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2024-06-22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精选6篇)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第1篇

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总结

科研的进步在于科研工作之间交流,讨论,阅读。在第一节课,老师就告诉我们,面对全球众多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本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多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英语作为世界各国人们交流的一种流通语言,让那些非英语为母语和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科研人员不会对我们投稿的英语学术论文所要表达的内容产生歧义,才能达到学术交流与进步的目的。

在本次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学习中,我们组经历了第一次的细致分工,到以后的分工与合作相结合的进步。由于我的研究方向为InSAR监测矿区,在本次论文写作中主要负责我们‘空天地一体化矿区环境灾害监测’中D-InSAR监测矿区部分的实验以及数据分析的工作。同时,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共同进行了第一部分Introduction部分的汇报,完成了Authors and Keywords部分PPT的制作与汇报工作。从选择汇报PPT模板、搜集资料、总结资料,再到最后制作修改完成终稿,最后是台下的汇报演练,每个步骤的实践经历都给了我弥足珍贵的经验。

回首这学期本门课程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在慢慢地积累中有了很多的收获。首先,作为一个学制只有2年的工程硕士,在本学期已经完成了自己学位论文的开题工作,在下一个学期就要着手于自己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无论是发表期刊论文,还是撰写自己的学位论文,插入、添加参考文献都曾经是写作的一大难题。本次课程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几款文献管理器(Noteexpress,Endnote)。通过对文献管理器软件的学习与使用,让我熟悉了文献管理器,在本学期的其他专业课程中的论文写作中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极大的方便了论文写作。其次,语料库的检索分析,制定自己论文写作方向,都对我的论文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接着就是自己关于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收获。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给我们写学术论文的正确态度,给初入学术写作的我论文写作方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原来对英语论文的态度就是从中文的论文通过翻译软件直接进行翻译。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

introduction,methodology,results,conclusion等几个论文的主体部分,以及title,authors,abstract,keywords进行了细致的学习,理解了每个部分在论文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写作这些部分的英文论文的时候所需要注意的时态语法主语人称等方面的问题。也让我明白,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不应该是简单的中译英,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学术内容与思想能够清晰而又高效的传达出来,进而实现学术交流与提高的作用。

最后,在本次课程学习结束之后,仍有许多改进以及进步的空间。对目标期刊阅读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急需要改进的问题。但是课程中让我学习到查阅、参考英文文献的方法。作为一个日常科研学习停留在国内文献的研究生,深刻的意识到了此中不足。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中需要更加注重吸收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同时,在课堂上其他小组的汇报时,缺少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这也是在今后课题组学习与研究中应该注意与改进的问题。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第2篇

写作是一个如何寻找最有效的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连续过程。无论用母语还是用第二语言写作,都具有挑战性。学习语言离不开写作.写作不仅能巩固已学的语言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当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着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见到自己的意见能印成书面文字并能和他人一道交流时,他们便感到自己有了一种在新文化中的发言权。他们学习语言的动力也因此得到激发。写作之所以增强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是因为当学习者尝试用词、句子或者更大的语段进行写作、有效地交流自己的思想时,强化了他们在课堂所学的语法和词汇。写作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在化。Swain(1 985)提出“可理解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假设,认为包括写在内的语言产出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去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当学习者用英文表达意思时,不得不主动地调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斟酌语法规则的运用,琢磨词语的搭配.掂量词句使用的确切性和得体性。通过写作,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在化,为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铺路。然而,学会写作不容易.因为它是一个迂回复杂、动态的过程,受到各种认知和社会因素的约束,用外语写作的修辞环境则更为复杂,涉及到跨社会、跨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我国,英语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尽管广大外语教师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徽,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离教学大纲的规定相距甚远。据统计。自从1987年将写作纳人大学英语测试(CET)以来,学生的写作平均分始终在5到7分之间徘徊(满分为i5分)。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与其学习英语的时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写作教学在外语整体教学中存在着严重滞后的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们的外语教学对写作一直重视不够;二是写作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因此,寻找有效的EFL写作教学途径,提高我国学生EFL写作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2.外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变迁

传统的写作教学大致都是采用成品教学法.以传统技法的讲授和作品为中心,强调正确的语言用法和形式.强调文章的传统修辞模式,如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论说文或诗歌等。这种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t theory),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给予刺激,学生作出反应(response)的过程。一般来说,成品教学法偏重引导学生理解观察、试验、思维所得到的结果,而忽视形成概念、揭示规律中的认识括动的方法。其基本特征是: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出结论,大部分时间用来操练技能。教学过程具有较大的神秘性。教师的教学只是演绎、讲解,甚至生硬注人,学生的学习则是被动接受,没有主动地创造和探索。成品写作教学法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主要讲授修辞手法、语法规则、文章发展模式和写作技巧等;然后,教师提供一篇范文,进行课堂分析,重点放在修辞形式和结构模式的选择上;最后,就是给学生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他们模仿范文的形式写出一篇类似专业作者水准的文章来。学生整个写作过程都是在教师完全支配下完成的,毫无自由创作的空间.写作成了机械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教师把学生第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当作最终产品进行判分;判分的标准主要是文章的修辞形式和语言的正确度,好像每篇文章只是句子层次上的一系列分裂的片段,而不是一篇既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完整语篇。学生作文得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符合预先规定的结构模式,是否遵守了课本上和教师在课堂上规定的条条框框。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学生只为教师而写作,只注意形式而忽略内容,写出来的作品矫揉

