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撒谎的孩子教育随笔

2024-05-16

爱撒谎的孩子教育随笔(精选14篇)

爱撒谎的孩子教育随笔 第1篇

课间喝水时,浩然那一组的桌子上满满的都是水,我过去问浩然怎么回事,浩然就说是浩鑫给他弄倒了杯子,浩鑫就说浩然自己弄倒了,我问了好长时间都不承认是自己的错,都说不是自己。我跟他们说,犯了错不要紧,只要肯承认错误以后不再犯了,老师会原谅你。我又问跟他们一组的小朋友,都说是浩然自己弄倒了,可浩然就是不承认,还自己哭了起来。我把浩然叫到了办公室,我蹲下摸着他的脑袋说:“浩然,你告诉老师,是不是你自己弄倒了的,老师的教室里有摄像头,我从电脑上一看就知道是谁,如果你跟老师说实话,我不会把这件事情告诉别的小朋友,老师不喜欢说谎的孩子,你想让老师不喜欢你了吗?”浩然这才说是他自己弄倒的。并说自己错了。

他说了实话后我并没有责备他,只是又重新跟他说了一下以后不能说谎,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说谎说的次数多了,等以后就算是说了实话,别人也会不相信你了。浩然勇敢的说出了:“老师我错了,我以后不说谎了。

爱撒谎的孩子教育随笔 第2篇

这个现象其实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存在,面对这样的幼儿,我又着急又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到底该怎么办?

后来我尝试与之沟通,但效果不佳,尝试与之父母配合教育,结果也一样行不通。孩子还是一样习惯性撒谎,于是我终于肯冷静下来想想,希望能找出原因并改变。经过自己的努力,我总结出,幼儿爱撒谎是出于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启动和运行,也有人认为是一种被逼出来的“副产品”。单撒谎的起因多种多样,不能指望有一种“包治百病的良药”。

我们不能一直执拗地只在意孩子为什么撒谎上,而是要针对这类孩子,我们应该如何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爱撒谎的孩子教育随笔 第3篇

一、从学生的认识发展上找原因, 不上纲上线

学生“爱撒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父母的教育。对于学生经常出现撒谎、言行不一、不履行诺言的行为, 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认识发展上来找原因。毕竟学生的这种行为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的某种需要引起的, 比如为了满足吃、玩的需要, 逞能、满足自己虚荣心的需要, 甚至是做了错事, 为了逃避受批评、受惩罚的需要。从心理学来看, 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道德意识支配着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又反过来体现了道德意识。但是, 由于学生认识水平跟不上道德行为, 常常会造成认识和行为的脱节。许多学生明知撒谎是不对的, 但由于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 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造成“爱撒谎”、说话不算数、答应人家的事却不做等现象。因此, 作为教师, 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把学生的这些行为看成是道德败坏而打骂学生。如果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学生是可以养成讲诚信的习惯的。

二、信任是教育的基础, 要相信学生

教育家马卡连柯就非常注意对学生的信任, 他认为, 信任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他就是运用自己的信任培养了一名曾做过小偷的学生。相比之下,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教师:他们要求学生在教室自学一节课, 结果却每隔五分钟进去看一下学生是否在偷懒还是在玩手机、做小动作等;他们要求学生考高分, 却总担心, 甚至怀疑学生的成绩是否有水分……殊不知, 教师们的这些行为, 往往导致学生用撒谎来对抗, 而教师却认为自己的怀疑是有根据的, 这就更加滋长了学生的撒谎和不诚信的行为。

三、爱与智慧同样重要

1. 以诚挚的“师爱”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爱撒谎”的学生, 要想转化他们, 让他们感受到真诚, 教师只有以诚挚的“师爱”, 倾注到每一名学生身上, 积极沟通从而使师生之间相互理解, 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方能形成心灵之间的积极融合, 化为真正的教育力量, 从而使爱变为他们行为的过滤器和追求进步的催化剂, 正确步入人生轨道。正所谓“真者, 精诚之至,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教师要真诚地与学生交往: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能处处体谅学生、替学生着想;随时准备伸出援手去帮助学生;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讲诚信。相信这种诚挚的“师爱”换来的一定是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也必以真诚回报。

2. 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面对“爱撒谎”的学生, 一味说教, 甚至苦口婆心地唠叨, 是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 因为很多大道理学生都懂, 但学生的思绪早在千里之外了, 或者根本就没听教师讲道理。因此, 面对此种情况, 教师应改变方式, 换一种方法, 这就是倾听。做学生工作, 没有什么比听学生说话更重要的了, 因为只有他能说出心里话, 教师才能走近他, 了解他, 才能抓住其话语中的问题给予反馈, 使学生触及到问题的关键, 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再及时予以鼓励和引导。倾听, 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很重要的。当教师真正成为一个倾听者的时候, 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一定会超出想象的。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尊重的姿态、信任的眼神对待学生, 并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引导, 这种积极的倾听对于学生是很有正面的影响力的, 对于转化学生“爱撒谎”的毛病也是非常有效的, 因为教师此时传递的是真诚的正能量。

3. 关心学生的需要

学生“爱撒谎”的这种行为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的某种需要引起的。对于学生而言, 有学习的需要, 有身体发展的需要, 也有人生和生活的需要 (特别是情感需要, 被关注、关心的需要) 等。当学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 就可能会运用撒谎等行为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对于教师来说, 应积极主动地去关心每一名学生, 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学生, 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 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另外, 除了关心其成绩外, 还要关心学生的其他需要, 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 关心学生情感, 关心他们的生活, 真正肩负起排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促使其健康成长的这一任务。

