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24-07-20

2《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精选12篇)

2《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1篇

2《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标:围绕休闲度假旅游,以品牌建设为中心,强化精品意识,转变管理观念,创新促销方式,深化区域合作,进一步推进滨海资源、温泉资源、森林资源及文化资源相结合,努力创建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活跃、旅游产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环境优美的现代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尤其将环水东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发展成为具有浓郁滨海风情和生态文化特色的全国知名的滨海休闲度假胜地和国家级滨海旅游产业试验区。

《环水东湾国家级滨海旅游产业专项规划》:根据国务院41号文件和茂名市委、市政府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精神,在编制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基础设施规划、村镇规划时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针对“四区”之一(环水东湾新城区)进行的旅游产业专项规划,以此促动环水东湾新城区在旅游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领域实现率先突破,起到国家级滨海旅游产业试验区的作用。

《浮山生态旅游》:立足于悠久的荔枝种植历史、独特的山地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高起点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安排,分布实施,突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强调区域联动和空间一体化,将浮山景区建设成为集文化朝圣、山岳观光、运动探险、乡村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郊野休闲公园和生态旅游景区。

2《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2篇

游业加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1年全市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剖析材料

苏康生

全市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以来,我认真按照市委的部署和局党组的安排,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先后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温家宝同志、贺国强同志、汪洋同志、黄华华、**同志、邓海光同志、廖锋同志的讲话,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立准则》、《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从政提醒—党员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等党内条规和教育材料,重温了《党章》;同时,通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使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党性锻炼得到加强,世界观得到改造,思想认识得到很大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组织纪律性和大局意识,增强了做好旅游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效果是明显的。根据上级部署,在“对照检查阶段”本人认真对照要求,结合工作岗位,分析查找自身问题,反思自己在思想、作风、工作、纪律等方面的不足,深感自己虽然一直默默地努力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现就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查摆,并提出整改措施。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有所松懈。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具体的工作上,对学习反而有所松懈。主要是思想重视不够,其实时间是有的,平时主要是满足于上网浏览、看看报纸等,看政治理论方面的书比较少,系统学习、专题学习比较少,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没有深入学习和钻研。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临时抱佛脚应付式的时候比较多,所以造成许多工作的开展没有预见性、前瞻性,很被动,效果差强人意。

(二)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满足于应付办公室日常工作,下基层调研时间较少,不熟悉企业情况,与企业缺乏沟通,使自己的工作有时会比较被动,也是工作有时较难开展的主要原因。

(三)开拓创新不足推动工作不力。本人缺乏果断和谋略,自以为是,为领导出谋划策少,对领导的决策和工作部署有时有抵触情绪,贯彻执行不力。工作方法简单,主动性差,推动科室工作开拓创新不够。

(四)在抵制不正之风方面态度不够坚决。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人。但是,在抵制不正之风方面做得还不够,有明哲保身的想法,在廉洁自律方面没有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党性锤炼和修养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总把自己看作是普通群众,没有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安于现状,上进心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对事物的思考肤浅,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就成了。

二、整改措施

(一)提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要系统地学,联系实际来学,要精读,读懂读透,用理论和知识来指导工作作实践。重点是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政治理论和旅游专业知识,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全面,工作更有方向和动力。

(二)进一步加强对《党章》《准则》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学习,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拒腐防变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水平。

(三)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本职工作上新台阶。当前,主要是做好如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积极推动我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浮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滨海新区旅游产业试验区专项规划》的实施,重点推进浮山生态旅游区前期工程的开发建设,跟踪落实顺德长鹿集团投资我市青年湖的相关工作,引导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合理发展,丰富我市旅游产品品牌和内涵,增强我市旅游综合吸引力。二是积极开展有效的旅游宣传促销,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和渠道,创新思维,采取多种形式,将我市的旅游宣传促销推向更高的层次,增强我市旅游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三是深入基层和旅游企业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引导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加强协调和沟通,与上级旅游部门和兄弟市多联络,注意学习和吸收别人的经验和做

法,为我所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3篇

一、旅游空间发展理论

1. 空间结构

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可表现为不同的几何形态, 工业、旅游业等表现为点状, 交通、通讯等表现为线状, 农业则更多地表现为面状。这些具有不同物质或经济意义的点、线、面依据其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空间位置关系, 相互连接, 就形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经济意义, 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 才能产生特定的经济活动;二是把相互独立的经济单元协同起来, 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 如规模经济、节约经济效益。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点-轴”系统理论, 认为在较大区域内增长极和增长点的互动互补过程, 能促进两者之间轴线周边的经济发展, 从而形成增长极、增长点和轴线的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结构。“点-轴”发展模式特别适合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但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通过中心点的聚集效应, 实现规模效益;通过发展轴的扩散效应, 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2. 旅游空间结构演变

国内对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以实证为主, 研究的范围集中在沿海区域旅游功能区划分及布局方式、交通和政策等区位条件改变对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滨海旅游客源空间分布等方面, 主要目的是为当地的旅游规划编制和实施以及旅游行政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描述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变发展过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 旅游地生命周期包括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落 (复苏) 六个阶段。对于发展还不很成熟的滨海旅游区域, 更多的还是处于参与的末期和发展的初期:个别拥有旅游资源禀赋的景区在小范围区域内发生集聚效应, 景区内设施、服务获得提升和完善, 具备一定的旅游功能和经营规模, 形成区域滨海旅游发展的若干节点;政府主管部门从被动参与向提前介入转变, 把滨海旅游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组织实施, 力图以孤立的景区为核心, 结合资源状况规划差异化旅游功能区, 培育滨海旅游区整体功能概念和市场美誉。滨海旅游业能否进入发展阶段的快车道, 科学重构旅游空间结构是关键一环, 这一步决定了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高低和旅游产品创新方向的正确与否。

二、茂名滨海旅游业态空间结构的特点

1. 自然资源及旅游空间结构特点

茂名滨海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亮点概括为“湾湾相通、湾海相连、湾岛相望、山水相逢”。

湾湾相通———重修长约8公里的旧运河, 可把商住旅游功能的水东湾与广东最大渔港所在地博贺湾打通, 同时把两湾之间的陆地营造为四面环水、隔河相望的长方形岛屿, 长约12公里, 宽约2公里, 岛上包括了沙滩、湿地、草地、坡地、矮丘等丰富地形要素, 具有天然的与世隔绝、神秘浪漫的气质和灵性, 可塑性和开发潜力巨大;兼具难得一见的内陆海水河道, 令人神往。

湾海相连———水东湾内海面积27平方公里, 海湾出口宽度不足1公里, 正在修建水东湾跨海大桥, 使整个海湾形成闭环, 湾内四季波澜不兴, 没有内河注入, 泥沙淤积量少, 有大小两个湖心岛, 可建造海湾的标志建筑。

湾岛相望———大放鸡岛距离水东湾出口11公里, 岛屿面积1.9平方公里, 海拔122米, 是茂名最大的岛屿, 岛上生态环境保存良好, 植被覆盖率居广东海岛之冠, 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好的潜水和海钓基地, 近海海域水深6-12米, 能见度达8米, 海底资源丰富, 水静风轻, 没有暗涌。

山水相逢———绵长的沙滩背靠丘陵起伏, 其中晏镜岭海拔400多米, 面海山坡笔直陡峭, 俯视海滩, 气流特殊, 视野开阔, 山脉走向平缓, 山上遗留战争时期的军事设施, 具有鲜明的运动特色。

2. 茂名滨海旅游空间结构优势与劣势

(1) 优势

茂名滨海旅游空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丰富, 而且资源质量较高, 除了优质的海水和沙滩外, 还有浅滩湿地、内陆海水河、封闭式海湾、无人居住岛、临海山体峭壁等特色资源, 为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天然的条件;二是已建成“中国第一滩”、放鸡岛和浪漫海岸等三个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 景区功能各异, 互补性较强;三是旅游区对外交通比较发达。

