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2024-09-17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精选8篇)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第1篇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省《教育规划纲要》),根据我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研究基地建设回顾

自2002年启动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以来,全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已发展到了36个,基本覆盖了我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与领域。研究基地建设汇聚了一批学术精英、培育了一批学术骨干,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为我省文化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已成为产出丰硕成果的学术平台。形成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545篇,被SSCI、A&HCI和CSSCI收录发表论文779;出版学术专著304部;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已成为高端人才培养的摇篮。形成了一支学历高、职称高的专兼职研究队伍,成为留住和吸引人才的重要平台,大批课题负责人正成长为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一批中青年教师在基地中成长为业务精湛的学术骨干,若干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在基地中锤炼造就。全省基地有科研人员共539名,其中专职研究人员322名、兼职研究人员217名,具有教授职称的占62.7%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9.5%以上。

(三)社会服务进一步发挥,已成为党政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十一五”期间,重点研究基地直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的产生明显经济效益,有的转化为国家政策法规,有的成为政府决策参考,切实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先后向中央、省部级和地市级党政部门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报告、政策建议300余份,其中有159份直接被采纳,被省级以上部门采纳的占20.8%,有12份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基地先后承担实际工作部门应用研究课题200多项,有50多名学术骨干成为实际工作部门的顾问,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咨询服务。不少重点研究基地已成为全省知名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在为党和政府提供政策参考、决策咨询服务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四)科研体制进一步创新,已成为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点。基地建设将个体、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团队的、综合的力量,推动了高校科研组织形式从分散走向整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固定走向流动,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从传统 组织形式向现代组织形式转变,引领了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新形式。研究基地建设展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价值,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尽管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基地研究整体力量还比较薄弱,研究水平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标志性成果不多,创新能力不强,高、精、尖人才偏少,服务社会意识偏弱以及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地位还不够,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以及省《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更加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我省高校基地建设应牢牢抓住这个重要发展机遇期,以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科学谋划“十二五”基地发展大计,使基地成为探索我省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改革实验区”,为建设适合江西省情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为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全过程。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证。

(二)总体目标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江西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省《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重点研究基地体系。根据突出重点,分类管理,整体推进,实施高水平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简称“123”计划),即在“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总量控制在60个以内,按照三个层次来规划和建设。

具体目标是:第一层次是重点培育10个左右的高水平创新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整体水平力争在全国同类学科和研究中处于先进和领先水平,部分基地冲击和进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第二个层次是积极建设20个左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省级高水平特色基地;第三个层次是继续建设好30个左右的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通过现有基地建设的提高和吸收新增基地工作,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实现“123”计划。

通过实施建设计划,整个基地布局能够覆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发挥重要作用,在全国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具体来讲,各基地要产出一批有自己的研究特色、研究品牌、研究优势、研究个性的优秀科研成 果,形成一批符合自身研究方向的,并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和代表性成果;建设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数据中心和文献资料中心,加快建设一批社会调查、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加快高水平学术网站建设,推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力争在国家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上有新的进展和提高,重点和一般项目立项数增幅明显,全省基地招标课题导向作用显著,课题经费增长明显。

三、主要任务

(一)凝炼学科方向。根据研究基地的总体目标和自身特点,着眼于基地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找准定位,明确发展目标,科学合理进行规划。始终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发展方向上的指引作用,紧密围绕基地的学科方向,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瞄准对学科发展具有前瞻性、长远战略性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开展研究。

(二)强化内涵建设。围绕激发科研活力,创新运行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形成监督指导有力、管理科学规范、责权关系明晰、组织运行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健全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纽带、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充满活力的科研组织,建立研究人员流动和固定相结合的体制模式。建立跨学科、院系、学校、地区、部门的开放型科研组织形式,营造既有效促进协同攻关,又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的科研氛围,形成团队合作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机制、基地内外合作、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研究体系。

(三)增强研究实力。练好内功,依托基地科研力量,增进学术研究创新力,提高研究成果质量,提升学术影响力。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抓住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重要史料整理和历史文化研究问题、以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学术研讨。课题选定和研究要注重前沿性、创新性、学术性、理论性,突出学术特色、提升学术优势、拓展研究领域、打造学术品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形成有影响的学术高地,增强学术话语权。创建科研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成果形式。

(四)加强人才培养。注重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的培养管理,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培育学术梯队,造就一批国内外有学术影响力的高水平人才。按照梯队结构和学科发展需求,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人才,提升科研队伍的素质,加大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着力培养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促进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平台。要从基地建设的整体目标考察和引进新人,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

(五)建设创新团队。把握梯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按照“出精品、出人才、带队伍”的规律,通过课题研究汇聚、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设学术科研创新团队。从凸显“区域、水平、应用、跨学科”特色等方面,建设一批引领作用显著、团队效应突出、攻关能力较强的优势学科创新团队。