4. 多给学生留一些自由时间和空间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他们大多不喜欢父母、老师管束太多, 他们渴望自由, 渴望得到尊重, 所以, 会因青春期阶段的各种需求而出现撒谎的行为。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 教师可以给他们多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己决定要干些什么, 以自由换来自尊、自律和自立。每名学生都有自尊, 此时, 面对学生们的谎言, 教师无须立即揭穿, 而应尊重学生的内心需求, 给他们多留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自我反思、自己做主、自我管理, 相信学生们会逐渐变得自信起来, 才会有机会去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潜能, 变得自律起来, 进而成熟起来。

5. 多给学生一些自我实现的机会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自我意识感是很强的。他们特别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 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与尊重, 希望摆脱他人的约束, 渴望独立, 可能就会由此编造出一些谎言来。此时, 作为大人的我们, 应以理解换理解, 以信任换信任, 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 培养学生强烈的自尊, 多给他们一些自我体验、自我实现的机会。例如, 让学生自主制订合理的目标, 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当执行计划出现问题时, 我们应多一些善意的提醒、引导和鼓励, 让学生做自我情绪的主人, 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只有当学生体验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功和喜悦, 当学生形成一种自我期待时, 他们才会把这个信念当成真实的, 从而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最终才会将这种信念变成现实。到那时, 他们也就无须用谎言来掩饰自己了。

6. 了解与学生交往密切的朋友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撒谎的青少年大多都有“爱撒谎”的朋友, 家长和教师平时应多注意留心观察学生, 了解平时学生与哪些人交往, 特别是与学生交往密切的朋友, 也要多留心学生们交往时的言行, 适时引导, 对于言行不当之处应及时予以纠正。作为家长和教师也有权利赞成或不赞成学生同某位朋友来往。但需要注意的是, 只有掌握了能证明这位朋友劣迹的确凿证据后才能这样。

7. 讲故事永远比讲道理更能打动人

应该说, 大多数“爱撒谎”的学生心里面都是明白撒谎是不对的。如果教师一味说教、求全责备, 非但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 反而会适得其反, 使学生逆反心理进一步增强。如果教师能够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时穿插一些有关诚信的励志故事, 这些真切的故事对学生来说会有更强的教育作用, 相信每名学生都会把耳朵竖起来听。故事可以由班主任来讲, 这就需要班主任平时要做生活中的细心人, 善于把各类励志故事、习惯养成故事等积累下来, 汇编成案例素材 (故事) 集, 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让科任教师甚至学生自己讲, 这种形式更能深入学生心里, 学生印象也更深刻, 更能让师生互动起来, 实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是开导者”。这样的教育, 更易走进学生心里, 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离不开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和反思

1. 教师的言传身教

要想学生不撒谎, 讲诚信, 身为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言出必行。学生一周七天有五天生活在学校里, 教师陪伴他们的时间是最长的, 他们受到教师的影响也最大。记得一次上政治课时, 笔者板书时, 一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 学生马上指出来并纠正了, 然后有学生开玩笑地对笔者说:“老师, 我们的错字、错题都记录到错字、错题本上, 查漏补缺, 加强记忆, 那您的呢?”笔者很爽快地说:“一定记上。”到了下节课笔者便将自己的错字本放到了讲桌上, 请同学们检查, 笔者原以为会引来学生的嘲笑、鄙视, 相反地, 笔者却得到了掌声, 得到了学生的信任。的确, 作为一名教师, 说出的话一定要办到, 否则就不要说。

2. 教师应多一些反思

学生总是“爱撒谎”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关联的, 教师自身也应多反思:是否因为我们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一味对学生求全责备, 我们的预期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而导致学生为迎合我们而撒谎;我们是否对学生不信任, 导致学生用撒谎来对抗, 而我们却认为这是有根据的, 从而滋长了学生撒谎、不诚信的行为;是否因为我们每次的惩罚很重, 学生做错了事, 惧怕如此严厉的惩罚而撒谎;我们是否无法满足学生的某些需求, 如吃、玩、虚荣心等的需要, 使得学生对我们撒谎;我们是否缺乏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自然也就没有教会学生如何与我们合作沟通, 使得学生因不了解我们, 且无法掌握说话用语的措词、分寸、角度、表达策略而撒谎;我们是否起了反面教材, 有撒谎、不诚信的劣迹, 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而使学生撒谎。例如, 有一些公开课中, 由于学生精彩的表现, 教师适时地把奖品“奖励”给学生, 结果到下课时, 教师却向这些学生要回这些奖品;又如有的教师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常会故作姿态地向学生“讨教”:“这个老师也不会, 谁来教教老师?”但接下来的表现却让学生看出教师并不糊涂, 教师在说谎。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只要教师肯俯下身发现并走进“爱撒谎”学生的内心世界, 不断引导学生, 并勇于尝试, 不断探索、总结新的方法, 相信“眼前无一个问题学生”的状况离我们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1]刘心.遭遇爱撒谎的学生怎么办[J].班主任, 2013 (6) .

[2]陆楠.儿童撒谎的背后[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 (9) .

[3]王益民.遇到爱撒谎的学生, 不能这么办[J].班主任, 2013 (6) .

面对爱撒谎的孩子 第4篇

格林尼亚的父亲是法国南部海港城市瑟堡一个富有的船舶商,由于家庭富裕,父母溺爱,他从小娇生惯养,不求上进。尽管他很聪明,但是他的聪明全用在贪玩上。由于担心父母责骂,他养成了爱撒谎的坏习惯。

例如,有一次,他的考试成绩非常差。拿到成绩单后,他担心会受到父母的责骂,便偷改成绩单,并洋洋得意地向父母表功,要求奖励。但他的拙劣手法并没有瞒过父母。父亲知道后,狠狠骂了他一顿,还警告他以后不得再弄虚作假。

然而,贪玩的本性并没有使小格林尼亚改掉自己的坏毛病。一天放学,他正打算赶回家去做功课,以免父母责怪。不料被一个小同学拦住了。小同学喊:“喂,格林尼亚,想和我一起去捉鸟吗?我刚才发现一个地方,那里的鸟可多了,都是不知道名字的,真漂亮可爱。”