造作、空洞乏味。另外,大多数作文题目脱离现实,设有考虑到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交际需要。致使他们对写作失去信心,写作是应付差事,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技能的发展和提高。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传统写作教学法的弱点。写作理论家们发现,现代的文章很少严格遵守修辞手册里制定的结构原则,而且很多研究表明:语法掌握的好坏和写作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针对结论教学法的不足,写作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师们纷纷从多层面探索写作教学的新方法和新路子。于是各种教学法应运而生,如“过程法”、“环境法”、“范文法”、“体裁法”、“社会一文化法”、“认知法”、“功能法”、“评论法”等等。影响较大的有传统的成品法、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写作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和近几年出现的体裁法。过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强调写作的认知过程。这种教学法认为写作是一个用语言进行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用语言探索我们的知识、探索我们对知识的感受的过程,是一个用语言了解我们的世界、评判我们所了解的世界知识及交流我们所了解的世界知识的过程。写作过程教学法不再把重点放在语法、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上.而是放在制定计划、寻找素材、撰写草稿、修改编辑等写作过程和技能上。在过程的具体描述上虽然意见不一致,但较典型的是把写作教学过程分为写前准备、撰写草稿、修改(revising)和编辑(editing)等四个阶段。写作过程教学法将教学活动的目标既指向认识活动的结果,又指向写作认识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写作认识活动,在理解写作过程的同时.学会和掌握写作学习的方法。过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尽可能充分的、丰富的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认知的冲突,激发求知、探索的内在动机;适度地再现人类的认识过程,渗透与知识有关的思想方法;注重暴露和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适当推迟呈现问题的结论。教学过程具有较大的透明度,教师的教是创造情景,着眼引导,学生的学是参与探索.着眼会学。过程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追求、发现和利用外来的信息。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既表现为教育影响的客体,又表现为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设汁学习的情景,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教师刨设的情景中积极参与认识活动,从而做到真正有效地理解学习过程。但是过程写作教学法也有不足之处·在过程{击看来,似乎所有类型的写作过程都是一样的一不重视对不同类型语篇写作的训练(Badger&White.2000)。近20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和英语写作教师开始认识到写作成品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都有不全面的问题。随着语言学家对篇章体裁研究的深入·开始探讨以体裁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体裁教学法认为写作教学首先是帮助学习者提高体裁意识和提高学习者对与体裁密切相关的修辞结构和语言特征的认识。因而与写作成品教学_i去类似.主要注重对语言的应用能力的培训。所不同的是体裁法认为写作随着产生它的社会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英语社会里不同的体裁。这个教学方法注重语境和写作目的.提高学习者对不同体裁的语义框架的认识,学会写作不同体裁的文章和整体写作能力。这个教学方法较好地处理了写作任务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

1)由某个题材限定的内容的确定;2)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3)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组织选择好的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

3.我国外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国外的一些写作教学法,如过程法、体裁法、新范文法、过程体裁教学法等陆续传人我国.不少国内学者对外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尽管如此.从目前我国的外语写作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成品教学法,其效果相当令人不满意。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某些被认为是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过程法、体裁法等均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写作过程法就有以下不足:1)由于过程法强调写作的过程.因而忽略了作为外语学生写作的基础——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而

语言基本功恰恰又是外语学生的弱项;2)各类文章的写作都采用同样的过程.忽略了不同体裁文章篇章结构区别;3 7过程法花费的时间过长,特别是单独与学生的交流费时更多,教师每一堂课不可能关照到每一个学生。另外,我国的外语教学课时有限,尤其是非外语专业学生的课时更少,过程法没法解决班大,课时少的问题}4)同学反馈(peer feedback)会因为水平较差的学生缺乏对同级作文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无法作出有效的评估而流于形式;5)不利于进行限时作文写作技能的培养。一种当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教学法——体裁教学法可以克服过程法的某些不足,但是其缺陷也很突出:1)体裁的规约性可能导致教学活动呆板和枯燥,学生写作出现千篇一律现象;2)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出现以语篇为中心的倾向,教师容易偏重对语篇的描述和复制.忽略学生创造性写作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显得有些被动;3)由于体裁种类繁杂.课堂教学难以穷尽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所有体裁}4)对写作技巧重视不够。