(2) 劣势

茂名滨海旅游经过近三十年的经营, 目前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空间结构的劣势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首先, 粤西是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 茂名滨海旅游发展缺乏周边的经济支撑;第二, 邻近湛江、阳江两市及海南省的滨海旅游资源丰富, 茂名的滨海旅游产品与之同质化严重;第三, 旅游区的服务功能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问题, 主要景区之间缺乏紧密协调和合理定位。

三、茂名滨海旅游业态空间重构

1. 茂名滨海旅游空间重构的经济社会意义

一是落实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其滨海旅游产业规划, 以产业空间重构为切入点, 整合滨海旅游区的各种资源;二是对滨海旅游空间重新进行组合和整合, 提升景区之间协同效应和旅游资源的整体使用价值;三是划分旅游功能区, 创新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四是充分考虑所在地居民的合理安置, 保留和融入当地文化元素。

2. 茂名滨海旅游业态空间重构的方案研究

全面整合茂名滨海旅游区旅游资源, 重构旅游空间, 形成“两带五区”的结构体系。“两带”:指一纵一横两条旅游带, 纵向包括环水东湾新城及现有“中国第一滩”、浪漫海岸及放鸡岛三大景区, 横向包括从晏镜岭到龙头山沿海景区。“五区”共同组成“两带”, 赋予明确的旅游产品服务功能。

资料来源: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旅游产业专项规划, 经修改。

(1) 水东湾-歌美海生态商务功能区

———依托条件:红树林、近海湿地、水东湾新城建成区。

———功能区定位:以红树林观光、湿地生态体验、商务会展为主, 高标准建设红树林绿化景观、湿地公园, 营造滨海生态深度体验环境, 结合现有高档商住社区设施, 开发新城中心商务区、大型会展中心, 配套休闲娱乐设施, 形成茂名中心游憩商务区。

(2) 虎头山-晏镜岭运动养生功能区

———依托条件:晏镜岭山体、虎头山现有旅游设施。

———功能区定位:利用晏镜岭临海山体开发滑翔极限运动, 融入军事元素设置探险线路, 利用山水环境和视觉景观优势开发登高观海及摄影景区, 依托山林及近岸地带建设高端养生度假区, 营造动静结合适合各种群体需要的健康养生度假区。

(3) 第一滩-大洲岛运动文化功能区

———依托条件:中国第一滩优质沙滩及现有设施、水东湾水体、大洲岛、二洲岛。

———功能区定位:强化第一滩沙滩排球的体育基因, 建立专业沙滩排球比赛基地及大众运动场地, 突出与周边地区沙滩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完善公共海滨浴场的服务设施, 提高滨海旅游区的人气;利用水东湾平静清澈的水体开发赛艇项目, 把二洲岛建成空中体育运动岛;利用大洲岛海湾中心的独特位置, 建设大型“印象茂名”户外水秀情景剧场, 配套各种娱乐商业设施, 营造气氛热烈、动感十足、旅游流密集的茂名滨海旅游区核心功能区。

(4) 龙头山-博贺湾运河风情功能区

———依托条件:国内罕见的内陆海水运河、四面环水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植被及地形、浪漫海岸风景区建成区。

———功能区定位:依托浪漫海岸景区及古运河情调强化局部区域的婚庆服务、蜜月度假功能;由当地居民迁移形成移民新村, 本土文化融入旅游景观, 建设富有渔乡风情的旅游小城镇;开发古运河巡游项目及游艇服务;利用滩涂和浅海资源开发渔人码头和海上牧场项目;依托大片背风草地及运河景观建设高尔夫球场及配套度假村、自驾游宿营地, 营造独具滨海运河风情的休闲度假及长期居住地、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示范区。

(5) 放鸡岛海洋探索功能区

———依托条件:放鸡岛建成区及配套设施

———功能区定位:综合利用放鸡岛陆上、水下生物多样性特点, 通过设立展示场馆、资源分类、行走路线设计等, 把海岛建成一个海洋生物及海洋知识科普区, 使游客在参观体验的同时实现知识增值;依托优质海水条件和丰富的水下生物资源, 推广浅海、深海潜水运动普及化, 使放鸡岛潜水项目成为茂名滨海旅游区最具特色的产品。

3. 结论

茂名滨海旅游区处在发展初期, 景区建设已经具备一定基础, 应以现有三大景区为支点, 整合和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 以点带面, 规划建设承载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区, 吸引旅游资源和旅游流的聚集, 形成“两带五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在功能区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按照整体旅游概念和旅游目的地形象, 加快功能区结构化建设, 形成区内旅游新业态, 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摘要:旅游空间结构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以“点-轴”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 通过对茂名滨海旅游区现有知名景区及旅游资源的综合分析, 构建“两带五区”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为当地旅游产品创新和产业振兴提出可行方向。

关键词:茂名滨海旅游,空间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唐柳, 俞乔, 鲜荣生, 李志铭.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路径研究[J].长沙:经济地理, 2012 (7) :141-146.

[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张淑敏.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休闲旅游研究[D].广州:广东商学院, 2011.

[4]王恩旭, 吴荻.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J].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4 (17) :505-509.

低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第4篇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压力的不断加大,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走马观花、拥挤不堪的出游形式越来越为人们所诟病,更多的游人开始追求更加高端的、刺激的、舒适的出游形式。

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渐放开带来的低空旅游市场的发展,正顺应这一时代新要求。同时,各地政府、企业也预感到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纷纷启动发展规划工作,希望通过尽早启动通航基础设施建设,在未来的低空旅游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2.低空旅游的内涵

根据《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低空空域包括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原则上为垂直范围为真高1000米以下区域。

本文的低空旅游产业主要是指在垂直范围1000m以下的报告空域内及其相应地面区域完成的与低空飞行相关的一系列旅游项目。包括飞行表演、航空体育运动、航空摄影、航空展会与航空博物馆等。

3.低空旅游市场分析

1)市场政策环境分析。低空空域逐渐开放,各地政府、企业均对低空旅游市场表现出了很强的发展兴趣。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以保证低空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2013年,民航局出台《放宽私用飞行驾照获取标准》,降低了私照的获取门槛,即有利于保障通航旅游事业的核心人才储备,也有利于刺激人们进行低空体验培训旅游的积极性,促进低空旅游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低空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品,首次被纳入国家部门的重点支持的旅游产品。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中规定,2015年6月底前,国家发改委、民航局、交通部等部门要出台涉及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的具体措施。顶层设计出台,必将会带动我国低空旅游产业发展的碧海蓝天。

2)市场需求分析。2013年我国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已经具备发展通航产业的必要消费支撑条件,低空旅游将成为继海洋旅游之外又一新兴高端旅游类型。

美国2013年人口3.1525亿人,GDP为167680亿美元,人均GDP为53000美元,参加空中旅游人数为200万人次,占总人口比重约为0.6%。低空旅游经济贡献为6.25亿美元。

同样作为旅游大国,中国2013年人口为13.6亿,GDP为94945.9亿美元,人均GDP为6995美元。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航空旅游文化也在风靡全国,假设随着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低2025年中国低空旅游频率可接近于2013年美国低空旅游频率。2025年我国低空旅游人数可达到800万人次,假设人均消费300美元,将有望产生24亿美元的直接市场需求规模。

4.规划原则

1)理性规划。低空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起降设施、必要的空域及空管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安全保障设施、航空器、飞行员及其他专业人才。前期投入巨大,因此应理性规划,适宜以政府为主导进行集中规划,避免遍地开花,造成大量的基础设施重复投资。

2)以创新为导向。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创新为导向,包括创新产品开发模式、管理模式、宣传销售渠道等。

3)充分依托于当地旅游资源。低空旅游产业规划应充分依托于地区现有的旅游资源,利用不同的地域、地貌、文化等特点,进行相应的旅游产品开发。例如,沿海地区多风光迤逦,岛屿众多,适合开发水上飞机、空中观光、不同岛屿旅游通勤、热气球、跳伞等旅游项目。西北地区地域开拓、民俗文化丰富,适宜开发空中观光、通勤旅游、飞行表演、航空博览会、跳伞等旅游项目。

