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学反思免费

2024-06-19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免费(精选9篇)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免费 第1篇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又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八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形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一、研读”新课标”,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教材内容渗透了历史比较方法、心态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等。

1.历史比较法。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19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

2.心态史学方法。林则徐痛陈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采取了严厉有效的禁烟措施,将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林则徐的壮举并非当时外国人想象的想发大财。虎门销毁的举措令许多外国人都对林则徐心悦诚服,赞叹不已。知道这段历史,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3.计量史学方法。《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将描述对象的历史过程抽象为数字关系,设计成数理模型,直观、形象地说明鸦片输入的激增情况,从而让学生对英国”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穷”这一历史教训有一个深刻、明晰的认识。

4.口述史学方法。《炮子谣》说明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验证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史实。

二、从关注学生智能出发,拓展农村中学有限的课程资源,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

本课为八年级教材的第一课,也是本学期历史教学的第一堂课,教学设计中,尽可能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改善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利用学生的智能的多元化特点创造多元的通道来改善学科教学。《鸦片战争》一课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发学生的智能。

1、言语智能,通过”自由阅读卡”,让学生表述从罂粟到毒品的过程,通过《炮子谣》的朗读,加深理解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2、空间智能,通过阅读地图册,了解英国的三次进军路线,强化空间意识。

3、数理逻辑智能,了解鸦片输入数量增加的具体数目,银贵钱贱的掠夺账,逐步形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免费 第2篇

甘谷四中

漆随意

《鸦片战争》是高一教学重点之一,又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八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一、研读“新课标”,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教材内容渗透了历史比较方法、心态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等。

1.历史比较法。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19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

2.心态史学方法。林则徐痛陈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采取了严厉有效的禁烟措施,将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林则徐的壮举并非当时外国人想象的想发大财。虎门销毁的举措令许多外国人都对林则徐心悦诚服,赞叹不已。知道这段历史,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3.计量史学方法。《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将描述对象的历史过程抽象为数字关系,设计成数理模型,直观、形象地说明鸦片输入的激增情况,从而让学生对英国“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穷”这一历史教训有一个深刻、明晰的认识。4.口述史学方法。《炮子谣》说明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验证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史实。

二、从关注学生智能出发,拓展农村中学有限的课程资源,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

本课为高一教材的第11课,也是本学期历史教学的第一堂课,教学设计中,尽可能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改善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利用学生的智能的多元化特点创造多元的通道来改善学科教学。《鸦片战争》一课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发学生的智能。言语智能。通过“自由阅读卡”,让学生表述从罂粟到毒品的过程,通过《炮子谣》的朗读,加深理解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林则徐领导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胜利,其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令人敬佩。了解这些史实,自觉形成对中华民族精神──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认同感,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三、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入手,探索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民主化课堂教学”之路,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

本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转变成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两种转变需要“量”的积累过程。在七年级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探索“民主化课堂教学”之路。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指导学生获取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了解鸦片走私到禁烟活动直到《南京条约》签订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安排以下两个大的教学活动。

1.让学生分小组带着“中国东南沿海地理范围”和“英军侵略路线”这两个问题看《中国历史地图册──鸦片战争》。2.学生在探究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时,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那个年代,该怎么办?”“假如我是一位法官,我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罪犯?”这两个问题。其目的,一方面强调学生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然后知识迁移,作出决策。整个活动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力争为富有生机和实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

四、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为目的,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免费 第3篇

一、设计思路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救亡图存的分水岭, 是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民族觉醒为主线, 深刻认识两次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战争的起因和过程都做了从简处理, 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和近代化史观去思考历史问题, 从而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具体过程

(一) 以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引起学生注意。

在导入本课时, 幻灯片的图片用钓鱼岛做背景, 我用简要语言讲述了钓鱼岛争端的历史渊源:“相信大家最近都比较关注持续发酵的钓鱼岛争端,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 趁清政府败局已定, 非法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随后,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在二战结束后,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规定中国收回钓鱼岛的主权, 因此在国际法上钓鱼岛已回归中国, 但日本拒不承认。显然, 钓鱼岛争端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 而《马关条约》又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在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那么, 那两次重大战争的前因后果及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

分析:通过图片和教师的讲解, 学生的兴趣明显被激发出来, 因为学生感到历史竟然与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

(二) 简化战争的背景及过程, 重点突出影响。

考虑到这两次战争在初中历史课本中都已学习过, 因此对背景及过程仅通过材料和视频的方式呈现。但是, 对其中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必须点明, 比如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把这个内容与必修二的内容联系一下, 因为必修二在讲到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 其中的第一个原因就是, 甲午战后, 列强争相资本输出, 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因此, 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甲午战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当然, 本课重点放在了对两次战争影响的分析上。

师:这些战役其中的大决战是哪次战役?