捉鸟?小格林尼亚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日子没去捉鸟了。那是多么有趣的活动,他动心了。他想:就一会儿工夫,捉住一只就回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我的书包放到哪里呢?带着它多碍事啊。”小格林尼亚说。

“那边不是杂货店吗?把书包寄存在那里,捉完鸟再取出来吧。”小同学替他出了一个主意。

“好吧。”小格林尼亚高高兴兴地把书包存在杂货店里,然后跟着小同学捉鸟去了。

小伙伴们在林子里捉鸟,还捉迷藏、追野兔、抓松鼠,玩的不亦乐乎。不知不觉中,天就黑透了。他们这才依依不舍的回去。

这时,杂货店已经关门了,小格林尼亚只得空手而归。他想,现在就是拿到了书包,做作业也来不及了,而且爸爸妈妈一定会打骂我,怎么办?他眼珠一转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回家后,母亲问他:“你的书包呢?”

“妈妈,我刚才在同学家做作业,书包忘在他的家里了。”小格林尼亚撒谎说。

谁知,母亲把脸一沉,从身后拿出儿子的书包,严厉地问道:“这是什么?你把书包丢在杂货店里,自己去玩耍,直到杂货店的叔叔关门了,也没见你去取,就把书包送回了家。你为什么又在撒谎?”

“妈妈……”小格林尼亚见事情败露了,害怕起来。他真担心妈妈会骂他一顿。可母亲没有骂他,而是叹口气,伤心地说:“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撒谎了,妈妈非常失望,也非常难过。你知道吗,一个人老是撒谎,他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没有人愿意与他打交道。若是失去周围人的信任,他就一件事也办不成。我希望你改掉这个毛病。”

“妈妈,我错了。”小格林尼亚惭愧地低下了头。

家教点睛:

“孩子说谎有很多种原因,有的可以理解,有的不可以理解。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过:“对重要问题撒谎,使父母处理起来会更加困难,撒谎成为一个问题就更严重。撒谎腐蚀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滋长了不信任,损坏了互相信任的关系。说谎意味着不尊重被骗对方,使得与经常撒谎的人在一起生活几乎变得不可能。”德国诗人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做家长的,必须帮助孩子克服爱撒谎的毛病。与孩子相处时,注意对待孩子的说话方式,注意不提供有利于说谎的机会,也不让孩子回答一些带有一定强迫色彩的而孩子又不得不用说谎去辩护的问题。日常学习生活中,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支持孩子,不要轻易的怀疑、否定孩子。

怎么教育一个爱撒谎的孩子随笔 第5篇

这不昨天中午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小朋友们在安静的吃饭,绪扬就有点抽涕的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吃了我肚子疼”。以前有一次她这样说我记得是让他的奶奶来把她接走了,说是回家观察一下看看。但是今天我问他我说:“让奶奶来接你吗”。他还是很愿意的点点头,但是我说要不我带你去看医生吧,看着我这样说话,绪扬摇摇头。我就一直在看她,对他说吃完饭肚子很快就好了,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老师不勉强你全部吃光吃干净。他听了这话以后自己就在那里吃饭,等到收拾盘子的时候我看着她的盘子里面的饭虽然没吃的那么干净,但是馒头已经吃了大多部分。看着下午起床以后依旧活蹦乱跳的绪扬后,我想或许他每次说肚子疼应该是因为自己不想吃饭,但是老师必须让吃饭。以前一直没在意,自己心思着让他顺其自然吧。昨天中午无意识的在翻看幼儿教育杂志,里面的第一篇文章就和绪扬这个现象是一模一样的。仔细的看了看,其实类似于绪扬的这种“说谎”现在老师们或许都碰到过。这些是由于儿童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而出现的“说谎”行为,绝大多数都是无意识的,因为他们分不清楚想象和现实,会把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当做已经发生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说谎”行为有时只是一种“自我防卫”式的本能反应,以便暂时达到逃避惩罚的自我保护的目的。例如绪扬不想去吃饭,所以就说自己肚子疼。

我们的成人权威意识使得我们习惯以成人的思维水平去评判儿童的“坏习惯,怪毛病”。然后又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认定的行为标准去教导他们。对待幼儿“说谎”行为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在斥责孩子的时候,是否意识到自己常常就是这些行为产生的推手?我们是不是习惯于说教,而忽视了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有的家长习惯于给孩子贴上自以为正确的标签,而不去理会这些所谓的标签可能会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以及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

改正孩子爱撒谎的缺点 第6篇

1、证实孩子是否在说谎

当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说谎时,应该首先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因为有的时候父母的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没有搞清事情真相就鲁莽行事,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2、先找出说谎的原因,搞清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说谎的原因有许多:有的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但又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有的是因为想通过说谎来让家长满足自己的某种愿望,有的是因为错误模仿大人的行为而说谎,有的是因为不愿意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而说谎,有的是因为分不清想象与现实间的差异而说谎,有的是因为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说谎,有的是因为想取悦家长而说谎,有的是因为想骗取自由而说谎,有的则是因为要故意刺激报复家长而说谎,如此等等。

在上述种种的说谎现象中,有些是孩子的无意说谎,有些是孩子的有意说谎;有些是孩子的偶尔性说谎,有些是孩子的经常性说谎。家长首先应当搞清楚孩子说谎的动机和性质,然后才能根据不同的说谎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使得对孩子的教育能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比如,对于幼儿由于智力和知识水平较低而造成的无意识说谎,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帮助孩子分清想象与现实间的差异即可,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对于孩子的有意说谎,家长要及时地发现和揭穿其谎言,并让孩子明白说谎是要受批评和惩罚的,将孩子说谎的企图适时地化解掉;而如果是由于家长经常说谎造成孩子也跟着说谎,家长一定要认真检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3、多聆听并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4、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像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像区分开来,并告诉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想像,如,用“我想……”、“我希望……”等等。当孩子无意的撒谎给别人带来伤害时,一定要让孩子了解和认识自己这种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