(六)推行科学的评价导向。确立以成果质量和创新程度为标准的评价导向,以服务国家和江西发展需求、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核心尺度,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改变简单以数量评价业绩、评价人才的做法。大力推行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制度,健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评价标准,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和监督机制。构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当前评价与长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七)注重社会服务。采取措施,促进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鼓励产学研用结合,创新成果转化方式,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公众人文素质。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管理责职。省教育厅主管部门负责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负责本规划实施细则制定,组织重点研究基地申报、专家评审和检查评估,指导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并提供经费支持;高校要加强对重点研究基地的领导,建立对基地主任考核制度,认真落实《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确保措施到位、管理到位、防止出现“重申报、轻建设”的问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负责对基地的管理和工作指导,制定本校重点研究基地具体建设计划和实施细则,对基地进行跟踪管理。

(二)加大资助力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经费以高校投入为主,每年投入不少于10万元,列入经费预算。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将结合我省实际,加大投入力度,每年按三个层次的类别对基地分别投入,高校按照不少于1:1的比例配套。研究基地要建立经费账目管理制度,加强经费管理。积极探索与社会各方开展合作的途径,拓宽建设经费和研究经费的筹措渠道,并努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利用和转化,实现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机制。

(三)实施分类管理。按基地的建设水平,划分基地类别,建立基地分类评估标准体系,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严格新增基地审批程序,严把新增基地入口关。大力支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大对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支持力度。

(四)实行以评促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的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基地中期检查制度,加强对基地的全程管理。评估不达标的重点研究基地将进入预备期或给予警告、暂停拨款、限期整改等处理;再次评估不达标的,取消重点研究基地资格。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第2篇

新疆财经大学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

研究基地管理办法

为保证我校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能够顺利实施,保证基地管理科学高效,促进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升我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解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组织管理

(一)基地采取打破院部界限、跨学科建设的原则,由自治区教育厅与我校共同建设、以我校自建为主。教育厅以重大项目立项和专项经费支持等方式给予支持。

(二)在学校领导下,科研处对基地的建设进行指导和协调。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和基地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对有关经费、人才、职称、设备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基地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任期不少于4年,连聘连任原则上不超过2届。基地负责人全面负责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基地内部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报经学校批准后,在科研处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由基地负责人全面加以贯彻实施。

二、人员管理

(一)基地专兼职研究人员实行聘任制,由主任与研究人员签订责、权、利明确的定期聘任合同。各专兼职研究人员由主任按“带课题和经费进基地、完成课题后出基地”的要求聘任。

(二)为保证基地的稳定性和开放性,校内研究人员数与校外研究人员数应当保持或低于3:1的比例。

三、招标项目管理

(一)各基地招标项目设置:每年设重大项目一项,资助12万元,研究期限:3年;设重点项目二项,每项资助8万元,研究期限:3年;设一般项目六项,每项资助2万元,研究期限:2年。非我校立项项目数不少于1/3。

(二)项目招标程序为:

1.招标项目指南由基地提出,科研处审核后面向社会发布。

2.科研处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形成拟立项项目一览表,最后经基地学术委员会终审。评审过程实行回避制度。

3.评审通过项目报送教育厅审核,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基地与项目负责人签订立项合同。

(三)项目立项后,项目主持人应按要求填写《项目研究计划书》。基地根据计划书对项目研究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必须按照要求提供项目进展情况,由基地学术委员会评议。

四、招标项目结题验收条件(一)重大项目结题验收条件: 1.提供结题研究报告。

2.在新疆财经大学认定的权威核心期刊发表1篇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2篇相关学术论文。3.提交2篇研究咨政报告(每篇3千~5千字)。4.被自治区党委、政府省部级(含兵团)以上领导批示或厅局级部门(含)以上或大型企业采纳1篇研究咨询报告。

(二)重点项目结题验收条件: 1.提供结题研究报告。

2.在新疆财经大学认定的重要核心期刊发表1篇或区外CSSCI核心期刊发表3篇相关学术论文。

3.提交2篇研究咨政报告(每篇3千~5千字)。4.被厅局级(含)以上主要领导批示1篇研究咨询报告或被大型企业采纳1篇研究咨询报告。

(三)一般项目结题验收条件: 1.提供结题研究报告。

2.在区外CSSCI期刊上发表2篇相关学术论文。(四)校外主持人课题组人员构成:重大项目至少6人(其中含校内3人);重点项目至少4人(其中含校内2人);一般项目至少2人(其中含校内1人)。

(五)论文署名要求:

1.论文单位双署名:新疆财经大学XXXX研究中心、新疆财经大学XXXX学院。

2.作者简介双署单位名:新疆财经大学XXXX研究中心研究员、新疆财经大学XXXX学院教授。

3.研究方向注明制:XXXX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基地的方向)。

(六)项目标注要求: 基地项目研究所取得的著作和研究报告类成果,须在封面显著位置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基金资助”。用英文出版的研究成果注明:Supported by the Fund of the Key Research Center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the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未按上述要求标注者,一律不予结项。

五、成果管理

(一)基地项目的中期检查报告、终结报告、成果验收鉴定及最终成果,应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及《新疆财经大学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基地资助的项目研究成果,其著作权由资助方、基地和作者三方共同享有。