生:黄海海战。

师:很好, 是黄海海战, 5个多小时的激战, 决定了全局, 同时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里中日关系的格局, 把37年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很可惜, 在这场决定命运的大决战中, 李鸿章却奉行什么政策?

生:避战自保策略。

师:那你们想过没有, 李鸿章为什么要奉行避战自保策略呢?

学生讨论, 答案很多。

师:其实, 清政府组建的近代军队, 是为镇压国内反清势力而建立的, 并不具备抗击外来势力的素质。相反, 清军在消灭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国内战争中却屡建奇功。并且大多数官僚没有近代国家应有的爱国心, 即便是主张学习和引进洋务的李鸿章, 也是以自家集团的利益为首要, 国家利益置于其二, 而不是为国决一死战。当然, 这是战败的直接原因,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家请看视频。

(李鸿章的影视片断, 文字材料如下:我嘛, 办了一辈子的事啊, 练兵也好, 办洋务也好, 那都是纸糊的老虎, 何尝实实在在地放手办过啊, 勉强涂饰, 徒有虚表啊, 不揭穿还可以支撑一阵子, 就好比一间破屋子, 靠一个裱糊匠东贴西补啊, 表面上光鲜了, 这小风小雨, 打几个窟窿, 随时修补, 还可以支撑一阵子, 若是遇到狂风暴雨, 那纸糊的屋子就彻底地被戳穿了, 不可收拾啊。)

师:从这段视频中, 我们会想到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生:“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师:很好, 也就是说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是技术, 而不是制度, 目的只是维护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因此,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封建制度的落后, 统治的腐朽。那么, 在这落后的制度之下, 在愚民政策的统治之下, 当时中国的民众对战争又是怎样的态度呢?大家请看材料。

材料四:清日战争在清国民众心中没有引起浓厚的仇日心理, 民间的抗日热情低于官方。……许多清国人都会直言表示不愿意为清国皇帝打仗, 清国人关心的只是自己眼前的生意。代表清国新一代青年的天津水师学堂的学生表示, 对抵抗日本既没有信心, 也无兴趣。清国朝堂上高谈阔论与日本开战时, 看不到民间组织参与、支持国家战争的迹象。战争似乎与民众群体毫无干系, 人们仍旧继续他们往日的生计。

——选自宗泽亚《清日战争》

生:清政府与人民背道而驰, 压根没影响到普通民众。

师:而相比之下, 当时日本民众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请看材料。

材料五:当血气方刚的青年士兵战死沙场时, 民众指责政府把宝贵的金钱视为埃芥;当隆重欢送出征的士兵因伤病返回家乡时, 激昂的村民指责他们是不该回来的胆小鬼;当日军连战连胜的报道掀起狂热时, 民众关心的是战争胜利后可以获得多少敌国的土地和赔偿金。这种情形代表了清日战争中日本下层民众的一般心态。

——选自宗泽亚《清日战争》

生:在明治维新后, 民族主义意识使日本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师:中国在战争中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 难怪西方的观察家称甲午中日战争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因此, 面对这场大规模的战争, 不仅官员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 而且民众对此也没有清晰认识, 可以这么说, 民众冷漠、淡然、没有觉醒!

当然, 历史没有理由责备那些仅仅为了生存的民众, 在那些贫民之中, 或许有我们祖先求生留下的足迹。同样, 历史也没有理由责备李鸿章, 我们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 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考虑, 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李鸿章处于内忧外患、新旧文明交汇、中西文明碰撞之际, 是这样的千古大变局造就了李鸿章的“功”与“过”, 正如梁启超所言:“吾敬李鸿章之才, 吾惜李鸿章之识, 吾悲李鸿章之遇。”

(用唯物史观指导学生)

师:那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 带给中国什么影响呢?