其次,有些教学方法在国外效果很好.但在我国不一定行得通。首先,我国的班级设置一般都较大。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一个班都在40—50人以上,尤其是有些重点中小学,一个班的人数有的竟达到60人以上。这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交际活动带来不少困难。另外.应试教学在我国比较猖獗。从中学的中考到高考,再到大学英语四六级或外语专业的四八级考试严重地冲击着正常教学.其中写作教学上的应试教学尤为突出,许多学校的写作教学大体停留在应试教学的水平上(潘钧,1999)。由于课时紧.内容多.导致教师往往无暇顾及费时费力的叉难见成效的写作过程教学。短时间突击性应试辅导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教学模式。最后.中国的教育传统几千年来一直强调正规的学问t并不热情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总是持批评态度,对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容忍度非常有限。在外语教学中.背诵是标准的学习形式,教师垄断课堂,对学生要求过分严厉,强调循规蹈矩。外语学习在中国的教育体制里常常被认为主要靠记忆孤立分散的语言项目.而不是发展交际能力,无需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创造性(Smith,2000)。西方人不理解·而中国人却深知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一种文化。由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优秀学生总是那些听话的绵羊。否则就是不好的学生。人们不难看到在中国学校展示给别人着的优秀课堂中·个个学生都是笔直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手背在身后-静静地听着教师的谆谆教导。中国这种教学传统培养出来的学生最习惯的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对于交际法或过程法等学生活动较多的教学方法.要是短期内未见成效·教师往往费力不讨好。所以.迫于社会和学校等方面的压力,很多教师宁愿墨守陈规也不愿探索那些担风险的新教学模式。

第三.我国的外语写作教学滞后也有教育决策部门的责任。虽然我国的各级学校外语教学大纲几经修改.提出了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外语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差不多90%的时间都花在“阅读”这一项接受性技能上·对于像“写作”这类运用性技能的培养却放在微不足道的位置。这是国家制定的各级考试“指挥棒”指挥的结果。翻开各类外语笔试试卷一看便知.最能反映语言运用水平的写作所占比重不超过四分之一。再者,国家教育当局主持编写的外语教材·除大学外语专业的教材外.一般都没对写作教材进行“单列”。这样编排教材非常容易造成“写作”时间被“阅读”材料的处理挤掉.使写作得不到系统训练。外语写作技能培养已是被人遗忘的角落。我们的这种外语教学局面与西方的“Every coursewe teach in this university is a writing course.”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要扭转我国外语写作教学滞后的问题,光靠几位学者微弱的呼声是无济于事的。

4适合袅国学生的外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我国外语写作教学落后的问题,首先必须有两个基本认识:第一.没有任何一种教学

方法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融会贯通,采百家之长}第二.使用任何优秀的教学方法都必须考虑将普遍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在船决大学外语写作教学的问题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和策略:

4.1采用写作综台教学法

传统的成品法虽然不注意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过程,但是它对语言基础知识的关注.充分利用范文介绍各种文体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做法却是值得借鉴的。过程教学法注重思想内容的挖掘和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能动性、体现以人为本。有利于提高写作者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过程教学法还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同学合作学习讨论的方式使令人畏惧的写作活动变得轻松愉快。体裁教学法虽然对写作的看法基本与成品教学法相似.都认为写作与语言知识密切相关,但是它的优点在于把写作恬动作为受特定社会语境制约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交际活动。不同的社会语境要求文章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语篇结构。Badger和White(2000)集台了上述三种教学法的优点,提出了“过程体裁教学法”。我们认为这种综合教学方法值得借鉴。2读写结合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理论认为.决定二语习得的关键是接触大量可理解的、有趣而又关联的目的语。阈读可以说能为写作提供所需的输入。马广惠、文秋芳(1999)通过研究发现阅读能力对写作能力有影响作用。因为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更有能力从阅读中获取表达词汇。英语表达(复用)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词汇量越大,他们可写的内容就越多,文章会更长,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发展的可能性也越大,文本的质量也越高。这里指的主要是评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大量的阅读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通过上下文语境掌握词汇的准确用法和句法知识。其次,阅读各类题材和各种内容的文章,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百科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再者,阅读能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还可使学生了解地道的外语书面语特点.避免在写作中将书面语和口语体混淆(刘海量、刘亚宁.1999)。将写作与阅读融为一体,能把语篇结构的分析、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得益彰的统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目的。这样既能从更高层次上对阅读材料进行准确、深人的理解,又使每一篇阅读材料成为学习写作的良好范文.从而保证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有充分的写作模拟训练。“读写结合”强化了语言本身的整体性,缩短了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之间的距离。具体地说,通过阅读,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沟通,学习写作技巧,获取写作经验,领悟见解,掌握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井开拓思路.扩大视野。阅读中培养的思维分析、推理习惯和能力以及学到的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等使得写作成为表达思想的自然愿望,而不再从心理上畏惧写作,把写作看作是被动应付的苦差事。阅读对写作的好处还在于:1)通过阅读可以培养语感。学生写作时之所以感到力不从心,就是因为他们语感差,没有形成英语的思维定势。2)通过语篇分析能培养建构篇章的能力。根据建构语言学理论,外语学习者必须在言语中掌握语言现象.不断地建构自己个体的语言体系.同时学会利用语言体系中的材料建构话语。通过阅读,在学生对英文写作特点和技巧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如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和书评.或写出所阅读文章的提纲(outtine)等等。也可以让学生写作与所阅读文章题材类似的文章。“读写结合”的写作教学模式比较适合课时少.写作内容和课程没有单列的非外语专业学生。