不要把“编故事”,不讲实话的孩子都当成坏孩子。孩子有时不讲实话并不是坏。对即兴说,随便说谎(或编故事)的行为要善意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希望他以后认真说话,有进步时要表扬。

5、要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如适时地给孩子添置玩具、图书及彩笔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是合理的,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是会得到满足的。这样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满足而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回来而又不告诉家长和小朋友的情况。

6、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可能会促使孩子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因为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在父母眼里是个不诚实的、爱说谎的孩子,他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他会家长产生逆反心理,既然父母都认为自己是骗子、说谎大王,那么我就做给你们看好了,反正谎话是不说白不说,就是到了该说真话的时候也不说真话。

7、不要惩罚认错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例,孩子说今天在学校挨了批评或者考试不及格,父母往往是劈头盖脸一通严厉的批评,甚至体罚孩子,而说谎却常常能使孩子逃过责难。这样一来,孩子将逐渐体会到说真话会受到惩罚,不说真话倒能平安无事,甚至还可以赢得父母的赞赏。如果下次考试成绩不好或犯了什么错误时,孩子就会想尽办法隐瞒过去,以逃避惩罚。因此,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第一次告诉你他在外面闯了什么祸或学习成绩不好,家长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会出错,一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来。这样孩子以后就不怕对家长讲实话,有了困难也愿意求助于家长。

有些家长在遇到自己的孩子说谎时非常气愤,于是就采用严厉的斥责、惩罚甚至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以此想让孩子有个惧怕,今后不敢再说谎。然而,家长们这种以暴力的方式试图改变孩子的方法并不太奏效,而且有的孩子反而是父母责骂、惩罚得越厉害,其说谎的行为越严重。

其实,许多孩子说谎都是由于害怕成人的惩罚而造成的,他们之所以说谎是由于他们不敢说真话,这是孩子为了逃避成人的惩罚而保护自己的方式,如果这时家长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采取了严厉而粗暴的惩罚措施,或许暂时会有些效果,但这只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可能使得孩子今后把谎话编得更圆满、更巧妙、更高级、更不容易被家长察觉。

8、诚信源于尊重

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我们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可以领悟到这样一点:儿童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自尊心受到挑战,得不到所期望的尊重,就有可能会表现出不诚信的言行。罗素也讲过:从小未受过恐吓的孩子必定诚实,这不是由于道德约束的缘故,而是因为他想不到别的做法。无数的家庭事例也证明:独断专行的家长只会用命令,威胁,恫吓,讽刺甚至用暴力去制服孩子,就极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孩子的言行不一。而民主,和谐,平等的家庭气氛和愉快的周围环境是卓有成效地教育孩子诚信品质的极为重要的客观条件。家长能对孩子给予尊重和理解,就能为儿童提供情绪情感上的安全基地,使儿童能够充满信心,大胆地探索周围的陌生环境。

9、家长给孩子作一个好的榜样

发现小孩撒谎,家长应首先检查自己,孩子在学习处理问题的方法,多半是受父母影响的。研究表明,撒谎儿童最有可能来自父母有此行为的家庭。若父母不能有一个诚实的榜样,实在很难说服孩子要诚实。要培养诚实的孩子,自己就不应撒谎。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不经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这样孩子便可从中学习到好的行为。尊重和孩子之间的约定,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要信口雌黄,不要随便欺骗孩子;其次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谎,即使有时因为社交需要而不得不说一些白色的谎言,也要尽量避开孩子,如果实在无法避开,事后应当向孩子解释清楚;最后是不要让孩子帮自己说谎,不能是自己不想接的电话就让孩子谎说自己不在家,不能是不想借给邻居的东西就让孩子谎说东西丢了或找不到了等等。

10、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家长不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采取简单、粗暴的奖惩方式来教育孩子,因为这种方式易使孩子产生撒谎等不良行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孩子取得的成果,更要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并对孩子努力的过程给予表扬,尽量不要使孩子从撒谎中得到好处。对孩子进行惩罚时,要明确告诉孩子,之所以要惩罚他是因为他的撒谎行为,并告诉孩子犯错是难免的,犯错时应该如何去做;当孩子犯错后主动承认错误时,父母首先要表扬孩子勇于认错的行为,再告诉孩子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原则上,在惩罚孩子说谎行为的同时,应更多地奖励其诚实的行为,使诚实的行为得到强化。

11、父母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

家长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不仅易导致孩子撒谎,还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和特点施教。只要孩子每天都有进步,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父母就应该为之高兴和骄傲。

12、要时制止孩子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撒谎的行为

信任孩子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当孩子撒谎时,父母要及时、明确地指出孩子的撒谎行为,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但要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孩子)。有些家长明明知道孩子在撒谎,却因为是一些小事而不制止,反而觉得有趣,家长要切忌如此,因为这种态度会强化孩子的撒谎行为。

13、及时表扬奖励诚实的孩子

要培养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奖励比惩罚更重要。当孩子如实告诉家长自己犯的错误,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诚实的表现,只是一味斥责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的诚实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强化。家长发现孩子闯了祸之后,不要气急败坏地责问:“这是不是你干的?”因为孩子很可能怕家长生气而说“不是”。这样的问话方式实际上是诱导孩子说谎。家长可以注视着孩子的眼睛,等孩子自己说出真相,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或请求原谅,应立即告诉孩子:能承认错误很不简单,然后再对孩子做的错事进行批评。由于孩子的诚实行为,相应地要减轻对他的批评或处罚。

