效率。

四、正文写作不规范

公文的主体部分最核心的要素是正文,正文写作是写作者对于公文主题的把握、框架的搭建、材料的分析以及语言运用的综合体现。正文里涵盖的要点是方方面面的。而正文当中,经常出现错误的就是结构层次序号。公文正文内容比较复杂时,需要划分结构层次,公文正文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常见的公文写作 第2篇

一.年度计划、总结的写法要点

主要依据个人工作职责拟定,计划中应体现通过工作要达到的目标,需要采取的保障措施等,这些都要具体。总结中应体现工作成绩、工作措施、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要点及建议等。

二.计生常见申请、证明需熟悉的内容

在深入学习各类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特别要熟悉《陕 西省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各种证件的办理对象及普通群众比较关注的内容。对于申请,主要是格式规范、情况真实、严密,比如群众需要申请居委会出具某种证明,他们需要写申请,那你们就要搞清格式和主要内容,这方面比较单纯,你们主要是熟悉办理程序,给群众做好解释和对申请进行审核。下面我以办理二孩生育证为例做一点说明。

(一)所有办理再育证者必须提供的基本资料:

1、本人申请;

2、结婚证复印件;

3、夫妻双方及子女户口簿复印件;

4、夫妻双方及子女2寸合影照片三张。

(二)属第二十三条

(一)第一胎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除基本资料外还应该提供市级病残儿童鉴定书。

病残儿童鉴定书的办理程序:

1、申请人持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到服务大厅窗口领取病残儿童鉴定表。

2、每月10号到市病残儿童鉴定中心鉴定(汉中市中心医院)。

3、通过鉴定的可以再生育的,提供基本资料按正常程序办理。

(三)属二十四条

(一)一方再婚已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

1、一方离异的,另一方未生育的,除基本资料外还应提供:

(1)离异一方离婚判决书复印件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2)初婚的提供未生育,未抱养的证明,本县区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提供婚育状况证明,跨县区的必须由户籍地县级以上计生部门证明。

2、一方合法生育两个子女后丧偶另一方未生育过的。除基本资料外还应提供:

(1)再婚一方的二孩生育证;

(2)派出所或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前夫(妻)户籍注销证明;

(3)另一方的未生育,未抱养的证明。

3、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且该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医学上认为可以生育的。除基本资料外还应提供:

(1)市级病残儿童鉴定书;

(2)双方婚育状况证明或离婚判决书。

(四)属二十五条

(二)男到独女或者双女户家结婚落户。还应提供:

(1)女方父母生育状况证明;

(2)男方入赘落户的证明。(双女户只对一个女子照顾生育二孩)

(五)属二十五条

(三)夫妻一方属非遗传性疾病,失去正常劳动能力的。除基本资料外还应提供:

民政部门出具的夫妻一方非遗传性残疾的证明,残疾的等级必须达到二级及二级以上(残疾证)。

(六)二十五条

(四)居住在人口稀少的高寒山区的。在未接到省市批复之前原照顾生育二孩的区域不变。

(七)换证的除基本资料外还应提供:

1、原二孩生育证原件;

2、一年两次孕检,其中原领证半年后必须提供一次。

婚姻状况证明(初婚)

王××,男,生于××年×月××日,××镇××村×组村民。于××年××月与×镇刘×结婚,此前王××属于初婚,未生育、抱养过子女。

××乡(镇)人民政府

××××年×月×日

独女户证明

张××,男,生于××年×月×日,××镇××村×组村民。木××,女,生于××年×月××日,××镇××村×组村民。两人于×年×月结婚,×年×月生育一孩张×,夫妻两人终生只生育了张×一个女孩。张×与岳×××年结婚,岳×于××年落户到××乡(镇)××村××组,属于男到独女家落户。

××乡(镇)人民政府

××年×月××日

双女户证明

王××,男,生于××年×月××日,××镇××村×组村民。张××,女,生于××年×月××日,××镇××村×组村民。两人于×年×月结婚,×年×月生育一孩女,王×,×年×月生育二孩女,王××。

王××,×年×月外嫁××县××乡(镇)。王×,××年与刘××结婚,刘××于××年落户到××乡(镇)××村××组,属于男到双女家落户。

××乡(镇)人民政府

××年×月××日

三.信息的写法要点

这一块没有固定的套路和章法,只是我的一点体会。我认为,信息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客观、公正,要善于求新。动态信息要注意快速上报,“以快带新”。要善于全方位开发,对到手的信息资源,不能就事论事,停留在表面上,要多方面拓宽信息的外延,多侧面揭示信息的新情况。避免抽象、单调、空话、大话,不切合实际的信息上报。要写好信息,主要要把握以下几点:

1.不能带有个人观点,要站在单位或部门主要领导的高度;

2.注意收集主要领导的报告、讲话等素材;

3.内容要精练,前后逻辑关系一致;

4.标题醒目吸引人,越靓的越往前放;

5.要善于总结、发现、归纳当下的热点,把握好报道时机;

6.结构宜采用总分式较好等。

例文1:

西乡“母亲健康工程”惠及6.5万名群众

截至目前,西乡县实施的“母亲健康工程”已为6.5万余名已婚育龄妇女做了健康检查,4万余名患妇科疾病的母亲得到了免费治疗。她们通过多种不同方式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的无限感激之情。