4.3译写结合英语写作既是语言活动,也是思维活动.思维模式影响修辞方法和谋篇布局的基本规律。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语言失误主要是由于汉语思维对英语的支配作用造成的。王文宇、文秋芳通过有声思维的方式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的二语写作过程普遍存在双语特征,即母语与二语同时参与思维。低年级学生用母语组织进人脑海的每一个思想.然后逐字逐句地译成二语,这种做法在二语写作水平低的学生中相当普遍。不过,他们发现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学生运用二语思维的能力会逐步增强。我们的大学生甚至包括中学生,由于是在一个完全汉文化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其汉语思维基本已成定势。他们的母语思维方式和文化语言习惯无时无刻不在阻碍其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可以从学生作文中比比皆是的汉式英语表达方式、句法和语篇结构错误得到验证。既然母语思维的干扰不可避免,我们就必须采取措施促使母语在二语写作中的负迁移向正迁移的方向转移,使学生认识到两种语言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并在英语写作中有意识地加以避免。实践证明通过翻译练习指导学生开展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强识别能力,熟悉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篇章结构的特点。

4.4利用计算机技术

根据我国大中小学校学生的外语教学课时少、班级人数多,不可能将写作课与其他外语课程分开来教的特点。因此,为了提高广大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利用计算机开展网络写作教学是最佳途径。在我国,网络写作教学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教情,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它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1)由于外语学习受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影响很大,有时学生会因为害怕不能成功的交际而产生一种焦虑感。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同时也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在网络这种虚拟环境下写作可以消除学生的写作心理障碍;2)由于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直接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可以得到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来自教师的个别辅导和同学的帮助;3)利用计算机进行文档处理使文章的修改和校对变得非常容易。学生可以免除反复抄写的劳苦,从而变得乐意修改,提高文章质量;4)网络写作教学能以人为本,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写作学习的起点和侧重面,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异步教学;5)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英特网和本校教师编写的网络写作教材提供的资源,使学生能非常窨易地找到写作中所需的材料.写作起来得心应手,轻松愉快;6)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模式.可以综合成品法、范文法、过程法和体裁法等各种写作教学方法的优点。我们在本校利用自己开发的大学英语写作CALL软件“Col—lege English Writing Workshop”.开展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结果证明,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是外语写作教学的一次革命,因为它突破了传统写作教学的时空限制。网络以及计算机写作平台的虚拟写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无拘无束.充分表现个人性格特点的园地,增加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5.结语

写作教学滞后的状况困扰了我们多年.我国广大学者和外语教师为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外语写作能力,开展了广泛的探索.为此付出了不少艰辛和汗水。但是我国外语写作教学成效仍然普遍偏低。要扭转这种局面,我们认为首先必须改革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外语写作教育纳入正常教育的轨道。其次,应在认真深入地研究国外优秀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教情的外语写作教学路子。例

如,采用综合成品法、体裁法、过程法等写作教学方法的优点,开发出我们自己的外语写作教学方法}将阅读、翻译和写作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中西思维与语言差异的对比研究.增强对跨文化写作艰巨性的认识;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外语写作网络化教学。最后.由于写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为了保证写作技能训练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可将中学和大学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课与阅读课分开。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写作也无固定模式可循。上述这些途径的提出仅是外语教师试验和探索的参考。真正解央问题,创造我国外语写作教学的新局面,还得靠外语教学界广大同仁坚持不懈的努力。

来源:能飞英语网(http://)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第3篇

很多英语教师在用中文撰写的学术论文过程中都会面对不同程度的连贯问题,研究这些语篇的连贯问题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语篇之所以不够连贯,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这些原因应该是有规可循的。语篇连贯研究者主要是从理论上讨论连贯语篇具有或应该具有的特征,这些研究在讨论连贯语篇的特征时,偶尔也列举一些欠连贯的语篇来进行佐证。但是,这些研究者的连贯研究主要都是针对连贯的语篇,并没有系统地收集和研究欠连贯语篇。本文拟以欠连贯语篇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英语教师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一些篇章连贯问题。