合作探究:

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历史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回答:

(1) 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

民族危机的加剧

(2) 甲午战争又怎样“以历史的进步来补偿”中国?

民族意识的觉醒

师: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 民众的反抗主要体现了一种反侵略的自我保护的本能, 其中愤激的感情色彩居多。何为民族觉醒, 应该是民族主体对自身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比如, 你们作为高中学生, 如果对自己的历史使命没有充分认识, 就不能称之为觉醒。那为什么说甲午战争后,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了呢?大家请看材料。

材料六:1895—1898年间, 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 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 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 而在此之前的30年间, 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

材料七: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 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当时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地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朝廷, 提出“拒和, 迁都, 变法”等主张。

材料八: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曾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 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梁启超也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 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材料九: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马关条约》第一轮谈判中告白:“余认为这次的战争得到两个好的结果, 第一是欧洲的陆海军作战方式, 被黄色人种成功应用, 得到了验证。第二是沉睡的中华开始觉醒, 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 相信对我国将来的进步会发生最有益的影响。”

师:这几段材料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描述的?

生:经济、政治和思想。

师:很好。材料六说明在甲午战争后, 一些具有强烈爱国心的官僚士绅, 放弃仕途, 走上创办实业的道路,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助推了中国的近代化。那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什么?

生:洋务运动。

师:那近代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呢?

生:经济的工业化, 政治的民主化, 思想的科学化。

师:接下来材料七说明了什么?

生: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公车上书”运动。

师:1895年发生的“公车上书”, 是在民族危亡的刺激下的群体意识的觉醒, 维新改良很快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 与此同时, 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开始活动起来 (兴中会) 。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 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 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但都是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

师:材料八、材料九说明甲午战争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 (从自发的反抗到自觉的行为) 。因此,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分水岭。如果问你为什么, 那就是什么呢?

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师:很好, 也就是说在甲午战争后, 中国人开始了制度方面的探索, 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

【板书设计】

师:接着我们一起来做几道题目。

1. 据学者研究, 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 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 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

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 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 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 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2. 有人认为, 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 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期, 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近代科技, 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 维新思想开始形成

3.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 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在分析完对中国的影响后, 接着就是分析对日本的影响。

材料十日本学者金子道雄在《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中日甲午战争……要求中国赔偿2亿两白银……这笔巨款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国家预算额。这些钱是怎么用的呢?是按照军事费用84.7%, 皇室费用5.5%, 教育基金2.8%及其他部分来分配的。日本为了实现军国日本、天皇制社会、教育立国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笔赔偿金。”

通过材料得出结论:推动发展, 便利进一步侵略。

师:《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背景及内容。 (以材料及视频的方式呈现, 强调一下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以及廊坊阻击战, 其余可简化处理。)

师:那影响是什么呢?

生: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师:教材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的解析上仅限于消极影响, 其实在抵抗八国联军时, 清政府可以调动的军队十分有限, 各地坐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清政府的威望急速下降。因此,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削弱了慈禧的统治威望, 分化了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阶层, 使革命思想为更多人接受。帝国主义国家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 摧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的斗志, 因为在旧的民族意识被摧毁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民族觉醒。正是这种奴役性的条约加快了清政府的灭亡, 加快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分析:现行教材按政治、经济、思想模块编写, 历史时空跨度大, 但是教材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往往惜墨如金。时间逻辑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 没有时间逻辑, 学生是较难形成对时代特征的整体认知的。因此, 这堂课我试图打破三本必修的束缚, 把两次战争的影响以民族的觉醒为主线加以贯穿, 以唯物史观和近代化史观为引领, 让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 从而看到中国人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而不断探索得过程, 认识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

三、思考感悟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 我悲愤, 因为这是一段中国人不想回望的历史;我激昂, 因为这是一段中国人不断抗争的历史;我感动, 因为学生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着我。上完这节课, 我的思绪迟迟不能从那段历史中走出来, 我在想, 学生从这节课中到底学到了什么?对我今后的教学又有什么启发呢?

首先, 教师如何感染学生?唯有教师深入其中, 让学生切身感觉到老师是在用“心”在上课。这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何愁不能实现?

其次, 这节课这样讲, 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 那么对于二类学校的高一学生是不是要求过高, 挖掘得过深, 不符合教学发展的规律呢?