14、制定一些规则并严格要求

要防止孩子说谎,教育孩子诚实,光讲道理不行,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让孩子从小就按诚实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几要几不要”的具体要求,如:不讲假话,不编瞎话,不说大话,不谎报成绩等等。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带回家,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不可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了人家的东西要及时归还,有了错要勇于承认,凡是答应别人的请求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做好等。这些规则一经提出就要严格执行,不能朝令夕改,并要重视克服“第一次”出现的问题。对执行规则,家长要态度坚决,严格要求,切不可迁就、姑息。

15、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应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谎时会感到不安,即使蒙混过关了也会十分担心,但是如果这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孩子便可以品味到说谎所带来的甜蜜,他也就会由此产生再次尝试说谎的欲望,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好骗的”、“可欺的”,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谎话会越说越多,越编越像,最终就撒谎成性了。

16、适当惩戒

有些父母则采取惩戒的方法纠正孩子的说谎。这种为“戒”而“罚”,也是爱的基本方式之一,然而这又是一种最令人棘手和带有风险的爱,因为孩子容易抵触施加惩戒的人。但是,如果你的惩戒出于爱心,又执行得合理、巧妙,事后讲清道理,孩子会受益很大,并心悦诚服。在认真耐心的教育之后,孩子出现说谎等两面行为,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著名作家冰心曾让用肥皂洗嘴的办法惩罚孩子说谎。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朗诵一个讲诚实的故事,抄写一段论诚实的名人名言,写一篇讨论诚实问题的日记或文章,取消一次外出游玩的安排等……

17、培养孩子强烈的责任心

责任感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应承担的义务的一种认识和情感体验。责任,是对自身生命的珍重;是对他人命运的倚重;是对社会发展的凝重。可见,责任感是一个真诚的人的显著标志。对自己负责,不自欺;对他人负责,不欺人,其言必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一个人受到别人尊重与信赖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健康,稳定的动力。因此,重视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做错了事情自己负责,这有助于诚信品质的养成。

孩子虽小,也是社会的人,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知错、认错、改错也是责任心的一种表现。知错、认错、改错不但有利于个人,还有益于集体和国家,假如有人制造假货、劣货、冒牌货,此行为将侵犯他人的权益,也危害了广大民众,同时损害了国家的声誉,个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见,小错不改会酿成大过,小时候说小慌,长大就会说大慌。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不隐瞒缺点,不遮掩错误,不逃避责任,有错必改的好习惯,以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诚实的品质。

爱“笨”的孩子教育随笔 第7篇

爱“笨”的孩子教育随笔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各自不同的天赋,决定了他们的个体差异。平时在教育、教学上都让那些聪明的孩子占了很多的空间,相对来说思维缓慢、言语不多的“笨”孩子就显得被冷落了。如果我是那“笨”孩子,我会有怎样的感受,不知何时起我一直就这么想,我会难过?我会伤心?还是我会麻木?我猜想着,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让“笨”孩子聪明起来……在实践中我找到了答案: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埋怨;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歧视;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引导,少一点数落。于是,我便在日常的教学中开始实施了我的“四多四少”策略。说起来是比较轻松的,但要真正实施却有一定的难度。面对自己的一遍遍引导,他(她)毫无动静或毫无反映,那时候的你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我失败过,反思后发现还没有到真正爱他们的程度。哪里跌到就从哪里爬起来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爱“笨”孩子的技巧也越来越高了,“笨”字从此也就在我的眼里消失了,有的只是我的鼓励、信任、肯定、引导。有时他们的进步真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那也是进步!有时他们没有进步,但那也是进步,因为至少他们没有后退。记得一次语言活动时,我有意请伊婷回答小松鼠为什么病了?她慢吞吞的站起来,只看着我很胆怯,我知道她此时最需要什么?于是,我张大嘴巴用很轻的声音帮她一起回答,好不容易她看着我的口型,听着我那微弱的.声音回答出来了,我很开心地表扬了她,虽然她的回答是那样的别扭,但那是她自己的回答,我要鼓励!

“爱想爱的孩子不叫爱,爱不想爱的孩子那才叫爱”,几十年来我正是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我在岗位上做的这些都是平凡的事,但我想:我的爱是最美的奉献。我不聪明,但我是勤奋的;我不富有的,但我是充实的┅┅因为我用爱心打开了孩子情感世界的第一扇窗;用真情点亮了孩子生命里的每一盏灯;用赞美启迪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用尊重唤起了每一个孩子的尊严,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所以,我将继续快乐地奉献着,奉献着我的爱!

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 第8篇

拆开信封一看, 里面有两张信纸。一张上面只是写着零星的几个不规则的字:“老师, 我想做您的学生!”另一张是密密麻麻的成人字迹, 意思是他的孩子先天性弱视, 只能艰难地看见很近很近的事物, 因此在学校里常被同学们嘲笑和捉弄。孩子虽小, 但已懂事, 受了委屈不说, 只是一个人偷偷哭泣。家长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便让她退学在家了, 可孩子实在喜欢读书。于是, 家长经别人介绍, 给我写了这封信, 请求我能单独给她辅导功课。

看着那些浮现在泛黄信纸上的深情字语, 再看看孩子那稚 (zhì) 嫩的字迹, 我似乎看见家长那期许的目光和孩子趴在桌上, 低着头, 一字一字在信纸上写字的情景。心被濡湿, 忽然难过起来。我拿出手机, 拨打信件上留下来的电话号码, 允诺免费给他孩子复习功课, 直到她重新上学为止。电话那头, 是家长的千恩万谢。

一个周末, 我见到了我的这位学生———一个非常拘谨而有礼貌的女孩子, 扎着马尾辫, 穿着整洁干净的衣服, 笑起来, 脸颊两边露出浅浅的酒窝。也许因为知道自己视力不好, 她总是微微低着头, 似乎显得有些自卑。