2009年10月,西乡县被列为陕西省第二批“母亲健康工程”项目县。县上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充分利用和调配计划生育医疗服务资源和力量,添臵了B超诊断仪、乳腺扫描仪、乳腺治疗仪、利普刀、微波治疗仪、空气消毒器、电子阴道镜等检查治疗设备50余台件。同时根据治疗需要,投资80余万元,通过政府采购10个品种的治疗药品,免费为群众检查治疗。

县、乡服务站在育龄群众知情同意、免费自愿的原则下,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和治疗原则,积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展免费治疗。对查出需要治疗的轻症患者,现场开具处方,免费发给治疗药品,并认真指导用法;对需长期服药和住院手术治疗的,指导转诊帮助群众纳入新型合作医疗;对查出患有严重疾病或癌症的,在新合疗的基础上,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协调民政部门给予医疗救助。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和调查摸底,做到了健康检查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并给受检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跟踪服务。同时,县上印制了“母亲健康工程”生殖健康系列知识宣传单5万余份发放给群众,有效提高了农村育龄妇女保健意识,普及了生殖健康知识。

截至目前,全县23个乡镇的6.5万余名已婚育龄妇女接受了免费健康检查,检查率达95%以上,查出的4万余名患妇科疾病的人中已有2万余名治愈,治愈率达50%。

例文2:

西乡:深入开展“爱岗敬业,争先创优”活动

近日,西乡县计生局出台了《西乡县计划生育局关于在全县计生系统开展爱岗敬业争先创优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县计生系统干部职工深

入开展以“七开展” 为主要内容的“爱岗敬业,争先创优”活动:一是开展 “五个是否”大讨论;二是开展 “六知六会”活动;三是开展“三抓三培训”活动;四是开展向优秀先进人物学习的实践活动;五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大练兵活动;六是开展已婚育龄群众评计生活动;七是开展“双优”、“十佳”业务能手、优秀计生工作者评选活动。

例文3:

西乡:利益导向 部门齐动

今年,西乡县计生成员单位把履行部门职责摆上重要位臵,做到有领导、有人员、有措施、有贡献,积极配合、履行职责,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人口计生利益导向工作。

扶贫办在2010年度整村推进项目中扶持计生户392户,投入26.4万元;优先向计生户投放小额信贷200万元,贴息资金达10万元;移民搬迁照顾计生户180人,共补助81.9万元;扶贫技能培训已为61户计生户子女补助76250元;并拿出5万元专项资金帮扶2户创业工程示范户和13户关爱女孩联系户。

城建局在2010年度的危房改造工作中,共为320户计生家庭落实了288万元的危改资金(其中C级危房128户,每户补助资金6000元;D级危房192户,每户补助资金11000元)。

国土资源局在2010年度优先为45户计生家庭共审批宅基地

11131.92平方米,为2户创业工程示范户和6户关爱女孩联系户落实帮扶资金9000余元。

教育局2010年度为25名高中计生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12860元;县职中为对口帮扶的白龙镇沈河村31名计生户学生和涉农专业62名计生户学生减免了学费、住宿费共132200元。

例文4:

西乡、勉县计划生育局更名

日前,西乡县计划生育局和勉县计划生育局分别更名为西乡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勉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各级媒体投稿方式统计表

公文写作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第3篇

一、认识公文种类并正确使用

公文主要分两类, 一类是行政公文, 一类是综合性文稿。行政公文, 又叫公务文书, 是在行政公务活动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文书。它是特殊规范化的文体, 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明确的读者, 有特定的行文格式、行文规则和办理办法。在总结以往20多年来公文运行管理的经验基础上, 2012年4月12日, 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规定行政公文包括决议、决定、命令 (令) 、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15种。这些公文在各级行政机关经常用到的, 用于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机关之间的沟通联系、协调各方面的意见、推动群众工作和定纷止争。公文是党和政府的意志体现, 表达政府的主张, 显现机关公务活动的目的。由于公文的种类和体式是取决公务活动的性质与方式, 不同的文种在不同的公务活动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因此在拟制公文时, 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 根据所在机关的职权范围、所处的地位与发文目的, 具体选择不同的文种。另外还有机关中的综合性文稿, 是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除上述15种公文外经常接触的大量事务性写作任务, 如讲话稿、调查报告、演讲稿、工作总结、述职报告、主持词、工作方案或计划、简报等等。这些文稿往往具有业务范围广、主题内容杂、领导要求高、体式较灵活、起草难度大等特点。在写作公文时要注意文种的选择, 因为在基层中许多公文的文种比较混乱, 有时应该写调查报告的却写成工作总结, 应该写通报的而写成通知, 请示与报告写在一个公文中, 简报可以反映的情况却用通报来报告等情况。在写作前要了解写作的目的、作用和领导的意图, 从而选定正确的文种, 这样才能准确地确立写作的对象、材料和采用什么格式。

二、素材收集积累与整理

(一) 材料的积累。要写好公文首先要有材料, 材料的来源主要靠平时的累积。素材的积累既要全面又要真实。

1. 全面。

首先是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包括本单位状况、决策、实施情况, 如单位性质及职能、中心工作、任务计划等。反映本部门特色的热点及大家关注的问题, 这些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多留心, 将平常工作中的各类文件, 如通知、讲话稿、简报、会议纪要等大小的文件都收集起来, 以备不时之需。其次是本系统、本行业, 每个系统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情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同时也有其特定的“行话”, 我们要对系统上下的情况了解, 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意见、方案等, 要了解重点是什么、总体的要求是什么、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等, 这些材料的来源可以是内部或外部网站的要闻, 也可以是上级的文件, 会议讲话。对这些做到全面深刻的理解, 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的精神贯彻落实不变形, 不走样。下级部门情况, 主要是下属各单位的情况, 包括本级领导对下级单位的意见看法, 本级部门对下属单位的指示或指导意见等。还有就是下属单位的其他情况, 我们除了看文件外, 还要到下属单位进行调研, 多听取下属单位的汇报, 以及实践调研。第三, 要关注社会上的相关情况,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件的发生是有广泛的社会背景和原因的, 因此对本地区乃至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的有关材料都应收集, 它们对认识和分析事物的因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真实。