再次, 这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让学生自己感悟得太少, 不大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 为了上好这节课, 我阅读了宗泽亚的《清日战争》, 看了电影《甲午中日战争》, 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在这过程中我收获很大, 也感慨良多。可以这么说, 我是在逼迫之下做了这些工作, 但这过程却充满快乐。我想作为一线教师, 如果我们平时能把大量应酬的时间花在学习思考上, 多交教学上的良师益友, 那么学生也就会更喜欢历史课了。

摘要:本课以“民族觉醒”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 启发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两次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从而认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初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385-01

《北伐战争》这课是人教义务教育新课标版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的内容。

我是在2012年10月10日上午第一节上的这课,这节课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基础知识: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共党员大无畏精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的正义战争,是国共合作的重要举措。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本课的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反思这节课成功之处有:

一、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导入新课。如:以“国民革命歌”来导课,进行新课的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息息相关(是两只老虎的曲子),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抓住关键史实,讲课有详有略。教学内容上我有取有舍: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时间等基本情况由学生自学、自己讨论能解决的,就让学生去学,教师只做了检测。重点学习北伐战争,而北伐的时间、对象、主战场、主要战役等基础知识内容列成表格让学生看书自己找出来填入即可,重点分析北伐的作战方针、北伐顺利进军的原因、北伐失败的原因等书本上没有介绍的但学生必须了解的内容。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这部分内容学生自学简明了解就好了,重点强调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使教学前后呼应。创设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我创设了以下几组教学问题情境:讲黄浦军校的建立,展示图片,通过对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革命者来”引导学生理解:“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自己总结。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重点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讲授到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时,将北伐路线及主要战役的地点制成动态显示图进行讲解,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直观的接受知识。同时指导学生在教材“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划出主要战役的地点。最后展出了一张温泉县初级中学教学楼的图片,通过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做有责任感的人”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使教学前后照应。(黄埔军校与温泉县初级中学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四、教学过程新颖,是一次旅行——国民革命之旅。旅游景点是广州、长江,最后“旅行日志”做小结。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发现问题、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还有小组间的合作探究能力。

五、采用竞争手法,激励学生踊跃发言。

学生回答问题时,采用竞争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们把手举得高高的,“我、我、我……”,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抢到问题的学生认真答题,没抢到问题的学生仔细的听,用心的记,及时的纠正回答中的错误。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感觉存在如下不足:

1、没有很好的利用幻灯片里的资料,如《国民革命歌》词曲打出来,可以让学生听了一遍后,自己再试着唱唱,渲染一下气氛,效果可能会更好。

2、有些知识提前讲了。如为什么要进行北伐,只要讲清楚当时是军阀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就行了,没必要把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这三大军阀的势力讲出来,应该交给学生在学习“北伐战争”这一内容时自己去了解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

(1)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大胆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如:讲课中有的学生能把国民革命胜利进军的原因总结出四条来,可见他们课前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2)教师要敢于走下讲台,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第5篇

1)在有些问题的拓展上,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如:鸦片的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等地方,占用时间过多。关于这一点,我也想了很多:历史的作用是什么?历史的作用就是在于启示后人,以史为鉴,所以碰到能够教育学生、启示学生的问题,总觉得弃之可惜,不但要讲,而且自觉不自觉地就拓展了很多。

2)本节课教学中过多的关注了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习方法的传授。如,讲述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答题的方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肯定等。这样也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3)关于第三小节的处理,课前我也作了思考:到底是要还是不要,要的话,课堂容量太大,不要的话,对于全面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会造成一定的知识缺失,以前的老教材只是从危害和消极方面来谈影响,但新教材却以魏源编著《海国图志》,再次加深或者帮助学生理解这次战争在客观上给我们带来的积极作用。所以,授课中还是保留了这一小节。关于现行历史新教材一课中的知识容量,在我们平时的授课中,时常会出现课堂时间不够的现象,因为看起来内容简单,但实际上老师要补充的内容很多。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如果在本节课的实际教学中,根据当时的情况,将本节内容灵活去掉,也许可以避免本节课的最大败笔。

4)小节内容环节设置过于繁琐。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第6篇

言语智能。通过“自由阅读卡”,让学生通过《炮子谣》的朗读,加深理解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空间智能。通过阅读地图册,了解英国的三次进军路线,强化空间意识。