六、学术交流管理

基地1至2年应主办一次及以上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借以研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跟踪国内国际学术前沿,并发挥全区学术交流中心的作用。会议结束后,基地应及时向科研处报送有关材料。

七、经费管理

(一)学校按教育厅同期经费投入数额1:1的比例配套投入。教育厅投入和学校配套的基地建设经费应专款专用。其中,用于科研课题的经费不得少于2/3,用于图书资料和学术会议经费不得超过1/3。

(二)基地可以接受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资金和设备,按照捐赠者意愿充实研究经费、改善办公条件和适当提高基地工作人员的津贴等福利待遇。基地受托开展的横向课题研究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基地也可以通过咨询、培训等服务方式创收。各项收支活动按照新疆财经大学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三)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经费的使用严格按照经费预算中的项目类别来使用,不得互相交叉。

(四)基地招标项目中,本校教师负责的项目,立项后资助经费应全额拨付至科研处,经基地负责人审核签名后由科研处按照《新疆财经大学纵向课题经费管理办法》统一管理。校外人员负责的项目,立项后经费全额拨付至负责人所在单位管理。

(五)基地招标项目经费报销比例为:立项后50%、中期检查合格后30%、结项后20%的比例进行。

八、档案管理

各基地应建立完备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的范围包括:

1.科研人员档案,如聘任合同书,出国学术交流证明等;

2.科研项目档案,如立项通知书、委托研究合同书等; 3.科研成果档案,如研究成果正本,奖励证书等; 4.学术会议档案,如会议通知,会议论文,会议纪要等;

5.工作报告档案,包括各类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及决议文本,基地大事记等; 6.其他档案。

九、检查评估

(一)为了促使基地尽快达到建设标准,学校每年检查一次基地建设计划的执行情况;

(二)学校每2年组织一次基地评估活动,评估的主要内容是:

1.基地达到建设标准的情况;

2.基地在设施、经费、政策等方面建设的实施情况; 3.基地负责人的工作绩效。

检查评估不合格的将不在列入新一轮基地建设计划。

十、附则

(一)各基地制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不得与本办法冲突。

(二)各基地对外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财经大学××研究中心。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第3篇

关键词:广东省,人文社科,基地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高校人文社科学科交叉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共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51 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00 多个。

广东省于2003 年启动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以下简称 “省基地”) 评审工作,通过十几年建设和发展,目前共有省基地55 个( 包括省部共建2个,省市共建1 个) ,分布于省内19 所高校,涵盖了18 个学科。为保证省基地健康持续发展,基地主管部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包括 “基地建设计划”和“基地管理办法” 在内的多项政策和措施,对基地评审规则、管理模式以及经费资助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根据基地建设实际情况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

与建设初期相比,省基地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成果质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基地越来越强调为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近年来大批成果被转化利用,直接服务于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地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大大提高,逐渐成为广东省不可或缺的智囊库。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掌握我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基地未来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对于进一步提升省基地的整体实力以及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 年下半年以来,本研究团队通过对暨南大学八个省基地的实地调研,并通过对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省基地进行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前省基地仍存在诸如管理办法激励约束机制导向不明确、基地协同攻关的机制还没真正建立、各基地发展不平衡以及基地特色不鲜明等一系列问题。总的来看,省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1 机制体制方面存在不足,还需不断调整建立健全

1. 1. 1基地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制度导向不明确。省基地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于2007 年修订了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1],确立了 “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达标递补”的基地动态管理模式。但在近年的实际操作中,由于评估规则不够严格,同时对建设不理想的基地采取了某种迁就的态度,这就动摇了基地管理办法中 “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体制,进而影响到部分省基地的建设积极性。

1.1.2基地建设经费使用的管理制度不够灵活。据了解,当前省基地建设经费多由省内高校从学科建设经费中予以配套,而学科建设经费的相关管理办法大多仅同意用于支出业务费、设备购置费、维修费、人员经费等,而明文禁止支出招待费,对劳务费的支出也有严格规定(禁止向校内人员发放劳务费,校外人员劳务费的比例不能超过总经费的10%)[2],甚至有些学校对学科建设经费购买图书等基本开支也提出具体限定条件(如有的学校规定学科建设资金购置的图书资料,须经图书馆验收编目,学科人员仅可借用,且借用时间不超过2年)。由于经费支出规定较严,大多数省基地均遇到经费使用困难的情况,基地经费“一方面钱难用、用不完,另一方面需要用钱的地方又拿不出”,例如长期驻所人员以及外聘专家的劳务费、与学术交流相关的宴请活动以及对基地优秀成果的奖励等方面,均遇到一定的支出瓶颈,该状况已影响到相关基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基地学术交流的正常开展。

1.1.3部分基地对自身建设和发展没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部分省基地获批后,对自身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没能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导致基地建设进入无序发展的状态。例如,没有能够在基地建设实践中探索并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和基地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致使基地研究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基地承担或基地自设科研项目管理不规范,基地科研经费使用不科学,且基地人员业绩考核缺少具体的量化标准和指标;部分基地学术委员会形同虚设,基地管理办法中要求定期召开基地学术委员会会议的规定无法落实,导致基地学术委员会无法对基地研究方向进行宏观的把握,对基地依据研究方向设立的课题也无法进行具体的指导。