5.低空旅游产业的规划重点

1)空间规划。要飞起来,首先要有空域。因此低空旅游产业规划的首要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是规划部门要联合当地空军、空管局、民航地区管理局、地方政府等组织机构对规划区域的空域进行协商、统一规划,特别是要明确禁飞区域,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

2)基础设施规划。航空器要上天,除了空域,还需要必要的地面设施。地面设施根据航空器种类不同而不同,以通航飞机为例,包括飞行区、飞行地面服务设施、游客接待中心、后勤保障设施等设施。

不同的航空器适宜于不同的旅游项目。直升机可以悬停、飞行速度调节性大,常用于空中观光项目中。沿海或者规划区域湖泊的地区,常会规划水上飞机项目。航空运动项目中常会使用到热气球、滑翔伞、直升机等。

不同航空器需要地面设施不尽相同,固定翼飞机就需要相应的跑道、滑行道设施及其他必要基础设施,直升机要求有直升机坪、直升机地面服务区、航行服务区等,水上飞机项目要求有水上机场、地面服务设施、飞行服务保障设施等,航空运动项目要求有必要的场地即可。

3)旅游产品的设计。政府机构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承担的角色为产业发展方向的牵引和指导,把握旅游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引进多家专业旅游航空公司,打造地区航空旅游总部基地,实现产业的积聚效应。

低空旅游项目主要有空中观光、飞行表演、空中交通、运动娱乐、驾驶体验、航拍摄影等。

空中观光有着地面观光无法拥有的视觉冲击和视觉享受。飞行表演是以用惊险的特技和美妙的队形演绎的一出又一出航空大戏。驾驶体验是指搭乘各种航空器在空中体验飞行的乐趣。

空中交通项目主要用于没有地面交通不便或者地面交通不便景区,即以缩减游客的交通时间,又可以增加人们在路途中的飞行体验。

运动娱乐是一种深受大众喜欢的旅游形式,有跳伞、热气球、滑翔伞、航模等多种形式。跳伞被誉为勇敢者的游戏,包括体育竞技、休闲娱乐、极限运动等多种形式。热气球在中国起步较晚,是由《福布斯》杂志主编福布斯先生访问中国时,在八达岭长城脚下驾驶热气球表演引起巨大轰动后,在中国逐渐展开的一项娱乐运动项目。滑翔伞则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滑翔运动器具。

4)人才队伍的培养。目前,中国正处于通用航空发展初期,面临人才队伍培养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市场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低空旅游领域的飞行员培训也尚未出台相应的规范,因此在低空旅游产业规划中应重视人才培养计划,保证飞行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确保飞行安全。

6.结论

在政府政策激励以及市场需求扩张的双重驱动下,低空旅游这一新兴旅游业态必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在低空旅游产业规划中,应坚持理性规划原则,以创新为导向,充分依托于当地旅游资源,实现合理规划,实现低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2《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5篇

广东茂名一考生

2011年的春天,一个晴朗的夜晚,我给未曾谋面的马云写了一封信。马云:

或许我这封信在你所有的来信中只占一点不成比例的比例,但我还是想借着这个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季节,给你写一封早就想写却又思考再三的信。

我只是个平凡的初三学生,第一次认识你,缘于那篇《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子》,你在文章中对如何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子做出了种种独到的见解。诸如梦想、人生,还有怎样面对困难这些问题。你说,爱自己,就如同朝阳升起。是啊,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又谈如何善待他人和社会呢?看完那篇文章后我就在脑海中无数次地想象着那些成功女士的样子。这会是怎样的一个女子才能写出如此令人如梦初醒的句子,抛弃了浮华的辞藻,竟也能深入人心。难道她跟三毛一样,带着对自由的向往,流浪异域,足迹遍布撒哈拉,有着丰富的阅历?我想就是从那时起,“马云”二字就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

你一定觉得好笑吧,可是后来百度告诉我,马云是那位发展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的互联网公司的老总,并非一位心思细腻的才女,竟然是一名成功男士,所有的这些都颠覆了我当初的想象。公司老总!男士!我仰慕的人是一位男士,而且岁至中年,想到这我都不由自主的脸红。被人知道了会说我不正常吗?会说我有恋父情结吗?噢,不可以!

有一天,我从杂志上看到了你另一篇文章《活着努力,远比死后裸捐重要》,你在文章里写着对学子们的建议。你宣扬为祖国,为社会,为他人多做贡献„„你就是这样的人,对吧!对你,我已经从简单的仰慕变成了敬佩了。你我除了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外,最不同的是你有不菲的家产,我诚心地希望在你日理万机的日子里,抽出一点时间,去看一下凤凰台播出的“走访大中华”,你一定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等毕业后,我也会尽力去聋哑学校支教,而你,将是我未来永久的榜样。

盼 佳音!

陌生的人:xxx

茂名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第6篇

在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背景下,按思政部的工作计划下,老师在11月5日下午带领应化一和二班一起步行到茂名市规划展览馆。

那天下午,明媚的蓝天见不到一丝云,大家带着期待和好奇的心态走到茂名市规划展览馆的门前。仰望着这栋有点奇特的建筑,一种说不出的心情涌上心头!

茂名市规划展览馆集展示、宣传、交流等功能于一体,以“规划让城市更美好”为展示主题,定位为亲民、前瞻、互动的城市窗口。步了这座布展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的展馆,我们一行认真听取了讲解员的解说,详细了解了茂名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规划建设情况,也阅览了茂名印象、历史印记、辉煌成就、规划蓝图等主题展厅。大家观看了每一块展区、展板包括茂名的历史、总体规划、交通规划、中心城区规划模型、滨海新区展区等,进一步了解茂名特别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城乡规划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脉络、当今规划建设的新成就和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深刻认识到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对建设美好海滨城市充满了信心。

馆内设计风格简洁、时尚,空间布局实用、简约,创意极具个性、品位。清晰地向来宾解读茂名“南方油城的孕育崛起,世界级石化基地的跨越战略,未来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发展远景”。

同学们除了了解茂名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之外,大家都很喜欢在自行车行漫道旁边逗留一会。在三楼还可以俯视二楼茂名地图在夜晚时的全景,地图在幻灯的影响下,海浪汹涌,栩栩如生。但是一楼所展示茂名在历史上出名的人物也增加了同学们的知识面。

同学们在一个房间里面带着3D眼镜,看到茂名的水东港口,石化油厂,一滩;化州的橘红和桂圆;电白的浪漫海岸;高州的洗太庙和荔枝;信宜的玉石,天马山和石根山等全入眼底!