数理逻辑智能。了解鸦片输入数量增加的具体数目,银贵钱*的掠夺账,逐步形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自我认知智能。林则徐领导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胜利,其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令人敬佩。了解这些史实,自觉形成对中华民族精神──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认同感,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第7篇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指导学生获取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了解鸦片走私到禁烟活动直到《南京条约》签订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安排以下两个大的教学活动。

1.让学生分小组带着“中国东南沿海地理范围”和“英军侵略路线”这两个问题看《中国历史地图册──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免费 第8篇

关键词:《解放战争》,高效课堂,三维目标,教学反思

构建高效课堂就其内容而言, 是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实现。高效课堂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换句话说就是高效全面地实现三维目标;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的过程中, 学生应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学习体验及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

最近, 笔者上了一堂公开课, 主题是《解放战争》, 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尝试紧扣三维目标,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合理整合教材, 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目标

高中历史课堂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感悟历史, 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现行高中历史教材, 尽管改变旧教材“繁、难、偏、旧”, 倡导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 但现在的教材编写者基本是大学的教授、学者, 按照他们的思路、观点编出的教材不太适合中学课堂, 让学生很难学、教师很难教。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 学生历史知识的整合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 对教材重新整合。

《解放战争》一课, 教材的编写者主要从“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我一直强调历史事件的主要要素是背景、过程、结果、意义或影响。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 我主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对教材进行整合。

(一) 解放战争爆发的背景。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解放战争的背景。 (1)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方的态度。通过材料让学生了解,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内战”、共产党“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美国实施“扶蒋反共”。 (2) 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努力, 主要是参加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 学生知道解放战争是“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妄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政策的必然结果。

(二) 解放战争的过程。

这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解放战争的过程。 (1) 战略防御阶段。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 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3) 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战略决战的条件、时机已经具备, 毛泽东运筹帷幄, 指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4) 战略决胜阶段。1949年元旦, 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企图赢得喘息的时间, 毛泽东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北平谈判失败后, 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国民政府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三) 解放战争的结果。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的国民政府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四) 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这部分主要从国内、国际、思想三个方面分析解放战争胜利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特点,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 让学生在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时, 既可以让课堂更流畅, 又可以让课堂更有“历史味”。

二、创设历史情境, 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高效课堂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主动参与, 在参与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 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并从中掌握历史知识, 获得情感体验, 学到相关学习方法, 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需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应该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前提下进行的。

对于“抗战胜利后各方的态度”, 教材没有明确讲,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感觉如果不讲, 那么解放战争的背景就讲不清楚, 课堂也不完整, 所以进行了如下设计:

阅读材料, 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各方的态度。

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 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 一面受敌人的侵略, 一面不断遭遇内战, ……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 就像频频挨饿的人等饭吃那样急迫……我们反对内战, 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 我们还是要反对, 如果内战, 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1945年8月, 《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 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美国外交文集》

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 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 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 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年9月20日, 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材料四:战后, (中国) 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人民, 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毛泽东1945.4《论联合政府》

(一) 通过情境的创设, 一方面让学生“回归”历史。

现在的学生接触到的历史很多是干瘪的、枯燥的, 如果我们能通过具体的情境, 学生对历史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让学生“回归”历史,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能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分析、概括材料, 也是适应新课程、新高考的需要。新课程倡导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同时《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 说明》明确说, 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 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概括材料。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创设具体情境, 让学生学会分析材料、概括材料, 弥补教材编写的不足。

(二) 通过问题的探究,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程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这就要求教师设置问题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通过研究教材内容, 延伸知识领域, 拓宽知识范围, 挖掘与教材内容相关而又富有情趣的知识, 引领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

(三) 通过问题的探究, 让学生学会思考。

新课程特别强调思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 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思考的过程中, 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通过对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各方的态度,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能力”时, 努力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三、充分挖掘资源,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 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个体的“道德生长”。新课程理念包含了这一重要思想,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在个人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也要受到启迪和教育, 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情绪情感, 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素养,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而历史课因其学科的特殊性, 使其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具备德育教育功能, 也更应该承担起这一重要责任。

在讲授备课内容的时候, 通过课堂的组织、讲授, 知识的拓展, 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认识到:

(一) 人民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抗战胜利后, 蒋介石拥有430万军队、大量的飞机和坦克、得到美国的支持, 而中国共产党仅有130万军队、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蒋介石只能逃到台湾, 苟且偷生。究其原因, 我们发现军队的装备、指挥是重要原因, 但战争的决定因素不在战争, 而在于人民。第一, 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 违背了民意, 失去人民的支持。第二,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土改, 让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 农民积极支援前线, 成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1946年—1948年, 华北和华东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 而且大量的民众随军出征, 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 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二) 战争是残酷的, 我们应该珍惜和平。

整个解放战争中由于战争时空跨度大, 国共双方伤亡人数自然难以估计。只能根据三大战役情况推算, 估计解放战争期间, 国共两军共有300多万人伤亡, 军人死亡60多万人。平民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估计在50万~100万之间。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 同属炎黄子孙,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战争是残酷的, 不仅造成同胞自相残杀, 而且造成骨肉分离,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写出了很多人的无奈和痛楚。我们现在应该珍惜和平, 维护和平。

《罪恶的战争》教学纪实与反思 第9篇

教材分析:

《罪恶的战争》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六单元《向人民英雄致敬》中主题一的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中,作为“勿忘国耻”的第一节课,它的历史地位和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段历史虽然离学生比较久远,却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于心的。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给我国带来的耻辱,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事实。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经过多年的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才换来了我们民族的复苏,换来了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鸦片的危害,了解西方殖民者蓄谋已久的企图,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2.知道我国在1840年那场罪恶战争中所遭受的欺凌和所蒙受的耻辱,知道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时的英勇反击,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意识。

3.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知道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耻辱。

2.理解虎门销烟的意义,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勿忘国耻。

教学准备:

1.西方工业革命和清政府闭关锁国音像资料。

2.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相关视频影像资料。

3.罂粟花、鸦片、中英贸易对比等图片。

教学流程:

一、图文并茂,引入新课

1.出示罂粟花图片。

师:猜一猜,这是什么花?

生:罂粟花。

师:你们觉得罂粟花好看吗?

生:美丽,鲜艳。

2.出示明星吸毒前后的对比图。

师:李代沫吸毒前后样子有什么变化?

生:他吸毒前很健康,吸毒后样子很老。

师:他吸毒前是多么的阳光健康,吸毒后你看他神情呆滞、面无血色,是什么毁了他人生呢?

生:毒品。

师:对,毒品摧残了他的身体和精神,他也因此被关进了监狱。

3.回放罂粟花图片、鸦片(大烟)图片。

师:这美丽植物的果实却是制造毒品鸦片的主要原料。就是这样一朵美丽的小花,给人带来的却是恶梦,是毁灭。曾几何时,鸦片也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沉痛的灾难,也带来了一场战争,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场“罪恶的战争”。(板书课题。)

二、走进历史,激发情感

(一)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师:我们中国在历史上是大国、强国。但因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请同学们看一下当时的情况。

师:就在这个时期发生了鸦片战争,谁知道是什么时间发生的战争?当时的皇帝是谁?战斗双方是谁?结果怎样?

生:是1840年发生的战争。

生:当时的皇帝是道光。

生:战斗的双方是中国和英国。

生:结果是中国输了。

(二)了解英国殖民者卑鄙的行径

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罪恶的?现在我们就来深入地了解一下。请大家根据教材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小组讨论一下:

(1) 当时的英国人是怎样打开我国的国门的?

(2) 鸦片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生:英国人正常的贸易没有赚到钱,就把在英国禁吸的鸦片偷运到中国,诱使中国人吸食,掠走了大量的白银。

生:当时的政府官员、士兵、老百姓都在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民不聊生。

(三)了解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1.出示中英正常贸易对比图。

师: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当时中国和英国的贸易对比图。(板书:贸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用机器做的呢绒不如我国手工的丝绸,他们没有赚到钱,就策划了一个阴谋,把在英国禁吸的鸦片偷运到中国,诱使中国人吸食。(板书:鸦片。)中国人吸食后就会上瘾,(板书:上瘾。)上瘾之后就会用大量的金钱去购买。

2.出示英国鸦片输入巨增图和中国白银流失图。

师:几年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800年英国输入鸦片4500多箱,1838年达到了40000箱。

生:19世纪20年代中国每年外流白银200万两,到19世纪30年代初每年流失900万两。

师:每年我国的白银流失了这么多,那么国库里还会有钱吗?