二、理论基础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程晓堂(2005)根据语言的三个纯理功能提出的语篇连贯框架。在这个框架中,语篇的连贯性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即概念连贯、人际连贯和篇章连贯,其中每个方面又包含若干个具体的连贯特征。然而,为使讨论更具针对性,本研究只涉及篇章连贯。

在程晓堂的语篇连贯框架中,篇章连贯是指语篇为了有效地组织语篇本身而体现出来的连贯性。为了使语篇本身显得有组织、有条理,语篇必须充分利用多种微观和宏观的语篇组织结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命题结构;语类结构。

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小句中受关注的成分。在很多情况下,主位往往是小句的话题所在,代表小句准备谈论的主题。与主位结构一样,信息结构也是实现篇章连贯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结构通过对信息进行重组从而更有效地传达信息。每个小句都有自己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主位结构之间和信息结构之间都不是孤立的。随着语篇内容的逐步展开,各个小句的主位以相同或不同的模式向前推进,新旧信息在语篇再现过程中前后交错、相互作用;主位结构帮助说话者或作者传递信息和引导读者接受信息,信息结构在便于听话者或读者对信息的理解和储存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信息重组来更有效地传达信息。从语用的角度讲,二者都是影响语篇连贯的重要因素。

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属于微观结构,而命题结构和语类结构属于宏观结构,语篇宏观结构决定语篇宏观连贯(Van Dijk,1985:115)。连贯篇章通常包括一个宏观语义结构,该宏观结构是由一些宏观命题按照层级关系构成的。篇章中的宏观命题是由微观命题衍生出来的,宏观结构是语篇中“话题”或“主位”的重组。命题宏观结构建立语篇命题的层级关系,由逐个的微观命题渐渐引出宏观命题。语类宏观结构对语篇的个个组成部分进行归类和排序,从宏观角度探讨语篇成分的布局,其重要作用在于它决定篇章的构成因素,从而实现篇章的完整和连贯(Hasan 1989;胡壮麟1994;黄国文2001)。

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以真实语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程晓堂(2005)提出的篇章连贯的四个方面,考察语料中不符合篇章连贯基本要求的情况,从而归纳总结导致语篇缺乏篇章连贯的主要因素。本文所采用的语料均为学术语料,主要选自国内某学术期刊收集的教师投稿稿件。稿件内容主要涉及中小学英语教育和教学,这些未加编辑的稿件普遍存在连贯问题。本文自建语料库,并尝试对所采用的语料做标记,以便进行语料检索和分析。为了保护语料原作者的隐私,在使用语料时隐去所有可能涉及作者信息或其他相关信息的部分。在对语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本研究主要以质性分析为主,未统计连贯问题出现的频率和分布情况。目前,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要以事实说话,要根据大量的真实语料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借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为语篇连贯研究和写作教学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四、研究结果

本文所选取的语料语篇在篇章连贯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主位结构不明(正)确、信息分布不合理和命题宏观结构缺失,下面我们将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这些问题对语篇连贯性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主位结构不明(正)确

在完整的语篇中,句子前后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之间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和变化就叫“推进”(Danes1974)。主位推进体现出篇章结构的框架,随着主位的向前推进,整个语篇内容也逐步展开,其篇章功能在于主位包含的信息构成了小句的主题,在限制语篇的微观结构的同时,也会影响语篇意义的连贯性和局部或整体结构的紧密程度。如果小句之间的主、述位使用不连贯,就会导致语篇的篇章意义欠连贯或不连贯。通过对例(1)的主位结构以及主位推进情况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句的主、述位的使用情况对语篇的篇章意义所产生的影响,如例(1)所示:

(1)通过任务型评价,学生可以充分展示出他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与能力,可以全面地衡量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各项目标。

例(1)中的主位结构问题主要出现在全句述位部分的主、述位划分上。具体地讲,“学生”和“可以充分展示出他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构成的主述位关系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可以全面地衡量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各项目标”从逻辑上却不能和“学生”构成合理的主、述位关系。“可以全面地衡量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各项目标”的主位应该是“教师”;这样,它才能和“学生可以充分展示出他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与能力”这个小句一起和“通过任务型评价”构成正确的主、述位关系。

(二)信息分布不合理

信息结构和主位结构一样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语篇。主位结构通过提供信息传递的出发点帮助读者理解语篇,也就是说,主位展示给读者语篇的主题;然而,信息结构采用不同的方式。已知信息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使其可以更好地解读新信息。从信息结构的角度讲,如果新信息出现的顺序反映篇章意义发展的顺序,新信息的总和反映语篇总的信息重点,语篇就可以是连贯的(Halliday 1985)。