2《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7篇

为了促成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挥中老年教师教学经验作用,促进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相长,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集体备课制度。

一、备课组产生:备课组以年级同学科教师组成。它是教研组的构成,有特定目标和具体任务的业务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计划、准备、分析、交流和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备课组长由科组长提名,经教研主任同意后,由校长批准产生。备课组长由科组长组长直接领导,通过教研室对校长负责。

二、备课组长的岗位职责与工作要求: 1.备课组长岗位职责

⑴.拟定本年级的教学计划、目标和进度,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⑵.组织本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和业务学习,认真钻研教材,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安排好年级的公开课,做好评议工作。

⑶.组织好本年级的理论学习,围绕素质教育,分析学情,培养自主学习的学习风气和习惯。

⑷.把好年级质量关,召开年级科代表会议,了解和分析本年级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组织教师研究改进教学的措施。

⑸.做好单元测验的安排,期末制定双向细目表,拟定考试内容,对试题进行质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⑹.组织好年级的课外活动。

⑺.及时掌握全国和省市教学信息和动态,做好教学资料的积累。2.备课组长工作要求

⑴.每学期在开学的第二周前将本年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上交给科组。

⑵.依时参加科组的核心小组或备课组长会议。

⑶.每周主持年级备课活动,做到“五备”(知识要求、学情分析、能力培养、学法指导、思想教育),要求有中心发言,有备课记录。做好区教研活动和外出活动的考勤登记。⑷.每月将本年级教师的听课记录汇总上交科组长。⑸.协助科组长组织本年级的公开课。

⑹.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中最少5节是本年级教师的课)⑺.经常了解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每学期召开本年级科代表会议不少于一次。

⑻.参加科组的命题小组,做好交叉命题工作,并主持期末考试的评卷工作。

⑼.负责组织和指导本学科课外活动小组,做好特长生培养和后进生的辅导。

三、集体备课程序和要求

1.每个学期初,由备课组长根据一学期的授课时间,以单元(课文,章节)为单位,安排出一学期的每个单元教学内容所需的课时数,并制订整体授课计划和目标。

2.根据本备课组教师的实际,将每一单元落实到本备课组的老师;每个教师都要有任务,青年教师如不能承担主备课,可以承担课件制作、试卷分析等任务。

3.承担主备课的老师的任务:主持本单元的教学设计

(1)提前一周在备课组活动的会议上,主讲本单元的教学设计。(2)将备课组长分配到的这部分内容(章节或单元课文),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提出本单元的教学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将备课组长分配到的单元的总课时,分解到每一节课,以一节课为单位,安排出每一课时的课题。

(4)提出每一课时内容需要处理好的内涵与外延,重点、难点、补充的例题、练习题、作业、教法意见及教学注意事项等。

(5)提出并制作这部分内容需要制作的多媒体课件。(6)作出这一单元测试的分析。

四、备课组工作要求

1.学校每周安排两课时用于备课组集体备课,其余活动时间由备课组视情况自行安排。

2.备课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教师应积极认真地参加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时间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席。

3.加强集体备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每次活动都要明确重点,要有中心发言人。教师应积极支持备课组长的工作,主动承担任务。4.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思考教学方法。

5.虚心学习,取长补短。集体备课时要尊重同事,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6.备课组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四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在“四统一”基础上,根据自己教学的风格特点和教学对象编写好教案。

7.备课组要做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记录,及时向教研组长报告,反映教师的意见和要求,由教研组长汇总报告教务处,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五、考核办法:

1.教研组长负责对备课组的平时考核:

(1)检查落实开学初备课组长的计划和分工情况,并作出评价。(2)督促备课组每周备课活动的展开。

(3)每学期期中,对各备课组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4)每学期期末,根据备课组长的平时考核,对本组全体教师的教学设计作出评价。

2.教导处平时负责对备课组备课工作的抽查;期中组织教研组对备课组工作的阶段检查评价;期末组织教研组对每个教师的教学设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平衡。

茂名市第十中学

茂名市防雷减灾体系建设规划 第8篇

1 防雷减灾项目建设原则

1)依据中国气象局21号令《防雷减灾办法》,本着茂名市气象现代化预报能力、先进综合观测系统、雷达及闪电定位系统等的基础,气象主管机构发挥防雷减灾工作主导作用,会同建设、安监等部门加强防雷装置运行情况得监督管理,以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合理布局的建设原则对防雷减灾体系作全面系统的规划。2)构建城乡一体化雷电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以及雷电事故评估报告综合体系,充分利用综合观测系统获得的加密资料,加强对流天气雷雨云预报技术研究,提高短时强对流天气过程雷暴预警能力。3)采用遥感、遥测、自动站及信息网络等气象领域先进技术,并综合布设关键区域加密设置和闪电定位,满足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和精细化观测、预测需要。4)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加强与通信、电力等部门的密切联系,提高雷电灾害收集能力和监测能力。5)通过开展雷电预测预警和雷灾事故评估方法研究,建立雷电观测、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评估系统,最大限度的降低雷电事故发生,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发展。

2 防雷减灾项目建设的目标

紧紧围绕茂名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需要,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以“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和一流台站”为目标,视灾害性天气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和科学研究为切入点,构建现代化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从而增强气象信息对茂名市雷电安全保障能力,提高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经济效益。

1)茂名市防雷减灾气象服务项目和雷电气象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2)提高雷暴天气监测技术,以中小尺度数值模式天气预报技术为着眼点,逐步实现“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天气预测报,不断拓宽预报预警领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跟踪与评估,如对雷雨云的发生、发展、昌盛、衰减、消亡全过程的监测、评估,使气象预报服务更加专业化。根据天气形势、气象资料及天气雷达回波观测提供的雷暴分析和预报产品,把雷暴云强度定性划分为弱、中、强三类。弱、中、强雷暴云天气分别以每6小时输出一次、每3小时输出一次、每1小时输出一次,必要时每半小时追加一次。3)完善和强化雷电灾情快速评估、上报和发布制度。建立灾情收集网络和灾害评价体系,组织构建灾害管理专家评估委员会,开展雷电灾害等损失评估模型研究,提高灾情评估时效性和科学性。4)做好防雷设施建设和检测。防雷减灾技术中心负责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群)和防雷工程的设计审核,严格按照防雷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检查其设计方案,对设计合格者出具核准证明,对不达标的坚决不予核准,并以书面理由告知;待防雷工程竣工,防雷中心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防雷装置性能良好并逐项检查较隐蔽工程后予以合格证,不合格的不予核准并书面陈述理由;防雷工程投入使用后,防雷人员要定期对防雷设置进行检测,发放合格证,对于防雷设置已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其完成。

3 防雷减灾项目建设内容

3.1 组织机构

经地方相关部门批准成立、由茂名市气象局管理,防雷减灾项目组织机构包括办公室、信息中心、预报预警发布中心、行政服务大厅、检测中心、建筑工程图纸审核中心、雷电防护设计指导中心及雷电应用研究所。

3.2 雷电监测平台

在现有全市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基础上,根据全市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地区和区域特点,逐步完善部分地区闪电定位仪和大气电场仪组成的雷电综合监测业务系统,并及时更新、升级、细化闪电定位仪软件系统中电子地理信息,使茂名市闪电监测定位系统数据更加精确。在适时对强对流天气、积雨云等观测监测时,启动全方位监测系统每10分钟或5分钟观测一次,且及时把天气信息反馈到信息中心。

3.3 雷电预报预警平台

茂名市气象台将根据逐时天气趋势,结合探空、雷达、卫星云图等观测资料,对未来雷电的发生发展、强度、方位进行预测;针对当时预测预报的雷电强度等级或发布红色强雷暴天气、黄色中等雷暴天气、橙色弱雷暴天气雷电预警警报,根据雷电预警发布程序和发布标准,然后通过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博等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向社会公众发布。雷电应用研究所应加强对雷电和雷电灾害的发生机理等基础理论和防御技术等应用理论的研究,加强对防雷减灾技术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3.4 防雷技术服务平台

根据广东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标准和现行防雷技术规范要求,在保证检测数据真实、科学、公正的基础上,茂名市防雷减灾中心负责对本市防雷装置定期年检、易爆易燃危险场所防雷装置定期半年检。

4 防雷减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

防雷减灾事业始终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随着茂名市防雷减灾服务体系的建成并不断规范,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市应对雷电灾害能力,增强社会公众对防雷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并且普及公众科学防雷安全常识,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和降低雷电灾害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气象防灾服务人员,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开拓的眼光、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积极探索,把握机遇,努力开创我市防雷减灾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 (20号) .