我们收集材料首先要反复核实, 证明确凿无误。因为公文提出的意见、办法措施必须是实事求是的, 要便于执行, 如果脱离实际, 就无法执行了。背景、经过的表述也必须完全真实, 包括细节和数字, 否则用到公文中就会失去说服力, 失去利用价值。其次, 材料的必然性。收集的材料要反映客观事物的一定本质, 不能只是个别的、偶然的表象, 只有本质的才是真实的。如报告、总结之类的公文, 其中的材料就应反映本质, 表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 客观性。收集的材料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公务实践, 而不能想象, 无中生有。

(二) 材料整理。

材料的整理, 就是对平常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消化、吸纳, 深入全面地占有素材、理解素材, 体会材料的精神实质, 融会贯通。以备以后的查找和运用。材料整理归纳的方法, 可以按照内容横向分类, 就是将全年的通知、简报、讲话稿、会议纪要、报告等分门别类整理出来, 这种整理方式比较直接, 清晰。今后查找运用时容易对照, 有些可以直接引用。还可以按照内容纵向分类, 就是把所有收集到的材料打散, 按照观点、内容、写作方法等进行分类整理。这种分类整理方式可以通过分析材料的写作特点, 材料的亮点或者行文的特点和规律等, 这样可以为写作时提供一个学习的范本。无论用哪种分类方法都要遵循适度有用的原则, 在筛选材料时要有以下几种意识:

1. 剔除的意识。

我们收集到的材料应该具有信息价值。对于那些没有新意的, 不能反映最新的精神、意见、思想及动向的材料, 要坚决剔除。这样在写作时才不会被没价值的材料影响, 运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2. 时效的意识。

材料是有时效性的, 我们对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估, 对流动性的材料要区别对待, 有选择性地留存。

3. 整体性的意识。有些材料孤立地看价值不大, 但从全局来看, 就会发现它的价值, 对这类材料要注意收集。

4. 超前的意识。

有些材料对目前的写作可能没有价值, 但对以后的写作还是有用的, 也就是说对有潜在价值的材料要注意收集。否则时过境迁, 以后想找很麻烦。

5. 统计的意识。

在收集整理材料时, 要有意识用科学的量化和统计的方法去处理某些材料, 除了有意识去收集统计数据, 必要时, 要自己去做些统计工作, 这样才有利于今后写作时的对比和运用, 否则, 储存起来也没用。

三、公文结构层次的安排

公文是公务活动的工具, 在公文写作时, 安排公文的结构就要符合公务活动的思维逻辑。主要是:

(一) 有序。

公文写作时材料安排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这个顺序应该符合公务活动的一般认识规律, 即从开始到结束, 从总到分, 从远到近, 从局部到整体, 从特殊到普遍, 从原因到结果, 从过去到现在, 从主要到从属。有序地组织材料, 可以防止忽近忽远, 忽前忽后, 忽今忽明, 以免造成结构混乱, 表达不清。

(二) 连贯。

公文写作时, 要注意材料的连贯性和必然性。写作的材料是有必然联系的, 在安排材料时要注意前后的联系, 这样才能使全篇思路畅通, 前后衔接, 语意连贯, 浑然一体。要防止上下语意断止, 跳跃, 甚至相互对立。

(三) 区别。

各类公文因为文种不同, 反映的内容角度、容量、表达方式等都不同, 所以对材料安排也有不同。如通报与情况汇报是不同的, 前者是下行文, 后者是上行文, 所以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另外写作中, 在表达相反或相同的意思时, 要把不同的材料区别开来。相同意思的材料要集中表达, 做到界限清晰。避免混淆不清, 防碍公文主旨的表达。

(四) 周密。

写作中安排结构时, 要周密安排, 不同文种逻辑结构是不同的, 如:工作总结, 要有总结的名称、情况概述、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每个部分是有关联的, 安排要符合逻辑。又如对事件的通报, 要详细叙述事件的经过, 注意前后一致, 每个细节的安排要经得起推敲, 要防止顾此失彼, 切忌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四、公文视野要有高度

作为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推动事业发展、指导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具的公文, 其视野是公文质量和价值的体现。公文的写作者应该站在领导决策者的位置, 根据国内外的形势, 在不同发展阶段, 对宏观世界、历史时空进行全面思考, 只有站在决策者的高度领会政策精神, 发现问题, 才能写出有深度、有气势的公文。

(一) 全局在胸。

全局的意识, 就是指在公文写作时要有顾全大局的思想认识。全局, 就国家而言, 是指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的发展振兴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就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而言, 全局就是区域的发展、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本单位的发展。任何一项公务活动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部门和个人分管的工作只分担一方面的职能, 如果只从部门或个人的角度去思考, 就缺乏对整体的了解, 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就会产生局限性。要求在公文写作时跳出一时一地的局限, 自觉地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全党全国的工作中, 用更宽广的眼界和思维审时度势, 把握现在, 透视未来。