根据汉语表达的惯例,新信息作为信息的焦点,通常都出现在句子的末尾。如果不是为了取得某种特殊效果,如对比或强调,新信息置于句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虽然不会影响语篇意义的表达,却使读者难以识别语篇的主要信息和组织脉络。

(2)主张从认知的角度确定任务的难度的Robbison(2001),Long(1985),Long和Robinson(1998),Skehan(1998),Skehan和Foster (2001)以及Doughty(2001)等认为,按认知难度排列教育任务并以这样的排序作为设计教学大纲有助于设计语言新知识的学习顺序,可以据此重新建构第二语言的教学目标并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

例(2)中有问题的小句是“主张从认知的角度确定任务的难度的Robbison(2001),Long(1985),Long和Robinson(1998),Skehan (1998),Skehan和Foster (2001)以及Doughty(2001)等认为”。在例(2)中,“主张从认知的角度确定任务的难度的……认为”这个小句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是一致的,即主位是已知信息,述位是新信息。然而,由于该小句的主位过长,所以即便小句从顺序上讲符合汉语中信息传递的惯例,但结构上的失衡却不便于读者对该小句意义的理解及主题的把握。针对该小句主位结构上的问题,如果将其改为“Robbison(2001),Long(1985),Long和Robinson(1998),Skehan (1998),Skehan和Foster (2001)以及Doughty(2001)等主张从认知的角度确定任务的难度,他们认为……”,那么小句所传递的信息就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三)命题宏观结构缺失

语篇宏观结构分为语类结构和命题结构。语类结构是一个语篇的最高层次的宏观结构,对整个语篇的连贯都起到限定作用;而命题结构则在微观上限定局部语篇的连贯,并最终使局部连贯与整个语篇产生联系,从而在宏观上影响语篇的整体连贯。根据程晓堂(2005),连贯的语篇通常围绕一个宏观话题展开,这个宏观话题在语篇内部可以扩展为若干微观话题,微观话题不能与语篇的宏观话题背道而驰,而且微观话题的转换必须通过语义、语用等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在语篇中体现。因此,如果语篇中的命题宏观结构缺失,容易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语类结构的问题,二是话题断裂的问题。本文研究的语料语篇在语类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出入,基本上都反映出科研论文所必备的语类结构特点,语篇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还是由于命题宏观结构缺失引起的话题断裂。例如,

(3)有了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不仅能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学能力,也能扩大视野、提高文化修养、增强理解力和判断力。对今后发展和成长具有关键作用。英语阅读促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生活习惯等,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世界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例(3)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第一个句子的话题是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个句子的话题是英语阅读;虽然这两个句子的话题都和阅读有关系,但涉及的却是阅读的不同方面。如果要保持语篇连贯,一、三两句中间的第二个句子须在二者之间产生有效的联系;但是,二句显然并没有发挥这方面的作用,所以导致这段语篇在意义上不连贯。一、三句之间的话题产生偏差主要是因为它们之间的话题转换缺乏过渡,并且其所在的段落缺乏中心话题。例(3)是从投稿论文中节选出来的一个小段落,它对其所在语篇连贯性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如果欠连贯或不连贯部分构成语篇主体且所占篇幅颇长,那么它对所在语篇连贯性的影响范围就会更大一些,甚至有可能波及整个语篇。语篇在宏观结构上的缺陷使语篇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没有层次感,直接导致语篇的连贯性下降,不利于其篇章意义的表达。

五、结语

判断语篇是否连贯的最基本依据是看语篇是否有效地传达了作者希望传达的意义。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语篇应同时传达三重意义,即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篇章意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语篇是否有效地传达了这三重意义来考察语篇的连贯性。

本文从篇章意义的角度探讨了语篇的连贯性。根据程晓堂(2005)提出的语篇在篇章连贯方面应满足的四个组织结构,通过对欠连贯语料语篇的分析,本文讨论了英语教师论文写作中出现的语篇组织结构问题对语篇连贯性产生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研究这些语篇的连贯问题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通过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连贯的本质,还能在英语教师的学术论文写作和写作教学的实践中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程晓堂.2005.基于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连贯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黄国文.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Danes,F.1974.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C] //Danes,F.Papers o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The Hague:Mouton.