哈尔滨市旅游节庆发展规划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哈尔滨;旅游节庆;规划

1 哈尔滨市旅游节庆的发展现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旅游节庆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演变和发展。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北部、东部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俄罗斯接壤,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为旅游节庆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哈尔滨的旅游节庆起步于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先后创办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哈尔滨经贸洽谈会等旅游节庆活动。

2 哈尔滨市旅游节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时间布局不合理

哈尔滨的旅游节庆呈现出季节性和集中性的特点,节庆活动都安排在夏冬两季,并集中于7月和12月,而这些时间段也正是哈尔滨的旅游旺季,十分考验地区的接待能力和协调能力。每年冰雪节一到,北上哈尔滨的车次一票难求,哈尔滨多条道路也处于交通饱和状态; 4星级以上宾馆纷纷爆满,不少家庭旅馆的入住率也达到100%;滑雪胜地—亚布力国际滑雪中心由于游客众多,不得不临时加码:扩充滑雪区域、准备人工降雪、增添硬件设施等,周边的宾馆竟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由此可见,这种节庆的集中性对哈尔滨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2.2 缺乏品牌意识

哈尔滨的旅游节庆品牌普遍创办时间不长,知名度不高,除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外,具有国际化水平的节庆少之甚少,例如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金源文化节、哈尔滨园艺节、哈尔滨民间民俗艺术博览会等旅游节庆知名度很低甚至并不为人所知。对哈尔滨旅游节庆的举办届数进行统计可以发现,举办超过20届的只有4个,大部分旅游节庆的举办低于7届,说明哈尔滨的旅游节庆活动大部分处于初始期,标志性的品牌节庆缺少。

2.3 居民参与度不高

在旅游节庆的举办过程中,当地居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民参与的旅游节庆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促进文化的交流。哈尔滨居民对旅游节庆听说和支持程度高,但参与度一般,由于票价、专业性等限制因素,居民更愿意参与的还是啤酒节、音乐节等进入门槛较低的大众型节庆活动。

3 哈尔滨市旅游节庆规划要点

3.1 时间布局合理化

哈尔滨市在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中,应注意时间上的有效协调,在考虑地区接待能力的基础上,将节庆活动均匀分布在一年四季的各个时段之中。哈尔滨可增加湿地节,枫叶节、民族文化节等春秋季节旅游节庆活动,协调哈尔滨旅游市场的淡旺季现象,拉动旅游淡季的经济增长。另外,哈尔滨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时延长节庆举办时间,为节庆活动提供更为充裕的宣传推广时间。

3.2 推进节庆品牌化发展

首先,寻找差异是品牌的核心,哈尔滨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主题鲜明的节庆品牌。例如,自1989年以来,漠河县凭借天时地利举办夏至节,景观奇特,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每当夏至便有数万人到北极村欢度夏至节。其次,传播推广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广告是品牌传播最直接、最普遍的手段,因此哈尔滨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或者召开新闻发布会、策划新闻事件等途径进行节庆宣传,提高认知度。最后,品牌形象要有连续性,在品牌建设之初就应该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市场在变,产品在变,但品牌定位不能轻易改变。

3.3 提高居民参与度

哈尔滨旅游节庆应该让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使节庆活动不仅能提升哈尔滨的城市形象、让游客了解哈尔滨的文化,也能使哈尔滨居民有所收益。哈尔滨可以通过举办针对全民的活动、加强宣传等措施,广泛提高全民对于哈尔滨旅游节庆活动的参与度,例如举办全民自行车日,提倡居民自行车出行,提倡环保,将形成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为哈尔滨市形象加分。

参考文献:

[1] 张伦书.论节庆经济持续创新力与评价指标体系[J].桂海论丛.2002,(3):12.

[2] 戴光全, 保继刚.城市节庆活动的整合与可持续发展—以昆明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4): 58-61.

[3]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45.

[4] 李国平.地方旅游节庆策划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2002:25.

[5] 李力,崔卫华.城市旅游节庆的构成要素及牵动效应[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30.

[6] 徐舟.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规划方法初探[J].平原大学学报.2005,(1): 7-10.

[7] 肖红燕.我国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未来与发展.2011,(9): 24-27.

[8] 哈尔滨冰雪产业链条延伸对经济影响力日渐深远[EB/OL].www.harbin.gov.cn. 2011-08-20.

[9] 王晨光.节事旅游发展亟待理念创新[J].旅游学刊.2009,(1):8-9.

[10] RocheM. M ega- events and Urban Poliey [J]. Annl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4, (1): l- 19.

[11] Getz.D,1991,Specail events, InMedlik,S.Mananging Tourism .Butter worth-Heinemann 122-130.

作者简介:李念遥(1993—),女,汉,黑龙江省肇东市,研究生,黑龙江大学,主要从事旅游文化研究。

屈家岭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汇报2 第10篇

社会发展局

(2010年8月31日)

按照管理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求,我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今年5月正式启动,现将完成规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二五”旅游规划发展基础和指标体系

(一)“十一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们以“一大遗址两大基地”(屈家岭文化遗址、白鹿春养殖基地、万亩桃园基地)为依托,加快建设“一园两区”(屈家岭文化遗址公园、白鹿春风景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促进了旅游业发展。近几年旅客接待量每年突破3万人次,旅游收入每年在300万元以上,特别是景区附近的农业生产队通过旅游发展,270户农工摆脱了贫困状态,受益农工达810人。对此,我区“十一五”期间被省旅游局命名为全省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二)“十二五”旅游规划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湖北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按照区工委、管委会提出的文化旅游强市目标,树立大旅游的观念,积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将屈家岭建设成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十二五”旅游规划主要指标体系

依据省、市 “十二五”规划目标,结合我区旅游业发展状况,初步确定了全区“十二五”旅游规划指标体系,形成既符合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要求,又能体现我区在全省地位的指标体系。主要指标如下:

1、旅游接待人次:到2015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5万人次,年均增长22%;

2、旅游收入: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亿元,年均增长28%;

3、A级景区:A景区达到1-2个;

4、星级饭店:评定四星级酒店3家,星级饭店总量达到8家;

5、星级农家乐:达到100家;

6、旅游名镇、名村:创建省级旅游名村1-2个;

二、“十二五”旅游规划重大项目情况

“十二五”期间,按照三大板块、六大景区的建设要求,全市共策划重大旅游项目14个,总投资 40.1亿元,初步形成特色突出、结构合理、要素健全的旅游产品格局。

(一)白鹿春鹿文化产业园开发项目。

1、梅花鹿养殖基地(亲鹿园;游客接待中心;鹿产品加工区;鹿产品、鹿文化展示中心)。

2、高尔夫别墅区(白鹿湖公园;高尔夫球场;水上乐园)。3白龙太子山景区(石林;寺庙;古井;古山寨)。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1.8万亩。

(二)屈家岭遗址公园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占地2000亩,建设入口接待区、博物馆区、遗址展示区、观光休闲区、古河道游览区和传统文化街等。

(三)桃文化风情园项目。此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

1.2万亩。

(四)月湖度假村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1000亩。

(五)屈家岭“农家乐”庄园项目。此项目建100家农家别墅,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0.5亿元。

(六)赛马竞技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1万亩,能容纳30000名观众,可防雨的室外看台及可容纳300-400人的室内看台,购进良种马200匹,配备训练跑道。

(七)山顶公园项目。该项目占地1万亩,总投资1亿元。

(八)雕塑游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500亩。

(九)青山坡风景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1万亩。

(十)三个星级酒店项目。三个星级酒店每个宾馆总投资8千万元,每个宾馆占地120亩。总投资2.4亿元,占地360亩。

(十一)传统文化商业街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亿万元,占地300亩,(十二)民族文化村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600亩。

(十三)旅游商品开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占地3亩。

(十四)农业科技观光园: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3000亩。

三、实施“十二五”旅游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抓规划,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围绕建设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区域和休闲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提升屈家岭的综合竞争力。二是整合旅游资源。打破区域界限,加快资源整合,主动融入全省“两圈一带”建设。同时加强对旅游线路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游客共享。三是科学谋划和组织编制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好《荆门市屈家岭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认真开展旅游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或修订完善工作,做到与市专项规划的对接,形成科学、完善、统一的规划体系。