第一次见面, 我没有直接给她补习功课, 而是给她讲了许多童话故事, 以此来增进我与她之间的感情, 好进一步了解她。她听得非常认真, 回答问题也很积极, 兴趣盎 (ànɡ) 然的样子。一个小时倏忽而过, 离开前, 我给她做了一道测试题, 让她从我讲过的几个故事里, 随意选取一个关键词, 然后简单地造个句子。她选择了“撒谎”一词, 然后思考了两分多钟, 一字一顿地说出了她造的句子———“月亮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说完, 她握着小手, 似乎非常期待我的肯定。这一句话, 确实是我未曾想到的, 把月亮比拟 (nǐ) 成孩子, 可以, 可是为什么会“撒谎”?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于是沉默了一会儿说:“再认真想想噢!老师下次上课告诉你答案。”

走在回去的路上, 我的脑子里反复回想着刚才的那一幕———离开的时候, 我似乎看见她眼角有泪。想到眼泪, 我恍然大悟:对啊, 她是个弱视的孩子, 只能非常艰难地看清眼前的景物, 而月亮, 或圆或缺, 她又怎能知晓?于她而言, 她只能从书本上或别人口中知道月亮的形状, 有人说它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而有人却告诉她那是圆圆的满月。既然她从未看过月亮, 而月亮却又变化多端, 她便自然觉得它就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如此想着, 我自责不已, 她的造句是想让我这位老师告诉她困惑在她心中已久的确切答案, 而我的回答, 却如一阵冰冷的风, 让她原本生机勃勃的春天突遇阴霾寒冷的冬日。

第二天在学校上课, 我拿她的造句“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问学生们是否正确, 一大半的学生都否定了这个句子。可当我将女孩的故事讲述给他们听时, 那些幼小善良的心灵一下子便被感动充盈, 恳求我带他们去见这位女孩。

当我的40多个学生排成一排, 依次出现在女孩家里, 并说“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的造句真美时, 女孩愣住了, 然后冲上来, 抱住我, 哭了。她说:“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好。”最后学生们相拥在一起, 强烈要求女孩跟他们一同到我们的学校上学, 做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女孩允诺了, 那是她第一次抬起头正视我们。那浅浅的酒窝里, 绽开出一朵灿烂的自信之花。

数日后, 我收到了女孩家长的来信, 信的结尾这样写道:“孩子从未见过月亮, 也看不见, 但是老师, 您却在她心中勾勒出一轮美丽的月亮。相信, 那皎洁的月光, 会让她走出迷茫、困惑与自卑的时光……”是啊, 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 这是我听过的世上最动人的句子。

爱撒谎的孩子可能更聪明 第9篇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共同进行了此次研究。研究者调查了137名6~7岁的孩子,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写在卡片上,而答案就写在卡片的背面,并配有一幅不同颜色的图案。研究人员在警告孩子们“不许翻看卡片”后就离开,但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有摄像头监视。

随后,在回答问题的阶段,偷看答案的孩子当然都答对了,但研究人员还询问了他们卡片背面的图案颜色,有的孩子故意撒谎答错颜色,而有的则老老实实说出图案的颜色。

研究人员相信,撒谎的孩子记忆力更好,因为他们记得“不许翻看卡片”的警告,并且他们会认真思考,仔细组织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撒谎是他们的第二天性。不过,虽然研究确认了孩子撒谎积极的一面,但育儿专家并不提倡父母对孩子的撒谎行为感到骄傲或者予以鼓励。

如果父母不小心,孩子的撒谎就可能失控,导致不良的后果。而父母有能力和义务,向孩子灌输更多的积极品德,父母需要将诚实作为家庭的价值观,并在家里定下一个基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重要的是,父母要理解孩子为什么撒谎,并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培养他们好的创造力和记忆力,而不是培养他们的撒谎能力。同时,父母还应教导孩子,说谎和创造性的故事之间的区别。

(李辛)

孩子爱撒谎是什么原因 第10篇

不明就里

小于3岁的幼儿,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物关系等概念比较模糊,经常说了“假话”自己不知道,比如他们可能把以前统称“昨天”。这种情况不必过于担忧,问明情况后,耐心教育即可。

逃避惩罚

多数情况下,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比如淘气惹祸了怕父母责罚。一旦发现这种情况,需讲明利害关系,果断制止健康。若一次达到目的,不良行为就可能得到强化。

孩子撒谎

模仿大人

孩子有时会看到父母、周围的大人,或者电视上有撒谎的镜头,他们抑制不住好奇心,跟着学。因此,当着孩子的面时,父母一定要谨言慎行。

获得成就

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描述事情时,常常参杂着自己想象的场景、人物,说得绘声绘色,炫耀自己。此时,在纠正的同时,要肯定他们的能力,不可粗暴制止,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表示对抗

还有的孩子说谎,与父母干涉过多有关,比如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叫他喝水,一会叫他吃点心,孩子很不耐烦,随口说“不渴、不饿”,以表示对抗。这种情况下,需从改善亲子关系入手,既不过度溺爱,也不过于纵容。

不爱午睡的孩子教育随笔 第11篇

不断的我发现确实有几个精力充沛的孩子中午不怎么睡,不睡觉的时候有的抽被子上的线头,有的就手里弄点东西不断的玩弄,总之干什么的都有,甚至会顶着被子到地上爬,看到这个人状况我行必须帮他们改过来才行。一中午休息孩子下午有精神,中午还不影响其他小朋友睡觉,二以免孩子不睡觉中午偷着拿东西忙耳朵什么地方塞容易出危险,所以必须让他们养成一个睡觉的好习惯。

首先我要求中午睡觉要保持安静,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睡觉条件,这样没人说话有一小部分孩子就会自然的睡着,这个时候还有几个没睡的,宸小朋友我答应她睡醒以后会给他个小贴画,这个孩子喜欢别人表扬她,所以就乖乖的睡着了,这事就剩奥跟周逸了,奥早晚自己的袜子,把袜子套在手上,所以给他拿下来放在我这答应他睡觉起来给他,过来不久他也睡了,就剩下从来不睡觉的逸了。