(二) 放大背景。

公文的材料有现实的材料、历史的材料, 此外还有背景材料, 因为各种事件都是在一定的背景当中的, 在公文写作时, 必须考虑背景因素, 将思维调整到所在的单位、部门, 考虑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如果离开背景只是就事论事, 不讲背景, 写出来的公文就不够厚实, 高度就不够了。

(三) 学会运用政策理论。

公文的政策理论水平决定公文的质量, 这又是写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的体现。公文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承载者,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常是以公文的形式来发布传达, 具有高度的政策性、法定权威性和现实的效用性, 是用以推动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写作者的思想政策理论水平要求非常高, 但很多的公文写出来以后, 不符合领导的意图, 不符合实际需要, 在很大程度上, 不是因为写作者语言表达能力问题, 而是其思想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所以写作者要努力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 要会辩证法, 懂经济学, 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 只有这样, 才能使自己的头脑保持政治清醒和敏感, 在写作时不出现政治原则上的失误或不周, 才能自觉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融会贯通到公文中去, 使文章有更高的政治高度。

(四) 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公文是以实际工作为基础, 对公务活动中的各类问题、现象和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找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特点,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从而指导工作实践。写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 而且要去研究分析, 然后提出解决的办法。多问一个“为什么”, 从表象背后的原因进行探索;想下“怎么办”, 对事物的过程、规律、本质进行思考, 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或新方法。培养自己敏锐的视野, 并运用到公文写作实践中, 这是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常见散文的写作要领 第4篇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始于模仿。学习前人的名篇佳作,若不能以之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事。为此,笔者结合“唐宋八大家”散文中的重点讲读篇目,参照当下散文的主要类别,做一简要梳理。

一、借助对比手法写好议论性散文

该类散文注重议论说理,或表达一个观点,或阐述一个道理,或议论某种现象。它往往从人或事饱含深情的记述里,去发掘社会人生的大道理,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所以又叫哲理散文。

比如韩愈的《原毁》,歌颂古之君子对人对己的正确原则,同时批判“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错误行为。文章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以直截了当的方式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是非褒贬的态度。段与段、层与层之间逐项对比,使问题的正反两面都得到淋漓尽致的阐发,“对比”便成为其主要说理的方法。

由此可知,寫作议论性散文,除了要围绕中心论点选材、列举恰当事例以充实文章内容之外,采用正反对比分析问题往往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抓取生活片断充实写人叙事散文

这类散文通常以写人记事为主,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作者某种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比如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虽曰书序,实则为人物传记。韩愈写许远、南霁云、张巡三个不同的人物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许远是严正的描述伴以精到的评析,夹叙夹议,展示其宽厚磊落的品格;对南霁云则集中笔墨写他抽刀断指、慷慨陈词、抽矢射浮屠几个人生片断,生动地展示了他的侠肝义胆和豪爽性格;对张巡则用于嵩的话转述,从侧面加以补充。虽描述手法各异,却将赞美英雄、鞭笞小人的主题贯穿始末。

而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画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不着一句议论,寓情于事,以形传神,将深沉的歌颂之情隐于客观的叙述之中。

由此可知,写好这类散文的关键在于选取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生动细节,并对其进行艺术描写,对人物进行“散点式”刻画,来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从而表达自己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三、通过借景抒情提升写景状物散文

这类散文,以描写景物为主,同时表达一定志趣或借以表达某种人生体会。内容上以写景状物为主,表达方式则以描写为主,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在此类散文中,景物描写是首要的,而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状貌、趣味。

比如《游褒禅山记》一文,表面上看是一篇游记,但细读全篇便知并非纯客观地描绘山水,而是在刻画奇妙景色的同时,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寄托于游山探奇的感受之中,使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无间地契合在一起,把记游与说理巧妙地熔于一炉。结构上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语言凝练,体现了宋人山水游记善于议理的特点。

完全可以说,通过对景、物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把主体情感投射并寄寓于客观物象之中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激情,是古代写景记游散文的一大艺术追求。这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四、注重表达真情打造抒情言志散文

抒情散文通常以抒写人的生活和生命感受与感悟为主旨,记人抒情、借物言志,从而与叙事或其他文体区分开来。

比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破骈为散,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寄托自己的哀思,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如第五段写闻讣的情景,共用了三个“邪”字,四个“也”字,三个“乎”字,五个“矣”字。

再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这篇序文,既是赠友之作,又是抒怀之篇。它巧妙地揭露了官场的丑恶,倾吐了内心的不快,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结构上第一部分是散体,第二部分用了铺叙手法和排偶句式,第三部分则是韵语。构思独特,对照鲜明,别开生面。

常见公文的写作方式方法 第5篇

一、公文的概念和特点

公文,又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形式。公文形成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各类社会组织记载事物、表达意志、交流信息、联系工作、处理各种事务的需要。

公文归纳起来具有以下特点:(1)突出政治性。(2)恪守法定性。(3)保持权威性。(4)注重保密性。(5)讲究规范性。(6)围绕事物性。

二、公文文体

文体即文章的体裁。文体归属取决于文章的使用目的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特点。

人们使用公文的目的就是用书面语言表达用以反映意图和客观情况的公务信息,将其快捷有效地传递出去,并为受文者直接获取和理解,在规定的时空范围内对受文者的认识和行为产生强制性影响。这一使用目的就使公文成为一种以白话文为原则的。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兼用的特殊应用文体。首先,公文具有应用文的基本属性,是一种应用文体。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其次,公文又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式。