Halliday,M.A.K.1985.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Hasan,R.1989.Part B[C]// Halliday,M.A. K.& Hasan,R.Language,context,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述评 第4篇

关键词: 学术用途英语 英语写作 系统功能语言学 学术语言能力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作为写作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察的对象主要是学术语篇与相关写作实践活动。最近,根据Coffin和Donohue,以及Gardner的归纳,这些年学术用途英语(EAP)的研究与教学总体在两个理论模式下开展,分别是澳大利亚的系统功能理论(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以下简称SFL)和英国的学术语言能力理论(Academic Literacies,以下简称AL)。SFL理论范式主要采纳客位视角,先进行系统描述,再解释这些描述特征,AL理论范式主要采纳主位视角,观察他们如何进行学术英语写作的实践,怎样找出新的写作教学方法。

本文倾向于研究学术英语写作,分为三大路径和六个子路径。三大路径是:(1)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学术英语写作研究;(2)学术语言能力理论视域下的学术英语写作研究;(3)对自身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的探讨。六个子路径是:学术语篇的语类(genre)结构潜势研究、语域(register)特征研究、人际意义研、写作的认知过程研究、有关非英语国家学者在国际主流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问题、学术英语写作的教学研究。

1.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学术语篇研究

SFL视阈下的学术研究表明了学术文本的语言使用特征和人际意义功能。三个子路径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文章结构特征和语言形式的使用特点有学术话语社团的共性,以及学科差异、语体差异、体裁差异和语类差异。例如if条件句式在写作中得到高频使用,表明体裁差异的特点;中国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中滥用大量虚词,这些词不属于常规学术用词;学生经常把小句和主句倒置,使得很多学生的文章看不懂。

2.学术语言能力理论视阈下的写作实践研究

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写作研究导向由结果转变为过程,然后强调后过程导向,与文本研究一同发展起来。第一个子路径是学术英语写作的认知过程研究。过程研究主要包括写作过程个案分析、撰文过程,以及探究学者的学术写作策略。第二个子路径是国际发表问题,研究朝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揭示了EAL学者的论文质量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另一方面非英语国家英语作为附加语言(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EAL)的研究者国际发表的复杂性及他们采取的应对策略。第三个子路径,学术英语写作的教学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EAP写作教学策略、教学资料手段的开发运用,以及课程项目设计与评估。研究表明,EAP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而且在批评和实验中不断更新与发展。这些教学研究应用在写作文本和写作实践中,可兼具两个视角,因此三个子路径之间的融合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3.论范式与方法研究

虽然该路径研究论文的不如其他两个路径的数量多,但意义重大。研究内容包括界定重要概念、构建分析框架、评价研究方法、阐释教学原则、反思存在的问题或争议,以及探讨理论视角和梳理发展脉络与趋势。研究进展主要体现于六个方面:首先是一系列重要概念得到界定,包括学术用途英语、学术英语能力、言语体裁、话语团体、学术英语的使用者、论文作者等。第二是构建和修订一些描述性分析框架。第三是评价研究方法。第四是在该领域高级学者运用各类理论视角,阐释和思辨学术写作教学理念、原则和ESP学习模型。第五是反思部分概念的理解问题,或者探讨研究与教学中有争议的话题。最后是梳理现有研究对书面话语、学术英语写作、语类体裁等领域的发展脉络,包括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术语言能力理论、跨文化修辞、社会认知理论等。

4.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研究迅速发展是在2003年,前23年(1978-2002)仅11篇,后11年(2003-2013)共103篇,特别是从2003年起,论文从未间断地发表。从三大路径的研究成果来看,在SFL看来,国内研究主要考察英语的学术文本特征。其中,语类结构研究发表不多,主要是对学术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对论文的摘要部分考察较多,但是对引言、综述、致谢等部分的语类结构研究较少。从发展看,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研究的视角在不断深入,科技的语篇特点得到进步与发展。

5.当前学术英语写作研究面临的问题

第一,研究范式的接口问题,包括理论和方法两个层面。理论层面上,SFL视角下的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过于关注文本,忽视社会语境对写作实践的影响;而AL视角缺乏对文本的关注。如何开展对社会语境和文本的接口研究,并将两方面应用于教学,国内外研究目前都停留在初级阶段。方法层面上,语料库和话语分析的界面研究同样存在如何接口的问题。语料库研究注重描述,难以提供系统的理论解释。话语分析虽然能够进行细致的分析,但无法统计大规模样本的频率。第二,如何运用理论阐释数据的问题。该问题在研究文化差异对语言使用是否存在影响的过程中可能最典型。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学者在学术写作过程中避免明确谈到自己的研究价值,使得中国学者的思维模式受到禁锢。第三,国内少见人本研究和跨学科创新研究。中国学者需要在研究人本价值、揭示写作者和写作过程的复杂性中发出中国的声音,需要用多元的视角和学科间的融合,促进当前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昉.非英语国家学者国际发表问题研究述评[J].外语界,2014.

[2]徐昉.学习者英语学术写作格式规范的认知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2012.

[3]杨惠中.科技英语的教学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

[4]徐昉.学术英语写作过程与认知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践,2013.