1. 2 基地实体化建设相对滞后,离 “大平台” 的建设目标仍有差距

1. 2. 1 基地人事关系依附于相关学院,有学院 “自留地”之嫌。 “重点研究基地的 ‘机构开放、人员流动’ 是以其实体化为前提的,如果不能实体化,不能与相关院系平行设置、相对独立,就会沦为相关院系的 ‘自留地’,不可能指望其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地区、跨国度的发展[3]。”

现有的省级基地,在基地办公用房、资料室、数据库等硬件建设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基地实体化的核心要素———科研队伍方面,大多依附于相关学院。基地科研骨干以及其他相关兼职研究人员的人事关系一般都在学院,接受学院的考核,甚至基地专职研究人员以及基地秘书的人事考核权也挂靠在相关学院。基地和学院关系不对等,基地人员人事关系不能相对独立,致使出现了基地科研人员与基地之间关系疏松、基地与学院在人员协调上存在困难以及基地研究人员之间合作研究氛围淡薄等一系列的问题,这种局面与基地建设初衷背道而驰,须尽快扭转。

1. 2. 2 基地人员配置不统一,专职研究人员和专职秘书配备混乱。根据基地管理办法和基地实际建设中的经验,当前省基地的人员配置主要有: 基地主任、基地副主任、基地研究人员和基地秘书。对省基地人员配备而言,建制差异最大的是有无专职基地研究人员和专职基地秘书。以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省基地为例,目前三所高校共有省基地22 个,占全部省基地总数的40% 。22 个省基地中,配备专职研究人员的仅有2个基地,配备率不足10% ; 配备专职秘书的仅有10个基地,配备率不足一半。专职研究人员和专职秘书对于保证省基地研究队伍和研究方向的稳定以及基地的正常运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部分基地专职研究人员和专职秘书的缺失,已经影响到省基地的正常发展。

1. 2. 3 基地信息平台建设发展不均衡,信息共享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网站、数据库是省基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但当前仍有部分省基地对网站、数据库等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维护重视不够。例如,有的基地获批多年后仍没有启动网站建设,有的基地网站建设流于形式,不能及时更新和发布最新学科动态和科研信息; 数据库建设方面,仍有部分省基地对所在研究领域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使用重视不足; 同时,部分省基地在利用利用网站、数据库等新技术手段扩大基地影响、加强学术合作、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经验不足; 另外,基地之间的信息资源交流共享与沟通互动也存在一定困难。

1. 3 团队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离 “大团队” 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是组建科研团队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当前,我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在团队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有些省基地成员缺乏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对团队的认同感,团队拼凑性强,号召力不够; 团队深层次的和谐理念薄弱,内部关系复杂,研究力量分散,凝聚力较弱; 一些团队还存在着梯队成员配备不完善、断层等情况,团队成员之间还不能真正实现团结协助、资源共享; 个别团队带头人的学术前瞻性和创新意识不足,不能很好把握科研方向,很难保证省基地研究领域处于学科发展的最前沿; 部分团队由于存在学科壁垒,团队内部缺乏了解、沟通的平台和渠道,组建跨学科团队的可能性相应较低。以上情况导致了部分省基地团队建设水平不高、吸引力较弱以及团队成员科研成果署名基地积极性不够等一系列问题。

1. 4 研究方向相对发散,有待于进一步凝练

虽然省基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研究领域,但有一些省基地的研究领域设置仍比较宽泛,而且研究方向也比较发散,研究特色不突出[4],如有些研究方向属于新兴交叉学科的省基地,其研究对象非常广泛,如何结合基地依托单位师资队伍优势凝练研究方向,是该类型基地未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另外,有些基地的研究领域与其他兄弟院校的省基地部分重叠,如暨南大学的金融研究所,虽然是广东省首家挂牌的金融学领域的省基地且综合研究实力较强,但近年广东省又陆续批准成立了中山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和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两个金融学领域省基地。三个省基地研究方向的交叉与重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限研究资源的浪费。

1. 5 社会服务意识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前,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各类科研平台的重要职能之一,但事实上,部分省基地研究人员仍热衷于进行纯粹的学术研究,难以完全摆脱 “象牙塔”情节,对立足广东、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服务重视不够,没有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把脉、为政府决策献智献力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社会服务热情和能力,致使基地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脱节,基地社会服务的职能难以有效发挥;同时,部分省基地科研成果转化渠道相对闭塞,研究人员不太清楚研究成果究竟通过怎样的渠道才能进入实际应用领域,基地研究人员和政府、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渠道,往往导致决策咨询成果的供给和政府、企业的需求不衔接、不对应,“好的成果不能及时上报,领导的批示不能及时反馈,社科工作者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成果要么束之高阁,要么送达到领导时也已成了马后炮”[5]。有个别基地虽与政府职能部门业务联系密切,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双方业务沟通与合作的意愿较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双方还出现了抵触情绪。以上情况导致了部分省基地成果转化渠道不畅、转化力度不够、转化程度较低、成果直接为现实服务的时效性差等现象。