三、公文结构

公文的结构指公文的组织构造,具有规范性和相对确定性。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

公文能够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效地传递公务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是机关在公务活动中行使职权的重要工具。

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报告的撰写

一、命令

命令(令)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具有最高权威的指挥性公文。它适用于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发布规章;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县级以上(含县)人民政府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命令的结构包括标题、令号(或发文字号)、正文、落款。命令标题的写作通常有三种组成,一种是标准的行政公文标题,即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一种是省略发文事由的标题。还有一种是用发文机关及其负责人职务名称与文种构成的标题。令号是以命令签署人的任职期限为周期编排的顺序号。行政令、奖惩令等通常列发文字号。命令正文的语言要干脆果断,体现“令行禁止”的特点。命令的落款由发文机关名称、签署人姓名以及发文日期组成。

二、决定

决定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公文,其主要特点是兼具规范性与领导指导性。决定可针对反复发生的普遍性事务,反复适用,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作为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表现形式,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用于记载与传达领导指导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的决策,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是领导指导工作的准则。在结构格式方面与规范性文件差别明显。

决定的结构包括:

(1)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与文种。

(2)正文。一般由制发文件的依据、决定事项与执行要求三大部分组成。在文件中的结尾要提出要求,发出号召或说明有关事项。

(3)发文机关与成文日期。

三、公告

公告是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它的制发机关级别较高,一般都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管理机关(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地方权力机关和管理机关,以及获得授权可以发布公告的机构(如新华社)制发,通过新闻媒介发布,内容重要,事项重大,是一种非常严肃庄重的公文。

公告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和发文日期。

公告的标题可以采用标准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可以采用省略事由的写法,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公告的正文有时只需写公告事项和结语,一两句话就行。也有的公告正文则分成公告缘由、公告事项、公告结语三个部分。公告的发文机关应当写全称。如果标题中包含了发文机关,落款处的发文日期也可以写在标题正下方,用括号括起来。

四、通告

通告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具有一定的法规性和约束力,一般通过新闻媒体或以张贴的形式对外发布,有些通告只在内部张贴。

通告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落款。标题有三种常用写法:一种是标准的公文标题,即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一种是省略事由的写法;第三种是省略发文机关的写法。

通告的正文分成通告缘由、通告事项、通告结语三个层次。通告结语有时很简单,写“特此通告”或“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等就行了。有时则需要加上一些特殊要求。

通告的落款视情况而定,标题中没有发文机关的,此处应写发文机关和发文日期。标题中已写明发文机关的,则只需写发文日期,这种情况下,发文日期还可以写在标题下方,用括号。

五、通知

通知是机关常用公文,其主要特点:一是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二是对行文方向的限制不严格,基本上是下行文,但也允许主送平级和不相隶属的机关;三是内容单纯,一文一事,行文简便。

通知的结构包括:(1)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与文种。用于发布、转发、批转文件的通知则要求写明发文机关、动词(颁发、印发、转发、批转等)、被发布和转发批转文件的标题、文种。(2)主送机关。(3)正文。(4)发文机关与成文日期。

通知又分为以下几类:

1.颁发、转发、批转公文的通知

在撰拟颁发(或印发)公文的通知时应注意,须认真交代这一规范性公文的有效生成过程,特别是在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法定的情况下。因此,在评价被转发的公文时不得随意发表批评性意见,如需变通执行这些公文时,应说明原因并预先征得有关方面的同意。

在撰拟批转公文的通知时应注意,批转的对象应为自己下级的公文,通知本身就是一个批示,可以对批转对象提出包括批评性意见在内的各种评价意见。

颁发(或印发)、转发、批转公文的通知都以颁发、转发、批转对象作为附件,都有对这些公文的执行要求。在“执行”二字之前往往都有一些限定修饰成分,应注意精确恰当地选择词语,根据实际需要正确使用“认真遵照”、“切实遵照”、“参照”、“参考”、“参酌”等含义有显著差别的字句,以保证公文的有效性。

2.指示性通知

指示性通知的正文一般包括:行文的依据(客观情况、上级要求等)或目的意义,上级指示的精神及其具体化,执行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等。后两部分内容常需以分条列项的方式表达,每条的开端大都以简短文字对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主题句),其后再予以阐述发挥使之具体化、明确化。

撰拟指示性通知时应注意,必须在文中指明行文依据,指明公文中的政策、规则、要求是上级的指示;语气应肯定;内容应具体明确,当涉及的问题需要受文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处理时,应避免一刀切、绝对化的提法,注意给其留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处置问题的余地。

3.知照性通知

知照性通知的正文主要包括:形成该事项的过程、原因、根据;事项的具体内容(性质、状态)。为简化正文,有时以附件(如任免名单、公章印模、组织章程等)对事项的内容作细致交代。

知照性通知所涉及的事项主要是:成立或撤销机构或组织;启用或废止公章;变更一些组织或刊物的名称;任免干部;出版发行刊物等。

4.会议通知

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会议名称、召开会议的根据与目的、会议时间、地点(报到的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差旅费报销办法、与会者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联系单位、联系人与联系电话号码等。如属规模较大的会议,还应在通知中附上会议日程安排和与会的有关证件。会议通知的内容,要求准确、具体,无一错漏,并必须在会前送达,留出充裕的时间,以便与会者做好充分准备。