(二)抓项目,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旅游项目库建设,建立旅游项目库,对重点大项目做好前期策划、可行性分析、投入产出预测和环境评价。二是策划和落实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紧密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新的旅游热点为目标,筹划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旅游项目。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与工业、农业融合,推出复合型旅游产品。四是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对列入全市旅游发展的重要计划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景区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着力解决土地、水、电、路、气、通信等问题,积极向上争取财政补贴、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争取给予财政、信贷以及其它各类融资方面的扶持和优惠,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抓创建,培育精品名牌。一是强化以屈家岭文化公园为品牌的文化历史旅游线路,包括白龙太子山普云禅寺等,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二是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在原有万亩桃园的基础上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观赏类自然景点,结合太子山北面山地开发果园等林业生态示范区,太子山东面田地开发油菜花、麦田、水稻等农作生态等展示区,形成相对集中、参观便捷的生态观光走廊。三是创建生活休闲特色的旅游品牌,将传统的畜牧业、渔业旅游化。在太子山南面水渠地段创造渔业生活体验区,在太子山北面山地创造以梅花鹿为龙头的畜牧业生活体验区。

(四)抓促销,提升屈家岭旅游形象。一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旅游会展活动,充分展示屈家岭的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重点做好国内国际旅交会、华中旅游博览会等宣传促销等活动。二是加强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圈内的合作,将我区旅游产品与圈内知名景点捆绑起来共同对外宣传促销。三是扩大对外宣传。将旅游宣传与屈家岭的重大外宣、招商商务、友好合作、文化交流等活动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等强势媒体上大手笔宣传。

2《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11篇

摘 要 围绕建设“富强沂南、生态沂南、宜居沂南、文化沂南、和谐沂南”的发展思路,以推动经济文化强县建设为目标,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促进县域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经济文明全面提升,把山东省沂南县打造成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推动力的全新县域经济示范县。

关键词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山东省沂南县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2

1 总体定位

山东省沂南县依托三河六岸的生态环境和红色文化、汉文化、智圣文化、沂蒙民俗文化的人文底蕴,从产品、市场、管理等方面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优化县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打造休闲农业、现代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旅游精品,提升休闲度假功能;以"汉韵红风,智慧沂南"为品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为主导,构建"政府+企业,企业+农民"的合作营销体系,强化市场营销,扩大市场范围、提升市场层次;以促进产业融合为目标,成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管理委员会",持续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与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城市建设统筹发展的模式。

2 发展思路

(1)根据打造"富强沂南、生态沂南、宜居沂南、文化沂南、和谐沂南,建设经济文化强县"的目标,全力建设汇集山水灵气、彰显文化魅力的现代田园城市。

(2)立足"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都、休闲胜地——智慧沂南"的地域形象口号和品牌,走产业与休闲结合、文化与创意结合、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发展之路。

(3)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定位为沂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大创意差异化,主题发展精品化,资源节约循环化,环境友好持续化,探索实践智慧型休闲农业,农业龙头企业领办休闲农业,农家乐转型家庭农场等新的发展模式。

(4)整合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行业资源与跨业资源,打造无边界富民强县支柱产业,使旅游强区、沂蒙山区、生态泉区、革命老区、新型新区沂南县借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县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发展战略

(1)确立一个理念:"政府主导、文旅融合、城乡统筹、全域发展"的沂南模式。

(2)推动两大产业:农业产业由传统农业向高新农业、低碳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旅游产业由景区观光向休闲、度假、娱乐、科普及体验等全域旅游发展。

(3)实现三大突破:一是旅游产品的再造突破,多样化旅游资源整合与产品提升;二是农业品牌的营销突破,离散化产业形象归一与系统整合;三是产业联动的聚能突破,多样化社会资源整合与联动发展。

(4)重视四组关系:一是目标关系——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并重;二是产业关系——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现代服务业及文化产业互动;三是空间关系——县域四大产品带整合与联动;四是利益关系——政府、投资者、当地居民、旅游者兼顾。

4 总体布局

依托优势资源,整合优势产品,构建以红色文化、汉文化、绿色生态和乡村生态休闲体验为功能的目的地空间,形成"一核四带四区,产业支撑多点"的全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空间骨架。一核主要是指沂南县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增长极,综合服务中心、休闲中心、汉文化体验中心;将山水生态和人文历史元素融入县城建设之中,按照"东部提升、西部扩展、北部优化、南融市区"的构想,把沂河、汶河纳入城市水脉,开发沿河景观,建设汉风古韵与山水园林相辉映的特色生态宜居城市,使县城成为引领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四带是指北部生态观光休闲带、沂河绿色农业产业带、汶河汉风古韵旅游带、山地红色文化体验带。一是依托沂蒙生态大道,串联竹泉村、红石寨、香山湖、凤凰石刻、三山沟及北大山林场等景区(点),以原生态的自然乡村风貌为特色,形成更具带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北部生态观光休闲带。二是以林海花田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渔业示范园为节点,结合沂河沿线优质的生态环境,加大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建设集农业示范、观光、体验及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基地,打造成以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为重点的沂河绿色农业产业带。三是以汉文化和汶河生态文化为核心,整合诸葛亮文化旅游区、阳都故城、智圣汤泉、汶河漂流、东方葡萄酒庄园、颐尚温泉、十里汉街和玉树祥石等景区、景点,以汉文化体验旅游、滨水休闲度假、温泉休闲度假为发展重点,打造汶河汉风古韵旅游带。四是从马牧池乡、岸堤镇到孙祖镇、双堠镇、青驼镇,以沂蒙红嫂纪念馆、省战邮纪念馆、大青山战斗遗址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及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蒙山彩蒙景区等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红色文化体验、革命教育基地、山地观光休闲为发展重点的红色文化体验带;四大区是指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红色文化休闲体验区、汉文化休闲旅游区、温泉休闲旅游区。一是以铜井镇为核心,强化山水和田园的意境,塑造质朴乡土的情境,构建景色优美、风情浓郁的山乡生态画廊,以竹泉村旅游区、红石寨·香山湖、马泉创意产业园为基础,逐步完善配套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会议、购物及娱乐为一体,功能全、品质高、环境优、服务好的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二是以依汶镇、马牧池乡、岸堤镇为核心,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做精红色文化产品,形成"红嫂"旅游品牌,借助于山东省最大的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重点项目,打造红色文化休闲体验区。三是以沂南县县城为核心,东承智圣汤泉,西接诸葛亮文化旅游区,立足汉文化内涵,突出诸葛文化展示,充分运用汉文化进行景观设计,将智圣文化融合入智圣汤泉,充分利用山、水、园、林等资源做活诸葛亮汉文化休闲旅游区。四是温泉休闲旅游区——以张庄镇为核心,以颐尚温泉、松山温泉、东方葡萄酒庄园为基础,重点发展"温泉+葡萄酒"高端休闲经济,发展温泉小镇、度假庄园、主题酒店、休闲社区等休闲度假房产,形成集休闲、度假、养生、娱乐、会议及社区为一体的综合性温泉休闲旅游区。

5 品牌构建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的竞争,发展到产品的竞争,并向品牌的竞争快速推进,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战略已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新趋势和必然选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旅游者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域认知的总和,能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精神享受,给旅游地带来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增值,构建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都、休闲胜地的旅游区。

2《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12篇

通过对明十三陵及其周边村镇展开社会学调研,从景区土壤土质、农林植被、七孔桥花海、交通守陵村以及帝后陵寝几个方面客观反映旅游发展现状,借鑒“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提出针对十三陵景区发展旅游的新内容:“十三陵景区旅游休闲带”“十三陵观光骑行路”结合现状从“一带”角度提出区域内的景点规划与合作内容,从“一路”方面设计三条骑行路线并提出相应的商业服务项目规划,二者相互配合以促进十三陵景区内的景点联动。