2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路径

未来工作中,我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在数量和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找准目标定位,树立问题意识,全面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体思路和举措如下:

2. 1 创新体制机制,为基地各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省基地的体制机制建设,必须坚持以“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为导向,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强化基地内部建设和管理。

2.1.1完善基地建设经费资助方式和管理办法。鉴于目前省基地建设经费支出规定较严,多数基地均遇到经费使用困难的情况,基地依托单位可对基地建设经费的资助方式进行调整,基地配套经费继续从学科建设经费中支持,而基地维持经费从学校其他相对容易开支的经费中支持;对于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基地依托单位也应当及时修订,取消对劳务费和图书购置费的限制,给基地经费使用适度“松绑”。以上举措一方面能有效提高省基地建设经费的支付率,同时也有利于省基地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 1. 2 积极建立与时俱进的基地评价机制。要改变过去那种以论文、项目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做法,进一步完善省基地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保证学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科研成果的资政服务价值。因此,除继续重视国家级重大项目、高级别政府奖励以及高级别期刊论文外,还应该把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纳入省基地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2. 1. 3 加大对优秀研究基地的扶持和奖励力度。省基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考核评优的基地进行宣传和推介,并不断完善优秀基地扶持机制和奖励办法; 同时,依托高校也应对考核评优的基地进行重点扶持和奖励,特别是在资金配套、场地使用、人员配备等方面,依托高校需进一步对优秀基地进行扶持。导向明确的奖励制度,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推动省基地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2. 1. 4 加大对基地自设课题的监管力度。省基地依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代表学校,全程参与基地自设课题的招标、立项、中期管理以及结项的整个管理流程,并监督基地对自设课题的中期检查和鉴定结项工作,对一些好的研究成果利用多种渠道加以宣传推广,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真正做到通过研究项目带动基地建设。

2. 1. 5 基地人员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在省基地副主任的任命上,应改变过去由基地主任指派产生的方式,由依托高校直接任命产生,并提供适当的工作补贴,以提高基地副主任在基地建设和管理中的积极性。 “在专、兼职科研人员中实行‘竞争上岗’、 ‘双向选择’的聘用制度。基地对已聘人员实行 ‘岗位职责制’和 ‘学期计划科研成果任务’成绩奖励办法。对聘用的兼职研究员则实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以充分调动兼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6]。

2. 1. 6敦促基地不断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在基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省基地依托高校要切实敦促各基地在实践中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特别是针对基地正副主任、专兼职研究人员以及行政工作人员,要制定科学、细化的职责分工; 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加强基地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以上措施有利于从制度上保证省基地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2. 2 夯实平台建设,为基地实体化运作打牢基础

当前,省基地的实体化建设,一方面要在基地办公用房、资料室等硬件上下功夫,依托高校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继续加大对各个省基地( 特别是新成立的基地) 硬件建设的扶持力度;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制度保证省基地与院系行政职权平行并独立运作,进而确立基地管理实体和科研实体的地位。这就要求学校在省基地人员配备和人员考核等方面给予各个基地一定的自主权。在人员配备上,依托高校应确保为每个省基地配备一名专职科研秘书和两到三名专职科研人员,从而保证基地日常事务的正常运转以及基地核心研究人员和研究方向的稳定;在人员考核上,确保省基地专职人员的人事考核权与相关学院独立进行,基地兼职研究人员在被基地聘用期间的人事考核权也应从学院剥离,放归基地,以此加强省基地各类工作人员与基地之间关系的紧密性。

鉴于当前省基地依托高校普遍存在人员编制紧张的情况,因此为每个基地增设编制、配备专职科研秘书和专职研究人员有一定难度。依托高校可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促使某些人员编制过剩的单位师资队伍向基地流动,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基地配备专职人员的难题,同时也保证了学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里要指出的是, “实体化” 不是走基地研究人员固定化的老路,首先,基地负责人要打破 “终身制”,要鼓励优秀学术人才脱颖而出; 其次,专职研究人员也要竞争上岗,强化考核; 另外,对兼职研究人员的管理也要积极推行 “带课题进基地、完成课题后出基地”的管理机制,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证省基地作为研究实体的可持续性。

另外,省基地要不断加大网站建设投入力度,努力提升基地网站建设水平,争取将基地网站建设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学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使基地学术活动、科研成果等能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和传播,有利于寻找相关合作者,并获得科学研究的外围支持,进而寻求基地建设与发展的新途径。

2. 3 发挥学科优势,凝聚研究方向,积极形成社科研究基地的鲜明特色

目前的55 个省基地,依托学科涵盖面广,基本上包括了我省人文社科的所有传统优势学科,部分基地还依托了理工学科。这些基地既有一致性,又异彩纷呈,各基地应积极 “利用依托单位的学科优势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研究领域,结合外部需求,通过对接国际学术前沿来凝聚研究方向”[7],以推动我省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功。