(2009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部分)

【原题】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开展春节慰问活动,秘书小王起草公文,他使用的公文文种应是:

A.通告B.公告C.通知D.公报

【解析】答案应为C。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公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向国内外郑重宣布重大事件和决议、决定时所用的一种公文。公报是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报道性公文,是党和国家经常使用的重要文种。题干中的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开展春节慰问活动应使用的公文文种为通知,故选C。

六、报告

报告属陈述性公文,用于向领导机关反馈本机关的工作信息,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意见与建议,为领导机关制定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报告的主要特点是:受报告制度的影响,为各机关普遍经常使用;一般可制发于事后,也可制发于事前或事中;不具备强制复文的性质。

1.结构

(1)标题。写明发文机关名称、针对时间或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3)正文。

(4)发文机关与成文日期。

2.分类

(1)工作报告。工作报告用于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或要求,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提出建议。其正文主要包括:行文的根据或概要,点明公文所要涉及的情况或问题;陈述具体情况和问题并对其性质进行概要分析;提出建议,如没有建议则对有关工作或问题作概括总结,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表明努力方向;结语,有建议的报告提出转发建议。

撰拟工作报告时应注意:①报告中不能带呈请事项,不能要求上级务必给予批示。②应根据行文的目的和上级的实际需要组织文字,突出重点情况和问题,重点讲按制度规定和上级要求汇报或上级关心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淡化次要内容。③应及时行文,以便于上级能掌握即时信息,及时指示方向,纠正错误,解决问题。④对有关数字、数据的陈述务必真实、准确、全面,以免上级以此为依据制定决策时造成失误。⑤各种建议应明确、肯定、具体细致,便于实际操作施行。因为,建议一旦被采纳,报告被批转下发执行时,这些建议将升格为上级的指示事项。⑥在撰写答复询问的报告时,要注意针对性,首先要指明所针对的来文日期与来文询问的内容,然后扣住上级提出的问题明确作答,不要涉及无关的情况和问题。

(2)总结报告。总结报告用于在某些工作,某阶段工作结束后按照报告制度的规定或上级要求,汇报情况,对成绩、缺点、经验教训及有关工作规律作检讨分析,汇报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总结报告的正文主要包括:工作情况,主要的经验体会,检讨失败或失误的教训,总结其原因和规律性,探索防止或减少失误和失败的途径;下一步工作的初步规划、设想。

在撰拟总结报告时应注意:①正文的四个方面内容可以依上述次序展开,也可按工作阶段或工作中涉及的问题逐一展开,每个阶段、每个问题均包含四项内容。②总结报告的重点在于总结工作规律,以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导规则,因此,不能只叙述情况,甚至开列流水账,而一定要有科学的分析和总结。③忌冗长。写作时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在一般性的情况、一般的经验教训方面要少用笔墨,将力量集中于反映本质、反映重要规律性的重点方面。④忌用虚假材料,忌夸大或缩小事实;忌重复无新意的陈旧“经验教训”;忌为总结而总结,拼凑并不为自己所真正认识的“经验”或“教训”。

常见的公文写作 第6篇

公文具有上传下达、互通情报、宣传教育,作为工作依据和凭证,规定人们行为规范等作用,是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等从事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办公的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的公共基础知识、军转干考试等无不涉及公文应用与写作这一块。它可能出现在行政职业能力传有常识判断、申论公文写作、综合应用能力试卷的文书改错等。公文写作复习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下面以公文写作第一步——文体区分来说明。

一、常见公文文体的区分

学习公文写作的第一步是要能够区分在何种情况下用何种文体,首先需要将学过的几种文体进行分类,在党政机关常用的`14种文体中,着重要区别的有这么几对:请示和报告、公报和公告、通告和公告、指示和意见、决议和决定等。

1.请示和报告的关键区别在于时间和语气的不同,请示是询问请准的语气,发生在事前,报告则是陈述语气,写作时间不定。

2.公报和公告的区别在于两者涉及的内容范围有所不同,公告是告知单独事件,而公报则涵盖事件的经过和结果,一般比公告的事件复杂。

3.通告和公告的区别是公告比通告告知的范围要大,所涉及的事件要更为重要。

4.指示与意见都是指导工作的公文,区别在于指示是上级对下级,而意见的行文方向不限。

5.决议和决定的区别在于决议通过的事项要更宏观,一般决议要由会议通过。

6.其他的几种文体,如会议纪要是专门与会议相关的;批复是与请示成对出现的;通知和通报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函的使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命令必然是上对下,而且有很强的权威性。

二、公文格式新标准

【口诀】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9704-代替《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新标准,可归纳为如下口诀:

主题词儿不再标: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

密级紧急左上角:密级、紧急程度从右上角改为左上角

印章署名要齐全:增加发文机关署名格式要素

成文日期用数字: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公文页码不可少:增加页码格式要素

【修订内容】

本标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88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88作如下修订:

(1)将原标准名称《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改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2)删去原标准中的引言部分;

(3)删去原标准中与公文格式规定无关的一些叙述性解释;

(4)对公文用纸的幅面尺寸作了较大调整,将国际标准A4型纸作为用纸纸型;删去国内16开型纸张的相应说明;

(5)对公文用纸的页边尺寸作了较大的调整;

(6)不设各标识域,而按公文眉首、主体和版记三部分各要素的顺序依次进行说明;

(7)增加了公文用纸的主要技术指标;