生:没有了。(板书:国库空虚。)

师:吸食鸦片的人又是什么样子呢?

3.出示当时吸食鸦片的图片。

生:吸食鸦片的人脸色青灰、骨瘦如柴。

师:都是什么人在吸食鸦片呢?

生:有官员、士兵和老百姓。

师:官员、士兵和老百姓没有钱吸食鸦片了会怎么做呢?

生:官员吸食鸦片后更加腐败,搜刮民脂民膏。

生:当兵的没有钱吸食鸦片了也会抢老百姓的。

生:老百姓吸食鸦片就会卖房卖地,甚至还会卖儿卖女。(板书:官员腐败、兵无战力、民不聊生。)

师:假如你是当时的官员、当时的老百姓,看到社会衰落到如此地步,你会怎么做?

生:假如我是当时的官员,我就不会让老百姓吸食鸦片,而是把外国人赶走。

生:假如我是当时的老百姓,我自己不会吸食鸦片,也不让自己的亲戚吸。

四、了解虎门销烟的意义

师:看到鸦片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当时就有一些正义的官员意识到必须禁烟,于是在林则徐的带领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板书:禁烟。)

1.出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塑像和他上奏道光皇帝的奏折。

师:奏折上说现在必须要禁烟,否则过不了几年,国家就没有银两,打仗也没有士兵了。当时的道光皇帝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批准了林则徐的奏折,让他负责全面禁烟,便有了后面的虎门销烟。

2.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虎门销烟图片。

师: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它碑座的一面就是虎门销烟的浮雕,足见它的历史意义。

3.观看《虎门销烟》电影片段。

师:虎门销烟持续了多少天?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天?一把火烧了岂不更痛快?销烟销给谁看?

生:虎门销烟持续了23天。

生:要用科学的方法,不能烧,因为烧了会产生大量的毒气。

生:销烟给吸食大烟的人看,给英国人看。

师:鸦片被销毁了,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的心情很激动,很高兴!就应该销毁这害人的东西。

师:是呀,当时的老百姓很解气,心里都非常高兴。那么谁不高兴了?为什么不高兴了呢?

生:英国人不高兴了,因为他们赚不到钱了。

师:所以黑心的英国商人就鼓动了当时的英国政府,用战争来打开我国国门。于是在1840年发动了这场鸦片战争,也就是罪恶的战争。

五、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观看电影《鸦片战争》民族英雄关天培选段。

师: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生:中国战败了。

师:当时,尽管以林则徐、关天培为代表的广大军民进行了顽强英勇的抗争,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一再妥协,鸦片战争失败了。在1842年,英国强迫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2.出示《南京条约》相关条款。

师:看到这种情况,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此时我的心里很生气,也很难过。

生:英国人太欺负人了。

师:钱没了,我们可以再赚,地没有了,五个港口没有了,我们也可以夺回,可是我们的尊严没有了。

师:英国人看正常的贸易不挣钱,就用鸦片诱使中国人吸食,造成了国库空虚、官员腐败、兵无战力、民不聊生,看到这种情况我们理所当然地要禁烟。他们看禁烟了、不挣钱了就发动战争,用武力来打开我们的国门,可见是多么的罪恶!鸦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屈辱,同时它的炮声也震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正因为我们有无数的民族英雄纷纷起来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师:作为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你有没有听到过吸食毒品的现象?

生:有。

师:那么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生: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要勿忘国耻,努力建设祖国,再也不让外国人说我们是东亚病夫。

教学反思:

《罪恶的战争》作为“勿忘国耻”的开篇,它的课堂教学既要避免上成语文课,又要避免上成历史课,这就要求我在课前要多下功夫,课堂思路一定要清晰。课前,我先让学生搜集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历史所留给我们的价值和意义。

本课通过图片引入,用学生熟悉的明星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毒品的危害。充分利用视频资料给学生视觉和心灵上震撼,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事实。

在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同时,准确找到品德教育的切入点,并且做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历史毕竟离他们太远,他们也无法体会当时社会的各种状况。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本课的重点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认识鸦片战争发生的始末,感受到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英国侵略者的阴险,感受到中华民族屈辱的一页,唤起民族危机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个性化作业活动方案下一篇:写数学老师的上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