省基地要在已有基础、特色、优势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努力打造成广东省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的重要平台,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形成若干超越单一基地主权的更高级别的研究平台,为申报国家级研究基地夯实基础。例如,可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整合我省企业发展、产业转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金融研究等领域基地的研究力量,成立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研究中心,对我国( 特别是珠三角地区) 的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低碳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等重大现实问题开展集群攻关,力争培育出走在学科前沿、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 “经济转型升级”研究力量,并产出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的标志性成果。

2. 4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着力打造高水平研究队伍

在社会化、国际化大背景下,一个基地的名气、地位和社会影响主要依赖于能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基地的发展潜力也主要在于科研队伍以及管理水平。省基地要在未来的学术竞争中保持优势并有所作为,一定要形成一支 “学术成就突出、学风良好、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比较合理的科研梯队”[8]。

在未来的省基地科研团队建设中,依托高校可结合人才引进工作,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指导思想,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为基地广揽人才。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造就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建设一支结构优化,高素质、高层次的学术队伍;鼓励基地科研人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活动,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对于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应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扩大其学术影响,并带动青年研究人员快速成长;对于具备科研潜力的研究人员,应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课题,重点扶持。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基地科研团队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基地自身也要不断优化科研团队成长环境,营造自由和谐、竞争合作的学术氛围,大力增强科研团队凝聚力。

2. 5 密切联系实际,推动基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新的历史时期,省基地的研究工作一定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提升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省基地管理部门和依托高校要积极争取各类媒体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基地标志性成果的宣传推介工作; 同时,要配合高校智库建设工作,积极向有关政府部门报送研究基地优秀科研成果; 各省基地( 特别是依托应用学科的基地) 也可通过主动承担实际工作部门的委托课题、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等措施,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应用研究与咨询服务,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9];同时,要充分发挥所依托的学科优势,集中力量攻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各级政府提供各类资政报告; 基地也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高质量完成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理论创新与政策建议并重,为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EB/OL].http://kyc.gdhed.edu.cn/website/article Show.jsp?article Id=111

[2]潘启亮.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外溢作用及创新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2):85-89

[3]张宝生,朱盛文.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8-78

[4]李杨.高校科研管理内部控制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9):155-156

[5]张东刚.深化综合改革建好新型智库[EB/OL].http://www.sinoss.net/2015/0320/53296.html

[6]李化树,黄媛媛.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以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74-79

[7]晋志平.以研究基地建设助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1):第B02版

[8]刘曙光.三十年学术发展的几个主要特点[J].云梦学刊,2008(4):17-19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第4篇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钟顺虎宣读《关于成立首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决定》文件。随后,钟顺虎副部长和付建成书记为首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及其下设媒体引领评价中心、延安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所揭牌。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付建成表示:“作为首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依托单位,我们将大力加强研究基地建设,严格履行研究基地各项管理职责,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创建陕西一流,破解陕西难题,彰显陕西价值,努力将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研究基地。”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院长、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刚教授致辞并表态发言,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萬生更表态发言。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一批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为“三个陕西”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梁桂强调,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的今天,出路就在创新创造上。首批省级重点社科基地要做创新的开路先锋,提升研究能力,探索出一条新路,从而打造出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全国知名学术交流样板品牌。

梁桂要求,新成立的各个基地要强化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以服务“三个陕西”建设为中心,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陕西的发展做贡献。

梁桂希望首批重点社科基地能够立德树人,树陕西形象,创新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开门建基地,造就一批创新能力与带动能力强的学术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要端正文风学风作风,以良好的学术风气,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努力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带动陕西整体形象的提升。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第5篇

一、概况:

本课题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点研究项目,批准日期为2000年9月,项目批准号:2000ZDXM790016,完成日期为2003年2月,现已报送教育部鉴定。

本课题的主持人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刘锡良教授。课题组主要成员有:聂富强博士、孙磊博士、陈赤博士、李镇华博士、刘光灿博士、罗得志博士、李世宏博士等。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最重要方面。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特殊的脆弱性。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开放条件下脆弱的金融体系往往难以避免危机的洗礼。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具有特殊脆弱性的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防止爆发金融危机,确保中国的金融安全乃至经济安全,这无疑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实际,从微观、中观、宏观、对外等四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危及和维系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未来几年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上,力图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的理论框架。课题主要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篇。首先,从理论上界定金融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金融风险、金融效率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其次,综述和评价有关金融危机、金融脆弱性的理论及当代金融危机模型;最后讨论了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篇国内金融安全篇。本篇主要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探讨影响金融安全的内部因素。微观层面主要着眼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分析了微观金融安全的理论基础以及决定微观金融安全的主要内外部因素,并结合我国实际分别 1

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中观层面选择金融结构作为研究切入点,在探讨金融结构与金融安全一般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金融结构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宏观层面主要研究了经济转型、政府行为、道德风险及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发展等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第三篇对外金融篇。该篇既关注我国金融开放的现状,更注重未来一个时期的开放进程,重点探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金融安全问题。通过前瞻性分析寻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如何从实际出发维护自身安全、防范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金融危机。其内容包括: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汇率制度安排与金融安全、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安全、中国的资本外逃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顺序与时间表的安全性分析。