关键词:明十三陵;旅游;一带一路;发展现状;规划设想

1.前言

昌平区内的十三陵镇在昌平“十二五”规划中被确定为转型期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对象,十三陵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不断突破但问题也渐渐凸显,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地研究又具体涉及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十三陵景区景点和周边村镇进行实地调研,对十三陵景区旅游发展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进一步规划,促使消费者从最初的“一日游”转换为“一日游”与“多日游”相结合,延长体验时间,扩充消费内容,在实现消费者自我价值和精神满足的同时拉动景区经济的增长。

现有众多关于历史古迹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历史古迹的利用与保护,文章重点是将十三陵景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以点带面,实现各景点的联动,并借鉴“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提出针对十三陵景区旅游发展的新内容:“一带”:十三陵景区休闲旅游带;“一路”:在十三陵景区开发三条骑行路线(短途 中途 长途线路)。

2.十三陵景区旅游发展现状概述

2.1 明十三陵现状

不少帝陵在百年间经历了多次劫难和修葺,除定陵、长陵、昭陵、神路对外开放外,大部分帝陵五百年来一直是重门深锁,从未向世人开放(各陵寝简介略)。

2010年公布的“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十三陵特区的发展作了比较全面具体的计划,十三陵景区在“十二五”期间主要活动及成果涉及了文物管理,旅游纪念品开发,节庆主题活动,制定高端体验游,改革转型,旅游推广,十三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智力劳动成果以及陵寝修缮工程。

2.2 守陵村现状

各守陵村主要产业表现出十三陵瓜果种植的鲜明特色,在民俗旅游项目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康陵村依靠正德年间历史典故发展春饼宴,形成了具有全村规模性的项目,成为守陵村民俗旅游开发的典型;昭陵村关帝庙祈福;德陵村的公墓项目;长陵村的农家乐饸饹宴;景陵村,庆陵村,泰陵村以及茂陵村主打水果采摘;而永陵村,裕陵村及献陵村在农家乐,水果采摘等活动项目中并未突出各自的发展重点,民俗旅游效益不佳。

各守陵村发展项目有重叠并相互补充,但各自的侧重点并不突出,民俗旅游接待项目缺乏鲜明的针对性特色。

2.3 十三陵景区土壤分布及土质现状

研究十三陵镇和长陵镇的土壤状况对十三陵景区植被规划具有参考性价值,十三陵镇,长陵镇土壤类型以淋溶褐土为主,其次为褐土,从土壤质地来看,十三陵镇与长陵镇土壤均以轻壤质为主。

轻壤质土是一般农业生产较理想的土壤:具有通透性好,春季升温快,保水保肥性能较好等特点,结合十三陵景区的山地特征,考虑经济效益和耕作管理,景区村民把重点放到经济作物的种植上,因此,瓜果种植成为十三陵的特色农业(盖柿、苹果、樱桃、山杏等)。

2.4 道路交通现状

从四类主要交通方式角度对十三陵景区内的交通状况进行概述:

公交:乘314 872 878 925 昌35 昌53 昌55 昌67等多路公交车可达。

自驾车/出租车:沿京藏高速行驶到昌平出口驶出,经昌平西关环岛,直行驶入101国道,行驶约34千米处向右转进十三陵公路直行可达。景区内停车场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自行车:景区内开发骑行线路,但目前骑行工具成为外来游客享受骑行观光的主要限制因素,昌平新增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未涉及到景区内。

地铁:北京地铁“昌平线”南起海淀区西二旗,北至昌平区涧头西站全长31.9km,设12座车站1座车辆段和1座停车场一期(海淀区西二旗站至南邵站)已于2010年12月28日开通,二期于2015年年底开通。

2.5 花海现状

七孔桥附近的原十三陵水库泄洪区多年形成了砂石坑,2014年农林绿化局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使用土壤翻新覆盖,土质转化等技术手段将其改造成千亩花海。

花海景观截至目前为免费开放,花卉品种有格桑花、波斯菊、薰衣草、马鞭草、鸢尾花等十几种,花海景观持续到10月份,游客目前可体验的娱乐项目主要有骑行观光、放风筝及滑翔。

总体来看,这片花海景观仍处于开发起步阶段,商业化程度低。

3.十三陵景区旅游规划设想

3.1 借鉴“一带一路”概念并赋予新的内容

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概念,在这一背景下,结合十三陵景区旅游缺乏区域联动的实际情况,借鉴“一带一路”战略思想针对十三陵景区旅游发展提出“十三陵一带一路”的规划设想:“一带”定义为十三陵景区休闲旅游带,主要涉及明十三陵帝后陵寝。守陵村以及散落分布在陵寝周围的其他景点,使他们在旅游发展中形成一定的区域联动;“一路”:在十三陵景区开发三条骑行路线并开发基础设施及服务项目。

3.2 “一带”—— 十三陵景区休闲旅游带

3.2.1 利用现有景点形成“一带”

nlc202309031528

南起明皇蜡像宫,北达大岭沟猕猴桃谷风景区,西至沟崖自然风景区,东到莽山天池风景区。途中以明十三陵十三座帝后陵寝以及守陵民俗村为中心主线,主线东西两侧旁系其他旅游景点和风景区。

3.2.2 帝后陵寝规划设想

十三陵帝后陵寝中对外开放的长陵、定陵、昭陵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大力推广旅游套餐,例如:以帝王故事为线索设计观光线路。

对于未对外开放的帝陵,完善2013年推出的大联票项目,做好“十三陵未开放陵寝深度探秘”活动,加强对陵寝的保护和陵区环境整顿维护工作。

3.2.3 守陵村规划设想

康陵村继续保持正德春饼宴的民俗招待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村Mall”产品种类,保证质量,加强宣传推广。

昭陵村对关帝庙的经营依法规划管制,推广合法的祈福上香活动,因昭陵园对外开放,由村民开办4—5家宫廷特色小吃馆接待游客。

德陵村依靠公墓产业,推广清明节扫墓祭祖活动;依据“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出售树苗倡导祭祖的人栽种,也有为故人插柳的含义;清明节忌点火,村民在清明节期间开设“寒食农家饭”提供野菜粗粮饼;扫墓祭祖活动结束后引导游客到附近景点踏青。

永陵村与德陵村相邻,分担德陵村清明期间的“寒食农家饭”接待项目。

长陵村依据明成祖朱棣当年选陵址时发现饸饹面的典故,对现有的饸饹宴项目进一步完善,还原饸饹机向顾客展示制作过程;以康陵为标准规划饸饹宴农家院,加强迎宾路、指示牌、民俗介绍等设施建设;出售饸饹面加工制成品;对外开放的三座陵寝中,长陵位于最北边,提供住宿供游客歇脚停留;晚上举办“帝后故事会”,让住下来的游客深入了解历史故事。

景陵村与长陵村相邻,主打水果采摘,分担长陵游客接待工作,推广菜园挖菜,配合长陵村的饸饹宴项目,让游客亲自体验挑选搭配饸饹面的蔬菜。

裕陵村依据英宗朱祈镇外出到农舍喝到“金玉米珍珠汤”的典故,提供农家饭。(取去皮稷谷,洗净,煮至半熟捞出,放置白豇面中摇滚,裹匀即止。炝锅后放入清水为汤,视食客口味同时放入老倭瓜,蔬菜叶,水沸后将干饭球放入锅中,开锅即熟,汤是清汤,饭粒呈鱼子形,盛入碗中如粒粒金米,颗颗珍珠,故名“金米饭珍珠汤”)

献陵村口设置摆渡车到村内,解决村内不通车问题;茂陵村保持现有的苹果采摘项目;除此之外,献陵、庆陵、泰陵、茂陵村均可在村内规划水果采摘园(初夏:山杏、樱桃、桑葚;秋:苹果、枣、盖柿);开发采摘园附加商业:(1)采摘的水果榨汁、出售果脯果干(2)盖柿:青柿、熟透、三九天冰湖柿子不同时节不同品种。

每个村分别进行各自的规划方案的同时,对守陵村整体外观进行统一规划,调研观察到房屋院墙为灰-白搭配的粉刷,以此为例,可增加房屋仿古元素,街边增加绿化带,以康陵“村Mall”为标杆建设守陵村民俗产品商铺。