英语议论文写作 第5篇

1.利弊议论文

Model 1:

It is a new thing that_____.Many people welcome this new development while others have expressed their concern about this.Those who take sides against this new trend believe that _____ because_____.One common argument, however, for ____ is that_____.Of the two views discussed above, I am in favor of the _____.My reason is that____.Model 2:

As is known to all, there has been a wave of ____.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 of this modern way.First of all, _____.In the second place, _____.Lastly, _____.In a word, ____.Model 3:

When asked about ____, different people will offer different opinions.Some peopl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_____.In their mind, ____.Besides, ______.However, others hold that ____.They maintain that ____.1

Weighting up these two arguments, I am for the first one.For one thing, ____.For another, _____.Therefore, as stated above, ____.Model 4:

____ is becoming more popular in ____, especially among ____.Today, it’s certainly difficult to think of ____.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its popularity.First, ____.Second, ____.However, in terms of _____.2.个人观点议论文

Model(1)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_____.Some people argue that ____ while others firmly hold that _____.In my opinion, I think this question should be probed in depth.On one hand, the first group is not totally correct because ____.On the other hand, the second group seems ____ because ____.In a word,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the key lies in ____.Otherwise _____.Model(2)

It becomes a common tendency these days for people to ____.Many people are opposed to ____ because they think_____.They also argue that ____.In my mind, however, I can’t agree with ____.At the same time, _____.In addition, ______.In conclusion, ______.Model(3)

____ has been on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that has connected all the people around world.More and more people tend to concern the ____, because it is so _____ that _____.The advantages of ____ are obvious to some people.For one thing, in terms of ____, For another thing, _____._____.As a result, _____./Consequently, _____.Personally, I side with the former opinion.Because _____.However, _____.Model(4)

Presently, one phenomenon calls for people’ s attention that ____.In general, ______.For one thing, _____.(For example, _____.)For another, _____.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_____.To sum up, _____.3.解决方法类议论文

Model(1)

If you ____, what will you feel? Of course, you will feel ___ because _____.Besides this, ____.For one thing, ____, For another, _____.No easy solution can be taken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 of ____, but ____.Therefore, my viewpoint is that _____.There is no doubt that ____.Model(2)

英语议论文写作 第6篇

Model 1

It is a new thing that_____.Many people welcome this new development while others have expressed their concern about this.Those who take sides against this new trend believe that _____ because_____.One common argument, however, for ____ is that_____.Of the two views discussed above, I am in favor of the _____.My reason is that____.Model 2

As is known to all, there has been a wave of ____.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 of this modern way.First of all, _____.In the second place, _____.Lastly, _____.In a word, ____.Model 3

When asked about ____, different people will offer different opinions.Some peopl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_____.In their mind, ____.Besides, ______.However, others hold that ____.They maintain that ____.Weighting up these two arguments, I am for the first one.For one thing, ____.For another, _____.Therefore, as stated above, ____.Model 4

____ is becoming more popular in ____, especially among ____.Today, it’s certainly difficult to think of ____.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its popularity.First, ____.Second, ____.However, in terms of _____.2.个人观点议论文

Model 1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_____.Some people argue that ____ while others firmly hold that _____.In my opinion, I think this question should be probed in depth.On one hand, the first group is not totally correct because ____.On the other hand, the second group seems ____ because ____.In a word,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the key lies in ____.Otherwise _____.Model 2

It becomes a common tendency these days for people to ____.Many people are opposed to ____ because they think_____.They also argue that ____.In my mind, however, I can’t agree with ____.At the same time, _____.In addition, ______.In conclusion, ______.Model 3

____ has been on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that has connected all the people around world.More and more people tend to concern the ____, because it is so _____ that _____.The advantages of ____ are obvious to some people.For one thing, in terms of ____, _____.As a result, _____.Consequently, _____.For another thing, _____.Personally, I side with the former opinion.Because _____.However, _____.Model 4

Presently, one phenomenon calls for people’ s attention that ____.In general, ______.For one thing, _____.(For example, _____.)For another, _____.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_____.To sum up, _____.3.解决方法类议论文

Model 1

If you ____, what will you feel? Of course, you will feel ___ because _____.Besides this, ____.For one thing, ____, For another, _____.No easy solution can be taken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 of ____, but ____.Therefore, my viewpoint is that _____.There is no doubt that____.Model 2

Most of us today recognize that ____ has been a greatly serious problem.Therefore, _____.From above, we can find that the reasons why ____, are as follows, the primary reason, I think, _____.For example, _____.However, ____.Second, _____.The third reason actually is the result of ____.Therefore, _____.Moreover, _____.Let’s make our good efforts, and _____.Model 3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___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n our country, ____.And it is not extremely astonishing for us to _____.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se phenomena have already aroused public attention._____.There are a quite number of factors, and the main reason is the ____.To start with, _____.Secondly, _____.From my perspective, it is imperative for us to implement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easures to _____.For one thing, ____.For another thing, ____.All in all, _____.Model 4

上一篇:小微企业信息化框架下一篇:四月幼儿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