第四篇对策篇。依托前三部分深入分析的基础,本篇集中讨论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问题。首先,探讨了中国金融安全状况定量评价的视角、指标体系及计量模型,并运用大量的数据得出了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量化结论;其次,针对微观、中观、宏观等层面和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金融风险,提出了化解风险、防范危机的对应之策;第三,提出了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构建金融安全网是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根本办法,并对当前金融安全区建设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四、课题的主要特点及结论是:

(一)本课题的主要特点:

1、高度重视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报告系统性,力求全面地反映有关金融安全研究的已有成果,力求全面描述中国金融安全的现实状态,并深入剖析现象背后的内在决定因素;

2、注重以基础理论研究为先导,从理论上阐明金融安全、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稳定等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系统归纳总结评述各种金融危机理论和危机模型;

3、紧密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从微观、中观、宏观和对外开放等四个层面全方位地探讨金融安全问题;

4、注重借鉴其他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维护本国金融安全的经验,既针对现阶段又着眼于将来一定时期内,在充分考虑科学性、可行性的前提下,提出了建立我国危机预警系统、构建金融安全网等防范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对策思路。

(二)本课题的主要结论或创新点:

1、首次系统而明确地界定了开放经济体系、经济安全、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等概念,深入分析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系统地对金融危机的种类、金融危机理论和金融危机模型进行总结和评述,反映了危机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其中第三代危机模型是Gregor Irwin&David Vines建立在Radelet and Sachs、Krugman、Dooley等人研究基础上的最新成果,以俄罗斯为研究对象的合作性金融危机模型也进行了介绍。

3、阐述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所构成的微观金融,是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基础;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企业状况和信用制度是决定微观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4、衍生金融具有管理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功能,但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按照科学的方法和顺序发展衍生金融,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5、金融结构与金融安全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我国的金融结构正处在高速变动时期并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金融结构的现状及变动过程都将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状态。

6、我国区域金融的安全状态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引起金融风险扩散的重要原因,建立金融安全区是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有效措施。

7、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维护金融安全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的安全性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但我国直接融资比例过低是不利于金融安全的。

8、在转型期间的特殊制度背景下,制度变迁、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金融监管体制等对金融安全状况都有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着的道德风险是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最重要因素。

9、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风险及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迅速传递,全球金融的不稳定性增强,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大。

10、当代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与一国的汇率选择、国际资本流动策略密切相关,汇率制度安排失当、汇率政策失误、不适当地开放资本项目等是一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

11、资本外逃是影响一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形式的资本外逃可能对实体经济和经济政策带来不同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应特别重

视对资本外逃的研究。

12、确定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顺序与时间表,应该本着积极的态度,同时要做好相关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监管措施的准备,这样才能维护中国自身利益与安全。

13、讨论了中国金融安全状态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对目前的金融安全状况做出总体的量化评价,提出了一套中国金融安全状况测定的指标体系。

14、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密切联系当前中国金融的安全状况,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以及对内、对外两个方面提出了维护金融安全的具体对策,系统性和针对性强并具有可操作性,可作为有关部门决策的参考。

15、立足于中国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出了金融安全网建设是维护一国金融安全的基本制度建设的观点,为保障金融安全所必需的各种制度进行分析和设计。

16、在分析评价我国金融安全区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金融安全建设的成就,提出了未来安全区建设的具体思路:明确创建目标、合理组织实施、构筑运行框架、科学指标体系。

(三)课题的不足之处或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偏重于就金融安全本身进行讨论,在结合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等方面来讨论金融安全略显不足。

2、对脆弱的中国银行体系仍具有超稳定特征的分析,还可应用社会学的其它一些理论进行解释。

3、对虚拟经济总量和实体经济总量结合与偏离的关系还可深入进行分析。

五、本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及最终成果

经过课题组成员三年的努力,形成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

1、工作论文及研究报告:

《金融结构与金融安全》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顺序与金融安全》

《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与金融安全》

《融资结构与金融安全》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研究》

2、发表论文:

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稳定,《财贸经济》2000年第3期

韩国处理金融危机的经验《经济学消息报》2000,3

风险投资与西部企业《经济学消息报》2000,9,15

论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金融研究》2001、10

道德风险与金融安全《财贸经济》2003、1

我国政府对金融安全的维护及影响《财经科学》2004、3

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现代化研究》台湾,2000,1

莫忽视中国金融业的脆弱性《现代商业银行》2002.7

当前银行改革值得关心的八个问题《中国金融》2004,1

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中国金融》、2004、11 中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吗《现代银行家》2003、13、博士论文:

《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研究》

《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

《银行资本有效性监管研究》

《资本市场与道德风险研究》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顺序研究》。

4、最终成果: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第6篇

《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简介

武汉体育学院2000年正式成立《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湖北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是专门从事运动与健康领域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的科研机构。《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是: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应用研究和国民体质健康理论与方法研究等研究方向。