3.2.4 花海规划设想

1.基础设施建设

花海附近修建停车场解决游客数量增长带来的交通问题,花海入口规划迎宾路,增设区域指示牌、花卉资料卡、路边长椅、观景台、歇脚小木亭、秋千、环卫设施、装饰性围栏、花房便利餐吧、手工花坊。

2.景观造型布局

根据不同时令节日将花卉分区域种植,设计成独特的造型并赋予相应的主题,也可以借鉴浙江油菜花花海与企业合作,将花卉造型设计成赞助企业的Logo,游客途径七孔桥或站在花海观景台高地能将艺术性的花海造型尽收眼底。

3.商业服务活动项目

(1)花海每年开园时举办开幕式,在花间表演歌舞节目;

(2)花海作为景区婚礼套餐项目中婚纱摄影外景之一,增设浪漫装饰性元素满足拍摄需要;

(3)花房餐吧提供环保便餐;

(4)手工花坊出售手工花卉,花朵熏香,鲜花手工皂及花茶,游客凭票可享受折扣。

4.花海项目延伸

景区内不存在大面积的绝对荒废地,但零星地带存在利用不足的问题,因此可将十三陵七孔桥花海作为母体向四周延伸。

各个守陵村整体上呈现“灰-白”色院墙街景,但街边墙角被忽略,可在墙角修建花池,沿街种植花草,各村设置不同的主色,像一条条挂在臂弯的飘带与花海母体相呼应。(花草种植休眠期养护等管理工作由十三陵镇绿化部门统一规划,各守陵村责任细分)

十三陵景区内其他零星地带均可按照此思路进行规划,起到空间充分利用和涵养生态的双重作用。

3.2.5 带状区域景区联动策略

在设计的带状区域内涉及到的大小景区、景点、度假酒店、民宿数量很多,按照方位顺序,十三陵水库、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池风景区、沟崖自然风景区、双龙山森林公园、碓臼峪自然风景区、大岭沟猕猴桃谷风景区这几个典型的对象构成了带状区域的支撑架构。

图3.1直观展现了带状区域的布局,上述七个主要景点分布在带状区域的边缘,将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分布的明十三陵紧紧环绕,以明十三陵为核心,向外围辐射出旅游套餐项目,外围的七个景点可以在开展各自项目的同时进行交叉合作;除主要景点景区外,带状区域内也涵盖了许多农家院、民宿、度假酒店,按照住宿条件星级对不同的商家进行不同的规划;十三陵景区与昌平其他景区的互动,具体规划设想如下:

旅游套餐 景区合作:

1.明十三陵的猜想:已开放帝陵+联票涉及的一个未开放陵寝探秘+守陵村农家饭(聯票有效期两天)

2.跋山涉水:十三陵水库+蟒山国家森公园+天池(联票不包含垂钓\烧烤费用,联票有效期1天)

3.沟崖一日游:垂钓、时令采摘、竹筏观光(其中垂钓、采摘所得实物另行收费)

4.一路向北:碓臼峪自然风景区+大岭沟猕猴桃谷风景区(联票有效期四天,免费提供两景区之间的摆渡车,游客民宿涉及到的一切费用另付)

nlc202309031528

5.婚礼甜蜜七日特别套餐:景区婚纱摄影+婚礼+甜蜜食宿游玩(景区婚纱摄影在七大景区+七孔桥花海外景中八选三;婚礼有景区外场和星级酒店两种选择;甜蜜食宿 游玩由顾客按需从前四项套餐中选择)。

6.节庆时令活动(活动券期限1天,统一带队):(1)春意盎然:踏青+植树+吃春饼+蟒山天池联谊(2)缤纷夏日:烧烤+啤酒+露天电影+晚会(3)金秋时节:采摘+登高 (4)温暖一冬:温泉情侣/温泉全家福

农家院 民宿:农家粗粮饭+农家客栈+时令采摘+垂钓

星级度假酒店:(1)基本服务:温泉+健身+桌球等娱乐项目+餐饮(2)以明帝王故事为背景的舞台话剧(单独售票)

十三陵景区与其他景区互动:对十三陵景区游客提供其他景区车票、门票、住宿预订。

除以上旅游方案外,景区应该增加核心停车场、小型过渡停车站、环卫设施、自助取款机等便民设施的数量。

3.3 “一路”—— 十三陵景区观光骑行路

在景区内设计三条骑行线路(短途、中途、长途),骑行线路分布在带状区域内,沟通各景点。

3.3.1 骑行路线

1.环十三陵水库路(短途)

昌平十三陵水库沿线公路,起、终点为345路(快車)朝凤庵村总站,路线涵盖部分奥运会铁人三项赛赛道,残奥会公路自行车赛赛道,途经军都旅游度假村,苹果采摘观光园,蟒山森林公园,二道坝,十三陵水库大坝,全程约16公里。

2.一路向北“Y”形路(中途)

该骑行线路基本上呈“Y”形,以泰陵村为起点向北延伸出东西两个分支:泰陵村——碓臼峪——双龙山森林公园支线单程8.13公里;泰陵村——大岭沟猕猴桃谷支线单程7.09公里,游客可以选择单支线往返和双支线往返,起点泰陵村成为重要的沟通点。

3.环十三陵路(长途)

该环形线路涵盖了十三陵水库,总神道,途经了明十三陵的每一个陵寝及守陵村,一路上涉及到观光景点和农家院,全程约47.4公里,骑行线路如下:

起点:昌平345支线车站(朝凤庵东)——水库北路——志邦高尔夫练习场——十三陵水库纪念碑公园(大坝东岸)——中央直属机关绿化基地——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飞人农家院——水库东(北)路——祥和顺(丁字路口右拐)——德陵路——北新村方向——昌55路北新村站——京北农家院——德陵村——德陵——永陵村——永陵——景陵——长陵——献陵——庆陵——茂陵——泰陵——康陵村指示牌——康陵——定陵昭陵——思陵——水库南路——神道起点——二坝路口——终点:朝凤山庄门口

3.3.2 骑行路商业开发

在规划设计的三条骑行路的起点及终点、途径景点和民俗村设置公共自行车租借点方便游客借还自行车;在景点售票处设置游客休息区及便利商铺;途径的民俗村村口设置民俗商品摊位出售特产,增加游客骑行体验内容的同时增加景区收益。

4.结语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方法对十三陵景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找出了当前十三陵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停车场,旅游巴士,摆渡车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2)景区内景点之间缺乏联系互动;

(3)守陵村民俗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和针对性;

(4)景区,景点,民宿,酒店等项目开发深度不够,没有达到留住游客的目的。

在“一带一路”合作战略思想的大背景下,从十三陵旅游开发现状出发,初步设计了适合十三陵景区的“一带一路”新内容,选取十三陵景区内的典型景点使其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带状区域,并且在景区内设计了三条(短途,中途,长途)骑行线路,带状区域内的景区,景点,商户等项目通过旅游套餐的形式增强区域联系合作,骑行路线镶嵌在带状区域内,沟通了部分景点,因此“一带”主打观光旅游的同时,“一路”辅助推动,二者相互配合有望促进景区内的持续性联动。

最后,在“一带一路”构想的大前提下给出了详细的规划设想:(1)“一带”中八个重要景点通过旅游套餐的形式实现合作;(2)守陵村依靠帝陵历史挖掘各自的特色,开发集吃,住,玩,购于一体的农家项目;(3)进一步完善七孔桥花海;(4)“一路”中的三条骑行路线,依据各自涉及到得景点,商户进行基础设施及服务项目设置;(5)“一带一路”涉及到的每一条规划都要落实到管理实施问题上,通过成立景区,景点,商户管理中心等针对性强的机构,将管理责任细分,统一规划,实时监管,提升服务质量。

上一篇:年华作文400字下一篇:私募基金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