(8)增加了印刷和装订要求;

(9)增加了每页正文行数和每行字数以及各种要素标识的字体和字号;

写作的常见方法 第7篇

【特点】

通过几件事写人,作者所选择的几个事例,可以是一件事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全文连起来,表现一个人物几个方面的精神和品质;也可以几个事例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采用几事写人法写人时,首先要注意几件事的内容不能互相矛盾,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几件事中是和谐统一的。其次要注意尽量用不同的事情反映人物的.性格的不同侧面,类似的事情应避免重复出现。此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交代与这几件事的有关内容,或对人物作概括介绍。第四写几件事时,可以按时间顺序;可以以某一事物为线索;也可以详写一件,略写几件;还可以按事情的分类排序。

常见的公文写作 第8篇

形式主义文风泛滥与公文效能下滑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这种曲折既决定于党的力量与敌对势力的状态对比, 也决定于党自身所使用的处理问题的路线、方针, 尤其是后一方面对党的事业的发展影响更大。不管党面对什么样的局势, 不管其当时采用了什么具体的路线、方针, 凡是秉持实事求是精神的, 事业就可能获得转机和发展;凡是违背这一精神的, 事业就可能遭遇曲折甚至损失。这种经验教训使党的各级领导者有痛彻的体会,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 党内洋溢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公文中有很好的体现, 并由之使公文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良好的效用。但是到“文化大革命”时期, 极“左”的背离实事求是精神的思潮浸染了公文写作, 盲目的个人崇拜思想和狂热的极端片面政治意识充斥并弥漫于当时的公文中, 突出特征是几乎每一篇公文不管是否必要与恰当, 都引用毛泽东的语录, 大喊所谓的革命口号。并且这种做法几乎是一种要求, 导致几乎人人写公文都照此的局面。至于这种状态的公文到底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效用, 能否真正实现公文意图, 既不得而知, 也难见人去考究, 于是形成这种形态的公文泛滥成灾的局面。在这个新中国成立后首轮公文写作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高潮中, 由于发出的大多公文没有实在的内容, 致使人们不愿对之细阅, 公文的有益效能自然较此前的务实公文下滑。“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 全国逐步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风气, 公文写作回到了务实的轨道上来, 公文再次成为推动实际工作的有益有力工具, 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效能。但是从2005年起, 这种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特别是在某些地方的中下层单位, 尤其是在其发行的思想政治文件方面, 务实的精神逐渐淡漠, 虚浮的成分愈益增加, 形式主义公文泛滥, 至2009年达到了高潮。这新一轮的公文写作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表现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那一轮不同, 虽然仍有空喊政治口号的成分, 但却不像“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样的内容与形式随意, 而是不仅行文程序合规, 并且内容构成也不违背规范, 形式上更是按标准制作。如安排活动的文件, 内容中不仅有指导思想, 而且活动的具体任务、标准、实施办法、时间安排等正式公文的应备项目全部具备, 从表面看, 属于内容充实、形式符合要求的文件。但是, 现实工作是否确需发这样的文件?它的指导思想看似正确, 到底是否符合实际?布置的任务、标准、办法、步骤等是否可行?这些都有待检验。从现实的情况看, 某些写文件者着意写成这样的状态, 至于这样的文件是否切合实际并产生应有的效益, 则并不认真去考虑。因为在他的心里, 他的任务就是写文件, 写像“样”的文件, 文稿审核人、签发人等也不对之细究。收文者对这样的文件简单一阅了之, 甚至是一眼扫视了之, 然后应付性执行一点, 甚至根本不当回事, 将之搁置一边。因为他知道, 这样的文件没多少实在有用的内容。这种收发方都不太当回事的文件效能可想而知了。但它的确是像“样”的文件, 却又是真正的没有实际效能的文件, 应算是“高级的”形式主义文件了。这种写作文风应称作“成熟的”形式主义文风了。这大概应算是新一轮形式主义文风较“文化大革命”时的第一轮形式主义文风的“进步”吧!

形式主义文风是社会形式主义作风在公文写作中的体现

公文写作中的形式主义文风不是孤立的现象, 更不是凭空产生。一定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思想支配的, 而一定的思想又是由一定的社会实际影响和激发的。公文写作中的形式主义行为主要与写作人的思想态度有关, 而他的这种思想态度又是受社会现实中的形式主义风潮所影响的, 否则他得不到社会的容忍, 没有生存的土壤和施展的环境。