多年来,《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立足湖北,放眼全国。从发展竞技运动理论和促进国民健康两个角度协调发展,为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乃至我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研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相继成功获批八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0多项省部级课题、1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为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北体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是繁荣和发展湖北人文社科的一支科研团队。该中心是以繁荣和发展国家和湖北人文社科领域研究为己任、科学实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工程,旨在积极培养一批省内外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的高素质中青年学术骨干,并在国内外相同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服务。

《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是我省有关运动与健康学术交流的活动中心。《研究中心》多年来,通过有关运动训练与健康发展的科学研究,积极与国内外和省内外的相关学科的进行学术交流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中心通过举办区域性或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扩大了社会影响和中心地位,积极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运动与健康研究成果的社会效应。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第7篇

建设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科研事业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加强我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和建设,发挥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华南理工大学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机构建设实施办法》。

一、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类型

我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重点研究机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省重点基地”):是指由广东省教育厅负责组织申报、评审认定、正式发文、指导建设并提供一定资助经费的人文社科研究机构。

(2)其他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其他省级研究机构”):是指由省教育厅之外的省有关部门负责组织评审认定、正式发文、指导建设并提供一定资助经费的人文社科研究平台,或省有关部门与我校合作共建的机构。

(3)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指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规划办)负责组织申报、评审认定、正式发文、指导建设并提供一定资助经费的人文社科研究机构,或与我校合作共建的机构。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除要参照本办法实行外,还需按照《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建设。

二、运行机制

1.社会科学处是重点研究机构建设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各类研究机构推荐申报及日常管理工作。研究机构同时接受所在(挂靠)单位的领导和指导。

2.重点研究机构负责人由校长聘任(广东省重点基地、广州市重点基地还需报主管部门批准),不与行政级别挂钩。双方签订责、权、利明确的定期聘任合同,受聘者任期不应少于4年,可连聘连任,但原则上不超过3届。受聘者原则上不得超过65岁。

3.重点研究机构应设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术研究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成员一般不少于7人,由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应为单数,应注意选择中青年学者。委员任期一般为三年。学术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广东省重点基地、广州市重点基地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还需报主管部门批准)

4.研究人员聘任以“开放、流动、竞争、合作”为原则,按照“带(给)课题和经费进机构、完成课题后出机构”的方式进行聘任。由负责人与研究人员签订责、权、利明确的定期聘任合同。

5.重点研究机构应把争取、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及产出重大科研成果当作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根据主管部门需要,自设课题、自行招标,开展相关领域科研工作。

6.重点研究机构应制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做好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经费预决算。学校对重点研究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对通过年末考核及第二年年中检查的机构给予经费支持,未通过考核或检查的不给予经费支持。

7.重点研究机构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和决策咨询成果等),第一作者署名单位必须是“××基地华南理工大学××研究院(所、中心、基地)”。

三、学术保障

学校将提供如下学术保障:

1.重点研究机构获批后,学校对机构建设给予支持,具体在学院学科建设引导经费中列支。对获基地,授予“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基地奖”并按《华南理工大学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奖励办法(试行,修订)》给予奖励金。

2.在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投入方面,在同等条件下适当向重点研究机构倾斜。

3.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学校为重点研究机构用房、设备使用、图书资料建设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4.学校对考核合格、良好、优秀的重点研究机构拨付5-30万元的经费支持,经费由运行经费和发展经费两部分组成,运行经费主要支持基地日常运行,发展经费主要支持基地在承担重大项目、推出重大成果、举办重要学术会议等方面内容。经费分两批次下达,通 过年末考核的先拨付资助额的50%,通过第二年年中检查的再拨剩余部分(50%)。

四、建设目标

重点研究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国际化建设等工作,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贯彻协同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快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1.在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方面:要把制度创新作为重点研究机构建设的关键,通过建立课题组研究人员聘任制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形成研究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成为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先锋。2.在科学研究方面: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产出创新性的成果,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建立起知识创新机制,使某一研究领域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在全省、全国居领先地位,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

3.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通过科学研究,培养一流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吸收研究生参加课题研究,促进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使重点研究机构成为全省、全国在该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4.在学术交流和信息化建设方面:通过举办全国或国际学术会 议、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完善图书资料室、建立相关数据库、开办网络信息化平台等措施,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窗口作用,成为全国高校在该研究领域学术交流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5.在社会服务方面:通过主动承揽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吸收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等措施,面向各级政府、企业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使其成为全省知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智库”。6.在学术国际化方面: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积极设立或争取国际学术研究课题。要开办外文网站,发表或出版外文学术成果,增加重点研究基地国际学术影响力。

五、考核评估

1.学校对重点研究机构实行目标考核,考核要求围绕上述六大建设目标,考核结果为下一运行经费投入的主要指标。各重点研究机构要积极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评估检查。

2.具体考核要求按照《华南理工大学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机构考核办法》执行。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第8篇

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评审,成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是比较教育学科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随着学科领域的拓展,国际教育已经成为比较教育学的重要领域。新的基地名称更好地反映了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在基地更名之际,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也对基地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利用基地调整的契机,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咨询服务的能力,把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成为一流的学术高地”。

上一篇:小班科学活动尝尝食物的味道教案下一篇:外包采购管理流程