这时他还在床上翻来覆去不睡觉,问他为什么不睡,他说我就是睡不着。这个孩子是一个非常好动的孩子,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抱着他,不让他动,过来不久他就受不了了,让我放了他,并且一个劲的说能自己睡着,要睡会觉,看他这样我就放了他,并且告诉他男子汉说话要算数,不能出尔反尔。我就坐在小床旁边看着他睡觉,结果还真的睡了,这一中午我就像是在战场跟这帮小家伙斗智斗勇,不过今天我赢了,心里不免有一点自豪感。

爱挑食的孩子小班教育随笔 第12篇

饭盛好了,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老师,杨东润不吃冬瓜,他说冬瓜不好吃。”

“是吗,怎么能这样呢?”我走到杨东润身边,问道:“你为什么不吃冬瓜呢?冬瓜的营养很多,又好吃,又美容。”

“老师,冬瓜不好吃,妈妈在家做的我也不吃。”

“你妈妈做的不如幼儿园里做得好吃,不信你尝一口。”我舀了一勺放到他嘴边,可是他就是不张口。

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爱挑食的坏习惯吧。我随手拿起电话和他妈妈进行了沟通,通过沟通,我了解了杨东润出现挑食的现象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妈妈过分溺爱他,任由他任性,不喜欢吃的食物就不给他吃。平时又爱吃零食,最终影响了正餐,而导致挑食。

用爱教育孩子的思考 第13篇

在十几年的教坛中,我始终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守望,默默地播撒我内心深处平凡而质朴的爱。这种爱不做作,没有功利,纯洁无暇。

九年级的教室中充满了紧张的气氛,离中考仅剩60天了,模拟考试成绩下来后,小L同学由原来的年级第13名退步到了第32名,我心里着急而又惊慌。似乎这一年来的努力就要白费,究竟什么原因?于是我迅速展开调查,真相终于大白:他早恋了。自习课上我把他叫到了广播室里,和他谈了整整一节课,谈到家长的期望,谈到老师的付出,终于他流下了悔恨的眼泪。可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就有同学告诉我,昨天下午他又和那个女同学在西楼梯见面,并告诉那个女同学说:“没什么事,以后见面躲着老师就行了。”听到这话,我顿时火冒三丈,有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当时就想,放弃吧,让他自生自灭,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可冷静下来转念一想,他还是个孩子,一个迷失了方向的孩子,现在是他正需要我的时候啊!纠结的心终于明朗,我要帮他。从此每天放学后,无论我有没有晚自习,我都会在办公室等他,和他一起回家。时间会冲淡一切,一个月后,我感觉他的心渐渐地收回来了。回头凝望,陪着小L走过的这段路,没留下任何痕迹,但我无悔,因为平凡的爱更真挚、更宝贵。

有人说教师的爱大多给予了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而那些调皮捣蛋、成绩一塌糊涂的后进生就是冰山一角,永远享受不到爱的阳光。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把爱洒向每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

2011年我再次接任了九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开学后我和小X之间曾有过很多矛盾,他对我的批评总是很不屑,有时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顶撞我。有一天,第一节课都已经结束,他的座位还是空空的,发生了什么事?和谁打架了?于是我拨打了他父亲的电话,他父亲刚到学校,小X也随后回到了座位上。他父亲把他叫到教室门口,问他到底去了哪里,可他不回答,还用一种极其愤怒的眼神瞪着我,我知道:他误会我了,他以为我是故意向他父亲告状。对于我的询问,他只是翻着白眼斜视着,闭口不答。终于他父亲被气急了,将他拽过来,“啪”的一个大嘴巴,接着又踹了一脚,小X坐在了地上,我慌忙蹲下,把他护在身下,他父亲的一拳头来不及收住,重重地打在了我的肩上。当时我疼得眼圈就红了,他的父亲很难为情,小X也愣住了,他呆呆地望着我……忽然间,我发现他眼中的那股邪气瞬间消失了,我知道他那颗坚硬固执的心酥软了。他把我扶起来,低下了头……只要春天常在,冰川也会消融,不是吗?

爱撒谎的孩子更有出息吗? 第14篇

刘雨辰(4岁男孩的母亲):这个消息我也在网上看到了,刚开始不相信,心想指不定是哪个无聊的人在忽悠大家呢。为了证实自己的怀疑,我搜索了一下,没找到这则消息的确切来源,倒是发现了类似的信息。一些早教类网站转载的文章称:“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孩子越早学会撒谎,表示执行力越强,长大了当上领导的机会就越多。”我糊涂了,莫非《狼来了》的故事白给孩子讲了?莫非《木偶奇遇记》的道德教育过时了?莫非现在需要给孩子补上撒谎这一课?小孩子骗家长,大孩子骗老师,成人了骗社会,这可怎么得了?

麦渠(10岁女孩的父亲):或许是我这人太固执,我很反感这则消息所包含的反叛意味。不管这种研究是真科学还是伪科学,撒谎永远不是好行为,孩子撒谎更不能容忍。这样的所谓“早慧”太可怕了,后患无穷,绝对不值得提倡。

节建国(15岁女孩的父亲):恐怕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孩子一个人在家,陌生人在门外问:“你家大人在家吗?”这时候孩子就应该撒谎:“爸爸正睡午觉呢。”陌生人若有恶意,必然不敢造次。如果孩子不撒谎,如实相告,岂不危险?

麦渠:您这是抬杠。那是机智,怎么能跟撒谎相提并论?过去的地下工作者,哪个能跟敌人说真话?