“文化大革命”时的公文写作中的形式主义文风是当时社会形式主义作风的一种反映和体现。不管恰当和有用与否地引用毛泽东语录, 正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到处滥引毛泽东语录的一种表现, 我们现在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盲目的个人崇拜。所谓个人崇拜, 应是十分崇敬的意思。认为毛泽东思想正确, 崇敬毛泽东个人, 应全面认识毛泽东, 把握其成功的本质, 认真分析毛泽东思想组成部分的各具体言语发出时所针对的情景, 研究其适用情况, 真正按其原理办事, 而不是断章取义地滥引。这种滥引, 既是盲目的崇拜, 也是偏重形式上的崇拜。至于公文中的滥喊政治口号, 也是当时社会到处狂喊政治口号的一种反映。当时的本来精神是“抓革命, 促生产”, 但实际作为却是满眼“抓革命”, 难见“促生产”, 所以这种“革命”实际是空头政治, 也就是形式主义的政治。2005年以来的第二轮公文写作中的形式主义文风泛滥, 是这几年一些地方和单位流行形式主义作风的一种结果。这几年来, 一些地方和单位热衷于搞形象工程, 热衷于搞哗众取宠的没有实在价值的活动。工作明明应是能做多少做多少, 却偏要凑一个数字, 而且可能每年都是这个数字。每年的客观情况本来是不一样的, 不同年份却执意做同样数量的事, 使人不得不怀疑其到底是勉力而为, 还是在做数字游戏。特别是搞那些没有实际内容和意义的活动, 有布置, 有检查, 布置当然要发文件, 检查则主要不是查活动的实际成效, 而是检查有无该方面文件材料, 评价结论主要凭文件材料齐全与否来定。至于文件的内容如何, 是否切合实际与产生成效如何, 甚至是否有成效则不考究。这些被检查的单位本来知道搞那种所谓的活动没有实际价值, 且可能削弱实际工作, 于是在上级布置时应付性接受, 到上级检查时以虚空的文件材料来应对, 无材料或虽有但不齐备时, 匆忙补做, 结果形成了做假文件材料的怪象。对这些假文件材料检查组虽心知肚明却不点破, 甚至作为符合检查指标的证据, 没有补做达到齐全的则以不符合要求评价, 这自然助长了做假文件材料之风, 形式主义文风的形成与泛滥成为必然。需要指出的是, 一些单位的活动设计看起来相当周密而充实, 从组织领导, 到具体活动内容安排, 再到责任划分, 都十分明确, 但就是没有真正地与实际工作挂钩, 没有实在价值意义, 以至于群众讥之为“认认真真走过场”。这种一些地方和单位的自上而下的普遍的形式主义活动做法, 无疑刺激并助推了公文写作中的形式主义文风更加泛滥和严重。

还要特别说明的是, 形式主义文风的形成与泛滥和这几年社会上流行的一种不良做事风尚有关。这种不良做事风尚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圆滑。遇事不触矛盾, 说话绕过来绕过去, 就是不涉及真正的实际, 不表明自己的真实意见, 不提出解决问题的真正有用的办法。因为这样可以不伤及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利益, 不树敌, 不得罪人, 也不会落下可能经实践检验自己不对的把柄, 免得事后承担责任或丢面子。体现到公文上, 就是写作时回避矛盾, 不明确责任, 不写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但公文有时又是必须写一定内容的, 于是以空话、套话充任。其二是偷懒。偷懒不是明目张胆的不做事, 而是投机地做事, 尽可能少地投入与付出, 但也不让人看出偷懒的迹象, 这样自己还能获得期望的评价与报答, 与时下流行的“装忙族”的做派和心态相似。反映在公文写作上, 就是抄袭别人现成的公文内容, 而不是真正调查所写公文应对的现实情况, 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 提出有效的处理办法, 只是做出一个公文的样子。这两种做事风格表现, 从本质上说也是做人的风格和品质体现, 从工作的角度看则是工作作风的展现, 属于形式主义作风的类型, 它也实际引发了公文写作中的形式主义文风的生成与泛滥。

求真务实是解决公文写作中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根本

形式主义公文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第一, 公文本质是管理与办事的工具, 要应现实之需而发, 对社会实际工作有用, 利于解决所针对的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形式主义的公文却不具备这种功能, 或者说这种功能很弱, 实现不了这种价值。不仅不能实现这种价值, 指导和利于解决问题, 而且可能由于公文发出组织的法定权威因素, 使受文者不得不考虑这种公文的信息意图, 进而做某种迎合或者应付性的行为, 从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第二, 形式主义公文虽是形式性的, 却大多也是具有法定权力的单位按法定程序制发的, 按理具有法定的效力。这样就意味着从发文者制发到受文者办理都必须也必然要花费一定的人力与物力, 同时也就进一步意味着可能给单位和社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和损失。第三, 它损害发文组织的形象, 败坏其声誉。公文不仅是办事的工具, 也是发文组织形象的一种展示。它虽然实际体现的是发文组织从公文起草人到审核人、签发人等的思想和文字水平、办事风格、工作态度等, 然而对一般受文者来说, 他们并不去细究文件具体的制作责任人, 而是以发文名义所显示的组织名称来笼统地套戴制作责任, 进而对其水平、责任意识等做出评价。形式主义公文自然给受文者以负面印象, 使其对之作非美的评价。第四, 它会导致产生一些虚假或质量不高的档案, 浪费有限的档案管理资源, 造成事后人们对某些历史的真假难辨。因为按照规定, 公文在办理完毕发挥现实作用之后, 不少要转化成档案予以保存。而形式主义公文中的一些貌似内容充实、形式规范, 很具有迷惑性, 后人难辨真伪。那些质量不高的部分, 因发文机关因素可能也会保存下来, 无疑会浪费档案管理资源。

从本文第二部分的表述看, 好像社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作风滋长和助成了公文写作中的形式主义文风, 只是前者对后者有影响, 实际上后者对前者有反作用。以形式主义文风写成的形式主义公文, 由于前述的体现具有法定权威的发文组织形象, 其势必给受文者以发文者搞形式主义的信息, 进而影响受文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然后很可能是受文者也朝形式主义的道路走去, 接着当然可能是社会形式主义作风的加剧, 再由之是形式主义作风与文风的二者恶性循环。这大概是形式主义公文的又一个大危害吧!

上一篇:高一政治学习方法的环节下一篇:我的暑假-初中生暑假趣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