节建国:可是,这种机智毕竟不是以诚实为本。同样是骗人,对好人是撒谎,对坏人是机智,这很容易让人犯糊涂,孩子就更难分辨了。

主持人:我们先听听廖博士对这条消息的看法。

廖世行(社会心理学博士):我在专业网站上没有查到这条消息的出处,所以无法判断其严肃性,不过从内容上看,我认为有三分道理。

麦渠:愿闻其详。

廖世行:首先,消息所引用的数据属实,我国的调查结果与之基本相符。其次,撒谎的孩子比较善于动脑筋,考虑得比较全面,相对来说可能成熟一些,可以视为认知能力较成熟的一个表现;当然,认知能力成熟并非撒谎这一个表现。但是,把撒谎跟将来更有出息联系起来则是荒谬的。撒谎,说白了是一种小聪明,爱撒谎的孩子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不诚实的品格必定成为今后生活、事业的障碍,当然不值得提倡。成功学研究有个结论: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是认知能力高度成熟。但认知能力成熟不意味着爱撒谎。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麦渠:廖博士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

节建国:可是,一味教导孩子诚实也不行啊,孩子会吃亏的。当孩子为了自身安全而撒谎,难道不值得赞赏吗?这样的撒谎其实与道德无关,不能一刀切吧?

廖世行:没错,对不同原因、不同目的的撒谎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否定。

麦渠:撒谎还分种类?

主持人:且听廖博士细细道来。

别乱贴标签

廖世行:孩子撒谎有很多原因,既有有意识的撒谎,也有无意识的撒谎,家长应该找准原因,不能随意给孩子贴上撒谎的“标签”。

第一,因为内心恐惧。2~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当他发现自己做错事时,会本能地害怕随之而来的惩罚,特别是那些曾有过做错事被训斥、惩罚体验的孩子。因此,为了避免惩罚,孩子不惜捏造谎言来掩饰错误。

第二,用想象代替现实。孩子慢慢长大,见闻逐渐广博,感情日益丰富,语言能力迅速发展,想象也异常活跃,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感兴趣,但由于生活经验少,缺乏知识,再加上记忆不准确,想象往往容易受情绪支配,对一些事物分辨不清,出现想象与现实的混淆。此时的撒谎只是他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尽管与事实不符,但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品行无关。

第三,理解性心理错位。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语言的含义。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理解性心理错位”,即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

第四,表现欲所致。婴儿在成人的爱抚和逗引下,表现欲和表现能力便萌生、发展起来了。到了幼儿期,孩子的表现欲越发强烈。当孩子学会一首新歌,画了一张自己满意的画,会搭一种新的积木样式或会做一种新的游戏,就会高兴地向父母显示。表现欲能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同时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孩子在强烈的表现欲驱使下,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这些大话往往被父母理解为撒谎。

第五,模仿成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成人在社会交往中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都可能被孩子模仿。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些小谎话,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撒谎。另一种情况是家长有时不经意说了的话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兑现,比如有些家长许诺星期天带孩子到公园玩,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兑现,孩子就会觉得大人是在撒谎。既然父母可以撒谎,那么作为报复,孩子也可能撒谎。

第六,取悦父母。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就会很高兴,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就会训斥孩子。长此以往,孩子有可能为了取悦父母而撒谎。而父母如果不了解情况,让孩子撒谎成功,孩子尝到了甜头,就会强化撒谎行为。

第七,心怀敌意。有些孩子出于恶作剧、报复等敌意心理,或为了获得某种好处而编造谣言,故意中伤别人。

第八,委婉的表达方式。孩子上了初中以后,语言能力增强,处理人际关系越来越得体,有时会用委婉的方式表示拒绝。比如,不愿和同学一起去溜冰,就谎称要上补习班。有时,还会说假话来表示谦虚或安慰同学。比如,见同桌考试失手,孩子说:“其实这道题我也不会,是蒙对的。”

节振国:为了安全,孩子对陌生人谎称爸爸正在家里睡午觉,到底算不算撒谎?

廖世行:这种场合,孩子不需要说实话而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不需要说实话与故意说假话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另外,为自身利益着想,某种场合孩子可以选择沉默,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这项权利。比如,小龙看到小明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窗户,小龙不愿出卖朋友,他有权保持沉默。

矫正有技巧

刘震(16岁男孩的父亲):听廖博士一席话,好像大多数的撒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应该原谅的,但撒谎毕竟是个坏习惯,家长该如何面对呢?

纪珺(10岁男孩的母亲):我儿子有撒谎的毛病,我经常打骂他,没什么效果,请问我该怎么做?

廖世行:孩子撒谎,家长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打骂。以下是对付孩子撒谎的常用办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加强亲子沟通。如果孩子为了逃避惩罚而撒谎,父母应耐心倾听孩子的苦衷,尽量予以谅解;如果孩子达到父母的要求有困难,应订立更实际的规则,以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为了取悦父母而报喜不报忧,父母应予以说服教育。

第二,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象。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大多数撒谎并非有意为之,父母不可责难,而应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象。要注意,喜欢想象并非坏事,只是不能与现实混淆。

第三,不要轻易扣帽子。发现孩子撒谎,父母不要轻易将其上升到品质高度,说孩子是“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撒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能对孩子的撒谎行为起到了强化作用,促使孩子今后报复性地撒更多、更大的谎。

第四,家长以身作则。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对孩子许下做不到的承诺,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这样孩子便可从中学习到好的行为。

第五,正确运用惩戒手段。当孩子出于敌意而撒谎,父母应让孩子认识到,谎言总会被识破,撒谎应受到惩罚,圆谎必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而诚实是美德,是高尚的品质,承认撒谎也是诚实的表现,可以减免惩罚。

第六,重视孩子的第一次撒谎。当孩子第一次撒谎时,家长应格外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孩子撒谎,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般孩子在第一次撒谎时会深感不安,即使蒙混过关了也会十分担心,但是如果这第一次撒谎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孩子便能品尝到撒谎所带来的好处,并产生再次撒谎的欲望。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好骗的、可欺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谎话会越说越多,越编越像,最终就撒谎成性了。

上一篇:工厂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下一篇:加强国防教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